在中国共产党临颍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时间:2019-05-14 01:3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中国共产党临颍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中国共产党临颍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第一篇:在中国共产党临颍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转变方式 全面提升

为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临颍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县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临颍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时期。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和诸多困难挑战,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目标,带领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务实创新,团结进取,攻坚破难,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县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任务,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显著成就,把临颍各项建设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紧紧抓住第一要务求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93.2亿元,年均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9亿元,年均增长3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1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20.1%;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3亿元,是2005年的两倍多,年均增长17%。我县连续三年在全市县区综合实绩考核中位居前列。

——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工业强县实现新突破。全力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飞地经济、退城进园等创新性举措,加快项目进驻,提高产业支撑水平,产业集聚区承载力、带动力、竞争力全面提升。先后被确定为全省9个产业转移试点产业集聚区、24个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20个示范产业集聚区和10快产业集聚区之一。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结构趋于优化。2010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32亿元,年均增长18.5%,占GDP的比重达到66.3%。食品加工、生物化工、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我县成为中国食品名城(临颍)休闲食品产业基地、全国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

——突出招引闽商名企,开放发展彰显新活力。抓住用好“两个转移”机遇特别是“一张照片”效应,以招引闽商和名企名牌为重点,深入实施“三个一”工程,严格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努力营造优良投资环境,先后招引58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落户临颍,形成了闽商扎堆投资临颍的独特现象。五年来,累计引进省外资金突破50亿元,比前五年翻了两番多;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比前五年翻了一番还要多。我县成为全省对外开放先进县和中部地区最具投资价值县。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果。粮食生产连创新高,201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61.4万吨,比2005年增加25万吨,被确定为国家粮食核心区产粮大县、国家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千亿斤规划重点县。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形成粮食加工、绿色蔬菜、生猪养殖、木业加工四大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产业集群。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结构调整,初步形成颍东小辣椒、颍中无公害蔬菜、颍西优质粮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位居全省前列。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跻身于全省畜牧业发展十强县行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乡村道路建设、饮水安全等工程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市领先。

——坚持规划建管并重,城镇化建设实现新跨越。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城镇化建设实现重大跨越。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5年的15平方公里扩展到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4万人增加到20万人。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的新城区初具规模,旧城区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形成了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小城镇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承载能力不断提高,城镇管理得到明显加强,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5.6%,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

——注重保障改善民生,和谐临颍呈现新气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01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6783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13.1%。就业再就业群体不断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低保补助标准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进一步提高。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通讯等各项社会事业日益完善。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我县被省政府命名为职业教育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体育工作被命名为国家级体育先进县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试点县。陈星聚纪念馆建成开馆,小商桥旅游景区开发有序推进。我县保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称号,成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

——强化政治保证,党的建设实现新提升。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不断深化党员公开承诺。干部教育培训富有成效,“一线锻炼干部,一线培养干部,一线使用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逐步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得到加强,“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推行,基层党组织党建示范点和农村党组织“双规范”示范点创建工作高标准完成,各级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理政能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作风明显转变。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加大,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过去的五年,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努力争取多方面的支持,还干成了一些大事要事:一是战胜2007年“8•6”特大暴风雨洪涝灾害,夺取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二是高标准进行南水北调移民新村建设和搬迁,全国移民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三是争取到中国食品名城(临颍)休闲食品产业基地等牌子,提高了临颍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年创新业,五年图发展。五年来取得的成就,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创大业的结果,我代表十一届县委,向所有为临颍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发展的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始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不断调整优化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必须坚持开放创新,靠扩大开放汇聚资源,靠创新使临颍永葆发展动力和活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必须始终牢记稳定第一责任,注重在改革发展中确保社会稳定,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发展;必须不断增创政治优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临颍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财政和社会贡献度大的大项目较少,工业发展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地、环境、资金、人才等影响和制约发展的难题需要不断破解;一些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与新的发展形势不太适应等等,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并尽快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入分析我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阶段性特征,临颍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当前,国际资本向中国转移、沿海资本向内地转移步伐明显加快,有利于我们吸纳要素资源、承接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国家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并重点围绕“两横两纵”经济带,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为我们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省委在建设中原经济区中作出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有利于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利于我们充分挖掘潜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县工业化和城镇化呈加速推进态势,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集聚区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一批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奋发有为,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解放、勇于创新,成为临颍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可靠保证。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全国各地在资源、市场、人才、资金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省内各县市都在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各展所长、竞相发展,发展压力明显加大。我们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攻坚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分珍惜并抓住用好各种新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奋发有为,努力在良好的发展基础上,推动临颍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以“三化”协调发展为基本途径,以质量立县和富民强县为中心任务,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着力调整结构,着力项目带动,着力开放创新,着力民生民心,推动临颍实现新一轮大发展。总体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力争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围绕以上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五项重点。

(一)着力打造两个百亿主导产业,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临颍大发展,关键在工业。要更加突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要通过五年的努力,使食品产业产值增加100亿,把电子电器产业培育成产值超百亿的新兴产业。一是以建设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基地为重点,做强做优食品主导产业。要利用好中国食品名城临颍休闲食品产业基地这张金字招牌,外抓宣传推介,内抓内涵建设,形成休闲食品主导产业突出、名企名牌集聚、相关产业配套的产业特色,引领我县食品加工业发展方向。扶持行业龙头,带动食品加工业整体提升层次,壮大产业规模。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完善休闲食品产业体系。健全完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和检测检疫体系,确保临颍食品安全、放心。到十二五末,休闲食品产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20亿元以上,形成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休闲食品研发、生产、检测和交易基地。二是以发展电子电器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主导产业。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要抢抓国内外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今后五年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以产业集聚区电子电器工业园为载体,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争取到“十二五”末,电子电器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同时,积极扶植生活用纸制品、生物化工等产业,尽快形成新兴主导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信息、科技、涉农等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酒店、餐饮、休闲、商贸等生活服务业,形成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设辣椒产业园、产业集聚区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农产品重点市场,配套发展冷藏保鲜设施、流通加工设施、质量检测设施和信息平台,形成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依托我县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业态。积极发展大中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使其成为新老城区消费品市场的主力业态。进一步挖掘南街村红色旅游文化内涵,完善小商桥、陈星聚纪念馆等旅游景区建设,培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着力农业现代化,实现新农村建设新突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强化农业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乡镇经济为平台,努力使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按照“集聚发展、集约经营、突出特色、高效安全”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致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今后五年,要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为载体,以土地流转为抓手,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区域特色种植规模,进一步壮大三大特色产业,即着力发展壮大颍河两岸优质高产粮食产业带、颍东小辣椒产业带和107国道两侧无公害蔬菜产业带,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大力调整畜禽结构,重点加快发展规模化标准养殖,到2015年,优势集聚区畜产品产量占全县总产量的70%。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加强农业现代物质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乡镇经济。把促进乡镇经济大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鼓励、支持和引导各乡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提高乡镇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争创全省百强乡镇、全市十强乡镇和五快乡镇。各部门要支持乡镇工作,服务乡镇发展,帮助乡镇争取更多的政策性项目和资金。健全完善乡镇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竞争激励机制,促进各乡镇竞相发展,形成各展所长、各具特色的发展局面。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林地、林木依法规范流转。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土地、林地合理收益、合理增长的长效机制。创建宅基地集约利用的经济激励机制。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拓宽农村投资领域和范围。四是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切实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一体化发展。以打造县域半小时交通经济圈为目标,努力构建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政府所在地和新型农村社区为辐射点,乡乡相连,干支相交的县域交通网络。

(三)着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城镇化是引领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性、全局性举措。要坚持以产促城、以城促产、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以产业集聚区为龙头、以县城为中心、以中心镇为支撑、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辐射点的新型城镇化格局。一是高标准推进中心城区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推进“一闸两河三湖”生态工程,提高产业集聚区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链相关度高、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工业发展基地,力争建成国家级开发区。以产业集聚区建设辐射拉动旧城区改造,制定老城区控制性详规,引入市场机制,加大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实现新老城区互动协调发展。通过5年的努力,把县城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以上、人口25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二是加快推进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立足长远、合理布局、组团发展、群众自愿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向重点镇倾斜,支持基础条件好、产业优势明显的重点镇加快发展,建成人口超5万人的中心镇1个,人口超3万人的中心镇2个以上,其他乡镇逐步发展成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功能区。抢抓我县被确定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的机遇,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挥好新型农村社区示范村的带动作用,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近就业。十二五末,全县新型农村社区达到20个以上。

(四)着力招商引资,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临颍大发展,希望在开放。要坚持外向兴县不动摇,靠开放集聚资源,倾力打造开放高地。一是狠抓招商引资不放松。抢抓“两个转移”不断加快的历史机遇,在巩固原有招商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式方法,提高招商成效。围绕“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名企名牌”,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全面推进我县企业与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央企的战略合作,争取在引进央企强企上有突破,努力做到引一个企业、带一个产业,引一个项目、进一批企业。要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的支持。要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实效,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二是不遗余力抓项目建设。坚持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并重的原则,把落地一批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培养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作为首要任务。优先谋划实施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重点抓好恒安、亲亲、雅客、中大天然等重点项目推进落实,不断壮大企业规模,提升工业整体实力。着力打造休闲食品、电子电器、生活用纸制品、闽商工业园、木业、机械特色工业园区,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根据我县产业发展方向,进行产业规划调整,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或特色园区,增强集聚区的产业支撑和带动能力。

(五)着力改善民生,确保临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和谐是临颍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牢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责任和使命,更加着力民生、着力民心,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一要健全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重点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工作。多渠道增加投入,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保覆盖面。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逐步提高群众各类保障标准。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二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兴办学前教育,突出抓好义务教育,强化职业教育,为我县工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培养输送技能型实用人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全县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统筹规划、合理配臵,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证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和医疗安全。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强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竞技体育,把临颍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足球强县。抓好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三要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平台。建立完善信访稳定工作机制,坚持书记大接访制度,落实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防止因决策不慎引发不稳定因素。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技防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公共安全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三、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推动临颍大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干部。我们一定要围绕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

(一)强化理论武装,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要健全和完善党员干部教育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创新方法,丰富载体,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素质能力。各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更加注重学习理论知识,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深入群众学习调研,不断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掌握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努力做到谋划发展有思路,推动工作有办法,解决问题有措施。

(二)树立正确导向,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度,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各级领导班子中形成讲党性、讲真理、讲正气、讲原则的党内政治氛围,使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注意力集中到重点工作上来,形成推动我县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认真落实“五重五不简单”要求,积极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大胆提拔重用优秀年轻干部,注重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非中共党员干部,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凭德才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看公论定取舍”的用人导向不动摇,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管理机制、干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真正把那些德才素质好、实践经验丰富,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一线锻炼干部,一线培养干部,一线使用干部”等选人用人机制,全面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投入到发展主战场的热情和干劲,激励和引导干部在推进重点工作中比成绩、比贡献,为我县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致力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载体,与深化“三级联创”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抓好组织体系、党员队伍、工作制度、场所阵地建设,着力探索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坚强堡垒,服务群众、带领群众投入到全县各项建设事业中来的战斗集体,推动基层民主、实现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努力争创全国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

(四)加强作风建设,大兴务实重干之风。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于打破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陈旧观念,做到在破旧立新中持续解放思想。要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经常深入企业、基层和群众,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争当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模范。要按照“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谋划决策、实施规划、推动工作要以实为本、以干为先,紧紧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工作,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建设事业扎实推进。

(五)狠抓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合力。健全各种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大力倡树廉政文化,促进党员干部牢固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切实抓好大案要案查处,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对腐败现象从重打击。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同志们,目标凝聚人心,蓝图催人奋进。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一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为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化城市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习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报告

中国共产党习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报告(曾瑜)

解放思想

精诚团结 奋勇争先 为实现脱贫强县设市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习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0月2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习水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习水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建党九十周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全面开启“十二五”伟大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未来五年习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奋斗目标、工作重点,选举产生新一届县委和县纪委,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县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努力实现脱贫、强县、设市目标。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和70万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负重拼搏,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为实现脱贫、强县、设市打下坚实基础。

——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客观准确把握发展大局,走出了一条符合习水县情的发展之路。从建设“四个大县”,到实施“四县”战略;从发展“四色”经济,到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兴县、旅游活县”战略及农业农村“14321”工程,打造“一镇两线三流域四园区”;从“绿洲红城”内涵的不断丰富,到以红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建设,形成了一系列紧扣时代主题,符合发展规律的战略思想和工作措施,成为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主攻方向和行动指南。

——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优化结构,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全县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五大突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亿元(达到51.5亿元,比2005年增长110%),财政收入突破7亿元(达到7.69亿元,增长19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10000元(达到10300元,增长22.8%),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达到3206元,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突破120亿元(达到122亿元,年均增长42%)。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9:36:35调整为20:40:40,经济结构更加优化。2011年,尽管遭受特大旱灾,但全县经济仍然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0亿元,经济总量将跃上新台阶。

——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煤炭、电力、白酒、建材为支撑的工业经济体系更加健全,规模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6.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4亿元;以县城30平方公里发展战略规划为核心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路网规划、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城市管理逐步规范,荣获“省级卫生县城“称号;有机红粮、商品蔬菜、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产业快速发展;以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为带动的第三产业不断发展,成功举办中国红军节、商贸旅游文化节、四渡赤水论坛、金海水车节等活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习新公路建成通车,仁习赤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天然气开采有序推进,二郎火电厂、铜罐口水库即将开工,发展的冲劲、后劲持续增强。

——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发展成果实现共享。“四在农家”、“四民社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干部职工工资性收入逐年增加,群众生活不断改善。民生资金大量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医改工作有序推进,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教育发展步伐加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人口计生工作全面加强。煤炭地质灾害治理取得新的成效。社会管理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开展,“五五”普法圆满完成,依法治县进程加快,信访维稳工作扎实有效,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三关”工程深入推进。文化、体育、广电、老龄、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激发活力,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人大、政协职能有效发挥,“一府两院”依法履职。“双拥”工作卓有成效,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城”称号。爱国统一战线、工青妇等工作扎实推进。人才培养使用制度更加健全,县乡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入,干事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激发了新的发展活力。投融资环境不断改善。

——五年来,县委始终坚持科学执政,党的建设更有成效。以服务型党组织创建为抓手,“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主题活动全面推进,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政权进一步巩固。干部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案件查处力度加大,“四型”机关创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保障了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过去五年,我们与全县人民一起,战雪凝、抗旱灾,战天斗地、豪情万丈;我们与全县人民一起,应对金融危机,积极稳妥、果断有力;我们与全县人民一起,发展经济、维护稳定、构建和谐,荣辱与共、奋斗不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四家班子密切协作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习水县委,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向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人民武装、武警官兵、驻习部队、公安民警,向关心、支持习水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五年实践,我们收获了丰硕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解放思想引领发展,在更新观念中开放胸襟、开阔视野,探寻习水发展之路;二是改善环境促进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激活习水发展之源;三是狠抓项目助推发展,坚持不懈争取项目,全力以赴实施项目,夯实习水发展之基;四是转变作风推动发展,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动摇、不折腾、不懈怠,凝聚习水发展之力,实践和深化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四渡赤水精神。这些经验,必将成为全县人民顽强拼搏、继往开来的巨大财富和不竭动力。

但我们也清醒看到,全县依然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发展速度慢,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不优;贫困面大、贫困度深,面临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二是少数干部精神不振,能力不强,作风漂浮,规则意识、责任意识亟需强化;三是教育、文化、体育及其它社会事业发展亟需提速;四是投资环境、执法环境亟待改善,打击违法建筑、“黑房开”等工作力度亟需加大;五是征地拆迁、煤灾治理、矿权纠纷等引发的信访维稳问题和国企改革及其它改革改制引发的矛盾依然突出;六是少数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好等等。这些问题,警醒县委和全县党员干部必须强化使命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奋力实现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是习水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国际环境的变革、国内环境的优化、省市发展节奏的提速,将催生和刺激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略实施,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落户,主导产业拉动强劲,工业园区迅猛发展,城镇带动成效显著,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必将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生和谐。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两加一推”主基调,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脱贫、强县、设市目标,建设文明习水、富裕习水、和谐习水。

主要目标:未来五年应当成为习水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各项主体指标和工作均实现“增比、进位、突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0亿元(年均增速

23%),财政总收入达到28亿元(年均增速2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年均增速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速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亿元(年均增速2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5000元(年均增速17%),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年均增速19%)。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加快,社会管理水平大幅提高,文化建设发展繁荣,党的建设全面进步。2014年实现脱贫和跻身省列建强县,2015年实现撤县设市。

围绕上述目标,未来五年,将强力推进“五大建设”,全力打造“五大环境”:

(一)强力推进经济建设,全力打造发展环境。

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重点抓工业、核心是招商、突破在园区”的发展理念,依托黔北,融入渝川,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形成全县大开放、全县谋发展、全县抓经济的大好局面,快速推动经济发展。

一是依托工业园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习水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核心竞争力也在工业。煤炭产业是全县工业崛起的突破口和主战场,到“十二五”期末,煤炭产量突破1000万吨,税收突破10亿元。大力发展电力工业,电力装机容量突破200万千瓦。加快白酒集聚区建设步伐,扶优扶强重点企业、重点品牌,白酒产量突破10万吨,产值突破60亿元。加快建材工业园区规划及项目建设工作,建材产值突破10亿元。把园区建设成为招商引资的平台、产业集聚的基地、加速发展的增长极,确保2012年前省级煤电化循环经济开发区申报成功。强力推动煤炭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大力推进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开发和瓦斯综合利用。

二是突出文化特色,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彰显“绿洲红城”品牌优势,建设“宜居习水”。按照“面积拓展、人口聚集、功能完善、环境优化”要求,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县城30平方公里发展战略规划,加速实施县城倍增计划,力争2015年形成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承载20万人口的城市规模。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区、科教园区、物流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体育、商贸、信息等产业集聚,完善县城公共服务设施。规范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围绕地方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加快公共绿地、水体景观、城市景观、主题公园、市民广场等公益设施建设。着力实施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大力开展“整脏治乱”,强力打击违法建筑和“黑房开”,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丹霞地貌地质公园。加快乡镇集镇建设步伐,规划、引导农民向中心城镇、园区集中,提高城镇人口比例。按照“非禁即允”的原则开放市场,用足用活土地、金融及其他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各类政策,吸引各类要素进入城镇建设领域,促进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相结合,增强城镇经济实力。

三是坚持面向市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深入实施农业农村“14321”工程,稳步提高粮食产量,凸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效应。巩固发展有机红粮(小麦)和其他优势产业,积极引导中药材、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农户﹢基地﹢企业(公司)﹢市场”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深入开展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和扶持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现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逐年提高。四是强化“四色”经济,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围绕“一镇两线三流域四园区”产业布局,加速土城古镇保护与开发,培育以“四渡赤水”为重点的红色旅游。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习新公路沿线以商贸物流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不断延伸“仁习赤”公路沿线白酒产业和煤炭产业链。把习水河流域打造为国家级“生态农业之乡”和“绿色旅游胜地”;把赤水河流域打造为中国红色旅游精品带和全国中高端白酒产业集聚区;把桐梓河流域打造为拉动全县经济飞速发展的省级煤电化循环经济开发区;强力推进煤电化循环经济园区、白酒工业园区、习赤石化工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天然气钻探开发。

五是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尽快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制约发展的状况,加快实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翻番计划,积极对接渝川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建设县城连接周边县、市及各乡镇1.5小时交通经济圈。加强水利、电力通信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供水、供电、通讯保障等能力。

深化推进各项改革,妥善处理改革改制遗留问题。建立健全一批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主动参与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服务职能,精简审批事项,提高服务效率,打造清廉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开展诚信建设,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展示开明开放形象,秉承公开公平原则,营造“招商、扶商、安商、富商”投资环境,建设“宜业习水”。

(二)强力推进政治建设,全力打造民主环境。

一是深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职责,支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依法依章履行职能。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挥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坚持和完善县委巡视巡查制度,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部门、村(社区)制度。坚持和完善各级党委(党组)开门办公、定期接访、现场处置问题制度,将“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坚持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支部带头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基层民主,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支持舆论监督。大力开展村(居)民自治,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创建国家级“双拥模范县”。

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不断推进“六五”普法工作,营造崇尚法治、遵守规则的社会氛围。强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意识,加强能力培养,规范公务行为,严格行政问责。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断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坚持司法为民,推进司法公开,建立公正高效、权威廉洁的司法制度。全面加强政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强力推进文化建设,全力打造人文环境。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认真落实《习水县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努力实现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四渡赤水精神,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群众,巩固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二是提升文化实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依托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为龙头的红色遗址、遗迹展陈,发挥在思想教育、文化传播、情操熏陶方面的作用。提升“中国红军节”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清朝前期工业文明。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大力推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各类文艺社团蓬勃发展,倡导有益身心、富有情趣的业余爱好和生活方式,满足居民基本文化需求。建设红色文化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三是加强市民教育。大力开展“爱我美丽习水•建设绿洲红城”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移风易俗,培养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质,增强热爱习水、建设习水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市民心态、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以窗口单位为重点,促进各行业规范优质服务,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市民素质教育约束机制,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四)强力推进社会建设,全力打造和谐环境。

一是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构建就业、医疗、住房、生活等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布局,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动民政、民族宗教工作,强化殡葬改革。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全面提升劳动保障能力。

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星”级管理为载体,深化拓展“三关”工程内涵,加大“四在农家”、“四民社区”创建力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信访维稳工作,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平安习水创建,强力打击“两抢一盗”,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目标。加强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服务管理格局,大幅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确保2015年前创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目标实现。

三是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实现“双降”目标,提高人口素质,创建国家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加大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力度,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煤灾治理,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

(五)强力推进党的建设,全力打造执政环境。

以大力开展“四帮四促”、“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和“深入基层群众,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为契机,迅速开展“忠诚于党我带头、服务人民我带头、加快发展我带头、优良作风我带头、廉洁自律我带头”党员干部“五带头”活动,全面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优良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一是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标准,提高选人用人透明度、公信力。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加强干部培养选拔,大力使用发展型、敢担当、干实事的干部,建设结构合理、梯次配备的领导干部队伍。制定完善科学的干部评估考核机制,鼓励创业者、支持改革者、宽容失误者、警示落后者,全力鼓励支持党员、干部谋事、干事、成事。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加大干部继续学习教育,引进优秀人才、紧缺人才,全方位、大幅度提高各级各类干部综合素质,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发展。继续强化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建立健全村(社区)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力度。深入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抓好国有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农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教育、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加强老干部工作,有效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巩固党的基层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抓好干部作风建设服务发展。干部要干,作风要实,风气要正,发展要快。全县各级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积极开展党员干部“五带头”、“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主题活动,形成先进带后进、党内带党外、支部带全部、党员带全员的创先争优浓厚氛围。强化工作督查和效能建设,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对干扰和破坏全县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行为,坚决依纪依法查处。按照“四要十不准”要求,大力开展作风整顿,充分发挥县乡党务政务服务中心作用,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大力整治文风会风,行短文、讲短话、开短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力戒浮躁、浮夸、弄虚作假;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强化责任意识,面对面解决问题,实打实推进工作,切实提高执行力。积极营造民主决策、合作共事的氛围,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实现党委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

四是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保障发展。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准则,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促进权力阳光运行。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为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各位代表、同志们,神圣的使命激励我们,人民的期盼鞭策我们。县委将更加紧密团结全县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奋勇争先,为实现脱贫强县设市宏伟目标,为建设文明习水、富裕习水、和谐习水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两加一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2、“四色”经济:红:红色旅游产业;绿:绿色生态产业;黑:以煤炭产业为主的工业;白:白酒产业。

3、“一镇两线三流域四园区”:一镇:土城古镇;两线:习新公路和仁习赤高速公路;三流域:赤水河流域、习水河流域、桐梓河流域;四园区:煤电化循环经济园区、白酒工业园区、习赤石化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4、页岩气:地下页岩层中富含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5、农业农村“14321”工程:到“十二五”期末,出栏100万只羊(牛)以上,建成40万亩中药材基地,发展30万亩商品蔬菜,种植20万亩红粮(小麦),实现乡村旅游床位10万张。

6、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

7、人口“双降”: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8、公立医院改革: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9、“双拥”工作:拥军优属和拥政爱民工作。

10、“四民”社区:安民、便民、乐民、康民社区;

11、“四型”机关: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廉洁型机关。

12、“四帮四促”:帮助基层学习领会精神,促进思想统一;帮助基层理清发展思路,促进科学发展;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增比进位;帮助基层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

第三篇:在中国共产党永和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抢抓新机遇 推进新跨越 奋力开创永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永和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6月9日)

郭 行 杰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永和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建议。

中国共产党永和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县“十二五”顺利开局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动员全县人民抢抓新机遇,推进新跨越,奋力开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实力提升、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的绿色新永和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县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县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永和进入了跨越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综合实力逐步增强。五年来,我们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红枣、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规模效益大幅提升,红枣树发展到25万亩750万株,年产量达3000万斤,核桃树发展到10万亩200万株,年产量达400万斤;以天然气开发为主的能源工业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县布井21口,完成钻探8口,压裂2口,试采2口;以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和黄河乾坤湾为主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黄河乾坤湾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并与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被列入全市十大重点景点。主要经济指标与“十五”末期相比增幅较大,年均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680万元,比2006年增长49.7%,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完成2313万元,比2006年增长112.4%,年均增长20.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790万元,比2006年增长528.4%,年均增长58.3%。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五年来,我们着力加强以县城、交通、生态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完成了县城集中供热一、二期,正大路改造,文化广场建设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深入开展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县城功能进一步增强,品位进一步提升;实施了沿黄干线公路、沿黄扶贫旅游公路、村村通油(水泥)路建设等重点工程,新建和改造公路497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812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内外的交通网络格局;深入开展了以经济林建设、通道绿化、荒山绿化等为重点的“绿色行动”,林木绿化率提高了19个百分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突出贡献单位”、“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经济林发展十强县”,通道沿线荒山绿化工程获“国家三北局优质工程奖”;整合实施六大农建工程,高标准建设芝河、桑壁河流域两大农业园区,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高奖——“禹王杯”,并被评为“全省水保工作红旗县”。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制订并落实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切实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2009、2010连续两年获“全市党政一把手教育工程综合奖”;医疗健康事业得到加强,县医院标准化建设、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全面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队伍得到调整充实,医务人员的差额工资由60%提高到8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8%;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6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73.6%、23.5%,年均分别增长14.8%、5.4%。

——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工作稳步开展,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加强,工、青、妇等群团工作日趋活跃,党管武装工作、国防后备力量得到加强;“爱树建”活动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普法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县取得较大进展;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安全形势保持稳定;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力度加大,信访渠道进一步畅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加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全面提高。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规模、大范围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意见》,认真落实“一要干活、二要干净、坚持原则、认真负责”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县乡党政班子“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制订完善了千分制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充分发挥目标责任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干部下乡住村联户活动,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狠抓纠风治乱和源头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我县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和人民群众得实惠更多的五年,是全县上下奋勇争先、跨越赶超的五年。五年的不懈努力,创造了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五年的生动实践,积累了继往开来的宝贵经验。五年的发展成就,是省委、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扎实苦干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向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向全县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永和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奋斗和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更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启示:

一是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跨越发展的前提基础。五年来,我们紧扣“抢抓机遇、跨越发展”这一主题,围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在理念创新、思路谋划、工作落实等各方面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大建设、大变化、大提升。实践表明,只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建设好永和,发展好永和;二是必须坚持把统筹推进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公路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实现了突破,积蓄了后劲,推动了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实践表明,只有统筹推进各方面的工作,发展难题才能有效破解,各项目标任务才能顺利完成;三是必须坚持把民生改善作为跨越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顺应民心民意,大力实施教育提质、医疗健康等民生工程,努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表明,只有真正为群众着想,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才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四是必须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强大保障。我们坚持“一要干活、二要干净、坚持原则、认真负责”,狠抓作风建设,打造了一支作风实、干劲足、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全县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实践表明,只有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引领发展,共促发展。

经验必须珍惜,问题更应重视。现阶段,我们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发展全局上看,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较低,跨越发展任务艰巨;二是从民生改善上看,广大农民增收的渠道仍然不宽、成效还不够明显,部分群众生活仍很困难;三是从发展环境上看,我县既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亟待提高;四是从队伍建设上看,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能力素质、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充满机遇的五年,也是大有作为的五年。从国际形势看,“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在调整和变革中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基本定势。这种大变革、大调整的格局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从国内形势看,中央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主线,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推进城镇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省市发展看,全省“7•29”会议之后,山西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转型加速期,特别是山西成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改区”,这将为我县跨越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市委、市政府立足于转型跨越、先行发展,将进一步加大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民生改善等工作力度,为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从我们自身发展看,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跨越攀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我们四大班子精诚团结、共谋发展,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竞相发展,全县上下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进,干发展、快发展、大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为我们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今年5月20日,袁纯清书记永和调研,对我们提出了“百亿永和”的总体要求。具体讲,就是生产总值过百亿、财政收入过十亿、农民收入过万元。这是袁纯清书记为永和量身定做的,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永和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是指导永和未来发展的总纲。落实“百亿永和”的总体要求,目标很高,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以坚强的决心和毅力苦干实干、开拓进取,奋力迈向新的高峰!

认真对照“百亿永和”总体要求,立足永和县情民意,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脱贫致富、增进福祉”这一主线,坚定“穷县出精品、小县办大事、千方百计谋跨越”的理念,以产业水平大提升、城乡面貌大改善、民生事业大发展、群众收入大提高为重点,以党的建设为保障,倾力打造生态农业大县、能源工业新区、特色旅游名城,着力建设实力提升、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特色鲜明的绿色新永和,为加快实现“百亿永和”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3亿元,年均增长15%;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2313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5755万元,年均增长20%。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比重更趋合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特别是以天然气开发为主的能源工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建设“百亿永和”奠定坚实基础。

——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由2010年的3.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9.4亿元,年均增长25%。全面构筑“大县城+中心村”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县域城镇化率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广大人民群众拥有良好的人居环境。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8亿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0899元增加到2015年的22000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1616元增加到2015年的3380元,年均增长1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全县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显著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作风不断改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扩大投资为引擎,切实增强跨越发展的支撑力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争项目、大投入,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今后必须下大功夫抓好的工作。

一是依托项目建设扩大投资。要进一步强化项目意识,准确把握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利用国家产业扶持政策,认真做好项目编制工作,建好项目库。各级各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对接联系,千方百计争项目争资金。要建立项目资金争取工作考核机制,严格奖惩兑现,进一步在项目争取中考察干部、识别干部,形成全县上下自觉找门路争支持的工作局面。同时,要进一步健全项目工作责任制、招投标制、全程跟踪监督制度等,确保项目健康顺利实施。

二是强化招商引资扩大投资。要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能源工业开发、旅游开发三大重点来招商引资,特别是要突出天然气下游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大招商、招大商;要发挥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组织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以产业链条招商、以商招商、专题招商和网上招商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招商引资;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改善投资环境,让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要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县上下招商引资积极性,实现招商引资量的突破、质的提高。

三是激活全民创业扩大投资。要引导干部群众树立创业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以创业带动就业。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投资意识,把存款变为资本,激活生产要素。鼓励干部职工带头创业兴业,支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可”的原则,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各种领域,充分释放民资潜在的巨大能量,形成民营经济竞相发展、强劲发展之势。

(二)坚持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切实增强跨越发展的竞争力

按照“特色化方向、园区化布局、优势化竞争、集聚化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壮大园区经济,使园区成为产业发展的聚集地和孵化地。

一是加快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打造芝河源头生态精品农业园区、桑壁综合农业园区、阁西垣高效农业园区。继续坚持一手抓规模、管理,一手抓培育、引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突出规模、科技、品牌、市场四个重点。一要扩大规模。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围绕特色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专业村、特色乡镇,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打造一批干果经济林、玉米种植、大棚蔬菜、育苗、生猪家禽等规模种养基地。同时,要紧紧抓住国家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政策,树立土地整理产业化理念,积极争取整理开发我县荒山荒沟等土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要狠抓科技。充分发挥农业科技部门技术指导、培训服务作用,促进科技与生产结合,促进科技“进村落田”,同时要着力培养一批土专家。三要打造品牌。树立品牌意识,以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为重点,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着力打造“永和条枣”等一批带动性强、市场开拓能力突出、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四要拓展市场。鼓励支持企业精加工、创品牌、闯市场,鼓励引导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以及农村经纪人队伍在营销环节发挥作用,积极培育和引进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走“公司+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子。

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园区建设。永和的发展,短板在工业,出路也在工业。当前,我们正在勘探开发天然气资源,初步预测可采储量为900—1320亿立方米,预计投产后年产能可达20亿立方米,产值可达30亿元。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开发出甲醇、合成氨、甲醛、炭黑、车船用清洁燃料等下游产品,初步测算年产值可达百亿元左右,年利税可达十亿元左右。我们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尽快制定出台《永和县工业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以天然气开发、风力发电、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园区。要按照“突出特色、功能配套、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的思路,优化园区定位与产业布局规划,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采用市场化手段引导政府、企业及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建设,落实园区用地规划,加快园区水、电、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资金向园区集中,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特别是在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方面,要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龙头骨干企业,以深加工、精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为发展方向,大力促进天然气下游产品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天然气产业在全县工业经济中率先发展的领军作用,努力实现“百亿永和”奋斗目标。

三是加快特色旅游园区建设。围绕“打造一馆一湾,建设一关一山”发展思路,树立开放办旅游的意识,采取出让、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既要加快开发东征纪念馆、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永和关、楼山等有形资源,又要“借题发挥”,加快开发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等无形资源,使游人有更多的去处,游览有更多的看点。要大力开拓旅游市场,依托永和旅游资源丰富的文化积淀和特色风情,努力把我县景区景点纳入省、市旅游精品线路,提高永和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要大力培育相关产业,围绕“吃、住、行、娱、购、游”的市场需求,加快发展饮食、住宿、娱乐等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旅游业衍生产业的功效,促进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

(三)坚持以建设特色山城为目标,切实增强跨越发展的承载力

按照“大县城+中心村”的发展思路,切实把全县当景区建,县城、重要节点当景点建,不断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在县城建设上,要围绕“省级卫生城、环保模范城、生态园林城”的创建目标,按照“建设新城,拉大框架,改造老城,完善功能”的办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新区拓展与旧城改造相结合。集中力量实施城南康谐新区建设,加快县城“北拓南进”步伐,拓展城区空间,基本完成旧城改造,改善人居综合环境。二是完善功能与凸显特色相结合。加强交通、通信网络以及学校、医院、商贸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建设“山水相依、城河相连、林水相间”的特色山城。三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以财政性资金为导向,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县城开发建设,形成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多元投入机制。四是长效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建立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综合整治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在中心村、新农村建设上,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新的“五个全覆盖”为重点,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聚集能力,增强人口吸纳能力,使之成为功能齐全、产业发达、经济繁荣、示范作用明显的区域发展中心。

(四)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切实增强跨越发展的带动力

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并运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着力改善生态、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一是加强生态建设。以建设“绿色永和”为目标,以经济林栽植、通道绿化、荒山绿化、城区绿化、新农村绿化为重点,继续大规模、高标准地开展“绿色行动”,全力打造“一核、两轴、两带” 经济型生态林循环圈。“一核”即:以县城为核心的城区绿化和环城绿化;“两轴”即:以坡大线、沿黄扶贫旅游公路为轴线的通道绿化和沿线荒山绿化;“两带”即:以城西红枣、城东核桃为主的两条经济林发展带。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经济林达到45万亩1200万株。二是加强公路建设。构筑“三纵、两横、两环”交通网络体系。“三纵”即:沿黄干线公路、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坡头—桑壁县级公路;“两横”即:霍永高速公路、桑壁—阁底县级公路;“两环”即:县级公路、环城二级公路大循环,努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镇、村相互通达的区域交通“半小时生活圈”。三是加强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供电网络,确保生产生活用电。同时,以现有的电信、广电等通信网络为基础,统筹规划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实现电视、电话、互联网“三网融合”,形成高标准的城乡信息网络体系。四是加强供水、供热管网建设。实施集中供热、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工程,进一步扩大供热范围,全面提高饮用水质量,根治芝河污染。

(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切实增强跨越发展的凝聚力

要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改善民生,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按照“初高中进县城、乡镇重点办好一所寄宿制小学”的思路,使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全部到位;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实现“质量大翻身、面貌大改变、位次大提升”,使全县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质量效益均达到全省中等水平。二是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完成县医院上等达标,改善县、乡、村三级医疗条件。强化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能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障以及社会救助等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完成危房改造和废弃房屋及村庄的治理任务。着力解决就业问题,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切实解决困难家庭、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不断提高公职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全力缩小同平川县市的差距,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六)以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手段,切实增强跨越发展的保障力

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不懈地抓好非煤矿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学校、建筑施工、易燃易爆物品、消防、公共聚集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倒查机制等,切实加大“事要解决、案结事了”的力度,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有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继续引深“平安永和”、“法治永和”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提高社会治安信息化建设、科技防范水平和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切实加强党的领导

全面落实“百亿永和”总体要求,圆满完成“十二五”发展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核心在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为载体,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等中央和省、市重要会议精神为重点,认真落实县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切实抓好党员干部理论培训;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解放思想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观念,敢谋大发展、敢干大发展。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部门工作要按照市级、省级一流来谋划,重点工作要按照全国一流来定位,不断把解放思想的成效体现在思路创新上、事业开拓上;持续引深“爱树建”活动。继续发挥文明和谐单位示范带头作用,做好和谐单位、和谐村镇创建和申报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和舆情监管,大力实施文化外宣、旅游外宣,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

(二)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制定干部教育培训五年规划,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采取集中培训、巡回培训、外出培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培训各级各类干部,全面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贯彻落实《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方针,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面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科学制定人才强县实施方案,引深“双服务、两争先”活动,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全面建设吸纳人才的平台载体。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以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扎实开展干部下乡住村联户和支部联村、党员联户的“双联”活动,在乡村两级党组织重点落实“两定”目标,在全县党员中开展承诺评议活动,让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成为党员的自觉行动和经常性工作。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议事质量和决策水平。切实加强活动场所的“建、管、用”,充分发挥综合效益。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大学生村干部管理,建立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

按照《关于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的意见》,认真落实“一要干活、二要干净、坚持原则、认真负责”的总要求,深入学习弘扬“右玉精神”,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增强各级干部的执行力。要强化工作纪律。认真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到说了算,定了干,不讲困难,不讲条件。要强化工作效率。做到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统筹兼顾,亲力亲为,抓要事、攻难事,把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强化工作创新。善于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以及我们身边的先进经验,科学谋划事关本乡镇、本部门跨越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抓住关键去“解扣”,以创新性工作推动发展。要强化工作考核。建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和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对业绩突出的干部,在精神上给予鼓励,物质上给予奖励,政治上给予重用;对责任心不强、推进不力的干部要严格问责,确保考出公正、考出干劲、考出活力。

(五)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建设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持久地推进反腐倡廉工作。扎实开展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在治本上下功夫;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切实加强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廉政准则》,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在全县营造“干净、干事”的清风正气。

县委常委会要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大决策和工作重点上,始终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进一步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党管武装,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做好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干部等工作,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合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各位代表、同志们,“十二五”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推进跨越赶超、努力实现“百亿永和”奋斗目标,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寄托着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盼。重任在肩、时不我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苦干实干、奋力拼搏,全面谱写永和跨越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第四篇:在中国共产党万荣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凝心聚力 干事创业

全力推进万荣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万荣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尧林

(2011年6月1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万荣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科学谋划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万荣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万荣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一、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来,第十一届县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果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立县”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干大事、干实事、干好事,干经济发展的事;干重活、干苦活、干实活,干人民满意的活”,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一是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提升新水平。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3亿元,年均增长10.4%;财政收入完成2.46亿元,年均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1.2万元,年均增长15.8%;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4087元,年均增长1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7亿元,年均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68.6亿元,是“十五”时期11.7亿元的6倍,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二是工业发展凸显新活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2.78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工业增加值完成6.3亿元,年均增长12.1%,工商税收对财政的贡献率超过了90%。培育出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15家。万荣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建筑防水之乡”,全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汇源集团来我县投资建厂,全国500强企业TCL集团和台湾品达集团也先后在我县注资落户,为万荣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苹果产业创出新品牌。万荣苹果在2009年中国国际果蔬展览会上被评为“中华名果”,2010年取得了出口加拿大和澳洲的“绿卡”,成为走向海外高端市场的优质苹果。万荣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苹果二十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2010年,全县苹果总产值达到13.5亿元,果业人均纯收入2487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

四是城市面貌展现新景象。几年来,我们开发建设了5平方公里新城区,县城面积扩大了一倍。笑话文化广场、易家购物超市、人民公园、金鼎阳光小区等城市新地标拔地而起,汽修一条街、财富步行街等专业市场应运而生,青少年活动中心、检察院、国土局、计生局等机关单位先后入驻,集中供气、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相继配套,新城区的综合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市面貌不断改观。

五是交通水利建设实现新突破。过去五年里,我们新建、改建县乡道路576公里,县、乡、村三级道路基本完善配套,209国道、运稷一级路相继开通,闻合、河运两条省级高速公路即将建成,循环互通的大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我们还建成了荣河、西范、里望等3大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7个乡镇、109个村、18.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北赵引黄、西范灌区改造、夹马口北扩三大引黄工程的实施,使我们万荣的水利条件实现了根本性改变。

六是社保水平有了新提高。全县60周岁以上农民每月领到了最低55元的基础养老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96.7%,20万农民享受到了政策补偿。城市低保增加到4683人,农村低保增加到1.28万人;全县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人员达到1669人,救助资金413万元,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七是旅游立县迈出新步伐。“十一五”时期,我们先后开发建设了孤峰山、李家大院、笑话博览园、西滩等旅游景区,旅游事业蓬勃发展。李家大院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和山西“十大杰出旅游品牌”,孤峰山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西滩景区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最受游客青睐的旅游胜地之一,“中华笑城〃欢乐万荣”的知名度大幅提升,我们的文化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方兴未艾。

八是文化产业开发呈现新亮点。万荣笑话、董永传说、西村抬阁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土文化、介子推传说、花鼓、面塑、琉璃烧制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荣被命名为“中国笑话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我们开发了倒走手表、快乐王子、万荣笑话动漫等100余种笑话产品,与山西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了奥运献礼片《吹吹打打牛三牛》,请著名导演张惠中执导了电视连续剧《荣河镇的男人们》,万荣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九是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干部科学发展的意识不断强化;通过“六访三帮”、“千名干部包果园,三改六配套促增收”等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党员干部“以人为本、守土有责”的理念得到升华;通过创先争优,涌现出一批党建工作先进党委、创业村委主任和优秀共产党员;通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程实事目标责任制,各级干部创优环境、创新服务、创业干事的行动不断自觉,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十是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标准化学校建设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万荣中学被命名为“省级示范高中”,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加强,平安和谐氛围初步形成。人大、政协、武装、统战、工、青、妇等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受到各级领导的表彰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过去的五年里,44万万荣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和非同一般的聪明智慧,创造了令人欣喜的成就。我们不会忘记,这方热土上留给我们的许许多多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历史必将铭记,这方热土上甘为公仆、默默奉献、受人尊敬的创业群体。在此,我谨代表万荣县委,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万荣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向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以卫孺牛同志为班长的团结有为、干事创业的十一届县委班子,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奋发进取、艰苦创业,加深了我们对县情的认识,增强了我们驾驭发展全局的本领,也积累了不断夺取更大胜利的宝贵经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办好万荣的事情,加快万荣的发展,必须做到“六个坚持不懈”。

一是必须坚持不懈地干工程上项目。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具体到我们基层,就是干工程、上项目。经济发展靠工程,没有工程等于零;转型跨越靠项目,没有项目难起步。只有坚持年年干工程、年年上项目,才能大幅度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产业化、县域城镇化进程,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二是必须坚持不懈地维护团结稳定。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五年来,县委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发展是政绩、维护稳定也是政绩的理念,全县上下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干事创业中维护社会稳定,在维护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比黄金还珍贵,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

三是必须坚持不懈地招商引资。对万荣这样没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县域来说,大招商大发展,不招商难发展。实现转型跨越,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大力招商引资,借势借力,积极争取更多更好、更大更强的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是必须坚持不懈地解民难办实事。干事创业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幸福。这些年,县委坚持年年办实事、做好事,解民难、理民事,一大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面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尽心尽力为万荣百姓谋福祉,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五是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思想解放。发展的过程,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面对跨越发展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引导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开放意识、抢先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营造全民创大业、合力谋跨越的发展氛围。

六是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建设。五年来,县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着力提升各级党组织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我们事业走向成功的根本保证。

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万荣作为欠发达县份,在推进跨越发展的进程中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新的课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财政基础弱,资金短缺与建设需求的矛盾突出;工业发展缺乏领军集团;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有待进一步上档次、上水平;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与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十二五”发展进程中认真积极地加以解决,进一步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局面。

二、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全省转型跨越、崛起腾飞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们万荣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二五”时期,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国家扩大内需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我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运城市也将建设“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大通道”,掀起新一轮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热潮。这些都为我们万荣经济发展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带来许多新的机遇。虽然我们万荣经济总量小,资源匮乏,基础较弱,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力量的集聚,我们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我们的工业积累了资金,积累了人才,积累了技术,积累了规模,发展势头强劲。我们的果业品牌效益已经显现,具备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良好条件;我们的文化旅游产业初具规模,蓄势待发;我们引水工程的实施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更为大招商、招大商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都充分说明,我们的发展潜力很大,同时也说明我们面临的发展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紧迫感,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推进经济社会实现更大的跨越发展。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工业强县、果业富农、旅游立县、水利惠民),着力做强“六大产业”(果业、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化工、中药制药、新型材料、文化旅游),加快推进“五化进程”(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县域城镇化、三产规模化、城乡生态化),全面提升“一个品牌”(中华笑城〃欢乐万荣),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新万荣。

奋斗目标是: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比2010年增长200%,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力争翻两番。即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完成400亿元。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确定这个目标是抢抓机遇、奋力赶超的战略抉择;是挖掘潜力、提质增效的必然要求;是强县富民、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个目标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而且要求社会更加和谐进步;不仅要求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而且要求人均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实现这个目标是惠及全县人民的宏伟事业,我们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应该有这样的坚定信心。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我们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1、围绕“工业强县”,全力打造工业航母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脊梁,是一个地区实现总量扩张、要素集聚、资本转化最有效、最快捷的载体。未来五年,我们必须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全力打造工业航母,实现总量扩张。

一要实施“整合培优”工程,着力培育五大产业领军集团。坚持群体扩张与单体壮大相结合的方针,围绕现有五大产业,筛选一批经济效益好、社会贡献大、发展有潜力的规模企业,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培育产业龙头,带动整个行业振兴崛起。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企业强强联合、产业整合、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走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恒磁科技要加快上市融资,尽快做大做强,形成新型材料产业集团。建材化工产业要鼓励现有小企业通过合作、入股等方式组建化工集团,产生集聚效应。金属镁产业要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走深加工之路,形成从原料到终端的循环经济领军企业。医药产业要筛选、开发优势产品,尽快形成医药产业龙头。汇源果汁要加大投资,扩大规模,精深加工,壮大农副产品加工龙头。

二要实施“引凤”工程,招大企业、上大项目。要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优服务环境,提升园区承载功能,为招商引资提供优良条件。鼓励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项目招商,重点瞄准国内国际500强企业,招大商,引大资,引人才、引技术、引管理,每年至少引进一个投资4亿元以上的标志性产业项目。要全力促进投资百亿元的国电荣达电厂项目早日落地、开工实施。同时,对今年确定的重点工程项目,像山西龙港高纯材料有限公司的高纯砷和高纯镓项目、山西黄腾化工有限公司的外加剂系列产品扩建项目、台湾品达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亚都镁合金生产线项目、华康药业全自动化丸剂生产线项目、朗致集团水针生产线和口服剂生产线项目,都必须抓紧实施。有关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加强服务,促进企业尽快达产达效。

三要实施“智力”工程,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要以更加优惠的条件吸纳高层次创业领军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领军人才等,凭借人才优势打造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要培育科技型企业,重点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市场前景好的新材料、新能源企业落地,形成先导型、支柱性产业,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和引领带动能力。要加强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姻合作,探索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抢占行业制高点。

2、围绕“果业富农”,大幅促进农民增收

坚定不移地把果业作为万荣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要通过技术推广、品牌扩张和优质服务,提高果业效益,把果树真正变成老百姓的“摇钱树”。

一要全面推进优质化生产。果业增收的潜力在于优质化。我们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引导广大果农增强优质果生产意识,靠科技提升档次,靠质量赢得市场,靠品牌提高效益。要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广“三改六配套”技术,加强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积极争取绿色认证。要实施优质苹果示范园引领工程,做到“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园、村有示范户”。要创新思路,大力发展艺术苹果、保健苹果、文化苹果、特型苹果等特色苹果产业,提升苹果品位,增加生产效益。

实施品牌化营销。利用已有的“中华名果”品牌优势,巩固壮大现有市场,不断拓宽国内国际销售市场。积极参加各类农业博览会、果品展示展销会,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培育一支优秀、诚信的营销队伍,构建辐射全国的销售网络。同时,要引导汇源、中鲁、华荣等加工和贮销企业扩大规模,搞精深加工,走高端市场,实现品牌效益最大化。三要搞好社会化服务。采取奖励扶持等措施,在全县培育一批带动性强、健康运行的果业经济合作组织,带领一家一户分散的果农走合作化道路,切实为果农搞好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服务。有效发挥专家服务队和三级干部的帮扶作用,为果农搞好资金、技术、劳力、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保证农资安全,促进高产高效。

同时,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区域特色农业发展,重点抓好南景万红宝桃、南张三白瓜、万泉大葱、西村中药材、裴庄芦笋等特色农业生产,兴建一批现代化种植、养殖样板示范园,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努力构建农民增收的支撑体系。

3、围绕“县域城镇化”,努力建设高品位城市

按照“宜人居、宜创业、宜发展”的标准,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城带乡的原则,加快县城、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力争“十二五”末,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0%。

一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要按照“十二五”末城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的目标,精心抓好城区总体规划,使县城每一寸土地、每一个项目都立足长远、依规而建。要加强供水、供气、供电、排污网络建设,完善文化、教育、娱乐、商贸等综合功能,不断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需求,进一步提升县城承载能力。二要着力打造城市建设新亮点。结合城建总体规划和全县水利工程建设,在县城规划建设绕城河道、修建人工湖泊,实现北赵引黄和西范灌区两大水渠在县城的循环流通。同时,要建好环城路,使城区道路内通外联、四通八达;建好环城绿化带和森林公园,让绿色覆盖县城,彰显园林特色,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增添城市旅游景观。

三要努力建设特色乡村。结合各乡镇及中心村人文特色和资源优势,建设一批产业有特色、人口有规模、设施较完善、辐射带动强的明星乡镇、明星村。认真抓好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和城郊村建设,高标准实施“四化四改”(巷道硬化、主巷道亮化、环境净化、村庄绿化,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和“五个一工程”(一个文化大院、一个卫生计生室、一个休闲健身场所、一个小型超市、中心村一个标准化小学),全面实现农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五个全覆盖”,大幅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广大农民群众创设舒适美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4、围绕“旅游立县”,强力提升“中华笑城”形象品牌

旅游业是我县的一项朝阳产业、潜力产业。要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思路,大力推进我县现代文化旅游业发展。

要进一步推进景区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完善六大景区硬件建设,着力打造精品景区。笑博园要按照“中华笑城”的标志来定位,完善游乐项目,提升景区档次,建成笑星的创作活动基地和黄河金三角地区的“欢乐谷”。李家大院要充实民俗互动项目,建设影视拍摄基地,真正形成运城旅游的龙头。西滩景区要按照“秦晋黄河风情园“来定位,不断创设新的游乐项目,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孤峰山景区要实施引水上山工程,打造飞泉流瀑景观,改善生态,增添灵气,聚集人气。后土祠景区要瞄准建设“中华民族博大厚重的根祖文化祭拜中心”,做好保护修缮和拓建工作。飞云楼景区要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加快周边环境改造,打造县城的文化娱乐休闲中心。同时,要抓好薛瑄家庙、万泉文庙、王通庙、八龙寺、稷王庙等小景点的修建改造,使全县大小景点有机联系、相得益彰。

要进一步优化旅游服务。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抓好景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一批景区别墅、星级宾馆、农家客栈、游客购物中心,不断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要加强旅行社及服务网点建设,培育优秀导游员队伍,开发各种具有万荣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品,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游客乐意来、留得住、吃住舒心、消费顺心、游玩开心。

要进一步提升“中华笑城〃欢乐万荣”品牌形象。推进万荣笑话深度开发,策划举办中国笑话文化节,成立专门的万荣笑话研发机构,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创新笑话传播方式,让万荣笑话走上全国各大卫视;支持文化企业开发笑话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笑话文化经济,把万荣笑话元素融入城建、工业、农业、果业,打造名副其实的笑话村、笑话街、笑话酒楼、笑话商店、笑话学校、笑话工厂、笑话演艺团队等,让万荣笑话笑出更大效益。同时,做好后土文化、孝文化、慈善文化等文化研发,借助央视“百家讲坛”,深层次解读万荣文化和万荣精神,不断提升“中华笑城〃欢乐万荣”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5、围绕“水利惠民”,高标准构建城乡水网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也是转型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保障。今年,我省全面启动大水网建设工程,为我县发展水利、告别水荒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我们要抓住机遇,把我县的水利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要积极推进五大水利建设工程。根据全省统一部署,近几年我们要全力组织实施好五大水利建设工程。一是北赵引黄工程,二是西范东扩工程,三是夹马口北扩工程,四是汾南灌区改扩建工程,五是北赵引黄东扩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县干旱缺水、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各乡镇、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力配合,从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周到服务,确保工程顺利实施。要积极发动群众筹工酬劳,扎实搞好配套的末级渠系建设工作,引导农民科学灌溉,力争“十二五”末人均2亩水浇地,实现农业生产效益翻番。

要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抓紧建设城东、高村两大集中供水工程,解决解店、高村等8个乡(镇)、130个行政村、18万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同时采用扩延集中供水工程和单村供水相结合的办法,分批分期解决剩余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确保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卫生水、放心水。

6、围绕“文明和谐”,倾心打造平安幸福万荣

平安幸福,是老百姓的最大期盼。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生活质量的期待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公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让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愉悦,更加体面尊严。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公民。坚持开展 “诚信公民”、“孝亲敬老模范”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着力提高全社会现代文明素养。以“争做文明公民”为主题,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在全县形成诚实守信、团结和睦的良好风尚。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平安稳定。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强化社会管理能力和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加强对农村两委主干的教育培训,提高维护农村基层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万荣”建设,积极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深入开展社会治安大整治,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繁荣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协调发展。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不断提升高中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认真做好劳动技能及创业培训,促进创业就业。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逐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努力构建全民社保体系。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创建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统筹做好人大、政协、工青妇、国防教育、慈善等工作,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繁荣。

三、加强党的建设,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关键在党,根本在人,成败在干。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1、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转型跨越发展的新理念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有力思想武器。面对“十二五”跨越发展的繁重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把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跨越发展、干事创业的主题上来。

一要强化慢进即退意识。县域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已呈千帆竞发之势,不进则退,慢进、小进也是退。我县的GDP、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市均排名第10,工业总产值排名第12,而且基数很小,如果同样确定翻一番的目标,五年之后我们还是排在后面,并与强县的差距越拉越大,奋力赶超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翻一番,而要制定更高的目标,跳起来摘桃子,以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干劲,积小胜为大胜,以量变促质变,努力实现综合实力位次提升。

二要强化全民创业意识。创业是发展之基、富民之本、活力之源。全民创业,才能全民富裕。浙江省每26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温州市每4户家庭中就有一户有企业,全民创业的主流意识,开创了浙江富民强省的美好局面。我们要向江、浙、鲁等发达地区学习,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全民创业。要在全社会弘扬“创业光荣、创业有功”的良好风尚,让全民创业意识深入人心。要研究制定推进全民创业的具体措施,明确全民创业的发展重点和扶持政策,鼓励百姓创家业、能人创实业、干部创事业,在全县形成人人想创业、人人会创业、人人创大业的生动局面。

三要强化开放意识。开放即发展、发现即发展、招商即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地球村时代,转移交融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必须跳出万荣看万荣,放眼全球谋发展,做到干事的舞台在县内,发展的空间遍全球,主动融入周边经济发展圈,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资源。要加大与西安、渭南、三门峡等地的合作交流,扩大发展半径,寻求新市场、新商机、新空间、新机遇。

四要强化人才意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发展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财富。要在全县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人才观,构建“人才绿色通道”,大力引进企业家、引进果业专家、引进科研人员、引进文化名人,广聚天下英才,服务万荣发展。要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让人才在干事上有舞台、发展上有空间、经济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地位,使人才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五要强化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地方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唯有创新,才能突破自己;唯有创新,才能超越别人。万荣资源少、基础弱,发展任务艰巨,不创新,就难以走出困境,实现跨越赶超。我们要有创新的思维,树立“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发展理念,学会用创意换资源,用项目换资源,有效破解资金短缺、资源匮乏等难题。要有创新的胆略,打破只看“上面讲没讲、别人干没干、过去有没有”的思维定势,凡是不明令禁止的,都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要有鼓励创新的新体制,鼓励企业创新、文化创新、服务创新,让一切知识、技术和人才的活力竞相迸发,在全社会形成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好氛围。

2、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努力建设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队伍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建设一支能征善战、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是推进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关键。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和科学的评价,促进广大干部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上来。

一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用人标准。为政之要,贵在用人。我们党历来的用人标准就是,重用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用只说不干、跑私人关系、搞形式主义的干部;重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不用不负责任、闹不团结、工作上打不开局面的干部。我们要探索尝试“以事选人,以干论官”的选人用人办法,谁最能胜任工作就选谁,谁最能干事创业就用谁,谁最能推动发展就提拔谁。要支持大胆探索者,宽容改革失误者,重用干成大事者。注重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第一线发现和培养干部,让想干事的干部有机会、会干事的干部有舞台、干成事的干部有地位,树起“以干事论英雄、以实绩论奖惩”的用人导向。

二要完善“以岗定责、以事评官”的考评机制。不断完善干部工程实事目标责任制,结合岗位职责,将干部的“目标、干事情况、结果评价”等情况建立档案,通过“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交账”的办法进行过程监督和考核评议,让干部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事事有记录、件件有落实。要将“干事档案”作为干部进退留转的重要依据,真考核、真排序、真兑现,对连续两年评价较低的干部实行末位淘汰,切实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难题,从根本上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要建设“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基层组织。以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和共产党员“五带头”的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干事创业能力。乡镇党委和机关党组织要争创“四好班子”,即班子队伍带得好、工程实事干得好、职能作用发挥好、和谐稳定抓得好。农村“两委”要争创“十好班子”,即生态环境建设好、用水问题解决好、道路巷道建养好、文体活动开展好、弱势群体帮扶好、孩子上学安排好、合作医疗落实好、农村事务管理好、矛盾纠纷化解好、农村经济发展好。机关党员要开展“五比五创”活动,即“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团结、创一流队伍,比服务、创一流作风,比效能、创一流业绩,比奉献、创一流形象”。乡村党员要开展“五型五争”活动,即大力建设特色种养型、农特加工型、市场经营型、科技带动型、文明新风型党员示范基地;争做产业致富能人、争做科学理财好手、争做爱护环境标兵、争做弘扬正气先锋、争做团结和谐模范。企业党员要开展“三为三争”活动,即为企业增效益、为社会作奉献、为党旗增光彩;争当岗位能手、争当员工标兵、争当守纪模范。真正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以凝心聚力为目标,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

作风关乎形象,作风决定作为。硬任务需要硬作风,硬作风才能完成硬任务。要顺利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推进转型跨越发展,需要我们在全县大力弘扬五种精神,不断优化党员干部作风形象、凝聚各方面智慧力量,共同推动发展大业。

一要大力弘扬“万荣争气精神”。万荣精神,是千百年来万荣人与天斗、与地斗、与干旱斗、与艰苦的环境斗争的结果。万荣精神的实质是一个“争”字,争气、争先、争一流;万荣精神的核心是一个“能”字,能干、能行、能成功。实践证明,过去的辉煌,得益于万荣精神的力量;未来的跨越,更需要万荣精神的支撑。新时期,我们要把万荣精神提升为“顽强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敢想、敢为、敢担当”的“三创三敢”精神,使出浑身“争”气,拿出“闯”的魄力,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要把争气用在招大商、引巨资上,上大工程、干大项目,促进万荣大发展、快发展;要把争气用在创新作为上,政策之内抢着干,政策之外探索干,别人没干的大胆干,能够在别人找不到出路的地方找到出路,在别人不能突破的地方抢先突破;要把争气用在攻坚克难、负重赶超上,比不过条件比干劲,比不过基础比精神;总量不如人,速度要快于人;实力不如人,力度要大于人;现在不如人,将来一定要超过人,无愧于“我是万荣人”的称号。

二要大力弘扬实干苦干精神。发展为大,干事为先。“干”是干部作风的核心。干部最大的责任和最大的权力,就是为人民干事。干,是一种标尺。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和能力素质的标尺。干,是一种责任。责任重于泰山,责任胜于能力,当干部就要踏踏实实干工作,认认真真干事业。干,是一种追求。我们不应追求做大官,而要追求干大事。干,是一种政德。为官一任,就要为民理政、造福一方。干,是一种快乐。干事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干好的结果是甜蜜的;干,就是以苦为乐,苦中求乐,以干成为乐,以百姓之乐为乐。干,决定了发展速度的快慢、发展质量的高低、发展实力的强弱。要推进“十二五”跨越发展,我们必须“干”字当头,在全县大兴“四干”之风:一是盯着目标干,“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达目标不罢休;二是遵循规律干,力戒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自觉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抓发展;三是领导带头干,身先士卒,亲历亲为,干给群众看,带领群众干;四是齐心协力干,上下一条心,左右一股劲,全县一盘棋,“九牛爬坡,个人出力”,苦干、实干加巧干,进一步营造“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人心思变”的干事环境。

三要大力弘扬甘当公仆的精神。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是人民公仆,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深怀爱民之心。时刻心系群众冷暖安危,在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着眼群众。站起来当伞,为百姓遮挡风雨;俯下身做牛,为人民鞠躬尽瘁。要常思为民之责。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要特别关注农村、关心穷人、关爱弱势群体,广交农民朋友,把最大的爱给最穷苦的人。要多干利民之事。坚持年年干工程、上项目,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谋福祉,把群众的“幸福指数”建立在自己的“辛苦指数”之上,肩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责任。四要大力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千人齐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我们每一位干部群众都要视团结如生命,以和谐发展的大局为重,把精力和智慧用在同心同德、干事创业上,做到既能干事成事、也能合作共事,绝不容许各自为政、推诿扯皮。各级党组织要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各项规定,以民主的作风和“求大同,存小异”的胸襟,促进内外团结、上下团结,凝聚共谋跨越发展的强劲合力。企业要学会资源共享、抱团“闯关”,农民要善于合作,携手并肩闯市场,全县上下要高奏“团结就是力量”主旋律,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五要弘扬清廉奉献精神。廉,是为政之本、为官之要。清廉,是老百姓对为政者的最高褒奖。干部清廉,组织才会信任,群众才会信赖,自己心里也才能坦坦荡荡。各级干部要常守清廉之道,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品行端正,心态健康,洁身自好,清正淡雅。要加强廉政教育,宣扬廉政文化,让廉洁成为干部的从政理念和生活习惯。要加强纠风监察,加大“问责治庸”力度,大力整治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以及“吃拿卡要”等问题。要加强制度创新,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强化源头防腐治腐。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权力运行,严查典型案件,坚决惩治腐败行为,促使每一位党员干部政治上清醒、工作上勤奋、作风上朴实、生活上廉洁,把精力放在干事业上,把才干用在促发展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跨越发展的形势催人奋进,全面小康的伟业召唤人心。让我们携起手来,肩负人民重托,勇担历史重任,凝聚各方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发的干劲,不断开创转型跨越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新万荣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在中国共产党浮山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转型跨越

科学发展 进位赶超

再铸辉煌

为建设魅力宜居和谐富裕新浮山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浮山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6月2日)

毛 克 明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浮山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中国共产党浮山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县“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浮山步入转型跨越、进位赶超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全面部署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浮山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顽强拼搏,抢抓机遇、奋力赶超,为建设魅力、宜居、和谐、富裕新浮山而努力奋斗。

一、认真总结五年工作,进一步增强转型跨越发展信心

过去的五年,是浮山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十一届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的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思路不断完善的五年。县委紧扣科学发展主题,立足县情实际,着眼长远发展,提出了建设魅力、宜居、和谐、富裕新浮山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农业现代化、工业新型化、文化产业化、城乡生态化和民生普惠化“五化”发展战略,实施了以培育铁矿冶金、煤焦化电、新型材料、品牌农产品和特色文化五大产业集群,强化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交通网络建设、文化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五大基础建设,实施就业扩面、社保增容、教育提质、卫生升级和平安创建五大惠民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三五”工程。根据形势发展要求,县委适时调整充实发展战略和工作重点,既保持了总体思路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强化了具体举措的创新性和超前性。经过几年来的实践,这一思路在指导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过去的五年,是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的五年。面对诸多不利因素交织叠加影响,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县委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沉着应对,在困难曲折中开拓奋进,在负重转型中谋求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危机影响,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县域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十一五”时期与上一个五年相比,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101.8亿元,增长了1.4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57.7亿元,增长了2.1倍;粮食总产量累计达到44.7万吨,增长了27.8%;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6.2亿元,增长了83.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8.7亿元,增长了3.6倍。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4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14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了46.8%和84.7%。

——过去的五年,是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经济快速转型发展计划》全面实施,新的产业体系不断孕育壮大,县域经济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矿山资源整合有序推进,两个锰铁合金生产企业,一个已经试产,一个即将试产,并正在申报全国优质铸造生铁基地试点企业。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全面完成,北王煤化循环工业园区开工建设,洗煤、活性炭等项目有序推进,焦化项目准备开工。硅酸钙板、微晶玻璃、黑刚玉、免烧砖、定影膜等新型材料产业成功起步,成为全县经济新的增长极。唐尧文化、餐饮文化、红色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和生态旅游文化等资源有效整合,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尧山森林公园建设稳步实施,太皇峪、八路军路居遗址、凤凰山庄等景区景点对外开放,餐饮协会成立运行,浮山剪纸、木偶剧、架子鼓在全国、全省获得新的殊荣。

——过去的五年,是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三农”工作稳步推进的五年。《浮山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2020年)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力度不断加大。蔬菜、核桃、谷子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设施蔬菜已发展到1300亩,核桃10万亩,谷子3.5万亩。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城北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建设顺利推进,晋盛食品、汉中洋饮料、徐民牧业、百恒粮油、健华中药饮片、生化饲料、中宝脱水果蔬等农业龙头企业相继建成,黄花菜种植基地、宏源青苗木基地、红豆杉培育基地、蘑菇生产基地建设顺利推进,特色种植、养殖项目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整村推进、水利工程、土地复垦、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社会服务组织迅速发展,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农村试点村、推进村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产业发展更加优化。农村村通油(水泥)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村通广播电视、村级卫生室、农村饮水安全等“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完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致富能力不断提高。

——过去的五年,是全面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的五年。《县城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全部编制完成。先后实施了一大批基础工程项目,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文昌街、城西街、城北路、东环路、神山路改造、城市街巷硬化、辛村迎宾广场、广电大楼、供销超市、污水处理厂等工程相继竣工投入使用。生活垃圾处理、县城集中供热、集中供气、文体活动中心、瑞丰大厦、强民特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浮古路、浮沁路、矿区公路、乡际循环路相继改造,圪蚂河大桥即将竣工,农村通畅通达工程全面实施,新修乡村油(水泥)路408公里,实现了全县所有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目标。县城客运站和3个乡镇客运站建成投入运营,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97.4%。特别是中南铁路浮山客货站的建设,对全县未来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2处,解决了329个自然村的人畜饮水问题。城乡电网建设不断加强,电网结构日趋合理,供电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违法建筑专项整治活动成效明显。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6.8%。

——过去的五年,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五年。认真实施惠民工程,大力兴办利民实事,一大批民生工程项目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教育资源有效整合,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办学质量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考达线率逐年提高。浮山中学教学楼、浮山三中综合楼、响水河中学改扩建和2.2万平米校舍安全加固工程全部峻工,新职业中学开工建设,全县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新建改建了55个村级卫生所,改扩建9个乡镇卫生院,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全民安居工程深入推进,新建商品房20万平米,保障性住房9000平米,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城乡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巩固。城乡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标准不断提升。

—— 过去的五年,是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环境更加和谐的五年。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和政协工作的决定和意见,人大工作、政协工作呈现新局面。统战工作不断强化,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落实。党管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和国防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县深入推进,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司法改革稳步推进,“五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信访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大批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宣传舆论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强,“爱我浮山、树我形象、建我家乡”活动深入开展,全县上下形成了顾大局、谋发展、干事业的良好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不断强化党的建设,执政能力全面提升的五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争两先创五好当先锋”活动取得预期成效。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两定一查三评”制度和党员承诺评议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乡镇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大学生村干部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反腐倡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工程建设领域和煤铁领域反腐败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源头治理工作进一步引深,行政效能和机关作风建设全面加强,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整治。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努力拼搏、艰辛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办好浮山的事情,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用发展的办法克难攻坚。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们所有困难和问题的关键。五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重,积极创造条件,引资金、上项目,培育新兴产业,强化基础建设,大力改善民生,战胜了各种困难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办好浮山的事情,必须勇于开拓进取,用创新的举措推动工作。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五年来,我们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把贯彻上级要求与浮山县情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战略、落实举措等方面大胆探索,形成了推动发展的新思路,走出了具有浮山特色的转型发展新路子。要办好浮山的事情,必须注重团结协作,用务实的作风促进落实。团结就是力量。五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转变领导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全县上下形成了“风正、心齐、劲足、实干”的良好局面。这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在浮山的生动实践,是全体县委委员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定要倍加珍惜,传承发扬。

各位代表、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组织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历届县委领导班子奠定良好基础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浮山县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各位老领导、老干部、老同志,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向关心支持浮山发展的社会各届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准确把握发展形势,进一步明确转型跨越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魅力、宜居、和谐、富裕新浮山的关键时期。全县经济社会能否保持更好更快的发展态势,事关全县人民福祉,事关浮山长远发展。

处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节点,臵身科学发展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科学谋划浮山的长远发展。未来五年,我县将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的突破,全国经济正处于调整转型的重要阶段,各种生产要素流动快、聚合快、升值快,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新的契机;国家加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力度,尤其是山西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我们带来了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撑;临汾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为我们加快转型跨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我县自身条件看,可开发利用的地上地下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资源储量达75亿吨,覆盖县域面积80%,是我省少有的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在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大形势下,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五大产业集群竞相发展,新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各类基础建设不断强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项民生事业持续发展,全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在践行科学发展、推进转型跨越上,达成了共识,拓展了思路,凝聚了力量,对浮山未来充满期待。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比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新兴主导产业培育进展不快,与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民生建设欠账较多,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均衡,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不相适应;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作风有待改进,与肩负的历史使命还不相适应。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就在眼前。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抢抓机遇中争创优势,在扬长避短中寻求突破,把潜力变成实力,把优势和机遇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唱响转型跨越、进位赶超的主旋律,深入推进“五化”战略,认真实施“三五”工程,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强化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定信心,奋力拼搏,加快建设魅力、宜居、和谐、富裕新浮山。

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一是实力提升。资源型经济转型取得重大突破,发展方式明显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新浮山。二是环境友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发展环境全面优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三是社会和谐。民生改善步伐不断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社会管理更加完善,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取得新成效。

今后五年的工作重点:一是狠抓战略项目。突出抓好对浮山未来发展带有引领性、全局性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带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重点筹划建设千万吨煤炭生产基地、百万吨焦炭生产基地、百万吨煤化工基地和青兰高速浮山引线一级公路、火车站至县城公路、引沁入浮水利工程六大战略项目。二是大力改善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遗余力地发展城乡社会事业。重点办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和公共服务提升三件大事。三是强化党的建设。坚持以党建为龙头,抓班子、带队伍、树形象。重点抓好党员队伍、干部队伍、人才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为全县转型跨越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今后五年的工作要求:一是追求“好”。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工作,使各项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落实都自觉服从于“好”这一大前提,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力争“快”。始终保持逢先必争、时不我待的工作理念和作风,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机遇,争先发展。三是要立足“干”。始终坚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全县上下特别是党员干部,要致力于“想发展、快发展、干发展”,掀起干事创业、争做贡献的发展热潮。

各位代表、同志们,只要我们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奋力赶超,在竞相发展的格局中,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一定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三、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有效聚集,把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大园区聚集,形成科学发展新格局。实施大园区、大片区聚集方略,把园区和片区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实现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规划和建设一批规模集中、产业集聚的园区和片区,打造“南北产业带”、“东西旅游带”,形成主体功能明晰的“两带十区”产业格局。从南向北,规划建设采选冶炼片区、新型材料片区、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城北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北王煤化循环工业园区、煤炭开发片区和北韩物流商贸片区。由东向西,规划建设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区、民间艺术文化旅游区、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强化产业间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耦合,鼓励园区内企业积极开发下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持续发展能力;引导关联度较高的产业,加强合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拓展发展空间。

(二)大产业拉动,走出转型发展新路子。按照“五业并举”的思路,推动产业规模发展、提质升级。铁矿冶金产业发展上,坚持走“稳产、集约、提质”的路子,建设大型采掘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使铁矿石和铁精粉年产量分别稳定在250万吨和120万吨左右。致力于引进技术、提升装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要重点发展冶炼、铸造等产业,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初步形成链条有效延伸、结构持续优化、产值稳步增长、资源配臵良好的铁矿冶金产业集群。煤焦化电产业发展上,以北王煤化循环工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到2015年,力争煤炭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洗煤300万吨、焦炭120万吨、活性炭3万吨,筹建30万吨苯胺、20万吨甲苯二胺、60万吨乙二醇等环保及精细化学品项目,筹建风力发电、余热发电项目,形成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园区内部循环化、发展效益最大化的煤焦化电产业集群。新型材料产业发展上,采取“建设一批、推进一批、引进一批”的办法,继续扩大硅酸钙板、微晶玻璃、黑刚玉、免烧砖、复印机专用定影膜等产业规模;积极推进特种水泥和矿山专用电缆生产线等项目;着力引进培育其它新型材料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环保经济为特征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品牌农产品发展上,大力发展蔬菜、核桃和谷子三大产业,五年内设施蔬菜力争发展到1万亩,黄花菜发展到3万亩,谷子发展到6万亩,核桃发展到15万亩,成为我县“地标”农产品。张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城北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内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争创品牌,达产达效。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东部以太皇峪生态旅游区、山交八路军路居遗址、寨圪塔“扁担精神”纪念馆为依托,打造生态红色旅游区;中部以尧山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古迹和剪纸、鼓艺、木偶、餐饮等民间文化艺术为依托,培育发展民间艺术文化旅游区;西部以凤凰山庄、红豆杉培育基地、宏源青苗木基地为依托,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区。筹划实施好皮皮鲁文化乐园项目。打造以旅游产业为旗舰、特色文化为亮点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三)大招商引进,增强跨越发展新动力。项目建设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招商,招大商,在全县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进一步强化区域合作。坚持“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统筹协调、共同发展”的原则,广泛参加各种博览会、推介会、商洽会,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在强化区域交流合作中寻找商机,提高我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抓住国内“东企西扩、南资北移”的机遇和我省“综改区”的政策机遇,依托中南铁路大通道,及早布局,主动出击,加强交流合作,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惩体系,重奖引入和实施重大项目的单位和个人,鼓励各部门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招商、跑项目,鼓励县内企业与县外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实行依商招商,力争在引进大项目、高科技项目、绿色环保项目上取得重大成果。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牢固树立起“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观念,对各类外来投资者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形成良好的招商引资工作氛围。不断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依法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制度,提高行政效能;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切实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和宽松的投资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只要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谋转型,五大产业集群一定能够发展壮大,“两带十区”的发展格局一定能够早日形成!

四、强力推进基础建设,进一步增强转型跨越发展后劲

按照统筹规划、重点推进、适度超前的原则,大力强化五大基础建设,为全县转型跨越发展增创新优势,增添新活力。

(一)加强城镇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环境。城镇建设,关系到我县整体形象的提升,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必须下大力气加以推进。拉大城市框架。按照“南连、北通、东建、西延”的县城发展思路,南部依托文昌大街,把城区与张庄乡政府所在地融为一体,统一规划建设;北部筹建丞相河大坝,把北王煤化循环工业园区及生活区列入城区规划;东部以尧山森林公园为重点,打造城区休闲旅游区;西部整合凤池水上乐园、迎宾广场、凤凰山庄,打造文化娱乐区。搞好城镇规划。县城规划要突出主题、突出风格、突出文化底蕴,形成若干不同功能区,减小建筑密度,增加绿地面积,建设具有浮山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群,把县城建设成为具有浓郁文化底蕴、兼具现代文明气息的新型城市。在现有天坛、响水河镇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东张、北王、北韩由乡改镇,形成以县城为核心、南北一线的“一核一线”城镇带。提高承载能力。五年内城镇人口达到5万人左右,建成外联内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城市交通网络,配套建设学校、医院、文体等服务设施,形成与城镇人口不断增长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二)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三农”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创新公共财政、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保障机制,巩固完善支农政策体系,推进城乡均等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围绕蔬菜、谷子、核桃三大产业,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各类专业经济组织,形成种养加相衔接、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扎实搞好村镇建设。探索小城镇发展模式,以乡镇所在地为主,引导村庄合并和人口聚集,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切实加强新农村建设,以中心村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连片推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广新型住宅,推进环境整治,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全面完成农村街巷硬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农村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普及文化、科技和法律知识,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逐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深入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三)加强水电路网建设,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必须下大力气改善我县的基础设施条件,解决制约我县发展的“瓶颈”问题。交通网络建设实现新突破。按照北连铁路、西接高速、东南升级的目标要求,利用中南铁路建设的契机,建设完成浮山铁路客货站,开工建设铁路专用线,打通我县货物外运的大通道。修建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周边县市的公路网络,重点建设青兰高速浮山引线一级公路、浮山至翼城一级公路、火车站至县城公路,实现10分钟到达火车站,20分钟到达高速路,30分钟到达临汾机场目标。水利建设实现新突破。牢牢抓住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的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引沁入浮工程,建设丞相河蓄水大坝和一大批小型水利设施,从根本上改变我县严重缺水的状况。电力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建浮北220千伏、北王110千伏、县城110千伏输变电站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电网,提高供电能力,实现城乡同网同价。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新突破。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完成数字电视全覆盖,基本形成技术先进、传输迅捷、覆盖面广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

(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高标准建设集影剧院、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万人活动广场及地下购物城等为一体的县文体活动中心,加快建设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职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县档案馆、体育馆、游泳馆和室外体育活动场所,强化乡镇文化体育设施,全面推进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保护、开发老君洞、天圣宫、清微观等文化遗址。继续抓好木偶剧、剪纸等非物质文化培训基地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竞相发展。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让全县人民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享有更多的青山绿地。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建立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鼓励选矿、冶炼企业利用废弃物资,开发新型产品,发展新型材料,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倡导低碳生活,抓好机关和公用设施的节能工作,实施县城集中供热工程、集中供气工程、垃圾处理工程,鼓励农村群众实施沼气建设、连灶吊炕工程。提倡节约用电、用水,减少碳排放,形成理性、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加快生态修复治理,重点实施二峰山造林治理工程和疙瘩岭矿区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积极性,搞好村庄、矿区、城区、荒山绿化工作,5年内全县造林绿化面积增加到48万亩,实现创建“省级林业生态示范县”目标。

各位代表、同志们,基础设施建设事关浮山长远发展。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坚持推进,我县的城乡面貌一定会更加靓丽、生态环境会更加优美,基础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一定会充分显现!

五、努力促进和谐稳定,进一步优化转型跨越发展环境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各项民生事业,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妥善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县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一)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民生持续改善。继续实施五大惠民工程,坚持每年兴办十件利民实事,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健全就业保障机制,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继续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社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建立现代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普通教育水平,完善学前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拓展成人教育。新建县城第三小学和标准化示范幼儿园,异地扩建职业中学及实训基地,建设各乡镇中心幼儿园,使全县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总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建立完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完成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急救中心等建设工程和村级卫生所建设任务。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争农民参合率达到100%。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全面提高新生人口素质。

(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和发展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人大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政协履行职能,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一步加强统战工作,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政策,全面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坚持党管武装原则,抓好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一事一议”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实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

(三)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守法和敬业诚信,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提高文明素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保护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右玉精神,继续深入开展“爱我浮山、树我形象、建我家乡”活动,营造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浓厚氛围。

(四)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加快和谐浮山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管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来抓,不断完善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尤其要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切实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强化信访信息中心职能,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打造平安浮山为目标,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建立健全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预警体系,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活动,重点抓好煤矿、非煤矿山、食品药品、道路交通、民爆物品、公共场所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同志们,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发展民生事业,全面强化社会建设,浮山人民一定会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干部作风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解放思想引领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养成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经济、法律、行政管理等基本知识,学习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建设、管理社会事务、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要不断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前瞻性和系统性,与时俱进地推进各项工作,把全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汇集到团结稳定上来。

(二)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能力推动发展。通过党校培训、聘请专家授课、外出考察、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大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坚持凭实绩选用干部、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和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褒奖实绩突出的干部,支持一身正气的干部,鼓励老实干事的干部,让肯干事的受尊敬、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臵。创新选人用人方式,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力度。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选拔力度,注重在工作中锻炼干部,在一线培养使用干部。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凝聚和发挥各级领导班子的整体效力。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基础促进发展。继续完善乡镇、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履行基层党建责任制述职制度,增强各级领导班子执行力。加强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让党员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活动载体和活动内容,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健全党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党代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加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妇建工作,推动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

(四)强化干部作风建设,践行宗旨服务发展。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关系,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多做让人民群众受益的实事、好事。要视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的需求急于一切、群众的呼声先于一切,力戒心浮气躁,克服形式主义,严禁表面文章。要旗臶鲜明地支持改革者,鼓励创业者,教育失误者,在全县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五)强化反腐倡廉建设,廉洁从政保障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大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力度,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各级干部严守党的纪律,自觉落实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建立健全谈心提醒、诫勉谈话等预防机制,对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做到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加大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力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大查案执纪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营造政治清明、政风清廉、政通人和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同志们,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再铸辉煌,为建设魅力、宜居、和谐、富裕新浮山而努力奋斗!

下载在中国共产党临颍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中国共产党临颍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