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燃料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制度 Q/HNJL-RG-06-2016
燃料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016-03-08发布 2016-03-08 实施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 发 布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燃料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
1总则
1.1为进一步加强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燃料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燃料监督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燃料监督制约机制,实现风险防控全覆盖,促进燃料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根据《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燃料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吉林公司相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基层火电厂的燃料监督管理工作。2监督原则
2.1 燃料监督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2.1.1坚持抓制度建设。按照“覆盖全面、科学管用、运行有效、管理闭环”的目标,建立健全燃料监督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机制,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2.1.2坚持抓关键环节。对燃料工作中的计划管理、价格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验收入库管理、结算与支付管理等风险点集中、影响重大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做到关键节点全覆盖、管理触角全延伸。
2.1.3坚持抓监督检查。不断强化监督检查,做好制度的贯彻执行和关键环节的有效监督,做好监督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做到凡事有人负责、有人监督,确保制度执行到位、过程可控在控、违规惩处有力。
2.1.4坚持抓“一岗双责”。按照管业务必须管监督的原则,严格落
实“一岗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按照吉林公司责任制追究有关规定,严肃执纪问责,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3 职责分工 3.1公司职责:
3.1.1燃管部是公司燃料招标采购监督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燃料招标采购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按照《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燃料管理标杆电厂标准》,对各基层火电企业燃料招标采购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及考核,并按照管业务必须管监督的原则,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3.1.2安生部是公司燃料厂内监督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燃料厂内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按照《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燃料管理标杆电厂标准》,对各基层火电企业燃料厂内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及考核,并按照管业务必须管监督的原则,严格落实“一岗双责”。3.1.3监审部是公司燃料监察审计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按照《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燃料管理标杆电厂标准》,对公司及所属基层火电企业燃料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及考核。负责公司燃料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对所属火电厂燃料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
3.2基层火电厂职责
3.2.1负责本单位燃料监督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3.2.2负责对本单位燃料工作进行全面监督;
3.2.3负责本单位 “一岗双责”的落实工作,做好责任制追究和执纪问责。4 监督内容
4.1 燃料管理体系
4.1.1公司定期评审、修订燃料管理与监督相关管理制度;基层火电厂根据公司管理制度要求,定期修订完善本单位的燃料管理与监督制度相关管理制度,梳理燃料管理与监督流程,将重点管理要求纳入考核体系,并加大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力度,保持过程可追溯,重点监督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执行。4.2计划管理
4.2.1建立健全燃料采购计划管理制度。公司和基层火电企业要明确采购计划管理原则、编制依据、管理流程等,并持续提升计划管理能力,坚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合理统筹年度产业协同与现货的采购比例,确保燃料供需平衡,最大限度地降低燃料采购成本,防止出现采购计划不合理、不按实际需求安排采购、随意超计划采购、出现库存短缺或积压等情况。
4.2.2建立健全现货应急采购响应机制。基层火电厂针对因采购计划制订不合理、自然灾害、外部生产经营条件发生重大改变等因素,造成燃料供应短缺、危及生产经营安全的情形,建立相应的应急采购响应机制。当应急采购情形出现时,启动响应机制,由所在单位燃料管理领导小组对采购煤炭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等条款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会议纪要。并向公司燃管部进行书面报告。计划外采购视同现货应急采购。
4.2.3重点监督燃料采购计划是否符合公司的《燃料招标采购管理办法》,采购计划是否通过SAP程序审批。4.3价格管理
4.3.1加强年度合同采购价格管理。按照集团公司年度订货启动会的
部署和要求,在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开展年度产业协同订货的谈判工作,产业协同煤价格和数量经公司燃料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后,报集团公司电煤订货领导小组审批。
4.3.2加强现货采购管理。除产业协同煤外,月度现货采购原则上要以控价为核心,全部进行招标采购,按照公司《燃料招标采购实施细则》执行。
4.3.3建立健全采购过程的倒查机制。相关单位在采购过程中,要按照制度要求建立并保持相关记录,严格审批流程,形成可清晰追溯采购全过程的记录链条。
4.3.4实行交易过程的实时在线监控。在集团公司统一的开放式燃料交易服务平台建成后,将燃料采购业务全部纳入平台交易,为各采购主体提供个性化的交易服务,对供应商实施集中管理,共享优质资源,规范交易规则,建立健全在线监控管理规则,对交易过程在线实时监控。
4.3.5加强燃料主要指标的对标管理。不断强化标煤采购单价等主要指标的区域对标机制,每月通报对标结果。不断细化对标指标,按区域开展对标分析,深入查找差距与原因,督促相关单位采取措施改进燃料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对标考核办法,把主要指标对标结果纳入公司考核体系,加大考核力度。
4.3.6重点监督燃料采购价格的定价机制是否符合公司的《燃料招标采购管理办法》,采购价格是否通过公司燃料管理领导小组审批。4.4供应商管理
4.4.1加强燃料供应商的准入管理。严格执行公司《燃料供应商管理规定》。
4.4.2加强燃料供应商的评价工作,燃管部、基层火电厂每半年要开展一次燃料供应商评价,剔除不合格供应商。同时做好供应商库的维护工作。
4.4.3重点监督燃料供应商的入库程序是否执行公司《燃料供应商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4.5合同管理
4.5.1加强合同审批管理。重点监督合同签订是否按照公司《燃料招标采购管理办法》执行,合同审批是否经过SAP流程审批。4.5.2统一规范合同文本。公司产业协同煤采用订货会统一合同文本,其它煤炭采购合同使用公司制订的合同文本。4.6验收管理
4.6.1设备管理监督细则
4.6.1.1建立燃料检斤、检质设备三级管理网络,明确管理分工、职责,确保检斤检质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4.6.1.2检斤、检质设备维护良好,运行稳定,入厂检斤检质设备、入炉检斤设备自动投运率100%,入炉检质设备自动投运率100%; 4.6.1.3建立检斤、检质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以及应急响应机制,一旦设备故障,能及时恢复运行或者切换至另一备用设备使用。禁止在检斤、检质设备不能投入的情况进行入厂接卸和入炉配送工作(应急情况除外,如:锅炉严重缺煤,但需采取相应补救措施)。
4.6.1.4设备归口管理部门应负责检斤、检质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对设备检斤、检质结果的正确性和数据的可靠性负责;建立检斤、检质设备的设备台账及运行、维护、校验台帐,留下现场工作痕迹,实时更新和维护;设备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维护、定期校验和使用状
况进行监督。
4.6.1.5检斤、检质设备在投运前应检定其精度是否合格;使用过程中应按国标要求定期进行校验,确保设备在检定合格证书有效期内使用,称重给煤机每月检定一次,检定周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电子皮带秤至少每半月检定一次、机械采样机至少每两年检定一次。4.6.1.6燃料入厂、入炉煤自动采制样装置应按照DL/T 747-2010规定的时间间隔开展性能试验(整机综合性能验收检验结果有效期一般为2年),确保自动采制样装置精密度符合要求,且所采制的样品无系统误差。
4.6.1.7采用配备各制样设备制样,煤样水分整体损失率小于0.5%,设备整机精密度为±1%,无实质性偏倚。
4.6.1.8用于入厂检斤的轨道衡、皮带秤、地磅等设备,静态计量设备的精度达到±0.2%,动态计量设备的精度达到±0.5%。轨道衡量程不低于100T,地磅量程不低于50T,有相关权威校验证书。制订计量设备事故应急响应预案和应急处理措施。
4.6.1.9企业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对燃料生产现场的粉尘、噪音等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对于超标情况及时组织整改。4.6.2.验收管理监督细则
4.6.2.1制订涵盖燃料验收全过程的厂级燃料验收管理制度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管理规定,操作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燃料验收的各个环节责任分解至不同部门,各个环节的工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4.6.2.2健全入厂煤验收管理机制,检斤、检质过程中若发现入厂煤存在不符合合同约定要求的情况(如:检斤异常超重、检质异常等),依照验收办法对不合格燃料进行处置,维护电厂利益。汽车煤应具备
单车煤质验收的人防技防管理手段。
4.6.2.3凡进入电厂的燃料(煤、油),须根据铁路、汽车不同运输方式按列、车进行数量验收,检斤率达到100%,准确率达到100%。油罐车到厂应按国标《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油量计量静态计量》GB/T19779-2005标准的要求,逐车检查、核对货票、铅封完好、确认无误。多套检斤装置并行时,应建立相互误差比对、分析及处理机制。煤车车号识别器投运率100%,计量数据100%自动传入燃料信息化管理系统。
4.6.2.4汽运煤在煤场翻卸时必须有人现场监督,当出现夹矸、夹杂(包括掺水)等情况异常情况时,用执法记录仪、相机等设备全程记录翻卸过程。同时,必须加强对现场监卸人员的监督,确保其能够认真履职。
4.6.2.5入厂检斤发生亏吨时,应按合同条款与供方协商索赔。中途有接转的,要在到达第一站时组织验收,以便明确责任,执行索赔。4.6.2.6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入炉煤电子皮带称或称重给煤机计量装置,采用称重给煤机计量装置作为计算电厂燃煤耗用量,另一个计量装置则作为校验;入炉煤应实行分炉计量。检斤率达到100%;计量数据应自动采集并传送到燃料信息化管理系统。
4.6.2.7凡进入电厂的燃料(煤、油),须根据铁路、汽车不同运输方式按列、车进行质量验收,燃煤批次的划分须符合《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GB 475-2008)规定,检质率达到100%,准确率达到100%。4.6.2.8建立燃料采、制、化以及煤样存、毁规章制度,燃料检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做到“有章可循”。
4.6.2.9有火车和汽车运输煤炭的单位,采、制、化流程采用条码系
统进行管理。入厂与入炉煤样进行混编,并制订有效的化验防舞弊措施。
4.6.2.10建立完善的取样监督机制,要求整个取样过程由来自不同部门或班组的2人及以上进行工作或实现实时监督。
4.6.2.11入厂、入炉煤采样应采用机械采样方式,严格按照《煤炭机械化采样》(GB/T19494.1-2004)和《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GB 475-2008)执行;针对不同批次煤炭的不同采样方案记录清晰完整;入厂煤机械自动取样装置运行参数、启停操作、收存样有详细记录,确保煤样的代表性和安全性;建立人工采样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人工采样运用情况、申报流程、操作要求,人工采样要严格按照国标《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GB 475-2008和《汽车、船舶运输煤样的人工采取方法》DL/T 569-2007标准执行;所采煤样应及时装入密封性良好的集样桶(袋)中进行密封、编号并做好相应的采样记录,或通过自动打包、喷码等形式可完全实现密封、编号。
4.6.2.12每天或每班次分别制备入炉煤一个全水分样和一个分析样,全水样必须密封保存良好,制备好后立即送交化验室化验,同时按制样轮次及时记录上煤量,计算当天入炉煤的加权平均值。煤样制备、化验与入厂煤样同等要求,统一编码,化验数据自动上传。4.6.2.13化验人员负责对到厂油罐车取样检验,燃料监察审计管理工作小组人员共同见证油罐车检验数据,并做好监督记录。油品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卸油作业;卸油数据详细记录并录入信息管理系统。检测工作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完成后,报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将检测报告报送供油单位;供油单位对检测结果有异议,应在发出检验报告的2天内提出复检,逾期不再受理复检请求。
4.6.2.14采用指定车辆转运煤样,车辆严格沿着指定的工业监控系统覆盖的路线转运煤样,或按照指定路线转运煤样并使用车辆行驶记录仪、车内摄像头等对整个煤样转运过程实施监控,并确保录像保存至少两个月。
4.6.2.15煤样的制备严格按照《煤炭机械化采样》(GB/T19494.1-2004)和《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GB 475-2008)执行;严格遵循“单进单出”的原则,消除人工研磨制备工艺,确保煤样在制备过程中不落地,防止煤样污染;煤样样品包装应严密、安全。
4.6.2.16全水分样须单独制备,包装严密,且在制备完成后立即送至化验室,化验室应立即进行化验;制订全水分样管理办法,积累历史数据对全水分样的损失进行对比分析。
4.6.2.17化验操作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执行。4.6.2.18入厂、入炉煤检质数据应自动采集并传送到燃料信息化管理系统。煤样的台账记录完整清楚,其至少包括煤样采集、制备、化验以及各环节交接的过程记录。
4.6.2.19建立完善的存查样、仲裁样的管理制度,存查样、仲裁样的保存与提取做到“有章可循”,煤样的封存时间不低于2月。发生煤质争议情况,存查样和仲裁样应留存至争议处理完毕为止。4.7入库管理 4.7.1储存管理监督
4.7.1.1煤场储存管理应符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办法》中关于煤场管理部分的要求。制订煤场管理制度,建设“绿色环保”煤场。煤场管理制度至少包括:制订防止存煤快速氧化和自燃的综合管
理措施;在线或定期检测煤场煤堆温度;定期巡检煤场,有巡检记录;防止污水外排和煤场作业扬尘管理措施;制订燃煤自燃时的报警机制和应急处理措施。
4.7.1.2厂内煤场储存数量损耗低于日均存煤量0.4%,存储损耗定额指标按照集团公司燃煤厂内费用定额及损耗标准规定的干煤棚系数、防风抑尘网系数和风力系数进行调整;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无明显着火点。
4.7.1.3存煤指标超标时有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月度、年度提取的损耗符合内控要求并记录备案。
4.7.1.4挡煤墙、防风墙、排水、抑尘、消防、监控、自动盘煤、煤场机械等设备和设施及时维护、完好;煤场排水沟及时清理,无积煤、杂物,无堵塞和积水现象。
4.7.1.5电厂实施数字化管理的煤场,系统运行正常,数据维护及时、完整。
4.7.1.6煤场储煤量满足全厂机组满出力运行7-15天耗煤量。4.7.1.7燃煤储存坚持“分堆存放,烧旧存新,利于掺配”的原则;煤场内外整齐美观,煤堆标识清晰,标注煤场名称、存煤煤种、产地、数量、存放日期等有关信息。
4.7.1.8存储时间较长和易自燃的燃煤,卸煤时应分层碾压;利用堆取煤整理煤堆,煤堆应尽量保持等腰梯形;盘点前应对煤堆进行整形。4.7.1.9露天煤场煤应建立防止煤堆垮塌和大风扬尘的措施,在暴雨、大风到来之前启动专项措施,防止煤堆垮塌和大风扬尘。
4.7.1.10有完善的落地煤接卸、验收、存储、中转管理规定。落地煤应及时转运回厂内煤场,减少费用开支和热值损失。
4.7.2作业管理监督
4.7.2.1斗轮机与煤场机械配合作业时距离大于3米;堆取煤作业时,取煤时煤堆分层合理,堆煤时斗轮机轮斗中心与落煤点距离小于2.5米;正常情况下煤堆外缘与煤场边预留4米消防通道,且具备完善可靠的消防设施。
4.7.2.2在堆取煤及煤场机械作业时,对于干燥易扬尘煤及时喷淋,减少风损和环境污染,同时不得随意跨区、延长或缩短分区作业。4.7.2.3制订煤场机械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保证人员、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安全。
4.7.2.4煤场及环沟定期进行清理,单一煤种取完后彻底清理场地;场地整洁、无溢出和洒落煤炭。
4.7.2.5及时清理燃煤中的“三块”,煤场无杂物。4.8信息化管理
4.8.1覆盖燃料管理全过程的燃料信息化管理系统至少应包括:燃料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燃料全过程管理系统、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燃料采制化条码管理系统、燃料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指纹门禁或人脸识别系统、GPS定位管理系统或AIS系统等。燃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具有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能够保留管理痕迹的运行日志。
4.8.2燃料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员用户必须设置专人,且不得由与燃料管理流程相关的部门人员担任。并确保用户密码安全可靠。燃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用户分级权限管理,且对不相容业务不得由一人或同岗位人员担任。用户权限分配原则明确写入相关制度中,人员权限因岗位等原因变动时,必须经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经本部门以
及监察部门领导审核和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变动或增减,同时必须建有人员权限变动记录。
4.8.3燃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必须具备操作日志、登录日志记录功能,任何用户操作记录均可查询,且操作日志不得具有任何修改和删除功能。用户口令变更不能超过3个月,口令规则必须包含数字、字母(区分大小写),系统监测到3个月以上未变更密码用户,该账户自动锁定,由管理员解除。
4.8.4燃料管理从业人员上岗培训应包含计算机软硬件、信息安全和应用系统方面的培训,并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入燃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完成本岗位工作流程。
4.8.5燃料信息化管理系统各子系统设备投运率不低于99.5%;计划检修总时间不超过48小时/年;检修次数不超过6次/年。不能投运或检修必须履行相应手续,且有相应应急预案。
4.8.6燃料全过程管理系统中因设备故障、误差累计等原因造成原始数据有偏差时,经相关部门及主管厂领导批准可进行修正,但不得修改原始数据,修正值、修正原因、执行人、修正审批表必须在系统中有记录可查,数据修改率不大于5%。(注:数据修改率定义:数据修改率应为数据修改条数除以该类型数据总条数)。
4.8.7信息系统故障导致的燃料数据异常,待系统恢复正常后,须尽快提取备份数据进行数据恢复;人工录入错误导致的燃料数据异常,须履行数据修改申请审批手续,及时进行数据恢复。
4.8.8电厂应结合燃料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出现异常时,要对异常原因展开分析和评估,并要及时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及时恢复系统,要对异常原因展开分析和评估,并做好异常分析及处
置报告。
4.8.9定期对信息系统的相关记录数据进行抽查,对违规情况进行考核。
4.8.9.1燃料数据源部门应对数据的正确性负责,须对相关数据进行审核或抽查。
4.8.9.2燃料采购部门在燃料结算前须对燃料数据进行审查。4.8.9.3系统管理部门应对系统运行维护记录数据负责,并定期进行抽查。4.9结算管理
4.9.1加强结算管理。结算单据原则上须在信息化平台上自动生成,将数量、质量等验收入库信息与计划、合同、批次、供应商等信息自动关联,重点监督是否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和验收数据进行结算。4.9.2加强预付款管理。基层火电厂应明确规定燃料采购预付款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4.9.3重点监督预付款是否按合同执行;是否通过SAP程序审批。4.10争议处理
4.10.1燃管部要建立健全商务纠纷处理机制,按照有理有据、公平公正、依法合规的原则,妥善处理燃料工作各环节的商务纠纷。4.10.2重点监督是否按照公司《燃料招标采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理争议。4.11定期轮岗
4.11.1建立健全关键敏感岗位轮换机制。基层火电厂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燃料采制化主要岗位从业人员和计划调运员等采购环节敏感岗位人员应实行定期轮岗机制,其他岗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轮换
岗位。建立并保持相关轮岗台账,确保轮岗情况可检查、可追溯。4.11.2重点监督基层火电厂是否严格执行定期轮岗的相关制度。5检查与考核
5.1公司与基层火电厂自查自纠。公司每年8月份组织对基层火电企业的燃料管理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月底向集团公司报送自查报告。同时,针对查出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并将整改进展情况定期报送集团公司。
5.2配合集团公司专项检查。集团公司每年9月份对公司及基层火电企业进行专项检查。检查主要针对二级公司的燃料管理与监督情况,基层火电厂视情况进行抽查。
5.3监督检查重点围绕以下内容进行,并提出改进意见。
5.3.1燃料管理与监督制度体系建设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按照《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办法》及本办法的要求,建立健全了燃料管理与监督制度体系文件;检查体系文件和流程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可操作性;检查集团公司及二级公司管理制度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对执行过程的记录文件进行追溯。
5.3.2燃料管理关键环节监督与管控情况。重点检查是否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对计划管理、价格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验收入库和结算管理、现货应急采购、争议处理等关键环节实施了有效的监督与管控。验收入库和结算管理环节的监督与管控,可以进行抽查或结合燃料管理标杆电厂创建验收查评进行。
5.4集团公司定期通报监督检查结果,并建立整改问题台账,督促整改落实。同时,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于违反燃料管理规章制度并造成损失、违法违纪等行为,视情节严重程度,由所在单位按照集团公
司相关规定,自行处理、报上级管理单位进行处理或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6附则
6.1基层火电厂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实际,对照本办法及相关制度,进一步细化、制订各自的燃料监督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6.2 本办法由公司负责解释。6.3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QHSE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xxxxxxxxx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QHSE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1、总则
为规范公司QHSE监督管理,依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2、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施工生产QHSE监督管理。
3、职责
3.1安全质量部为监督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QHSE监督业务管理,向公司QHSE委员会负责。
3.2机关各部门按QHSE体系职责划分和要求,做好本部门、本系统的QHSE管理工作,向公司QHSE委员会负责。
3.3分公司(项目部)为QHSE具体管理部门,负责按QHSE体系管理要求,做好本单位QHSE工作。主动接受公司各级QHSE监督人员的监督、指导。支持监督工作;为监督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向公司QHSE委员会负责。3.4公司QHSE监督中心负责公司QHSE监督的实施。3.5监督人员的岗位职责 3.5.1公司主管领导、HSE总监
(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部门有关质量、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负责公司QHSE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正常运行,向公司最高管理者负责并提供绩效汇报,对体系的改进提出意见。
(2)组织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隐患的处理工作,组织制定纠正与预防措施,并对责任部门或人员问责。
(3)组织制定QHSE监督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检查与评价。(4)任命监督人员。
(5)负责QHSE监督资源保证。3.5.2 HSE副总监
(1)协助总监工作,负责QHSE监督日常管理工作。(2)分管QHSE监督中心管理工作。3.5.3 QHSE监督中心主任
(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QHSE方针,认真履行职责。负责QHSE监督中心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监督工作制度,负责监督工作正常开展与不断改进。(3)组织制定公司QHSE监督工作计划并具体组织实施、检查与评价。
(4)负责监督工作的日常监督与考核,对监督人员的工作定期评价并对存在问题及时改进。
(5)定期向上级领导和公司主管部门报告工作和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并提出改进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5.4公司各级监督人员(安全员)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公司QHSE方针及各项规章制度,履行监督职责。促进公司QHSE方针目标的实现。
(2)负责对公司各单位及其分承包队伍施工现场QHSE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成现场整改或下发整改单限期整改。同时按《公司QHSE问责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3)在开工前对项目工程风险评价、技术措施、人员教育、责任落实、设备(设施)可靠性、作业票的审核以及现场作业和生活条件等是否到位和符合要求实施现场检查与确认。
(4)对动火作业、有毒有害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爆破作业、大件拉运等危险作业按公司特殊危险作业规定进行过程监督。
(5)定期向监督中心反馈所监督情况。发生事故或发现重大隐患须立即报告公司。(6)对被监督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每月进行一次分析和评估,总结当月工作。每月向被监督单位提交现场审核意见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提交书面报告报公司QHSE监督中心(书面报告中应含事故隐患数量及相应的图片、时间、地点、类别说明及调查处臵结果)。
(7)督促落实质量、HSE技术交底、三级安全教育、班前安全讲话以及正确使用“两书一表”等工作。
(8)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机具的鉴定与实验,提出安全技术方面的建议。
(9)指导和帮助施工单位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安全环保技术疑难问题。
(10)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参与各类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提出处理意见,协助单位做好善后工作。
(11)出现紧急情况时,协助单位和领导做好应急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和减少事故损失。(13)定期进行QHSE监督工作评价和总结,提出下步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14)按时完成各类报表,按要求做好各项监督工作记录。按时参加有关会议和向上级汇报工作。
(15)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工作检查、考核与被监督单位及员工的工作监督。(16)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务。4.监督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4.1监督人员的权利
4.1.1监督人员有权审查施工方案及各项技术措施;有权对被监督单位HSE管理进行审核,并提出监督审核意见;
4.1.2监督人员有权对重要施工活动实施旁站监督,对责任主体履行质量责任行为的监督检查,对工程质量实体监督抽查,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施工过程和交工验收、重要隐蔽工程及工序交接质量的监督检查,对重点工序、特殊过程质量的监督检查;
4.1.3监督人员有权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制止和进行批评教育,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4.1.4监督人员对工程材料、构配件、施工检测报告及工程质量验评表的质量及资料符合性的监督检查,对质量缺陷有权责令停工整改。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4.1.5监督人员有权对严重违反国家法规、企业规章制度、忽视QHSE管理行为的单位领导或其他管理人员调查取证和核实、提出处罚建议;
4.1.6监督人员有权建议对在QHSE工作中表现突出或做出重要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4.1.7监督人员监督过程中有权查阅有关资料和向有关人员询问了解情况; 4.1.8监督人员有权对严重违章或存在隐患的施工现场下达整改停工令; 4.2监督人员的义务
4.2.1接受QHSE教育和培训,掌握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行业标准,熟悉所在单位及被监督单位QHSE管理有关要求; 4.2.2遵守职业道德,正确行使监督权利和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保守商业秘密; 4.2.3宣传有关QHSE的法律法规、标准及规章制度,对被监督单位开展必要的培训; 4.2.4严格遵守所在单位及被监督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4.2.5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隐瞒事故等行为的举报者有保护和保密的义务; 4.2.6帮助、协调被监督单位搞好QHSE生产,帮助作业人员工作改进;
4.2.7发生事故后,主动参与组织人员避险和救援,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收集现场有关资料,参与事故调查。
5、主体与程序
5.1公司根据各单位工程项目规模及性质,由QHSE监督中心安排现场监督人员。即大型项目工程由公司派驻项目监督;油田区域性工程由公司派驻驻地监督。同时监督中心成立巡监组对各区域实施巡回监督。
5.2公司对分公司或独立项目部为监督人员派驻单元,派驻监督人员由公司直接领导,行使公司派驻职权。对其实施全方位的QHSE监督;
5.3 分公司设臵专职安全员,对所属分公司实施全面监督。对分公司HSE领导小组负责。5.4项目部须设臵专兼职安全员,对所属项目工程实施全面监督。对项目部负责。
6、监督人员应遵循以下制度:
6.1工作报告制度:监督人员每月向主管领导报告监督工作情况,其内容主要有包括: 6.1.1当月监督情况;
6.1.2被监督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情况; 6.1.3对事故隐患的查处数率和整改情况; 6.1.4对事故隐患和历史事件的整改追踪情况; 6.1.5对被监督项目(区、片)的评价意见; 6.1.6在监督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建议; 6.1.7其它与监督工作有关的情况。
6.2 培训教育制度:每月安排监督人员培训学习。其培训内容为法律、法规、标准、专业技术知识、事故案例以及上级有关工作精神。由监督中心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和组织实施。
6.3工作例会制度:公司监督中心每月组织各单位安全监督人员召开安全监督工作例会,总结评审当月安全监督工作;通报安全监督情况,对监督工作提出改进要求。
7、监督中心应保持与派出监督人员和分公司、项目部安全人员的工作联系,及时掌握安全监督工作实际情况。定期对现场监督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与考评。
8、监督工作程序
8.1监督人员在承接QHSE监督任务后,应提前介入,根据工程特点、业主和QHSE监督工作的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如:工程基本情况、作业流程、设备的性能和主要危险因素、设施仪器的配备、地方法规、政策、气象资料、水文地质资料、文物、文化遗产、民族风俗、生活与环境条件、水、电、讯以及应急救援社会依托情况、质量计划等等; 8.2对项目工程现场风险评价、质量检验计划、人员资质、技术交底、责任落实、设备(设施)可靠性、作业票的审核以及现场作业和生活条件等是否到位和符合要求进行检查与确认;
8.3确定工作目标,编制监督计划;
8.4检查项目《HSE计划书》、《质量检验计划》;依据公司《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考核量化打分表》和《质量管理考核量化打分表》对作业现场、管理部门进行检查; 8.5做好检查记录和提出处理意见。记录检查单位名称、地点、检查时间、内容,对发现的问题按标准和制度进行确认,确认后立即做出处理意见。按要求出具书面整改单,并按 公司《QHSE问责制度》进行处理。
8.6根据查出的问题与受检单位负责人进行沟通,听取受检单位整改意见; 8.7检查结束后,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进行原因分析,编写监督报告。
8.8定期提交监督挡案资料:《HSE现场监督月度审核报告》、《HSE不符合整改通知单》、《HSE违章处罚通知单》、《工程(产品)质量(月)抽查统计表》、《监督日志》及质量分析月报,并提交监督取证照片。8.9进行项目监督工作总结; 9.监督工作要求
9.1 监督人员对查处的各类安全隐患应当立即责成整改,一时整改不了的应下达《HSE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发现重大隐患须立即督促受检单位排除危险因素,严重的须停工整改。整改单要求准确描述存在的问题,要求整改单位写明整改内容、措施、期限、负责人,整改结束后由监督人员进行验收。
9.2对于“三违”行为须做到有责必问。在下达整改通知单的同时必须按《公司QHSE问责制度》处罚和追究相应责任。10.信息与交流
10.1分公司应根据公司HSE体系要求建立相应的信息渠道,按要求向公司相关部门传递有关信息;向项目或驻地总监传递HSE相关信息。
10.2监督人员应每月向被监督单位传递监督审核报告和及时传递不符合整改要求信息;每月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一次工作;重大问题须及时汇报。11.监督守则
11.1遵纪守法,恪守HSE监督职业道德; 11.2严格履行职责,完成监督工作任务; 11.3积极主动、勤奋刻苦、虚心学习、谨慎工作; 11.4公平、公正、廉洁、自律;
11.5坚持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对自己提出的建议、判断负责,不唯上意志是从; 11.6主动与施工队伍搞好工作关系,互相协作,共同做好HSE管理与监督工作; 11.7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讲究社会公德; 11.8应急响应、勇于身先,高风亮节、忠于职守。12.考核 12.1考核内容:
12.1.1单位、项目QHSE指标完成情况;
12.1.2监督工作绩效。隐患查处数率和整改效果; 12.1.3基础资料建立完善情况; 12.1.4分公司(项目部)评价情况;
12.1.5被监督单位、项目体系建立与运行考核情况; 12.1.6监督人员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13、考核方法
13.1监督人员岗位考核实行月度(或项目)百分制考核、季度评价。考评实行季度分级考评。凡考评分在95分及以上者为一级监督;85分至94分者为二级监督;85分以下为三级监督;不满75分者为不合格。凡经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取消本季度奖励薪酬;待下季度考核符合标准后再行考核。凡连续两个季度考核不具备考核要求,视为不具备基本上岗资格,按待岗执行。
13.2监督中心每月对各监督人员反馈的监督信息、监督总结和监督绩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作为考评依据之一。13.3新调入的监督试用一个月,试用期执行见习监督级别,见习期满后,经考核合格后转入正式监督,进行正常考核。
13.4安全质量部及监督中心领导不定期对监督人员工作进行现场抽查,重点抽查现场管理效果。如现场情况与监督人员总结汇报情况不一致,现场存在问题严重,将对监督人员前期工作部分或全部进行否决。并对其进行问责。
14、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监督人员表彰和奖励: 14.1监督工作成绩突出,(工程)项目安全业绩成效显著;
14.2在保护人员安全,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以及预防事故中有突出贡献的; 14.3有其他突出表现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的。
15、监督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QHSE监督问责制度给予处罚: 15.1不正确履行监督职责,因监督失职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
15.2监督人员对现场管理监督不到位,或对存在的问题未按规定及时查处的。15.3因监督人员监督不到位,被上级部门和领导在现场查出了存在的严重问题或责成停工整改的。
15.6监督人员未完成培训学习和资料工作任务的。
15.7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妨碍被监督单位正常安全生产管理的; 15.8违反工作原则,包庇、纵容被监督单位和个人违章行为的; 15.9未完成违章、隐患查处数量和查处整改效果不好的; 15.10现场违章情况反复出现得不到遏制的;
15.11发现严重隐患未及时采取制止措施或未及时向上级报告的; 15.12 因其他责任原因,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
16、附 则: 16.1本制度由安全质量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7、配套文件、资料
17.1《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考核量化打分表》 17.2《公司质量管理考核量化打分表》 17.3《公司QHSE问责制度》 17.4《公司HSE不符合整改通知书》 17.5《HSE现场监督月度审核报告》 17.6《HSE违章处罚通知单》 17.7《QHSE监督工作计划书》 17.8《监督人员考核、评价实施细则》 17.9《公司质量问责制度》
第三篇:公司燃料监督
生产系统燃料监督管理办法 总则
为了加强电力生产燃料监督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燃料管理精细化、流程化和制度化,规范生产系统燃料管理各个系统和环节,提高燃料供应保证能力,降低生产环节燃料管理成本,有效控制煤场亏煤、保证煤质品质、降低入厂入炉煤热值差,降低供电能耗水平,保证燃料管理机制和体系“职责明确、流程合理、管理科学、运转高效”,依据《国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技术监督管理细则》、《国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电厂燃料集约化管理实施细则》、《国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燃煤库存管理办法》,结合公司管理实际情况,特修制定办法。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2.1 本办法提出了燃料监管机构组成、职责,明确燃料管理工作的部门和职能,确定燃料监督管理体系的有关内容,细化了燃料管监督理各项工作、环节和流程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2 本办法适用于国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及所属发电企业燃料监督管理工作。燃料监督机构与职责
3.1 国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电源管理部负责公司电力生产的燃料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对煤场管理、盘煤管理、入厂入炉煤热值差管理与分析、燃煤的采制化管理和燃料监督数据统计管理工作。
3.2 各单位要成立燃料监管领导小组,成立以总经理组长,经营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纪委书记副组长,监察审计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发展策划处处长、燃料部部长、燃料管理处处长、生产技术处处长等为成员。负责对公司燃料管理计划、采购渠道、合同、采制化工作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指导和检查。组织燃料管理计量、盘煤、煤质控制等监督工作,按时完成对入厂、入炉煤燃料监督报表上报国网能源公司工作。3.3 各单位燃料监督管理涉及的部门一般职责 3.3.1燃料管理处职责:
是公司行使燃料管理的职能部门,全面负责燃煤、燃油管理过程的规范、协调和对外联系,主要职责包括燃料需用计划的制定、燃料合同的签订、燃料的调运、燃料的接卸、燃料入厂煤的验收(数量和质量)、燃料的统计分析、燃料的核算等工作。3.3.2 发展策划处职责:
全年煤耗、油耗指标定额的确定和考核。提前下达月度电量计划,指导燃煤采购。煤耗正、反平衡的计算的指导、监督,保证燃料耗用的数据的真实、准确。监督入厂和入炉煤热值差、组织月度煤场盘点的相关工作,对月度煤场盈、亏煤情况进行分析,燃料管理工作各环节绩效考核。3.3.3 财务处职责:
燃料成本预算的审核、燃料成本核算意见的提出,燃料费用结算,月度燃料使用资金情况分析及通报,监督燃料管理费用的使用,平衡和协调燃料采购等工作。3.3.4 燃料部职责:
输煤设备、计量设备和采样设备的运行、检修和维护,入厂煤的接卸(含现场组织车厢残煤清理、煤篦子上大块清理),燃煤的精细调配掺烧工作,按要求加强储煤场管理、耗煤正平衡计量和存煤结构统计分析,确保入厂煤机械采样率。负责燃油的计划上报、接卸和贮存,统计燃油的库存、耗用量。3.3.5 安全生产监察处职责:
根据燃煤掺烧混配小组确定的方案监督各方执行,燃煤、燃油相关监督考核,燃料生产事故处理考核,监督燃料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3.3.6 运行部职责:
根据生产情况提出入炉煤的指标需求提供给燃料部,指导燃煤混配。进行入炉煤、入厂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按照反平衡计算方式上报日耗煤量数据,严格控制全年燃油总量在董事会下达指标范围内。3.3.7 监察审计处职责:
燃料管理工作的监察和审计,组织开展燃料管理的效能监察,指导建立内部管控制度,对燃料管理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和监督,并提出整改意见。
3.3.8 生技处(设备管理处)职责:
负责输煤设备、计量设备和采样设备的管理,监督皮带秤的校验。3.3.9 信息中心职责:
建立和维护燃料管理系统、掺烧混配系统和成本核实系统等软件,为燃料管理体系提供信息支持 燃料监督管理内容
燃料监督管理体系包括对五大管理运行体系实行监督管理:煤炭供应运行体系、生产全过程燃料管理运行体系、燃油供管体系、燃料管理保证体系和考核监察体系,各个体系通过不同的专业和工作层面,构成科学、高效、规范、可控的闭环燃料管理体系,成为生产经营系统重要组织部分。
4.1 煤炭供应运行体系监督
4.1.1各电厂每年10月份编制燃煤需求计划,在签订了下煤炭订货合同后将合同的煤质、煤量基本情况,上报国网能源公司电源管理部备案。4.1.2每月10日前编制月度进煤计划,由燃料管理处计划人员根据月度发电量计划和煤场存煤情况,测算得出下月预计需求煤量。根据运输计划总量和可到达数量情况,测算市场煤的需求量,然后,以周为周期均衡安排每周合同煤发运量和市场煤进煤量。
4.1.3月度进煤计划中市场煤供应商的选择,借鉴《供应商评价体系》的评价结果,从中选择价格、运输能力、煤质条件等均属较好水平的供应商;若供应商为新客户,必须经有关人员充分考察,新煤种试烧合格后,经煤炭监管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签订供货合 4.2 煤炭全过程管理运行体系
4.2.1 煤炭的接卸管理
1)由燃料管理处调运值班员与铁路相关部门及时联系,掌握来煤预、确报情况,通报相关部门做好接卸准备。列车到站后,调运值班员提出送车计划,从火车站取回铁路运单并核实来煤信息。
2)列车入厂后,燃料调运值班员核对车、票情况,避免丢车、错车。到达车辆的具体交接内容如下:
a)认真检查重车、排空车辆状况并做好记录备查,检查结果要经铁路、电厂双方签字认可。
b)车辆发生异常或事故时,铁路、电厂双方应共同检查确认并做好记录,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c)发现严重亏吨及煤质不符等情况,应在第一时间按照既定流程通知供货方到达现场双方共同确认,以正式发函方式通知矿方整改,同时可正常组织接卸。
3)重车进厂后燃料部应及时组织接卸,提高效率减少延时。燃料部翻卸完成后,燃管处调运值班员需认真检查清理后的煤车是否卸净,检查率达到100%,车厢残煤量不得超过5公斤/车。如发现未卸净及时通知燃料部现场确认并清除,同时按有关规定给予燃料部考核。
4)翻车机卸空后空车由燃料部负责连接车辆软管,在规定的时间内确保全部接好。遇有特殊情况时,通知燃管处值班调运人员协调铁路现场解决。
5)调运值班员在铁路机车取送车辆作业前,认真对线路、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6)调运值班员要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出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
7)调运值班员应加强与铁路、燃料部等相关部门的联系,科学调度,应按以下要求执行:
a)遇有车辆集中到达,燃料部需全力组织接卸。燃料管理处应及时跟铁路部门沟通,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接车。
b)确需变更来煤时,由燃料管理处提出申请,经铁路部门及公司领导批准,供货方同意后及时办理变更手续。
8)具体清煤工作由燃料部与提供劳务单位协调,现场组织人力和设备。遇有煤中含有较多大块需增加人员加班处理等特殊情况,由燃管处和燃料部负责人共同到现场确认。清煤协议由燃料管理处牵头,公司纪检监察处、招投标中心、燃料部共同招标确定,由燃料管理处与劳务单位签订协议,制定有关考核办法,并办理相应的结算、付款等业务。
9)冬季清理冻煤期间,每月由燃料部组织有关部门召开冻煤总结协调会议,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查找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10)铁路专用线或燃料接卸设备临时发生故障影响正常接卸煤时,燃料部应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申明故障原因、影响范围、修复时间。燃料管理处按公司领导要求负责与铁路等单位联系、协调解决。
4.2.2 煤炭的入厂数量验收管理
火车、汽车来煤、油的计量工作由燃料公司计量部负责。
1)为保证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使用的火车轨道衡、汽车衡必须每年检定一次,使计量设备保证精度的同时,计量数据具有法律效力。
2)进厂煤、油必须由专业计量员计量后,方可进厂,并出据加盖有计量专用章或计量员签字的过衡单,作为结算依据。
3)火车煤入厂前,计量员要做好计量准备工作。过衡时,要做到车车过衡,保证过衡率应达到100%。当计量中出现的漏检、超速、压秤等情况,要报告燃料公司领导,并及时协调复检。
4)对于特殊情况不能过衡时,如异型车等,要及时报告燃料公司领导,采取人工检尺计量的方法,保证检斤率100%。
5)汽车煤、油入厂前,必须在本公司汽车衡计量,并由本公司计量人员2人和供货方1人同时到场计量,有影响计量准确性因素时不计量。计量单一式三份,运输单位一份、本公司结算一份,存根一份,计量单必须有计量员盖章或签字后方可生效,并以此作为结算依据。
6)依原始数据和实际皮重制表或开出票据,及时完成计量工作。
7)计量统计人员要做好煤(油)的日收、耗、存的统计工作,要做到月末日进煤(油)量与月底总进煤(油)量相符,上月末存煤、当日来煤、耗用、运损、存损必须相符,及时填写各矿盈、亏吨情况统计表,并将计量单整理装订,妥善保管以备查找。
8)计量人员要协助维修人员经常对轨道衡设备进行相关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燃料公司领导,找相关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并做到不影响来煤的计量工作。4.2.3煤炭的入厂质量验收管理
燃料质量验收,要严格依制国家标准定各单位《入厂煤采制化管理制度》、《样品存放管理规定》、《样品对外交接管理规定》、《人工采样监督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4.2.3.1入厂煤采样
1)按照GB475-1996标准上火车、汽车采样必须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夜间采样要有照明设备,穿防滑胶鞋。
2)采制样过程中必须要穿好工作服、工作鞋,衣服要扣好以防被机器绞住。
3)采样前应及时了解来煤矿别、品种,车数、入厂时间,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不得延误采样时间。
4)所使用的采样工具(铁锹、采样桶等)不能直接抛入车厢,防止伤人。采完样后看清车下无人时将铁锹沿车帮滑下。
5)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采样工具和用具。
6)禁止在车帮上行走和穿越火车。
7)采完样后立即放入密封的容器中并送制样室,防止水分损失。
8)采样过程中不能将应采的煤块、矸石和黄铁矿漏掉或舍弃。
9)认真监督机械采样,机械采样装置的采样深度、子样重量、子样数目应严格按国标规定。
10)采样使发现煤车上有垃圾及时清除。
11)采样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填写采样标签。
12)对汽车来煤,要按照有关规定严格采样,采样时不得少于2人。4.2.3.2 入厂煤制样
1)制样过程严格按照GB474-1996执行。2)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制样设备。
3)粒度大于25mm的煤样未经破碎不允许缩分。4)煤样的缩分应尽可能使用二分器和缩分机械。
5)每次破碎缩分前后机器和用具都要清扫干净,制样人员在制备煤样的过程中应穿专用鞋,以免污染煤样。6)煤样制好后,一部分送化验室进行化验,一部分封存在磨口塞玻璃瓶备查,保存期二个月,做为校核结果用的煤样。
4.2.3.3 入厂煤化验
1)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严格按照GB/T211-1996执行。2)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严格按照GB/T212-2001执行。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严格按照GB/T213-2003执行。4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严格按照GB/T214-1996执行。5 煤灰融熔性的测定方法严格按照GB/T219-1996执行。全水分煤样应做到制备及时、操作迅速。制备好的13mm全水分煤样应立即测定全水分。化验室的仪器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和维护。计量器具及仪器设备要定期检验,并有计量部门检定证书。化验人员本着对企业和矿方负责的原则对所做化验结果的准确性负责。严格按照试验操作规程保质保量地完成入厂煤的化验任务并按照规定的化验程序报出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必须由燃料公司经理审核后方可报出。11 化验结果必须按规定的管理程序输入和传递。12 入厂煤采制化人员严格遵守《电业生产安全规程》。13 采制化人员有权拒绝行政或其他方面的干预。14 禁止供货方人员及无关人员进入采样、制样间和化验室,严禁供货方人员与采制化人员接触。采制化人员必须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证。4.2.4 煤炭的耗用管理
4.2.4.1 加强日耗煤量管理,每天由运行部人员严格按照反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方法计算入炉煤量,每天16:30前将耗煤量报燃料管理处统计人员。
4.2.4.2加强入炉煤采制化管理,按规定每天送样3次,每天在15:30时前出具化验结果,并将化验结果报运行部、燃料管理处,以保证耗煤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入炉煤采制样要求:
1)设置专人负责采样工作,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具有责任心。
2)采制样过程中必须要穿好工作服、工作鞋,衣服要扣好以防被机器绞住。
3)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采样工具和用具。
4)严格按照机械采样,机械采样装置投运率达到95%以上。
5)采样过程中不能将应采的煤块、矸石和黄铁矿漏掉或舍弃。
6)按照采样数量正确筛分,取得代表样。
7)入炉煤制样参照入炉煤要求。8)入厂煤化验参照入炉煤要求。
9)入炉煤分析报告上报运行值长、燃料部、燃料管理处和其他管理部门。
4.2.4.3入炉煤计量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入炉煤计量装置在使用中,不得人为进行数据调整。确需认为修改时,需有正平衡计算人员监督实施。
4.2.4.4 燃料部每天依据入炉煤皮带秤计量数据,按照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计算入炉煤量,为反平衡计算法提供参考。入炉煤皮带秤必须定期检定合格,建立检定档案。4.2.4.5每月底前由发展策划处对月度耗煤、耗油总量进行修正确认,得出月度耗煤量、耗油量。
4.2.5 入厂与入炉煤热值差管理
1)为了确保入厂与入炉煤热值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入厂煤和入炉煤化验由两部门承担,即入厂煤化验工作由燃料管理处负责,入炉煤化验由运行部负责。
2)入厂煤采制、化验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及公司《入厂煤采制化管理制度》。
3)入炉煤采制、化验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燃料部负责入炉煤采制样,必须保
证煤样的代表性。
4)入厂煤、入炉煤采制化工作人员,须经国家权威部门考试培训,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上岗证检定。
5)入厂煤、入炉煤化验室须达到国家标准实验室要求。
6)每周由燃料管理处负责分析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原因,并由发展策划处签署意见。4.2.6 燃料结算管理
1)结算工作严格执行燃料购销合同内容和燃料监管领导小组会决议,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切实维护公司利益。
2)来煤进厂后,待化验工作完成,各项手续齐全,由燃料管理处核算人员负责办理结算手续。
3)严格执行合同条款或相关规定,进行亏吨、亏卡、含硫拒付和索赔,确保拒付和索赔率达到100%。
4)按照铁路货运管理相关规定,支付铁路运输部门的各种收费,拒付各种不合理收费。
5)进厂煤炭要货、票相符,否则,不予核算。
6)遇有供煤单位与结算单位不同的情况,结算单位应出具供煤单位委托结算的委托书,否则不予结算。
7)办理承付煤款,以入厂煤化验报告单和过衡的磅单为依据,由燃料管理处核算人员填写《结算清单》、《入库单》、《拒付理由书》、《付款凭证》,然后由燃料管理处领导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由公司财务处审定,待审定结束后,由燃料管理处核算人员负责通知供应商开据相应的增值税发货票,待财务处收到增值税发货票后,进行付款。
8)供货方保证在发煤之后10天内将铁路运费发票送达燃料管理处,燃料管理处保证在发煤之后180天内予以结算。
9)为了搞好与供货单位的协作关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资金计划允许条件下,无特殊情况每笔煤款结帐在发票到后时间不得超过2周。
10)燃料结算工作中出现的特殊情况,应及时报请燃料监管小组审批 4.2.7煤场库存的管理
1)燃料储存管理
a)燃煤库存应按照生产所需,根据库容、资源、价格等因素,结合公司库存量要求,进行正常、合理贮存。
b)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时期的安全、经济燃料贮量,科学、合理地做好燃煤贮备工作,做到:淡贮旺用、峰存枯出。特殊时段存煤应达到国网能源公司要求的贮量标准。
c)存煤堆放要有形有序,煤堆堆积角度以45度为宜。
d)煤场存煤应分堆存放,建立煤场堆取记录。按参考热值堆煤时,燃料部煤场管理人员应及时与实际化验热值核对,当出现较大偏差时,应做好记录,供取煤时备查。
e)煤堆应分层压固,当发现煤堆上部0.5米深度有一点或多点温度超过周围空气温度10℃以上时,需要补充压固。
f)煤场存煤应遵守烧旧存新的原则,缩短储存期,防止自燃和减少热损失,贮存期为45天,如遇特殊情况延长储存期必须倒换堆煤地点。
g)月度煤炭存损应按日平均存煤量的0.5%出帐,如在实测后大于此限时,应将存损率及测损依据报国网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审批后,方可做出帐依据。
h)燃料油的保管必须保障安全,在接卸、供油、贮存的过程中,注意做好防火、防燃、防漏工作,油品贮存分类存放,不得任意掺混,定期化验油质,防止氧化变质。
2)煤场燃煤库存的耗用管理
a)燃料部负责煤场的综合管理,负责制定防风损、防雨损、防氧化自燃等措施,减少煤场的贮存损耗。
b)按照“分质存放、堆放规范、烧旧存新、合理掺配”的管理原则,及时清除“四块”(铁、木、石、大块),做好煤场的管理工作。
c)加强进入煤场煤炭的验收管理,发现煤炭质量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专业人员处理,并做好相应记录。
d)建立煤场的收发管理制度,按照《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DL/T606.2—1996)
规定,做好煤炭收、耗、存的平衡关系,为燃料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4.2.8煤场库存的应急管理
a)煤炭正常的库存量,按照机组满负荷运行耗用量(1.13万吨)进行测算,为7天以上的耗用量,我公司按7.91万吨计算。一般情况下,煤场贮量保持在10-15天的用量,储煤场满库存容量,夏季12万吨,冬季14万吨。特殊时段的贮量,按国网能源公司要求贮备。
b)煤场存煤量过多超过上限时,要严格控制装车,必要时向供应商提出停、限装申请。
c)燃料油正常贮量为600吨,最大贮量为900吨,最低贮量为300吨。
d)当公司库存低于正常贮量时,要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当贮量下降到公司应急预案中确定的警戒线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e)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消失,应即刻解除已启动的应急预案,并向国网能源公司和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通报。
4.2.9燃料库存的盘点管理
a)公司应在每月末的最后1天进行常规盘点,每年6月和12月底应进行年中和年终典型盘点。
b)常规盘点各单位制定煤场盘煤管理规定,规定煤场盘点组织部门、参加部门、检测工器具、煤堆整形要求等。对每一个测比重点都要取煤样,每垛煤不应少于5点,化验分析全水份和灰份,并将实测比重修正到平均计价水分下的比重。
盘煤要根据储煤罐和各煤仓的煤位计算煤量,分别按不变比重0.90和实测比重计算煤场存煤量。并进行对比分析。
每月2日前燃料公司按要求出盘煤报告。
c)
典型盘点由公司主管领导牵头,发展策划处负责具体实施,燃管处、发展策划处、设备处、财务处、监察审计处、燃料部等部门有关人员参加。
d)国网能源公司将视情况不定期参加或组织我公司典型盘煤工作,各公司应积极配合。
e)煤场典型盘点必须进行堆积密度的实测,堆积密度的实测可根据煤种、煤场堆积形成的实际情况,分别做:不加压、稍加压、重压实试验。堆积密度实测,按不同压实的比例,计算出煤场的整体堆积密度。
f)盘点库存量是对燃料库存进行实际测量盘点的量,不能与账面库存量相混淆。实际盘点库存量与账面库存量之差,即燃料盘点盈亏量。
g)盘点盘盈时,不得再报场损;盘亏时场损最大不得超过当月日均存煤量的0.5%。当煤场库存出现较大亏、盈煤和超过储存损耗规定值时,发展策划处应认真查明原因汇报燃料监管小组,并按规定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造成帐实不符.h)《煤场盘点报告》和《月燃煤来、耗、存平衡表》应在下月5日前,由燃料管理处统计人员填写完成,经盘点人员签字认可,公司主管领导审核后,上报国网能源公司煤业开发部。
5)公司不得虚报、瞒报或伪造燃料耗用、盘点数据。
4.3 燃油供管体系
4.3.1 燃油计划的编制:每月由燃料部按照公司燃油消耗定额、燃油储备的实际情况,向燃料管理处提报燃油需求计划。由燃料管理处形成月度燃油采购计划,经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上报国网能源公司审核、批复,根据批复情况实施采购。
4.3.2 燃油采购应采用招标的形式,招标程序及要求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招标前一天,对竞标单位挂牌价格进行考察。招标后的定标文件、合同,上报煤业开发部审核后方可签订。4.3.3 燃油合同签订后,由燃料管理处组织进油,进油采用汽车运输的方式,由燃料管理处人员负责计量,数量验收以我公司汽车衡计量数据为准。
4.3.4 燃油的质量化验由运行部化学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标准进行逐车化验,全部化验结果以我公司为准,化验合格后方可卸油。
4.3.5 燃油耗用与储存由燃料部负责,耗量计量以油罐油位计量为准。
4.3.6 燃油的保管必须保障安全,在接卸、供油、贮存的过程中,注意做好防火、防燃、防漏工作,油品贮存分类存放,不得任意掺混,定期化验油质,防止氧化变质。
4.3.7 储油罐标尺、燃油流量表应进行定期校验,保证计量准确。在监查审计处和发展策划处的共同监督下,做好油罐的定期清理和放水工作。
4.3.8 燃料管理处负责燃油的收耗存统计报表,数据由发展策划处提供。
4.3.9 燃料盘点发生亏损时,发展策划处查找原因并应进行分析,提交月度燃料监管会审议。
4.4 燃料管理体系监督 4.4.1 燃料统计管理
1)燃料管理处负责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煤炭的收、耗、存和量、质、价的统计工作,建立完善相应的报表、台帐。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及时,并按要求做好日报、月报、《盘煤报告》的上报工作,应保证出口数据一致。
2)燃料统计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原始记录、台帐,使数据条理化、系统化,做到及时、准确、可靠。
燃料台帐有:
a)燃料收入、耗用、结存台帐;
b)各供货单位进厂燃料收入台帐;
c)各供货单位进厂燃料数量验收台帐;
d)各供货单位进厂燃料质量验收台帐;
e)各供货单位、厂燃料费用构成台帐;
f)煤场、油罐盘点记录台帐。
3)
填写统计燃料日报时,将每日实收煤(油)数量,以前一日0点到24点实收的煤(油)数量入帐。将每日耗煤(油)量,以运行部提供的耗煤(油)量入帐,煤(油)库存量加减收、耗煤(油)量后入帐。
4)燃料统计分析工作,要掌握燃料的储存情况,出现库存异常时,应及时向燃料管理处领导汇报。
5)统计人员在月底负责对当月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分析报告。
6)燃料统计工作应保证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4.4.2 燃料应急管理
1)按照国网能源公司有关《电厂燃料供应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燃料供应紧缺事件应急预案》。
2)当启动应急预案时,燃料采购工作也将启动应急措施,当燃料价格趋近市场煤价格,价格的确定由燃料管理处与供应商协商,报请燃料监管领导小组批准。4.4.3 信息系统管理
适应能源公司燃料集约化管理要求,加快信息化建设和运用,做到燃料统计数据的实时采集和更新、信息政策的沟通和传递,提高办公效率,实现燃料的全过程在线管理和过程控制。
4.5 考核监察体系
4.5.1 公司下达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燃料考核指标,纳入各单位领导业绩考核。各单位每月2日填报热值差完成报表和指标异常原因分析,电源管理部在公司月度工作会汇报。
4.5.2 各单位要严格入厂煤与入炉煤热值差管理,并对燃料管理工作中的基础管理指标,如:重点合同完成率、入厂煤检斤、检质率、亏吨、亏卡索赔率等纳入考核。
各公司通过指标分解,签订《目标责任状》等方式,加强对燃料管理指标考核和管理,形成压力层层传递,责任层层落实的有效指标管理体系,提高燃料管理整体水平。4.5.2 各单位要落实监察审计管理,保留审计管理痕迹:强化燃料管理工作的过程控制和管理,特别是跟踪监管燃料采购、采制化、过衡、结算等环节,是燃料管理监察审计工作的重点。燃料管理监察审计工作要做好阶段性与日常性工作的结合,以效能监察作为突破口,提高监察审计的效能。5 实施与考核
6.1
燃料管理处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与实施,接受燃料监管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并定期接受公司纪委对燃料供应各环节及廉政建设工作的监督与审查。
6.2 各部门应做好本部门相关工作,在燃料管理工作中紧密配合,有效沟通,避免发生互相推诿等情况。
6.3 对发生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应根据公司相关绩效考核管理规定进
行处罚。
4.2 火车、汽车进煤必须车车采样,批批化验,质检率达到100%。
4.3
加强采制化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廉政教育,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理念,本着对供需双方负责的态度,提供入厂煤煤质检验数据。4.6 煤场配煤管理
3.1
燃料部将到达的不同热值(指低位发热量,下同)燃煤,通过混配达到锅炉运行要求热值:5200
kcal/kg—5500 kcal/kg(如来煤情况变化热值范围需调整时,需经运行副总工程师批准),允许有±50
kcal/kg的误差(以运行部化学入炉煤化验单为准)。在来煤确实达不到要求的热值,或者运行值长有特殊要求时,燃料部应该根据运行值长的要求进行混配煤。
3.2
混配后的入炉煤挥发份在20—28%范围内。
3.3
燃料部根据机组预计负荷和燃料公司预计采购煤种做出煤种混配方案预测。
3.4
燃料部要及时掌握开滦煤种(洗末、洗粉)到、存情况,调整混配比例,防止锅炉原煤仓粘、棚煤。
3.5
燃料部要在上煤前向值长通报上煤煤种及比例。
检查与考核
4.1 安全生产监察处负责按本办法检查,并按如下规定进行考核。
4.2 根据公司月度燃煤量(以电子皮带称上煤量为准),以每吨0.1元作为燃料部月度奖励基数。
4.3 燃煤混配后的入炉煤热值超出规定热值范围时,每次每偏差50 kcal/kg核减其奖励金额100元。
4.4 燃煤混配后的入炉煤挥发份超出规定挥发份范围时,每次每偏差1%核减其奖励金额50元。
4.5 因混配后入炉煤热值影响锅炉负荷时,每影响1 MWH核减其奖励金额50元。
4.6 因混配煤问题造成燃烧不稳需投油助燃时,每燃油1吨核减其奖励金额200元。
4.7
确因干湿煤混配问题,造成锅炉煤仓棚煤、煤仓断煤、给煤机堵煤等情况,每次核减其奖励金额1000元;若影响锅炉负荷时,按每影响1
MWH核减其奖励金额50元。
4.8 发生由于混配煤问题引起的二类障碍及以上事件时,在按上述条款考核的同时,还要按公司安全管理条款考核。
4.9 未按规定在上煤前向值长通报上煤煤种及比例,每发生一次扣燃料部100元。
4.4
采样人员监督入厂煤机械采样机取样情况,发现不采或漏采,做好记录,经燃料公司、燃料部相关人员核实,确认,报发展策划处,进行考核。
不按时报表通报
第四篇:龙源电力集团公司燃料管理办法(试行)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管理办法
(试行)
作要求,制定本公司燃料管理方面的制度规定,组织完成本公司各项燃料管理工作任务。
3.负责统计本公司的煤炭需求计划,提出资源获取和配置有关意见方案。
4.负责对公司所属火力发电企业燃料管理工作检查指导、燃料管理指标收集、汇总、燃料成本控制考核工作。
5.负责公司所属火力发电企业燃料计划、信息报送、经济活动分析、人员培训等基础管理工作,组织火力发电企业完成国电集团确定的各项燃料管理指标。
7.负责煤炭储存、耗用管理,降低储存损失,防止自燃、流失、失窃,控制入厂、入炉煤热值差。
8.负责入厂煤炭结算工作,对亏吨和质价不符的来煤进行商务索赔,维护企业正当利益。
9.负责燃料管理统计数据的报送工作和燃料经济活动分析工作。收集整理并向公司报送有关信息。
10.负责燃料厂内费用的管理控制工作。
11.负责所在区域煤炭市场形势分析,跟踪区域内各级政府政策动态,收集整理煤炭生产、运输、销售、价格以及主要煤炭用户、采购数量、价格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并定期形成总结报送公司。
并取得检定合格证。计量、检质验收人员按规定持证上岗。
统一规定和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填报。
第五篇:天津市交易所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市交易所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市金融办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按照《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有关要求,为继续加强全市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和规范整改工作,严格规范各类交易所的设立、运营及交易活动,建设依法合规管理体系,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维护交易各方合法权益,防范市场风险,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各类交易所设立和日常经营活动以及外地交易所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及日常经营活动,适用本办法。从事权益类和大宗商品类交易的交易市场或交易中心等的设立和管理亦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交易所,是指经批准在本市依法登记设立,从事权益类交易、大宗商品类交易的交易所。
第四条 交易所监管遵循科学审慎、风险可控原则。大宗商品类交易所应坚持现货贸易,建立满足现货贸易需要的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实物交割率。权益类交易所应坚持非公众权益类产品交易,构建场外柜台交易市场服务体系。各类交易所都应坚持依法运营、规范发展,坚持为实体经济服务。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设立天津市交易所监督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由市金融办、天津证监局、市工商局、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天津银监局、市法制办、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和单位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各类交易所的监督管理工作。天津市交易所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负责日常工作。
市金融办组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各类交易所的设立、运营及业务活动进行统筹监督管理,负责统计监测、违规处理和风险处置工作。
第六条 各类交易所的设立、运营及交易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各类交易所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监管部门监管,严格遵守信息披露、公平交易和风险管理等各项规定,建立与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知识和经验相适应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市场风险和交易风险。
第二章 交易所设立、变更、终止
第七条 除需经国务院或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交易所以外,申请人申请设立交易所,须向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提出设立申请。区县人民政府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后报市金融办审核,市金融办征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征得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书面反馈意见后批准。
新设交易所的申请获得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金融办向申请人出具相关批复文件。申请人持批复文件到工商管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我市交易所在外省市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外省市交易所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的,须经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设立交易所须满足下列条件:
(一)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必须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二)出资人应具有充足的认缴出资能力,出资来源真实合法,无违法犯罪和不良记录,主要出资人具有与所从事交易所业务相吻合的行业背景经验;
(三)资本金规模应与所从事交易产品、交易规模相适应,注册资本为实收货币资本;
(四)有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团队,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团队应具备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并能够满足市场交易需要;
(五)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六)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治理结构;
(七)建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参与交易的投资者(含会员、交易商)应具有一定的风险识别和承受能力及相应的投资知识和经验;
(八)有适合经营要求的营业场所和相关设施;
(九)其他相关条件。
第九条 申请人申请设立交易所,应向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交易所名称、注册地及经营所在地、注册资本和经营范围、股权结构等);
(二)工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出资人协议书;
(五)章程草案;
(六)股东资信证明和有关资料;
(七)拟任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八)拟进行的交易产品、交易方式、会员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登记结算、信息发布等制度安排;
(九)交易及运营风险评估及控制方案;
(十)监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交易所变更下列事项之一的,应报交易所监管部门批准:
(一)变更交易规则或新设交易品种;
(二)交易所分立或合并;
(三)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一条 交易所下列事项发生变更的,应报监管部门备案:
(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经营范围;
(三)变更注册地;
(四)变更组织形式;
(五)变更注册资本;
(六)变更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
(七)变更股权;
(八)修改章程;
(九)其他应备案的事项。
第十二条 交易所因解散而终止的,应当成立清算工作组,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清算。交易所应当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投资者资金安全和社会稳定,不得损害参与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第十三条 市金融办在终了后组织对各交易所经营情况进行检查,交易所应在规定期限内提交下列材料:
(一)业务经营报告和经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审计后的财务报表;
(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报告及决议材料;
(三)交易产品、交易制度、会员管理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风险评估报告;
(四)第三方机构对交易所交易资信的监测报告;
(五)其他相关材料。
第三章 交易所运营
第十四条 交易所应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原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科学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大宗商品类交易应坚持现货交易模式,不得从事期货类业务;权益类交易应坚持非公众、非标准、非连续交易模式,不得从事证券类业务。
第十五条 交易所交易各方的交易资金须存储在监管部门认可的第三方存管机构开立的专用资金账户。交易所不得侵占、挪用账户资金。
第十六条 交易所手续费构成和收费标准应当经专业服务机构进行评估,并报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第十七条 交易所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市场交易风险防范制度,制定防控措施和办法,严格防范和妥善处置交易风险。
第十八条 交易所应建立规范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和先进适用、运行可靠的电子交易系统,妥善保护交易所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护和数据备份措施,确保电子交易系统安全稳定。
第十九条 交易所的交易产品入场交易前,应经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产品风险评估。
第二十条 交易所要加强对会员和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有效规范会员和中介机构的经营行为。交易所会员不得违规发展下级交易商,不得违规代理交易。交易所对会员和中介机构的违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第二十一条 交易所应当建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设定适宜的入市门槛,对投资者入市资格进行审查,严禁不符合入市资格的投资者入市交易。定期对投资者进行市场风险提示,开展投资者教育,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第二十二条 交易所经营管理人员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直接或变相操纵市场交易及交易价格;
(二)直接或间接参与本交易所上市产品的交易;
(三)为交易各方提供担保;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二十三条 交易所应建立规范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参与者平等获取真实、准确和充分的信息。交易所要建立客户信息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客户交易信息。
第二十四条 市金融办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有关区县人民政府,可以采取适当方式依法对交易所进行检查,交易所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章 交易所第三方服务
第二十五条 各类交易所应根据实际情况,将资金清算结算、产品交割物流、交易数据存储及法律鉴证、贸易融资等后台服务逐步剥离,按照服务类别分别建立统一的交易所后台服务机构,提供规范安全的后台服务。市金融办应加强对后台服务机构的监管。
第二十六条 交易所交易各方的交易资金清算、风险准备金管理等业务,应交由市金融办认可的清算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并在商业银行开立专用资金账户实行专户管理。
第二十七条 大宗商品类交易所须按照交易合约办理商品交收。交易各方的产品交割应交由合资格交割物流服务机构组织合理的交割服务,并确保交割安全。
第二十八条 交易所应按照监管部门规定的数据报送方式,及时向合资格交易数据服务机构报送交易数据。
第二十九条 为交易所提供资金存管和资金汇划业务的商业银行,应为在我市设立并具有服务能力的法人银行或分行。交易所的开户银行须向相关监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交易所的权益产品登记、托管应在监管部门认可的登记托管机构办理。
第五章 交易所风险防范
第三十一条 交易所应制定风险提示和风险教育制度。通过培训和风险提示等方式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
第三十二条 交易所发生诉讼、系统故障、大额投资等影响正常交易和存续经营的重大事项,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三条 市金融办应根据监管需要委托专业机构对交易所进行综合信用评估,对交易所的经营环境、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进行综合评价。交易所发展会员和特别会员,要委托合资格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第三十四条 交易所应依法履行自律管理责任,对市场管理各环节和交易各方实施监督管理。完善内控措施,针对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交易违规行为及突发事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
第三十五条 交易所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监管部门应对交易所交易进行有效监控,对发现存在交易风险或市场风险的交易所及时进行风险预警。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交易所,市金融办应责令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施行前发布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