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

时间:2019-05-14 01:4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

第一篇: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

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

报送单位:山西大学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一日

一、概述

“十一五”以来,在省科技厅的领导和支持下,我校科技工作不断进步,取得显著成效。科技制度与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基地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在量子光学、计算智能、生物工程和化学化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学研究进展和突破,整体科技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现将“十一五”科技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二、科技制度与创新体系建设

为规范和促进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我校于2006年制定了《自然科学研究管理文件汇编》,《汇编》从经费管理、项目管理、论文认定、科研奖励、科研机构管理、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学术交流等各方面进一步规范了我校的科研管理活动,为科研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学校建设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研究型大学办学新理念的提出,结合科研发展实际,及时对科研管理文件进行修订,修订《山西大学自然科学学术论文、著作认定标准》、《山西大学自然科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山西大学自然科学教师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和《山西大学创新人才津贴实施办法》等文件共18个。

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与亚宝集团建立了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关系,与山西省林业厅建立了产学研林业科技创新联盟,与省内各地市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山西汾酒集团、山西三维集团组建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科技创新基地。

三、科技资源与能力建设

“十一五”期间,科技经费共计投入6.39亿元,较“十五”期间的3.47亿元增长了近1倍,其中国家级科技经费投入2.31亿元,较“十五”期间的6986万元增长了2.3倍,首次主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项,科研经费2500万元。省级科技经费投入6547万元,较“十五”期间的3754万元增长了0.7倍,企事业科技经费投入1.79亿元,较“十五”期间的7256万元增 长了1.5倍。

目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1000人。“十一五”期间,共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山西省创新团队4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西省拔尖人才15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31人。

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实验室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全国唯一的由地方大学独立支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该群体于2005年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006年精细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山西大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07年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009年建成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为不断探索有利于学术自主创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五年来,学校在不断凸现自身特色,整合科研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方面狠下功夫,2006年,组建了7个学术创新平台和10个学术创新团队。2007年,在原有校级研究所的基础上调整和成立了21个校一级研究单位,2008年学校又成立了一批二级研究所,初步形成了校一级研究所——二级研究所——研究室的三级科研创新体系。使基层学术组织由传统平面的教学型转向立体整合的研究型,为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和产出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搭建了崭新的平台。

四、科技进步与重大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量子光学、计算智能、生物工程和化学化工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科学研究进展和突破: 1.量子光学方面

①“纠缠态光场及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研究”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完成人:谢常德,张靖,潘庆,郜江瑞,彭堃墀,该项目对于光量子信息学领域中纠缠态光场产生及其在连续变量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取得具有创新性的系列研究成果。②设计了连续变量四组份类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纠缠态和类Cluster纠缠态产生系统,并完成了产生四组份类GHZ纠缠态和类Cluster纠缠态的实验研究。结果发表在Phys.Rev.Lett.98, 070502(2007)③构建了一个特殊多能级(四能级Tripod)原子系统,在该系统中获得了双-EIT(Double-EIT)窗口并实现了量子相干增强的弱光非线性效应,增强因子比非EIT系统高2000-5000倍。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Phys.Rev.Lett., 101, 073602(2008)。

④自制的一台Nd:YVO4/KTP内腔倍频单频激光器泵浦由PPKTP晶体构成的两个光学参量放大器,制备了两束单模压缩态光场,压缩度达4dB。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t., 101, 233602(2008)。

⑤提出一种特殊的具有权重的连续变量图态,它具有最大的量子纠缠特性多组份纠缠态,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hys.Rev.Lett.103, 070501(2009)。

2.计算智能方面

①在智能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在粒度计算、神经计算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性成果,特别是建立的基于正向近似的特征选择通用加速器可为海量数据特征选择问题提供高效数据处理手段(该成果发表在本领域国际顶尖期刊“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10, 174(9-10):597-618)。近五年来,在《Information Scie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中国科学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8篇。完成的“基于计算智能的数据挖掘理论与方法研究”获2006年度山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培养的博士生均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较高水平的论文。重点研发的智能电子板书写系统(获第五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004)、智能铁路信号灯系统、温度和湿度控制仪等智能电子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已与深圳林格实业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公司等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的市场推广。

②在中文信息处理方面,最早开展以语料库语言学为主导的模型和方法研究,提出的歧义切分模型、命名实体识别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基于汉语框架网,建立了语义角色自动标注方法,并将语义角色运用到句群的语义理解。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系列论文。构建了中文姓名库、地名库、歧义实例库、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建成1000万汉字大规模真实语料库,完成了“现代汉语词性标注体系及其词表”。2007年为SigHan国际评测提供了语料。课题“汉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构建”和“基于语义标注的中文阅读理解语料库”经山西省科技厅鉴定分别达到“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完成的“自动分词系统”、“词性标注评测系统”、“全文智能检索系统”等软件被国家语委、清华大学等国内30余家单位以及IBM、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购买和采用。团队在国内率先研发“中文文本语料库评测系统”,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持续承担国家863计划智能接口的评测任务。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本方向对于发展具有我国自身特色的民族软件产业、信息技术,推动国民经济和国防信息化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3.生物工程方面

①新型生物材料—多聚羟基烷酸

实验室采用自己选育的微生物菌种和独特的发酵生产工艺,开发出了多聚羟基丁酸(PHB)、羟基丁酸和羟基己酸共聚体[P(HB-co-HH)]、羟基丁酸和羟基辛酸共聚体[P(HB-co-HO)]共三种PHAs产品,创立了从菌种、上游发酵到下游提取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一套生产工艺,有关[P(HB-co-HH)]、[P(HB-co-HO)]的国家发明专利已得到授权(专利号分别为:2004100924468和2004100924379)。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重点攻关项目的资助下,应用已开发的上述PHAs材料正在进行靶向抗癌药物缓释纳米微球制剂和人造骨制品的开发研究。

②细菌多糖

实验室从山西五寨地区柠条的根瘤中分离到一株锦鸡儿根瘤菌株(Rhizobium sp.N613)。该菌株能产生丰富的根瘤菌胞外多糖(rhizobium exopolysaccharide,REPS)。经过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发酵方式的优化和产物分离纯化的研究,建立了包括上游发酵、下游提取及化验测定的整套生产新工艺。该多糖的生产工艺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批准(专利号2005100481290)。发酵周期为48~72小时,每立方米发酵液的REPS产量达到10Kg以上,通过代谢调控与补料分批发酵其发酵产量最高可达16.2Kg/m3,提取收率为可达70%以上。具有周期短、产量高、易提取等特点。

③高糖化酶活菌种及其酶制剂

通过对黑曲霉菌株As3.4309的诱变育种,获得一株高糖化酶活黑曲霉突变株,该突变株糖化酶活力是出发菌株的3.5倍左右,其固态麸曲糖化酶制剂酶活力可达8000~11000单位/g(mg/h),折合μg/min单位为133000-184000单位/g。液态发酵糖化酶制剂活力可达3500-4100单位/mL,折合μg/min单位为580000-68000单位/mL。迄今为止,尚未见到高于该菌株糖化酶活力的文献报道或专利。此外,该菌株还具有产酶速度快、不产生色素、无霉腐味等优点,适合进行工业化推广。

应用该突变株建立了固态发酵、液态发酵法生产糖化酶制剂的新工艺,并且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06101020563)。该酶制剂产品能够有效提高淀粉质原料的利用率,可应用于酒类及调味品酿造、发酵食品、纺织品脱浆等应用领域。着类似的功效,既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加强食品营养,也可以制成口服液提高病人的免疫力,还可以加工制作美容化妆品。

④抗脑神经胶质瘤的靶向性药物-重组蝎神经毒素

实验室通过重组东亚钳蝎类氯通道神经毒素的表达纯化、重组毒素对脑神经胶质瘤细胞生物活性测定、电生理活性分析、同位素标记跟踪该毒素在SHG-44原位荷瘤鼠体内的动力学分布等研究,表明该毒素具有神经胶质瘤细 胞靶向特异性,且能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神经胶质瘤早期诊断、生物治疗以及抗脑神经胶质瘤靶向性药物的研发等方面有良好应用前景与开发价值。本研究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ZL200410012544.6)。

⑤蛋白酶抑制剂抗肿瘤药物

本课题组采用基因工程手段,首次在国内外制备出重组蛋白酶抑制剂的产品(rBTI)。目前,该项研究已进入动物实验及药代动力学和药理学等阶段。rBTI的中试生产获得太原市科技局的支持,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山西省科技厅等单位的支持。关于“荞麦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蛋白的研究:获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本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专利号:ZL200510012385.4。4.化学化工方面

理论研究方面是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小组关于杂三金属盐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化学杂志Angew.Chem.Int.Ed.上发表,标志着我校的科研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应用研究方面是应用催化研究小组研制的1,4-丁二醇二段加氢催化剂被山西三维集团采用,并已完成工业化试验,极大地提升了1,4-丁二醇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同时获得了2009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十一五”期间,我校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奖励29项。

五、其他

申请专利254项,比“十五”期间的103项增长了1.5倍。授权163项,比“十五”期间的68件增长了1.4倍,其中发明专利占绝大多数。科技转化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逐步提升。学校与省内各地市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山西汾酒集团、山西三维集团组建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科技创新基地;聚羧酸盐高效水泥缩水剂、绿色农业生产技术、高流态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保元精”口服液、灵芝种植生产技术、低度有色酒的配制技术、新型环保无尘 教具、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收宝”、“肥田灵”生物复合肥等一批科技成果在省内外得到了推广转化,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展了广泛而活跃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先后与美、英、日、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22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聘请杨振宁等130余名海内外专家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五年来共计接受访问学者600多人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700多人次,交流论文600多篇。扩大了学校影响,提高了办学水平。2009年建成山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山西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六、对“十二五”全省科技发展的建议

1、加大力度吸引和留住人才。目前主要缺乏科研骨干特别是科研领军人才,其原因主要是外省市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和丰厚收入与待遇的吸引,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我省缺乏科技人才成长的土壤与环境。因此建议制定更多更优惠的政策,引进与留住优秀人才、尤其是领军人才。

2、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我校的优势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创新的灵魂,但是由于我省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很有限(在全国排列倒数第几位),政府除了省自然基金外,大部分资金都用于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方面。因此建议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以促进我省基础研究追踪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

3、进一步改善科技环境。目前的科技环境不容乐观,表现在:一是管理传统化;二是优惠政策滞后,力度不大;三是企业不成熟,风险意识不强;四是缺乏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五是缺乏科技产业发展的好环境。建议在“十二五”期间,创造条件,改善科技环境,促进高校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二篇: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充分认识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部署,研究制定黄冈“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对于合理部署科技力量,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一)黄冈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十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落实,形成了一个重视科技、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热潮。随着一系列推进科教兴市,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出台与实施,科技工作的宏观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创新越来越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事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0.2万人,较2000年增长8.8%;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2万人;全市拥有研究开发机构160多个;全市R&D(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达到1.8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20%;民营科技企业达到320多家。“十五”期间,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增强了信息服务能力;部分科研仪器配备得到了更新改造,科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2003年,全市专利批准数170余项,比2000年增长118.9%;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84亿元,比2000年增长8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以及光机电一体化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2003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初见成效,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方面,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病的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了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比2000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工业方面,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增强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全市工业企业近30%的生产设备实现了微电脑控制,半数以上的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全市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7.8%,比1995年提高4.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9%,比2000年增加12.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虽然“十五”我市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不大,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名牌产品、知名企业不多,经济竞争能力不够强。二是行业技术发展不平衡,多数企业装备水平、工艺技术还比较落后。三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激励和引导技术创新的政策不配套,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五是研究开发投入不足,R&D经费占GDp的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科技发展不够,“科技瓶颈”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黄冈科技“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纪之交,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人类正加速步入一个崭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我国也即将进入由创新主导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充分估量科技经济发展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影响,迎接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经济由卖方市场进一步向买方市场转变,社会科技需求将更加旺盛,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市科技发展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市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成为党和政府科技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科教兴市战略成为黄冈发展的第一战略;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为湖北乃至黄冈科技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发展途径。这些都为“十一五”湖北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界新技术革命势不可挡,我市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压力;国内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黄冈作为革命老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形势十分紧迫,产业技术和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将严重制约黄冈经济的发展。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切实增强加快黄冈科技发展的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观、市场观、特色观,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加快科技快速发展,推进我市科技工作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黄冈“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现代化,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跨越式发展原则。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超常规发展的思想,选择若干具有自身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重要技术领域,赶超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以技术跨越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科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相结合,通过政策导向与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地推进科技产业化。

3.突出特色原则。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在加快推进我市科技进步进程中,要坚持立足黄冈的科技优势与资源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形成若干新兴支柱产业为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形成具有黄冈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群、高新技术企业群,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科技经济协调发展。

4.加强“集成”原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放眼全国和世界,在资源配置上加强集成;要积极加强政府部门的集成,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前线指挥部”的作用,统筹协调,实现各部门的合作联动,致力形成推进技术创新的合力。

5.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强调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把引进和利用国外省外技术、资本、人才作为加速黄冈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在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产品。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黄冈经济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竞争力和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全省高市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8.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年增长20%;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

--主要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工业化国家9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和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重大新产品;工业信息化水平、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主要农作物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农产品质量显著改善,竞争力明显增强;单位面积的产出逐年递增,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15和20个百分点;乡镇企业装备、工艺、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素质及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企业家队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6万人;科研基地和企业科研机构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财政对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2.0%,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总体部署

黄冈市“十一五”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围绕一条主线,实施三大工程,强化五项措施。

围绕一条主线:即紧紧围绕“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条主线。一方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方面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现代化。

>实施三大工程:即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企业技术进步工程和科技兴农工程。

强化五项措施:即着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突出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科技对外开放;注重加强战略研究与总体规划。

三、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积极培育黄冈第一经济增长点

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尽快形成一批对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增强我市经济实力、实现振兴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三大领域为重点,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着力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

(一)优先发展三大领域

1.光电子信息

重点发展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及设备、工业激光设备、激光医疗设备、光纤传感器、光电测量仪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及其产品,积极发展各种计算机软件。开发光纤、光缆、光纤预制棒、宽带光缆、高频电缆、光电器件及光电仪表、激光防伪、CD-ROM存储设备、多媒体教育软件、CAD/CAM软件、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光盘及光盘机、IC卡及其相关产品。加强新型激光器、GpS、GIS系统、新型光纤传感器件、光电材料的研究开发。

2.生物技术及新医药

全面实施“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重点发展新型中药、生物工程药物及新制剂、新型功能食品、医药新制剂和以生物农药、转基因动植物为重点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因子产品、预防性疫苗、诊断试剂、新型抗病毒、维生素、氨基酸合成药、Bt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新产品,新型高效酶制剂,加强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开发。

3.新材料

重点发展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开发可降解农膜母料和农用新材料、电子专用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及体内植入物、稀土材料、复合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成套设备、油田化学品、工程塑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和通用塑料高性能化、高性能涂料、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超细粉体材料、特种增强材料及制品、新型防水建筑材料等。

(二)重点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

1.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十一五”期间,每年选择10项左右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项目,集中资源,重点组织实施,使重大项目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争取国家各部门对我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争取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各类专项计划;技改计划和火炬计划对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2.按照“抓大促小”的原则,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实施大公司战略和品牌战略。积极推动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上市,“十五”期间,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30个左右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它们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可观的骨干企业。以培育知名品牌为核心,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推动一批在全国有技术竞争力的大型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

在抓好大企业的同时,积极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创造条件。广纳人才,广筹资金,采取优惠的政策,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形成一大批机制灵活、管理规范、市场适应性强、具有竞争活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活跃创新氛围,提供后备项目,培养和锻炼大批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积累人力资本。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步伐

按照深化改革、突出重点、提高水平、办出特色的总要求,加快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要将农业高新技术及产业示范园建设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抓好抓实。着重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建设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增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孵化”功能。二是抓好标志性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园内形成产业特色和优势。三是重点创建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各区每年滚动实施5个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着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

光电子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之一,光电子信息产业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产业。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举全市之力,集全国之力,借世界之力。,以开放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抓大与促小相结合,实现集约型、跨越式的发展。重点发展四大产品群。

&n

bsp;发展四大光电子信息产品群,即发展以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光通信系统及设备、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为主体的信息光电子产品群;以工业激光、医疗激光、光学元器件为主体的能量光电子产品群;以光纤传感、光存储、光显示、光输入为主体的应用光电子产品群;以应用软件、电子商务软件为主体的软件产品群。

(四)全面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

21世纪是更加注重生命质量的世纪,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将是国际竞争最激烈、也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要集成优势,特色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以促进和带动全市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为目标,全面贯彻“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

实施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要以“高水平、高速度、高效益”为基本思路,以重大项目为纽带,集成推进;以基地为依托,点面结合;以培育持续创新能力为根本手段,开放式发展,形成外引内联,共同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的良好局面。

要以中药现代化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结合,重点加强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和中药新剂型的研制,形成一批优质中药品种;以生物工程产品为新增长点,大力发展自主产权的产品,重点研制生物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剂,着力抓好现有优势产品的创新与产业化,大力推进保健食品规模化、集群式发展;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工业,继续抓好现有优势原料药的产品创新,重点研制化学龄前新药和开发药物新剂型,保持和壮大我省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的优势地位;积极推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重点加强动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加大农业生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继续抓好设施农业的配套开发,进一步发展绿色食品。

努力实现四大目标:一是全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其中,新医药产业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7亿元和4亿元,产业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培育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形成1-2个年产值过10亿、10个以上过1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大批中小型科技企业;三是创新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农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和良好运行机制,整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四是形成以武穴为龙头,辐射和带动全市各县市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实施企业技术进步工程,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是“十一五”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要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从工艺装备、产品开发到企业信息化各个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落实。

(一)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提高企业工艺及装备水平

要加大力度,加快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特别是机械、冶金、纺织、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带动传统工业全面升级。

机械工业重点抓好高精密度数控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高等级输配电配套技术和CAD、CIMS技术等的应用。冶金行业重点加强高效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连铸技术、特种耐火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等的应用。

纺织行业重点加强无梭织机、清梳联、精梳、自动络筒、OE纺服装、服装设计CAD以及化纤直接纺、连续纺和服装后整理新技术等的应用。建材行业重点抓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深加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加快水泥超细磨技术、生产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化工行业要围绕石油化工、盐化工、磷化工三大化工行业产品的深加工,重点应用膜分离、超滤等先进分离技术、先进催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1.针对影响全市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组织实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等科技计划。力争在下列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虚拟制造、快速原形、模糊控制、数控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

--模具钢、冷轧钢生产技术,提高合金钢洁度和精度的技术;

--纤维混纺、交织一步法染整、棉毛织物高档印染后整理,化纤仿真织物印染后整理技术;提高麻纺质量的苎麻品种改良、脱胶、纺织及印染整理技术;

--石墨、石膏、膨润土、石英、磷资源等非金属矿的深加工新技术;

--农药复配及农药新制剂技术,有机原料清洁生产技术。

2.加强“两高”(高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含量)新产品开发,着力培育名牌产品。重点开发下列产品:

&nb

sp;--电动汽车、新型散装粮食运输车、双燃料汽车以及发动机电控系统、汽车发动机自动导航装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安全气囊、制动防抱死系统、特种车桥、汽车空调、轿车气门、汽车灯具、汽车密封件、动力转向器等汽车零部件新产品和汽车性能检测设备;

--轿车用先进钢板系列产品、冷轧硅钢片系列产品。

--复合超细纤维、功能化纤维、高强力机织土工布、精毛纺面料、高档化纤面料。

--新型节能、高强、轻质、保温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特种陶瓷、特种玻璃材料。

--新型表面活性剂、高效催化剂、涂料、染料中间体、高效低毒安全新农药等精细化工新产品。

(三)以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大幅提升传统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制造业,是社会生产力持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保障,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和实现工业化的主力军,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基石。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培育后发优势、提升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黄冈是全国革命老区,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必须以信息化为根本手段,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实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专项计划”,以支柱产业,尤其是汽车产业为重点,以迅速提升制造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为目标,逐步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产品创新系统,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制造自动化系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系统,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快黄冈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1.加强制造业各行业适用的CAD/CIMS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推进制造业设计的信息化,力争5年内使全省制造业的CAD技术应用率达到85%以上;积极推进并行设计技术在各行业的开发与应用,力争CIMS在制造业重点骨干企业的应用率达到50%左右。

2.推广应用机械、制药、纺织、冶金、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骨干企业生产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广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3.加强电子商务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加强网络建设与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企业上网,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尽快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促进企业商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

五、实施科技兴农工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是振兴农业的唯一出路。“十一五”期间,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服务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一)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新型设施农业与农业工程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保鲜加工新技术等五大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积极推进四优(优质稻米、优质三元猪、优质油菜、优质水果)工程的实施,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继续健全和完善以县市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的专群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对全市乡镇农技人员实行“农技推广服务资格证”和“上岗证”双证管理制度。

(二)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1.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前瞻性,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努力争取在农业高新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重点抓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粮食、油料、水果、蔬菜的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主要抓好转基因作物新品种选育,粮棉油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林、果、特、花卉脱毒种苗选育及快繁技术,基因工程生产动物蛋白,动物重大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等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农产品加工保鲜新技术和食品新产品研究开发,注重农作物病虫测报防治专家系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系统、畜禽规模化饲养管理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

2.加强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突出区域重点,建立、完善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示范、带动、辐射、推广高产、高效种养技术。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

(三)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黄冈是我省农业大市,农业发展事关大局。“十一五”期间要以特色为基储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形成产业链为核心、企业加基地加农户

第三篇: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把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作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充分认识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部署,研究制定黄冈“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对于合理部署科技力量,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

(一)黄冈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

“十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科教兴市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落实,形成了一个重视科技、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热潮。随着一系列推进科教兴市,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出台与实施,科技工作的宏观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注重创新越来越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事业稳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兴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进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XX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0.2万人,较XX年增长8.8%;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2万人;全市拥有研究开发机构160多个;全市r&d(研究开发)经费投入达到1.8亿元,比XX年增长了120%;民营科技企业达到320多家。“十五”期间,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增强了信息服务能力;部分科研仪器配备得到了更新改造,科研条件得到较大改善。XX年,全市专利批准数170余项,比XX年增长118.9%;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84亿元,比XX年增长8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以及光机电一体化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XX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初见成效,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方面,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病的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大力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快了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省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比XX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工业方面,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增强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全市工业企业近30%的生产设备实现了微电脑控制,半数以上的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全市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7.8%,比1995年提高4.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4.9%,比XX年增加12.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虽然“十五”我市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不大,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名牌产品、知名企业不多,经济竞争能力不够强。二是行业技术发展不平衡,多数企业装备水平、工艺技术还比较落后。三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激励和引导技术创新的政策不配套,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五是研究开发投入不足,r&d经费占gdp的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科技发展不够,“科技瓶颈”仍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黄冈科技“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世纪之交,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人类正加速步入一个崭新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我国也即将进入由创新主导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充分估量科技经济发展对我市科技工作的影响,迎接科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经济由卖方市场进一步向买方市场转变,社会科技需求将更加旺盛,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市科技发展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市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成为党和政府科技工作和经济工作的重要目标,科教兴市战略成为黄冈发展的第一战略;国际、国内新一轮产业转移为湖北乃至黄冈科技及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发展途径。这些都为“十一五”湖北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另一方面,黄冈科技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界新技术革命势不可挡,我市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压力;国内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黄冈作为革命老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形势十分紧迫,产业技术和企业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储备不足,将严重制约黄冈经济的发展。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切实增强加快黄冈科技发展的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发展观、市场观、特色观,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开放的办法,加快科技快速发展,推进我市科技工作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二、黄冈“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现代化,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跨越式发展原则。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超常规发展的思想,选择若干具有自身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重要技术领域,赶超全国乃至世界科技先进水平,以技术跨越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2.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科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坚持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相结合,通过政策导向与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地推进科技产业化。

3.突出特色原则。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在加快推进我市科技进步进程中,要坚持立足黄冈的科技优势与资源优势,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形成若干新兴支柱产业为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形成具有黄冈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群、高新技术企业群,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科技经济协调发展。

4.加强“集成”原则。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放眼全国和世界,在资源配置上加强集成;要积极加强政府部门的集成,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前线指挥部”的作用,统筹协调,实现各部门的合作联动,致力形成推进技术创新的合力。

5.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的原则。增强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强调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把引进和利用国外省外技术、资本、人才作为加速黄冈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在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上下功夫,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产品。

(二)发展目标

“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黄冈经济的支柱产业;传统产业技术水平、竞争力和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经济、社会、科技协调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全省高市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58.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年增长20%;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省的新兴支柱产业。

--主要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工业化国家90年代中期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和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重大新产品;工业信息化水平、新产品产值率、劳动生产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主要农作物实现一次品种更新换代,农产品质量显著改善,竞争力明显增强;单位面积的产出逐年递增,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15和20个百分点;乡镇企业装备、工艺、产品的科技含量,劳动者素质及管理水平有较大提高。

--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科学家和企业家队伍,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1.6万人;科研基地和企业科研机构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市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财政对科技三项经费的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达到2.0%,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

(三)总体部署

黄冈市“十一五”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围绕一条主线,实施三大工程,强化五项措施。

围绕一条主线:即紧紧围绕“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条主线。一方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方面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现代化。

实施三大工程:即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企业技术进步工程和科技兴农工程。

强化五项措施:即着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突出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科技对外开放;注重加强战略研究与总体规划。

三、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积极培育黄冈第一经济增长点

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尽快形成一批对我市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增强我市经济实力、实现振兴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的基本思路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三大领域为重点,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着力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

(一)优先发展三大领域

1.光电子信息

重点发展光纤光缆、光通信系统及设备、工业激光设备、激光医疗设备、光纤传感器、光电测量仪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及其产品,积极发展各种计算机软件。开发光纤、光缆、光纤预制棒、宽带光缆、高频电缆、光电器件及光电仪表、激光防伪、cd-rom存储设备、多媒体教育软件、cad/cam软件、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光盘及光盘机、ic卡及其相关产品。加强新型激光器、gps、gis系统、新型光纤传感器件、光电材料的研究开发。

2.生物技术及新医药

全面实施“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重点发展新型中药、生物工程药物及新制剂、新型功能食品、医药新制剂和以生物农药、转基因动植物为重点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开发基因工程药物、细胞因子产品、预防性疫苗、诊断试剂、新型抗病毒、维生素、氨基酸合成药、bt生物农药和植物农药新产品,新型高效酶制剂,加强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开发。

3.新材料

重点发展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开发可降解农膜母料和农用新材料、电子专用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及体内植入物、稀土材料、复合金属材料制备工艺及成套设备、油田化学品、工程塑料生产技术及装备和通用塑料高性能化、高性能涂料、高性能密封材料及制品、超细粉体材料、特种增强材料及制品、新型防水建筑材料等。

(二)重点抓好项目、企业、基地三个环节

1.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十一五”期间,每年选择10项左右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项目,集中资源,重点组织实施,使重大项目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争取国家各部门对我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争取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各类专项计划;技改计划和火炬计划对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2.按照“抓大促小”的原则,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实施大公司战略和品牌战略。积极推动和支持企业兼并、重组、上市,“十五”期间,培育若干个年销售收入过1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30个左右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它们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可观的骨干企业。以培育知名品牌为核心,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推动一批在全国有技术竞争力的大型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的形成。

在抓好大企业的同时,积极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创造条件。广纳人才,广筹资金,采取优惠的政策,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形成一大批机制灵活、管理规范、市场适应性强、具有竞争活力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活跃创新氛围,提供后备项目,培养和锻炼大批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积累人力资本。

3.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与发展步伐

按照深化改革、突出重点、提高水平、办出特色的总要求,加快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要将农业高新技术及产业示范园建设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抓好抓实。着重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建设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增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孵化”功能。二是抓好标志性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园内形成产业特色和优势。三是重点创建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培育企业自主开发产品的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四是各区每年滚动实施5个产学研合作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着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

光电子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核心技术之一,光电子信息产业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战略产业。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举全市之力,集全国之力,借世界之力。,以开放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抓大与促小相结合,实现集约型、跨越式的发展。重点发展四大产品群。

发展四大光电子信息产品群,即发展以光纤光缆、光通信器件、光通信系统及设备、移动通信系统及设备为主体的信息光电子产品群;以工业激光、医疗激光、光学元器件为主体的能量光电子产品群;以光纤传感、光存储、光显示、光输入为主体的应用光电子产品群;以应用软件、电子商务软件为主体的软件产品群。

(四)全面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

21世纪是更加注重生命质量的世纪,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将是国际竞争最激烈、也最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要集成优势,特色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出发点,以促进和带动全市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为目标,全面贯彻“湖北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

实施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推进计划要以“高水平、高速度、高效益”为基本思路,以重大项目为纽带,集成推进;以基地为依托,点面结合;以培育持续创新能力为根本手段,开放式发展,形成外引内联,共同推进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化的良好局面。

要以中药现代化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结合,重点加强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和中药新剂型的研制,形成一批优质中药品种;以生物工程产品为新增长点,大力发展自主产权的产品,重点研制生物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剂,着力抓好现有优势产品的创新与产业化,大力推进保健食品规模化、集群式发展;积极运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的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工业,继续抓好现有优势原料药的产品创新,重点研制化学龄前新药和开发药物新剂型,保持和壮大我省原料药及化学合成药的优势地位;积极推进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重点加强动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加大农业生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继续抓好设施农业的配套开发,进一步发展绿色食品。

努力实现四大目标:一是全省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5亿元,其中,新医药产业和农业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7亿元和4亿元,产业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培育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知名品牌、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形成1-2个年产值过10亿、10个以上过1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一大批中小型科技企业;三是创新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农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和良好运行机制,整体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四是形成以武穴为龙头,辐射和带动全市各县市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实施企业技术进步工程,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调整工业经济结构,是“十一五”我市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十一五”期间,要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从工艺装备、产品开发到企业信息化各个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紧落实。

(一)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工业,提高企业工艺及装备水平

要加大力度,加快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等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特别是机械、冶金、纺织、化工、建材等支柱产业的推广和应用,实现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设备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带动传统工业全面升级。

机械工业重点抓好高精密度数控技术、精密成型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高等级输配电配套技术和cad、cims技术等的应用。冶金行业重点加强高效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高效连铸技术、特种耐火材料新技术和新产品等的应用。

纺织行业重点加强无梭织机、清梳联、精梳、自动络筒、oe纺服装、服装设计cad以及化纤直接纺、连续纺和服装后整理新技术等的应用。建材行业重点抓好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深加工及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加快水泥超细磨技术、生产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化工行业要围绕石油化工、盐化工、磷化工三大化工行业产品的深加工,重点应用膜分离、超滤等先进分离技术、先进催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

1.针对影响全市工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组织实施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等科技计划。力争在下列几个方面实现突破:

--虚拟制造、快速原形、模糊控制、数控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

--模具钢、冷轧钢生产技术,提高合金钢洁度和精度的技术;

--纤维混纺、交织一步法染整、棉毛织物高档印染后整理,化纤仿真织物印染后整理技术;提高麻纺质量的苎麻品种改良、脱胶、纺织及印染整理技术;

--石墨、石膏、膨润土、石英、磷资源等非金属矿的深加工新技术;

--农药复配及农药新制剂技术,有机原料清洁生产技术。

2.加强“两高”(高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含量)新产品开发,着力培育名牌产品。重点开发下列产品:

--电动汽车、新型散装粮食运输车、双燃料汽车以及发动机电控系统、汽车发动机自动导航装置、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安全气囊、制动防抱死系统、特种车桥、汽车空调、轿车气门、汽车灯具、汽车密封件、动力转向器等汽车零部件新产品和汽车性能检测设备;

--轿车用先进钢板系列产品、冷轧硅钢片系列产品。

--复合超细纤维、功能化纤维、高强力机织土工布、精毛纺面料、高档化纤面料。

--新型节能、高强、轻质、保温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特种陶瓷、特种玻璃材料。

--新型表面活性剂、高效催化剂、涂料、染料中间体、高效低毒安全新农药等精细化工新产品。

(三)以制造业信息化为重点,大幅提升传统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制造业,是社会生产力持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保障,国家或地区经济竞争水平的最直接体现和实现工业化的主力军,是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基石。制造业信息化是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培育后发优势、提升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黄冈是全国革命老区,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大,必须以信息化为根本手段,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十一五”黄冈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实施“制造业信息化重点专项计划”,以支柱产业,尤其是汽车产业为重点,以迅速提升制造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为目标,逐步建立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核心的产品创新系统,以计算机控制为核心的制造自动化系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系统,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快黄冈企业的现代化进程。

1.加强制造业各行业适用的cad/cims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推进制造业设计的信息化,力争5年内使全省制造业的cad技术应用率达到85%以上;积极推进并行设计技术在各行业的开发与应用,力争cims在制造业重点骨干企业的应用率达到50%左右。

2.推广应用机械、制药、纺织、冶金、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骨干企业生产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广以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3.加强电子商务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加强网络建设与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企业上网,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尽快建立自己的局域网,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促进企业商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

五、实施科技兴农工程,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是振兴农业的唯一出路。“十一五”期间,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动力,围绕服务于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农民收入,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一)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力度,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新型设施农业与农业工程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保鲜加工新技术等五大农业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积极推进四优(优质稻米、优质三元猪、优质油菜、优质水果)工程的实施,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率。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继续健全和完善以县市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村为基础的专群结合的农技推广体系。对全市乡镇农技人员实行“农技推广服务资格证”和“上岗证”双证管理制度。

(二)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1.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突出前瞻性,加大研究开发力度,努力争取在农业高新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果。重点抓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粮食、油料、水果、蔬菜的保鲜、加工技术研究开发。主要抓好转基因作物新品种选育,粮棉油杂交优势利用技术,林、果、特、花卉脱毒种苗选育及快繁技术,基因工程生产动物蛋白,动物重大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等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农产品加工保鲜新技术和食品新产品研究开发,注重农作物病虫测报防治专家系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信息系统、畜禽规模化饲养管理系统等农业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

2.加强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突出区域重点,建立、完善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示范、带动、辐射、推广高产、高效种养技术。加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建设。

(三)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将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黄冈是我省农业大市,农业发展事关大局。“十一五”期间要以特色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形成产业链为核心、企业加基地加农户为主要模式,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推进计划”,实现优势集成,重点突破,全面提高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农业增效。

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化要围绕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开展技术创新。粮油等大宗农产品要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技术、双低油菜适温榨油新技术、饼粕综合利用技术、菜籽壳及油脚等副产品利用技术、优质稻米加工技术、水稻加工转化技术方面重点突破;蓄牧业要实现重大疫病监测防治技术、饲料及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肉制品加工技术、特色地方水禽新产品加工技术的重点突破;名特优水产品要实现名优水产苗种繁育技术、水产品保鲜保活与安全贮运技术、水产品加工技术的重点突破;林产品要从林木产品和林产化工两方面展开,重点突破杨树等工业用材林高效利用加工技术、林产化学加工技术、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名优花卉组培技术;优质水果与特色蔬菜要重点突破莲藕贮运保鲜技术、莲藕出口系列产品开发、莲藕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马铃薯及莲藕等工厂化组培生产技术、蔬菜贮运保鲜技术、特色地方蔬菜资源开发技术、特色水生蔬菜资源开发技术、水果采后综合处理与加工技术;特色资源要重点突破魔芋系列产品开发、名优茶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蜂产品系列开发加工技术、食用菌加工技术、板栗贮运保鲜和深加技术。

要基本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协作攻关,在六大优势领域的30项共性关键技术中取得一批重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化成果;二是通过扶持10个龙头企业及其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全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优势农产品增值达到3倍以上;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培植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我市农产品加工工业,壮大龙头企业的经济规模,带动我市特色农业发展。

(四)实施科技扶贫致富行动

发展是硬道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十一五”期间,要以富民、富县为目标,以优势资源为载体,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实施大别山区科技致富行动,推进科技扶贫致富,带动全市广大农民脱贫致富。

实施大别山科技致富行动,重点建设一个网,抓好5个“十”。建设一个网就是建设农村信息网,推进大别山区农业信息化。抓好五个“十”,即抓好十大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十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设,十大农产品加工名牌产品的开发培育,十个重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十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六、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科技促进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围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物质精神需求和消费水准,切实推进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

(一)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以新技术为切入点,围绕避孕、节育、优生和生殖保健进行科学研究,为实现人口控制和优生优育目标提供技术保障。重点加强高效新型避孕节育技术、药物和器具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积极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早孕中止药物。同时要强调以人为本,从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生活质量入手,研究发展生殖保健和产前诊断技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二)开发应用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新产品、新技术,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要加强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方法和技术研究,积极应用采矿新技术。重点开发金矿渣和粉煤灰等废物资源的高值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材料复合技术。加强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水污染控制综合集成技术开发,重点开发耗水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研究水资源优化调配和特殊水域净化技术,推进节水和污水控制技术产业化。研究应用量大面广、对环境影响大的污染源、物的无害化管理及治理方案与技术,开发应用工业污染源、造纸废水的防治、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和典型重点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设备,积极防治乡镇企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

(三)积极开展减灾防灾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重点研究开发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有重大影响的技术问题。研究、应用短期气候预测预报技术,地震预测预报技术,火灾预报、监控和自动扑救技术,旱情等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四)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领导,逐步将科普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治理;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各类学术团体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坚持“以人为本”、“素质为本”的方针,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着力提高广大产业工人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能力,广大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广大青少年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科学管理的能力;加强对科普事业的投入,认真抓好科普重点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科普专用设施的“窗口”、“示范”作用,开展面向科技影视和广播节目制作人员、科技类期刊、报纸记者和科普管理人员的科普业务培训活动;加强专业科普队伍建设,办好一批科普团体,增强科普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成立“专家学者科技报告团”、“专家学者科普服务团”,深入基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

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黄冈技术创新体系的总体框架是:建立竞争、开放、协作的科学研究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和灵活高效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又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围绕增强我市光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先进制造技术以及农业、汽车、纺织、化工等重点领域或行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加快工程技术中心和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主要农作物育种、玉米、油菜、中药现代化、生物工程药物及制剂、生物材料、数控技术、汽车数字化等一批工程技术中心。积极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以产权为纽带联合共建技术中心或中试基地,积极支持科研机构转制后的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包括、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优质水果种苗基地等科技产业化基地等。

(二)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建立、健全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

中介机构是创新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联系科技与经济的纽带。要大力发展技术、人才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管理咨询、技术产权交易、无形资产和科技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强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规范管理。要鼓励大多数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转制为企业化管理的中介服务机构或转变为面向企业、农村及社会进行技术转移、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培训的科技型服务企业,鼓励有一技之长的科技人员创办各种中介服务机构。

加大信息资源、信息园及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围绕信息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依托有基础的单位或机构,抓好科技资源信息库、科技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三)创立若干知识创新基地,推进知识创新

建设知识创新基地是发挥创新优势,在国内外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的迫切要求。要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原则,突出优势领域和重点学科,培育一批代表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精干的科技队伍,为黄冈市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要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三大领域的优势学科,取得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源和成果库,并为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企业间的联合,建立知识创新基地与技术开发机构、企业之间的协作机制,鼓励企业着眼长远竞争发展需要,积极参与知识创新。

八、主要政策措施

(一)着力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一把手工程”,切实抓好对各市州县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注重发挥科技、计划、经济及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加强集成,形成责权分明,部门联动的技术创新工作机制。发挥科技主管部门在科教兴市中的“前线指挥部”的功能。

投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条件,是实施科教兴市的基本保证。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调整投资结构,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拨款、金融贷款、企业自筹、风险投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多渠道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投资体系,提高技术创新投入占gdp的比重。

企业是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要运用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强化企业的投入意识,引导各类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增加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大中型企业和有条件的小型企业,都要积极落实关于企业提取技术开发基金的有关规定。科研、设计单位应从所得收益中,按规定提取适当比例,建立科技发展基金;要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科技投入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确保各级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继续拓宽科技金融资金渠道,进一步增加科技信贷投入。按照“有限参与,积极扶持”的原则,一方面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地持扶兴办一批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另一方面制定有关政策,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及大型企业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同时积极寻求国际风险投资业涉足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以拓宽资金来源,促进我市风险投资业的国际标准化运作;积极帮助有条件的高技术企业上市或到创业板块市场融资,加速推动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突出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文化与技术素质,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是实现“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关键。要根据科教兴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青年学科带头人和新型的科技企业家,建设一支跨世纪的宏大科技队伍。要努力创造青年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拨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委派他们在关键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承担重任,使他们在实践中健康成长。积极加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定期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出国学习培训。鼓励企业和企业集团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支持高校、大型企业科研机构建立博士后流动站。

要着力提高全体劳动者的整体文化与技术素质。在农村,要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适用先进科学技术普及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与技术素质,并结合科技兴农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着力培养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农村经济技术能手。在城镇企业,要大力加强职工队伍文化教育与技能培训,对新增加的城镇劳动者要全面进行职业教育,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对于下岗待业人员,要根据产业流动的要求进行再就业培训;对在岗人员要以岗位技能培训为重点,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

制定关于知识资本化并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持股的政策,选择有条件的企业或区域进行试点;制定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政策,降低门槛,放宽条件,为科技人员创办科技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狠抓已出台的促进技术创新,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的落实。

加大技术创新立法和执法力度。为加强技术创新,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有关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推进贯彻落实。要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

(三)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引导和促进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其与有实力的大企业进行联合和重组。重点抓好高校、大院大所的产业化工作,使之成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加快科研机构的改制改革步伐。应用开发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要加快向企业化转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要转为企业法人或非营利机构。

大力加快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把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作为加速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促进它们上规模,上水平。

积极推进科技计划改革。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各主要科技领域发展纲要的宏观指导下,调整计划体系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科技计划体系按三大类计划设置,即研究发展类计划、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类计划、科技能力及产业化环境建设类计划。第一类计划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计划及专项科学基金计划;第二类计划包括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成果推广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第三类计划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风险投资、孵化器建设等。以科技产业化为目标,建立纵深部署、横向协调的计划管理体制,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建立新型的矩阵管理模式,实行计划决策、管理和评价相对分离,相互制约约束机制,增强计划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合理性;扶持一批独立的科技中介机构;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大力推行科技项目招投标制,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的支撑条件和法规体系。

(四)进一步推进科技对外开放

组织全市科技力量,选择优势领域,积极参与国家、省科技合作计划,大力引进国外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提升全市技术创新起点,为提高全省科技实力、技术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服务;全方位开拓国际科技人才资源,尤其是要发挥黄冈海外留学生、同乡会的作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鼓励海外华人带技术、成果、资金来鄂创业;鼓励和支持科技开发机构和企业对外开展合作研究,建立合作关系,吸引海外资金投入到湖北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来;实施科技兴贸计划,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努力培植科技产品出口源。培育一批重点出口产品的骨干企业,扶持一批出口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使其成为科技产品出口的产业基地;构建对外科技合作信息系统网络,搞好“三库”(信息库、人才库、渠道库)建设;大力开展民间对外科技活动,促进民间组织机构成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桥梁纽带,发挥其作为官方对外科技合作渠道的补充和延伸的积极作用。

(五)注重加强战略研究与总体规划

战略问题是发展的首要问题。各地、各行业、各单位都要从战略上对“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进行总体研究,找准切入点,选准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逐步实施。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科技发展的预测研究,掌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动态和趋势,对有较大潜力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筹划;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产品开发、市场开发、资本运作等多层次的战略研究,确定发展目标和思路,做好发展规划和布局,更好地加快企业发展。科技发展计划要加大对战略与规划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第四篇:十一五科技工作总结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组织管理优秀组织奖—红花岗区科技工作总结

“十一五”工作总结

一、“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发展的总体情况

1、科技计划安排的基本情况(项目、经费)

十一五期间,区级财政共安排科技计划经费5559万元,实施科技项目174项,重点支持新材料产业、中药现代化产业和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发展。

2、科技计划管理和改革经验

科技计划管理在原《区科技三项费管理办法》的基础上,2007年,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区情实际制订《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优先支持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共性、关键性、公益性科技研发项目,严格实行专家评审制,相同项目实行招标制,防止项目的重复建设。

3、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加强科技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的基本情况

区委、政府先后制定下发《国家级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与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意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08年中医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政府投资项目专家咨询评估制度的实施方案》等政策,确定全区中长期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领域、工作任务、保障措施,突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为积极扶持遵义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坪桥基地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先后编制了《坪桥基地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型新材料生态工业基地发展规划》,着力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培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截止2009年底,1

入驻企业26户,完成工业总产值34亿元,解决就业近10000人。

4、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新举措

我区按照《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积极搭建功能服务平台和产业服务平台,有效增强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整合遵义中药研发资源,组建“遵义市医药科技工程研究开发中

心”,开展研发项目40余项,上报新药审批15件,获得批件转入生产的4项,承担一批国家、省、市、区中药现代化科研课题和质量标准提高、技术改造项目。获得外观专利4件、申请发明专利4件,产生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组建遵义市红花岗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持完成《遵义市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人才发展规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实施计划》等近20项课题研究工作。服务企业150多家,成功申报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12项。已成为遵义市基础设施完善、服务手段先进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二、“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情况

1、牵头承担和参与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数量、经费,以及实施和完成的基本情况

我区立足于“挖掘一批、申报一批、立项一批”的理念,成功申报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共123项,获得上级资金6769.88万元。其中26项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就实现销售收入482892.34万元、创利税6833.54万元、新增就业11385人。如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大型镁法还原-蒸馏工艺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项目, 成功开发出了世界最大炉型----12吨倒U型还原-蒸馏新型联合炉,解决了我国海绵

钛行业劳动生产率低、原材料、能源消耗高等问题,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已获得专利6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正在申请专利5件。

2、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具体做法和措施,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的成功经验

强化组织保障:对重大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区政府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确保配套资金到位:按照项目具体情况,区政府给予相应的资金匹配,并督促项目实施单位资金到位。

科学分解,明确责任:制定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定期考核。

技术保障:成立项目专家咨询小组,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跟踪服务:对获得立项的科技项目纳入管理,定期进行跟踪和了解,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以上措施的落实,确保了我区实施的国家科技项目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通过验收。

3、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以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新材料重点产业: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究,成功开发出《还原蒸馏强制散热技术》、《氯化环保治理技术》等大批国内领先的技术,2006年来,获得省部级奖励10余项,共申请专利81件,已获专利62件,主持编制、修订了《海绵钛》、《高钛渣》、《钛粉》等国家行业标准10多项。成为中国钛业的领军企业。如实施的《超高纯大尺寸钛原料制备技术研究与开发》(国家02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为我国做强航空航天、大规

模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业提供基础材料支持。

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航空用钢丝绳》、《三角股钢丝绳生产工艺创新》等国内领先的技术,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特大跨径悬索桥缆索系统关键材料研究》产品已应用于浙江舟山西堠门大桥、贵州坝陵河大桥、广州黄埔大桥等国家大型桥梁工程,项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某研究所就《神舟飞船垂挂吊索钢丝绳研制及生产》项目合作,研制出的CFRC结构钢丝绳将用于我国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上。

中药现代化产业:

加快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强化中药产业的自主创新。百花医药集团实施的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八味和胃口服液》关键工艺将生物发酵与传统工艺相结合,达到年产10万箱的生产能力,新增销售收入3500万元,利税1010万元;实施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钩藤降压缓释制剂研究》,具备技术先进,工艺稳定,质量可控的技术要求,研发过程中已申请三件国家发明专利。

遵义廖元和堂药业有限公司实施的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化风丹”二次开发》,对中药传承与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如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鱼腥草规范化种植及产业化》项目,完成了3个鱼腥草药品的研究开发,形成鱼腥草规范化种植1.027万亩,每年可以为农民增加7603.2万元。

遵义市金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国家星火计划《无公害肉猪配合饲料技术推广与优质肉猪产业化》项目,实现销售收入3950万元,项目带动了6个县12个乡镇近2万多户加入到养殖行业中来。

社会事业:

我区教培教研中心实施的《高中新课程学科学习策略的系统开发与教育实验研究》项目,将学科学习策略的理论与新课程改革高度融合,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从2006年以来,我区高考、中考连续取得遵义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还培养了一支科研、教学骨干教师队伍。项目研究产生了长期、持续的效果。

我区疾控中心实施的《红花岗区艾滋病疫情现状及防控策略》项目,在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监测检测、行为干预、感染者关怀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红花岗区伤寒主要流行因素探讨》项目的实施,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使伤寒发病率从每年3000多例下降到每年40多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综上,通过对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为我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提升了我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革命老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五篇:十一五科技辉煌成就

“十一五”期间喀喇沁旗科技工作成就

“十一五”期间,喀喇沁旗科技工作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全旗科技进步和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明显提高。旗科技局、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科教兴旗、人才强旗”的发展战略为指引,引导企业科技创新、推广农村适用技术,有效的发挥了科技在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助力作用。喀喇沁旗连续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旗”、“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普示范旗”。

一、

下载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报告(科技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20年远景规划纲要(合集)

    “十一五”期间,是举国上下着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朝着小康目标阔步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一接三新”、“争当四个排头兵” 、“融入一小时经济圈”的振奋时期。为了......

    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共5篇)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加速发展,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世纪日趋激烈的经济技术竞争,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

    十一五终期评估报告科技部分

    “十一五”终期评估报告(科技部分) 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在市人口计生委的关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决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实施方案(5篇材料)

    安徽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一五”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发展原则 “十一五”期间孵化器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中国科技企业......

    “十一五”计量科技工作总结

    淮北市计量测试研究所 “十一五”计量科技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全省质检科技工作会议以来,我所认真贯彻落实省局部署,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完善科技管理......

    十一五期间海南科技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海南科技工作总结一、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1、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产业化项目593项,是“......

    河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河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草案) “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调整......

    关于“十一五”期间四川省民生问题发展的报告(精选合集)

    关于“十一五”期间四川省民生问题发展的报告 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次的寒假期间对四川省的民生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和统计,在调查的同时又主要倾向于对绵阳市的民生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