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自信
2016121375申贵萍 学科教学历史
摘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活力,对我们长期以来建立文化自信有着特殊的、积极的意义。而现如今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少有问津,逐渐被当代人,尤其是青少年所遗忘。本文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来思考中国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问题及解决措施
文化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是以中国的儒家文化为基础及历代王朝发展而来的包含政治意识、思想宗教、教育、生活的一种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文化的美好记忆,具有活态性的特征,它以人为载体,又需要依靠人来传承。然而我们对非遗的保护和重视却少之又少。实际上,我们目前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存在着
很多的问题和隐患,导致面临失传甚至绝迹的危险。而保护“非遗”,就是在帮助我们人类记住自己“回家的路”,回归自然,回归本性,回归我们最原始的文化面貌,是我们提高文化自信最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存在的问题
1、地方保护机制欠缺。很多地方由于地处偏远,对于政府的政策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表现为“轻普查重申报、重申报轻保护”。我们面临的问题主要就是有申报,无保护,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如云南东川的彝族神鼓曾经获得“第七届中国民间才艺·山花奖”,荣登吉尼斯之夜,代表中国民间艺术访问韩国,是2008年奥运会和春节联欢晚会的备选节目,但是由于保护机制欠缺至今已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淡忘。我国基本上已经形成“非遗”保护体系,国内目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系列法律法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文化遗产的第一保护人应该是政府。因此,地方立法也是目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解决的问题。
2、后继无人。首先,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新鲜的事物,更加方便的器械代替了原来的手工生产,很多人渐渐失去了这一项技能,同时又忙于生计,更加加速了原生态事物的退化和消失。其次,传承人的生存状况普遍较差,特别是一些传承下来的老艺人因年逾古稀、生活缺乏保障,年轻人又缺乏传承的经济动力,使得一些民间传承随着老人的离去而失传灭绝。
3、专业素养的缺乏。由于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力度和宣传力度不够,很多青少年对保护非遗的重要性不了解,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非遗专业人员较少,缺乏专业知识的学习。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与保护
对非遗的保护,除了政府立法之外,还有一些活化措施:
1、建立“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以规划优先,整体保护为原则。在民族聚居地建立“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以规划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方向,保护相关的一系列遗产为目标。根据非遗项目的产生背景、生存现状和独特形态分类分级,区别对待,分别编制我区非遗项目发展规划。着力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大协调力度,明确具体责任和任务,建立文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可以借助当地的旅游资源,在不损害原生形态的基础上搭建交流平台,进行嫁接、变形、重构,相互汲取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行重组形成新的文化创意。
2、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坚持传承是非遗保护的必经之路,首先,应该定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收集,汇报。定期开展非遗认定工作。资助一部分生活困难的继承人,给予表彰。对相关非遗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定期对非遗开展宣传,讲座、展示和交流等公益性。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半以技艺传承,口传等方式加以延续,在传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信息断链,使其不适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间协会和社团组织等密切协作,通过高校的名师名家对其进行保护,研究,将会是现今对非遗保护最有力的方式之一。学生是将来社会发展的新鲜血液,是国家富强的有生力量,如果能把文化的保护推广到校园中,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从而保护我们国家现有的文化,同时也为非遗保护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研究。
3、与商业化、旅游化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都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日常生活中留下来的,对本地深远影响,是本地区人民的代表,然而其他地区的人民,不知道或者不了解这一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核心,保护是为了拯救即将灭亡的优秀传统文化,更多的是让人民群众了解这一文化,使得这种文化深入人心。
因此,我们认为不仅在“文化遗产日”呼吁大家参与遗产的保护,了解中华民族的精髓。保护不仅仅要政府,还需要商业的炒作,旅游业的支持。当地政府在保护的基础上,吸引外来游客,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表演,明信片,礼品等方式加以销售。形成产业链。不仅使国内游客了解这一遗产,也使中国的民俗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
保护“非遗”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它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一个剧种、一种民俗,抑或一项手艺、一种风味,等等,人类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过了上百成千年的流传和积淀而成,如果没有上自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领导干部,下至亿万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保护“非遗”只是一句空话。同时,对于薪火相传至今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还应该树立自信,懂得自珍自爱。所有堪称“非遗”的历史文化遗存,都是人类创造的宝贵财富,都将以一种适当的表现形式惠及人类自身,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自信——唯有“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最终做到“文化自珍”,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让我们能够看到传承的希望所在。像贵州省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最大的效果就在于开启学子们的兴趣点。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求,而非遗文化的传递,如何培植兴趣才是重点。贵州省的例子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因为作为多民族的省份,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在非遗传承的链条上,人才辈出是最理想状态。对很多非遗项目,往往面临着“人走技失”的困局。而打破这个困局,关键问题在于完善人才培育机制,让非遗的传承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不同时代的“手艺人”代代相传。而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小学和中学阶段来说,只是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对于高校来说,就需要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上努力。目前,高校可以从开设非遗选修课上作为突破口,再进一步设置非遗必修课,从而在高校中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
文化遗传作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文化遗传就是保护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推进“非遗”进校园是至关重要的,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非遗”进校园大有可为。
开设“非遗”校本课程是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作为学校,完全可以制作符合本校校情和地方文化特色制定内容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略本土“非遗”文化遗传的独特魅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本土“非遗”文化的理解,更有利于本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开展方言课,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我们的语言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比如,引导传统戏曲进校园,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诸如此类,都是有效传承本土“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
立足本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实践活动。作为学校,可与文化单位建立对口的教育实践基地,通过开展文化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感受本土“非遗”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创设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环境熏陶。学校可充分利用橱窗、板报、广播节目、班会课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与本土文化面对面,让文化的种子扎根在学生心中。
本土“非遗”进校园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学校要做有心人,要做用心人,真正搭建平台,让文化传承大优可为。
本次活动联合了县文化馆在教学楼大厅特设了五个方阵,依次是变脸馆,越剧馆,剪纸馆,布袋戏馆,提线木偶戏馆,每个方阵分别由民间艺术大师张永新、邢玲娟与柯秀容、金素清、郑运德、许正桃坐镇。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大师精彩绝伦的表演,吸引了大批的幼儿及家长驻足观看,大家纷纷送上了热烈的掌声,与此同时每个班级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活动,幼儿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其
中。
在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机关幼儿园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孩子们在民间艺术家的魅力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体验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之处,萌发了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展望未来的一切,我们更加珍惜美好的六月,让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的童年!
当然,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实现非遗传承,更需要有创新的理念。而学校,尤其是高校往往是创新高地,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人们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也能够激发创新的灵感,从而换取非遗传承新的形式。可以说,在非遗传承上,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载体和形式,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共同呵护非遗的传承。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同时,非遗文化也可以走进社区,走进更为基层的地方,让非遗的未来传承更为广阔。(苏彦)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各地纷纷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丰富孩子们的业余生活等方面入手,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领悟“传统之美”。
让孩子从小学习传统文化,教材是基础。当下许多城市推陈出新,编写适合适龄儿童阅读的教材,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引入教材,使阅读过程既有教育性又有可读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除了注重教材革新外,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形式上,非物质文化因其新颖、有趣,容易被儿童接受,成为许多地区推广传统文化的范本。全国中小学校纷纷邀请大师名家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互动,为幼小的心灵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等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保护教学基地,真正做到了非遗项目保护从娃娃抓起,加强了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珍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郝萱琳在傅山小学传授剪纸技艺,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兴趣爱好,推动剪纸艺术的传承。苇编老艺人给孩子们传授技艺。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
学校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增加古文比例?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走进课堂?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哪些误区?这些问题的确引人深思。
学习传统文化关键在于“领悟”,把传统文化当作生活中的智慧与美,而不是一种“古书”、“落伍”或“久远”。对于,孩子们而言,千万不要小看小孩子们的“鉴赏力”,如今的孩子,既然能“三岁读诗”,更能在小小年纪领悟“传统之美”。而孩子天生对文化美的鉴赏力,需要家长、学校、老师、社会形成一个呵护“传统美”的氛围,这样,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就会对“传统文化之美”有一个内心的意愿和感受。
传统文化“近生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最重要的是“文化自信”,这是民族文化之魂,自信才有美丽,而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之中,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一定要通过“必要的形式”去展示和发扬,但一定不能“就形而形式”、“重形式而轻内容”。
传统文化教育就要从“小”下手,让传统文化之美从孩提始起就培养文化和艺术的欣赏力,而生活中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生存能力”,还有对美的“鉴赏力”。不管今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一定要有对本民族文化的欣赏力,这表示民族生命力和精神的成长。一个民族最兴旺的时候,一定是传统文化发扬最广大的时候。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历史责任和使命。
第三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本真包括“真正”、“真实”、“完整”。
1、真正:如捏面人,小孩子也会捏,但没有套路,是瞎捏着玩,不是“真正”,真正包括传统的技巧、材料和技术要求和规范。
2、真实:能作成产品,可见、可听、可触,如山歌,不能仅有文字记载,没人能唱。
3、完整:有一整套完整全面的体系,会唱1~2首歌不是完整,起码继承了较多的,较全的内容。应该是不是古代遗迹,而是靠人们传承而到来的古代产生的文化。如:维吾尔十二木卡姆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2010新添两项:京剧、中医针灸
2011年新添一项: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福建南音
南京云锦
安徽宣纸
贵州侗族大歌
广东粤剧
《格萨尔》史诗
浙江龙泉青瓷
青海热贡艺术
藏戏
新疆《玛纳斯》
蒙古族呼麦
甘肃花儿
西安鼓乐
朝鲜族农乐舞
中国书法
中国篆刻
中国剪纸
中国雕版印刷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端午节
妈祖信俗
羌年(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麦西热甫(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活字印刷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经有过很多主人,这些人很多都是大人物,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每个人物后边都是一大笔非常重要的遗产,所以说,保定在我心里是沉甸甸的。但是过去多少年变化,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以来,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在这种大的冲击下,在这种大的冲击下,这个城市还剩下多少,这是我是关心的。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想知道还剩下多少。那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应该把它保护好了,用什么办法保护,怎么保护,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从全国各地来看,它有一些共同的问题,我们把共同性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层次上,来进行思考,一些比较大的,比如导向啊,战略啊,在这些问题上,要想一想。
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我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应该在一开始的时候,应该先想到文化问题。一个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我们应该请各方面的专家,对城市进行研究,找到这个城市的核心,究竟那些是城市的文化个性,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动。比如说重要历史街区,历史板块,标志性的建筑物,等等,这个必须是要保住的。这样,这个城市怎么变,它的骨格,它的文化个性都不会变。但是我们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为什么?因为那时我们太穷,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太差,急于改变功能性的设施,想搞得好一点,大一点,舒服一点,可是我们是顾此失彼,可我们现在再想挽救,就来不及了,因为历史是一次性的,不可复制,也不能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