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标准目录

时间:2019-05-14 01:5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hse标准目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hse标准目录》。

第一篇:hse标准目录

油气集输

1、AQ 2012-2007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pdf

2、AQ 2016-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失控井口点火时间规定.pdf

3、AQ 2017-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危害程度分级方法.pdf

4、AQ 2018-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安全防护距离.pdf

5、GB/T 21412.4-2013 石油天然气工业 水下生产系统的设计与操作 第4部分:水下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pdf 替代GB/T 21412.4-2008

6、Q/SY 1124.10-2012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10部分:天然气集输站.pdf

7、Q/SY 1524-2012石油天然气安全监理规范.pdf

8、Q/SY XJ0711-2011热力采油湿蒸汽发生器仪表技术参数规程.pdf

9、Q/SY XXXX—XXXX上锁挂牌管理规范.pdf

10、SY/T 5536-2016原油管道运行规范 替代SY 5737-2004原油管道输送安全规程.doc

11、SY 5985-2014液化石油气安全规程 替代SY 5985-2007 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规程.pdf

12、SY 6014-2010 石油地质实验室安全规程.pdf

13、SY 6320-2016 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安全规程 替代SY 6320-2008 陆上油气田油气集输安全规程.pdf

14、SY 6354-2016 稠油注汽热力开采安全技术规程 替代SY 6354-2008 稠油注汽热力开采安全技术规程.pdf

15、SY 6360-2016油田注聚合物、碱液、表面活性剂开采安全规程 替代SY 6360-2008 油田注聚物开采安全规程.pdf

16、SY/T 6276-2014石油天然气工业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替代SY 6361-1998 采油采气注水矿场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doc

17、SY 6561-2011 油气田注天然气安全技术规程.pdf

18、SY 6562-2011 轻烃回收安全规程.pdf

19、SY 6565-2011 油气田注二氧化碳安全规程.pdf

20、SY/T 0027-2014 稠油注汽系统设计规范 替代SY/T 0027-2007 稠油注汽系统设计规范.pdf

22、SY/T 5643-2010 抽油杆维护和使用推荐作法.PDF

23、SY/T 5700-2013 常规游梁抽油机井操作规程 替代SY/T 5700-1995 常规游梁抽油机井操作规程.pdf

24、SY/T 5719-2006 天然气凝液安全规范.pdf

25、SY/T 6356-2010 液化石油气储运.pdf

26、SY/T 6306-2014钢质原油储罐运行安全规范 替代SY/T 6517-2010 石油设施储罐过量充装的防护.pdf

27、SY/T 0011-2007 气田天然气净化厂设计规范.pdf

28、SY/T 0082.3-2006 石油天然气工程初步设计内容规范 第3部分:天然气处理厂工程.pdf 废止 许可作业

1、《新疆油田公司动火作业许可管理实施细则》附件.doc

2、《新疆油田公司高处作业许可管理实施细则》附件1-4.doc

3、《新疆油田公司管线打开许可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附件.doc

4、《新疆油田公司进入受限空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附件1—4.doc

5、《新疆油田公司挖掘作业许可管理实施细则》附件1—2.doc

6、《新疆油田公司移动式起重机吊装作业许可管理实施细则》附件1-6.doc

7、Q/SY 1236-2009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8、9、Q/SY 1240-2009 作业许可管理规范.pdf

10、Q/SY 1241-2009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

11、Q/SY 1242-2009 进入受限空间安全管理规范.pdf

12、Q/SY 1243-2009 管线打开安全管理规范.pdf

13、Q/SY 1244-2009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范.pdf

14、Q/SY 1247-2009 挖掘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

15、关于印发《新疆油田公司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doc

16、文件条款修订通知单-001号《新疆油田公司动火作业许可管理实施细则》(油新安字〔2010〕17号).doc

17、油新安字〔2010〕17号 关于印发《新疆油田公司动火作业许可管理实施细则》等六项作业许可管理制度的通知.doc 工民建筑

1、AQ 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pdf

2、AQ 5201-2007 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pdf

3、AQ 5204-2008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doc

4、GB 6514-2008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pdf

5、GB 7059-2007 便携式木折梯安全要求.pdf

6、GB 7692-2012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doc

7、GB 8918-2006 重要用途钢丝绳.pdf

8、GB 9448-1999 焊接与切割安全.pdf

9、GB 12942-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pdf废止

10、GB 15831-2006 钢管脚手架扣件.pdf

11、GB 19155-2003 高处作业吊篮.pdf

12、GB 23525-2009 座板式单人吊悬吊作业安全技术规范.pdf

13、GB 24911-2010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pdf

14、GB 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pdf

15、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pdf

16、GB/T 3375-1994 焊接术语.pdf

17、GB/T 3608-2008 高处作业分级.pdf

18、GB/T 17620-2008 带电作业用绝缘硬梯.pdf

19、JG 13-1999 门式钢管脚手架.pdf

20、JGJ 33-20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doc

21、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替代JGJ 80-199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doc

22、JGJ 88-2010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pdf

23、JGJ 128-2010_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pdf

24、JGJ 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含条文说明.pdf

25、JGJ 166-2016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替代JGJ 166-2008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pdf

26、JGJ 183-2009 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pdf

27、JGJ 202-2010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pdf

28、JGJ 215-2010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pdf

29、Q/CNPC 8.11-2004 石油企业标准配备规范 第11部分 油气田地面工程设计与施工.pdf 30、Q/CNPC 124.4-2006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4部分:油田建设.pdf

31、Q/SY 64-2012油气管道动火规范.pdf

32、Q/SY 1246-2009 脚手架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

33、Q/SY 1248-2009 移动式起重机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

34、Q/SY 1370—2011便携式梯子使用安全管理规范.pdf

35、Q/SY 1124.4-2007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4部分 油田建设.pdf

36、Q/SY 1124.7-2008 石油企业现场安全检查规范 第7部分 管道施工作业.pdf

37、Q/SY 1246-2009 脚手架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

38、SY 6444-2010 石油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程.pdf

39、SY 6516-2010 石油工业电焊焊接作业安全规程.doc

41、SY/T 6306-2014钢质原油储罐运行安全规范 替代SY/T 6514-2010 罐底动火作业准备.pdf

42、SY/T 0605-2016凝析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规范 替代 SY/T 0605-2008 凝液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规范.pdf

43、SY/T 4200-2007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通则.pdf

44、TSG Q0002-2008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doc

45、关于印发《新疆油田公司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doc

46、关于印发《新疆油田公司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开工报告(试行)》的通知.doc

47、油新安字〔2012〕24号 关于印发《新疆油田公司承包商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规定》的通知.doc

48、油新质安字[2007]10号 关于启用新版《石油工程和技术服务安全生产合同》的通知.doc

49、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暂行规定.doc 防火防爆

1、GA 95-2015 灭火器维修 替代GA 95-2007 灭火器维修与报废规程.pdf

2、AQ 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pdf

3、GA 587-2005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修理.pdf废止

4、GB 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pdf

5、GB 50351-2014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替代GB 50351-2005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pdf

6、GB 50444-2008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doc

7、油新安字〔2010〕37号 关于印发《新疆油田公司公房出租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doc

8、GB 3445-2005 室内消火栓.pdf

9、GB 14561-2003 消火栓箱.pdf

10、GB 8181-2005 消防水枪.pdf

11、GA 54-1993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通用技术条件.pdf废止

12、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pdf 内容涵盖GA 54-1993消防应急照明灯具通用技术条件.13、GB 17835-2008 水系灭火剂.PDF

14、GB 18614-2012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 替代GB 18614-2002 七氟丙烷(HFC227ea)灭火剂.pdf

15、GB 12514.1-2005 消防接口 第1部分:消防接口通用技术条件.pdf

16、GA 654-2006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pdf

18、GB 1444-2008 防爆灯具专用螺口式灯座.PDF

19、GB 6245-2006 消防泵.pdf

20、GB 19854-2005 爆炸性环境用工业车辆防爆技术通则.doc

21、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替代GB 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附条文说明.pdf

22、GB 50019-2015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替代GB 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pdf

23、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替代GB 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df

24、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pdf

25、GB/T 50155-201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替代GB 50155-19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pdf

26、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条文说明).doc

27、GB 50183-2015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代替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doc

28、GB 50222-95(2001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pdf

29、GB 50243-201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替代GB 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30、GB 50281-2006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31、GB 50354-2005 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32、JB/T 9600-1999 防爆挠性连接管.pdf

33、GB/T 19074-2003 工业通风机 通风机的机械安全装置 护罩.pdf

34、JB 8523-1997 防爆通风机 技术条件.pdf

35、JB/T 570-2015 防爆控制按钮 替代JB/T 570-1998 防爆控制按钮.pdf

36、Q/SY 136-2012生产作业现场应急物资配备选用指南.pdf

37、SY/T 6306-2014钢质原油储罐运行安全规范 替代SY/T 6529-2010 原油库固定式消防系统运行规范.pdf

38、WB/T 1028-2006 库区、库房防火防爆管理要求.pdf 用电安全

1、DL/T 5161.15-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5部分 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质量检验.pdf

2、GB 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pdf

3、GB 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 第2部分:由隔爆外壳“d” 保护的设备.pdf

4、GB 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pdf

5、GB 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 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pdf

6、GB 3836.5-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5部分 正压外壳型p.pdf

7、GB 3836.6-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6部分 油浸型o.pdf

8、GB 3836.8-2014爆炸性环境 第8部分: 由n型保护的设备 替代GB 3836.8-200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8部分 “n”型电气设备.pdf

9、GB 3836.9-2014爆炸性环境 第9部分:由浇封型m保护的设备替代GB 3836.9-2006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_第9部分 浇封型“m”.pdf

10、GB 3836.11-2008 爆炸性环境 第11部分 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方法.PDF

11、GB 5959.1-2005 电热装置的安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pdf

12、GB 5959.13-2008 电热装置的安全 第13部分对具有爆炸性气氛的电热装置的特殊要求.pdf

13、GB 7000.2-2008 灯具 第2-22部分:特殊要求 应急照明灯具.pdf

14、GB 13955-200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pdf

15、GB 50058-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替代GB 50058-19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pdf

16、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pdf

17、GB 50056-1993 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pdf

18、GB 50257-20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替代GB 50257-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19、GB 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替代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20、GB/T 3787-2006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pdf

21、GB/T 13869-2008 用电安全导则.pdf

22、GB/T 2900.23-2008 电工术语 工业电热装置.pdf

23、GB/T 2900.35-2008 电工术语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pdf

24、GB/T 5019.5-2014以云母为基的绝缘材料 第5部分:电热设备用云母板 替代GB/T 5022-1998 电热设备用云母板.pdf

25、JB/T 9599-1999 防爆电气设备用钢管配线附件.pdf

26、GB/T 10067.1-2005 电热装置基本技术条件 第一部分:通用部分.pdf

27、GB/T 18616-2002 爆炸性环境保护电缆用的波纹金属软管.pdf

28、GB/T 19518.1-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电阻式伴热器 第1部分:通用和试验要求.pdf

29、GB/T 19518.2-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电阻式伴热器 第2部分:设计、安装和维护指南.pdf 30、GB/T 19835-2015 自限温伴热带 替代GB/T 19835-2005 自限温伴热带.pdf

31、GB/Z 6829-2008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一般要求.pdf

32、JB/T 3139-1991 防爆电器 产品型号编制方法.pdf

33、JB/T 4262-1992 防爆电器用橡套电缆引入装置.pdf

34、JB/T 6749-2013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 防爆照明(动力)配电箱 替代JB/T 6749-1993 厂用防爆照明配电箱.pdf

35、JB/T 9691-1999 电热设备 产品型号编制方法.pdf

36、JGJ 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doc

37、QB 1417-1991 防爆灯具安全要求.pdf废止

38、Q/SY 1368—2011电动气动工具安全管理规范.pdf

39、Q/SY XJ0074-2005 油水井电加热设备管理规定.doc

40、SY 5984-2014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规范 替代SY 5984-2007 油(气)田容器、管道和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检查规范.pdf

41、SY 6353-2016 油气田变电站(所)安全管理规程 替代SY 6353-2008 油气田变电站(所)安全管理规程.pdf

42、SY/T 6340-2010 防静电推荐作法.pdf

43、SY/T 6306-2014钢质原油储罐运行安全规范 替代SY/T 6673-2006 常压与低压储罐通风的推荐作法.doc 劳动保护

1、AQ 1053-2008 隔绝式负压氧气呼吸器.pdf

2、AQ 1054-2008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pdf

3、AQ 2018-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安全防护距离.pdf

4、AQ 6101-2007 橡胶耐油手套.pdf

5、AQ 6102-2007 耐酸(碱)手套.pdf

6、AQ 6103-2007 焊工防护手套.pdf

7、AQ 6104-2007 防X线手套.pdf

8、AQ/T 6108-2008 安全鞋、防护鞋、职业鞋的选择使用和维护.pdf

9、GA 6-2004 消防员灭火防护靴.pdf

10、GA 7-2004 消防手套.pdf

11、GA 10-2002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 替代GA 10-2002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pdf

12、GA 124-2013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替代GA 124-2004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pdf

13、GA 209-1999 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doc废止

14、GA 411-2003 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pdf

15、GA 621-2013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 替代GA 621-2006 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pdf

16、GA 632-2006 正压式消防氧气呼吸器.pdf

17、GB 26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pdf

18、GB 2811-2007 安全帽.doc

19、GB 2890-2009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pdf 20、GB 5725-2009 安全网.pdf

21、GB 6095-2009 安全带.pdf

22、GB 6220-2009 呼吸防护 长管呼吸器.pdf

23、GB 8965.2-2009 防护服装 阻燃防护 第2部分 焊接服.pdf

24、GB 12011-2009 足部防护_电绝缘鞋.pdf

25、GB 12014-2009 防静电服.pdf

26、GB 21146-2007 个体防护装备_职业鞋.pdf

27、GB 21147-2007 个体防护装备 防护鞋.pdf

28、GB 21148-2007 个体防护装备 安全鞋.pdf

29、GB 22845-2009 防静电手套.pdf

30、GB 23394-2009 自给闭路式压缩氧气呼吸器.pdf

31、GB 24161-2009 呼吸器用复合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32、GB 24541-2009 手部防护 机械危害防护手套.doc

33、GB 24542-2009 坠落防护 带刚性导轨的自锁器.pdf

34、GB 24543-2009 坠落防护 安全绳.pdf

35、GB 24544-2009 坠落防护 速差自控器.pdf

36、GB/T 23469-2009 坠落防护 连接器.pdf

37、GB/T 2812-2006 安全帽测试方法.pdf

38、GB/T 6096-2009 安全带测试方法.pdf

39、GB/T 11651-2008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pdf

40、GB/T 12624-2009 手部防护 通用技术条件及测试方法.pdf

41、GB/T 12903-2008 个体防护装备术语.pdf

42、GB/T 18664-2002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pdf

43、GB/T 23468-2009 坠落防护装备使用安全规范.pdf

44、GB/T 2703-2008 鞋类 术语.pdf

45、GB/T 3609.1-2008 职业眼面部防护 焊接防护 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pdf

46、GB/T 3609.2-2009 职业眼面部防护 焊接防护 第2部分:自动变光焊接滤光镜.pdf

47、GB/T 13459-2008 劳动防护服 防寒保暖要求.pdf

48、GB/T 13640-2008 劳动防护服号型.pdf

49、GB/T 16556-2007 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pdf 50、GB/T 17622-2008 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pdf

51、GB/T 18843-2002 浸塑手套.pdf

52、GB/T 20098-2006 低温环境作业保护靴通用技术要求.pdf

53、GB/T 24538-2009 坠落防护 缓冲器.pdf

54、LD 4-1991 焊接防护鞋.pdf

55、LD 32-1992 高温防护鞋.pdf

56、LD 50-1994 保护足趾安全鞋(靴).pdf

57、LD 58-1994 森林防火服.pdf

58、LD 60-1994 森林防火鞋.pdf

59、Q/SY 136-2007 生产作业现场应急物品配备规范.pdf 60、Q/SY 1129-2007 安全帽生产与使用管理规范.pdf

61、SY/T 6277-2017硫化氢环境人身防护规范 替代SY 6277-2005 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doc

62、SY/T 6524-2010 石油工业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用具配备要求.pdf

63、基层(车间)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1985年1月18日全国总工会书记处第63次会议通过.mht

64、禁止使用童工规定.mht

65、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动部1996年4月23日颁发.mht 66、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9月1日.mht 6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mht

68、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8号-1995年1月1日.mht 安全设施

1、DL/T 959-2014 电站锅炉安全阀技术规程 替代DL/T 959-2005 电站锅炉安全阀应用导则.pdf

2、GB 567.1-2012爆破片安全装置 第1部分:基本要求 替代GB 567-1999 爆破片与爆破片装置.pdf

3、GB 4053.1-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 钢直梯.pdf

4、GB 4053.2-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 钢斜梯.pdf

5、GB 4053.3-2009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pdf

6、GB 16918-1997 气瓶用爆破片技术条件.pdf

7、GB/T 12241-2005 安全阀一般要求.pdf

8、GB/T 1226-2010 一般压力表.pdf

9、GB/T 1227-2010 精密压力表.pdf

10、GB/T 12243-2005 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pdf

11、GB/T 21384-2016 电热水器用安全阀 替代GB/T 21384-2008 电热水器用安全阀.pdf

12、GB/T 22342-2008 石油天然气工业 井下安全阀系统 设计、安装、操作和维护.doc

13、GB/T 25112-2010 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压力表.pdf

14、HG/T 21613-1996 钢梯及钢栏杆通用图.pdf

15、JB/T 2203-2013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 结构长度 替代JB/T 2203-1999 弹簧式安全阀 结构长度.pdf

16、JB/T 5528-2005 压力表标度及分划.pdf

17、JB/T 6441-2008 压缩机用安全阀.pdf

18、JJG 49-2013弹性元件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替代JJG 49-1999 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pdf

19、JJG 52-2013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 替代JJG 52-1999 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检定规程.pdf 20、SY/T 6499-2010 泄压装置的检测.pdf

21、SY/T 0511.2-2010 石油储罐附件 第2部分 液压安全阀.doc

22、SY/T 10024-1998 井下安全阀系统的设计、安装、修理和操作的推荐作法.pdf

23、TSG ZF001-2006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pdf

24、TSG ZF001-2006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1号修改单的公告.doc 安全标志

1、GB 190-2009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pdf

2、GB 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pdf

3、GB/T 7144-2016气瓶颜色标志 替代GB 7144-1999 气瓶颜色标志.pdf

4、GB 7231-2003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pdf

5、SY 6355-2017 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 替代SY 6355-2010 石油天然气生产专用安全标志.pdf 交通安全

1、AQ 3001-2005 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pdf

2、GB 10827.1-2014工业车辆 安全要求和验证 第1部分:自行式工业车辆(除无人驾驶车辆、伸缩臂式叉车和载运车)替代GB 10827-1999 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doc

3、GB/T 6104-2005 机动工业车辆 术语.pdf

4、GB/T 9768-2008 轮胎使用与保养规程.pdf

5、GB/T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pdf

6、GB/T 19905-2005 液化气体运输车.pdf

7、JB/T 8406-2008 工程机械 高温低压输油胶管.pdf

8、Q/SY 1371—2011 起升车辆作业安全管理规范.pdf

9、Q/SY XJ 0803-2009 汽车修理工安全操作规范.pdf

10、SY/T 5250-2016 油田用背罐车 替代SY/T 5250-2008 油田用背罐车.pdf

11、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2002年4月1日.doc

12、油新安字[2008]12号 关于印发《新疆油田公司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doc 特种作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式样.doc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实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doc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司主要负责人就《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doc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质检总局2011年第95号-2011年7月1日实施.doc

5、特种作业目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30号-2010年7月1日实施.doc

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30号-2010年7月1日实施.doc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质检总局2011年第95号-2011年7月1日实施.doc 气瓶安全

1、AQ/T 2050.1-201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 替代AQ 2007.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导则.pdf

2、AQ/T 2050.2-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 替代AQ 2007.2-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pdf

3、AQ/T 2050.3-201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露天矿山实施指南 替代AQ 2007.3-200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露天矿山实施指南.pdf

4、AQ/T 2050.4-201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 替代AQ 2007.4-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尾矿库实施指南.pdf

5、AQ/T 2050.5-201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 替代AQ 2007.5-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pdf

6、AQ 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pdf

7、AQ 3039-2010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pdf

8、AQ 3040-2010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pdf

9、AQ/T 3016-2008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pdf

10、AQ 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基本规范.doc

11、GB 6819-2004 溶解乙炔.pdf

12、GB 10879-2009 溶解乙炔气瓶阀.pdf

13、GB 11638-2011 溶解乙炔气瓶.pdf

14、GB 13076-2009 溶解乙炔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15、GB 13591-2009 溶解乙炔气瓶充装规定.pdf

16、GB 17926-2009 车用压缩天然气瓶阀.pdf

17、GB 18299-2001机动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集成阀.pdf

18、GB 20262-2006 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气瓶减压器安全规范.pdf

19、GB 24160-2009 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环向缠绕气瓶.pdf

20、GB 24162-2009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21、GB/T 2550-2016 气体焊接设备 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 替代GB/T 2550-2007 气体焊接设备 焊接、切割和类似作业用橡胶软管.pdf

22、GB/T 5107-2008 气焊设备 焊接、切割和相关工艺设备用软管接头.pdf

23、GB/T 7899-2006 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气瓶减压器.doc

24、HG 2486-1993 家用煤气软管.pdf

25、JB/T 7437-2015 干式回火防止器 替代JB/T 7437-1994 干式回火保险器.pdf

26、JB/T 8856-2001 溶解乙炔设备.pdf

27、JB/T 9691-1999 电热设备 产品型号编制方法.pdf

28、LD 55-1994 溶解乙炔气瓶质量保证控制要点.pdf

29、LD 56-1994 溶解乙炔气瓶填料用石棉技术条件.pdf 30、Q/SY 1365—2011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pdf

31、TSG RF001-2009 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pdf

32、气瓶安全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2003年.doc

33、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1993年10月1日.doc 气体检测

1、GB 15322.1-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1部分 可燃气体探测器 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pdf

2、GB 15322.2-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2部分 可燃气体探测器 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独立式可燃气体探测器.pdf

3、GB 15322.3-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3部分 可燃气体探测器 测量范围为0~100﹪LEL的便携式可燃气体探测器.pdf

4、GB 16808-2008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pdf

5、GB 50493-2009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PDF

6、JJG 693-2011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pdf(还缺少1号修改单).pdf

7、SY 6503-2016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规范 替代SY 6503-2008 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技术规范.pdf

8、GBZ/T 223-2009工作场所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设置规范.pdf 危化管理

1、GB 15603-1995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pdf

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doc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解读《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doc

4、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doc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91号-2011年12月1日.doc

6、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45号-2005年11月1日.doc

7、危险品运输管理条例.doc

8、SY6014-2010石油地质实验室安全规程 替代SY/T 6563-2003危险化学试剂使用与管理规定.pdf

9、GB 15258-2009_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pdf

10、GB/T 16483-200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pdf 仓储维修

1、JB 8799-1998 砂轮机 安全防护技术条件.doc

2、JB/T 5245.4-2017 台式钻床 第4部分:技术条件 替代JB/T 5245.4-2006 台式钻床 第4部分:技术条件.pdf

3、Q/SY 1367—2011通用工器具管理规范.pdf

4、Q/SY 1123-2007 物资仓储技术规范.pdf

5、Q-SY 1281-2010 物资仓储管理规范.pdf 其他

1、HJ/T 349-200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pdf

2、QSY 1235-2009 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pdf

3、QSY 1237-2009 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pdf

4、QSY 1238-2009 工作前安全分析管理规范.pdf

5、QSY 1239-2009 工作循环检查管理规范.pdf

6、QSY 1245-2009 启动前安全检查管理规范.pdf

7、QSY 1362—2011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pdf

8、QSY 1363—2011工艺安全信息管理规范.pdf

9、QSY 1364—2011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技术指南.pdf

10、QSY 1366—2011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范.pdf

11、SY/T 6628-2005 陆上石油天然气生产环境保护推荐作法.pdf

12、SY/T 6710-2008 石油行业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编写规则.pdf

13、SY/T 6778-2010 石油天然气工程项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编写规则.pdf

14、sy 6607-2011 石油天然气行业建设项目(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写细则.doc 职业健康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版-2011年修正.doc

2、职业病目录.doc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doc

4、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版.doc

5、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doc

6、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07月21日国务院颁布).doc

7、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doc

8、GBZ 158-2003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pdf

9、GBZ 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pdf

10、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doc

11、油新安字[2008]21号 关于印发《新疆油田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通知.doc

12、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pdf

13、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pdf

14、GBZ-T 210.3-2008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 第3部分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pdf

15、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doc

16、涂装作业危险有害因素分类.doc 特种设备

1、TSG 21-201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替代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pdf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doc

3、TSG Q0002-2008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doc

4、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66号).doc

5、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92号-2007年6月1日.doc

6、GB 5144-2006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pdf

7、JG/T 100-1999 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doc

8、SY 0031-2012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替代SY 0031-2004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doc

9、SY/T 5854-2012 油田专用湿蒸汽发生器安全规范.替代SY/T 5854-2005 油田专用湿蒸汽发生器安全规定.pdf

10、SY/T 5854-2012 油田专用湿蒸汽发生器安全规范 替代SY 6024-1994 油田专用湿蒸汽发生器安全操作规程.pdf

11、关于实施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09〕192号).doc

12、关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特〔2010〕22号).doc

13、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锅[2004]31号文).pdf

14、GB 6067.1-2010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替代GB 6067-198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pdf

15、GB 15052-2010 起重机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总则 替代GB 15052-1994(2010)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pdf

16、GB-T 20776-2006 起重机械分类.pdf

17、SY 6279-2016 大型设备吊装安全规程 替代SY 6279-2008 大型设备吊装安全规程.pdf

18、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章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134号.doc

1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2011年7月1日实施.doc

20、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令第13号-2000年10月1日.pdf

第二篇:HSE取费标准

7.1甲方根据乙方工程总承包费用中扣除HSE保证金,合同金额10万元(含10万)以下按5%计保证金,合同金额10万-100万元(含100万)按3%计保证金,合同金额100万元-500万元(含500万)按1.5%计保证金,合同金额在500万-1000万按1%计保证金,合同金额1000万元(含1000万)以上按0.5%计保证金。如乙方所承包工程项目HSE目标全部实现(工程结束之后),则此费用在合同结算时全额支付给承包商(无息);乙方承包项目HSE目标未能全部实现只支付扣除保证金后的余额。

第三篇:中石化HSE标准介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HSE管理体系的实质就是为了确保系统安全,建立一种规范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出了系统安全,组织所必须达到或实现包括人、机、环境各方面的相关要求。这就是HSE管理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各企业HSE实施的标准不一,标准要素排列各异,但核心内容都是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

中国石化集团的HSE管理体系是建立在过去积累的许多成熟经验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管理经验和传统管理模式的优秀内容,因此它不是取代现有的行之有效的、健全的管理制度,而是补充和完善,达到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中国石化集团形成一个体系,四个规范和五个指南为框架的HSE管理体系。

一个体系—HSE管理体系,明确了石化集团公司管理的十大要素。

四个规范:

—油田企业HSE管理规范;

—炼化企业HSE管理规范;

—销售企业HSE管理规范;

—施工企业HSE管理规范。

这四个管理规范是在HSE管理体系基础上,根据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已颁发的各种制度标准、规范,对完成十大要素的具体要求,并根据各专业特点编制的油田企业、炼油企业、销售企业、施工企业HSE管理规范。集团公司的各设计、科研单位按相应专业HSE管理规范实施。

五个指南:

—油田企业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

—炼化企业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

—销售企业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

—施工企业HSE实施程序编制指南;

—职能部门HSE实施计划编制指南。

一、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

在HSE管理上应有明确的承诺和形成文件的方针目标。这是因为集团公司和直属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自上而下的承诺,是成功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基础。集团公司和各直属企业承诺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HSE管理的重视,并努力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的目标,这是承诺最终的目的。方针和战略目标是集团公司和直属企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实现创国际一流的HSE业绩的保证。高层管理者通过提供资源,通过考核,不断改善公司的HSE业绩。

1.总则

石油石化企业各级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直接抓HSE管理工作,在HSE方面的承诺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做到领导重视,全员重视,将HSE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HSE管理体系。

实施HSE管理体系的全过程都是集团公司方针和战略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方针和目标指明了集团公司在HSE方面努力方向,提供了规范组织行为和具体目标制定的框架,能指导公司有效地实施和改进它的管理体系

2.内容

公司高层管理者对HSE管理建立和实施的认可和承诺,是HSE管理标准体系建立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实践证明,高层管理者的决心和承诺,不仅是公司能够启动HSEMS的内部动力,而且也是动员公司不同部门和全体员工积极投入体系建立运行的重要保证。他们的支持和参与程度会直接影响着管理体系的建设和速度。在此,特别需要高层管理者做到:

①明确HSE管理应为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重要事项之一,对此类事项的考虑应纳入到公司管理决策的重要议事日程中;

②中国石化股份公司上市后,认识到预防事故和改进集团公司形象的重要意义,明确高层管理者承担的HSE的责任和义务;

③承诺为建立HSEMS及有关活动提供支持,保证HSEMS有效运行。

④理解实施HSEMS对公司经济效益、公众形象、组织管理功能和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全员的HSE重视程度;

方针目标内容是:

①实现持续改进是实施HSEMS贯彻始终的指导思想,也是集团公司Q/SHS0001.1-2001的主要目的,方针中应明确这一意向。

②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应遵守的内、外部要求,是对HSE管理最低限度的要求。

③重视事故预防,即尽可能防止事故发生,而不是事故发生后再补救,执行Q/SHS0001.1-2001时理应遵循此原则。除此之外,还要包括其他内容,如倾听相关方意见,鼓励承包商、供应商建立HSEMS等。

除此之外:

方针和目标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公司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满足HSE管理和各项要求;

②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③当法律和法规没有相关规定时,可选用公司内部合适的企业标准;

④能够得到各级组织的贯彻和实施;

⑤与公司其它方针保持一致,并具有同等重要性;

⑥尽可能有效地减少公司的业务活动对HSE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⑦通过定期审核和评审,不断努力改进HSE表现,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⑧中国石化股份公司的子公司与分公司的方针应与母公司的方针和目标保持一致;

⑨公众易于获得;

⑩与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和其他仍对HSE的影响息息相关。

3.建立

领导承诺在HSEMS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在Q/SHS0001.1-2001中规定高层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

①制定方针和战略目标,公司的方针和战略目标必须由高层管理者制定,因为在方针中要承诺遵守法律、法规,承诺持续改进和事故预防,而这一定会牵涉到公司的总体管理和工艺、产品的改进,涉及许多投资和人员调配,只有高层管理者才能作出这些决定;

②主持评审,高层管理者要定期对HSE体系进行评审,评价它是否适合于当前公司的状况,是否满足HSEMS标准的要求,员工是否切实地按照体系的要求去做,然后对体系进行改进;

③建立组织机构,任命管理者代表;

④提供必要的资源,即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

方针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1.长远规划方面

①公司的投资或发展应考虑HSE的要求;

②公司的项目确定和实施应尽量降低风险和影响;

③影响相关方以确保公司方针的实现。

2.特定目标方面

①支持采用最佳可行技术和有利于HSE管理的运行管理实践;

②强调本身安全设计,实施清洁生产;

③优先考虑废弃物在公司内部的循环使用;

④开展新工艺和产品设计,减少对HSE的危害。

3.符合性方面

①与HSE监督管理机构密切合作;

②确保运行层次始终符合法规要求;

③实现地区或同行中最佳管理标准的要求;

④遵守石油石化行业协会等组织建立的原则。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承诺和方针目标。

我们的HSE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改善环境,保护健康;

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我们的HSE目标是:

追求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创国际一流的HSE业绩。我们的HSE承诺是:

在世界任何地方,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在所有的业务领域,我们对HSE态度始终如一。

集团公司的各级最高管理者,是HSE的第一责任人,每位员工对公司的HSE事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HSE表现是公司奖励和聘用雇员和承包商的重要依据。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清洁生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向社会公开我们的HSE表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不断提高公司的HSE管理水平。为保证目标的实施,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支持。

二、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

企业为了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必须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明确各部门、人员的HSE管理职责。

第一,公司和直属企业应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广泛开展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的意识和技能。

第二,建立培训记录,不断完善培训计划,制定严格的培训考核制度。定期开展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遵章守纪、规范行为、确保员工履行自己的HSE职责。

第三,应有效地控制HSE管理文件,为实施HSE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公司应控制HSE管理文件,确保这些文件与公司的活动相适应。定期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发布前经授权人批准。需要时现行版本随时可得,失效时能及时从颁发和使用处收回,文件控制的范围应有明确的规定。

(一)作用

1.组织机构的作用

人员是管理体系的运行者,体系的成功实施,取决于整体的工作效能,一个人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组织,能保证企业的各处活动按要求进行,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时作出正确的反应。

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往往涉及企业全部或大部人员的活动。一般可在原有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增设有关的职责和权限,规定岗位责任,保证所有的责任都落实到部门和个人,所有的部门和人员都承担本岗位的HSE责任。

2.管理者代表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对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的工作不可能事事都过向,所以必须任命管理者代表,规定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力,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的范围内代表最高管理者进行管理,并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汇报。

3.资源的作用

安全、环境与健康的建立和良好的运作,离不开一定的资源做保证,没有必要的资源,管理体系将无法动作。

4.能力及培训的作用

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是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成功实现的关键,因此对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措施是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培训,达到二方面要求:

1)具备良好的安全、环境与健康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对各种岗位职责和安全、环境与健康因素有充分的认识。

2)具备处理本岗位安全、环境与健康和能力。

5.对承包商要求的作用

现代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必须要求承包商同样遵循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标准。

6.信息交流的作用

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活动和企业的运行活动密不可分,和其他管理活动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往往需要企业内各部门的互相配合,协同工作,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能迅速传递信息,从而敏捷地作出反应。

(二)内容

1.企业机构和职责

1)最高管理者的责任

负责方针和战略目标的制定,作为指导企业安全、环境和与健康行为的准则,为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支持和资源保证,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负责定期进行评审,并根据审核和评审的结果对体系予以修正。

2)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任命管理者代表,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事务中代表他行使职权。

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实际需要,管理者代表可以是一名或多名,对于中小型企业,管理者代表也可以是兼职的。

3)全体员工

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职责不仅限于最高管理者和职能部门、需要全体员工都以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工作,并在自己岗位上承担有关的责任。

2.资源

在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过程中,组织应在了解、掌握现有设施、装备条件的基础上,考虑需要在设施、装备方面进行改进和补充,当现有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考虑按以下次序进行更新和补充:(1)不符合国家、地方法规要求和设施和设备;(2)不能满足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目标和表现准则的各种设施和设备;(3)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水平持续改进所需的设施和设备。

在现有财力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充分考虑法规要求,分阶段改进企业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不断寻求企业效益和成本的最佳结合点。

3.能力

企业应建立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的程序,建立人员上岗制度,制定教育和培训计划。

应保证关键岗位人员上岗前都得到必要的培训,具备从事本岗位工作所需的能力。

4.承包商

公司应保证其承包商按照本标准指南的要求和条款运作,并与公司的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一致。如果承包商和公司在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中存在差异,应在签订承包合同前进行谈判或协商,将协议记入承包合同,以便在实施中解决分歧。

5.信息交流

为了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企业应制定一套程序,针对各种内、外部信息的性质,规定联络的责任、渠道、方式。内部信息交流是企业内部各层次间的交流,它支持企业的管理活动协调有效地进行。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主要是与各类相关方(有关政府机构、团体、所在社区、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各种信息交流,它保持企业对外部要求的了解,也向外界提供企业的信息。

6.文件及其控制

文件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它渗透到体系运行的全部活动中。为了描述体系的全面运行情况,应编制一份说明文件,对体系中各核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说明,并指示从有关文档中查询细节情况的途径。

所有文件均应字迹清楚,注明日期(包括修订日期),标识明确,妥善保管。对于电子文件,应有必要备份,谨防数据丢失。

三、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所谓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是指在危险因素辨识的基础上,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预测存在的危险的程度,提高科学合理和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的过程。

本要素是建立和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核心,是HSE要素的基础。

风险评价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要求企业经常对危害、影响和隐患进行评价和分析,识别与业务活动有关的危害、影响和隐患、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确定最大的危害程度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以便采取有效或适当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主管领导应直接负责并制定风险评价管理程序,每隔一定时间或发生重大变更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直属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事故隐患做到心中有数并亲自组织隐患治理。

1.风险评价的作用

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是所有HSE要素的基础。通过风险评价能搞清企业运行过程中可能的HSE影响,并对以往的HSE管理进行总结,找出优势和不足。直属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不间断的组织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工作,识别与业务活动有关的危害、影响和隐患,并对它们进行科学的评价分析,确定最大危害程序和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根据风险评价的结论,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预防危险和控制风险措施的应急反应计划和隐患治理措施,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HSE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2.风险评价的内容

风险评价的内容相当丰富,评价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指标也不相同。

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SCL);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FNEA)等等。

直属企业的主管领导应直接负责制订风险评价管理程序,每隔一定时间或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原料时,应重新进行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首先要明确评价对象,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和程序。直属企业应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新建、扩建工程风险预评价和在役装置(设备)的风险评价,判定其风险等级。

2)正确选择判别准则。判别准则是企业用来判断风险危害及其影响的依据。判别准则来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运输及售后服务过程中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合同规定、企业HSE方针或标准等。在新装置设计或运行期间,直属企业应确定相关活动的判别准则并评价是否符合标准。任何关于修订判别准则的提议放宽准则要求的建议,都应得到公司高层管理者的批准。3)确定风险危害及其影响。直属企业应系统地确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中的风险危害及其影响。

4)评价危害和影响。在进行风险评价时,要充分考虑风险对人员、生产环境和周围环境、财产等因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序。

涉及到人员健康与安全的风险评价,应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可能发生的冲击与撞击事故;可以发生溺水、窒息与触电事故;可能发生暴露于粉尘、化学品、物理因素和生物药剂的环境的事故;人机工程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有害物料的泄漏事件等。

5)记录重要危害和影响。可能发生的重要危害和影响要有详细的应对措施和资料记载。直属企业应将已确定的可能对HSE造成的显著危害和影响事件形成文件,详细列出降低危害的措施。

6)建立详细目标和量化指标。直属企业应根据企业的HSE方针和目标、风险管理要求,建立适当的、具体的风险评价目标和量化指标,这些目标与量化指标应是可验证的、现实的和可实现的。作为风险评价的后续工作,直属企业应制订有关HSE关键性管理活动和任务的量化指标,还应定期评审这些指标的连续性和适用性。

7)确定和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直属企业应定期根据风险评价情况编制出风险评价报告,确定风险削减措施和评价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风险削减措施应包括预防事故、控制事故、预防急慢性职业病、降低事故长期的和短期的影响等部分。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和随后的工作要求有可行的管理和现场监督规定,并要求操作人员对其理解和掌握。

3.环境因素评价

直属企业应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评价程序,用来确定其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运输及售后服务中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企业在制定环境目标时,应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1)环境因素的确定范围

主要的环境因素包括:生产工艺、维修保养;检验、分析、检测设施;原材料、半成品采购;设备更新;产品运输、贮存、使用和服务;废弃物的处理、贮存、处置和利用等方面。

2)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判定的依据

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判定的依据是:有关国家、地方及行业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环境影响的范围;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社会和公众的关注程度和环境敏感点。

3)环境因素的变更

在下列情况发生变更时应及时更新确定和评价环境因素: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更时;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时。

4)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规定

直属企业应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企业在建立环境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重要环境因素、可选择的技术方案、资金、运行和经营要求,同时要符合公司的HSE管理方针与目标。

直属企业应制定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包括有关职能部门在实施环境目标、指标时的职责,实现环境目标、指标的具体实施方法和详细时间表。

4.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先要进行隐患评估。隐患评估包括:1.自评:直属企业应实事求是地按照推荐的评估方法对隐患进行评估,评估后的隐患应建立完整、齐全的档案资料。2.复查:直属企业HSE管理部门应根据自评结果进行复查。在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后,编制出隐患项目治理计划表并列入综合治理计划。其中重大隐患治理项目经HSE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报公司的HSE管理部门审查并组织实施。3.公司的HSE管理部门对上报的隐患治理计划进行初步审查。根据隐患治理情况,组织有关专家对隐患治理计划进行评估,编制出隐患评估报告,提出隐患治理评估结论。

直属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事故隐患做到心中有数,组织隐患治理工作。

四、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承包商和供应商及相关方对企业的HSE业绩十分重要,应评估他们的HSE表现,对供应商的产品和售后服务应进行验证,确保其符合企业的HSE管理规定和要求。

承包商和供应商这项管理是当前企业的薄弱环节,要重点加强管理,要求对承包商和供应商的资格预审、选择、开工前的准备,作业过程监督,承包商和供应商表现评价等方面进行管理。

1.作用

1)企业通过协肋承包商建立一个同企业HSE方针、目标要求相符合的HSE实施计划,加强对承包商HSE管理,来保护企业和承包商的双方人员,避免工作场所发生事故。

2)当企业和承包商共同合作来加强HSE管理时,他们都会从中获益,益处包括:改善安全和健康表现;密切企业和承包商的工作联系;提高生产能力;改善装置(设备)的可靠性。

3)为企业提供产品的所有供应商,由于其产品质量、设计、运输等方面的原因,可能给企业或在企业范围内工作的相关方带来风险和危害。因此,为了把供应商带来的风险和危害降到最低,必须对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提出有关HSE方面的要求。

2.内容

承包商的管理

1)企业项目主管部门应负责制定和实施对承包商的预认证计划。其内容应包括:承包商的资质证书:HSE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以往的HSE业绩和表现;HSE保障体系和HSE管理措施、经营范围和工程能力;施工管理能力和队伍的素质;现场负责人和现场HSE管理员的上岗证件;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持证情况;转包、分包队伍的HSE资质。

2)承包商的选择。企业项目主管部门和HSE管理部门在确定了工程项目后,应在其招标通知书中对承包商提出HSE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所采取的HSE管理措施。

承包商在接到招标通知书后,应按招标通知书中的有关HSE的要求,编制HSE管理实施程序;企业HSE管理部门应检查承包商编制的HSE管理实施程序。

合同签订后,承包商在项目开工前应做好如下工作,与企业HSE管理部门签订安全承诺书和安全协议书;组织施工人员学习HSE管理制度、规定;所用的车辆、设备、机具满足企业的HSE管理要求;制定和落实防止伤害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的具体措施,了解装置设备的生产特点和安全要求,为施工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3)企业应做好开工前的准备;组织HSE教育和考试;签订安全承诺书和安全协议书;安排HSE监督人员和作业监护人;审查承包商工程项目HSE作业计划书;提供安全作业条件。办理人员、车辆入厂证和作业许可证。

4)作业过程监督。承包商应遵守规定;严格执行《安全用火管理制度》和《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及高处作业安全规定;进入生产装置的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及劳动防护用具;进入生产装置的施工车辆,必须办理车辆进入该区的“许可证”。

企业主管部门、基层单位应与承包商建立作业协调联系制度,使承包商及时了解企业的HSE要求;承包商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活动,传达业主提出的HSE信息,开展HSE管理活动。

承包商应建立书面应急预案,对其雇员进行应急培训,明确生产装置内作业有关的关键设备、重要仪表的部位和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的放置点、排凝点、脱水点、采样点以及防护、控制、处理的办法。

承包商应向企业HSE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报告所有应与承包商现场工作有关的事故和未遂事件。

5)业主应制定对承包商HSE表现情况的管理考核规定,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情况,按规定进行处理。

工程管理部门应将承包商在施工作业期间HSE综合表现记录存档,并作为以后选择承包商的重要依据。供应商的管理

企业应对供应商制定资格预审、选择和续用标准。

企业供应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资格认证和评价制度,制定资格预审,选用和续用标准,及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应建立采购供应责任追究制度,保证采购设备、材料的质量并符合HSE管理要求,应建立供应商质量保证金的制度,应建立采购供应材料(设备)的检验制度。经常识别、控制与采购有关质量危害和商业风险;应建立供应商的公开竞标制度。

五、装置(设施)的设计与建设

装置(设施)的设计与建设是HSE管理体系实施环节的重要要素,是HSE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要素。管理体系通过对装置(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等诸环节实施全过程HSE监督管理,保证装置(设施)在运行寿命期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安全、环保和健康状态,实现装置安、稳妥、长、满、优生产的目的。

装置(设施)的设计与建设HSE管理要素全面系统地规范了新建、改建、扩建和重大技术改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HSE监督要点和管理要求。充分体现了HSE监督管理要从设计源头抓起的全新的管理监督理念,从而从根本上杜绝由于设计、建设原因而引起的各类事故和装置缺陷。现就管理监督分别作简要介绍:

1.总则内容

完善的设计是实现装置本质安全的源头,优良的建设安装质量是保证装置(设施)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总则对建设项目按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的监督原则,设计、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标准、规范及HSE管理协调提出3条原则性要求。

1)新建、改建、扩建装置(设施)的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设计单位应严格遵守公司有关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的标准、规范、技术管理制度、规定、要求,不断完善设计。

3)企业应建立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机制,统筹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设备采购、安装、试车、验收等工作,以确保装置(设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安全卫生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应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组织开展安全卫生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必须经企业和地方有关部门审查,审查批准后,建设(工程)项目方可正式进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程序。没有进行安全卫生预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没有获得地方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更不得进行初步设计。

3.资质、审核与责任管理内容

资质、审核与责任是二级管理要素中一项重要管理监督内容,突出HSE超前管理的监督理念。其管理监督重点是建设项目的评价、设计和建设安装必须选择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或人员承担,建立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施工HSE管理机制、控制程序和严格的审查、会签批复制度,从而保证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建设、安装满足或优于国家的法规、标准要求,达到控制非标设计的目的。同时对落实设计部门高层管理者和设计人员的HSE责任提出具体要求。

1)资质的监督内容。企业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应根据HSE管理要求,建立资质审查管理机构和管理审批程序。委托具有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建设(改造)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2)审核的内容。审核主要是针对设计各个阶段的HSE监督内容,审查设计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审核分为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的审核、初步设计审核和施工图设计审核3个阶段。

3)施工图设计审核。施工图设计时,应充分落实和不断完善初步设计所确定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的措施和要求;实施设计单位自行监督;引进技术及成套引起装置的建设项目,国内设计单位应对外商施工图中的安全卫生环保设施的设计加以监督;

4.责任

责任是本管理要素重要内容,目的是落实管理者和设计人员的HSE职责,充分体现“谁主管、谁负责”管理原则,推选设计项目终身负责制,对委托人、审查审核人和设计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5.设备采购与安装

装置(设施)的设备、、设施的采购和安装直接关系到装置(设施)在运行寿命周期内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建设单位应根据HSE管理要求,建立设备、设施的采购和安装管理机制和控制体系,确保采购、安装的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设备、设施符合国家、企业有关标准、规范。

6.阶段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HSE管理监督的基础,也是发现装置(设施)设计、安装缺陷和识别非标设施中潜在危险因素的重要手段。设计、建设、施工单位应针对各阶段、各专业不同特点,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风险评估活动,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各类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7.装置(设施)的试运行 新建、改建、扩建和重大技术改造装置(设施)试运行前应建立审查确认程序,通过审查确认验证建设项目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设施的设计、建设、安装是否与标准、规范保持一致,HSE防范措施和审批意见的落实情况,开工前员工是否进行HSE岗位技能培训,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编制等情况。

8.实际偏差管理

实际偏差管理内容主要是对建设、安装与设计标准发生的偏差进行监督,并及时组织对偏差实行纠正。

六、运行和维修

运行与维修是HSE管理体系实施阶段的第三个要素,是HSE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核心要素之一。该要素通过建立必要的程序、规程、标准等,对作业场所、特殊工艺过程、装置、机械、设备、危险物料以及运行程序、操作程序和维修程序、危险作业环境进行控制,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危险和危害,避免偏离HSE方针、目标的运行情况。

1.运行与维修管理要素在HSE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运行与维修是HSE管理体系实际的运作过程,也是HSE目标的具体实现过程,其作用就是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程序和标准,使生产设施、设备的运行符合综合设计要求,人的生产作业行为在安全状态下进行,实现HSE管理方针和目标。

2.HSE管理体系标准中运行与维修内容基本要求

a)满足或优于适用的法规要求。运用明确的操作、维修、检验或控制体系,保持运行正常和机械完好。

b)对所有新安装和改造的设备,应进行开车前、开车后审查,审查情况应记录存档,确认建设(建造)与设计相符。

c)编制明确的开车、操作和停车规程,并指定专门的审查批准人员。

d)设置关键运行参数并定期监测。为保持装置在这些参数范围内运行,员工应清楚自己职责和义务。

e)停车维修和改造的设备再次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的试验,并应记录检查结论和试验结果。

f)制定保护系统试验和维修计划,包括临时解除的管理方法,以保持可靠性和可用性。

g)评估、管理因在运行装置上其附近进行同时施工、作业所带来的风险。

h)公司建立关键生产装置监控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i)对于使用达到报废期的设备或装置,应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订废弃、修补或恢复再用的计划。

j)对重要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控制程序,以确保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

k)要有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更换或改造的设备保持完好运行。

以上内容是从集团公司各直属企业运行与维修管理的共性上,规定了该要素的基本管理程序和管理要求,由于集团公司是一个集石油开发、炼油化工、产品销售、建设安装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各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差异很大,因此,在与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相对应的运行与维修要素中,按照不同的行业特点,规定运行与维修管理要素的具体内容。

3.运行与维修管理要素的理解要点

集团公司的HSE管理体系标准,是从运行与维修管理的共性上描述了该要素的管理要求,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生产车间、作业队和工程建设项目部,有着不同的作业内容,也就有着不同的管理要求。

HSE管理体系标准要求企业确定与风险有关且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设施、设备的运行以及作业活动,对其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确保其运行不偏离HSE目标。运行与维修的控制和管理应涵盖设施、设备的整个使用寿命周期,包括开车、运行、维修、保养、报废等各个阶段,同时也包括伴随于各个阶段的人的作业操作行为。这里体现了一个全员、全过程的问题。

HSE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一套文件管理程序,特别是对于可能引发事故的操作和活动,如装置的开车、停车、检修、高温、高压状态下和接触有毒有害介质的作业,紧急情况下人员的行为等,对于这些作业都应制定明确、统一的操作步骤和程序,并使相关人员所熟知,避免由于误操作而引起的事故或造成事故影响的扩大。

针对具体的生产操作,尤其是可能引发重大事故的活动,应予以规范和控制,制定相应的程序和作业规程、操作规程,明确规定运行标准和要求。

运行与维修的控制和管理不仅要考虑设施、设备及人身安全,还应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和人员健康的保障,对废物、废水噪声、粉尘等进行有效的控制,采取措施将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改善作业条件,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用品,最大限度的降低职业危害。

运行与维修的控制和管理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在现行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不断改进运行控制的效果。

七、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变更管理是指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地控制,以避免或减轻对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的影响。应急管理是指生产、储运系统和服务进行全面、系统、细致地分析和调查研究,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万一发生事故时能控制事故,把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1.变更管理

1)目的和作用——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内部都会发生很多变更,如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生产设施等变化,这些变化可能是永久的,也可能是暂时的。对这些方面的管理如果失控,往往会引发事故,因此必须实施严格的变更管理,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2)注要内容——

变更管理主要包括:明确变更的内容;对由于变更可能导致的安全、环境与健康风险作出记录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风险削减措施,将变更的内容,及时传达到相关方,并对员工进行培训。

3)理解要素——

a)变更类型: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变更。

b)变更申请:变更的提出者在申请变更时,应按统一的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

c)变更审批:提出变更申请后,先由单位领导签字,然后送主管部门,由其按判定范围和实际生产的需要判定是否需要变更;对危险范围较大及危险程度较高的变更,主管部门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评价小组进行危险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决定是否批准变更申请。不论变更申请是否批准,都应将结果反馈至变更申请人及其所在单位。经批准的变更应发至所有相关单位。

d)变更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主管部门负责实施并形成文件。不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的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

e)变更验收:变更实施后,由变更主管部门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形成文件,并及时将变更结果相关部门和人员。

f)变更资料管理:变更主管部门应对所有变更的资料进行存档;对变更前的资料一律加盖“作废”章,由变更主管部门保留一份外,其余的一律作废进行处理,新资料按有关程序及时送达到有关部门和人员手中;有关部门接到变更新资料后,及时进行资料的更替,并及时处理好旧资料,以保护所变更的资料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2.应急管理

1)目的和作用——

HSE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评价,实施全员、全过程、全天候管理,减少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但由于体系的不完善、员工不了解体系要求、员工了解但不按要求做及其他原因,还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为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控制事故的范围、减少事故损失,将事故控制在合理可行的范围,必须实施应急管理。

2)主要内容及理解要点——

a)危害的辨识与分析:制定应急预案前,应系统地确定和评估设施(运行系统)上可能产生的危害。危害分析应明确;最严重事件;导致最严重事件的过程;非严重事件可能导致严重事件的时间间隔;引起其他事件的可能性;事件的后果。

b)应急预案的制定:每一个重大危险设施装置、要害部位和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场所都应有一个现场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由企业生产综合部门组织安全、环保、技术、公安、消防、工业卫生、医疗、设备、物资等相关部门制定;对于复杂的设施,应充分考虑所有的潜在危险以及事故发生的相互影响和可能引起的联锁反应;应急预案应包括保证有关设施受影响部门的安全规定(如紧急停车),制定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应急预案应考虑各种特殊情况下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施(设备、用品),以保证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c)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实行分级管理,各级应建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系统,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参与事故处置的部门和人员要明确;应急设备、物资要齐全;有关图纸,资料要准确;紧急服务信息,如报警和内外联络方式要通畅;事故发生后应采取恰当的工艺处理措施;有害物料的潜在危险应采取措施;人员的撤离及危险区隔离要有计划。制定应急培训计划和演练要求等。

d)应急预案的审查检查:应急预案制定后,应经HSE管理委员会讨论批准,并报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备案;应急预案一经批准,企业的应急管理部门应确保每一个员工和外部应急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熟悉和了解;企业的应急管理部门应进行定期检查;在事故期间通信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事故处置人员能否准确到位;各种抢险救护设备(设施)是否齐全、有效;撤离步骤是否适宜;相关人员与应急预案是否掌握等。

e)应急预案的演练、评估与修订;企业的应急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企业的应急管理部门在演练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应急预案要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

八、检查和监督

检查和监督,是HSE体系的一个重要链接环,要求定期对已建立的HSE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建立定期检查与监督制度,正确认识这一要素,便于我们准确实施。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1.目的和作用

检查和监督是确保企业按照其所阐述的HSE管理程序开展工作。在实施HSE管理体系过程中,企业要建立定期检查和监督制度,定期对HSE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以保证HSE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的实现。其目的在于:确定现行运行(或操作)潜在危害和影响,以采取相适应的预防措施;对HSE管理进行科学的评价,以便对现行的操作规程、规章制度进行改造;通过检查监督反馈,引导管理层作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2.主要内容

检查和监督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企业规定、制度开展工作。

检查和监督的范围与内容:一是对全企业活动中存在的重大危险因素进行监测,保持它们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二是将检查和监督物结果评价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HSE管理目标、指标进行跟踪比较,考查组织活动的符合性。具体是:

不同层次的人员履行职责、遵守规章制度情况;关键装置要害部位的安全运行情况;HSE设施的完整性和有效运行情况;员工的HSE素质与能力;各种HSE记录在完整性和有效性;作业场所安全情况及各种有害因素的实际表现水平;外排污染物和实测水平和环境质量的表现水平;工作场所的劳动保护水平和职工的健康水平;承包商和供应商的HSE表现情况;隐患治理项目的整改治理情况;HSE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的有效执行情况。

企业进行的HSE检查监督活动均应建立和保持一定形式的数据信息记录,以例题地日后的比较分析和控制。

检查和监督的不符合纠正。“不符合”是一个专用名词,是指任何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的事件或违背作业标准、规程、规章的行为及与管理体系要求产生的偏差。管理体系及其表现是在不断纠正不符合的过程中实现或持续改进的。公司应制定程序,规定纠正不符合的职责和权限。当体系出现偏差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及组织的方针、目标和指标时,要采取纠正措施。

不符合的种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任何能够直接或间接造成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件;

2)违背国家、集团公司或企业的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行为;

3)与管理体系要求产生的偏差;如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工艺、操作、施工、工作)纪律等。

不符合情况发生后,应通过《隐患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通知责任单位和相关方,责令其限期整改。隐患整改完毕后,检查单位就应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复查,并将复查情况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内。

3.理解要点

1)“检查和监督”虽然是一个独立的要素,却又存在于其它要素的运行之中。检查监督和HSE职责相互对应,构成了贯穿体系的一根主线。

2)“只有检查,没有结果”的情况,是我们以往监督检查工作不够深入、达不到实际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检查和监督”要素实施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检查监督考核机制。

3)考核机制的重点是制定和实施HSE管理工作的考核奖惩制度,以支持检查监督活动,保持HSE管理体系的动作。考核奖惩制度应明确对具有下列行为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4)推诿、扯皮或故意不进行隐患整改、纠正工作;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纪律、导致事故发生;不履行HSE职责,不采取安全措施,导致事故发生;不吸取事故教训,造成事故重复发生;工作失职、失察,被上级部门审查出严重管理问题。

5)对具有下列行为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奖励:

因及时发现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在HSE管理上有突出表现和业绩的人员。

6)怎样做好检查和监督工作?

①首先是HSE管理人员的素质要加强,既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又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②其次是检查监督内容要明确。内容笼统或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就会出现检查质量差、监督不到位,甚至走过场的现场。

③最后是检查方式要多样化。根据HSE管理涉及面广的特点,既要有计划地定期组织综合性、专业性检查监督,对计划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又要随机组织不定期的检查监督。

九、事故处理和预防

建立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和预防管理程序,及时调查,确认事故或未遂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事故不会再次发生。

1.目的和作用

“事故处理和预防”是HSE管理体系中的关键要素,它既有检查环节的内容,又有改进环节的内容,它是在一种特殊条件和非常情况下,对HSE管理体系相关要素进行的一次检查和改进。石油化工企业的HSE特点,要求建立起一套完善有效的事故处理和预防机制。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后果,是HSE一体化管理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既是我们提供社会和员工的保障,同时也是每个石油化工企业员工对HSE事务的责任。

2.主要内容

1)总则 总则要求企业、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基层单位都要建立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明确有关领导、部门、单位、岗位人员的相关职责,并严格考核,以保证及时地调查、确认事故(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事故分类、分级

按照石油化工的生产特点和事故发生的风险,集团公司将事故分为8类,即: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设备事故、生产事故、交通事故、人身伤害事故、职业中毒事故、环境污染和破坏事故。根据事故后的严重程度将事故等级分为上报集团公司事故和非上报集团公司事故。其中上报集团公司事故又分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将环保事故分为一般环境与破坏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和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3)事故报告

迅速准确地上报各类事故情况,有利于上级部门作出正确的决策,采取恰当的对策,把事故损失和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HSE管理体系要求: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者应迅速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火灾事故应先报火警。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逐级归口上报。并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造成的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最快捷的方式上报集团公司HSE管理部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部门有规定要求报告的事故,事故单位应按规定报告。

4)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的原则

(1)分级负责原则

一般事故由企业组织调查;重大事故由集团公司主管部门参与调查;特大事故由集团公司会同地方有关部门组织调查。

(2)行(专)业负责原则

事故调查要按行(专)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安全、技术、劳资、工会、监察等部门参加,共同组织进行。

5)事故处理

事故处理是强化全体职工HSE意识和责任的有效手段,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对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的责任人员;在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拖延不报、破坏事故现场的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要严肃处理。

6)事故预防

在事故原因分析和责任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3.理解要点

1)树立“零事故”思想。通过我们科学有效的HSE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2)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各企业制定严厉的事故处理和考核细则,加强事故处理及监督考核工作。

3)将承包商的事故与业主的管理相联系。各企业首先要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督和管理,努力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一旦事故发生,则要在帮助承包商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时,认真检讨自己在HSE管理及协调配合方面的失误,以便作出改进。

4)认真吸取外单位的事故教训。各企业应建立一套收集外单位事故信息,分析本单位管理体系的程序,以便利用别人的教训,促进自己的管理。

5)以事故为契机,审核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当本单位发生重大事故后,应由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对本单位的HSE管理体系,组织进行内部审核,对不符合项要建立纠正措施和跟踪制度。并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HSE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改进和动态循环。

6)建立有效的事故处理和预防程序。公司应建立报告、调查和处理管理程序,所制定的管理程序应保证能及时地调查、确认事故(未遂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制订出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十、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要求企业定期对HSE管理体系进行审核、评审以确保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使其不断完善,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1.审核

1)目的和作用

公司和直属企业在HSE管理体系动作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不断发现、改进的机制,则会因问题的不断出现而导致体系动作的日趋困难,或名存实亡。从这种意义上说,有效的内部审核是克服企业内部惰性、促进体系动作的动力。

内部审核可做到正确地了解、掌握基层状况,特别是有助于发现隐患、评定优劣、改进管理。此外,对于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的企业而言,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及早整改,为通过审核扫清障碍。2.主要内容

HSE管理体系审核的内容通常包括:HSE管理体系的要素和活动是否有效实施;在履行HSE方针、实现HSE目标和HSE量化指标过程中,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HSE管理体系与有关法规和的符合性。

3)理解要点

HSE管理体系审核的基本的类型分为第一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第三方审核。

①第一方审核是企业对其自身体系、程序和活动进行的一种审核,目的是验证体系是否按标准要求有效地运行。

②第二方证审核是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开展的审核,又称供方审核。

③第三方审核是指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一个经过注册的、公正的、能胜任的审核机构所进行的审核。实施第三方审核认证的认证机构必须是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认可,授予了其可从事第三方审核认证的资格,且已注册,否则是不具备第三方审核认证资格的。

内部审核通常分为例行的常规审核和特殊情况下的追加审核两类。前者按预先编制的计划进行,至少一年一次。对各部门的审核频繁次可依据其危险性、工艺复杂性。重要程度等来决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往往需追加审核;发生了HSE事故;相关方有严重抱怨;企业的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机构、HSE方针、目标、危险因素、生产工艺及作业现场等有较大变更。

内部审核的过程为:建立内部审核的组织机构、人员与资源的配置以及职责、权力的明确,其中重要的一环是任命管理者代表,按照审核计划、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具体审核。

审核程序分为审核前准备,实施审核和审核后处理三个阶段。审核前要明确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时间、方式及准则等,组建审核组,任命审核组长,准备审核所需资料;实施审核要编写不符合项报告,宣布审核结果;审核后处理主要编写审核报告和跟踪审核验证。

3.评审及持续改进

1)目的和作用

评审即持续改进是体系运作的一项重要环节。通过评审可了解体系整体运行情况及其不足,及时采取措施改进,从而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应性。

2)主要内容

评审和持续改进的主要内容有:HSE承诺的实现程度;HSE管理体系文件与实际活动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方针和目标及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有无改进的必要;针对事故、重复事故和其他单位事故的分析,来改进HSE管理体系;对HSE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高层管理者是否大力支持和提供;关键过程或装置的风险控制情况;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根据审核和评审的结论,不断完善HSE管理体系。

3)理解要点

评审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主持进行的,一般一年至少一次,通常在每年的年底或年初进行为宜。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要附加管理评审:当社会政治、经济、方针、政策出现重大调整时;当管理体系的外部发生重大变化时,当管理体系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当发生重大HSE事故时;最高管理者认为必要时。

通过评审,要达到以下要求:明确体系的运行情况:对方针、目标及体系其它要素的总体效果作出评价;管理体系对企业的适应性作出评价;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充分性作出评价;管理体系对企业的有效性作出评价;定期进行,形成正式报告,并记录评审过程和结果。

评审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有集体讨论评审法、文件传阅评审法和专题研讨评审法。

评审的过程或程序一般包括:HSE主管部门编制评审计划;搜集准备评审所需资料,将需评审的项目,以评审表的形式列出,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附上有关资料分发至参加评审人员手里;参加评审人员阐明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到HSE主管部门;HSE主管部门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提交最高管理者;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发动大家提出改进建议;编写评审报告发送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就管理评审报告中提出的具体要求组织实施,HSE主管部门对实施过程和结果组织严密的追踪验证。

通过管理评审形成新的方针、目标,制定新的HSE管理方案,并对所确定的危险因素实施控制和管理,不断改进、完善HSE管理体系,提高HSE管理水平,最终实现持续改进。

第四篇:目录标准格式

目 录

1、《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意见书》………………………………1

2、《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申请书》……………………………………6

3、保密资格认定等级建议表………………………………………………………28

4、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复印件)…………………………………………………31

5、公司章程…………………………………………………………………………32

6、财务审计报告(2016)……………………………………………………35

7、科研生产场所产权证明…………………………………………………………51

8、无违法犯罪记录佐证材料………………………………………………………53

9、无境外控股或投资佐证材料……………………………………………………56

10、无境外居留许可及无涉外婚姻佐证材料………………………………………57

第五篇:计量标准目录

100298451101

5作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2009年11月……出版:中国电力出版社……规格:16开精装20册……盘:……原价:3756元

11097

《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

《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

内容介绍

为了适应火力发电厂安全文明生产和创一流工作的开展,加强电力行业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的管理,促进电力标准和法规的全面实施,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经济运行,以满足各级供电人员对成套标准、法规和规定的需求,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组织编制了《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分法规与基础标准(上下册)、制图标准、运行标准(上下册)、安全与电能质量标准、检修标准、安装与验收标准、试验标准(上下册)、化学试验标准、计量标准(上下册)、监督标准、设计标准(上下册)、设备标准(上下册)、器材标准、卫生劳保及计算机标准共14卷20册,主要收集了有关国家、部委和国家电力公司等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管理规定等1409个标准、规定和文件,共约3000万字。

详细目录

1、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一卷 法规与基础标准(上册)

2、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一卷 法规与基础标准(下册)

3、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二卷 制图标准

4、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三卷 运行标准(上册)

5、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三卷 运行标准(下册)

6、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四卷 安全与电能质量标准

7、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五卷 检修标准

8、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六卷 安装与验收标准

9、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七卷 试验标准(上册)

10、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七卷 试验标准(下册)

11、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八卷 化学试验标准

12、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九卷 计量标准(上册)

13、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九卷 计量标准(下册)

14、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十卷 监督标准

15、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十一卷 设计标准(上册)

16、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十一卷 设计标准(下册)

17、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十二卷 设备标准(上册)

18、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十二卷 设备标准(下册)

19、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十三卷 器材标准

20、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第十四卷 卫生劳保及计算机标准

作者: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

出 版 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册数规格:全20册 16开本

定价:¥3756元

《火力发电厂技术标准汇编》

下载hse标准目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hse标准目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标准图集目录

    建 筑 1、 围墙大门 ................. 03J001 (08.09) 2、 室外工程 ................. 02J003 (08.09) 3、 道路 ............... 93J007-1 (08.09) 4、 道路 .................

    标准目录(选)

    JB/T 8072-1999 机床润滑说明书 格式 JB/T 6996-1993 重型机械液压系统 通用技术条件 JB/T 6983-1993 铸件材料消耗工艺定额 计算方法 JB/T 6967-1993 电渣焊通用技术条件......

    员工宿舍HSE管理标准

    员工宿舍HSE管理标准 一、 明确宿舍的日常管理责任人(每间宿舍2人),落实宿舍日常卫生、用电安全和作息管理。 二、 禁止在宿舍吸烟、焚烧物品、点燃蜡烛,使用蚊香、手机充电需有......

    施工现场HSE管理考核标准

    施工现场HSE管理考核标准 基本考核标准 1)、为保证现场HSE管理透明度,做好经验反馈,落实反事故措施,对发生未遂事故、事件能及时上报的酌情给予警告;但一般不考虑给予经济处罚,以......

    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目录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报告名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交付时间】 10个工作日,具体项目协议约定。 【收费标准】(1)报发改委立项,提供工程咨询甲级资质,60万元起; (2)项目投资......

    论文标准格式-目录

    目录摘要……………………………………………………………………………………………1 1引言………………………………………………………………………………………1 2问题背......

    园林设计相关标准目录

    园林设计相关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绿化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

    能源计量标准目录

    能源计量标准目录 2012-06-13 能源计量标准序号 标准号 1 GB/T 20901-2007 2 GB/T 20902-2007 3 GB/T 21367-2008 4 GB/T 21368-2008 5 GB/T 21369-2008 6 GB/T 17359-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