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香港考察社会福利体系报告(精)

时间:2019-05-14 01:0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赴香港考察社会福利体系报告(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赴香港考察社会福利体系报告(精)》。

第一篇:赴香港考察社会福利体系报告(精)

赴香港考察社会福利体系报告 2010年3月(二稿)

为了借鉴香港社会福利制度的先进经验,加快我市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2010年1月18日至22日,由市委市政府南岭副秘书长带队,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财政委、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财务管理中心、民间组织管理局等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就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对香港社会福利署、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等若干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进行了考察和学习,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香港社会福利服务发展历史背景与现状描述

(一)香港社会福利发展的背景、定位及作用 1.背景

香港是一个典型的实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地区。二战以后,香港经济进入迅猛发展的黄金阶段,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同时,伴随着大批新移民和难民的涌入,使香港人口急剧增加,社会矛盾激化,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会服务需求增加,原来由民间自发开展的慈善和救济难以为继。整体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悬殊日益严重,劳资关系紧张,低收入阶层不满情绪增长。在这一背景下,促使政府必须参与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事业,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自1965年始至1991年,香港政府颁布了五份社会福利白皮书,实行了一整套符合香港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确立了政府承担社会福利建设的主要责任,各志愿机构与慈善机构逐渐从提供慈善服务转向提供专业性的福利服务这一制度。香港的社会福利也从一个以志愿机构实施为主,政府在社会福利中并不承担相应的责任的粗放型制度,发展到拥有较高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完备的服务系统。这一福利系统,对保持香港社会的稳定繁荣和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定位

香港政府推行“小政府、大市场”政策,只有17%左右的事务由政府负责,香港公务员人数仅占香港劳动人口的4%。同时,大力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凡实施公共服务项目,首先考虑市场能否提供,市场能提供的最好通过市场购买

大部分的社会福利服务均由非政府机构提供。正是这种自由市场主义的定位使得香港社会福利制度具有典型的东亚福利主义特征,具体概括如下:

(1)补缺型的社会福利模式,重视市场作用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香港的社会福利一直被理论界和实务界认为是一种“剩余模式”的拾遗补缺型社会福利制度,属于典型的“东亚模式”,即为一种以经济发展为大前提,以国家牵头的经济发展策略为依托,尽量把社会开支约束在较低水平的福利理念。典型的例子是,香港至今为止都没有出台最低工资标准。香港的社会福利模式,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在市场和家庭功能受到破坏时发挥补救性的作用,完全不同于

北欧等国实行的“福利国家”制,在形式上体现为“重社会服务,轻社会保障”。(2)能促型的福利发展策略,避免“福利洼地”

香港政府对于社会福利的投入是基于投资理念,是通过投资社会福利,建设和提高社会的能力,发展人力资源、提高经济及社会参与、凝聚家庭力量、强化社区的团结性。因此,香港社会福利发展一直“轻社会保障,重社会服务”。推行各项服务,一方面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就业,香港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中大量的一线社会福利服务提供者是面向社会招聘的,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服务与培训,培养受助者的工作素养,增强受助者的工作能力,使其能更好的面对社会的挑战,及早走上工作岗位。有将近一半的服务项目是培训受助者的工作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如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提供的内地新来港人士服务中就包括培养外来人口的社会功能及自给自足的能力,圣雅各福群会开办的庇护工厂、籽阳服务有限公司都是为智力残疾的弱能人士提供就业机会。第三,相较社会保障而言,社会福利服务带给财政的压力较小,而其收效更佳。直接进行资金补贴的只有综援一项,其申请要求高,补助金额低,并不会产生较大吸引力。同时,对于青壮年领取综援必须参与“自力更生支持计划”,目的是鼓励及协助健全而又失业或从事非全职工作的综援受助人寻找有薪的全职工作,从而达致自力更生。

(3)政府向福利组织购买服务,效率最大化

香港在福利服务的提供上,采取的是典型的购买服务方式,即政府负责制定服务政策、拟定发展路向、向立法会申请拨款、监察非政府机构的服务表现以

及向市民直接提供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法定及核心的福利服务。非政府机构则负责按政府的既定服务政策向市民提供优质核心及非核心的福利服务。在具体制度上,一方面较早建立了统一管理社会福利工作的政府职能机构“社会福利署”,制订了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对社会福利机构实现了统一管理,对福利费用实现了统筹使用;另一方面,重视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政府社会福利服务经常性开支逐年增加,从1980年不足10亿港元,增至2010年度的394.5亿港元,约占政府经常性开支的18%。

官助民办,民间机构作用巨大。香港政府认为民间社会福利机构灵活自如、专业程度高、应变能力强,政府与民间社会福利机构是“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民间社会福利机构的作用可为社会和需要者提供较完善、较丰富和质量较高的社会福利服务。为此,香港政府通过宏观规范管理、咨询培训、政策引导、经费资助等方式,大力扶持和发展民间社会福利机构。目前,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已成为香港社会福利工作的重要角色,香港所有福利服务中的大约五分之四是非政府社会福利机构提供的。同时,非政府机构经费的80%来源于政府资助。

3.作用

这套福利制度与香港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配合,经过不断的扩大、改良、蜕变和整合,一同造就了现在的香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但贫富差距巨大、社会存在较多矛盾但又比较稳定,文化虽多元化还是比较包容的城市。其中,社会福利制度在香港的建设当中起到了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维护香港政治、社会稳

定、促进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和谐平衡的重要作用,可以说,香港的社会福利系统是香港经济的“助推器”、政治的“稳定剂”,社会的“减压阀”。

(二)香港社会福利体系的具体内容及相应制度 1.香港社会福利的管理体制

一是直接管理,即与法律关系紧密的感化和社会救济这两项工作由政府直接管理的机构承担;二是间接管理,即大量社会服务工作是通过非政府的福利机构(即民间福利机构)管理的,间接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客观要求,但也必须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和宏观管理。

在香港的社会福利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着主导、中介和服务三种角色。主 导角色是政府在“卫生福利局”之下设的“社会福利署”和诸如教育、卫生、民政等相关部门以及下辖机构(如区及办事处等),其主要职能是实施宏观管理,中介角色由香港多个非政府民间福利机构充当,其中绝大部分接受政府资助,最大的机构是东华三院。这些非政府福利机构作为民间团体被政府称为“合作的伙伴”。它们主要职能是中介管理,具体有三项:根据政府社会福利发展规划和自身的条件拟定具体的服务计划;筹集资金,其主要来源是向政府申请资助,少量来源靠服务收费和募捐;对下属的服务单位实施人财物的全面管理,以确保服务计划和服务质量的落实。

这一管理体制使得香港福利组织发展迅速、专业化分工细致。据统计,香港的民间社会工作机构约415间,占社会工作机构总数的3/4以上,服务单位多达3800多家。全职工作人员约48000人(包括注册社工约7716人,每年服务约 9010 多万人次,每年机构动员义工服务约1663.8万小时。充足的服务机构与专业的人员保证香港社会福利服务基本可以满足每一个香港人的具体需求。

2.香港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香港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和救济制度、社会服务制度、教育及医疗保障制度和公房廉租制度,尤其是社会服务十分多元化,除家庭、社区、儿童、青少年、复康等服务外,涉及劳工、就业、教育、医疗、健康、房屋、市区重建、交通、扶贫、国际救援等。

(1)社会保障及救济制度

香港民众享有的社会保障和救济种类,主要包括:(1)老年保障方面,政府公务员享有长俸(或年积金)、恩俸等。一些私营公司和社会公用事业机构的雇员享有公积金或年积金,但未有效建立。(2)在失业保障方面,雇员主要享有长期服务金或遣散费,破产欠薪保障,部分雇员享有公积金或年积金,被解雇时可领取;政府公务员被辞退时,亦可领年积金。(3)在工伤保障方面,雇员主要享有工伤死亡赔偿,伤残赔偿和职业病赔偿,(4)在医疗保障方面,雇员主要享有疾病假期和医疗津贴。(5)在生育保障方面,女性雇员主要享有分娩假期和分娩期工资。(6)在福利方面,雇员主要享有有薪假期。政府公务员及一些社会公用事业机构人员还享有房屋津贴,子女受教育津贴等。(7)在收入保障方面,凡收入低于公共援助计划厘定标准的个人或家庭,可获得包括基本援助金,长期

个案援助金,老人补助金,伤残补助金等公共援助的现金补贴。(8)在灾害保障方面,灾民可享受现金援助和物资援助,包括丧葬补助、死亡补助、伤残补助、受伤补助和临时补助、提供急需食品和必要的生活用品和临时住所等。(9)在暴力及执法伤亡保障方面,凡遭受暴力罪行或因执法而意外伤亡的人士及死者家属,均可享受现金赔偿。(10)在交通意外伤亡保障方面,凡因交通意外伤亡的人士及死者家属,均可享有援助金。

(2)社会服务制度

香港的社会福利服务则非常繁荣。具体可表现为“两个众多”:第一,社会福利服务项目众多。主要包括:(1)老年人服务。其内容和方式包括老年活动中心、老年综合服务中心、老年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服务、老年户外康乐巴士服务、老年度假中心、义务工作计划、老年义工计划、老年社区网络计划、老年卡计划、护理安老院、安老院、护养院、老年宿舍、疗养院照顾补助金、临时居所、老年住房以及私营安老院等。此外,高龄人士可享有高龄津贴。(2)残疾人服务。其内容和方式包括展能中心、庇护工场、辅助就业、康复服务市场顾问、社区康复网络、残疾幼儿照顾及训练、家居训练、社交及康乐服务、辅助医疗服务、住宿照顾、特别交通服务。此外,伤残、弱智人士可享有伤残津贴、政府和志愿机构对他们还提供包括教育和训练、职业康复、医疗、日间照顾等社会服务。

(3)儿童服务。香港的儿童服务均统一由社会福利署负责,服务内容和方式包括保护儿童服务、监护儿童服务、儿童住宿照顾服务、寄养服务、领养服务、幼儿中心服务、暂托幼儿服务、幼儿中心缴费资助计划等。对残疾儿童设有“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和“特殊幼儿中心”。对缺乏正常家庭环境的儿童提供的服务则包括:为儿童提供住宿服务;社会福利署的“寄养服务课”及民间机构安排孤儿到认可的家庭进行寄养,由社会福利署的“儿童领养课”审批领养儿童申请,并进行追踪监督。此外,社会福利署还设有“保护儿童课”和“监护儿童事务课”,负责由于父母离婚、家庭暴力等原因导致的儿童保护和服务。(4)青少年服务。青少年是香港社会福利服务所关注的重要群体,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包括青年事务办事处、儿童及青年中心、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外展社会工作服务、综合服务队以及为青少年举办的专项活动。全港设有((多个青少年中心,为青少年提供指导、辅导和援助服务,还为一些处境较为特殊的

青少年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个案服务。(5)家庭服务。家庭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包括家务助理服务、家务指导服务、受虐待妇女住宿服务、临床心理服务、热线电话服务、家庭生活教育、体恤性住房安臵、给予床位住客服务、露宿者服务、家居照顾示范及资源中心、医务社会服务以及禁毒服务等。可以说,香港的社会福利服务基本可以涵盖香港市民的所有福利需求

(3)教育及医疗保障制度

港府为每一位适龄儿童提供小学至中学免费强迫教育。政府的财政预算把教育列为优先考虑的一个项目。教育经费自1975~2004年平均占财政预算的17%,经

费开支的比例,已接近甚至超过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瑞士等发达国家水平。为了适应工商界的要求,港府还注意发展工业技术教育,在政府等推动和资助下,每年香港有50万人报读各种成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医疗卫生服务是香港社会福利的主要项目之一,港府为了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在增加医疗机构的同时,注意扩充设备,提高防病治病的水平,使医疗卫生事业走向普及和现代化。医务卫生署把全港分为5个区、并分设5所区域性中心医院作为该区医疗服务的总枢纽和联络中心,配以地区医院,普通诊所和专科诊所,组成综合的区域医疗服务网。香港的医院包括政府医院、政府补助医院以及私立医院。香港市民只要持身份证,缴付低微的费用,便可获得政府医院和政府补助医院的医疗服务,一般收入低下的居民,及一些中等收入的市民大都在这两类福利性医院就诊。高收入家庭也可以选择在政府医院里的私家病房或私立医院去就诊,那里设备昂贵,服务更周全,收费也高,这样可以满足高收入阶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

(4)公房廉租制度

香港地窄人稠,住房问题凸现。20世纪80年代,港府推进“居者有其屋”计划,采取以房委会建房为主,与私人机构参与居屋计划相结合的方式,加速公屋建设。1980年起,每年建成公屋单位3万个以上,以低于市价30%左右出售给公屋租户或收入有限的家庭。1988年港府提出长远房屋策略白皮书,确保所有家庭在其自身能够负担的楼价和租金范围内,都能够买或租用适当的住所。申请入住公房,购买居屋,都需具备严格审查的条件,特别是家庭人口及收入限额条件,从而保证中下层居民享受这一福利措施。

(三)香港政府福利组织的扶持及激励措施

香港非政府组织在福利提供上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除了非政府组织具有较好的历史根基外,最主要的还是香港政府基于“小政府和自由市场”理念下的一系列得力的政策和措施安排。香港政府对福利组织的扶持,不仅仅局限在资金

提供上,还在机构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予以支持。同时通过竞争性投标、转介机制等促进福利机构的高效运转。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整笔拨款的资金支持制度

香港政府认为,对社会中介组织进行大力的资助,给予它们足够的资源才能发挥它们的真正作用。在2009至10年度,社会福利署的开支预算总额为391亿元,其中86亿元为提供非政府机构的经常资助。拒不完全统计,香港政府给予非政府组织的资金资助占其财政支出预算的3%左右。除社会保障开支外,受资助机构目前所获得的津助约占香港社会福利及康复服务方面总开支的75%,而超过了25000人的机构雇员,更占了全港全部社会福利工作人员的80%。

在资金支持上,香港早期对社会福利组织的支持是采用标准津贴制度,对机构如何使用一分一毫的使用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单窒息了服务的营运,有时造成资源的错配,也浪费了不少政府和机构的人力在不必要的繁复的行政工作上。经过 1994 年至 2000 年间七年的研究商讨,政府与业界达成协议,转为“整笔拨款制度”,政府希望实现由监控资源投入到监管服务质量的转变,从而给予受津助机构在处理服务资源上更多的弹性。

2.为社会福利机构提供必要的设施

根据香港《城市规划条例(2004)》,把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新建公共房屋和私人房屋发展计划,根据福利服务设施的布点需要,拨出土地建设福利服务设施或购买已建楼房用于福利服务。这些福利服务设施的相当部分是依照一定的法律程序,提供给被确定承担服务项目的非政府社会工作机构使用的。

同时,为了促进社会福利机构的高效运作,香港政府利用如下三大制度规范非政府组织运作,提供非政府组织的效率。

3.社会服务竞投制度

香港政府自2000年起,对新办家庭和儿童服务、青少年服务、老人服务、康复服务和社区发展服务等五项服务工作的机构,采取政府购买的方式,由福利

组织和私营机构通过竞争性投标的办法获得承办权,并由中标机构进行运作,政府负责提供必要的场地及大部分装修费用,并监察其服务表现。

4.中央转介制度

社会福利署为有效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各项社会服务,在安老、康复等服务领域建立统一申请机制,实行中央统一转介,即政府为需要得到机构照顾的人士进行统一登记,建立轮候册,由社会服务署评估后,安排这些已登记的人士受到社会资助的、符合他们需要的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如安老院、护理安老院、护养院),或是社区照顾服务机构(如综合家庭服务中心、长着日间护理中心等)接受服务。

5.服务表现监察制度

透过明确的服务表现标准和一套有系统的评估机制,确保福利界能提供优质的服务,达到“以人为本、讲求问责、着重成果。”,监察制度主要包括三方面: 1)《津贴及服务协议》(Funding and Service Agreement FSA: 由社署与受资助机构合作制订, 订立了社会福利署及非政府机构的责任和互相期望。2)服务质素标准(Service Quality Standard SQS: 一套共有十九项,提供社会福利服务质素的定义, 以便进行服务表现评估。3)服务质素评估(Programme Assessment PS : 评估服务单位所提供的服务是否能达到各项既定标准

二、香港经验对我市下一步开展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虽然,香港社会福利制度发展背景与深圳等内地城市不同,但基于香港福利制度的“低福利”“高效能”特点,并结合深圳经济发展状况,我们认为,香港经验对于我市建立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重新认识社会福利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能促作用 一直以来,由于受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思维惯性和以及对于国外福利国家“福利病”效应的担

忧,使得大家存在普遍的福利恐惧,同时也导致了对福利的作用,政府和民间组织在福利提供上的作用等诸多领域上存在误解。从香港这一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经验我们可以看到:1)社会福利

制度能够稳定社会环境、缓解社会矛盾。2)能促型的社会福利,可以优化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发展;同时,基于服务为基础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既不会对财政造成压抑,也不会导致福利洼地的产生。3)深圳经济基础已完全具备建设类似于香港的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条件。香港从70年代开始建设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当时其人均GDP 刚过1000美元,而我市2008年人均GDP 已经超过1万美元,因此我市已具备建设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经济条件。

(二)进一步加强和明确政府在福利提供中的主导角色

从香港经验看,一项服务是政府自己来做,还是交由市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坚持“交由市场运作会更好”的原则;二是坚持“小政府、大市场”的原则,将政府在这方面的开支控制在所占GDP 的固定百分比内;三是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将公务员数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规模。大幅向社会购买服务,一方面可以把行政成本控制在一个较为优化的数据内,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企业具有的专业优势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培育和繁荣本地中介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因此,我市政府在社会福利中的财政责任应进一步加强,1)加大福利覆盖范围和投入。类似于养老机构等建设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2)同时,转变资金投入形式,明确扶持福利组织发展是政府福利提供中的主要形式。不再像过去那样把钱用于铺摊子、建机构,而应用来建立新的资助和补贴制度。3)可以考虑将传统的妇联、残联等群众组织进行转型,转变为类似于香港社联等中介组织,负责向政府申请资金,同时对下属福利组织进行管理,引入竞争机制,最大化福利组织效率。

(三)扶持福利组织发展是社会福利体系建设之根基

香港社会福利体系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关键在于其社会福利组织数量众多、专业化分工明确,从而能够为香港民众提供类别多样的福利服务。而这一切都

根源于香港政府对社会组织的全方位扶持。只有福利组织发展了,福利人才队伍的建设、全方面福利服务的提供才可能有切实的载体。专业化社工队伍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因此,从我市来讲,不仅仅要放宽社会福利类社会组织的注册等限制,并且 应该为社会机构提供服务场地和设施、现金资助或为服务对象提供补贴,而后由独立的社会机构提供服务。

第一,在某些社会福利服务的重点领域,可以采取公办民营或者民办公助的方法,确保对福利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但一定要注意“管办分离”,政府不能即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第二,弱化福利服务机构的所有制概念,做到一视同仁。在政策和支持上,无论是公办福利服务机构还是民办福利服务机构,都应给予同样的支持。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民办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将公办福利服务机构推向市场,促使其改变现有的福利服务提供模式,以给社会提供更加优良的社会福利服务。第三,对福利组织不仅应该在运作经费上予以资助,还应该开拓形式,在诸如土地使用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确保社会福利机构的分布在地理空间上的合理性。

(四)发展个人为导向的福利服务是福利体系建设的突破点 2000 年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指出:“福利服务是社会福祉所依。我们的使命是建立一个关怀互爱的社会, 让人人进展所长, 社会维持繁荣安定。我们的福利制度着重支援个人及家庭, 协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并提供机会, 使他们可以自力更生, 力争上游, 从而促进社会团结和谐”。

我国长期以来是注重社会保险发展,社会福利服务极其匮乏,并且认识不够。我们所谓的“社会福利”也更多的是指针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补贴。香港的经验已经表明,福利服务作为社会福利事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1)提升人力资源。社会福利透过提高个人能力、态度和动机,引导积极的个人和社会价值观,并发展人力资源。社会福利鼓励个人为社会贡献所长。2)提供机会。协助市民自力更生:社会福利鼓励个人、家庭及社区参与社会及经济活动,防止贫乏和边缘的社

群受到社会排斥,协助他们自力更生,独立生活。3)凝聚家庭团结。社会福利可以维护及强化家庭力量,以提高它们抵御逆境的能力。社会福利更鼓吹友善对待家庭的社会环境,支持家庭发挥照顾的功能。4)建立社区团结。社会福利建立社区的能力,营造共融和互相接纳的社会气氛,让弱势的一群更容易融入社会。社会福利促进正面、互信的社会关系,鼓励社会参与,提高社会的和谐团结。社会福利又鼓励自助互助的精神,减低因逆境带来的社会压力。

因此,我市制度型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应该以福利服务作为突破点,重点发 展养老、儿童、家庭综合中心等福利服务项目的建设。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上,只需依据国家整体战略框架即可。

(五)加强民政和福利机构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加强民政和福利机构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为提高社会福利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应逐步开展社会福利服务方面的教育,培养一大批专业人才,提高社会福利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可在大学、职专中开设 社会福利服务专业,实施专门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对社会福利服务从业机构和 人员实行严格的持证从业制度。在教育和培训方面,应借鉴香港的先进经验,积 极开展社会教育和业余培训,举办各类型的专业福利人员培训班,推动社会福利 事业走上专业化道路。同时,加强管理人才尤其是民政管理人才的专业化建设。借鉴和引入香港优 质人力资源,培育和壮大我市专业管理人才队伍。

(六)加大社会福利财政支出水平,积极拓展社会经费来源 加大社会福利财政支出水平,积极拓展社会经费来源 水平我市 2008 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也已超过 800 亿元,财政收入和支出都仅占 GDP 的 10%左右,属于完全安全边际内。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持的比重低于 国内平均水平。因此,只要合理的拓展社会福利服务项目,并有计划的推进对民 间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资助水平,我市财政支付的空间非常大。在逐步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的同时,还应当广开经费来源,逐步建立起吸引和 鼓励为社会福利捐赠的政策机制。根据香港的经验,可以通过设立社会福利基金、制定政策,吸引鼓励社会福利捐赠、促进民间资本投身社会福利事业等多种手段,不断的扩展社会福利服务经费的来源,以促进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同时,对于 福利经费的筹集,分配使用及具体开支等,应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体制,以保证 其合理使用和充分发挥其效用。并给予捐赠者以信心,形成良好的社会捐赠氛围。11

第二篇:赴香港考察心得

赴港考察心得

饶世丽

蒙受教育局的恩泽,我有幸随教育一线的教师们赴港学习考察,时间短促,而感慨良多。以下是我从本次赴港考察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港人卫生意识和公民意识较强。我们知道,人口众多容易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香港地方狭小,人口密集,但整体呈现的却是一副秩序井然的状态,并不会出现所谓的“脏乱差”。所到之处,我们很难看见垃圾的影子,而在国内,除了大都市的环境做得比较好之外,其他的一些中小城市或者城中村,到处可以看见垃圾的影子。在香港的小学,学校允许校内小卖部的经营,也允许孩子们自己带零食回来学校,你会很惊奇的发现,孩子们一到下课之后很自觉地走出教室外面坐着吃零食,吃完之后所产生的垃圾绝对不会随便扔到地面上,从中,你应该可以想象得到香港街道如何干净的原因了:公民意识,从娃娃抓起。这让我想起了上次的秋游,孩子们很开心地带着自己的零食和同学们分享,但是吃完之后却无意识地往地上扔垃圾,仿佛随地扔垃圾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等到同学们都准备启程返校的时候,游乐园里面俨然成为了一个大型垃圾场,我不禁感慨,内地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何时才能与香港的学生缩小差距呢?公民意识教育在国内何时才能奏效?

二、全体港人普遍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在香港,敬业精神体现在社会各行各业领域。大到公司或宾馆的职员,小到在校读书的小学生,你随时可以看见他们穿着干净整齐的服装,甚至是笔挺的职业装,画着淡淡的妆容,遍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并以职业化的微笑迎来或送走他们的顾客,从他们的脸上,你读到什么才是专业、勤奋和进取,甚至乎,从他们的眼睛里,你懂得了什么才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在一次吃完饭等待车辆的时候,我旁边站着几个黑人,他们用英语在交流着:“they look like farmers”,我突然间意识到,也许这几个外国人正在议论着我们这些从内地来港参观的教师,我们的教师很努力打扮得更加符合自己的身份,但相比之下,在他们眼中,素面朝天的我们看起来更像农民而非专业的教师。如此出言不逊,倘若被大部分教师知道了,会引起教师们的不满情绪,但,这不更能引起大家的反思吗?

三、倡导终身学习并落实到位的香港社会。香港的大学录取率只有不到20%,如此高门槛的大学,不是将许多热爱学习的人们拒之于门外了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香港政府就提出了:“终身学习,全人发展”的目标,并且提供了四通八达的职业学习的渠道,各行各业的员工便利用起零碎的时间上夜校,提升自我,以更好地跟上高速发展的社会。自从我进入了教师这个行业之后,我常常担忧,担心校园的一道墙会不会把自己和外面飞速发展的社会隔绝起来,以致逐渐地被整个时代所淘汰呢?这样看来,只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并落实到位。

赴港学习体会还有很多,在这就不一一称述。在返校途中,我隐约听见有些教师在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这句话让我想起一位曾经在美国居住的中国人,他用了一句经典的话评价中美的对比,国内是“好脏好乱好快活,美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当然,我们赴港学习并不是为了论证内地有多糟,香港有多好,而是抱着一种“海纳百川”的姿态,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第三篇:赴香港考察学习报告一

赴香港考察学习报告

为了借鉴香港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我镇和谐清溪的建设,2012年4月23日至27日,由政委镇政府XXX带队,镇财政分局、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安监分局、党政办、宣教办、司法分局、农林水办、各村党支部等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就经济全球化的危与机,面对公众、传媒的技巧、香港公共政策与金融体系等课程展开了学习,对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贸易发展局等若干政府部门进行了考察和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全球化的危与机

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

段。第一个阶段即从建国初到1978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19991999年到现在,国家先后提出了“”、“”、“加快发展中部地区”

2012导致中国出口额同比减少,今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5%。

我国经济发展的下一步出路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提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目前我国经济经济快速发展,与之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出,必须调整经济体制、教育政策等社会政策是之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面对公众、传媒的技巧

2009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增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舆论引导和新兴媒体运用”的能力。经过此次培训,提高了我的认识,提高了我在面对媒体时沟通能力,一、掌握全面的知识,保持对传媒的敏感度。要有全面的知识才可以报纸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不会出现常识性错误而贻笑大方,度有利于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及时遏制突发事件不亮影响的传播,好的公众形象;

二、集中于事实,为了掩盖事实的演说,根据以往的经历来讲,媒体运作的理解,避免陷入访问的陷阱;

四、使用简浅的字眼,表达清晰,实践检验证明,是香港法定的工业支持机构。提高附加值,设有28个卓越中心、10企业的需要,设计一站式的专业管理顾问及培训服务,协助各企业提升竞争优势,4000家企业提供过服务,1200个培训课程及研讨,参加者20000人,拥有丰富的实企业内部培训顾问服务考察团,每年接待多个国内公务员及企业培训考察团。

香港贸易发展局

香港贸易发展局成立于1966年。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条例》,贸发局是专责拓展香港特别行政区全球贸易的法定机构,为香港制造商、贸易商及服务出口商服务。在全球各地设有超过40个办公室。贸发局的宗旨是“为香港公司,特

别是中小企业,在全球缔造新的市场机会,协助他们把握商机,并推广香港具备优良商贸环境的国际形象。”

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最高决策层是由19位成员组成的理事会。当中邀请了很多香港工商界领袖加入并有政府高层官员参与。除了策划及监督本局的全球业务、服务和拓展活动,还有监督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运作。在理事会之下,设有商贸配对服务部、传播部、企业推广部、客户服务商贸资讯及培训部、设计廊、电子商贸部、展览事务部、国际推广部、制造业拓展部、研究部、服务业拓展部及刊物出版部。每一年贸发局都定期举办各项大型展览及商贸会议。

一百多年来,完备的相应制度,用。

香港金融体系与金融政策

香港金融体系

19世纪中叶。1843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给英国作为殖民地后。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和中国历史传统的共同影响 香港的货币制度具有独特之处。在香港没有垄断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港币的发行与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是由两家商业银行和香港政府共同承担。自19世纪中叶至今 香港的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英镑汇兑本位制、外汇汇兑本位制和联系汇率制度四个时期。其中,货币制度变化中的两个时期即由英镑汇兑本位制到外汇汇兑本位制 由外汇汇兑本位制到联系汇率制度主要是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完成的。

英镑汇兑本位制在香港延续的时间最长。从1935年12月6日~1972年7月6日,除1941年12月25日~1945年9月23日之外,香港一直实行这种货币制度。一段时间内,英镑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存货币相当坚挺。这一货币本位制在香港实施较好。二战后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 世界货币制度进入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期。英镑和港币的固定联系遭受冲击。1949年和1967年英镑先后出现两次大幅度的贬值。英镑汇率波动影响港币的稳定。香港经济也因此受到严重的损失。1972年6英国政府在6月23日宣布任由英镑浮动 海外英镑区成员成为历史名词。随后,1972年7月6日 钩与美元挂钩。由于美元的不断贬值,港英当局于1974年11还包括美元等多种外汇资产。这一货币制度直到1983年才被联系汇率制度所取代。

1983年10月17日,联系汇率制正式生成。但直到1987年,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存。外汇基金通过对发钞银行的汇率控制,维持官方预定的1:7的汇率水平。在联汇制下,港元发行须由发钞行按照规定的7.8港元兑1以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外汇基金换取发钞负债证明书,挂牌回笼货币时,同样要分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固定汇率的银行同业港元买之间还是银行与公众之间的交易,汇率都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香港的银行体系,香港的银行体系在1841年至1948年得到了早期的发展,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后,在1976年至1989年形成了银行三级制,香港金融监管制度;

香港的货币政策是联系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是维护联

系汇率制度,同时财政政策需要协助货币政策;香港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金融政策内地经济逐步一体化进程中,香港本地产业结构在完善和提升;全球金融危机下的香港金融市场受了一定的打击,金融必须正本溯源。

对下一步工作启示

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使经济建设才能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第二、我国的产业结构中,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在三次产2004产品的轮番上涨,刺激了物价全面上涨,使得产业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导致钢材价格连年上涨,致使许多地方的钢铁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既要做大经济发展规模,提高人人分享经济成果的增量,又要同步提升社会发展水平,从多个方面适应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带来的多样化需求。加快发展三产、服务业,很大一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生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们求知、求富、求健康、求安全、求幸福等多方面的需求,同时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姜春云同志从实践中总结认为,“发展第三产业投入少,来得快,效益大,应当放在优先的位臵”;“在经济的布局与

指导上,实行„兴商重工强农‟的方针,以加快发展三产、服务业,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我国应充分发挥服务业高效低耗、拉动产业、扩大就业、带动消费等优势,使之尽快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支柱性、关联性产业。

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提高居民的收

入,完善社会保障。

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创业机会。入分配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发展新型消

第四篇:赴香港考察学习报告二

赴香港学习考察报告

为了借鉴香港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我镇和谐清溪的建设,2012年4月23日至27日,由政委镇政府XXX带队,镇财政分局、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安监分局、党政办、宣教办、司法分局、农林水办、各村党支部等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就经济全球化的危与机,面对公众、传媒的技巧、香港公共政策与金融体系等课程展开了学习,对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贸易发展局等若干政府部门进行了考察和学习,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组织架构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府架构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以行政长官以及行政会议成员为首,由公务员组成的行政机构,负责政策制定以及执行工作;二是负责监督政府、通过法例及政府预算的立法会;三是根据法例而进行独立审判、防止行政机关越权滥权、保障个人权力的司法机构。

在行政机构设置方面,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横向上分为三司,经济职能由财政司管理,政府管理职能由政务司负责,律政方面职能由律政司负责。此外,廉政公署、审计署、申诉专员公署等机构则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起到监察的作用。中央政策组对行政长官负责,起到政策顾问的作用。在纵向上,分为“司-局-署(处)”三个层次。战略决策是行政长官和三大司长,具体的不同范畴的政策制定由局级机构负责,各个署(处)负责执行。司长分别协调所属的局,司长、局长是行政会议的成员,协助行政长官决策,实行行政官员负责制。

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有12个决策局,政务司司长协调公务员事务局、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教育局、环境局、食物及卫生局、民政事务局、劳工及福利局、保安局、运输及房屋局等9个局,财政司司长协调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展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等3个局。12个决策局统辖59个署(处),通过法律把各机构的职能法定化,各部门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协调机制。此外,政务司司长直接领导行政署和效率促进组,财政司司长直接领导金融管理局、经济分析及方便营商处,负责政策协调与咨询、行政效率促进等工作(见附图)。

香港推行“小政府、大市场”政策,只有17%左右的事务由政府负责。精简公务员队伍,由原来的18万多减少至16万多,仅占香港劳动人口的4%。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架构的亮点之一是1992年设置的效率促进组,其直接向政务司司长负责,职能是推动政府在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锐意革新,务求提供最高效率和成效的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的需求。

香港非常值得学习而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是其政府职能、权利义务、责任划分等方面的管理经验,那就是详细制定部门职责、权利责任等,甚至为某件事如应急管理专门撰写一本书,明确什么情况下可授权,下级可自行处理什么事情等,写的比较细,可操作性很强,减少了扯皮,也减少了请示汇报,明确了该管和不该管的范围,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二、几点启示

(一)改革方案无通用性,需就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市民的期望做出抉择

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行政组织架构、文化历史以及现实状况等方面都与香港不同,所以在学习其管理体制的同时,更要着重于我镇实际,从我镇的现实状况出发,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从有利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出发,来制订改革方案和有关政策。

(二)大力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大部制”实行“大部制”,把政府职能相同或者相近的部门加以整合,归入一个部门进行管理,尽量减少管理层级和跨部门协调,提高行政效能。根据国家、省的要求和我镇的实际,建议按照“少机构、宽职能”的原则,对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其直属机构重新进行整合和优化,为我镇进行更深层次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改革过程中,建议制订中长期规划,待时机成熟时,逐步推进。

(三)设置效率促进机构

在下一轮机构改革时,我镇可以考虑在原有的效能监察机构和市政府投诉中心的基础上,设置行政效率促进机构,赋予其相应职能。

(四)建立公众咨询制度

在香港调研时候我们发现,任何一项改革的方案要进行实施,都要进行公众咨询,以保证方案能代表大多数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建议,在改革方案出台之前,不仅要征求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和专家的意见,还应该大力征求市民的意见,并保证市民意见能真正地参与到行政中来,以保证行政的透明度和政策的有效性。

(五)强化审计部门的职能,引入市民监督,建立更加

严格的问责制

在香港,审计署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如发现有的部门在运用资源方面存在着浪费或腐败的现象,审计署会形成自己的报告,并且将报告向所有的市民公开。我们认为,报告的公开会形成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对审计署的监督,二是对运用资源不好部门的监督。这样以来,可以促使各部门坚守自己的职责,形成良好的互动。

第五篇:赴香港学习考察心得体会1

赴香港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二○一三年六月四日---十日,本人有幸参加省公司组织的企业管理人员赴港培训班,在聆听了香港著名专家周八骏先生《全球金融和经济形势的分析报告》、管理专家谢宝升先生《企业文化的讲座》及关伯伦先生《如何提高执行力》,郑应忠先生则通过实例和游戏让我们感受如何建立品牌和感受企业管理的本质和基点。这次学习考察活动尽管时间短暂,但却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放大了视野,收获很大,感悟很多。

来香港学习以前,对香港的历史发展、目前的经济、金融等等方面,有所了解,通过学习,又听了老师的讲课,并考察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香港贸易发展局,观摩了一些现场,对香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次学习,触动了心灵,具有鲜明特色的“香港模式”让我耳目一新,经过短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发现香港人的思想观念之新、眼界之高、思路之清、措施之全都是值得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香港人领先的观念对我的内心产生了很大的震撼,使我受益颇多,对这次学习考察,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启示:

一、搞生产经营必须以制度为保证

香港总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面积不大,但其经济发展水平之快,文明程度之高是众所周知的,这也是它雄踞亚洲四小龙之首的根本原因,充分说明了香港经济实力,而这种经济状况的稳步保持,主要有赖于一个健全的制度所提供的保障。

一个特别行政区能够利用制度的健全保证其在亚洲领先的经济地位,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人员,结合我公司实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依制度办事、依制度管理,在生产经营管理中以制度为准绳、以制度为行动的指南、靠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借鉴香港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健全的制度体系,积极发挥效能,在已有的成绩上更上一层楼。

二、加强员工知识培训 提高劳动生产率

香港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港人的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体现出了“香港效率”。“时间就是财富、知识就是财富”这已经成为每一名在港之人的清醒认识。

结合目前公正在进行的“三定”工作,我认为“三定”工作的顺利进行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技术业务,只有员工的业务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发挥更大的潜能,才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的得心应手,才能让领导放心,只有提高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也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能避免人浮于事的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员工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在原来推进公司三大制度和一月一制度考试的基础上再推进新的培训方式,将以前的理论培训、书面考试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改变以前师带徒的传统模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一套热电仿真系统,让新进员工能够在该系统上得到锻炼,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三、持之以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香港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优势,其发展的速度、现有实力有很明显的超前性,他们都富有但他们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充满一股强烈的再投入、再扩张、再发展的欲望,作为井神公司的一员,我认为搞企业也应该有这种欲望,只有思想上有了发展的欲望,才能在行动中得到落实,目前公司的7#炉已经完成了水压试验和烘炉,即将进入到全面调试阶段,为保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7#炉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污染排放对大气所造成的影响,在7#炉系统中增加了炉外脱硫

和脱硝装置,企业只有考虑到对社会、对人民负责,社会和人民才会对企业回报,企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保证和谐社会的创建,目前热电公司正在拟对5#6炉的脱硫脱硝装置进行改造,在原来炉内脱硫的基础上增加炉外脱硫和脱硝装置,保证两台炉所排放烟气到达新的环保标准,从而赢得社会效益。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16年了,香港之行,让我切身体会到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英明,亲眼看到了香港“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所取得的成果。有了此次香港的实地考察和学习,我个人的思想认识经历了一次全面提升,对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困绕心中许久的一些观点也都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决心在省公司和股份公司的领导下,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真抓实干,恪尽职守,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创造出色的工作业绩。

下载赴香港考察社会福利体系报告(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赴香港考察社会福利体系报告(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香港实习报告

    赴香港实习报告 酝酿已久的香港实习终于在2012年4月16日成行,那日下午我们迎着明媚的春光满怀激动喜悦走出校门,登上南下的T95。尽管车厢里拥挤不堪还夹带着由于对空间狭小的......

    赴韩国考察情况报告

    2004年10月6—17日,我随干部培训班组成的考察团一行对韩国进行了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感触很深,收获频多。一、考察活动的基本情况为期12天的学习考察内容十分丰富。接待方......

    首届园长赴香港考察学习交流活动

    首届园长赴香港考察学习交流活动 尊敬的 园长: 谨定于2011年4月8-11日组织到香港考察交流学习活动,诚挚的邀请您,恭候您的光临! 在新的竞争时代,一所幼儿早教机构要想获得成功,就......

    赴香港及珠三角、长三角招商考察思考

    月日—日,我们一行人,分两批、两个阶段,先后赴香港、深圳、嵊州、新昌、温州、义乌、杭州、上海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的招商考察活动。一路察看,一路交流;一路议论,一路振奋,解放了思想......

    社会福利体系建设调查汇报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体系建设,让人民群众普遍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成为摆在政府部门和学界面前的紧迫任务。在2012年市两会上,郭金龙市长提出要站......

    中韩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制度比较

    中韩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制度比较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种弱势群体,他们由于自身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成为一种十分脆弱的边缘群体。关心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

    发展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精选5篇)

    发展新型社会福利体系 提案人潘承锋浦江县中医院 322200 联系电话 *** 据了解,我省已经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不久的将来,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

    赴云南省考察学习报告

    试验室赴云南省考察学习报告为了充分学习借鉴外地公路系统试验检测领域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切实将“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落到实处,促进总段试验检测工作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