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宝鸡市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宝鸡市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实践
近年来,宝鸡市把推进产学研合作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企业实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通过政策引导,增加投入,建立合作机制、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开展“院士行”和“企业院校行暨院校企业行”、举办产学研洽谈会和对接会、加强合作项目跟踪服务等,多措并举,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合作的层次不断提高。
在2008至2010年市政府举办的三届产学研项目对接会上,企业与包括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哈工大、西南交大、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30多所国内著名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合同81项。2008年以来,宝鸡市先后与中科院西安分院、西安交大、哈工大、西南交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等60多所科研院所的150多名专家教授建立了校市合作、校企合作关系,共建研发平台16个、研究院2个、产业研发基地3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建立了24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12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科技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由单个项目合作延伸到了共建研发中心、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科技合作格局。共实施科技合作项目113项,攻克了89项重大关键技术。合作开发新产品60多项,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实施了国家863计划“深水钻井隔水管系统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等15个国家重点项目和 32个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学研工作,支持引导力度不断加大。
为推进产学研工作深入开展,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科教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在政策环境方面,先后制定实施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宝鸡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加大科技资源统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关于引进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扶持政策》、《宝鸡市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中介组织良性互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科技创新体系,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争取国内知名院校在宝鸡开展多层次技术合作、建立研发平台、研究中心、实验教育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市级财政科技经费投入从2008年的18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5200万元,其中重点支持有科技合作内容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这些重大政策举措,有力推动了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市政府长期实行科技顾问制度,先后邀请24名国内外各领域权威专家为市政府科技顾问,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和技术攻关。针对企业在打造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战略中,缺乏关键技术和人才的问题,2008年以来,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与省教育厅所属的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48所大学、院所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签订了“两地三方”深化农业科技合作,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协议。市科技局与省教育厅科技处和陕西高校科研管理协会签订了促进产学研合作协议书。2011年上半年,市政府又与西北大学、陕西中医学院分别签署了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就共同推动宝鸡地区科技和人才培养、中医药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发展等开展深层次合作。这些科技合作机制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具体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支持和制度保障,从而将产学研合作提升到政府主导的工农业全面科技深度合作的新阶段。
在政府的引导推动下,广大企业和高校院所从相互不了解、不熟悉的随机合作,到相互了解、熟悉、有的放矢、深入合作,取得了大量合作成果,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同时也使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找到了很好的应用转化载体。政府及其科技等部门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了积极有效地引导、推动和服务的作用,一个良好的产学研合作社会环境氛围已经初步形成。
2、科技主管部门常抓不懈,产学研合作推进常态化 市县科技主管部门把产学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科技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有力的推进了面上工作的开展。为确保产学研促进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市科技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产学研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分管领导和分管科室;各县(区)也都相应确定有分管领导和专人。市上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设立了产学研合作工作站,落实了5名专兼职技术干部具体负责全市的产学研合作日常工作。
加强企业技术需求调研征集是产学研合作的前提,如果不掌握企业技术需求,那么产学研也就难以落到实处。为此,市科技局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改变了原来等待企业上门提需求的工作模式,组织市产学研工作站的同志,积极主动深入基层调研没底,实地了解企业科技需求,把企业技术需求的了解征集作为产学研工作创新的一大突破,坚持常抓不懈。2008年以来,工作站组织人员每年举行一次规模较大的企业技术需求调研征集活动,深入130多户企业,通过下发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电话、邮件等形式,累计征集企业技术需求信息300多项,并将征集到的企业技术难题及需求信息通过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传递给所属科研院所;通过陕西省高校科研管理协会传递到各个高校,为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市科技局还以项目资助的方式,支持市产学研工作站,依托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网络软硬件条件,建立了“宝鸡市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建成了3个数据库,内容涉及能源化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电子电器、生物医药、轻工业、其它等行业。其中“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收集技术需求项目216项;“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数据库”收集科技成果信息223项;“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数据库”收集科研院所的两院院士、著名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信息117项。上述数据库信息已于2010年5月在宝鸡市科技信息网运行发布。
在广泛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建立信息沟通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市科技局把促成项目合作对接作为实现产学研合作目标的一件大事来抓,近三年来,每年坚持举办一次规模较大的产学研项目对接会。2008年11月,在市科技局组织陕西高校、宝鸡企业召开的产学研项目对接会上,企业与在陕高校签订了12项具体的项目合作协议;在2009年11月24日由市政府召开的产学研对接会上,30多家企业与全国17所知名高校院校当会签订了33个项目的产学研具体合作协议;在2010年12月29日由市政府召开的产学研对接会上,签订个36个项目的产学研具体合作协议;2011年产学研合作对接会,目前正在进行积极的筹备。这些政府促进活动的开展,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3、多种措施和形式并举,产学研合作活动日趋活跃 市科技局主要采取召开企业技术需求征集会、组织企业到高校参观座谈、高校专家教授到企业实际考察、召开专题对接洽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活动,努力扩大产学研合作范围。近三年来,分别召开各类企业座谈会10余次,发放技术需求问卷调查表500余份,8次走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高校科研管理协会、部分高校等,商榷产学研合作的机制、模式及途径。2011年4月,由戴征社市长、徐强副市长带队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院校专程拜访两院院士及专家教授,从更高层次推进产学研合作。
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的大力协助支持下,2009年以来,宝鸡市成功启动了“院士宝鸡行”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壮麒,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杨锐两位专家,深入6户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并作了“钛产业发展形势与战略”的专题报告,全市钛及钛材料企业及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共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企业对专家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郭孔辉教授及助手丁海涛副教授来宝鸡,深入到六户企业实地考察,并围绕《我国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全市汽车企业及市级有关部门180余人聆听了报告;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装甲兵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滨士教授及其副主任张伟教授来宝,就装备再制造专题进行产业咨询指导,并围绕《装备再制造前沿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作了专题报告,全市制造企业150多人聆听了报告。
市科技局还多次组织企业与院校相互交流、洽谈合作项目。组织了18户钛企业到西安交通大学参观学习、交流对接;分别在宝鸡和蔡家坡举办了钛材料、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企业与高校技术需求项目专场对接洽谈会;组织了电子电器、石油机械行业22户企业的41名科技人员到西安交大等6所高校参观学习、洽谈合作项目,初步达成了一批项目的合作意向,为进一步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这些活动,均受到了院校、企业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赞扬。
在政府及科技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下,企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合作,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加快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归纳起来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通过技术转让、购买技术成果等方式实现产学研合作。如:陕西大红袍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购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花椒籽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技术,采用高科技对花椒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的花椒树脂精油不仅是良好的化工原料,还可直接制作液态花椒调味品,产品质量高,市场销售好,延长了花椒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带动了全市花椒产业的发展;宝鸡美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技术转让方式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获得高效钙肥生产技术,并进行高效钙肥产业化生产,为苹果生理病害防治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第二种方式,企业以委托研发方式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陕西皇城建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委托西北建筑设计院、西北墙体材料设计院进行技术攻关,先后开发出螺旋制砖机、真空挤砖机、数控自动化挤砖生产线成套设备等24个系列、68种规格的砖瓦机械成套设备,使“皇城”牌砖机畅销全国,并出口到十多个国家;宝鸡金健数码针纺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西安工程大学签订了合作研发“高档功能性差别化纱线及面料”,该项目产品技术已于2011年3月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产品样品经省纤维检验局检验符合国家标准,产品现已上市,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利税559万元。第三种方式,建立研发中心,聘用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宝鸡市在全国首创,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8位专家教授建立了24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培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132个,形成了大院引领、基地示范、特色产业带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其中线辣椒科技专家大院,在岐山县雍川镇马江村建立了线辣椒育种基地,长期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辣椒育种专家庄灿然研究员为技术顾问,育成“陕椒2001、陕椒168辣椒”新品种,品质优良,亩产干椒280-350公斤,现已推广到山东、新疆、云南等16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135万亩,产值达15.2亿多元。
第四种方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项目对接、资本投入等形式共同建立研发基地、智力平台、大学产业园等,实现产学研紧密型合作。宝鸡高新区管委会与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出资500万元,组建了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宝鸡高新区分院暨宝鸡工业技术创新有限责任公司;以宝鸡市钛业协会牵头的18户钛产业龙头企业与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共同组建了宝鸡钛产品研发测试中心;由宝钛集团牵头,联合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北工业大学、力兴钛业集团、富士特钛业等全国12家高校、研究院和企业,共同组建了中国钛谷材料研究院等。
4,引进研发机构,共建研发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宝鸡市企业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松散到紧密的发展过程。产学研合作初期,主要是企业以邀请科研院所专家参观指导,座谈讨论,讲课辅导为主;企业派人到高校参观实验室、了解科技成果、与学术带头人进行座谈等,通过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方式开展合作。近年来,随着政府的大力倡导、舆论支持和科技主管部门的强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在广泛开展的同时,不断向纵深发展,委托开发、技术入股、利润分成、销售额提成等合作形式越来越多,以技术入股、资本投入等为主要方式把技术、资本、市场有机结合起来的紧密合作已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发展趋势。截止目前,西安交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已分别在宝鸡高新区设立了技术转移中心和联合实验室。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分别设立了宝鸡高新区分院,这些稳固的联合体充分调动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宝钛集团”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联合成立了“新型钛材料技术研究中心”、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了“有色金属联合技术中心”;宝鸡石油机械厂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成立了“石油装备研究中心”、与西安石油大学联合成立了“石油机械技术研究所”;宝鸡石油钢管公司与西安石油大学联合建立了陕西省焊管工程技术中心;宝鸡四维衡器有限公司、宝鸡恒通电子有限公司两户民营企业分别联合西安交大建立了各自的企业技术中心;陕西烽火通讯公司、陕西凌云电器公司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正在建设“可靠无线通信技术”、“高可靠无线电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 “通信设备设计与制造”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宝成航空仪表公司联合清华大学、西工大,正在建设“光纤陀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这些新型合作机构的陆续建立,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标志着宝鸡市的产学研合作正在由短期、松散、单项合作向长期、紧密、系统合作的更高层次发展。
5、通过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
宝鸡市政府和企业积极投身于产学研合作的探索实践,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推动、政策激励、加强服务等措施,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开展技术合作,进行技术创新,较大幅度的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培养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自主创新园区建设,至2010年,全市共有省级以上重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98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8.5%,2010年高新技术产值达到54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4%。通过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快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建设力度,目前全市依托企业在建的和已建成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有博士后工作站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工业研究分院2个、市属科研所5个;宝鸡市先后被科技部确定为钛及钛合金新材料、石油钻采装备、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等三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
通过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开展技术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涌现了一批创新成果。“近五年来,全市先后攻克了266项关键技术,其中39项技术国际领先,72项技术国际先进,54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全市取得各类科技成果 836项,295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奖励,其中2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获得市最高科学技术奖。4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38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发“大规格磨齿机、12000米钻机”等重点科技新产品650种,部分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累计申请专利2791件,授权152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60件,专利申请量列陕西省各市第二。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市财政累计投入科技资金6.8亿元,新增产值达85.3亿元。
通过推动产学研合作,较大幅度的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陕西秦川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精密齿轮磨削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宝鸡石油钢管有限公司的“螺旋埋弧焊管研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宝光股份与西安交大共同研发的“126kV单断口真空灭弧室”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产品的关键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已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烽火集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在“30-80MHz跳频电台功放锁相环”项目上联合攻关、长岭电子科技公司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发“长岭天线近远场综合测试系统”、凌云电器总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发“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等项目,均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其整体水平均达到国内领先以上水平;长岭“纺电”公司与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通过技术合作研发的3个型号的新产品实现了批量生产和销售。
通过加强与国内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宝鸡市培育孵化了一批拟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陕西西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红旗民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秦川牛业有限公司、陕西秦宝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科技企业已经进入上市运作阶段;另有“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公司、宝鸡兴业空调设备集团公司、宝鸡四维衡器、宝鸡恒通电子有限公司”等4家民营科技企业提出了上市申请。
第二篇:产学研合作协议
产学研合作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服务企业,满足产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经过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联盟的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研共赢”。
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1、为乙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根据乙方提出的高新技术项目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及时创新。帮助乙方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帮助以防进行质量攻关。
3、帮助乙方解决产业优化中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企业的具体技术工艺问题管理问题,把大学的技术成果优先提供给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协助乙方做好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
产条件为甲方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合作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为甲
方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2、接受甲方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为甲方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大生产试验条件。
(三)、成果、产权及保密事宜
1、各方保证严格按照协议规定,按时完成各自负责的工作任务。所获得资料、成果原则上为合作共享,特殊情况另行协商。
2、双方在开发过程中的合作项目、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等相关技术资料不得擅自向第三方泄露和转让。
四、合作期限
合作时间自签订协议之日起有效。合作过程中需增加条款项目或终止合作,可根据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商定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或终止协议。
五、其它
1、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可协商签订更加具体的单项目协议。
2、其它未尽事宜根 据具体情况双方再行协商。
3、本协议一式二份,双方各保存一份。
甲方(公章): 代表(签字):
乙方(公章)代表(签字)
: :
月
年
日
第三篇: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更好地使学校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生产技术进步,更好地利用高等学校和企业在人才资源、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双方本着“真诚合作,讲究实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双方友好协商,决定在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人员培训等校企产学研方面开展全面合作,达成如下协议:
一、校企合作,联合攻关
1、乙方针对甲方在工业生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和攻关项目,积极向甲方推荐合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科技成果(可优惠转让或联合开发);甲方积极组织、努力推广乙方的技术成果,使其成为乙方的试验基地之一。
2、根据甲方所提出的需乙方参与合作研究的科研课题,经双方协商,可成立甲、乙双方联合攻关小组或由乙方单独成立课题小组。
3、甲方负责提供科研经费,课题组在经费支出方面应有明细表,甲方有权随时了解课题项目进展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
4、由双方共同合作研发的科研成果、工艺及产品等皆为双方营业机密所保护,不得泄露,不得转让第三方。
5、为发挥双方在生产和科研中的联合科技优势,双方应积极组织、协调双方力量组成科研生产联合体,对国家和重点工程项目、重大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进行联合投标、联合申报、联合攻关与联合开发。
6、双方应加强相互的信息沟通和有效合作,甲方在制定中长期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时,根据需要优先邀请乙方有关专家参加,并向乙方通报企业生产中的相关信息和存在的问题(需要保密的除外);乙方尽可能及时向甲方传递有关部门最新信息和参加国内外重大科技交流和学术活动的相关信息。甲、乙方定期开展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并改进研究水平,并努力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科研成果、加速转化
1、乙方自行开发的科研成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转让给甲方。
2、甲、乙双方应根据国家相关知识产权转让的法规、政策办理有关转让手续。
3、甲方在实施转让产品、技术过程中,乙方有义务派专业人员到现场解决技术难题。
三、共同组建人才培训基地
1、甲方同意成为乙方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并正式挂牌,甲方在生产许可的情况下,应承担乙方师生的实习(实训)任务,并选派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责任心墙的人员负责实习(实训)期间的指导与管理工作.2、甲方根据乙方的要求,派遣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如举行学术讲座,指导毕业生设计等。
3、双方经常开展人才、智力交流。乙方根据甲方的要求,努力为甲方进行科技和管理人才的培训。
4、甲方积极参与乙方举办的毕业生招聘会,乙方向甲方优先推荐本校的优秀毕业生。
四、资源共享,全面合作
1、双方本着互惠原则,共同开放有关实验室、研究室(所)与技术中心,共享科研仪器设备和设计仿真软件,尽力为生产和研发提供便利,力争取得“双赢”。
2、共享科技成果数据库、技术标准数据库、科技文献、图书资料等专业平台。
3、乙方为甲方进行行业技术情报收集与分析、产品及设备技术资料翻译,甲方支付适当的劳务费。
4、甲、乙双方可联合组织学术活动,主办本地区行业学术年会,邀请知名学者进行学术讲座等形式,开展国内和国际技术交流。
五、双方商定的科技协作项目,实习安排和人才培训,将另行签订专项协议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各项合作项目能顺利开展。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两年,到期后根据合作情况,经双方友好协商后再进行续签。
七、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日期:日期:
第四篇:产学研合作协议
合作协议
甲方:贵州遵义国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乙方: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双方本着服务企业,满足产业需求,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集成各类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在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一致同意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宗旨
为落实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促进企业生产技术进步,促进科技创新,加快企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充分利用乙方的技术、人力等资源,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双方发展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共同推进企业与政府的全面技术合作,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乙方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和实训基地,并合作共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为甲方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2、接受乙方技术人员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为乙方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务。
3、配合乙方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等项目的市场调研,及时向乙方提供行业最新的市场信息。
(二)乙方的责任和义务
1、为甲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根据甲方的需求,可协助甲方做好编制企业的发展规划,并指导企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双方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问题,为今后的长期合作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
3、根据甲方提出的竹柳项目技术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4、帮助甲方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企业的具体技术工艺问题和管理问题。
5、协助甲方做好企业所需人才的培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6、根据甲方的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派出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
三、合作期限
合作时间自签订协议之日起有效,合作过程中需增加条款项目或终止合作,可根据双方的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商定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或终止协议。
四、其他
1、合作期间双方共同保守合作项目及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
2、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可协商签订更加具体的但项目协议。
3、其他未尽事宜根据双方再行协商。
4、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保存一份。
甲方:贵州遵义国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或委托代理人:(签名)年 月 日
乙方: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法人代表
或委托代理人:(签名)年 月 日
第五篇:产学研合作协议
“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甲方:山东双鹤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山东大学
为加强校企之间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山东双鹤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和山东大学(以下简称乙方)经充分讨论和友好协商,一致同意在优势互补、真诚合作、互惠互利、合作双赢的原则和基础上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甲乙双方同意达成以下协议:
一、合作原则
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术、人力等资源以及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利用企业的生产条件,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双发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面合作,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企业与学校的全面合作,形成科技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
二、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一)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为乙方的长远发展,战略定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根据乙方的要求你,协助乙方做好编制企业的发展规划,知道企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双方领导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研究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长期合作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
3、根据乙方提出的高新技术项目需求和企业技术难题,积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4、帮助乙方解决产业优化中汽车车桥零部件制造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企业的具体技术工艺问题和管理问题,把院校的技术成果优先提供个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5、帮助乙方进行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帮助乙方进行质量攻关。
6、协助乙方做好企业所需的人才培养,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7、根据乙方的要求,派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研人员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工作。
8、优先为乙方提供优秀的毕业生,推荐企业急需人才,配合乙方定向培养学生。
(二)乙方的责任与义务
1、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优势和生产条件为甲方提供良好的生产实验条件和校外实训基地,并合作共建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为甲方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2、优先接纳甲方毕业生进行生产实训和就业。
3、接受甲方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为甲方进行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生产试验条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务。
4、为甲方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建设性意见。
5、根据乙方的具体情况和甲方的需求,推荐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作为甲方的兼职教师。
6、配合甲方人才培养及专业设置等项目的市场调研,及时向甲方提供最新的人才市场信息。
三、合作期限
合作时间自签订协议之日起有效,本协议有效期为三年,合作过程中需要增加条款项目或终止合作,可根据双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商定新的合作协议或终止协议。
四、其他
1、合作期间双反共同保守合作项目及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2.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可以修改或补充内容。修改或补充内容可作为本协议附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3、其他未尽事宜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再行协商。
4、其协议一式四份,双方各保存二份。
代表(签名):
代表(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