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密工作管理办法
保密工作管理办法
1总则
1.1 为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公司商业秘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国家、行业
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实施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1.2 公司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关系公司经济权益,具有实用性并经公
司采取保密措施,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技术、商务、财务、人事信
息和经营管理信息。
1.3本办法适用公司全体员工。2保密的原则与制度
2.1公司的保密工作要认真遵循“严格管理、严密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 原则。
2.2公司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自觉树立保密意识,增强保密观念,严格遵守保密法规与制度,主动接受监督和检查,务必做到: 2.2.1不该说的公司秘密,绝对不说I 2.2.2不该问的公司秘密,绝对不问。2.2.3不该看的公司秘密,绝对不看,2.2.4不该记录的公司秘密,绝对不记录I 2.2.5不准利用工作便利条件泄露公司商业秘密,、2.2.6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公司秘密; 2:2.7不准在公共场所议论公司秘密; 2.2.8不准在非保密媒介上记录公司秘密,2.2.9携带秘密载体(如记录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外出时,不得 违反保密规定;
2.2.10不参与不可靠、不真实信息的传播。3保密工作机构和职责
3.1 公司设保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综合部,公司保密委员会职责如下:
3.1.1 负责制定和贯彻执行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公司保密工作计划。S8
3.1.2负责指导,协调公司范围内的保密工作。
3.1.3负责组织对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进行保密宣传教育。3.1.4负责组织、检查重大泄密事件的查处工作。
3.1.5负责监督检查公司涉密部门的保密管理的执行和落实情况。3.1.6负责总结公司保密工作经验教训,表彰先进集体、个人。3.1.7负责检查各部门的保密工作,否决和制止不符合保密工作的行为。3.1.8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保密工作的相关业务指导、检查与监督。3.2综合部保密工作职责:
3.2.1 依照管理权限调查失密、泄密事件,根据事件情节、性质,向公司领导提 出处理意见。
3.2.2综合部是公司保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3.2.3负责督促指导各部门做好保密制度的落实。3.2.4负责组织检查保密工作具体业务。
3.2.5负责组织开展保密技术工作,提出保密技术手段和设施的实施、改进意见。
3.2.6负责对保密工作进行组织协调。3.2.7负责公司内部保密工作业务培训。
3.3涉密部门的保密工作,即指日常财务、人事、工程等领域的日常保密执行与
落实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3.3.1认真贯彻落实公司的保密制度l 3.3.2确定部门涉密岗位,并对涉密岗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并听取 情况汇报,· 3.3.3对涉密的会议、重要活动和项目,组织制订保密方案,落实保密措施。
3.3.4对违反保密规定的人员提出处理意见,组织、开展员工法制教育,提高保 密工作意识l 3.3.5 负责相关泄密事件的上报、查处与补救工作,并根据事件情节、性质,向
保密办公室提出处理意见。4密级的确定及保密期限
4.1凡涉及国家和本公司安全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晓的事项
均属保密范围。秘密等级依据保密范围和保密程度,按照拟定、审核和批准三个步骤定密。
4.2公司密级划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级。S9
4.3 公司商业秘密的解密或变更可根据情况的变化及公司的利益,由产生秘密信
息的部门确定提前或延期解密,同时要经过公司总经理的同意,并做相应文字记载和解 密标志。
4.4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一般绝密级事项不超过三十年,机密
级事项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十年。保密期限在一年及以上的,以年计;保密
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以月计。5保密范围和内容
5.1 绝密级是国家和公司的核心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和公司安全及利益遭受
特别严重的损害。具体到企业主要包括:
5.1.1企业资金状况、资产质量、财务预算决算及各种会计、统计报表;
5.1.2企业项目谈判方案、对策及价格底盘等· 5.1.3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标的,5.1.4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规章制度,5.1.5融资成本、贷款利率;
5.1.6重要的会议纪要、文件、合同、协议; 5.1.7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先进科学成果、工艺和关键技术。5.2机密级是国家的重要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具
体到企业主要包括: 5.2.1企业贷款情况; 5.2.2资产负债情况l 5.2.3总经理办公会、党委会议等会议记录。
5.3秘密级是国家的一般秘密,一旦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具体到
企业主要包括:
5.3.1企业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经营情况; 5.3.2会议纪要、文件、合同、协议、部门文件· 5.3.3审计材料I 5.3.4尚未公布的机构变动、人员调整、干部任免等事项; 5.3.5人事工作档案等材料l 5.3.6不予公开的纪检材料,如重要的举报、揭发材料,对违法违纪事件的调查材料。6密级的管理 6.1确定密级权限
绝密级由上级机关审定;
机密级由公司领导审定;
秘密级由部(室)及负责人审定。6.2接触和使用秘密的原则
绝密级只限经过审定的人员; /、机密级限于工作直接需要的部门和人员; .
秘密级限于有工作需要的部门和有关人员。7保密事项
7.1 人事工作保密。对企业人员规划,干部任免及干部规划,人事、统计资料,劳
动工资,统计资料等,严格按规定进行划密,标定保密期限。
7.2 生产工作保密。凡到要害部位、生产场所参观学习的外来人员,须经公司总
经理同意,在指定人员陪同下,按指定路线方可进行参观。参观实习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电力系统的各项保密规定。’ 7.3经营工作保密。‘
7.3.1公司综合经济技术指标、各种规划、计划总结、报告、报表、月报、方案、技术协议等内部资料,除按密级规定划密外,在对外提供上述资料时要严格审查对方要
求资料的合法性和合理性_内部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有必要的要签订保密协约。对外
提供涉密资料必须经公司总经理签字同意并实施监督检查。
7.3.2外单位查阅带有密级的技术档案等资料,须持本单位加盖公章的介绍信,经
公司领导同意,在指定地点查阅。7.4文秘工作保密。
7.4.1 文秘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起草秘密公文,必须注明密级。会议
记录要有专门的保密记录,保密会议记录要放文件柜中保存,不得随身携带。. 04.2秘密公文在印制前综合部要审查是否准确标定密级,是否确定恰当的发放
蹲围、阅读级限。文稿复印时,必须严格按照公司领导批准的发送范围和份数执行。复
印的废纸等应及时销毁,电子文档严格控制范围。复制秘密文件须严格按规定履行批准
睁续,并建立严格的登记、管理制度,所有秘密文件,未经批准或授权,不得自行翻印,—需复制的报公司领导批准同意。I 6l 7.4.3带有密级公文的收发、分送、传递、借阅、移交、销毁、归案等各个环节
都要详细登记、签字,如发现问题以登记签字作为追查安全责任的主要凭证。7.4.4 阅读秘密公文必须严格限制在文件规定或领导批准的范围之内,不得自行
扩大范围。送公司领导阅文,每天下班前由综合部及时收回。
7.4.5秘密公文要存在安全保险的文件柜内,并有专人管理。要定期如数清退。除
按规定必须存档或清退的文件外,其余文件要定期销毁。凡需要销毁的公文,均须登记
造册,经公司总经理签字,在两人以上监督下销毁。密级文件回败率达到100%。
7.5会议保密工作。
7.5.1涉密会议之前要根据会议内容严格确定出席、列席人;、会议涉密文件要标明
密级,统一编号,按照规定的范围印发。会议地点、人员由综合部根据保密要求确定。
7.5.2会议期间要加强保密教育,宣传保密纪律,综合部对稿件、录音、音像等
进行认真地审查。领取文件由综合部负责办理手续。无论是保密会议或非保密会议,会
议决议形成过程中的议论和不同的意见都需要严格保密。7.5.3会议结束后,会议工作人员要认真清理文件,并将应收回的如数收回,对
会议场所、驻地进行检查,防止丢失文件、笔记本等。各单位、部门要按会议规定传达
会议精神,不得自行扩大范围。7.6涉外工作保密。
7.6.1 公司所有涉外活动安排,均须报公司保密工作委员会或综合部审定。出国
人员必须接受保密培训,并有相应的保密防范措施。
7.6.2同境外人员洽谈业务、介绍情况不得涉及国家和公司秘密。7.6.3利用境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联系,不得涉及国家和公司秘密。向境外投寄
论文、稿件和其他资料,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境外团体、人员来电、来函、来访了解情
况、索取资料时,应及时向公司领导请示,不得擅自回复。
7.6.4遇有境外人员来厂内进行拍摄录像片、照片、录音等活动,须事先征得公
司保密委员会同意。拍摄内容不得涉及国家和公司秘密。
7.6.5 我方人员不得在外方人员面前谈论国家和公司秘密事项,不得让外方人员
接触属于国家和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物品,如确实需要,必须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在 对外活动中,对方有正当理由要求我方承担保密义务时,我方必须履行保密义务。
7.7宣传报道保密。
7.7.1 各部门的宣传报道要明确负责人把关。公司宣传报道和新闻稿件由综合部 62。
把关,重大报道、新闻由公司领导把关。
7.7.2内部重要数据要统一口径,由综合部审查后方可公布。7.7.3凡属只供内部了解的秘密事项,一律不公开宣传报道。7.8通讯与计算机处理工作保密。
7.8.1 不得使用市话、移动电话、无线电话、明码电报、传真等未加密的普通通
讯工具,传递保密事宜。
7.8.2 要加强对计算机各种秘密数据载体的管理,采取网络防灰墙等有效技术手
段防止计算机数据泄密,对贮存重要秘密的计算机房、联网和联接终端的线路要采取屏
蔽措施,重要信息要经过加密后贮存在计算机里。8责任、奖励与处罚
8.1保密教育。公司内部经常进行保密教育,使大家了解保密知识,自觉保守秘
密,自觉遵守保密守则。
8.2公司工作人员发现公司秘密已经泄露或者可能泄露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
施并及时报告公司保密办公室;保密办公室接到报告,应立即做出处理。8.3凡有下列表现之一的部门或员工,可由公司保密委员会审定,给予奖励: 8.3.1对泄露或者非法获取秘密的行为及时检举的,8.3.2 发现他人泄露或者可能泄露秘密,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损害 后果的I 8.3.3长期从事保密工作,一贯忠于职守,确保公司秘密安全的; 8.3.4改进保密技术、措施等方面成绩显著的。
8.4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予以辞退并酌情赔偿经济损失,情节严重者,按国家
相关法律诉讼。
8.4.1 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造成严重后果或重大经济损失的; 8.4.2违反本保密制度规定,故意为他人窃取、刺探、收买或违章提供公司秘密的;
8.4.3利用职权强制他人违反保密规定的。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华能中电长岛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综合部提出 本标准由综合部起草、修订 本标准由公司综合部负责解释
第二篇:保密工作管理办法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保密工作管理办法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
保密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节总 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简称《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简称《实施办法》)的精神,为适应工作的需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公司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需要严格保守秘密。它是国家秘密事项产生较多的要害部门,其产生的国家秘密,是金融工作中国家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作为印钞行业的干部、员工要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充分认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保守机密,慎之又慎的思想,确保国家秘密不丢失、不泄漏。
第四条公司保密工作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形势,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认真贯彻“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国家秘密又便利各项工作”的方针。
第二节保密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保密委员会主管公司的保密工作。公司所属各部室服从公司保密委员会的领导,积极配合工作,并应积极吸收具有专业技术、政治过硬的员工进行保密工作。保密工作的日常事务,由公司综合部办公室主管负责,配有专职人员。
第六条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保密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一)贯彻党和国家以及上级机关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指示、决定,研究并组织指导具体落实。
(二)组织、指导本单位开展依法定密工作,并对如何管理国家秘密事项进行指导。
(三)监督、监察本单位遵守保密法规、制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堵塞漏洞,防止泄密。
(四)制定保密宣传教育计划,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开展经常性的保密宣传教育。
(五)发生失、泄密事件要及时上报上级保密工作主管部门,并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查处失、泄密事件,提出处理意见。
(六)积极组织开展保密技术工作,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预防泄密的-1-
技术保障能力。
(七)研究、探讨与保密有关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各部室每年应向总公司保密委员会提交工作总结及下一的保密工作计划。
第三节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确定
第七条公司工作中依据《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国家秘密范围及其密级规定》及有关部门的保密范围确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符合国家秘密条件,但保密范围没有规定的“不明确事项”和保密范围规定不一的“有争议事项”,及时报告公司保密委员会。
科技成果国家秘密密级按《科技成果国家秘密密级评价方法》,经公司保密委员会集体评价,报总公司确定。未评价时,应按保密范围先行拟定密级,进行管理。
第八条 各部室涉密业务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承办人应按保密范围确定密级、密级期限,由本部室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各业务部室每年应向公司保密主管部门报送一份本业务范围内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一览表。
第九条 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自产生之日起,由产生部室根据相关规定及时表明密级、密级期限,并规定接触范围。属于国家秘密事项,但不能表明密级的,由产生该事项的部室负责通知接触范围内的人员做好保密工作。
第十条 公司保密委员会协综合部进行公司保密工作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指导相关业务人员准确地表明密级、密级期限,及时了解公司、本部室产生国家秘密事项的分部情况及产生国家秘密事项的数量,对国家秘密实行定密、变更密级、解密的动态管理。
第四节 密件管理
第十一条 密件包括:载有国家秘密事项的文件、报表、图纸、音像制品、计算机的软盘和硬盘,印制生产的原版、原模、印模、水印网、专用原材料配方、产品报批样等国家秘密范围内的事项。(本条由综合部制订)
密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办法,由综合部负责密件的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密件传递要办理交接签收手续,采取双人双管制。
第十三条 密件必须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妥善保管。按照产生部门确定的接触范围使用密件。使用、保管部门不得随意扩大接触范围。
第十四条 密件借阅、使用、复印要审批。复印机密级密件,需要经公司主管保密工作的领导批准,复制秘密级密件,需要经密件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绝密级密件严禁复印。
第十五条 各部室对产生或接受的密件,在产生、产地、使用、复制、回收、归档、销毁过程中都要严格管理,详细登记。
第十六条 已归档的密件,在档案目录中应标明其密级、密级期限,并在卷面以卷内所含内容的最高级密级注明密级。
借阅绝密级档案由公司主管保密的领导审批;借阅机密级档案由公司保密管理部门领导负责审批;借阅秘密级档案由本部门负责人审批。
涉密档案的复印按本办法第十四条执行。
第十七条 密件原则上不准外借。如有关单位确因工作需要提出借用时,应在主管保密工作的公司领导批准后报总公司保密委员会批准,并完备借用手续,方可借出。而且必须与借用单位签订保密协议书,明确其承担的保密义务和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密件销毁工作由综合部负责,要登记造册,由部门负责人审批签字后销毁。
第五章 保密制度
第十九条 各部室严格执行公司的保密制度。
第二十条 保密要害部门人员上岗、离岗按公司相关制度签订保密保证书。第二十一条 公司所有员工均使用保密记录本,要妥善保管。工作人员因调职、离退休而离岗时应交回其所保管、使用的一切文件,特别是保密文件、资料、物品,否则不予离岗。
第二十二条 保密宣传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对新员工要进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保密教育,并签订个人保密协议;对保密要害岗位的员工要进行重点保密教育。
第二十三条 公司协作单位的人员,涉及行业秘密时,由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保密教育。凡是接触保密要害部位的人员,一律经审批签订保密协议书。外单位施工单位在公司范围内施工时,需上报公司主管保密领工作导由有关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保密教育,并签订保密协议,同时由有关部门在现场进行监督。
第二十四条 经国家批准的科研项目和自行研制开发的防伪专用技术、重大的科研项目,凡属国内外尚未公开的,从立项起,应按照保密范围拟定密级,严格管理。取得成果后,按照国家科委颁发的《科学技术保密规定》及《科技成果国家秘密密级评价方法》评价密级,报国家科委确定。
符合专利条件的,由总公司科技部门会同保密工作部门组织申报保密专利。第二十五条 加强办公自动化的管理,增强保密技术预防措施,提高通信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安全保障能力。严禁将国家秘密事项在无保密措施的通信线路(电话、传真、电报等)及公共计算机网中运行和传输。
第二十六条 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重要活动(行业工作会议),主办部门要提前做好各项防范措施。
第二十七条 各部门涉外活动中,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应事先请示公司领导,获得批准后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二十八条 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报送报表,只报产值、利税、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和安全保卫有关事项。直接反映货币生产的实物量和经济技术指标不报。设计印制行业国家秘密的资料,原则上不报送地方政府,如确因工作需要,应上报总公司保密委员会批准后方可上报。
第二十九条 公司对外宣传报道,持谨慎态度。不管是以公司名义还是以个人名义向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投寄稿件,刊登广告,必须报公司保密委员会审批。新闻单位的采访、录像、发表稿件需报保密委员会审批。
第三十条 发生失、泄密事件时,应迅速上报总公司保密委员会。并尽快查明被泄漏的国家秘密的内容和密级;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事件的主要情节和有关责任者。同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挽回损失。必要时请国家保密局、安全局、公安局协助调查。
第三十一条 对泄漏国家秘密,或对他人的泄密、窃密行为知情不报的部门和个人,以及不依法定密的责任者,可视情节轻重给予必要的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所规定的内容如有与国家及总公司现行保密法相抵触的,以国家和总公司现行法规为准,所抵触部分由公司保密委员会进行相应修订。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公司保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MBA论文.cn厦门婚纱摄影.cn
第三篇:保密工作管理办法
保密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集团公司保密工作,维护国家和集团公司的安全及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规定》和国家有关保密工作法规,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集团公司实行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保密工作的领导干部对本单位的保密工作负组织领导责任;其他领导干部对本单位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具体承办部门和承办人负直接责任。
第三条 集团公司、区域公司要加强对所属企业保密工作的指导检查,一级抓一级,分级负责。保密工作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纳入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内容。
第四条 保密工作贯彻依法规范、企业负责、预防为主、突出重点、便利工作、保障安全的方针。各级保密工作机构在其上级保密工作机构和当地政府保密部门的指导下,依法开展保密工作,不断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和管理水平,为公司发展和国家安全服务。
第五条 信息化条件下的保密工作严格执行“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电脑不混用,U盘不乱插”的保密要求。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公司系统各单位。
第二章 保密机构和职责
第七条 集团公司设立保密委员会,全面负责集团公司总部和公司系统的保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资委保密委的重要工作部署;
(二)研究、解决公司系统保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依法认定失泄密事件责任;
(三)负责集团公司系统保密机构和队伍建设,指导公司系统保密工作。
第八条 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保密办),设在集团公司办公厅,负责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集团公司总部保密工作,制定保密工作计划以及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定期总结保密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和监督公司系统各单位保密工作;
(二)负责集团公司保密管理规章制度建设,适时提出调整公司商业秘密的范围、级别和非公开期限的意见;
(三)指导公司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建设,承办集团公司总部计算机信息安全建设中涉及保密的具体事项;
(四)对有关单位及业务部门上报的确定密级、变更密级、解密等事项予以备案,承办失泄密事件的具体查处事宜;
(五)负责集团公司总部对外提供资料的保密审查和涉密载体的统一销毁工作;
(六)负责组织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重点涉密人员的检查考核,提出奖惩意见;
(七)健全保密工作机构和网络,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提高专兼职保密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全员保密意识;指导有关单位和部门落实重要会议的保密管理、出国出境前相关人员的保密教育;
(八)承办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第九条 公司系统各单位设立保密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单位的保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落实集团公司保密工作各项部署,建立健全本单位保密工作机制,制定并严格执行保密制度,落实各项保密措施,组织本单位保密工作的检查与考核,开展保密宣传教育;
(二)拟订保密工作计划,定期分析研究本单位保密工作开展情况,解决保密工作中存在的泄密隐患,总结本单位保密工作开展情况;
(三)确定本单位保密重点部门、部位和重点人员;
(四)对本单位商业秘密范围、级别和期限进行备案管理,提出调整商业秘密级别及范围的意见;
(五)负责本单位涉密载体的管理和统一销毁,负责对外提供资料的保密审查;
(六)负责本单位计算机信息安全工作,落实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防范措施;
(七)制定和落实本单位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措施;
(八)及时报告本单位失泄密事件,并配合上级做好处理工作;
(九)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保密工作事项。
第十条 集团公司涉及科技、法律、知识产权等业务的部门和单位,具体负责职责范围内商业秘密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各单位要配备专兼职保密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三章 国家秘密管理
第十二条 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十三条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原则是:绝密级事项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
第十四条 集团公司所涉及的国家秘密包括接收的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明确标识国家秘密等级的公文、电报和资料。
应列入国家秘密范围的集团公司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经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审核,报国资委保密委或国家保密局审定,依法按照国家秘密进行管理。
第十五条 承办国家秘密事项实行闭环管理,指定专人负责传递、阅办、复制、归档、保管、清退和销毁等环节工 — 4 — 作,严格遵守国家秘密保密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不得汇编。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宣传媒体或在宣传活动中公开发表或泄露国家秘密。
第十七条 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禁止使用无线话筒,涉及国家秘密的讲话、报告禁止录音录像,涉密会场应使用经国家保密局检测批准的无线电信号屏蔽器。
第十八条 对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文件、资料应编号登记,发放时要履行签收手续,会议结束后应及时清退。确有必要下发的,要经机要渠道寄送,不得由会议代表随身携带,特殊情况下确需个人携带的,须经会议主办单位主管或分管领导批准。
第十九条 需销毁的国家秘密载体应认真履行清点、登记手续,报本单位主管部门批准,安全运送至销毁工作机构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承销单位销毁,同时派专人现场监销。
禁止未经批准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禁止非法捐赠或者转赠国家秘密载体;禁止将国家秘密载体作为废品出售;禁止将国家秘密载体送销毁工作机构或者指定的承销单位以外的单位销毁。
第四章 商业秘密管理
第二十条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企业采取保密措施的经营信息和
— 5 — 技术信息。
集团公司商业秘密中涉及知识产权内容的,按国家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第二十一条 集团公司商业秘密的密级,根据其泄露会使企业的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程度,分为核心商业秘密、普通商业秘密两级,密级标注统一为“核心商密”、“普通商密”。
第二十二条 核心商密是重要的集团公司商业秘密,泄露会使公司权益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普通商密是集团公司除核心商密以外的商业秘密,泄露会使公司权益遭受损害或给公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在办理过程中需要内部掌握,但正式批准后即可公开的事项,原则上不设商密级别,作为内部信息管理。
第二十三条 集团公司商业秘密保密期限:可以预见时限的以年、月、日计,不可以预见时限的应当定为“长期”或者“公布前”。核心商密原则上不超过5年、普通商密原则上不超过3年。
第二十四条 商业秘密的知悉范围包括产生商业秘密的单位的负责人和岗位责任人,按照涉密程度严格分类管理。
第二十五条 商业秘密及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由产生该事项的业务部门拟定,主管领导审批,保密办公室备案。各单位核心商密须上报集团公司保密办备案。
集团公司具体商业秘密范围、级别和期限按《集团公司商业秘密范围及事项》规定执行(见附件)。
— 6 — 第二十六条 商业秘密需变更密级、保密期限或者在保密期限内解密的,由业务部门提出,主管领导审批,保密办公室备案。
保密期限届满的商业秘密文件自行解密。
第二十七条 商业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应立即在载体上做出明显标识。标识由权属(单位规范简称或者标识等)、密级、保密期限三部分组成,用3号黑体字在文件首页的左上角、书刊封面的右上角标明“商密级别★期限”。若无特殊内部掌握的期限要求,一般不标识期限。
第二十八条 非书面形式的密件,应当以能够明显识别的方式在密件上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凡有包装(套、盒、袋等)的密件,应当以恰当方式在密件的包装上标明。
第二十九条 在工作中涉及商业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必须准确标明商密级别,并在拟稿、印刷、复制、传递、阅办、归档、保管、清退和销毁等每个环节,严格执行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第三十条 汇编涉及商业秘密的文件资料须标明商密级别和保密期限,不得对外公开。确因工作需要向各级国家机关,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提供商业秘密资料,应当以适当方式向其明示保密义务。核心商密不得进行汇编。
第三十一条
涉及商业秘密的咨询、谈判、技术评审、成果鉴定、合作开发、技术转让、合资入股、外部审计、尽职调查、清产核资等活动,应当与相关方签订保密协议;涉
— 7 — 及境内外发行证券、上市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中,要建立和完善商业秘密保密审查程序,规定相关部门、机构、人员的保密义务。
第三十二条
召开涉及商业秘密的会议,应选择有利于保密的场所,确定参加会议人员的范围,明确会议保密要求;会议需要录音录像的,须经会议主办单位主管或分管领导批准。
第三十三条 建立保密工作先期进入机制,在重点工程、重要谈判、重大项目工作中要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关系国家安全利益的应向集团公司保密办报告,必要时向国家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四条 列为商业秘密的事项,严禁在非涉密网及OA上流转;列为内部信息管理的事项,由产生该事项的各业务部门拟定,在公布前严格控制流转程序和知悉范围。
第五章 保密教育
第三十五条 各单位要重视保密教育工作。保密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保密与窃密形势;我国现行的保密法津法规,集团公司、本单位保密工作相关制度规定;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方面有关保密、窃密和保密检查的技术知识;相关领域的基本保密知识等。
第三十六条 保密教育可以采取涉密人员专题教育、会议、讲座、培训、竞赛、出国出境前教育、重大活动前教育等形式,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和保密要害部门、重点部位工 — 8 — 作人员的教育,不断提高保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
第三十七条 公司系统干部员工要模范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保密规定,自觉接受保密监督,认真履行保密义务,严格遵守十项禁止的要求:
(一)禁止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和内部办公网络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二)禁止将涉密计算机、涉密移动存储设备与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移动存储设备混用;
(三)禁止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涉密信息;
(四)禁止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五)禁止在OA上起草涉密文件,或者将上级涉密文件内容、标题登录上网流转;
(六)禁止复印绝密、机密文件和密码电报;
(七)禁止通过普通邮政和互联网电子邮箱办理公务,储存、处理、传输涉密文件资料和敏感信息;
(八)禁止丢弃或在非指定地点销毁涉密文件、资料及存储介质;
(九)禁止非涉密人员接触涉密信息;
(十)禁止违反涉密会议管理规定。
第六章 要害部门、部位及涉密人员管理
— 9 — 第三十八条 保密要害部门是指经常或大量涉及秘密的单位或部门。保密要害部位是指集中存放、保管大量秘密载体的场所。保密要害部位在建设时要同步考虑保密安全防范设施,做到同步计划、同步预算、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各单位应按照最小化原则,确定保密要害部门和要害部位。
第三十九条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严格管理、责任到人、严密防范、确保安全。
第四十条 各单位保密委员会和保密工作部门要加强对保密要害部门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完善可靠的人防、技防和物防保障条件,确保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安全。
各单位应配备涉密计算机并做好与互联网、公共信息网络的物理隔离,加强涉密存储介质(软盘、硬盘、U 盘、光盘、磁带)等涉密载体管理。
第四十二条 各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实施办法》、《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规定,确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范围,组织涉密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建立保密承诺档案,落实保密责任。
第四十三条 涉密岗位人员上岗前应接受保密教育培训。涉密人员申请流动必须首先办理保密审批手续。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单位,可能对国家秘密安全构成危害的,要实行 — 10 — 脱密期管理。脱密期限由涉密单位根据涉密程度确定,一般为6个月至3年。
第四十四条
公司劳动合同中须包括员工保密义务条款。各单位应当根据涉密程度与核心涉密人员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协议中应当包含经济补偿条款。
第四十五条 涉密人员因公出国(境)的,由所在单位主管或分管领导审批,出国(境)前要进行重点保密教育,掌握重要秘密的人员出国(境)要按有关规定从严掌握;涉密人员参加外事活动、同国(境)外人员进行交往和通讯时不得泄露秘密。
第四十六条 发现国(境)外人员窃密行为或我工作人员有失密、泄密、窃密情形时,要立即予以制止,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向集团公司保密办报告;严禁私自携带涉密文件资料出国(境)。
第七章 泄密事件处理
第四十七条 泄密事件,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使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超出限定接触范围,不能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事件。
第四十八条 各单位应将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保护纳入风险管理,制订失泄密事件应急处臵预案,发生失泄密事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及时报告集团公司保密办。
第四十九条 总部各部门、系统各单位发生泄密事件应
— 11 — 在发现后的24小时内,书面向集团公司保密办报告。
第五十条 集团公司保密办应在发生泄密事件后2个月内完成查处或协查工作。因特殊情况不能在2个月内完成的,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国资委保密委报告查处工作进展情况和未查结原因。发生泄密事件的单位及相关单位要主动配合查处工作。
第八章 检查与考核
第五十一条 人事、纪检部门要将领导干部履行保密工作的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和业绩考核内容。
第五十二条 保密工作检查与考核内容主要包括: 1.保密机构和专兼职保密人员配备情况; 2.保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 3.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 4.涉密人员管理情况;
5.重点部门和部位保密设施配备情况; 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管理情况; 7.涉密文件、资料密级确定及管理情况; 8.保密教育培训活动开展情况; 9.泄密事件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第五十三条 各单位要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每季度开展一次自查自纠,每半年对所属企业进行抽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上报保密工作情况报告。集团公司保密办定期对总部各部门、二级单位进行抽查。
第九章 奖励和处分
第五十四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实施办法》、《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规定》有关规定,对认真履行保密工作职责的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十五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实施办法》,对泄露国家秘密构成犯罪的从重给予处罚,未构成犯罪的从重给予纪律处分或行政处分。
第五十六条 共产党员泄露国家秘密,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同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第五十七条 因领导干部未履行保密工作职责,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追究该单位党政主要领导、保密工作分管领导或业务主管领导的责任。
1.本单位或主管业务工作范围内发生失泄密事件的; 2.未按规定成立保密机构、配备专兼职保密工作人员、建立必要的保密制度,或因人事变动,未及时调整保密机构,导致保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
3.未按规定配备必备的保密技术防范设备,未对涉密场所、部位采取保密措施,任用、聘用涉密人员未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带来重大失泄密隐患的;
4.违反有关秘密载体管理规定,指使或放任工作人员非法复制、记录、储存党和国家秘密,指使或放任通过非涉
— 13 — 密渠道传递党和国家秘密,在公开发布信息、对外交往合作中未执行保密规定,带来重大失泄密隐患的;
5.发生失泄密事件后,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的; 6.不配合上级保密工作部门查办失泄密事件,或者隐瞒事实,包庇有关责任人,导致不良影响的;
7.其他不认真履行保密工作领导职责,疏于管理,导致重大失泄密隐患的。
第五十八条 员工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商业秘密的,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情节较重或者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五十九条 责任追究的方式:告诫;通报批评;党纪政纪处分。所列形式可单独适用,也可视情况合并适用。
第十章 附 则
第六十条 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应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各项保密制度和措施并抓好落实。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负责解释。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以前颁发的《集团公司保密工作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保密工作管理办法
中国铁建XXXXXXX集团有限公司
保密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贯彻落实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维护国家、企业的安全和利益,使保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铁建股份公司有关规定,结合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集团公司保密工作实行领导负责制。集团公司及下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分管保密工作的负责同志具体负责本单位保密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二章 保密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条 集团公司成立保密委员会,主任由集团公司领导兼任,党委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任副主任,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任委员。
第四条 集团公司保密委员会(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保密委)在集团公司党委和股份公司保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全公司的保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规章和股份公司保密委员会的工作部署。
(二)建立健全集团公司保密工作规章制度,组织、监督保密工作制度的实施。
(三)研究审定集团公司产生的国家秘密、企业商业秘密的范围、密级和保密期限;依照有关规定,确定和调整集团公司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和防范措施。
(四)加强集团公司保密技术防范能力建设,指导、监督、检查办公设施、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保障制度和设施建设。(五)加强集团保密机构和队伍建设以及保密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全体人员的保密意识,提高相关人员保密工作业务水平。
(六)监督各单位完善保密管理制度、落实防范措施。(七)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集团公司保密工作,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对失泄密事件进行查处。
(八)按期向集团公司党委和股份公司保密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对保密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五条 集团公司保密委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保密办),设在集团公司党委办公室,负责保密委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起草集团公司有关保密工作文件、材料和有关规章制度。(二)负责集团公司机关重大节假日前和年终保密工作检查。(三)拟订全公司保密教育培训计划、总结表彰计划,并负责具体实施。
(四)督促有关单位落实重要会议的保密管理、出国出境前相关人员的保密教育,负责保密要害部门、部位、重点涉密人员的检查考核。
(五)负责集团公司机关保密工作的日常管理,承办股份公司保密委指导、监督各单位保密工作中的具体事项。
(六)指导各单位确定密级、变更密级、解密以及处理失泄密事件。
(七)承办保密委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各公司设立保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第三章 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确定
第七条 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第八条 企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集团公司
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港航局集团公司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包括:公司战略规划、经营计划、重大投融资计划、产权交易、财务信息、市场预测、营销策略、资源储备、客户信息、招投标事项等经营信息;设计、程序、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制造方法等技术信息。
第九条 集团公司机关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范围、密级和期限的确定,应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产生秘密事项的部门,应在秘密事项产生的初期,由承办人根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和《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商业秘密保护规定》的有关要求,提出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拟定意见。
(二)部门负责人对密级和保密期限进行审定、把关。如遇到不明确和有争议的事项,报集团公司保密委审定。
(三)密级和保密期限确定后,要按《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标志的规定》和《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商业秘密保护规定》的要求,在载体上做出明显规范标志,并通知应接触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履行保密职责。
(四)国家秘密的标志由密级、★标识、保密期限三部分组成。分为秘密、机密、绝密三个等级。“★”前标密级,“★”后标保密期限。如“机密★5年”。
(五)商业秘密的标志由单位规范简称、密级、保密期限三部分组成。根据股份公司要求,港航局集团公司所产生的商业秘密
统一标注“中国铁建”字样;根据泄漏后会使企业经济利益遭受损害的程度,公司商业秘密划分为“核心商密”和“普通商密”两级。保密期限由各单位自行设定。可以预见时限的以年、月、日计,不可以预见时限的应当定为“长期”或“公示前”。保密期限已满或者已公开的,自行解密。
(六)产生秘密事项的部门要及时建立台账,按要求填写秘密事项登记表,同时报保密办。
第十条 各单位在确定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事项时,可参照股份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办法或依照已定的程序办理。第十一条 变更密级、期限、范围或决定解密,由承办部门提出具体意见,主管领导审批,并报保密办备案。变更密级、期限、范围或决定解密应有文字记载,并通知知密范围内的人员。
第四章 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管理
第十二条 接触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单位或人员的范围,由确定该事项密级的单位限定。属接触范围内的单位,应明确限定本单位人员的具体接触范围。
第十三条 密件和密品的传递、使用、保管、销毁应遵守有关保密规定,确保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安全。
第十四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落实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工作人员的保密
职责,保证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宣传媒体公开发表或在宣传活动中涉及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内容。确因工作需要发表或在宣传活动中涉及秘密事项的,应严格审批程序,确保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安全。
第十六条 各单位要加强对工作用计算机上国际互联网的保密管理,未经批准上网的计算机严禁上网,经批准上网的计算机严禁有涉密内容或处理内部办公事项。要建立完善信息安全保障相关制度,非涉密网必须与涉密网实行物理隔离。
第十七条 会议保密
(一)召开涉密会议,应选择有利于保密的场所,确定参加会议人员的范围,明确会议保密要求。不能使用视频会议网络系统召开涉密会议。
(二)召开涉密会议禁止使用无线话筒。需要录音录像的,须经会议主办单位保密工作主管领导批准。涉密会场应使用经国家保密局检测批准的无线电信号屏蔽器。
(三)对涉密的会议文件、资料应进行编号登记,发放时要履行签收手续;会议结束后,应及时清退,需发给与会单位的,要经过机要渠道寄送,不得由会议代表随身携带,因特殊情况确需会议代表携带的,由会议主办单位保密工作主管领导批准。
第五章 涉密人员的认定和管理
第十八条 各单位应根据《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商业秘密保护等有关规定和管理办法,准确确定涉密岗位和涉密人员范围,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落实保密责任。
第十九条 按照涉密程度,涉密人员分为核心涉密人员、重点涉密人员、一般涉密人员三类。核心涉密人员指掌握和知悉绝密级国家秘密的人员。重点涉密人员指掌握和知悉机密级国家秘密和公司核心商密的人员。一般涉密人员指掌握和知悉秘密级国家秘密和公司普通商密的人员。
第二十条 涉密人员申请流动(如调离、轮岗等),应由所在单位、部门根据其涉密程度确定解密期,并调离涉密岗位,待解密期满,经所在单位、部门审批报保密办核准,并与所在单位签订保密协议后,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第二十一条 涉密人员因公出国(境)的,要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由所在单位、部门负责人审批,并在出国(境)前进行重点保密教育。重点教育情况和管理措施报保密办备案。返回后,涉密人员应向本单位、部门负责人就国外期间的有关工作情况进行述职。
第二十二条 涉密人员因私出国(境),包括自费出国(境)定居、探亲、访友、继承财产、自费留学、就业、旅游等,应由所在单位、部门根据其涉密程度确定解密期,并调离涉密岗位,待解密期满,经所在单位、部门负责人审批报保密办核准,并与所
在单位签订保密协议后,方可办理出国(境)手续。
第六章 泄密事件处理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泄密事件,是指违反保密法律法规和公司保密规章制度,使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超出限定的接触范围,而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事件。
第二十四条 发生泄密事件后,事故单位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少泄密事件造成的损失。
第二十五条 发生泄密事件后,事故单位应在发现后的24小时内书面向集团公司保密办报告。书面报告的内容包括:泄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被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事项的内容、密级、数量及其载体形式;泄密事件发现过程;泄密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泄密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已进行或拟进行查处的工作情况;已采取或拟采取的补救措施等。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保密办应在发生泄密事件后的3个月内完成查处工作,并向集团公司保密委报告事件查处经过和结果。包括泄密事件进展情况;泄密事件已经造成的危害;对有关泄密当事人或责任人的处理结果;进一步采取的补救措施和加强保密工作等。
第二十七条 未按规定报告泄密事件或者不支持泄密事件查处工作的,保密办要及时向保密委报告;对发生泄密事件隐匿不
报或故意拖延报告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章 保密教育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要重视保密教育工作。保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现行的保密法律法规和公司的保密规章制度;保密与窃密形势;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保密、窃密和保密检查的技术和知识等。
第二十九条 保密教育可通过涉密人员专题教育、会议教育、专题讲座、岗位培训、重要节假日前教育、出国(境)前教育、重大活动前保密教育、保密知识问答等形式进行。同时,注重保密教育实效。
第八章 检查与考核
第三十条 保密工作检查与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保密队伍建设情况、保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涉密人员管理情况、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情况、商业秘密保护情况、泄密事件报告制度执行情况、要害部门部位硬件设施的完备情况等。
第三十一条 检查与考核应当采取日常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具体按照股份公司《关于转发〈关于对中央企业保密
工作进行检查考评和开展表彰活动的通知〉》执行(中铁建党保〔2007〕2号)。
第三十二条 各单位保密委要把领导人员履行保密工作职责情况作为保密检查的重点,将领导人员履行保密工作的情况,纳入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业绩考核内容。
第九章 奖励和处罚
第三十三条 对认真履行保密工作职责,有下列表现之一的,给予表彰奖励:
(一)在特殊情况下,保护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安全的;(二)对泄露或者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及时检举的;
(三)发现他人泄露或者可能泄露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损害后果的;
(四)在涉密专项活动中,严守秘密,对维护国家安全和企业的利益作出重要贡献的;
(五)一贯严守秘密或者长期从事保密工作,忠于职守,事迹突出的。
第三十四条 依据《保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对泄露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及经济处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三十五条 因领导人员未履行保密工作职责,造成下列情况之一的,追究该单位、部门保密工作主管或分管领导责任。
(一)本单位、部门主管业务工作范围内发生重大失泄密事件的;
(二)本单位、部门主管业务工作范围内保密工作混乱,泄密情况频频出现,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故意隐瞒、袒护本单位、部门主管业务工作范围内发生失泄密事件,如未按本规定报告泄密事件的;隐匿、故意拖延报告时间影响查处工作的;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造成严重后果的等。
第十章 保密纪律
第三十六条 集团公司各级领导人员要切实担负起管辖范围内保密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责任;以身作则,自觉接受保密监督,模范遵守保密法律法规和以下保密守则:
(一)不泄露党和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
(二)不在无保密保障的场所阅办、存放秘密文件、资料。(三)不擅自或指使他人复制、摘抄、销毁或私自留存带有密级的文件、资料。
(四)不在非保密计算机或未采取保密措施的电子信息设备中记录、传输和储存秘密事项。
(五)不携带秘密文件、资料进入公共场所或进行社交活动。
(六)不准用无保密措施的通信设施和普通邮政传递秘密信息。
(七)不准与亲友和无关人员谈论秘密事项。
(八)不在公开发表的文章、著作、讲演中涉及秘密内容。(九)不在涉外活动或接受记者采访中涉及秘密内容;确因工作需要涉及或提供秘密事项的,应事先报经相关权限的机关批准。(十)不在出国访问、考察等外事活动中携带涉密文件、资料或物品;确因工作需要携带的,须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第三十七条 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保密义务,主动接受保密教育和检查,并遵守以下规定:
(一)不该说的秘密不说。(二)不该问的秘密不问。(三)不该看的秘密不看。(四)不该记录的秘密不记录。(五)不在私人交往中涉及秘密内容。
(六)不在公共场所办理、谈论属于秘密的事项。
(七)不在没有保密保障的地方和设备中存贮、处理秘密信息。(八)不通过普通电话、明码电报、普通邮局、计算机互联网和普通传真传递秘密信息和载体。
(九)不携带密件、密品参观、游览和探亲访友。
(十)发现窃取或者泄露秘密的行为,应该予以制止并及时举
报。
第十一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有关企业商业秘密保密、密件和密品保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和涉外保密等规定,按股份公司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各单位应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各项保密制度和措施。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保密办负责解释。
第五篇:保密工作管理办法(2013年版)
*保密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在网络维护管理过程中涉及国家和企业保密工作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各单位、各部门及全体员工。第三条 成立*保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和组织落实各项保密工作。
第二章 保密工作基本原则
第四条 *的保密工作由*保密委员会统一领导。保密工作将认真遵循严格管理、严密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原则。
第五条 *全体员工有保守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义务。各单位和各职能管理部门负有具体落实保密工作的责任。保密办公室具体负责保密教育、管理,并对各部门保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各部门和全体员工通过保密教育,必须自觉树立保密意识,增强保密观念,严格遵守保密法规和制度,主动接受监督和检查,务必做到:
一、不该说的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绝对不说;
二、不该问的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绝对不问;
三、不该看的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绝对不看;
四、不该记录的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绝对不记录;
五、不准利用工作中的便利条件泄露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
六、不准在电信业务、公务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
七、不准在私人交往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
八、不准在公共场所议论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
九、不准在非保密本上记录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
十、携带秘密载体(如:记录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它物品)外出时,不得违反保密规定;
第六条 员工凡泄露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丢失秘密载体的,视其情节和后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则和公司有关规定将给予泄密者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章 保密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七条 成立*保密委员会
一、*保密委员会组成人员 保密委员会主任: 副主任: 委 员:
二、*保密工作办公室组成人员(日常办公设在党政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副主任:
成 员:
第四章 保密工作制度
第八条 *保密工作实行由保密委员会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确保安全的工作原则。
第九条 建立保密工作责任制,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精神,逐级签订责任书,把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
第十条 把保密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对部门和员工绩效考核内容。
第十一条 对涉及国家、企业商业秘密的维护管理及维护项目,必须做到事前提出要求,事中加强监督核查,事后验收确认。
第十二条 凡涉密人员严禁使用无线移动电话谈论涉及国家企业要求保密的内容,严禁使用无线互联功能编辑、传送、处理涉及国家企业需保密的文件、资料。严禁涉密人员丢失和损坏涉及国家企业秘密的纸介文件、图纸、资料、影像、磁盘、光盘等。
第十三条 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对涉密人员要进行保密培训,使涉密人员掌握必要的保密法律知识,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企业相关制度要求,自觉履行保密责任和义务。第十四条 对涉及国家,企业秘密的各单位、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要逐级签订保密责任书。
第十五条 严格执行泄密报告制度,不得延误和隐瞒泄密事件。
第五章 保密范围密级及解密
第十六条 涉及国家、集团及北京公司要求保密的所有内容。
第十七条 涉及公司发展规划(包括通信发展规划和网络发展规划)及策略,网络结构和分布情况,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策略等。
第十八条 与通信业务发展策略相配套的管线网络规划、投资规模、成本测算及工程档案、图纸、资料等。
第十九条 维修项目设计(包括总体方案和路由组织)及概预算,项目招投标中的有关评标、选标方案、谈判策略及重大项目合同书内容。
第二十条 通信网络组织,枢纽分布和干线具体路由,通信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无线室内覆盖等设备的功能,容量和具体位置,安装及市场占有量等。
第二十一条 未公开的专有技术、技术体制、技术标准、网络结构、工程设计、技术试验结果、关键技术及具有知识产权的软件。第二十二条 企业人才发展规划、组织编制、人员结构、员工素质、人员信息统计报表、人事档案(如企业高管人员、履历、信息、后备干部情况、考察材料及人事任免事项等),员工职务体系及薪酬。
第二十三条 企业外事活动中的内部通报及内部规定,未公开的对外通信合作计划、协议、协定、各纪录及会议纪要。
第二十四条 维护工作分析会会议资料及各项数据统计及资金计划等。
第二十五条 纪检监察工作中涉及的来信来访、调查、处理过程,未审结公布的案情及诉讼情况、检举人、揭发人、控告人、证人的有关情况。
第二十六条 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及业务管理系统中使用的计算机系统的程序指令、数据库及加密方式。
第二十七条 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领导讲话、文件资料、函件、传真电报、会议记录、纪要、档案、简报、规章制度、统计报表等。
第二十八条 国家及企业秘密、企业商业秘密等级按文件保密部门要求确定,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第二十九条 公司工作中所涉及的国家秘密如需要进行变更和提前解密,必须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处理,并做相应文字记载和解密标志。
企业商业秘密的解密可根据情况的变化和企业的利益,由产生秘密的单位确定提前或延期解密,同时要经过上级单位保密部门的同意,并做相应文字记载和解密标志。
第六章 文件资料等涉密载体的保密
第三十条 员工在起草文件时,凡涉及国家秘密或企业商业秘密内容的,均应依照规定,准确标明密级和制作数量,规定发放范围和保管期限。绝密级应编排顺序号。
第三十一条 各部门发出和收到涉密文件资料、磁盘、光盘等秘密载体,均应严格履行登记、签收、编号、清点手续,经管人员要手递手进行传递,并随时掌握其去向。
第三十二条 制发带有密级的文件资料,必须由主管领导制定的专人在企业内部完成;复制秘密和机密级文件资料,必须经主管领导同意,办公室登记方可复制,其复印件按原件密级管理;绝密级文件资料不得复制,如确需复制,则必须经密级制发单位或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
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的制作应尽可能由业务部门在本企业内部完成。如制作量较大,可在保密部门审查通过的单位制作,其制作场所要符合保密要求,使用电子设备的应当采取防电磁泄漏的保密措施。
制作涉密文件资料、磁盘、光盘等秘密载体过程中所形成的不需归档的材料,应及时销毁。
第三十三条 严格控制涉密内容的知悉范围,阅读和使用秘密载体应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办公场所进行;绝密级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只有经过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禁止将涉密文件资料、磁盘、光盘等秘密载体携带出境。如工作需要携带出境的,应按照国家和企业有关保密规定办理批准和携带手续;绝密级文件资料和密码电报不得全文抄录。确因工作需要必须摘抄的,须经有批准权的领导批准,摘抄在保密本上,并妥善保管。
第三十四条 涉密文件资料、磁盘、光盘等秘密载体由党政办公室集中管理,各单位、各部门留存期间必须妥善保管,其他内设机构及经办人不得长期留存。
第三十五条 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每年年底,对涉密文件资料、磁盘、光盘等秘密载体统一进行收缴,按规定整理归档或按有关保密规定集中销毁。
销毁秘密载体应经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纸介质秘密载体可使用碎纸机进行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要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销毁,确保涉密内容无法还原。
第七章 通信的保密
第三十六条 秘密载体(如:涉密文件资料、磁盘、光盘等)的传递必须由机要人员通过机要渠道进行,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渠道或其它渠道进行传递。
传递秘密载体的信封要标明密级、编号和收发单位名称。其中,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时,必须使用由防透视材料制作的、周边缝有韧线的专用信封,并且在封装后,于信封封口及中缝处加盖密封章或加贴密封条。
第三十七条 凡涉密的信息联系必须使用加密通信设施,不得使用无保密措施的通信设备和计算机进行传送;在无保密措施的通信设施中不得谈论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
第三十八条 计算机系统处理、传递、存储涉密信息时要严格执行《国家保密局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涉密计算机或企业办公自动化网必须与外界互联网实行物理断开或设置防火墙。通过互联网与外界进行互联时,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禁止将本单位个人、他人或公共IP 地址泄露给外界。
企业所有计算机均应设置秘密口令,关键数据和软件应该加密。
第三十九条 绝密级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不得通过现代通信及计算机网络进行传递。
第八章 人员、机构变动中的保密
第四十条 各级领导要带头执行国家和企业的有关保密工作规定和工作纪律,在工作变动和办理离退休手续时,要主动把涉及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各种文件资料、工作笔记、磁盘等移交档案部门处理。
第四十一条 离退休人员个人留存的公务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的文件资料应交原工作单位统一处理。第四十二条 新员工加入企业时与企业所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包括保密条款。
第四十三条 对接触国家秘密或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在办理调离、辞职、辞退及离退休手续时,必须与单位签订保密协议,承担保密义务,同时要将个人保管的所有秘密载体(如:涉密文件资料、磁盘、光盘等)交还企业。
第四十四条 被撤销或合并的涉密单位,应将秘密载体移交给承担其原职能的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并履行登记、签收手续。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全体员工必须认真执行本办法,若发生失、泄密事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和本单位保密部门汇报,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害降到最低水平。
第四十六条 各部门要认真执行相关规定,认真按照*保密管理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抓好保密工作的落实。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由*保密委员会负责解释。第四十八条 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保密委员会 二○一三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