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台江县基本情况
贵州省台江县基本情况
(2014年2月)
台江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清置台拱厅,1913年改县。1941年废丹江县,划丹江河以东地并入台拱县,二县各取一字得名。
地理位置:台江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跨东经108°15′—108°34′,北纬26°23′—26°52′。东西宽36公里,南北长53公里,总面积为11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195亩。县城驻地距州府凯里市38公里,距省府贵阳市218公里。全县辖2镇6乡,67个村(居、社区)。县内水陆交通便捷,四通八达,60号高速公路、320国道线、沪昆高铁穿县而过,8个乡镇都通公路,村村都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
自然环境:台江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苗岭主峰雷公山北麓、清水江中游南岸。境内地形地貌奇特,高山、盆地、河谷错落有致,相辅相存,最高海拔1978米,最低海拔485米,平均海拔717.5米,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1151.8毫米,无霜期320天,宜农、宜林、宜畜、宜渔,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
民族风情:全县有162747人,男96394人、女16353人,最长寿的老人今年115岁,有苗、侗、土家、布依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同胞占全县总人口的98%,有“天下苗族第一县”之称。境内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得天独厚;有“世界最长的节日”—祭祖节(也称“世界第一俗”,13年才过一次,每次过3年时间),有“世界最古老的情人节”—姊妹节(也称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有“世界唯一的独木龙舟节”—施洞龙舟节,有常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的、遐迩闻名的“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有荣获2003年度西部民歌大赛金奖的苗族大歌—反排多声部、方召情歌;台江是世界最大的原生态苗族文化博物馆,苗族姊妹节、反排木鼓舞等9项非物质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84人,其中县级260人、州级16人、省级6人、国家级4人;台江的银饰刺绣,有“文化穿在身上、史书从头读起”之美誉,全县大约有1.2万人从事银饰刺绣加工,有500余人的专业银饰刺绣经纪人活跃在全国各地;先后被联合国列为全球一等“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十大人文旅游景区之
一、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县、中国十佳最具原生态旅游大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苗绣之乡和贵州长寿之乡等荣誉称号。
人文景观:人文景观是台江旅游的一大产品,境内无迹不古,是贵州东线旅游线路上的一朵奇葩。有编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历经18年的反清英雄张秀眉领导的苗族人民起义遗迹、遗址,有建筑风格异彩纷呈的古军事重镇—施洞古镇,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有寒武纪时代古生物化石群遗址及博物馆。台江苗寨依山而建,精心打造的红阳、交宫、反排、洋汪、九摆等苗寨风景秀丽,是我州环雷公山旅游线的精品驿站。
自然资源:台江地阜物华,水利、矿产、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植被保存完整,森林覆盖率达64.8%,是贵州的十大林区县之一。树种以松、杉为主,针、阔叶等多种珍稀树木及植物交错并存,有天然草场7万多亩;中药材有天麻、人参、银耳、杜仲、灵芝、黄柏等;有取得了A级国家绿色食品标识证书和省优质果品称号的“苗疆牌”金秋梨,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果品2000万公斤;有集中连片的绿茶、苦丁茶、金银花种植基地数千亩。山中有金山猴、猕猴和蟒、蛇及穿山甲等多种动物繁衍栖息,地下有铅、锌、铜、铁和硅等多种金属及重晶石、大理石、磷、粘土、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水资源尤为丰富,有近百条溪河分别流入清水江、巴拉河、翁你河、翁密河,流域面积1210平方公里,总长494.8公里,年平均流量44.6亿立方米,水质清澈无污染,水能蕴藏量大、开发潜力大;有地方小型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1771千瓦;投资2.08亿余元的巴拉河流域岩寨水电站已装机发电;投资1.5亿元的台雄水库建成使用;台江县风资源较为丰富,储量为25万千瓦,一期投资5.25亿元的红阳风电场项目建成并网发电。
经济社会:根据科学发展的新要求、经济走势的新变化、台江发展的新优势,着力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县、旅游活县、农业稳县、和谐兴县”五大战略。经过努力,2011以来的三年,全县经济总量翻了近一番,财政总收入增长三倍,进入加速发展新时期。生产总值由“十一五”期末9.7亿元增加到18.5亿元,年均增长17.4%,高于“十一五”时期3.9个百分点,高于全州年均增速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年均增速3.4个百分点。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7.2亿元增加到40亿元,年均增长77.1%。财政总收入由1亿元增加到3.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8633元增加到16518元,财政总收入、人均生产总值等重要指标均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5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4亿元、4.37亿元、10.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21.5%、19.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同比增长30.3%,其中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0.05亿元,增长42.5%。财政总收入完成3.1亿元,增长27.9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7亿元,增长19.72%。在主导产业发展方面:大力发展森工、矿业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和新能源五大主导产业,产业聚集效应凸显。贵州华胜公司开工建设年产3000万套汽车动力电池,预计2014年完成50条生产线,产值将达10亿元以上,项目全部建成后可达20亿元以上,上缴税金2亿元。贵州博宇、贵州松华建材等一批新型产业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逐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产业聚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积极引进台湾腾博农科建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已投入400万元完成了150亩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建设,并获得成功,亩产二代马铃薯达2700公斤;完成老屯现代高效农业核心区土地流转409亩,完成投资500万元。积极引进巴莱公司投资建设魔芋生产基地、魔芋生产加工和魔芋交易市场,实现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目前,魔芋种植已完成4000多亩。在项目争取方面:2013年,全县共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162个,其中:工业项目57个,总投资62.51亿元;履约项目57个,履约率100%;开工项目55个,开工率96.5%;投产项目24个,投产率42.1%。在城市建设方面:完成了县城详细规划;完成了新风雨桥、文昌宫广场等一批公共设施建设;扩建了秀眉广场、秀眉大道和商贸城;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姊妹街,特色商贸街的功能逐步显现;滨江1号、浙华2期、水岸绿洲、文昌花园等一批高档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县城规模近一步扩大。苗疆西大道延生段、桃赖大道、梅影大道、环城南路等城市干道正在加紧建设;施洞特色省级示范小城镇、南市温泉小镇、梅影城市综合体和张家寨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城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完成5所完小高年级学校合并,撤销、撤并教学点27个;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县第三中学、职校新校区启动实施;启动“农村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突破工程”和“医疗卫生单位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突破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494万元;计划生育实现“双降”目标,2013年人口出生率为11.57‰,比“十一五”期末下降2.3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9‰,下降2.77‰。实施完成156个村级“农家书屋”工程、7个乡镇电视网络延伸工程、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塑胶体育场、4个乡镇农民健身工程,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3个;“村村通”工程顺利推进;南冬村、洋汪村和台江职校分别被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和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校”;科技进步综合指数不断提高,获得“2013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县”荣誉称号;“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有序开展,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实现52年53次无责任退兵,先后被成都军区、贵州省军区授予“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和“全面建设先进团级单位”。
投资开发:贵州台江经济开发区2009年建区,2012年1月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距州府26公里,距县城30公里;全区规划面积43.87平方公里,起步期面积3平方公里,园区主干道、核心区路网工程正在实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加快推进中;开发区坚持以高端为方向、开放为路径、生态为特色、项目为抓手,着力构建铅酸蓄电池回收再利用循环产业链;同时,积极加强与中南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加快开发区科研平台建设;2013年,开发区成功获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区内新增标准厂房9万平方米,落户企业26家,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财税收入突破亿元大关;预计到2015年,开发区创造的总产值将达120亿元,利润50亿元,税收10亿元,解决就业人员12000人。
附件:台江县2010年-2013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和增速情况
第二篇: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
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管理,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及可行性,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和《贵州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方案》(黔卫发〔2009〕128号)的要求,制定本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逐步建立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制度,指导和督促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含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下同)认真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二、考核原则
(一)坚持属地管理和绩效优先的原则。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要求,各地区要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本地考核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政策措施,有效地开展考核工作。
(二)坚持客观、真实、公平、公正。公开考核程序、内容、标准,考核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考核结果要客观反映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的真实情况。
(三)坚持全面考核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日常管理,通过全面考核促
进机构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考核内容
(一)任务完成情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试行)》(详见附件1)中所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数量和服务质量情况。
(二)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情况。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实行项目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账册清晰,原始凭证真实,资料符合规定。
(三)项目实施效果。主要包括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度等。
四、考核对象
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各级卫生行政、医疗、预防、保健机构。重点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五、考核方法
(一)考核采用自查、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评的基础上,以县(市、区、特区)为单位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全面考核检查,各市(州、地)进行重点抽查复核。
(二)考核采取查阅资料、现场考察、抽查核实、召开居民
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法。
六、机构职责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承担辖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主体,按规定完成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机构内部绩效考核按月进行自查自评,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在每月2日前填写好上一月《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见附件2)上报所在县(市、区、特区)卫生局。
(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定期深入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开展卫生学监测评价,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组织考核评估,研究制定公共卫生防治策略,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县(市、区、特区)卫生局: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建立信息公示和奖惩制度;负责本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考核工作。在每年5月和10月中下旬对辖区内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两次全面考核,并作出总结评价。在每月5日前汇总本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上报的《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后上报所在市(州、地)卫生局。
(四)市(州、地)卫生局:负责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评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指导;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标责任制管理制度,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考核工作。
在每年11月上旬组织对各县(市、区、特区)的重点抽样复核,并做出全地区的总结评价,于11月底前上报省卫生厅。在每月8日前汇总各县(市、区、特区)卫生局上报的《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后上报省卫生厅。
(五)省卫生厅:负责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评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指导和考核工作,负责对各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的投入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将不定期对各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七、考核结果应用
各级卫生部门应及时将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结束无异议后,考核结果将自动生效。考核结果作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考核主要领导工作绩效以及表彰的依据。各级卫生部门对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考核对象查明原因,及时整改,完善相关制度。
八、组织管理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省卫生厅成立以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副厅长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的贵州省卫生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检查领导小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充分认识组织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各市(州、地)卫生局要结合当地特点,研究制定当地考核的具体政策措施,认真完成考核工作。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各地要成立由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考核组,负责制定相关标准和考核方案,组织开展考核工作。要充分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日常工作中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作用,指导落实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加强宣传,接受社会监督。各地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并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附件:贵州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月报表
第三篇:台江苗族的龙文化
台江苗族的龙文化
我们知道,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东方民族的象征。何为龙呢?《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三种解释:一是指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二是指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三是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且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龙作为苗族的图腾崇拜物之一,已上升到神灵的色彩,龙的文化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文化生活中处处表现出与龙有关的表象。具体体现在服饰文化,龙船、龙灯等。
一、苗族服饰的龙文化
龙,苗语叫做Vongx,它与苗族有着很深的层次关系。在苗族服饰中的刺绣、蜡染、剪纸、银饰中随处可见。在台江施洞的苗绣中,有人首龙身的图案,很鲜明。苗族古歌唱到,人是龙变的,在变化的过程中,曾经过人首龙身的过渡阶段。古诗唱到:“要传颂远古的史诗/要传说远古的故事/大地出现了万物/天空有了雀鸟飞行/江河湖泊有了游鱼/陆地有了爬虫走兽/„„大地上啊,开始出现龙身人首的鸟基/出现了人首龙身的代基/后来才把宝造啊/后来才生闷造冷/„„几个代雄苗人繁衍十二个宗支/几个代雄生息了一百四十八姓。”苗族古歌《十二个蛋》(Jef Ob Laib Git)也唱到龙的出现与生存。在苗家人的观念中,龙分为牛龙、蛇龙、狮子龙、鱼龙、蚯蚓龙、虎龙、鸟龙、马龙、花龙等等,绣在服饰上的龙图案有人首蛇身龙,人首鱼身龙,鱼身鹿角龙,人首鸟身龙,蚓身牛角龙、狮身鹿角龙、蛇身鸟翅龙、鸟身飞龙等等,非常丰富多彩。银饰上“二龙抢宝”的图案,活灵活现,最为著名。苗家人认为,龙是一切漂亮、神气、有能力、有本事的物象代表。所以把龙附在服饰上视为珍贵和吉祥,又富有平等、友爱、和睦、充满着情感的神物。所以,心灵手巧的苗族女性能够按照她们美好的审美观念去描绘和塑造形态万千的龙在服饰上,并配以祥和的人物与动植物,表现出一个完美的理想生活空间,希望子孙满堂、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人幸福。
二、苗族的龙船文化
在“苗疆腹地”的台江县,不仅有叹为观止的苗族服饰艺术和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还有世界上唯一的独木龙船。每年农历的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八方来客云集清水江边的施洞和巴拉河的榕山,尽情地欢度为期几天的盛大节日—龙船节。(苗语hxid qiab niangx vongx是“看划龙船”之意,又叫nongx vongx是“吃龙肉”之意)。这里的家家户户包粽子,杀鸭杀鹅、宰猪宰羊观看龙船、吹芦笙跳木鼓舞、唱苗族山歌、斗鸡、斗鸟、赛马等,热闹非凡。
全国其他地方也有赛龙船的习俗,那是为了悼念我国战国时期楚国士大夫屈原,而在清水江和巴拉河的(台江和施秉两县)龙船,则是为了怀祭一位名叫“保”的苗族老人。相传在古时候,在巴拉河畔有位叫“保”的苗族老渔人,一天带着自己七岁的独生子“九”正在河上打鱼,突然阴云遮天,兴风作浪,一条恶水牛龙从深潭中跃出江面,把老渔人的独生子拖下河里去。老人悲痛万分,立即潜水入龙洞去找儿子,当他找到时,恶龙已把人整死当作枕头正酣然大睡。深恶痛绝的老渔人决心要为儿子报仇,于是回到家包好火镰和火草再次潜入龙洞,放火烧正在大睡的恶龙。随之,烟雾弥漫了整个江面,接着又下起了滂沱大雨,一直连续了九天九夜,天昏地暗,不见天日,江岸的人们无法劳作,愁得发慌。就在第十天的早上,一妇女带其六七岁的男孩摸黑到河边洗衣服,说来也怪,男孩用捶衣棒在水面上戏水,口中无意喊出“咚咚哆!咚咚哆!”的声音,顿时天上就云消雾散,人们见到了鲜红的太阳,欣喜万分,欢呼雀跃起来。
随后,人们便发现一条有斗口大,四五丈长且花花绿绿的死恶龙飘浮在江面上,胆大的人们纷纷前去分抢龙肉,现在施秉县的胜秉寨当时发现得最早分得龙头,平寨和台江的平兆分得龙颈,台江的塘龙寨分得龙身,巴拉河和榕山分得龙腰,施洞口分得龙尾,杨家寨分得龙肠子。据说龙肠子是呈深绿色的,因此杨家寨的龙船染成深绿色,叫做青龙。在人们把龙肉分走之后的当天夜里,恶龙便托给大家一个同样的梦,恶龙说:“我害死了老人的独生子,我现已赔了性命,但愿你们老少行好,用杉树依照我的身躯,每年的五月份在清水江和巴拉河上划上几天,就当我还活着的一样在江中游泳,我便兴云作雨,保你们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同样的梦境传开之后,人们便制作几只船来试划,果然是风调雨顺,于是从巴拉河的长滩寨下到清水江的宾洞寨沿江两岸的村寨便纷纷制作龙船来划,一直沿袭至今。
清水江和巴拉河独木龙船是世界独有。龙头、龙颈由一根七尺长的水柳木(苗语叫det jiab jib,音为“豆加基”)雕刻而成,龙头上安有角,雕有耳朵、鼻子、眼睛牙齿、腮子、胡须等,龙嘴张开含有红宝。龙颈刻有龙鳞,并涂上金、银、红、黄、绿等各种颜色,并嵌有小玻璃片。龙头上一对弯弯形如水牛角的大龙角(这里的龙是水牛龙),左右的两只角分别写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句子。龙须飘飘,昂首向前,真是栩栩如生,神彩奕奕。龙船身长为21至24米,宽约1米,每只龙船均由三根粗大而完整的杉树挖成槽形捆扎而成。中间为母船,最长,是一根树子,粗大,挖成长约1.8米至5米不等的六个舱。母船的两则配有子般,短于母船,一般在15米左右,宽约0.5米。龙身前部接近颈根翘起高离水面。划龙船的寨子,根据户数的多少,有龙船一至三只。
划龙船的人员有:鼓头、锣手、撑篙、理事(管帐)、艄公和桡手。龙船的制作日期,所需的物品和程序、人选、服饰、仪式与禁忌都有严格的规定和富有神奇色彩,三言两句是道不完说不尽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生活的发展与进步,龙船节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仍保留其特有的习俗外,又增加了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友好往来,方便青年男女相互谈情说爱等新的内容。独木龙船的文化引起了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以及观光旅游者的兴趣与关注。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贵州省有关部门已经在台江县的施洞镇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龙舟博物馆。
三、苗族的龙灯文化
龙是苗族的图腾,苗族对龙的崇拜、敬仰与保护的方式多种多样,谈到此不能到谈到龙灯,其舞龙嘘花的场面非常的激烈与壮观。
龙灯包括草编龙和龙灯两种。草编龙是用稻草编制而成,编制简单,包括龙宝和龙身两个部分,草编龙无角,龙身上插上柏树叶,点上香在正月初七(用单日)后的晚上扛去拜年讨糍粑和钱。一般吉利祝词如下: 今晚扛龙到你家,你家要送对粑粑,你家发财又发展。
一年得十二个金宝,一年得十二个银宝,你家有九个男孩,你家有七个女孩,九个男孩九匹马,七个女孩七银衣。
你家养鸡大如鹅,你家养猪大如门。
„„
吉利念完后,主人家根据念吉利的好坏送一至二个糍粑或钱。
龙灯又分有硬灯,亮灯和花灯等。每条龙灯有三个宝:引路宝(五色宝)、绿宝、红宝(吃宝)。引路宝是引路的,引路宝走哪里,龙就走哪里。硬灯,又叫硬颈龙,整条龙用铁丝与竹片捆扎,然后用不同颜色的纸(主要有红、黄、蓝、白等)或布包糊而成,下支有木棒,便于玩龙人扛,龙身里面放有油灯或者蜡烛,另外还有一至二头狮子跟龙。亮龙又叫节节龙,龙的身体不连接的,是一节一节地独立存在,扛起来远看就像一条龙。花灯龙,是制成不同形状的各色花灯,很好看,单独看不像龙,只有在远处看来缓缓游动,像是一条龙,这种花为龙主要是取到宣传政策的效果,每个花灯上都写得有字。比如今年台江正抓“普九”的工作,花灯就写有抓好义务教育的标语,如“有女不嫁文盲汉,有男不娶文盲女”、“初中不毕业,打工不合格”等等。花灯龙一般不用于参加嘘花,是自娱自乐。
龙灯要有锣鼓,由班锣、钵和木鼓组成。钵根据打法分为头钵和二钵(过街调不分头,二钵,同时打)。因此锣鼓的敲打法有:过街调法、几百次法、水波浪法等。锣鼓只能跟在龙后,不能在前。舞龙的村寨一般在腊月甚至在腊月之前就开始训练敲锣打鼓了。
编龙。在正月初三开始推举德高望重且能儿女双全的人当龙头,由他全职负责组织编龙。编龙要请师傅并给师傅礼:一块猪肉、一只红公鸡、十二元钱、一匹缎子、一斤酒(多不限)和几挂鞭炮。龙编好后,就举行亮灯仪式,很有讲究,也较为隆重。选择单日亮灯,一般在初七和初九,双日视为不吉利,不用。亮灯时,在龙头前摆上刀头(几两重的四方形熟猪肉),一对筷子和三杯酒。大家到齐后,由龙头讲吉利,祝词如下:
开光,开光,开眼光,眼看四方!
开光,开光,开耳光,耳听四方!
开光,开光,开口光,口吃四方!
开光,开光,开脚光,脚踏四方!
开光,开光,龙头龙尾亮堂堂!
念毕,从龙头至龙尾依次把灯点亮,人们各就各位,敲锣打鼓扛龙围绕本寨四门土地敬土地公、敬菩萨、敬水井神,保好新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敬完后,龙要归位(出发地),什么东西也放回原处,在龙头下烧一柱香和放一碗水,意为不让龙干口,待次日龙灯出寨。
次日上午,由龙灯会二名代表手担灯笼或马灯到其他村寨找领导发接龙贴子,即通知对方当晚接龙灯。贴子上写有龙灯会名称、时间、庆贺元宵等内容。对方若能同意接龙进寨,便派人来回话说欢迎。待天快黑时,龙灯亮灯,鸣锣打鼓出寨。接龙的村寨如果也玩龙的话,便也敲锣打鼓扛龙到村头或半路来迎接。当二龙相遇时,都放低龙头各走右边,主龙调头后跟在客龙身后一起回寨。进寨后,主龙回原地休息,客龙在广场上舞龙,主方便摆上酒和茶燃鞭炮欢迎,由位德高望重的人讲吉利:
龙头高上色色青,(众人:“好的”)
今晚××(龙灯会名称)好龙灯,(众人:“好的”)
扎匠师傅扎得好,(众人:“好的”)
画匠师傅画得明,(众人:“好的”)
××青年好齐心,(众人,“好的”)
初三初四才动手,(众人:“好的”)
初六初七就亮灯(众人:“好的”)
这条黄龙绕过后,(众人:“好的”)
风调雨顺国太平。(众人:“好的”)
其他人能补充则补充,讲好吉利后,主方就给龙挂红(红绸或红缎子),挂在龙头或龙尾上,然后向龙方敬酒。此时轮到龙方人讲吉利:
龙头高上五色花,(众人:“有的”)
今晚来到主人家,(众人“有的”)
主人的情意真好呀,(众人:“有的”)
又敬酒来又敬茶,(众人:“有的”)
还送一匹大机纱,(众人:“有的”)
挂在龙头出天子,(众人:“有的”)
挂在龙尾出状元,(众人:“有的”)
挂在左脚出丞相,(众人:“有的”)
挂在右脚有郎君,(众人:“有的”)
龙来龙来四季招财,(众人:“有的”)
招财童子,进宝郎君,(众人:“有的”)
这条黄龙绕过后,(众人:“有的”)
主家儿孙万代发,(众人:“有的”)
人也发来财也发,(众人:“有的”)
风调雨顺国太平。(众人:“有的”)
念完吉利后,主方派代表引客方扛龙去敬主方寨上的四门土地,菩萨和水井(由龙方备供品)。然后扛龙装家进户拜年。每进一家,龙方高呼:“拜年喽,主人家!”主人家便打开大门,烧香烧纸,堂屋中四方桌上摆上酒肉、瓜果、烟和“红包”等,燃放鞭炮欢迎,红宝进屋后,龙跟着进,龙方讲吉利: 大门大大开,(众人:“好的”)
财宝滚进来,(众人:“有的”)
滚进不滚出,(众人:“好的”)
滚到大堂屋,(众人:“有的”)
堂屋四角方,(众人:“好的”)
金银堆满仓。(众人:“有的”)
主人有红挂红,敬酒、送“红包”,又讲一番的吉利。进完家后,客方龙回到广场接待处舞龙灯,主方鸣鼓嘘花,尽兴之后,安排客人进家吃夜消,猜拳行令。夜消之后,客方敲锣打鼓扛龙绕主方寨子一圈谢灯后方返回家。途径村寨必须亮灯并敲锣打鼓,回到家后把龙放回原地,并放一碗的清水于龙头前并让龙嘴含红宝。每条龙走村窜寨直到正月十四日。在元宵之夜,由街道、农村、机关的青年、小孩、妇女挥舞着上百条各式龙灯穿梭于台江县城的大街小巷,成了一片龙的世界。
台江苗族民间的舞龙活动,大约开始于清朝时期。这里舞龙的重头戏是嘘花,数万群众涌向街头赏灯、嘘花、放炮通宵达旦。嘘花是用竹筒装满火药、芒硝、炭末和铁粉,点火后火星狂射而出,发出呼呼的声响,嘘花者手持竹筒直嘘向龙身和舞龙人。好几条大街上,千百筒嘘花与上百条龙灯拼争搏击,锣鼓声、炮声、呼喊声如雷贯耳,激烈之至,火爆壮观,好一派欢庆盛世,娱乐升平的景象。
在正月十六日,人们把嘘花烧烂的龙修复一新鸣锣打鼓再次进本寨的各家各户,然后用香纸和酒内敬四门土地公、菩萨和水井神。正月十七日结帐、化龙和会餐。正月十七日再敬一次四门土地公、菩萨和水井神后,敲锣打鼓扛龙到河边烧香烧纸,用酒肉敬河神后,放火化龙,燃放鞭炮欢送“龙王归大海,来年再相会。保五谷丰登,保人畜兴旺„„”停止鸣锣打鼓回寨会餐。
[责任编辑:贵州CP]
第四篇:贵州省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
贵州省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基本标准
(试行)
为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规范农村社区运作,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区化服务工作健康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标准。
一、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推行以“一村一社区”为主导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同一县(市、区、特区)域内农村社区建设标准应基本一致。
二、农村社区建设规划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既能满足农村社区管理服务的新要求,又能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衔接,做到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具体明确,设置模式、空间布局、功能定位、投入方式和服务设施合理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步骤切实可行。
三、农村社区空间布局
坚持便于服务管理、尊重群众意愿和最大限度集约利用公共资源的原则,兼顾农村地域特点、历史沿革、农民生活习惯和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等因素,综合考虑撤乡建镇、迁村并点、集中居住区建设和农业区域化发展等情况,科学设置社区空间布局,完善社区公共基础设 1
施,合理确定社区服务范围。以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圆点,服务半径一般为2—3公里,农民群众步行到社区服务中心一般不超过40分钟。
四、农村社区基本功能
农村社区不是一级行政组织,其功能定位是服务,主要包括:
(一)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生产生活服务。
(二)受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委托,进行必要的社会管理和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三)发挥社区载体作用,促进当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四)推动社区服务不断完善和提高,逐步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方向发展。
五、农村社区服务设施
(一)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选址。按照基础设施好、交通便利、聚集效应强、发展潜力大的原则确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选址。
(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般应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卫生室、警务室、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环境管理室、志愿者服务室、购物超市(慈善超市)等服务项目。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面积要满足功能要求,配备必要的办公服务设
施,落实建设和维护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所需的资金、人员,保障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正常运转。
(三)社区服务设施网络。整合利用资源,采用新建、改建、共建等形式建设农资供销、农产品经营、农村金融、农业科技类社区服务站点,形成以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各类涉农服务站点为补充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
六、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坚持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出发,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初步构建起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服务、志愿和互助服务相衔接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一)社区公共服务。促进政府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重点开展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区就业、社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文教体育、人口计生、社区治安、法律事务、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服务,社区公共服务达到较高水平。公共服务事项原则上纳入“一站式”服务大厅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
(二)社区市场化服务。坚持“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投资入股、合作经营等形式,在社区逐步兴办起便民超市、农资供应、农技服务、邮政通讯、金融保险、幼儿园等服务项目。
(三)社区志愿和互助服务。倡导、支持驻辖区单位、社区居民和社区志愿者参与社区建设,经常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互助服务活动。推行社区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度,初步形成一支较为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四)社区环境保护应急减灾服务。开展社区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资料,组织开展社区内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图,制定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开展社区灾害风险评估,开展防灾减灾演练,组织社区居住人员和驻社区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设立减灾避难场所,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七、农村社区运行机制
(一)农村社区建设经费。社区建设经费列入县(市、区、特区)财政预算,单独列支、专门核算、划拨、监管。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各类涉农资金、部门帮扶资金、无偿捐助、商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的持续增长机制。严禁借社区建设名义,变相向农民和企业摊派。
(二)农村社区内部运行机制。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通过建立办事流程、服务标准、服务承诺等服务规范,强化业务培训、绩效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八、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一)农村社区与村级党组织之间的关系。村级党组织全面领导本地的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重点在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领导、指导和监督管理。充分激发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切实发挥骨干作用。
(二)农村社区与村委会的关系。村委会与农村社区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两者共同为社区群众服务。社区侧重于服务,村委会侧重于组织好村民自治。
(三)农村社区与社区社会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社区侧重于平台建设,为社区社会组织、经济合作组织提供支持和帮助;社区社会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借助社区平台,开展各种服务和组织有关活动。
(四)农村社区与驻区单位的关系。社区积极开展面向驻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驻区单位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社区建设。
第五篇:贵州省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关于印发《贵州省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的通知
黔人通[2007]194号
各市(州、地)党委组织部、编委办,政府(行署)人事局,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省级人民团体、各省属高等院校、各省属事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
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87号)和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做好党群系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国人部发[2007]85号)以及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委办《关于印发<贵州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实施意见>的通知》(黔人发[2007]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我们研究制定了《贵州省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系统实际,认真制定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附件:贵州省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
二00七年十月十二日
贵州省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基本任职条件指导意见
为指导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人事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委办《关于印发<贵州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实施意见>的通知》(黔人发[2007]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下称《意见》)。
一、适用范围 1.本《意见》适用于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忠的高级专业技术一至七级以及特设高级专业技术一至七级岗位。
2.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的高级专业技术一至七级岗位。
二、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等级
3.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为7个等级,其中一至四级为正高级岗位,五至七级为副高级岗位。4.高级专业技术特设岗分为一至七级,分别对应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一至七级。
三、任职条件
(一)基本任职条件
5.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德、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水平、技能和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任现职以来,工作成绩明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职责。
7.具备相应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竞聘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应具有准入控制所要求的条件。
8.任现职以来考核均达到“合格”以上等次(含合格),并符合《关于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审核工作的通知》(黔人通[2002]50号)的规定,三年一度聘期任职资格审核合格的。
(二)专业技术条件
9.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任职条件,按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10.竞聘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应在三级岗位任职五年以上(对少数业绩特别突出的,首次竞聘可在四级岗位任职十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在管理期内的省核心专家;(2)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在管理期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省重点专家;
(5)任现职以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同等奖项)第1、2名或二等奖(或同等奖项)第1名;
(6)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省内同行业公认的一流人才。
11.竞争专业技术三级岗位应在专业技术四级岗位任职五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博士点负责人;
(4)任现职以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或同等奖项)第1名;(5)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课题以及重大工程项目的;
(6)任现职以来贡献突出,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员;
12.专业技术四级岗位按现行国家和省各系列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条件执行。
13.竞聘专业技术五级岗位应在专业技术六级岗位任职五年以上(对少数业绩特别突出的,首次竞聘可在七级岗位任职十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或等同奖项)第1、2名;(2)任现职以来,业绩突出,在本专业领域学术水平造诣较高的;(3)任现职以来,主持完成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课题以及重大工程项目的; 14.竞聘专业技术六级岗位应在七级岗位任职五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任现职以来,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或同等奖项)第1、2名;(2)任现职以来业绩突出,参与完成省级重点科研项目、课题以及重大工程项目的; 15.专业技术七级岗位按现行国家何省各系列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条件执行。
四、直接聘用条件
16.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长江学者何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不受任职年限限制,由四级岗位直接聘入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17.符合第10款(1)至(5)项之一者,不受任职年限限制,由四级岗位直接聘入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18.副高职称,符合第11款(1)至(5)项之一的,不受任职年限限制,由七级岗位直接聘入五级专业技术岗位;符合第13款(1)至(3)项之一的,不受任职年限限制,由七级岗位直接聘入六级专业技术岗位。
在七级岗位任职十五年以上,兢兢业业从事本职工作的,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同行公认,直接聘入五级专业技术岗位。
五、申报审批程序
19.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由个人申报,用人单位按岗位条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市(州、地)、县属事业单位报市(州、地)人事局、省属事业单位报省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事厅核准。
20.专业技术三、五、六级岗位。由个人申报,用人单位按对应的岗位条件,分别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市(州、地)、县属事业单位报市(州、地)人事局、省属事业单位报省直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人事厅备案。
六、其它
21.本《意见》所涉及科技进步奖的“同等奖项”,由各主管部门按照上级的规定对照有关奖项确定。
22.各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本《意见》和行业特点,制定高级岗位的具体标准,事业单位要根据本《意见》和行业标准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
23.本《意见》中的“业绩突出”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等标准条件,由行业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根据实际制定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
24.各类企业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和任职条件可参照本《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25.本《意见》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26.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主题词:专业技术岗位 任职条件 意见 通知 贵州省人事厅办公室 2007年10月16日
共印3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