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汪恭礼
乡镇财政专项资金是国家对专项项目投放的财政资金,主要有扶贫资金、救灾资金、农业税减免资金、上级补助资金以及支农等专项资金。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声誉,经济建设的速度与效益、社会稳定与发展。目前,乡镇财政专项资金在分配、使用(发放)等管理过程中违法违纪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扶贫救灾资金等专项资金由乡村干部代发而出现的问题最多。
一、账目管理混乱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一般由财政部门或民政部门直接交到村干部手中,由其代为发放,至于村干部具体怎么发放则不管不问。在调查中发现,这些款物大都由村支书、主任等主要负责人管理,到了村会计手中的只是一张张条子和单据。这些会计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不以财务法规为依据,而是按领导的意志行事,他们认为:‚会计工作归领导管,胳膊扭不过大腿‛、‚领导叫干啥就得干啥‛,只要村主任审批了,明知不对,也从不言半个‚不‛字,他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违法违规行为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由于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改变了用途,会计怎么作账也各显神通,造成专项资金账目管理混乱。加上村干部离岗时也末对其进行专项审计监督,致使账外账、使用违法违规票据、白条、私分财物,甚至贪污等违法乱纪行为时有发生。如宣州区水阳镇丁湾村原党支部书记陈某、村委会主任丁某等6名‚村官‛于1997年4月至2001年1月在村任职期间,先后多次私分农业税费扫尾款30460元、冬修以资代劳款9147元,农业税社减款5614元,渔塘发包费9000元及其他专项资金计67341元,滥发奖金补贴18200元,共同违纪金额达8.5余万元。(2003年第五期《江淮风纪》)
二、专项资金使用上玩‚猫腻‛,专款不能专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专项资金到乡村干部手中便失控了,不管你拿来的资金是干什么的,想用来干啥就干啥,没钱发工资用专项资金,没钱付招待费,也用专项资金,自家经商办事无钱周转,也‚借‛专项资金,甚至将专项物资低价变卖成现金,或挥霍浪费、或挪作他用,或占为已有。在使用救灾、扶贫专项资金资金时,有些村干部不按标准、原则办事,徇私舞弊,应该定的不给定,却将那些根本不需要救助的亲朋好友定成了贫困户、受灾户领取,实际为其亲朋好友领走。有的村账面付给100元,实际则只给了50元,名义上给的钱,实际上是给的物,由于贫困户大都消息闭塞,且比较‚安分‛,只要不要他掏钱,叫他们签字就签字,给多他们就接多,给少他们就接少,不给也没有意见,久而久之,事情就这么过去了。有些乡村干部在经办过程中用变通的手段,用专项资金购买纪念品、付伙食费、小姐小费。少数乡镇领导、分管领导和县有关部门的领导竟到乡镇专项资金使用单位报销单据,挖专项资金的墙角。有相当一部分乡镇认为:‚乡镇要钱不容易,何苦受那条条匡匡约束‛、‚专款只要不进腰包,咋用都不是一样的?‛、‚乡镇本身底子薄,先填肚皮后干活‛等等,便将上级明文规定的专项资金任意改变用途,或用于弥补行政经费不足,或用于建房子、买车子,或发放职工工资、福利等。
三、刮起专项资金回扣风一些专项资金是无偿的,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受‚礼尚往来‛习俗的影响,一些乡镇、村总是千方百计想表示表示,一是希望现在或将来多争取一些专项资金,二是报答上级主管单位的恩情。每到年终岁末,或是重大节日,一些乡村干部便会从专项资金中挤出一部分资金买些土特产品,也有的直接拿着几千元现金送给一些主管部门的头头脑脑,更有些乡镇、村为了多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或逃避上级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花重金疏通关系。曾有一位乡镇党委书记说:‚花8000元能够争到10000元专项资金都划算,还赚了2000元‛。一些地方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领导,有着浓重的‚项目情结‛,有的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大肆鼓吹‚大跑大项目大发展、小跑小项目小发展、不跑没项目没发展‛,公开提出只要是为了发展地方经济,要‚敢送、会送、舍得送‛。更甚者,还将‚进县跑省‛明文写进文件,把争取项目作为政治任务分解摊派到部门、单位和个人。‚谁能拿回项目谁就有真本事。‛这种评价人和使用人的导向在一些领导头脑中根深蒂固,据报载周同华窝案中就有数名涉案人员因‚跑‛项目有‚功‛获得提拔。广西河池市的一名干部说:‚跑项目是一条出政绩的捷径,因为项目的投资建设看得见摸得着,谁拉回了项目谁就是领导心目中的‘能人’。‛所以,为了出政绩,一些干部不择手段、四处钻营。于是乎,只要有项目,有可能,大家就拼命花钱争,专项资金回扣风愈演愈烈。据报载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的一份刑事判决书确认,1997年至1999年间,吉林省4个市县的10多名党政干部为争取各种项目,向原吉林省计委农村经济处处长、副厅级助理巡视员周同华送‚好处费‛共计20万元。‚跑部钱进‛恶果如此触目惊心。
四、乡镇财政对专项资金监督不力乡镇财政所作为乡镇专项资金的重要监督管理机关,但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过程中被定为事业单位,由原来‚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变为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乡镇财政干部为聘用制干部,工资、奖金福利等利益都依赖于乡镇政府,受制于乡镇主要领导的意志。乡镇财政干部往往‚顶不住‛某些领导人的‚管辖权‛而无法从源头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乡镇财政所对所发生的违纪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也在情理之中了。如果乡镇财政干部站出来反对,不仅领导容不得,甚至一些不能以大局为重的职工也会群起而攻之曰:‚吃里扒外‛,在这种体制下,乡镇财政监督性能被磨灭了。由于乡镇财政干部的利益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对为了小团体利益挪用、截留专项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往往态度暧昧,甚至一些乡镇财政干部为了自己的前途、利益,讨乡镇领导欢心,采用虚列支出、长期挂账等手段,将专项资金划入单位日常经费账户。至于县直有关主管部门,虽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实施却不硬。在对乡镇专项资金的指导和检查时也就听听乡镇领导或有关部门汇报,往往停留在各项业务指标的落实上,形同虚设,管理力度不到位。为了加强乡镇专项资金的财务管理,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宣传,强化认识。乡镇财政部门作为乡镇专项资金的管理、监督机关,自己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促进财政勤廉政建设。古人云:‚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自己不规范、不廉洁,怎样去规范和纠正别人呢?因此,乡镇财政干部要以有关财经法规作后盾,强化法制观念,维护国家利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挺直腰杆,切实履行一个经济卫士的职责。同时乡镇财政部门应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高度,加大对专项资金使用单位负责人、经办人、财会人员的宣传,提高他们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其次,强化乡镇财政监督职能,提高乡镇财政监督地位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制经济。保证市场经济下各项财政政策、法规较好落实,财政监督必不可少。强化财政监督,有助于纠正会计信息失真,保证专项资金发挥预期效益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乡镇财政所作为乡镇财政监督机构,应将其收归县级财政部门直接领导、管理,或作为县级政府会计委派单位,以改变乡镇财政监督的附属地位,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身份和权限,从而有效解决长期存在乡镇财政干部‚站得住,顶不住;顶得住,站不住‛的问题,使之可以大胆监督,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和‚专款专用‛,杜绝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同时,要提高乡镇财政监督人员素质,实现以较好的业务能力服人、以廉洁清正震慑人、以强烈的事业心干好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处理问题,保证对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工作落实好,财政监督职能发挥好。第三、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制约机制,用制度管事、管人,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使制度涉透于整个专项资金运行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一是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严格规范项目的具体审批内容和条件,减少审批人员的自由裁决权,建立如社会质询、各级人大定期检查、新闻媒体曝光等公开的项目监督机制,让‚跑项目‛者无处可‚跑‛;二是完善党员干部考核机制,用德才和群众满意度的标尺全面考察干部,而不是只以争取‚项目‛多少论英雄;三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责任追究制度,制定并切实落实具体的办法,让违法违规者受到相应的法律和党纪政纪处罚。对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实行县级专户管理、乡镇财政集中发放的办法,并对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的管理、发放原则、范围、程序、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对农业税社会减免先减后征,是在履行民主评议、张榜公示等程序的基础上,对政策规定的减免对象按照确定的额度在税款征收前实施减免,农户按当年(当季)农业税应缴和减免税额的差额缴纳税款。农业税灾歉减免、扶贫救灾等专项资金由县级设立资金专户。县级财政按规定,根据逐级评议、公示、审核、批准的到户方案,将专项资金直接存入享受农户的存折(单)中,乡镇财政到村定时定点或在征收大厅将存折(单)发放到农户手中,农户凭居民身份证到当地金融机构领取。第四、对农业综合开发、支农等涉及财政专项资金建设工程的,乡镇财政应参与预算审核,把住预算关。在工程预算前和施工中,财政干部要多跑市场,调查主要材料价格,根据调查情况,决定主要材料预(决)算指导价格,参与工程标底测算,了解工程总预算及各单位工程预算,初步掌握单项工程造价;严格审查招标文件和投标单位资格,严格执行招(投)标有关制度,防范招标不规范,甚至串标行为,确保招(投)标公平、合理。要提前介入工程建设,了解工程流程,深入施工现场,参与隐蔽工程、重大工程量变动等联合签证工作,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工程决算审查打下坚实基础。第五、最后,加大检查力度,杜绝‚查而不处‛。乡镇财政要结合工作实际,确定对专项资金检查的项目、内容等。在检查工作中,要认真细致查看账目、报表、记帐凭证、原始凭证等资料是否符合规定;核对相关数据,看核算方法是否正确;查清每一笔款项的‚来龙去脉‛,有无截留、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涉及到有关问题,需要延伸的,要进行延伸检查。检查结束后,及时写出《检查报告》,并与被查单位交换意见,要求被查单位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对被查出的问题,依据财经法规分别给违法、违纪及违规作出准确的定性。根据其事实、性质、情节轻重程度,分别作出责令限期改正、罚款等处理决定。对在规定期限内无动于衷、无正当理由拒不整改的,要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给予适当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篇: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茹贤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各级财政越来越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支持的领域涉及到农业、社会保障、卫生、教育、政法等多个系统和行业,财政的大力投入推动了县级以下地方的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通过审计发现,大部分资金能用于指定的用途,资金管理正在逐步加强,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一些实施单位直接挤占资金。不按项目实施方案开展项目,改变了资金用途;二是部分专项资金被套取,或是用于部门单位日常公用经费开支,或是被项目实施单位体外循环,用于个人福利、吃喝招待等;三是一些项目实施单位虚假报帐,骗取项目资金;四是部分部门单位只注重申报项目和争取资金,不注重调查研究,可行性研究不够,造成项目竣工投产后无法正常运营;五是部分项目实施缓慢,或达不到质量要求,致使项目资金滞留、闲置以及被其他项目占用,未能尽快地发挥资金的效益。上述种种问题反映,目前的专项资金管理领域还很不规范,致使部分国家财政资金损失浪费,国家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
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参与专项资金审批的政府部门对项目设置不切实际,项目审批形同虚设,有的甚至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项目申报部门只重视争取资金,致使项目实施流于形式;二是一些部门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多,负担重,人员经费、机构运转经费不足不得不挤占;三是监督机制不全,一些项目监督检查部门不注重日常检查或检查时走过场,流于形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项目实施达不到要求,有的项目甚至就没有实施。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还需在制度、机制上进行不断地完善。
一是在目前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下,中央财政占有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和事权极不对称,要转变中央对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以前以专项的转移支付为主的财政补助方式,改为一般性的财力补助的转移支付方式,改变目前跑省跑部、争取资金的做法,节约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杜绝项目申报、争取过程中的浪费、腐败现象。扩大地方政府的财权,由地方政府统筹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安排各种专项资金,以法律法规进行考核检查,建立起问责长效机制,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是各级部门要担当起相应的责任,切实履行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项目实施主管部门要负责起项目管理实施办法的制订,并加强日常工作指导和检查监督,对未按规定实施的项目以及达不到要求的项目,要责令纠正整改,无法纠正的要收回相应的资金。财政部门要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加强监督管理。
三是项目实施单位要认真组织项目实施,确保项目资金达到预期的效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打击侵占挪用、套取骗取资金的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作者单位:镇赉县审计局
第三篇: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乡镇财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摸索发展到成长壮大,为稳定基层政权、发展地方经济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随着形势的发展,财政改革要求的不断提高,乡镇财政日益暴露出收入来源单
一、财政职能弱化、支出范围庞杂、管理相对落后等诸多困难和弊端。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几点建议:
1、要严格区分财政与财务的职能。乡镇财政履行着财政执法、资源配置、调节经济、收入分配、监督管理等重要职能,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产生重大影响;而财务工作则是按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正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本单位的财政现状及趋势。两者职能不同。目前乡镇财政工作仍存在“缺位”和“越位”,突出表现在:部分领导对财政工作缺少系统的认识,也有把财政与财务混为一谈,视总会计如出纳,个人意识突出;总会计身兼多职,有的甚至兼任下属单位的会计工作,不仅影响正常的会计秩序,也使之无暇对下级单位财务进行监督;会计人员调动频繁,队伍良莠不全,难以适应不断深化的工作要求。针对这些问题,首先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财政知识的学习讨论,增强财经意识。其次要建立起一支专业、专职高素质、高效率总会计队伍,以适应不断深化的财政工作要求。再次是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自觉接受财政的监督管理。
2、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通过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分类监管,切实提高财政资
金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质量,推进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提高基层财政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3、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
项目资金是指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生态环境、教育、医疗、文化条件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财政补助资金。
乡镇财政要从项目申报、工程实施、工程监理、竣工验收、资金报账等各个环节参与和实施全程监管,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项目申报环节。乡镇财政要按照本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参与做好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库建设。乡镇财政对项目申报和项目安排提出合理化建议,对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实地察看、在全面审核的基础上向县级财政和项目主管部门进行申报,避免随意申报和重复申报项目。二是项目公示环节。在收到上级项目批复后,要对项目名称、实施范围、资金来源、受益人、项目责任人、施工单位等情况进行公示,鼓励农民群众参与,加强社会监督。三是项目实施环节。参与实地检查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县级财政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做好项目支出审核和资金拨付工作。四是评估验收环节。参与做好项目评估验收和档案管理工作,提出项
目运转和维护管理建议等,对已完工项目要进行档案管理、跟踪项目效益。
4、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
各级财政要加强乡镇财政管理能力建设、保障乡镇财政实施监管工作必要的人力、经费和工作条件。县级财政部门要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纳入对乡镇财政重点工作项目管理考评范围,对乡镇财政资金操作程序、运行质量、使用效益等进行全面考评。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成交明显的给予表彰奖励,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第四篇:乡镇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笔者在参与乡镇财政决算审计、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乡镇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加以规范。
一、存在问题
一是出借财政票据。有的乡镇把自身领购的财政票据直接出借给村、社开具;有的乡镇把自身领购的财政票据出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开具;甚至有的乡镇把自身领购的财政票据出借给企业或者经营承包人当作发票开具,直接导致这些企业或者经营承包人偷逃税收,等等。
二是滥用财政票据。有的乡镇财务人员自身似乎也知道白条入帐是不允许的,于是对有些不能取得发票的费用,比如所谓的“招商引资费”、“双争一汇费”等,干脆就地取材自己给自己开具一份财政票据,将票据的付款联拿到财政所报销,票据的收款记帐联则与存根联一起保存。
三是串用财政票据。相当多的乡镇财务人员使用财政票据非常随意,在办理财政收支业务时,对用途不同的财政票据不加区分,逮到什么票据就用什么票据开。有的用非经营行统一票据收费甚至收取罚款;有的又用非税收入通用票据办理非经营性往来结算;该用专用票据的用成通用票据,等等。造成财政票据使用的混乱。
四是涂改财政票据。这样的低级错误照样有人犯。比如,有乡镇的财务人员在收取某人“土葬占地复垦费”时,就直接用圆珠笔在已经开具的收费票据的记帐联上将2500元的“2”涂改成“1”,同时将金额大写贰仟伍佰元的“贰”修改成“壹”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乡镇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违规问题,有的看似偶然发生,实则有其必然性。究其原因:
一是领导对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认识不到位。相当部分乡镇领导干部财务管理知识较为贫乏,有的甚至根本不懂财务会计工作,主观上又认为财务会计工作是财政所长和会计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从而放松了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视和监管,更遑论财政票据的管理和使用。甚至还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认为财政票据违规算不什么问题,思想上根本没有把加强财政票据的管理和使用当成一回事。
二是乡镇财政票据票据管理和使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乡镇财务人员属于非专业人员,财务管理知识相当匮乏,有的甚至连财务管理的原理都不懂,纯属被“赶鸭子上架”,这些人员对财政票在严肃财经纪律、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全财务制度、强化内部监管、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落实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促进依法行政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财政票据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根本不知道财政票据有哪些,哪种财政票据该怎么用,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理处罚;也有一些违规问题是由于经办工作责任心不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造成。
三是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指导不到位,查处不力。财政票据业务主管部门目前主要采取的是“阵地办公”“守株待兔”的方式,监督管理态度还显得比较消极,很少“主动出击”,少有深入到乡镇开展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和指导;票据缴销“只销票数,不核金额”,监督管理手段也还比较落后;重财政票据发放,轻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的监管的意识长期存在。乡镇财政票据的管理和使用客观上还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三、对策建议
一是乡镇领导干部自身要加强对财经法律法规包括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学习,提高对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条和《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第四条均明文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说明,单位会计工作包括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的好坏不但与领导干部有关,而且关系重大。
二是乡镇应注重配备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切忌乱抓壮丁。要把懂财务管理,具有会计从业资格,政治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坚持原则,认真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专业人员调整到财务会计岗位上来,以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规范化运作,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整体质量。
三是有关部门要加大财经法律法规和财政票据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把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宣传培训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乡镇领导和从事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的工作人员分期分批开展培训,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和会计业务知识,使他们认识到财政票据的合法取得和正确使用是票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预算外资金进行源头控制和有效遏制腐败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规范单位财务收支、保证会计核算真实、准确的重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对票据的使用和管理水平。
四是财政票据监督管理部门要强化全程监控,严格把关。按照“财政统管、凭证领购、以票管收、限量控制、核旧领新、票款同行”的办法,认真落实票据核旧领新制度,强化票据的源头控管,真正做到“以票管收,票款同行”,严把票据发放关;切实做好票据日常统计、核对工作,专门设立票据台账,及时记录票据购领、发放、库存、核销等业务信息,做到每日台账,每月盘底,半年清查,年终校验,严把票据盘点关;彻底纠正以往“只销票数,不核金额”的做法,票据缴销时,票据使用单位必须提供有效的缴存专户的票款分离单或银行缴款单凭证,经票款核对一致后方可办理缴销手续,严把票据缴销关;当年未用完的票据应作废处理,不得跨使用,定期接受财政票据监督管理部门年检和稽查,严把票据年检关。
五是加强对财政票据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财政票据应和税务部门的发票一样,有其独立性也应有其严肃性。财政、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应按照各自的职责,按照重症猛药、矫枉过正的原则,对混用票据、借用票据、违规用票、不法用票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能姑息或懈怠。对较严重的票据违规问题,一经发现,立即停止供应所有财政票据,收回在用的财政票据,责令立即纠正,直至整改到位再供应票据,并实施经济处罚;对票据违规情节特别严重的,应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把经济处罚与行政处分结合起来、处理事与处理人结合起来,严查严处。
第五篇: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专项资金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
强化对专项资金的监督,促进专项资金管理是审计机关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深化财政支出管理、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益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就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谈点粗浅认识。
一、存在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专项资金管理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但是在专项资金使用和核算管理上仍存在着大量的违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专项资金核算上,有的部门没有实行单独核算,形成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单位弥补经费不足,专项资金结余无法正常核算。二是专项资金移项挪位、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影响了专项资金应有效益的正常发挥,甚至存在弄虚作假,公款私存,做假账骗取、套取专项资金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在专项资金执行中,存在年终突击花钱的现象,有些专项资金明确规定完工项目的专项结余资金应原渠道退回或上缴财政,也有的专项资金结余需报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继续使用,一些单位就采取突击花钱、突击采购、以拨代支等支出手段,以达到年末不结余,不上缴财政的目的。四是重复购置,设备闲置,资金浪费现象尚未杜绝。对于一些不经常使用、利用率不高的设备形成购置后设备闲置,无形中造成资金的浪费。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存在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弱化问题,“重分配,轻管理”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滞后,缺乏有效的长期监督机制。突击性、专项性检查多,日常监督管理少;事后检查多,事前、事中监督管理少;对某一事项和环节检查多,全方位跟踪监督管理少。二是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综合评价。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多数是从数字上的简单汇总,而没有从效益角度加以分析和利用,特别是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综合评价和长期考核机制,挪项、挪用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扭曲了专项资金的真实用途,专项资金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的严重浪费。
三、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加强项目管理。加强专项资金项目管理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通过对项目使用单位专项资金申请进行严格审核、考察后,经过认真筛选确定进入“专项资金项
目库”管理,然后根据轻重缓急程度进行先后排序,再根据财力情况进行预算安排,从而减少或避免“先申请确定资金,后申报项目”或“什么项目能申请到资金就申报项目”等盲目预算的现象出现。
2、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制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有利于分析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处理项目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考核和评价项目执行结果是否符合目标要求。通过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对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资金结构,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强化监督管理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制定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地方政府应依据当地实际建立从政策控制、过程控制到效率评价的专项资金控制体系。制定专项资金管理相关制度,确定总体原则和规则,在此基础上,对于特定项目资金的管理再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细则、办法,以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体系,保证专项资金监督、管理中有据可依。
4、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在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以及有效开展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加强多方监督管理。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的同时,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建立监督检查与资金管理部门的日常跟踪相结合、与预算拨款部门相互协调的监督机制,使有效的监督管理贯穿于专项资金活动的始终。同时应多方联动,充分发挥各经济监督部门的作用,建立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的新体系,确保专项资金实现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