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扶贫与扶志扶智相脱节的问题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笔者在基层一线从事精准扶贫帮扶工作,对当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问题深有体会,并以我乡水口村为例,结合全乡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具体表现
水口村位于黄坑乡南部,东与金田村接壤,南临南江乡排村,西与南江乡为界,北与周园村毗邻。全村共528户,总人口2268人,17个村民小组,32名共产党员。现有耕地面积1059亩,林地面积5580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 人。截止2017年底,系统认可已脱贫 户 人,2018年结存贫困户 户 人。从地理位置、民风民俗、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该村在全县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过度依赖。群众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思想上过度依赖扶贫政策。比如非贫困户争当贫困户,贫困户争谁得的好处多,达到脱贫条件的贫困户不愿脱贫,没有评上低保的争低保,评上低保的伸手要救济。张某今年43岁,身体健康,具备劳动能力,但因居住土坯房,缺劳动力、资金及技术,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让其摆脱贫困,2015年其享受安居工程政策,建起了安居房,并享受再奖励资金1000元用于发展产业,2017年作为帮扶干部笔者又帮其落实了旅游扶贫政策,该落实的扶贫政策统统落实到位。但自从纳入贫困户、得到扶贫政策的好处后,黄某有种精准扶贫“油水足”的思想,不思进取,不发展生产,“等靠要”思想严重,有几次笔者去走访,他要不就是在楼顶晒太阳,要不就去玩,笔者几番劝他出去务工,仍无济于事,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一天,平时偶尔在本乡镇给别人打打零工。这就是典型的过度依赖思想,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
不懂感恩。2000年3月,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国的农民开始从沉重的税费枷锁中解放出来,在中央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农业农村工作方针指引下,农民迈开了轻盈的步伐,种地不交税,反而有了补贴,一时间,项目、资金、物质都投向农村,退耕还林、养老、医保等保障政策逐步全面落实,中国的农民享受到了几千年来从没敢想的政策红利。但是,无论国家政策多么好,总是还有那么一部分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说共产党这也不好,那也不对,认为共产党给他的好处少了,老是发牢骚。有的四肢健全,却好逸恶劳,还不干不净地骂共产党,骂共产党的干部,有事无事缠访闹访。凡此种种,都是不懂感恩的体现。笔者在走访中,问及贫困户张某、陈某享受到哪些精准扶贫政策时,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什么都没享受到,一分钱都没得到。”,还牢骚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公平,对各级干部的真心真情帮扶没有一丝感恩之心。在他们思维里,扶贫就是要给足够的钱!其实在入户前,我就了解到张某是易迁户,政府为他建起了100平的新房,一小孩初中在读,年享受扶智助学资金1250元,陈某不愿搬迁,帮扶干部多方协调,为他落实危房改造项目,落实资金20000元,这两户同时还享受产业扶持资金、健康扶贫等政策。
愚昧无知。由于历史及地域原因,红场村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思想愚昧,没有知识,缺乏技术,更谈不上有发家致富的思路和本领。呆在家里,没有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外出务工,没有技术,只能做苦力。贫困户高某,仅有小学文化,40多岁他也是该村众多高龄光棍中的一员,父亲去世后,和60多岁的母亲一起生活,长年在山东金矿务工做苦力,如今已患上严重的尘肺病,使得这一本来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贫困户陈某儿子也是没有文化,缺乏一技之长,2017年在山东某金矿务工时,发生塌方事故,年仅21岁就陨命他乡,让很多村民和帮扶干部为这个家庭扼腕叹息。据调查,红场村类似此类没文化、缺技术、愚昧无知的贫困户,近年来外出务工伤亡伤残事件频发,近5年数据显示,红场村确诊尘肺病患者13人,发生死亡事件11人,致残9人,仅2017年就死亡3人。同时,一部分留守在家的老弱病残贫困群众不信科技信鬼神,不学文化学迷信,笔在红场村三组走访时发现路边建有供奉鬼神的场达4处,有一处还是农户筹款新建,奢华程度无异于一般农户住房。还有一些贫困户一遇到家庭成员患病、牲畜生病或者其他不如意的事情,不是去就医,去想办法去解决,而是烧香拜佛,封宫许愿,愚昧无知之极。
野蛮落后。有相当一部分贫困户在人际交往、表达诉求等方面,言行举止非常野蛮,不讲道理,不明事理,甚至触犯了法律,自己还不知道。2017年实施精准扶贫动态调整工作中,村里按程序组织党员、群众代表进行评议,贫困户冯某为了达到要一套住房的目标,在村委会办公室大吵大闹,动手拍打村干部办公桌,薅村干部领口子,干部解释了、说明了,却一根筋,怎么也听不进去,非要达到自己不合理诉求,明知天上星星不可摘,非要干部给摘星星!还有的邻里之间动不动就争吵,就谩骂,甚至动手动脚,没有一点现代文明人应有的素质。还有一个贫困户王某,年纪轻轻,因住房条件差被纳入精准扶贫户,但王某在村里举止野蛮,胡作非为,手头上没钱用了,就用木头在家门口设一道关卡,向过往车辆索要财物,如若不给,便行凶打人,2017年腊月,他因此被公安派出所实施治安处罚,闻讯后潜逃至外地至今未归。
二、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原因分析
从红场村的调查情况,结合周边乡镇、村的实际,笔者认为,以下三对矛盾是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的主要原因。
矛盾之一:脱贫期限的硬性要求与扶智扶志的长期性矛盾。国家对脱贫攻坚时间安排有硬性要求,那就是2020年全面脱贫,全面小康,也就是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因此,省、市、县、乡、村层层制订规划,哪一户哪一年脱贫,哪一村、哪一乡(镇)、哪一个县哪一年整体出列都有明确要求,还层层签订责任状,这使得各级政府、帮扶干部肩负的脱贫攻坚压力非常大,一心扑在“六个一批”项目的实施上,忽视了扶智扶志工作的开展。同时,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收入达到脱贫出列的相关标准,在三五年内都可以实现,而扶智扶志却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近的过程。要想让贫困户有知识有文化,掌握一技之长,非一日之功,有一些甚至要付出一代人的努力方能实现。同样,信心、勇气、志气以及民风的教化也不是能通过几个群众会、入几次户、谈几次心能够实现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适当的载体,一个优良的环境。这就必然导致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
矛盾之二:帮扶干部脱贫心切与贫困群众不愿脱贫的矛盾。可以肯定的说,到基层一线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的党员干部,绝大多数都是肯于吃苦、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同志,他们始终以脱贫攻坚为己任,都通过自己辛勤的工作和贫困户自身的努力早日摆脱贫困,步入小康。但恰恰是帮扶干部的脱贫心切和贫困户不愿脱贫形成一对矛盾,贫困户总认为一旦脱贫了,政策红利就没有了,得到的好处就少了,因此不愿脱贫,尽管帮扶干部苦口婆心地劝说脱贫不脱政策,但贫困户还是将信将疑,这就必然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的结果就是扶贫与扶智扶志相脱节。
矛盾之三:扶贫政策复杂多变与贫困群众文化低下的矛盾。自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相关政策不仅丰富,而且多变,特别是2017年,对许多政策都进行了调整,这虽然是基层精准扶贫工作实际需要。但也与许多贫困户文化素质低下、接受迟缓形成矛盾,不仅帮扶干部在实际操作中措手不及,而且贫困群众还对国家政策产生怀疑,扶贫干部只顾不停地解释政策、化解矛盾、安抚群众,一方面消耗了帮扶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对“六个一批”的实施产生了冲击,实际工作中必然顾不上与扶智扶志结合。
三、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对策措施
笔者认为,精准扶贫可以在如下三个重要环节实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以激发贫困户脱贫的愿望和心气,形成贫困户主观上的脱贫内生动力和活力。一是引导贫困户克服“贫困鸿沟”恐惧,形成脱贫的勇敢之心。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富裕之间,对于贫困户而言,存在巨大心理鸿沟,他们因过去的贫困积累了一定的畏惧情绪,对跨越这条鸿沟有恐惧感。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首先就是要从心理上救治贫困户,消弭他们心理上存在的“贫困鸿沟”,并使他们有勇气跨越鸿沟,谋求脱贫。二是引导贫困户从思想上摆脱贫困的消极心态,形成脱贫的活跃心态。贫困户处在贫困状态久了,他们挣脱贫困枷锁的多次努力失败之后,有可能陷于贫困的消极心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就是要让他们看到希望,看到脱贫迈向小康的可能性,帮助贫困户突破原先的意识边界,让他们的脱贫心态再次活跃。三是引导贫困户跨越“被施舍者”心理定位,重新形成自主脱贫、自主发展的意识标签。在我国扶贫工作中,“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曾是一部分区域的干部和贫困户所追捧的“称号”,甚至有些干部和群众接受多年的扶贫钱物心安理得,并且形成了“被施舍者”心理定位,区域性和群体性“等靠要”思想在这些区域和群体上长期滞留。精准扶贫要打破这种心理定位,消除这些“称号”,摘掉各种“贫困帽”。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就是要让贫困户重新进行心理定位,让他们走出“被施舍者”的角色阴影,在主观意识上确立自我脱贫、自我发展的积极愿望。
精准扶贫也可在以下三个重要环节实现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在能力上弥补贫困户脱贫的短板,让他们在脱贫上变得能干会干甚至巧干,使他们的后代脱离贫困的“起点困扰”。一是要扶持贫困户的决策之智,打破贫困对贫困户“决策能力”的限制。陷于贫困久了,贫困户往往会自为性不足,短时间内难以快速准确应对信息繁多、流程复杂的取舍决策,从而会发生各种行为和决策偏差,以至于他们单凭自身能力无法从深度贫困状态中依靠有效的决策摆脱贫困。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就是要让他们克服各种决策障碍,通过“苦干+巧干”,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实现彻底脱贫。二是扶持贫困户的发展之智,打破贫困对贫困户的“本领局限”。本领是个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积累的突出优势。陷入贫困的人,大多没有足够资源去学习知识技术、形成并运用本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就是要打破贫困和没有本领之间的恶性循环,扶贫政策实施者通过采取教育、培训、提供实习机会、干中学等扶智措施,促进贫困户积累一技之长,打破既有贫困对其“本领习得”的禁锢,使得他们以硬本事脱贫奔小康。三是扶持贫困户的传承之智,打破贫困对贫困户的“遗传锁定”。如果没有人为干预或者偶发突变,贫困一般会存在代际传递惯性。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就是要加大对贫困户下一代的智力扶持,采取改善后代教育条件、提升后代职业技术能力、增加后代就业与成长机会等措施,阻止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
四、志智双扶必须精准细致、久久为功
改造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既是当前脱贫攻坚战的薄弱环节,也是脱贫攻坚战最大的难点,必须像描工笔画般精准细致、久久为功才能收到实效。
一是入户走访要抓真。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志智双扶”中,广大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要驻村入户,与贫困群众贴得近些更近些,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一对一融进去,真正走进他们内心,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既要把中央和地方的扶贫政策、扶贫物资送到家中,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两无忧、三保障”,心贴心地服务,为贫困户排忧解难,更要把志气、信心送到农户心坎上,帮助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撸起袖子干、立志拔穷根。
二是教育扶贫要抓紧。扶“钱”不如扶“智”,扶“今天”更要扶“明天”。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确保每个贫困孩子在各个教育阶段“有学上”“上得起”,决不让一名贫困孩子失学,不让贫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重点抓好职业教育培训,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全面免费敞开,让他们“只要一技在手,全家脱贫有望”。
三是技能培训要抓实。技能培训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培训不能大水漫灌、大而化之,一定要因人而异、按需配菜,在开展培训前首先要进行调研,充分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盼、所需所求。要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贫苦群众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量体裁衣,真正发挥培训立竿见影的功效。比如项家河村“组组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扶贫模式,就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值得区推广。
四是典型培植要抓深。要大力塑造和宣传一批致富带头人、产业扶贫典型、自立自强典型等先进人物,引导和激励贫困群众对照标杆、学习标杆、看齐标杆,营造齐心协力精准脱贫的良好舆论氛围。比如红场村将在今年8月份举办“十大红场好人”评选表彰活动,评选一批孝老爱亲、遵纪守法、自立自强、脱贫致富等方面的“红场好人”,届时召开全村群众大会,向“红场好人”授牌颁奖,请他们现身说法,以激励和引导更多的群众树立信心,摆脱贫困,弘扬新风,调动贫困群众人心思进、主动脱贫、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继续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近年来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但也要看到,一些干部对精准扶贫的理解过于简单,只关注提高贫困者当下的经济收益,忽视了其精神文化需要和教育培训需要,有的干部甚至对贫困人口存在歧视心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这一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纠正认识误区,改善扶贫工作,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生存、生产、发展能力。
把贫困户的要求看作对政府的信任,思考改进工作的着力点。有些贫困户的贫困是由于其认知能力较差造成的。长期的贫困使他们更加渴望过上好生活,但是仅仅依靠其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他们往往会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扶贫政策和扶贫人员身上,提出很多要求。应理解这些贫困户的想法,不能简单地将他们的要求看作是过分过度。相反,应将其看作是对政府、政策的信任以及对早日脱贫的渴望,引导其将这种发展愿望转化为提高自身能力的渴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从实现较容易的目标起步,循序渐进向实现更高目标努力。
帮助贫困户建立信心,使他们摆脱对扶贫政策的过度依赖。在扶贫工作中存在少量收入已经达到脱贫要求的贫困户不愿意脱贫的现象,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贫困户认为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还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可能会使他们再次贫困,所以需要依靠扶贫政策获得安全感。换句话说,他们对依靠自身能力实现永久脱贫致富不自信、没把握。遇到这类贫困户时,扶贫人员应将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结合起来,帮助他们从逐步摆脱贫困的现实中增强自信心,从了解其他方面的扶持政策中增强自信心,从学知识、学技能、强素质中增强自信心,以脱贫致富的正面典型为榜样,找到今后继续改善生活的努力方向和现实途径。
从生存能力极端低下的贫困人口生活实际出发,在政策兜底解决其生计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其生存能力。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扶贫兜底政策会造成少数贫困户“自愿贫困”。其实,人们大都不会甘愿贫困。但是对于那些生存能力极端低下的贫困人口来说,一方面他们劳动能力低下,无法获得就业机会,有时得到就业机会也难以胜任工作;另一方面他们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因此常常表现为无所事事。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就要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客观差异,认识到生存能力极度低下的一些贫困人口需要依靠政府的扶贫政策兜底,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生计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生存能力。
坚持“造血”式扶贫,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衡量一个贫困户是否脱贫,使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收入。于是,一些扶贫人员将此作为扶贫工作追求的最终目标,想方设法为贫困户“输血”,提高其收入,以达到脱贫标准。其实,这种简单把贫困户收入高低作为脱贫唯一衡量标准的认识,混淆了扶贫任务和扶贫目标的区别,与我们强调的“造血”式扶贫初衷相违背。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促进贫困人口眼下生存问题的解决上,还要着眼长远,抓住教育这个关键,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发展能力。这才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
扶志”,就是要把贫困农民自己主动脱贫之志气“扶”起来,增强他们脱贫增收的主观能动性。“扶智”,就是国家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信息流通渠道拓展等方面,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以开拓致富门道,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如何做到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不让一个群众掉队
“扶志以自强,扶智以自立,脱贫的内生动力就会奔涌而出。”市扶贫办人力资源处处长胡剑波说,部分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原因是精神上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因此要让他们彻底告别贫困,首先得激发他们的志气,做好扶志工作。另一方面,贫困还与其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和技能知识有关,因此在“扶志”的同时还要“扶智”。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号准脉下对药。近年来,我市瞄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贫困群众转移就业的需要,按照“扶贫先扶智”、“授人以渔”和“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思路,实施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我市持续开展贫困村扶贫公益培训,对贫困村的医疗卫生人员、幼儿园教师、养老院护理工、邻里纠纷调解员、政策礼仪宣讲员等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较好地改善了贫困村群众就医、孩子入托、生活习惯、心理健康、文明行为以及文化生活环境,提升了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难奋斗、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了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工作软实力。
又如,紧盯贫困农村特色产业、着眼就业市场需求、突出带动效应,因地制宜地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为贫困农村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年来,我市累计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5万人,转移就业培训2.7万人,致富带头人培训1万人,扶贫公益培训1万人,资助贫困家庭子女读书18.8万人次,使全市38万个贫困家庭直接受益,新增贫困人口转移就业7.5万人,2万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胡剑波说,尽管我市的扶贫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结合十九大报告中关于脱贫攻坚的新要求,仍有较大的努力空间。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做好各类培训,对培训项目进行细化和量化,确保各类专项培训保质保量,资金不得挪作他用。
同时,针对部分区县教育资助政策未兑现、不精准的问题,要认真对学生资助政策情况进行一次清理,必要时候进行专项督察,确保对建档立卡的在读大学生,在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国家贫困助学金基础上,每人每年再给予8000元学费资助。
此外,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市扶贫办将组织自力更生脱贫的贫困群众、创业致富主动带动的业主、驻村扶贫的第一书记、与贫困家庭结对帮扶的帮扶干部和带领群众奋发图强的村支“两委”干部等五个方面的先进典型进行巡回宣讲,进一步激励全市上下提振精神、鼓舞斗志、凝聚正能量,营造浓厚的脱贫攻坚氛围。
志气树立起来 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
“今年我一定能脱贫!”11月1日,石柱鱼池镇山娇村的辣椒收购点里,贫困户秦余文数着刚刚卖掉辣椒所得的一叠钞票,开心地对前来入户调查的镇结对帮扶干部说:“多亏镇里去年组织我听‘报告会’,让我的内心受到强烈的刺激,要不我可能还在等着政府来救济呢!”
原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鱼池镇有的贫困户还存在“等、靠、要、比、怨”的思想,主动脱贫动力不足。因此,去年初,该镇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脱贫励志报告会,邀请两位特殊的脱贫户在台上讲述了各自艰苦的“创业史”与“致富经”,激励了到场的几百名贫困户树立脱贫致富的决心。
演讲者之一的脱贫户谭启树是个残疾人,3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萎缩。不过,谭启树身残志坚,不畏艰辛发展起养猪产业,创办了“三山科技示范养殖场”,成为一名“养猪达人”。而另外一位演讲者李秀英本是柔弱妇女,在丈夫致盲又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依靠贷款发展起养牛、养猪产业,让家庭成功甩掉贫困户的帽子。
“以往,我老是觉得自己身体差、没技术、家底薄,失去脱贫的信心。听了两个演讲者的脱贫报告,让我这个健康人惭愧得很。”秦余文说回家后不久,他就发展种植辣椒5亩,仅此一项年增收1.5万余元。
和谭启树一样,团结村贫困户李传生也是个残疾人,参加完脱贫励志报告会后,在帮扶责任人的引导下,利用乡村旅游发展资金办起了农家乐,如今也摘掉了贫困户帽子,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典型。
“有样学样,勤奋自强。”鱼池镇党委书记秦晓华对重庆日报记者说,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一年多来,该镇混日子的懒汉少了,奔富路的勤快人多了。到目前为止,75户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375万元用于发展乡村旅游和康养种养业,直接经济收入达280余万元,2017年全镇又有43户贫困户有望顺利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绝非一日之功。”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对重庆日报记者说:“贫困户的志气一旦树立起来了,观念一旦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 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为培育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扶贫精神和文化,我市完成了1268期9869人扶贫公益培训计划。如今,贫困村的医疗卫生人员、幼儿园教师、养老院护理工、邻里纠纷调解员、政策礼仪宣讲员等经过培训上岗后,不仅激发贫困群众树立起自力更生、艰难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还为我市精准脱贫、精准扶贫工作增强了软实力。
贫困家庭子女读书资助 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三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
而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来说,教育也是他们改变人生命运的重要途径,也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武器。因此,贫困家庭子女读书资助,是我市“扶智”的重要举措。
“要不是获得了教育资助,真不知道现在是在校园里还是在外地打工……”11月1日,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来自奉节县竹园镇百步村的谭金香感慨地说。
今年17岁的谭金香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母亲十几年前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手、脚严重变形,行走困难,父亲也因为车祸成为了4级残疾,只能在家附近做点小工,家里的生活异常拮据。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天早上4点,不管天晴下雨谭金香都会按时起床,承担起做饭、洗碗,喂猪等家务活。做家务活的空闲时间,她抓紧时间看书学习、补充知识,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在今年考上了大学。
但是,大学一年的学费、书费、生活费要1.5万元,对于这个家庭而言是个天文数字。就在谭金香一筹莫展时,竹园镇百步村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来到了她的家中。
“这样的贫困家庭,如果不伸出援手,子女就会无书可读,贫困也很可能会延续下去。”百步村村支部书记张远安说。于是,村里为她提供了2000元的教育奖励扶助基金和扶贫助学贷款,助她圆了大学梦。
百步村2/3以上的建卡贫困户都是因学致贫,该村创新性地建立了教育基金,对村内贫困家庭子女读高中、大学进行奖励帮扶。资金来源是村集体经济、帮扶单位专项帮扶、企业、个体工商户、爱心人士、本村成功人士及其他社会捐赠,目前已筹集资金12万余元,发放奖帮扶资金3.8万元,帮助18名贫困家庭子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费难题。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张远安说,百步村教育奖励扶助基金一旦建立起来,便会一直执行和完善下去,不断加大贫困学生教育资助力度,努力不让一名贫困学生因为贫困而辍学。
雨露计划 助贫困群众月入8000元
在我市,着眼就业市场需求,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扶智”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惠及了许多贫困群众。前不久,南川区就举办了新一期的家政护理培训,吸引了当地甚至周边乡镇109名妇女慕名而来,培训班竟然打起了拥堂。
“上期参加月嫂培训后,我感觉学到很多东西,听说这期要教家政和养老护理知识,又留下来继续学习,想多学点知识。”该区水江镇大顺村二社贫困户唐明礼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今年49岁的唐明礼因为儿子患了白血病,花了数十万元医药费,欠了一大笔债,她早都想出去找份工作,挣钱给儿子治病。
恰逢区里举办培训班,唐明利便报了名。“现在家政和养老护理人员都很‘吃香’,待遇和就业都不错。”她说。
据了解,我市的“雨露计划”着眼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培训专业和内容。以当下比较热门的月嫂、家政专业为例,除了产妇和新生儿护理知识外,还相应增加了居家清洁卫生、厨房的清洁卫生、乡村家政护理实作等家政知识,以及老年人常见病护理、测血压、制用流质食物、养老护理员的基本知识等养老护理知识,让学员掌握更多技能和生存本领。培训完后,由区县人力社保局组织考试,合格后颁发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别小看这个证,有了它,找工作就有了‘硬通货’——上一期我们班上有人参加培训后,在城里找到了月嫂工作,每月收入8000元,一家人的生活全都有了着落。”唐明礼说,“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就业机会,我们就得认真学,掌握过硬本领,从而达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的。” 而南川区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则表示,他们将瞄准就业市场新需求,紧盯贫困群众转移就业的需要,狠抓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同时充分挖掘适合贫困群众的新岗位,出台激励单位用工优惠政策,确保贫困群众劳务收入稳定增长,确保贫困群众已经就业的稳岗、未就业的能新就业。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让贫困户谋得一技之长
“邓站长,多亏了您的技术指导,今年我养的1000头小猪即将卖完了,卖了将近40万元呢。”几天前,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凉水村村民张英亮,激动地向镇畜牧站站长邓应朝报喜:“要是县里最近有培训活动,我第一个报名啊!”
张英亮原是凉水村的贫困户。因父母重病住院、两个孩子年幼、夫妻俩没有一技之长,张英亮一家常年被贫困缠绕。前几年,张英亮和妻子外出进厂打工的存款,全部用于父母治病,还欠下不少外债。张英亮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在外打工几年,我深深地体会到,干啥都要有技术,有技术才能赚大钱。”
2013年,张英亮决定回乡创业,可是,一没资金二没技术,搞什么产业好呢?为保险起见,一家人商量决定,每年家里都要养生猪,也不需要多少养殖技术,那就多养几头试一试。没想到第一年,张英亮借钱买的两头母猪,二十多只猪崽全部夭折。
正当张英亮心灰意冷时,村干部给他送来了好消息:县里要来镇上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你赶紧去报养猪培训班!在连续三期的培训课上,张英亮不仅学会了不少养猪知识,更是与镇畜牧站站长邓应朝结下了帮扶对子。这一次,他将养能繁母猪作为创业方向。
有了技术作保障,张英亮的信心足了。2014年,他又买回了三头母猪,家里的5头母猪当年顺利产下100头猪崽,卖了3万多元。尝到甜头后,张英亮赶紧新建了一个简易的养猪场,将能繁母猪规模扩大到25头。
不过,养殖规模扩大了,问题接二连三地来了。这样,邓应朝便成张英亮家的常客。有一次,一头母猪出现难产,张英亮急得直跺脚,连忙打电话向邓应朝求助。赶到现场后,邓应朝立即现场教授张英亮如何为母猪接生,并亲自示范如何让卡在产道的猪崽顺产出来。
吃一堑长一智。就这样,张英亮在一次次的学习中,慢慢掌握了养殖技术。2015年,他的25头母猪生了500头猪崽,卖了20万元,获纯收入8万元,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去年下半年,我将能繁母猪扩大到了50头,又面临一些新的技术问题。因此,学无止境啊!”回顾自己的创业时,张英亮感慨地说,“往后,政府举行的培训班,我年年都都参加。”下一步,他还有个更大的计划:“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农民也将迎来更好的机会。我的五年目标是,建一个标准化的养猪场,将能繁母猪的规模扩大到500头!”
像张英亮这样,通过实用技术培训走上脱贫道路的,秀山的贫困户不在少数。据该县扶贫办扶贫培训中心主任刘亚丁介绍,围绕金银花、油茶、生猪、山羊等十多个特色产业,该县采取专家授课、现场培训、技术承包、“农家课堂”等方式,按农时分模块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民都能实实在在地学到种养技术。去年,该县又对85个重点贫困村进行了农民实用技术现场培训,培训人数达4000余人。
“扶贫必须扶智,要让老百姓懂得‘既要苦干,更要巧干’的道理。而贫困户掌握了农村实用技术,才能在发展产业的道路上尽快精准脱贫。”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近年来,根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农村发展和农民知识结构实际,全市共完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8.5万人,为贫困农村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技术支撑。
第二篇:扶贫与扶志扶智一体化推进
扶贫与扶志扶智一体化推进
网络
经验
脱贫攻坚
近年来,我市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一体化推进,让安于现
状者燃起脱贫的斗志,让缺乏就业技能者端起致富的饭碗,引
导群众树牢“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认同,着力激发干部群众脱贫奔小康内生动力。
一、扶贫先扶志,提振群众脱贫“精气神”
着重培育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精气神,实现广大
贫困群众“精神脱贫”。一是扶思想,以心理干预重塑“我要
劳动”的阳光心态。实施“心理敞亮工程”,派出
120
余名心
理咨询师对
1300
余名贫困户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贫困户恢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掌握脱贫技能,实现思想“脱贫”。
二是扶观念,以激励机制引领“我想脱贫”的社会风尚。
建立扶志激励机制,探索设立爱心助贫服务驿站,实现贫困群众扶
志自立。特别是助品室(即爱心超市)的运营,对辖区内有劳
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扶志积分激励法”,建立“四个一”
长效机制(即制定一套积分制度、搭建一个兑换平台、组建一
支评分队伍、推树一批励志典型),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方式,为其提供社会捐赠的生活物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和参与度。三是扶信心,以精神文明建设遍洒“我能致富”的阳光雨露。运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载体,挖掘群众身边鲜活生动的脱贫励志百姓事迹,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脱贫致富带头人从自身视角讲述身边脱贫致富励志故事,讴歌时代新气象,目前已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
1980
余场次。
二、扶贫必扶智,打造脱贫致富“动力源”
抓住教育扶贫、技能培训、兜底保障三个环节,久久为功,精准帮扶,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一是通过教育扶贫拉齐起跑线。实施“启智工程”,着眼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每年选派
200
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选拔
360
名农村教师进城挂职学习;着眼于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累计投资近
4000
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饮用奶计划,每年
投入
3700
余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工程;着眼于解决
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投入
145.3
万元实施雨露计划、泛
海助学等教育资助补助政策,惠及贫困学生
441
人次。二是通过技能培训越过温饱线。探索就业车间扶贫模式,鼓励引导企业创办就业车间、就业工厂,组织贫困人口、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从事适合自己劳动能力的生产活动。目前,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700
多人,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
就业
2.4
万人。开展全员就业试点,建立居民家庭档案、就业
信息库和救助信息库,对
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有就业创业愿望的户籍居民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和爱心救助平台帮助企业找到好员工、农民找到好岗位。截至目前,试点村就业率达
99.8。三是通过保险保障延展幸福线。发挥保险在扶贫中的作用,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社会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率先实施包括商业医疗、养老保险在内的扶贫特惠保险。每年投入
1200
万元,实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引导农民树立正确财富观,防止因伤致困、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目前,各类惠农保险累计惠及群众
130
万人次,实现风险保障
260
亿元,“小保险”发挥了“大作用”。
三、党建促扶贫,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
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建立“1+1+1”的帮扶责任人体系(即安排
名市直部门单位或镇办干部作为
帮扶责任人,安排
名村“两委”干部作为帮扶联系人配合帮
扶责任人,共同结对帮扶
户贫困户)、“N+1”帮扶模式(“N”
是指帮扶责任人、帮扶联系人、签约家庭医生、家庭教师等,“1”是指一个贫困户)和
150
名驻村“第一书记”组成的10
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与此同时,围绕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选精配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创新换届负面清单、任期责任清单和违诺问责清
单“三张清单”,列出了“不得担任”“不得自荐”的20
条负
面情形,近年来依规对
198
名人员取消了自荐或当选资格,选优配强村庄带头人。
第三篇:扶贫重在扶志贵在扶智
扶贫重在扶志贵在扶智
——来自苍溪精准扶贫一线的报告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
贫困是物质的贫乏,但归根结底是知识与技能的贫乏,信心与斗志的缺乏。给钱送物、修路搭桥,基建式扶贫见效虽快,但没有贫困主体的积极参与,就像无根之木,难以为继。
去年,按国定贫困线标准,“贫困县”苍溪规模识别贫困人口9.5万人。缺乏劳动力与生产技能成为制约脱贫的最大瓶颈。
9月下旬,记者在苍溪多个乡镇采访时发现,该县通过扶志与扶智双管齐下,抓住了要害、抓到了关键,去年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考核中荣获第一,今年已实现1.5万人脱贫解困。
激发自我奋斗动能
国庆期间,岫云村支书李君没休假,他忙着在网上筹划爱心拍卖村里贫困残疾人养殖的土鸡。
残疾人基本生活有相关政策“兜底”,为何还搞爱心拍卖?
“扶贫不是捐钱给物,我反对那种填鸭式的扶贫。扶贫重在扶志,残疾人一样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实现有尊严的脱贫。”在李君看来,捐钱赠物只能扶一时,缺乏贫困主体的努力,只会导致富一时穷一世。
为何执着于此?李君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有个懒汉,年轻力壮,却好吃懒做,家里穷得叮当响。每回村里分配相关补助时,他又属于扶持对象。村里老少爷们都反对,村干部也很为难。最可气的是,即使有了项目与资金,懒病不除,时间长了贫困依旧。“一定要调动贫困主体的积极性和信心,这样的扶贫才能长久。”
在岫云村试点开展的“远山结亲,以购代捐”活动,正是基于此类现象开展的爱心扶贫。李君发起成立的一村一品公司在山村收购原生态农产品,再销售到大城市。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贫困户实行收购价上浮一到两成,对残疾人和绝对贫困户实行爱心拍卖。
在岫云村,让记者感动的是,从老到少,甚至残疾人,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不等不靠,脚踏实地地努力着。去年,“远山结亲,以购代捐”实现合作农户人均增收1800元,超过全省平均。现在,这一模式已推广至50余个行政村,今年将实现3000户贫困户直接参与,合作农户在2017年之内即可在全县提前脱贫。
“扶起贫困主体自主脱贫的‘志气’,就等于激活他们自我奋斗的‘动力’,这样的精准扶贫是双向努力,更加精准有效!”采访中,苍溪县委宣传部部长范舜华告诉记者。
扶贫扶志更要自强
红雨村是歧坪镇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典型的贫困村:直到去年,村上还没有一截水泥路,没有一项产业发展,人均纯收入仅1000元左右。
“没有水泥路,车进不来,养的猪要自己背到镇上卖,年轻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留下些老弱病残越来越穷。”红雨村主任赵朝平告诉记者,县里扶贫资金有限,项目有限,一听说没水泥路,项目更没戏了。
与其坐等不如自强。转机来自于村里一位73岁的老人的无私行动。老人叫侯顺德。他把一生辛苦积蓄的养老钱24万捐出来,硬化了1公里的通村路。老人说:“路不通,这辈人穷,下辈人还要继续穷。”在他的影响下,村民们各尽其能,拿钱出力。2014年,红雨村硬化村组路6公里,目前还剩下最后1公里多的路正在硬化。
“侯顺德被评为咱们镇的百姓好人,他是我们全村的榜样,大家现在不管是修路还是发展产业积极性都很高。”赵朝平说,村里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坐等帮扶不如自力更生。
在乡镇和县级单位广泛开展的“百姓好人榜”评选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发展前路:村支书宋富身患恶性肿瘤仍坚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退休干部杨胤恢每年交纳5000元党费支持家乡建设„„
有志者事竟成。百姓好人榜、百姓大讲堂、百姓大舞台、百姓帮扶队、百里示范走廊“五百工程”在苍溪县统筹推进。将送钱送物送项目与扶志送精神有机结合,使得当地扶贫工作更有效,也更长效。精准扶智增产增收
三川镇卧龙村村民程道洲最近准备“放手一搏”。今年8月,在县农业局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了猕猴桃种植技术后,他回来便将自己几十年的存款全拿了出来,准备大干一番,“以前没技术,不知道可以做什么,现在有农业局的指导,不怕干不好!”
想干,不敢干,不知道怎么干,是不少贫困家庭存在的问题。如何破解?苍溪县给出明确答案:治贫先治愚、扶贫贵扶智。
9月16日,该村的挂联部门县农业局为三川镇卧龙村、柳树村两个村的贫困户举办了“精准扶贫”实用技术培训会。技术专家针对贫困户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实际问题,提出推行“1户贫困户+1户资金户+1户技术户+n户劳力户”的办法,社员们“抱团”互助共同发展。
“大家都很激动,也有信心干好!”卧龙村村支书程道雄说,有了技术,再大的困难也不难了。
今年以来,苍溪县整合农业、就业、扶贫资金,对贫困农户开展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710人次,编印发放产业发展实用技术手册2000册。组织的1300余人的春耕生产助耕队,深入到田间地头,确保一村有一个技术权威,一户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通过培训农业新科技,苍溪智慧农业发展蓬勃,带动贫困户走向脱贫奔康的道路。
陵江镇金陵村村民何文国就尝到了新农技的甜头。在镇上农技人员指导下,地也不翻,苗也不疏,种上了“懒庄稼”。“算钱的话,总共增收了800多元。”何文国说,当时还担心种得密,苗不壮,“还是要相信技术,掌握了技术人轻松、粮增产。”
在苍溪柳池现代园区,农民只需点开手机上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就可以按“菜单”下地干活。智慧农业实现增产增收,每亩节约人工3/4,节水20%-30%,降低成本约2500元。在智慧园区打工的农民则可增收20%以上。石门乡村民胡修双告诉记者,现在农活比过去轻松多了,挣得也不少。
在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贷款难等诸多问题的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阶段。通过扶志与扶智两头发力,苍溪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探索。
第四篇:申论精选:精准扶贫重在“扶志”与“扶智”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精准扶贫重在“扶志”与“扶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绝大多数国人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但是,由于人口多、底子薄等特殊国情的限制,仍有很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严重限制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而单纯借助“输血式”的外部帮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须要从“输血式”扶贫转变到“造血式”扶贫。
造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非常复杂,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地理条件限制,又有缺乏产业原因。因此,开展扶贫工作必须要针对不同的“病因”精准施策。而当前很多贫困地区之所以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自力更生的职业技能。因此,要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精准扶贫要重在“扶志”。贫困县,原本是一个并不光彩的词汇,但是却因为由中央财政的巨额财政资金扶持和教育、科技、招商引资、甚至行政编制等方面的巨大政策优惠而成为众多所谓的“贫困县”争相追求的“香饽饽”,达到脱贫条件的贫困县则出于利益的考虑不愿“摘帽”。这些现象表明,某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不是不能致富,而是缺乏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气神,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因此,扶贫必先“扶志”,要通过宣传教育,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思想,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星火协议--更高通过率的完整方案
精准扶贫更要重在“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地依靠外部“输血式”扶贫,给钱给物,虽然可以解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时之困,但没有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没有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没有“造血功能”,贫困地区就不能够从根本上断掉穷根,就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途径,要从根本上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必须要增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要改变过去“输血式”扶贫的模式,转向“造血式”扶贫,从单纯的物质资金支持转变到重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掌握脱贫技能的重要性,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通过创业就业、产业发展来增强脱贫致富的技能。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条件差异巨大,各地致贫原因也不尽相同,所以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唯有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脱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等、靠、要”观念,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才能增强贫困人口的脱贫能力,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第五篇: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
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
推进精准脱贫攻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三五”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凝心聚力,投入大量的资金、物资等,为贫困群众“输血”,解决迫切的生产生活之需,增加获得感,而且更要注重有针对性地扶志与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外部“输血”式扶贫与内部“造血”式脱贫相结合,通过自身“造血”巩固“输血”的成果,才能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困。
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不难看到大多数贫困群众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真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他们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劲头。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贫困群众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有的读书看报、填表算账都困难,脱贫能力普遍欠缺。此类问题已成为脱贫攻坚的突出矛盾。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
“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
“志智双扶”首先要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只有帮助他们“扶”起脱贫的志气、挺起脱贫的腰板,才能真正激发出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因此,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唤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志智双扶”核心是教育贫困群众卖力气。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著名论断。人们常把“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等思想归结成一个“懒”字,这在现实中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对于这类贫困户帮扶的核心就在于教育他们树立起“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创造幸福生活。
“志智双扶”关键在于帮助贫困群众强底气。贫穷和愚昧往往具有共生关系,尤其是现阶段的大多数贫困问题,表面看是物质性贫困,但究其根源在于缺乏“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改变贫困现状的知识、能力和手段。因此,要舍得投入资金,积极为困难群众搭台清障,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鼓舞斗志,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精准扶贫,关键在人。因为给钱给物,能解一时之困;扶心扶志,扶能扶智,才能治懒治愚,拔掉穷根。越是在攻坚阶段,就越是要充分发挥“志智双扶”关键一招的作用。
“志智双扶”必须精准细致、久久为功
改造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既是当前脱贫攻坚战的薄弱环节,也是脱贫攻坚战最大的难点,必须像描工笔画般精准细致、久久为功才能收到实效。
一是与群众贴得近些更近些。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志智双扶”中,广大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要驻村入户,与贫困群众贴得近些更近些,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一对一融进去,真正走进他们内心,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既要把中央和地方的扶贫政策、扶贫物资送到家中,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两无忧、三保障”,心贴心地服务,为贫困户排忧解难,更要把志气、信心送到农户心坎上,帮助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撸起袖子干、立志拔穷根。
二是紧紧抓住教育扶贫这个根本。扶“钱”不如扶“智”,扶“今天”更要扶“明天”。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施教育扶贫,统筹中央、地方财力向教育脱贫任务较重的地区和定点村倾斜,打好教育脱贫歼灭战。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采取免、减、奖、贷、助、补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个贫困孩子在各个教育阶段“有学上”“上得起”,决不让一名贫困孩子失学,不让贫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重点抓好职业教育培训,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全面免费敞开,让他们“只要一技在手,全家脱贫有望”。
三是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技能培训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培训不能大水漫灌、大而化之,一定要因人而异、按需配菜,在开展培训前首先要进行调研,充分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盼、所需所求。要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贫苦群众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量体裁衣,真正发挥培训立竿见影的功效。比如海南创新“电视 夜校 热线”扶贫模式,贫困户参学率达90%以上,既畅通贫困户了解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渠道,又帮助他们有效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和科学种养技术。在培训过程中,既要注重“引进来”现身说法,也要组织贫困群众“走出去”开阔眼界;既要授人以鱼,有的放矢加强致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要授人以渔,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实践中长见识、长本领。
四是紧贴群众口味改进宣传方式。要大力塑造和宣传“第一书记”、功勋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产业扶贫等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基层扶贫干部对照标杆、学习标杆、看齐标杆,营造齐心协力精准脱贫的良好舆论氛围。还可以大力开展文化扶贫,潜移默化改变贫困群众一些不良习俗和落后观念。比如海南组建10支“脱贫攻坚文艺轻骑队”深入重点贫困村,用琼剧、山歌、相声、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调动贫困群众人心思进、主动脱贫、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志智双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发扬钉钉子精神,润物无声地感召,滴水穿石地坚持,才能见到实效。随着脱贫攻坚日益深入,我们要更加坚持问题导向、对症施策,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和更超常的力度,着力拔除贫困群众思想和能力上的穷根,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作者为海南省委常委、秘书长)Source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