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扶志台账(范文)

时间:2019-05-12 14:2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扶智,扶志台账(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扶智,扶志台账(范文)》。

第一篇:扶智,扶志台账(范文)

屯儿村“扶智”“扶志”台账

习近平精准扶贫: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贫困问题,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也一直是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事情。他曾说“他们(困难群众)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习近平十分关心扶贫开发工作,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之后,他走遍了中国绝大多数贫困地区,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等扶贫方略。他 指出,2020年让全国人民一个不落都过上小康生活。

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特此鼓励有智慧,有志气的贫困户积极脱贫,1,王阳志通过技能培训外出务工,成功脱贫。2,张超积极学习烹饪技术,成功脱贫

3,对于其他贫困户积极进行苹果树栽培培训,逐步脱贫

第二篇:扶贫重在扶志贵在扶智

扶贫重在扶志贵在扶智

——来自苍溪精准扶贫一线的报告

民之疾苦,国之要事。

贫困是物质的贫乏,但归根结底是知识与技能的贫乏,信心与斗志的缺乏。给钱送物、修路搭桥,基建式扶贫见效虽快,但没有贫困主体的积极参与,就像无根之木,难以为继。

去年,按国定贫困线标准,“贫困县”苍溪规模识别贫困人口9.5万人。缺乏劳动力与生产技能成为制约脱贫的最大瓶颈。

9月下旬,记者在苍溪多个乡镇采访时发现,该县通过扶志与扶智双管齐下,抓住了要害、抓到了关键,去年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目标考核中荣获第一,今年已实现1.5万人脱贫解困。

激发自我奋斗动能

国庆期间,岫云村支书李君没休假,他忙着在网上筹划爱心拍卖村里贫困残疾人养殖的土鸡。

残疾人基本生活有相关政策“兜底”,为何还搞爱心拍卖?

“扶贫不是捐钱给物,我反对那种填鸭式的扶贫。扶贫重在扶志,残疾人一样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实现有尊严的脱贫。”在李君看来,捐钱赠物只能扶一时,缺乏贫困主体的努力,只会导致富一时穷一世。

为何执着于此?李君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有个懒汉,年轻力壮,却好吃懒做,家里穷得叮当响。每回村里分配相关补助时,他又属于扶持对象。村里老少爷们都反对,村干部也很为难。最可气的是,即使有了项目与资金,懒病不除,时间长了贫困依旧。“一定要调动贫困主体的积极性和信心,这样的扶贫才能长久。”

在岫云村试点开展的“远山结亲,以购代捐”活动,正是基于此类现象开展的爱心扶贫。李君发起成立的一村一品公司在山村收购原生态农产品,再销售到大城市。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贫困户实行收购价上浮一到两成,对残疾人和绝对贫困户实行爱心拍卖。

在岫云村,让记者感动的是,从老到少,甚至残疾人,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们不等不靠,脚踏实地地努力着。去年,“远山结亲,以购代捐”实现合作农户人均增收1800元,超过全省平均。现在,这一模式已推广至50余个行政村,今年将实现3000户贫困户直接参与,合作农户在2017年之内即可在全县提前脱贫。

“扶起贫困主体自主脱贫的‘志气’,就等于激活他们自我奋斗的‘动力’,这样的精准扶贫是双向努力,更加精准有效!”采访中,苍溪县委宣传部部长范舜华告诉记者。

扶贫扶志更要自强

红雨村是歧坪镇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典型的贫困村:直到去年,村上还没有一截水泥路,没有一项产业发展,人均纯收入仅1000元左右。

“没有水泥路,车进不来,养的猪要自己背到镇上卖,年轻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留下些老弱病残越来越穷。”红雨村主任赵朝平告诉记者,县里扶贫资金有限,项目有限,一听说没水泥路,项目更没戏了。

与其坐等不如自强。转机来自于村里一位73岁的老人的无私行动。老人叫侯顺德。他把一生辛苦积蓄的养老钱24万捐出来,硬化了1公里的通村路。老人说:“路不通,这辈人穷,下辈人还要继续穷。”在他的影响下,村民们各尽其能,拿钱出力。2014年,红雨村硬化村组路6公里,目前还剩下最后1公里多的路正在硬化。

“侯顺德被评为咱们镇的百姓好人,他是我们全村的榜样,大家现在不管是修路还是发展产业积极性都很高。”赵朝平说,村里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坐等帮扶不如自力更生。

在乡镇和县级单位广泛开展的“百姓好人榜”评选仿佛一盏明灯,照亮了发展前路:村支书宋富身患恶性肿瘤仍坚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退休干部杨胤恢每年交纳5000元党费支持家乡建设„„

有志者事竟成。百姓好人榜、百姓大讲堂、百姓大舞台、百姓帮扶队、百里示范走廊“五百工程”在苍溪县统筹推进。将送钱送物送项目与扶志送精神有机结合,使得当地扶贫工作更有效,也更长效。精准扶智增产增收

三川镇卧龙村村民程道洲最近准备“放手一搏”。今年8月,在县农业局组织村民到外地学习了猕猴桃种植技术后,他回来便将自己几十年的存款全拿了出来,准备大干一番,“以前没技术,不知道可以做什么,现在有农业局的指导,不怕干不好!”

想干,不敢干,不知道怎么干,是不少贫困家庭存在的问题。如何破解?苍溪县给出明确答案:治贫先治愚、扶贫贵扶智。

9月16日,该村的挂联部门县农业局为三川镇卧龙村、柳树村两个村的贫困户举办了“精准扶贫”实用技术培训会。技术专家针对贫困户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实际问题,提出推行“1户贫困户+1户资金户+1户技术户+n户劳力户”的办法,社员们“抱团”互助共同发展。

“大家都很激动,也有信心干好!”卧龙村村支书程道雄说,有了技术,再大的困难也不难了。

今年以来,苍溪县整合农业、就业、扶贫资金,对贫困农户开展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710人次,编印发放产业发展实用技术手册2000册。组织的1300余人的春耕生产助耕队,深入到田间地头,确保一村有一个技术权威,一户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通过培训农业新科技,苍溪智慧农业发展蓬勃,带动贫困户走向脱贫奔康的道路。

陵江镇金陵村村民何文国就尝到了新农技的甜头。在镇上农技人员指导下,地也不翻,苗也不疏,种上了“懒庄稼”。“算钱的话,总共增收了800多元。”何文国说,当时还担心种得密,苗不壮,“还是要相信技术,掌握了技术人轻松、粮增产。”

在苍溪柳池现代园区,农民只需点开手机上的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就可以按“菜单”下地干活。智慧农业实现增产增收,每亩节约人工3/4,节水20%-30%,降低成本约2500元。在智慧园区打工的农民则可增收20%以上。石门乡村民胡修双告诉记者,现在农活比过去轻松多了,挣得也不少。

在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贷款难等诸多问题的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阶段。通过扶志与扶智两头发力,苍溪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探索。

第三篇:针对贫困户扶志扶智实施方案

萨尔布合村针对贫困户扶志扶智实施方案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实现“户脱贫”、“村出列”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贫困户扶志扶智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精神脱贫”为目的,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作主线,开展志智双扶活动,实施精神扶贫行动,用心用情帮扶,准确把握群众思想动态,实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双同步”。

(二)工作目标

针对我村一些贫困户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短期行为等问题。通过精神扶贫,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志并重,激发贫困村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越穷越要、越要越懒、越懒越穷”的恶性循环。强化观念扶贫,实施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计划,下功夫抓好贫困人口劳务技能培训工作,用贫困群众身边的典型教育人、说服人、引导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苦干实干,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尊重民意,积极吸纳群众意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有效提升贫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和水平,使干部群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有效减少返贫现象发生。

二、工作措施

(一)组建帮扶小分队夯实责任

各村根据地域实际和帮扶责任人帮扶贫困户的居住位置分布情况,组成扶贫小分队。小分队队长由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脱贫攻坚政策理解透彻的人员担任,按期到户开展政策宣传,使贫困户从精神上有提高,自我发展上有目标,项目落实上有自我发展动力。

(二)营建积极的脱贫致富氛围

各村要做好精神脱贫宣传教育工作,着力解决“干部热、群众冷”的问题。要在村办公场所、交通要道、居住集中区域地区书写、悬挂、张贴脱贫攻坚标语,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和“脱贫必先自立,致富必先自强”的致富理念扎根贫困户的思想中。努力形成“扶真贫,真扶贫”、“扶贫先扶志”、“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的舆论氛围,形成不因“财不如人”而自卑,而因理性对待社会救助、政府扶贫而自强,因率先脱贫摘帽而自豪,因依赖懒惰而自惭的公众氛围。

(三)加强沟通管理

定期召开贫困群众会议,集中宣传政策,重点掌握思想动态及产业项目的发展情况,了解贫困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靶向精准,目标明确,按期实现脱贫目标。

(四)开展技能培训

积极争取培训项目,开展以“一村一品”和村域主导产业的技能培训,掌握科学的种养殖技术,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产量,加快增收步伐。

(五)建成一个道德讲堂

依托村村民夜校、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道德讲堂,讲诉身边好人故事、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用道德的力量引领新风尚。

(六)完善好自治组织

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自律监督作用,建立良好的家风家训,反对封建迷信,消除邻里矛盾,自觉弘扬勤劳节俭、诚信谦和、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引导贫困群众主动参与贫困治理,督促贫困群众参与和选择的权利。

(七)建造美德文化墙

各村要利用民居空白墙面,在主要道路、文化广场等建设文化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文明礼仪知识、道德模范故事、村规民约、红白记事本发布榜、思想道德建设荣誉栏、扶贫帮困工作成果等内容融入文化墙建设。

(八)建树一批脱贫致富典型

各村积极开展致富能人评选活动,挖掘勤劳致富的典型事例,通过以“晒致富门路、比增收效果、比在自身差距”,推出一批勤劳致富的模范人物,在评优评先、资金扶持、好人推荐等工作中致富能人倾斜,引导村民以勤劳为荣,以懒惰为耻。

(九)构建一个新型的党群干群关系

每位党员、各级干部要在切实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上下功夫。要端正对待群众的思想态度,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着力构建新型的党群干群互信和谐关系。以党群干群的新气象,汇聚起推动脱贫摘帽的集体力量,提炼出各村勤劳节俭、自强不息、敢于担当、中和创新等人文精神,树好新风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要把将扶志扶智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负责制,逐级明确责任,层层落实任务。

(二)注重宣传引领。要在村公开栏、宣传栏广泛宣传,展现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营造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务实创新和共奔小康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监督检查。将各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情况作为村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宣传文化思想工作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各村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发展、整体推进。

萨尔布合村

第四篇: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

扶贫先扶志 扶贫必扶智

推进精准脱贫攻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三五”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要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凝心聚力,投入大量的资金、物资等,为贫困群众“输血”,解决迫切的生产生活之需,增加获得感,而且更要注重有针对性地扶志与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只有外部“输血”式扶贫与内部“造血”式脱贫相结合,通过自身“造血”巩固“输血”的成果,才能彻底拔除穷根、消除贫困。

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不难看到大多数贫困群众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真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他们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劲头。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贫困群众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有的读书看报、填表算账都困难,脱贫能力普遍欠缺。此类问题已成为脱贫攻坚的突出矛盾。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

“志智双扶”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

习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如果扶贫不扶智,就会知识匮乏、智力不足、身无长物,甚至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要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智随志走、志以智强,实施“志智双扶”,才能激发活力,形成合力,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贫穷的土壤。

“志智双扶”首先要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贫困群众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力量,只有帮助他们“扶”起脱贫的志气、挺起脱贫的腰板,才能真正激发出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没有脱贫志向,再多扶贫资金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长久。因此,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是要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自立自强,唤起贫困群众自我脱贫的斗志和决心。

“志智双扶”核心是教育贫困群众卖力气。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著名论断。人们常把“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等思想归结成一个“懒”字,这在现实中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对于这类贫困户帮扶的核心就在于教育他们树立起“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摘掉贫困帽子,创造幸福生活。

“志智双扶”关键在于帮助贫困群众强底气。贫穷和愚昧往往具有共生关系,尤其是现阶段的大多数贫困问题,表面看是物质性贫困,但究其根源在于缺乏“人穷志不穷”的精神和改变贫困现状的知识、能力和手段。因此,要舍得投入资金,积极为困难群众搭台清障,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坚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鼓舞斗志,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精准扶贫,关键在人。因为给钱给物,能解一时之困;扶心扶志,扶能扶智,才能治懒治愚,拔掉穷根。越是在攻坚阶段,就越是要充分发挥“志智双扶”关键一招的作用。

“志智双扶”必须精准细致、久久为功

改造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既是当前脱贫攻坚战的薄弱环节,也是脱贫攻坚战最大的难点,必须像描工笔画般精准细致、久久为功才能收到实效。

一是与群众贴得近些更近些。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在“志智双扶”中,广大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要驻村入户,与贫困群众贴得近些更近些,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一对一融进去,真正走进他们内心,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既要把中央和地方的扶贫政策、扶贫物资送到家中,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两无忧、三保障”,心贴心地服务,为贫困户排忧解难,更要把志气、信心送到农户心坎上,帮助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撸起袖子干、立志拔穷根。

二是紧紧抓住教育扶贫这个根本。扶“钱”不如扶“智”,扶“今天”更要扶“明天”。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实施教育扶贫,统筹中央、地方财力向教育脱贫任务较重的地区和定点村倾斜,打好教育脱贫歼灭战。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采取免、减、奖、贷、助、补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个贫困孩子在各个教育阶段“有学上”“上得起”,决不让一名贫困孩子失学,不让贫困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重点抓好职业教育培训,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全面免费敞开,让他们“只要一技在手,全家脱贫有望”。

三是通过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技能培训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培训不能大水漫灌、大而化之,一定要因人而异、按需配菜,在开展培训前首先要进行调研,充分了解贫困群众所思所盼、所需所求。要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贫苦群众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制、量体裁衣,真正发挥培训立竿见影的功效。比如海南创新“电视 夜校 热线”扶贫模式,贫困户参学率达90%以上,既畅通贫困户了解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渠道,又帮助他们有效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和科学种养技术。在培训过程中,既要注重“引进来”现身说法,也要组织贫困群众“走出去”开阔眼界;既要授人以鱼,有的放矢加强致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也要授人以渔,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实践中长见识、长本领。

四是紧贴群众口味改进宣传方式。要大力塑造和宣传“第一书记”、功勋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产业扶贫等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基层扶贫干部对照标杆、学习标杆、看齐标杆,营造齐心协力精准脱贫的良好舆论氛围。还可以大力开展文化扶贫,潜移默化改变贫困群众一些不良习俗和落后观念。比如海南组建10支“脱贫攻坚文艺轻骑队”深入重点贫困村,用琼剧、山歌、相声、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调动贫困群众人心思进、主动脱贫、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志智双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发扬钉钉子精神,润物无声地感召,滴水穿石地坚持,才能见到实效。随着脱贫攻坚日益深入,我们要更加坚持问题导向、对症施策,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和更超常的力度,着力拔除贫困群众思想和能力上的穷根,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

(作者为海南省委常委、秘书长)SourcePh'>

第五篇:扶贫与扶志扶智一体化推进

扶贫与扶志扶智一体化推进

网络

经验

脱贫攻坚

近年来,我市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一体化推进,让安于现

状者燃起脱贫的斗志,让缺乏就业技能者端起致富的饭碗,引

导群众树牢“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认同,着力激发干部群众脱贫奔小康内生动力。

一、扶贫先扶志,提振群众脱贫“精气神”

着重培育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精气神,实现广大

贫困群众“精神脱贫”。一是扶思想,以心理干预重塑“我要

劳动”的阳光心态。实施“心理敞亮工程”,派出

120

余名心

理咨询师对

1300

余名贫困户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贫困户恢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掌握脱贫技能,实现思想“脱贫”。

二是扶观念,以激励机制引领“我想脱贫”的社会风尚。

建立

扶志激励机制,探索设立爱心助贫服务驿站,实现贫困群众扶

志自立。特别是助品室(即爱心超市)的运营,对辖区内有劳

动能力的贫困户,实施“扶志积分激励法”,建立“四个一”

长效机制(即制定一套积分制度、搭建一个兑换平台、组建一

支评分队伍、推树一批励志典型),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方式,为其提供社会捐赠的生活物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和参与度。三是扶信心,以精神文明建设遍洒“我能致富”的阳光雨露。运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载体,挖掘群众身边鲜活生动的脱贫励志百姓事迹,发挥典型带动作用,脱贫致富带头人从自身视角讲述身边脱贫致富励志故事,讴歌时代新气象,目前已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

1980

余场次。

二、扶贫必扶智,打造脱贫致富“动力源”

抓住教育扶贫、技能培训、兜底保障三个环节,久久为功,精准帮扶,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一是通过教育扶贫拉齐起跑线。实施“启智工程”,着眼于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每年选派

200

名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选拔

360

名农村教师进城挂职学习;着眼于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累计投资近

4000

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饮用奶计划,每年

投入

3700

余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工程;着眼于解决

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投入

145.3

万元实施雨露计划、泛

海助学等教育资助补助政策,惠及贫困学生

441

人次。二是通过技能培训越过温饱线。探索就业车间扶贫模式,鼓励引导企业创办就业车间、就业工厂,组织贫困人口、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从事适合自己劳动能力的生产活动。目前,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2700

多人,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

就业

2.4

万人。开展全员就业试点,建立居民家庭档案、就业

信息库和救助信息库,对

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有就业创业愿望的户籍居民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和爱心救助平台帮助企业找到好员工、农民找到好岗位。截至目前,试点村就业率达

99.8。三是通过保险保障延展幸福线。发挥保险在扶贫中的作用,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社会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率先实施包括商业医疗、养老保险在内的扶贫特惠保险。每年投入

1200

万元,实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引导农民树立正确财富观,防止因伤致困、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目前,各类惠农保险累计惠及群众

130

万人次,实现风险保障

260

亿元,“小保险”发挥了“大作用”。

三、党建促扶贫,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

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建立“1+1+1”的帮扶责任人体系(即安排

名市直部门单位或镇办干部作为

帮扶责任人,安排

名村“两委”干部作为帮扶联系人配合帮

扶责任人,共同结对帮扶

户贫困户)、“N+1”帮扶模式(“N”

是指帮扶责任人、帮扶联系人、签约家庭医生、家庭教师等,“1”是指一个贫困户)和

150

名驻村“第一书记”组成的10

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与此同时,围绕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选精配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创新换届负面清单、任期责任清单和违诺问责清

单“三张清单”,列出了“不得担任”“不得自荐”的20

条负

面情形,近年来依规对

198

名人员取消了自荐或当选资格,选优配强村庄带头人。

下载扶智,扶志台账(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扶智,扶志台账(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