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法制渗透教案(模版)
学科内容:
生物学科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6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相关规定。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第十一条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第十二条 在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森林管理以及林业科学研究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各级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采种、采脂和其他活动,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第四十六条 禁止开垦草原。对水土流失严重、有沙化趋势、需要改善生态环境的已垦草原,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草;已造成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的,应当限期治理。
第四十七条 对严重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的草原和生态脆弱区的草原,实行禁牧、休牧制度。
第六十六条 非法开垦草原,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植被,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教学要求与方法:
要求: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相关内容,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并积极得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方法:自学、互学、导学、验学——四学教学方法。示例或说明:
PPT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相关内容,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学会用法律来爱绿护绿。参考教案:
师:视频和PPT展示悔林和过渡放牧的后果 生:观看
师:为了保护植被,我们国家也高度重视,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为求使我国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PPT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相关内容,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学会用法律来爱绿护绿。
生:观看,理解。了解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形成爱绿护绿意识。
师:怎么来爱护植被呢?请你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生:小组讨论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
灯塔中学 杨金月
第二篇: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可借鉴之处:
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案例中,教师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者特征进行了分析,包括学习者的起点能力水平分析:如:全世界各媒体都开始了宣传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活动。这样学生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有所增强。认知结构的分析:如:沙尘暴的肆虐,多种珍贵动植物的濒临灭绝,平时的课上经常性地给学生灌输一些环保意识,通过班会等形式举行了各种相关活动,比如环保小报宣传展、环境日宣传板报展、回收废旧电池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在思想认识上奠定了基础。学习者态度的分析:如:学生明白了绿色植物对自然界及人类的重要性,这在知识理论的认识上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我国植被类型、植被特点、我们该如何去做引起学生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和综合知识的能力。
二、建议:
在学习者分析中缺少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现在初一学生对环境破坏的影响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需要老师的引导,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或一些图片来让学生认识环境破坏前后对人类的影响,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白爱护植被对自然界及我们人类自身的重要性。
第三篇:中学生物:《爱护植被,绿化祖国》(学习者分析)
在《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这节课的学习者分析中,作者分析了初中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态度:媒体宣传、已有一些环保意识、参与了一些相关活动。同时也对学习者的目标能力进行分析:如对于我国植被类型、植被特点、我国及全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们如何去做才能真正的绿化祖国等问题,学生还很模糊。作者分析的较详细,清楚,值得我们学习。另外我个人认为还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者差异进行分析,重视个体差异。比如中学生好奇心强,独立意识强,利用这种特性,教师设计活动,让学生参与课堂,参与调查活动或设计活动,完成教学目标。
第四篇: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教学设计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
2、阐明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践及创新能力,学习与他人合作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二、教学重难点
1、懂得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并能积极地参与美化祖国的活动。
2、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过程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六种植被的特点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出示图片,指导学生自学,然后4人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观察书上插图或幻灯片,结合
经验相互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分析本地情况。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森林资源贫乏,属少林国家,并且资源分布不均匀。让学生观察图片或录像(我国森林和草原分布图),4人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全班交流。
2、我国森林面积和草原面积日益减少,并呈现退化现象。教师课前布置调查内容(调查当地的植被情况)。课前学生对本地情况展开调查,写出小论文;课堂上观察图片,4人小组讨论,阐述观点,然后宣读论文。
(三)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1、植被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
(1)依法治林,加强资源保护,例如:《森林法》、《草原法》、《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2)加强造林绿化进度,提高绿地面积及造林质量。4人小组合作调查当地近几年绿化活动开展情况,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与同学交流。
2、意识的提高。
从自身做起,提高意识,关心绿化,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让学生以“保护或破坏过植被”为例谈一谈亲身经历和想法,发起倡议。
3、进一步增强爱护植被和热爱学校的情感。“绿化校园”设计活动。
课前4人小组,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分布情况,其他的建筑情况,画出草图,并标明各自的位置,了解有关园艺的知识,然后讨论,设计出方案,制出美化环境平面图。
(四)作业 课本p136练习1
五、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从我做起,爱护植被
第五篇:法制渗透教案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平坝县乐平中学:王应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从中体会节水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过程,提出合理化建议,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价值.
3、通过具体的数据,使学生了解节水的重要性.
知识重点:
学会收集、分析数据,从中得出结论,并能针对有关问题,给出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
如何找到合理解决缺水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世界淡水资源,中国缺水的形势以及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有关资料.
学生:收集有关节水的案例,调查各自家庭人均月用水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一)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
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二)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据测定,“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水月里可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可以供给予一个人的生活所需。可见,一点一滴的浪费都是不应该有的。至于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吨;哗哗响的“大流水”,每小时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吨。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目前全球正面临着缺水的严峻挑战,那么我国的情况怎样呢? 教师借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八条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十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先进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题学习10.3《从数据谈节水》
【活动二】预习课本153—154页材料,从中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学生画出统计图描述数据,然后全班交流,改进统计图.教师巡视学生画图情况,展示各种类型的统计图,与学生一起点评所画统计图是否准确,所选统计图类型是否恰当.(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国家加强统计科学研究,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样?
(2)我国的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样?
(3)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样?
(4)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总量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我国2000年是否曾出现过”水危机”?
教师应重点关注: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及时肯定。
【活动三】收集全班同学各家庭人均月用水量,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
频数折线图描述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人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2)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小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3)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需水量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是否超过用水标准?
(4)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3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吨?水?按 BWR标准计算,这些水可供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
(5)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交流话题:列举出身边浪费水的现象,提出几种节约用水的可行性做法。
【活动四】讨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活动五】结合统计图表,写一篇研究报告,说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及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可行办法。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在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
缺,自来水其实来之不易。节水要从爱惜水做起,牢固地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信念,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活动六】请你设计说出一句警示人们节约用水的口号:
(1)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
(2)为了人类和您自身的生命,请珍惜每一滴水!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4)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水可耻!
(5)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必须保护和合理使用好水资源!
【活动七】 作为中学生,你准备如何宣传使大家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