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改革与转型[样例5]

时间:2019-05-14 01:1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改革与转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改革与转型》。

第一篇: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改革与转型

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改革与转型

编者按:从户籍制度改革,到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再到征信体系建设,近期加速推进的诸多改革,都对数据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一些改革更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大数据已经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传统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等新型数据处理技术不断成熟,大数据也不断被应用到政府日常管理和为民服务中,并成为推动政府政务公开、完善服务、依法行政的重要力量。

但同时,部门利益割据造成的信息孤岛,也成为大数据进一步发展的掣肘,而由此引发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大量浪费,也让政府工作效率乃至公信力打了折扣。

大数据时代,如何让科技力量为政府转型所用?半月谈记者深入安徽、湖北、广东等地进行了调查。

大数据,政府转型的科技动力

百姓无需搜遍网络,就能查询衣食住行、科教文卫等各种信息;社区工作人员通过获取数据库信息,便可处理突发事件;政府运用数据分析,也能发现贪污线索……如今,大数据已被很多地方政府部门悄然引入日常管理中。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大数据因其数据体量大、类型多、价值高、处理快等特征,在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等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高民生服务精准度

“大数据能带来什么、如何运用好,这是我们在做信息化建设时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孙艳告诉记者,芜湖市从2007年开始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选择镜湖区作为试点,建立人口数据库,从最基本的摸清人口底数、掌握动态做起,不断更新人口基础信息。然而,真正让芜湖市意识到数据库意义的是一次火灾。

几年前的一天夜里,镜湖区的一个居民小区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近百户居民受到影响。一时间,究竟有多少居民受火灾影响、包含多少老人和孩子,都成为急需了解的情况。镜湖区相关工作人员立刻调出该小区的人口数据库,准确查出了每户的家庭成员信息。根据这些数据,镜湖区在充分调集力量救火的同时,为火灾中被救出、没有受伤的住户安排了宾馆,还根据数据库中的学生信息,联系教育部门备好相应年级的书本,在第二天一早就把整套的新书和书包送到学生手中,安抚了群众情绪。

“这可以说是数据库第一次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老百姓都特别感动,觉得我们及时准确地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而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也是更好地发挥了政府职能。”孙艳说。

“对公众而言,大数据带来的最直观变化,就是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精准服务型转变。”芜湖市政府信息办副主任、总工程师承孝敏表示,以往政府工作人员只是被动等待百姓上门办理业务,现在有了大数据的海量信息支撑后,就可以精准定位各类人群,比如社区矫正人员、流动人口、失独家庭等,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大数据分析还能去伪存真,用在公共服务领域可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上海市民政局建立了居民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曾经通过信息核对,在17.4万余户次申请保障房的家庭中,检出1.7万不合条件户。

从发展态势来看,以大数据为标志的“信息社会”正在加速到来。“各级政府都在关注大数据,考虑如何利用它改变决策支持系统,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能力。”国家信息中心网络政府研究中心主任于施洋说。

决策科学化的牵引

在上海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监控室内,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某地段若发生交通事故,监控平台的大屏幕将在3分钟内自动发出警报,点击进入,就可以得到即时街景,交管部门可以根据事故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此外哪个地段拥堵、所有运送危险物品车辆的位置、接到哪个小区居民的110报警等关键信息,也能实时反映在大屏幕上。

据介绍,这一平台还集成了道路传感系统、出租车GPS系统、居民手机信号迁移、实时视频采集等多系统信息,海量的数据汇聚而来并得到迅速整合,用以分析交通状况,大大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不仅如此,根据长时间的数据分析,各个地段拥堵状况和原因也一目了然,对下一步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通过数据整合和运用提高管理能力,是目前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数据整合促进了警察、消防、医疗系统联动,使救援时间大幅度缩短;在新加坡,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预测交通流速和流量方面有高达85%的准确率。

信息技术管理专家、《大数据》一书作者涂子沛认为,随着信息存贮量的增多,人类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通过数据的开放、整合和分析,能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

北京一家信息公司曾经基于国家经济户籍库,分析研究相关数据,发现1990年至2011年我国财政收入与企业注册资本之间的关系呈高度线性相关,这就是说,放开企业注册,可以大大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这就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

专家表示,大数据带来的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一场社会变革。很大程度上,大数据就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一条技术路径,具有催生管理革命的效果,也必将给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带来新气象。

政府透明化运行的数据支撑

在芜湖市“一站通”平台上,记者随机点开一名老人的医疗救助申请信息,系统显示镜湖新城公共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受理该申请,在上传附件后该任务进入海南渡社区进行公示,公示完毕后将公示文件上传附件再进入中心(街道)审核。审核加盖电子公章后进入镜湖区民政局审批,由民政局电子盖章后再回传到最初受理的窗口。每个流程和所处的状态清晰可见。

“信息公开对政府良好运行非常重要,因为信息不对称会使权力失去监督,滋生不良作风,甚至腐败行为。”芜湖市弋江区委副书记王永辉表示,当所有信息都能够在一个系统平台内查询到时,就等于将各个环节的权力进行公开,能够有效地规范权力运行。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政府进一步依法行政的助推剂。

前不久,山东省烟台市审计局首次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捕获“某医院医保基金报销拨付人员孙某重复打印医疗发票贪污医保基金”线索。此线索被查实后,孙某因贪污58851.2元医保基金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烟台市审计局自2011年正式启动建设“财政资金跟踪审计数据分析平台”以来,已相继建成财政、地税、社保、公积金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平台,涵盖财政预决算、社保五险、非税收入、税款征收、住房公积金等10多个方面,构建起数百个审计分析模型,并完成数据采集入库和审计方法体系建立工作,审计人员利用“大数据”平台就可掌握市直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来龙去脉,准确快速发现违法违规问题。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处长姜楚江认为,政府利用大数据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这就意味着更多的信息会向社会公开,更多政府掌握的数据会向社会开放,公众在获得更多信息和知情权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监督政府行为。

信息化洪流中的“孤岛”

大数据虽然摊开了一张美好的蓝图,但目前不少政府部门之间仍存在信息不畅问题,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让百姓在各个部门间奔走。信息孤岛的长期存在,让诸如征信体系建设、不动产登记等改革举措受困其中,同时也引发了数据库重复建设等浪费现象,亟待高度重视。

“数据部门割据”下的信息孤岛

买一套房需要填报十几张表格,每张表三分之一以上填的是重复的基础信息,这些都是政府拥有的基础数据,为什么不能根据身份证号码自动生成?

“北漂”小伙为了办护照,返乡6次,补了5张证明,包括无犯罪证明、公司在职证明、公司营业执照、公司外派人员资格证明、本地身份证,跑了3000多公里。且不说这些证明有无必要,即便真的需要,为什么不能通过综合数据联网,让政府部门从内部调取相关材料,而不是让老百姓急断肠、跑断腿?

大数据应用是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各部门数据资源协同共享、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则是关键和难点。当前一些部门存在的“数据小农意识”,导致产生一个个信息孤岛,不仅让百姓深受其苦,也让政府自身的社会治理水平受到制约。

最近几年,一些大中城市每逢夏天就会饱受内涝之苦。以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为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吕卫锋表示,事实上城市的卫星数据、气象资料、通讯信息、摄像头等数据资源已经足够充分,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有更好的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就能充分预警并在第一时间协调救灾资源,减少灾害损失。

目前阻碍推行大数据技术的藩篱,主要是部门利益割据。芜湖市政府信息办副主任、总工程师承孝敏指出,芜湖建立“一站通”平台的基础,就是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过去各个部门也搞信息化建设,但大都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对实际应用考虑不够多,只是完成一个项目而已。结果是数据库虽然建成了,可大部分工作人员并不了解自己所在单位到底有哪些数据、如何应用。

“单位内部信息共享不畅,不同单位、部门之间更是如此。”承孝敏说,“信息涉密”“经过请示上级领导不允许共享”,是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最常听到的答复。“但为什么不允许共享、到底是哪条政策不允许,又往往没有答案。”承孝敏坦言,在技术层面信息交换共享并不是难题,真正难的是部门之间不敢交换、不愿交换。

深圳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政府部门缺乏“大数据思维”,把自己掌握的丰富信息锁在柜中、束之高阁,或是缺乏迈开步子的勇气,摆脱不了“数据小农意识”,动辄拿保密和隐私说事。

重复建设的浪费之忧

部门对数据资源的分割和垄断,制约了政府的协同管理水平、社会服务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而在大数据风潮下,许多地方和部门开始另起炉灶,建各式各样的数据中心、信息中心,标准不

一、重复建设,势必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为下一步整合制造了新的难题。

据报道,目前国内共有各级公积金管理机构606个,这些机构本应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进行统一系统的管理,但目前各地开发出几百套公积金管理系统,每个系统动辄花费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每年还有几十万到上百万元的升级维护费用。

然而,这样巨大的投入,却没能产生把公积金联网管好的效果,反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投入巨大,但每到月底,要想全国汇总一个数据都很难。

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系统五花八门,导致信息难以共享,这是当前公积金管理系统遭遇的困境,也是大数据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

以浙江为例,近年来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相应生成的信息数据同步激增。仅浙江各级档案馆近5年来就归档备份了交通、卫生等部门的数据库文件247.3TB,相当于近1亿张光盘或6000多万册图书的存储量。

然而由于缺乏部门间的协调和统一规划,目前不同部门产生的电子公文格式虽然趋向统一,但数据库系统并不统一,这就给数据共享互通造成障碍。浙江丽水市档案局执法监督与信息化处处长朱悦华说,一些地方的电子公文只能在特定的阅读器上打开,要将其转换成通用的PDF格式,花费不菲。

打破利益割据

“打破信息孤岛就是打破原有的利益割据。”专家表示,目前国家已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共享数据,对此,要打通政府各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的渠道,将原本分散存储在不同部门、行业的公共数据陆续汇集到统一的公共数据中心,强力推进政府各部门数据共建共享。

芜湖市原本专门办理民政业务的政府工作人员芮圆告诉记者,大型数据库建立之后,她现在只需使用“一站通”平台,就可以在“办事大厅”的栏目中,选择“户政业务”“残联业务”“教育业务”“卫生业务”等不同子事项,根据流程上传附件,系统就会自动分配到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进行网上受理。

专家指出,大数据时代,信息公开和数据开放分享已是大势所趋,政府部门应该身先士卒。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要求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提高决策透明度,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这无疑为打破部门藩篱,消除信息孤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目前,一些地区也开始探索打破部门壁垒,建立更高级别的大数据平台。上海建设了国内首个地方数据开放网站,提供9家试点单位的212项数据产品、30项数据应用下载,涵盖地理位置、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经济统计、资格资质、行政管理等6大领域。上海之后,北京市政府数据资源网也有29个部门公布了400余个数据包,点击量最高的是由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土地用途分区”数据集。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国华认为,大数据政务不是新篇章,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和利用,不能一窝蜂地上,从自身特点出发,用好有限的发展资金,寻找最佳建设模式才是正道。

打破瓶颈,推进行政行为现代化

能否利用大数据带来的信息化变革,加速推进政府转型,以信息公开促进依法行政,以数据开放增强市场活力,不仅影响着大数据行业本身的发展,更事关相关改革的成败。

“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

专家指出,发展政务大数据的意义,不仅在于打通部门壁垒、提高行政效率,更在于转变思维方式,引领政府转型。

信息技术管理专家、《大数据》作者涂子沛表示,我国应对数据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将数据理念、数据知识纳入公务员常规培训体系,力争在全社会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氛围,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对于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专家表示,这其实是一个城市的大数据综合治理问题:一是要在以前没有收集数据的地方收集数据,这主要是利用物联网技术;二是要让不同系统的数据有效对接起来,这是系统整合的任务;最后,还要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把海量数据中隐藏的知识揭示出来,并直观地展现在城市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面前。也就是说,数据的收集、整合、分析、展现才是智慧城市的核心。未来的城市,必将是数据驱动的城市,大数据就相当于其大脑。

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是用信息技术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难题,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应用价值是无可限量的。

其实,在2011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中,就把信息处理技术作为4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之一提出来,其中包括了海量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这些都是大数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另外3项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也都与大数据密切相关。

专家表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整个世界越来越数据化。在这种形势下,行政行为自然也离不开数据化,只有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才能推进行政行为现代化。

“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大数据模式下,数据开放落脚于实现公共资源的增值利用,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如何最大限度挖掘大数据中的潜在价值?政府虽然坐拥海量数据资源,但其创新性和对市场需求捕捉的能力,往往不如社会和市场力量,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后者的积极性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以前我们需要向其他地图企业购买数据,现在有了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免费数据,不仅节约了企业成本,数据源也更加权威。”北京九州联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王川久说。

王川久的公司正试图借助北京市政府数据资源网开发公交出行应用,提供公交车到站信息查询服务。由于政府数据资源网公开了相关数据,他的公司一年可节省数百万元费用。

“一方面政府掌握着大量核心数据,占数据总量95%以上的非结构化数据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拥有专业数据分析应用技术,却只能望宝山兴叹。”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说,若政府部门与市场主体加强合作,必将激活潜藏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提升政府决策管理服务水平。

前不久,北京市政府牵手百度,打造“北京健康云”。在“健康云”的架构下,如果一位有心血管疾病的用户感觉身体不适,就可以立刻用智能心电仪贴在身上监测一下,将他的心电数据实时上传到云端。而在另一侧,云端后台有医生24小时监控,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就会立即通知用户就医。同时,后台还会根据用户定期上传的各项数据,引导其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未雨绸缪,这些必将降低个人和社会的医疗支出。

事实上,除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近期也纷纷布局大数据产业,并依托自身优势,或联合银行促融资,或携手高校搞科研。

两院院士李德仁说,政务大数据是全社会的资源,政府要激活社会参与大数据建设的积极性,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这也符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李德仁认为,当前应是积极引导鼓励已经拥有或可能拥有超大量数据的企业和机构深度挖掘利用数据,推动企业间开展大数据协同共享和应用整合,形成良好的大数据发展战略氛围。同时,利用好科研机构的人才优势开发大数据思维创新产业。积极培育“数据中间商”这一新的商务模式,加强相关咨询服务和人才市场等第三方机构建设,推广咨询服务产品,以思维创新支撑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每个人的数据都要安全”

三天两头接到电话问是否买房,新车还没到手就被各大保险公司“精确锁定”,打来电话的骗子不仅能叫出自己姓名,甚至连家庭成员信息都了如指掌……近年来,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屡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因此,公众不免担忧,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被开放,个人隐私和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事实上,海量数据带来“红利”的同时,数据保存和防止破坏、丢失也正面临着新的技术难题。“大数据挖掘分析得越精准、应用领域越广阔,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保护就会变得越紧迫。”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孙佑海说,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跨境流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不仅制约了大数据行业发展,也为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

专家指出,从国家层面,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无论是个人拥有还是国家拥有,都要纳入到主权范围来考虑,政府部门要强化“数据主权”意识。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胡瑞敏指出,我国目前已在660多个城市投入3200亿元建成了五级安防监控网络,摄像头总数超过2000万个。但绝大部分的涉案数据处理工作仍靠人工完成,每天产生的PB量级监控数据90%无法得到利用,同时存在泄露公民个人隐私的风险。

针对大数据带来的安全挑战,受访专家普遍表示,国家在实现大数据政务转型中,要坚持自主创新、安全可控战略。胡瑞敏说,一些地方政府使用的信息分析处理软件多是来自国外厂商,有的高端传感器及仪器仪表过分依赖进口,加上大型云服务商往往在全世界各地都建有数据中心,用户数据将在不同国家间进行传输处理,这种跨域性的服务将造成适用数据管辖权的混乱,这些隐患亟待引起重视。

专家表示,我们应出台相应法律法规,明确每个人产生数据的所有权。要建立健全由数据使用者承担保护公民隐私责任的数据安全管理规则体系,同时防止大数据成为不透明、不可追踪的“暗箱”。

最后,要防止单一企业数据垄断,妨碍市场竞争。规范数据交易行为,倡导有偿购买、授权和协同合作等方式,打造平等、开放的企业竞争平台,营造活跃、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大数据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采写:周畅 冯国栋 毛振华 南婷 周强 岳德亮)

第二篇:大数据时代银行业十大转型趋向

Asset Management Business in Big Data Time 大数据时代银行业十大转型趋向

■阙方平

编者按:“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在大数据时代里,互联网金融是银行业不得不面对的竞争领域,银行需要的是切实可行、直达要害的业务转型和经营策略,同时对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的不足严重影响银行的发展。

本期专题从多维度探讨商业银行面对大数据时代挑战,如何借助信息化平台,从经营转型、风险管控、数据发掘、信用监管等方面实现银行业新的跨越,以飨读者。

随着2013年6月以来“余额宝”、“活期宝”的相继推出,陆续揭竿而起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彰显出互联网平台意欲分切互联网金融市场蛋糕、建立互联网金融帝国的“勃勃野心”。马云指出“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两大机会”。金融网络化和网络金融化既是对商业银行的重大挑战,更是重新洗牌的绝佳机遇。为此,笔者对辖内部分商业银行应对大数据时代的业务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为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关注十大转型趋向,抓住机遇实现新的跨越。

机构形态由以物理网点为主向以虚拟网络为主转变

随着金融网络化和网络金融化的发展,客户对银行物理网点和柜台的依赖减弱,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种线上方式就可以办理转账、消费支付甚至投资理财等各类金融服务,现金存取也可以借助各种自助设备完成,自助服务迅速替代传统的柜面业务。辖内商业银行基本形成了“电子银行+自助渠道+物理网点”的立体客户服务体系。

自助服务设备明显增多。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来说,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可以弥补中小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不足,实现服务区域和服务时间的全覆盖,使物理网点少的中小商业银行有机会跟大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体验。而大型银行为有效减轻网点柜面工作压力,提高网点服务品质,也在不断加大自助设备投入。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内商业银行离行式自助银行、ATM机具分别比2010年末增长97.02%、83.97%。而同期网点总数仅增长22.77%,离行式自助银行、ATM的发展明显加快。从增量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仍占大头,从增速来看中小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正在奋起直追。股份制商业银行离行式自助银行与人工网点的配比已经达到1.76:1,其中浦发、华夏银行分别高达2.90:1和2.85:1。在国有大型银行中,交通银行武汉分行该比例也已经达到1.48:1。

自助服务范围不断拓宽。近年,辖内商业银行不断加大自助渠道和电子创新力度。目前,自助渠道功能范围大部分已扩大至包含取款,对私/对公存款,本行对私/对公转账、跨行转账,小额结售汇,代缴费,基金、外汇、贵金属买卖,第三方存管,B股银证转账,IC卡圈存、圈提等交易。有的商业银行逐步实现了手机加载银行卡账户,在自助银行上采用非接触式存、取款服务,实现电子银行渠道交易的短信确认支持;有的还引入和开发自助发卡机,实现客户自助发放借记卡等等。

自助交易量明显增多。近几年,网上银行、自助银行的业务量和交易金额也是越来越大。交通银行总行半年报显示,截至2013年6月30日,其手机银行客户数较年初增长33.7%,交易笔数、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08.45%和127.80%。招商银行总行半年报披露,该行2013年上半年零售、公司电子渠道综合柜面替代率分别达到91.85%,57.49%,分别较2012年提高1.19%、5.09%。应该说部分辖内银行已经开始逐步构建一个物理网点为主、电子化为辅,全面协调的立体化服务体系。

物理网点形象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一是网点营业面积不断扩大。二是网点分区合理、功能升级以及私密的服务空间让客户享受到尊贵的服务体验。各商业银行已装修改造网点都在扩大面积的基础上实现了功能分区,一般设有咨询服务区、自助服务区、电子银行区、产品展示区、营销信息发布区、开放式柜台服务区、封闭式柜台服务区、贵宾客户区、客户休息等候区等。三是更多地考虑客户需求。各商业银行新迁址或新设网点门前开阔,网点停车位比较充足。网点软环境得到改善,网点软装饰个性化趋势明显。网点自助设备配备增多,业务分流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网点外部形象稳步提升。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网点都安装了LED显示屏、液晶电视、橱窗广告和户外灯箱,能对新业务、新产品进行不间断的宣传,大大提升了网点形象和对外宣传能力。与以前相比,商业银行网点硬件及装修一流,极大提升了广大客户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下一步,商业银行的网点布局和发展应体现由物理网点向虚拟网点、自助服务的转变。实体网点应呈现“量降、价(值)升”,体现出高价值的业务安排;电子渠道交易应呈现“量价(值)齐升”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好电子渠道与实体网点协同服务的优势,努力实现“实体网点电子化”、“电子渠道智能化”的发展目标,逐步提高电子渠道交易占比。一是指导思想上,要以零售银行经营转型为动力,以自助银行全功能型、全流程型、全产业链形为着力点,以监控集中化、服务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平台自动化为途径,提升渠道分流能力,实现业务发展。二是发展方式上,大力发展离行式自助银行、社区自助银行(自助终端)为代表的自助银行,大力发展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Ipad银行为代表的电子银行,大力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银行,以及以远程视频柜台为代表的新型银行等,使自助服务、在线服务成为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交易和服务的重要渠道。三是进一步加强物理网点建设。银行网点不应该也不能再“千人一面”,从最初选址到装修设计,从功能分区到业务处理都必须体现各银行的文化特色和当地的特点,要加快形成以网点分类、功能分区、客户分层、业务分流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服务模式,体现营业网点的个性化、特色化。坚持打造“绿色网点”、“人文网点”,既高度重视客户体验,满足客户服务需求,又充分考虑员工利益,为员工着想。

业务边界由有限向趋于无限转变

随着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商企业开始通过网络涉足金融业务,如支付宝、快钱等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公司。金融企业通过各种代理、代销业务涉足一般商业活动。互联网金融使得银行与一般企业界限模糊,为了应对挑战,商业银行必须跨出门槛,为客户提供包括金融服务、信息服务乃至商业服务在内的一揽子服务,以此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

跨界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如中国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既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在线交易等电商服务,也提供支付结算、担保融资等金融服务,还具备博客、论坛、商圈等社交功能。另外也还有中国交通银行的“交博汇”、招商银行的“非常e购”、中信银行的“金融商城”等。

搭建网上社区平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家商业银行敏锐地捕捉到客户对虚拟社区服务的需求变化。针对目前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深入普及,招商银行通过建立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形式拓展宣传新渠道。目前,搭建网上社区平台的还有中信银行、武汉农商行等多家商业银行。

下一步,商业银行应该是围绕自身优势开发增值服务。通过综合化经营、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形成自身的数据源;根据银行信息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行业分析、投资建议等信息服务;以专业化优势为客户提供涵盖投资、外汇、保险、住房贷款及企业银行领域的专业理财方案和财务建议,为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及传承提供解决方案。其实,前面提到的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我认为其最核心的战略意图就是获取一线市场数据,加速推进银行自身金融业务发展。

发展模式由规模经营向范围经营转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息差将不断收窄。在这种情况下,靠做大资产规模增加盈利的模式将难以为继,中间业务收入将成为商业银行的又一大利润来源。因此,商业银行必然从重视资产的规模经营,逐渐转向客户群体与市场的范围经营。

大型企业客户业务占比逐步下降。从贷款户数看,湖北省大型企业贷款户数比年初减少99户,中型企业比年初增加944户,增长8.84%,而小微型企业比年初增加3512户,增长13.28%。从贷款余额看,湖北省大型、中型和小微型企业贷款分别比年初增长4.89%、14.80%和16.59%。从存款情况看,也反映出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客户存款在数额、占比上的双升,大型企业客户存款虽然数额保持稳定,但占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个人客户迅速增加。从调查情况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数平稳增长。如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6月末个人客户数比年初增长3.81%。与此同时,中小商业银行的个人客户数呈现快速增长。如浦发银行武汉分行7月末个人客户数比年初增长9.53%。

客户群体范围的扩大将为银行带来更好的效益和更广阔的发展。在针对客户群体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必须摆脱依赖于单一产品或渠道优势的传统做法,运用一切资源,尤其是信息资源来扩大客户群体。一是利用各类信息包括网络信息搜寻目标客户,提高营销客户的效率。二是通过网络金融服务,打破营业网点地域和业务营销人员数量少等因素对银行服务的限制,实现对大范围客户的有效服务。三是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巩固客户群体。

商业模式由垄断竞争向合作共赢转变

在将来,银行自身一家单打独斗、包打天下的做法将远远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就目前来看,银行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类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合作模式表现多样。

银行同业合作更加深入。除了原来常有的同业拆借、银团贷款等等合作外,现在商业银行开始在支付结算、科技服务、财富管理等方面加强业务合作。2013年4月24日,中国民生银行、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等33家中小金融机构共同组建“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区域性金融合作组织,兴业银行武汉分行当前与省内外11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展银银平台合作。

金融同业合作蓬勃发展。面对企业客户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辖内商业银行加强与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合作,将银行业务与信托、证券、保险公司等业务相互渗透与整合,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创新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

跨业合作方兴未艾。在新形势下,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非金融企业通过精准定位各类客户的偏好,向其推送包括金融产品在内的各种消费品和服务,这种点对点的精准服务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的服务成本。另一方面,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和产品将使银行服务更加优质高效。同时,为了满足客户综合金融服务的需要,商业银行的产品必须向多元化、综合性方向拓展,需要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开辟更广泛的业务合作。

业务营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

从调查情况看,湖北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营销方面各具特色。除了传统的“以老带新”营销、组合营销、分层营销、集群营销、“扫街”营销以外,还有部分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新的营销模式和手段。营销方式远程化。近几年,部分商业银行远程银行中心(电话银行中心、呼叫中心)改变以往以受理咨询、简单交易为主的定位,延伸服务范围.努力打造远程客户服务体系,形成对传统渠道的有益补充。具体来说包括:远程客户拓展,在不断完善客户服务跟踪回访的同时,对潜力客户、流失预警客户开展针对性的挖掘与拦截;远程业务营销,借助商业银行领先的数据库营销技术与客户分类模型,远程银行中心与分支机构配合,提炼整理基于客户需求的营销模型,全方位、全天候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远程贷款发放,充分发挥远程银行“全天候、快反应”特点,与银行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密切联动,打造“客服电话+客户经理”的贷款新模式。

营销终端移动化。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渠道,把合适的营销信息投送给每个顾客。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深入生活的每个领域,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网上银行的基础上迅速推出多款移动金融产品,并开展网上营销、移动营销。

营销目标名单化。名单制营销使得银行的客户开发工作更有的放矢,提高了营销的精准性。一是通过银行业务数据分析,挖掘潜在客户,指导客户经理开展针对性营销。二是辖内商业银行各省级分行积极拓展与省政府相关部门,如科技厅、金融办、经信委、中小企业局、工商联等的合作,取得推荐企业名单,实行名单制营销。

营销指导专业化。商业银行总行或省级分行加强宏观经济分析及板块研究,把握机遇,坚持计划先行、方案先行。通过深化行业客户细分,研究区域经济热点,强化专项产品推广,推进行业营销指导,引导对公业务有序发展、转型发展。

营销力量集中化。首先是商业银行总行或一级分行营销部门需要通过数据集中和云计算对潜在客户进行筛选,准确分析客户需求。在对银行内部数据加强分析利用的同时,也可以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加强客户获取,如与淘宝、京东、苏宁、支付宝等合作批量获取客户,通过微博、微信获取客户等。其次是总分行的中后台业务部门要围绕数据中心,优化分析模型,抓住目标客户的关键业务与财务活动开展分析研究,对每个客户形成业务和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最后,才是基层银行网点客户经理根据总分行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按图索骥”向客户营销全面的金融解决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依据对客户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技术,搭建数字营销平台,通过前中后台的紧密合作实现高精准、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新型营销。

资产业务由重增量向重存量转变

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总量已突破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02%。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并重转变,银行贷款规模的快速增长将不可持续。为此,我们必须在注重信贷投入增量的同时,更加注重盘活现有存量信贷资产。

为此,商业银行要从两个方面积极盘活存量资产。一是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增强存量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化解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二是优化信贷资产结构。要加大对存量表内贷款结构的调整力度。贷款规模的安排尽量侧重考虑实体经济的需求,尤其保障具备较好条件的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配置,用足、用好有限的信贷资源。

负债业务由被动负债向主动负债转变

从调查情况看,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抓源头,搭建省、市、区三级机构业务平台,取得各类代理资格,抓预算单位开户,抓财政资金使用,大力推进负债业务,尤其是存款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被动负债即存款仍是商业银行主要负债来源,并且占比持续提高。截至2013年6月末,湖北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已超过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3.6%。各项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80.61%,比年初提高2.86%,比2012年同期提高3.5%。从存贷比看,6月末湖北省全金融机构存贷比为69.02%,比年初下降1.6%,比2012年同期增加0.3%。湖北省法人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6月末的存贷比分别为63.94%、60.48%,资金运用仍显不足。

客户金融资产仍以存款为主。从全国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被动负债的占了绝大多数(90%以上),主动负债在资金来源中占比仍过低。国有商业银行存款规模大,发展主动负债动力小,中小商业银行因为网点少、规模小、资金紧张,为规避流动性风险,近年来迅速发展主动负债(发行债券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甚至开展资产证券化)转变,加强对负债业务的管理,主动规避流动性风险。将会按照结构对称的原则,根据资金运用来匹配资金来源,通过金融市场直接筹集资金,使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偿还期保持一定的对称关系。银行服务由共性向个性转变

从调查情况看,各商业银行按照自身的认识和管理服务水平都有一些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加强产品创新,提高服务针对性。各家商业银行在个人、公司、机构、金融资产服务、渠道等主要业务领域,加大了产品创新研发力度,提高产品价值创造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出了多币种信用卡、账户管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存管、增利型理财产品、账户原油、安卓网上银行等一大批产品。

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各家商业银行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全面推行差别化服务策略,建立个人客户星级分层服务体系。在统一客户评价、对客户进行星级评定的基础上,针对不同星级客户,在服务品牌、服务内容、服务渠道、服务费率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策略,建立层次清晰、协同一致的星级服务体系。如工行湖北省分行仅2012年就完成了533个业务流程紧迫性问题改造,实现了客户办理借记卡开立、电子银行注册、工银信使定制等多笔业务的整合;创新产品营销服务模式,推出了个人银行客户与财富顾问互动联络服务,完善了接触点营销和事件营销模型,增强了客户服务能力。

拓展服务渠道,改变客户体验。许多商业银行推出了诸如手机银行、Ipad银行、微信银行、手机钱包等服务方式和渠道。部分银行提出通过学习、观摩美国苹果体验店、安快银行等国外创新型网点,筹建“体验式银行”、“电子银行体验专区”,以重塑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尝试改变客户体验以及传统银行服务方式。

个性化服务集中于高净值客户。就真正的个性化服务来说,目前还主要集中于高净值(高端)客户。各家银行针对高端客户有高端的红酒品鉴、艺术品鉴赏、高尔夫球会、私人飞机、游艇接送等增值服务,对社会大众会提供教育类服务、医疗服务和机场贵宾服务等增值服务,增值服务体系日渐丰富。如招商银行在国内首创“家庭工作室”,为可投资资产超过5亿人民币的超高净值家庭设立专属于该家庭的专家组,针对家庭资产制定专属的投资和风险控制策略,为家庭成员定制独一无二的发展计划,并为当前阶段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如湖北银行通过个性化定制理财方案,吸引了一大批有投资、资产增值需求的公司类客户。虽然现在各家商业银行都在谈转型发展,但从实践情况看,仍然存在转型战略雷同的问题,同样产生了严重的同质化竞争问题。商业银行要形成自身的特色,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就必须适应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的发展,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目标客户的各类金融需求,量身定做金融产品,针对不同客户展开个性化服务。

风险管理由控制内部向防范外部转变

风险管理一直是各商业银行的重点工作,普遍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风险,重点从提高审批质效、加强资产监控、降低资本占用、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人手,通过风险管理的“前移”、下沉”,实行集中化全程管理,取得良好成效。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银行内部风险得到较好控制的同时,外部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越来越大。

外部风险来源多样化。目前,银行业外部风险来源包括小贷公司、典当行、担保机构、民间融资、非法集资、影子银行,以及与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各种业务合作关系的金融同业、工商企业等等。与银行业原来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等传统风险比,外部风险事件呈现来源多样、形式复杂、防范困难的特点。而这些公司(领域)发生的风险事件,往往会传递至银行业,最终对银行的业务经营产生不良影响。

外部风险事件对银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云计算的条件下银行、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一时一地、一个单位的局部风险,可以迅速扩展为系统性、全面性风险。如“钱荒”的起因仅仅是一起小小的同业违约事件就是明证。此外,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来源广、传播速度快,银行的负面舆情通过微信、微博被迅速传递,甚至被放大,银行声誉的风险增大。

电子银行网络安全面临挑战。近年来,网络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银行业面临客户信息、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以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挑战。一旦信息体系破坏和黑客侵入、网络中断等原因,导致信息资源的扭曲和传输障碍,将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针对银行客户资金的网上欺诈、电话欺诈日益泛滥,呈现集中化、长期化、复杂化的特点。电子银行的交易安全和反欺诈工作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外部风险管理工作。一是改善外部风险管理人力资源配备,提高监测手段,定期分析潜在的外部风险的主要来源及影响渠道。建立规范化的外部风险监测、处置流程、应对预案,形成全员识别、监测、发现、报告的机制,防范外部风险传染。二是形成风险防范合力。要加强客户安全教育,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电信运营商、政府互联网安全管理部门等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在全社会构筑起一张外部舆情监测、网络安全教育和有效惩治在线欺诈的防护网,广泛搜集、分析、加工各类风险信息,加强风险报告的前瞻性和时效性。三是在IT技术和信息安全的管理运营方面加强资金投入,购买最好的软件硬件,保证系统高效、安全地运转,防止类似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的发生。四是主动应对银行声誉风险,开展有效沟通,及时准确发布银行经营信息,科学疏导媒体、网络注意力和关注点。

科技保障由内部向社会化转变

网络银行的发展需要强化后台技术支持与维护做为保障。这些技术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硬件技术,主要指网络化服务所依赖的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软件技术,主要指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和知识整合技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早在1989年就曾指出:“10~15年之内,任何企业内只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哈佛商业评论》证实,外包模式是过去75年来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概念。在大数据时代,科技保障将从二线走向一线,从后台走向前台,商业银行在加强信息保密和安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科技保障的分级、分类管理,推动部分科技保障工作向社会化外包转变。

推动科技保障社会化可以节约成本。目前,服务外包已逐渐成为金融行业通用的解决方案。如今云计算各环节服务商提供的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等服务,能够实现云外包更高层次、更自动化的外包,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分配管理资源并优化流程,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改善商业银行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发展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进行转变。

推动科技保障社会化可以提高效率。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的IT系统要维持内部运营,保障安全运行,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海量计算要求。而IT企业能够在讯息收集、传递与交换分析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云计算和社会化服务为银行发展提高坚实保障。

推动科技保障社会化可以解决人才困境。随着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转型加快,各银行科技部门应用软件的开发任务越来越重,银行研发人员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项目的增长速度,人才相对缺乏。另一方面,相对于专业软件公司,银行研发人员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载体,在技术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部分科技业务外包弥补人才的不足,获得急需的资源。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银行成熟的做法,在竞争中发挥后发优势。

(本文获得《银行家》课题经费资助)

资料来源:银行家2013/11 总第145期 P25-29

(作者系湖北银监局副局长)

第三篇: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转型

大数据时代下的人力资源转型

大数据这一概念早已有之,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个行业和领域,确实的说,它已经给许多企业和组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不仅创造了商机,亦革命性的提升了管理效率。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认知世界的思维模式。

香港人文认为,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大数据时代之下,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它不仅应用于采购、生产、物流、营销等领域,在人力资源之上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企业的竞争终归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大数据开发将成为决定企业人才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在谷歌,人力资源部门被称为“People Operations”,简称“POPS”。POPS部门的核心是一项复杂的员工数据追踪计划,目的是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时,谷歌还聘用了社会科学家来对公司进行研究。例如,设计出更科学的的薪酬福利计划。此外,社会科学家和人力资源团队组成了PiLab(People Innovation Lab,即人力和创新实验室)团队,通过数十项有关员工的实验,找出有关管理大型公司最好的方式。例如,POPS部门旗下“人员分析”团队通过数据分析精简了谷歌的招聘流程。除了招聘,企业还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在进行项目设计尤其是培训体系的设计时,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找出员工能力差距、知识和技能的差距。随着技术的发展,员工也接触和运用了越来越多的技术设备进行学习,当员工使用不同的技术设备时,通过分析计算处理的海量数据,企业可以找出员工的需求以及喜欢的学习方式。据最新调查研究表明,当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都是传统的人力管理系统,对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显得迟缓与吃力,并且难以成为企业决策的依据。大数据时代人力资源如何与时俱进,提升自身工作效率?香港人文认为可以从四个方向进行:

一、任何事情都可

以用大数据进行衡量,企业应该建立数据化管理思维;

二、建立基础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帮助企业减少损失;

三、要学会进行数据预测、统计分析、利用数据辅助决策;

四、日常工作建立工作模型,减轻工作量,提升效率。

大数据时代之下,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快速转变自我角色认知,以适应时代机遇。

第四篇: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及传感器等的普及,信息流量有了爆发性的增长,两会以后,互联网里最热的词汇,就是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在报告里面提到的“互联网+”,大数据将会更广泛的被运用到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谈论“大数据”,如何利用大数据,成为政府和众多企业关心的热点?

互联网+《大数据》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帮您如何利用大数据为企业从战略上面进行指导挖掘和预测,从战术上进行营销服务和安全措施,精彩我们共同期待。

第一篇大数据很热,大数据不神秘(趋势)有人说,如果你不知道大数据,你就OUT了 --大数据到底有多热 什么样的数据算是大数据 --大数据的特点和概念辨析 乱我心者,大数据之事多烦忧 --大数据并不象你想象的那样神秘 身边的大数据

--大数据就在你我身边

案例分析:淘宝是如何利用大数据淘宝的 小结:不管你愿不愿意,大数据已经在那里 电话:010---59002742 010--59004371 第二篇:认识大数据 1.什么是大数据 2.大数据应用的意义

3.大数据在企业经营中应用的意义 4.对大数据的认识误区 案例分析

第三篇:大数据时代变革 1: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 2: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变革 3: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

第四篇:大数据在营销中的运用 大数据精准营销 1.什么是精确营销 2.精确营销的方法 实操教学+案例分析

第五篇:在技术中应用 数据挖掘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挖掘 1.什么是数据挖掘? 2.数据挖掘的流程 3.数据挖掘解决的问题 结合现场实操教学+案例分析

第六篇:预测

大数据的核心价值——预测 1:如何预测? 案例分析

第七篇:大数据与云计算 1:什么是云计算

2: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

第八篇:大数据的安全问题

大数据给信息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数据存储安全策略 大数据应用安全策略 大数据管理安全策略

第五篇: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 众所周知,数据本身就蕴藏着价值,但是将有用的数据与没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区分看起来可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显然,您所掌握的人员情况、工资表和客户记录对于企业的运转至关重要,但是其他数据也拥有转化为价值的力量。一段记录人们如何在您的商店浏览购物的视频、人们在购买您的服务前后的所作所为、如何通过社交网络联系您的客户、是什么吸引合作伙伴加盟、客户如何付款以及供应商喜欢的收款方式……所有这些场景都提供了很多指向,将它们抽丝剥茧,透过特殊的棱镜观察,将其与其他数据集对照,或者以与众不同的方式分析解剖,就能让您的行事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大数据”这个术语最早期的引用可追溯到apache org的开源项目Nutch。当时,大数据用来描述为更新网络搜索索引需要同时进行批量处理或分析的大量数据集。随着谷歌MapReduce和Google File System(GFS)的发布,大数据不再仅用来描述大量的数据,还涵盖了处理数据的速度。

早在198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热情地赞颂为“第三次浪 潮的华彩乐章”。不过,大约从2009年开始,“163大数据”才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便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此外,数据又并非单纯指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全世界的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有着无数的数码传感器,随时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也产生了海量的数据信息。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大数据就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或特征而已,没有必要神话它或对它保持敬畏之心,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这些原本很难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开始容易被利用起来了,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会逐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下载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改革与转型[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改革与转型[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读书笔记 作者:迈尔舍恩伯格 出版发行:浙江人民出版社 版次:2013年1月第一版 读者:物流一班、时菲阳 一、作者观点 谷歌有一个名为“谷歌流感趋势”的工具,它通过......

    后危机时代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与改革

    后危机时代中国发展方式的转型与改革 进入本世纪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后,......

    政府转型[定稿]

    政府转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微......

    “大数据”推进政府统计改革的研究

    【摘要】这几年大数据概念从陌生到熟悉,特别是在国内几大网络巨头大力推广下,大数据概念迅速落地并产生巨大效应,打车、订餐等应用不一而足,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重要作为和......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看完“《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颇为感慨,这世界变化真的快!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相继经历,使得世界天翻地覆。 我们不再热......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大全)

    我们生活在数据时代,因此我们不能漠视数据。然而在这个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的迅速提升,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大数据时代读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篇一: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大数据时代演讲稿

    大家早上好 上周,财经郎眼的主题是大数据来了,我感觉这期节目很不错,所以我把大数据时代作为我今天的演讲主题。现在,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新的名次,大数据时代。 我相信大家对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发布:励志 | 分类:读后感 | 发表评论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一) 去年的“云计算”炒得热火朝天的,今年的“大数据”又突袭而来。仿佛一夜间,各厂商都纷纷改旗换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