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爱失独老人的策划书
关爱失独老人的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社会经济突飞发展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却有越来越多的老人被冷落。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过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人生之路,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尊重老人,敬爱老人,说到底就是尊敬自己,敬爱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继续弘扬这个延续不灭的传统美德,并打开心胸去关爱、去接纳那些孤独的老人,给他们欢乐,给他们祝福,陪伴他们去更好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1、慰问社区中的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减少他们的孤独感。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健康心态,感觉到社会的温暖,从而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安度晚年。
2、倡导社会各界人士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关注孤寡老人,弘扬尊老爱幼的美德。
3、为大学生提供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的机会,增强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主题
为夕阳添一抹亮色,为老人送一份温暖
四、活动时间
2014年7月1日 ~2014年7月2日
五、活动地点
大富社区
六、活动参与人员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12级生物科学专业2班同学
七、活动对象
大富社区失独老人
八、活动前安排
1、联系大富社区相关领导,商量并确定活动地点及活动事项。
2、通过微博、QQ等方式宣传活动。
3、准备好活动内容及与互动的方式。
4、安排好拍照和写新闻稿的志愿者。
5、准备好活动所需物品,服务队队旗等。
6、安排好各位志愿者的具体工作。
九、活动流程
1、同学在校门口下集合,一同前往社区。
2、到达社区后,由社区负责人带领我们去各个老人的家里
3、帮助老人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及与老人聊天,通过聊天了解老人的经历,并记下老人生日为以后开展更贴心的活动做准备。
4、每次活动结束后,同学自己整理好自己的活动的东西,安排人写好通讯稿,并及时发到微博。
5、组织好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集合返校。
6、做好此次活动的后期宣传,并对这次活动进行书面总结。
十、活动注意事项
1、服从领导的调动、安排。
2、各位同学积极参加,在来和去的路上注意安全。
3、衣冠整齐佩戴好工作牌、帽子。
4、安排一部分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并调动现场积极性。
5、在与老人交流时要有耐心、爱心。
6、后期打扫会场、整理好东西、清点人数并将带去的东西悉数带回。
7、爱护共财产。
8、通过与老人的聊天,使得老人可以自愿的讲出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从而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每位老人。
十一、经费预算
1、打印材料:鉴定表2元+宣传单10元
2、交通:公交36元 合计:48元
安师大生命科学学院12级生物科学专业2班暑期实践团队
2014年6月30日
第二篇:失独老人
主题:关于失独老人帮扶政策问题的完善
现状:
1、自从2001年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相对其它国家速度快、规模大。随着高龄老人的快速增加,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养老护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2、按照已有数据,有些机构做了样本统计: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按此统计,中国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
3、失独家庭的帮扶制度并不完善:在2001年颁布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涉及失独群体社会保障的条款为该法的第四章第二十七条:“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但是有法律专家分析,这里的“帮助”不是“责任和义务”,而且“给予必要的帮助”这个概念很模糊。在法律上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执行起来也有很大的伸缩性。
4、针对失独家庭,现行的国家计生特别扶助政策,对独生子女伤亡家庭进行补贴每月每人一至两百元,但在年龄方面要求女方年满49周岁时,夫妻双方才能同时纳入扶助范围。而这样的经济救助和年龄门槛对于数量庞大的失独家庭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
解决方案:
1、经济上地方政府要落实养老扶助政策,全国的帮扶标准要统一,不够的由国家支出。
2、心理上相关专业部门要深入调查,切实关注失独老人的心理状况。
3、社会上各个成员之间要形成共识,努力共同营造关爱氛围,带领失独老人走出伤痛阴影。
背景:
1、计划生育——生二胎
2、失独def.3、自从2001年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相对其它国家速度快、规模大。随着高龄老人的快速增加,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的养老护理问题也日益凸显。
4、数量大。按照已有数据,有些机构做了样本统计:中国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总人数约有1.9亿人,这一年龄段的年死亡率为万分之四,因此每年约产生7.6万个失独家庭,按此统计,中国失独家庭至少已超百万。
5、制度不完善
6门槛高
第三篇:关爱失独老人项目计划书 - 副本
关爱失独老人项目计划书
——石影
一、项目背景
失独老人,是指因为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失独家庭中的老人即被称为“失独老人”。在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中,基于养儿防老和传宗接代的考虑,孩子不仅是血脉的延续,也是精神的寄托,对于失独家庭来说,他们的情感依赖和养老保障自然就成了一个越发凸显的社会问题。失独老人生活方式相对封闭,极易产生被抛弃和疏离感,缺乏与社会和他们直接沟通和交往的机会,社会支持网络相对薄弱,他们在生活、心理、医疗、养老等方面都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与救助。
我们启动“关爱失独老人”这一项活动,旨在通过社区的宣传和介入,在生活、心理减压等方面为失独老人提供帮扶与救助,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
在开展关爱工作前,需提前进行失独老人困难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对失独老人的生活现状、心理状况有初步了解,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
二、项目名称: 关爱失独老人、构建和谐社区
三、服务对象:社区内全体失独老人
四、项目工作团队:
督导:一名,总负责社区内所有失独老人的服务项目。社区负责人:一名,主要负责建立失独老人信息档案、资金评估与申请、组织健康讲座和娱乐活动等。
社工:3名,主要负责协助社区负责人的工作;专业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失独老人
志愿者:名额不限,帮助社区开展工作和对社工内失独老人进行服务。
六、项目目的
1.通过开展关爱项目,丰富部分失独老人的精神世界,使他们走出较为封闭的生活网络。
2.通过开展关爱项目,增加失独老人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助人自助。
3.通过开展关爱项目,加强宣传,使社会大众关注这一群体,让更多人关爱他们。
4.通过开展关爱项目,对社区服务体系作出规划。增进国家对失独老人的帮扶救助政策的完善空间。
七、项目工作内容:
1.社区活动。邀请失独老人参加社区活动,观看或参与文艺演出、参加健康讲座等等。引导失独老人走出封闭,感受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2.小组活动。组织失独老人培养、参加兴趣爱好小组。活动围绕正确认识自己,提升自尊感、自信心等方面开展。通过各类文化娱乐、教育活动来实现老有所乐和老有所学,提升自我的价值感。
3.上门走访。通过直接面对面,一对一的交流,加强与服务对象的情感交流,在精神上给予安慰疏导。并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健康状况,探索建立长效关爱制度。
活动注意:
1、去标签化,活动期间,统一称呼失独老人“叔叔”或“阿姨”
2、考虑服务对象年纪偏大,出行不易,活动时间看天气情况可调整
3、每个活动提前准备相关总结性材料,以备不需之需。
4、活动参与者因时间、社会地位,触动其敏感心态等原因而不愿参加活动,利用各方面帮助,与其交流,尽可能满足其要求,做到相关保证(保密工作等)。
八、存在困难
缺乏专业人才和资源
案例1.余师傅,女,早年生活是夫妻恩爱、母慈子孝,因一场车祸同时经历丧夫和丧子。后卖掉房子搬至外区,也再婚了,但极为害怕别人知道她早年经历,害怕被扣上“克夫”、“克子”的帽子,害怕别人异样眼光,自己又很难走出悲痛,这类人群需要专业心理介入。
案例2.黄师傅,男,聋哑,现患有肺结核和重糖症,残联各方面补助加失独各方面政策补助,生活上并无经济困难问题,但住院行动不便再加本身沟通不便,社区有心帮扶而力不足,需要专业护工资源。
案例3.王师傅,男,经历过插队,遭遇过下岗,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唯一的孩子也没有了,有过上访经历,王师傅认为现有的帮扶政策大程度上还是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强力推动的,更多的是自上而下,而非自下而上展开的,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较低。这种情况下,由第三方社会组织或专业社工介入,更有利开展工作。
九、针对困难采取措施
1、申请资金,引进、购买专业服务
2、积极开发社区已有的资源,充分发掘社区“能人”、利用辖区共建单位,合理配置,提高社区资源利用率。
3、扩大社区影响,创造资源。例如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吸引专业人才和资源的加入。
第四篇:中国失独老人
中国失独老人
字数:1886字号:大 中 小
读博。2008年5月底,女儿在美国遭遇车祸不幸去世。
女儿去世一年半以后,笛妈和老公搬离了原来居住的城市,几乎断绝了和从前生活圈子之间的所有来往,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笛妈说,中国的老百姓活的就是孩子,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共同的话题也是孩子,没有孩子,什么都没有了。
像笛妈这样的家庭,在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百万个。
有关专家推算,1975-2010年出生的2.18亿独生子女中,超过一千万会在2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着有2000万名父亲和母亲,在中老年时失去惟一的子嗣,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
没有孩子,养老院都不收我们
潘教授今年75岁了,他是这些失独者中年纪最大的几个人之一。他在清华大学工作了53年。如今,他仍然没有完全退休,每天弓着问号一样的后背往返于职工家属楼和办公室之间。
当年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潘教授和爱人34岁结婚,35岁才有孩子;而当他到了70岁高龄,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孩子却因为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孩子去世之后,潘教授曾经跑过好几家养老院,想给自己和老伴的晚年找个安置,但所有的养老院都将他拒之门外。按照规定,养老院接收老年人需要子女签字,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给他们尽这个责任了。
在跟计生委领导座谈时,潘教授说:“我71岁时就来找你们谈过这个问题,你们没有解决;现在我又来谈,我不想3年后这个事情还是没解决,到那时候我可能就是一张相片了。”只想死得痛快一点
老庞比妻子大5岁,“文革”时老庞被打成反革命,妻子也被下放劳动10年,回城后她四处找人给他平反,到女儿出生时,老庞已经39岁。
那是计划生育管控最严格的年代,老庞攒够了交罚款的钱,打算再生个儿子,但这事被单位知道后,孩子还是被打掉了。
2007年6月底,女儿突发病毒性脑膜炎,在医院抢救45天后离开了人世。
老庞是中医,擅长针灸,在镇江一带小有名气。给方丈治病的时候,他说起自己丧女的遭遇。在方丈的劝导之下,他皈依佛门做了居士。方丈在寺内腾出一间房给他当诊室,从此,老庞几乎没有回过家。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消息,目前,我国的生育水平远低于1.8的官方公布水平,更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人口红利加速消失、老龄化加速以及未来可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将成为新的重大挑战。鉴于这种现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建议,尽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可考虑全面放开二胎。否则,越晚越被动。
显然,老庞这代老龄失独者已经无法享受到二胎生育政策。
老庞今年70岁,有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他沉默寡言,很少露出笑容。早晨,他在诊室里给慕名而来的人们针灸,空闲时坐下来抽烟,表情总是很凝重。他说:“你问我还有什么要求,我什么要求也没有,我只想死的时候能痛快一点。”
第五篇:社区践行群众路线工作体会:关爱失独老人
文章来 源
w w
w.5 Y K J.Com 1
社区践行群众路线工作体会:关爱失独老人
为了践行群众路线,切实做好关注XX社区失独老人的工作,帮助其更好地过好今后的生活,2014年7月4日星期五,XX社区工作人员再次走进XX街587号楼401号房朱XX老人的家中,看望并慰问这位肢瘫失独老人,老人生于1935年,七、八年前因病肢瘫痪在床,老伴早已去世,去年唯一的儿子也因病相继离开,现独居一人。在走访慰问中,社区工作人员与朱香莲老人进行了亲切交谈,询问了生活状况及身体情况,嘱咐她有困难要及时反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此次走访慰问带给朱XX老人不少心理安慰。大家希望老人放宽心,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情况,并劝导她平时多出去散心。老人对社区的关心深怀感激,朱XX老人说:“自从我生病在床,你们就经常来看望我,非常的感谢你们!”,并表示会好好生活下去。
此次走访慰问只是无数个看望慰问中的一个缩影,XX社区都表示会全身投入到失独家庭的关爱中去,为失独家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在精神上给予她们安慰疏导,使她们走出阴霾,让他们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社会温暖。
文章来 源w w
w.5 Y K J.Co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