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龙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目的是发展乡村旅游
新宁县黄龙农业旅游示范点 >2[WF*“X
XRMYR97
新宁县黄龙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nYcj6?
9”=1 O
2009年4月22日 cF[L6{Oe
总 论 ^11y8[[ W_%p'8,<@DF0x! JkGD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以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结合我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启动黄龙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政府工作计划,发展黄龙农业旅游,势在必行。县委提出了“旅游立县、工业强县、产业兴农、开发搞活”的战略,把旅游作为立县之本,富民之基。我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崀山被评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正在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县内其他旅游区众多,山、水、林、洞要素齐全,唯独缺欠农业旅游这块景区。沉水风光片在县政府门口展出后,县长李小坚说新宁又多了一个亮点,并于2009年3月4日陪同邵阳市委副秘书长谢景容对黄龙沉水进行专题考察,他们认为启动黄龙农业旅游示范点,是崀山旅游的补充,她填补了我县农业旅游的空白。同时对于提高崀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品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W[OjPC~F 4pinZS:C 黄龙三星村是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还有万亩脐橙基地。目前当游客走进辽阔的脐橙园,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黄龙的脐橙已进入世界各国高级超市。这一切已具备了现代乡村旅游的条件,同时,黄龙早就具备传统乡村旅游的条件,黄龙是个古乡古镇、古文化丰富的乡镇。陈毅的祖居是黄龙丰家山,爱国抗日将领陈纯一的家乡也是丰家山,他儿孙健在。黄龙又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龙下街被日寇烧掉一半现未恢复,黄龙的伍公祠、彭公祠是湖南省佛教事务局正式发证的佛教文化中心。县委关于“启动黄龙农业旅游示范点”是县委、县政府英明的决策,也是黄龙开发的一个良好契机。黄龙旅游示范点是一个朝阳产业,一定能顺利成功,硕果累累。R|jt mI?(Lw-_y# {<~oa+“ WRa4g 第二章 开发的项目 3tO= m#udb80�I&(l+ 一、现代乡村旅游 KI@ OEy m a!rZ n 黄龙三星村是湖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单位,他以“新”为特点,家家户户建新房、修新路,改造生态环境和产业设施,新修了生态公园,修建邵阳市内最大脐橙加工厂,并成立了湖南省崀山绿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了全套设施。做到洗果、选果、分级、打腊、包装、运输一条龙服务。修建了能饲养上万头猪的养猪场,建有两个养殖几千只鸡的养鸡场,兴建了一个大娱乐场和集会场,现代农村设施应有尽有。g[D(]t#x >TB”Ez09 万亩脐橙园是新宁县的脐橙基地,他由黄龙村、三星村、新田村、羊坪村、石泥村、合胜村、沉水村、满竹村等八村组成,有脐橙上万亩,万亩脐橙园中有个山顶观景台--铜鼓寨。人民爬上铜鼓寨可以看到整个脐橙的美景。每当秋收季节,游客可以到园中学桔农采果、收果,体验农家生活,品尝鲜果的味道。一次能接纳游客数万人。t“,=]k d@$]/=% 近年来,黄龙的养蜂业发展很快。大养蜂场就有好几个,其中马头岭蜂业公司有职工十余人,年产蜂蜜两万斤,产蜂皇浆数百斤,蜂产品是国家一类绿色产品,他们还准备投资两百万元修建蜂产品加工厂,供游客可选购,蜂蜜、蝗浆、花粉、蝗腊等蜂产品特产。Y#VtZTcT 5f~49(v] 黄龙人近年来搞特种养殖项目多,茶亭村唐文军养山羊三百余头,倪祥柏养竹根猪二十五头,天台村曹××养野猪六头,放养菜兔的二十余户,数百只。c#ahFpsnlw oMb&a0-7u 沉水村拟用地二百亩,搞一个生态农庄,搞种养殖精品,供游客休闲、观赏、娱乐、餐饮、度假一条龙服务。tdCD!rV`{ TrYt(F{t 黄龙大桥是黄龙人民集资修建的民建大桥,也是湖南省的第一座民建大桥。6m~N-2^z q':P9 o*N? 二、传统乡村旅游 z]twh&^1L 6>X9|w 黄龙的名胜古迹很多,沉水伍公祠、黄龙柳山中的彭公祠、甪角庙、乌鹿庙、铜鼓寨是佛文化遗产。丰家山、黄龙古街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龙镇位于扶夷江中游,上至车头村,下至满竹坪,一江碧水七湾八拐、九曲回荡,两岸风景秀丽。特别是上有天花坝,下有桐梓坝,两座大坝横卧夷江,成了两个天然的人工湖,又是天然的钓鱼场,完全可以修建水上乐园,供游客观赏水上风光和两岸美景。S [$Os7 $:RP tG 满竹村地段夷江堤岸,有一块千余米长,百余米宽的贵竹林平地,还有参天的柳树,是个休闲、避暑、钓鱼的最佳场所,满竹村委准备组织群众修一些林间小道,供游客观赏行走。-x%Fy1.CJ~-gE” 车头村有个石鹅山,长三千余米,高三百余米,石山上怪石林立,有文魁、武魁、小石鹅、鹅屁股等石象栩栩如生。石山下高于扶夷江几米处有一条羊肠小道,小道旁有一溶洞,约二千米,洞内怪石林立,图象万千。2007年新宁县电视台进行专题报道,县旅游局要石鹅村封闭洞口,保护地质遗产,待崀山申遗后开发。yP~O C|Z @ptE&m 黄龙山歌是黄龙最典型的风俗民情,黄龙柳山就是古往今来的赛歌场,全县的山歌老手常常到这里来赛歌,来黄龙工作的干部有成绩的百姓就给他编赞歌,有罪过的会送怨歌。如黄龙大桥竣工,山歌歌手就编唱大桥。2H p<(mu>L9Z~(L_ 黄龙农业旅游示范点以扶夷江为中心,用游船连通三个大景区,即:黄龙景区、沉水景区和车头景区。O0~Qh-0~l A7hWAq 黄龙景区:有黄龙大桥、万亩脐橙观赏园、三星村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黄龙古街、黄龙柳山、中沙洲、鹰崖石山等。m%p;>:“R .szc--r{ 沉水景区:有沉水农业生态园、水上乐园、伍公祠、窑址、满竹坪、铜鼓寨、观景台等。rHMr8,J; !D!1%@ e 车头景区:有甪角庙、石鹅山奇径、石鹅溶洞等。Q2 S!}A ~snYf7 3m]8>1e1” -d>YX18' 第三章 项目建设 4r-CF#o g4U`Qf3 一、购建旅游船只,快艇、飞艇搞好水上游览,水上乐园,购买田园观光车(车去船回,船去车回,船去船回)。“P-9SW?',UVlXDebl 二、扩建公路,现有的水泥路都不符合旅游要求,弯多路窄,随着自驾游的高速发展,公路升级,势在必行。&~MM,KML >713H!uj 三、在沉水村修建一个生态农庄用餐、休闲、娱乐、体验、住宿一条龙服务,修建一个水上娱乐园。Ae3=o8p i[r>^U8O 四、开发石鹅溶洞,增强黄龙溶洞景观。'1NZSiv+C? J!”#N}[ 五、黄龙柳山环境整治,改造升级。;]A:(HSZj qQ^ bUpk0 六、景区扶夷江两岸环境保护,造林绿化。 _WB*ArR gg+!e#-X +T*]!9%<`: JXKo zy41 第四章 项目实施计划 G}N T[ 2009年5月成立黄龙农业旅游示范点开发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推进乡村旅游,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持续发展”的原则。按招商形式分股份合作。通过三、五年的发展,黄龙农业旅游示范点必将建立起一个集农业观光、乡村休闲、水上乐园、商务会议、祠庙文化、乡村购物、农家餐饮的避暑名镇。VcpN PU6 j“wbq-n,7 n'@]qG)Z4 ^ygh-[.e,第五章 环境保护分析 Ps=<@,dks }&qr”z4 一、美化环境,公路两旁种草、植树,黄龙柳山严禁倒垃圾,柳山中,设制一些石圆桌、石凳、石椅,修几条石卵路等。l~j{i/> Q ~>=“Yiu 二、满竹坪竹山中修小石路,清理垃圾派人专管,竹子不允许砍伐。u.R u(bPdf@kz 三、加强民居改造步伐,注重生态环境保护。8iKupaaOX 3X]p}]-z 四、扶夷江两岸植树造林,提高观赏品位。[>xGynU0 ptvM>zw'~g +~cW0z wML5T+ 第六章 项目投资估算 ZW>?y$C+ ”F8A:-tR 一、买旅游船只四艘,60万元,田园观光车四台,40万元。/m+q!yi & mbCYvEl 二、修沉水水上乐园100万元。+jIE,N q"%;),@ 三、修沉水休闲生态农庄500万元。Ow7}&;^- i~04P 四、开发石鹅溶洞200万元。]'a9>o jf'#2- 五、景区各村公路整改500万元。yg-uL48q &:ib>EB03= 六、修整黄龙古街200万元。其它400万元。i'}Z>g5D MX.=k> 合计:2000万元。beM}({:` (&x#VmDL 第七章 投资分析 hiN6]jL|O 5$ra4+k0 黄龙农业旅游示范点是新宁县第一个农业旅游示范点,除利用现有条件外,再经过深度开发改造,打造休闲农业、田园观光、度假避暑、乡村旅游这知名品牌,依托崀山旅游,推出黄龙特产,脐橙、蜂产品,预计年消费人数达15万人,经营收入利润300万元,门票收入300万元,合计600万元。a ykNH>#Po TLk=H Gw 第八章 结 论 YLfZ;W|6u b6k'`vLA 综上所述,启动黄龙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目的是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广大农民求业,增加农民收入。黄龙农业旅游示范点,伴随着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号文件的出台,伴随“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中国乡村游”主题年项目的启动,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和县旅游局的大力支持,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的黄龙、我们的乡村游必将更加兴旺、辉煌!3Hli^9&OX_ ,FJVS;NeJ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新宁一家人社区论坛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bbs,原文地址:http://www.xiexiebang.com/bbs/read.php?tid=466 摘 要:在旅游消费由大众观光型转向休闲体验型的今天,面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问题,乡村旅游到底该如何开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开发一套乡村旅游策划开发的基本流程和示范模板是必要的。 关键词:乡村旅游;示范模板;必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 1.1 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出现的旅游类型,是以农村自然资源、农业经济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大中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职和回归自然资源等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其最早兴起于欧洲,不少国家的政府倾向于将乡村旅游看作乡村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在我国乡村旅游的概念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前,我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种以接待外国客人为主的接待型旅游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收入的增加,国内旅游市场开始逐渐繁荣,发展成为至今的创汇型旅游形式。旅游消费逐步由以大众观光为主的单一形式发展成为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生态、探险、自助等多种旅游形式并存的格局。 1.2 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他利用已有的农田、果园、林地、牧场、养殖场,加以美化、修饰,增加旅游接待设施,建成观光农园、观光果园、观光林场、观光牧场、观光养殖场等观光农业项目,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帮助农民摆脱贫困。 (2)乡村旅游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可能。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提供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而发展乡村旅游会促使农民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就能挣钱”、“既不离乡,也不离土”,以地生财,使就业竞争力弱的农民,通过一定的就业职能培训,便可以承担起乡村旅游所需的接待、服务、导游、卫生和管理等工作。 (3)乡村旅游能够提高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度。旅游业是促进人流动的产业,由于人的频繁流动,带动了信息,技术、资金的流动,促进了当地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转变。给他们带去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知识,使他们摒弃小农经济观念,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的素质。 (4)乡村旅游能够促进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乡村旅游的特点之一就是游客的参与性,游客可亲自参与采集、品尝农产品,农产品就地销售,减少了农产品的营销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 (5)乡村旅游为优化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我国农业仍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等是国内农业的普遍现象。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能够带动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人和农产品走出村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国内乡村旅游面临的发展机遇 (1)从宏观方面看,中国新农村建设给乡村旅游带来了发展机遇。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之一,2006年底统计显示,全国共有农村家庭28000万户农村人口将近70000万人,占到全国人口的67%,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 (2)从微观方面看,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发展农村的有效途径。 第一,农村有着可观的投资需求。借助这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开发农村巨大的投资潜力,农村的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工业企业、学校村镇建设以及各项服务设施等都有巨大的投资潜力。而这些设施也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不管是“家电下乡”还是“汽车下乡”,这些政策无非都是想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来向下寻求城市不能给予的经济增长。在一切都追求“利内需”、“利分配”、“保增长”的情况下,乡村旅游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第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当代农村的一种经济产业。当今乡村旅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产业。就当前全球的金融形势来说,还担当着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大责任。与其说是重任倒还不如说是机遇,是全球给中国解决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问题的机遇。 乡村旅游目前的开发状况 (1)乡村旅游不同于景区旅游。 首先乡村旅游需求量大。随着国内旅游的兴盛,乡村游的市场需求逐步增长。城里人希望摆脱高楼峡谷、水泥森林,缓解工作高负荷的压力,荫足怀旧和对自然的向往的需求。其次乡村旅游与休闲度假旅游具有类似的特点。注重休闲和娱乐、健康身心等需求,同时,乡村游很大程度上也存在重复消费的特点。再次乡村旅游强调乡村气息、旅游体验与城市生活方式相结合。乡村气息要突出,如天然的山水,原汁原味的农村风情等。 (2)目前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①最普遍的问题是政府和开发商盲目的搞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认识不到位。就拿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景观乡村嘉年华”来说,他实际上并非乡村旅游的范畴,因为他犯了乡村旅游开发的致命错误,即空心化开发模式。所谓的空心化开发模式就是圈出一块地,毁掉该划定区域内的所有建筑和设施来重新规划开发。空心化开发模式是广泛应用于景区开发的一种模式,然而景区开发远非乡村旅游开发。怎样开发好乡村旅游是在不违背其本质的前提下来规划的,而不是在一块毁掉了的农村里的一块土地上异想天开。乡村旅游游的就是不同于城市的乡村味,而且这种感觉要真实,而并非是让城里人看一块建在农村的农村公园。 ②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一些乡村旅游项目更是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由贪大求全的迹象,其娱乐配套设施与乡村旅游的特点不相符合,高档餐饮、高档洗浴、豪华客房等设施越来越多,这种做法严重扭曲了乡村旅游的根本,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成长和发展。乡村旅游开发示范模板的必要性 (1)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 在中国台湾,农业旅游被认为是面临利润下降、需要新的经济支柱的农民在乡村产业优势的基础上进行的经济选择,是克服低收入和提供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我国大陆的情况也是如此,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业是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指引下陆续发展起来的。但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进而促进农村社区发展从长远来看是一种促进增收的有效途径。 (2)开发乡村旅游的社会效益。 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能为社会提供6—8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极大。而发展乡村旅游会促使农民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和自然资源,实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户就能挣钱”。中国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都接种在广大的农村,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繁荣农村,更能解决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展望。 “98华夏城乡游”,“99生态环境游”等都是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标志。2004年胡锦涛视察上海时又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促进农民增收。2005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全国旅游工作年会上也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业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2006年国家旅游局又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宣传口号“新农村 新旅游 新体验 新时尚”。乡村旅游在国内全面启动。结语 乡村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只有在正确认识乡村旅游最大特点的基础上,改正已有的开发和经营乡村旅游中的一些错误观念,贯以新的、正确的思路才能把乡村旅游开发成为“点石成金”的朝阳产业。所以开发出一套模板作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发展 ——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经济部门的的增多,各地区都开始了 不断开发新的经济部门以求得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兴起让各个 地区将经济发展方向或多或少的转移到旅游业这个无污染的第三产 业中来。各个地区无论是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区或者丰富的人文景 观都开始了对旅游业的不断探索。旅游业日益获得人们的关注,为社 会创造了渐增的经济收入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旅游经济的日益成熟化,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旅游模式 具有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领略农村乡 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 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方 式。乡村旅游已成为以乡村为中心内容,汇聚农村田间文化与农家乐 为规划设计,塑造、凸显与传播特定的乡村旅游地“形象的以体现文 化特色,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并以此吸引游客。为响应党的十六大的号召,我们旅游学院组织了一支志愿伍,奔 赴黄山市太平县的太平渔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同当地村 民就乡村旅游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十一五规划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乡村旅游已被提上了逐 渐重视的日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快速致富,还可以提 高农村文明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创造了发展物质与非物 质的双重机会。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日渐增多的自驾车旅游,短途旅游以及自寻旅游景点。而且现在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寻找回归自然的要求日趋强烈,所以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日益成熟。同时发展乡村旅游还依赖于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乡村旅游发展并不是一定是一帆风顺的,它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所以说发展乡村旅游是一件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形式。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的挑战有以下几点:第一、农民对发展旅游业这项经济形式的认识并不深入,对发展乡村旅游的认可度不够大,对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够高。第二、农村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够完善,乡村旅游需要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较多,一旦宣传力度不够会造成信息的流失,更新的进度跟不上。第三、发展乡村旅游仅仅依赖乡村固有的自然景观或者独特的人文景观,这样久而久之新鲜感失去,不利于吸引游客,即旅游产品单一,亟待开发。第四、开发旅游景区时间久了之后就会造成景区的破坏与污染,由于利益新的滋长会造成过度开发景区。所以开发乡村旅游有待于解决较多的问题。 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解决现今乡村劳动力剩余过多,涌入城市过量,造成城市化压力大等问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一旦发展起来,可以带动乡村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还可以拉动乡镇化企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离乡背井外出打工的农民数量,正符合城市化的健康发 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农民在本地发展经济,不仅是对家乡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是对后代教育的一个承担。 农民在本地发展经济,不外出打工,对于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有着积极的作用,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的探讨也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明确指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应包括社会各阶层和各利益集团之间关系的和谐,区域、社会关系的和谐,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人、自然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教育与社会关系密切,和谐社会的构建必然内在地要求教育的和谐发展,并通过发挥教育的功能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受农村整体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问题愈发凸显,令人堪忧,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因此,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及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重大。所以为农民解决就业问题,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都是为农民 培养下一代所提供的重要方案。所以在乡村拥有发展旅游业的条件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创造催化条件推动其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思想上提升认识,树立大众旅游的观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乡村旅游所获得的益处。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对从业者的培训,农民从事旅游业有必要进行专业的旅游知识教育。第三、加强宣传攻势,全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宣传好可以为旅游景区打造品牌效应,便于让更多人接纳。第四、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政府对于农民发展经济有着宏观指导作用,政府之力必不可少。第五、提升文化品位,突出乡村民俗文化特色,不断的更新才能不断的吸引更多的旅游群体。发展乡村旅游既是一条发展农村经济的快速道路,也是一条推进留守儿童问题解决的有利途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光添彩。 河北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使河北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拥有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但同时,京津等地乡村旅游发展很快,其产品规模、档次、品牌和市场成熟度远高于河北省,对河北省形成了竞争性抑制和区域性屏蔽。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感受自然、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从河北旅游业的发展实践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不仅拓展了产业空间,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进程中,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将对河北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一、河北具有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 河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农业大省,农村面积广大,农作物种类丰富,农业生产类型多种多样,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条件和巨大的潜力。 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市场潜力巨大。河北毗邻京津两大国际都市,区位优势明显,交通通信便捷,消费群体集中。两地人均GDP已突破10000美元,拥有私家车600多万辆,人均出游率3次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游作为自驾游、自助游的首选,越来越受游客青睐,市场前景广阔。 二是自然环境优美,农业资源丰富。河北是我国唯一兼有海滨、平原、湖泊、丘陵、高原的省份,地貌类型多样,自然风光秀美,生物多样性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认定无公害生产基地(企业)2214个、特产之乡115个,迁西板栗、赵州雪梨、沧州小枣、武安小米、平泉香菇、坝上口蘑等具有特定人文历史的特色产品、特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明显。这些独有的山水风光和农业条件构成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 三是农业历史深厚,民俗风情独特。河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绚丽多彩。唐山皮影、蔚县剪纸、武强年画、曲阳石雕、衡水内画、易水古砚以及永年太极、沧州武术、吴桥杂技等,散落分布在广袤的燕赵大地,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对广大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形成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独特资源。 二、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依托特有的区位和资源条件,加快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运用旅游理念打造现代农业,使用农业资源做大现代旅游业,推进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健康、快速发展。 1.成为全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河北旅游、农业部门把握趋势、因势利导,制定出台了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强化标准引领和规范管理,有效提升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家、示范点31家,省级示范点61家,四星级乡村酒店17家。全省休闲农业 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40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新看点、社会投资的新热点和旅游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2.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有效拓展了“三农”空间,增强了乡村经济实力,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了农村开放度,更新了农民思想观念,促进了城乡资源和文明的有机交融,为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承德县新杖子乡坚持休闲农业与发展果品产业相结合、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在全乡建设精品采摘园20余处,休闲采摘区达到1.2万亩,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形成了“一地一景、一村一品”旅游之乡新面貌,成为“山区特色生态型新民居”示范乡。 3.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集生产、加工、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多种资源有效利用的现代综合产业,农民在生产农产品的同时,还可把田园风光、农事文化、农家情趣等转化为旅游产品,使农业功能和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使农产品创造出了更多的附加值,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改善。 4.带动了农民就业致富增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离土不离乡”、就业乘数大的优势。目前河北有400个乡镇和1800个村落开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直接就业15万人。全省71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示范点,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倍。位于京北第一草原腹地的扎拉营村,90%的农户从事旅游经营,日接待游客能力4000余人,旅游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崇礼县黄土嘴村依托滑雪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近50户“农家小院”全年营业收入达50余万元。 三、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河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虽然势头较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与北京、四川等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面临着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型的双重任务。 一是产业素质整体偏低。市场规模小、龙头少,经营项目单一,综合效益不高,基础设施较差,建筑风格单调,行业标准不健全,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服务水平较低。 二是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河北相邻的京津等地乡村旅游发展很快,其产品规模、档次、品牌和市场成熟度远高于河北省,对河北省形成了竞争性抑制和区域性屏蔽。 三是游客需求不断增长。随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入发展,游客已不再满足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低端单一型农家乐,而是转变为以参与、体验为核心的高端休闲度假新需求。河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同质化现象突出,没有与临近区域形成错位发展,产品缺乏特色和新鲜度,对游客吸引力不强。 四、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升的战略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重点扶持,加快培育,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全省培育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0个规模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基地,150个特色旅游专业村,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基本建成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产业、现代农业产业链上的创意产业、乡村服务业的先导产业、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1.加强规划引领,推进科学发展。结合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河北制定了《环首都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确定了7大乡村旅游聚集区,9个主题汽车度假营地和30个乡村旅游节点,对环首都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出了总体布局安排。各市、县应围绕落实和衔接这个规划,在深入调查特色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抓紧编制和修订本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包括乡村旅游点的布局、风格要求和服务规范,引导和鼓励乡村旅游线路开发和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建设,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和文化含量。 2.突出乡土特色,打造知名品牌。一是突出乡土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要特别注重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在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旅游要素上都要体现乡土特色,展示当地文化内涵,让旅客体验独特的文化魅力。二是增强品牌意识。2011年迁西县实施了乡村旅游“十村十点”示范工程,形成了“绿野飘香、秀水田园、栗林花海、长城人家”四大特色品牌,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三是办好特色活动。当前河北不同形式的节庆活动很多,但普遍的问题是缺乏特色、缺乏品位。张北县在原有草原节的基础上,创意引入摇滚音乐等时尚元素,成功举办了中国最大规模的草原摇滚音乐节,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因一节成名。2011年,草原音乐节3天共有20余万人观看了演出,旅游直接收入超过3000万元。各地也应策划推出一批具有浓郁文化特色和地域风貌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在全省形成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品牌体系。 3.加强规范管理,提升产业品质。管理和服务是河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两个短板。我们的主要差距在管理,潜力也在管理。一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导休闲农业企业和乡村旅游点推进庭院改造、美化绿化,完善配套设施,满足游客饮食安全、生活卫生、住宿方便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抓好标准的贯彻实施。严格执行《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和《乡村农家酒店评定》等行业标准,确保规范发展。三是加强示范引导。继续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和乡村星级酒店创建评定工作,对进入“国家队”、“省级队”的示范县、示范点给予奖励,对起不到示范作用的,坚决取缔,取消资格。 4.坚持人才强旅,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实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各地通过组织业务培训、进修深造、参与专项科技研发活动等,对于懂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旅游创业明星、带头人重点培训,形成“培训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效果。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开展“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采用送教上门、联合办班等方式,有计划组织休闲农业企业从业人员和基地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三是拓宽培训渠道。创建一批省级实践培训基地,将教学、培训与实地考察结合起来,定期组织学习观摩。 5.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措施保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引导,特别在发展阶段,需要在政策资金、公共设施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农业、旅游等相关部门要整合各自资源,找准切合点,实现政策、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发挥整体效益。二是各地要把涉农、涉旅的金融政策用足用活,积极与信贷部门协调,针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特点,研究开发金融产品,对经营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运作规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三是加大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结合河北基层建设年活动,重点扶持30个有基础、有潜力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探索旅游扶贫开发新模式。 富文乡葛岭村乡村旅游示范点介绍 一、建设基本情况 富文乡青田葛岭乡村旅游示范点是县政府批准实施的全县第一个乡村旅游示范点,该项目于2010年8月19日立项,2010年11月10日开工,2011年4月底主体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633万元,其中建设工程投资433万元。该项目主要包括农居点整治、景观环境营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现已整治农居12户(重点整治6户农家乐),完成拆危拆旧150平方米,征地3.5亩,庭院改造3500平方米,村道及景观道路改造3600平方米,新建停车场2000平方米,新建350KV的变压器一台,配套完善排污、排雨、供水、亮化、绿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新建占地200平方米的乡村旅游服务中心。目前,新建的停车场和服务中心的相关配套设施以及示范点的标识标牌正在加紧赶制过程中。 二、项目建设特点 1、突出“庭院休憩型”主题 整个示范点的规划和建设,突出了以“庭院休憩型” 农家休闲游为主要特点,充分利用了葛岭的山水特色,强调自然与生态性、休闲空间与周边环境的融入与协调性,打造了纯生态的农家特色休闲游,体现山水农家风光,再现“世外桃源”。该示范点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我乡的乡村旅游档次和品位。 2、注重快速推进 葛岭示范点建设项目涉及的内容多而杂、投资大,且时间紧、工作难度大。我乡作为实施主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积极协同各方力量,从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到竣工,在短短5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拆旧、征地、建设等工作,并按程序完成了审批、招投标和所有项目的建设,对一些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或新增的项目,如将三个服务区合并调整为一个接待服务中心、净水和污水处理漏项情况等,及时进行了规划、报批和施工。同时,我乡成立了纠纷调解组和质量监督组,负责整个项目建设中难点焦点问题的解决及质量把关和监督,认真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引导农民树立大局观念,克服并杜绝攀比心理,以防止农户在施工过程中干预、变动施工方案等问题的发生,实现项目快速、顺利地推进。 3、注重实际效果 葛岭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建立,大大改善了农家乐的经营环境,提高了经营者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了农家乐的品位,游客接待量明显上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村接待游客5.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50%。特别是今年五月项目建成后,游客成倍增长,节假日和周末,游客爆满。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建立农家乐和乡村旅游营销网站、制作折页、对接上海旅行社等形式,大力开展推介和营销活动,打响“葛岭人家”农家乐品牌。同时,利用已建的乡村旅游服务中心和协会,加强农家乐管理,做好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在示范点内,尝试开展“统一对外营销,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分配客人,统一结帐”的“四统一”经营模式。第二篇:乡村旅游发展
第三篇:发展乡村旅游
第四篇:河北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第五篇:葛岭乡村旅游示范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