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例失恋抑郁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失恋抑郁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沈继良
【摘要】:本案例是求助者因失恋及对失恋的不合理认知导致抑郁情绪的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了5次咨询,求助者抑郁情绪得到缓解,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失恋 抑郁 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28岁,汉族,安徽某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合肥某研究所工程师,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父、母都在银行工作,大专文化水平,对求助者教养方式民主,家庭和睦。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2011年1月12日,SCL-90测试结果:
总分157;总均分1.74;阳性项目数46;阳性症状均分2.46。
各项因子分:躯体化1.17;强迫症状1.90;人际关系敏感1.67;抑郁2.23;焦虑1.60;敌对1.67;恐怖1.00;偏执1.83;精神病性1.9;其他2.43。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
总粗分43,标准分54(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3分)为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心情苦闷、抑郁,想哭,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约3公斤,伴有睡眠障碍一个半月,工作效率下降。
(二)个人陈述:
2006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时,我选择在本省一所重点高校读研,初恋女友为出国深造还是同我在一起犹豫不决,为了不耽误女友前途,我主动提出分手,之后失去联系。我努力学习,硕士毕业后工作很顺心,待遇较好。2008年初谈过一次恋爱,半年后分手。2010年12月中旬,同学聚会见到了女友,她却告诉我已经结婚,与我只是朋友,希望我幸福。我极度失望,这么多年很努力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配得上女朋友,期盼很多年的梦想破灭了,以后的人生已经失去了意义。我真后悔当时分手的决定,以为那样才是爱她的表现。现在白天工作忙的时候还可以,独处时,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过去,非常想念女友,一闭上眼睛就是分手时她哭泣的表情,心里有很多话要对她说,很担心她过得好不好,经常想到2、3点才能入睡,睡眠质量不好。不想让父母知道,在家不表露出来。除了一个好朋友之外,没有对人说过这件事情。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发现:求助者眼睛红肿,神情悲伤,愁眉不展,衣着整洁,体态匀称,外表较好,思维清晰,语速较缓慢常叹气,态度谦逊有礼,求助愿望较强烈。
其朋友表示求助者最近一个半月沉默寡言,经常叹气,平时喜欢的运动也不参加,喜欢独处,但工作仍能顺利完成,上班出勤准时。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对求助者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异常三原则判断,可排除有重性精神病,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抑郁情绪的一般心理问题。其问题是由恋爱挫折引起的,为近期发生,反应强度可以理解,不良情绪持续一个半月,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主要表现为:
1、睡眠不好、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2、对未来的婚恋生活失去信心,工作效率下降;
3、情绪低落,消沉,想哭。
(二)诊断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行统一,自知心理问题,主动求治,逻辑清晰,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无家族精神病史,可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较强大,反应内容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月。该求助者的症状是近期发生的,强度并不太重,未出现内容泛化,对社会功能也未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根据CCMD-2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的紧张不安,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并无此类反应,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具有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但这些症状是在近期发生,病程较短,程度不严重,语言流畅,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活动,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三)诊断依据
1、求助者的情绪反应以抑郁、自责、悲伤为主,有自知力。
2、排除了精神病、焦虑症、抑郁症、也排除了严重心理问题。
3、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为轻度抑郁心理问题。
4、病程未超过2个月。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的抑郁情绪。
(四)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无明显生物因素。
2、社会原因:失恋,倾诉对象少。
3、心理原因:(1)无法接受失恋的现实;
(2)不合理信念的困扰;
(3)情绪抑郁的困扰。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
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帮助求助者调整心情,接受失恋的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和生活,改善睡眠。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促进求助者心理问题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技术
1、合理情绪疗法:
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强调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所造成的。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似乎是由于恋爱受挫才导致了抑郁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来自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所引起的。
求助者认为只有和女友在一起的人生才会幸福,努力学习、工作的是完全为了女友,因此失去了女友,一切失去意义。认为自己再也无法喜欢其他女孩子等一些绝对化思维,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导致自我挫败感与抑郁情绪。因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以合理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
2、厌恶疗法:
依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
在求助者手臂上缚上一圈粗橡皮筋,松紧适宜,要求求助者每当回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时,立即拉开橡皮筋,弹击手臂造成疼痛,提醒自己不再去想相关的内容,使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或当前所做的事情上,思维不转换弹击不止。
3、放松训练:
依据交互抑制原理,教求助者做放松训练。每晚睡前一次,30分钟左右。
4、运动:
让求助者每日都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运动,一方面用以帮助求助者宣泄抑郁情绪,另一方面可使其兴奋起来,调节内分泌,使体内多巴胺分泌趋于正常。
(二)双方责任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
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三)时间和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共5次,每次100元。
七、咨询阶段与实施过程:
本案例咨询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分为四个阶段:
(一)心理诊断阶段(第1次咨询):
1、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愿;进行咨询分析。
2、过程:
⑴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⑵做心理测验;
⑶通过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⑷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确定咨询目标; ⑸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
对求助者介绍放松的方法;鼓励求助者每日进行适当运动。
3、布置咨询作业。
为了强化对ABC理论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所学模式,尝试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写出来。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二)咨询阶段——领悟(第2次咨询)
1、目的:加深咨询关系;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2、过程:
求助者表示每日下班去游泳,睡前进行了放松训练,睡眠质量稍有改善,同时,求助者的抑郁情绪仍比较强烈,依旧非常思念女友,在独处时会不停的回忆过去,希望女友在自己身边。咨询师表示理解与接纳。但是求助者没有列出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产生阻抗。
在本次咨询中,共同列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如下: ①失去女友以后再也没有快乐可言;
②女友不和我重归于好是因为我不够优秀; ③我工作的动力和乐趣是为了得到女友的肯定;
④我是个失败者,以后不会有人喜欢我这样的失败者。①和②为其核心不合理信念。
通过思考,求助者认为自己对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兴趣,而且业绩很好,受到领导
赏识,并不是完全失败。另外,求助者表示自己在母亲强烈要求下曾数次相亲,女方都对其比较满意,希望继续交往,只因自己态度冷淡而不了了之,说明自己还是有一定的魅力。
3、布置作业:请求助者在每日特定几个观察点进行记录,记下他每天想到对方的次数和时间长度;推荐其看《苏格拉底与失恋青年的对话》;继续思考自己的第一、第二条不合理信念;坚持游泳及睡前做放松训练。
(三)咨询阶段——修通(第3、4次咨询)
1、目的: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2、过程:
⑴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震惊于自己的记录,在重复性的,循环而用无用的想法当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求助者:现在我还是很痛苦。
咨询师:你是什么时候与她正式结束恋爱关系的? 求助者:4年前。
咨询师:所以你并不是现在才失恋,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这4年当中你就一点快乐都没有吗? 求助者:不是。
咨询师:只是偶尔才会想她,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你这4年的生活过得也很好,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而且在这段时间你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认定没有她就没有快乐了?
求助者:是呀!只是重新看到她,又燃起了我当初的情感。
咨询师:你当初能够痊愈,现在你比以前成熟,肯定能够更好的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求助者:应该是这样。
咨询师:你是一个对待感情很认真的人,她呢? 求助者:她也是。
咨询师:那你觉得她不与你重归于好,还是因为你不如她的丈夫优秀吗? 求助者:是因为她要对自己的婚姻负责。其实我也知道这么多年我们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唉!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咨询师:错过的未必就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不合适的。无论如何,至少现在相遇的时间是最不合适的。
求助者:对,我应该振作起来。
咨询师:希望你向前看,相信时间会化解一切。
在第3次和第4次咨询之间要求咨询者每当回忆或幻想时运用橡皮筋阻断思维。
(四)巩固阶段——再教育(第5次):
1、目的: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他在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
2、过程:
⑴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鼓励求助者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婚恋事情,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⑵心理测验:2011年2月16日,SCL-90测试结果:
总分112;总均分1.24;阳性项目数21;阳性症状均分2.05。
各项因子分:躯体化1.08;强迫症状1.30;人际关系敏感1.44;抑郁1.38;焦虑1.00;敌对1.00;恐怖1.00;偏执1.67;精神病性1.30;其他1.29。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
总粗分28,标准分35(低于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3分)。将测验分数反馈给求助者,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评估:
自述情绪稳定多了,可以在午夜之前入睡,9月初准备参加物业管理师考试,正在备考,偶尔会思念女友,但是不再像过去那样心痛,会按照女友希望的那样也要幸福,目前对其他女孩子确实没有热情,但是相信时间会带走所有伤痛。
(二)他人评估: 1、咨询师的评估
该求助者领悟能力较强,意志坚强,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得到了缓解,能恰当地评价自己,身体症状减轻。2、心理测验评估
SCL-90与SDS测试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已经明显缓解,心理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4】许燕.心理咨询与治疗.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第1版.
第二篇:一例失恋抑郁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失恋抑郁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案例求助者因失恋及对失恋的不合理认知导致抑郁情绪的一般心理问 题。咨询师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其进行了 5 次咨询,求助者抑郁情绪得到 缓解,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失恋 抑郁 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男,27 岁,独生子,汉族,天津某大学硕士毕业,现为某设计院 助理工程师,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庭经济条件中等,父、母退休,大专文化 水平,对求助者教养方式民主,家庭和睦。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2010 年 3 月 2 日,SCL-90 测试结果:
总分 157;总均分 1.74;阳性项目数 46;阳性症状均分 2.46。
各项因子分: 躯体化 1.17; 强迫症状 1.90; 人际关系敏感 1.67; 抑郁 2.23; 焦虑 1.60;敌对 1.67;恐怖 1.00;偏执 1.83;精神病性 1.9;其他 2.43。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 总粗分 43,标准分 54(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 53 分)为轻度抑郁。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心情苦闷、抑郁,想哭,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约 3 公斤,伴有睡眠障碍一 个半月,工作效率下降。
(二)个人陈述:
2005 年本科毕业时,我选择在本校读研,初恋女友为出国深造还是同我在 一起犹豫不决,为了不耽误女友前途,我主动提出分手,之后失去联系。我努 力学习,硕士毕业后工作很顺心,待遇较好。2008 年初谈过一次恋爱,半年后 分手。2010 年 1 月中旬,同学聚会见到了女友,她却告诉我已经结婚,与我只 是朋友,希望我幸福。我极度失望,这么多年很努力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配得 上女朋友,期盼很多年的梦想破灭了,以后的人生已经失去了意义。我真后悔 当时分手的决定,以为那样才是爱她的表现。
现在白天工作忙的时候还可以,独处时,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过去,非常想 念女友,一闭上眼睛就是分手时她哭泣的表情,心里有很多话要对她说,很担 心她过得好不好,经常想到 2、3 点才能入睡,睡眠质量不好。不想让父母担心,在家不表露出来。除了一个好朋友之外,没有对人说过这件事情。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发现:求助者眼睛红肿,神情悲伤,愁眉不展,衣着整洁,体 态匀称,外表较好,思维清晰,语速较缓慢常叹气,态度谦逊有礼,求助愿望 较强烈。
其朋友表示求助者最近一个半月沉默寡言,经常叹气,平时喜欢的运动也 不参加,喜欢独处,但工作仍能顺利完成,上班出勤准时。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
对求助者临床资料的收集,综合其相关因素,家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 大疾病史,对症状自知,有主动求医行为,根据精神活动正常、异常三原则判 断,可排除有重性精神病,结合心理测验结果诊断为抑郁情绪的一般心理问题。其问题是由恋爱挫折引起的,为近期发生,反应强度可以理解,不良情绪持续 一个半月,反应内容未泛化,有很好的自知力,有求治愿望,符合一般心理问 题的诊断。
主要表现为:
1、睡眠不好、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2、对未来的婚恋生活失去信心,工作效率下降;
3、情绪低落,消沉,想哭。
(二)诊断鉴别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行统一,自知心理问题,主动求 治,逻辑清晰,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无家族精神病史,可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较强大,反应内容已经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 响,病程大于 2 月。该求助者的症状是近期发生的,强度并不太重,未出现内 容泛化,对社会功能也未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
根据 CCMD-2 的标准,焦虑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 床的神经症,是一种内心的紧张不安,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出汗和运动性不安等。该求助者并无此类反应,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具有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但这些症状 是在近期发生,病程较短,程度不严重,语言流畅,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 辑思维活动,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
(三)诊断依据
1、求助者的情绪反应以抑郁、自责、悲伤为主,有自知力。3
2、排除了精神病、焦虑症、抑郁症、也排除了严重心理问题。
3、依据心理测验结果,为轻度抑郁。
4、病程未超过 2 个月。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的抑郁情绪。
(四)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无明显生物因素。
2、社会原因:失恋,倾诉对象少。
3、心理原因:
(1)无法接受失恋的现实;(2)不合理信念的困扰;
(3)情绪抑郁的困扰。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初步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帮助求助者调整心情,接受失恋的现实,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和生活,改善睡眠。
(二)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技术
1、合理情绪疗法:
ABC 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A 表示诱发性事件,B 表示个体针对 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 表示自己产生 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强调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 起的,而是由个体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所造成的。这种疗法旨在通过理性的分 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 的问题。
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似乎是由于恋爱受挫才导致了抑郁情绪。实际上,真正原因来自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所引起的。4 求助者认为只有和女友在一起的人生才会幸福,努力学习、工作的是完全 为了女友,因此失去了女友,一切失去意义。认为自己再也无法喜欢其他女孩 子等一些绝对化思维,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导致自我挫败感与抑郁情绪。因 此,运用合理情绪疗法,以合理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信念 代替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
2、厌恶疗法:
依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 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在求助者手臂上缚上一圈粗橡皮筋,松紧适宜,要求求助者每当回忆那些 不愉快的事情时,立即拉开橡皮筋,弹击手臂造成疼痛,提醒自己不再去想相 关的内容,使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或当前所做的事情上,思维不转换弹击不止。
3、放松训练:
依据交互抑制原理,教求助者做放松训练。每晚睡前一次,30 分钟左右。
4、运动:
让求助者每日都进行一定强度的体育运动,一方面用以帮助求助者宣泄抑 郁情绪,另一方面可使其兴奋起来,调节内分泌,使体内多巴胺分泌趋于正常。
(二)双方责任与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 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 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
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 理;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对咨询方案的内容知情 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
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
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 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
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
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遵 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尊重求 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三)时间和费用
每周一次,每次 50 分钟,共 5 次,免费。
七、咨询阶段与实施过程:
本案例咨询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分为四个阶段:
(一)心理诊断阶段(第1次咨询):
1、目的:
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探询改变意 愿;进行咨询分析。
2、过程:
⑴填写咨询记录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⑵做心理测验; ⑶通过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⑷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确定咨询目标; ⑸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6)对求助者介绍放松的方法; 鼓励求助者每日进行适当运动。
3、布置咨询作业。
为了强化对 ABC 理论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按照所学模式,尝试 把自己所有的问题都写出来。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检查越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
(二)咨询阶段——领悟(第2次咨询)
1、目的: 加深咨询关系;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 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2、过程:
求助者表示每日下班去游泳,睡前进行了放松训练,睡眠质量稍有改善,同时,求助者的抑郁情绪仍比较强烈,依旧非常思念女友,在独处时会不停的 回忆过去,希望女友在自己身边。咨询师表示理解与接纳。但是求助者没有列 出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产生阻抗。
在本次咨询中,共同列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如下:
①失去女友以后再也没有快乐可言;
②女友不和我重归于好是因为我不够优秀;
③我工作的动力和乐趣是为了得到女友的肯定; ④我是个失败者,以后不会有人喜欢我这样的失败者。①和②为其核心不合理信念。
通过思考,求助者认为自己对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兴趣,而且业绩很好,受到领导赏识,并不是完全失败。另外,求助者表示自己在母亲强烈要求下曾数次相亲,女方都对其比较满意,希望继续交往,只因自己态度冷淡而不了了之,说明自己还是有一定的魅力。
3、布置作业:
请求助者在每日特定几个观察点进行记录,记下他每天想到对 方的次数和时间长度;推荐其看《苏格拉底与失恋青年的对话》;继续思考自 己的第一、第二条不合理信念;坚持游泳及睡前做放松训练。
(三)咨询阶段——修通(第3、4次咨询)
1、目的:
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2、过程:
⑴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震惊于自己的记录,在重复性的,循环而用无用的想法当中投入了 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⑵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求助者:现在我还是很痛苦。
咨询师:你是什么时候与她正式结束恋爱关系的?
求助者:5年前。
咨询师:所以你并不是现在才失恋,对吗?
求助者:对。咨询师:这 5 年当中你就一点快乐都没有吗?
求助者:不是。
咨询师:只是偶尔才会想她,对吗?
求助者:对。咨询师:你这五年的生活过得也很好,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而且在这段时间你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吗?
求助者:对。
咨询师:那你为什么认定没有她就没有快乐了?
求助者:是呀!只是重新看到她,又燃起了我当初的情感。咨询师:你当初能够痊愈,现在你比以前成熟,肯定能够更好的处理自己 的情感问题。
求助者:应该是这样。
咨询师:你是一个对待感情很认真的人,她呢?
求助者:她也是。
咨询师:那你觉得她不与你重归于好,还是因为你不如她的丈夫优秀吗?
求助者:是因为她要对自己的婚姻负责。其实我也知道这么多年我们都有 了很大的变化,唉!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咨询师:错过的未必就是最好的,但肯定是最不合适的。无论如何,至少 现在相遇的时间是最不合适的。
求助者:对,我应该振作起来。
咨询师:希望你向前看,相信时间会化解一切。在第3次和第4次咨询之间要求咨询者每当回忆或幻想时运用橡皮筋阻断 思维。
(四)巩固阶段——再教育(第5次):
1、目的:
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 建立起新的反应模式,减少他在以后生活中出现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的倾向。
2、过程:
⑴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 识转变扩展到生活的其他领域中;鼓励求助者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婚恋事情,指导求助者深刻领会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的含义。
⑵心理测验:
2010 年4月2日,SCL-90 测试结果:
总分 112;总均分 1.24;阳性项目数 21;阳性症状均分 2.05。各项因子分:躯体化 1.08;强迫症状 1.30;人际关系敏感 1.44;抑郁 1.38;焦虑 1.00;敌对 1.00;恐怖 1.00;偏执 1.67;精 神病性 1.30;其他 1.29。
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结果:
总粗分 28,标准分 35(低于中国常模的分界值 53 分)。将测验分数反馈给求助者,基本结束咨询。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的评估:
自述情绪稳定多了,可以在午夜之前入睡,5月初准备参加英语口译考试,正在备考,偶尔会思念女友,但是不再像过去那样心痛,会按照女友希望的那 样也要幸福,目前对其他女孩子确实没有热情,但是相信时间会带走所有伤痛。
(二)他人评估:
1、咨询师的评估 该求助者领悟能力较强,意志坚强,咨询的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得到了缓解,能恰当地评价自己,身体症状减轻。2、心理测验评估 SCL-90 与 SDS 测试属于正常范围,说明求助者的抑郁情绪已经明显缓解。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钱名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第 1 版.【4】Irvin D.Yalom.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第 1 版.10
第三篇:赵军一例抑郁性一般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抑郁性一般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针对一名女研究生抑郁情绪的咨询,通过收集临床资料,摄入性会谈、心理评估和诊断等方法,发现其抑郁来源于因考研和现实原因与在外地的男友分手导致。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进行了了解与分析,通过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女研究生的情绪趋于平稳。对咨询效果进行了回访、跟踪与评估咨询案例。关键词:抑郁情绪;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
金某,女,23岁,未婚,研究生一年级学生。身高1.65米,体重50公斤,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性格内倾,独生女,家庭经济状况一般。15岁时父亲因病去世。经询问调查,母亲无人格障碍和其他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病史。
成长经历:从小一直都很听父母话,母亲负责其学习教育,对其要求严格。最近2个月,在外地的男友突然提出分手,金某情绪变化较大,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金某前来咨询。
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学习精力减退,注意力容易分散;能正常处理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思维活动正常,睡眠饮食正常。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最近感觉注意力不像以前那样集中,容易走神;情绪低落,空虚;经常无理由的伤心流泪,自己知道那样不对,但控制不了自己,感觉很痛苦。
个人陈述:自己和男友是大学同学感情很好。为了照顾母亲和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回到本市读研究生。而男友是家中的独子,不愿意随她到本市来。考研成功后,而人分手,自己感到很难过,希望早日摆脱这种状况。
三、心理咨询师观察情况:
金某走进咨询室的时候是低着头,显得有些拘谨,但情绪稳定,待人接物比较有礼貌。坐下说话的时候,言谈羞怯,说话声音不大,眼神黯淡,言语思维逻辑正常。
四、评估与诊断
收集临床资料后,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求助者进行测试。
心理测验结果: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为54分,(超过中国常模的分界值50分)。
根据临床观察和心理测验的结果诊断为抑郁性一般心理问题。
(一)诊断依据
1、根据判断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抑郁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反应程度不强烈,只局限在学习和生活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只有两个多月。从除外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样心理问题。
3、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判断,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情绪有波动,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心理异常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
(二)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知、情、意是统一的。对自己的心理困惑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助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人格及焦虑症鉴别: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和躯体疾病史、典型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品行障碍。
3、严重心理问题鉴别:该情绪问题是有因而发,时间较短,强度并不严重,内容尚未泛化,有求治愿望,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消除求助者抑郁状态;帮助求助者接受和男友分手的事实。
2、最终目标:求助者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处理各种生活问题的能力;恢复积极的生活态度。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和使用原理: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歪曲认知和不合理信念,达到改善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求助者原本错误的认知模式,改善现有的心理状态。
(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有知情权和协商权。
4、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5、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定;
6、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3、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咨询师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
6、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三)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1小时。咨询收费:120元/小时。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次 2011年1月5日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通过测验辅助评估诊断;
4、确定咨询目标;
5、用心理学原理解释于某问题存在的原因。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定。
2、让求助者做了抑郁自评量表(SDS),询问咨询的目的,询问金某对分手问题的看法。
3、收集临床资料,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
4、与金某交谈后,运用心理学原理解释问题存在的原因。由于金某存在认知错误。觉得美好的恋情不会属于自己;情绪方面,受抑郁情绪的困扰,不能自己解决;性格方面,内向,个性最求完美,争强好胜。
咨询作业:告诉求助者回家后试着去感受自己的难过,比如大声的喊出来或找个安静的环境大哭一场。尝试发泄之后是什么感觉。
第二阶段:第二次 2011年1月12日
目的:
1、进一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咨询作业反馈;
3、深入咨询。
方法:咨询性会谈、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金某如约来访,询问咨询作业的实施情况,金某讲述:“我知道自己不应该再难过。我总在压抑自己的感觉。觉得伤心也没什么用。自从父亲去世后,我变的很乖、很懂事,习惯了把自己的不开心藏起来,不让母亲担心;渐渐的我习惯了不让周围看到我不开心。所以这次失恋连哭都不让自己痛快的哭。为了完成作业,我的伤心和难过得到一点点的宣泄。”
封闭的心扉已经慢慢打开,金某通过交流变得懂得利用宣泄来处
理自己的难过情绪。
咨询作业:学着去观察自己的情绪,在难过的时候去难过,如果当时不能表达,至少要让自己知道此时自己的难过的。之后找个安全的环境让自己好好发泄一下。
第三阶段:第三次 2011年1月19日
目的: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信念
方法:咨询性会谈、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金某认识到不应该抑制自己的难过情绪。
金某如约来访,询问求助者和男友分手时的痛苦感受,她以前是否有过时,金某想了想说:“那种感觉就像父亲去世离开自己时的痛苦。自己很伤心的缩在角落里,很不舍、内疚、自责,觉得自己不够好,父亲才会去世。而那时的我要装作很坚强,要照顾母亲的感受。我没法跟别人说,只能自己扛着。”
在咨询师的共情和陪伴下,金某表达了那时自己压抑的情绪,并意识到父亲的去世并不是自己的错。
第四阶段:第四次 2011年1月26日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总结
过程:
金某因为人格有完美主义的倾向比一般人更难走出失恋的阴影;再加上金某15岁父亲去世时的心理创伤没有解决,与男友分手勾起了15岁时丧父的痛苦回忆,所以金某很难自己从痛苦中走出来。当失恋的痛苦得到宣泄,而且金某意识到这与丧父的感觉相混,且丧父的创伤得到解决时,金某就能从抑郁的情绪中走出来。经过几次的会谈,金某学会了怎样宣泄自己的情绪。觉得经过几次的咨询,自己不那么抑郁了。对现实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小了。
八、咨询效果评估
在金某的主动配合下,咨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金某自述情绪稳定,学习和生活状态不错。
会谈结束后,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求助者进行测试。心理测验结果: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为45分,求助者已经恢复正常水平。咨询是成功的,效果比较明显。
参考文献:
(1)郭念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2)郭念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3)郭念峰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4)汪向东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增刊。
第四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案例介绍一名因即将面临中考学习压力,而致一般心理问题的初中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进行了心理咨询,针对其非理性的信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有效矫治,指导求助者学会用新的、合理的认知方式,结果很好地改善了求助者的考试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并帮助她学会用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在运用合理情绪疗法的同时辅助放松疗法,使她能以正确的积极的方式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本文详细记述了本案例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咨询的过程。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 放松训练 考试焦虑 一般资料
小林,女,15岁,某重点中学初三学生。她成绩优异,是班里的班长。平时和同学相处得很融洽,是同学学习的榜样,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独生女,自幼身体健康。在读幼儿园时就表现出聪颖可爱的一面,深得幼儿园老师的喜欢。进入小学,因为其母亲是小学教师,对她要求严格,她也很懂事,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母亲一直也引以自豪。在小学阶段,通过了钢琴业余十级。进入初中后,其学习更加刻苦认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习至今,她似乎都没有过失败,从来都是一帆风顺。求助者的性格有两面性: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表现的较内向,听话;在同学面前则能说会道,具有一定的领导才干,在同学中威望较高。为了不让老师同学、家长失望,什么事情她总是努力地做到尽善尽美,记得在初中一年级时,有一次老师检查作业时,很不经意地说了一句:“小林,今天的作业,你写得没有其他同学的整齐规范,以后注意!”当时她非常生气地想:我怎么可以让老师说我的字写得没有别的同学好呢?我是最好的,我一定要比他们任何人都好,我要重新写给他们看,想到这里,她中午没有吃饭,一个人在教室里,写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自己满意了,老师也满意了,才罢休。正因为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才使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也一直受到老师的喜爱,更受到同学的羡慕,但在初三的一次月考中,因为感冒,身体不舒服,状态不是很好,所以没考好,成绩比原来下降了,父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批评了她,同学们也有议论,从那时起她就出现烦躁不安症状,总感觉紧张、焦虑,晚上翻来覆去能入睡,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感到心慌意乱,总感觉到自己学不好了中考也考不好了,虽然能控制情绪,但总觉得不踏实,内心非常烦恼痛苦。去医院看过内科医生,并做了头部的CT等检查一切均正常。心理测验结果:
焦虑自评量表(SAS)分,粗分52,标准分65,提示有中等焦虑。主诉和个人自诉
主诉:近一个月来,最近我感到非常痛苦,烦躁不安,焦虑,睡眠差,上课时易走神,想到中考就更加烦躁,怕让父母老师失望。
个人自诉:进入初中后,求助者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班级前三名。学习上特别勤奋,认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今年春节走亲访友时,亲戚朋友对求助者期望很高,认为她肯定能考上市最好的高中。母亲虽然没有给予求助者以压力,但行为表现出来,每天陪读到深夜。一个月前,一次数学考试求助者得了七十几分,被数学老师批评了一下,自己也懊悔不已,自责自己考这么的分数,以后怎么参加中考?以后上课加倍认真,生怕考试再考砸,可是越担心越容易出状况,两个星期后的物理考试又不是优秀。这样上课时开始走神,注意力难以集中,作业效率也明显变差,不该出错的地方老是出错。一想到几个月后的中考,就浑身出汗,变得烦躁不安。晚上睡觉有时也会翻来覆去睡不觉,故睡眠质量不高,担心长期下去自己会出什么问题,想尽快摆脱这一窘境,前来寻求帮助。观察和了解情况 求助者独自求诊,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衣着整洁,举止得体,对咨询师极有礼貌,有涵养。说话时言语表达流畅,思路清晰,表述自己近日为成绩退步感到恐慌,睡眠质量不高。求助者无重大生理疾病,身体疼痛也无不适感,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评估与诊断: 4.1评估
综合临床所收集的资料,该求助者智力正常偏上,自知力完整,无感知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个性稳定,无重大躯体疾病,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求助者主要问题是不良的情绪反应和行为不适。主要表现在求助者目前尚未从几次考试失误的事件中解脱出来,从而有了焦虑的情绪。其症状表面上与考试失误有关,其实质与求助者存在非理性的信念密切相关,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4.2 诊断
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属于焦虑情绪
诊断依据: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能主动就医,并且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对照症状学标准: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烦躁,睡眠障碍等症状,从严重程度标准看,该求助者的反应强度不甚强烈,反应也局限在考试的范围内,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从病程看,病程只有1个多月,综合以上,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时间也较短,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4.3 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一般不主动求医,有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能主动就医,并且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己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在症状上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和回避,反应也和初始事件本身不相关,持续时间长,大于3个月或半年。而该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没有泛化和回避,而且持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因此排除焦虑性神经症。4.4 原因分析
生物原因:该求助者的问题中没有明显的生物原因。社会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接连几次考试不理想,自信心严重受挫。(2)家庭教育中,父母对求助者期望值过高。(3)学校老师,同学对求助者期望值也过高。心理原因:
(1)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作为优等生,每次考试必须优秀这样才能保证考上最好的高中。(2)学习的目的性就是为了讨父母欢心,在老师和同学的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3)性格上追求完美,争强好胜。(4)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解决。咨询目标与咨询方法及原理 5.1 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分析考试失常引起的非理性信念所导致的情绪困扰,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缓解求助者的焦虑,担心等情绪,并改善睡眠状况。学会了肌肉放松技术,初步控制心理紧张。
远期目标:改变非理性信念和不合理的行为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5.2 方法
本案例求助者认为在学业上必须优秀,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发挥正常,只有考上最好的高中,才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可见其焦虑情绪与不理性信念密切相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了合理情绪疗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论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绪的来源是个体的想法和观念。个体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来改变情绪,并建立起合理,正确的理性观念,促使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
肌肉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是针对身体上各个肌肉群先集中注意使肌肉绷紧,仔细感受并保持肌肉的紧张状态,5秒钟之后,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并注意体会肌肉放松后的松软、无力、温暖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体会情绪从紧张到放松的变化,心情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变得愉悦。5.3 原理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该理论又称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引发人的情绪和行为变化的不是诱发事件,而是个体对诱发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求助者常用一些现实不协调的非理性的认识和信念来分析看待事物,从而产生自我焦虑情绪。通过改变其对事物的非理性认识,态度和看法就可以改变其不良情绪和行为。该求助者就可以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挫折,从而促使身心的和谐发展。
肌肉放松训练的原理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身体肌肉的放松与情绪的紧张是一对互相制约肉的状态。在同一时刻,个体身上这两种状态不可能同时并存。一种状态的出现或加强必然导致另一种状态的减弱或消除。因此,放松技术就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得到深度放松的技术,以放松的状态对抗紧张的状态,从而达到缓解、消除紧张情绪的目的。双方权利和义务
6.1 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咨询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定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6.2 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严格遵守保守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权利: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6.3 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安排咨询次数为5次,每次50分钟。
咨询的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咨询过程 7.1 第1次咨询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立咨询目标。
方法:在咨询开始时,充分尊重求助者。用摄入性会谈法收集求助者的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让求助者做焦虑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52,标准分65,提示有中等焦虑。初步确定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所在。运用解释技术,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使求助者尝试接受该理论,使求助者认识到ABC的关系,使她能结合自己的问题给予初步的分析。
布置作业:建议求助者将自己最近困扰自己的内容记录下来,同时让她写出自己的情绪,行为困扰结果(C)和诱发事件(A),并对其作初步的分析,找出不合理的地方。小结:试图让求助者找出其非理性的信念。7.2 第2次咨询
任务:通过进一步解释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帮助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适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件,而在于自己的认识和信念与现实不协调,找出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并结合求助者的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促使其改变自身的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改变其不良情绪和行为模式。
方法:通过苏格拉底辩论来启发求助者对非理性的信念和行为模式的认识,并代之以理性信念,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
过程:先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在心理问题的核心作用。【咨询过程对话节选】
咨询师:谈谈你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
求助者:以前我没有太在意自己的想法,通过回忆,原来我一直以来对考试成绩太在意,连续几次考试的失利,是我不能接受,也是我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的,各种不好的想法从脑子里跑了出来。咨询师:能具体谈谈有哪些不好的想法吗?
求助者:考试考砸了,也就考不上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也就没希望了,这会让家人、老师、亲戚 们失望,自己也无颜面对他们。作为班长,平时特崇拜我的同学们也会取笑我,总之我心里十分苦恼。(诱发事件A:几次考试失利。具体结果C:我的内心十分苦恼。)咨询师:你是说,这几次考试考差了,你就会考不上重点高中? 求助者:是的,肯定会考不上南开中学的。咨询师:你有什么理由这么肯定呢?
求助者:如果要考上南开的话,每门成绩基本上不能扣分,现在我的数学成绩退步了二十多分,物理又不能保证达到80,两门理科有了这么大的退步,肯定考不上了。(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肯定会考不上南开中学。)
咨询师:那是你自己的估计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你能保证,你的估计准确无误吗? 求助者:(沉默了一下)不能。咨询师:几次考试失利就认为会考不上南开中学,这是你自己的 想法还是有科学根据的?
求助者:是自己的想法。(说完就开始沉默)
咨询师:你的这些想法只是你的主观看法,根本没有科学根据,不能保证会是事实。考试的几次失利并不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差,更不能说明你的知识基础差。其实在我们学校每年考试南开中学的同学中,几乎有一半是在最后一次中考中杀出来的黑马,平时这些同学的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们凭借着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挺进了南开。即使到那时侯你的分数离南开中学的分数差点,还有很多的选择机会,巴蜀、一中、求精„„它们也都是重点高中,每年的高考成绩相当不错呐。你这样想想可以吗? 求助者:那我来试试吧。咨询师:好的,你自己来一下。求助者:这样一想,我的感觉好多了。
通过与求助者的谈话找到了其不合理的信念:考试的几次失利就不能考上重点高中。找到影响自己情绪的想法后,接着再找出理由来反驳这些想法,从而增强自信心。用同样的方法先帮助求助者认识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在心理问题的核心作用,逐步找出其它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还有:
(1)作为班长,应该每次考试都得是优秀,这样才能上最好的高中。(2)只有考上最好的高中,自己才是父母,老师心中的好孩子,好学生。
接着用理性的信念取代非理性的信念,从理性到感悟,从一般到具体就其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让求助者学会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帮助求助者彻底改善原先适应不良的焦虑,紧张,担心等促使其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关键是学会用“希望”“想要”代替“必须”“应该”等,从而使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信念,提高自信心。
逐步建立的理性信念有:、虽然我是班长,我也不可能在每次考试中得到优秀,几次的失误并不说明什么。
2、通过我的努力,即使考不上最好的学校,我仍然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3、我读书不是为了讨父母和老师的欢心,而是为了实现我人生价值,个人成长,以后为社会做贡献。
4、要想成绩稳定,不退步,只有放松再放松。
小结:通过苏格拉底式辩论,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学会用“希望”“想要”代替“必须”“应该”。7.3 第3次咨询
目标:在求助者逐步已经建立合理,正确的理性观念时,求助者反映感觉仍然有焦虑情绪存在,第二次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出粗分44,标准分55。数据显示焦虑情绪有明显减弱,但仍然还有,故考虑运用肌肉放松训练减轻其焦虑情绪。
肌肉放松训练的原理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身体肌肉的放松与情绪的紧张是一对互相制约的状态。在同一时刻,个体身上这两种状态不可能同时并存。一种状态的出现或加强必然导致另一种状态的减弱或消除。因此,放松技术就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得到深度放松的技术,以放松的状态对抗紧张的状态,从而达到缓解、消除紧张情绪的目的。
过程:让求助者在练习时穿舒适、宽松的衣着,去掉一切装饰品,不要带眼镜,尤其不能带隐形眼睛,跟随老师一起做肌肉放松练习。求助者可以坐在椅子上,保持躯体舒服。
咨询师:现在,我们开始做放松练习,尽量做得舒服些,闭上眼睛,按我的指导语紧张、放松某些肌肉群,并注意紧张和放松时的不同感觉。每组肌肉紧张5秒种,然后慢慢放松,保持10秒钟,再做第二次或下组肌群的练习。
(1)握拳曲腕:双手握拳,向上弯曲手腕,感觉手和前臂的紧张(保持5秒)。松开拳头,伸直手腕,自然放松,注意放松的感觉(停10秒)。(2)屈肘耸肩:前臂向上弯曲并外旋,双肩向耳部耸起(保持5秒)。现在放松,体验紧张和放松间的不同感受(停10秒)。
(3)曲项皱眉:头向后紧*椅背,皱起眉头(5秒)。舒展眉头,颈部放松,体验紧张、放松的感觉(停10秒)。
(4)闭眼咬牙:紧闭双眼,咬紧牙关,嘴角向后,双唇紧闭,感觉面部的紧张(5秒)。自然放松,体验放松的感觉(10秒)。
(5)下巴贴胸:将下巴贴近胸部,感觉到颈前部肌肉的紧张(5秒)。现在放松下来(10秒)。(6)拱背挺胸:现在注意后背肌肉,拱起后背,挺起胸部和腹部,你能感觉到后背的紧张吗?(5秒)。现在放松,你感觉很轻松(10秒)。
(7)吸气缩胸:现在深吸气,憋气(5秒)。好,呼吸放松,感受紧张、放松的差别(10秒)。(8)收腹憋气:现在将注意力放在腹部,绷紧腹部肌肉,憋气(5秒),呼吸,(9)提肛收臀:收缩肛门括约肌和臀部肌肉,感觉紧张(5秒)。现在放松(10秒)。
(10)伸腿跷趾:伸直双腿,脚趾向上跷,使脚,小腿,大腿肌肉紧张起来(5秒)。现在放松,全身放松。
(休息5分钟,再重新练习一遍全部肌群)。目标是让求助者初步学会10组肌肉放松。
布置家庭作业:让求助者在家中安静的房间中练习肌肉放松,每天练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随着练习的熟练,每次的时间可减少到20分钟左右或更短一些,日练次数也可减为一次。放松训练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午饭过后一小时或晚间睡觉之前。经过一段时间对紧张和放松的交互练习后,应能在需要时,随心所欲地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要注意的是,放松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必须经过数周乃至几个月的练习,方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因此,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
另外,可用一张表格来记录评定每日的训练情况,用1至5的级别来表示自己达到放松状态的深度。1代表最浅的放松状态,5代表最深的放松状态。由此可以了解自己练习的进展,也便于咨询师的检查和指导。7.4 第4次咨询
目标:继续巩固求助者学到的理性信念和行为模式,懂得自我接受,自我释怀,达到自我成长,和人格完善。检查求助者的肌肉放松训练的记录,在求助者渐进性放松肌肉训练的同时运用想象放松。方法:对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进行及时的阳性强化,并想象放松练习。【咨询过程对话节选】
咨询师:想象在考试过程中马上要发考卷,你也不知道什么样的题,这时候大多数考生可能会比较紧张了,心快提到嗓子眼了,有些人可能全身肌肉就比较紧张,紧张率增高,你这时候全身肌肉紧张,手心出汗,腿脚发麻,想一下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求助者:好的,让我想象一下,(沉默一会儿)„„我可以轻轻地闭上眼睛,刚开始感觉头部很沉重,重重地落在双肩上,双肩沉重,上臂沉重,前臂沉重,重重地落在腿上,我的手心有汗了„„ 咨询师:请你好好想一想,你该怎样让紧张的肌肉变得放松呢?
求助者:我想可以尝试着渐进式肌肉放松,让我感觉一下自己的呼吸,现在我深吸气,憋气(5秒)。好,呼吸放松,(10秒)。头向后紧*椅背,皱起眉头(5秒)。舒展眉头,颈部放松,(停10秒)现在将注意力放在腹部,绷紧腹部肌肉,憋气(5秒),呼吸。咨询师:你现在感觉怎样?
求助者:我感觉好多了,心也平静下来了,整个身体也放松了,不感到紧张了,我想考试时我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了。
咨询师:很好,恭喜你初步学会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在以后生活中多加强练习,平时各部分肌肉放松都做完之后,还可以继续给自己一些暗示语:现在我感到很安静,很放松„„非常非常安静、非常放松„„全身都放松了„„(自己从1默数到50)„„最后睁开眼睛。这样效果更好。
小结:肯定求助者的自我改变,强调咨询要点,使求助者进一步了解自己问题的前因后果,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帮助求助者运用学到的方法和经验应付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促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7.5 第5次咨询
作为最后一次咨询,在咨询中,我第三次让求助者做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出粗分36,标准分45,提示适度焦虑。求助者感觉一切良好,每天睡觉前做一次放松练习,睡眠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她高兴得告诉我她把放松肌肉训练教会了同学们,同学们希望我在心理课上多教大家一些放松技巧呢。在整次咨询中我采取了相对被动的姿态,让求助者处于自动的角色,引导求助者以独立、自主、积极的角色和方式,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处理自己的问题。我是这样结束这次咨询的“通过这件事,你是不是可以从中体会到很多的东西,如如何理性地思考问题,如何对待焦虑而不会被焦虑情绪所打倒,如何让自己快速放松下来,诸如此类的,你好好想了,并应用于今后的生活中,相信你会越来越健康和成熟。”求助者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咨询效果的评估: 8.1求助者的自我评估
求助者的睡眠状况已有良好的改善,心情好转,学习成绩明显稳定。8.2 老师与同学的评估 求助者学习热情高涨,效率高。8.3 咨询师的评估
求助者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粗分36,标准分45,提示适度焦虑。(求助者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应该有一些焦虑情绪,可视为是适度焦虑。)求助者学会简单的放松法,以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紧张情境。9 总结与反思
本案例中,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比较全面地了解求助者的情况,并取得了求助者及父母、老师的信任,并得到他们的配合,适当给求助者减压。在咨询过程中应用合理情绪疗法,认识其不良的认知模式,协助求助者建立理性、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在咨询时我发现求助者即使建立了理性、合理的信念和行为模式但仍然还存在焦虑,就运用放松疗法,对求助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使得咨询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03~305 [2] 劳伦·B·阿洛伊,约翰·H·雷斯金德,玛格丽特·J·玛诺斯著.汤震宇,邱鹤飞,杨茜译.变态心理学(第9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2006年2月第二次印刷:214 [3]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5~6 [4] 梁宝勇主编.变态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134 [5]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121~123 [6] 钱铭怡编著.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2003年3月第13次印刷:233~239
第五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一例初中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姓
名:XXX 身份证号:XXXX 所在省市:XXXXXXX 所在单位:XXXXXXX 一例初中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
XX
摘要:本校初中男学生小峰,多次在全体学生面前受到教师的责罚,内心受到伤害,产生了厌学心态。经过收集小峰的基本资料,与其本人及家人商定了阶段性的治疗目标,主要运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等方法对其进行心理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中度心理问题 认知重建法 系统脱敏法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一般资料
小峰,男,16岁,汉族,七年级学生。父母均为初中毕业,在村务农,家庭美好和睦,经济条件在当地居中上水平。经详细询问、调查,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小峰是独生子,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未接受过正规学前教育,八岁上小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各方面表现都好,在老师和家长眼里是好学生、好孩子。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在升入初中的二个月内我因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兴趣小组和班级板报小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几次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因回答不正确被同学嘲笑并老师批评,课间每当同学以此和我开玩笑时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脸涨红,心怦怦乱跳。放学后看到老师、同学、或自习时看到课本及作业本时,就感觉紧张害怕、心发慌,怕做不好再被老师批评和同学嘲笑。妈妈领我去医院检查,大夫说没什么病,是紧张造成的。我想转学或休学,爸爸妈妈说不用,说找个他们认识的朋友和我谈谈再和老师说说,就没事了,就领我来了。我也想好好学习,但一上课就紧张,在操场上玩还行,挺开心的。希望叔叔帮我,让我见到老师不害怕,最好再和老师说一下,别提问我,我会注意听讲,考试一定能考好。我在小学时成绩都在班级前十名的。
三、观察及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小峰身体和智力发育均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发现,言语流利,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上课的事情时,目光低垂,语速变缓,情绪明显焦虑。
家长反映:小峰从小活泼外向,讨人喜欢,小学考试成绩也很好,但自尊心比较强,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自从被老师批评几次后,一提起上课就不高兴,试图回避,要求转学或在家自学。特别是近几天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也不像以前一样做完家庭作业后主动找同学玩了,父母看此情况十分不放心,带其到医院检查,各项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经人介绍,来进行心理咨询。希望老师指导我们应该怎么做,并帮助他能够像其他同学一样正常学习,克服他在班级学习时的恐惧心理。小峰与家长所述情况一致。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智力水平正常;但由于个人感情受挫,情绪不稳定,导致外部环境适应不良,学习成绩下降。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根据观察以及了解躯体疾病历史、精神病家族历史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的表现排除了器质性精神障碍,重症精神病。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属于一般心理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被老师批评后引发的情绪不良。
2、学习适应力不良。
3、回避态度。
原因分析
生理原因:求助者16岁,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自尊心比较强,心灵容易受到伤害。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呵护,形成了我是最好的,别人不能批评我的错误认知。经历剌激强度较大的负性生活事件,自信心严重受挫。
心理原因:
1、个性因素:过度追求完美,自我要求高。
2、错误观念:老师的批评只是对自己的惩罚,同学的嘲笑是对自己的蔑视,认为自己不应该受到别人的批评,一旦老师批评自己就受不了,感觉糟糕至极。
3、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评价:担心上课后不会回答老师的问题,害怕同学们取笑。
4、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被老师批评的事情一直困扰着自己。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正确理解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同学的态度,改善不良情绪,消除求助者对上课的厌烦,增强学习兴趣,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焦虑水平,改变其完美主义的认知模式;增强其自信心。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主要咨询方法:
1、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又称ABC理论,该理论认为:A是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事件,B是指个体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C是人的情绪和行为后果。人的情绪来自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评价、解释或哲学观点,而非来自事情本身。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只有通过疏导谈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 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认为自己“不好”的认知。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表现,而且分析病人的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通过发现、挖掘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1、系统脱敏法。主要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它的治疗原理是对抗条件反射。恐怖症是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情绪紧张,这种刺激与紧张情绪形成条件反射,因而患者一想到这只能够刺激情境就会产生焦虑。所以沃尔帕认为去除焦虑的积极方法就是解除恐怖对象,消除焦虑:当引起焦虑的刺激存在时,造成一个与焦虑不相符的反应,则能引起焦虑的部分或者全部抑制,从而削弱刺激与焦虑之间的联系。就是采用放松的方式,鼓励患者逐渐接近所恐惧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的恐惧感。系统脱敏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做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虚弱、直至最终切断刺激物与焦虑的条件联系。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害怕上课和与老师、同学接触,内在却是由于对学习环境及过程中某些现象的不正确理解且有完美主义倾向和缺乏自信等认知因素造成的。焦虑行为不断重复和强化,反过来又加剧了认知和个性的偏离,再加上教养方式和学校教育环境等不利因素的加重和催化。如果不及时采用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很强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加以矫正,求助者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及个性成长问题。另外,求助者目前典型的心理和行为异常还没有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还有他特定的年龄阶段,都比较适于采用如上咨询方法。
七、咨询过程:
1、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第一次和第二次咨询):
目的:收集资料,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心理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方法:在咨询开始时,首先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充分接受和尊重求助者,用开放性问题收集详细资料;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让求助者尽情倾诉,与他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咨询阶段
(1)分析问题(第三次咨询)
目的:
①加深咨询关系。
②认识其不良的认知模式。方法: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探讨他产生厌学的原因。布置家庭作业:
①再现事件,找出老师当众批评自己的内心想法及身体、情绪的变化情况,越细越好。
②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写在纸上,每天大声朗读5遍。
(2)治疗的实施
第四次咨询:
目的:
①打破完美主义倾向,建立积极认知。
②学会放松
方法:会谈、认知重建法、行为放松训练、积极自我暗示。
反馈咨询作业:小峰说当听到要当众提问时,就立刻想到“答不好会被同学和老师笑话”、“多没面子呀”。越想越觉得烦躁不安,浑身紧张起来,越想“千万别紧张”就越紧张。小峰说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很困难,有的是问同学后得知的,大声朗读5遍后感觉挺好的。
认知重建:帮小峰识别造成害怕上课的上述消极思维,以及它们出现的场合,识别紧随消极思维之后的问题行为,帮助求助者制止这些消极思维,并建立理想的或积极的思维。如 “我也是一个普通学生,有优点也有缺点”、“即使我没有回答好问题,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笑也是正常的,也包含对我的帮助和理解,不是对我本质的评价”,“别人也会犯错误,也会受到批评,也会被别人笑”等。
行为放松训练:在咨询师的指导下练习肌肉渐进性放松训练,如:坐在椅子上,按手臂、头部、躯干、腿部的顺序,先紧张,后放松的方法,通过了解紧张与放松的不同,最终体会全身放松的状态。无论何时,当出现紧张状态时,都去想放松,通过肌肉的行为放松从而达到心理放松。
布置家庭作业:
①继续大声朗诵优点并积极体会;
②回去后按照咨询师所教放松方法,每天训练1-2次,以达到2-3分钟内迅速放松全身的目的。
第五次咨询: 目的:
①巩固认知重建结果。
②建立焦虑事件等级,并开始实施系统脱敏。
方法:会谈、系统脱敏法、积极自我暗示。
过程:找出求助者上学过程中感觉厌烦的环节,按各环节的程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程度根据0-100单位计。
根据与小峰交谈,共同商定建立的焦虑等级为9级:上学前一天晚上睡前20、早上起床30、出家门40、上学的路上50、学校门口60、教室门口70、坐到座位上80、跟同学讲话90、上课回答老师提问100。
家庭作业:依据设计的焦虑等级,让求助者回家做想象练习,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第六至十次咨询:系统脱敏治疗
分为两个过程:
①想象脱敏。
通过想象唤起求助者对上学的焦虑状态,评估焦虑水平,然后运用放松技术进入放松状态,再次评估焦虑水平,直至焦虑水平达到最低值为止,每次可进行1-3个等级,视情况而定。
建立焦虑等级逐步脱敏,在想象中反复呈现情景,直到焦虑程度降到0,一次治疗可以推进几个等级,经过5至6次的脱敏治疗,求助者在想象老师提问时不再感觉焦虑紧张。
②实际情景演练
在想象训练达到目的后,由母亲陪同进行实际情景演练,从以下几个情景观察小峰的反应:从家里出发准备去上学;走在去学校的路上;走到学校门口;进入学校;走到教学楼前;走到自己的教室门前;进入教室。在每一个具体的情景中,如果小峰出现反应,则就地进行放松训练,达到完全放松状态时再进入下一个情景。
3、巩固与结束阶段(第十一次咨询)
请求助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自己的成长。
八、咨询效果的评估
1、求助者自己的评估:通过咨询,能理解和接受老师和同学以前的做法了,见到老师也不紧张了,上课能注意听讲,不再害怕提问了,还能主动回答问题,下课与同学正常交往、游戏,对咨询效果很满意。
2、求助者现实表现:开朗大方,情绪稳定,能正常参加各种活动。
3、求助者父母的评估:每次放假回家都很高兴,讲在学校的事。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对咨询效果很满意。
4、咨询师的评估:求助者经过咨询后,对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行为表现有积极的认知;情绪比刚来咨询时有明显改善,达到正常水平;能正常从事学习、娱乐活动;求助者的自我评价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