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2013年度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工作委员会对**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元法的指示精神,在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的协助下,我委主动与市旅游局和市文广新局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在征求意见后,拟定了调研计划和方案。在市内调研、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又分别赴开封、洛阳、驻马店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并收集整理了国内一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成功的城市经验资料。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全国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快速、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当前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表现形式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是文化创意和旅游的有机融合后形成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体验经济成熟、知识经济发展、文化和创新得到全球重视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创意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其发展前景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欧盟旅行委员会等有关国际组织的重视。中国的旅游业,过去的发展模式主要以景区为依托,以旅行社团队旅游为运行方式,旅游景区大体分三类:一类是自然景区,二类是近代和古代景区,三类是人造景区。但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旅游的需求也在改变。中国由点线旅游体系转变成板块旅游体系,旅游载体变成一个城市。以景区开发为主转向旅游目的地开发,这需要相关产业的配合,所以旅游和文化创意融合后形成的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旅游业主要有四。
摘节、石榴采摘节等各种节庆活动,涵盖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四种表现形式。我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在全国范围内是走在前列的、是比较好的。
**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悠久的传统城市,也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无限希望的发展中城市。近年来,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在全国找坐标、在中部求超越、在全省挑大梁”的工作思路,依托**文化积淀和工业科技基础,以重大项目带动,以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基础,积极谋划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布局,着力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研究制定《打造**市国家文化动漫创意中心实施方案》,结合**文化特点和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理念,重点谋划动漫业、演艺娱乐业、数字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化旅游业等文化创意产业项目46个,总投资达282.136亿元。目前,加快建设**嵩山文化产业园、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市动漫产业基地、**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等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着力培育登封嵩山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黄帝故里文化产业园区、石佛艺术公社文化产业园、《快乐星球》文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根据《关于加快推进**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布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集聚区。
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量每年保持13%以上的增长率,旅游总收入每年保持13.7%以上的增长率。2012年共接待游客61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00亿元人民币,预计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将超过6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左右;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左右。文化创意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开展“三走进,三**”活动中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2013年09月省旅游局正式出台《关于旅游业支持**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把实验区建设成为以旅游业为驱动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足。
(一)投入和扶持不够。北京、广州、深圳等先进城市在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及土地政策等方面均对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有较大的倾斜和扶持力度。如深圳市在“十一五”期间,市区两级财政共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8.5亿元,并于2009年分别筹建和创建了中国(深圳)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相比之下,我市对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投入的资金有限。
(二)创新动力不足。一是我市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有待完善。目前我市主要是依靠政府投入、补贴来推动此产业的发展,这种发展方式使得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缺乏发展动力。二是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有产业趋同现象,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三是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上缺乏创新和特色,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标志。
(三)创意高端人才短缺。从近十年的经验来看,各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无不得力于各国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仅以游戏产业为例,到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韩国有288所大学或学院设有相关专业,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游戏专业就有106个。目前,我国创意人才的培养,还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需要。尽管专业院校每年培养了大批动漫人才,但由于创业环境、待遇水平等原因,具有一定从业经验的设计及策划人才纷纷流向沿海等发达地区。虽然**市有一所旅游学院,但是在创意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缺乏长于创意、精于创作、动手能力强、谋于市场的复合型高级创意人才。
(四)产业链的延伸还需扩展。目前,我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缺乏产业链的完整性,尚无法充分实现创意产业的最大价值,可延伸的空间还很大。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形成产业链。产业聚集的目的就是把产业的上游研究开发、中游的生产制造、下游的市场营销及衍生产品的开发汇聚在一个比较集中的区域,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发挥产业聚集的溢出效应,使整个行业都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四、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有创意的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推进“一城两带四区”建设,即:中心城区,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带和南水北调生态交通旅游带,华夏文明朝觐区、功夫宗教创意体验区、时代文化娱乐区和城市慢享休闲区,构建新型文化旅游融合、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复合发展的新格局。一是时代文化娱乐区,增加城市文化和城市景观。二是功夫宗教创意体验区。深度开发功夫文化,延伸功夫产业链,活化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岳嵩山的历史文化,建设国际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三是华夏文明朝觐区。整合新郑、新密黄帝文化资源,联动黄帝故里、具茨山和黄帝宫等景区,增强游憩功能,完善旅游服务。四是**黄河国家公园。整体提升和包装沿线景区点,有序建设一批不同主题的旅游景区、特色乡村,大力开展以黄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活动,整体打造黄河生态文化旅游的大品牌。五是古商都文化旅游区。创新大遗址保护开发模式,打造全景展现**历史,适应都市休闲娱乐需求的休闲街区。六是大伏羲山休闲度假区。整合大伏羲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开发力度,打造区域领先的休闲观光百姓喜爱的乐园和**郊野游憩基地。七是市旅游集散咨询服务中心。重点建设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宣传推介、旅游集散、旅游接待设施,力争将其建成全国旅游集散中心示范工程。
(二)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保障体系。一是大力实施智慧旅游工程。
第二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
赵重建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为进一步理清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难题、采取发展措施,以大景区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推进扁都口景区和圣天寺景区建设,促进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根据本职工作,结合实际,紧扣调研内容开展了文化旅游调研活动。
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
由于我县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业起步晚,目前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还不明显。主要表现为:
一是景区规划完善,实施缺乏恒性。扁都口和圣天寺景区虽然制定了发展规划,但是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定位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结合,没有与全局的发展有效对接,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发展措施空泛,建设资金难于筹措,导致规划难于实施。
二是投入不足,发展乏力。由于长期以来文化旅游投资主体单一,多依赖各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缺乏政策保障机制,在具体运作中土地、税收、项目审批、融资 1
等方面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
三是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张皮”现象。景点开发除靠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自身缺乏能力进行景点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四是文化旅游主导产品不突出。虽然我县在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上,主要打造万亩油菜花田原风光品牌,但文化资源的研究、挖掘和包装与文化旅游业的结合度不够,文化旅游产业缺乏主导产品,整体形象不鲜明,市场影响力不大,产业效能未能发挥。
五是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县文化产业从创意、策划,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
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南丰乡以万亩油菜花为主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区位优势。国道227线贯穿南北,交通和区位优势
十分突出,容易进入过往游客的视线;
三是干部优势。有两支好的干部队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乡村干部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文化旅游干部队伍,为宣传民乐、服务游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是群众优势。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民乐人民,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
根据民乐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认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
一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主要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结合227线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油菜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体验农家风情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是发展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旅游。民乐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农村的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在圣天寺景区一年一度的新观音庙会,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会自发聚集到这个地方。老的烧
香拜佛,年轻的唱歌嬉戏、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在扁都口景区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风俗,以观赏油菜花田原风光为载体,不断丰富群众文艺生活,体现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农村饮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土”和“特”,民乐南丰乡炒面庄村的青稞面搓鱼子、辣油菜、酸奶子、牦牛肉干等地方风味特色远近闻名,对过往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南丰乡和山丹马场为主的油菜花,打造“生态田原休闲”风姿,使之与绿油油的稻田和金黄黄的油菜相依为伴,真正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建议:
一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县直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道路通
讯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帮助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资源。
二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文化旅游功能。
三要注重抓好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开发。要筛选出能显示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品。要在保留其古色古装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对一些民间艺术品或古建筑物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要加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四要注重文化旅游队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的职能作用,千方百计吸引旅游管理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的农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三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打造全区文化旅游产业的会议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本乡实际,紧扣调研内容,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开展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活动。
一、乐居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苹果、水稻田园风光独具特色,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基础设施优势。全乡水利化程度高,三面光沟渠纵横交错,抗旱水窖遍布地块,为发展农村文化旅游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三是区位优势。昭大公路贯穿南北,渔洞水库专用线途径乐居、上街两个村,洒渔河烟柳与乐居、上街两个村遥遥相望。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容易进入过往游客的视线;
四是干部优势。有两支好的干部队伍,一支是靠得住、有本事、能干事的村级干部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乡级干部队伍,为宣传乐居和服务游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五是群众优势。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乐居人民,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乐居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
根据乐居现状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认为乐居的文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
一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可以依托科技示范园,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昭大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庭院果园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夏秋季摘果子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发展水面养殖业观光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周家口子水库、桃树井水库从事水产养殖,还可以在水库周围添置一些必要的设施,方便游客垂钓和打捞;还可以设置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劳动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是发展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旅游。乐居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农村的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一年一度的新观音庙会,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会自发聚集到这个地方。老的烧香拜佛,年轻的唱歌嬉戏、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风俗,以农村老年协会为载体,不断丰富群众文艺生活,体现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农村饮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土”和“特”,乐居的野菜、豆干、腊肉远近闻名,对过往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以乐居大河土地整理项目为契机,顺河绿化,打造“乐居烟柳”风姿,使之与绿油油的稻田相依为伴,真正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三、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建议: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区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区直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道路通讯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帮助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资源。
2、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文化旅游功能。
3、注重抓好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开发。一是要筛选出能显示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品。二是要在保留其古色古装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对一些民间艺术品或古建筑物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4、要注重文化旅游队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乡文化站的职能作用,千方百计吸引旅游管理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的农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
来自
第四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按.........................的要求,为进一步理清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找准发展难题、采取发展措施,以大景区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推进....景区和.....景区建设,促进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根据本职工作,结合实际,紧扣调研内容开展了文化旅游调研活动。
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
由于我县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业起步晚,目前正处于开发建设阶段,旅游产生的经济效益还不明显。主要表现为:
一是景区规划完善,实施缺乏恒性。扁都口和圣天寺景区虽然制定了发展规划,但是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定位没有很好地与实际结合,没有与全局的发展有效对接,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特色不突出,发展措施空泛,建设资金难于筹措,导致规划难于实施。
二是投入不足,发展乏力。由于长期以来文化旅游投资主体单一,多依赖各级财政投入,招商引资力度不大,缺乏政策保障机制,在具体运作中土地、税收、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难以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领域。
三是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形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张皮”现象。景点开发除靠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自身缺乏能力进行景点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四是文化旅游主导产品不突出。虽然我县在文化旅游产品的打造上,主要打造万亩油菜花田原风光品牌,但文化资源的研究、挖掘和包装与文化旅游业的结合度不够,文化旅游产业缺乏主导产品,整体形象不鲜明,市场影响力不大,产业效能未能发挥。
五是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我县文化产业从创意、策划,文化产品的生产、包装和营销各个环节都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
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
一是产业优势。南丰乡以万亩油菜花为主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为发展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是区位优势。国道227线贯穿南北,交通和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容易进入过往游客的视线;
三是干部优势。有两支好的干部队伍,一支是靠得住、2 有本事、能干事的乡村干部队伍,一支是作风硬、吃得苦、能力强的文化旅游干部队伍,为宣传民乐、服务游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是群众优势。广大纯朴、勤劳、善良的民乐人民,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
根据民乐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历史文化发展特点,认为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可定位于:
一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主要发展种植业观光旅游。结合227线公路沿线引导群众发展油菜种植,根据节令适时开展春季赏美景、体验农家风情活动,推动农村旅游经济,带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是发展地方民俗风情体验旅游。民乐人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常迎合城市人到农村的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在.....景区一年一度的新观音庙会,四面八方的男女老少都会自发聚集到这个地方。老的烧香拜佛,年轻的唱歌嬉戏、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 3 力。
2、农村节庆旅游。在....景区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风俗,以观赏油菜花田原风光为载体,不断丰富群众文艺生活,体现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
3、农村饮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土”和“特”,......村的青稞面搓鱼子、辣油菜、酸奶子、牦牛肉干等地方风味特色远近闻名,对过往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和......为主的油菜花,打造“生态田原休闲”风姿,使之与绿油油的稻田和金黄黄的油菜相依为伴,真正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美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四、发展文化旅游业的建议:
一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县直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道路通讯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帮助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的旅游文化资源。
二要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文化旅游功能。
三要注重抓好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开发。要筛选出能显示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旅游品。要在保留其古色古装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对一些民间艺术品或古建筑物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要加强农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四要注重文化旅游队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的职能作用,千方百计吸引旅游管理人才,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的农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五篇:文化创意产业调研
借文博之鉴念文化真经
全力助推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参加第十届深圳文博会感想
5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委宣传部组织的第十届文博会参观学习活动,通过到文博会、洛可可设计公司、华侨城等地实地观摩学习,对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和文化创意的内涵有了进一步了解,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发展信心和决心,感受颇深。
一、印象文博---第十届深圳文博会举办的重要意义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国际门户,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文博会。深圳文博会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性文化产业综合性会展,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最具实效和影响力的展会。文博会作为一场文化盛宴,吸纳了全国各个领域的文化,也促成了许多新型的文化理念。此次文博会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精品化、规范化”的办展方针,突出展示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影视动漫、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艺术、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工艺美术等重点文化产业领域和代表行业水平的文化企业、产品和项目,以及文化出口品牌企业、产品和项目,突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盛会的优势,将更多专业领域的优质会展资源注入文博会,引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打造“我国文化产业走上世界的国际知名品牌”。
经过十年的经营,文博会已然从成长期进入了成熟期,作为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的重要平台,文博会促进和拉动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基层宣传工作者有义务挖掘地区文化创意潜力,作为有
着丰富文化底蕴和氛围的大石窝镇更具文化发展优势。
二、学习文博---全面分析大石窝镇文化创意资源
大石窝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得天独厚的汉白玉文化、经文化蕴育陶冶了大石窝人“石乡精神”的传承,“石作文化村落”2006年入围首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石一寺”是大石窝快速发展的金名片。南河村、水头村两个北京最美的乡村分距大石窝南北,带动了全镇24个村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崭新变化,石材开发、现代农业、民俗旅游、文化创意四大主导产业强势推进,经文化、石文化、生态文化蓬勃发展。
(一)云居寺“经”文化
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石经刊刻始于隋大业年间(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共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象这样大规模刊刻,历史这样长久,的确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北京的敦煌”、“世界之最”。“房山石经”是一部自隋唐以来绵延千年的佛教经典,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上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另外,这里即将开建的国际石经文化园,集文化传播、教育、旅游、养生、休闲等于一体,通过多媒体手段,全景展示云居寺石经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文化园内将建国际佛学研修培训中心,吸引全球信众到此交流心得、探赜索隐。
(二)汉白玉“石”文化
房山是汉白玉的故乡。因其品质之高,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1998年国家建材局石材质量监测中心和中国石材工业协会评定出83种新特石材,房山区大石窝镇高庄汉白玉被评为M1101号,业内人士称之为“中国一号”。大石窝石材加工、雕刻的历史悠久,大石窝镇的汉
白玉和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闻名海内外,产品不仅在故宫、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世纪坛等一批重大建筑上都有应用而且还被喻为“京郊走出国门第一镇”。日本北海道中国公园、加拿大枫华园、新加坡国家森林公园、埃及中国公园、德国柏林德月园、美国的纽约唐人街等石材工程均由大石窝镇的石材企业进行加工安装。2004年8月份大石窝镇石雕产业建设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成为国家级特色小城镇,石刻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申报之中。2007年底大石窝镇石作文化村落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大石窝文化艺术底蕴效应,着力做强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举办石雕创意大赛、书画雕刻大赛、石雕作品洽谈拍卖会等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文化资源,提高石雕产品的文化创意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生态文化
近年来,大石窝镇大力发展南部现代农业区和以有机蔬菜为主线的生态旅游带。积极实施农业区域经济开发,北部林果采摘基地有菱枣、核桃、柿子、皇御鸭梨和御塘米基地,西部和南部为绿色农业产业基地,而且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南河村有机蔬菜基地成为全市第一家,产销两旺。南河村是全镇设施农业的龙头村,在全村大面积推广绿色蔬菜种植,“南河牌”蔬菜获得了有机蔬菜认证,成为了房山区唯一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大石窝镇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南河模式”,不断加大发展绿色产业力度,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增收,镇域南部形成了以南河村为带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带。南河村先后获得“首都文明村”、“市级五好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在2006年“寻找北京最美的乡村”宣传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北京最美的乡村”。
三、深思文博---用先进经验助力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通过对文博的所见所闻,结合大石窝镇地域发展实际,深刻思考,认真梳理,对于推进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产生如下建议:
(一)提高镇党委、政府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
一是加快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步伐,设立镇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尽快出台创意产业相关政策,如制定《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大石窝镇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二是建立创意产业专项基金,对于起步阶段的产业园,在技术研发、土地使用、人才引进、资源整合、税收减免等环节上,给予财政政策扶持。三是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成立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办公室,对已经建立的创意产业启动创意产品实行登记备案,有效地保护创意设计人的权利。四是建立创意产业发展的统计评估体系,制定《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为各类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清晰实用的指导和客观依据。
(二)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活力。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建立政府主导型的文化产业开发机制。文化产业是一项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开发也需要各方面的联合和配合。因此政府要按照管办公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努力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由管理系统向管理社会四个方向转变。要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理顺国有文化资产的产权关系。要按照公益性单位与经营性单位相分离的原则,理顺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的关系。对可以进入市场的行业应逐步取消政府的财政投入,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同时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扶持一些难以市场化的行业和部门,保护大石窝镇的文化资源。
(三)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要充分挖掘大石窝悠久的石雕文化艺术底蕴和内涵,加大汉白玉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力度,加工出游客便于携带的、精致的石雕旅游纪念品。二是要赋予石雕作品书画艺术等文化内涵。政府要继续搭
台,通过举办石雕创意大赛、书画雕刻大赛、石雕作品洽谈拍卖会等活动,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文化资源,提高石雕产品的文化创意价值,创造出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产业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只要我们抓住时机、善于创造,大石窝镇的文化创意产业一定会成为经济文化发展新的增长点。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生命力的大石窝镇文化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