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01:0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第一篇: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姓名:王琼

专业:汉语言文学三班学院:文学院

学号:1009114034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唐三彩雕塑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在文化方面的也不甘落后,更胜一筹。从古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同时,非遗文化的保护日益受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也开展了不少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但是究竟保护的效果如何还应当及时的关注和了解。为此,就我的家乡洛阳的非遗文化之一唐三彩雕塑,我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提起唐三彩雕塑,大家一定会联想到美丽的洛阳古都,因为唐三彩最早出土于洛阳。国内外游人来到洛阳一定会带唐三彩雕塑留念的,并且对此做工赞不绝口。洛阳是九朝古都,要说其中的非遗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单单说唐三彩雕塑是因为最了解,第一:在洛阳分部的地区比较的密集并且离我家近,调查了解着比较的方便;第二:唐三彩雕塑起自古代,其雕刻成品及其做法挺令我好奇的,一直想要好好了解一下;第三:历史史书学习过一点这个方面的知识。所以,此次寒假中,我重点去了龙门石窟地区的唐三彩卖点和其出土地邙山地区,并且收获不小。

确定了唐三彩为本次我的非遗文化调查对象,我首先找到了高中学习过的历史书,并且在网上搜索了图片和其大概的内容。然后自己带着这些已经了解的一点知识来到了洛阳邙山地区的一个小地方,那里是唐三彩最先出土的地方,因此对于我对唐三彩的了解帮助极大,甚至可以更好地让更多的人了解唐三彩,进而更好地保护我们洛阳地区的非遗文化。

通过网络的了解以及等地人们的介绍,我知道了早在古代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经会制作瓷器,掌握了这些陶业技术,这就为唐朝时期洛阳唐三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三彩的生产距今已有了13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仅融汇了中国国画的精华,并且兼有雕塑等工艺的美术特点,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巧夺天工。我们知道,我国古代就是天朝大国,尤其是在文化、雕刻等技术方面举世无双,所以造就了举世无双的洛阳唐三彩,并且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据当地人介绍,唐三彩看似美观,但是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它以经过精工细作并加工过的土作为其胚体,然后又用含有铜、铁、钴、锰、金等多种矿物质作为釉料的着色剂,并在釉中加入了适量的炼铅熔渣和铅灰作为了助剂,这样才是制作一个唐三彩雕塑的必备材料和步骤。接下来就是制作的过程了,先应该把素坯倒入窑中烧,这也是制作瓷器最先的步骤,陶坯烧成后,才加上釉彩,再次的放入窑中进行灼烧至800摄氏度左右,这样就制成了色彩斑斓的图形。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铅釉的流动性很强,所以我们在烧制的过程中要让釉面尽量的向四周扩散流淌,当各色釉相互交融浸润的时候,就形成了及自然而又斑驳绚丽的色彩。听完这些介绍后顿时就惊呆了,原来古代人技术这么的高超,原来一个唐三彩需要这么细心的工作、这么复杂的过程,唐三彩也的确是一种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传统工艺品,我为我们洛阳,我们国家拥有这样的非遗文化而感到自豪。

一直以来大家都说惯了洛阳唐三彩,可是,为什么叫做唐三彩呢?为什么是洛阳唐三彩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又进行了再次的了解和询问。我们都知道洛阳是古都,在唐代时期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的发达,而以前的瓷器技术几乎

都在这里,这就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原来,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的颜色有黄、绿、白、褐、蓝、黑等等许多,但是却以黄、绿、白为主色,所以这三种颜色在唐三彩中是所见最广的,人们因此把这种以三色为主的雕塑称为“唐三彩”;又加上唐三彩最早,也最多出土于洛阳,因而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洛阳非遗文化也非其莫属。

邙山区属于河南省洛阳市的孟津县,由于当地现在经济与现在洛阳市区的发展还相差甚远,而这里又是唐三彩的发源出土地,为了唐三彩这样一种高超的民俗技术,国家特列为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尽心的保护和发扬。而我们洛阳市为了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特地鼓励当地唐三彩的发展并且给予了重大的帮助,也让各地的游客见证了美丽的唐三彩,并且拥有了接触和了解其的机会。

邙山了解到了的唐三彩制作过程着实让我叹为观止,赞不绝口。回到家中,还觉得不够,因此我又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洛阳非遗文化——唐三彩的其他内容,又更加深入的知道了一些更加详尽细小的内容。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毫无疑问,已经知道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可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品种繁多,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多为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子,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

据人们对唐三彩各类雕塑的喜欢程度上来看,较多的人喜欢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扬,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撕鸣,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至于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了不同的性格特征。例如: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着色彩艳丽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鼻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等等。这些形形色色的雕塑不仅受到了人们的喜欢,而且也足为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精品。

学过了中国古代历史我们知道了古代人们去世后需要陪葬品,那么在唐代,唐三彩出土后在那个时期最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用于陪葬。因此对于唐三彩的烧制也更应该精益求精。据了解,在制作上面所介绍的人物俑 的时候,为了增强人物形象的质感,特地的采取了“开相”的工艺手法,即对人物的头部多不加施釉,仅仅涂以白粉;而对于唇和面颊上,则添加了朱红色;甚至对于眼眸、眉睫、胡须、帽巾或者花钿等,都用墨或彩色来描画,以增强写实效果。这样的话,栩栩如生的唐三彩雕塑也变成了高贵的陪葬品,不仅美观,而且贵重。

作为现在洛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唐三彩,其地位并不亚于龙门石窟、关林庙、河洛大鼓等等的其他非遗文化。它以自己的民俗文化著称于洛阳,著称于整个中国,著称于整个世界,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宝库中的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它虽然没有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那样的高大雄伟,也没有河洛大鼓那样的气势磅礴,但是它以自己精细典雅的做工以及自己那绚丽多彩、栩栩如生的画面和形象而闻名,并且博得众人的喜欢和热爱。

走访了孟津邙山唐三彩的发源地,又翻阅图书、史书,甚至借助网络我了解了以上的各方面知识,接下来我又走访了几个唐三彩特卖地,并且重点来到了龙门石窟。沿着龙门石窟附近的商业街步行,不时的就会唐三彩精品卖处。进入观赏一番果然名不虚传。人物俑神态各异,衣服色彩真的不尽相同;动物俑也动作各异,又飞奔的马、橫蹲的马等等;另外也有各式各样的唐三彩物品,包括水器、酒器、文具、家具等等。色泽艳丽,各式各样,这一番景象真的令我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里的唐三彩店已经开了好长时间了,因为距离龙门石窟近,所以好多来参观龙门石窟的游客顺便回买来作为纪念品。看到那些游客拿到唐三彩那种饱满满足的神情,以及他们对洛阳唐三彩的称赞,我的心里感觉非常的自豪,我为我们洛阳有这样的非遗文化而感到自豪。

总之,我对于这次亲自对非遗文化之一唐三彩的调查还是比较的满意的,因为我自己不仅翻阅了大量的图书史书,而且上网了解了更多、更详尽的内容,而且自

己亲自进行了实践,亲自走访了孟津邙山唐三彩的出土地,以及唐三彩的重点展览卖点之一龙门石窟商业街。我想,通过我这一次的调查,不仅可以让我深入的了解我们洛阳的非遗文化,增长了我的知识和见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配合了国家及洛阳市政府对非遗文化保护和宣传的政策,顺应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将会更能增强我们大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宣传意识,扩大洛阳唐三彩雕刻艺术的影响范围。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宣传和保护我们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在现实的时间和学习中,应当更加全面的关注非遗文化,为我国科学文化软实力注入新的生机!

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班级:61131P姓名:宋恒光学号: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至此,我国已经有了“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标志”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歌曲”,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悠悠中华五千年,散落在各地的古村落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结晶,是镌刻着人类智慧光芒的“活化石”。中国的村落遍布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江南水乡之唉乃,茫茫草原之炊烟,东方海岛之渔村,西北山中之人家,黄土高原之窑洞,东北密林之木屋,西南边陲之寨子„„千姿百态,魅力迷人。但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演进,许多历史街区、古镇、古村落正遭遇着被忽视、甚至被毁灭的命运。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居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带着这些疑问和担忧,我们来到了张家港金陵纺织调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雷沟大布”。

雷沟,为南北向河道,延绵数十里,东系后塍集镇,南至砂山,西傍香山,北通长江,是长江沟通东横河的一条古河道。

雷沟沙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成陆于北宋初年。该沙土质干松,适宜棉花生长。棉花能捻线织布,至元代,已形成“家家纺纱,户户机声”。此布土经土纡,布长四丈三尺,布宽八寸三,故谓“大布”。该布产于雷沟沙,以“雷沟”命名,故曰“雷沟大布”。该布柔软厚实,坚致细密,吸汗性强,又极具保暖性,堪称冬暖夏凉,深受百姓喜爱。

雷沟大布以手工纺纱,旧式木机织造,采用天然植物染色,染织技艺精湛,用途广泛,曾热销海内外,乃民俗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如今,雷沟大布织染工艺已列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雷沟大布最初为土纺土织,俗称“杜经杜纡”。为人工剥籽,人力弹花,纺轮捻线,手摇纺纱,手工织布,初为手工穿梭,光绪年间改手穿为为拉梭。随着铁木机的诞生,工效大大提高,劳动强度相应减轻。

旧时为每家农户“一朵棉花做到头”,后来有了专业分工,促进了雷沟大布的大发展。雷沟大布的区域范围,东至闸上,南至周庄、散墩、白丰,西至岐山、仓廪桥,北到王家埭、塘坊圩、张家埭、大圩埭,约20余平方公里。以后又辐射到沿江一带。同时,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形成很多布庄及染坊。

早期,雷沟地区民间纺织分散到家家户户,民国时期,私人办厂已有萌芽,形成了纺、织、染、销一条龙,解放后,雷沟地区先后成立了后塍、南沙、闸上等棉织社,后又发展为色织厂,袁家桥漂染厂等。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办

起了村办纺织厂。随着市场形势变化,位于雷沟河边的金陵纺织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集体传承人。

传承代表人金陵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胜良,20多岁进纺织厂,极其熟悉雷沟大布的纺织工艺。

2010年5月,金陵纺织有限公司投入资金,成立了这个“雷沟大布”陈列馆,同时,借助上海世博会的东风,向全世界展示雷沟大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公司还积极申报“雷沟大布”商标,借助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无形资产打响企业的品牌。

来到了张家港金陵纺织,工作人员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该公司的基本情况,我们了解到,日前,张家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沟大布”项目保护传承研讨会暨民文协会理事会议在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举行,金陵纺织女工凭借过硬的技术本领和高度的责任感,光荣地接下了“雷沟大布”的传承棒。我们还了解到,原来金港镇“雷沟大布”在明末清初就有很大的名气,乾隆年间出口东南亚各国,是京城的贡品,其优点为坚韧耐用,穿着舒服,保暖性强,在纺织方面有着较高技艺,是典型的传统手工纺染织技艺项目。目前,金港镇已将“雷沟大布”成功申报为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有相应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经过论证,现“雷沟大布”由张家港市金陵纺织有限公司集体负责传承,而金陵纺织女工成为这个项目的具体承办人和实施者。接到这样值得骄傲的任务,张家港市金陵纺织公司尽快投入资金筹建“雷沟大布”陈列馆,着手申办“雷沟大布”商标,借助“非遗”无形资产打好企业品牌,取得社会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双赢。金港镇下一步将深入民间挖掘研究“雷沟大布”的历史、产地和整个生产流程,为成功申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准备工作。

成立班子,考察南通纺织博物馆、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饰展览馆等知名展馆,注册商标“雷沟大布”,会同金港镇文体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起收集和雷沟大布有关的资料及原始纺织工具„„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今年5月,金陵纺织有限公司“雷沟大布陈列馆”正式开放。我们这次也很荣幸的参观了“雷沟大布”陈列馆,看到了一些即将消失的珍贵遗产,我们真的感慨万千,陈列馆布置得朴素典雅,从雷沟大布的由来、形成到发展分布,从工艺设备、品种用途再到传承利用,馆内以图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做了完整的阐述;如今已很难见到的纺车、戽车、织机、染纱绞棒等各种传统纺纱织布工具在陈列馆内诉说着往事蹁跹,极具文化韵味。

展示雷沟大布百年风采一边积极筹建陈列馆、周密布馆,一边金陵纺织又想方设法要尽快地让当今世人更多地知晓雷沟大布。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金陵纺织全力出击,意欲进驻世博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示雷沟大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方努力,最终金陵纺织争取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5月8日至14日,在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苏州馆张家港主题周活动期间,张家港非物质文化遗产“雷沟大布”的现场纺织,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作为雷沟大布织染工艺的传承者,金陵纺织事先还准备了500份用雷沟大布制作的小礼包,精巧的纺织工艺、精心的包装,500份礼包受到了中外游客的热烈追捧。“借世博会展示雷沟大布的魅力,这能最快最广泛地推广雷沟大布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世博会上雷沟大布的受欢迎程度来看,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接好传承棒,将雷沟大布发扬光大。”金陵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胜良表示。

公司负责人表示“雷沟大布由我公司集体负责传承,公司的纺织女工则成为了这个项目的具体承办人和实施者。我们计划将织雷沟大布纳入公司纺织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范畴,进行普及和推广;另外,我们计划利用馆内现有的实物资源,邀请雷沟大布纺织能手在陈列馆内进行现场织布展示,让外来参观者耳濡目染这项传统技艺,也计划作为对当地青少年的一项传统教育,让他们通过观看和学习雷沟大布的生产流程,再次感受传统纺织文化的魅力。”公司负责人介绍,在金陵纺织,雷沟大布及织染技艺,将成为一种“活”的文化,在企业、在当地,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参观完雷沟大布陈列馆,有的同学不禁感慨陈列馆内的巧妙排列,使他们如同做了一次时光穿梭之旅,回到百年前感受“家家机声,户户纺纱”的盛况。也有同学表示参观完陈列馆后,更加体会到保护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将来若有机会一定要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一份自己的心力。通过此次参观雷沟大布的活动,每位同学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号召更多的人去关注,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现代人,我们不仅要学习先进文化知识,也不应忘记对老一辈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第三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调查报告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的调查报告

项目简介:

基本简介: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勤劳智慧的湖南当地劳动人民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精心创造的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1)1995年,长沙沙坪镇被国务院授予“中国湘绣之乡”的称号。2)2006年,湘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2006年,沙坪被授予湘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

4)2010年,湘绣被国家质检总局确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制定了质量技术要求。“沙坪湘绣”也取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

5)2014年,湖南省湘绣研究所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项目发展史

1)2)3)4)5)A.B.C.D.春秋战国

源于民间刺绣

西汉初期

湖南地区的刺绣技术已高度发达 汉代以后

莫名消失

清朝嘉庆

长沙县很多妇女从事刺绣

清朝光绪湘绣高度发展-源于湖南民间刺绣平江绣女李仪徽首创掺针法,湘绣重新崛起

宁乡画家杨世焯倡导湖南民间刺绣,创造多种针法,提高湘绣艺术水平1898年长沙“吴彩霞”绣庄的开设,标志着湘绣正式走向商品化的道路。

光绪末年,湖南的民间刺绣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刺绣工艺系统,“湘绣”这样一个专门称谓才应运而生。

基本内容

基本简介

湘绣是湖南长沙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主要题材

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狮虎,松鼠多见

主要特点

构图严谨,色彩鲜明,着色富于层次,绣品若画

艺术特色

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以稿为本,以针代笔,以线晕色 制作方法

临稿

选料

原则:按单面绣、双面绣选料;普通缎料和精品缎料选料。

主要品种及用途:①、素库缎:简称硬缎,是一种材质较厚的真丝底料,主要以白、米黄为主,因材质名贵,主要用于绣制极品、精品湘绣。

②、软缎:材质较软,以白色、仿古色为主,主要用于绣制普通绣品。

③、透明尼纶、透明真丝:以白色为主,主要用于绣制极品、精品双面绣。印版 配色 饰绷

刺绣

品种分类:按针法分类:单面绣、双面绣。

按工艺分类:普通、极品、精品。

按产品形式:被面、枕套、手帕、绣衣、屏风等。针法介绍:齐针 散套 施针 虚实针 乱针绣 打点 戳纱 接针 滚针 打子 擞和针 集套 正抢 反抢 鬅毛 拆绷 整烫 饰裱

重要价值

1)2)3)4)历史价值

2000多年来劳动人民的历史积淀

文化价值

丝绸之路中刺绣代表了是一种灿烂辉煌的服饰文化 收藏价值

湘绣题材广泛,品种繁多,不乏极高的艺术珍品 实用价值

各类日用品,如时装,屏风,手帕,被面和丝巾

传承人简介

刘爱云-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14岁开始学艺,师从湘绣名家余振辉,并得到杨应修、黄淬峰二位大师的指导,擅长刺绣花鸟、动物、人物,尤其是狮虎。她刻苦钻研,敢于创新,学刺绣的同时,多方面学习有关美学知识,使刺绣狮虎的技艺更为精美,先后绣制了不少优秀的绣品,并多次获奖,在湘绣界拥有极高的声誉

代表作品

《洞庭清趣》曾作为国家礼品,后复制一幅,现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南厅。《雄狮》和《饮虎》珍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她曾主持并参与绣制大型双面全异绣通景屏《群仙祝寿图》。

柳建新-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1.2006年被授予长沙市民间工艺十佳杰出传承人。2.2007年,湘绣最长作品《千鹤图卷》问世。3.2008年,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4.2009年,湘女绣庄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基地。5.2010年,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6.2012年,被国家工信部、文化部授予“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获奖作品

双面绣作品《荷塘情趣》 《银虎》

项目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湖南省长沙市的刘爱云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12年,工艺美术大师柳建新、江再红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机器印刷冲击传统工艺

相辅相成,机器印刷应用于生活,传统工艺侧重于收藏。湘绣人才青黄不接

开设湘绣兴趣课堂,教育从娃娃抓起

精品遭遇“克隆病”

政府严格把关交易平台,公益宣传湘绣知识

第四篇: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时间:2014年12月 地点:泉州地区 调查人:

一.概况简介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主要发祥地、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和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以“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闻名于世,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著名侨乡和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历史上,泉州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南移的中原文化与古代闽越土著文化和从海上传播而来的域外文化相溶,形成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形态多姿多彩的特点。

二、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调查,截至2014年11月,泉州地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共有34项,其中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有11项,第二批有17项,第三、第四批各有三项;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有76项,其中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0项,第二批有25项,第三批有16项,第四批有15项.....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中原古汉语与闽越语、外来语融合的闽南方言文化;以陈三五娘等民间传说及存量丰富的泉州歌诀为典型的口传文化;音乐活化石泉州南音、南戏遗存梨园戏、蜚声世界的木偶戏、艺术个性独特的高甲戏、珍稀的宗教仪式剧种打城戏和承载闽越族遗风的拍胸舞等传统表演艺术文化;南派剪纸、木偶头雕刻等传统美术文化;特色鲜明的惠安女、蟳埔女服饰;举世闻名的惠安石木雕刻、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的瓷烧制、远销国外的铁观音茶制作等传统技艺文化;闽南古厝、庙宇等传统建筑文化等等。

三、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现状

为客观分析泉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现状,特选取了个别访问和查阅网络资料结合的调查方法。但因精力有限,不能顾及全部,只能选取其中一两个例有代表性的观点来做佐证。

(一)个别访问

(1)江碧峰师傅制作木偶头已经有37年,其儿子江东林也有10个年头。在与江师傅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他对于这项艺术的钟爱,其希望能有更多的后人来学习这项技艺,将这项技艺传承于世,“我父亲在世的时候还有不少人来学习,虽然最后坚持下去的只有一名,可是到了我,来看的人不少,却没人愿意学。真怕什么时候这门手艺断了。”对于正在学习的小儿子,江碧峰赞赏有加,但并不要求他以这个为主业。“人总是要谋生,一旦市场对这个东西不再需要了,还是应该以养家糊口为主。”不过,江碧峰表示,无论如何都会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的,“老祖宗的手艺不能废了。”

(2)“泉州南音乐团”是全国有名的南音表演专业团体,在问及政府对于南音的保护重视程度时,团长告诉我,从南音艺苑的建设就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南音这一古老文化的重视。在问及南音艺苑的经营情况时,我了解到主要以外来游客为主,而当地的观众较少。但另外一方面南音这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措施也已经启动,现在中小学生都开设了南音课,泉州师范学院在早几年就已经开设了南音专业,目的是培养一批南音的专业人才,毕业后到各中小学校去授课,阻止文化断层现象的出现.泉州市政府每年都会定期举行中小学生南音比赛,也已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文献资料搜集--龚万全《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分析》

1、当地党委政府长期以来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作当家的宝贵财富,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地保护和发展了民族民间文化。市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郑道溪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闽南文化保护区”的建议,认为设立保护区有助于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加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闽南语系的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

2、社会参与,艺术家和传承艺人的倾心投入。泉州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民间文艺社团,对其加强管理指导,引导它们健康发展。全市现有民间南音社团232个,民间职业剧团168个,以及数目众多的各类十音队、北管乐队、民间舞蹈队、家庭文艺队等。它们由社会力量兴办,依靠社会各界赞助和城乡演出市场生存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民间剧团年上演场次达4万场,演出收入超亿元,从业人员达5000人之多。

3、以保护求发展,以发展促保护。梨园戏、提线木偶戏的精品生产,拓展了这两个剧种生存的空间,促进了对它们的保护。德化瓷工艺、惠安石雕在当地政府的精心呵护下,目前均已漂洋过海,独闯天下,真正实现了“保护—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在惠安崇武,全省最大、最具有专业性的汉白玉雕塑企业——惠安振华雕塑,融传统与现代雕塑意念于一体,颇具中外合璧之鲜明特色,备受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客商、收藏家的青睐。

4、注重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随着城市拆迁、村落城镇化、开发区大量上马、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大批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村落、建筑物等面临拆除的危机,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正不断消失。大量依附于婚丧喜庆而存在的富有特色的技艺、演艺如花灯、纸扎、大鼓吹、笼吹、高跷、拍胸舞等,随着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而市场萎缩,导致艺人生活无着,出现生存危机。针对这种情况,适时予以引导,让其在新的时空环境中生存。政府出面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元宵灯展,采取政府资助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向艺人订购花灯,基本上保证每个艺人每年有上万元的收入。

5、加强人才培养,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不断补充新生力量。1956年以来,特别是1977年以后,市政府坚持办好泉州艺校,根据泉州民族民间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需要,设立南音、戏曲、群众文化、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为各国办艺术团体和民间文艺社团输送了一批批年轻的专业人才共1000多名。1990年以来,市政府把南音纳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文化和教育主管部门连续15年举办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比赛,涌现出数百名南音演唱新秀。去年,泉州师范学院开设南音专业,招收本科生,进一步提高南音人才培养的档次。

6、开展珍贵文化资源的普查抢救和初步保护,全面开展综合性试点工作。泉州市在长期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决定将“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南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采取“分类推进”的方式,大力抓好重点项目的全面普查、声像留录等工作。组织人员收集、整理了许多珍贵的文献,编辑出版了“泉州地方戏曲丛书”16卷,“泉州民俗文化丛书”4卷,《中国民间乐曲集成·泉州市分卷》、《南音指谱大全》、《明刊戏曲弦管选集》等,并建立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和泉州南音戏曲陈列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抢救和初步保护工作,是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

7、开展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展示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利用各种契机,积极组织民间文化展示,市政府连续主办了8届国际南音大会唱、3届国际木偶节、5届“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暨闽南文化节和国际风情节、28届戏剧会演、5届旅游文化节,承办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第37届年会等。泉州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深深融入群众之中,成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泉州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当前,泉州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虽然有各界人士的全心投入,工作进行得很不错,但不可否认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许多的非物质文化流失严重,甚至于销声匿迹,这里面有许多方面的原因,总结为以下三点:

(一)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一直以来,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越来越多地忽略传统、抛弃民俗而融入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也因此而衍生出了所谓的快餐文化。这样的一些文化不断地在吸引年轻人,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他们把时间花在欣赏欧美电影、欧洲足球、卡拉OK等等,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关注。传统文化在青年人的心目中正越来越失去地位,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濒临灭绝,例如江加走的木偶头雕刻、李宝尧的刻纸艺术,惠安女服饰等,保护传统文化迫在眉睫。(二)传统艺术失去市场

随着城市拆迁、村落城镇化、开发区大量上马、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大批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的村落、建筑物等面临拆除的危机,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正不断消失。大量依附于婚丧喜庆而存在的富有特色的技艺、演艺如花灯、纸扎、大鼓吹、笼吹、高跷、拍胸舞等,随着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而市场萎缩,导致艺人生活无着,出现生存危机。

(三)传统艺术后继乏人

以前的一些传统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是父传子、师传徒,传承人可以借此谋生。但现在,生活水平迅猛提高,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渠道增多,不必拘泥于传统模式。而大部分传统工艺如十音铜锣制作、妆糕人等技艺都是手工操作,缺乏改革的余地。目前,以传统手工艺谋生已很难养家糊口,哪有人愿意去学习和继承。因此,一些传统文化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

五、保护建议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思考,以下是我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的建议,1.政策保护:有改革、有创新地建设“闽南文化保护区”,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闽南语系的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

2.财政支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亟待保护的传统文化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例如予艺人们津贴,保障其生活费用。

3.经常性开展非物质文化展示活动:适时予以引导,利用各种契机和形式,积极组织民间文化的展示与宣传。不遗余力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使之深入人心,更广泛地唤起全民保护意识。

4.培训入手:文化部门可以低价甚至免费办一些培训班,让对泉州文化有兴趣的人来学习,例如可以举办木偶班、民俗班、高甲戏班、梨园戏班等。特别可以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免费培训,因为大学校园可以自由组织各种社团。通过培养大学生在木偶或戏剧方面的一技之长,带到校园,让更多省内外的学生了解、喜欢、学习泉州文化。

六、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我了解到:历史的源远流长造就了泉州这座历史文明古城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这座古代远离中原的城市,能够在远离中原的纷飞战火,不断吸收和融合中原文化,从而形成特有的闽南文化。

但是在我的调查查阅中,却发现传统文化的光芒正在慢慢黯淡,许多传统文化有销声匿迹的危险,这其中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也许是现代文化的冲击,又或许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足,但是我们相信,有一天传统文化会再焕发光芒,作为闽南人,我们有责任来弘扬家乡文化,从我们做起,从小事做起,我相信这也是这份调查作业的初衷及目的。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家乡人来关心家乡的文化,让家乡文化走出泉州,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让更多家乡青年来热爱家乡文化并以保护家乡文化为己任,加入到保护泉州非物质文化的队伍中来。

第五篇: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

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3)

会宁县北关小学 张富 ID 00001191

二、会宁其它比较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会宁民间音乐

会宁民间音乐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器乐:主要有用于丧葬、婚嫁的唢呐曲、竹笛曲。曲牌有《大开门》、《朝天子》等。

(2)、戏曲:主要是眉户戏和皮影戏。眉户戏剧目有《火焰驹》、《皇姑出家》等;皮影戏有时候唱眉户,有时候唱其它戏曲。此外秦腔在甘肃全境都有流行。

(3)、民歌:主要在耍社火的扭秧歌、载蜡花时演唱,有《割韭菜》等。

(4)、综合类:融歌、舞、乐一体的综合艺术。主要在祭山、接神等祭祀场合使用。

2、会宁罐罐茶

一个土火炉子、一只“曲曲罐”(泥土烧制而成,容量很小,所能容纳的茶水也许远远不足一只高脚杯)、一撮茶叶,一笼火,一个茶罐和一只茶蛊,便是罐罐茶的全部家当了。

在会宁,有老年人的家庭,每天清晨都会飘出罐罐茶的清香。罐罐茶的煮法非常简单,西北老汉一般用每斤十元的廉价茶来煮。先在屋檐下生起泥胚小火炉,装半罐茶添满水置于火炉上煮,煮沸之后将茶水倒入茶杯,每次只有一小口多。茶叶仍留在罐中,继续添水再煮。如此反复多次才能煮满一杯茶。此时满屋满院已是茶香四溢了。老年人喜欢喝滚烫的浓茶,嚼几口饼子垫了空腹之后,将杯口贴在嘴边左右摇晃脑袋朝杯中吹气,然后轻轻嘬一口,仰头喝下,并不忘了长嘘一口气,砸吧砸吧嘴唇,似乎吃下了灵丹妙药,并且会笑眯眯的跟孙子说:“早起一杯茶,我是皇帝爸”。

喝罐罐茶还是会宁人迎宾接客不可缺少的礼俗,亲朋进门,全家人一同围坐在热炕上,架旺火炉,将黑瓦罐里的茶熬的浓酽至极,一边熬煮罐罐茶,一边烘烤马铃薯、麦饼。特别是逢年过节,家家都有罐罐茶具,借以聚亲会友,他们把品饮罐罐茶看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十月一日送寒衣

相传,十月一日送寒衣,是孟姜女哭长城千里寻夫留下来的习俗。这种习俗由来已久,表达了活着的后辈儿女对祖先怀念和敬奉之情。

农历的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此后的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缺衣少穿,难抵严冬的寒冷。因此,这天傍晚前,家家都要烧纸衣纸钱。寒衣的一般做法是由妇女们将寒衣纸剪成衣裤状、装在包有纸钱的包裹里,在会宁如果逝去的亲人还没有烧三年纸,寒衣则用棉布、棉花制作,做得根活人穿的衣服大小差不多。晚上到了十字路口,大家各占一地,首先在地上画一个圈,圈不要画全,要在冲南的方向留一个缺口,然后把写有人名的纸钱和纸衣点燃,通常的情况下大家都会在手里拿一个棍,一方面是为了在烧纸的时候避免烧到手,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挑纸,使火烧的更旺.一边烧一边呼喊亲人,据说这样逝去的亲人才能感知得到,才能穿上自己亲人做的衣服,否则会被那些厉鬼抢去的。

现在年代不同了,十月一日,烧的不光是纸钱和寒衣了,还有人烧被子、手机、电视等。但无论烧纸的方式怎样变化,都表达了活着的人对逝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2)

会宁县北关小学 张富 ID 00001191

一、我县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宁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而普遍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会宁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会宁剪纸是会宁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它萌发于乡土、活跃于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远在明清时期当地的剪纸、绣荷包就很盛行,据说这里的绣荷包还被当作贡品进奉给清政府。每逢喜庆的日子,会宁百姓都喜欢用五颜六色的彩纸、彩布剪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把自己的窗子、炕围和门面装点得琳琅满目,春意盎然。不论是巧刀剪出的狮子滚绣球,孔雀戏牡丹,蝴蝶恋红花,还是妙针绣出的龙、荷花、马,个个都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如今,当地妇女都能拿起剪刀、针头,以自己周围的生活为题材,大胆地用夸张变形手法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在会宁传统的民间剪纸纹样中,题材主要有《年年有余》、《二龙戏珠》、《喜上眉梢》、《十二生肖》、《春回大地》等。

6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给会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存在于会宁县城乡各地,以甘沟驿乡和翟所乡陈湾村的民间剪纸为最高成就。1985 年,甘沟驿乡河西坡妇女曹秀嬴的 11 件作品在中华民族文化宫举办的《甘肃民间窗花展览》中展出,被民族文化宫民族美术馆收藏。甘沟乡田俊堂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文化司以及省市县有关部门的奖励,他本人被评为优秀的剪纸艺术传便是其中之一。翟所乡陈湾村剪纸,形式多样,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如“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从窗花、炕花到驱邪除病、婚嫁喜庆等一系列的剪纸,反映了会宁人热爱生活,向往美好未来的淳朴感情,也体现了民间文化的深远根基。当然,提起会宁剪纸,最值得一提的是剪纸艺术家刘伟,他的人物肖像剪纸不仅代表了会宁剪纸的最高成就,而且在国内外也是小有名气。他曾先后给法国总统希拉克、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世界杰出人物剪过肖像,他的剪纸“十大元帅”肖像还被国家博物馆珍藏。

1990年8月,会宁农民的剪纸《亚运会在北京》等64幅作品,被北京市亚运村艺术部列为亚运场馆的义卖品和馈赠礼品。1996年11月会宁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会宁的剪纸剪出了名堂,会宁的刺绣绣出了美丽。小小剪纸,体现了会宁妇女的心灵手巧,浓缩了中华文明千年脉络。剪纸是会宁文化的一扇小窗,打开这扇小窗,可以感受到会宁的文化之光。、会宁剪纸

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1)

会宁县北关小学 张富 ID 00001191

会宁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素有“秦陇锁钥”之称,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自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设置祖厉县,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勤劳聪慧的会宁人民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现存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5类323项之多。其中,会宁皮影戏和会宁剪纸已列入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列为甘肃省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会宁民间音乐——唢呐曲,民间舞蹈——河畔太平鼓,民间美术——皮影制作地毯制作,擀毡制作工艺,浆水、酱油、醋的制作工艺等民间手工技艺(共5项),消费习俗——罐罐茶,十月一日送寒衣、农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等2项岁时节令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送灶神等民间信仰习俗以及曹氏正骨法、铁木山庙会、葬礼——领羊等被列为第二批县级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我县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宁皮影戏

1、会宁皮影戏 据史料考证,皮影戏始于汉代,成熟于宋初。会宁皮影戏远在明清时就很盛行,是一种用牛皮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

会宁皮影戏主要流传于会宁县东南部和中部的杨崖集乡,党家岘乡、侯家川乡、新添堡乡、韩家集乡、平头乡、老君坡乡、太平镇、翟家所乡、中川乡、丁沟乡、会师镇、八里湾乡、柴门乡等乡镇。

会宁传统皮影戏唱腔独特,主要为灯影腔,还有秦腔、眉户、唢呐调、打击乐、白口等唱腔。灯影腔是会宁皮影戏最具艺术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唱腔,同时秦腔、眉户兼而有之,唢呐调、打击乐和白口共同组成了会宁皮影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灯影腔的主要演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中胡等弦乐,唢呐、笛子等管乐,还有大鼓、干鼓、梆子、大锣、小锣、钹、磬等多种乐器。会宁皮影戏灯影腔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曲调为全省所独有,是研究会宁地方戏曲流变的不可多得的资料。

皮影表演又称“捉线子”。由前台艺人(一般是皮影班班主)双手捉持表演,根据不同剧情,一边演唱,一边操控影人做行、卧、跪、整冠、提袍、甩袖等动作。悍妇泼辣、恶鬼狰狞、老生衣冠楚楚、小丑滑稽可笑,可谓灵活自如,栩栩如生,是生活性和艺术性的传神体现。

会宁皮影戏现存剧本300多册,140多个剧目。皮影演唱剧本主要由老艺人口传或手抄,是一代代老艺人呕心沥血的结晶。演唱内容主要为反映通俗宗教的因果报应类、英雄人物的传奇类、反映孝道仁义的家庭婆媳、妯娌之间关系的伦理类。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也是民间传统道德的最直白的表达形式,更是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是研究会宁民间文学、民俗风情、戏曲流变的重要资料。会宁皮影的演出道具简单,主要是“油灯”和“影窗”,“影窗”俗称“亮子”,是用木条围框,上糊白纸而成,一般为高三尺、长五尺,最大不能超过高四尺、宽六尺。取材成本低,制作简易。演员一般为四到六人,挑起担子就能走乡串户,辗转演出,是农村最经济的艺术形式。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4)

会宁县北关小学 张富 ID 00001191

三、会宁县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的主要工作

近几年来,会宁县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使县内一些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放光彩。2000年,举办了第一届会宁皮影艺术展,展出皮影近千件;2002年,举办了会宁皮影戏交流研讨会,邀请部分专家和艺人参加研讨;从2004年起,全县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收集整理工作;2005年5月10日,举办了全县第一届皮影艺术培训班;2006年,成立了会宁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共整理皮影剧本200多部,刻录皮影戏数据光盘20多盘。

会宁还成立了皮影艺术研究协会,准备编辑出版《会宁皮影考》、《会宁皮影艺术工艺流变》、《会宁皮影戏唱腔辑》,通过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工作,使皮影戏永远唱响在会宁乃至神州大地上

在继续开展好普查、搜集、整理和深入挖掘蕴藏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我县力争把具有地域特色、能充分反映当地民族民间生产生活习俗的、最具代表性的资源项目申报为国家级和省市级项目,建立起门类众多、分类科学、资料翔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进一步推动全县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四、会宁县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欠深,保护意识还需增强。

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意义的认识还不是很深,认识不到传统民间文化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缺乏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清醒认识民间文化在当前生存环境下日益消亡的现实,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文化部门一家的事情,处于观望状态。另一方面,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近出现的名词,而且对其划分还不是很明确,加上宣传不够到位,尤其社会上,许多老百姓还不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概念,更不清楚保护的范围与内容及如何去保护,全民保护意识不强,民间文化保护还没有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普查粗浅,保护机制尚未完善。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涵盖内容广泛,资源十分丰富。虽然此前已开展过民间文化资源普查,但受人员、经费等因素影响,普查的范围较为狭小,普查的深度较为肤浅,涉及的内容也不全面,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发掘。调查获悉,由于家底尚未摸清,情况不够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在我县尚未健全和完善,影响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三)环境恶化,保护前景令人担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现代文明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与环境急剧恶化而基本处于守势濒危状态,前景令人担忧。调查发现,远在明清时就很盛行的会宁皮影戏,如今,因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打工经济的迅猛发展,现代传媒工具的大量普及,传承者与受众群体均已出现断层,市场需求日渐萎缩,会宁皮影戏原有的生存环境已逐渐丧失。仅有5个皮影班在偏远山村艰难的生存,演出队伍也因微薄的收入无法吸引年青一代走上传习之路而日渐缩小。

(四)投入有限,保护经费尤为紧缺。

当前,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因经费紧缺而举步维艰。一是财政投入不足。由于我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入可以说捉襟见肘,所以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费可以说微乎其微。二是自我造血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不以盈利为目的,基本没有造血功能,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如会宁皮影自我演出原本就收入甚微,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已呈负增长。三是扶助政策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需要政策的引导,尤其是重点项目的挖掘、传承、保护更需社会各界的扶助与支持,然而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助政策几近空白。

(五)力量薄弱,保护队伍有待强化。

一是专业素质不高。我县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都是文化员,他们大多半路出家,又缺少必要的培训与知识更新,真正懂业务的不多,有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判标准把握不准确,有的对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难以独立解决,有的在普查中将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二是保护力量偏小。全县虽有文化员编制,但实际是有名无实,且专职不专用、混岗兼职现象较为普遍。据我们所知,有一文化员兼职工作内容竟达16项之多,故力不从心、精力分散,“责任田”荒芜。三是传承后继乏人。调研发现,目前我县尚能掌握一定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已屈指可数,或风烛残年,或生活困难,他们掌握的技艺随时都在消失。三是组织机构不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需要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然而,我县虽然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但各部门职责也未明确,尚未形成合力,不能满足保护工作的需要

五、对我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它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的精神资源,是文化艺术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历史、精神的家园、民族的标识。我县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为此建议:

(一)强化领导,积极开展宣展活动。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众凝聚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宣展力度,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与法规内容的宣传,积极举办艺术成果的展演展示活动,以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氛围。

(二)全面普查,制定长效保护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开创性、长期性的工作,关键要在机制上下功夫。

一、普查建档。要在前期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基础上,总结经验,深入、扎实开展资源普查工作,进一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并运用文字、录音(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二、制定规划。针对普查掌握的情况,认真分析研究,依法、科学制定保护规划或保护方案,进一步明确近期目标、长远计划、保护范围、重点项目、具体措施、职责要求,并组织实施到位。

三、建立名录。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逐级申报公布的有关规定,尽快对本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评定,并建立县级保护名录。

四、健全机制。要健全诸如资料(实物)的征集与保管、代表名录的分级保护、项目的评审与公示、保护情况的监督检查、专家咨询等制度,逐步完善科学有效的传承保护工作机制。

(三)突出重点,抢救保护优秀项目。

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及生存状况各不相同。因此,要认真分析,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尤其是对于濒危的有重要价值的项目要予以重点保护和抢救,制定周密的保护方案,落实具体责任单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当前,要将我县已列入市级以上保护名录的项目作为重点,加大抢救保护的力度。

(四)加大投入,完善经费扶助政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抢救、保护、申报等都需要大量经费的支持。为此,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投入,确保一定的基数,保障工作的正常开展。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源普查、资料的征集、实物的收购、濒危项目的抢救等。要用足用活国家、省、市有关建设文化事业的扶持政策,依托项目申报及富有特色的文化成果展示,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补助。此外,要出台相应的经费扶助政策,建立资金扶助机制,重点补助扶持濒危项目、生活困难的重要代表艺人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出重大贡献的优秀传承人或单位的奖励,并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个人、企业及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五)力抓队伍,壮大保护传承力量。

一要抓好传承队伍的建设。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无形的,依附于人身体而存在,人的消失无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损失,而传承又是非遗保护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在“民间文化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的严峻形势下,要加紧培养传承人队伍。尤其对于濒危的重要项目要制定传承计划,建立传承活动基地,设立专项传承补贴,对传承人(民间老艺人)带徒传艺、培训学习、资料整理、展演展示等给予扶持补助;对列入省级以上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等方式,给予一定的社会荣誉;鼓励教学机构开办兴趣班,引导更多的人走上传习之路,解决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二要抓好保护队伍的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充实缺编的基层文(保)化人员,壮大保护队伍力量,以满足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

下载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才能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采取进校园的方式,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有益尝试......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

    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11年11月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6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昆曲 中国古琴艺术 新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定在我心里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在中国的历史上,尤其在清代以来,特别是近代史,在中国历史进程上,它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比如说我们现在所在的直隶总督署大院里,知道这个院子曾......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调查报告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的调查报告 一、 前言 为了深入了解人们对当前广东粤剧文化的发展和保护情况,特进行此次的调查。调查方式为口头调查和网络收集资料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1国考申论范文点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来源:华图 2010-11-24 18:26:09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本文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

    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扶贫开发与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略论 罗燕 (贵州省黔南州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古籍办) 论文摘要:水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民族,有着独具的特色。文章着重论述扶......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情况

    灵武市非遗工作进展情况及2011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安排一、非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灵武市历来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几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非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