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管理办法
一、总
则
为了促进山地灾害与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学科融合,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设立开放研究基金(以下简称开放基金),资助国内、外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1.资助范围
本实验室以泥石流灾害的形成、运动和堆积机理研究为基础,探索山地水土系统的动力作用和表层物质迁移过程,揭示山地灾害形成与成灾机机理以及泥沙输移规律,研究山地灾害减灾和泥沙输移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实验室每年公布一次《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表层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对资助的具体范围和受理时间予以明确规定。
2.资助对象
具备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均可在《指南》规定的范围内提出资助申请。
3.资助强度
单项资助一般为4~6万元,具体资助可能因实验室获得的资金支持和资助名额而变化。
二、基金项目的申请
4.实验室接受具备下列条件研究项目的申请:(1)符合《指南》资助范围的研究;
(2)学术思想新颖,立论根据充分,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先进,近期可取得重要进展的研究;
(3)申请者与项目组成员应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和可靠的时间保证,并具有基本的研究条件,有充足时间到本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
(4)经费预算合理。
5.申请者必须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6.基金项目的研究年限一般为二年。研究工作开始时间为项目批准后第一个年度的6月1日。
7.基金的申请,实行全年受理,下一年度的申请项目本年截止时间根据当年发布的基金申请指南。申请者必须填写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申请书》,非标准格式的申请不予受理。申请书(一式三份)寄送到实验室,同时将申请书电子版发到xqchen@imde.ac.cn或tanrz@imde.ac.cn,逾期申请书可顺延至第二年受理。
8.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申请项目数,连同在研的本基金项目数不得超过两项。已获得资助者再次申请,申请书须附已资助项目的研究进展报告或结题报告和主要研究成果(一式一份)。
三、基金项目的审批与立项
9.实验室学术秘书负责同行评议工作。对每项申请,选择两名学术造诣较深、学术思想活跃、熟悉被评项目学科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学风严谨、办事公正的同行专家进行书面评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建议不予资助:
(1)申请手续不完备,申请书填写不符合规定;
(2)不符合基金资助范围;
(3)申请者或项目组主要成员的项目数,连同在研本基金资助项目数超过两项;
(4)与同类研究低水平重复;
(5)明显缺乏立论依据,或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不清,无法判断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6)不具备实施该项目的研究能力,或缺乏基本的研究条件,或申请者不能到本实验室工作;
(7)申请经费过多,基金无力支持;
(8)已从其它部门获得充足的经费;
(9)申请者对已获资助项目,不执行开放基金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且未按要求补正的,或不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未发表研究论文或未取得研究成果的。
10.实验室主任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对申请项目进行复审,提出项目评审意见和资助强度意见,提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进行终审。
11.学术委员会听取初审和复审报告,对所有申请项目进行审查,确定年度资助项目及资助金额。
12.实验室主任于每年度6月上旬签发评议结果,通知申请者及所在单位。
13.课题负责人应于6月底前,在申请书的基础上,根据批准通知,认真填写《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研究计划》,并签署研究合同。经所在单位审核后,报送实验室,作为拨款和检查的依据。逾期不报,又不在规定期限内说明理由的项目,作为自动放弃处理。
四、项目的实施与检查
14.基金项目的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每年应按计划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学术秘书对项目进行管理。
15.研究计划实施中,鼓励项目组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研究工作。涉及降低预定目标、减少研究内容、中止计划实施、提前结题或延长年限等变动,项目负责人须提出报告,经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报实验室审批。
16.项目负责人工作调动,可在原单位完成项目研究,经调出、调入单位双方签署意见报实验室备案;如调入单位具备条件,也可将项目转到调入单位继续研究,经调出、调入单位双方签署意见报实验室备案。项目负责人一般不得代理或更换,但遇有特殊情况离开研究岗位半年以上,所在单位应安排合适代理人,并报实验室备案;离岗一年以上的按中止计划实施办理。
17.软件应按一定格式模块化开发成可独立运行的软件,或在通用软件平台上开发,以便能够在本实验室环境下使用。
18.实验室每年度对基金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项目负责人应于每年度上半年结束时提交《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不在本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的项目负责人,每一个项目执行年度需到本实验室来作学术报告,交流研究进展。具体时间安排以每年度所发通知为准。对不报送《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年度进展报告》,或工作无进展,或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缓拨下期经费。逾期不纠正、补报的,中止资助。
19.鼓励研究人员自带符合本实验室方向的项目及经费到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五、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20.项目经费开支的范围及比例
(1)基金资助研究项目研究有关的业务费应占70%以上(包括实验材料费、仪器租用费、客座人员旅差费、学术活动费、辅助人员费、成果发表费、资料费等);
(2)基金资助研究项目公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费占30%左右(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零配件购买、仪器设备维修费、观测实验小型设备购买、加工费等);
21.项目经费的管理
(1)项目经费按年度划拨。合同签订后,首次划拨项目业务费的50%到项目负责人单位财务,中期考核后按管理办法规定视完成情况再次划拨业务费的35%,项目验收后,划拨业务费剩余的15%到项目负责人单位,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开支。项目设备使用与维护费,由实验室统一管理,项目负责人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在额度范围内报销,由实验室主任审批,在成都山地所财务结算。购买的仪器设备在项目结题时,交还给实验室。
(2)基金资助项目经费专款专用,可以结转到下一年度使用,但不得挪作他用,一经发现,中止资助。
(3)对项目按中止资助处理的经费,全部收回,用于资助其它项目。
六、项目的成果管理及评价
22.基金资助项目的有关论文、专著、成果评议鉴定资料等,均应标注“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及项目编号,英文标注“Key Laboratory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Surface Proces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未标注的,验收时不计入成果。自带项目和经费在本实验室工作取得的成果或发表论文需注明“在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完成”。
23.项目结束后,三个月内向实验室报送《开放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总结报告》,学术论文复印件及有关的软件和硬件原始资料。
24.基金资助项目结题后,实验室将对优秀研究成果提请主管部 门组织专家进行通讯评议或技术鉴定,颁发“优秀成果证书”。实验室将优先资助曾取得优秀成果的项目申请者。
25.基金资助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包括收集到的资料、研究报告、相应软件等)归研究者和本实验室共有,成果使用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办理。
26.本管理办法经本实验室室务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实施,由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负责解释。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009年10月20日
第二篇:2011年考研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参考书目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 901土力学:①《土力学》(第三版),杨进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②《地基及基础》(第三版),顾晓鲁,钱鸿缙等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三篇: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注重于光电功能晶体和器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纳米光电材料、固体换能材料等的研究与应用。实验室现拥有光电子晶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热电材料、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等功能材料制备和性能检测的先进完善科学仪器设备,为充分发挥和利用重点实验室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吸引和资助优秀学者来重点实验室开展有关方面的高水平研究,加强合作、增进交流,实验室特设开放基金,以鼓励本领域的科技人员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本开放基金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欢迎国内科学工作者根据以下申请指南提出申请。
一、2019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
(1)光电信息功能晶体:新型激光晶体和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固体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金属团簇光电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等。(2)光电子晶体器件的工程化研究与应用开发:光电子晶体及器件的工程化技术,激光、非线性光学应用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等。(3)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ZnO、GaN和其他宽禁带半导体单晶的生长、器件制造及相关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其它信息领域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等。
(4)能源转换材料:新型光功能材料(光能-光能转换),太阳能转换材料(光能-电能转换),光催化材料(光能-化学能转换)、新型热电转换材料(热能-电能转换),新型铁电-压电材料(机械能-电能转换),新型锂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材料(电能-化学能转换),新型储氢材料的相关合成、晶体生长、性能测试、物理化学机制分析和原型器件制造。(5)光电材料制备新设备:研制新型宽禁带半导体薄膜材料生长设备、新型透明陶瓷材料合成和其它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光电材料制备设备中的相关研究。(6)光电材料分析、表征与机理机制研究的新设备和方法:研制高分辨激光光谱测试系统、中红外荧光光谱测试系统、宽波段晶体材料的关键光学系数测试系统、半导体材料的综合分析系统的相关研究。(7)其他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光电材料的相关研究。
二、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与上述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经历,年龄不超过55周岁;(2)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需有两位高级职称的同领域专家推荐;
(3)是国内有关科研单位、企业、大专院校和其他部门的在职人员;(4)申请人或所在课题组需至少选择一个本实验室课题组开展有明确目标导向的合作,形成相互需求的紧密合作关系。同时与该课题组签订合作研究意向表,意向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合作研究的课题名称以及研究方向、预期目标等; ②.合作课题组应当阐明提供合作研究项目实施所必需的主要实验设备以及人力、物力等条件。
三、申请及资助模式
(1)申请人需填写项目申请书和合作意向表,项目申请书和合作意向书均作为正式申请材料提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议、评审并确立资助与否后,交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批准执行;
(2)项目期限一般为2-3年,经费1-2万。项目申请截止时间为每年9月之前;
(3)获资助的项目申请人每年应向实验室报送进展报告。项目结题或中止时应及时提交结题报告或中止报告。材料报送时应注意:
①.报告于每年1月15日之前报送实验室;
②.报送时需提供发表在正式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论文抽印本)及其他与项目有关的研究成果的复印件。
四、成果署名说明
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等其它成果形式请标注“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2008DP173016)”资助,英文表述为: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08DP173016);或成果完成单位署上“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英文表述为“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五、经费使用说明
项目经费由本重点实验室统一管理,报销要求及程序按本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的财务规定进行。经费开支只限于:
(1)与本项目直接有关而发生的科研费用,包括材料费、测试费、科研业务费和协作加工费等(约占总经费的70%);
(2)到本实验室参加学术活动费(学术会议、调研与出版费等),来实验室从事研发工作的客座人员旅差费、住宿费及生活补助和科研津贴等(约占总经费的30%)。
第四篇:山地灾害治理的探索与思考
山地灾害治理对策思考
龙镇乡—田定国
山地灾害特指只在山区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山区自然环境发展演化与人类经济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主要有泥石流、山洪、滑坡、崩塌等,一旦发生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的危害。
我县是一个多山的地区,山区地质构造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山区建设速度加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泥石流、滑坡、崩塌、山洪等山地灾害暴发较为频繁,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较为严重威胁。抓好山地灾害防治是当前工作中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一、山地灾害的现状成因
我县的地质结构复杂,加之人为因素,目前我县的山地灾害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地质地貌方面的,地质构造复杂,岩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为山地灾害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地层变形强烈,岩石破碎,成长为断裂破碎带,较易形成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地貌条件是山地灾害形成的内在因素,来青藏高原和其它山地强烈隆起,阶梯转折斜坡地带、大山系及其边缘地带,容易形成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二是暴雨山洪是山地灾害的重要诱发因素。斜坡岩体、土体、堆积体经地下水或地表水浸渗和软化后,摩擦角减小,内摩擦力和凝聚力降低,当下伏岩土层抗剪强度小于上覆岩土层的剪切力时,即沿某一软弱面产生滑坡。特别是夏秋季节降雨集中,雨强越大,就越容易诱发山地灾害;三是人类活动加剧了山地灾害的发生。不讲科学的乱砍乱伐,破坏了山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人为的强度侵蚀,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山地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违反农耕制度在陡坡上耕种,坡面风化侵蚀和沟道侵蚀强烈,诱发山地灾害;部分矿山把大量的弃渣堆放在山坡或沟谷里,为泥石流储备了大量的固体物质;在山区修建公路,大量的采矿,防护措施不足,使山坡失去平衡而产生滑坡;在山区河流沿岸地带无序、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行洪滩地,人与水争地,缩小了洪水渲泄和调蓄的空间,加剧了山地灾害。
二、对策思考
为预防和减少山地灾害造成的危害,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指挥
各级政府、各级部门要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山地灾害的巨大危害,把山地灾害防治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防御山地灾害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无论由哪个部门负责管理和防御都很难完全依靠专业部门的力量承担防御任务。在组织机构上,要由行政领导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政府各部门,群策群力。要把防御山地灾害纳入到地方防汛指挥部的职责范围,统一指挥,并落实各项责任制,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发改、水务、财政、建设、交通、民政等有关单位协同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全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各镇(乡)应成立和充实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和协调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要协同国土
资源部门做好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建立和健全以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有关部门领导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落实部门责任制,及时将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发至防灾负责单位、负责人和受灾威胁群众手中,把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二)健全防灾四级网络,做好监测
1、灾害点监测网(群测群防第四级网)。负责对具体地质灾害点的监测,除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和不稳定斜坡本身的变形迹象进行监测外,还应把该灾害点威胁的对象和可能成灾的范围,纳入监测范围;其监测手段主要是定人、定点、定时进行监测,一般进行简易的相对位移监测和宏观观测,并做好记录、上报等工作;明确灾害点监测人员。发现临灾前兆,及时上传下达,通知受威胁的群众安全转移。
2、村组级监测组(群测群防第三级网)。负责组织、监督该村组地域内的地质灾害点的群众监测、预警;负责该村组地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参与对突发性的地质灾害进行核实和初步分析;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布临灾预报,组织受威胁的群众安全转移;参与对突发地质灾害进行抢险救灾。
3、镇(乡)级监测分站(群测群防第二级网)。负责对群测群防三、四级网进行监督管理;负责该辖区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负责对本行政区内较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跟踪,并对监测资料进行核实和初步分析,参与对突发地质灾害进
行抢险救灾;镇(乡)级监测网由分管该项工作的镇(乡)长负责,领导和协助村有组织地进行临灾安全转移。
4、县级监测站(群测群防一级网)。负责对群测群防二、三级网的监督管理;负责该辖区地域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负责对本行政区内重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跟踪,并对监测资料进行核实和初步分析,参与对突发性的地质灾害进行抢险救灾;负责区的群测群防的技术指导和信息管理,进行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应急监测,实现与市级对接;根据气象、水文预报,对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向有关镇(街)、村和矿山等有关部门发出预警通知;县级监测站由县政府组建,由分管地质灾害工作的副县长负责,发生突发地质灾害时,及时决定启动应急预案。
(三)科学制定预案,完善预警预测系统
要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防灾抗灾应急预案。一是要建立灾害险点数据库,要对灾害险点进行全面摸底,建立灾害险点数据库,并进行动态管理,加强监测预报,预防灾害发生,减轻灾害损失程度;二是建立高效的指挥系统,要建立县乡两级应急指挥系统,做到险情发生时统一指挥、协调。三是建立监测队伍,对每个监测点要落实专职、兼职监测人员,全天候监测险点情况,发现险点及时通知受威胁的群众撤离,规避灾害,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四是建立预警系统,约定预警信号、避险途径、避难场所,一旦灾害发生要快速反应,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五是做好物资储备,要做好相应的物资储备,在险情发生时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避险能力
要加强对干部群众抗灾救灾的培训宣传教育,提高应急避险能力,最大程度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是及时发放“两卡”。及时将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发至防灾负责单位、负责人和受灾威胁群众手中,提高群众预警、避险能力,减轻最大程度减轻危害;二是完善预警系统,根据群众习惯,约定预警信号,如打锣、吹哨、高音喇叭喊话等,要与灾害险点、区域群众约定预警方式,群众听到预警信号及时撤离,同时要制定撤离路线、选定安全避难场所,要根据各地实际制定出两条以上安全撤离路线(必须有备用路线,以防撤离出现意外将及时启动备用路线),选定两个以上安全避难场所,一旦出现险情,立即组织群众撤离;三是强化纪律教育,教育群众在险情发生时要服从指挥,统一行动,避免混乱而延误救灾、加重灾害程度。
(五)以治本为重,建立长效机制
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然灾害,掌握自然规律,从源头入手,防御和抵御自然灾害,提高应对灾害能力。一是继续抓好水土治理工作,近年来我县实施的“金土地”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有效的减轻自然灾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应继续加大“金土地”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从源头上防止灾害发生;二是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规范人类活动,制止乱砍乱伐,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完善农耕制度,限制无节制开荒耕种,减轻坡面风化侵蚀和沟道侵蚀;加大城乡环境治理力度,规范矿山弃渣堆放及垃圾处理;科学规划公路修建,矿产资源采伐,打击私挖滥采,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山坡失去平衡而产生滑坡;三是以人为本,防御灾害,县乡两级要继续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投入抓好移民搬迁工程,使人们远离危险区域,结合各地实际,结合新农村建设、安居工程建设,选择安全区域,采取政府投入一部分、企业捐助支援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将危险区域的群众搬迁到安全地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山地灾害防治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是关系民生的工程,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全社会共同努力,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维护和改造环境,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营造平安、和谐、文明的人居环境。
第五篇:中国科学院超快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全保密制度
中国科学院超快诊断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全保密制度
一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西安光机所国家科学技术研究、设计、生产、试验过程中的保密工作,根据《保密法》、中国科学院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有关规定,西安光机所保密规定(西光密字[2001]144号)以及实验室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实验室各项工作遵守西安光机所安全保密方面的有关规定,配备有专职或兼职保密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保密条件、经费,开展经常性的保密教育和检查,不断完善保密设施和提高技术防范水平,协助上一级保密委员会依法查处泄密事件,依靠全室职工做好保密工作。
二
保密细则
第三条 实验室承担的带有密级的重大军工、科研项目,必须在西安光机所安全保密部门备案并接受监督。
第四条 实验室的科技交流必须在批准的范围内进行,有统一的介绍材料,并向有关人员提出保密要求。与国内单位进行科技交流、机密级事项由所保密委员会审批,秘密级由主管所领导审批,绝密级事项报中国科学院保密委员审批。
第五条 第六条 实验室的传真机、电话机,严禁传递保密内容的事项。严禁在移动通信工具、无线话筒、无线电话、对讲机等使用中涉及国家和科技秘密事项。境外人员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长途或国际长途电话、传真机等通信设备,接待人员应经主管所领导批准,在接待或陪同人员的监控下进行。
第七条 对外协作时,带有密级的协作事项必须报实验室备案,并按照所保密规定报所保密委员会或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协作活动必须在批准的范围内进行,签订的合同协议中必须明确保密要求。
第八条 访问人员原则上只安排在秘密级事项中进行,特殊情况须主管所领导或所保密委员会的审批。
第九条 在读的研究生,原则上只允许在研究课题内接触秘密级事项,严格控制接触机密级、绝密级事项。
第十条 外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来所参观,接待人员应在办理了有关审批手续后,方可在开放的部位参观。接待部门或人员不得未经请示擅自扩大参观范围。
第十一条 外单位人员因工作需要来所参观要害部位,须经室主任和主管安全保卫部门批准后派专人陪同,方可参观。
第十二条 参观人员在实验室科研区不得摄像、拍照或录音。
第十三条 职工个人不得未经批准擅自带领外单位人员进科研区参观。第十四条 凡不准摄像、拍照的重点要害部位部位,应设有明显的警示标志。第十五条 外事活动中,接待人员和被参观部门的人员要严格按照统一的口径介绍情况。外事活动,安全保卫、保密人员应参与接待和活动。
第十六条 在对外交往和合作中,凡规定我方承担的保密义务,必须认真履行。
第十七条 所内职工与境外人士通信或打国际长途电话要自觉遵守国家的保密规定,不得在通信、通话中涉及国家和科技秘密事项。
第十八条 严禁所内人员携带密件、密品参加外事活动,确因工作需要,须经主管所领导审核,所保密委员会批准,并妥善保管。
第十九条 请境外客座专家来实验室工作或实验室内人员因公出境、出国,必须履行安全保密批准手续。
第二十条 拟公开宣传的报道、展品、必须报所安全保密部门进行保密审查。凡属国家和科技秘密的事项,未经批准,不得公开报道展出。确需报道或展出的,需进行解密化处理,并经科技处审查,所保密委员会批准,方可出所。
第二十一条
职工个人向外投寄的业务论文,投寄前要办理有关手续,并进行解密化审查。
第二十二条 实验室召开涉密会议,应根据会议的涉密情况确定会议密级,选择有利于保密的场所,控制与会人数,明确保密要求,遵守保密制度。涉密会议所使用的文件材料,会后要及时收回,不得在非保密本上记录涉密事项。
第二十三条 实验室内的计算机网络工作要遵守安全保密规章制度,凡承担涉及秘密项目的计算、管理、控制、测试等任务的计算机不准与国际互联网连接,在使用中还应采取安全保密措施。
第二十四条 实验室全体人员应自觉遵守以下保密守则:
一、不该说的秘密不说;
二、不该问的秘密不问;
三、不该看的秘密不看;
四、不该记录的秘密不记录;
五、不私自录制、复制、拍摄、收藏秘密;
六、不在非保密本上记录秘密;
七、不在公开宣传报道和私人通信中涉及秘密;
八、不在普通邮局以及使用移动通讯工具、普通电话机、传真机传递秘密;
九、不在不利于保密的场合谈论秘密;
十、不在无保密保障的情况下携带和存放秘密。
第二十五条 实验室内发现国家或科研秘密有失控、泄密、丢失、被窃,应在当天向室保密专职人员报告。
第二十六条 保密工作奖惩按照所保密制度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外单位来所人员携带的密件、密品等涉密物品均按此规定执行。
三
其它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由实验室保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如与上级有关保密规定相抵触时,以上级有关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