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精)

时间:2019-05-14 10:4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精)》。

第一篇: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精)

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

2004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1号文件精神,国家分别取消了农业税和农特税,2006年我省共减免税金0.37亿元,农民人均间接受益7.6元,同时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直补政策。随着中央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增加,至2008年,我省共已实施了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种养业良种补贴、退耕还林政策补助等十二项中央支农惠农直补政策,涉及资金48.5 亿元。支农惠农直补政策对促进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省现行的各项支农惠农直补政策简要介绍如下:

一、农业直补政策

(一)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 目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补贴原则:综合核定原则、一次性直补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原则、简便易行原则。

补贴范围和对象:全省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民和国有农场职工。

测算依据:根据中央对我省的补贴资金总额,以各地2004-2006年上报的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及商品量的平均数为测算因素,采用因素法核定补贴金额。权重比例为粮食播种面积占70%、粮食总产量占20%、粮食商品量占10%。补贴方式:补贴资金通过粮食风险基金实行专户管理,通过 “一折通”方式发放到农户手中。补贴资金实行包干使用,当年结余结转下年使用,超支由各地自行解决。

(二)对种粮农民良种补贴

目的:为了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补贴品种:良种水稻和杂交玉米。

补贴范围和对象:全省从事良种水稻和杂交玉米种植的农民和国有农场职工。

补贴标准:水稻分早、中、晚三季分别进行补助,其中:早稻每亩补助10元、中稻每亩补助15元、晚稻每亩补助15元;玉米每亩补助10元。

测算依据:省农业厅根据省统计局2006年水稻、玉米种植面积的统计数据进行核实后提供给省财政厅,省财政厅年初先将当年部分补贴资金预拨到县级财 1 政部门预付给农民,年底再按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核实的当年实际种植面积进行结算(即一年分2次兑付)。

补贴方式:按 “一折通” 的方式直接发放到农户。(三)油菜良种补贴

目的:鼓励农民利用冬闲田扩大“双低”油菜种植面积,加快普及优良品种,提高单产和品质,促进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业带建设。

补贴原则:政策公开、直补到户、据实结算。

补贴范围和对象:全省从事油菜种植的农民和国有农场职工。补助标准:10元/亩。

补贴方式:省级以全省油菜种植面积为依据下达补助资金,年终进行结算,按“一折通” 的方式直补到农户。

(四)生猪良种补贴

目的:中央为全面提高生猪养殖水平,促进养猪业的持续发展,对使用优质精液的生猪养殖户给予补贴。

补贴范围及对象:在我省10个生猪养殖大县进行试点,对试点县使用良种猪精液开展人工授精的母猪养殖者(包括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场)进行补贴。补贴标准:在国家选定的优良品种范围内,按每头能繁母猪每年繁殖2胎,每胎配种20元,共计40元。

补贴方式:由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招标确定供精单位,供精单位向养殖户(场)供应良种猪精液。财政部门根据审核确认的供精数量将补贴资金直拨供精单位。

(五)奶牛良种补贴

目的:为全面提高奶牛养殖水平,促进奶业的持续发展,对使用优质冻精的奶牛养殖户给予补贴。

补贴范围及对象:在我省20个奶牛养殖大县进行试点,对试点县使用良种精液的养殖户(场)进行补贴。

补贴标准:在国家选定的优良品种范围内,按奶水牛每头补贴20元;荷斯坦奶牛每头补贴3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补贴方式:由省组织各项目县招标确定供精单位,供精单位向项目县供应冻精,项目县畜牧部门向养殖户(场)供应补贴冻精,由农业厅根据审核确认的供精数量将补贴资金直拨到供精单位。

(六)能繁母猪补贴

目的:为保护和提高能繁母猪的生产能力,调动农民养殖母猪的积极性,促进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设立能繁母猪补贴资金。

补贴对象:饲养能繁母猪的养殖者,包括农民、企业和农场职工。补贴原则:公开透明、据实补贴、直补养殖者。

补助标准:每头补助100元。补贴资金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承担60%,地方财政承担40%。

补贴程序:省财政厅根据省农业厅提供的2007年底经中央批复核准后的母猪存栏数安排分配补贴资金,逐级下达到州(市)、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农业部门核实的实际饲养能繁母猪数量,核定补贴资金,由乡(镇)政府组织将补贴情况在受益农民所在村进行张榜公示,经张榜公示并经县级财政部门会同农业(畜牧)等有关部门核实后,由县级财政部门发放补贴资金。

补助方式:采用“一折通”方式将补贴资金及时、直接发放到养殖者手中,暂时不具备实行“一折通”发放的,可以采取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兑现补贴资金,对养殖企业的补贴,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企业。

(七)能繁母猪保险保费补贴

目的:为增强养猪户抵御灾害等风险的能力,建立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稳定生猪市场供应,保障人民生活。

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广泛参与、协同推进。

保险责任: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引起致的能繁母猪直接死亡。保险金额:按每头1000元核定。

保费承担比例:保费费率按6%核定,即每头保费60元,中央及地方承担48元,农户承担12元。

补贴对象:全省能繁母猪养殖户(场)。

补贴方式:由省人保公司与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签订统保协议,省级财政按承担比例将补贴资金直拨到省人保公司。由县行业主管部门与县人保公司在责任范围内对发生的损失进行赔付。

3(八)奶牛保险保费补贴

目的:为增强奶牛养殖户抵御灾害等风险的能力,促进奶业持续发展。保险责任: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保险金额:按每头6000元核定。

保费承担比例:保费费率按6%核定,即每头保费360元,中央及地方承担216元,农户承担144元。

补贴对象:全省奶牛养殖户(场)。

补贴方式:由省人保公司与省级农业主管部门签订统保协议,省级财政按承担比例将补贴资金直拨到省人保公司。由县行业主管部门与县人保公司在责任范围内对发生的损失进行赔付。

(九)优质后备母牛补贴

目的:为稳步扩大优质后备奶牛资源,切实保护奶业发展基础,稳定提高奶业生产能力,增加奶农收入,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补贴对象:2006年度享受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改良后出生的荷斯坦后备母牛。

补贴原则:政策公开、操作公正、据实补贴、直补到场(户)

补贴标准:按每头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共同承担,中央财政承担 60%,地方财政承担40%,其中:省级财政承担20%,州(市)、县各承担10%。

补贴程序:省财政厅根据农业厅提供的2005-2006年国家奶牛良种补贴产生的后备(荷斯坦)母牛测算数量安排分配补贴资金,逐级下达到州(市)、县级财政部门,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农业(畜牧)部门核实的实际饲养优质后备母牛的数量、耳标及相关信息档案核定补贴资金。由乡(镇)政府组织将补贴情况在受益养殖户(场)所在地进行张榜公示,再经县财政部门会同农业(畜牧)等有关部门核实,之后由县级财政部门发放补贴资金。

补助方式:采用“一折通”方式将补贴资金及时、直接发放到养殖者手中,暂时不具备实行“一折通”发放的,可采取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兑现补贴资金。

(十)农机购置补贴

目的:为了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

补助范围:按突出重点、兼顾区域特色,向优势农产品重点区域作物倾斜的原则确定项目区。

补助机型的选择:在国家公布的农机购置补贴目录范围内,由项目区农户自愿选择。

补贴对象: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农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合作组织。

补助标准:当前使用中央资金的补贴率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且单机补贴额不得超过5万元,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补贴额度提高到8万元,10个血吸虫病综合防治重点县农民购置农田作业机具按50%补贴。具体补贴标准与当年国家财政部、农业部批准为准。

申请程序及支付方式:项目区内的农民向当地乡(镇)或县级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报名,由县级农业(农机)主管部门确定补贴对象后,根据农民所选择的机型,与县级农机主管部门签订购机补贴协议,经公示后,报省级农机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农户按照购机补贴协议签订的时间、地点和机型向供货方(省级确定的销售商)提交购机补贴协议和有效身份证明复印件,并按扣除补贴金额后的机具差价交款提货。省级根据农民的补贴合同、身份证、县级核实的情况、供货商的购机发票支付供货商国家补贴资金。

二、林业直补政策

(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

目的与意义:为了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草地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的功能,促进经济发展。

补助范围和对象:补贴范围是2000年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以来,纳入中央下达我省的退耕还林计划,并按省下达任务实施退耕还林的县(市、区);补贴对象是具体实施退耕还林的农户。

补贴品种和标准: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后,对退耕地农户的补助以粮食补助为主,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原粮300市斤,2002年增加了每亩每年20元的现金补助;2004年以后,退耕还林由补粮食改为直接补助现金,补助标准为每亩每年260元,包括:由中央财政承担的每亩210元的粮食补助款,省财政承担的每亩30元的粮食调运费,2002年增加的每亩20元的现金补助。2007年,国家安排了退耕还林补助资金,针对原退耕还林补助期满后退耕农户,补助标准为每亩每年补助现金105元,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的现金补助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与管护任务挂钩。

(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目的与意义:为保护公益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补助范围和对象:国家重点公益林由中央财政补偿,省级重点公益林有省级财政补偿。

1.国家重点公益林的补助范围是国家林业局会同财政部,按照《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核查认定的,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及其脆弱的公益林林地。

2.省级重点公益林的补助范围是按照《省级公益林能够界定区划界定办法》进行界定并经省林业主管部门和省财政部门核查认定的重点公益林林地。补助对象为重点公益林的所有者或经营者。重点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为个人的,补偿基金支付给个人,由个人按照合同规定承担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植、抚育等管护责任;重点公益林所有者或经营者为林场、苗圃、自然保护区等国有事业单位或村集体、集体林场的,补偿基金的开支范围是:对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购买劳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植、抚育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补助标准:补偿基金平均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0.25元由省级财政部门列支,用于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重点公益林管护情况检查验收、森林火灾预防以及维护林区道路的开支;4.75元直接补助给集体和个人的管护开支。

第二篇: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一、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

1、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根据2003核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每亩补贴标准为13.5元。

2、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农资综合补贴。根据2003核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每亩补贴标准为76.9元。

3、国家对水稻生产的农户实行水稻良种补贴。补贴对象是直接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不得补给未种植水稻的土地承包户。补贴范围是按照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补贴标准,双季早稻每亩补贴10元,中稻每亩补贴15元,双季晚稻每亩补贴15元。

4、国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2008年早籼稻谷最低收购价77元/50公斤,中晚稻79元/50公斤。

5、国家实行油菜良种补贴政策。凡种植已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的农户,按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补贴10元。

6、保护耕地政策。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坚决制止耕地抛荒,对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和个人弃耕抛荒的,由各级人民政府按该基本农田弃耕前三年平均产值一至二倍收取荒芜费;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同原发包单位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重新发包。

7、对耕地抛荒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连片抛荒5亩以上的,追究所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责任;对连片抛荒10亩以上的,追究所在地方乡镇长的责任;对连片抛荒20亩以上的,追究主管副县市区长的责任;对连片抛荒30亩以上的,追究县市区长的责任。

8、实行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政策。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年产粮食4亿斤以上的县进行奖励,以提高地方财力,促使产粮大县政府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

二、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政策

1、生猪调出大县补贴。按该县生猪出栏数和外调数比例确定补贴金额,补贴到县市区。

2、能繁母猪补贴。今年,国家财政增加了对能繁母猪的补贴,标准从50元/头提高到100元/头,中央财政补助50%,省级补助30%,市级补助10%,县级负担10%。

3、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保险的保险金额1000元/头,费率6%,每头保费为60元。保费负担比例,国家财政补贴80%,即每头48元,养猪户负担20%,即每头12元。

4、禽流感扑杀补助。禽流感扑杀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负担,扑杀补助标准为:鸡、鸭、鹅等禽类每只补助10元。对疫点扑杀补助国家、省、市、县按5∶3∶1∶1比例配套;对预警点扑杀补助省、市、县按5∶2∶3比例配套。

5、生猪疫病扑杀补助。对因患猪蓝耳病而扑杀的生猪补助实行国、省、市、县、养殖户五级按4∶2∶1∶1∶2的比例承担,补助标准为每头600元。

6、养殖小区补助。扶持新发展生猪规模化生态养殖小区,对经省立项建设达到规定要求的生态规模养殖小区,每个养殖小区一次性补助50万元以上。

三、鼓励发展林业的政策

1、退耕还林补助政策。

粮食、现金补助:我市从2002年起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国家根据林业部门的验收结果(达标)向退耕户提供粮食和现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资金210元(按每亩每年150公斤原粮,每公斤原粮1.4元折价计算),每亩每年退耕地现金补助20元。补助年限,退耕地还经济林按5年计算,还生态林按8年计算,根据县级林业部门检查验收的合格面积兑现补助现金。凡2006年底前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政策已经期满的,从2007年起发放补助,2007年及以后到期的,从到期后的次年起发放补助。

种苗和造林费补助:国家一次性提供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种苗和造林费补助每亩50元,由各县级林业部门统一管理使用,为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无偿提供种苗。

2、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和省级重点公益林提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财政补偿基金平均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每年每亩0.25元由省级财政部门列支,用于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公益林监测和管护情况验收、跨公益林区域营造生物放火林带等森林火灾预防以及维护林区道路的开支;每年每亩0.8元可用于林农委托县、乡林业部门组织的专职护林员的劳务费支出;每年每亩0.45元用于公益林资源监测、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等支出;每年每亩3.5元发放给林农个人用于公益林营造、抚育和林业有害生物救治等支出。

四、鼓励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政策

2008年,国家财政加大了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我省购机补贴专项资金1.9亿元,加上省财政配套安排700万元,全省购机补贴总规模达到1.97亿元,比去年9700万元增加一倍。重点补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兼顾油料作物、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渔业的生产机械化。我市目前已到位资金1860万元,其中购机补贴资金1050万元,农机装备推进项目资金810万元(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实施参照购机补贴项目执行)。

1、农机购置补贴对象。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农业县市区,补贴对象为纳入范围内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补贴标准。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05〕11号)和省农机局、省财政厅《湖南省2008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实施方案》规定,使用中央补贴资金的补贴标准补贴率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且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一户农民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一套(4台,即1台主机和

与其匹配的3台作业机具);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机服务组织(指县乡服务队,大型农机站)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三套(12台,即3台主机和与其匹配的9台作业机具)。一户农民(渔民)内补贴购置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不超过6台、6台和1台。农业机械购置具体补贴标准:拖拉机类,中央资金补贴30%;耕作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种植机械,中央资金补贴30%,其中插秧机省级资金累加补贴30%;植保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收获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0%;排灌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粮食干燥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畜产品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水产品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30%;小型拖拉机类,中央资金补贴30%。具体补贴机型的补贴额按全省统一公布的补贴目录执行。

五、移民后扶政策

1、扶持范围: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其中,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水库移民为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原迁人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村移民不再纳入后期扶持范围。

2、扶持标准: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按每人每年补助600元的标准扶持。

3、扶持期限: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4、扶持方式:采取“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相结合的扶持方式。“一个尽量”就是后期扶持资金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两个可以”就是后扶资金可以实行项目扶持,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采取一部分资金直发、一部分资金搞项目两者结合的方式。扶持方式的确定要在研究移民村(组)实际情况、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所在村(组)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

六、鼓励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政策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开始,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0元,国家财政补助标准40元/人.年;2008年起我省新农合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人.年,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资金配套比例为18:6:6;从2009年起提高到40元/人.年,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资金配套比例为24∶8∶8;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分两年到位。地方增加的资金,应以省级财政承担为主,尽量减少困难县(市、区)的负担。2008年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10元,2009年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20元。

2、对乡村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从今年起,由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共同出资。各地按照《湖南省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办法》,制定具体的劳务补助实施方案和乡村医生工作绩效考核方案,补助标准按每个服务农业人口每年补助1元计算,省、市县区按1:1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

3、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16所。①国债项目12所。衡南县近尾洲镇卫生院改扩建,投资33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8万元;,衡南县冠市镇中心卫生院改扩建,投资34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9万元;衡阳县三湖镇卫生院改扩建,投资38万元,国家资金3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8万元;衡阳县板市镇卫生院扩建,投资31万

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6万元;衡东县大桥镇卫生院扩建,投资42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7万元;衡东县高湖镇卫生院扩建,投资49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4万元。蒸湘区长湖乡卫生院新建,投资72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47万元。蒸湘区雨母山乡卫生院新建,投资72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47万元。南岳区岳林乡卫生院改扩建,投资40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5万元。南岳区龙凤乡卫生院改扩建,投资30万元,国家资金2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10万元。石鼓区松木乡卫生院新建,投资70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45万元。石鼓区角山乡卫生院改扩建,投资55万元,国家资金2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30万元。②省投资项目4所,投资比例省级财政投资20万元/所,市级财政投资6万元/所,县级财政投资14万元/所。

4、村卫生室国债项目。祁东县58个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家给每个村卫生室3万元资金。

七、鼓励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水利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今年,国家增加了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和小型农田水利补助资金20亿元,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亿元;省财政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今年安排2亿元,比去年增加8000万元;各类上型号型水库治理今年安排6.5亿元。

1、水库治理项目。三年内,我市共有45处小一型水库治理列入了国家计划,平均补助225万元/处;共有91处小一型水库治理项目列入了省计划,补助标准40万元/处;小二型28座,每座补助15万元,五年内县自行治理的病险小二型水库有453座。

2、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根据我市三年前的水利建设规划,今年国家、省安排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别为1020万元和80万元,共计1100万元,县级配套和农民自筹按国家、省级投资额度1∶1配套。今年我市中型灌区末级灌区维修项目,主要是:衡阳县牛形山灌区末级灌区,祁东县杨家台灌区末级灌区,衡山县新桥灌区末级灌区,耒阳市欧阳海灌区末级灌区;衡东县、衡南县、常宁市主要是小农水工程和小水源工程建设。

八、鼓励发展农村道路的政策

我省农村公路建设按照“村村互通、乡镇联网、城乡互动”的目标,配合新农村建设,对山区和贫困地区乡村公路建设,将在资金投入和补助上给予政策倾斜。我市凡纳入国家及湖南省规划的“畅通工程”项目,县乡道每公里按15万元补助,村道每公里按10万元补助,市级财政每公里平均按3000元进行补助,县市区财政每公里按1—2万元补助,不足部分由农民自筹。

九、鼓励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

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2008年开始实行全免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是指除按规定向自愿住校和自愿在校就餐学生收取住宿费、伙食费外,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它费用。

2、“两免一补”政策。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并补助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和对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并补助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政策。农村学生从2007年春季开始免杂费,秋季全体享受免费教科书。城镇学生从2008年春季开始免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按在校寄生的1/3确定。

3、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城区学校的政策。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要求在城区中小学就读,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城区的暂住证、父母进城务工证明(有效劳务合同)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向服务区范围学校提出申请,经核查批准后,就近免试入读。凡符合就读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各学校不得拒收。

十、其它方面的政策

1、户用沼气池建设。今年我市计划任务11000口,有10065口进入国家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国债项目资金850万元,补助标准800元/口;未列入国家农村能源沼气国债项目的,由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按800元/口补助标准进行补贴。

2、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在2007年对水稻、棉花、能繁母猪实行农业保险试点基础上,2008年增加油菜种植和奶牛养殖两个险种,同时适当扩大水稻种植保险的试点范围,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3、实施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2008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对在我省境内的全国“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一律免收车辆通行费。整车合法装载我省生产的鲜活农产品的我省车辆在不属于全国“绿色通道”的我省其它收费公路上行驶,一律免收普通公路车辆通行费,减半收取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来源:中国衡阳)

第三篇: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一、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政策

1、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根据2003核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每亩补贴标准为13.5元。

2、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农资综合补贴。根据2003核定的农业税计税面积,每亩补贴标准为76.9元。

3、国家对水稻生产的农户实行水稻良种补贴。补贴对象是直接从事水稻生产的农户,不得补给未种植水稻的土地承包户。补贴范围是按照水稻实际种植面积给予补贴。补贴标准,双季早稻每亩补贴10元,中稻每亩补贴15元,双季晚稻每亩补贴15元。

4、国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2008年早籼稻谷最低收购价77元/50公斤,中晚稻79元/50公斤。

5、国家实行油菜良种补贴政策。凡种植已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的农户,按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补贴10元。

6、保护耕地政策。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坚决制止耕地抛荒,对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和个人弃耕抛荒的,由各级人民政府按该基本农田弃耕前三年平均产值一至二倍收取荒芜费;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同原发包单位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重新发包。

7、对耕地抛荒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连片抛荒5亩以上的,追究所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的责任;对连片抛荒10

亩以上的,追究所在地方乡镇长的责任;对连片抛荒20亩以上的,追究主管副县市区长的责任;对连片抛荒30亩以上的,追究县市区长的责任。

8、实行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政策。从2005年开始,国家对年产粮食4亿斤以上的县进行奖励,以提高地方财力,促使产粮大县政府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投入。

二、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政策

1、生猪调出大县补贴。按该县生猪出栏数和外调数比例确定补贴金额,补贴到县市区。

2、能繁母猪补贴。2009年,国家财政增加了对能繁母猪的补贴,标准从50元/头提高到100元/头,中央财政补助50%,省级补助30%,市级补助10%,县级负担10%。

3、能繁母猪保险。能繁母猪保险的保险金额1000元/头,费率6%,每头保费为60元。保费负担比例,国家财政补贴80%,即每头48元,养猪户负担20%,即每头12元。

4、禽流感扑杀补助。禽流感扑杀补助经费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负担,扑杀补助标准为:鸡、鸭、鹅等禽类每只补助10元。对疫点扑杀补助国家、省、市、县按5∶3∶1∶1比例配套;对预警点扑杀补助省、市、县按5∶2∶3比例配套。

5、生猪疫病扑杀补助。对因患猪蓝耳病而扑杀的生猪补助实行国、省、市、县、养殖户五级按4∶2∶1∶1∶2的比例承担,补助标准为每头600元。

6、养殖小区补助。扶持新发展生猪规模化生态养殖小区,对经省立项建设达到规定要求的生态规模养殖小区,每个养殖小区一次性补助50万元以上。

三、鼓励发展林业的政策

1、退耕还林补助政策。

粮食、现金补助:我市从2002年起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国家根据林业部门的验收结果(达标)向退耕户提供粮食和现金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资金210元(按每亩每年150公斤原粮,每公斤原粮1.4元折价计算),每亩每年退耕地现金补助20元。补助年限,退耕地还经济林按5年计算,还生态林按8年计算,根据县级林业部门检查验收的合格面积兑现补助现金。凡2006年底前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政策已经期满的,从2007年起发放补助,2007年及以后到期的,从到期后的次年起发放补助。

种苗和造林费补助:国家一次性提供退耕还林工程造林种苗和造林费补助每亩50元,由各县级林业部门统一管理使用,为退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无偿提供种苗。

2、重点公益林补偿政策。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和省级重点公益林提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财政补偿基金平均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其中每年每亩0.25元由省级财政部门列支,用于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公益林监测和管护情况验收、跨公益林区域营造生物放火林带等森林火灾预防以及维护林区道路的开支;每年每亩0.8元可用于林农委托县、乡林业部门组织的专职护林员的劳务费支出;每年每亩0.45元用于公益林资源监测、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等支出;每年每亩3.5元发放给林农个人用于公益林营造、抚育和林业有害生物救治等支出。

四、鼓励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政策

重点补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兼顾油料作物、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渔业的生产机械化。

1、农机购置补贴对象。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市所有农业县市区,补贴对象为纳入范围内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补贴标准。按照财政部、农业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农〔2005〕11号)规定,使用中央补贴资金的补贴标准补贴率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且单机补贴额不超过5万元。一户农民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一套(4台,即1台主机和与其匹配的3台作业机具);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机服务组织(指县乡服务队,大型农机站)内享受补贴的购机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三套(12台,即3台主机和与其匹配的9台作业机具)。一户农民(渔民)内补贴购置增氧机、投饵机、清淤机不超过6台、6台和1台。农业机械购置具体补贴标准:拖拉机类,中央资金补贴30%;耕作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种植机械,中央资金补贴30%,其中插秧机省级资金累加补贴30%;植保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收获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0%;排灌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粮食

干燥机械,中央资金补贴25%;畜产品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水产品机械类,中央资金补贴20%—30%;小型拖拉机类,中央资金补贴30%。具体补贴机型的补贴额按全省统一公布的补贴目录执行。

五、移民后扶政策

1、扶持范围: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移民。其中,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水库移民为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原迁人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村移民不再纳入后期扶持范围。

2、扶持标准: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按每人每年补助600元的标准扶持。

3、扶持期限: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4、扶持方式:采取“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相结合的扶持方式。“一个尽量”就是后期扶持资金能够直接发放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两个可以”就是后扶资金可以实行项目扶持,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采取一部分资金直发、一部分资金搞项目两者结合的方式。扶持方式的确定要在研究移民村(组)实际情况、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所在村(组)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

六、鼓励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政策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2008年开始,各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0元,国家财政补助标准40元/人.年;2008年起我省新农合地方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30元/人.年,从2009年起提高到40元/人.年,省、市、县三级财政补助资金配套比例为24∶8∶8;确有困难的地区可分两年到位。地方增加的资金,应以省级财政承担为主,尽量减少困难县(市、区)的负担。2008年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10元,2009年农民个人缴费每人每年20元。

2、对乡村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从今年起,由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共同出资,制定具体的劳务补助实施方案和乡村医生工作绩效考核方案,补助标准按每个服务农业人口每年补助1元计算,省、市县区按1:1的比例进行资金配套。

3、村卫生室国债项目。国家给每个村卫生室3万元资金。

七、鼓励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

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2008年开始实行全免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免费是指除按规定向自愿住校和自愿在校就餐学生收取住宿费、伙食费外,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它费用。

2、“两免一补”政策。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并补助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和对城镇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并补助家庭贫困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政策。农村学生从2007年春季开始免杂费,秋季全体享受免费教科书。城镇学生从2008年春季开始免杂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学生每年在校天数均按250天计算。按在校寄生的1/3确定。

3、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城区学校的政策。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要求在城区中小学就读,由其父母或监护人持身份证、户口簿、城区的暂住证、父母进城务工证明(有效劳务合同)和原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等材料向服务区范围学校提出申请,经核查批准后,就近免试入读。凡符合就读条件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各学校不得拒收。

八、其它方面的政策

1、户用沼气池建设。进入国家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补助标准800元/口;未列入国家农村能源沼气国债项目的,由省、市、县三级地方财政按800元/口补助标准进行补贴。

2、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在2007年对水稻、棉花、能繁母猪实行农业保险试点基础上,2008年增加油菜种植和奶牛养殖两个险种,同时适当扩大水稻种植保险的试点范围,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3、实施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2008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对在我省境内的全国“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一律免收车辆通行费。整车合法装载我省生产的鲜活农产品的我省车辆在不属于全国“绿色通道” 的我省其它收费公路上行驶,一律免收普通公路车辆通行费,减半收取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

第四篇:直补模式的惠农政策反思

直补模式的惠农政策反思

方付建 曾润喜

近年来,为促进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中央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涉及农业、林业、农机、教育、医疗、计生、交通等多方面的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在惠农政策体系中,有一个重要模块就是直补政策,或称针对原子化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直补政策是中央落实“多予”方针的有效方式,有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农业补贴时代。目前中央财政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主要包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两项,除了直接补贴外,中央财政对农民的补贴还有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重大技术专项补贴等。而为了保护和增加林地面积,中央财政还设置了退耕还林补贴等。

一、直补模式惠农政策的积极意义

以资金发放为特征的农业补贴政策使农民感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直补模式的惠农政策呈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产生了较好效果。直补模式的惠农政策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干群关系的和谐度。农村干群矛盾在20世纪90年代不断强化和固化,并一度成为农村矛盾的主要形态。农村干群矛盾是在乡村干部“催粮收税”行为与农民“反催粮收税”的行为博弈中不断强化的。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交付的收税这一“政治任务”以及为保障本级政府的有效运转,乡村干部在催粮收税上可谓费尽心机、用尽手段,既有温和的说教,也有威严的诱逼,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在不断增加的征收与反征收的博弈中,干部与农民的矛盾不断激化。不过,惠农政策的落实则使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加剧的农村干群矛盾得到了缓和,现在不仅不向农民征收税费,干部还时常下乡进行补贴资金的登记工作,在现实利益的诱惑下,有些农民现在甚至主动和干部搞好关系,因此,惠农政策一定程度上使“三农”趋于稳定。而基层干群危机的消解,也使农村不再可能成为改革发展的一个“雷区”。

二是有限度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制度改革和体制转轨,农村生产力得到释放,那个时期农村经济非常活跃,农民收入增加很快,甚至超过了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幅。不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粮食生产的相对过剩,由于人们对初级农产品消费的减少,这一时期农产品价格不增反降,而与农产品价格直接相关的农民的收入也不增反降,这样的格局下,农民的相对贫困就越来越明显,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也日渐强烈。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仍然向农民收取“皇粮国税”,这必然引起农民的不满甚至反抗。而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惠农政策的增多,农民的收入有了缓慢增长的迹象。虽然惠农政策不能从根本上使农民致富,但惠农政策所释放的信号是中央对农业更加支持,因此,农民的生产热情也会增长,而这会间接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有限度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大规模惠农政策出台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断降低,因为,农民认识到从事农业种养植收益十分有限,具有经济人理性的农民愿意选择外出打工来增加收入。在农业种粮积极性下降的态势下,国家的粮食安全遭遇严峻挑战,农业的现代化转型也面临困局。而通过粮食直补、技术直补等补贴政策,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种养植的积极性,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更新和农业生产剩余收益的相对增加。不过,由于惠农政策基本是“撒胡椒面”的形式,只是有限度地增加了农业的种植收益,因而,这一政策形态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二、直补模式惠农政策的若干问题

虽然直补模式的惠农政策有一系列好处,但从当下农村发展需要来看,惠农政策不仅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导致农村出现新的矛盾和危机,也可能影响农业发展的取向。通过调研,笔者认为不宜过分夸大惠农直补政策的效用。评价惠农直补政策,有几个问题需要关注:

一是直补政策增加了基层政府的工作负担。直补资金一般是每年一发,而每次发放直补资金,乡镇政府和村组干部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了使农民知悉惠农政策,乡镇和村组干部需要转发兑付文件、制作宣传资料、编制帐单表册、走村入户宣传等,而为了防止直补资金的截留、漏发、多发、错发、少发等情况,每次发放资金,乡镇和村组干部都需要进村入户逐户登记、丈量土地、核实面积、制订账卡、张榜公示、协调纠纷、层层报批、督查验收等,由于这一工作直接面向原子化的农户,因此工作量十分庞大。笔者在乡镇调研时了解到,某镇2007年发放补贴时往计算机录入各个农户的补贴数额和相关数据,财经所十几个人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星期,为了赶进度,还请了不少镇政府的工作人员临时帮忙。另外,为了应付上面的各种检查,乡村干部还需要赶工制作各种检查所需要的材料账本,这些材料账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编写和制作。

笔者在农村调查,一些基层干部则反映他们一年四季都在为发放补贴作准备。在一些乡镇,基层干部不仅需要出工,有时还需要掏钱,据乡(村)干部反映,每年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过程中还需要个人垫付“三个一千元”:一千元的交通费、一千元的食宿费、一千元的电话费。乡镇干部也说到:搞直补,先调查登记,怕别人造假,要公示,翻来覆去,每年发钱,每年统计,很繁琐,为发这个钱真是麻烦。某乡镇领导则透露:在直补发放过程中行政成本要占补贴资金的20%左右。这部分经费一般都由财力十分有限的地方政府自行承担。

二是直补政策导致了新的不公平不和谐现象。由于历史原因,种植面积的官方数字、民间数字和实际数字往往并不相符,这就给发放直补资金造成了障碍。在补贴发放中,不少村组出现了未种田的领补贴而种田的没补贴的现象。有的农户在计税面积上种植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也同样得到了粮食补贴。由于婚丧嫁娶,农村人口不断变动,但田地没有变动,于是有些农户只有两口人,但领的补贴甚至比有五六口人的农户都多。有些农户为了增加补帖金额,就虚报田地数量,通常将申报面积扩大几倍乃至更多,尤其在退耕还林、申报大户补贴等方面水分较多。有些农民还有将承包地、宅基地等区域连片谎报成荒地复垦计划,以获取国家大量补贴资金。

笔者在调查中就有干部反映他们那里就出现了造假事件,好在后来查出来了,没有引发大的冲突。而安徽凤台则上演一出树典型骗利益骗荣誉的闹剧:一村委会主任种田10亩谎报1060亩,层层申报,最终骗取农业部“全国种粮大户先进个人”称号,还骗取几万元的种粮大户补贴。可以说,在惠农直补中,有很多不公平的因素,这些不公平的因素造成了一系列矛盾。另外,国家良种补贴政策往往仅限于若干良种,没有涉及其他项目。而甘肃省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由于国家没有启动马铃薯良种补贴项目,所以对甘肃省而言,惠农政策就隐含着不公平问题。

三是直补操作难题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惠农的好处。为了让直补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各地普遍采取“一折通”的形式,即为每位农户在当地农村信用合作社,或者在县城农业银行开设一个专门直补帐户,定期将直补资金打入该帐户。由于合乡并镇等原因,现在一个乡镇的区域面积偏大,而农村信用合作社基本只在镇政府所在地办公,笔者在调研中有农户算了一笔账:该村到镇信用社约9公里,全是泥土路,走路来回需花2个多小时,坐车往返需要八块钱,若坐“摩的”,来回需花30元。而自己家一年也就一百多元的补助,这样算下来每次去取肯定划不来。而有些退耕还林、粮食补助价款和生活补助等由农行代发,由于农行在大部分乡镇没有营业网点,农民一般需要到县城领款,这就大大增加了车费和食宿等开支。在一些地方,由于管理上的原因造成有的“一折通”农户姓名不符、账号不对不能及时取到款,农民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精力去更改姓名、核实帐单。

四是直补政策造成了资金利用的分散化。资金直接到了农民手里,农民怎么使用这些资金由农民自己安排。不少乡镇干部都反映惠农直补资金效果不明显,发给农民几百元,除了让农民高兴一下,觉得党和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越来越关心农民外,并没有产生什么特别的效用,因为在当下,几百元钱根本办不成什么事情,农民要么存银行要么消费了,有的甚至直接拿去打麻将输掉了。在分散化的种田模式下,种田的收益赶不上搞副业和出外打工的收益,虽然直补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部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对外出打工和搞副业的农民而言,外出打工的仍然打工,搞副业仍然搞自己的副业,这是农民的经济理性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大多数农民是理性的,不会因为多了几百元钱就把心思转到种植上来。

在当下的农村,有很多公共设施需要大笔的资金来兴建,如果将分散的资金汇集到一起,则会产生额外的效果。在笔者调研中,有镇干部说道:现在国家搞新农村建设,用钱的地方多得很,如修路架桥、灌溉排涝、环境卫生等,都不是一家一户能够解决的,必须依靠集体来解决,私人小打小闹的代价是庞大的,我们镇一年几百万的直补资金,如果放在一起,可以干很多大事,公路、水库这些我们早就想整修了,但就是没有钱,如果这笔钱能统一使用,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就好搞多了。

五是直补政策助长了部分干部腐败现象。有些地方由于缺少了一个客观有力的监督机制,政策的惠农效果就容易“缩水”甚至改变性质。比如,某乡就违背惠农政策,乡镇政府与村干部相互勾结、侵吞国家发给农民的种田补助。从2004年到2008 年国家给农民的专项补助,就没有给农民,而个别村则领到了少部分补助。这些补助资金一般都被乡镇和村组干部私吞或挪用。一般而言,在补贴执行过程中都会出现“漏斗效应”,一级一级截流,最后到农民手里仅为零头。北京一位四川籍保姆自述,家里5亩田地拿到补贴只有2元。有些基层干部不在服务群众上多想办法,而是在如何“弄钱”、“截流政策”上动脑筋。农业部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家惠农资金在一些地区被克扣和截留的问题凸显。惠农政策在基层屡屡被“打折”,贯彻执行不到位,已经影响到农民对国家惠农政策的信任。

六是直补政策触发了政府检查机器。为了预防和查处直补资金发放过程中的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贪污、私分等腐败行为,一般县市和省级政府都制定了一系列检查措施。比如,某区规定,为保障惠农政策落实,区政府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检查、督促、整改阶段抽调专人对各单位的清查工作开展全面检查,如发现不按照区政府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完成各项部署任务的,坚决追究责任;某县为了保证惠农政策落实,每年县委、县政府要组织县委农工部、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税改办,由县纪委、县监察局牵头,对乡、村两级当年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情况开展检查。同时,县委办、县政府办、县纪委监察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县直相关单位贯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情况实施检查;某省为强化对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省里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则启动了关于在全省开展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方案规定,监督检查工作从2008年2月份开始至8月底结束。检查分动员部署、学习培训阶段,摸清底数、自查自纠阶段,交叉检查、督促整改阶段和总结评估、深化提高阶段四个大的阶段。从各个地方的实践来看,一项政策的落实,造就了一系列的检查机构和检查机制,而繁琐的行政事务和高昂的行政成本则在不断的检查中大量增加。

七是直补政策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在笔者调研的乡镇,由于粮食生产直补政策仅对水稻面积进行直补,部分原来不种水稻或不具备种水稻条件的农户纷纷改种水稻,不少农户为得到水稻生产直补款,已自行退林还稻、退经还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作物内部的结构调整。此外,由于有了补贴,有的农户索要原有承包地,有的将原转包给种粮大户的耕地转交给自己的亲属耕种,而不愿意将承包地转包给其他农民或种养大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也进一步强化了目前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

三、直补模式的惠农政策何处何从

虽然直补模式的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和调和干群关系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但这项政策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其实,在政策设计中,我们需要考虑政策实施的成本和收益,如果一项政策执行的成本非常高昂而政策的收益比较有限,那么这项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就值得怀疑。同时,出台政策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如果一项政策的实施在化解某一问题时带来了更多的衍生性关联性的更难治理的问题和矛盾,那么,这项政策的功能和价值就值得拷问。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直补模式的惠农政策在执行中产生了巨大的执行成本,成为造成基层腐败的原因之一,触发了政府检查机器等带有顽疾性的新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考量直补模式的惠农政策。

目前不少乡镇干部都建议变直接补贴为间接补贴,所谓间接补贴就是惠农资金不直接拨给农民,由县市政府和乡镇政府支配,设立专户,根据各个乡镇和各个村的惠农项目来使用这些惠农资金,惠农项目主要包括道路的整修、危房的拆建、流域的治理、垃圾的处理、水田的改造、水利的兴修、社会保险的交纳、娱乐场所的兴建、文化活动的开展、村容村貌的保洁等。具体而言,就是用惠农资金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休闲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托儿所、敬老院和超市市场等保障设施,公交线、宽带线、电话线、有线电视线、自来水管、排水管等基础设施,农村改圈、改厕、改厨等生活设施,农田修复、林地保护、山体涵养、河流疏浚等生产设施。

惠农资金不直接发给农户,就免除了繁琐的调查、登记、发放等事项,而用这批资金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就不需要千方百计地从农民那里集资,也就不会出现直补资金发放中出现的各种不公平事件。当然,乡镇政府这样建议,有自己的考虑,惠农资金留在县市和乡镇政府,基层政府的资金就多了,支配能力就强了,也就更容易出现资金挪用、贪污腐败等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我们为了发挥直补模式惠农政策的效应,就需要改进直补模式的惠农政策的设计和操作,比如,是否可以考虑减少程序,将几种补贴整合成一种,按照一个标准补贴,补贴发放的时间也尽可能放在一起,这样既直观、简单、减少工作成本又便于操作,能很快使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户、到人。也就是说,不应该在增加名目繁多的直补政策,政策越多越复杂,农民就越难把握,而干部寻租或腐败的空间就更大,所以,惠农政策需要简化、整合和归并。

另一方面,可以将一部分直补资金和其他各种财政拨款汇总在一起,设立专门的农村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资金,对这批资金的使用,可以先有各个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申报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项目,然后有特定部门,或联合多个部门来审查和审批各个申报项目,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个地方设施和服务的是否资助以及资助金额。不过,为了防止资金出现漏洞或被截留、挪用、分解等,需要建立监督有效、信息公开、措施得力、惩罚到位的制度或机制。

作者单位: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五篇:直补惠农政策的利弊反思

中国三农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三农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三农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三农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三农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三农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三农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三农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支农惠农直补政策(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惠农支农政策(精选五篇)

    惠 农 支 农 政 策 (一)支持农业科技示范户。采取农民自愿申报、村民小组推荐、乡镇统一评议和张榜公示、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方式,遴选农业科技示范户、核心示范户。通......

    林业惠农支农政策(5篇)

    林业惠农支农政策 原标题:林业惠农支农政策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 补贴对象及范围:全区自治区级以上公益林所有者。 补贴标准:权属集体和个人的公益林,从2013年起每亩补助15......

    上半年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上半年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上半年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半年来,我乡始终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全面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

    2013年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工作总结

    ××镇地处永胜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镇辖胜利、灵源、文化、凤鸣、南华、凉水、西南街、东北街8个居委会和兴营、中和、大厂、黎明4个村委会,全镇有农业人口10......

    浅谈农村牧区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合集)

    浅谈农村牧区财政支农惠农政策 一、前言 “农业丰则国强,农民富则国盛,农村稳则国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做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支农惠农决策,各......

    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汇报

    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汇报根据自治区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和自治区党委的有关文件要求,由市委督查室牵头,市发改委、民政局、财政局、农牧业局、卫生局、审计局、扶贫办等有......

    2000年~2008年国家主要支农惠农政策(最终定稿)

    21世纪国家主要支农惠农政策 支农惠农政策指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民和农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中......

    龙岩市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最终定稿]

    龙岩市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启动"十镇百村"新农村建设试点,建立农村"六大员"队伍,市级投入支农资金4.5亿元。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6%,粮食生产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