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和奖励办法
附件1
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和奖励办法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繁荣我省的科学技术事业,促进学科发展,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协调发展服务,湖北省科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共同设立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该奖每两年评审一次。为了加强评奖活动的领导组织和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评审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和领导机构
成立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领导工作委员会,负责评审与奖励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该评审领导工作委员会由8人组成,设主任1人(由省科协主席或常务副主席担任);副主任4人(分别由省科协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的领导担任);成员3人(分别为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称处、省科技厅成果处、省科协学会部的负责人)。
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领导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评审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挂靠于省科协学会部,负责办理日常工作(职责包括受理论文的申报、组织论文的评审、编辑出版学术论文获奖名单和受理申诉和检举等有关事宜)。
二、评审机构及职责
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4个等级,相应成立评审委员会。
(一)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由多学科的权威专家和学者以及省科协常委会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部分委员组成,负责对申报特等奖的论文进行评审和对综合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申请需要复议的一等奖论文进行审定。
(二)湖北省自然科学综合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由理、工、农、医、交叉各学科的相关学会的专家代表组成,负责对各学科申报一等奖的论文进行评审和推荐特等奖论文,并对各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申请需要复议的二等奖、三等奖论文进行审定。
(三)湖北省自然科学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各全省学会申报二等奖、三等奖的论文进行评审,并分别向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和综合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推荐特等奖、一等奖论文。
三、论文的申报
(一)申请评审的学术论文,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内容范围: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属于自然科学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领域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性成果,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探索性的特征,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严谨,结论正确。
工作总结、考察报告、译文、科技专著、科普文章等,不属申报范畴。
2、时间范围:
论文必须是在申报前两个年度里在正式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的。(例如:2012年申报评审的论文,必须是2010年-2011年这两个年度里发表的论文)
(二)符合申报条件的论文,须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提出申请,填写《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评审表》一份,连同论文全文一份送交相关全省学会。
四、论文的评审
(一)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等级、数额及标准
每届优秀学术论文设特等奖论文5篇,一等奖论文50篇(含入围特等奖前10名未评上而自然下滑的5个名额),二、三等奖论文各若干篇。其中对特等奖和一等奖论文要严格掌握标准,宁缺勿滥;
二、三等奖论文数额依申报论文情况按一定比例确定,并适当增强其对市、县科技工作者的激励作用。
1、特等奖优秀学术论文应在某学科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中有重大创新和突破,并在国内外重要科学和工程检索系统(SCI国际版、EI)中收录的学术论文,其学术水平相当于当前国际前沿水平。
2、一等奖优秀学术论文应在某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在科学理论上有所创新,或解决了科学实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学术或关键技术问题,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SCI或EI收录)。个别学科(在国际上无类比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可不受SCI国际版、EI标准限制,由评审委员会严格把关入选。
3、二等奖优秀学术论文应在某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或较大实用价值,并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4、三等奖优秀学术论文应在某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或实用价值,并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二)评审办法
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审工作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推荐评审的办法。具体步骤如下:
1、各全省学会将符合申报条件的论文列表并汇总,上报省评审工作办公室,由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领导工作委员会根据论文申报情况按一定比例确定当届二、三等奖优秀学术论文总数,并分别向各学会下达优秀学术论文评审指标。
2、各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根据下达的指标对申报论文进行评审,评定二、三等奖论文,并审议推荐1篇特等奖和1—3篇一等奖论文(符合等级标准但数量不够的可以不推荐或少推荐)。对评审通过的论文,由各全省性学会向省评审工作办公室填报《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结果汇总表》和《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一等奖论文推荐表》,并附上一套特等奖、一等奖论文全文(外文要有较详细的中文摘要)及相关材料(SCI、EI的收录证明和论文引用率证明等),有两位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和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的评审推荐意见。
3、理、工、农、医、交叉各大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分别对相关全省学会推荐的一等奖论文进行评审,确定一等奖论文。
4、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根据推荐的特等奖论文及其作者答辩的情况,最后评定特等奖论文,并审定需要复议的一等奖论文。
五、论文的奖励
(一)举行授奖大会,对评出的优秀学术论文,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科协联合向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颁发相应等级的优秀学术论文证书,可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依据之一。
(二)对获奖论文,收编入《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纪念册》。
(三)对特等奖论文获得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六、评审与奖励经费
(一)申报评审的论文作者需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缴纳评审费。
(二)省科协在学术活动专项经费中列支费用。
(三)接受国内外团体、个人捐赠。
(四)其它。
七、附则
(一)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审和奖励不受其他奖励的限制。
(二)一篇论文只能在一个全省学会申报评审,否则为重复申报。
(三)论文作者以论文发表时的署名及排序为准。
(四)对申报评审的论文,如发现有重复申报或弄虚作假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问题,经查明属实,取消申报资格,并通报批评。
(五)论文评审的结果将在媒体上进行公示。
(六)申报论文一经评定后若未达到作者希望的等级,作者有权在公示期内撤销原申请。
(七)本办法由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领导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和奖励办法
附件1
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和奖励办法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繁荣我省的科学技术事业,促进学科发展,更好地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协调发展服务,湖北省科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共同设立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该奖每两年评审一次。为了加强评奖活动的领导组织和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评审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和领导机构
成立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领导工作委员会,负责评审与奖励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该评审领导工作委员会由8人组成,设主任1人(由省科协主席或常务副主席担任);副主任4人(分别由省科协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的领导担任);成员3人(分别为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称处、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省科协学会部的负责人)。
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领导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评审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科协学会部,负责办理日常工作(职责包括受理论文的申报、组织论文的评审、编辑出版学术论文获奖名单和受理申诉和检举等有关事宜)。
二、评审机构及职责
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4个等级,相应成立评审委员会。
(一)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由多学科的权威专家和学者以及省科协常委会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部分委员组成,负责对申报特等奖的论文进行评审和对综合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申请需要复议的一等奖论文进行审定。
(二)湖北省自然科学综合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由理、工、农、医、交叉各学科的相关学会的专家代表组成,负责对各学科申报一等奖的论文进行评审和推荐特等奖论文,并对各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申请需要复议的二等奖、三等奖论文进行审定。
(三)湖北省自然科学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各全省学会申报二等奖、三等奖的论文进行评审,并分别向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和综合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推荐特等奖、一等奖论文。
三、论文的申报
(一)申请评审的学术论文,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内容范围:
学术论文的内容应属于自然科学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领域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性成果,必须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探索性的特征,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证严谨,结论正确。
工作总结、考察报告、译文、科技专著、科普文章等,不属申报范畴。
2、时间范围:
论文必须是在申报前两个里在正式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的(例如:2016年申报评审的论文,必须是2014年-2015年这两个里发表的论文)。
(二)符合申报条件的论文,须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提出申请,填写《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评审表》两份,连同论文全文2份送交相关全省学会。
四、论文的评审
(一)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等级、数额及标准
每届优秀学术论文设特等奖论文5篇,一等奖论文50篇(含入围特等奖前10名未评上而自然下滑的5个名额),二、三等奖论文各若干篇。其中对特等奖和一等奖论文要严格掌握标准,宁缺勿滥;
二、三等奖论文数额依申报论文情况按一定比例确定,并适当增强其对市、县科技工作者的激励作用。
1、特等奖优秀学术论文应在某学科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中有重大创新和突破,并在国内外重要科学和工程检索系统(SCI国际版、EI)中收录的学术论文,其学术水平相当于当前国际前沿水平。
2、一等奖优秀学术论文应在某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在科学理论上有所创新,或解决了科学实验、生产实践中的重要学术或关键技术问题,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SCI或EI收录)。个别学科(在国际上无类比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可不受SCI国际版、EI标准限制,由评审委员会严格把关入选。
3、二等奖优秀学术论文应在某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理论水平或较大实用价值,并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4、三等奖优秀学术论文应在某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或实用价值,并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
(二)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方式
为切实做好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工作,便于评审工作公平、有序地开展,请按以下要求进行申报:
1、拟申报优秀论文的科技工作者如是全省学会会员,请通过所在学会途径申报;市(州、直管市、林区)申报优秀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请通过所在市州科协进行申报;如不是全省学会会员的科技工作者,则将论文按本人所属专业到相应全省学会进行申报(请各全省学会予以接收);如不清楚本人所属专业对应学会的,请咨询评审工作办公室。
2、优秀论文申报者按照相关要求,将论文申报表、论文复印件(复印件要清晰,含杂志封面)、论文相关材料(特、一等奖申报者需提供SCI国际版、EI杂志收录证明及论文引用率证明、研究成果引用证明、论文影响因子等相关材料,外文要有较详细的中文摘要)纸质档一式两份、电子档交至相关全省学会、协会、研究会、市州科协学会部。
3、各全省学会、协会、研究会、市州科协学会部论文收集完毕后,将符合申报条件的论文列表并汇总(论文作者信息需完整)。对申报特、一等奖的论文需请相关专家研究讨论,根据相关要求和论文水准进行筛选、推荐,并填报《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一等奖论文推荐表》,并附两位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和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的评审推荐意见。在通知规定的日期内,请各全省学会和市州科协向论文评审工作办公室一次性提交相关材料,包括: 论文汇总表(盖章)及电子版; 论文申报材料纸质档(一份自留存档)、电子档上报优秀论文评审办公室。
4、评审工作办公室只接收全省学会和以市州科协为单位组织汇总后提交的论文,不接收个人申报。
(三)评审办法
1、各全省学会、市州科协将符合申报条件的论文整理列表并汇总,上报评审工作办公室,评审工作办公室将对各单位汇总提交的全部材料进行资格初审,对提交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申报条件的论文将直接取消侯选资格,不列入评审范围,并将信息及时与各申报单位进行反馈。
2、各全省学会相应成立湖北省自然科学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对符合条件的论文进行初评排序,并审议推荐1篇特等奖和1—3篇一等奖论文(符合等级标准但数量不够的可以不推荐或少推荐)。对评审通过的论文,由各评委会向省评审工作办公室提交《优秀学术论文评审结果汇总表》和《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一等奖论文推荐表》,并附上相应材料。
3、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根据推荐的特等奖论文进行初审,根据初审结果,组织入围特等奖论文作者共10篇进行答辩(需提供PPT),论文评审委员会根据作者答辩情况评定特等奖论文5篇。已入围特等奖,但经答辩程序落选的另5篇直接作为一等奖论文。
4、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对推荐的一等奖论文及未入围的特等奖论文进行评审,确定一等奖论文;未评上一等奖的论文顺滑进行二、三等奖评审。
5、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市州申报论文进行评审。
6、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将根据比例下达相应二、三等奖指标,由各全省学会成立的湖北省自然科学学科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对申报论文进行评审,评定二、三等奖论文,并将结果报论文评审办公室。
7、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领导工作委员会对评出的奖项进行再确定后,在网上予以公示,无异议后进行相应的奖励。
五、论文的奖励
(一)省科学技术协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技厅将对评出的优秀学术论文颁发相应等级的优秀学术论文证书,可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的依据之一。
(二)汇编《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获奖名单》。
(三)对特等奖论文获得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六、评审与奖励经费
(一)申报评审的论文作者需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缴纳评审费。
(二)省科协在学术活动专项经费中列支费用。
七、附则
(一)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审和奖励不受其他奖励的限制。
(二)一篇论文只能在一个全省学会申报评审,否则为重复申报。
(三)论文作者以论文发表时的署名及排序为准。
(四)对申报评审的论文,如发现有重复申报或弄虚作假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问题,经查明属实,取消申报资格,并通报批评。
(五)论文评审的结果将在湖北科协网上进行公示。
(六)申报论文一经评定后若未达到作者希望的等级,作者有权在公示期内撤销原申请。
(七)本办法由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领导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和奖励办法
(2008年3月12 日)
为鼓励我省广大科技人员投身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工作,并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理性思考与总结,积极撰写学术论文,以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信息传递,繁荣学术,多出成果,快出人才,加快科学技术进步,推进我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范围
1.参加评选的论文,必须是属于自然科学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
2.参加评选的论文,论文发表和申报时第一作者必须是在本省(含中央在湘单位)工作的人员。
3.参加评选的论文,必须是在评选年前三个内公开发表的论文。
二、评选条件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应具备理论性、创新性、实用性和探索性,对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设一、二、三等3个奖励等级。其评选标准为:
一等优秀论文应达到国际水平。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要求有重要创新见解和发现,对学科发展有重要作用;应用方面的论文,要求有重要的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价值及良好的发展前景。申报参加一等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必须要有两名(不同工作单位)具有正高级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的推荐,一般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权威的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在国内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等优秀论文应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要求有创新见解;应用方面的论文,要求有技术上的创新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申报参加二等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一般要求是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或专业学报类)发表的学术论文。
三等优秀论文应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论文在理论或技术上有一定的创新性。
申报参加三等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一般要求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⑴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⑵省级学会评定的优秀学术论文。
三、组织机构
由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联合组成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主持优秀学术论文的评审工作。
四、评选程序
1.省科协所属省级学会、市州科协和高校科协为全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的推荐单位。
2.优秀学术论文采取限额评选的办法。评选总额及一、二、三等奖比例由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在当年的评选通知中公布,并向有关单位下达评选优秀论文的申报指标。
3.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必须先由论文第一作者向所属学会或科协提出申请,填写《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评审表》一式两份,连同论文全文一份(要求为公开刊物发表的论文原件或复印件);外文论文除复印件外,须提交中文详细摘要一份。若属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方面的论文,还必须附上有关部门提供的鉴定意见和说明效益的证明。论文引用情况和效益证明材料将作为评审的重要参考依据。
一篇论文不能同时通过多个单位进行申报。论文第一作者每届限申报一篇论文。
4.申报论文由各推荐单位组织初审、推荐等级,填写《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评审表》的有关栏目,并加盖单位公章。
5.论文推荐单位应将评出的论文,连同全部有关材料上报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送审时应一次交齐全部申报材料,并按有关规定缴纳评审费。
6.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事求是、优中选优。
经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审后,论文水平如未达到所申报的等级,则作降等或落选处理;如超过所申报的等级,亦可升等。
7.学术论文经评审后若未达到作者申报的等级,作者有权撤消原申请,并在《优秀学术论文申报评审表》“申报栏”予以说明。
8.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的评选结果,在正式公布前进行公告,并设立一个月的异议期。
五、奖励办法
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每两年评选一次。由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向获奖论文作者颁发相应等级的优秀论文证书。优秀学术论文证书可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技术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如论文作者是两人以上的获奖论文,其论文证书按论文发表时的署名顺序发至第三作者。
六、附则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施,由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四篇: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2008
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繁荣科技事业,推进科技进步,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环境,促进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以下简称自然科学)的研究,实现无锡市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工作,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学术水平与应用价值并重和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自然科学的研究,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
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为市级奖,每两年举行一次,获奖论文的奖励经费由市政府在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二章
组
织
第四条
成立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评委会)。市评委会由市委、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领导和全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界的专家、学者组成。人数在30人左右。市评委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
第五条
市评委会的职责:
(一)制定和修改评选奖励实施细则。(二)批准成立学科(专业)评审组。
不能申报,技术工作总结、毕业论文、专业著作、试验报告以及科普文章、资料汇编、考察报告等也不属于申报评奖范畴。
第十二条
发出论文评奖征集通知后,评委会办公室对论文征集受理时间一般为三个月。
第十三条
参评论文的发表时间,一般应在该次评审年限范围的第一年1月1日至次年12月31日。
第十四条
申报参评特等奖、一等奖的论文需由2名本学科(专业)正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并签署意见,申报二、三等奖的论文需2名本学科(专业)副高级职称以上(含)的专家推荐并签署意见。推荐专家需提供职称证书或复印件。
第十五条
申报参评论文,必须由作者本人填写《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申报表》一式二份,经所在学术团体或所在单位盖章,提供电子文档论文及有关证明等资料并交纳评审费。
第十六条
申报参评论文须用中文撰写,如原论文为外文,需先译为中文方可参评。
第十七条
已获得市级政府以上奖(含市级)的论文。不在申报之列。
第十八条
一篇论文只能递交一个单位推荐送评,不能多处或多次推荐送评。
第十九条
数人合作的论文,作者不超过5人,超过5人的论文以课题组名义申报。
第二十条
凡符合论文评奖申报条件的论文和作者,其申报权利不
以上认定方为有效。推荐为特等奖的论文由省级专家提出复评意见。
第二十八条
对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相同的多篇论文,一般只评定一篇(等级最高的)论文获奖。
第二十九条
市评委会对评选出的拟获奖论文,通过有关媒体公示10个工作日,受理有关投诉和听取意见反映。
第六章
奖
励
第三十条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励采用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
第三十一条
获奖论文由市政府颁发证书、奖金。
第三十二条
市评委会向获奖者和所在单位通报获奖结果,作为获奖者在考核、使用、晋升和评定职称时的依据,同时通过有关媒体向社会进行公告。
第七章
纪
律
第三十三条
凡申报人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而获奖的,由市评委会撤销其奖励,收回证书和奖金并通知其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直至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
获奖论文因知识产权引起纠纷的,由获奖者承担责任。
第三十五条
市评委会、各评审组全体成员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评委会制定的评审纪律和工作要求,认真执行评审标准,坚持质量、
第五篇: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
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繁荣科技事业,推进科技进步,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环境,促进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以下简称自然科学)的研究,实现无锡市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工作,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学术水平与应用价值并重和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自然科学的研究,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 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奖为市级奖,每两年举行一次,获奖论文的奖励经费由市政府在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二章 组 织
第四条 成立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评委会)。市评委会由市委、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领导和全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界的专家、学者组成。人数在30人左右。市评委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
第五条 市评委会的职责:
(一)制定和修改评选奖励实施细则。
(二)批准成立学科(专业)评审组。
(三)审议学科(专业)组评审意见。
(四)评定论文获奖等级。
(五)公布获奖结果。
(六)决定有关评审的其它事项。
第六条 市评委会办公室设在市科协,承担评审的日常事务工作。
第七条 市评委会按学科(专业)成立评审组,评审组由3人以上单数组成,设组长、副组长l—2人。学科(专业)评审组成员由未在该学科(专业)申报论文的评委和专家学者(资源库中随机抽取)组成。
第三章 申 报
第八条 申报的论文必须在经国家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刊物上发表,或国(境)外相应刊物上发表的,或在区域性、省和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表的论文。在市、局级以上(含局级)内部刊物(须有市出版批准刊号)上刊登的也可以申报。
第九条 凡在无锡地区工作的科技工作者的自然科学和交叉学科学术论文均可申报评奖。与外市人员合作的论文,我市作者必须是第一作者方可申报评奖。外市作者受我市有关单位委托承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申报参评。
第十条 申报评奖的论文须提供在刊物上发表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在区域性、省或全国学术会议上交流的论文,需提供相关证明。
第十一条 不属于自然科学和与自然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论文不能申报,技术工作总结、毕业论文、专业著作、试验报告以及科普文章、资料汇编、考察报告等也不属于申报评奖范畴。
第十二条 发出论文评奖征集通知后,评委会办公室对论文征集受理时间一般为三个月。
第十三条 参评论文的发表时间,一般应在该次评审年限范围的第一年1月1日至次年12月31日。
第十四条 申报参评特等奖、一等奖的论文需由2名本学科(专业)正高级职称的专家推荐并签署意见,申报二、三等奖的论文需2名本学科(专业)副高级职称以上(含)的专家推荐并签署意见。推荐专家需提供职称证书或复印件。
第十五条 申报参评论文,必须由作者本人填写《无锡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申报表》一式二份,经所在学术团体或所在单位盖章,提供电子文档论文及有关证明等资料并交纳评审费。
第十六条 申报参评论文须用中文撰写,如原论文为外文,需先译为中文方可参评。
第十七条 已获得市级政府以上奖(含市级)的论文。不在申报之列。
第十八条 一篇论文只能递交一个单位推荐送评,不能多处或多次推荐送评。
第十九条 数人合作的论文,作者不超过5人,超过5人的论文以课题组名义申报。
第二十条 凡符合论文评奖申报条件的论文和作者,其申报权利不受干涉。
第四章 标 准
第二十一条 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项数额由评委会根据申报情况及历次获奖情况研究确定。各等级评定的具体标准由市评委会制定。
第二十二条 获奖论文应有独到的学术见解,有理论性探讨,有创新论述,有应用价值,要特别重视已被采用并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论文。
第二十三条 在坚持评审标准的前提下,兼顾理、工、农、医、交叉学科的论文评奖分布。
第五章 评 选
第二十四条 评审工作按市学科(专业)评审组初评和市评委会终评进行,申报参评的论文均需按程序参加评审。
第二十五条 市评委会办公室对申报论文按各学科(专业)进行分组配比后分别送交各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
第二十六条 各学科(专业)评审组对参评论文进行评审后,评选出获奖提名论文,并从中推荐需评定特、一等奖的候选论文,按水平高低列出顺序。
第二十七条 市评委会根据专业评审组提名推荐,对获奖提名论文进行复评,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得票数需得到评委会半数以上认定方为有效。推荐为特等奖的论文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