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书

时间:2019-05-14 10:3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书》。

第一篇: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书

附件3:

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书

沪税XX税争处〔20XX〕XX号 <样式>

(申请人):

你(单位)于

日提出(涉税争议项目名称)涉税争议。

经调查,已对上述涉税争议事项出具处理意见并通知主管税务机关。请于 年 月 日持本意见书至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相关涉税事项。

受理机构:(涉税争议前置处理专用章)

年 月 日

申请人:

年 月 日

重要告知:

1、本意见书不替代主管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2、申请人如对争议处理结果不服,仍可通过其他税务争议处理或救济方式行使权力,提出主张,寻求救济。

本文由上海注册公司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搜集整理,原文刊登于上海税务局网站,仅供学习交流,不得用于盈利。

第二篇: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受理通知书

附件1:

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受理通知书

沪税XX税争受〔20XX〕XX号 <样式>

(申请人):

你(单位)于

日提出(涉税争议名称)涉税争议。

经审核,涉税争议事项符合受理条件,涉税争议事项将在受理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

特此告知。

申请人:

受理机构:

(涉税争议前置处理专用章)

年 月 日

本受理通知书一式两份,一份申请人留存,一份受理机构留存。

本文由上海注册公司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搜集整理,原文刊登于上海税务局网站,仅供学习交流,不得用于盈利。

第三篇:关于试点建立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的意见

关于试点建立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的意见

文号: 沪国税纳〔2012〕7号

发文单位: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发文日期: 2012-04-17

各区县税务局、各直属分局、市局机关各处室:

为进一步增强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公正执法,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提升本市纳税服务水平,现就试点建立本市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依法治税不仅是一个税收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规范社会经济秩序的大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由于税收工作牵涉到收入的再分配,涉税争议处理在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做好与纳税人的有效沟通,化解涉税争议,对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构建和谐征纳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二)有利于尊重纳税人的选择权

传统的涉税争议解决方式注重事后的权利救济,纳税人在利益、价值观、偏好和各种实际需要等方面的多元化,本质上需要多方位的争议解决方式。尝试建立一种前置性的涉税争议处理机制,有利于尊重纳税人的选择权,并使其成为传统争议解决途径的有益补充。

(三)有利于降低涉税争议救济成本

涉税争议的产生增加了征纳双方的涉税成本,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前,通过合理的争议处理机制的介入,使得征纳双方能够尽早地对分歧进行沟通,有利于减轻征纳双方的负担及争议解决成本。

(四)有利于税务机关的自我完善

税务机关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前,及时对可能出现分歧的问题与纳税人进行沟通,倾听纳税人的陈述申辩,审慎地检查即将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能有效避免错误具体行政行为的发生。同时,对错误的具体行政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推动制度性解决问题。对因纳税人主观原因而产生的涉税争议,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可以在税务机关内部实现第三方评价,有利于保护和促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

二、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的含义

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中的涉税争议是指税务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因征纳双方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以及税收法律、政策、流程有分歧而产生的争议。

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指的是征纳双方产生涉税争议后,涉税争议牵头部门判断、处置、化解涉税争议的原则、方法、程序的总称。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与现有的争议处理机制的不同之处在于涉税争议处理的阶段,即在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是一种前置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涉税争议处理机制。

三、涉税争议前置处理的原则

(一)合法合理原则

1.合法原则。首先争议处理必须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寻求解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要按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合法地解决涉税争议。

2.合理原则。在不违背税收法理的原则下,公平、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的适用区间,使税务行政执法权与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益都能得到充分保障,达成化解争议的契合点。

(二)实事求是原则

涉税争议是围绕税务行政行为的正当性产生的分歧。当发现即将发生的税务行政行为不当时,税务机关必须立即停止或纠正该税务行政行为,避免对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造成权益侵害。同时,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应尊重客观事实,如于事实相悖,则不予支持。

(三)高效优质原则

强调及时、高效、优质,就是要求各级税务机关必须把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为纳税人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服务,作为化解涉税争议的着力点,尽最大可能降低争议成本,切实体现争议前置处理机制相对于事后权利救济制度的优越性。

(四)自愿参与原则

化解涉税争议,应本着税务机关倡导、纳税人自愿参与的原则,税务机关不得强制要求纳税人选择此种争议解决途径,以免产生新的争议。纳税人选择其他合法途径解决争议的,税务机关同样应予以接受并给以支持。

(五)非替代性原则

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不产生替代其他现行争议解决机制的法律效果,只是对目前涉税争议解决框架的有益补充。纳税人有权选择其他合法途径行使救济权。

(六)相对独立原则

涉税争议前置处理牵头部门应是相对独立于争议双方的部门。独立第三方的原则能够保证调解结果的公正和公平。涉税争议前置处理牵头部门在处理涉税争议过程中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邀请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必要时可邀请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以及大专院校等方面的专家参加。

四、涉税争议前置处理的范围

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所处理的范围包括对以下涉税行为的争议:

(一)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涉税事项等业务办理过程中,纳税人对主管税务机关认定的事实,依据的税收法律法规,采用的程序不满的事项。

(二)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在实施征税行为、税务稽查、行政处罚、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过程中,认定的事实、依据的税收法律法规、采用的程序不满的事项。

(三)纳税人或与纳税人申请的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认为税务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涉税业务行为。如开具、出具完税凭证或涉税证明等行为。

五、涉税争议前置处理的申请人和职责分工

(一)涉税争议前置处理的申请人

提出涉税争议处理的申请人包括纳税人;与纳税人办理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第三方;涉税争议事项的主管税务机关。

(二)涉税争议前置处理职责分工

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工作由纳税服务部门牵头(无纳税服务部门的由办公室牵头,以下简称“牵头部门”),各业务科(处)室配合。

市局履行下列职责:

(1)受理或转送申请人提出的涉税争议事项;

(2)承办上级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转办的涉税争议事项;

(3)调查处理受理的涉税争议事项,拟定《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回复》(附件2)和《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书》(附件3);

(4)对下级税务机关执行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的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对不履行职责或处理意见,造成争议矛盾激化、以及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而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责任人,提出对其责任追究建议;

(5)研究化解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完善相关制度;

(6)负责本级受理的涉税争议案件处理的统计、报告、归档和备案工作。

分局履行下列职责:

(1)受理申请人提出的涉税争议事项;

(2)承办上级税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转办的涉税争议事项;

(3)调查处理受理的涉税争议事项,拟定《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回复》和《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书》;

(4)及时上报需要报请上级牵头部门处理的涉税争议;

(5)对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对不履行职责和处理意见,造成争议矛盾激化、以及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而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责任人,提出对其责任追究建议;

(6)对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提出改进建议;

(7)负责本级受理的涉税争议案件处理的统计、报告、归档和备案工作。

六、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工作流程

(一)涉税争议受理渠道

纳税人可采用当面陈述、书面、邮寄等方式向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工作牵头部门提出涉税争议处理申请。

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认为本部门无法解决的涉税争议,如在本机制受理范围内,可提交到本级牵头部门协调处理。

对纳税人在信访中反映的符合本机制范围的涉税争议,各级税务机关信访部门认为应交由本级牵头部门办理的,可以移交本单位牵头部门并及时通知信访人。

(二)涉税争议处理管理流程(见附件3)

采用“受理——协调处理——结果跟踪——反馈”机制。

1、受理。纳税人一般应先向其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或相关稽查评估分局提出涉税争议处理申请,经审核符合涉税争议受理条件的,由受理部门当场开具《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受理通知书》(附件1)。纳税人也可以直接向市局涉税争议前置处理牵头部门提出涉税争议处理申请,市局牵头部门受理后,可视情况转至有关分局牵头部门办理,或者自行处理。对于超出涉税争议处理范围的问题,牵头部门负责人员应明确告知申请人,按有关规定处理。

2、协调处理。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工作牵头部门通过各渠道受理的涉税争议,应当及时组织牵头部门人员进行调查,听取涉税争议双方陈述,调阅涉税争议涉及的证据、依据和其他相关资料,做好处理记录。能当场协调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确定涉税争议涉及的政策法规及相关事实、证据等,提出处理方案,开具《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回复》和《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书》送达涉税争议双方。

对于争议涉及业务管理权跨分局、涉税业务终审权在市局以及本级牵头部门无法解决的疑难政策业务问题,分局牵头部门应先行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报送上级税务机关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工作牵头部门审定处理意见。

3、结果跟踪。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工作牵头部门应对涉税争议进行跟踪管理,敦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积极落实并及时告知纳税人。

4、回访反馈。听取纳税人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反馈意见,为完善涉税事项的政策、制度以及涉税争议的处理提供建议,减少涉税争议发生的可能性。

(三)涉税争议处理的时间节点

符合条件的涉税争议应于申请当日受理,于次日流转至牵头部门。牵头部门应于7个工作日内处理完毕,情况特殊的,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可延长5个工作日。有法定日期的,从其规定。

七、相关工作要求

(一)依法依规处理涉税争议

处理意见应当针对具体争议问题作出明确解释和答复,不能提供含糊的或模棱两可的处理意见,不能提供无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依据的处理意见。

(二)及时纠正不当涉税行为

如涉税争议中的主管税务机关作出的涉税行为不当,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工作牵头部门应及时纠正不当涉税行为,避免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致使争议矛盾升级。

(三)明确告知申请人权利

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是对现有涉税争议处置方式的一种补充。牵头部门人员应明确告知纳税人选择争议处理的途径,纳税人有权继续选择其它合法途径行使救济权。

(四)加强宣传指导

各单位应通过办税服务厅、各种媒体、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公布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工作牵头部门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告知纳税人涉税争议的范围和解决途径,方便纳税人维权。

附件:

1、《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受理通知书》

2、《涉税争议前置处理回复》

3、《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书》

4、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机制流程图

5、涉税争议前置处理专用章样式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

上海市地方税务局

二O一二年四月十七日

本文由上海注册公司网搜集整理,原文刊登于上海税务局网站,仅供学习交流,不得用于盈利。

第四篇:支付佣金涉税处理

对境外支付的佣金、设计费、技术服务费、会员费等事项,有代扣相关税金义务。营业税: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条例第一条所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简称境内)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

(一)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营业税扣缴义务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受让方或者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④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第十条 除本细则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的规定外,负有营业税纳税义务的单位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取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单位,但不包括单位依法不需要办理税务登记的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①②③规定,付给境外公司的佣金等费用,无论该劳务发生地是在境内还是境外,但都属于劳务提供,接受劳务方在境内,应代扣该劳务的营业税。根据上述④规定,境外企业负有营业税纳税义务,也就是说税金应该是由境外公司承担。出口企业有代扣税金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三十八条规定,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工程作业和劳务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税务机关可以指定工程价款或者劳务费的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所称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则确定:…

(二)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因此,境外公司为境内公司在国外提供劳务,境内公司支付境外企业劳务佣金,如果该境外公司属于《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在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其发生在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境外企业负有主动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义务,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务机关可以指定劳务费的支付人境内公司为扣缴义务人。如果该境外公司属于《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在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那么上述境外企业因在境外提供劳务而从境内取得的劳务佣金收入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应征企业所得税的范围,不征企业所得税。

一、营业税方面

一)、确定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1、应税劳务

根据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解释有了新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第52号令)第四条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的,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新营业税条例对于营业税应税劳务的境内外判定原则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以劳务发生地作为判定主原则变为以提供方或接受方是否在境内作为判定原则。按营业税税目注释的规定,佣金属于营业税税目中的“服务业”,向境外个人支付出口佣金,符合“接受条例规定劳务的单位在境内”的规定,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金融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9]111号)规定了下列营业税免征项目:1)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提供建筑业、文化体育业(除播映)劳务暂免征收营业税;2)对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外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文化体育业(除播映),娱乐业,服务业中的旅店业、饮食业、仓储业,以及其他服务业中的沐浴、理发、洗染、裱画、誊写、镌刻、复印、打包劳务,不征收营业税。佣金及专利费,不属于111号文件中的不征税范围,不得免征营业税。

二)、确定有没有扣缴义务。营业税暂行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境内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受让方或者购买方为扣缴义务人。

根据上述条款及《非居民承包工程作业和提供劳务税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

务总局令第19号)第19条和20条的规定,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设有经营机构的,由其机构自行申报纳税,支付企业无需代扣代缴;有境内代理人的,由代理人代扣代缴。支付款项的企业应向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确认有关信息,如果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不能提供有效资料证明其在境内设有经营机构或代理人,为减少纳税检查风险,企业应先履行扣缴义务。

二、企业所得税方面(支付对象为单位)

一)、确定企业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1、劳务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第二款规定,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按照劳务发生地原则,境外公司为境内公司在国外提供劳务,境内公司支付境外企业劳务佣金,如果该境外公司属于《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在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那么上述境外企业因在境外提供劳务而从境内取得的劳务佣金收入不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应征企业所得税的范围,不征企业所得税。

二)、确定有没有扣缴义务。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企业向境外公司支付专利使用费,如果该境外公司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支付企业则为扣缴义务人。

第五篇:差旅费的涉税处理

差旅费票据及涉税处理 1.出差费用

员工出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属于与企业经营相关的费用,如员工垫付费用,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报销,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企业发生的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符合生产经营常规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应符合三个基本原则:真实性、相关性、合理性。真实性是税前扣除的首要原则,要求纳税人提供证明支出确属实际发生的合法、有效凭证。也就是说,实报实销或者按照企业标准实报实销的出差费用,需要发票进行账务处理和税前扣除,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2.差旅费补助

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差旅费补助是对员工的额外现金补助,属于工资、薪金的一部分,不需要发票进行账务处理和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巡视员卢云2012年4月11日在线就所得税相关政策答疑的回答中涉及个人所得税有: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法和有关政策规定,单位以现金方式给出差人员发放交通费、餐费补贴应征收个人所得税,但如果单位是根据国家有关一定标准,凭出差人员实际发生的交通费、餐费发票作为公司费用予以报销,可以不作为个人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员工的差旅费补助不需要发票进行账务处理和税前扣除,核算纳入的工资薪金核算,不超过当地标准不缴纳个税。

各地有各地的标准,比如广西有标准,河南没有标准,即全额缴纳合并到工资里缴纳个税。内容 税前扣除

个人所得税 无 出差费用 凭票扣除

差旅费补助 不需要票据,纳入工资薪金扣除 工资薪金计算个税,超标准部分缴纳 差旅费进项税额抵扣 1.差旅费内容是否能抵扣

(1)交通费(出差途中的车票、船票、机票等),不能抵扣;

(2)行旅托运费和订票手续费,取得专票,可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一般情况下行旅托运费很难取得专票;

(3)车辆使用费(公车):油费(专票)、过路过桥费(普票)、停车费(专票,基本上不可能)、保险费(专票)、修理费(专票),可以按规定抵扣;

(4)车辆使用费(私车,建议签合同和代开发票):私车租赁费(不能代开专票,不能抵扣)、保险费不能抵扣,其他油费(专票)、过路过桥费(普票)、停车费(专票,基本上不可能)、保险费(专票)、租赁过程中修理费(专票),可以按规定抵扣;(5)住宿费,取得专票,可以按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6)餐饮费,即使取得取得专票,也不可抵扣进项税额,建议取得普通发票;(7)补助、补贴:误差补助、交通补贴,没有取得票价,不可抵扣进项税额;(8)租车的费用,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出差中,从租车公司租赁载客汽车一辆,自己驾驶,属于公司购进的是经营租赁服务,只是将经营租赁服务用于载客行为,但并未“购进”旅客运输服务,且未用于不得抵扣项目,其相关进项税可以抵扣。

第二种:出差中,从汽车租赁公司租赁小汽车及驾驶员一名,租赁公司负责一路全部费用,属于从汽车租赁公司购进的是运输服务,而且是旅客运输服务,不得抵扣进项税。即使用于可以抵扣项目,也不得抵扣进项税。2.差旅费核算分类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差旅费不能抵扣。

(2)直接用于一般计税方法的差旅费,按照上述“1.差旅费内容是否能抵扣”分类,按规定抵扣进项。

(3)兼营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指按照上述“1.差旅费内容是否能抵扣”分类后能抵扣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期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期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销售额+免征增值税项目销售额)÷当期全部销售额 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按照上述公式依据数据对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清算。

差旅费的账务处理

按照发生内容进行分类账务处理: 1.可能计入“制造费用”

比如,制造型企业产品加工过程中,有一个环节需要委外加工,但是企业又不放心受托加工方的质量控制,决定安排生产技术人员到受托方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质量控制。2.可能计入“在建工程”

企业基建部门为施工建设而发生的差旅费。3.可能计入“研发支出”

企业研发人员为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而发生的差旅费。4.可能计入“业务宣传费”

比如,在企业宣传活动中,承担了消费者往返企业及工厂等地方的差旅费等。5.可能计入“业务招待费”

比如,企业为维护客情关系而承担了客户到企业的差旅费的。6.可能计入“董事会经费”

比如,企业独立董事为行使其独立董事的职责而发生的差旅费。7.可能计入“职工教育经费”

比如:财建[2006]317号文件规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中包括“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

非本单位员工的差旅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没有相关文件直接规定,实务中建议如下处理,仅供参考:

1、外单位有偿提供劳务,如合同约定了差旅费由本单位承担或报销,而自己企业承担或报销差旅费属于劳务费支付的一种形式。

如:聘请财税培训老师做培训的差旅费计入职工教育经费,为注册会计师报销去外地子公司审计的差旅费等计入审计费。

2、外单位人员提供无偿劳务,或虽是有偿劳务但是合同并未约定差旅费,而是企业志愿承担或报销了住宿、交通费的,可以视为业务招待费或者业务宣传费进行税前扣除。如:企业组织专家出席专项评审会,发生的差旅费,属于与你单位生产经营有关的合理支出,如果符合业务招待费得范畴,相关支出可以在业务招待费中列支。

3、只要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合理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如:为已售商品而邀请生产厂商技术人员及其他公司人员一同去外地为客户调试机器,所发生的支出,可以作为企业与取得收入相关的支出,在销售费用中列支。但企业应对这部分费用书面说明并作为附件,以证明该项支出确属为销售商品而发生。

如:单位负担来面试的外地人员的机票款(不管面试是否成功均负担,短期用工,大约半年),由单位提供负担面试人员机票的相关文件、资料,可以税前扣除,也不予征收个税。

4、外单位人员的差旅费,不是本单位的支出,不能税前扣除,还要按照相关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下载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涉税争议前置处理意见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动争议自行协商处理意见书

    自行协商处理意见书甲方:**********有限公司 甲方代表人:乙方:张三(******198406080740) 乙方代表人:甲乙双方自2012年10月30日签订《劳动合同》产生劳动关系。2013年01月08日乙方......

    企业增值税涉税会计处理

    企业的涉税会计处理增值税会计培训二0一四年一月培训目的l掌握增值税一般知识l掌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证流程l正确进行增值税会计核算l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

    工程物资涉税会计处理

    工程物资涉税会计处理 例1: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2年1月购入工程物资一批,不含税价款是30000元,涉及的增值税为5100元,货物运输过程中支付运费1000元,所有款项已经通过银行......

    处理意见书

    五指山市先锋保安公司 通告 经查保安部七分队(中建八局文昌驻点)队员唐木军(当班),符不伍(26号离职)于2011年8月28日凌晨1时许,利用职务之便偷窃驻点单位钢材,被发现未果。经公司保安......

    土增税 建筑安装工程费涉税处理

    建筑安装工程费 一、 包工不包料的建安工程问题的处理 一、对于包工不包料的建安工程,施工方按提供的建安劳务金额(不含材料价款)开具发票。在计算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时,施工费......

    包装物押金的涉税会计处理

    包装物押金是指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或出借包装物所收取的押金。对纳税人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如何征收增值税、消费税及所得税的问题,现行税法作了明确规定,其会计处理也应按......

    《会计核算与涉税处理技巧》学习心得

    《会计核算与涉税处理技巧》学习心得: 这学期选修了“名师讲座”这门课,感受颇深!让我了解了平时接触不多的自然科学类知识,更弥补了我在自然科学类这一领域的空白。《会计核算......

    家电以旧换新的涉税处理分析

    家电以旧换新的涉税处理分析 为了刺激内需,国家出台了家电以旧换新办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家电以旧换新补贴。从操作流程来看,首先是消费者申请,家电以旧换新的购买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