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机箱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材料(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0:28: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子机箱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子机箱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材料》。

第一篇:电子机箱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材料

河北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项目申请书

 项目可行性报告  项目立项文本

项 目 名 称:电子机箱加工实训基地设备购置 项目申报单位: 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联合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主管部门:

青县教育局

申报单位负责人:

马四顺

项目负责人:

杨寿江

申报日期: 2010年 6 月 20 日

河北省教育厅 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财政厅制

《项目申请书》说明

1、《项目申请书》是项目申请单位向教育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申请职业教育专项资金项目支出预算时使用的申报材料标准格式,由项目申请单位组织填制,一式四份,报教育厅二份、财政

厅一份,项目申请单位留存一份。每个项目填制一份《项目申请书》。

2、“项目名称”应当按照规范的用语表述,如“设备购置”等。

3、“申请学校”必须填写单位全称。

4、“项目负责人”应当填写项目单位直接组织实施该项目的责任人。

5、“项目类型”、“项目属性”中,在所选项后面的“□”中划“√”。

6、“新立项目”是指向财政预算新申请的项目。

7、《项目可行性报告》由项目申请单位组织编制,必要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编制。

项 目 可 行 性 报 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我校对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进行了严谨的社会调查和分析论证,对加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详尽的可行性实施规划与方案,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学校概况

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国家教委首批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始建于1989年。连续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2

200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2002年11月被评为“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优秀单位”、被省政府授予“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被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

目前,占地153亩,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实验、实训室24个,固定资产总值1.1亿元。50亩的实习基地已经建成了封闭式、规范化的生产示范性基地。学校现有长班在校生4200人,年各类短训2123人次。现开设农学、林果、畜牧、数控机床、机械、焊接、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现代服务等专业。教职工246人

多年来,学校不断探索联合办学渠道,增强办学活力。我们先后与河北工大、河北医科大学、天津大学、河北科技师院、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等7所高等院校联合办学。与19家厂矿企业合作办学。2003年10月,又与美国威诺纳州立大学缔结友好学校,实现了县级职业教育与国际接轨。2004年2月和9月,先后两批选派4名教师赴美留学,2006年10月我校选派一名专业教师赴德国学习,现均学成回校。这对我校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009年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和县财政资金共400万,扩建高标准数控车间一个、全能焊接实训室2个,仿真模拟实训室2个。汽车实训基地一个。

多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社会需求,以能力为本位、满足就业需要”的办学宗旨,以质量为立校之本,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建立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与劳动就业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把“宽基础、厚专业、强技能、重素质”作为教学工作的总原则。先后进行了弹性学习制度、双元制和课程改革实验,使职教中心的办学水平得到提升,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续三年招生突破1000人,2008年达到1312人,超额完成上级下达 3 的扩招任务。

在办好长班的同时,突出为“当地企业”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一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42000人次接受汽车维修、驾驶、建筑、针织、种养殖、机械加工CAD制图等培训。二是对公务员的培训。近几年,与财政局联合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2800人次,与人事局联合培训公务员3200人次,与外贸、银行、宾馆联合培训计算机、英语人员530人次。三是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先后开办计算机、种植、养殖技术、汽车驾驶、机加工、CAD制图设计,有1240多人参加培训,并重新就业或第二次创业。学校还借助师资、基地优势,推广各类实用技术16项,新品种20个。2004年又被定为市、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5000人。2009年实现校企联合,与“津青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联合,实现教学-——实训——定岗实习一条龙服务。同时与工业园区企业建立有何合作关系,实现订单式培养模式。

学校的办学受到上级领导和媒体的关注和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铁映、孙起孟、陈至立,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邹时炎等先后来校视察并题词;全国20多个省市的70余个代表团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荷兰、美国等8个国外职教考察团也先后来校参观考察。2004年7月3日,《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以“一个探讨职教兴衰的经典案例—河北省青县职教中心十年办学记”为题,报道了学校发展的历程。

1、与基地建设相关专业的基本情况

各行各业都少不了机箱机壳或机柜,机箱机柜被广泛应用于通讯、邮电、电力、铁路、国防、医疗、教育、安防、楼控、金融证券、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

电子机箱:电子机箱行业是青县的特色产业,现已形成杨官店、农场两大机箱生产工业区。

青县生产的电子机箱产品有IT产业的网络机柜、机车机箱、工业控制机箱、电子操作平台、大型电子屏幕墙、电力控制机房等30多个系列2000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IT产业、工业、农业、国防、通讯、电力、军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研究等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畅销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配套出口到新加坡、韩国、美国、土耳其、乌克兰等国际市场。

2、与基地相关专业的其它学历教育与培训情况

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学资源,结合当地的实际,有机结合,安排焊接、数控、CAD专业教师定期到工业园区机箱厂进行实地学习、实习、培训,并从分发挥我校CAD专业优势,为各机箱厂输送优秀毕业生进40人次,针对教学实际,学校安排教师到“天津工程师院”、“河北师大”“河北工大”等院校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教师均拿到高级技工证书,有效促进了专业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与基地建设相关专业的实验与实训的基本条件

学校投资400万,先后开设,CAD制图、焊接、数控专业,拥有CAD制图实训室一个,焊接车间实训室两个,普车20台、先进数控3台,并拥有磨、铣、钻、刨、等配套设备。同时与数个机箱厂友好联谊,资源互补,相互促进。

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目标

1、依据建厂要求,建设高标准机箱加工实训基地,并配备相关教学软件,使学生适应机箱加工各环节的熟练操作。

2、根据机箱厂实际要需求人才的标准,培养设和机箱厂各环节的技术人才,培养制图设计、科研开发、技术操作到各类先进设备的使用维护及管理等人才。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调差发现:全县民营企业4800家,总用工11.5万人,占全县劳动力的47.9%,其中工业企业2800家,工业企业用工6.8万人,占全县劳动力的28.3%。

青县六大主导行业(电子机箱〃食品饮料〃特钢制造〃石油器材〃针织服装〃缝制设备)产值占全县总产值的45~56%,用工3.6万人,占全县劳动力的15%。人才缺口每年3500~5500人。

1、青县---是全国电子机箱加工北方基地,电子机箱行业387家,其中马厂镇210家,农场80家,清州镇60~70家,其它分布较零散。

用工100人以上的占50%以上。马厂镇的沧州富顺电子机箱有限公司、沧州兴隆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沧州精诚伟业电子有限公司、沧州凯航恒达电子有限公司;农场的沧州豪威电子有限公司、沧州洪利机箱制造有限公司;清州镇的沧州拓奇电子机箱有限公司、沧州鸿运恒电子机箱有限公司、青县三盛机箱制造有限公司;用工均在300人以上。我县机箱行业总用工缺口1200---1500人,严重缺少CAD制图、焊接、数控等技术工人。

2、机加工行业89家,青县机床制造有限公司、沧州北方机械制

造有限公司、青县友田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青县志强缝制设备有限公司、青县儒林缝制设备厂、青县朱氏缝制机械有限公司、青县三星缝制机械有限公司、青县小杜庄机械厂、青县双庄科宏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用工均在100人以上,用工缺口500——600人。

但现实情况是,本县没有一个系统培训机构和实训教育基地,多数工人一般是从工厂学徒后走上岗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十分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转型和进步,鉴于此,我们认为开设机箱加工专业势在必行。青县职教中心作为一所职业中学,有能力也有实力,更具有条件为全县机箱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建设的条件

为了搞好项目建设,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专业学科主任担任技术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参与的领导小组。我校机加工、机械类专业经过近十年的打拼,积累了较好的人才资源,多数教师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相当部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活跃在机械生产第一线,参与本行业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具有一定经验,人员条件能满足项目建设的要求。

市领导重视,能够保证配套资金的落实,同时学校近两年招生情况较好,经济基础具有较强实力,能够保证自筹资金的落实。

学校现有与本项目相关的实验室7个,并建有CAD制图室,全能焊接实训室、数控车间、普车车间、仿真模拟实训室。实训设备近百台(套),现有设备总值300余万元,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基

础条件。

2、项目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成效

为保证申请项目实施的有效性,即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我校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

(1)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坚持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建立多样性、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一是坚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把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纳入教学体系,构建“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岗位培训”的双证制培养模式;二是以学生应职岗位为背景,在对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能力培养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线、经营管理能力培养线”三条线的课程体系;三是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2009开始实现校企联姻,实施了“一个基础,两个循环”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季节,在入学的第一年,每周安排2节实践课,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技能学习,获得专业技能的感性知识,第二学年,根据课程的需要,安排学生进行一些调查、实验等实践任务,完成更高层次的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两个循环的实践任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线划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三个不同的层面,并针对每一个层面制定了培养方案,促进学生技能的

提高;五是积极进行模块化课程改革,建立了“宽基地,活模块”教学体系,实现了基础课程综合化,专业课程模块化,提高了育人成效;六是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近年来我们进行学分制改革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经验;七是加强与行业和企业的合作,先后与马厂工业园区企业建立友好往来关系,2009年校内与“津青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联合”,确保学生实习实训的及时性、针对性。

(2)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课程实现综合化、模块化的基础上,努力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学内容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一是针对专业特点,选择主干专业课程,由学科主任牵头,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及实训教学方案;二是成立以骨干教师牵头的课程小组,负责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三是加强检查,每学期初组织教师进行“说课”,重点是本门课本学期的主要内容,根据专业目标划分,确定本门课的课程目标及采取的措施,期末进行总结,同时加强执行过程的检查,确保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3)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围绕专业教学目标,以学生实际水平为基础,以课程综合化和模块化为条件,选定教材或自编讲义。一是选择和初中课程关系较密切的数学和英语两门课程,在充分考虑学生水平和专业需要的基础上,编写了适合学生现有水平的讲义,解决了学生学不会,老师难教的情况;二是尽量使用国家规划教材,并多次参加教材编写座谈会,反映 9

在教材使用中的意见,有利于教材的改进;三是根据课程综合化、模块化的需要,编写适合本土的讲义,进一步提高了教材的实用性。

根据专业特点,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农科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课堂讨论、生产考察、演示教学等感性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各个教学环节的效果。

(4)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于1998年,率先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和副校长聘任制,形成了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并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领导班子,多次被县委评为“优秀班子”。二是与校长负责制和副校长聘任制相适应,同时实行了全员聘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三是加强中层干部考核,制定了“青县职教中心中层干部考核办法”,形成了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机制,调动了中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建立了教师业务考核制度,每学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评定,并将结果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业务考核和津贴挂钩,和年终评优挂钩,从而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3、项目建设的效果分析

根据电子机箱加工实训基地建设内容的要求,可增加实训工位100个,可极大的丰富机械类专业的实训任务项目,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1)基地建设,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水平上,较原来都有了一个大幅度的提高,使我校的教学改革措施进一步落实,从而大幅度提高我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2)可以进一步发挥我校专业技能型人才和先进实践培养与培训中心的作用。

(3)学生在取得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组织才能也得到了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4)提供模拟生产环境中的初步训练,实现实验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一线的紧密衔接。

(5)学校利用自身优势和基地的辐射力,带动学校周边县市的机械加工类发展,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校外实习基地,创建教学、培训与实践三结合基地。

4、项目实施的风险预测分析

(1)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认真探索与实践。

(2)需要相当的物质基础作保证,基地建设和运行中要克服困难,多渠道融资,以保证教学设备的投入和正常运行。

(3)按市场机制运作,实施社会化横向项目的形式联合,资源、利益共享,要不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紧密衔接,真正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努力探索基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现代管理制度,达到教学效益、示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项目实施方案的保障机制

1.人员条件

我们成立项目建设专门委员会,有马四顺校长任主任,主管财务的副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4名专业教师任成员。从立项、实施所有工作都要受到监督。所有实训任务由专业教研组负责实施。

项目主任马四顺,有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是多次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评估组成员,河北省职教学会理事。

技术负责人刘庆玉,德国机械类留学培训,有24年的教学经验,河北省学科带头人、研发产品获国家专利。

项目其他人员都是具有本科学历的机械类专业的骨干教师,精通理论和实践操作,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

2.资金条件

项目需要资金总额500万元,其中县、学校配套资金20万元。3.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作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提前落实配套资金及基础建设,确保项目的设备购置到位后的顺利安装。

专款做到专用。设备购置争取国家采购,对上级下拨的实习基地建设资金,单独设立帐户,支出情况单独列项,定期接受上级部门的审计。

项目完成后,及时将资金使用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

四、结论

经以上分析得出:

1.该项目符合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可以充分体现国家有关的奖励政策。

2.该项目规模适宜,方案可行,资金落实有足够的保证。3.学校专业建设有相当的基础,扩建后可大大改善学生的实习、实训条件。

4.该项目完成后,将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5.本项目将有效地服务我县的机加工产业,促进机加工产业化水平的提升。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1、数控冲床-----------------------140万

2、激光切割机---------------------200万

3、数控折弯机----------------------30万

4、去毛刺机------------------------10万

5、点焊机---------------------------3万

6、剪板机----------------------------5万

7、其他附属设备----------------------20万

设备资金:共计408万

第二篇: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2010年—2015年)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技能专门人才的必备条件。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实现学生课堂与实习实训地点的一体化,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目标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建设职教大省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突破,以资源共享、辐射周边、自主发展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坚持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建成一批设备条件先进、管理科学规范,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特色鲜明的实习实训基地。

二、建设原则

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要发挥导向作用,要考虑把优质教育资源与行业企业生产有效结合起来,以项目建设的形式完善学校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通过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按照与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要求,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做到先进性、真实(仿真)性、实用性、开放性、生产性相结合。

(二)共享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定位要准确,要综合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辐射周边,充分体现开放性及社会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训练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堂、校企合作的载体、产学结合的平台。

(三)效益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应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模和市场对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状况相匹配,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创新管理理念,注重开辟新思路、实行新机制、采用新模式,提高实训基地的投资效益,走自主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管理的道路。

(四)持续性原则

实训基地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软、硬件建设水平,增强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能力。特别是重点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必须高度重视其持续运行能力,要坚持依靠专业办产业,1办好产业促专业的原则进行建设,在保证完成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企业化服务管理,形成管理、运行、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其成为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实体,确保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五)动态发展原则

结合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对运行规范、效益良好、示范作用显著、发展前景广阔的实训基地重点发展,支持其进一步提高水平和扩大规模。重点建设专业性、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力争发展为区域性基地。积极创建、申报省级、国家级示范基地,适时淘汰不适合市场需求、共享和辐射作用不显著、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地,实现实训基地的动态发展。

三、建设目标

(一)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实训实验室建设

结合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目标,学校计划投资560万元,重点建设资源共享、辐射周边、自主发展的机械制造技术和计算机两个校内实训基地;新建机械基础实验室、数控维修实训室、电子测量实训室、电气自动化实训室、气压与液压实训室。补充完善

“十一五”期间,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及实验实训室建设规划为: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与周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生产性、区域性、综合性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为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实习就业搭建平台。

(三)增强基地社会服务功能

大力推进产学结合,努力提高实训基地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2010—2015年,根据地域经济发展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实训基地资源优势,计划每年培养预备技能人才600名以上;五年内举办各类技术培训服务20期(次),重点包括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基础技术、总培训人(次)达到5000以上;职业技能鉴定再增加10个鉴定工种,获证书比例达到98%以上,从而使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四、运行机制

1、管理机构

在学校“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实施领导小组”的指导和监督下,校内实训基地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管理人员应由思想品质好、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能强、具有一定组织能力和企业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法规、条例,建立既符合学校专业实践教学又适应对外生产经营服务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校外实训基地实行以行业企业管理为主,校企共建的办法进行管理。

2、培训模式

实训基地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全面开展学生实训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实训基地要开展各类专业技术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基地资源优势,承担社会各种技术(岗位)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作。

3、师资队伍

为使实训基地正常运转、发挥作用,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重点突出“双师”素质结构。增加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基地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一支实践技能教学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完成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

4、产学结合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专业特色,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学生生产(顶岗)实训(实习)等产学结合活动,使学校在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的同时,企业也充分参与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达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

5、市场化运作

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实行“双轨制”,特别是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除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运行外,还应按照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运行。以基地建设项目开发和服务行业企业为依托,实行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通过对外承包、股份制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实训基地人、财、物充分结合和有效利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示范作用与辐射功能。

6、资源共享

实训基地建设要认真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走开放式建设的道路。要大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打破行业界限和产权归属,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兄弟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重点加强和促进与地方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合作与发展,实现实训基地师资、设备场地、材料、技能训练、管理机制、技术成果等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促进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7、考核评估

实训基地实行检查、评估制度。在校长直接领导下,由相关行业人士和学校相关部门组成小组,对基地的管理、教学、培训、生产、科研等各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估,并对在基地建设等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全校上下要充分认识实训基地建设对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要转变思想观念,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切实加强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和配合;要加强对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的宣传,争取广大师生对基地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达到统一思想,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保证建设的目的。

(二)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学校对基地实行校、处两级管理体制。学小组织小领导、行业企业专家、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实训基地规划建设实施领导小组”,结合合肥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开展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调研,统筹规划,充分论证,科学制定学校各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分实施方案,并对基地的规划、建设、运行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相关专业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管理,保证规划的实施。

(三)制度保障

制定校、处两级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明确职责范围,根据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规划实施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分工,追究失职责任。通过一整套规范的制度和科学的运行管理,使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资金保障

规划期间,学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设备、教学、师资、生产等方面建设,向重点建设的基地倾斜,并确保专项资金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同时,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吸引企业投资,联合开发,共同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筹资模式,实现实训基地建设投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建立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开放实验实训基地,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开放式的、共享型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提供教学服务,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研究服务,为地方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服务,为社会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短期培训,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扩大对外服务的范围和能力。校内实验设备按学校的统一管理办法进行设备管理。校企双方签订共建协议,共同制定建设规划,共同开发实验项目,积极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氛围,实现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联系紧密;建立健全保障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实验、实训标准。凡教学中涉及的实验、实训,都应有相对应的实验、实训标准和明确的技能培养目标;开发相关职业技能课程的实验指导手册,为开放性实验、实训教学建立软件平台,为学生自主操作提供指导,确保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营造职业氛围、进行职业熏陶。在各实训中心挂上实验实训内容、操作过程指导、仪器设备介绍、实验实训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过程以及学生成果等一系列与实验实训相关的图牌,营造职业氛围,对学生进行职业熏陶。

第四篇:中央财政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

时间:2010-11-09 16:01:36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为社会培养培训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训基地的建设来加强。实训基地有两种: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校外的实训基地要选一些和专业联系紧密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来达到校外实习和技能鉴定的目的;而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依托一些专业实训室,通过工学结合来达到教学实训和对外服务实习的目的。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我们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其中专业技能又包括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专业技能就是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操作技能、技术技能);职业素质包括五个方面:表达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突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质就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央财政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专项资金主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下达,主要用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购置设备。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将采取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大模式)。按照国家五大经济带分布,与国家西部地区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发展战略的要求相配合,通过几年的逐步投入,在职业院校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市,建设若干投资额度需求较大、设备配备较全的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第二种是专业性实训基地(建设型小模式)。选择在当地某一专业领域能起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的职业院校,通过一次性投资,支持建设一批以服务本校为主,又能与周边职业院校共享的专业性实训基地。

近年来,我省职业教育在中央财政的有力支持下,在发展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内部管理制度等各项改革,积极探索产教结合、产学合作、实训基地运行的有效机制,切实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实训基地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的能力,使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正在成为我省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亮点。

第五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 建设

一、校外实训基地的重要性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精湛、娴熟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这就要求实训基地跟上企业技术水平的发展。然而,企业才是生产技术活动的主体,也是生产技术活动的前缘,校内实训设施和实训环境与企业生产设施和生产环境是有差别的。建在企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职教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中“零距离”地接触职业技术岗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企业生产者的心理与角色转换;同时,也为学生展现生产操作技能,取得企业认可,获取就业契机提供机会。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是实训教学、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等的平台,也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它是校内实训基地不可或缺的延伸与补充。

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主要任务

1.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生产实践及其他实践教学任务。2.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提供真实或仿真实的实训场景。学生通过在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以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规程和生产工艺,利于他们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了解岗位的社会属性;培养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发展倡导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非专业素养,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3.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立的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劳防、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使学生在实训期间便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从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4.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的企事业单位,其一系列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实训的项目均是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而且还能使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实践氛围。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5.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整体办学实力。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学校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学校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计划与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调整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计划、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和编写校本教材等工作。6.承担对“双师型”队伍的培训,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

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原则1.总体规划,避免各专业之间重复,提高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优先选择受益面大的公共实训实习基地。2.学校利用基地条件安排学生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基地则可借助学校的科研、师资力量加强生产、教学及人员培训等工作,互惠互利。3.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与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以实训实习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在企业的选择方面不一定要大而全,要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保证实习教学质量为宗旨。4.实习基地应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使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心素质方面得到提高与完善。5.实训基地建设要考虑到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和地缘条件,要为区域经济和行业服务,还要为经济发达地区服务,使培养的学生有好的去处。经费承受能力亦当考量,在满足学生实训实习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就地就近选定专业对口、工艺和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生产任务比较充足的企业作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四、校外实训基地的组织与管理

1.校外实训基地要签有合作协议,协议应注明适应专业、实训项目、内容、时间,双方的责任、义务,协议期限等。其管理按实习、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执行,但必须要有保证教学任务完成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制度和措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调整与撤消,应经合作双方同意。2.校外实训基地要建立校企协管机制,协调解决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发展、培训等的各项工作。3.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工作计划;按照“校外基地学校化”的建设理念,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分级管理机制,制定指导性建设与管理标准;定期专题研究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制定目标、落实责任、绩效考核、动态调整。4.校外实训基地应严格遵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法规,法令及条例,建立健全与实施诸如《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实践训练考核办法》、《实训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的管理规定》、《安全操作管理规程》、《文明生产规章》等一系列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5.处理好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利用的关系,通过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基地的资源优势和功能,提高基地的综合效益,增强实训的有效性和人才培养质量,真正使校外实训基地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6.校外实训基地人员,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要有相应的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7.做好校外实训基地实习实训计划和记录等基础工作。

五、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

1.编制包括从适应性训练到初级训练、中级训练、高级训练乃至专业技能认证考核全部内容的实训手册,使受训者明确自己掌握的技能程度和差距,并向最高目标努力。2.从提高受训者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爱护仪器意识、效率意识、环保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人手,制订管理规范,为受训者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制订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训练计划、实践训练大纲、实践训练指导、实践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计划管理办法,聘请基地技术骨干参与实习指导,负责实训内容的实施;及时将科技信息专题论述岗位中的新标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知识引入实践教学中,以保证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4.学校指导教师还要对实习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与督导,及时排除影响过程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根据实习日志、企业意见等对实习的结果做出评价。5.根据学生实习的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实习内容;对校外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建议与改进的办法。6.加强基地师资培养。遵循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高学历与高技能并重的原则,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轮训校外实训基地带实训教师,使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国内与国际新理论、新进展情况;在实际工作场景中通过参与生产和技术改造等实践,了解新工艺,学习新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掌握过硬的生产技术,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实训指导水平;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和社会选聘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或能工巧匠到学校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7.注重课程教材建设。与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编写具有很强岗位针对性、实用性且合乎高职学生认知结构的实训教材、指导书;建立与实训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开发校外实训课程,把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充分体现到教材和新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专业技术实训方面有所依据,提高基地实训效果,促使学生的智力技能和工作技能协调发展。

六、校外实训基地的学生管理1.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要教育学生严守安全用电规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工艺规程;严守岗位职责,杜绝私自换岗、顶岗和缺岗;严禁酗酒、按时作息,保证睡眠;严格考勤请假制度,杜绝私自外出;指导教师全程跟班,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2.严格纪律。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入厂教育,要求学生遵守厂纪厂规,要使学生明确自己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的双重角色,只有通过严格管理,才能提高劳动纪律和职责意识,使学生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3.保证实习质量。必须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进行严格考核监控及考核。4.实习(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实习(实训)报告。同时,由校企双方共同做好对每个学生的实习(实训)成绩的考核、评分和实习(实训)总结工作。并在“学生成绩汇总表”上简述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情况,盖上公章,学生以此作为自己企业工作经历的凭证。

七、建立稳定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大多数校外实训基地是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谋求发展,为学生寻找就业门路主动找企业寻求合作而建立的。企业是经济实体,企业只关心在毕业生中或在社会上“选择人才”,一般都认为培养技工人才是学校的事;而且由于学生生产安全、劳动保障等因素,企业因没有国家和政府相关可操作的法律、法规,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企业通常作为旁观者仅提供一定的场地、设备、收取相应费用,基本不参与办学。实习学生只能进行参观或简单操作,不仅实训效果差,且难保持校外实训基地长期稳定地运行、难以形成稳定的教学环境。其实,建立稳定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效机制的核心点还是在于“取予互求、互利共赢”。大多数职教学校仅是授业型的,应增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能力,朝科研型与授业型双向发展。这样学校可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校外实训基地的服务能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互惠互利、文化融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导向,实现学校办学和企业经营“取予互求、互利共赢”、形成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长效机制。1.校外实训基地要以服务求发展,融教学、实训、培训、研究、生产、服务为一体,利用自身的理论和技术优势,主动为企业开展订单培养、提供产品研发、技术推广、员工培训和咨询等全方位的服务,解决企业在管理、技术及工艺等各方面的难题,和企业形成互帮互助、形成更加紧密合作的关系。2.加强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所属企业产学项目紧密合作关系。学校应建立可操作性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所在企业寻找合作项目,通过科研立项,与企业共同完成工程改造和开发科技产品,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的设备、良好的实训场地,实现社会资源的社会化,面向社会开放,提供多方位服务。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联合建立能为区域支柱产业提供服务的校外公共研发平台,开展课题研究。3.将校内实训基地建成经济实体,使之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所属企业形成稳定的产品研发、加工、经营互补运营关系。业务机构由于精力和财务限制不会去考虑被租赁人才的职务晋升和个人培养等问题。被租赁人在高校通过自身的工作,其工作价值与工作能力得到其所在部门领导及周围同志的认可,却因为是非正式在编职工而无法获得职务晋升。同样,由于高校主要以学历和职称作为区分人才的标准,被租赁人才评定职称也会遇到区别对待的问题。这不仅仅涉及到经济待遇的问题。如何与其被租赁人才身份相衔接,突破非正式职工不能晋升和评定、聘任职称的限定,也是值得探索的。据说广州某高校曾想把所有非在编教职工都实施人才派遣,但最终没有实施,可能是反应太大的缘故。根据国家人事部门对高校人事改革的精神,采取聘用制度,但高校又是有编制的,谁不想进入编制之中。于是,在编与不在编就有了一种微妙的关系。南方关系在线首席专家顾问钟永棣表示,采用派遣方式,只是一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高校自身聘请与采用派遣方式相比,其需要使用的人员数量是一样的,其需要付出的人力成本也是一样的(如果各项福利待遇均依法执行、一视同仁);不同的是高校采用自身聘请教师方式的内部管理成本和采用派遣方式的服务费支出成本可能有出入,但出入不大,甚至有时候自身聘请方式的成本还低于派遣方式的成本。要解决根本问题,主要还是在体制问题。如果高校或其上级部门能借鉴企业化管理的模式,那么其完全可以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实行严格的定岗定编,以事定岗,以岗选人。对于体制原因仍然无法解决的编制问题,高校自身完全可能与新聘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总之,高校实行人才租赁将是解决人才问题的一种思路,也将会有更多的学校去尝试。

下载电子机箱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材料(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子机箱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材料(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训基地建设材料目录

    10.4市场营销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材料 目录10.4.1校内外实训基地规划和方案文件 1.市场营销专业商贸实训中心论证报告 2.市场营销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表 3.市场营销专业校内实训......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大全)

    漯河市源汇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省......

    河南省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申报经过范文合集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申报经过 2011年8月2日,学院将申报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的名额分配给计算机工程系,可是系领导师主任、赵主任、......

    申报专业实训基地项目现状

    一、申报专业实训基地项目现状 为了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2009年9月,我校开始筹备成立初等教育实训中心,并组织人员进行论证、规划设计,在整合三笔字训练、简笔画和美术技能训......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丁金昌 摘 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就如何提高对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基本特征、......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建 设 方 案 经济管理学院 2013月9月24日 目 录 一、全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 .....................................................................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 建设方案连云港市技工学校 机床切削加工专业 2009年2月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 为了提升学院教学质量,创新工学结合 GPTC 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开发基于技术中心的校内 实训基地,创设教学做一体化综合教学环境,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