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10:2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第一篇:【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4日在永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上

永州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魏旋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7年以来的工作回顾

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伴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砥砺前行、开拓奋进,精诚团结、扎实苦干,胜利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过去的五年,是永州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时期之一。

科学发展开创新局面。经济增幅明显加快,2011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940亿元(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13%,总量是2006年的2.3倍;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260亿元、比上年增长22%,总量是2006年的4.2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0亿元、比上年增长19%,总量是2006年的2.5倍;财政总收入完成70.5亿元、比上年增长31.7%,总量是2006年的3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总量是2006年的2.28倍,贷款余额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总量是2006年的2.29倍。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全部实现五年翻番。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工业对经济贡献率达到43%,比2006年提高4.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达到667家,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150家,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矿产品加工三大百亿产业形成,电子信息、光伏、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来势看好。农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收,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成效明显,农产品加工全省领先,国家和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31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晋升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非公有制经济加速提质,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城乡消费持续旺盛,文化旅游产业加速融合,商贸物流、新型消费业态、房地产等发展较快。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关停和改造污染企业642家,建成污水处理厂11个、垃圾处理场9个,省定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绿色永州”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城乡建设展现新风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36亿元,是前五年的4.47倍,实施重点项目2135个,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130个,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建设速度均创历史新高。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形成。洛湛铁路建成通车,湘桂复线路基工程基本完工,铁路总里程达到461公里,新增244公里;邵永、道贺高速建成投运,高速公路已建在建488公里,二级公路新建在建796公里,全市公路密度是2006年的1.74倍;永州机场通航能力逐步提升。城镇带动功能显著增强。中心城区一体化步伐加快,永州大道建成通车,生态新城建设加速推进,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到60.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55万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7.4%,比2006年提高7.2个百分点。2010年创建为省级卫生城市。农村基础条件大幅改善,改造新建农村公路1.58万公里,完成98座水库除险加固,新解决107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开发整理耕地56万亩。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奠基,水库移民后扶工作取得实效。能源信息建设全面加强,新增水电装机76万千瓦,建成110千伏以上变电站24座、500千伏变电站2座,新增供电容量548.6万千伏安,行政村通电话率和互联网开通率分别达到90.6%和62.3%,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6.5%。

改革开放焕发新活力。承接、对接、合作力度空前,外资、外经、外贸成效显著。五年审批外资企业167家,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内联引资636.3亿元、进出口总额7亿美元,分别为前五年的3.6倍、4.2倍和 1.7倍,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150平方公里,已建在建标准厂房515万平方米,设臵了海关、商检驻永州办事机构,招商引资工作五年都是全省先进,2008年被国家商务部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东盟工作全省领先,对东盟出口额增长9.4倍,引进东盟企业4家,到东盟投资企业6家。与央企省企合作实现重大突破,长丰与广汽、南岭民爆与神斧集团成功重组,中国五矿、神华集团、海螺集团、北控集团、中交集团等与我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金融创新迈出重大步伐,潇湘农村商业银行、江华农村商业银行、祁阳村镇银行挂牌营业,一批政府融资平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成功组建,市城建投10亿元企业债顺利发行,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全面启动,顺利进入中国金融生态城市行列。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政府机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交通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大力实施教育强市、文化强市、科技兴市战略,社会事业发展的协调性持续增强。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建设合格学校280所,改造中小学危房132万平方米,新增城区学位 7.1万个,永州四中顺利搬迁,湖南科技学院、潇湘技师学院建设加快,永州职院被评为国家级高职示范院校,永州工商职中和永州工贸中专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职业中专。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组织实施省以上科技项目253 项,申请专利3024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推进,重大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市中心医院建成使用,8所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和189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完成。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77个、农家书屋3518家,新增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26家、国家非遗项目5个。市体育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人口计生工作五年都是全省先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战备训练、现代营房建设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五五”普法全面完成,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人事、统计、审计、质监、药监、物价、工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贸促、对台、史志、档案、气象、水文、扶贫、人防、消防、残联、老龄、慈善、红十字会等工作都有新的进步。

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加大民生投入,2011年全市民生支出占到财政总支出的70%,五年累计支出425亿元,是前五年的2.4倍。积极扩大就业,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6.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9万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495.2万人次,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保试点扩展到10个县区,新农合参合率超过98%,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社会救济救助水平逐步提高,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显现,新增廉租住房2.86万套,发放租赁补贴4.1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和倒房重建 3.34万户。逐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2006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725元提高到171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954元提高到5668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31.4平方米提高到45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家庭汽车拥有量由0.8辆提高到5.7辆,每百户农民家庭摩托车拥有量由8.1台提高到20.5台。安全生产四年获全省先进。依法信访得到加强,信访积案化解成效明显,维稳保安能力得到提升,命案侦破连续四年、命案积案侦破连续五年排名全省第一,追逃“清网行动”、社会管理创新和公众满意度测评位居全省前列,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依法行政迈出新步伐。各级政府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共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977件,市政协委员提案991件,办复率均为100%。市政府重大决策及时向市委报告,提请市人大审议,主动与市政协协商,市政府常务会议邀请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军分区领导参加,并请群众代表列席。制定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则》,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听证、行政裁量权基准、政务信息公开和规范性文件管理等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推行并联审批、全程代理、打捆收费、限时办结和园区封闭管理,优化经济环境和机关效能建设、市政府行政程序建设、政务公开工作连续四年全省先进。强化政府绩效考核、行政首长问责和重点项目目标管理,进一步增强了政府工作的推动力和执行力。

不平凡的五年,成就了不平凡的业绩,永州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过去五年,许多经验弥足珍贵。

——过去五年,我们立足赶超,抢抓机遇,赢得了发展先机。坚持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在解放思想中捕捉机遇,在形势变化中用好政策,紧紧抓住中央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中央和省里促进转型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敞开南大门、对接粤港澳、加快湘南开放开发,把永州建成全省产业承接示范区、对接东盟桥头堡的机遇,大干快上,只争朝夕,建成了一批事关永州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办成了一批多年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好事。

——过去五年,我们攻坚克难,创新求实,破解了发展难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目标,制定实施了抓项目、增投入、促消费等政策措施,全市经济逆势上扬,实现弯道超车,2008年至2010年,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面对百年不遇的冰冻灾害和严重旱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全力以赴救灾安民,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面对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变化带来的诸多困难,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化解矛盾问题,用创新的思路、求实的精神推动加快发展,始终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过去五年,我们主攻重点,狠抓关键,谋求了发展优势。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突出以项目建设为统揽,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扩大资金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突出以交通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突出以工业发展为主导,大力实施“五百工程”、“四大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提升第三产业;突出以生态新城建设为龙头,强力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积极发展县城和中心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突出以承接对接为抓手,全面扩大开放引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市优势条件逐步发挥,发展特色日益显现。

——过去五年,我们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践行了发展宗旨。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加大民生投入,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确保民生之需;加快项目推进,一批事关民生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人民群众就医难、就学难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生态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历程极不平凡,成绩来之不易,我们深切感到,永州的发展变化,靠的是市委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历届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靠的是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永州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结构不够优、质量不够高,转变发展方式任重道远;一些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社会转型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矛盾,社会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市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赶超崛起的攻坚时期,也是充满发展机遇、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时期。纵观国际宏观环境,既要看到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仍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又要看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科技创新方兴未艾,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为我们扩大开放合作、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了难得机遇。分析国内经济走势,既要看到国家继续加强宏观调控,经济发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又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投资主要转向扩大消费、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扶持中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立足现实基础条件,既要看到我市经济欠发达的市情没有根本改变,全省及周边城市迅猛发展,给我们加速提质发展带来竞争压力,又要看到我市经济发展前景很好,内生动力显著增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到国家层面,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两个加快”战略深入实施,为我市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增添了强劲动力。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形势,坚定发展信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争当排头兵。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两个加快”的战略部署,坚持科学赶超、开放崛起、富民强市,以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总抓手,着力强基础、兴产业、建新城、重环保、惠民生,努力打造现代工业城市、湘粤桂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为全市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城镇化率达到46%以上。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是:

(一)发展大工业,加快产业转型。实现富民强市,核心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必须坚持工业主导战略不动摇,以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整体经济实力。

壮大规模做强工业。加快工业发展,必须坚持加速提质并举,壮大促优并重。狠抓大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扩大招商引资,强化资源整合,开发新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力争五年内实施投资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0个以上。发展大企业,壮大企业主体,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联合兼并,着力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力争五年内建成年产值过亿元企业300家以上,全力将长丰汽车、零陵烟厂、永州火电厂、达福鑫电子、湘龙铜业打造成永州工业的“航空母舰”。培育大产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力争五年内建成江华稀土、零陵锰业等11个年产值过百亿的支柱产业,其中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光伏、矿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外向型加工贸易等五大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元。争创大品牌,力争五年打造15个以上省级名牌。构建大格局,打破行政壁垒,优化区域布局,在全市构建四大经济板块,即湘江千亿“两型”产业带、环阳明山绿色经济圈、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湘粤桂边界民族经济区,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发展格局。

培育特色做优农业。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以现代农业为发展方向,放大优势,做靓特色,创优品牌,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大力推进规模农业基地建设,全面实施粮食千亿产能工程和粮油百亿产业工程,着力建好450万亩优质稻、80万担优质烤烟、180万亩无公害蔬菜、320万亩油茶、150万亩水果、100万亩工业原料林、1000万头生猪、50万头肉牛、富硒香型农业等规模农业基地,打破地域界限,发挥优势条件,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围绕粮油、果蔬、药材、畜禽开展精深加工,创建一批农业标志性企业和主导品牌,力争把永州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大力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工程,加大资源整合和资金投入,着力将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新农村建设样板区,创造条件,建设一批县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大力加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水利建设管理,以及科技、金融、信息服务新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培育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升水平做大第三产业。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完成旅游“1010”工程,着力建好一批重点旅游景区和高星级旅游饭店,打造几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抓好祭舜大典、江永女书节、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暨杜鹃花会、瑶族盘王节、周敦颐国际理学文化节、柳文化节、孝文化节、东安武术节等大型文化旅游活动。大力发展新闻出版、文化创意、广播影视、文娱演艺等文化产业,加快建设将帅影视城、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加快发展大商贸大物流“1020”工程,突出抓好国际航空物流园、蓝宁道新保税物流中心、永州商务会展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各种新型服务业态发展壮大。

(二)推动大开放,构筑承接高地。全力以赴抓好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突出“产业承接、绿色引领、文化创新”三大特色,以科学承接、互利承接、绿色承接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拓展开放领域,提升开放水平,努力把永州建成产业承接新平台、区域合作引领区、加工贸易集聚区、转型发展试验区,争当全省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突出承接重点。在空间布局上,着力构建“一区一廊五带”,即凤凰园经济开发区,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湘江千亿“两型”产业带、二广高速、泉南高速、厦蓉高速和道贺高速沿线发展带。在产业建设上,着力引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和光伏产业、矿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外向型加工贸易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在发展路径上,着力实现六个转变,即从承接低端产品生产企业为主向承接高端产品生产企业为主转变,从承接配件生产企业为主向承接总装生产企业为主转变,从承接单个企业向承接产业集群转变,从承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向承接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主转变,从以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承接为主向全市范围全面承接转变,从以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为主向承接全国、东盟乃至国际产业转移转变,加快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产业承接格局。

夯实承接平台。加快交通平台建设,着眼对外大通畅、对内大循环,开展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全力打通南下北上、东进西拓大通道,尽快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园区平台建设,力争五年内凤凰园经济开发区建成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建成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技工贸收入双双突破千亿元,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基础较好的县区工业园建成产值过百亿园区。五年全市新增标准厂房800万平方米。采取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形式,与沿海城市、企业、东盟国家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引导各县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整合资源、联动发展。加快通关平台建设,设立永州海关和检验检疫机构,建成永州铁海联运口岸,开通永州至广州、深圳、湛江等地的“五定”班列,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航空物流港,争取在广西钦州设立永州对接东盟的出海港口基地。

创优承接环境。着力推进观念创新。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开拓创新,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广阔的胸襟、更加高远的眼光,确定示范区发展目标,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着力推进政策创新。用好用活先行先试政策,紧密结合永州实际,制定出台推进示范区建设的优惠政策,构建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市场体系、金融服务、土地管理、户籍制度、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改革,加强法制、诚信和人文环境建设,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三)培育大城市,打造宜居之都。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规划把永州作为100-2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进行培育的历史性机遇,突出规划引领,壮大城市规模,提升发展水平,努力把永州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优化空间发展格局。中心城区要以零冷两区一体化为核心,以生态新城建设为重点,尽快拉开“一圈两轴两带三组团”的基本框架,到2016年,建成区面积拓展到10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80万。按照“生态理念建城、基础设施连城、高端产业融城、古韵新貌靓城”的思路,加快生态新城建设步伐,力争三年出骨架、五年成规模,构建零陵古城区、冷水滩现代城区和生态新城交相辉映的中心城区新格局。依托中心城区,以祁阳—冷水滩—东安为横轴,以冷水滩—零陵—双牌为纵轴,以两区和三个县城为节点,构建“T”字型中心城市群,南部逐步发展以六个县城为节点的副中心城市群。

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切实增强集聚辐射带动功能,加快推进中心城市高速外环线、城际快速通道和阳明大道、潇湘大道等城区主干道建设,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注重城市功能的配套性、整体性和服务性,重点推进一批城市公交、市政设施、住房保障、教育卫生、商贸服务和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城市棚户区、城中村、背街小巷和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构建网络化、数字化、精细化的长效管理机制,让城市更加净化、美化、亮化。

彰显生态人文特色。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突出“两型”引领,坚持环保优先,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加快实施湘江潇水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垃圾污水处理工程、森林城市建设工程,着力抓好湘江两岸风光带建设、“三边”植树造林、20万棵大苗进城和部门联村建绿,新建改造一批城市公园和公共绿地,建好一批生态旅游乡镇、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加强山水景观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充分展现山水洲城形象,努力建设绿色永州。围绕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加强零陵古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开发,新建一批具有历史底蕴、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推动人文资源与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城市文化价值和文化品位。

(四)主攻大交通,强化基础支撑。基础设施建设事关长远、影响全局,要始终坚持打基础、增后劲不动摇,以交通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提升支撑保障能力。

加快推进交通建设。围绕打造湘粤桂省际交通枢纽,着力构建以“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井”字型铁路网、国际航空港、湘江航运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全面建成湘桂铁路复线和永蓝、厦蓉两条高速公路,打通省际断头路,争取洛湛铁路扩能项目、永郴铁路、桂永郴赣铁路和永郴、祁道两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加强永州机场改造维修,启动永州机场搬迁前期工作,开辟10条以上空中航线。实施湘江航道改扩建工程,在永州境内形成千吨级航运能力。积极开展湘桂运河建设前期工作。全力构筑以干线公路、城际快线、农村公路为主的市域循环网络,打造北五县区半小时经济圈、中心城区至南部六县两小时经济圈,以及南六县区域间一小时经济圈。

加快推进能源建设。全力支持神华集团永州火电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出成效,着力抓好涔天河、湘祁、白滩河等骨干水电站建设,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切实加强电网建设和改造,扎实推进管道天然气工程和能源储备库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能源供应和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工作力度,按时优质完成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规划建设何仙观、晨光、毛俊、金钩挂、芦江水库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土地综合整治、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区及配套建设,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水价等五项改革,切实增强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加快推进数字永州建设。积极推动“三网融合”,切实加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物联网、地理数据、公共应急指挥中心、网上供销社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扶持发展新型信息服务业。坚持以集约共享为方向,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政务、商务、生产、生活、社会管理的信息化。

(五)促进大和谐,建设幸福永州。顺应全市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让全市人民学有优教,劳有多得,病有良医,老有善养,住有宜居,共建共享幸福永州。

大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推动全民创业,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零就业家庭等群体的就业创业,逐步提高最低工资和劳动报酬。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扩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大民族政策落实力度,抓好扶贫开发和水库移民后扶工作,增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山区、库区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加快构建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不断提高救济救助水平,实现“城乡困难群众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加快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安居工程,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切实抓好农村合格学校和城区学位建设。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把永州一中、永州四中打造成省内名校。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启动建设潇湘大学,支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潇湘技师学院做大做强,推进县区职教中心建设。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创新永州。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培育创业创新文化,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发明创造,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切实做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五年引进2000名以上优秀人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培育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繁荣文艺创作,推出文化精品,培育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应急处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切实做好老龄工作,不断完善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切实加强“双拥”工作,大力支持国防和驻永部队建设,完成县区人武部营房建设任务,提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和水平,抓好人民防空工作。加快推进法治永州建设,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社会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治安防控和民主自治机制,加强源头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推进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建立健全以社区自治组织为主体、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管理虚拟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以群众工作总揽信访工作,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应急处臵、事故救援和抗灾救灾能力。

三、2012年的工作重点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2.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进出口总额增长25%,财政总收入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2%,综合经济实力实现“三个一千”,即地方生产总值、规模工业总产值、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均突破1000亿元。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一)着力抓好工业发展。坚持项目兴工,通过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和促进工业发展,力争全年开工新建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0个,竣工投产100个。积极协调化解各类矛盾,力促去年竣工的一批工业项目尽快投产达效。狠抓企业挖潜增效,确保产品有市场、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满负荷生产,重点抓好零烟、湘纸结构调整,力促长丰CP2轿车三季度建成投产,稳步扩大湘龙铜业、奔腾彩印等企业生产规模。按照“一企一策”办法,扶持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生产。做好规模企业入统工作,确保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70家以上。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年”和“企业服务年”活动,市里确定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由市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实行定点联系、挂牌服务。

(二)着力抓好农业农村经济。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扎实推进规模农业基地建设,耕地总量稳定在491.7万亩,基本农田总量稳定在43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24万亩,烤烟种植28万亩、收购75万担,水果低改扩园30万亩,新增造林面积48万亩。新建1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新建农村沼气池6000口、大中型沼气工程203处,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5万台(套)。提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年内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4家,新培育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个。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增专业合作社100家,创建11个省级示范社。抓好涔天河水库移民搬迁安臵工作,启动200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11个示范片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实施乡村清洁工程,鼓励引导农村相对集中建房。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推进涔天河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落实国家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全面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全年减少贫困人口3万人。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要建设一批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基地和乡村旅游景点,新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三)着力抓好城镇建设和管理。精心制定中心城区战略发展规划,全面完成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编制,加快生态新城建设步伐,抓紧实施永州大道景观带、湘江两岸风光带、玫瑰湾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国际航空物流园、影视文化中心等项目。加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加快九嶷大道、梧桐东路、零陵区沿江大道以及零陵工业园、火车站配套路网建设,打通舜皇路、银象路、潇湘大道等断头路,改造珍珠路、梅湾路,开工建设湘江东路、湘江西路、城南大道和城南大桥,加快城中村、河西旧城区、湘江西路棚户区以及背街小巷改造,全面提升建成区配套功能和水平,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大力实施县城建设“八个一”工程,突出抓好路网管网配套、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城区公园和绿地建设,全面开展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切实抓好乡镇所在地的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着力打造一批标准化示范乡镇,以此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推动“五城同创”工作向纵深开展。

(四)着力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抓好蓝宁道新保税物流园、潇湘汽贸城、粮油综合批发大市场、永州新商城、矿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仓储超市、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新型业态,年内要在冷水滩区河东、河西各开工建设一个城市综合体。全面提升商贸流通、邮政快递、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家政养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媒体、数字出版、文化创意等新兴文化服务业。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加强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进九嶷山舜帝陵创5A和柳子景区、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创4A工作,完成李达故居、周敦颐故里、新田谈文溪村创3A旅游区工作,年内冷水滩、零陵、道县、宁远、祁阳力争各建成一家五星级宾馆,其它县力争各建成一家四星级宾馆。

(五)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抓紧交通项目实施,年内永蓝高速、厦蓉高速、二广高速双牌连接线、东安至广西全州、省道323新田至宁远、省道324蓝山段改造工程等建成通车,加快湘桂铁路复线、省道325道县祥林铺至江永龙虎关、国道207东安段和江华段、国道322零陵改线工程、国道322祁阳绕城公路、省道323宁远绕城公路、祁阳至冷水滩一级公路、江华白芒营至石碧塘等项目施工进度,新开工建设厦蓉高速宁远互通至九嶷山、祁阳木梓圩至金洞、新田邬下至金鸡岭、国道207零陵至双牌一级公路、东安芦洪市至小江口、省道326江华白芒营至码市分水岭等项目,抓紧做好永郴铁路、桂永郴赣铁路、祁道高速公路、永郴高速公路、冷东快速通道和萍岛至归阳航道改造前期工作。启动永州机场搬迁前期工作。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全力抓好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加快推进52座小一型和116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25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抓好11个中小河流治理、6个城市防洪工程和6个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加强清淤防渗和渠系配套。加强耕地保护和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治,坚决制止耕地抛荒,完成河道采砂整治任务。抓好一批电源电网建设,争取永州火电项目一期工程今年四季度开工建设,加快湘祁和五里牌电站、江华风电等项目建设进度,开工建设双牌、江永、蓝山风电项目,扩建1座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和续建3座110千伏变电站,抓好14座35千伏变电站建设,加大城乡电网改造力度,推进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实施石油储备库和城市管道天然气工程。加强各类信息传输网络建设,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六)着力抓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大力度推进,上半年完成示范区区域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引进各项资金增幅不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以上,内联引资达到250亿元。突出抓好引资重点,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和光伏产业、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工贸易型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加强与央企省企和东盟合作,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提升发展工业园区,全年新增园区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新建标准厂房150万平方米以上,新引进落户规模工业企业100家以上,今年对工业园区建设要制定严格的目标管理制度和考核奖惩办法。加强通关平台建设,争取省里支持我市在北部湾设立湖南对接东盟出海港口基地,建成蓝山公路口岸。完成海关大楼主体工程。降低门槛,拓宽领域,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七)着力抓好财税金融工作。加快财源建设,整合财政资金,全力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重点扶持财税贡献大的企业加快发展;强化财税征管,进一步理顺市区税收征管体制,完善收入组织调度、非税收入征缴和目标考核机制,严格规范执收执罚和减免缓征行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重点支出;加强财政监管,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加大信贷投入,全年新增贷款80亿元,力争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50%;完善金融体系,年内新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1家,新组建村镇银行1至2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2至3家,新组建双牌、东安、祁阳、蓝山等4家农村商业银行,以潇湘农村商业银行为基础,着力打造一家资产过百亿元的区域性银行,全面消除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做大做强城建投、交建投等融资平台;鼓励和推动上市融资,力争1至2家企业上报国家证监会发审委审批;深入开展金融创安活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切实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力争创建1至2个省级金融安全区。

(八)着力抓好民生保障。重点实施十大惠民工程。一是就业和社会保障惠民工程。加快省级创业型城市建设,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4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0万人以上。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0万人次,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5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8万人,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二是科技惠民工程。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0项,申请专利800件,授权专利300件,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三是教育惠民工程。认真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建好20所公办幼儿园,扶持40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快6所特殊学校建设,完成65所合格学校建设任务,继续加强城区学位建设,开展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加快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潇湘技师学院建设,创建2个省级以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个省示范性县区职教中心。加快推进以校车为重点的学生安全工程建设。四是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市文化艺术中心、中国将帅影视基地、凤凰影视城、萍洲文化广场等文化项目建设,承办好全省公祭舜帝大典活动,建好1684家农家书屋,全面推进“三馆一站”等公共文化阵地免费开放工作,加强网吧整治和管理。五是卫生惠民工程。加快市中心医院全科医生培训基地、芝山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完成3所县区医院、11所县区卫生监督所、5所县区急救中心、4所乡镇卫生院项目建设任务,实现全市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全覆盖,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六是全民健身惠民工程。规划建设一批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完成第二批新农村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七是安居惠民工程。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建设廉租住房7100套、公共租赁住房51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2600户,林区棚户区改造2626户,垦区危旧房改造2349户,农村危旧房改造8000户。八是计生惠民工程。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1.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出生性别比有所下降。九是生态惠民工程。大力开展绿色永州五年行动、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十是维稳保安惠民工程。强化信访工作责任,严格落实接访、处访、下访制度,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加强特殊群体的管控,高度重视禁毒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两抢一盗”、“打四黑除四害”、“命案必破”和“计量六进”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基层安全生产,建成25个省、市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社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市技术视频防控网、街面巡逻防控网、城乡社区防控网、单位和行业场所防控网、区域警务协作网、虚拟社会防控网建设,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三强行为”专项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的建设施工环境。各位代表,承载光荣使命,肩负历史重任,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局面,全力凝聚科学赶超的智慧力量,朝夕勤勉,永不懈怠,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报告工作,依法接受监督,全力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积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健全政府重大决策事项程序规则,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决策机制。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积极推行决策公开、审批公开、信息公开、办事公开。健全行政执法程序,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开展依法行政评议考核,切实做到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政府系统内部层级监督,支持监察、审计等部门依法独立履行监督职责。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保持亲民爱民的公仆情怀,头脑中时刻想着群众,感情上紧紧贴近群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做到重大决策顺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生,发展绩效为民而求,凡是违背民意的决策坚决不作、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干、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坚决不上。始终做到勤政为民、务实干事,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坚持真抓实干。加快永州发展,关键要做实功、干实事、求实效。坚持从永州发展大局出发,紧紧围绕把事干成干好,想办法、出主意、作决策。勇于担责,敢于碰硬,只要是看准了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永州发展的事,就要雷厉风行,盯死看牢,一抓到底。深入推进“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扎实推进“一线工作法”。推行政府绩效考核,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严格行政问责制度,大力整治行政慢作为、不作为和乱作为行为。坚持清正廉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规定,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做到有腐必反,有案必查。加强对政府性资金、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的财政、审计和社会监督,强化土地使用、矿山开发、政府采购、工程建设等领域专项治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切实减少制度漏洞。严格控制“三公消费”,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树立风正气顺、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须奋蹄。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实现科学赶超、开放崛起、富民强市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附:《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名词解释

1、承接对接,承接,主要是指承接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国内境外产业转移;对接,主要是指对接央企、省企以及其他战略投资者。

2、“五项保险”,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种保险。

3、“清网行动”,指从2011年5月26日起至2011年12月15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约7个月的网上追逃专项督察行动,以“全国追逃、全警追逃”的力度缉捕在逃的各类犯罪嫌疑人。

4、“五百工程”,指从2009年开始,全市集中力量发展一批百亿集群,壮大一批百亿产业,培育百家亿元企业,打造两个百亿园区,每年竣工、开工、储备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各100个,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11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在2008年基础上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翻番。

5、“四大战略”,指推进新型工业化中着力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大园区”战略。

6、“四化两型”,“四化”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两型”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7、“两个加快”,指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两型社会。

8、旅游“1010”工程,指在全市构筑十大旅游区、抓好十大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十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创建十个4A以上等级旅游区、打造十条主题旅游精品线路、办好十大主题节会活动、开发十大系列旅游商品、创建十家四星级以上宾馆、创建十家四星级以上旅行社、创建十家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

9、大商贸大物流“1020”工程,指培育发展10个大型商贸企业,着力实施10个重大物流项目。

10、货运“五定”班列,指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间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的“定点(装车地点)、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时间)、定价(运输价格)”的快速货物列车,它包括集装箱“五定”班列和普通货物“五定”班列两种组织形式。

11、中心城市“一圈两轴两带三组团”建设,“一圈”指环绕冷水滩区、零陵区的高速公路,“两轴”指永州大道、阳明大道,“两带”指湘江两岸风光带,“三组团”指冷水滩组团、生态新城组团、零陵组团。

12、“两高一资”,指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

13、“三边”,指城边、路边、水边。

14、“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指二广、祁道、泉南、厦蓉四条高速公路。

15、“井”字型铁路网,指现有的湘桂铁路、洛湛铁路和规划中的永郴、桂郴铁路构成“井”字型。

16、“三网融合”,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17、县城建设“八个一”工程,指建设改造一个城中村、一条景观街、一个公园、一个广场、一个住宅小区、一个四星级以上酒店、一个大型商场和一个标志性建筑。

18、“五城同创”,指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19、“城市综合体”,指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它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20、“三馆一站”,指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

21、“两抢一盗”,指抢劫、抢夺、盗窃等三类多发性侵财案件。

22、“四黑四害”,“四黑”,指目前老百姓反映强烈的制假售假、收赃销赃、涉黄涉赌涉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俗称“黑作坊”、“黑工厂”、“黑市场”、“黑窝点”。“四害”,指害百姓、害家庭、害社会、害国家。通俗的说法,将其归结为“四黑四害”。

23、“计量六进”,指诚信计量进市场、健康计量进医院、服务计量进社区乡镇(含学校)、光明计量进镜店、准确计量进油气站和公正计量进行业。

24、“三强行为”,指强揽工程、强装强卸、强行阻工。

25、“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指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项目;机关与贫困村、困难企业结对子,干部与贫困户、困难职工结对子;测评市、县区机关的群众满意度。

26、“一线工作法”,指民意在一线收集、工作在一线推进、矛盾在一线化解、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体现。

27、“三公消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臵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第二篇:2014年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4年1月12日在永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永州市市长 严志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在积极探索中奋力前行、在困难挑战中稳步发展的一年。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前旱后涝灾害叠加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进,奋发有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效,改革创新能量加速聚集。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163.4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达到1071.9亿元、增长3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4.4亿元、增长13.7%,财政收入超过百亿,达到100.4亿元、增长15.8%,城乡居民收入达到22368元、7799元,分别增长12.5%和13%。工业经济企稳回升。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260亿元、增长12%,规模工业企业新增90家、总数达到737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6家、总数达到47家。零陵烟厂、猎豹汽车支撑作用继续加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来势较好,冶炼、建材、造纸等传统产业整合提升,全年淘汰铁合金等落后产能11.8万吨、水泥36万吨,关闭“五小”企业65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技术改造投入分别完成432.4亿元和220亿元。农业形势总体平稳。粮食、蔬菜产量因灾有所下降,其它农产品生产稳中有增,果茶扩园6.6万亩、低改29万亩,8家蔬菜基地创建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祁阳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永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烤烟收购72.1万担,产业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畜牧水产养殖平稳增长,新建市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0个、省部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1个。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总数达到214家。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发展农民合作社348个、农超对接连锁店202家、“网上供销社”乡村服务站点201个。农村土地流转扎实开展,新增流转面积53万亩。农业机械化稳步推进,新增各类机械5.1万台套,水稻机插面积突破1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创建工程取得实效,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初具规模。第三产业持续提升。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零陵古城、阳明山、九嶷山、金洞等旅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柳子景区成功创建4A景区。汽车、家电、住房等消费热点持续升温,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逐步发展。金融保险服务功能增强,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172.6亿元、增长17.3%,贷款余额达到554.4亿元、增长19.7%,保费收入完成32亿元、增长33 %。归集住房公积金12.6亿元。蓝山、祁阳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华融湘江银行进驻永州,新增小额贷款公司7家、总数达到11家,市城建投二期10亿元债券成功发行。县域经济发展提速。祁阳跻身全省首批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冷水滩、江华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祁阳、宁远被评为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先进县。各县区都有一批特色亮点工作进入国家和省里先进行列。

城乡建设展现新貌。交通发展实现新突破。湘桂高速铁路全面开通,结束了永州没有高铁的历史,标志着永州跨入高铁时代。永州至深圳航线即将开通。干线公路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新改建295公里,二广高速双牌连接线、省道325道县祥霖铺至江永龙虎关、国道207东安段和江华段、国道322黄母桥至枣木铺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祁冷一级公路路基全线拉通。农村公路改造完成701公里,危桥改造完成100座,客运站场建成2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建成180个。湘江千吨级航道衡阳松柏至永州蘋岛项目获批,衡道高速公路、永州机场搬迁等前期工作抓紧进行。城镇面貌发生新变化。中心城市启动城建重点项目141个,完成投资56.4亿元,湘江风光带、城南大道、湘江东路、湘江西路建设进展较快,零陵新区“四纵四横”路网骨架全面拉开,城区提质工作扎实推进,完成背街小巷改造40条,打通断头路5条,新改建农贸市场57家,中心城区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成效明显,江华通过全国文明县城复查验收,宁远列为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东安、新田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农业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扎实推进,灌区及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项目获批。201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4个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和11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开工建设,水毁工程和“五小”水利工程完成2.04万处,新解决3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11.8万亩,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及土地开发24.2万亩,新增耕地3.7万亩。道县跻身全国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东安、江华、道县、宁远被评为全省节约集约用地模范县。省定为民办实事新农村示范村、“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和“乡村风貌”示范片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水平。全市完成造林72.88万亩,中心城区大苗种植20.6万株,我市被确定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湘江治理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进展顺利。双牌被列为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江华被列为全国绿化模范县,九嶷山、舜皇山创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涔天河湿地公园获批全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双牌日月湖湿地公园通过国家评审。

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增长27.4%,到位内资465亿元、增长17.4%;落户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00个,其中亿元项目105个。我市正逐步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轻纺制鞋、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制造基地。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9亿美元、增长35%,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2.2亿美元、增长57%。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4家、总数达到64家,进出口总额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0家。园区建设得到加强。工业园区新开发面积32平方公里,新建标准厂房213万平方米,新入园企业160家。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国家级经开区进展顺利,道县工业园获批全省首批新能源产业园,零陵锰产业专业园列入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双牌、江永工业园获批省级工业集中区。

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全年完成各项民生支出185亿元、增长22.2%,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72.5%。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新增城镇就业6.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万人,帮扶0.8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07户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1人就业。“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38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月人均救助、五保老人分散供养标准继续提高。在全省率先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9%。新建保障性住房1.29万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17万户,完成因灾倒房重建2003户。省定为民办实事任务全面完成。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建农村合格学校73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7所、农村教师周转房1330套,新增城区学位1.63万个,其中中心城区4530个,城区大班额问题有所缓解。永州综合职业中专入围省示范性中职学校,永州工商职业中专通过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评估验收。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4项,授予专利606件,我市跻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祁阳、冷水滩、东安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东安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强县。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疗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基本医药制度覆盖面持续扩大,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能力有新提升,全市未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增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江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人口计生工作实现保先进位。扶贫、移民开发有新成效,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3万,完成移民帮扶7.9万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六五”普法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统计、审计、质监、物价、工商、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贸促、广电、对台、史志、档案、气象、水文、人防、消防、残联、老龄、慈善、红十字会等工作都有新的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工作保持全省先进,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61%和31%。信访维稳工作全面加强,平安城市、智慧公安、阳光警务建设扎实推进,“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大幅下降,现行命案侦破率排全省第一,综治民调工作继续在全省领先。

依法行政不断加强。牢固树立法制意识,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办理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87件,市政协委员提案225件,办复率达到100%。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市本级保留行政审批项目166项,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间内缩短“两个1/3”以上。率先在全省实行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积极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应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并启用,市、县两级“12345”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开通。扎实推进绩效考核,严格规范部门执法,切实强化行政问责,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进一步增强。

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成效明显。规范人民武装委员会和国防动员机构设置,后备力量建设和保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全民国防教育深入推进,双拥共建和“双带双促”氛围更加浓厚。民兵和征兵工作改革顺利推进,优抚安置政策更加完善。驻永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建参治,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年来,我们按照市委决策部署,着重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谋大事。坚持思路不改、目标不变、力度不减,着眼长远想大事、谋全局。围绕突破“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化、基础设施”三大薄弱环节,在提升中心城市承载力上,明确了扩容提质的总体思路,制定了三年提质计划,理顺了市区管理体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出台了引进培植壮大骨干企业的政策措施,深化了工业企业服务年活动;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上,加快了交通、园区、物流、电力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发展支撑。围绕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确定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围绕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开展小分队招商,对2010年以来签约的近400个招商项目履约情况进行了集中清理、分类处置。这些措施的制定出台,为全市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二是抓关键。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统揽发展全局,突出以项目实绩评定干部政绩。加快推进“十百千工程” 项目建设,猎豹汽车、零陵烟厂、希尔制药、冷水滩德信泰和、祁阳凯迪生物质发电、江华风电、零陵瑞祥新材料、宁远亿达、道县美莱铂、蓝山必达电子、东安格润新能源、江永荣旺食品、双牌华瑞科技、新田家俬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项目,湘桂高铁、国省干线公路改造、老山界220千伏变电站扩建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合格学校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一批民生项目相继建成,神华国华永州火电、湘纸异地技改、洛湛铁路复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效。建立健全领导联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调度制度,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奖惩兑现。开展比学赶超,年内两次召开全市重点项目流动现场会,全市上下形成了赶先进、争上游、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三是解难题。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勇于直面、敢于担当,创新方式、寻求突破。在面对特大旱涝灾害上,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取得了抗灾救灾和灾后建设的胜利,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在破解融资难题上,制定出台了促进金融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整合资源、完善体制,组建市城建集团和市经建集团。在破解征地拆迁难题上,研究出台新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办法,鼓励和引导货币安置;在处理中心城区历史遗留问题上,强力推进控违拆违,全年拆除违法建筑54万平方米,集中办理小区房产、国土两证,103个商品房小区已办理房产证40771户,办理土地使用证26716户;在方便市民出行上,中心城区新增公交营运线路4条,更新车辆300台,新增出租车200台。

四是促落实。加强政府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条规定” 和市委“十项规定”,坚决反对和抵制“四风”,以良好的政风带民风树正风。扎实开展“转作风、解难题、抓关键、见实效”专项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排忧解难,帮扶解困。始终坚持以责任为“镜子”、以监督为“尺子”、以奖惩为“鞭子”,严格督促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一门心思干工作,扑下身子抓落实。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市委的科学决策,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永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永州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速度有所放缓,地方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与年初目标有较大差距;新型工业化、中心城市、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全面小康建设任务艰巨;社会保障水平不高,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三强”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建设环境仍然不优;少数政府工作人员法制意识不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一年。新的一年,机遇条件仍然较多,但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内需的巨大潜力将不断释放。我省充分发挥“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建设“四化两型”,促进“三量齐升”,守住“四条底线”,新一轮发展热潮正在形成。但必须看到,世界经济虽然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增速减缓的影响难以估量,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稳中有忧、稳中有险。新的一年,发展基础比较扎实,但建设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成效明显,但必须看到,我市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等三大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新型工业化、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等三大薄弱环节还没有根本突破,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发展质量等三大经济指标还没有根本提升,加快发展始终是永州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可松懈。新的一年,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但竞争态势相当紧迫。当前支撑我市加快发展的利好因素较多,涔天河水库扩建、神华国华永州火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零陵烟厂、猎豹汽车等骨干企业形势向好,县域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但必须看到,全国各地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发展水平;我省长株潭城市群、环洞庭湖区域抢抓政策机遇,已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大湘西地区利用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政策,兴起了新一轮开发建设热潮,同属湘南板块的衡阳、郴州,同处“千亿俱乐部”的兄弟市州发展势头强劲。全市上下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改革机遇,努力迈出科学发展、加快赶超步伐。

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核心要求,突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打基础、惠民生,促进“三量齐升”,推进“四化两型”,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品质活力永州,为富民强市、赶超崛起奠定坚实基础。在工作重点上要着力实现新型工业化、中心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三大突破,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农村产权制度、社会治理机制三项改革,坚持生态、教育、就业三项优先,抓好城镇与农村、当前与长远、经济与社会发展三项统筹。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财政总收入增长1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3%。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提高2.5个百分点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2‰以内。坚决完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转型升级、安全生产等约束性指标。

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五个方面:

坚持以制度创新推动跨越赶超。加快制度创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要以思想解放的新跨越带动制度创新的大突破,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管理转变、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以改革创新构筑制度新高地、提升发展“软实力”。

坚持以“高铁”思维谋划工作全局。湘桂高铁全面开通,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转型升级、融入区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要打破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运用“高铁”思维,放大“高铁”效应,以更加超前的眼光、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高效的工作谋划和推动全市发展。

坚持以项目建设扩大有效需求。项目建设始终是我市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要以项目建设为统揽,以“十百千工程”为重点,力抓项目,快上项目,早成项目,在全市上下营造齐心协力干项目、全力以赴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坚持以问题导向突破瓶颈制约。问题导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推动力。要把善于发现问题、切实解决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紧紧抓住事关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个难点一个难点突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

坚持以民生优先践行发展宗旨。群众需要是推动政府工作的根本动力,人民满意是检验政府实绩的最高标准。要尽心竭力促发展、保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工作环境。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突出抓好“八大建设”:

1、以新型工业化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建设

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着力强龙头。全面落实引进培植壮大骨干企业的政策措施,年内新培育亿元企业30家,新入统规模企业100家。充分发挥三大标志性企业的支撑作用,加快猎豹汽车、零陵烟厂技改扩能,实施湘纸异地技改工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抓好神华国华永州火电、台湾高科技产业园、康都制药、湘器异地搬迁、烟草产业园、富士康配套产业园、江华稀土、零陵百亿锰产业、达福鑫、祥瑞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依托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强产业配套,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形成全民创业热潮,全年新培育小微企业1200家以上。着力兴园区。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理念,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功能集成水平,全年工业园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100亿元,建成标准厂房200万平方米。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快“一区三园”融园步伐,力争年内成功申报国家级经开区,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要打造成全省第一家加工贸易特色区。推进县区工业园“五个一”建设,全年每个园区引进落户规模工业企业10家以上、基础设施投入1亿元以上、扩园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土地储备1000亩以上、新建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以上。创新园区建设方式,积极与沿海城市、企业、东盟国家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着力促转型。培育新兴产业促转型,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启动实施两化融合“111”工程。提升传统产业促转型,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倒逼机制,加快农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轻纺制鞋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坚决淘汰落后设备和过剩产能,培育传统产业新的竞争优势,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千亿矿业经济带。积极盘活存量促转型,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扫尾,对尚未改制的28家市属国有企业,逐个制定方案、落实措施,力争年内改制到位。

增创农业发展优势。突出抓好五大工程建设。一是主导产业提升工程。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振兴计划,着力推动集群发展,新培育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3家。围绕粮油、畜禽、烤烟、果蔬、林木等优势产业,建设400万亩优质稻、20万亩高产油茶、50万亩外销蔬菜、100万亩柑橘、50万亩时令水果、26万亩烤烟、2万亩花卉苗木和8万亩有机茶叶等规模生产基地,新创建100个市级畜禽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场。二是名优品牌创建工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完善标准体系,抓好标准示范,着力打造品牌农业、绿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宣传推介江永“五香”、新田富硒、道州脐橙、廻峰柑橘、永州异蛇、东安鸡、九嶷山兔等优质农产品,切实提高对外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创建著名品牌和驰名商标,全年新培育3个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加快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新引进重大产业项目10个以上。三是服务体系完善工程。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健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提高农机化水平,建设全程机械化作业高产示范基地。加大农业信贷投入,健全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制度。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农产品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四是新农村建设工程。继续推进“乡村风貌”示范片、省定为民办实事新农村示范村等建设,每个县区要成片推进好3个以上示范村建设。统筹编制好以城带乡的各类专项规划,全年每个县区完成5个以上行政村的规划编制。五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新发展农民合作社200个。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全市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培育发展职业农民队伍。

提升第三产业水平。促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促进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重点抓好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培育发展一批年交易额过10亿元的商圈、年营业额过1亿元的商贸物流企业。抓好国家级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城市工作,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扩大农超对接和直供直销规模。大力发展社区、家政、养老、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拓展文化、体育健身、娱乐、信息等新兴服务消费,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电视购物等新型流通业态。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大力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倾力打造零陵古城和阳明山片区“古城名山”核心品牌,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彰显古城风貌,以潇湘平湖为依托,打造水陆联动的景观长廊,以建设国家对台交流基地为契机,抓好阳明山景区的提质改造。加快实施浯溪碑林、九嶷山、舜皇山、江永“三千”文化园、蓝山湘江源头保护开发、江华瑶族文化园、道县濂溪文化产业园、新田孝文化公园等精品工程。启动实施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推进九嶷山景区创5A工作。加强名镇、名居、名胜保护,延续历史文脉,记住故园乡愁,彰显地域特色。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加强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棚户区改造。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优化房地产发展环境。促进金融业创新发展。扩大有效信贷投入,全年新增贷款120亿元。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争取2家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新引进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新组建1家村镇银行,实现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县区全覆盖。年内新增3家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争取1-2家企业上市。积极做好企业债发行准备工作。支持市城建集团和市经建集团做实做强。依法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着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2、以打造品质活力城市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建设

着力完善城镇规划。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未来发展,努力把永州建设成为品质活力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生态品质、建设品质、产业品质、生活品质,让各类资源要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积极开展中心城市各片区开发、旧城改造以及重大项目策划,把中心城市扩容与祁阳、东安、双牌县城发展统筹考虑,抓好规划衔接,作为潇湘城市群进行整体谋划。完善城镇规划编制,深化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完成片区控规修改和专项规划编制;扎实推进零陵历史文化名城、永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滨江新城控规修编;启动高溪市镇、上岭桥镇、伊塘镇和蔡市镇总体规划编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编制完善城镇体系规划、村镇规划。

扎实推进城镇扩容。充分发挥市城建集团和经建集团两大平台作用,分片区推进中心城市建设,年内抓好湘江东路、湘江西路、城南大道、潇湘大道、城南大桥、阳明大道、湘江风光带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规划馆、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等项目。县城扩容要依托产业园区、功能新区建设,拉开路网骨架,扩大城镇规模,结合区位、交通、资源等要素,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名镇、工业商贸重镇,每个县区重点抓好1个以上特色示范镇建设。按照既要坚持依法依规、又要考虑群众利益的原则,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中心城区要积极实施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公寓楼安置三种新的安置办法。

切实提升城镇品质。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抓手,全面实施中心城市三年提质计划。加快创国卫步伐,确保3月底前省里同意申报,争取尽快通过国家评审。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商业网点、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停车场、地下管网、给排水等功能配套,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坚持公车公营,中心城区要抓好零陵路、湘江东路提质和梅湾路、南津路建筑立面改造,开工建设零陵中路单建式人防工程,打通19条断头路,完成98条背街小巷改造,抓好曲河等5个自来水厂扩容配套,以及下河线、向家亭和马坪污水处理设施扩建,完成14个安置小区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全面启动数字城管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开展控违拆违、交通秩序等集中整治行动,突出抓好建设工地环境治理和渣土车、施工车管理。积极开展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等创建活动,提升城镇建设和管理水平。

3、以交通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格局。抢抓国家加快中西部铁路建设机遇,全力推动洛湛铁路益永段、湘桂铁路高溪市镇至永州站新建三线前期工作,争取贵永郴、桂永郴赣铁路列入国家“十三五”铁路网规划,积极促成湘桂高铁开通到上海、广州班次。全力推动衡道高速、永郴高速尽早开工,尽快打通二广、厦蓉、道贺三条高速公路外出通道。加快出省跨境公路、干线公路、县与县之间断头路建设,建成祁冷一级公路、国道322零陵段改线工程、厦蓉高速宁远互通至九嶷山连接线、省道355江华白芒营至广西福利公路,加快207国道改造步伐,开工建设冷水滩至东安一级公路、省道348祁阳黎家坪至冷水滩马坪、省道238东安芦洪市至小江口、省道236中和至宁远县城、省道228新田县城至竹林坪、省道355江华分水岭至白芒营、省道239广西灌阳边界至江永潇浦公路,同时加强农村通畅工程建设和农村公路维护管理。积极做好湘桂运河规划立项前期工作,开工建设湘江千吨级航道改扩建工程和3个千吨级港口码头。推动永州机场搬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改善农田水利。切实加强水利建设,全力推进涔天河水库扩建,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加快实施枢纽工程计划。完成63座小二型水库扫尾,抓好凤仙桥、半山、杨家洞等3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推进芦江、金钩挂等水库建设,加快水毁水利工程修复、中型灌区维修改造和沟渠疏浚。完成10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7个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任务,争取5个县区列入全省山洪沟治理计划。推进国土整理,加强水土保持和农业综合开发。解决30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强化能源保障。全力抓好神华国华永州火电项目建设,争取一期主体工程早日开工。加快江华、双牌、江永等地风能开发,推进祁阳生物质能源、东安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完善电网布局,开工建设新田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宁远城南、东安芦洪市2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推进中心城市管道燃气项目建设。

打造数字平台。实施《数字永州规划》,重点建设全市云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和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大力发展物联网,加快“三网”融合,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宽带“村村通”、城市光网、4G移动通信网络、“网上供销社”等建设。

4、以开放承接为重点,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

加快产业承接。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亿美元,内联引资500亿元以上,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00个以上。突出小分队招商,全年每个市直招商小分队至少要引进1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工业或商贸物流项目。突出大企业招商,鼓励市内骨干企业扩大对外合作,开展自主招商。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矿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轻纺制鞋等主导产业,大力承接一批产业领军企业和链条配套企业。突出招商实效,提高合同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扩大对外贸易。引进一至两家大型进出口代理公司,做大做强外贸主体。鼓励外贸企业申报国际知名品牌,提升出口竞争实力。引导市内企业利用中博会、东博会等展会平台,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帮助恒远发电、果秀食品等企业拓展东盟市场。

深化对接合作。建立与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等重点产业转出地政府、商会、企业的互动渠道和机制,开展项目投资和经贸合作。抓住国家打造升级版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这一战略机遇,利用湘桂高铁全面开通的有利条件,深化与东盟的对接合作,把永州打造成为全省对接东盟的桥头堡。加强湘南三市的交流合作,促进产业建设互补互利、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强化平台支撑。抓好永州无水港建设,确保年底前建成开港。加快建设湖南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构筑全省供港澳及进出口东盟的农产品集中交易、集中验放新平台。积极创造条件,申报设立永州海关和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5、以深化改革为重点,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建设

切实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政放权,减少前置审批,全年市本级再削减和下放审批项目15%以上,部分行政审批项目改为备案事项,把工作重点放在事中事后监管上。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和建设工程项目并联审批制度,继续实施审批提速“两个1/3”工程。改革工商注册制度,全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实行“先照后证”、“宽进严管”,除法律规定外,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改注册资本实缴制为认缴制。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制、一口收费制和检查报备制。规范各级政务中心窗口单位的办理标准和模式,所有审批项目统一纳入全省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高标准建设好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企业证照办理中心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进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实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切实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上半年耕地确权发证到组,年底前林地和耕地使用权确权基本到户。全面编制农地规划,今年着手组织,明年完成市、县、乡镇三级农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加强流转平台建设,上半年完成市、县、乡镇、村四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体系和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构建设,下半年组建市级统一的土地招商平台。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探索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引导农村住宅集中建设。

切实抓好社会治理机制改革。强化信息化支撑。将“数字永州”建设作为社会治理改革的主抓手,以数字城管为突破口,推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网络平台建设,实现“数字化管理”。着力建好公民、法人、城市地理空间、城市部件、经济信息、房产房屋等六大类数据库。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加快电子政务交换、协同办公系统、政府在线服务工程建设。逐步建设数字乡村。强化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新型社区建设,逐步将城市管理、人口管理、民政、社会保障、物业、卫生、治安、信访、党建等功能纳入网格中,实行小区域、模块式的扁平化管理,让社会治理落实到小区、到楼栋、到个人。各县区要进行网格化管理试点,中心城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以乡镇为区域试点建立综治工作站、综治小区和综治小组,实行三级网格化管理。强化全程化服务。整合基层社会事务管理和民生服务资源,联合办公,集中受理,实现“一个门进来,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壮大社区力量,将街道和社区干部、城管人员、社保人员、片区民警、协管员、物业、保安等人员纳入网格管理员队伍。建立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和指挥处置中心。

在抓好三项改革的同时,加快财税体制、投融资、招投标、国有林场、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革。有效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平台公司建设。积极探索合理设置乡村规模,研究重点乡镇发展建设的体制机制。

6、以主攻关键环节为重点,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壮大县域经济。把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中之重,通过改革创新、项目支撑、政策扶持,加快完善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把项目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建成一批强基础、增财力、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培育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一批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关心爱护企业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增强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推动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新型社区建设。加快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充分尊重农民和基层首创精神,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强化扶贫攻坚。把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关键环节,促进贫困地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全面落实国家和省里扶贫开发政策,加大新田、江华两个国扶县和宁远、双牌、江永三个省扶县扶贫攻坚力度。推进精细化、精准化扶贫,重点抓好发展生产、健全公共服务和教育三件大事,实行一乡一策、一村一策,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全年新减少贫困人口13万人。强化产业扶贫,支持贫困地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完善特色优势产业扶持政策。统筹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坚持整村推进与重点帮扶相结合,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持续推动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整治“六到户”。抓好贫困地区教育工作,实施“雨露计划”,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不能让贫困地区年轻人输在起跑线上。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投入,努力满足扶贫对象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开展党政领导定点扶贫,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积极向上申报争取设立国家级南岭山区连片特困地区。

夯实基层基础。把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保障,高度重视基层建设,真情关心基层干部。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乡村运转保障水平,改善乡村工作条件。大力培养一批优秀致富带头人,增强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

7、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强化民生保障。坚持就业优先,切实抓好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零就业家庭等的就业工作,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85%以上,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率达到100%。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成五险参保619万人次。稳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强化低收入家庭和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抓好应急救灾和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市福利中心、军供站等项目年内建成。创建一批省级示范敬老院和省级和谐文明示范社区。

发展社会事业。以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名校建设为引领,以扩大投入为保障,以强化管理为支撑,着力打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更加放心的优质教育,全年义务教育二类县区巩固率达到98%以上,三类县区达到97%以上,新增城区中小学学位1.5万个,其中中心城区5000个,建设合格学校6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5所,加快4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推进名校名师名校长建设,力争2—3所重点中学进入全省名校行列。开展名校托管农村中学、名师下乡支教活动。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促进教育公平。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支持湖南科技学院省市共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5个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申请专利1500件以上,授权700件以上。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扩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蘋洲文化广场、凤凰影视城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龙头文化企业。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发展竞技体育,开展全民健身。认真落实各项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抓好妇女、儿童工作。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关爱“空巢”家庭,创建“百岁健康市”。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生态建设。坚守生态底线,划定生态红线,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景美、民富”的绿色新永州。按照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划定保护区、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全年要完成畜禽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的划定。全面启动环保隐患大排查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组织开展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城乡环境治理和矿区治理,切实加强小锰矿、小造纸、小矿山、小冶炼关停整治。把好监管关、排放关、环评关,严格实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申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全年完成营造林120万亩,中心城区完成20万株大苗种植任务。

办好六件实事。一是抓好棚户区改造。全年实施改造项目56个、20895户。二是抓好城市小区管理。已建成的小区要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在建和拟建的小区要确保公共设施、物业管理和社会管理同步跟进。三是抓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力度,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启动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解决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减少工业污染。四是抓好放心食用油和米粉。加强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餐饮消费监管,杜绝地沟油、泔水油、餐厨废弃油和劣质米粉进入餐饮行业。五是抓好“五小”水利建设。全年投资3.5亿元,完成8560处。六是抓好社会安全。狠抓“三级战略防控圈”和“七张网”建设,坚持警力下沉,增加街面见警率,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实现防控网络全覆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统筹推进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健全国防动员机构机制,推进民兵工作调整转型,优化后备力量规模、结构和布局,不断提高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广泛开展军民共建和“双带双促”活动,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依法规范兵役工作,提高兵役工作质量。

8、以务实高效为重点,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依法治市,提升公信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全面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坚决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和保障市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意见、建议。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积极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大力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做到阳光行政,建设透明政府。强化诚信意识,开展诚信教育,大力推进政府决策信用、行政信用、服务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失信责任追究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重诺守信的良好氛围。

改革攻坚,提升创新力。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关键之举,把攻坚克难作为制胜之道,努力让政府工作富有创新、更有成效。要用长远的眼光谋划发展,既要认清当前的困难问题,更要看到未来的发展空间,坚定信心、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要用改革的思路推动工作,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建设,不断释放改革创新活力。要用创新的手段破解难题,打破传统观念,突破思维定势,敢于先行先试,勇于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符合永州实际、富有时代特色的发展新路。

尽职履责,提升执行力。强化责任意识,始终把加快永州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之职、应尽之责,恪尽职守,勇于担当,集中精力谋大事、干实事,凝聚力量抓推进、促落实。强化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体系,严格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对重大事项、重点项目逐一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一项一项定责任,一环一环抓落实。严格责任追究,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度、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定期督促检查制度,对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厉问责。

廉洁从政,提升形象力。增强廉洁从政意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对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政府采购、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认真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认真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抵制“四风”,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各位代表,改革新潮催骏马,潇湘大地起宏图。承载光荣使命,肩负人民重托,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发进取,全面开启跨越赶超新征程,奋力谱写富民强市新篇章!

第三篇:2016年湖南省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湖南省永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月12日在永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八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连同《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很不平凡、富有成效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人民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总体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启了中国梦的永州新篇章。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2012年跨上千亿台阶,2015年达到141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5%。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330亿元,年均增长13.8%。财政总收入达到131.1亿元,年均增长19.6%。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35亿元,年均增长2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7亿元,年均增长14.4%。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573.1亿元、贷款余额达到793.62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2.17和2.19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84.6%,五年提高15.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4.8:36.3:38.9调整为21.3:37.0:41.7。现代农业初现雏形。粮食、烤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等大宗农产品生产增量提质,农业产业化保持全国先进,国家、省级龙头企业由21家增至36家,以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迅速。成功跻身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规模工业企业达到794家,其中年产值过亿元企业320家、过10亿元企业6家,分别比2010年增加208家和3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装备制造、矿产品加工、轻纺制鞋、电子信息产业建成百亿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来势较好。省级工业园和工业集中区由7个增加到11个,永州经开区、祁阳经开区建成百亿园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速融合,“古城名山”建设稳步推进,新增3A级景区11家、4A级景区2家,宁远、双牌跻身全省旅游强县。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发展迅速,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加速起步。质量强市成效明显。新增国际商标3件、中国驰名商标4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国字号”质量检测中心1个,荣获省长质量奖1个、省质量管理奖5个。县域经济实力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过百亿县区由3个增加到7个,其中祁阳、冷水滩、零陵跨过200亿元台阶;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县区由“零记录”发展到5个,所有县区财政收入实现五年翻番。祁阳、宁远、双牌、江华被列为全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冷水滩、蓝山、道县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江华、新田被评为全省全面小康建设提升幅度十快县,零陵被评为全省全面小康经济快进县。非公经济活力释放。占GDP比重达到58.3%,支撑发展、吸纳就业、增加财税、改善民生的作用不断增强。

城乡面貌显著改观。交通进入高铁时代。湘桂高铁2013年开通运行,目前已实现动车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永州融入长株潭一个半小时经济圈、珠三角三小时经济圈;厦蓉、道贺高速永州段和二广高速永州至广州段全面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9公里,居全省第5位,11个县区全部实现半小时内上高速;祁冷一级公路及一批干线公路、出省跨境公路建成通车;零陵机场开通深圳、昆明、上海航线,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城镇彰显崭新风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强力推进,建成区面积由54.8平方公里拓展到60.1平方公里,人口由54万增加到63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县城和小城镇面貌变化显著,集聚辐射能力增强,人口过10万的县城达到6个,其中过15万的县城达到3个、过20万的县城达到2个,新增人口过5万的小城镇3个,江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宁远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黄田铺、回龙圩等18个乡镇进入国家、省级重点乡镇示范,全市城镇化率由35.38%提高到45%。农村焕发生机活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创建全国美丽乡村试点村1个、省级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23个,全市配备农村保洁员9000余人,86%以上的村实现清扫保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8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1.82%,祁阳、宁远、蓝山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农村交通条件大幅改善,完成公路畅通工程4142.5公里,新增通水泥路行政村855个,除11个村因水库建设影响暂缓实施畅通工程外,其余所有行政村实现通水泥(沥青)路。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空前,五年完成水利投入103亿元,是“十一五”的3.05倍,涔天河水库扩建及灌区工程相继开工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小农水重点县、水土保持和“五小水利”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新建高标准农田36.26万亩。全市实现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全覆盖。能源信息建设全面加强。神华国华永州火电开工建设,祁阳浯溪、湘祁、双牌五里牌等水电站建成投产。风电开发形成热潮,已批装机和在建规模全省第一。城乡电网不断完善。“气化永州”稳步推进。信息网络得到加强。祁阳被列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县。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走出永州路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推行“三清单一目录”管理,简政放权得到落实。商事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推行“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创新创业活力极大迸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面完成,流转平台规范运行,抵押贷款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市9县农信社全部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中心城区组建永州农商行进展顺利,交通银行、华融湘江银行、长沙银行、省农信担保公司相继进驻。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组建了城投集团、经投集团等投融资公司,推行了PPP项目试点,融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网格化建设“永州模式”在全省推广。市属国企改革、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并乡合村、财税体制、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等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取得重大成效。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于2011年获批设立,永州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层面。五年累计到位外资31.8亿美元,引进内资1005.2亿元,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237个,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亿美元。新增3个省级出口基地。海关、商检永州办事处相继设立,公路口岸、铁路口岸获批建设。

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1889元、10810元,年均分别增长10.6%和13.6%。连续五年全力为民办实事,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就业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9.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56万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95万人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29.6万人次,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五保供养水平逐年提高,在全省率先开展新农合即时结报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住房保障得到加强,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各类棚户区改造15.3万套,建成10.8万套。改造农村危房8.75万户。扶贫工作成效明显,五年累计扶助贫困人口脱贫53万人。新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184万人。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17家。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提档升级,家庭汽车拥有量从6.8万辆增加到17.1万辆。生态建设强力推进,水、空气质量居全省前列,湘江源头区域获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新田、宁远、双牌、蓝山、江华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九嶷山、舜皇山创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音山获批国家森林公园,新增5个国家湿地公园、3个国家水利风景区。五年完成人工造林259.2万亩,森林蓄积量净增10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4.71个百分点。江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金洞被列为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全力加强垃圾、污水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2.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7%。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优先得到确立。新增城区义务教育学位8.51万个,其中中心城区3.2万个,新增农村公办幼儿园55所,新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64所,改造中小学危房346万平方米,新增教师周转房5225套。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建设取得实效,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57项,专利授权4047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8家,创建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成功跻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祁阳、冷水滩、东安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医疗保健基础设施显著改善,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宁远、江华创建成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计划生育工作五年保持全省先进。文化强市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总量达到26处,排全省第二位。大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省里名录。成功举办2次全省公祭舜帝大典。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进步明显,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实现奥运金牌零突破。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工作取得新成绩,驻永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为地方发展作出新贡献。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审计、统计、史志、科协、气象、地震、档案、对台、老龄、关工委、残联、慈善等工作全面进步。

民主法制不断加强。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五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951件,政协委员提案1046件,办理结果满意率逐年提升,创国卫、创国森、闲置土地清理、小区整治、湘纸搬迁等一批重点议案、建议和提案的办理,效果良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市政府工作部门保留行政职权2527项、市本级行政许可事项缩减至124项,均为全省最少的市州之一,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间内缩短“两个1/3”以上。完善政务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应用。切实加强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依法行政。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六五”普法圆满完成。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决反对“四风”,不断改进作风。积极推进政府绩效考核,强化领导干部实绩管理与执行力考核,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增强。

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我们认真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持续推进“四个三”,大力实施“八大计划”,奋力破解“五大难题”,全力走好“永州路径”,扎实办好“六件惠民实事”,较好完成了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着力稳增长,发展势头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排位位次前移,多数居于第一方阵。预计,地方生产总值增长9%,排全省第6位,同比前移3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增速自2014年6月份以来18个月排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8%,排全省第1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排全省第7位;财政总收入增长15.6%,排全省第3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5%和9.5%,分别排全省第8位和第10位;全面小康实现程度提升4个百分点,排全省第2位。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粮食总产318.16万吨、水果108.8万吨、蔬菜450万吨,收购烟叶55.6万担,出栏生猪970万头,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90个、粮食万亩高产示范片51个,新增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6家、“三品一标”产品75个、省著名商标10个,东安被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道县、江永、新田获批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着力实施规模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计划和全民创新创业计划,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新发展小微企业1600家,新入统规模企业127家、排全省第一。零陵烟厂技改完成,产值达到67亿元。长丰猎豹汽车新车型CS10量产上市,全年整车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3.8万台,销售收入达到40亿元。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速,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5%、38.6%、44.2%。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1项,授权专利931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大力实施百亿园区推进计划和创新创业园区“135”工程,全市园区新建标准厂房220万平方米,引进“双创”企业150家,均居全省前列,新增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1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4个。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升温,“零陵古城”保护项目开工建设,阳明山挂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九嶷山创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通过国家住建部评估,江华瑶族自治县成功举办60周年县庆暨中国第十三届瑶族盘王节,东安创建首个“中国德文化之乡”。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新建城镇住房462.78万平方米,完成房屋交易金额76.87亿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淘宝“特色中国·永州馆”上线运行,在全国首个实现各县区同步推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江永跻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开放承接势头良好,全年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42个,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到位内资196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8.5亿美元。长沙海关永州办事处正式挂牌,湖南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全面竣工。

着力抓项目,发展动能加速集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较好,207国道双牌至道县段改建工程竣工通车,冷水滩至东安、零陵至双牌一级公路开工建设,新建农村公路605公里、农村招呼站155个,永州至深圳直达高铁、至上海民航班机开通;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超进度推进、灌区工程正式开工、库区移民统一迁建签约率达97.5%,毛俊水库项目建议书获国家水利部批复;神华国华永州火电一期工程快速推进,江华大路铺、东田、江永黄甲岭等风电场并网发电,蓝山四海坪、道县洪塘营、零陵石岩头等风电项目开工建设,新田220千伏智能化变电站和冷水滩岚角山等3个110千伏变电站竣工投运,祁阳梅溪11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智慧城市创建计划高位破题,市云计算中心投入试运行,数据库建设加紧推进,综合应用平台部分子系统上线运行,4G等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好。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恒伟医药、康都制药、德福隆电子、九恒集团、千山药机等项目竣工投产,五矿江华稀土产业园、市烟草产业园、科力尔电机、温氏集团在永生态养殖等项目进展顺利。城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中心城区实施重点项目148个,完成投资80亿元,15条主次干道、40条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和梅湾路、人民路等建筑立面整体改造完工,23条断头路全部通车,19个安置小区建设实现质的突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道县、江永、蓝山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项目开发工作卓有成效,全市共开发包装“十三五”重大项目790个,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其中235个单列项目初步纳入省“十三五”规划项目库,占全省项目总数的10%以上,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一。

着力解难题,发展瓶颈有效缓解。坚持以改革增活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迈出大步,出台2015年版“三清单一目录”,在全省发出首张全国统一编码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1万户,其中新设立私营企业4486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纵深推进,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面组建到位,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569个、农地流转面积80万亩;社会治理机制改革落地落实,社区网格化全面推进,改造、新建63个社区服务用房,服务群众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大跑项争资力度,全年争取中央、省补助资金244.1亿元,新增、置换债券额度51.99亿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41.48亿元;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全年新增银行贷款152亿元、同比多增65.14亿元,存贷比达到50.45%;发挥地方投融资平台作用,市城建投、经建投、开建投分别融资68亿元、38亿元、14亿元,创历史新高;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城区供水和污水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PPP试点示范项目相继启动;加强对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投资类公司的有效监管,稳妥处置了民间融资引发的群访事件,有效防范了区域性经济风险。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全市获批建设用地8.41万亩,排全省第2位;成功处置闲置土地1.48万亩,占应处置面积的98.2%;中心城区征收土地3901亩,拆迁房屋49.2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40.45万平方米。通过上述工作,较好破解了一些瓶颈制约,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需求。

着力增福祉,发展成果惠及民众。加大民生投入,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达到78.8%。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省定24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市定6件惠民实事全面完成。坚持就业优先,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8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4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7亿元,扶持6300多人成功创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市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246.6元,农村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109.3元,五保对象年分散供养标准达到2908.8元,均达到或高于省定标准。发放“五项保险”待遇60.55亿元,社会保障卡综合应用纳入全国试点示范。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4.75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03万户。改造农贸市场28家。全面部署精准扶贫攻坚战,931个贫困村实现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2万、贫困村59个。坚持生态优先,新增人工造林40.11万亩,湘江纸业停产关闭,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基本完成,湘江干流出境水质保持二类标准,各项环保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坚持教育优先,新增城区义务教育学位2.1万个,其中中心城区0.61万个,新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56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3所、教师周转宿舍1800套。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涉改9县全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食药监管得到加强。深入推进平安永州建设,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开展严打整治百日会战、严打盗骗毒等系列专项行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重大案件全部侦破,扫黑除恶、网上追逃、刑事案件破案率排名全省第一,安全生产、综治工作考评分别跃居全省第2位、第3位。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实现重大跨越。五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办成了一批大事,解决了一批难事,把一些偶然变成了必然,把一些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全市上下呈现出“人心思进、发展提质、事业兴旺、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永州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新的形象阔步迈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亲切关怀、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加压奋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永部队、武警官兵,向中央、省驻永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永州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永州的发展之所以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主要在于: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充满激情干工作,勇往直前攻难关,有效引领了全市人民的发展信心;始终坚持凝心聚力干大事,齐心协力解难题,较好突破了方方面面的发展瓶颈;始终坚持胸怀永州谋全局,立足当前利长远,科学确立了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咬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成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始终坚持实绩面前论英雄,主战场上辨优劣,真正形成了创先争优的发展氛围;始终坚持贴心为民谋福祉,百姓之事大于天,全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对此,我们务必倍加珍惜、矢志坚持、大力弘扬。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政府工作与全市人民的期待还有差距,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发展不快、总量不大、均量不高、质量不优问题仍较突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整体不容乐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发展基础不牢、后劲不足,新型工业化薄弱、基础设施薄弱、中心城市带动力薄弱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事业短板较多,改善民生还做得不够,扶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部分群众生产生活还比较困难,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政府职能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与新常态、新形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和部门消极腐败、为官不为现象仍然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字数限制,请查看原文链接......

第四篇:永州市卫生统计

各位领导、同志们:

承蒙省厅和各市州的关爱和支持,一年来,永州市的卫生统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先进地、州、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今天,受大会委托,现就永州市卫生统计工作做一个简要汇报,我们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领导重视统计管理工作制度化

二、依法统计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三、抗击冰雪及时完成网络直报任务

四、报批关键在于认真编制机构信息

五、多种形式培训网络直报系统管理员和直报人员

六、找出差距进一步完善直报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统计:是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依法统计:则是有效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监督职能的法律保证。加强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

是统计工作的根本,是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的根本保证。

一、领导重视

统计管理工作制度化

加强卫生统计工作,领导重视是关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管理;我局制定并下发了《永州市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对全市卫生统计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建立规范的直报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1、统计工作归口计财。

计财科(股)是卫生局统计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本辖区的统计管理工作;由一名副局长(院、所、站长)担任本单位统计工作负责人,负责领导组织统计管理工作。

2、建立建全统计机构,配备统计人员。

县及县以上医院设立统计机构“统计信息科”,充实专职统计人员;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根据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负责本单位统计工作。

3、加强领导,创造条件。

各单位领导对卫生统计工作都相当重视,大力支持卫生统计机构开展工作,实实在在地帮助卫生统计工作解决一些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实际问题,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统计干部,为开展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二、依法统计

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统计数据的源头在基层,调查的具体工作也在基层,基层的基础工作不扎实,基础数据就难以准确汇总或推算出来的统计数据就会出现偏差。加强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是统计工作的根本;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弄虚作假,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是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的根本保证。

我市注重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必须遵循:依法上报、统一规范、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建全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基础管理机制,做到“级级负责、层层把关、环环相扣”的一个具有良好循环的管理链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本单位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

1、分级管理,属地统计。

自2002年以来,我市按照属地统计原则,所辖地域范围内的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省/市/县/乡镇/村、企/事业、国营/私立等),卫生统计数据统一由各县(区)卫生局计划财务统计股负责管理、收集、上报、汇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负责所辖区内的诊所和村卫生室的统计数据收集上报。

医疗卫生机构直报人员登陆省级直报系统上报本单位数据。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和村卫生室按属地管理原则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负责数据收集、审核报批,向所属县(区)卫生局报送卫统1-3表和卫统1-4表电子或纸质数据,由县(区)卫生局登陆省级直报系统代报数据。

2、依法统计,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朱镕基同志和温家宝同志在2002年10月28日视察国家统计局时,朱镕基同志提词:不出假数;温家宝同志提词:真实可信。

因此,我们卫生统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网络直报的内容和时限的要求,依法进行统计和报批统计数据,杜绝拒报、漏报、迟报和瞒报现象,做到不出假数、真实可信。

在2007年第三季度直报工作时,县区卫生局还不能审批,市卫生局还没有审批工作平台,这时市局通过这个基本管理链条,组织联络各县区卫生局统计系统管理人员,县区组织联络各医疗卫生基层单位直报人员,全市303个应上报机构,在规定时限内(2007.11.30),全部填报完毕,12月15日前各县区将已填报的统计数据重新审核了一遍,等待直报系统升级后立即审批上报;

所以,当12月17日上午接省厅通知,直报系统已升级可以审批上报了,全市11个县区,在接到通知的当天下午5点20分,就将303个应上报机构,全部批报完毕。我市严格按照网络直报的内容和时限的要求,依法进行统计和报批统计数据,顺利园满地完成永州市首次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的2007年第三季度直报工作。

三、抗击冰雪 及时完成网络直报任务

1、抗冰冻断电,同心协力做好年报工作

2008年1月12日,正值卫生统计网络直报正常开通之际,湖南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冰冻自然灾害,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冰雪灾害,永州全体卫生统计直报人员发杨坚持不懈的钉子精神,紧急行动起来,立即投入抗冰冻断电“游击战”,就是不分白天与夜晚,那里有电(发电)就到那,那里能上网(网吧)就到那;

卫生行政部门的统计直报管理员都是兼职统计,还分别负责财务、新农合、红会等项工作,有的本身就是计财股长;特别是各县区卫生局的统计管理员,在这非常时期,白天下乡镇,夜晚上网吧,后来有的网吧也不能发电了,还要寻找转战其他地方,同时直报系统网络不很通畅,在这恶劣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想方设法,排困解难,他们坚持不懈、合力拚斗;冰天冻地挡不住永州人,断线停电难不到永州人。

卫生行政部门的统计直报管理员都是兼职统计,还分别负责财务、新农合、红会等项工作,有的本身就是计财股长;特别是各县区卫生局的统计管理员,在这非常时期,白天下乡镇,夜晚上网吧,后来有的网吧也不能发电了,还要寻找转战其他地方,同时直报系统网络不很通畅,在这恶劣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想方设法,排困解难,他们坚持不懈、合力拚斗;冰天冻地挡不住永州人,断线停电难不到永州人。

全市卫统1表(卫统1-4表在外)785个医疗卫生机构,2008年1月27日报批605个(占77.07%); 2008年1月31日报批768个(占97.83%);

2008年2月1日全部完成报批785个(占100%).同时统一规定做到: ①卫统1-

1、1-

2、1-

5、1-

6、1-

7、1-8表等报表要逐级、逐

一、逐表、逐项审核审批上报;

②卫统1-3表各县(区)审批到市卫生局,由市局统一批量审核。(我们已采用不出现“D2、D3、D4、D6”错误提示和“两个红圈”的批量审核方法,但要求机构类别码绝对准确无误),我市的卫统1-3表(诊所)、1-4表(村卫生室)都是这样批量审核的,显示的都是一个红圈一个绿圈。

与此同时,我市卫统4表(4个样本医院)的病案数据库在2008年1月22日-25日全部成功导入直报系统,并上报省信息中心指定邮箱。

2、排忧解难,设法汇总年报资料。

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很不完善,在年报期间,没有提供汇总功能,不能做出产出表,大量的数据在直报系统里,却拿不出来,无法跟往年一样,给统计局和领导提供相关统计数据。

在这种困惑的情况下,我局直报系统管理员赵仁桂同志设法汇总年报资料,首先导出Excel表,并按需要制成汇总表,利用报表精灵,将全市已上报的卫统1表(卫统1-3除外)353个机构的“人员数”、“床位数”和“医疗服务”全部汇总,于2008年2月6日上午将有关卫生统计数据上报市统计局;

为了给县区统计人员排忧解难,市局系统管理员借用春节长假休息期间,将11个县区的“人员数”、“床位数”和“医疗服务”分别汇总,在2月13日作为春节大礼包,以邮件形式发至各个县区,以解燃眉之急。

3、离线填报,顺利完成卫统1-4表的直报任务。

由于冰冻停电和直报系统网速等原因,卫统1-4表曾一度关闭,被迫将年报工作分成为两个阶段,直到2月25日才开通,并要求在2月29日完成,有点不太现实,虽然冰雪灾害已经消除,也基本恢复供电,由于直报系统的问题,这么多人同时挤占在这一条网线上,是不太可能完成的。

在1-4表关闭时,我市4264个村卫生室,也只填报1600来个(约占37%),在线填报不行,我们就采用离线填报,县区卫生局的系统管理人员,继续发杨坚持不懈的钉子精神,不分昼夜和休息日,我市于2008年3月1日在全省率先完成村卫生室的填报工作,全面园满地完成了首次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2007年前阶段的年报工作任务。

四、报批关键 在于认真编制机构信息

①2007年7月省卫生信息中心统一布置修改代码库,进行卫生机构(组织)代码网络直报注册。

1、认真修改代码库,做好卫生机构(组织)代码网络直报注册工作。

①2007年7月省卫生信息中心统一布置修改代码库,进行卫生机构(组织)代码网络直报注册。

市局非常地重视机构信息资料的编制工作,自2007年7月-11月先后四次将全市三个代码库5050个卫生机构,全面进行整理维护和修改,除校对机构属性代码外,还统一机构名称和地址的填报,即市、县/区级机构一律加上湖南省,区级机构加上永州市,乡镇/村级机构加上县/区名称,同时将1-3表(诊所)和1-4表(村卫生室)在机构名称上的姓名全部移动到地址栏;

②卫统2表也同样几经修改,其单位名称以代码库中的机构名称为准进行修改,县级及县级以上机构的单位负责人全部更正。为实行网络直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进一步清理编制机构信息。因为直报系统锁定了卫生机构属性代码四项,还将锁定“单位开业/成立时间”、“设置/主办单位代码”、“政府办卫生机构隶属关系代码”、“注册资金”四项。同时增加了“街道/乡镇代码”等机构信息内容。

这时,正是县(区)系统管理员和医疗卫生机构直报人员填报年报数据资料的时候,市局系统管理员与此同时,在直报系统组织结构中,对已4次修改过的代码库机构信息,再次校对订正卫生机构属性代码,补录更正“街道/乡镇码、单位负责人、注册资金”等信息资料,在2月1日,卫统1-

1、1-

2、1-

5、1-

6、1-

7、1-8表的353个卫生机构信息几乎与年报数据审批上报同时完成。

3、继续清理校对卫统1-3表和1-4表的机构息。

在审批上报卫统1表后等待卫统1-4表开通的这段日子里,各县区卫生局系统管理员又重新对卫统1-

3、1-4表的机构信息,再次全面进行清理、校对、更正和补录,同时市局系统管理员在审核和督导,当1-4表上报完毕后,发现有遗漏不全,就立即通知相关县区纠正。截止2008年3月10日,全市卫统1-

3、1-4表共4696个卫生机构的机构信息资料全部校对补录完毕。

由于我市高度重视机构信息的编制工作,通过市局和县区卫生局系统管理员的共同努力和仔细、反复、艰辛的工作,在组织结构中正确编制机构信息,达到了基层单位组织机构内容与调查表数据同步。因此,我市在数据报批中非常顺利,没有出现过诸如:机构单位错位、组织机构代码重码、卫生机构丢失或直报单位显示其他单位数据等等不正常的情况。

五、多种形式 培训网络直报系统 管理员和直报人员

1、举办培训班,培训网络直报专业人员。

市局党委和领导对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和培训非常重视,首先于2007年10月8日召开了全市卫生统计工作会议,各县(区)卫生局和市直医疗卫生单位的分管领导、计财(统计)科长、卫生统计专干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传达了全省卫生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前段我市卫生统计工作的主要经验,研究解决当前我市卫生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卫生统计工作任务;专门发文安排部署培训工作,要求各县区卫生局和市直单位选派统计业务骨干参加,并组织好各县、区所辖直报人员参加培训;对学习的目的、内容、形式以及对学员的要求、具体培训时间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为把这次培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局分管领导郭秋玲同志、计财科科长金辉同志、计财科统计干部赵仁桂同志担任培训班的总督导,总揽培训的各项工作。省信息中心主任胡盛清同志在第一期培训班上做了重要指示;市局分管领导郭秋玲同志在第二、第三期培训班做了重要讲话,同时计财科科长金辉同志在培训班上提出具体要求。

把这次培训视为搞好我市各级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抽调精兵强将组织实施。省信息中心信息管理科科长郭海同志、副科长高猛同志、市局统计专干赵仁桂同志负责教务工作并组织协调和上机实习;冷水滩区卫生局、祁阳县卫生局计财股股长马德元同志和邓为民同志协同负责卫生院培训人员的上机操作辅导;各县区卫生局统计专干负责本县区参加培训学员的上机指导;市局李辉同志负责食宿等后勤工作。将每一项工作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任务落实、责任到人,同时为学员准备了笔记本等学习用具,为培训班的顺利开学创造了条件。

参加培训的人员为:各县(区)卫生局、市直(县、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乡镇(街道)卫生院以及各企事业职工医院和私立医院。培训工作采取分期举办,每期两天。第一期为10月9日至11日,培训县区卫生局和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参加全省卫生统计培训,共88人参加;

第二和第三期培训乡镇(街道)卫生院,参加全市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培训。第二期为10月13日至14日,有零陵区、冷水滩区、祁阳县、东安县、双牌县、江永县等6个县(区)104人参加;第三期为10月20日至21日,有道县、宁远县、蓝山县、新田县、江华县等5个县和冷水滩区10个职工(私立)医院共117人参加。三期共培训309人。

2)精选授课教材,确保授课质量。

本次培训在教材准备上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按照培训班的计划目标,除了卫生部新的《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和省卫生信息管理中心《湖南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培训资料》外,由于任务重、时间紧,我局统计干部赵仁桂同志在国庆休假期间,根据本市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了精选,演示网络直报具体操作流程,编制成《永州市卫生统计业务培训资料》,并装订成册,下发到县区卫生局、乡镇(街道)卫生院和职工(私立)医院;

同时制做成《2007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培训讲义》和《国家卫生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培训演示》幻灯片,拷贝给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和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由于重视授课质量,我市负责培训授课的同志付出了辛勤劳动,同时增加了培训费用支出,为我市搞好这次卫生信息网络直报培训工作铺垫了良好的基础。

培训学习采用《理论方法导入和实践案例切入相结合、课堂讲授和实习操作相结合、各县区卫生局统计专干辅导和学员互相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主要:由《调查制度理论与实践、网络直报基础与操作、实际个案与应用》等三个部分组成。学员们普遍反映,这是我市卫生统计培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效果最为显著的一次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化知识培训。

2、“三先”行动,多形式多渠道培训系统管理员。

“三先”行动就是

“先操作”、“先发现”、“先寻找”。

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疏的,都有一个熟悉的过程,作为地市级系统管理员,要想正确指导县/区和基层工作,就必须先弄通弄懂。因此,我们就采取了“三先”行动和多形式多渠道应时培训,在网络直报数据报批时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这就是我们“三先”行动的目的。

1)“三先”行动。在反复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同时寻找到可行办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①“先操作”:在数据正式报批之前或直报系统升级之后,对于: *在线填报:登录-录入-审核-保存-上报-审批;

*离线代报:下载安装-装入任务-装入数据-代报数据-审核上报; *增添机构:添加机构-编制信息-添加用户-启用授权。反复进行操作;

②“先发现”。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疑点、难点和问题的结症所在,是操作失误或系统功能不熟练,还是系统软件本身的问题;

③“先寻找”。一是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映给省厅,从(2007.09.22)全省首次培训时开始,先后8次共提出近60条问题与建议;二是寻找可能解决的办法,比如:在升级前,如何新增机构、报批归类、更改日期和删除卫生局下不应增添的用户等等。

2)以会代训。

①(2007.11.26)全市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暨培训会议内容有:总结卫生信息网络直报季报工作和年报准备工作、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关于卫生统计信息网络填报工作的几点说明、关于卫生信息网络直报常见问题解答、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机构排序表;

②(2007.12.26)在全市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总结暨卫生统计报表布置会中,下发了《永州市卫生局关于做好二00七年卫生统计年报和二00八年定期报表工作的通知》、学习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关于《县区卫生局使用离线填报工具批量代报步骤》和部分指标说明和变动情况。

3)通过邮件培训

(2008.01.02)发出《永州市卫生局关于网络直报(2007年报)的补充通知》以及附件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统计年报工作的紧急通知、附件2:关于季报与年报工作几点说明、附件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4)在全市卫生财务年报汇审会时发出(2008.02.22)永卫发[2008]5号《永州市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管理制度》和永州市《卫统1-4表》使用离线填报工具批量代报操作流程。

六、找出差距

进一步完善直报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通过全体卫生统计直报人员的齐心合力艰辛工作,我市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工作,虽然获得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一点成绩,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困难。

1、差距。

由于社区和乡镇一级的基础条件差,诊所和村卫生室对统计的认识不足,不太愿意提供统计数据或真实数据。

网络直报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疏通与完善,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目前全市卫统1-3表卫生机构432个,卫统1-4表卫生机构4264个,由于社区和乡镇一级的基础条件差,诊所和村卫生室对统计的认识不足,不太愿意提供统计数据或真实数据,虽然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具体可行办法,如:由县区卫生局业务股提供(祁阳县的诊所)、乡镇卫生院收集(冷水滩区和零陵区的村卫生室)和在发代码证的同时填报收集调查表等等,数据的采集仍然不很理想,经初步统计,由县区卫生局和乡镇卫生院直报人员数据代报比率:诊所为30%;村卫生室为75%。这都说明需要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网络直报工作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疏通与完善,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2、困难。

卫生统计经费保障措施不力,没有统计专项经费或经费不足; 统计基础设施配备不全,没有统计专用电脑设备且陈旧老化。我市由于财政投入十分有限,卫生统计经费保障措施不力,没有统计专项经费或经费不足;统计基础设施配备不全,除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外,其他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包括卫生行政部门、乡镇卫生院)全都没有统计专用电脑设备且陈旧老化;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没有配置专职统计系统管理员。

为此,特请省厅关爱和扶持边远贫困地区的卫生统计工作,安排一定数量的卫生统计经费,为市、县(区)卫生局和乡镇卫生院配备统计专用电脑,以保障我市更好地实行新的《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和《全国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工作。

第五篇:永州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情况调查报告

永州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既为我市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目标提供了组织人才保证,又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经验。但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和难点。最近,我们对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现将调查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一、主要做法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加大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着眼于干部“能上”,普遍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逐步构建“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干部双向选择”的工作格局,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不断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一方面,进一步规范了竞争上岗工作。市委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党政领导机关推行竞争上岗的实施意见》和《永州市党政机关竞争上岗考试实施细则》,对竞争上岗考试的方法和内容、笔试、面试的组织、成绩的评定以及考试纪律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建立了竞争上岗标准化试题库,成立了命题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面试考官、评委队伍,使竞争上岗工作进一步规范。近几年来,全市实行竞争上岗的职位共4250个,参加竞争的人数达11168人。市直单位机构改革中,82个单位全部实行了全员竞争上岗,共有1584人参加了716个正副科长职位的竞争。通过规范化的竞争上岗,市直机关新竞争上岗的305名中层正职,平均年龄由41.5岁下降到37.8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由78%提高到95%;新竞争上岗的411名中层副职,平均年龄由37.6岁下降到32.5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由81%提高到97%,干部队伍活力明显增强。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2000年以来,全市先后组织了4次公开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公开选拔了21名处级领导干部,今年又准备面向全省公开选拔11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各县区也将该项工作纳入了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大力推行。2004年,首次实行统一公选县区科级领导干部,对各县区公开选拔工作统一安排部署,统一时间要求,统一选拔程序,统一发布公告,统一命题考试,促进了公开选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并突出加强了公选面试评委队伍建设,推行了公选面试评委比例制、差额抽签制和交流制。到目前为止,11个县区公开选拔了262名科级领导干部,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干部通过公开选拔走上了领导岗位。

(二)着眼于干群“信服”,进一步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一是注重扩大干部推荐中的民主。坚持完善和落实了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制度,并将之作为全面了解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2002年县区领导班子换届,我市对11个县区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并对下届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和法、检“两长”进行了全额定向民主推荐。11个县区共有3490名干部参加了民主测评推荐,其中最多的县区达724人,最少的也有187人。根据民主推荐结果,确定了314人作为下届拟进班子人选的考察对象,对26名在民主推荐中得票没有超过半数、经考察确属不胜任现职的现任班子成员不再提名。二是注重扩大干部考察中的民主。为扩大群众的参与面,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我市不断改进考察方式,大力推行考察预告制和差额考察制,到目前为止,市、县两级共对提拔任用和公开招考的3450名干部实行了差额考察,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好评。三是注重扩大干部决策中的民主。市委制定下发了《新任县区党政领导正职人选表决决定试行办法》,积极推行县区党政正职拟任人选票决制。2002年县区领导班子换届时,对22名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拟任人选,由市委全会进行审议,并进行投票表决,均高票通过,社会反响好。东安县借鉴市里的做法,对乡镇党委书记拟任人选由县委全会进行了票决。

(三)着眼于实现干部“能下能出”良性循环,积极疏通干部“下”的渠道。全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将坚持干部能上能下作为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改革用人机制的一个突破口,逐步拓宽干部“下”的渠道。市委制定下发了《调整不胜任现职党政领导干部暂行办法》,科学界定了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的标准,明确了调整的原则、程序、方式,进一步规范了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工作。一是实行末位淘汰制,让无所作为的干部“下”。通过建立健全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对政绩平庸的、排在末位的实行淘汰制。二是强化民主评议,让群众不满意的干部“下”。市委规定,凡是在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超过三分之一,经考察确实不胜任工作的,免去领导职务。三是实行提前离岗退养,让年龄到限的干部“下”。2001年以来,我市先后调整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7名,其中免职的5名,改任非领导职务的2名。

(四)着眼于增强干部活力,大力推进干部交流工作。我市各级党组织以培养锻炼干部、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为目的,进一步加大了干部交流工作。根据干部的不同情况,在交流中我市重点把握了四种形式:一是实行任职回避交流。2002年县区换届领导班子调整时,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党群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公检法“三长”按要求进行了回避性交流,共交流干部86人。二是进行区域交流。即市直单位与县区之间进行纵向交流,县区之间、市直部门之间进行横向交流,经济比较发达县区和经济落后县区进行互助交流,并注意把握正确流向,鼓励干部到艰苦、落后的地方和经济一线工作。三是进行换岗性交流。我市规定在同一岗位工作满10年以上的副职和5年以上的正职要进行换岗性交流,特别是加大了对掌管人、财、物及经济部门、执法执纪部门干部交流的力度。四是推行培养性交流。根据部分干部经验相对不足的实际,按照年轻干部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对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或机关工作经验的年轻干部纵向交流,以多种形式从上级机关交流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从市、县党政机关挑选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省直机关上挂锻炼;以经历单一的优秀干部实行横向交流,使大批年轻干部在多岗交流中锻炼成长。(五)着眼于提高干部监督管理水平,着力构建系统的干部监督机制。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把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作为一件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改进干部监督的方法,提高了干部监督工作整体水平。一方面,突出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通过任前公示、试用期制等形式,强化任前监督,坚决防止“带病提拔”。2000年以来,市委共对442名提拔任职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全部实行了任前公示,对所有新提拔委任担任实职的处级干部实行了试用。通过实绩考核、日常督察、回复群众反映本人问题、谈话诫勉、警示教育、重大事项报告、工作总结报告等形式,强化任期内监督,防止“带病上岗”。大力推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强化离任监督,防止“带病离岗”。2000年以来,全市对60名单位“一把手”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审查。依据审计审查结果,提拔任用的干部7人,留任21人,平级调动32人。另一方面,突出加强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近年来,市委组织部通过建立与执法执纪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聘任干部工作监督员、设立专线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实行干部推荐责任制、考察追究责任制和任免责任制等一系列得力措施,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同时,加大对违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方面的查处力度,近年来,市委先后4次组织督查组对全市各地各单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进行了督查,共纠正处理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违纪违规事件132起,受到诫勉谈话的11人,受党纪、政纪处分的31人。

(六)着眼于稳定乡镇干部队伍,大担探索职级分离办法。为增强职级激励作用,稳定乡镇干部队伍,我市积极探索职级分离办法,将干部的实际职务与所享受的待遇级别适当分开,对任职时间较长、资历较深和实绩突出,但因领导职数、结构要求以及工作需要等因素不能提拔任用的干部,提高级别、留任原职。率先实行了乡镇党委书记职级分离新办法,制订了《关于解决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副县级干部待遇的有关规定》,结合永州实际,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经过严格的组织程序,为21名乡镇党委书记解决了副县级干部待遇。

(七)着眼于建立市场化配置人才机制,大力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市按照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党管原则、组织考察、推荐和引入竞争机制、向社会公开招聘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新机制,取得初步成效。企业领导干部由单一的委任制逐渐转变为以聘任制为主,选任制、委任制等多种形式并举的任用方式,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明显提高,整体功能不断增强。到目前为止,先后有11家市管企业面向全市公开招聘了总经理,占全市市管企业的39.7%。还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竞争上岗,现已有17家市管企业推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竞争职位192个,共有768人参加了竞聘。与此同时,我市以推行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采取“先行试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办法,加大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到目前止,全市已实行改革的事业单位3922个,改革面达78%,均实行了全员竞争上岗,同时还采取转岗、退养、培训学习、停薪留职等形式多渠道合理分流近3500名职工。经过改革,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机制基本形成。

二、基本经验

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较大的进展和成效,主要经验和特点是:

(一)市委高度重视、认识明确,为顺利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可靠保证。市委始终把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加强了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工作的督促检查和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工作,从而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识上有高度,推进上有深度,落实上有力度。(二)全市各级党委大胆地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与时俱进,增强了推进改革的创造力。近几年来,我市坚持“宏观把住,微观放活”的原则,根据本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类型部门、单位对于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不一样的客观实际,大力支持探索,积极鼓励创新,突出特色。比如,我市大胆探索职级分离办法,走出了一条稳定乡镇干部队伍的好路子。各县区委借鉴市里的做法,结合本地实际,相继出台了解决干部职级分离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三)坚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是我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效手段。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在突出调研工作的“龙头”地位,把加强调查研究,和搞好试点放在重要位置,作为推动改革的重要措施来抓。在一项改革措施出台和落实之前,首先要深入进行调研,认真听取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力求使制订的改革政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同时,认真开展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并注意在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中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实施情况不断修正、完善改革政策,使之更具创新力和生命力。

(四)加强制度规范建设,不断巩固深化改革成果,有力的促进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近年来,市委和市委组织部在总结各县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据统计,到2004年底,全市共制定出台有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126个,其中市级26个,县区100个,有力促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一些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总的看,进展还不平衡,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同“三个代表”要求还存在不相适应的地方。从调查情况看,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认识统一不够,导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发展不平衡。当前,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与新形势下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改革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一是从领导层来看,改革的主动性不够。有的怕改革出乱子,影响稳定而被“一票否决”;有的怕改革得罪人,自己丢选票;有的怕改革触及他人利益,而受到打击报复,因而顾虑重重,没有主动地去指导、协调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二是从管理层来看,改革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受“上荣下辱”、“官贵民贱”等传统观念影响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中层干部特别是那些经过论资排辈“熬”上来的中层干部,不想、不愿同时也怕失去现有的职位和既得利益,在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组织实施改革的积极性不够高。三是从干部群众来看,参与改革的责任性不强。由于目前干部人事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不够高,干部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择权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个别地方甚至存在“职务内定”和“暗箱操作”现象,导致干部群众对一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可信度不高,因而在行使自己民主权利时,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影响了民意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利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

(二)干部制度改革宏观指导不够,导致整体推进速度缓慢。一是制度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在现有的一些制度中,有原则性的要求,但在实际执行中灵活性太大,可以变通的地方太多,致使下面难以执行或不执行。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公开到多大范围,面试评委怎样确定,群众“四权”落实到多大范围,何种程度才算是科学的;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工作中,虽然已经制定出一些规章制度,但由于目前普遍没有建立因人、因岗而立的科学完备的干部考核目标体系,导致评判标准单一,针对性不强,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同时在实际执行中易受主观因素影响,不容易准确定性,对不胜任现职的干部认定比较困难,成了干部能下的主要阻碍。二是改革经验及时转化为行政管理规范和法律条规不够。近年来,我市各地在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从不同环节、不同角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改革的法规建设相对滞后,一些办法和措施试点的多,全面推开的少,一些实践证明是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没有及时总结上升为相关法律条规。三是缺乏强有力的督查机制。由于组织系统自上而下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尤其对干部制度改革这项“软”任务没有进行硬性考核和督促,使整个改革缺乏动力和约束机制,势必影响干部制度改革的进程和整体推进。

(三)干部制度改革的整体配套性和协调性不强,导致推进深化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政策系统性不强。现在不少地方仍存在按年龄、性别、文化、党派等结构选配党政领导班子的情况,缺乏真正按能力选拔任用精明强干的领导人才。干部管理政策多散见于党内出的一些意见、规定、条例和通知中,单项制度多,系统性的法规少,尚未形成系统完备的政策法规。如在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和干部能上能下五个方面,就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政策规范。二是干部制度改革各个环节之间不协调。如在三支队伍的人才之间、“体制内”和“体制外”人才之间,市内外人才之间如何“架桥”,如何打破人才所有制和地域之间的界限没有新的突破;试用期制与有关选举的国家法律缺乏有效衔接,在实行任期制与及时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党委调整干部与人大选举、弹劾干部等方面,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之间缺少必要的耦合,执行起来难以适从。三是干部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不配套。没有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套,没有与机构编制、社会保障、工资福利等方面的改革相衔接。比如,干部交流如何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相结合,才能解决好交流干部的住房、家属安置、子女入学等具体问题干部“下”或“出”之后如何提供相应合理的社会保障,解决好“下”或“出”的干部的后顾之忧,为疏通干部出口提供了好的社会保障环境。

四、对策与建议

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组织人事工作肩负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永州实际,我们对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策与措施提出以下设想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提高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动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大,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组织人事干部的积极努力,而且要依靠全社会的热情支持和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各级领导和各级党组织要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置于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大局下去思考、去把握,进一步提高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要求,妥善处理好改革与继承、巩固与发展、完善与提高、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政策要求与因地制宜的关系,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等不靠、与时俱进,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大胆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突出重点,大胆攻坚,着力增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针对性。一是在扩大民主方面有所突破。要把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仍然作为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验、民主评议和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任前公示制、任期制、试用期制、票决制等方法和程序,并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得到有机结合和创造性应用。特别是要扩大票决制的实施范围,在进一步完善市委全会对县区党政正职实行票决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到县委全会对乡镇党政正职进行票决。二是在干部能下能出方面有所突破。围绕解决干部“下”的标准、“下”的途径、“下”的去向等,进一步完善干部任期制、聘任制、试用制、辞职制和调整不称职领导干部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措施,逐步形成“下”的良性机制。重点抓好干部任期制试点,抓紧制定领导干部因公辞职、自愿辞职、责令辞职、引咎辞职的实施办法。三是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方面有所突破。努力提高通过公选产生的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总数中的比例,提高公选正职的数量。进一步改进面试方法,根据不同的职位特点和岗位要求,提出不同的资格条件,确定相应的测试方法。继续对县区科级领导干部实行“统分”结合的原则,减少公选成本,保证公选质量。四是在竞争上岗方面有所突破。坚持不懈地推行竞争上岗制度,进一步规范竞争上岗工作的程序和方法,妥善处理竞争上岗与组织任用的关系,注意调动因受岗位和年龄限制不宜参加竞争上岗年龄偏大同志的积极性,使其得到合理使用。五是在改进干部考核方面有所突破。研究制定《永州市党政干部考核工作实施意见》,在继续抓好党政干部考核的同时,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普遍实行届中、届末考核。研究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体制,细化考核评价标准。建立考核举报、考核申诉、考核结果反馈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择优汰劣机制。六是在推进干部交流方面有所突破。积极推行新提拔担任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跨县区交流任职,逐步实行市直部门跨部门、跨单位交流任职,重点对在同一岗位、同一职务上任职10年以上的县区和市直机关领导班子成员逐步进行交流。七是在加强干部监督方面有所突破。通过坚持和完善干部财产申报、离任审计、重大事项报告、谈话诫勉、向党组织回复反映有关本人问题等制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进一步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切实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八是在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国有企业逐步实行产权代表委任制和公司经理聘任制,推进经理人才的职业化、市场化。事业单位重点推行聘用制,建立和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

(三)巩固成果,完善提高,切实保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长效性。一方面,完善相关制度。对改革的一些措施,已经成型的,及时将它从政策转化为制度,固定下来,以便长期坚持下去。比如我市的干部职级分离、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做法和政策规定已基本成熟,要及时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使之利于全面、有效的推行。对一些本身存在缺陷、操作性不强的制度,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完善提高。对改革中遇到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通过研究制订一系列新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以解决。另一方面,完善配套措施。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分配激励机制,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

下载【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精】永州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永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模版)

    永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2日在永州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永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王蓟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

    永州市中考满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

    心,是指我们胸腔内那颗有规律跳动的心脏,还是指那溢满思考与感情的心?或许,无论是哪一种心,都可以用心谛听世界。 一、心随诗情 在雨打残荷的日子里捧一杯香茗,翻阅手中那些泛黄......

    永州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办法

    永州市国家卫生城市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巩固我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进一步打造国字号品牌,建立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促使城市卫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全......

    永州市教育系统灾情汇报

    永州市教育系统灾情汇报 省教育厅: 今年元月11日至2月上旬,我市遭遇了罕见的长时间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全市各中小学校都遭受了不同程序的灾害,受灾较严重的中小学校有732所。......

    永州市冷水滩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永州市冷水滩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列席人员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共403人) 1、区委常委、顾问、调研员、副调研员、督察调研员(15人) 齐爱社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常务......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 月 日在 镇第八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第八届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

    2008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3月26日在昭通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市长 王敏正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

    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 3月 11日在广州市黄埔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杨雁文 各位代表: 我代表黄埔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