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读中电投集团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
解读中电投集团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
2010年,是值得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集团)铭记的一年。这一年,中电投集团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保发展目标、抓利润增长、促战略转型“三大任务”,收获了丰硕成果;这一年,中电投集团克服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严峻挑战,全面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目标,在战略实施的进程中成功树立起第一块里程碑;这一年,中电投集团更以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供应者姿态,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以优秀业绩回报社会,奏响了奉献与发展的绿色之歌。2011年5月25日,中电投集团向社会发布2010年社会责任报告。深读报告,字里行间我们不难找出一位“可持续的绿色能源供应者”的履责实践。
企业发展与履行责任共推进
2008年1月,中电投集团工作会议正式确立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2009年5月,中电投集团首份社会责任报告,即《2008年社会责任报告》对外发布。从时间节点可以看出,中电投集团把企业发展与履行责任作为企业追求的理想目标,在战略实施中推行责任理念,在履行责任中强调企业发展,责任,没有成为企业的口号与负担,而是与企业发展休戚与共、不可分割的重要使命。
“风雨磨砺三年路,战略推进铸辉煌”——《报告》中,首次用专题的形式,对中电投集团三年来的发展历程作了系统的回顾。
“三步走”战略确立和实施三年来,中电投集团资产规模翻了一番,资产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大幅提高,彻底扭转了组建之初基础薄弱的不利局面,集团公司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电力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煤炭产能居涉煤央企第三位,电解铝产能居全国第二、世界第五。金融产业资产规模、利润水平等各项指标均位居同类企业前列。积极实施资本运作,优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布局,中电投集团发展水平有效提升,发展实力不断壮大,推动核心产业快速发展。
一张令人赞赏的成绩单,一份令人欣慰的责任报告。企业规模实力不断壮大,履责实践更是处处体现,中电投集团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用行动履行了国家对能源企业保障能源安全、实现保值增值的责任要求。电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同调整
作为国内大型发电集团之一,中电投集团始终坚持电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为我国电力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
《报告》显示,三年来,中电投集团加快电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比重提高3.62个百分点,超过30%。火电资产比重从61%下降到49%。水电装机容量1774万千瓦,连续两年保持五大发电集团第一位。三年累计关停600万千瓦小机组,占全国同期关停容量的12.5%;投产一批60万千瓦和百万千瓦机组,占火电投产总容量的79%,高效、节能、环保的大容量、高参数大机组逐渐成为主力。电力装备水平今非昔比,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同时,中电投集团区域发展模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体化协同发展逐步取代单一产业发展,五大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呈现鲜明特色,水电、煤炭基地在基础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核电项目形成参股运行、控股建设、待批储备的战略格局,奠定了行业地位。在中央能源企业中第二家自主拥有铁路和港口资源。“走出去”发展进入新阶段,缅甸水电、西非铝业项目成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2010年产业集群资产规模比2007年增长近3倍。
电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协同调整,使中电投集团绿色发展之路愈发宽广,也为中央能源企业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奠定了坚实基础。
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齐并进
正如中电投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陆启洲所说:“节能减排是能源企业的重大社会责任。”
自“三步走”战略实施以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便时刻伴随着企业发展的脚步,成为融入发展理念的不变信条。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中电投集团的清洁发展情结得到不断升华。
《报告》显示,2010年,中电投集团供电煤耗同比降低11.48克/千瓦时,是成立以来降幅最大一年,节约标煤242万吨,占国家千家企业节能2000万吨标煤目标的10%以上。完成小火电关停201万千瓦,占国家关停1000万千瓦目标的20%。
2010年,中电投集团先后投入技改资金10亿元,加大在役火电机组脱硫、除尘、废水等环保设施技术改造,完成脱硫、除尘装置增容改造20台,1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实现除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外脱硫装置安装率100%。在火电机组容量增加、发电量持续增长的形势下,中电投集团保持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氮氧化物、烟尘、废水等排放率持续降低。
与狠抓节能减排并进的,还有中电投集团的科技创新步伐。陆启洲表示:“只有依靠环保技术的创新实现节能减排,才是从源头、从根本的节能环保,才能真正履行企业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
2010年,中电投集团在煤电机组脱硝改造、汞监测、二氧化碳捕存以及风能、太阳能利用与开发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开展煤化工、煤提质、IGCC、海上风电、铝业自动化等重大科研技术攻关。以节水、节能、低碳、环保为研发主题,实施重点科技项目。
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双管齐下,协同并进,给中电投集团的发展、履责之路增添了一抹亮色。
深化改革与和谐稳定双丰收
2010年,中电投集团围绕“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路和“建设国际一流能源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以实现重要资源要素“七统一”为核心,开始了推进管控一体化的进程,深化企业改革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这一年,中电投集团积极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组织结构调整,全面开展工资制度改革,扎实稳妥地推进辅业改革。在多项改革措施不断深化的同时,中电投集团高度重视发展与改革稳定的关系,以为职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重点,着力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和热点,很好地使改革与稳定二者协调并进,取得了深化改革与和谐稳定的双丰收。
有了锐意改革、和谐稳定作保障,中电投集团在各项社会活动中更好地发挥出负责任央企的表率作用,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010年,中电投集团累计向社会捐赠5482.72万元,圆满完成世博会、亚运会等保电任务,积极投入玉树抗震救灾第一线,赢得各方高度评价。集团公司创办共青团“映山红”爱心助学公益网,开展爱心助学公益行动,系统各单位累计为“映山红”网站捐款164万元,资助2832名学生,援建希望小学一所。中电投 “映山红”志愿者荣获“2010感动电力团队奖”称号。
2011年,中电投集团“三步走”战略第二阶段大幕已启。陆启洲在《报告》中再次对社会庄严承诺:“中电投集团将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进一步把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里,根植在生产经营中,建立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把企业社会责任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为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解读建设银行09社会责任报告
解读 《建设银行(601939)2009社会责任报告》
这是建行上市以来的第四份社会责任报告,也是首次参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RI国际准则)披露其在公司治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报告显示,建行坚持稳健经营,业绩良好,截止09年末,资产总额达96233.55,同比增长27.37%;实现净利润1068.36亿元,超额完成计划;不良贷款率1.5%,下降0.71%。建行不断提升客户服务,强化风险管理,为股东创造丰厚的投资回报。
建行一贯支持低碳经济、环保产业,报告称,2009年建行积极推行“绿色信贷”,为客户提供包括清洁能源贷款、工业环保减排贷款、农林生态产业贷款等多种特色的绿色金融服务,大力支持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建行对钢铁、水泥,煤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严格调控,对不符合绿色信贷要求的客户进行退出,09年退出贷款的累计金额达到767.24亿元。
另外,建设银行积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将投放重点放在交通、能源、城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生态环境、灾后重建等项目及国家振兴产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报告显示,建行还进一步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等金融服务薄弱领域的信贷支持。在新疆,黑龙江等地开展小额农户贷款,成立村镇银行,截至2009年末,涉农贷款余额5,537.47亿元,增长了38.39%,其中农户贷款比上一增长了近一倍;在银行分支机构组建约140家“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中小企业贷款实现快速增长,增速达到19.86%,创新推出了“诚贷通”、“E贷通”等服务中小企业客户的产品。
2009年建行将关注民生改善与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相联系。建设银行将产品服务的创新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一是推出了涵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民本通达”系列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以满足广大客户不同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二是不断推出和完善各种房贷新举措,致力于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金融服务问题,支持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截止09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8525.31亿元。建行一直以客户为中心,积极推进网点转型,截至年末,全行共有12,968家网点按照新的服务流程上线运行,转型后网点客户等候时间明显缩短;不论是自助银行,ATM机,还是电子银行服务渠道都有所完善。
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建行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响应灾害,促进文化交流方面均作出了不小的贡献,09年累计向公益项目投入捐款7274万元,实施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成才计划”,“绿色电脑扶贫行动”,赞助“2009年全球智库峰会”等13个与社会公益相关的项目。
建设银行在社会责任方面努力有目共睹,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香港亚洲可持续发展评级机构发布的排名中,位列中资银行之首。
第三篇:新时代集团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新时代产业集团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忠诚履行社会责任 勇于担当健康使命
在庄严宏伟的人民大会堂,在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十五岁生日之际,在激扬奋进的《新时代进行曲》乐曲声中,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总经理黄永刚郑重发布了该公司的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时代健康产业承担和履行着的社会责任,既是对过去的梳理和总结,又是对未来的承诺和展望。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引导企业以品牌、标准、服务和效益为重点,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社会责任。”
温总理在这里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那么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呢?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会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但要发展壮大、追求利润,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要强调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实践证明: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是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一个能持续发展的企业,必然是一个既能创造较多利润、又能积极回报社会的企业。企业只有实现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才能做到永续发展,实现基业长青。
经受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分享了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的荣耀,新时代健康产业迎来了十五岁的生日。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我们秉承“发展民族产业,造福人类健康”的企业宗旨,努力把新时代健康产业做强做大,与此同时,始终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全体新时代人永恒的追求。
新时代健康产业的社会责任来源于我们“自立立他”的核心价值观,成长于我们十五年来践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它包含了我们对国家、对消费者、对销售员、对合作方、对社会、对环境等各利益相关方所承担的责任。十五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做到了企业自身发展与履行责任的和谐统一。
追忆创业伊始的满腔豪情,是责任让我们在军转民时期,毅然扛起了发展民族产业、造福人类健康的大旗,将自身的责任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类的健康紧密联系在一起。
回首起步阶段的艰难困苦,是责任让我们在面对产业发展中的每一次困境、企业经营中的每一次挑战时永不言败、顽强拼搏,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打造具有航天品质的健康产品和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营销模式。
凝望创造辉煌的峥嵘岁月,是责任让我们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构建精神家园,发展健康大产业,打造事业大舞台,建设团队大家庭。广大新时代人在新时代的大健康产业中履行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实现人生的价值与理想,在新时代的大家庭里享受世间的真情与友谊。
踏上和谐发展的伟大征程,更是责任让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阔步前行,用文化力引领企业发展,坚持“和谐发展,立业百年”的发展理念,在发展健康大产业的浪潮中奋勇争先,兢兢业业地奉献我们“德行天下”的赤诚之心。
下面我向大家具体介绍新时代健康产业的社会责任体系:
责任体系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经理、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余海龙同志指出:“对于一家央企来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余总的话高度概括了新时代健康产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我们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通过大量的座谈访问,归纳整理,将新时代健康产业的社会责任体系分为三个层面、六大责任。
——三个层面 企业层面:
一是诚信经营,科学管理,严抓质量,实现企业永续发展。二是以人为本,提升素质,营造平等关爱的新时代大家庭。产业层面:
一是规范经营,全面服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模式。二是弘扬中华养生,传播健康文化,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社会层面:
一是改善生态环境,践行低碳环保,引领绿色风尚。二是心系和谐发展,热心社会公益,做优秀企业公民。——六大责任
一是发展民族企业责任:发扬军工精神,建设民族强企。二是培养人才队伍责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专业队伍。三是促进行业发展责任:发展民族直销,携手共创价值。四是造福人类健康责任:拓展健康产业,造福人类健康。五是倡导低碳经济责任:倡导低碳经济,引领绿色风尚。六是共建和谐家园责任:心系国家发展,共建和谐家园。
六大责任
发展民族企业责任——发扬军工精神 建设民族强企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提出央企四大社会责任,第一是要做大做强;第二要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第三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第四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弱者。
李主任提出的这四个责任和我们企业紧密相关,而他把做大做强列为四大社会责任之首,更是指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点。
新时代健康产业秉承“发展民族产业,造福人类健康”的宗旨,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营销方式,依靠“四个特别”的精神以及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智慧,采取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经营策略,开创出一条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民族企业成功发展之路。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许多企业的市场萎缩,效益下滑,甚至破产倒闭。而新时代健康产业却逆势而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十五年来,新时代健康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企业对社会的重要价值。这个成果是我们广大的销售员和员工走遍了千山万水,道尽了千言万语,吃尽了千辛万苦所换来的,这是我们全体新时代人对国家的贡献;这个成果记录着新时代健康产业从一个小小的松花粉项目发展成为集科工贸学于一体的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这个成果标志着新时代军转民的艰辛,更彰显出新时代人走向市场经济大潮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个成果证明新时代人不仅可以承担保卫国家安全 的使命,也同样能承担造福人类健康的责任。
在新时代健康产业做强做大的过程中,公司提供了无门槛、低风险的就业平台,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帮助更多的人走上创业之路,切实履行了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我们有许多销售员,或是下岗职工,或是没有资本的普通百姓,但他们在新时代的事业平台上找到了事业的支点,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靠着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公平的收入,获得了可喜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实现了人生价值。他们的家庭少了一些烦心,多了一份幸福。社会少了一个负担,多了一名建设者。
新时代健康产业在发展中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与产品质量,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意识,持续打造航天品质的优秀产品。依据《食品安全法》、《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认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保健食品良好生产管理规范(GMP)、HACCP食品安全规范等保证体系,建立了配备有各种先进检测设备和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现代化食品安全公共实验室。
新时代健康产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松花粉深加工企业,积极推动相关行业标准的建立和推广。2004年1月,新时代健康产业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牵头起草的《松花粉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填补了松花粉行业标准的空白,使松花粉这一天然保健珍品的研发与生产有了科学的标准,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发展。在这当中新时代健康产业将多年积累的技术数据和经验无偿地奉献给社会,为更多的企业能够依据标准,生产符合技术要求、保障百姓安全的优良产品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时代健康产业始终坚持诚信为本,努力实现与消费者、销售员、合作方的互助共赢。公司大力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在经营过程中兑现承诺,反对虚假宣传,产品保持了较高的性价比,切实保障了销售员的权益,坚决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公司与供应商、银行等合作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合同签订率和合同履约率均为100%。2009年,公司被授予“2009-2010纳税信用A级企业”称号,多次被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并荣获首批中国保健行业企业诚信等级AAA级殊荣。
培养人才队伍责任——坚持以人为本 培养专业队伍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
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
胡总书记在这里强调了以德为先的人才观。十五年来,新时代健康产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新时代人的道德修养、个人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营造平等关爱、团结互助的“团队大家庭”,承担起了数以万计销售员队伍的培养重任。
公司本着“以德为先”、“先做人,后做事”的理念,大力倡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弘扬,不断提升新时代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用文化引导团队发展,进而推动事业的发展。多年来,公司通过举办“八荣八耻爱国主义巡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传承航天精神,铸就民族伟业”宣讲以及“自立立他,德行天下——企业文化报告会”等新时代文化大课堂,提升新时代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新时代人积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组织文化之旅等活动,推广“新时代八德”,学习《孝经》、《弟子规》等传统经典,自觉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为提升销售队伍的专业化素质和能力,公司将教育培训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文宣资料、《国珍》内刊、远程教育、新时代商学院等多种方式,为直销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许多销售员从普通群众成为了具有良好品德、掌握了健康理念和营销能力的优秀销售员。
新时代健康产业坚持“心怀感恩,合作共赢”的团队理念,通过平等、尊重、关爱来践行以人为本。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新时代人为了共同的事业目标,紧密团结在一起,不分你我,亲如一家,使每一个新时代人都能够在新时代大家庭中享受到世间真情与友谊。
促进行业发展责任——发展民族直销 携手共创价值
新时代健康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牢记自己民族产业的特征,本着对公司发展负责、对市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主动向社会承诺规范经营,通过制定《销售员管理办法》等制度,保证在经营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规范经营,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工作,打击违法行为,禁止不规范操作,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新时代健康产业结合中国国情,积极探索,主动转型,在业内率先进行了营销模式的创新,建立国珍专营
系统,实现品牌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化,促进社会、企业和广大新时代人和谐发展,在行业内树立起一面新时代旗帜。
公司本着“创造价值,成就梦想”的事业理念,从销售员的创业愿望和成长需求出发,优化管理,增强能力,为销售员开拓市场提供保障,为消费者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帮助新时代人实现与企业的互助共赢。
公司秉承“专业服务,真诚无限”的服务理念,制定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服务规范。随着公司在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体系以及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方面的不断进步,基本做到了专营店运行有规范,销售员行为有管控,消费者服务有保障,公司客户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造福人类健康责任——拓展健康产业 造福人类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亚健康人群逐渐增多,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现代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我们通过大量的调研、论证认为,中华养生文化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药食同源”,重视调理,是解决“亚健康”的最佳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作为民族企业的新时代健康产业主动承担起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药食同源”养生文化的责任,公司创建之时,在酝酿产品定位时,没有选择西方保健理论作为依据,没有盲目引进外国产品,而是把着眼点定在了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富有神奇智慧的中华养生上。依据“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公司把目标顾客定位在亚健康人群,对人们日常衣食住行各方面进行深入调查,找到人们真正的健康需求等,综合各方面因素向消费者有针对性的提供健康解决方案。
十五年来,公司通过将绿色天然的传统养生珍品与高科技相结合,努力研发天然、无污染的绿色健康产品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健康生活的需求。截至目前,公司已成功开发了营养保健品、化妆品、个人用品和家居用品四大类100多种产品。以松花粉为例,据史料记载,松花粉具有2400多年的应用历史,具有极好的保健价值。新时代健康产业采用先进技术保鲜,精选松花粉,确保全营养成份不流失;又通过专用的低温破壁装置,将其破壁到3-5微米,确保松花粉营养成分充
分释放。这种不追求某单一营养素,而强调天然、全营养、综合调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品在解决亚健康问题方面呈现出极大的优势,受益者过百万,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盛赞:“国珍松花粉,上帝赐给人类的保健珍品。”松花粉的成功,不仅是一个产品的成功,更是中华养生文化的成功,是我们以中华养生理念战胜亚健康这种选择的成功。
依据“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多年来,新时代健康产业在为社会提供健康产品的同时,聘请知名专家,在全国各地举办“新时代健康大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健康宣讲和健身实践活动,积极传播正确的健康养生理念和正确的适合的健康生活方式。通过不断学习与总结,广大新时代人积极宣传健康文化,让更多人也为推动全民健康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弘扬“动静相兼”的传统养生文化,公司积极举办了太极拳大赛、健康长走等群众性健身活动。广大新时代人发挥影响和带动作用,积极实践和推广全民健身,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使健康养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新时代这个平台上,通过参与健身教育、健身活动和使用公司产品获得了身心健康。
公司以市场为中心,以顾客价值为导向,积极传播健康理念,研发、推广健康产品,普及健康文化、健康生活方式和提供针对性的健康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不断探索“大健康”产业模式,不仅提供健康平台,还打造健康产业链,力求社会因人们的健康而更加和谐。
倡导低碳经济责任——倡导低碳经济 引领绿色风尚
胡锦涛总书记在《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上提出:“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矛盾尤为突出,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尤为艰巨。全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新时代健康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挖掘松、竹资源价值,使原本无人利用的松花粉、竹叶等可再生资源得到了可持续、高附加值的开发与利用。而马尾松、油松、淡竹等,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属于绿化荒山的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植物,改善环境的作用显著;平时无人问津的这些多年生的植物,成了老百姓 的“摇钱树”。公司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建设采收和初加工基地,通过组织当地农户采集、加工松花粉及竹叶,为农户提供了一条低投入、高产出、覆盖面广、见效快的增收之路,调动了农民保护植物资源、扩大种植规模的积极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公司在收购原料的同时,还向当地农户提供培训,举办森林防火讲座,配合当地政府在保护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共建和谐家园责任——心系国家发展 共建和谐家园
新时代健康产业坚持“和谐发展,立业百年”的发展理念,勇于担负民族企业的责任,关注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热心公益慈善,关注弱势群体,以弘扬传统文化来构建现代社会精神家园,以满腔热忱为中国的航天、教育、体育事业贡献力量,以灾难之际挺身而出扶危救难来彰显无疆大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因为思想的解放和经济的腾飞而日益强大,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形势下,中央领导将中华文化的兴盛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真正实现现代化紧密相连,是高瞻远瞩的,也是伟大的号召。社会发展需要传统文化的回归,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自己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下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渴求。
作为共和国长子的央企公司,新时代健康产业肩负国家赋予的使命,主动把“弘扬传统文化,构建精神家园”作为企业的重要责任。十五年来,公司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作为新时代文化的源点,形成企业的宗旨、核心价值观、愿景与精神,真正做到以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和哲学智慧去经营管理企业,真正做到将道德品质作为衡量新时代人的重要标准。在新时代大家庭里,新时代人学会
用传统道德去规范自己和对待别人,真正领悟到生命的大智慧,享受着人生的大快乐,这就是新时代人为之依赖的精神家园。
新时代人希望通过积极践行传统文化,不断影响周围的人,使大家共同秉守良好道德,共建精神家园,共建和谐社会,新时代人将坚持履行这份责任,并将其作为公司不断发展前行的最大动力。新时代健康产业正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不断发展壮大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每当国家有难,新时代健康产业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抢险救灾的最前线。公司成立至今,通过中国预防艾滋病基金、中国红十字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公益机构,向社会弱势群体、灾区民众捐款捐物达数千万。新时代健康产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德行天下”的深刻含义。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震,重创了中华大地,摧毁了绿色家园。新时代健康产业挺身而出,在地震发生后,是第一家向灾区捐助的直销企业,共向灾区捐赠价值1100多万元的款物,捐建40间抗震希望教室。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公司心系灾区同胞,在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用专车送往灾区。全国各地的新时代人无论是在大灾面前,还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时刻想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爱心,大到捐建希望学校,向灾区捐赠几十顶帐篷,小到为身边有困难的人捐出几件衣物、几元钱,向孤寡老人送去一碗面,向遇到困难孩子送去学习用品。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新时代人深知,教育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支持中国教育事业,是新时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有学上,有书读,自2004年起,新时代健康产业先后在北京昌平、山东沂源、甘肃迭部腊子口、新疆吉木萨尔、江西靖安、四川什邡等地捐建国珍希望学校,改善当地办学条件,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献出一份爱心。
新时代人深知,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是国富民强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但能够强健民族的体魄,更能够激励人们顽强拼搏的斗志。能够支持中国体育事业,是新时代健康产业的荣耀和自豪!2008年北京奥运会,新时代健康产业组建了国珍志愿者队伍,140名新时代人以特有的热情和活力服务奥运,以灿烂的微笑和真挚热情的服务为北京奥运增光添彩。2009年,新时代健
康产业冠名“国珍杯”共和国60年体坛影响力活动,通过这一活动来表彰优秀运动员为中国体育事业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实履行了助力国家体育事业、提升社会健康水平的责任。
为实现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更多新时代人参与公益,奉献爱心,感受大家庭的温暖,2009年7月18日,国珍爱心基金会正式成立。国珍爱心基金会以“开展社会救助,倡导全民健康,助力公益事业”为宗旨开展公益活动,使新时代健康产业的公益事业迈向了更科学、更规范的新高度。
以国珍爱心基金会的建立为契机,新时代健康产业必将在发展公益事业的道路上长歌豪迈,以赤诚之心绘出和谐社会的新篇章!
未来展望
十五年发展经验的积累,为新时代健康产业的快速稳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五年社会责任的践行,凝聚了所有新时代人的爱心和力量。面对未来纷繁复杂的环境、机会和挑战,今天的新时代健康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与机遇期。新时代健康产业将始终不渝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争当优秀企业公民,务实创新,全面提高专业化能力,打造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
未来,新时代健康产业将继续积极履行企业责任,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三个层面、六大责任”社会责任体系,为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保障。
二、公司将以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与中国节能投资公司强强联合组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为契机,加大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拓宽业务领域,增加产品种类,为将节能环保集团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节能环保旗舰企业而努力。
三、公司将继续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完善公益管理制度,创新公益模式。将国珍爱心基金会作为公司公益事业发展平台,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为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今天,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发布《新时代社会责任报告》,并郑重承诺了今后履行社会责任的工作。我要衷心感谢所有的新时代人为这份报告所做出的努力,同时希望所有的新时代人信守承诺,履行承诺。我们坚信,新时代健康产业必将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新时代健康产业也必将成为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人尊敬的优秀企业!
我们将牢记新时代健康产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工作、继续拼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我们的全部力量!
第四篇:解读大唐电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解读大唐电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发展与责任并重 践行优秀企业公民——解读大唐电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新华网5月10日消息 企业使命,是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作为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大唐电信一直以“受客户信赖、对公众诚信、讲股东回报、促员工发展、为社会尽责”为企业发展使命。客户、公众、股东、员工、社会,这几乎涵盖了大唐电信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也涵盖了大唐电信履行社会责任的所有方面。
近期,大唐电信发布了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作为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的大唐电信首次把社会责任从财务年报中剥离出来独立发布。
从2010年至2012年,大唐电信资产总额一直保持30%左右的增长,销售收入保持15%左右的增长,资产负债率持续改善。在外围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大唐电信不仅实现整体业绩提升,同时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优秀企业公民,回馈国家和社会。
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信息化
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求,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城镇化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尤其是“十二五”期间,行业信息化迎来了黄金期,两化融合进程加速,大唐电信紧抓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参与国家及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科研项目:从4G通信领域(TD-LTE)终端芯片到多模多制式智能终端;从金融领域安全IC芯片到相关pos机具的开发;从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到煤炭、交通、水利等行业信息化应用等等,有力地推动了国家信息化建设。
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2012年大唐电信通过并购重组,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在集成电路设计、终端设计和软件服务等领域的产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积极布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形成瑞德微吧平台、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以及煤炭、水利、交通、消防、能源、核电等行业先进产品和解决方案,成功开拓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兴市场领域。为促进国家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能力提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核心技术推动业绩增长方面,大唐电信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国家化”的技术创新指导思想,推动集成电路设计、终端设计、软件研发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实践,以核心技术为依托,带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共同发展,使得技术进步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源动力。
通过产业升级与优化、兼并重组、管理提升等途径,大唐电信大大提升了公司经济效益产出水平。2012年与2011年比较,营业收入增长36.83%,营业毛利额增长42.75%,息税前利润增长114.13%,利润总额增长187.61%。经营规模和利润总额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盈利能力得以提升。
创新绿色科技 勇担环境责任
随着我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增长,所带来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突出,而大唐电信作为一个承担着完整环境责任的企业,始终致力于以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物流、客户服务及其他环节的发展进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能源消耗,发展绿色产业,为社会和客户持续提供高效、环保、节能、绿色可持续的产品和技术,一直是大唐电信发展的宗旨和目标
大唐电信把减少能源消耗,建立和改善自身环境作为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高度重视环境责任工作。公司在企业内部对空调、排风、照明都采取了一系列的节能措施,同时,投资建立中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节约用水的节能环保措施,将生产能源消耗和办公消耗降到最低。
在产品服务过程中,大唐电信充分考虑评估环境保护要求和资源承受能力,推行“绿色研发、绿色运营、绿色服务、绿色环境”战略,全面践行“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环境责任。
全球首创的、能够使不易降解的生产原材料PVC卡基100%回收的SIM卡小型化是大唐电信“绿色行动”项目之一。智能卡(SIM卡)作为移动通信的核心部件,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耗量与日俱增,丢弃的卡基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2008年,大唐电信联合中国移动提出SIM卡小卡化项目,并广泛推广。采用小卡化技术后,节约原油75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6吨(相当于6250辆轿车一年排放)。卡基回收后,再经粉碎、制粒、吹塑加工等工艺,制成塑料再生用品,实现100%的再利用。
大唐电信另一个“绿色行动”项目是针对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创新推出机房/基站节能整体解决方案,采用自然减排、实时监控等多种环保措施,利用自然冷源替代部分机械制冷。自2010年至今,成功服务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体系运营商,已提供各类设备1000多台,节电效率为25.42%-91.50%。由于上述“绿色行动”项目的创新应用和广泛推广,大唐电信在“2012年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调查”中,凭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贡献,荣获“中国上市公司环保技术创新奖”。
特色企业文化 关注员工健康发展
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一直是大唐电信发展的两个核心。大唐电信通过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薪酬激励机制、完善的培训体系、完整的职业规划、全面的健康保障,为各类人才提供发展的平台。
2012年大唐电信从高校接收应届毕业生近200人。通过与高校合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通过实习基地、联合培养等方式塑造社会所需人才,为国内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贡献力量。
在薪酬激励方面,大唐电信引入全面激励理念,建全非财务激励机制:通过推进公司总体EVA利润分享计划,进一步完善中长期激励手段;引入企业年金计划,将中长期福利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在增加员工养老保障的同时,发挥“金手铐”的长效激励作用。
在职业发展规划上,大唐电信按照人才成长特征,为员工提供“H”型双通道职业发展路径(分为管理通道和专业通道),并按照分层分级管理的原则,不断健全各通道人才使用、激励与动态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激发各通道人才积极性与创新性。
在员工健康与安全管理方面,大唐电信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通过OHSAS18001认证,并为员工及子女建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包括员工及子女补充医疗保险,员工意外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疾病身故保险等),大大减轻了员工就医负担,提升员工家庭健康指数,增强员工的幸福感。
此外,大唐电信注重以人为本,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公司“大家”与员工“小家”相结合,促进员工就自身与企业发展进行思考:以“小家-大家”的视角,开展“大唐宝宝秀”摄影比赛;结合“十一”长假,员工探亲、旅游,开展以“游”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相关活动升
华了员工对家庭生活、工作的理解、感悟,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与此同时,公司还开展“管理提升”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促进了员工从被动管理到主动参与公司经营,发扬了员工主人翁精神。
公益建设 彰显博爱情怀
公益事业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进步的强大力量,公益事业卓有成效,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加彰显。
自1998年成立以来,大唐电信每年组织多次“关爱灾区、奉献爱心”的捐助活动,涉及了湖北、湖南、江西、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云南、陕西、河南、广西、安徽等多个省份和地区,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好评。
除了关注灾区,大唐电信还将扶贫作为慈善工作,曾帮助定点扶贫点——陕西省凤县三岔镇喇嘛泉村、三官殿村脱贫致富,为他们拟定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快速致富项目发展计划,并捐助资金、捐赠电脑;支持“情系西部 共享母爱”——“母亲水窖”工程,帮助西部贫困和边远山区解决饮水困难;“汶川”、“雅安”地震,大唐电信捐款捐物,并在灾区的抗震救灾指挥通信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展望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将是大唐电信持续前进的动力。公司将坚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让企业为自然环境、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大唐电信通过不断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提高全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坚持科技引领企业创新发展之路;合理利用资本运作,完善自身产业布局,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促进员工发展与成长,与合作伙伴和谐共赢;致力绿色、生态、安全生产,注重产品品质;健全公益慈善管理,力求把公益事业做出特色,以更加优良的成绩回馈广大利益相关方。
第五篇:绿地集团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
绿低级团积极响应社会各界期盼,勇担企业社会责任,支持上海足球事业发展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于2014年成立“上海绿地足球俱乐部”,全面接手上海申花球队,并以“上海绿地申花足球队”的崭新形象参与2014中超联赛等各项赛事。
绿地集团成立和运营足球俱乐部之际,正值上海足球事业暂时处于历史低谷之时。绿地集团切实以“复兴上海足球事业”为己任,勇挑重担,着眼长远,通过扎扎实实的努力,力争使俱乐部年年取得新进步,带领上海足球事业走出低谷、重现辉煌,再造城市球队。
绿地集团出资2亿元设立了上海最大规模企业慈善专项基金——绿地慈善公益基金,用于开展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环保、人文关怀以及其他各项慈善公益活动。凭借这一平台,更好、更全面地参与上海及全国各地的慈善公益事业,更有效、更直接地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共享发展成果。
企业宗旨
绿地,让生活更美好
——坚持“和谐绿地、共建共享”,致力于实现社会进步、客户满意、企业发展、员工成长的多赢局面。
发展哲学
做政府所想、为市场所需
——紧扣时代脉搏顺势而为,致力探索企业成长与城市、社会发展的共生之路。
企业精神 永不满足、思变图强;永不止步、争创一流
——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将与时俱进、变革创新、争做第一作为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原动力,在一个个更高更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进步、更快发展。
企业作风
六个倡导、六个反对
——倡导牢记使命、反对胸无大志;倡导昂扬向上、反对精神懈怠;倡导富有责任、反对扯皮推诿;倡导创新变革、反对固步自封;倡导同心同德、反对独断专行;倡导廉俭为本、反对挥霍铺张。绿地家庭日
一年一度的家庭日活动是绿地集团的一项传统保留节目。活动面向广大基层员工,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丰富员工生活,同时让员工及其家人一道分享企业发展成果,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体现了绿地集团“和谐绿地,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绿地运动会
在绿地集团每四年举办一次的运动会上,集团全球范围内的千名员工运动员广泛参加广播操、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迎面接力等激烈角逐,将全民健身活动纳入企业总体工作中,启动全员健身计划,提升职工“健康工作、快乐生活”的健身理念。
绿地控股集团人才战略规划
绿地控股集团顺应时代发展,制定了中长期人才战略规划,预到2015年,集团在人力资源的总量、素质和结构上要与集团整体发展的规模、速度相协调,实现人才增长与企业发展的同步进行。集团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积极实施和推进“5.3.1人才战略规划(5项人才工作机制,3大人才工程,一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团队),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优良、结构科学、梯次分明的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集团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改善人才发展环境,为绿地实现企业战略愿景奠定有力人才基础。
-具体目标
人才素质持续提升,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到2015年底,员工规模方面,集团人力资源总体规模达到1.8万人,较2012年底增长约50%;学历结构方面,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人数占员工总数比重将达50%;职级结构方面,集团中层干部人数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约30%,经理级干部约增长50%,人才的分布、类型等结构趋于合理化。
人才引进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能级提升。人才引进方面,在房地产主业、综合产业、新进行业等重点紧缺岗位人才通过多种卓有成效的外部选聘、内部轮岗等方式落实配置,同时将校园招聘作为储备培养内部人才的重要方式常态化、制度化,计划到2015年底,校园招聘人数应达到外部招聘人数总量的30%;人才培养方面,坚持“内部选拔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原则,干部选拔须以内部提拔培养为主,所占比重超过80%,同时加强各层级培训水平,着重提升绿地管理学院培训能级,干部晋升前人均培训课时达到30课时。
人才发展投入加大,人才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发展投入方面,到2015年底,集团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不低于员工工资总额的1.6%;人才效能方面,人力资本贡献率不断提升,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人才发展机制创新,人才辈出环境形成。完善各层级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化建设,着力构建与绿地发展相适应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高效的组织能力推动绿地总体战略的实现。
全面部署
集团根据人才战略目标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全面把握人才工作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结合绿地发展特点,突出重点、科学筹划、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推动建设人才高地。全面打造企业大人力资源观,以构建企业人力资源高地为契机,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基础性推动作用,形成人才广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乐其业的人才发展环境。
拓宽人才选用方式。要倡导竞争择优、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崇尚“小胜凭智、大胜依德”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树立“替才能开路”的用人理念,创新选贤任能的用人方法,加大“外举不避贤,内举不避亲”的用人魄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构建和完善适应集团发展的文化融合、理念先进、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战略性考核评价体系,强调能力水平,注重责任结果,做到考核指标战略分解,落实到人,不断增强集团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评价取向。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切实提高人才激励的科学化水平,以经营业绩考核为基础,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提高人才使用效能。
扎实培养人才队伍。围绕集团战略部署,以关键岗位和核心岗位为重点培养对象,以绿地管理学院为重要培训平台,立足企业文化,关注能力成长,拓宽视野,创新思路,谋划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做好人才开发和战略储备。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在政策项人才倾斜的同时,努力营造争优创先的工作导向,形成鼓励优秀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绿地控股集团人才战略规划
20年来,绿地不断升级打造培训体系,以培训工作为抓手持续开发强化内部人才团队建设。本着“细分培训对象,突出培训重点、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的原则,结合绿地产业布局和发展战略的持续更新演进,形成了三个层次五大序列组成的系统培训体系,提供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技能、知识、理念培训,持续激发员工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热情,推动员工向更高职业生涯方向发展,对新员工、业务骨干、后备管理者和中高层管理者分层次提供多方位多形式的培训。
作为500强企业中高层领导骨干培养基地的绿地管理学院于2009年10月成立,在学员选拔、课程设置、带教方式上借鉴国家级干部管理学院和知名商学院的课程设计模式,并结合绿地的实际和发展需要,以“一级带一级,一级教一级”为培养方针,突出绿地优秀文化和工作方式的传承提高,力求实战性和系统性兼顾。至今已为绿地中高层干部和具有发展潜质的专业后备干部提供了12期培训研讨班,系统提升人才骨干的领导力、执行力和创新力,被誉为绿地的“黄埔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