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
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
(一)----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
为落实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强规范化管理,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关停小火电机组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国家经贸委制定了《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
该《管理办法》是在吸收上海、重庆、山东、河南、贵州等省市已开展综合利用电厂认定工作的经验的基础上,由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会同电力司、法规司组织起草的,并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地方经贸委、国家电力公司等单位的意见。该《管理办法》已于7月17日下发施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关停小火电机组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44号)等文件精神,支持和规范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发展,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所有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
第二条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是指利用余热、余压、城市垃圾、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和农林废弃物等低热值燃料以及煤层气、沼气、高炉煤气等生产电力、热力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发电原料限定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范围内。第三条国家经贸委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工作,省级经贸委负责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认定、审核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认定,实行单位申报、现场检测、专家评审、认定委员会审定的办法。第二章申报范围及认定条件
第五条申报认定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机组单机容量在500千瓦及以上,机组设备没有超期服役或淘汰;
(二)发供电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所用原料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燃料属于就近利用;
(三)对废弃物采取综合利用措施,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
(四)建设项目审批手续齐全,并按照批准内容建设、验收。第六条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电厂必须燃用以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
为主,且入炉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不大于12550千焦/千克;
(二)1998年3月1日后批准建设的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综合利用电厂必须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
(三)利用应用基含硫超过1%的燃料应采取脱硫措施。第七条城市生活垃圾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垃圾焚烧炉及其运行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
(二)使用的垃圾数量及品质需有地(市)级环卫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每月垃圾的实际使用量不低于设计额定值的90%,并定期将记录报送省级经贸委;
(三)垃圾焚烧发电采用流化床锅炉的,原煤掺烧量应不超过入炉燃料的20%(重量比),必须配备垃圾与原煤自动给料显示、记录装置。第八条工业余热、余压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应根据产生余热、余压的品质和余热量或生产工艺耗气量和可利用的工质参数确定工业余热、余压电厂的装机容量;
(二)以中压蒸汽为介质的余热、余压电厂的热效率,采用冷凝机组的应不小于20%;抽背机组的应不小于60%;背压汽轮发电机组不得排空或旁通调节发电;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发电站回收的能量应大于高炉鼓风能耗的15%;
(三)本办法所称工业余热、余压电厂是指回收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利用的热能及压差发电的电力企业(分厂、车间)。第九条其他资源综合利用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以工业锅炉炉渣、造气炉渣等为主要燃料,且入炉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不大于12550千焦/千克,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
(二)以煤层气、沼气(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焦炉煤气、高炉煤气和生物质能等作为燃料,有充足、稳定的资源,并依据资源量合理配置装机容量。第三章申报和认定程序
第十条申报认定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单位,应向所在地地(市)级人民政府经贸委(经委,以下简称地(市)级经贸委)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证明资料,地(市)级经贸委公同有关部门进行初审,签署初审意见后,报省级经贸委。
第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认定委员会),依据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国经贸资[1998]716号)和本办法的规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认定工作。认定委员会由省级经贸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
第十二条认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申报认定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单位进行审核论证,审定合格的发布公告,自发布公告之日起30天内无异议的,发给认定证书。公告后有异议的,应重新审核。对未通过审核的单位不予认定,并通知申报单位,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属于以下情况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报国家经贸委核发认定证书:
(一)单机容量在2.5万千瓦以上的;
(二)属于小火电机组改造成综合利用发电的;
(三)垃圾混烧发电的。
其他的综合利用电厂认定证书由省级经贸委核发,报国家经贸委备案。认定证书由国家经贸委统一制定。
第十四条申报单位对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向认定委员会提出重新审议,认定委员会应予受理。申报单位对重新审议结论仍有异议的,可在3个月内直接向国家经贸委提出申述,国家经贸委予以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处理意见。第四章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关停小火电机组有关问题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44号)规定,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不在小火电关停范围。
第十六条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享受《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原机械部、原电力部《关于严格控制小火电设备生产、建设的通知》(计机轻[1995]2372号)和原电力部《关于对综合利用电厂不收取上网配套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电计[1997]731号)等文件规定的下列优惠政策:
(一)单机容量在500千瓦及以上,符合并网调度条件的,凭认定证书和有关资料与供电部门签订并网协议;对并网的机组免交小火电上网配套费,并在核定的上网电量内优先购买。
(二)上网电价原则上按同网同质同价的原则确定,有条件的可实行峰谷电价;因成本过高等特殊情况不能执行同网同质同价原则的,可实行个别定价,由综合利用发电企业商电网经营管理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以上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电网购入综合利用电厂电量所发生的购电费可计入成本,作为电网销售电价调整的基础。
(三)综合利用电厂与电网互供电量在同一计量点的,可实行电量按量按峰谷期分别互抵结算。
(四)综合利用电厂所发电力,凡属企业自备的不纳入电网统一销售,实行自发自用,电力部门不得扣减电网供应给该企业的电力电量计划指标。
(五)综合利用电厂单机容量在1.2万千瓦及以下的,不参加电网调峰;单机容量在1.2万千瓦以上的,可安排一定的调峰容量,低谷发电负荷不低于发电设备额定功率的85%,高峰满发。
(六)有关单位对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从指定地点自行装运煤矸石和垃圾时,不得收费和变相收费;经过加工达到法定质量标准或利用者要求的煤矸石可适当收费,其收费标准由供需双方根据利用者利益大于供应者利益的原则商定。
第十七条经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省级经贸委要加强对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的监督检查,每年要组织抽查。各级经贸委要加强协调,切实做好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十九条各级电网经营管理部门要做好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并网和购电等协议的签订、上网电量核定工作。
第二十条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基本情况报告制度。企业应于每季度初将上一季度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基本情况通过地市级经贸委向省级经贸委报送;每年5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将本辖区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情况和电厂基本情况报送国家经贸委。
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弄虚作假、骗取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资格的行为。第六章罚则
第二十二条对弄虚作假、骗取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优惠政策的单位,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收回认定证书,并按有关常规小火电的规定处置,违反法律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和单位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认定后的资源综合利用电厂,生产发生变化,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认定条件的,不再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电厂优惠政策;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按常规小火电处置;如燃料品种有所改变,但仍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所列范围内,要重新进行申报认定。
第二十四条不按本办法要求接受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和报送基本情况的企业,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仍不改正的,取消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资格。第二十五条对伪造资源综合利用电厂认定证书者,依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引用的有关规定及优惠政策,如有修订,按修订后的执行。第二十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主题词:环保资源企业管理办法通知
抄送:各省(市、区)电力局(公司),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
委内抄送:电力司、政法司、运行局、投资司、技术司、产业司、医药司。国家经贸委办公厅二OOO年七月十八日印发
第二篇: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认定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 产品(工艺)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
鄂发改环资[2007]217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省直有关部门: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和《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1998年7月3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通过),结合我省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认定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原省经贸委等部门发布的《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鄂经贸资字[1998]577号)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鄂经贸资源[2000]882号)同时废止。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的管理,落实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和扶持政策,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事业健康发展。在执行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报告我们。
附:《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认定管理办法》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北省财政厅
湖北省国家税务局 湖北省地方税务局
二00七年四月六日
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的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管理,鼓励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6]1864号)和《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1998年7月3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次会议通过),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是指对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鼓励和扶持政策的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或产品进行认定(以下简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第三条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全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与监督管理工作;省财政厅要加强对认定企业财政方面的监督管理;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要加强税收监督管理,认真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第四条 经认定的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采用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和技术的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申请享受税收、运行等优惠政策。
第二章
申报条件和认定内容
第五条 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报项目已竣工投产,生产工艺、技术或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标准(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40号)淘汰类的工艺、技术等不受理申报)。
(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能独立计算盈亏;
(三)所用原(燃)料来源稳定、可靠,数量及品质满足相关要求,以及水、电等配套条件的落实;
(四)符合环保要求,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第六条 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综合利用发电单位,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按照国家审批或核准权限规定,经政府主管部门核准(审批)建设的电站。
(二)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发电的,必须以燃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为主,其使用量不低于入炉燃料的60%(重量比);利用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发电的入炉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不大于12550千焦/千克;必须配备原煤、煤矸石、煤泥自动给料显示、记录装置。
(三)城市生活垃圾(含污泥)发电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垃圾焚烧炉建设及其运行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标准或规范;使用的垃圾数量及品质需有地(市)级环卫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每月垃圾的实际使用量不低于设计额定值的90%;垃圾焚烧发电采用流化床锅炉掺烧原煤的,垃圾使用量应不低于入炉燃料的80%(重量比),必须配备垃圾与原煤自动给料显示、记录装置。
(四)以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利用的热能及压差发电的企业(分厂、车间),应根据产生余热、余压的品质和余热量或生产工艺耗气量和可利用的工质参数确定工业余热、余压电厂的装机容量。
(五)回收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沼气(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和生物质能等作为燃料发电的,必须有充足、稳定的资源,并依据资源量合理配置装机容量。
第七条 认定内容
(一)审定申报综合利用认定的企业或单位是否执行政府审批或核准程序,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审批或核准要求,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规范和认定申报条件;
(二)审定申报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是否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修订本)》(发改环资[2004]73号)范围之内,以及综合利用资源来源和可靠性;
(三)审定是否符合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所规定的条件。
第三章 申报及认定程序
第八条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行由企业申报,所在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初审(初审中应征求同级有关部门意见),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审定的制度。省发展改革委每年集中组织两次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分别于每年5月1日前和11月1日前截止受理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申报材料报送。
第九条 凡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应向所在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规定的相关材料(除特别注明外,均要求为原件):
1、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申请报告(含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情况说明);
2、县、市级相关管理部门签字盖章的《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工艺)认定申报表》(见附件1);
3、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文件和验收文件(复印件)。
4、市级以上质检机构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三个月内出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综合利用资源占原材料比重的证明(见附件2,发电单位可不提供),并附检验报告。
5、县级以上环保局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两个月内出具的资源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没有造成二次污染的证明(见附件3)。
6、综合利用资源供应单位出具的用量证明(见附件4),并附供料协议或合同(复印件)。
7、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综合利用产品生产许可证等(复印件)。
8、申报退免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属国税部门征收管理的企业,50万元以上的应提供市州国税局出具的书面调查报告;50万元以下的应提供县(市、区)国税局出具的书面调查报告。
9、企业所得税属地税部门征收管理的企业,应提供地税部门签字、盖章的《所得税减免申报表》(见附件5)。
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发电单位,除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供以下材料:
1、《发电单位基本情况表》(见附件6);
2、当地供电部门出具的装机容量、服役期限、发供电质量、是否配备了自动给料显示和记录装置的证明(见附件7)。
3、属于煤矸石(石煤、油母页岩)、煤泥发电的单位,应提供由市级以上质检部门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三个月内出具的入炉燃料重量比和入炉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的证明(见附件8),并附检验报告。
4、属于城市生活垃圾(含污泥)发电的单位,应提供由当地市级以上环卫主管部门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三个月内出具的使用垃圾数量及品质的证明(见附件9);提供由市级以上质检部门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三个月内出具的入炉燃料重量比证明(见附件8)。
5、属于利用工业余热、余压发电的单位,应提供由市级以上有资质的检验单位在省发展改革委受理截止日前三个月内出具的发电机组热效率的证明(见附件10),并附检验报告。
以上表格可到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门户网站(../..)下载。
第十条 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对申请单位提出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申请,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一)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范围、申请材料齐全,应当受理并提出初审意见。
(二)不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范围的,应当即时将不予受理的意见告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三)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应当场或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充的全部内容。
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应对申报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在征求同级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意见后,按照第二章规定的认定条件和内容,自规定受理之日起在30日内完成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报省发展改革委,并提供以下材料:
1、上报文件;
2、书面调查报告(应详细说明现场调查情况等);
3、《申报企业汇总表》(见附件11);
4、初审合格的申报材料(一式五份);
第十一条 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等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专家组成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按照第二章规定的认定条件和内容,在45日内完成认定审查。认定委员会工作规则由省发改委拟定,经委员会通过后发布执行。
第十二条 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省发展改革委只在每年5月1前受理一次,由市州发展改革委预审,省发展改革委提出初审意见,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
(一)单机容量在25MW以上的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工艺;
(二)煤矸石(煤泥、石煤、油母页岩)综合利用发电工艺;
(三)垃圾(含污泥)发电工艺。
第十三条 省发展改革委根据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的认定结论或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审核意见,对审定合格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在省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告,自发布公告之日起10日内无异议的,省发展改革委颁发《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同时将相关信息通报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未通过认定的企业,省发展改革委将书面通知,并告知理由。
第十四条 企业对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的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提出重新审议,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应予受理。企业对重新审议结论仍有异议的,可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诉。
第十五条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两年。
第十六条 获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的单位,因故变更企业名称或者产品、工艺等内容的,应向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提出意见,报省发展改革委认定审查后,将相关信息通报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要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工作和优惠政策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根据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状况、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技术进步水平等,适时修改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
第十八条 各级发展改革委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认定企业的监督管理,尤其要加强大宗综合利用资源来源的动态监管,对综合利用资源无法稳定供应的,要及时清理。在不妨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下,省发展改革委每年将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对认定企业和关联单位进行检查和了解。
各级财政和税务部门要加强与同级发展改革委的信息沟通,尤其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交换意见,协调解决。
第十九条 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应于每年4月底前将上一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基本情况报告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主要包括:
(一)认定工作情况(包括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电厂)认定数量、认定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等情况)。
(二)获认定企业综合利用大宗资源情况及来源情况(包括资源品种、综合利用量、供应等情况)。
(三)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的监管情况(包括年检、抽查及处罚情况等)。
(四)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第二十条 获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认定的企业(电厂),应当严格按照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的要求,组织生产,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统计报表,按期上报统计资料和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第二十一条 获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认定的企业,因综合利用资源原料来源等原因,不能达到认定所要求的资源综合利用条件的,应主动向市(州、直管市、林区)发展改革委报告,省发展改革委将终止其认定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二条 《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是各级税务部门审批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的必要条件,凡未取得认定证书的企业,一律不得办理税收减免手续。
第二十三条 参与认定的工作人员要严守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的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揭发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资格和优惠政策的行为。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五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或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未及时申报终止认定证书的,一经发现,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省发展改革委将收回认定证书,三年内不得再申报认定,对已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有关规定追缴税款并给予处罚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发展改革委撤销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资格并抄报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
(一)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做出不合条件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做出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三)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企业予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四)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真实材料的;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
(五)年检、抽查达不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条件,在规定期限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达不到认定条件的。
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弄虚作假行为的,由其所在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对伪造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者,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是指:经认定具备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工艺、技术的企业按规定可享受的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 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单位)须持认定证书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主管税务机关根据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办理减免税手续。
申请享受其它优惠政策的企业,须持认定证书到有关部门办理相关优惠政策手续。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涉及的有关规定及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如有修订,按修订后的执行。第三十二条 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地方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备案。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省经贸委、国税局、地税局发布的《湖北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管理办法》(鄂经贸资字[1998]577号)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机组)认定管理办法》(鄂经贸资源[2000]882号)同时废止。
第三十五条 原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项目)认定委员会在2005~2006年颁发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在认定有效期内仍然有效。
附件1∶附件1-11.doc
第三篇: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含电厂)认定暂行管理办法(津政发〔2005〕101号)
【发布单位】天津市
【发布文号】津政发〔2005〕101号 【发布日期】2005-11-15 【生效日期】2005-11-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天津市
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含电厂)认定暂行管理办法
(津政发〔2005〕101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市经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拟定的《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含电厂)认定暂行管理办法》,现转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五年十一月十五日
天津市资源综合利用(含电厂)认定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推进我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进一步规范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依据《 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国办发〔2004〕62号)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一切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单位。
第三条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是指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分厂、车间)或者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以及再生资源回收单位的认定。
第四条第四条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是指对矿产资源、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和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液)、废气、余热、余压等或再生资源及消费过程中的废旧物资为主要原料,进行回收与利用的产品(项目)。
第五条第五条 申报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实行独立核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能独立计算盈亏。
(二)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标准。
(三)不破坏资源,不造成二次污染。
(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并持有营业执照。
第六条第六条 申报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项目)必须有主管部门和专人负责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有完备的财务、物资、质量、能源、统计、安全、环保等经营管理体系,并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计量检测手段。
第七条第七条 认定内容
(一)审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项目)是否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范围之内。
(二)审定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所规定的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
(三)认定适用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种类和范围。
第八条第八条 现行的优惠政策文件主要有:
(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94〕001号)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续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等实行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字〔1996〕20号)
(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业务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78号)
(四)《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98号)
(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有关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3〕116号)
(六)《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1〕72号)
(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部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通知》(财税〔2004〕25号)
企业从有关优惠政策中获得的减免税(费)款,要专项用于资源综合利用的组织、监督与管理。
第九条第九条 市经委是本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主管部门,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由市经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人员组成。认定委员会负责本市资源综合利用(含电厂)认定工作的组织、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第十条 认定及申诉程序
(一)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单位应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一式五份及相关材料,由主管部门进行初审,初审合格后统一上报市经委(天津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经委窗口),同时抄报市税务主管部门。
(二)市经委委托相关技术部门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对于符合条件的,提出具体意见。
(三)根据审核意见,市经委签发认定证书,对不合格单位说明理由。
(四)获得认定证书的单位向主管税务部门提出减免税申请报告,主管税务部门根据认定证书及有关材料受理有关减免税事项。办理减免税的依据、权限等由主管税务部门按现行税收法规、规定和程序办理。
企业对认定结论有异议的,可向市经委提出重新审议,市经委经调查后认为确有必要的,组织认定委员会重新审议。企业对重新审议结论仍有异议的,可在六个月内直接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申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税务总局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有权改变市经委和市税务主管部门的认定结论。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有效期为两年,(每年进行一次核定)有效期满需继续认定的单位,应在有效期终止前三个月重新提出申请;未获重新认定的单位,不得继续享受优惠政策。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揭发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骗取税收优惠的行为。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为加强督促检查和管理,市经委和税务主管部门每年要组织重点抽查,对已通过认定的单位抽查面不少于30%,对抽查中不符合认定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期限已到仍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按本办法第十六条处理。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严格执行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情况报告制度。企业应于每年2月底以前经主管部门向市经委和主管税务部门报送上一年资源综合利用基本情况和享受优惠政策情况,同时报送下综合利用企业认定申请。每年5月底前,市经委和市税务主管部门将本市上资源综合利用认定情况,经认定而享受减免税的情况和抽查的情况总结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税务总局。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的单位不得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税务部门对未获认定证书的单位不予办理有关减免税手续。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一经发现,取消享受优惠政策的资格,市经委撤消认定证书,3年内不得再申报认定,主管税务部门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及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天津市经济委员会
天津市财政局
天津市国家税务局
天津市地方税务局
二○○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自查报告
XXXXXX公司
2013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自查报告
XXXXXX公司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
报告编制:谢华
报告审核:成方中
企业法人(签字):
一、企业概况
XXXXXX公司的前身为“四川省球溪河糖厂”,于50年代建成投产,隶属四川省轻工厅管辖。该厂于1997年8月改制,更名为“四川省泉江糖业有限公司”,五年后宣布破产,其生产性资产向社会集体拍卖,“资中县地方电力公司”购买后,于2002年12月更名为“四川省资中三江工业有限公司”。两年后资中县委和县政府出于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发展地方经济的考虑,通过多方协调,“四川省资中三江工业有限公司”又于2004年11月9日将其名下全部生产性资产转让给“四川XX食品有限公司”,后更名为“XXXXXX公司”。XXXXXX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食用酒精、DDGS饲料、热力、电力为主的民营企业。公司地址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球溪镇,占地面积200余亩,注册资金8100万元,拥有员工300多人。
XX公司总装机容量为1×3MW+1×6MW共9MW,两台均为冷凝式汽轮机组,供气锅炉为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公司实行内部联产制,热电分厂利用煤矸石等低热值煤为酒精分厂、DDGS饲料车间、CO2车间的日常生产供热和供电。
XX公司历来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强调企业要节约资源,削减污染,提高效益。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采用较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技术进行生产,大力开展技术改造,防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降低产品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努力促使产品升级换代。
第五篇:辽宁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
辽宁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
辽资认办字[2010]01号
--------------------
关于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有关事项的说明
各市经信委(经委)、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相关企业:
为进一步规范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流程,现就2010年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中需要明晰的工作事项具体说明如下:
一、对市级初审的要求
市级初审实行责任制。市经信委指导企业按照辽经资源[2007]392号、辽经信资源[2008]160号以及辽经信资源[2010]90号三个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填报申请材料,认真核对企业申请材料是否完整,要对企业提供的所有复印件进行核对(确认是否与原件一致),上报前各部门对初审合格的材料严格把关,共同负责。
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在组织专家评审时,如存在企业申报材料不齐全、填报的信息表数据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使得专家无法做出准确评审意见(技术问题除外),视为没有通过评审。
二、对省、市抽查制度的要求
从2010年起建立省、市两级抽查制度。省级抽查由省经信委会
同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全省通过认定的部分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每年安排抽查比例为10%左右;市级抽查由市经信委会同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本地区通过认定的企业和关联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每年安排抽查比例为30%左右。
市级抽查实行备案制。各市经信委要在每年1月底前将本监督检查计划报省经信委,同时在抽查结束后将抽查结果报省经信委备案。
三、对废渣来源凭证的要求
(一)对生产建材产品(包括水泥)所用废渣凭证要求
1、有偿购进废渣的企业。所利用的废渣,必须是从产渣单位或经销单位购进,提供合法、有效、真实的购货凭证。从产渣单位直接购进废渣的,须提供有效的购销合同或者协议;从经销单位间接购进废渣的,须提供经销单位工商营业执照,以及利用企业、产渣单位、经销单位三方购销合同或协议。
2、无偿利用废渣的企业,根据以下几种情况处理。
①利用单位与产渣单位是隶属关系,须提供能够证明隶属关系的有效材料,如营业执照等,以及提供双方供货合同协议、废渣产生量的证明材料。
②利用废渣属直接排到生产厂区的,须提供双方合同协议和有效证明文件。
③直接利用堆存废渣的,利用企业生产厂地建在堆存废渣附近,须提供实地考察情况报告,实地考察情况报告由市经委会同财政、税
务主管部门及专家到实地考察后形成。
④利用建筑垃圾的,须提供县区以上建筑垃圾处置主管部门证明材料及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破碎建筑垃圾设备的购置发票。
(二)对生产其它产品所用废弃资源凭证的要求
1、利用固态废弃资源
①所利用废弃资源属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须提供能够证明隶属关系的有效材料,如营业执照等,提供双方供货合同协议、废渣产生量的证明材料以及项目工艺设备等相关材料。
②利用外购废弃资源的,企业须提供利废工艺装置能力的有效证明材料(立项文件、设备购置发票等),以及有效购销合同协议、进货计量凭证等。
2、利用废气、废水(液)、余热余压等无法储存废弃资源 ①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须提供产生废弃资源上游装置设备的生产能力,即产生废弃资源的量;利废工艺装置能力的有效证明材料(包括立项文件、设备购置发票等);证明利用企业和产生单位关系的有效材料,并提供有效双方合同协议。
②利用外购废弃资源的,企业须提供利废工艺装置能力的有效证明材料(立项文件、设备购置发票等),以及有效购销合同协议、进货计量凭证等。
3、利用外购来源分散、无法签订合同协议的废弃资源 此类综合利用资源多指生产、消费、废弃、回收过程中产生的废弃资源,如废旧轮胎、农作物秸杆、废塑料、废生物质油、废弃润滑
油等,企业须提供售出人及废弃资源的基础信息凭证,及回收人员相关信息凭证。
(三)对无法检验出原料组份产品所用废弃资源凭证的要求 这类产品,主要包括锯末、树皮、枝丫材等生产人造板及其制品等,市经信委要会同财政、税务主管部门组织行业专家到生产现场,对生产记录、生产设备自动上料等工序进行实地考察,形成并提交产品原料组份的考察报告。
(四)对废弃资源统计台帐制度的要求
针对废弃资源购入渠道,利用企业要建立入库进货台帐统计制度。生产认定产品所用废弃资源,从产渣单位或经销单位购进,要建立原料、废弃资源分品种入库台帐统计制度,填写《生产原料(废弃资源)入库统计表》(附件1);对来源分散、无法签订合同协议的废旧轮胎、农作物秸杆等废弃资源,要建立进货台帐统计制度,填写《废弃资源(来源分散)购入情况统计表》(附件2)。
四、对采选矿废渣(废石)来源和能力的要求
采选矿废渣是指采矿选矿企业在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石、煤矸石、碎屑、粉末、粉尘和污泥。今年列入认定范围的废渣(废石)来源,明确必须是从采选矿单位直接购进的,从其它任何加工企业或个人购进的废石均不列入认定范围。
利用采选矿废石、碎屑的企业,必须具备与生产能力匹配的废石加工设备(破碎机等),申请认定时须附设备购置发票。
五、对废弃资源品名填写的要求
申请认定的企业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要求填写废弃资源名称。在购进的发票、签订的合同、统计报表、生产工艺设备记录、配方等管理系统中都要按要求填写,不得填写俗称(小名、地方名称)。采矿选矿废渣名称要注明采选什么矿(铜、铁等)的废渣、什么形态(废石、碎屑、粉末、粉尘、污泥)、什么工艺(采矿、选矿),如利用开采铜矿剥离的废石(采铜矿废石)、选铁矿产生的污泥(选铁矿污泥);冶炼废渣、化工废渣名称要填写完整名称,如电炉渣、磷矿煅烧渣、硫酸渣等。
六、对审计报告报送的要求
申请认定的企业,须提供上完整的审计报告(附完整财务决算),并在《审计报告》中披露申报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是否独立核算,附申请认定产品的独立核算收入明细帐两个月帐页复印件(6月和12月)。集团下属的企业需提供生产申请认定产品企业独立的审计报告。
七、对销售产品发票填写的要求
通过认定的企业,要严格按认定的产品、原料品种、废弃资源掺量(比例)进行生产,在销售认定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时,销售发票产品名称必须填写规范产品名称,并与认定证书产品名称一致,不得简写。
八、对报送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要求
各地区要建立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定期报送制度。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的企业须每年1月10日前将上的《资源综合利
用优惠政策免税情况表》(附件3)报所在市经信委,各市经信委于1月20日前将《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免税情况汇总表》(附件4)报送省经信委。
附:1.《生产原料(废弃资源)入库统计表》
2.《废弃资源(来源分散)购入情况统计表》 3.《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免税情况表》 4.《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免税情况汇总表》
辽宁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