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厦门市农业与林业局 2011.4.2)

时间:2019-05-14 10:15: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厦门市农业与林业局 2011.4.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厦门市农业与林业局 2011.4.2)》。

第一篇: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厦门市农业与林业局 2011.4.2)

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厦门市农业与林业局 2011.4.2)各区农业(农林水利)局、各直属单位:

为加快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与监督管理同步实施,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品牌化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第264号公告)和《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26号)的规定,对原《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厦农[2007]27号)进行了修订,现将《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与证后监管同步实施,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实施品牌化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2号令)、《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第264号公告)和《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126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是指农产品产地环境及质量控制措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定合格,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农产品生产产地。

第三条 厦门市农业与林业局是本市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厦门市农业与林业局成立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负责产地认定工作,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具体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工作。

各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申请受理、初审、推荐和监督管理等工作。

第四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扶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建设,组织无公害农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第五条 鼓励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同时须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第二章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条件与生产管理

第六条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环境检测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水源(畜禽饮用水、产品加工用水、灌溉水)、土壤、大气等方面应当符合农业部颁布实施的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标准要求。

(二)产地周边环境

种植业产地:周围5公里以内应没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蔬菜、茶叶、果品等园艺产品产地应距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

畜牧业产地:符合本区域的行政规划,不在禁养区内;周围1公里范围内及水源上游应没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养殖区所处位置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应远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公共场所等。

(三)产地规模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区域范围明确、相对集中,产品相对稳定,附报区域范围图,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粮、油、茶、果、菜作物达150亩以上,设施栽培、名特优新作物 50亩以上,食用菌1万平方米(或50万袋)以上;蛋用禽存栏5000羽以上,肉用禽年存栏10000羽以上,生猪年存栏1000头以上,奶牛存栏200头以上,肉牛年存栏200头以上,羊年存栏500只以上。

第七条 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理制度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有能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并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

(二)生产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生产过程控制应参照无公害食品相关标准,并结合本产地生产特点,制定详细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和生产操作细则。

(三)农业投入品使用

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准则)要求使用农业投入品,实施农(兽)药停(休)药期制度。

(四)动植物病虫害监测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定期开展动植物病虫害监测,并建立动植物病虫害监测报告档案制度。畜牧业产地按《动物防疫法》要求实施动物疫病免疫程序和消毒制度,养殖企业具备防疫合格证。

(五)生产记录档案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建立生产过程和主要措施的记录制度,农产品生产记录应保存二年。

第八条 产地产品实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推行溯源标识管理。进入市场的产地产品按规定实施包装上市,实行标识管理,包装物上标明产地和产品证书号、地址、生产经营主体、采收(出栏)日期、品种、数量等。畜禽产品实施免疫标识和免疫档案管理。

第三章 申请与认定

第九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人,均可直接向所在区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复查换证)申请书》;

(二)有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资质证明材料;

(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五)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六)最近生产周期使用农药(兽药)的生产记录(复印件);

(七)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主体或“公司加农户”形式申报的,需提交与合作农户签署的含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的合作协议及农户名册(包括农户名单、地址、生产规模等);

(八)其他必需材料。

申请复查换证的,提交材料

(一)、(五)、(八)以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原件复印件。

申请人向所在区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申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申请书》和相关资料,或通过厦门市行政审批网下载获取。

第十条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按下列程序认定。

(一)申请。申请人向所在区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提出正式书面申请。

(二)受理、初审。区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受理申请,在10个工作日内就申报主体资格、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符合性等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符合要求的,报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三)复审。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在20个工作日内对申报材料进行复审。符合要求的,组织现场检查和环境质量调查;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限期整改。

(四)现场检查和环境质量调查。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组织专业检查员对产地现场进行检查和环境质量调查,提交现场检查报告和环境质量调查报告。现场检查按NY/T 5341(无公害食品 认定认证现场检查规范)执行,环境质量调查按NY/T 5335(无公害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调查规范)执行。

(五)环境检测与评价。对现场检查和环境质量调查符合要求的,通知申请人委托有质资的检测机构对其产地环境按NY/T 5295(无公害食品 产地环境评价准则)进行抽样检测。

(六)综合评审。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组织2名以上(含2名)专家对申报材料、现场检查报告、环境调查报告、环境检测报告和环境评价报告进行综合评审,提出专家评审推荐意见。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

(七)颁证。综合评审符合要求的,提交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讨论,由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做出认定。由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上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备案,同时上报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相关材料。待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连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一并颁发。

第十一条 复查换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满90日前按照符合要求的有关规定重新办理,符合要求的,换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效期满后未办理申请手续的,视为自动撤销认定。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二条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实行证书和标牌管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有效期满后,未办理复查换证的,自动撤销认定,应主动撤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标志牌。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树立标志牌,标明产地证书编号、获证单位名称、范围、规模、产品品种、审批部门,以接受社会监督。

(二)各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负责对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进行监督管理,实行跟踪检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地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区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每季度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地进行监督检查,对认证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及时将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情况上报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备案。

厦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地和认证产品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检。

(三)获证企业或个人应及时将上一年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记录档案和质量安全管理档案整理归档,以备各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检查。

(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转让、买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不得随意树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标志牌。违反规定的,由区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并依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三条 监督管理中发现有如下情形的,责令获证单位限期整改;责令整改期间,停止使用证书。

(一)产地有随意倾倒生活、工业垃圾废弃物的;

(二)产地周围有规划新建或正在新建对环境有污染的工程的;

(三)生产过程中档案记录欠规范的;

第十四条 有如下情形的,撤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并提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撤销产品认证证书。

(一)产地被污染或产地环境质量达不到要求的;

(二)擅自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范围的;

(三)发现使用违禁投入品,或使用投入品的剂量、频次、休药期、安全间隔期未按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或规范规定执行的;

(四)不按标准进行生产或严重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的;

(五)没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或伪造虚假记录的;

(六)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或连续2次抽检不合格的;

(七)拒绝接受监督管理职能部门监督的;

(八)转让和买卖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行为的;

(九)限期整改未完成的;

(十)有其它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存在的。

第十五条 从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的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按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进行处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不得收取费用。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所需相关检测、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按国家规定收取费用。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厦门市农业与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2011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原《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厦农[2007]27号)同时废止。

厦门市农业与林业局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

第二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请书[范文]

申请人:(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

产地名称: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附报材料

(1)产地的区域范围、生产规模;

(2)产地环境状况说明(产地环境空气、水、土壤及距周围工厂、公路、污染源情况,产地施肥、用药(或饲料、防疫)及生产管理措施、环境保护情况);

(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计划(三年内主要品种的生产计划,面积(公顷、万头、万只),种植(养殖)开始日期,生长期,产品产出日期和产品数量);

(4)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申请人制定的本单位的质量控制技术文件);

(5)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证明(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6)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7)产地认定部门要求提交的其它材料。

填表说明

1、申请书请用钢笔、签字笔正楷如实填写或用a4纸打印,字迹整洁、术语规范;一式4份,每份加盖红章,印章清晰。

2、表内1至7页由申请人填写,可附页。法定代表人、填表人签字一律手签。

3、主要产品种类和产量:产量填写单产(种植业)、年产量。

4、生产管理形式:在表内所列形式“□”内划“√”,并填写栏内内容。

5、防疫条件与设施:指养殖场所拥有的条件与设施,如消毒池、兽医室等相关设施、仪器。

6、农药名称、肥料名称、兽药名称、渔药名称,请填写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

7、农药使用情况(第3页)、肥料使用情况(第4页)、农药及其它化学剂(第5页)、兽药(第6页)、渔药及其它化学剂(第7页)栏要填写规范,不得缺项。

8、饲料添加剂:自产自用的饲料添加剂需附详细配方及生产许可证。

9、生产基地现场检查情况:由受理申请并组织现场检查的单位填写。

保证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

本产地在生产 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现就此作如下声明:

⑴本产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熟悉掌握无公害 标准,并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落实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本产地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⑵本产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熟悉掌握并严格执行无公害 生产技术规范,决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各类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国家限用的各类农业投入品;

⑶接受(填省级主管单位)及有关部门对本产地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有关的检查及资料复核。

申报单位:(盖章)

法人代表:(签字)

日期:

第三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所需材料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

初次申报需提供的材料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2、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每一类产品写一份)

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每种产品写一份)

5、《产地环境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6、《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复印件)

7、最近生产周期使用农药的生产记录(复印件)

8、《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

9、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检验报告》

10、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主体和公司+农户形式申报的,提交与合作农民签署的含有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的合作协议和农户名册(包括农户名单、地址、种植规模)

1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报告(省级)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区域范围、生产规模及分布图

生产规模统计表(种植业提供面积统计表,要求列乡、村)

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主要包括以下文件:

1、如申报产品有注册商标的需提供其注册商标的复印件。

2、营业执照、注册商标的变更证明以及产地认定证书生产单位和产品申报的申请人不一致的说明等证明文件。

3、申请产品为加工品并需外购原料的,需提供外购原料购销合同复印件和能够证明外购产品质量的材料。

4、“公司+农户”形式的申请人应当提供公司和农户签订的购销合同范本、农户名单以及管理措施。

第四篇: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

附件1:

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 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荐工作程序

第一条 为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工作,根据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省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实际需要,制定本工作程序。

第二条 本工作程序适用于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推进工作。

第三条 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单位和个人统一向所在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机构(简称“工作机构”)提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一体化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

(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

(五)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地环境检验报告》和《产地环境现状评价报告》;

(六)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检验报告》;

(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信息登录表;

(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

(十)规定提交的其他相应材料。

材料

(一)、(七)除提供文字版外,同时提供电子版。申请产品扩项认证的,提交材料

(一)、(四)、(六)、(七)、(八)、(九)和有效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申请复查换证的,提交材料

(一)、(六)、(七)、(八)、(九)、(十)和原《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其中材料

(六)的要求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复查换证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执行。

第四条 同一产地、同一生长周期、适用同一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申请认证时,原则上采取按照申请产品数量开二次平方根(四舍五入取整)的方法确定检测产品抽样数量,并按规定标准进行相应的检测。

申请之日前两年在部、省监督抽检中质量安全不合格的产品应包含在检测样品抽样数量之内。

第五条 县级工作机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应当完成对申请人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符合要求的,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报告》(以下简称《认证报告》)签署推荐意见,连同申请材料报送市级工作机构 审查。

不符合要求的,发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补充材料(或整改)通知单,通知申请人整改、补充材料。

第六条 市级工作机构自收到申请材料和县级工作机构推荐意见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全套申请材料进行符合性审查,符合要求的,在《认证报告》上签署审查意见,报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不符合要求的,书面告之县级工作机构通知申请人整改或补充材料。

第七条 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自收到申请材料及市级工作机构推荐审查意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组织或者书面委托市级有资质的检查员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程序》进行现场检查。完成对整个认证申请的初审,并在《认证报告》上提出初审意见。

第八条 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完成材料审核后,书面委托有资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申报单位的申报产地及产品进行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完成产地及产品检测后,负责出具产地及产品检测报告。

第九条 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收到产地及产品检测报告后,完成对整个认证申请的初审。初审合格的,提请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同时将申请材料、《认证报告》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 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推荐上报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第十条 初审不合格的,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书面告之市级工作机构通知申请人整改或补充材料。

第十一条 本工作程序由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解释,自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附件2:

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管理,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工作体系队伍能力建设,推动无公害农产品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是指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分工授权从事无公害农产品工作,为公众提供农产品安全保障的公益性机构或者部门。

第三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上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的业务指导下,履行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及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职责。

第四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定期对在无公害农产品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工作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工作职责

第五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二)负责编制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制定无公害农产品工作计划和推进方案,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复查换证的组织申报工作,并按照分工进行审核;

(四)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复查换证的组织申报工作,并按照分工进行审核;

(五)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检测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工作;

(六)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组织申领、发放与使用监督管理;

(七)依法对本地区、本行业获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实施跟踪检查与监督管理;

(八)开展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和认证管理知识培训;

(九)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和追溯系统的推进建立工作;

(十)组织开展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宣传与国内、国际交流合作;

(十一)承担本地区、本行业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的有 关工作;

(十二)承担本地区、本行业农产品质量体系推行及相关认证工作;

(十三)配合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管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执法监督工作;

(十四)完成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三章 基本条件

第六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二)具有专职从事无公害农产品工作的人员,省级工作机构不应少于10人,地市级工作机构不应少于5人,县区级工作机构不应少于3人;

(三)有财政专项资金和公用事业经费预算,能够保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审核、监督管理、标识推广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体系推行等工作需要;

(四)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运行程序;

(五)具备开展工作所必需的交通工具及办公通讯设施设备。

第七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设置认证申请受 理、认证审核、评审发证、标志推广、监督管理、包装标识、标准检测、宣传培训、技术推广、产地认定、地理标志管理、质量体系管理等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

第八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有稳定的注册检查员和监管员队伍,定期开展培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要建立相应的专家队伍,能够定期为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提供评审、咨询、决策服务。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九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制度、规范和程序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工作。

第十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十一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及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维护申报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加强工作规范性、时效性、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加强行业自律。

第十三条 地方各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应当定期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及工作计划安排。第十四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要注意收集工作中发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做好预警分析。发生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一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

第十五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名称、负责人、联系人、办公场所、联系方式等有关情况发生变更时,应当自发生变更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书面报告。

第十六条 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实行定期考核制度,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条件、工作能力、工作质量等。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对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进行考核;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负责对地、县两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进行考核。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情况的工作总结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情况的工作总结

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对照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指标,我们认真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工作。今年共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1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下面,将有关情况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推动基地建设开展

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农业应对入世的基础性工作,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也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前提,更是无公害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条件,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加大领导力度,推动基地建设热潮形成。

一是领导重视。在今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等工作的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局为此成立了由局长牵头,专人负责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的办公室,确保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部门密切配合。我市环保、技术监督部门及我局动物检疫、植物病虫防治检疫部门密切配合,在产地认定中大气环境监测,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制定和农业投入品使用中的规范管理等方面共同参与,相互支持,对基地建设进度和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 证。

三是突出工作重点。我局将基地建设工作作为农业结构的新亮点,从各方面给予了重视,将基地建设纳入了目标管理内容中,同时,加大了培训力度,对各镇的农技人员进行认定工作的培训,培训人数达120人次,发放相关资料2000余份。

二、规范操作,确保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质量

一是制订建设规划:首先对我市现有的相关基地进行摸底排查,对符合产地认定条件的纳入认定规划。

二是制定工作规范:根据省厅制订的《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报指南》作为指导书发放给乡镇及相关工作人员,以便规范申报。

三是严格产地认定。我们严格按照产地认定管理办法,积极配合省、市专家做好对基地的环境质量考察,分析基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大气、水、土壤的监测结果给予基地环境和基地规模较为准确的界定。二看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否制定和落实。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可操作性和实际中是否应用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求基地必须要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依照实施,确保产地认定申报一个,成功一个。

三、加强执法检查,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监管

我局会同工商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每年都要对农业投入品市场进行整顿,开展对农药、兽(渔)药执法大清查,对生产单位和经营企业(户)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杜绝伪劣、假冒药品流入市场,取缔无证经营兽(渔)药企业和经营户。较好地规范了我市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促进了农产品卫生安全生产。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加快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突出抓好的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加快无公害品产品产地认定工作。结合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的培育,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基地建设规划,选择一些生态条件好,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重点建设,为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打好基础。在基地建设过程,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观念,切实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治理工业“三废”,防止农业投入品混乱使用,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提供良好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继续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工作。进一步明确相应的工作目标和措施,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报工作,对无公害农产品要加强保护性管理,通过举办优质安全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等形式,力口强产销衔接,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创造条件,探索绿色农业生产,努力开发生产绿色食品直至有机食品。

三是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完善和实施。技术规程制订后,加大宣传和落实力度,通过抓好培训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活动,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能学会,积极推动面上无公害工作的发展。四是努力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是制约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的一大障碍。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使技术标准难以得到贯彻落实,产品质量难以有效地实施监督追溯。我们将总结推广一些好的模式,比如“企业+基地”、“企业+农户”等,进一步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争取省、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放宽政策,创造条件,寻求和支持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及外商资本投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

下载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厦门市农业与林业局 2011.4.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厦门市农业与林业局 2011.4.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