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退休保障

时间:2019-05-14 10:2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军人退休保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军人退休保障》。

第一篇:军人退休保障

军人退休保障

军人的离退休

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退休人员,包括离休干部、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和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

军队的离休干部即离职休养的干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国前参加革命或入伍的干部,达到一定的年龄或身体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可以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疗养休息,安度晚年。离休干部仍保留军籍。退休干部即退出现役后休息的干部。退休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伍的干部。退休志愿兵即退出现役后休息的志愿兵。军官离职休养的条件曾经作过多次调整。

① 1959年10月,中央组织部、总政治部规定,高级干部(正师职务以上或大校以上)有病不能担任工作的,可以离职休养。

②到1962年8月,总政治部在《关于高级干部在军队离职休养的待遇和管理问题的规定》中,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的准师和上校也列入离职休养范围。这个时期,不但强调了军官的职务和军衔,而且加进了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的时间。1962年12月,总政治部在《关于妥善安置年大体弱老干部的通知》中规定:“符合退休条件的团参谋长、主任和少校以上干部及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的干部,可以暂留队离职休养。”团职和少校以上军官不论其入伍或革命工作时间早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的不论担任哪一级职务的军官,均可以留队离职休养。

③1965年8月总政治部在《关于取消军衔减薪定级后干部待遇和各种批准权限的几项规定》([1965]政干字第124号)中指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入伍的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团职干部和14级以上干部,可以留队离职休养。

④1982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关于军队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国发[1982]1号)中指出:“年大体弱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含参加革命工作,下同)的干部、1945年9月2日以前入伍的团职或行政18级以上以及与其职级相当的干部、1949年9月30日以前入伍的师职或行政14级以上干部以及与其职级相当的干部,可以离休。”在规定干部行政职务等级条件的同时,也规定了行政级别的条件,使一部分资历较深的干部可以按行政级别离休。同年4月,鉴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国发[1982]62号),允许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离职休养,而且对已经批准退休的干部也可以按照上述规定改办离休,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军队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军队执行〈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的通知》。《通知》规定:“在建国以前入伍的和符合《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第1条规定条件的干部,达到军队干部离休年龄的,均可以离职休养。”现行的军官离职休养条件是:在建国以前入伍或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师职以上干部年满55周岁,军职干部年满60周岁,兵团职和大军区职干部年满65周岁,或身体虚弱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均可以离职休养。

军官的退休条件,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年老退休,系指军官达到一定的年龄,通常是达到规定的服满现役的最高年限,经组织批准,办理退休;

二是伤病残退休,系指尚未达到规定的服满现役的最高年龄,但因战、因公致伤致残或积劳成疾,基本丧失工作能力而办理退休;

三是特殊情况退休,系因编制名额缩减,有些干部虽不到退休年龄,身体也不够伤病残退休条件,但又难于安排工作,转业到地方工作,而提前办理退休的。

198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又颁发了《关于军队干部退休的暂行规定》(国发[1981]39号),其中第1条规定:“军队的现役干部,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或因公、因战致残,积劳成疾,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可办理退休。专业技术干部以及其他干部,因工作需要,身体又能坚持正常工作的,退休时间可以适当延长。”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对文职干部的退休条件作了规定?quot;文职干部达到退休年龄或丧失工作能力,应按规定办理退休。其中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少数专业技术水平高、工作需要、身体条件许可的,按照任免权限批准,其退休年龄可适当延长;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0周岁,有的退休年龄可根据工作性质和身体条件提前1-5岁;担任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正副局级、正副处级干部,退休年龄为男60周岁、女55周岁;科级以下的为男55周岁、女50周岁。1988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中规定:担任师级以上职务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军官,退出现役后作退休安置;军官未达到服现役的最高年龄,基本丧失工作能力的,退出现役后作退休安置;军官服现役满30年以上或者服现役和参加工作满30年以上,或者年满50周岁以上,本人提出申请,经组织批准的,退出现役后可以作退休安置。

军人离退休后的安置去向

(一)凡配偶同在一地的,原则上就地安置。

(二)对长期在高原缺氧或特别艰苦的海防和沙漠地区工作的离退休军官,对长期从事飞行、舰艇、接触核辐射、导弹推剂等特种专业的离退休干部,长期在艰若地区工作或长期从事危险性大的特殊工作,身体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离退休后一般回内地安置。本人自愿留在该地区安置的,在安置地点上给予适当照顾。

(三)1984年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总政治部《关于军队干部离休规定中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国发[1984]130号)中规定:“离休干部从外地到北京、上海、天津(以下简称”三市“)安置的,按以下条件掌握:

1、离休干部配偶和子女在”三市“有常住户口,离要干部只身进”三市“安置的。

2、离休干部的独生子女在”三市“有常住户口,因工作需要,调动确有困难的。

3、离休干部原籍是”三市“,本人是独生子女,原籍有父母需要照顾的。

4、离休干部从”三市“入伍,其配偶从同一市迁出随军、同一市又有子女的。

5、离休干部是”三市“远郊区、县的,可到原籍远郊区、县安置。

6、离休干部原籍是”三市“,离休时在新疆、青海、西藏或边防、海岛以及远离居民区等特别艰苦地区工作的。

(四)离退休干部的安置去向,一经军队和地方共同审定后,原则上不再变动。1959年11月,内务部、总政治部《关于执行〈国务院关于现役军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1959]内优字第268号)中规定:”现役军官批准退休后,由军或相当于军以上的政治机关办理退休手续,凡确定安置在哪个省区的,由军区、军兵种、各总部审查以后,将名单交由该省军区的政治机关,统一向省(市)、自治区的民政部门协商安置。凡在上海市安置的,由上海警备区政治部负责与上海市民政局协商安置;凡在北京市安置的,由北京卫戍区政治部负责与北京市民政局协商安置。1963年7月,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妥善安置年大体弱老干部的补充通知》中的第一条规定:“干部离职休养以后,应逐步帮助他们分散安家。安置的去向应当是中、小城市多安,大城市少安,自愿回农村的,应予鼓励,回本人或妻子原省或其他省(自治区)的中、小城市和农村都可以?quot;1975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军队退出现役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军队干部原则上回本人或爱人原籍省、市、自治区安置;如有特殊情况,也可到爱人或父母、子女工作地区安置。198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又颁发了《关于军队干部退休的暂行规定》,其中指出:”退休干部的安置要从实际出发,有的可以就地安置,有的可以回本人或配偶原籍安置,有的可以到配偶、子女、父母居住地区安置。从外地到北京、上海、天津安置的要从严掌握。自愿回农村安置的给予鼓励。“民政部、总政治部于1983年6月关于贯彻执行上述规定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要求在城市安置的退休干部对于就地、回本人原籍、到配偶原籍或居住地安置的,一般应予接收。对于到父母、子女(不含现役军人、在校学生)居住地安置的,该地是中小城市(50万人口以下)的,一般应予接收;该地是大城市(50万人口以上)的,如父母身边无直系亲属、干部未婚或干部身边无子女的,一般应予接收。“ 军人离退休后的安置办法

根据中发[1980]72号文件和国发[1984]171号文件规定,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地方政府安置,其范围是:军队离休干部为解放战争时期入伍(含参加地方革命工作时间)的团职或行政15级以下和相当职务的干部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营职或行政19级以下和相当职级的军官。退休干部为正师职以下职务。1986年,由于人武部改为地方建制,当地人武部代管的部分师职离休干部也随人武部改建后移交地方政府安置。

1980年4月,中共中央《关于妥善安排军队退出现役干部的通知》(中发[1980]72号)中规定:”需要离休、退休的军队干部要逐步移交地方管理,各级民政部门设立办事机构。“整个交接工作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部门分工负责,共同完成。一是检查验收住房建设情况;二是民政部门根据住房建设情况作出上报接收和安置工作的计划方案;三是根据预报计划配备服务管理人员及车辆;四是根据保障手段下达年度接收计划,五是各地民政部门根据中央下达的接收安置计划,属于就地安置的,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属于易地安置的,在军队离退休干部随迁家属、子女的工作安排、转学入学等事宜基本落实后,省级民政部门即可将《军队离退休干部进住通知书》发往离退休干部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部门办理交接。六是离退休干部离队前,要办好一切手续,并将当年剩余月份各项经费,由部队一次拨给安置地区民政部门。其移交安置办法:

1、1980年之前,零星交接、分散安置。

2、1980年-1995年的前三批,采取成批审定安置计划,建成一批住房,安置一批离退休干部。

3、从第四批开始,实行成批审定计划,按年度进行移交安置。移交安置政策的逐步完善,安置办法的不断改进,加快了移交安置进度,保证了移交安置任务的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住房

军队干部退休后的住房,50年代是由当地人民政府和人民公社负责,70年代是由军队解决经费,当地革命委员会负责修建。1981年1月,国家对军队退休干部的住房建设、分配、管理等问题作了新的规定:建房经费和建筑材料,由国家计委专项下达,专款专用,专材专用。计划、财政和物资部门负责安排基建计划、经费和建筑材料的调拨,建委负责组织设计和安排施工力量,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征地,民政部门参与建房选点和负责住房分配,房管部门负责房屋管理、维修和收缴房租。对回农村安置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把所需建房经费和建筑材料拨给当地县(市)人民政府,由他们责成人民公社帮助军队退休干部建房或买房。1986年10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民政部、国家计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出《关于改进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建房工作的通知》(民安[1986]32号),规定了统建、购买商品房、自建、家属单位帮助建、维修和扩建私房、军地共建、换建等7种建房形式,拓宽了建房渠道,1991年2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民政部、总政治部等部门〈关于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建房工作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91]9号)中规定:就地安置的离退休干部住房建设,原则上由地方政府承担,并继续妥取多种形式,鼓励离退休干部自建、自购住房、维修私房和家属工作单位帮助建房。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建设面积标准,前三批按中央军委1979年2月16日《关于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营房建筑面积标准》([1979]6号)中的规定执行。从第四批安置任务起,按照1990年中央军委《批转总后勤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的通知》([1990]5号)的规定执行。1982年4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发布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国发[1982]62号),扩大了离休范围。按这个文件规定,第一、二批军队退休干部中约有70%的改为离休。退休改离休后,要成立干休所,需要安排相应的附属建筑。1984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了民政部、总政治部《关于做好移交地方的军队离休干部安置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84]171号),明确规定”附属建筑包括活动室、医务室、管理人员办公室和宿舍、车库等,可按离休退休干部住房建筑面积的20%修建“。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实现实物分配向货币分配机制的转换,实现住房建设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逐步过渡到住房商品化、管理社会化。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民政部、财政部、总政治部《关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民安发[1993]9号)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军队离退休干部房屋开发公司,所需人员从现有工作人员中调整解决。由房屋开发公司负责住房的建设与管理,实行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责,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的具体任务:首先是产权确定。凡列入国家建房计划由中央财政拨款安排修建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以及附属设施等,其产权属于中央;未列入国家建房计划,不是由中央财政投资修建的住房,按照投资来源,确定其产权归属。凡产权属于中央的住房和附属设施,委托各地安置部门进行产权登记,并负责管理。产权登记及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产权不属于中央的住房,产权登记及管理按地方有关规定执行。对个别住房产权归属难以明确的,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提出解决意见。产权确定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以任何理由转移和变更产权归属。

其次是建立住房档案。1994年国安办下发了《关于建立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档案的通知》([1993]国安办字第12号)。根据通知要求,各地在核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住房档案。

第三,实行房产分级管理。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带普遍性的问题,制定有关法规、规章,实施宏观管理;省级安置部门负责省内房产管理工作,检查指导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市安置部门负责本市房产的维修计划的审定、经费调剂和大修项目的组织实施,负责档案、资料的保管,各种证件的印制、发放,对干休所房产管理进行指导和房管员的培训等;干休所主要负责本单位房管制度的落实,负责日常管理和维修,制定大、中、小修计划,负责中、小修施工,对住房登记造册,收取房租,搞好水、电、暖、燃气等供给单位的协调工作,建立维修帐目和档案资料。

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的步骤 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关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精神,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的方法、原则、步骤应与军队相一致:

1、住房租金改革。军队租金改革的目标是,”到2000年,住房租金分步达到全国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15%。“

2、提租步骤。军队住房租金改革要分步实施、小步快走。第三步提租从1997年7月1日起实施,每平方使用面积提高到1元左右。

3、补贴比例。住房在规定标准之内的家庭,用规定的个人合理负担部分加上全部住房补贴,仍不足支付房租的,差额可由单位适当给予补贴。

4、租金减免。国务院《决定》规定,租金调整时,对离退休职工中有困难的人员,可根据情况给予租金减免。中央军委[1992]1号文件规定有两项减免政策:一是对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应缴房租在减去住房补贴后,增租部分再给以30%(对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50%(对抗战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100%(对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干部)的减免;二是所有的干部职工住房面积在标准以内的,应缴的房租减去住房补贴后,增租部分仍超过家庭工资收入总额5%以上的暂予免交。《方案》将其调整为房租超过个人合理负担比例的,可酌情减免部分租金。

5、住房出售。根据国务院《决定》,住房制度改革要租、售、建一体化同步进行的原则,在提租补贴的同时,加大售房的力度。军队售房工作的有关政策:

1.购买面积。购房必须严格执行职级住房面积标准。超过面积标准限额部分,按市场价计收房租。

2、售房价格。产权属于中央的住房,售价分别按所在城镇公布的成本价和标准价执行。坚持先评估、后出售的原则。住房实际售价,应根据所处地段、结构、层次、朝向、设施和装修标准等因素区别计价。

3、价格折扣。凡租住中央产权住房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遗属)给予以下折扣:军人职业折扣、夫妇双军人折扣、现住房折扣、房屋成新折扣、一次付款折扣。其中,军人折扣率按8%计算。其他折扣和工作人员住房折扣按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规定执行。

4、付款方式。凡租住产权属于中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含遗属)、工作人员住房,可一次付清全部房款;也可分期付款,期限最长为10年,但首次付款不得低于房价的30%,分期交付的部分要计收利息,利息按国家规定确定。

5、产权界定。按成本价所购住房,产权归购房者个人;一般住用5年后可依法进入市场,原售房单位有优先购买、租用权;售房收入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所含土地收益权和按国家规定补交各种税费后,其余收入归个人所有。按标准价所购住房,购房者拥有部分产权,即占有权、使用权、有限收益权和处分权,可以继承;产权比例按售房当年标准价占成本价的比重确定;一般住用5年后可依法进入市场,原售房单位有优先购买权、租用权,售房收入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或所含土地收益权和按国家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由单位和个人按各自的产权比例进行分配。产权证书的发放按有关规定执行。

6、住房售后管理。管理单位有偿为住房产权人提供服务。住房自用部位和自用设备的维修开支由购房者负担;售后楼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的维修经费,由住房维修基金承担。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安置

军队职工可分为两大类,即在编职工和非编职工。在编职工由军队招收录用、纳入军队组织编制和军队定额,但没有军籍、不纳入国家劳动工资计划,实行全民所有制固定职工的劳动工资制度,由军队人员生活费开支工资。

军队非编职工是在国家劳动工资计划内招收录用、在军队队列编制员额以外使用的无军籍职工。

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移交安置政策

(一)移交范围

主要包括集团军及其所属部队事业单位编内的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军队各类院校、仓库、医院、科研、设计、文体、出版等事业单位的编内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军队各级机关及其附属的内部招待所、幼儿园、装备维修机构、文教机构、军人服务社、农场等事业单位的编内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事业单位纳入国家劳动计划的全民固定工人和职员以及1971年11月底前参加工作的计划内长期临时工。以上人员退休后移交地方,由民政部门接收安置。

(二)安置地点

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原则上就地安置;符合易地安置条件的一般回原籍安置,提倡回农村安置;进北京、天津、上海及省会城市的,按当地有关规定执行;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退休后要求回内地安置的,有关省市应给予照顾。军队无军籍退休职工的住房就地安置的住原房;易地安置住房确有困难的,由原部队帮助解决。

(三)计划审定

就地安置和省(含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内易地安置的,由省内驻军按系统(即军区、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及总部的下一级归口单位)归口,将《军队退休退职职工安置审定表》、《军队离职职工安置花名册》一式五份以及个人档案送到省军区(警备区,下同)后勤部和省级民政部门。

(四)交接办法

各省级民政部门根据上级确定和下达的安置计划,开出移交安置通知单一式三联(一联留作存根、一联留接收单位、一联交军队移交单位),军队移交单位与安置地县以上民政部门具体办理接收安置手续,并将接收联盖章后逐级退回省级民政厅(局)。军队移交单位每移交一人将通知单由接收单位盖章后,复印逐次上报军队各大单位后勤部,由军队各大单位后勤部每季度报民政部安置司、总后勤部司令部各一份。

(五)经费渠道 军队退休职工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负责接收安置。其经费项目和渠道按国发[1978]104号、财政部[1982]财事字111号文件执行。当年的经费由军队移交单位根据移交人数,将经费拨到当地民政部门,第二年起由中央财政拨付。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接收工作所需经费,每年由总后勤部拨付。

(六)生活待遇

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生活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凡地方政府对退休退职职工生活待遇方面所作的各种补贴以及补贴标准的调整,应包括军队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在内,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解决。

(七)医疗待遇

移交地方政府安置的军队退休退职职工的医疗保险政策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医疗保险政策执行。

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干休所)干休所是军休干部的生活场所,即军休干部的集中居住点。它包括军休干部的住房及附属建筑,如医务室、活动室等,为军休干部日常活动之所。干休所是民政部门组织实施服务管理活动的基层事业单位,建有党、政、群组织,具有确定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保障功能,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开展工作。其主要任务:一是认真落实军队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二是做好对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服务工作;三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四是积极为军队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五是负责处理好其它有关事项。1990年颁布实行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暂行规定》(民政部第3号令)将此概括为,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是事业单位,承担军队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具体工作,其任务是:按照党和政府关于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使他们安度晚年。干休所是国家为军休干部提供物质保障手段的载体。根据国发[1984]171号文件的规定,国家拨专款为军休干部修建住房及附属设施,配备车辆和工作人员,以保障服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军队离退休干部的待遇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包括:看文件,听报告,参加重要活动,安排德高望重的老干部担任荣誉职务等。

(一)政治上关心和尊重

军队干部离退休后与在职干部一样阅读有关文件,参加重要会议的传达、报告,使军队干部退下来后仍能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家大事,保持晚节的重要保证,是党对军队干部政治上的尊重和关怀。

(二)健全党的组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组织好党的生活是落实好政治待遇的重要方面。每个干休所都按照党章的规定建立基层党组织,制定党支部例会、党小组活动、政治学习等制度,定期开展组织活动。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开展适合离退休干部特点的文体活动,如组织参观、游览,开展健身活动,组织他们参加学习、娱乐、文艺演出和运动会等。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包括:离退休费(养老金)、医疗待遇、丧葬费和生活管理服务

(一)离退休费(养老金)

1993年9月30日以前离休的离休费为在职时最后1个月的基本工资(包括原行政级别工资、职务工资、军衔工资)与教龄、护龄津贴、地区补助、离休后增加的离休费之和。1993年10月1日以后离休的离休费为:在职时最后1个月的基本工资(包括职务工资、军衔工资、基础工资、军龄工资)与教龄、护龄津贴、地区性补助之和。

退休干部的退休费,1993年9月30日以前退休的,其退休费为在职时最后1个月工资减去军龄工资加上地区补助后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军龄20年以下的为85%,20年以上的每增1年加1%,最高不超过100%);军龄工资、退休后增加的退休费、护教龄津贴全额发给。1993年10月1日后退休的,退休费为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和地区津贴按规定的退休费比例计发;基础工资、军龄工资和护、教龄津贴全额发给。

(二)医疗待遇

退休干部享受与当地党政机关干部相同的公费医疗待遇。为确保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待遇的落实,军队退休干部(含离休干部)医疗费用由中央财政按标准拨给地方财政,纳入安置地公费医疗体系,统筹管理,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移交地方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到地方后与地方党政干部一样享受公费医疗。各地在落实这项待遇时一是抓纳入公费医疗体系,就近落实定点医院;二是抓超支医疗费的解决;三是办好医务室,搞好保健工作。

此外,在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内,一般都设有医务室,离退休老干部一般常见病无须出所就可方便地进行治疗。许多干休所,还为离退休老干部建立了病历档案,当老干部发生急病、重病时,医务室在协助医院抢救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丧葬费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丧葬费按国家机关相当职级的离退休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军队离休干部丧葬费用按团职以上,按本人生前15个月工资额,团职以下,按本人生前12个月的工资额执行。

(四)军队退休干部服务

国务院、中央军委[1984]171号文件规定全国所需军队退休干部服务工作人员与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人数为1:5,全国所需车辆与军队离退休干部人数比例为1:15的比例,管理人员经费及车辆经费由国家财政部根据各地每年接收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人数下达。在实际工作中,军队离退休干部居住相对集中和交通、医疗、生活供应较好的大城市,配备比例要低于县市及小城市。

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类别

有四种情况。一是单位分散型。主要特点是离退休人员由原单位或原系统管理,供给关系不变,分散居住。二是单位集中型。主要特点是离退休人员由原单位或原系统集中建房安置管理,供给关系不变,其对象主要是军队管理的军队离休干部;三是社会分散型。主要特点是脱离原单位或原系统,分散居住,供给关系改变,由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其对象主要是军队系统的无军籍退休职工;四是社会集中型。主要特点是离退休人员脱离原单位或原系统,集中建房安置,供给关系改变,由政府有关部门管理,其对象主要是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

军队离退休干部养老保障的特点

移交地方政府安置管理的军休干部的养老保障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国家重视,物资保障充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历来十分重视军休干部的养老保障,制定和逐步完善了有关法规,在组织上建立了专门的安置管理机构,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充分的支持。二是军休干部的养老收入既高且稳。①军队干部的工资较之地方干部为高,退休费的基数也就较高。②军休干部退休费的计算方法较地方干部为优,因此养老收入较为丰厚。③军休干部的养老金由中央财政列预算支付,有可靠的保证。④军休干部的物质生活待遇执行军队的项目和标准,享受到特殊职业的特殊待遇。⑤军休干部继续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由中央和地方共同保障其老有所医。⑥以干休所为依托,全面享受养老保障。

中央军委批转总后勤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的通知 [1990]5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90]5号

中央军委同意总后勤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现转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1990年7月21日)

第一条 为了使军官住宅建设适应军官的居住要求和经济承受能力,适应住房制度改革的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军官(含文职干部)住宅的新建、改建和扩建。

第三条 军官住宅区应与军事行政区分开,凡新建军官住宅必须建在军事行政区以外。

第四条 新建军官住宅应以多层高密度为主。住宅设计应做到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协调统一,提高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水平,保证住宅质量和环境质量。

第五条 军官住宅建筑应按套型设计,有的也可按套型组合设计。设计应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可选性,并为未来改造留有余地。

第六条 军官住宅建筑套型分为六种,各种套型住宅的建筑面积标准(不含阳台面积)是:一型43平方米,二型54平方米,三型72平方米,四型92平方米,五型150平方米,六型210平方米。严寒地区各种套型建筑面积标准可增加百分之五。

第七条 新建军官住宅应以二、三型为主。禁止建超标准的住宅,严禁建独立庭院的住宅。

第八条 各职军官住宅建筑面积标准的最高限额如下:

(一)营职以下军官54平方米;

(二)团、副旅职军官72平方米;

(三)正旅、师职军官92平方米;(四)军职军官150平方米;

(五)大军区职军官210平方米;

(六)本规定施行前任职的军职至大军区职军官,仍执行中央军委[1979]6号文件规定的住宅建筑面积标准。

第九条 各职军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本单位住宅情况,按照或者低于本职住宅建筑面积标准的最高限额,进行选用或者组合选用。

第十条 建高层住宅楼可设置电梯,电梯间及附属面积不计入各套型住宅建筑面积标准内。

第十一条 一至四型住宅的层高,非采暖区不超过3米;采暖区不超过2.8米。五型住宅的层高不超过3米。六型住宅的层高,多层的不超过3.2米;高层的不超过3米。各型住宅的净高均不得低于2.4米。

第十二条 各型住宅的外装修均为一般装修。大中城市军队住宅的外装修可考虑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尽量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十三条 室内装修。一至六型住宅的卫生间和厨房可做水磨石地面、锦砖地面,瓷砖墙裙,其余房间除五六型住宅的居室可做水磨石地面、塑料地面或相当的地面,墙面可贴一般壁纸外,均为一般装修。禁止使用铝合金、大理石、磨光花岗石制品等进行高级装修。

第十四条 水、暖等设备。一至四型住宅设卫生间一套,其中,一、二型住宅设洗脸盆、大便器和淋浴器,三、四型住宅设三件中级卫生设备(洗脸盆、大便器、浴盆)。

五、六型住宅可设卫生间两套,各设三件中级卫生设备(其中一套的浴盆可附设淋浴器)和镜箱。各型住宅的厨房设排烟罩,水磨石台板操作柜,污水池、洗涤盆,壁式碗柜。有条件时一至四型住宅可设普通煤气灶具,五、六型住宅可设带烤箱的煤气灶具,分户设煤气表。采暖地区有条件的设暖气。分户设水表。

第十五条 电气设备。各型住宅室内采用一般照明灯具,适当设电源插座,分户设电表。六型住宅的会客室、主卧室可采用相应的中档灯具。

一、二型住宅设单元公用电话插座,其余住宅分户设电话插座。新建住宅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公用天线。

第十六条 其它设施。

一、二型住宅每套建阳台一个(折合建筑面积2平方米),设壁柜或吊柜一至二个。

三、四型住宅每套建阳台一至二个(折合建筑面积2――4平方米),设壁柜或吊柜一至二个。

五、六型住宅每套建阳台或平台二至三个(折合建筑面积4――6平方米),设壁柜二至三个。

第十七条 凡违反本规定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的规定,给予主管负责人或直接负责人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 以往有关军官住宅建设标准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均以本规定为准。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总后勤部负责解释。

第二篇:军人退休(供养)证明

附件4

军人退休(供养)证明

(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名称):

同志系我单位(干部、士兵),符合国家规定的(退休、被评为一至四级残疾由国家供养)条件。该同志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在你处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请按规定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终止和个人账户储存额的退还手续。

军人所在团级以上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经办人: 联系电话:

第三篇:谨慎规划退休保障

谨慎规划退休保障

很多人都知道要增加退休生活保障,第一便要合理规划退休储蓄计划。不过退休储蓄规划是一门学问,忽视当中的一些陷阱,便会令储蓄效果大打折扣。

规划要趁早

退休规划最常见的心理陷阱是“来日方长”,年轻人固然认为退休是数年以后的事,亦有不少中年人士认为手头资金应先用作应付各类日常开支,退休规划暂时放在一边。但年复一年,转眼间可能已距离退休年纪只有短短几年,这阶段才起步,便难以累积充足资本。

因此退休储蓄规划应及早起步,甚至在投身社会工作数年后已可启动储蓄计划。开始时每月储蓄金额可以较少,例如以每月三百至五百元作储蓄目标,并按年递增,令退休储蓄成为每月常规储蓄一步部分,便较容易建立应付退休生活的储备。

依赖单个产品

策动退休储蓄大计时,大家都会想到自己正在买的保险,因此会倾向选择较简单的额外储蓄方式,例如把资金投向单一的退休储蓄保险产品或基金。不过传统投资智慧告诉我们,不要把鸡蛋统统放一篮子内。参考近年投资市场的情况,即使过往被视为稳健的债券基金,过去数年亦经历大上大落的走势。因此把每月储蓄投放在单一投资产品之上,随着储蓄额增加,承受的风险亦相应提高,假如能力许可,不妨考虑把每月储蓄投放在至少两种不同的投资产品之上,以平衡风险。

忽视通胀因素

一些人规划退休储蓄大计时,会利用“4%法则”估算储蓄目标。简单而言,“4%法则”是先设定退休首年的生活所需金额,再把往后每年生活费按年增加4%,以平衡通胀风险

此做法看似稳妥,不过亦有两项缺点。一是踏入通胀周期,通胀率不时会超越4%水平,特别是一些生活必需品售价每年加幅,更可能高达7-8%。把预期通胀率锁定在4%,当遇上高通胀周期时便会倍感吃力。

此外,生活中总免不了一些额外支出,例如家居维修、小手术,甚至儿女结婚,这类额外开支将会消耗每年的生活预算,所以估算退休储蓄目标时,不妨额外预留一笔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转自巨投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浙江省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28号

《浙江省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已于2015年3月27日经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5年3月27日

浙江省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

(2015年3月27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促进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维护军人军属权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保障军人军属权益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军人,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现役的军官(警官)、文职干部、士兵(义务兵、士官)和有军籍的学员。

本条例所称军属,是指现役军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和其他有法定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战时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部队人员和民兵,离退休军人,按照军人对待。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并将保障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民政、教育、发展和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住房与城乡

—1—

建设、卫生计生和司法行政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有专人负责军人军属权益保障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 省军区、军分区(警备区)、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协同当地人民政府做好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

第六条 军人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弘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军人荣誉、维护人格尊严。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为军人家庭张挂光荣牌,并在春节期间以及部队执行重要任务后组织走访慰问军属。被授予荣誉称号、立功或者被评为优秀士兵的军人,由其入伍前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祝贺慰问军属;从普通高等学校入伍的,由其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祝贺慰问军属。

现役军人牺牲后被评定为烈士的,其入伍前或者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悼念褒扬。

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宣传报道,弘扬拥军优属的良好社会风尚。军人被授予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其入伍前或者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 义务兵服现役期间,其家庭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规定发给优待金或者给予其他优待。

优待金标准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以当地上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统计指标为基础,结合当地城乡人口比例测算确定。

义务兵在服现役期间获得荣誉称号或者立功的,其家庭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第八条 义务兵和士官在服现役期间,入伍前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保留。

义务兵和初级士官在服现役期间,入伍前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其成员资格应当保留。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配合驻军部队的住房建设,改善军人家庭的住房条件。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城镇住房保障规划和实施计划,应当统筹考虑驻地部队的住房需求。配偶随军的家庭在部队和驻军所在地

—2—

无住房的,可以按照驻军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规定申请保障性住房。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计生部门应当支持驻地部队做好军人军属医疗和计划生育保障服务工作。

远离军队定点体系医院的军人和随军军属,经军队团级以上单位批准,可以就近选择地方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就医,相关费用由批准单位向选择就医的定点医院按照规定结算。军人到地方医疗机构就医的,凭有效证件优先就诊。

鼓励军队医疗保险制度与地方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为军人和随军军属就医提供方便。

第十一条 军人、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凭有效证件可以享受以下优待:

(一)乘坐火车、轮船、长途公共汽车和民航班机等交通工具时,优先购票,残疾军人享受正常票价半价优待,车站、码头、机场等应当设臵专门服务窗口;

(二)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工具;

(三)免费游览公园、国有单位经营的旅游景点;

(四)免费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市、县(市、区)民政部门应当发给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相应证件。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相应证件的式样由省民政部门规定。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依法做好随军配偶就业安臵工作。

军人配偶随军前是在编在岗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进行安臵。

部队移防或者军人工作调动的,随军配偶可以随调。

第十三条 鼓励和扶持随军配偶自主就业、自主创业。鼓励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安臵随军配偶就业。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招收录用职工,应当按照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具体比例招收录用随军配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随军配偶职业培训,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就业有困难的随军配偶,应当纳入政府就业扶持范围,通过提供就业服务、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援助等方式帮助就业。

—3—

第十四条 分居两地的军人配偶,其所在单位在工作安排方面应当予以照顾。军人配偶按照规定到部队探亲的,其所在单位应当安排假期,准予报销交通费,不得扣减其工资、奖金、福利等。

第十五条 军人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报考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军人子女教育优待等规定享受有关优待。

第十六条 对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有关规定安排相应的工作和职务。

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应当加强职业指导和培训,并给予政策扶持和优待。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的月退役金,低于安臵地当年国家机关相应职务等级退休干部月退休生活费数额的,安臵地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给差额补贴。

军队转业干部配偶、子女的随调随迁、就业安臵、转学入学等,由安臵地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予以安排。

第十七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有依法接收安臵退役士兵的义务,在招收录用工作人员或者聘用职工时,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收录用或者聘用退役士兵。

第十八条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服现役满十二年的;

(二)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

(三)因战致残被评定为五级至八级残疾等级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第十九条 事业单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以及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招收录用或者聘用人员,应当有一定比例的名额用于安排符合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条件的退役士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排退役士兵工作,应当采取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量化计算总分,公示具体考核指标和考核分数,公开考试成绩。退役士兵按照考核考试综合得分排名顺序,选择政府提供的安臵岗位。

县(市)人民政府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较重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统筹安排。

第二十条 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安臵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

—4—

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退役士兵,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税费优惠。

用人单位招收录用或者聘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税费优惠。

第二十一条 现役军人入伍前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或者是正在普通高等学校就学的学生,服役期间保留入学资格或者学籍,退役后两年内允许入学或者复学,并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等优待。

义务兵退出现役,可以免试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报考普通高等学校以及接受成人教育的,享受优惠加分政策;在国家规定的年限内考入普通高等学校或者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教育资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退役士兵免费参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推荐就业。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残疾军人退役的接收、安臵工作,并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抚恤、优待规定。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依靠抚恤金生活仍有困难的残疾军人和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应当采取适当方式给予临时补助。

第二十四条 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有权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应当受理,优先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第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惩治侵害军人军属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处理涉及军人军属的纠纷案件。

第二十六条 对军人军属申请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及时受理,简化程序,优先提供法律援助。

军人军属申请司法救助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准予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

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履行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职责和义务的单位,不按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和义务的,由有权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5—

第五篇:江西省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

【发布单位】江西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16-12-01 【生效日期】2017-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江西省军人军属权益保障条例

(2016年12月1日江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规范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维护军人军属权益,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履行保障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责任和义务。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军人,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现役的军官(警官)、文职干部、士兵和有军籍的学员。

本条例所称军属,是指军人的配偶、子女、父母以及与军人有法定扶养关系的其他亲属。

离退休军人、战时执行军事任务的预备役人员和民兵,按照军人对待。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建立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协调机制,指导和督促下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做好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并将保障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军人军属权益保障相关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军人军属权益保障相关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民政部门负责军人军属抚恤优待和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负责军队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的安置,以及对侵犯军人军属劳动保障权益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

(三)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军人子女以及应征入伍大学生的教育优待工作;

(四)卫生计生主管部门负责军人军属医疗保障相关工作;

(五)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协助驻军部队建立涉军维权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六)公安机关依法查处侵犯军人军属权益的刑事和治安案件。

发展改革、财政、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旅游和农业等其他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调解审理涉及军人军属权益纠纷案件,对符合条件的军人军属予以免交、减交或者缓交诉讼费用。

各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办理涉及军人军属权益案件的法律监督,对危害军人军属权益的犯罪行为依法提起公诉。

第七条 省军区、军分区(警备区)、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协助做好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工作。

第八条 新闻媒体应当宣传强军兴军拥军先进典型,弘扬拥军优属良好社会风尚,引导全社会共同维护军人军属权益。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军人军属的荣誉和人格尊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诋毁、侮辱、诽谤军人形象,贬损军人名誉。

第十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为现役军人和烈士家庭张挂光荣牌,并在春节、“八一”建军节等重大节日以及部队执行重要任务期间组织走访慰问部队和军人军属,在新兵入伍、士兵退役等重要活动期间组织欢送、欢迎等仪式。光荣牌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根据本省统一确定的样式制作。

军人被授予荣誉称号、立功的,其入伍前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祝贺慰问军属。

军队转业干部在服现役期间被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荣誉称号的,比照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享受相应待遇;被战区(原大军区)级单位授予荣誉称号或者荣立一等功的,以及被评为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的,比照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享受相应待遇。对平时荣获二等功、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或者相应奖励的军人以及烈士,其入伍前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入志标准将其载录地方志。

军人牺牲后被评定为烈士的,其入伍前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悼念和褒扬;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八一”建军节等重大纪念活动,应当邀请烈士遗属代表出席。

第十一条 义务兵服现役期间,由入伍前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每年不低于当地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四十的标准发放家庭优待金。本科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其家庭优待金在应当享受的标准基础上,每年分别增发百分之三

十、百分之

二十、百分之十。

国家和本省对家庭优待金的增发情形和增发标准另有规定的,按照其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帮助军人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军人家庭,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其纳入社会救助制度保障范围。

第十三条 义务兵和士官服现役期间,应当保留其入伍前依法取得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的农村土地被征收、征用或者占用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义务兵和服现役不满十二年的士官入伍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服现役期间应当保留其成员资格。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和配合驻军部队改善军人家庭的住房条件,将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的军人家庭纳入地方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优先分配保障性住房或者提供租赁住房补贴。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应当支持驻军部队做好军人和随军配偶、子女医疗保障服务工作。

远离军队体系医院的军人和军队提供医疗保障的随军配偶、子女,经军队团级以上单位批准,可以就近选择地方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就医,相关费用由批准单位与选择就医的定点医院按照规定结算。

退役军人、随军未就业的军人配偶和退役军人子女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由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予以接转。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考虑本行政区域内驻军部队军人子女就学需求,在学校设置、教育优待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军人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创造条件。

军人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安排到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就读;报考普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第十七条 军人持有效证件,在本省范围内享受下列优待:

(一)乘坐汽车、火车、轮船、民航班机等交通工具时优先购票;

(二)在地方医疗机构就医时优先就诊;

(三)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地铁和轻轨等交通工具;

(四)免费游览公园和对外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国有单位经营的旅游景区、名胜古迹;

(五)免费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铁路、公路、水路等客运部门在有条件的车站、码头应当为军人设置专门的购票窗口和候车(船)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为军人设置专门窗口。无条件设置的,应当设置军人优先标志牌。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做好军人随军配偶就业安置工作。军人配偶随军前是在编在岗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对口安置,落实安置时限不得超过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时间。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一定数量的事业单位编制岗位、公益性岗位用于招聘符合岗位条件的军人随军配偶。

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在招收录用工作人员时,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用于定向招收录用军人随军配偶;经济性裁减人员的,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留用军人随军配偶。

第十九条 鼓励和扶持军人随军配偶自主就业或者自主创业。对自主就业或者自主创业的军人随军配偶,由部队驻地人民政府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税务等有关主管部门按照有关优惠政策规定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扶持和税收减免等;对未就业的军人随军配偶,按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由部队驻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放生活补助。

第二十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保障两地分居军人配偶的探亲权益,准许军人配偶每年到部队探亲,并报销一次往返路费。探亲期间,不得扣减军人配偶的工资、奖金和福利。

第二十一条 对符合规定需要本省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列入全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全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计划在征求相关军事机关以及单位和部门意见后,按照有关规定编制下达,接收安置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

对计划分配的军队转业干部,按照有关规定安排相应的工作和职务。国家规定应安排相应领导职务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确有困难的,可以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但应有一定比例安排领导职务。安置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工作的,应当按照安置计划安排相应的公务员职位。

分配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军队转业干部,其津贴、补贴、奖金以及其他生活福利待遇和工作年限计算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军队转业干部配偶、子女的随调随迁、就业安置、转学入学等,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予以安排。

第二十二条 对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就业培训,并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发给退役金。

对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经济实体的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 退役士兵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人民政府安排工作:

(一)士官服现役满十二年的;

(二)服现役期间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奖励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

(三)因战致残被评定为五级至八级残疾等级的;

(四)是烈士子女的。

县(市、区)人民政府安排退役士兵任务较重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统筹安排。

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在接收退役士兵的六个月内,完成本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任务。退役士兵待安排工作期间,安置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标准,按月发给生活补助费。

第二十四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有依法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义务,在招收录用工作人员或者聘用职工时,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招收录用或者聘用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

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在招收录用职工时,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用于接收符合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条件的退役士兵。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务派遣、有偿转移等形式代替接收安置;聘用军龄十年以上的退役士兵应当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对大学毕业后入伍的退役士兵,退役后一年内可视同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用手续向原就读高校再次申请办理就业报到手续,享受就业信息、重点推荐、就业指导等服务。省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省实际,组织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的事业单位专项招聘活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配备专职人民武装干部时,应当主要从大学生退役士兵中招录。在每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考试录用中,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用于招录大学生退役士兵。符合条件的大学生退役士兵参加本省组织的农村基层服务项目人选选拔、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招聘录用考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第二十五条 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退役士兵自主就业的指导和服务,给予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创业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符合规定条件的用人单位,依法享受税收等优惠。

第二十六条 军人入伍前被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或者正在普通高等学校就学的,服现役期间保留入学资格或者学籍。退役后两年内,允许其入学或者复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可以自主选择调换专业、免修军事技能训练,享受学费减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考研、高职升学优惠等政策。

士兵退出现役后,可以免试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可以申请免试进入本省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习;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和报考普通高等学校的,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享受优待。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残疾军人的接收安置工作,并落实国家和本省有关抚恤优待。

离退休军人的接收安置和待遇保障,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法妥善处理涉及军人军属权益的纠纷案件,接到军人军属提出的申诉、控告和检举,或者涉军维权工作机构转交的维权申请的,应当依法受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第二十九条 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涉及军人军属权益时,应当征求有关军事机关和军人军属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负有军人优待义务的单位不履行优待义务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限期履行义务,逾期仍未履行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接收安置退役士兵的单位拒绝或者无故拖延执行人民政府下达的安排退役士兵工作任务,未依法与退役士兵签订劳动合同、聘用合同,以及与残疾退役士兵解除劳动关系或者人事关系的,由当地人民政府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对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对企业按照涉及退役士兵人数乘以当地上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十倍的金额处以罚款,并对接收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予以通报批评。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不履行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其他责任和义务的单位,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本条例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军人退休保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军人退休保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了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身体健康

    为了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身体健康,我市劳动保障部门从近年开始组织市区的企业退休人员进行免费体检。为确保今年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9月份以来,舣舟亭社区工作人员采用电话联系......

    关于伤病残退休军人住房补贴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伤病残退休军人住房补贴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房〔2009〕748号根据《伤病残军人退役安置规定》(政联〔2009〕4号)和军队住房资金管理规定,现将伤病残退休军人住房补贴发放......

    关于请求落实我伤残军人退休待遇的报告

    关于请求落实伤残军人退休待遇的报告 浠水县民政局: 我叫***,男,现年***岁,伤残军人退休,家住**县***镇***村。一九六五年十月我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三三六部队服役。一......

    军人保障卡银行个人结算业务知识答问[精选合集]

    军人保障卡银行个人结算业务知识答问 问:军人保障卡都有哪些银行结算功能? 答:军人保障卡是非接触芯片和磁条复合借记卡。非接触芯片由军队内部使用,用地军队后勤供应保障;磁条用......

    军人保障卡银行个人结算业务知识答问

    军人保障卡银行个人结算业务知识答问 问:军人保障卡都有哪些银行结算功能? 答:军人保障卡是非接触芯片和磁条复合借记卡。非接触芯片由 军队内部使用,用地军队后勤供应保障;磁条......

    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试题12道含答案)

    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试题12道含答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规定,军人肩负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保卫人民的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A.和平劳动......

    退休材料

    退休条件 1、正常退休:男职工年满60周岁,管理岗位女职工年满55周岁、工人岗位女职工年满50周岁的。 2、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从事高空或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满10年、从事高温或井下工......

    军人自查自纠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类,财经类,论文类文档,欢迎下载----- 军人自查自纠 本人在连队首长的领导下,认真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落实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