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油辣椒制品品牌信息
贵州油辣椒制品品牌信息 序号 品牌 企业名称 其他 1 老干妈
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国名牌产品 贵州省名牌产品 贵州省著名商标 出口 2 老干爹 贵州老干爹食品有限公司 http/www.xiexiebang.com/index.jsp 10 辣椒素 贵州五倍子发展有限公司
苗姑娘
贵阳苗姑娘食品有限公司 贵州省著名商标,09年2月,产品开始出口到加拿大。
1、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老干妈 http://www.xiexiebang.com/
2、贵州老干爹食品有限公司 老干爹 http/www.xiexiebang.com(打不开)
贵州老干爹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辣椒为主要原料,专业生产辣椒调味品的食品加工企业,系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省经贸委确认“国家鼓励支持发展产业企业”。公司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QS认证。依托贵州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公司先后开发了近三十个系列辣椒调味品,产品销售市场十余年来,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有着“辣得起、放不下”的美称,产品已遍布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远销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地。
3、贵州好花红食品有限公司 好花红
贵州好花红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辣椒种植、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规范化股份制企业,是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贵阳市质量审查合格企业;亦是行业内第一家同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美国FDA标准检测的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近200人,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和主要管理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85%,具有很强的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及领导能力。公司采用规范的股份公司管理模式,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公司选准了贵州的辣椒资源优势和全国的辣椒产品大市场,故从创建之日起,就作了长远发展规划和争创名牌产品准备。精心设计的“好花红”品牌,已完成了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资格,其品牌的知晓率、美誉度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经销商及有关专家和行业管理部门的认可。公司产品现已畅销国内30多个城市,并通过代销等方式已进入香港、东南亚等地。产品被中国消协及中国技术监督局情报研究所等单位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被贵州省轻工厅、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技术监督局评为“贵州省名优产品”、“贵州省地产最畅销产品”,获贵阳市政府颁发的“贵阳市(推荐)产品质量奖称号”和“贵阳市(推荐)名牌产品称号”。在举世瞩目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荣获蔬菜瓜果类铜奖。
公司自成立以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被指定为“省内重点扶持的企业”,在贵州辣椒产业加工项目竞标中以总分第一中标,成为贵州省绿色产业辣椒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公司正准备启动经省农业厅、省轻工厅、省经贸委批准立项的“2000亩辣椒基地生产及辣椒特色食品精深加工及高新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以辣椒为主要原料,利用高新技术进形产品梯度开发,生产出辣椒调味品、辣椒功能性食品、辣椒保健品、辣椒碱、辣红素等成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市场需要。同时,公司将按照国际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及同际食品加工企业标准建造一个全钢架、全封闭、全空调、集生产、观光、销售、美食为一体的现代化花园式厂房。公司拟从日本、德国引进最新技术和设备、建设六条世界一流的PET塑料瓶6000万只。使公司产品以低成本、高品质、国际化包装进入国际市场。公司还拟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申请,组建以“贵州好花红食品有限公司”为主体的“贵州辣椒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通过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打好上市基础,力争完成股票上市,使贵州“好花红”真正成为第一只辣椒产业概念的龙头企业。
公司以 “关注民生、诚信服务、提升境界”为经营宗旨,奉行“质量第一,顾客至上,持续改进,争创一流”的管理体系,坚持不断地开发产品新品种,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以稳定可靠的质量,完善的服务体系与业界客户共同发展。
4、贵阳花溪辣椒王食品有限公司 辣椒王
作为贵州辣椒产业的第一家,“辣椒王”品牌系列产品于1994年创牌以来,在贵州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强大的科技力量支持下,以花溪优质辣椒为原料,开发出一代又一代“辣椒王”系列调味品。由于选料精良,加工考究,香辣爽口,包装精美,营销得当,产品一问世就迅速占领贵阳市大部分市场,现“辣椒王”系列产品以由初期的几个单一品种发展到现今的几十个品种。产品不但销售贵阳和省内市场,还远销到昆明、重庆、成都、西安、山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深圳、沈阳等十多个省(市)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该产品曾荣获1996年中国轻工协会和中国保护消费者协会“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和贵州省民营科技产品奖。1997年被中国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等单位评为“97质量信得过产品”及“中国妇女喜爱品牌”,并取得“同行业十佳品牌”称号。1998年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辣椒王”品牌外观设计专利保护。近来来在“辣椒王”品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市、区等有关单位和到会的100多位中、外记者对该产品及其发展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贵阳晚报、贵阳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竞相登载。
为发展地方经济,开发地方民族风味特色食品,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公司2001年又开
发了“辣椒王”第五代产品:油淋鸡、酱香鸭、沙丁肉椒、怪噜肉丁、开胃肉酱、香辣肉酱、酥脆辣三丁、香味豆豉、纯油辣及风味旅游小食品红油豆干、红油麻辣萝卜干、泡椒豆干、鸡汁豆干、麻辣豆干和精美礼盒等品种。产品原料考究,均选用花溪党武优质辣椒为主要原料,配以多种天然香料,采用独特加工工艺烹制,产品不含任何化学防腐剂和人工色素,保持了纯绿色食品的天然风味,是家庭、聚会、旅游休闲的上等佳肴和调料佳品。
5、贞丰布依王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布依王
2007年12月正式投产。目前,公司有布依王辣椒系列8个品种,“虽然„布依王‟辣椒系列在市场上比同类产品高出10%的价位,但„布依王‟风味食品是以民族特色、品质、诚信赢得顾客、赢得市场。”2008年12月,仅管国内市场许多行业受到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布依王风味食品一亮相在武汉举行的第十七届食品博览会,就备受青睐。广州中天贸易公司一次性与公司签订了3200万元的辣椒系列产品订单。从今年2月份开始,产品陆续进入广州市场。
公司现有资产总额55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73万元。现有辣椒系列产品5个(鸡枞油、鸡纵油辣椒、鸡纵豆豉辣椒、鸡纵油腐乳、贞丰辣椒酱、黄豆酱、贞丰水豆豉);粽子系列产品6个(排骨粽、火腿粽、黄豆粽、咸肉粽、鹅肉粽、五香素粽);花椒系列产品3个(花椒油、花椒粉、花椒酒);精包装黄花梨产品1个,产品已在本省及云南、广西、四川、湖南、广东等省建立了销售网络。
公司的发展目标是依托本州特别是贞丰县的辣椒、花椒及其他农产品种植基地,开发地方特色产品,做成产业,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6、贵州凤辣子食品有限公司 凤辣子
福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是新加坡福达食品集团有限公司(foodstarholdingspteltd)在中国设立的投资公司,致力于调味品市场调研、产品研发、高质生产、深化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优质调味品。旗下有:开平味事达调味品有限公司、开平广合腐乳有限公司、南京机轮调味品有限公司及贵州凤辣子食品有限公司等。其中,主要产品“味事达酱油”、“广合腐乳”、“凤辣子辣椒酱”及“机轮酱油”等。凤辣子位于拥有丰富独特香料的辣椒品种的贵州省。凭着贵州和开平两个实力雄厚的研发中心的技术和当地丰富的资源凤辣子生产的辣椒酱风味独特,产品具有香辣醇厚和天然美味的特点。公司已获得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贵州山之韵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辣得香
贵州飞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2006年4月更名为贵州山之韵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是首家落户于黔南州都匀市从事开发、加工、生产绿色食品及农副土特产;茶饮业、茶叶无公害栽培技术及产品系列开发、生产的香港独资企业。
公司以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将传统的、作坊式的食品加工转变为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流水线生产。实施“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贵州省都匀市发展了3150亩优质皱皮红线辣椒种植基地,为生产优质美味、天然的绿色食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12月:产品荣获第十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2004年06月:获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证书; 2004年07月: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5年10月:通过质量安全(QS)认证,获生产许可证; 2005年11月:被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州级重点龙头企业; 2005年12月: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006年09月:产品通过FDA检测出口美国。贵阳花溪叶大食品厂 香辣脆(非油辣椒)贵阳花溪叶大食品厂 贵阳花溪叶大食品厂地处“高原明珠”之称的林城贵阳市花溪区,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是国家级著名生态旅游区,也是全国享有盛名的优质辣椒基地。本企业主要生产经营香辣脆,特色泡椒,辣椒制品,旅游产品,特色食品,休闲食品等,产品独具特色,绿色健康,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其中“叶大”香辣脆在森林之城,魅力贵阳—2006年城市形象推广大赛中被评为“十大乡土特产”。我们本着“关注民众健康,弘扬民食文化”的企业宗旨,以“质量为本,诚信为魂,服务取赢,开拓创新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利用花溪优质辣椒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满足顾客需要,争创地方名特优一流品牌。
电 话: 86 851 3603348 传 真: 86 851 3603348 地 址: 中国 贵州 贵阳市花溪区 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村四组
主要产品:主营: 香辣脆;特色泡椒;辣椒制品;辣椒;旅游产品;特色食品;休闲食品;贵阳思味食品有限公司
我公司成立于2003年,本着“科技创造滋味生活”的理念,采用传统工艺与科学制作方法相结合,使我们的产品更加美味、更加健康。目前我公司产品有辣椒酱8个品种(土鸡油辣椒、牛肉油辣椒、猪肉油辣椒、三丁油辣椒、蕨菜豆豉油辣椒、火腿豆豉油辣椒、香辣油辣椒、豆豉油辣椒),分别有瓶装和便携装两种规格。香辣脆3个品项(蒜香味、葱香味、五香味)。
贵阳苗姑娘食品有限公司 苗姑娘
贵阳苗姑娘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现有员工58人(其中少数民族占50%),专业技术人员8人,大专以上学历的14人。2002年“苗姑娘”公司由息烽县政府招商引资到息烽投资建厂,一期工程700多万元的投资,征地50亩,修建厂房2460平方米和综合办公楼500平方米,厂房的设施按HACCP标准配置,新厂已于2004年9月投入生产。2009年又投入300余万元资金进行技改扩建,按现行的食品生产企业建设标准,建成了标准化生产车间,生产能力成倍增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贵阳苗姑娘食品有限公司是以生产、销售调味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是贵阳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苗姑娘”系列调味品以本地优质农副产品(辣椒、菜籽油、花生、小米、大蒜等)为主要原料,采用我省少数民族苗家人的传统生产工艺,结合现代科学配方精制而成。现已形成三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被贵阳市评为“贵阳市名牌产品”和“旅游特色产品”,小米鲊被评为“贵阳市十大名菜”。“苗姑娘”系列辣椒调味品、休闲食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公司目前已在省内外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并已进入首都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西南航空公司、重庆航空公司和华夏航空公司的配餐领域。为提高辣椒原料品质和促进农村产业化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公司本着互惠互利原则,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与息烽县四个乡镇,14个村共建无公害辣椒种植基地5000亩,基地的建设可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2006年,“苗姑娘”公司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国家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2007年5月,又通过了HACCP认证,2008年11月,获出口产品生产许可证,通过“绿色产品”认证,为“苗姑娘”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6年与2009年,“苗姑娘”商标连获“贵州省著名商标”;2007年7月,经中国质量监督检验协会、中国名牌产品推荐委员会、中国市场品牌战略管理联合会三家单位根据《中国
第二篇:团体标准《腌渍辣椒制品》编制说明
团体标准《腌渍辣椒制品》编制说明
一、团体标准制定的背景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发酵辣椒制品》DBS52/012-2016(代替DB52/457-2004)的发布实施,得到了全省辣椒制品生产企业的广泛应用。但是,近期由于我省辣椒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 “小米辣泡椒”产品在使用贵州地方标准“发酵辣椒制品”时,发生同一产品由于各地监管部门和检测机构对执行标准归类的理解不同,使得检测判定为合格或不合格的完全相反结论,造成监管部门监抽这类产品时把握的标尺不统一,如此将会对我省几十家类似生产企业生产的泡椒、糟辣椒等产品行业造成巨大的损害。
“泡椒、糟辣椒”产品的在工业化生产时,大多须要加防腐剂,才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稳定性和产品货架期。我省DBS52/ 012-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发酵辣椒制品》,由于标准名称上有“发酵”二字,有的检测机构就按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发酵蔬菜制品要求,不得检出防腐剂。
为了贵州省辣椒制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原贵州省卫计委为此发布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贵州发酵辣椒制品》(DBS52/012-2016)第1号修改单(2018年5月3日第1号公告)。修改内容为:将原DBS52/012-2016中5.6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 2760的相关规定 ”修改为“5.6.1产品分类为4.1.1–4.1.4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应符合GB 2760中腌渍的蔬菜的规定;5.6.2产品分类为4.1.5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应符合GB 2760中酱及酱制品规定。”修改单明确了“糟辣椒(剁辣椒)、风味油酸辣、泡椒、辣椒酱”食品添加剂使用应符合GB 2760中腌渍的蔬菜的规定。
根据GB 27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腌菜》术语和定义中2.1酱腌菜“以新鲜蔬菜为主要原料,经腌渍和酱渍加工而成的各种蔬菜制品,如酱渍菜、盐渍菜、酱油渍菜、糖渍菜、醋渍菜、糖醋渍菜、虾油渍菜、发酵酸菜和糟渍菜等”。由此说明GB 2714中腌渍蔬菜制品包含有盐渍菜、发酵酸菜和糟渍菜等。根据生产工艺,该企业获得酱腌菜(盐水渍菜)食品生产许可,因此我们认为该“小米
辣泡椒”产品应按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腌渍的蔬菜(04.02.02.03)类别规定执行,而不是发酵蔬菜制品(04.02.02.06)类别。
尽管如此,由于地方标准“贵州发酵辣椒制品”的标准名称仍有局限性,为了避免今后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省石阡和记绿色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贵阳观山湖定荣食品厂、贵州省毕节绿色畜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娇香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苗姑娘控股集团、贵州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验中心、贵阳泉沅成食品有限公司、遵义市辣椒产业技术研究院、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辣椒技术委员会联合起草制定《腌渍辣椒制品》团体标准。
二、标准制定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1 标准制定原则
1.1 制定标准的格式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1.2 标准中所涉及的理化等重要指标均执行现行有效的强制性标准要求。2 确定制标主要技术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为GB 2714-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酱腌菜》、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488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等及《酱腌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06版)的有关规定,结合新发布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2015版)》的规定,并根据产品配方及工艺特性和实测结果而确定。
三、主要技术指标的说明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腌渍辣椒制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含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腌渍辣椒制品的生产、销售、检验。2 术语和定义
以鲜辣椒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盐等其他辅料,采用传统工艺腌渍后加工而成的辣椒制品。与DBS52/012-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发酵辣椒制品》相比不再强调“发酵”二字。产品分类
3.1将DBS52/012-2016产品分类中4.1.1–4.1.4提到的“发酵”二字修改为“腌渍”或删掉。
3.2 取消了DBS52/012-2016产品分类中4.1.5 “辣豆瓣酱”,与标准名称“腌渍辣椒制品”相一致。技术要求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最新有效版本和本团体标准的术语和定义,对DBS52/012-2016《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贵州发酵辣椒制品》中相关内容修改如下:
4.1 食盐的检测方法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修改为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增加了备注(与 1.00 mL 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c(AgNO3)=1.000 mol/L]相当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0.0585,单位为克)。
4.2 总固形物的检测方法GB/T10786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修改为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4.3 过氧化值检测方法GB/T 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修改为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4.4 取消了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GB/T 18979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光度法(作废)。
4.5 取消了辣豆瓣酱“氨基酸态氮”和“水分”项目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所涉及的食品安全等重要指标均与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要求相一致。
团体标准《腌渍辣椒制品》起草小组
2018年12月
第三篇:注塑制品加工中产品油污染的预防
注塑制品加工中产品油污染的预防
注塑件顶出后常遭受油污污染(油脂通常是由肘板、模板衬套及液压油缸密封圈滴出)。遇此情况应立刻作出修补,并采取预防保养措施,控制油脂漏出。(现时采用全电动注塑机在净室的环境下亦可生产塑件)致油脂污染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顶出周围有油脂漏出,尤以ABS注塑工序为甚。保养模具的方法是先除去模具内的塑料,然后彻底清洁,再用白色的PTEE润滑剂重新装配模具。许多塑料都很容易积尘,清洁方面甚为困难,成本亦高,故最佳的预防方法是经常遮盖注塑件,尽量壁免搬动,因为注塑件容易磨损(事实上注塑件互相轻触亦会磨损)。另外,许多注塑件因为包装差劣,以致搬动时受损,用手触摸塑件时容易留一下油脂,导致问题产生。例如:使电镀工序出现困难,因此,除非已预先实行预防油脂的措施,搬动注塑件时戴上清洁干净的手套。
第四篇:发展大旅游 打造贵州大品牌
发展大旅游 打造贵州大品牌
来源: 巅峰智业更新: 2013年04月10日
贵州发展旅游业始终坚持五句话: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促进一方经济,推动一方发展。体现了在保护传承中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贵州模式”,这一模式也得到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高度认可。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表示,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牵头编制的《贵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正是以贵州的“五个一方”为指导思想与发展定位的。
贵州发展旅游业始终坚持五句话: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促进一方经济,推动一方发展。体现了在保护传承中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贵州模式”,这一模式也得到了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高度认可。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表示,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牵头编制的《贵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正是以贵州的“五个一方”为指导思想与发展定位的。保护一方山水圈层保护开发模式(文化旅游综合体/旅游产业集聚区)贵州的开发模式是在古村落上进行保护、展示,多利用、少开发,保持古村落淳朴的原真性,以此塑造核心吸引力;在外围配套利润和效益中心,高端度假区、产业集聚区、服务集聚区、消费集聚区。如通过这种保护性开发地域文化,协调古村落风貌保护与功能区发展布局,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同时,突出产业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现代人文资源等创新资源的多样利用,旅游功能置换,向外疏散商业性活动。中国贵州模式是以一种保护性开发来维护未来世界遗产。内圈主体功能的保护和展示三原保护:原真性、原文化、原生态;交通畅达而不直达:美国的trail体系,宜采用乡土路、徒步路、骑马、自行车、牛车等,某些区域也可以采取直升飞机直达而不修路的模式(如草海核心区);运营模式:高收费、低流量、网络预订、智慧旅游、社区参与。配套圈层在外围建筑限高、材质乡土化、反同构化、反庸俗化;引入世界上最好的品牌服务供应商和产品供应商,全球招商和设立高层门槛,如悦榕庄、安缦、洲际、雅高、希尔顿、香格里拉、喜达屋、地中海俱乐部度假村等;交通直达;运营模式可以采取精英、联合原住民、投资商、目标客户、政府、NGO五方联合,构建生态、旅游、扶贫、文化传承共赢发展的圈层模式。资源保护贵州是一块原生态的自然宝地,是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在贵州旅游大开发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资源的保护。贵州以喀斯特地貌为特征,这是贵州奇葩景观之源,必须妥善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分区管理,使生态脆弱区以环境扰动最小的旅游产业为依托实现发展。贵州民族众多且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原真性、活态性、有机演进性和参与性都比较强。利用贵州的多彩文化优势,保护开发其文化遗产的物质依托,才能成为贵州旅游产业的独特资源。在贵州旅游开发中,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构建生态旅游示范地,以低碳环保、保护为先、合理开发的理念,促进产业绿色转型,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旅游企业节能减排,提倡绿色出行,打造生态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加强石漠化治理与旅游发展,同时构建六区、三轴、三带的生态安全格局。发展节能减排低碳旅游,包括:绿色酒店饭店节能减排,旅游景区景点循环型低碳式发展,打造低碳旅游城市、风情小镇,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倡导绿色旅行社、绿色旅游者、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生活方式等。
传承一方文化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加强对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对各民族的建筑风格进行保护与有机延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传承。保护文化遗产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开发”的方针;实施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简化文化遗产项目审批手续,建立一批少数民族省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构建文化交流平台实现由原生态文化到艺术的上移,达成国际文化交流的思想认识基本平台;重点依托贵州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国酒文化等文化优势,通过艺术品牌的引进提高贵州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造贵州独有的文化艺术品牌;组织全国性专项文化交流会议、论坛,为贵州文化艺术交流搭建平台。造福一方百姓实行公众参与和社区发展让当地居民参与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中,在旅游开发中注重各利益群体的需求,使当地居民获得更公平的利益分配,从而实现社会文化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这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偏远地区扶贫问题、旅游业带动就业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布局规划在坚持公众参与与社区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规划》将贵州空间规划为“一个旅游中心、六条旅游走廊、七大旅游区以及八个枢纽节点”的“1-6-7-8” 基本格局,造福贵州百姓。提升一个旅游中心以贵阳市为极核,以贵安新区为新增长点,涵盖黔中经济区范围,着力打造休闲、度假、文化、避暑养生和商务会展等旅游产业群,形成全省旅游服务中心枢纽,建成国际化旅游目的地。构建六条旅游走廊规划贵川、贵滇、贵桂、贵桂广、贵湘、贵渝六条旅游走廊。旅游走廊包括五大内涵,交通路:旅游交通主干线;风景道:强化沿线景观、功能服务配套,分别打造成国家旅游公路、风景道、遗产道或绿道;产品线:观光线、休闲度假线、自驾车旅游线、户外运动线等;产业带:系列支撑型旅游项目的产业辐射和带动,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等;跨省区域合作带。建设七大旅游区七区联动(七区:黔中休闲度假旅游区、黔北人文生态旅游区、黔东北文化生态旅游区、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黔南生态文化旅游区、黔西南文化景观旅游区、黔西北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助推贵州省旅游全域化发展。做强八个枢纽节点八个枢纽节点兼具区域中心与集散枢纽的双重特征,八个枢纽节点分别为遵义市中心城区、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安顺市中心城区、毕节市中心城区、铜仁市中心城区和凯里、都匀、兴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景区交通与外围交通的对接和综合交通的一体化发展;加强与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相关的农业设施、水利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措施等设施建设;依据规划提出的“一中心十五门户”大交通新格局,重点加强“一干十五支”航空网络,“两横四纵”铁路网、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四江一河、五水出境”水路体系等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建设。以“‘2+4’生态文化保护体系”为重点,保护原生态的环境和资源;生态先行,严格控制生态保护地区旅游项目开发利用强度。促进一方经济全域统筹发展模式通过上下联动、条块联动、内外联动、统筹布局,落实涵盖9市州的旅游精品项目、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育与文化事业建设,形成全域统筹、梯度推进、重点突出的全省旅游产业生产力布局,构建全域覆盖的生态景观格局。
四化融合发展模式在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基础上,强化旅游的引领与先导作用,提出旅游产业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新模式,促进贵州旅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富民强省。农业围绕旅游提升以旅促农,实施旅游扶贫工程,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都市设施农业,通过农旅融合,升级产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布局笋竹、茶叶、高山花卉、葡萄等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种植,推进观光农业基地建设,推出安顺、赤水、湄潭、凤冈、贵定、荔波等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培育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工业支撑旅游做强以工助旅,积极引导工业龙头企业、旅游企业和其他经济实体投资建设产品加工、精深加工、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向集约型、规模化方向发展。稳步推进六大旅游要素发展,延伸产业功能、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业效益。做大工业品牌,拓宽企业多元化投资环境,培育多元化产品类型。三产依托旅游延展以旅游引领服务业。通过培育避暑养生、商务会展、康体运动、文化创意与旅游的融合,创新产品类型,多元素融合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第三产业相当于GDP比重,从软环境建设做强贵州。文化联姻旅游做大依托贵州省丰富的历史、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民族歌舞、工艺美术等文化旅游产品。继续大力支持“多彩贵州风”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规划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和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设施,加快完善文化旅游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城镇结合旅游做靓在城镇化发展中充分考虑旅游发展需求和旅游功能彰显;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村庄规划要与旅游相衔接,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旅游相配套,环境建设要与旅游相适应,使新农村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大舞台。产业体系作为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它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度,融合度、依存度越高产业链就越长,才能构建起跨领域的大产业格局。贵州旅游业要想真正成为一支脱颖而出的“奇兵”,实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在提升传统旅游产业(旅游景区、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行社、旅游客运)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要注重旅游产业(农旅、文旅、林旅、水旅、工旅、体旅、商旅、航旅、金旅)间的融合。推动一方发展品牌形象与口号《规划》将贵州的品牌形象定位为 :国家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国家公园省”的桂冠戴在贵州的头上恰如其分,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国际化和惟一性。多彩贵州风包涵三大内涵,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凉爽之州,绿色之州,红色之州,神秘之州,瀑布之州,洞穴之州,温泉之州,富贵之州,珍贵之州;体现了贵州46个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独特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节庆习俗构成文化大观园;体现了一台原生态民族文化大戏,盘活了千年古资源。产品构建依托贵州优势旅游资源和原生态民族文化,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以休闲度假为主攻方向,通过有效整合,提升品质、培育精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以精品为龙头,重点带一般,全面构建山水观光与地质科普、民族村寨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休闲农业与特色乡村、避暑养生与康体运动、红色体验与历史文化、特色专项旅游(自驾车营地、低空飞行、水上旅游、工业旅游、温泉度假、商务会议等)六大系列旅游产品。
市场营销策略要全面推广“国家公园省 多彩贵州风”的品牌形象,推动贵州旅游大发展,需从整合营销、品牌营销、主题产品营销、细分市场营销、传播营销、节事节庆营销、文化艺术营销等方面,全方位构建贵州旅游市场营销体系,不断创新旅游营销推广手段。具体说来,包括推出赏花季、美食季、温泉季、民歌季、探险季、苗族季等概念创新产品;针对细分市场开展一对一营销,与面向大众旅游市场的各大旅行社、旅游经营商制订有力的激励措施;简化高端游客抵达度假目的地的程序,提供直升机服务,机场包接送服务以及自驾租车配套服务等;面向自驾群体,联合车友会、汽车俱乐部,开发不同主题自驾线路;推出台江姊妹节——东方最古老的情人节等具有神秘、特质的蜜月方式吸引情侣婚庆市场;建立贵州旅游的官方信息传播系统,利用贵州旅游微博、Q群、论坛、博客等网络媒体加强口碑营销;结合智能手机媒体如苹果AppStore程序、软件设计贵州旅游的便捷助手软件、导航软件、游记软件;利用全国文艺会演等方式进行贵州旅游推介,打造一批民族风格的大型旅游演艺项目;进行“贵州旅游品牌升级全球发布会”、“贵州旅游全球推广活动”等大事件营销。市场开发策略巩固现有市场,做好周边市场,瞄准高端市场,开发潜在市场。重点巩固川渝地区客源市场,大力拓展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国内主要客源市场,开发华中地区客源市场以及国内其他地区客源市场。开拓完善港澳台、日韩、东南亚等入境核心市场,积极争取欧美等高端客源市场,努力培育俄罗斯、巴西、南非、印度、中东地区等新兴旅游市场。交通联动:利用省际高铁网络,大力开发出入贵州的高铁沿线市场,利用贵阳至广州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两条大通道的开通建设,增强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到贵州旅游的可进入性,大力吸纳珠三角及港澳客源市场、借助珠三角的国际平台发展国际旅游。产品直销:与境外主要客源市场旅游经营商建立直接联系,开展境外组团旅行社签约工作;加强国际区域性合作,推动与境外主要客源市场结成国际友好省州;将旅游推广活动和商贸文化交流结合,以双向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带动客源市场。精品联盟:选择核心旅游资源与周边省市进行差异化精品线路联盟,建立世界热点旅游目的地线路。产品创新:每年推出一条核心旅游线路,每年升级一款旅游产品,淘汰和更换不被市场接受的旅游线路,保持产品线的生命延续;设计定制化产品吸引国际高端度假市场,高端线路以新闻发布会方式推出,设计针对性极强的细分产品吸引大众市场,大众线路结合旅行社价格杠杆或者活动促销季推出。加强市场环境建设建立和完善贵州省文化旅游服务质量体系、文化旅游质量监管体系。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加强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制订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服务准则,建立旅行社、旅游购物店信用等级制度。发挥旅游行业协会作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组建贵州旅游发展投资集团,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投融资平台,通过国有资本流向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推动产业升级。各级政府分级整合龙头旅游企业,构建不同层次的投融资平台。设立文化-旅游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创业投资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争取财政资金的投入。
第五篇:2010-12-27接收 关于加强辣椒制品生产和使用监管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辣椒制品生产和使用监管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直属分局:
近期,在省局组织的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中,先后发现有8批次产品含有非食用物质罗丹明B。其中,2批次为辣椒制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辣椒油(酱)产品、3批次为熟肉制品生产企业使用的辣椒粉(精)原料、3批次为使用辣椒制品原料加工的豆制品、酱腌菜。经调查核实,问题源头在于原料环节,企业在农贸市场、批发商行采购的干辣椒、辣椒粉等原料中含有罗丹明B。为确保我市加工食品安全,按照省局《关于加强辣椒制品生产和使用监管工作的通知》(闽质监食〔2010〕734号)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对我市辣椒制品生产、使用企业监管的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县局应向辖区内所有辣椒制品获证生产企业以及使用辣椒油(粉、精)等辣椒制品原料的获证食品生产企业发出预警通报,并通知企业开展自查、提交自查报告。企业应当按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质检总局2009第119号公告)的要求,重点自查购入的辣椒制品等原料的来源情况及索票索证、进货查验制度的落实情况。企业不得购买无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散装辣椒制品原料,对购入的辣椒制品原料,应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制度,建立原料进货台账。涉嫌含有苏丹红、罗丹明B等非食用物质的,应主动送检,确保购入的辣椒制品等原料的质量安全。
二、在企业提交自查报告的基础上,各县局应对企业落实
— 1 — 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及自查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一是要督促企业严格原料进货把关,严禁购买来源不明的辣椒制品原料;二是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索票索证、进货查验制度,做到不合格原料不采购、不使用;三是督促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三、检查发现企业存在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等问题的,各县局应依法查处。对生产、使用问题辣椒制品的企业,应立即责令停止生产,查明不合格原因,召回问题产品;对在生产过程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依法吊销其食品生产许可证。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