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案例总结尾矿库施工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0:2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评案例总结尾矿库施工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评案例总结尾矿库施工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第一篇:环评案例总结尾矿库施工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篇一: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精选试题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精选试题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精选一】

煤矿开采项目

某地一国家规划矿区内拟“上大压小”,关闭周边6个小煤矿整合新建一个大型煤矿,产煤涉及规模为400万t/a。根据项目设计文件,矿区地面有设计主井和副井各一处,通风井两处,洗煤厂一处。洗煤厂设尾矿库一座,洗煤废水能够重复利用。工程设矿井水地面处理站一个,拟配套建设一个瓦斯抽放站用于发电,并建设矸石场储存矸石作建筑材料。

该矿区雨量充沛,植被丰富,易发生泥石流,区内农作物种类繁多。井区范围内有泉点15个,其中5个为村民饮用水源。开采境界内有中型河流一条,为下游某城市的饮用水源。

【问题】

1.该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3.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对沉陷区的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4.从目前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要求来看,本矿建成投产前必须落实哪些措施? 5.该项目中,煤矸石堆场大气污染物控制因子是什么? 6.该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 煤矿开采项目

【参考答案】

1.该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3)地表最大沉陷区引发的对区内文物、村庄建筑物的破坏以及由此

因为本煤矿开采境界内有中型河流一条,并为下游城市水源,因此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主要包括:

(3)从矿井水处理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利用率方面分析该项目的水综合利用率、综合利用途径等指标与国家相应环保政策的符合性,3.该项目环境影晌评价中对沉陷区的现场调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3)调查沉陷区及其附近地形地貌、生态系统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分布情况;尤其是已知开采境界内有中型河流为下游某城市的饮用水源,故需要重点调查该河流水质、水量、水文等相关内容。

4.从目前国家煤炭产业政策要求来看,本矿建成投产前必须落实哪些措施?

5.该项目中,煤矸石堆场大气污染物控制因子是什么?

6.该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有哪些? 篇二:2014环评案例分析模拟题二

2014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案例分析

(二)案例一 公路项目

根据环评现状调查,公路沿线没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也无国家、省、市级重点保护的稀有动植物种群。

问题: l、环评报告书中应设哪些专题?

答案:

2、答:声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200米以内范围,并包含公路k100+70米处距公路中心线220米的乡镇医院;本项目属新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前后

3、答: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300采以内的范围,并包括涉及的取土场、临时用地等,工程影响范围大于50平方公里。项目为线性工程,路线部分在平原区展布,生物量、生物物种多样性减少均小于50%,项目的建设不会引起生物量大幅度减少和物种锐减。

4、答:应提出公路改线避让水源地的措施。

案例二 金属矿山开发项目

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有一座金属矿山,占地256 hm2。拟在此地建设一生产规模为200万t/a的矿物的采选工程。拟采用地下开采方式,开采深度为-210~-70m,采用斜坡道+竖井的开拓方式。废石竖井提升汽车运至废石场,废石量540万m3,废石场占地50hm2。矿石从斜坡道传送至选矿厂矿石仓,矿石经过粗碎、中碎、细碎、磨矿、浮选等工序,产品为该金属精矿,产量为60万t/a。产出尾矿110万t/a,有5 km管路输送至尾矿库,输送浓度30%,该尾矿库为山谷型,库容600万m3。该尾矿库初期坝为堆石坝,坝高10 m;后期坝用尾矿砂堆筑而成,后期坝高20 m。尾矿库坝下游800m处有一座以养殖鱼类为主的湖泊。

问题

2.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5.该项目生态环境恢复的范围和主要治理措施有哪些?

答案:

2.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的主要环境影响有哪些?

主要措施为:运行期确保回水率达到设计要求;渗流回用;汛前检查库、坝、水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后期对坝边坡及时覆盖;均匀放矿。

风险因素:生产中产生、使用有毒有害物。

风险因素:使用炸药。

风险因素:开采爆破。

风险因素:尾矿库溃坝风险。

5.该项目生态环境恢复的范围和主要治理措施有哪些?

案例三 水电项目

某山脉一河流流域总面积 25900 km2,干流长度383 km,天然落差 2493 m,水量丰沛,干流河床比降大,年平均径流量158 m3/s,水能资源丰富,在该河流上游距离河口146 km处已经有一蓄水 5.4亿m3的水库。河段所在地区经济不发达,流域总人口 5.1万人,涉及有两个县的14个乡,国内总产值1.7亿元。

问题

1.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是什么? 2.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3.规划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开展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涉及哪些机构或者部门?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

1.本项目属于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性质和所在地区的环境概况看,项目的主要影响是对所在地区的生态系统及水库淹没区的土地利用和社会影响。在对该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重点是规划分析、生态影响评价和替代方案。

(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直接影响:各规划方案的水库淹没情况;各规划方案的植被损失情况;影响区内有无珍稀(列入国家或地方保护名录的)动植物。

篇三:2014年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环评案例真题)2014年度全国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学易网校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事考

试中心制 二〇一四年四月

学易网校整理

第一题

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12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外购件库、停车场、试车跑道、空压站、天然气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综合楼等。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

间和树脂车间。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发挥性有机废气。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吨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3含甲苯、二甲苯及其他醚酯苯酮类物质)收集后送rto 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 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 装置vocs 为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000m3/h。rto装置的voc3去除效率为98%。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要求。

问题:

rto装置voc3的排放浓度=1.12kg/h÷15000m3/h=74.67mg/m。

解析: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双班制生产,即处理规模为480m/日。

4.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某新设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座规模为30000t/d的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和相距3km处的规划新农村小区。工业园区定向招商入区企业的工业废水总量15300t/d,拟收集的生活污水总量9200 t/d。

3 3

污水处理厂位于b河流域一级支流a河东侧。a河流经拟建厂址西侧后于下游2.5km汇入b河,多年平均流量10.2m3/s,水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接近ⅲ类水质标准限值。

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两个排水方案。

问题:

1.指出宜单独进行预处理的工业废水类别以及相应的预处理措施。篇四:环评相关公式及案例知识总结

环评涉及几十种行业,不总结归纳,就意味着一团乱麻,因此必须善于总结重点。

通用准则二:规避减轻措施也只有两种:主动—零方案或方案优化避让被动—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4、对一些高频考点强化记忆:公路垃圾填埋及污水处理采掘水利水电等

公路几乎每年都会出,考点总结如下:

1、声环境监测时段及评价量,声源计算方法必须掌握;

2、道路桥梁环境影响:对饮用水源影响,穿山隧道队径流影响,施工作业对水源影响,施工周期对水生物,保护鱼类影响,危险品运输对水源影响,人文景观影响

3、防护措施:管理—过桥登记,限速技术—防撞墩,减速带,径流导排,事故池

4、噪声影响规避措施:主动—调整优化线路被动—管理措施:移民技术措施:隔音(隔音屏,隔音窗,乔木),调整规划功能

垃圾填埋与污水处理:

1、污染源(水:地下水,地表水;气:臭气,垃圾处理尾气声:施工、作业、鼓风机,渣:二次污染风险:有毒气体爆炸、蚊虫疾病传播等)

2、预防减轻措施:主动—合理选址被动—防护距离加强管理技术改进

采掘:

1、环境影响因素:地下水地表水截流;扬尘污染,生活区水汽声渣污染;作业噪声;尾矿处理;社会环境影响-移民地质环境影响:塌陷

水利水电:

1、环境影响因素:水文,水质,水温、水量影响;坝前淤积,坝后冲刷对水土保持影响,对水生物影响,对局地气候、及陆生生态影响,对饮用水源影响,对移民生活影响,移民原址对蓄水水质影响等,施工作业方案水汽声渣及生态影响

2、预防减轻措施:技术措施:过鱼措施人为引导-定期泄流,人工放殖,施工周期管理,加强施工作业管理手段 房地产:高楼风,光污染,光遮挡,水气声渣

输变电:

1、环境影响因素:电磁场,无线电,生态,噪声,场站水气声渣,2、防护措施:主动:优化线路,被动技术措施(高架杆,换工艺),移民

环评考试总结

掌握熟悉和了解,了解透彻易通过;导则标准和方法,出题基础莫轻看; 勿言出题偏大纲,其实就在书里边;认真读书三回合,不信当年通不过。现状调查与评价,方法内容和结果;珍稀种,敏感区,时时刻刻要牢记; 影响分析多定向,答题不必扯太多;保护措施是考点,往往要求很具体。敏感目标要熟记,各个要素均涉及;保护区,要绕避,核心缓冲惹不起; 实验区,可特办,不得新增污染源;未分区,虽少见,按照核缓更严厉。水源地,关生命,风险评价列第一;人在世,需吃饭,没有耕地胃不干; 有害物,毒害深,考试主考不正常;改扩建,三本帐,以新代老结旧帐。验收调查考规范,工况范围和措施;监测布点是关键,影响目标落措施; 专题调查敏感点,总量清洁和风险;监测审核未考过,也许以后会出现。挖煤采矿主考题,生态污染兼俱备;洗选厂,排废水,净化利用莫外排; 矿井水,先净化,选电井生还绿化矸石山,废石渣,堆置利用填地下; 尾矿库,易溃坝,防尘排洪加绿化;采空区,易塌陷,防护煤柱或搬迁。

梯级开发要协调;大坝挡,上下断,都有影响不一般; 陆生态,水生态,水质水文又地质;水文情势变化大,影响洄游和三场; 库区大,被淹没,移民安置老问题;壤侵蚀,物种移,水土保持硬措施; 大坝下,或断流,生态问题数一数;低温水,小流量,过鱼设施切莫忘。公路铁路与管线,现状调查分区段;如想穿越敏感区,比选方案要考虑; 不管能否通过去,环评需先办手续;施工期,影响大,临时工程要弄清; 取土场、弃土场,如不恢复土流失;高路堤,深路堑,土石方量会增多; 降堤收坡低路基,桥隧代路可考虑;动物行人要通行,留设通道安全过; 服务区,有污染,废气污水加油站;时常考个小风险,往往涉及水源地。

案例复习窍门

1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生态类项目 总体思路

1、确定验收范围

2、选择验收监测标准

3、验收监测布点原则及点位布置

4、分析调查重点

5、公众参与

6、结论分析、制定整改方案

7、正确填报“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

1.1确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范围(法律法规p54)(注意范围的两层含义,一是工程的组成范围,二是项目的地域范围)

1、与项目有关的环保设施(工程、设备、装置、监测手段、生态保护设施)

2、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措施(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中有关项目设计的规定)

3、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是关注的重点

4、环评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1.2选择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标准(技术方法p263)

1、国家、地方环保部门对项目环评批复的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2、地方环保部门的总量控制指标

3、初步设计确定的环保设施设计标准

布点原则:以最少的频次取得最有代表性的数据,如实反映项目排放浓度和总量。

◆有组织排放:布设于各处理设施各处理单元的进出口烟道、废气排放烟道

◆无组织排放:so2、nox、颗粒物、氟化物的监控点高在源下风向2~5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参照点设在上风向2~50米范围内。其余污染物监控点高在单位周界外10米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

◆厂界噪声:法定边界布设多个测点,包括距敏感建筑物较近及受被测声源影响较大的位置。厂界外1米,高1.2米,距任一反射面不小于1米,厂界有围墙要高于围墙。

◆高速公路噪声:在公路两侧距路肩小于或等于200米范围内选取至少5个有代表性的噪声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在机场周围受飞机通过影响的所有噪声敏感点设监测点,选在户外平坦开阔地方

◆振动: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外0.5米以内

◆电磁辐射:

◆固体废物:固废的检查(来源、判定、鉴别种类、产生量、处置方式);固废的鉴别监测(对照名录和标准鉴别性质)1.4分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重点(技术方法p268)

1、审批部门的审批意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做为关注重点

2、环评报告确定的评价重点

3、工程自身特点确定的调查重点(表14-1)

4、受工程影响的环境特点确定的重点

1.5竣工验收结论分析及制定整改方案(技术方法p268)

◆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影响问题

◆环评及批复所提环保措施得到了落实 ◆有关环保设施已建成并投入正常使用 ◆防护工程本身符合设计、施工和使用要求 ◆目前遗留的环境影响问题能得到有效处理解决

1、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技术要点 主要内容 组成完全 主体、辅助、公用、配套、储运(大临)、办公生活 重点明确 重点工程项目(位置、规模、环境背景)全过程分析 选址选线、设计方案、建设期、运营期、退役期 施工方式 采用技术、施工时序

营运方式 调度方式、运营期限、环境影响

污染源分析 污染因子、产污环节、源强、排放方式、纳污环境

2、工程概况:包括名称、位置、目标等,可用工程特性表表述(注意不可漏掉与环境影响有关的项目,如下泄流量、移民方案等)生态类项目工程分析一般应考虑:

(1)施工:场地布置、料场、渣场、交通运输、机械设备运行、施工人员活动(2)占地和淹没:范围、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生物量变化等

(3)工程存在与运行:生态破碎与阻隔、水资源分布与改变、水文情势变化、建筑物阻隔等

(4)移民安置:安置方式、专业项目设施改建、城镇迁建等

3、替代方案

2.3现状调查与评价

1、现状调查(1)基本要求:根据工程特性和影响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评的工作等级

(2)调查方法:资料法、现场调查、遥感

(3)调查范围:为工程影响范围,各环境要素的调查范围应根据受影响区域的环境特点结合评价等级确定(4)调查内容:自然、社会环境,及各要素(气水声)

2、现状评价(1)应根据相关标准对各要素评价,分析主要环境问题

(2)生态现状评价一般需阐明生态系统类型、基本结构和特点

3、敏感区、敏感点与保护目标(见技术方法相关章节)2.4环评基本方案的确定(大纲)

1、识别与筛选评价因子 影响主体:全面性、全过程

影响受体:类型与组成、特点与状态、敏感问题、资源问题

效应:性质(正负、可逆、累积)、程度(强度、长短)范围(直接间接)、可能性

2、判别主要因素及问题

核查表法、矩阵法(环境要素、工程要素列表)

3、选择评价标准 功能区决定标准

4、确定评价等级和范围 由环境影响产生范围

生态系统整体性要求、相关关系及地理或水文等环境界域 环境影响决定等级

5、确定评价重点

根据工程分析、影响因素识别的结果确定 2.5环境影响预测

预防为主、最小化、减量化、补偿重建。在预测分析后,针对工程不利影响的对象、范围、时段、程度,根据环保目标要求,提出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监测等对策措施。

生态保护措施基本原则要求

(1)体现法规严肃性(不可随意调整保护区)(2)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战略

(3)体现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资源政策

(4)满足服务对象要求:建设者、设计者、管理者(5)符合生态科学原理(可行、有效)(6)全过程评价与管理

(7)针对性:重点目标、因地制宜、措施到位

(8)可行性:技术可行、经济可行、管理可达

减少生态影响的工程措施(见技术方法)设计

施工

管理

制定监督管理计划

包括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监测计划、施工期监理计划(范围、内容、方式、制度)2.7结论分析

1、工程开发内容

2、现状

3、预测

4、措施

5、可行性

6、填表:建设项目审批登记表 3建设项目环评----工业类项目

3.1 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的应用

1、结合项目相关的环境要素、排污特征、周围环境功能等分析要执行的法律法规,将此列为评价依据;在编写中注意重视项目的符合性,不得违反。与项目无关的可不作为依据。

2、根据项目内容分析其对有关环保及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如总量控制、清洁生产、达标排放、行业准入条件等,针对项目及环境情况,将规定及产业政策列为依据,并始终执行。

1、通过实例列出该项目应执行的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或者给出一些法律法规可以判断出应选哪些

2、以新带老、总量控制(老企业按原指标,新企

业由地方环保部门定总量调控计划)

3、项目评价要执行的国家、地方、行业政策

3.2项目分析

1、生产工艺

(3)源强计算:采用实测、手册参数、类比和物料平衡法计算,具体选用何法取决于源强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工艺分析要点:根据工艺流程分析各产污环节,计算各源强(点、面、正常、非正常)叙述分析主要污控措施及效果;列出污染物排放量及三本帐

2、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根据生产工艺、装备水平使用清洁能源情况、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产污指标、废物综合利用指标、结合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已发布的)、行业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国内外类 似企业先进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

3)原辅料、燃料消耗、落实污染物去向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性的体现)5)占地及绿化 6)工作制度、劳动定员(计算年源强用)7)投资、进度(确定环保投资,施工期影响)8)生产系统物料平衡

9)主要污染源及污染控制措施(名称、产生量、净化率、削减量、排放方式)

4、分析规划方案

即项目总体设计方案分析。主要从环保角度出发,对项目设计的多个生产工艺方案、总图布置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对不同时期建设规模进行合理性分析。确定选址、总图布置的合理性。1.能绘制工艺流程图,排污结点图。2.给出有关参数的条件下能正确计算出源强。4.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和要点。5.能列出污染物排放量及“三本帐”。篇五:2014年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解析

2014年度全国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人事考试中心制

二〇一四年四月

第一题

某汽车制造厂现有整车产能12万辆/年,厂区设有冲压车间、焊接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外购件库、停车场、试车跑道、空压站、天然气锅炉房、废水处理站、固体废物暂存间、综合楼等。

涂装车间现有前处理(含脱脂、磷化工段)、电泳底漆和涂装生产线。前处理磷化工段采用镍锌锰系磷酸盐型磷化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磷化废水、磷化废液、磷化渣以及清洗管路系统产生的废硝酸。

该厂拟依托现厂区进行扩建,新增整车产能12万辆/年。拟新建冲压车间和树脂车间。

拟新建的树脂车间用于塑料件的注塑成型和涂装,配套建设1套rto装置处理发挥性有机废气。

新建树脂车间涂装工段设干式喷漆室(含流平)和烘干室,采用3吨1烘工艺,涂装所使用的底漆、色漆和罩光漆均为溶剂漆,喷漆室和烘干室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3含甲苯、二甲苯及其他醚酯苯酮类物质)收集后送rto 装置处理。喷漆室进入rto装置的vocs 为32kg/h,烘干室进入rto 装置vocs 为24kg/h,rto装置的排风量为15000m3/h。rto装置的voc3去除效率为98%。

现有工程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30m3/h,运行稳定达到设计出水要求。

问题:

解析:进入rto装置的voc3=32+24=56kg/h;rto装置vocs的排放速率=56kg/h×(1-0.98)=1.12kg/h; rto装置voc3的排放浓度=1.12kg/h÷15000m3/h=74.67mg/m。

解析:废磷化液(含镍和锌)、磷化废水预处理系统排放的废水处理污泥。

3 扩建工程达产后全厂磷化废水产生量为400m/日,可以满足处理需求。4.指出扩建工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特征因子。

某新设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建设1座规模为30000t/d的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包括工业园区和相距3km处的规划新农村小区。工业园区定向招商入区企业的工业废水总量15300t/d,拟收集的生活污水总量9200 t/d。

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二级生化+深度处理”工艺,其中冷却塔排水和除盐站排水直接进入深度处理段,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污水处理厂位于b河流域一级支流a河东侧。a河流经拟建厂址西侧后于下游2.5km汇入b河,多年平均流量10.2m3/s,水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接近ⅲ类水质标准限值。

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两个排水方案。

问题:

解析:含氰废水破氰预处理,碱性氯化法;高浓度废水厌氧预处理;酸碱废水中和预处理;含油废水隔油或气浮除油预处理。预处理后废水与其他废水混合后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解析:混合废水流量为22300m/d,污水处理厂设计codcr进水水质为1000mg/l,codcr去除率为80%,二级生化处理后的废水浓度为200mg/l。二级生化出水与冷却塔排水及除盐站排水仪器进入深度处理段,混合污水流量为22300+800+1400=24500m/d,综合浓度为(22300×200+800×90+1400×60)÷24500=188.4mg/l。深度处理段codcr去除率为75%,污水处理厂出水codcr浓度=188.4mg/l×(1-0.75)=47.1mg/l(满足一级a标准的50mg/l)。

解析:污泥采样“浓缩+脱水+热干化”工艺处理,含水率小于50%,达到送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置含水率小于60%的要求,这样的处理处置方案是合适的。

第三题

某原料生产企业拟实施改扩建项目,新建3个原料药产品生产车间和相应的原辅料储存设施。其中,a产品生产工艺流程见图3-1,a产品原辅料包装、储存方式及每批次原辅料量见表3-1.原辅料均属危险化学品。

3 图3-1 a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 表3-1 a产品原辅料包装、储存方式及每批次原辅料量

改扩建项目拟采用埋地卧式储罐储存乙醇、乙酸乙酯等主要溶剂,储罐放置于防腐、防渗处理后的灌池内,并用沙土覆盖。

该企业现有1套全厂废气处理系统,采用水洗工艺处理含乙醇、丙酮、醋酸、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等污染物的有机废气。

问题:

解析:残液s1、回收含97%乙醇的混合溶剂、废气处理的废活性炭。

解析:g1的特征污染因子:投料时原料m的粉尘和vocs;g5的特征污染因子a产品的粉尘。

解析:储罐加设压力表,防止储罐爆炸。

某市在城区北部s河两岸规划建设大型居住区项目,其中位于s河南岸的一期工程已建成,尚未入住;现拟建设位于s河北岸的二期工程。

第二篇: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研究

目 录

摘要……………………………………………………………………………………4 1绪论…………………………………………………………………………………5 2公路施工…………………………………………………………………………6 2.1.1 公路的分级……………………………………………………………………6 2.1.2公路的分类……………………………………………………………………6 2.1.3公路的组成……………………………………………………………………6 2.1.4排水及防护工程交通工程设施………………………………………………8 2.2公路施工的发展概况……………………………………………………………9 2.2.1我国公路施工技术发展回顾…………………………………………………9 2.2.2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0 2.3公路施工的方法与特点…………………………………………………………11 2.4公路施工的基本程序……………………………………………………………12 2.4.1签订工程承包合同……………………………………………………………12 2.4.2施工准备工作…………………………………………………………………12 2.4.3 组织施工……………………………………………………………………12 2.4.4竣工验收………………………………………………………………………13 3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分析…………………………………………………………14 3.1噪声影响分析……………………………………………………………………14 3.2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影响分析…………………………………………………14 3.3水土流失影响分析………………………………………………………………14 3.4扬尘环境影响分析………………………………………………………………14 3.5施工汽车尾气的环境影响分析…………………………………………………15 3.6固废环境影响分析………………………………………………………………15 结论…………………………………………………………………………………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2

摘 要

首先,在汲取国内外研究成果并总结现有公路环保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公路建设项目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特别指出公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次,系统地分析了公路施工期水土流失的特点、土壤侵蚀的敏感单元、引起土壤侵蚀的外来动力因素及水土流失的预测方法,同时指出中国目前水土流失预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土壤侵蚀的防护措施进行了实效性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最后,分析并比较了有代表性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关键词:公路施工 环境影响 水土流失

绪论

公路是指连接城市、乡村、港口、厂矿和林区等的道路,主要供汽车行驶,且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交通设施。公路工程属于一种人工构造物,需要通过设计和施工等环节,消耗大量的人工、材料和机械而完成的建筑产品。作为产品,施工质量将是公路工程的生命,决定着公路的使用安全、使用品质和寿命。因此,对公路工程各组成部分的施工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进行大量基础建设的今天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公路建或后都会采取许多环保措施。但是,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在公路建成后。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同样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然而却常被人们所忽视。结合目前公路建设实际。研讨公路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将其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环境质量标准所允许的程度。公路施工

2.1.1 公路的分级

交通部2004年1月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1)高速公路 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一级公路 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3)二级公路 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4)三级公路 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5)四级公路 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2.1.2公路的分类

(1)国道,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国家干线的公路。

(2)省道,在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省级干线的公路。

(3)县道,具有全县性政治、经济意义,并经确定为县级的公路。

(4)乡道,主要为乡村生产、生活服务,并经确定为乡级的公路。

(5)专用公路,专为企业或其它单位提供运输服务的道路,如专门或主要为工矿、林区、油田、农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连接的公路。2.1.3公路的组成

(1)路基工程

路基是按照道路的平面位置、纵面线形和一定的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

基础的岩土构造物。按路基横断面形状的不同,通常可分为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路基三种形式。

图为2-1-3路基横断面形状图 1

(2)路面工程

路面是在路基之上用各种筑路材料铺筑的供汽车行驶的层状构造物,其作用是保证汽车能全天候地在道路上安全、迅速、舒适、经济的运行。路面结构一般由面层、基层、底基层与垫层组成。

图为2-1-3路面结构图 2

(3).桥涵工程

1.按桥梁总长和跨径的不同,分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和涵洞。交通部颁布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给出了桥涵的分类,具体如表1-1所示。

2.桥梁按受力体系分类,可分作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吊桥四种基本体系,其中梁式桥以受弯为主,拱式桥以受压为主,吊桥以受拉为主。2.1.4排水及防护工程交通工程设施

隧道是为公路从地层内部或水下通过而修建的结构物。排水工程是为了排除地面水及地下水而设置的排水构造物.防护工程是为了加固路基边坡、确保 7

路基稳定的结构物。

(1)安全设施。主要有标志、标线、视线诱导标、护栏、隔离栅、防眩设施、照明设施等。

(2)管理设施。主要包括控制、监视、通讯、数据采集与处理设施。

(3)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服务区、加油站、公共汽车停靠站等。

(4)收费设施。主要是指收费站等。

(5)供电设施 是为了使整个交通工程系统正常运行而设置的配套设施。(6)环保设施 主要指为减少公路交通环境污染而设计的声屏障、减噪路面、绿化工程及公路景观(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2.2公路施工的发展概况 2.2.1我国公路施工技术发展回顾

我国在公路施工技术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2000年,我国已修建有可供行驶牛车、马车的道路:在西周时期道路建设已初具规模;唐代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其间在道路结构、施工方法等方面作了许多创新;清代对道路进行了功能分级,分为官马大路、大路、小路三个等级。1908年建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公路——广西的龙州至那堪公路。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近代道路发展缓慢,30多年间仅修建公路不足8万km,其中铺有高级、次高级路面的还不到350km。虽然当时也引进了一些筑路机械,但由于配件和燃料供应困难,机械的利用率很低。到解放初期,全国仅有推土机200余台,压路机还不足百台,拌和机刚过百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公路施工技术水平也相应地得到了较快地提高。解放后不久,全国从上到下便成立了各级公路施工专业队伍,并颁布了相应的公路技术规范或规则,使公路施工及管理迅速地走上了正轨。二十世纪60~80年代初,是我国公路发展的普及阶段,这个时期共修建公路80多万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主要是渣油路面)达10万公里。这些公路以三、四级公路和等外路为主,基本上是采取发动群众和以手工操作方式为主进行施工的。因此,施工机械的发展和推广 8

应用比较缓慢。1988年10月31日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中国大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这是中国公路建设迈入现代化的新起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建设高速公路以来,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快速发展。1999年底,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258公里,仅位列世界第八;2001年底达到1.9万公里,已跃居世界第二;至2008年底,我国高速公路的通车总里程实现了6.03万公里,直逼高速公路世界第一的美国。80年代以来,我国公路施工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或修订了公路工程技术规范,建立起了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公路施工控制、检测及验收标准。

(2)机械化施工水平大大提高,各种先进的筑路机械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的施工。

(3)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4)施工的控制及检测手段日臻完善,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2.2.2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1)在公路施工方案的拟定和选择方面:将充分利用计算机及其它现代先进手段,综合考虑施工材料、机具、工期、造价等因素,进行方案比选与优化,以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在施工工艺方面:土石方爆破、稳定土、旧有沥青及水泥混凝土再生、工业废料筑路及水泥、沥青、土壤外加剂等的工艺水平将有突破性进展。3.施工机械方面:将研究使用一条龙的单机配套机械进行流水作业和多功能的联合施工机械;为实现施工机械自动化,还将使用电子装置、自控装置和激光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遥控监测。

(4)在施工检测技术方面:将研究使用能自动连续量测动、静两种荷载作用下的路基、路面弯沉仪和曲率半径仪;研究使用冲击波、超声波测定强度和弹性模量;研究使用同位素方法测定密实度和厚度,以及研究使用计算机自动动连

续量测路面抗滑性能和平整度的仪器等

(5)在施工作业方面:将大量使用预制结构,使人工构造物的施工实现标准化和工厂化。

(6)在特殊路基的处理方面:将充分应用生化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材料。

(7)各种环保和交通工程设施如声屏墙、减噪路面及绿化工程等的施工技术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8)施工技术的发展将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设计与施工的结合将更加密切。

2.3公路施工的方法与特点 施工方法:

(1)人工施工法

(2)简易机械化施工法

(3)机械化施工法

(4)爆破施工法(5)水力机械化施工法

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性质、工程数量、施工期限,以及可能获得的人力和机械设备等条件综合考虑。施工特点:

(1)公路工程属于线性工程。(2)公路工程项目构成复杂。

(3)公路工程项目规模庞大,施工过程缓慢,工作面有限,决定了其较长的工期。

(4)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大。

2.4公路施工的基本程序

施工程序是指施工单位从接受施工任务到工程竣工阶段必须遵守的工作程序。

2.4.1签订工程承包合同 1.接受施工任务的方式

(1)上级主管单位统一布置任务,安排计划下达。

(2)经主管部门同意,自行对外接受任务。

(3)参加招投标,中标而获得任务。2.接受任务的要求

(1)查证核实工程项目是否列入国家计划。

(2)必须有批准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及工程概预算文件。

2.4.2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是为拟建工程的施工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物质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现场。施工准备工作也是施工企业搞好目标管理,推行技术经济承包的依据。

2.4.3 组织施工

1.施工准备就绪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经同意即可开工。2.按施工顺序和施工组织计划中所拟定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3.组织施工应具备的文件有:

(1)设计文件。

(2)施工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3)各种定额。

(4)施工图预算。

(5)施工组织设计。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2.4.4竣工验收

(1)所有建设项目和单位工程都已按设计文件内容建成。

(2)以设计文件为依据,根据有关规定和评定质量等级进行工程验收。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噪声、生态环境、固废、环境空气四个方面,其中以噪声、生态环境最为严重。3.1噪声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多种施工作业,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铺料机、钻机、真空压力泵、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切割机、电焊机、钻孔机械等机械噪声以及运输车辆等运输噪声。根据设备的噪声源强及噪声衰减模式计算可知:一般施工噪声如筑路机械和运输车辆等,对100米以外声环境影响较小,对施工现场周围附近区域(50米以内)影响较大。道路工程建设施工工作量大,而且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区域环境有—定的影响。相对营运期而言,建设期施工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而且具有局部路段特性。3.2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动植物影响分析在取土场、堆料坪和采石场等地方,因为施工的需要,这些区域内的植物资源将会被破坏,生活在该区域内的生物死亡或者迁移,影响了该区域的生物资源;公路与通道相交或者阻碍通道时,会导致使用这些通道的动物失去原有的生活条件,迁移到别处生存下来或者死亡。有些通道虽然没有与道路相交,但也会因为施工机械的运作和施工人员的活动,使得使用这些通道的动物暂时或者永久失去这些通道,破坏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3.3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由于路线施工中高填、深挖处的坡面及取弃土场地,扰动后容易引起塌方、泥石流等现象。道路施工时,因取土和对不良地质路段的处理改变了沿线局部的地形地貌,破坏了地表植被,使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在大挖方地段,多余的土石方将产生大量弃土,由于其结构疏松,孔隙度大,极易产生水土流失。3.4扬尘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现场因风吹引起的扬尘,对大气环境及施工现场一定区域内的居民也能产生不良的影响。在风的作用下到处飞扬,影响到附近植物的生长,同时如果落

人周围的水中,会影响水质。3.5施工汽车尾气的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期对大气质量造成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机械的废气和施工材料粉尘。由于公路建设的工程量较大,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施工器械,这些机器大部分是重型机械,使用柴油发动机的占大多数,再加上施工时受天气的影响,施工机械的燃料可能燃烧得不完全都会影响到生态环境。3.6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固体废物是一种累积性污染物,当污染源消失或停止排放后,固体废物依然存在,随着项目逐步建设和投入使用,固体废物也会逐步增加,固体废弃物处置不当会造成对大气、水质和土壤的二次污染。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工程弃碴等。生活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及时清运,以减少污染。施工作业固体废物—小部分是施工场地内杂草、灌木等植物残体,土壤表层熟土等,另一大部分是数量比较多,主要包括施工中水泥、木材、包装材料等废物。对于可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废弃建材。应予以回收利用或出售;建筑垃圾、废弃土石、应运至合理指定地点进行妥善处置;这样,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卫生影响很小。

结 论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提高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和项目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而公众参与是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后评价实施过程中开展公众参与,可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真实反映项目在施工期和营运期造成的实际环境影响,并就项目提出的环保措施进行合理性、可行性的分析,从而促进公路项目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致 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回顾紧张但又充实的学习,本人在此向所有关心我的及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在本次毕业论文中,我从指导老师--------何惊宇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在此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写论文阶段,何惊宇老师几次审阅我们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没有他的指导,我们就不能较好的完成课题设计的任务。另外,我还要感谢在这几年来对我有所教导的老师,他们孜孜不倦的教诲不但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让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更教会了我做人处事的道理,在此表示感谢!

参 考 文 献

【l】国家环保局.建筑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叽1986.【2】李治平公路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分析田2001.【3】漳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江滨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5.

第三篇:环评-案例分析

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20分 共5小题)

二、选择题(20分 共10小题)

三、简答题(30分 共5小题)

四、计算题(15分 共2小题)

五、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15分 共1题)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

废气污染型:火电厂扩建项目

废水污染型:制糖厂技改项目

固废污染型:生活垃圾填埋焚烧项目

噪声和生态污染型:高速公路项目

火电厂扩建项目

题目:西北某坑口电厂现有2×135 MW燃煤发电机组,燃煤含硫率0.8%,配备电除尘器,未配脱硫和脱氮设施,烟囱高度120m,生产用水取自自备水井。燃煤由皮带输送机运输到厂内露天煤场,煤场未设置抑尘设施。电厂采用水力除灰,灰场设在煤矿沉陷区,灰水处理后排入距厂区1.5km的纳河(III类)。

拟在现有厂区预留工业用地内建设2×600 MW超临界凝气式发电机组,采用循环流化床以及五电场静电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硫效率95%),低氮燃煤技术,采用SCR脱氮,烟囱高度240m。燃煤来源和成分与现有机组相同。扩建工程小时燃煤量480t,吨煤燃烧产生烟气量6500Nm3,新建机组供水水源为纳河。

烟囱出口SO2排放浓度100mg/Nm3,NOx排放浓度168mg/Nm3。

经估算,新建工程的SO2、NO2小时地面浓度和距离列于下表中。距离烟囱30km有一国家自然保护区。

灰渣属一般工业废物II类,新建干灰场位于电场西北方向25公里,灰场长1.2公里、宽0.25公里,为山谷型灰场。灰场所在的沟谷沟长为5公里,两侧为荒坡,地势北西高、南东低,水文地质调查表明,岩土的渗透系数大于1.0×10-5厘米/秒。

本地区主导风向为ENE(东北偏东风),该区域属于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环境功能区为II类,现有监测资料表明:在其主导风下风向的3个环境敏感点的NO2日均浓度略为超过标准值。

项目所在地声环境属于2类功能区。现有电厂冷却塔和新建冷却塔均靠近北厂界,北厂界外50m有一村庄甲(人口约500人)。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值结果表明:北厂界夜间54.7dB(A),村庄甲夜间48.5dB(A)。经预测结果表明:现有电厂冷却塔和新建冷却塔对北厂界和村庄甲的噪声贡献值分别为42.8dB(A)、48.8dB(A)和42.4dB(A)、48.5dB(A)。(注: 2类功能区夜间限值为50dB(A))

(注:A-SO2的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50mg/m3,B-NO2的小时浓度二级标准为0.24mg/m3;排放的NOx全部转化为NO2)

(火电厂扩建项目参考答案)

1.指出现有工程应采取的“以新带老”环保措施。答:(1)安装烟气脱硫脱硫设施;

(2)生产用水应将地下水改为地表水或其它水源;

(3)煤场应设置抑尘设施,加强喷水管理;

(4)煤矿沉陷区的灰场应封闭并复垦;

(5)灰水经处理后回用。

2.按导则确定大气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答 :(1)S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

Pmax=0.36/0.5×100%=72%;

(2)SO2小时地面浓度D10% >5500米;

(3)N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为:

Pmax=0.21/0.24×100%=87.5%;

(4)NO2小时地面浓度D10% >5500米;

(5)按照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导则

大气环境》,应取 NO2最大小时地面浓度占标率Pmax作为判据。其Pmax>80%,且D10% >5km,故大气评价等级应为一级。

(6)大气评价范围应为:以240米高烟囱为中心,30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应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入评价范围内。

3.计算燃煤中硫生成SO2的份额。

答:(1)SO2的排放量为:

480×6500×100×10-9=0.312(t/h);

(2)硫生成SO2 的份额为:

0.312/〔480×0.8%×2×(1-95%)〕=81.3%。

4.提出防止新建灰场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及地下水监测布点。

答:(1)防治措施:在设计中要有防渗系统、集排水系统、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以及对场周边地下水的监控;应采用天然或人工材料构筑防渗层,防渗层的厚度应相当于渗透系数1.0×10-7cm/s和厚度1.5m的粘土层的防渗性能。

(2)地下水监测布点:应根据地下水流向,至少设置三口地下水质监控井,第一口设在灰场上游(对照井),第二口设在灰场下游(监视监测井),第三口设在灰场下游周边(污染扩散监测井)。

5.分析北厂界噪声和村庄甲达标情况,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答:(1)北厂界噪声达标:现有电厂冷却塔和新建冷却塔对北厂界的噪声贡献值叠加值为49.8dB(A)小于50dB(A),但接近标准值,建议采用有效的消声、减振、隔声、吸声等措施。

(2)村庄甲噪声超标:新建冷却塔对村庄甲的噪声贡献值叠加背景监测值为51.5dB(A)大于50dB(A),但程度不大,建议采用远离敏感目标,有效的消声、减振、隔声、吸声措施,设置绿化带等。6.列出该工程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因子。答: SO2、NO2、烟尘。

7.为进一步预测大气环境影响,应采用何种预测模式?需要什么气象观测资料?

答: 应采用烟团扩散型系统模式。需要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常规高空气象探测资料,近五年 内连续三年的逐日、逐次气象资料。

8.根据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火力发电锅炉NOx排放限值为100mg/Nm3。拟定SCR脱氮效率80%),需要提高到多少才可以做到达标排放?

答:(1)SCR脱氮前的NOx 浓度为:

167÷(1-80%)=835(mg/Nm3);

(2)做到达标排放的SCR脱氮效率为:

(835-100)÷835×100%=88%。

9.本扩建项目大气环境影响是否可行?如不可行,说明理由并请提出有关措施与建议。

答: 不可行。由于NOx不能做到达标排放,而且3个环境敏感点的NO2日均浓度略为超过标准值,最终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关措施与建议如下:

(1)提出具体可行的NOx区域平衡方案或削减措施,确保区域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和总量控制管理要求;

(2)优化调整污染源的排放强度与排放高度;

(3)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优化调整污染防治措施,确保NOx达标排放,使最终环境影响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4)提出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明确总量控制指标的来源。

10.本项目大气监测期间主导风向为ENE,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至少应布设几个点?给出具体点位。

答:至少应布设12个点。具体点位是:以主导风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共8个),3个环境敏感点,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

11.说明现有工程可采取的NOx污染控制措施。答:(1)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CFB);

(2)低NOx燃烧技术:空气及燃料分级燃烧和烟气再循环技术(低氮燃烧器);(3)炉内喷射脱除NOx技术:喷水、喷射二次燃料和喷氨;(4)烟气脱除NOx:SCR,SNCR,SCR-SNCR;(5)烟囱高空稀释法:增加烟囱高度。

12.提出对本项目烟囱的环境监控措施。

答:应配备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在线连续监测装置,并与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联网。

13.指出本项目的环境风险问题。

答:脱氮设施所用还原剂氨泄漏对大气环境(尤其是环境敏感点)的污染风险。

(制糖厂技改项目)

题目:某制糖企业位于规划的工业区(周围为农田),拟通过技改项目使现有日榨甘蔗6000t规模扩建到10000t规模。利用企业现有厂址进行技改、扩建。技改后增加1台75t/h锅炉,废气及烟尘、二氧化硫将有所增加;结合“以新带老”措施,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用无滤布真空吸滤机消除洗滤布水的产生,废水及水污染物将减少,技改后的全厂水平衡图如下。废水污染物主要是COD、BOD5、NH3-N、SS。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执行二级标准,现状空气质量达标;A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25m3/s。水环境功能执行III类水质标准。

现状河流水环境质量不能满足III类水质标准要求,主要超标指标为DO、BOD5、COD。企业废水排放口下游10km有一集中式饮用水源取水口,由取水口至上游5km河段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上边界距取水口550m)。

(制糖厂技改项目参考答案)

1.根据给出的水平衡图,计算技改后全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水的循环利用率、污水回用率。答:(1)全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

(10374+10)/(10374+10+691)=93.76%。

(2)全厂水的循环利用率为:

10374/(10374+691)=93.75%。

(3)全厂污水回用率为:

10/(10+522+100)=1.58%。

2.在水平衡图中,污水处理厂排水的COD 浓度限值为100mg/L,清净下水COD浓度为50mg/L,年操作小时为8000小时,计算COD排放总量。答:COD排放总量为:(100×100+522×50)×8000×10-6=288.8(t/a)。

3.在“工程分析”中,对现有工程应分析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应分析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污染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措施等内容。

4.鉴于河流A的环境敏感性,提出本项目污水及污染物减排的措施或方案。答:(1)清净下水(循环排污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设备冲洗和现有装置,或回用于卫生间冲洗、绿化用水、景观用水;

(2)污水处理厂排水再进一步深度处理后用于工业循环冷却补充水,或用于农田灌溉;

(3)污水处理厂排水应考虑送园区污水处理厂。

5.确定评价范围为排放口上游100m至排放口下游15km,为评价该项目实施前后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在评价范围内至少应在什么位置布设几个监测断面? 答:在评价范围内以下位置至少应布设5个监测断面:

(1)排污口上游100m;

(2)排污口处;

(3)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上边界各1个断面(共2个

断面);

(4)排污口下游15km(出境断面)。

6.已知河流充分混合过渡段长度为8km,预测废水排放对二级水源保护区以及取水口的影响应选择哪种水质模型(不要求写出具体公式)? 答:(1)预测废水排放对二级水源保护区的影响应选择河流二维稳态衰减水质模型;

(2)预测废水排放对取水口的影响应选择河流一维稳态衰减水质模型和S-P模型。

7.在水质影响预测时,应给出哪些预测关心点处的水质预测结果? 答: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上边界和取水口。

(生活垃圾填埋焚烧项目)

题目:某市现有一座处理能力600t/d的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距市区l0km处的一条自然冲沟内,场址及防渗措施均符合相关要求。现有工程组成包括填埋区、填埋气体导排系统、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以及敞开式调节池等。渗滤液产生量约85m3/d,直接由密闭罐车送距填埋场3km、处理能力为4.0×104m3/d的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填埋场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附近的一小河。

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拟新建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待其运行后,生活垃圾填埋场后即封场。

(生活垃圾填埋焚烧项目参考答案)

1.简要说明现有垃圾填埋场存在的环境问题。答:(1)释放气体未被利用,也未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2)未设污水处理装置,渗滤液直接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不符合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3)敞开式调节池易产生无组织排放恶臭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4)少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附近的一小河,将对其产生水质污染影响。

该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处理能力为1000t/d,建设内容包括两座焚烧炉、2×22t/h余热锅炉和2×6MW发电机组。拟掺烧一部分常规燃料。设垃圾卸料、输送、分选、贮存、焚烧、发电、飞灰固化和危险废物暂存等单元,配套建设垃圾渗滤液收集池、处理系统和事故收集池。垃圾焚烧发电厂距现有垃圾填埋场2.5km,不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

厂址约1km内有若干村庄和新建房地产项目,其下风向有大片农田和蔬菜地,并处于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附近部分村民和群众表示强烈反对。

2、简述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应采取的环境管理措施。答:(1)编制封场计划报请当地环保管理部门批准;

(2)封场后对渣场固废固结状况、抗压性进行检测;

(3)建立封场标识,封场后对地表维护,继续收集和处理填埋气体和渗滤液,检查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

(4)对渣场下游地下水继续进行监测,一旦发现有污染地下水的情况,就必须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3.垃圾焚烧发电厂的2座焚烧炉如何选型,如何控制掺烧燃料?

答:应采用流化床焚烧炉;并且其掺烧常规燃料质量应控制在入炉总量的20%以下;如采用其他焚烧炉不得掺烧煤炭。必须配备垃圾与原煤给料记录装置。

4.给出垃圾焚烧发电厂恶臭和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答:(1)恶臭防治措施:垃圾卸料、垃圾输送系统及垃圾贮存池等采用密闭设计,垃圾贮存池和垃圾输送系统采用负压运行方式,垃圾渗滤液处理构筑物须加盖密封处理。在非正常工况下,须采取有效的除臭措施。

(2)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对垃圾贮存坑和事故收集池底部及四壁采取防止垃圾渗滤液渗漏的措施。

5.若要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监测哪些污染物?

答:(1)常规污染物: SO2、NO2、TSP、PM10、CO;

(2)特征污染物:二噁英、HCL、硫化氢、氨、臭气浓度、Hg、Cd、Pb。

6、给出公众参与的对象和方式。答:(1)公众参与的对象应包括受影响的公众代表、专家、技术人员、基层政府组织及相关受益公众的代表。

(2)应增加公众参与的透明度,适当组织座谈会、交流会使公众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应对公众意见进行归纳分析,对持不同意见的公众进行及时的沟通,反馈建设单位提出改进意见,最终对公众意见的采纳与否提出意见。

7.简要说明全过程控制二噁英的产生和排放措施。答:(1)分选减量化:选出含氯的危险废物和塑料等,从源头尽量减少二噁英的生成物质。

(2)焚烧工况控制:烟气温度保证达850℃以上,烟气停留时间达2s以上,尽量避免二噁英的生成。

(3)烟气处理:用活性炭捕获烟气中的二噁英,减少二噁英的排放。

(4)烟气自动连续监测:对二噁英的辅助判别措施提出要求,监控二噁英的最终排放。

8.指出本项目主要的环境风险问题。答:(1)二噁英和恶臭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环境风险影响;

(2)防渗层破裂后渗滤液下渗对地下水的环境风险影响。

9.如何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安全距离? 答:本项目环境防护距离不得小于300米。根据正常工况下产生恶臭污染物(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等)无组织排放源强计算的结果并适当考虑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提出合理的环境防护距离,作为项目与周围居民区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控制间距,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高速公路项目)

题干:某省拟建设4车道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全长190km,设计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全线共设计特大与大桥35座,其中跨河桥多处并多处伴行河流,隧道22座,互通式立交5处,服务区1处。永久占用林地130km2。全线土石方总量220×104m3。拆迁建筑物1.8×104m2,全线设置取土场8处,弃土(渣)场22处,项目总投资66亿元。

该公路经过地区气候温和,多年年平均降雨量550mm。公路沿线多数路段地处山岭重丘区,相对高差300-1000m。拟建公路沿线经过2个林场,林地植被覆盖率50-60%,且以人工林为主。沿线经过多个农田灌溉设施。

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分布有声环境敏感点58个;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分布有声环境敏感点39个;声环境敏感点类型有集镇、村庄、学校、医院。

道路红线距A中学围墙120m,距B小学围墙30m,两学校均有3层教学楼面向公路,其声环境现状达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高速公路达到设计车流量时,预测A中学教学楼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2dB(A)、56dB(A),B小学教学楼的预测等效声级昼夜分别为68 dB(A)、63 dB(A)。

(高速公路项目参考答案)

1.确定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说明理由。答:一级评价。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A中学和B小学噪声级增高量 5~10dB以上,不能满足其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且沿线村庄较多涉及人口多,按照声影响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评价等级应确定为一级。

2.分别说明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噪声评价范围。答: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噪声评价范围应分别取道路路中心线两侧300m、200m范围。由于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分布有声环境敏感点,施工期为流动声源,对敏感点有显著影响,评价范围应延伸至环境敏感点;而运营期为固定线源且随距离衰减,仅对距离近的敏感点有一定影响。

3.在预测营运中期时对各声环境敏感点的噪声影响时,需要的主要技术资料有哪些? 答:(1)工程技术资料:路段、结构、坡度、路面材料、标高、地面材料、交叉口、道桥数量。

(2)车流情况:分段给出昼间和夜间各类型车辆的平均车流量,车速。

(3)环境状况:公路至预测点之间的距离、地面类型,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障碍物,地形高差等。

(4)敏感点参数:敏感点名称、类型、所在路段、桩号(里程)和路基的相对高差、人口数量及沿线分布情况、建筑物的朝向、层数、现状噪声,采用的评价标准。

4.给出对B小学的噪声影响预测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答:(1)针对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预测评价B小学按标准要求预测声级的达标及超标状况;

(2)针对B小学影响范围绘制噪声等声级线图,明确合理的噪声控制距离和规划控制要求;

(3)结合工程选线和建设方案布局,评述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

(4)对提出的各种噪声防治措施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在多方案比选后规定应采取的措施并说明措施降噪效果。

5.提出对B小学可行的噪声防治措施。答:(1)合理规划布局:尽可能避绕;或明确B小学与高速公路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或采取整体搬迁。

(2)噪声源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低路堑等道路形式,并采用低噪声路面技术和材料。

(3)传声途径噪声削减:考虑设置绿化带等作为隔声屏障。

(4)敏感建筑物噪声防护:采取隔声门窗、通风消声窗等。

(5)加强交通噪声管理:采取限鸣(含禁鸣)、限速等措施,合理控制道路交通参数(车流量、车速)。

(高速公路项目生态评价)

1.确定本项目的生态评价等级和范围并说明理由。

答:二级评价,评价范围一般为路中心线两侧500m范围,2个林场以其可能影响区域作为评价范围。

由于生态影响区域为一般区域,工程占地>20km2,长度>100km,按导则判据为二级。本项目生态影响主要是直接影响,一般情况影响区域为路中心线两侧500m范围,具体生态因子以其可能影响区域作为评价范围。

2.说明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突出的环境问题各是什么。答:(1)本项目施工期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1)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灾害问题;

2)生态环境的林地植被影响及可能对重要物种的影响问题; 3)取土场、弃渣场等非永久占地的复垦与生态恢复(植被重建); 4)水土流失问题;

5)扬尘和噪声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问题。

第四篇:水利水电工程-环评案例总结

水利水电案例:

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

名词解释:

1. 引水式电站:是利用人工水渠,将水流引到较远的与下游河道有较大落差的地方,在那里修建电站,利用水流落差发电。其特点是河床上没有大坝,适合于在不具备筑坝条件的河段上建设小型水电站。但由于没有大坝,不能蓄水,也称泾流电站,发电量不好调节,只能有多少水就发多少电。优点是投资少,一般在山地河流落差大的地方比较多。2. 回水区:大坝建成以后,由于防汛和发电等的需要,必然要阻挡一部分的江水向下游的流势。而江水是源源不断的向下流的,从而就使江水到达大坝后遇到阻挡而回流,也就是回水。回水会造成大坝上游的地区水位升高。回水的最末端到大坝的距离就是水库回水长度。

3. 潜育化:是指土壤长期滞水,严重缺氧,产生较多还原物质,使高价铁、锰化合物转化为低价状态,使土壤变成蓝灰色或青灰色的现象。

一、工程分析生态影响的重点内容

1. 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包括大坝、灌溉引渠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重大工程;

2. 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即工程建设、库区及回水段对天然林和农田的大量征占和淹没;

3. 产生间接和累积影响的工程行为,即工程营运导致的坝下减脱水对原河流水文情势及洄游性鱼类的影响;

4. 移民安置区建设的生态影响。

二、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调水工程评价范围:调出区、调入区、输水管线沿线、供水区、引起水文变化的区域

三、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1.2.3.4.5.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着生生物、低栖动物和沉水植物或挺水植物种类; 重要的鱼类及其他经济水生动物的种类; 是否有洄游生物,包括鱼虾蟹; 水生生物的生物量;

水生生物生境条件,包括水文情势、水质等。

四、施工期的重点评价内容

1.施工以及施工人员进驻和水文改变引发的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迁移或灭绝; 2.区域环境中绿地数量和空间分布的改变导致绿地调控环境质量的能力而改变; 3.人员和设备的活动改变土地的生产能力; 4.施工影响自然和人文遗迹地以及人群健康。

五、生态环境调查除一般需要外,需重点注意哪些问题调查

1.既有工程造成的生态问题及其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和效果、陆生与水生生态系统的变化等;

2.坝下河段各类用水对象的用水现状与发展需求,包括生态与环境用水;坝下河段取水口环境现状;

3.库周消落带的生态景观影响;

4.库岸稳定、库周浸没、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问题; 5.移民安置区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

6.库区和下游河段的水域生境及水生生物和鱼类资源的影响。

六、运行期重点评价内容

1.项目运行而引起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2.景观生态环境质量问题;

3.移民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4.水文长期改变而引发的上下游生物种群生存问题以及中下游发生的河道断流; 5.水文变化以及上下游盐渍化、潜育化、湿地化、两岸地形地貌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 6.钉螺转移等问题。

生态影响因素。库区淹没、泥沙淤积、下游河道减脱水带来的水生生态系统变化、大坝对水生生物的阻隔、鱼类的“三场”破坏、低温水下泄、库区消落带景观;

水环境影响因素。河流上下游水文情势变化,库区水体富营养化、下游河段各类用水对象、电站维修事故排污等。

地质环境与河道稳定影响因素。水土流失与库岸稳定、下泄水量对下游河道的冲淤等。移民安置及其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开垦土地的生态破坏与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排污。

七、施工对生态的影响以及应采取哪些措施

1.植被破坏、土壤扰动与破坏、水土流失,对野生动物也有不利的干扰影响;

措施:合理选址,避开植被丰富区;控制施工临时用地,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弃土及时运走,但不能弃置在河道内,在弃土场采取设置挡墙、导排水沟、绿化等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植被临时被毁区在工程结束时及时予以恢复。

八、建库是否会影响坝址上游河段的稀释自净能力和工农业排水?

水库建设及蓄水运行后,会影响坝址上游河段的稀释自净能力和工农业排水。

1.由于库区河段水流变缓,对水污染物的迁移、输送作用减缓,稀释自净能力降低,容易产生坝址上游河段工农业排水口附近水域的水质污染影响;

2.由于库区河段的水域及水体规模增加,流速变缓,对水污染物的澄清作用明显,水库运行近期对库区水质有一定净化作用。但随着水库运行时间的增长,沉降于库底污染物的累积影响作用可能会形成次生污染源,进而影响库区水质,导致库区水体的富营养化。

九、工程建设主要不利生态影响

1.水库淹没生态损失与库岸稳定性影响; 2.大坝阻隔影响,特别是对洄游鱼类的影响; 3.减脱水段的生态系统改变的影响; 4.移民安置生态破坏影响;

5.对下游洪泛区湿地萎缩、农田灌溉用水量及低温水灌溉造成的减产影响、旅游胜地对水的需求影响、鱼类产卵场生境条件改变的影响。

十、工程对上游农业的影响

1.淹没造成农田面积的大量损失,农田及移民区污染物大量进入水库,造成库区水质污染; 2.农灌用水与城镇供水产生矛盾,需要进一步协调;

3.取水口在库区取深层低温冷水灌溉对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

十一、工程对下游河段的主要生态影响

1.对水生生物及鱼类的阻隔影响。由于在河上建设大坝,造成河道生境切割,产生阻隔影响。

2.坝下河段的水文情势变化与减脱水影响。由于库区蓄水以及引水灌溉、城市供水,导致坝下河段水量减少甚至局部河段断流,天然水文情势明显改变。

3.水生生物生境及鱼类“三场”的变化影响。由于坝下河段天然水文情势的改变,造成水生生物的生境发生变化,如鱼类“三场”将受到不利影响或破坏。4.灌溉回归水的水质污染影响。5.城市新区排水的水质污染影响。

十二、工程对两岸农田的不利影响途径与减缓措施

不利影响:

1.坝上原河道两岸原有农田被库区蓄水淹没;

2.坝下河道两岸农田会由于水库蓄水而导致农灌用水不足,另外日调节水电站日内水位变幅大,影响农业灌溉;

3.处于库区及上游区域的农田容易发生潜育化,而处于坝下区域的农田容易盐渍化; 减缓措施:

1.由于库区有城镇取排水口,为保护库区水质,应对库区农田退水严格控制,尽量排至坝下河道;

2.保障一定的下泄流量,满足农灌用水;

3.对造成的农田损失进行补偿,对失地农民进行经济补偿,并进行异地开垦。

十三、生态用水需考虑哪些因素

1.坝下工农业生产及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水量;

2.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防止河床水位过低影响水生生物生长; 3.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 4.水面蒸散量;

5.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航运、景观河水上娱乐环境水量; 6.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量; 7.河口地区生物的需水量和防止咸潮入侵的基本水量等。

十四、拟建水库坝下河段的最小基流水量

1.维护坝下河段水质所需的河道稀释净化环境用水需求;

2.坝下河段的河道内生态用水需求,维持水生态系统基本结构与功能以及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生存的基本用水需求等;

3.维持沿河附近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水量需求;

4.坝下河道外的生态用水需求,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 5.坝下河段景观用水需求。

十五、评价等级

对于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的情况,评价等级应上调一级。

十六、天然次生林和耕地现状调查应主要调查哪些内容:

1. 天然次生林的组成及是否有国家或地方保护的珍稀植物种类并附名录,调查天然次生林的结构,通过样方调查,确定不同植物种类的重要值并明确其类型; 2. 通过样方实测或遥感,确定天然次生林的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 3. 天然次生林中的野生动物情况,给出受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4. 调查耕地的面积、分布、坡度、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当地主要农作物及其产量,明确是否涉及基本农田;

5. 调查耕地的水土流失情况。

十七、库区回水区的环境问题

1.回水淹没造成农田损失及移民;

2.蓄水初期水质恶化,影响城市供水水质;库岸受到冲蚀,稳定性受到威胁; 3.由于水量及水温等水文情势发生变化,鱼类饵料生物种群类型与结构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4.鱼类资源及种群结构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原急流性鱼类不适宜在库区生活,而静水性鱼类可在库区生活。

十八、库区消落带的形成及生态影响

消落带是指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使库区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区域。大坝建成,水库完工后,为保证发电需要,库区冬季正常蓄水水位较高,而夏季为防洪,水位下降。这期间水位落差暴露出的土地即为消落带。生态问题有:

(1)生态系统发生重大变化。蓄水前良好的陆生生态系统变成水生或半水生系统,而反复的水淹与出露,使消落带原有植被难以成活而退化,成为江岸带中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带;

(2)水环境污染。水位下降后,河道内沉淀的各种污染物将滞留在消落带上,在高温下易产生异臭、滋生病菌、寄生虫和蚊蝇或导致流行病发生。更严重的是,累年冬夏两季蓄退水位,前一年沉淀在消落带内的污染物,又将成为第二年水质污染源,周而复始,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3)生态屏障消失。消落带植被淹没消失,库区失去了一道生态屏障,消落区形成之前,库区两岸的植被不仅具有水土保持功能,而且对来自库岸的污染,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起到一定的拦截和过滤功能,地表径流携带的氮磷等相当一部分被植被消化吸收,防止进入库区水体,而消落区形成后,这些功能将基本丧失,更多的污染物将进入水体,导致库区富营养化程度日趋加重。

(4)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由于库区长时间在水中,库岸山体吃水比重加大,而当夏天水位下降时,坡度较大的山体就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等。

(5)影响库区的旅游景观,浸泡的泥土不易排水,污染伴着垃圾、杂草,造成景观破坏。

十九、库区消落带:形成及容易导致环境污染、景观影响等问题。

二十、引水隧洞工程涉及的主要环境问题

1. 隧道施工排疏水引起的地下水径流或流场变化; 2. 隧洞顶部区域农作物、植被及植物生长受影响问题; 3. 隧道弃渣处置环境影响问题;

4. 隧道施工可能导致的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及其环境影响问题; 5. 隧洞洞口结构、形式与周边景观的协调问题;

6. 隧洞施工引起的噪声与扬尘污染影响以及生产生活污水排放的污染问题。

二十一、工程弃渣方案的环境合理性

1. 弃渣场设置在下游河滩地上不合理,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要求,既会影响行洪,也不安全;

2. 设置在荒沟里比较合理。荒沟、山谷做弃渣场是比较常用的,通过设置拦渣坝并采取防洪排水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能够满足环保要求。

二十二、工程实施对河流下游的主要影响

1. 造成坝下减脱水,导致坝下河段水文情势改变,进而对各类用水产生影响;

2. 减脱水河段环境的变化,会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减脱水段的鱼类“三场”将受到破坏;

3. 如果不能保障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影响下游河道及两岸植被的生态用水,造成下游区域沙化、荒漠化趋势进一步严重,流动沙丘数量和面积增加;

4. 坝下河段河床冲淤变化情况。库区冲淤下泄高含沙量水流容易导致下游河道局部泥沙淤积;库区下泄清水又容易导致河床与两岸受到清水冲蚀影响,进而导致河岸安全影响。

二十三、库区水环境影响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1. 库区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入库支流河水总氮、总磷浓度较高,在综合其他因素的作用下,如库周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库区清理不当等,容易产生库区水体富营养化; 2. 水质影响问题。施工期管理不当废水排放可能会造成水质污染,库区清理不当也会带来库区水质污染隐患,营运期还会有面源污染的影响,而本工程具有供水功能,需特别关注库区水质保护问题。

3. 库区消落带影响。本工程具有防洪功能,库区消落带的形成容易导致环境污染、景观影响等问题。

4. 下泄低温水影响问题。由于本工程水库具有多年调节性能,可能存在库区低温水下泄影响下游河段水生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农灌取水及低温水灌溉影响农作物等问题。下泄低温水对鱼类生活及其孵育会造成突出不利影响:

1)水温变冷,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和水化学成分将发生变化,影响鱼类和饵料生物的衍生,致使鱼类区系组成发生变化;

2)下泄低温水将使鱼类产卵季节推迟、影响鱼卵孵化甚至造成不产卵; 3)下泄低温水会降低鱼类新陈代谢能力,致使鱼生长缓慢;

4)水温低、饵料生物生长缓慢,将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育肥和越冬; 5)低温水还会对农作物产生“冷害”影响,造成减产甚至绝产。

措施:采取分层取水、合理利用水库调度运行方式、宽浅式过水断面的灌溉渠道、“田间调温”等措施。

5. 下泄水流的气体过饱和影响。在大坝泄洪时,周边空气与泄流水体充分掺混,容易产生下泄水流的气体过饱和,进而影响下游的水生生物、特别是对鱼类的伤害影响。

6. 库区鱼类产卵场受淹没影响的问题。由于受库区回水顶托的影响,库尾两处受保护鱼类产卵场的水深加大、水文情势改变,会影响鱼类的产卵和孵化。二

十四、陆生植物保护措施

1. 施工期合理布置作业场所,进一步优化各类临时占地,严格控制占地面积,减少对植物的破坏;

2. 对临时征占的灌草地,在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植被;

3. 对工程永久征占的灌草地,在施工建设前,剥离土壤层并保护好用于工程取土场、弃土渣场或其他受破坏区域的土地整治与植被恢复;

4. 对库区蓄水将淹没的古树名木予以移植,移植后挂牌保护或建立保护区; 5. 进一步优化移民安置区,控制陡坡开垦,尽最大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6. 对受工程影响区域采取切实的水土保持措施;

7. 对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尽量避免人为干扰和植被破坏,必要时取必要的拦挡等措施,防止地质灾害发生破坏植被。

二十五、大坝上游陆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1. 调查上游陆域大坝蓄水淹没区及影响范围内涉及的物种、种群和生态系统;

2. 重点调查陆域范围内有无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和特有种,天然的经济物种及自然保护区等。如涉及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生物、珍稀濒危生物和地方特有物种时,应逐个或逐类调查说明其类型、分布、保护级别、保护状况和保护要求等; 3. 植被调查可设置样方,调查植被组成、分层现象、优势种、频率、密度、生物量等指标; 4. 动物调查,应调查动物种类、分布、食源、水源、庇护所、繁殖所及领地范围、生理生殖特性、移动迁徙等活动规律;

5. 调查陆生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和演变过程; 6. 调查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

二十六、对上游陆生野生动物有哪些影响

1. 施工期大量的施工人员活动和施工机械噪声干扰,以及库区拆迁、清理等,原来两岸活动的野生动物受到惊扰而发生逃逸;

2. 工程运营期,由于水库蓄水及水面积的扩大将造成野生动物生境的淹没、库区水面对野生动物跨河形成阻隔影响,会缩小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及活动范围,进而影响其种群及数量。

二十七、水库大坝对鱼类的影响

1.水库大坝的建设,会对鱼类产生阻隔影响,库区河段由于水库淹没可能影响鱼类的产卵场,进而对鱼类的繁殖、生存及栖息产生不利影响;水库运行期间,改变了库区与坝下脱减水河段的天然水文情势及环境水文条件,使影响河段水域生境、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组成与数量以及鱼类的“三场”,进而对鱼类的繁殖、生存及栖息产生不利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拦河建筑物使河流水生生境片段化、阻隔鱼类的洄游通道、阻碍上下游鱼类种质的交流;库区水深、流速等水文情势的变化会造成原有水生生境的改变甚至消失,致使鱼类区系组成发生变化,特别是珍稀保护、特有鱼类物种的消失;泄流可能造成水体溶解气体过饱和,对部分鱼类特别幼鱼造成严重影响。

2.工程建设及运行期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1)充分调查和研究鱼类的生理生态特性,考虑设置过鱼通道;(2)根据河道生态及鱼类生长繁殖的要求分层放水,既保证一定的生态流量,又尽可能创造较适宜的水文水利条件;(3)设置鱼类增殖放流站。

3.水库运行期对下游河段鱼类的主要影响因素:

(1)水库大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物种和基因交流的阻隔影响;(2)水库坝下脱水河段的影响;

(3)水库运行调度导致的水文情势改变对坝下河段鱼类产卵场及其鱼类繁殖的影响;(4)水域生境变化导致水生态系统改变对坝下河段鱼类索饵场及其鱼类生存的影响;(5)水文情势改变、水域生境变化对坝下河段鱼类区系、种群、分布与数量的影响。4.大坝建成后对鱼类的产卵的影响:

(1)大坝建设有可能阻断鱼类的通道,使其不能到达产卵场;

(2)由于流量、流速、泥沙含量、水温等水文情势的变化,对鱼类产卵将产生不利影响;(3)生境的变化可能会推迟亲鱼的产卵期或不能正常孵育或使产卵后成活率降低。5.工程带来的哪些变化会对受保护鱼类产生影响?对应的保护措施?(1)大坝建设阻断了受保护鱼类的洄游通道。

(2)水库蓄水及受库区回水将影响库尾的产卵场,进而导致受保护鱼类的产卵和孵化受到不利影响;

(3)库区水文情势变化、水域生境改变,将导致库区水生生物群落与鱼类组成的变化,也会导致受保护鱼类受到不利影响;

(4)由于工程建设导致坝下河段出现减脱水,改变了其水域生境条件,影响受保护鱼类的正常栖息与洄游。

(5)针对以上问题,库区蓄水前应进行认真的清理,消除库区次生水质污染隐患;采取工程与调度措施,确保生态流量下泄,满足水生生物生存基本用水需求;建立鱼类保护区;划分禁渔区或禁渔期;采取设置过鱼设施、设置鱼类增殖站,进行人工增殖放流、营造适宜的产卵场和栖息地,如建立人工渔樵,建立鱼类栖息地及替代生境、加强渔政管理和生态监测等综合措施;防治流域水土流失和强化污染源控制,切实保护库区与下游河段的水质及其河流生态环境。

二十八、移民安置

1.针对移民安置,环评需考虑哪些环境问题?

(1)移民区搬迁遗迹的环境影响。遗留的环境问题:建筑残物、生活垃圾,特别是养殖垃圾 如不能彻底清理,对库区蓄水将造成不利影响;若原有的陡坡开垦的农田不能及时退耕还林还草,其水土流失也将影响水库水质与水位。

(2)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影响。对安置区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的影响,增加了安置区的环境与资源压力,移民安置占地及土地开发植被变化对生态的不利影响,农药、化肥面源污染,水土流失等。

(3)移民安置不当可产生的不利的环境影响:一是有可能造成移民返迁,加剧库区生态破坏;二是陡坡开垦,使水土流失加剧,甚至诱发地质灾害。(4)人体健康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二十九、运营期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

1.水库淹没,造成大量的土地、植被损失; 2.大坝对洄游性鱼类的阻隔影响;

3.库区与坝下减脱水河段水文情势改变导致的水域生境变化,对其水生态系统及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资源的不利影响;

4.水库回水对库尾城市取、排水的不利影响,农业灌溉与城市供水使用后排退水对纳污水体的水环境影响;

5.水库日调节运行导致的库区、下游河段水文情势变化(流量、水位等日内变化)对库区消落带景观、坝下河段各类用水与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 6.水土流失、诱发地质灾害。

十、大坝建成后,坝下减脱水段将发生哪些变化

1.先期河床裸露,之后水生生态逐渐向陆生生态转化; 2.原河道中鱼类及水生生物数量有可能受到大幅度的削减; 3.农田灌溉用水不足或受冷水灌溉的影响而产量减少。

十一、对水库工程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环境管理建议

1. 应主要采取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1)库区移民环保措施,库底清理环保措施;(2)库区(周)、坝下河段以及灌溉、供水使用后排退水收纳水体的水污染控制与水质保护措施;

(3)涉及珍稀保护植物的移植、引种栽培、工程防护等措施,涉及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保护,建立新的栖息地等措施;

(4)防治水土流失的护坡、拦挡、导排洪水的排水沟、导水槽等工程措施;

(5)保障洄游性鱼类正常洄游的过鱼设施,维护工程影响水域鱼类资源的人工增殖放流措施、鱼类替代生境保护措施等;

(6)下泄基流水量保障措施,解决低温水影响的措施等。2.主要环境管理建议:

(1)成立环境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办法、落实人员与经费,实施施工期的环境监理;(2)开展库区水质定期监测、生态调查,特别是针对工程对鱼类“三场”的影响及变化情况应进行调查;

(3)缓解下泄低温水影响、保障基流水量下泄的监测方案与日常管理制度;(4)制定水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5)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档案,如实记录工程建设过程及其环境影响与变化过程,环境调查成果及科学研究成果;

(6)在工程竣工后实施环保竣工验收,并在稳定运行后3-5年内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

十二、工程具有城镇供水功能,保障供水水质的环保措施

1.划分水源保护区;

2.控制流域人为开发建设活动,严禁在保护范围内建设污染型项目; 3.大力进行流域绿化,控制水土流失; 4.控制面源污染,防止库区富营养化; 5.加强库区水质监测与日常监督管理;

6.制订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污染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十三、工程建设的环境风险

1.施工期间大量施工人员聚集可能发生疫情问题;

2.营运期地质灾害问题、船舶航运发生油污泄露造成的水质污染问题以及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3.洪水季节溃坝的风险,洪水下泄的生态风险; 4.高坝大库存在诱发地震可能导致的环境风险。

3.灌溉回归水irrigation return flow灌溉水由田间、渠道排出或渗入地下并汇集到沟、渠、河道和地下含水层中,成为可再利用的水源。4.生态需水量

——下游生态需水: 1)坝下河道冲淤及下游河口湿地需水; 2)水生生物生长繁殖需水; 3)鱼类活动、生殖及其洄游需水; 4)河岸植被需水; 5)地下水补给需水。——计算模式

5.年调节水库的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兴利库容,即调节库容)不等于(应小于)水库设计供水规模,更不应该大于水库坝址断面的多年平均径流量。

6.评价等级:

7.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 8.受保护鱼类 6)。

9.移民安置:

10.生态图件、基本图件和推荐图件

11.高坝大库要考虑诱发地震导致的环境风险 12.弃渣场:

(1)占用河滩地可能影响行洪,存在水毁及水土流失隐患(2)

第五篇:环评总结

总结

时间飞逝,本人进入公司学习、工作已近1年(2012年2月10至今,期间曾返校完成论文答辩及相关毕业工作)。期间,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本人已能大致掌握编制环评的规范、技巧,亦能独立完成较简单的登记表、报告表。

回顾即将过去的1年,首先我很庆幸能在大四下半学期就能进入像**这么优秀的公司,无论在**还是**,**公司的市场份额都是比较靠前的,这说明求是是一个人才济济的公司,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也是非常适合学习的地方。此外我感觉收货颇丰,在这一年,学会了编制报告需要哪些基本资料、数据,了解该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操作及原理、产排污情况并能计算物料守恒;学会了如何运用各类环评软件,如何查阅资料、标准、方法;学会了如何跟业主、环保局、乡镇领导打交道等在学校无法学会的知识与本领。

在接下去的1年里,我将再接再厉,举一反三,多写多练,并找出其中的不足与漏洞,及时查漏补缺。此外,利用空余时间,学习例如化工类型、金属处理或其他工艺较复杂、流程步骤较多、产排污情况较隐秘的报告表、学习报告书的章节设臵、编制方法、监测标准等。期望在明年又能在今年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

预祝公司在2013年业绩再上新台阶。

最后感谢*******等老师、同事在这一年的帮助。

报告人:**

下载环评案例总结尾矿库施工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评案例总结尾矿库施工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评爱好者论坛_环境影响报告书所需资料

    环评所需资料1.有关建设项目的主要文件 ●营业执照、备案通知书 ●原环评报告及批文、竣工验收报告、排污许可证(或污水纳管证明); ●土地证、房产证; ●厂区平面布置图、车间平......

    环评案例高频考点要诀总结5篇

    环评案例高频考点要诀 一、公路桥梁对河流下游饮用水源的环保措施 (一)、要诀示例: 1、答题要点: 质:提高桥梁工程等级,确保桥梁工程质量; 撞:设臵桥梁防撞栏,减少事故对饮用水源影响......

    自己总结的环评案例水利水电

    1 水利水电类案例总结 1.1 工程分析生态影响的重点内容 (1)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包括大坝、灌溉引渠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重大工程; (2)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

    污水处理厂环评案例

    污水处理厂环评案例 第一部分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评价要点 一、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2、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区域地理位置图; 3、项......

    环评评价影响制度[五篇范文]

    浅谈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摘要: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于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活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法律保障作用。......

    水库环评报告书水电梯级开发环境影响简析

    第十四章梯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简析 14.1 引言 该项目为七都溪六级水电开发规划中的的第六梯级水库电站。该项目所在流域水电梯级开发可使七都溪的水能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

    环评工程师案例分析--公路

    一、滇东南地区某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全长62.05km,其中山岭区长18.9km,设计行程速度60km/h,路基宽22. 5m;重丘区43.15 km,设计行程速度80km/h,路基宽24.5m。主要工程数量如下;土方......

    环评案例91分学习经验

    在这里首先感谢环评爱好者论坛对我考试以及实际工作的帮助,这个论坛里有很多的高人,本人只是一个工作在环评前线的普通工作者,这几年感受了很多环评工作、考试带来的悲悲喜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