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餐饮服务许可证申办条件
《餐饮服务许可证》新申请(或延续)办证条件
一、现场检查需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请报告书(包括投资金额、经营面积、人员数量、企业性质等单位基本情况,周围环境条件的说明,申请许可餐饮服务的具体项目);
2、法人代表/负责人资质证明、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申请人委托他人办理时必须出具授权委托书);
3、经营场所(包括仓库)产权或租赁合同;
4、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或原《餐饮服务许可证》原件及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5、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二、现场检查验收合格后需提交材料
1、《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表》
2、《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书》或《餐饮服务许可证延续申请书》;
3、餐饮服务管理组织名单;
4、各项餐饮服务管理制度一式两份(一份自存,一份交药监局)(餐饮服务卫生管理制度,岗位卫生责任制度,餐饮服务检查考核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采购索证制度,餐饮用具、容器、设备及餐具清洗消毒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餐饮服务知识培训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粗加工管理制度、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面食及凉菜制作管理制度、配餐管理制度、裱花及烧烤制作管理制度、学校食堂留样制度、餐厅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申请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还应提交食品供应商遴选制度、食品检验制度、问题食品召回和处理方案);
5、厨房平面布局图(各功能分区平面图);
6、餐饮服务配置设施情况;
7、餐饮服务知识培训证明(从业人员花名册,内容包括: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健康证号,发证日期)
8、餐饮服务场所杀虫灭鼠计划;
9、签订餐饮服务企业食品安全承诺书(一式两份);
10、以上所需提交资料全部用A4纸打印,并制作目录,装订成册。
连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连平县城东园大道88号)联系电话:4339737
第二篇:《餐饮服务许可证》申办材料
《餐饮服务许可证》申办材料
1、《餐饮服务许可证》申请书;
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证明(已从事其他经营的可提供营业执照,集体食堂提供单位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
3、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业主)的身份证明(包括企业设定法定代表人的决定或文件、工作简历、身份证明)复印件
4、符合相关规定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证明资料;
5、组织机构人员和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花名册及健康体检合格证明;
6、餐饮服务场所合法使用的有关证明(如房屋所有权证/租赁协议或其他合法有效证明等);
7、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和设备布局(含周围环境平面图、经营场所布局及加工操作功能分区平面总图、各功能专间平面图、工艺流程图,并应详细标注粗加工间、烹调间、餐具洗消间、餐厅、餐位数、原料库房、凉菜间、配餐间、裱花间、烧烤间、更衣间等场所)、卫生设施(各场所应有的冷藏、防蝇、防鼠、防尘、废弃物存放、通风等设备、设施,并准确标注各场所面积的尺寸、出入口、门窗等)、工艺流程(菜系流程、清洗消毒流程)等示意图及说明;
8、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包括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制度、食品采购索证索票及台账登记制度、库房管理制度、添加剂的贮存管理制度、场所环境卫生、设施设备卫生管理、清洗消毒管理、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制度、人员卫生管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人员培训管理、投诉管理等制度);
9、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或情况说明;
10、生活饮用水安全检测报告(自备水源或二次供水的餐饮单位提供);
11、设置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岗位及人员的证明资料(包括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简历、身份证明资料);
12、关键环节食品加工规程,具体包括食品采购、贮存、粗加工和烹调以及烧烤操作、凉菜间加工操作、备餐等操作过程中污染控制措施等规程(特大型、大型餐馆,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0人及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连锁经营餐饮服务企业的总部提供);
13、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特大型、大型餐馆,供餐人数300人以上的学校、托幼机构食堂,供餐人数500人及以上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连锁经营餐饮服务企业的总部提供);
14、与实际产品内容相符合的标识说明样张(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提供);
15、与规模相适应的配送设备设施(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提供);
16、不属于被限定人员的说明资料(不属于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第36条、第37条规定的申请人);
17、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及委托书;
18、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
第三篇:《餐饮服务许可证》申办流程
背景概述
2009年2月底正式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确立了中国的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体制,卫生、农业、质检、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分别负责对食品生产环节、食品流通环节和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根据这部法律,自6月1日起,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取代卫生监督部门,对餐饮服务环节进行监管,并用餐饮服务许可证取代食品卫生许可证。
为做好换发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专门下发通知,要求自6月1日起,对餐饮服务经营者申请新发、变更、延续、补发许可证的,各级餐饮服务监管部门应当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同时明确,餐饮服务经营者在2009年6月1日前已经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该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继续有效,有效期届满,按有关规定换发餐饮服务许可证。
证照内容
《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期为四年,临时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有效期不超过半年。同一餐饮服务经营者在两个及以上地点或者场所从事餐饮服务活动的,应当在不同地点或场所分别办理许可证。餐饮服务经营者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后,不得转让、涂改、出借、倒卖、出租。餐饮服务者应当在就餐场所明显位置悬挂或者摆放许可证。
《餐饮服务许可证》主要内容包括:
一、名称及法人栏:应与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核准的一致。
二、地址栏:按经营场所的详细地址填写。
三、许可类型栏:
(一)餐馆(又称酒家、酒楼、酒店、饭庄等):指以饭菜(包括中餐、西餐、日餐、韩餐等)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单位,包括火锅店、烧烤店等。
1.特大型餐馆:指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3000㎡以上(不含30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1000座以上(不含1000座)的餐馆。
2.大型餐馆:指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500-3000㎡(不含500㎡,含30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250-1000座(不含250座,含1000座)的餐馆。
3.中型餐馆:指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500㎡(不含150㎡,含50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75-250座(不含75座,含250座)的餐馆。
4.小型餐馆:指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150㎡以下(含150㎡),或者就餐座位数在75人以下(含75座)以下的餐馆。
如面积与就餐座位数分属两类的,餐馆类别以其中规模较大者计。
(二)快餐店:指以集中加工配送、当场分餐食用并快速提供就餐服务为主要加工供应形式的单位。
(三)小吃店:指以点心、小吃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单位。
(四)饮品店:指以供应酒类、咖啡、茶水或者饮料为主的单位。
(五)食堂:指设于机关、学校、企业、工地等地点(场所),为供应内部职工、学生等就餐的单位。
四、许可证号格式栏: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餐证字+4位年份数+6位行政区域代码+6位行政区域发证顺序编号。许可证号中的数字如不足相应位数,应在数字前加零补足。
五、备注栏:
(一)各类餐馆:单纯经营火锅或者烧烤的,加注“单纯火锅”或者“单纯烧烤”。
(二)各类食堂:属于工地食堂、学校食堂的,加注“工地食堂”或“学校食堂”。
(三)上述经营类别中的(一)-(四)类单位:
1.供应凉菜的加注“含凉菜”,不供应的加“不含凉菜”;
2.供应自制裱花蛋糕的加注“含裱花蛋糕”,不供应的加“不含裱花蛋糕”;
3.供应生食海产品的加注“含生食海产品”,不供应的加“不含生食海产品”。办理手续
一、申请人向办证窗口提交申请资料,由窗口工作人员初审,对符合规定的进行登记,并出具事前服务登记书,告知审查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由申请人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联系,落实现场指导、审查的具体事宜。
申请资料包括:
(一)餐饮服务许可申请书。
(二)预先核准名称的证明。
(三)餐饮服务场所使用证明和设备布局、工艺流程、卫生设施等示意图。
(四)提出申请的餐饮服务经营者,其法定代表人或业主的身份证明复印件。
(五)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合格证明复印件。
(六)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七)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性文件或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注:申请资料应用A4纸打印(图纸除外),逐页加盖公章,按次序装订;提交的材料为复印件的,均应在复印件上写明“系原件复印”,并加盖单位公章。申报资料的各项内容应真实、完整、清楚,不得涂改。未取得公章的企业在提供的资料上由法定代表人签字盖章,非申请人本人前来办理的,办事人员应提供申请人委托书。
二、经现场指导、审查,持有结论为符合要求和基本符合要求的,由窗口受理,对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正的全部材料,补正后受理。
三、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对不符合规定的给予书面答复并说明理由。
小提示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自6月1日起,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取代卫生监督部门,对餐饮服务环节进行监管,同时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但是各地的情况不同,有些地区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规定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地点仍在卫生局,所以办证之前,请咨询当地相关部门,以防跑“冤枉”路。
第四篇:中小学学校食堂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
中小学学校食堂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
需提供的资料
1、法人资格证或任命文件;
2、食堂布局流程平面图;
3、设施、设备清单;
4、食堂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名单、健康证明复印件及身份证复印件;
5、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6、法人身份证复印件(村小学校长身份证复印件);
7、食堂用水情况说明及水质检验报告;
8、环保局出具的检查合格证明。
第五篇:申办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县 镇 小学
食 品 安 全 规 章 制 度
目录
一、食品采购验收查验管理
二、原料采购与索证制度
三、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
四、场所环境卫生管理
五、设备设施运行、维护和卫生管理制度
六、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七、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八、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九、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十、粗加工间管理制度
十一、烹调加工间管理制度
十二、餐厨房垃圾管理
十三、消费者投诉举报管理制度
十四、保障食品安全所需的其他管理制度
一、食品采购验收查验管理
1、确定专人负责食品采购进仓验收制度,严把好进货验收关。
2、在食品购销台帐详细登记产品名称、购销数量、产品单价和相关证件等情况。
3、进仓食品必须有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
4、须冷藏的食品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5、食品储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用品。
二、原料采购与索证制度
1、食品原、辅料必须到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并向供货方索取本批次产品合格的卫生经验报告书和供货票据。
2、坚持大宗食品原、蔬菜、辅料(米、面、油、肉类、调味品等)和食品添加剂定点采购。
3、定型包装食品的标签标识必须清楚且符合有关规定,严禁采购“三无”(无场名、场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品。
4、严禁采购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未经兽医卫生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超过保质期及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其它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食品。
三、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
1、食品添加剂必须使用国家批准的品种和在允许范围内使用。
2、采购食品添加剂要有记录并存档。
3、食品添加剂要专业负责保管,并负责告诉烹调厨师适用范围和使用量。
4、盛放食品添加剂要有专用容器和明显标志。
5、不得在食品中乱加添加剂。
6、实行食品添加剂使用责任追究制。
四、场所环境卫生管理
1、餐厅应当保持整洁,无苍蝇、无灰尘,在餐具摆台后或有学生就餐时不得清扫地面。
2、餐具摆台超过当次就餐时间后未使用的应当回收消毒保洁,保证餐具无破损。
3、学生携带的饭盒,应当符合相应食品卫生要求。
4、当发现或被告知所提供的食品确有感光性状或可疑变质时,应立即撤换该食品,并立即检查同类食品,确保安全卫生。
5、定期清理检食品,防止过期或变质的食用。
五、设备设施运行、维护和卫生管理制度
1、食品处理区应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处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应的流程合理布局设备、设施,防止在操作中产生交叉污染。
2、配备与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设施。主要设施应易于维修和清洁。
3、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加工与用餐场所(所有出入口),设臵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端设金属防鼠板,排水沟、排气、排油烟出入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防鼠金属隔栅或网罩;距地面2m高度可设臵灭蝇设施。
4、配臵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设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
5、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
6、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
7、各功能区和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操作台、刀具、砧板等工用具,应分开定位存放使用,并有明显标识。
8、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9、用于食品加工操作的设备、设施不得用作与食品加工无关的用途。
六、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或专用区域,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洗涤剂洗、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餐饮具应首选热力方法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应至少用“一冲刷、二消毒、三冲洗”的程序进行,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清洗消毒时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
3、消毒后的餐饮具应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并符合有关消毒卫生标准。
4、清洗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专用密闭式餐饮具保洁柜(间)保存,避免再次受到污染。
5、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
6、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冲洗拖布。
7、洗刷消毒结束,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渍,泔水桶内外清洁。
8、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卫生、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9、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
七、人员卫生管理制度
1、操作间工作人员应严格注意个人卫生,严格洗手消毒,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2、认真检查食品质量,发现提供的食品可疑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立即撤换做出相应处理。
3、传递食品需用专用的食品工具,专用工具消毒后使用,定位存放。
4、操作前要打开紫外线灯进行紫外消毒30分钟,然后对配餐台进行消毒。
5、工作结束后,清理操作间卫生,配餐台无油渍、污渍、残渍,地面卫生清洁,紫外线消毒30分钟。
6、操作间按专用要求进行管理,要做到五专(专用房间、专人制作、专用工具容器,专用冷藏设施、专用洗手设施)。其他人员不可随意进出,传递食品从能够开合的食品输送窗进行
八、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
3、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
4、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5、建立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等有关信息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九、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须经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和食品卫生知识的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上岗。
2从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岗位(责任)区内卫生,随时保持整洁。个人卫生坚持做到“四勤、三不、三要、四坚持”。“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三不”:不准将非食品加工制作用品和个人生活用品带入操作场所;工作时不准戴戒指、项链、手链(镯)、耳环等饰物和涂指甲油;不准在操作场所吸烟、穿工作服进厕所及离开生产加工经营场所。“三要”:上班时要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必须全部戴于帽内;加工制作冷菜等熟食品和配餐间操作时要戴口罩;直接入口食品要用专用工具拿取。
“四坚持”:坚持卫生操作规程、坚持公用物品消毒、坚持湿式清扫、坚持漱口刷牙防口臭。
3工作时间不准吃东西、不准随地吐痰、不随便掏耳掏鼻
十、粗加工间管理制度
1、食品原料粗加工必须在粗加工间(区域)内操作,排水沟出口设臵防鼠类侵入的网眼孔径小于6毫米的金属网罩,有效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有害昆虫。
2、分设肉类、水产类、蔬菜原料加工洗涤区或池,并有明显标志。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位臵进行,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加工肉类、水产类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与蔬菜分开使用,并要有明显标志。
3、粗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和使用。
4、蔬菜类食品原料要按“一择、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彻底浸泡清洗干净,做到无泥沙、杂草、烂叶。
5、肉类、水产品类食品原料的加工要在专用加工洗涤区或池进行。肉类清洗后无血、毛、污,鱼类清洗后无鳞、鳃、内脏,活禽宰杀放血完全,去净羽毛、内脏。
6、做到刀不锈、砧板不霉,定位存放,整齐有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加工结束后及时清洁地面、水池、加工台、工用具、容器,切菜机、绞肉机等机械设备用后拆开清洗干净以备再次使用。
7、及时清除垃圾,垃圾桶每日清洗,保持内外清洁卫生。
8、不得在加工清洗食品原料的水池内清洗拖布。
十一、烹调加工间管理制度
1、加工前检查食品原料质量,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烘烤。
2、熟制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加工后的直接入口熟食要盛放在已经消过毒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和容器。
3、烹调后至食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2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放凉后再冷藏。
4、隔餐隔夜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
5、灶台、抹布随时清洗,保持清洁。不用抹布揩碗盘,滴在盘边的汤汁用消毒抹布揩擦。
6、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规定》要求,收集处理废弃油脂,及时清洗抽油烟机罩。
7、剩余食品及原料按照熟食、半成品、生食的卫生要求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
8、工作结束后,调料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十二、餐厨房垃圾管理
1、厨房内可能产生餐厨废弃物(垃圾)的场所均应设有专用的餐厨废弃物(垃圾)存放容器。
2、餐厨废弃物(垃圾)存放容器应配有盖子,以坚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成。
3、餐厨废弃物(垃圾)至少应每天清除1次,清除后的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4、餐厨废弃物(垃圾)放臵场所应防止有害昆虫的孽生,防止污染食品。
5、废弃的使用油脂应集中存放在有明显标志的容器内,定期按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使用油脂管理的规定》予以处理。
6、餐厨废弃物(垃圾)的处理应妥善,符合市政管理部门和环保部门的要求,发现违规处理餐厨废弃物(垃圾)应及时举报。
十三、消费者投诉举报管理制度
1、设立并向社会公开食品安全举报电话,食品安全管理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工作,对每起投诉举报要认真记录并及时处理。对重要案件和重大事件要立即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食品安全管理员对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督办的投诉举报,要进行查看、督促相关负责人尽快处臵,并收集汇总已调查处理的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餐饮服务单位接到的投诉,要根据内设部门职能,由内设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报告食品安全管理员。
4、对重大安全事故,由经营单位第一责任人负责牵头组织内设相关部门成立联合小组配合相关行政单位,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5、如有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进行投诉的,应做好下列工作: ①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相关部门。
②立即将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③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④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卫生、公安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⑤落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⑥配合有关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保障食品安全所需的其他管理制度
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1、每餐、每样食品必须按要求留足100g,分别盛放在已消毒的餐具中。
2、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3、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用保鲜膜密封存好(或加盖),并在外面表明留样时期、品名、餐次、留样人。
4、食品留样要立即密封、贴好标签后,必须立即存入专用留样冰箱内。
5、每餐必须做好留样记录:留样日期、食品名称,便于检查。
6、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时间到后方可倒掉。
7、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留样冰箱内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其他食品。
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制度
1、废弃油脂是指厨房在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不能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及潲水油。
2、在食品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油脂必须倒入专用潲水桶。
3、盛装废弃油脂的潲水桶,必须保持加盖,并由杂工专人负责。
4、废弃油脂盛入专用潲水桶后,潲水由定点人回收,必须作废料使用,不准再提炼食用油脂,作好逐日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