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贵州省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黔发改就业[2005]633号)
【发布单位】贵州省
【发布文号】黔发改就业[2005]633号 【发布日期】2005-07-01 【生效日期】2005-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贵州省
贵州省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黔发改就业[2005]633号)
各市、州、地发展改革委(局)、财政局,省直有关部门:
为充分发挥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作用,加强资金监督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省服务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专项资金管理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贵州省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贵州省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贵州省财政厅
二00五年七月一日
贵州省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第一条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指导意见》(黔党发[2003]10号)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有关要求,为充分发挥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省引导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全省服务业的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省引导资金是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用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补助性资金,目的是调动地方和企业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引导多渠道资金对服务业的投入。
第三条第三条 省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促进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重点支持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好的新兴服务业,以及有关服务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国家安排的服务业重点领域建设项目的投资配套。
第四条第四条 省引导资金的使用方式为补助或贴息。
第二章 项目申报和审批
第五条第五条 市(州、地)发展改革部门和省行业主管部门是使用省引导资金的申报部门(以下简称申报部门)。其中,市(州、地)、县(市、区、特区)的项目由项目法人单位向当地发展改革部门申报,地、州、市发展改革部门审核后向省发展改革委申报,需地县财政性资金配套建设的项目,由地县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级财政部门申报;省属部门管理的项目由项目法人单位向主管部门申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向省发展改革委申报。
第六条第六条 对国家安排的服务业重点领域建设项目的投资配套(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按《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执行),省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国家有关批复文件和要求,商省财政厅提出配套资金安排意见,列入省引导资金计划。
第七条第七条 省引导资金安排项目的申报和审批程序是:
1.申报部门根据省引导资金使用方向以及支持的重点领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对已经审批、核准、备案需要补助、贴息的项目,提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送省发展改革委。
2.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对上报项目进行审查,提出安排的项目名单和资金意见,列入省引导资金计划。
第八条第八条 申请省引导资金补助或贴息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或事业法人;
2.项目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地方配套资金、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已经落实,一般能在当年启动,并在1―2年内建成;
4.项目建成后,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九条第九条 申报单位上报的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及附件:
1.项目名称;
2.项目法人;
3.项目单位的基本情况;
4.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建设背景、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总投资及资金来源、生产工艺、技术水平、经济和社会效果分析、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建设目标的保障措施等;
5.资金申请理由;
6.附件: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贷款银行出具的贷款利息单。
第三章 计划下达和资金拨付
第十条第十条 省引导资金计划由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财政厅联合下达。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省引导资金计划下达后,省属项目资金由省财政厅拨付给省级主管部门;地县属项目由省财政厅将资金拨付到市(州、地)财政局。
第四章 项目、资金监督和管理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省发展改革委和省财政厅负责对省引导资金项目的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项目申报部门和承担单位要按季度将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资金到位情况等上报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省引导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滞留、挤占、截留、挪用。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等行为,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将对当年计划进行调整,并限期收回已拨付资金;情节严重的暂停所在市(州、地)下一年度申请省引导资金资格。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项目中期评估和竣工验收:省引导资金补助、贴息项目,由申报部门进行中期评估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中期评估报告和竣工验收报告等上报省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
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效益,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要求,在试行《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沪府〔2007〕1号)的基础上,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
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是由地方财政预算内安排的专项用于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补助性资金。市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亿元,获得市级引导资金支持的区(县)应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
第三条(使用范围)
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重点区域和新兴行业,促进服务业的国际化、市场化、社会化和规模化发展。主要用于如下方面:
(一)鼓励本市企业申请国家各类服务业引导资金,并提供配套资金。
(二)支持符合《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的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包括航运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会展、旅游、现代商贸、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创意产业等,对该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重点项目给予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
(三)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对重点企业给予绩效支持、贷款贴息、保险费用补贴、认证补贴及境外推广费用补贴等;支持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对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的具体支持方式,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四)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其重点项目给予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
(五)支持能提供信息、技术、人才、贸易、资金等服务支撑、完善服务业整体发展环境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其重点项目给予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
(六)支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各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对其核心区域功能、建筑及立体交通组织的前期规划论证给予适当补贴。
(七)经市政府批准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
第四条(支持方式和额度)
市级引导资金的支持,采用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方式(二者选一)。
采用无偿资助方式支持的,单个项目资金支持比例最高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或总费用的20%,金额不超过300万元。采用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的,根据项目贷款额度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法定基准利率确定。每个项目的贴息期限最高不超过2年,贴息额度不超过400万元。
第五条(申报和审批程序)
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组成评审小组,负责引导资金的申报受理、评估管理、审核批复、监督稽查等工作。评审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
市属企业和单位可直接向市行业主管部门申报,其他企业和单位可向其税务注册地的所在区县有关部门申报。申请引导资金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根据引导资金使用方向和重点支持领域,编写引导资金申请报告,于每年4月底前,送交评审小组办公室。已经安排政府资金补贴或支持的项目不予受理。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对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报送的申请材料,评审小组负责组织专家组进行专家评审,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对经评审小组审核同意的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下达引导资金投资计划至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
第六条(申请提交的材料)
申请引导资金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需要提交引导资金申请报告,主要包括:拟重点推进的项目对优化结构、提升能级、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等作用分析;拟重点推进的公共服务平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举办各类活动对完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加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其中,区县申请报告中要承诺区县财政对申请市级引导资金支持的项目,以不低于1∶1的比例给予配套。同时,需要提供以下附件:
(一)引导资金申请汇总表,主要包括:资金的主要用途、总投资额、申请引导资金数额及其他资金来源等。
(二)引导资金项目申请表,主要包括: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及性质、项目的必要性、项目外部条件落实情况、项目建设内容及目标、项目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计划进度(必须是在建或年内开工项目)、社会效益定性指标、项目资金情况等。其中,须明确申请的引导资金主要用途构成,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安装、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人员培训、技术转让、设计咨询、建设期利息等。
(三)申报单位须提供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以及项目自筹资金出资证明等。
(四)使用引导资金的重点项目必须附有关批准文件,即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的批准文件以及规划、土地、环保等部门意见。
(五)申请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规划类支持项目须提供相关支付凭证或有关合同、协议。
(六)成果或证书等其他相关文件。
第七条(使用监督和评估管理)
市财政局对经评审小组审核同意的项目,按照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凡使用引导资金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负责检查服务业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以及推进具体项目的实施、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如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评审小组反馈。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会同市审计局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引导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和稽察。
凡使用引导资金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应及时总结服务业发展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执行情况,并将上引导资金使用报告在次年2月底前送交评审小组办公室。评审小组负责对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的总结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审结果,调整下一引导资金的安排。经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在下一优先安排引导资金;对未达标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暂停其下一申请引导资金资格。
引导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凡使用引导资金的项目,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引导资金重点扶持内容不得变动。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有关纪律的行为,除按照国家规定对项目单位和有关负责人给予相关处罚外,还将作出以下处理:限期收回已拨付的引导资金;予以公示并取消项目法人和项目负责人继续申报项目的资格;暂停所在市行业主管部门或区县下一申请引导资金资格等。
第八条(附则)
本办法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执行至2012年底。《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沪府〔2007〕1号)即行废止。
第三篇: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最终版]
省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计划下达
*友情提示:项目初次申报请先完成注册!
申请材料清单
一、基本要件清单 *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
2、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 *
3、真实性承诺
二、专项要件清单
*
1、项目所在市(州)发改委申请文件(省属企业由其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文件)*
2、项目单位编制的资金申请报告
*
3、发改部门出具的项目核准或备案批复文件 *
4、税务登记证
*
5、属于备案项目的,项目单位需提交有关部门出具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评价、节能评估审查意见
*
6、相应权限的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建设用地预审意见(土地证)或项目经营场地五年以上租赁合同
7、银行出具的企业自有资金证明和金融机构出具的贷款承诺函
法定办理期限
无
承诺办理时限
报省政府批复同意后,14个工作日内办结
实施主体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定)承办机构
服务业发展处
法律法规依据
1、《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第三部分第(三)条:“规范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编制政府投资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包括预算内投资、各类专项建设基金、统借国外贷款等。”,“要针对不同的资金类型和资金运用方式,确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逐步实现政府投资的决策程序和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2、《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意见》(鄂政发[2005]12号)第三条“改革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及其附件一:《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湖北省2004年本)
3、《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发改办产业【2004】914号)第七条第三款:“各地发展改革委要认真遴选服务业发展领域的重点项目,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4、湖北省人民政府2007年第99号专题会议纪要:“省财政要加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投入,2008年全省安排服务业引导资金3000万元,以后逐年增加。”
第四篇: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沪府发〔2009〕24号 【发布日期】2009-05-05 【生效日期】2009-05-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上海市
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
(沪府发〔2009〕24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五月五日
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进一步规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资金效益,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业的投入,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要求,在试行《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沪府〔2007〕1号)的基础上,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资金来源)
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是由地方财政预算内安排的专项用于全市服务业发展的补助性资金。市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2亿元,获得市级引导资金支持的区(县)应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安排配套资金。
第三条(使用范围)
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重点区域和新兴行业,促进服务业的国际化、市场化、社会化和规模化发展。主要用于如下方面:
(一)鼓励本市企业申请国家各类服务业引导资金,并提供配套资金。
(二)支持符合《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的服务业重点领域发展,包括航运服务、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会展、旅游、现代商贸、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创意产业等,对该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重点项目给予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
(三)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对重点企业给予绩效支持、贷款贴息、保险费用补贴、认证补贴及境外推广费用补贴等;支持服务外包业务发展。对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的具体支持方式,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四)鼓励制造业企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其重点项目给予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
(五)支持能提供信息、技术、人才、贸易、资金等服务支撑、完善服务业整体发展环境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其重点项目给予适当补贴或贷款贴息。
(六)支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各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对其核心区域功能、建筑及立体交通组织的前期规划论证给予适当补贴。
(七)经市政府批准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
第四条(支持方式和额度)
市级引导资金的支持,采用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方式(二者选一)。
采用无偿资助方式支持的,单个项目资金支持比例最高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或总费用的20%,金额不超过300万元。采用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的,根据项目贷款额度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法定基准利率确定。每个项目的贴息期限最高不超过2年,贴息额度不超过400万元。
第五条(申报和审批程序)
由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组成评审小组,负责引导资金的申报受理、评估管理、审核批复、监督稽查等工作。评审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
市属企业和单位可直接向市行业主管部门申报,其他企业和单位可向其税务注册地的所在区县有关部门申报。申请引导资金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根据引导资金使用方向和重点支持领域,编写引导资金申请报告,于每年4月底前,送交评审小组办公室。已经安排政府资金补贴或支持的项目不予受理。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对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报送的申请材料,评审小组负责组织专家组进行专家评审,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对经评审小组审核同意的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下达引导资金投资计划至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
第六条(申请提交的材料)
申请引导资金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需要提交引导资金申请报告,主要包括:拟重点推进的项目对优化结构、提升能级、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等作用分析;拟重点推进的公共服务平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举办各类活动对完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加速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其中,区县申请报告中要承诺区县财政对申请市级引导资金支持的项目,以不低于1∶1的比例给予配套。同时,需要提供以下附件:
(一)引导资金申请汇总表,主要包括:资金的主要用途、总投资额、申请引导资金数额及其他资金来源等。
(二)引导资金项目申请表,主要包括: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及性质、项目的必要性、项目外部条件落实情况、项目建设内容及目标、项目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计划进度(必须是在建或年内开工项目)、社会效益定性指标、项目资金情况等。其中,须明确申请的引导资金主要用途构成,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安装、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人员培训、技术转让、设计咨询、建设期利息等。
(三)申报单位须提供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以及项目自筹资金出资证明等。
(四)使用引导资金的重点项目必须附有关批准文件,即政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的批准文件以及规划、土地、环保等部门意见。
(五)申请贴息的项目须出具项目单位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规划类支持项目须提供相关支付凭证或有关合同、协议。
(六)成果或证书等其他相关文件。
第七条(使用监督和评估管理)
市财政局对经评审小组审核同意的项目,按照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凡使用引导资金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负责检查服务业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以及推进具体项目的实施、验收等日常管理工作。如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评审小组反馈。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会同市审计局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引导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和稽察。
凡使用引导资金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有关部门,应及时总结服务业发展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执行情况,并将上引导资金使用报告在次年2月底前送交评审小组办公室。评审小组负责对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的总结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评审结果,调整下一引导资金的安排。经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在下一优先安排引导资金;对未达标的市行业主管部门和区县,暂停其下一申请引导资金资格。
引导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凡使用引导资金的项目,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引导资金重点扶持内容不得变动。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有关纪律的行为,除按照国家规定对项目单位和有关负责人给予相关处罚外,还将作出以下处理:限期收回已拨付的引导资金;予以公示并取消项目法人和项目负责人继续申报项目的资格;暂停所在市行业主管部门或区县下一申请引导资金资格等。
第八条(附则)
本办法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执行至2012年底。《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和管理试行办法》(沪府〔2007〕1号)即行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淮安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
淮安市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
办
法
(2011年10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淮政发【2010】242号)、《关于印发淮安市服务业发展提速计划的通知》(淮政发【2010】243号)和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市政府设立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引导资金”),用以引导和促进全社会对服务业的投入,壮大产业规模,优化经济结构,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为加强引导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在预算内安排2000万元作为引导资金,并视服务业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逐年递增。引导资金由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共同管理。
第三条 引导资金应当根据项目安排,遵循公开申请、科学评审、择优支持的原则,严格程序,规范操作。
第二章 工作机构与职能
第四条 市发改委具体负责引导资金管理的日常工作,会同市财政局拟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提出引导资金项目的评审论证标准、编制引导资金使用计划;提出引导资金使用方向和支持重点,受理引导资金项目申请,组织专家对申报引导资金的项目开展评审、论证工作;会同市财政局联合下达引导资金安排计划,对引导资金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
踪管理和监督,提出拨付意见,向市政府汇报引导资金使用情况。
第五条 市财政局是引导资金的监管部门,与市发改委共同拟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计划、项目评审论证标准、下达资金计划等,办理引导资金的拨付,负责引导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跟踪管理,配合市发改委做好引导资金使用情况的汇报工作。
第三章 支持范围和方式
第六条 引导资金扶持地区范围包括各县(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淮安工业园区。
第七条
引导资金围绕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需提升壮大的新兴领域,主要在以下范围内使用:
(一)省级、市级服务业重大项目;
(二)服务业集聚区公共平台建设项目和其它重大服务业公共平台项目;
(三)上级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的资金配套;
(四)符合市委、市政府要求扶持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其它重点项目。
市级财政已设立专项资金或当年享受过市财政其他专项资金支持的服务业领域和项目(国家和省要求配套的项目除外),不再重复安排引导资金。
第八条 引导资金的使用方式主要是投资补助。对符合条件的投资和经营项目给予一定资金的资助,补助额度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投资总额的30%。
第四章 项目申报
第九条 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每申报一
次,一般在每年的10月组织申报。
(一)市发改委会同市财政局通过网上发布和发文的形式,发布引导资金申报的有关事项;
(二)符合条件的项目,项目单位应根据申报要求,填写引导资金申请表,连同有关材料通过县(区)发改委、财政局或行业主管部门逐级申报;
(三)各县(区)发改委负责本区域内申报项目的扎口工作,并对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等进行审查,对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出具书面推荐意见。
第十条 引导资金支持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服务业发展规划;
(二)符合现代服务业的基本特征,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体现新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
(三)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能够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扩大市场容量和就业;
(四)申报项目符合规划要求,已完成各项前期审批手续并已开工建设。
第十一条
引导资金项目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实施项目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淮安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有健全的财务与管理体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
(三)企业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和相应的资金筹措能力。
第十二条 申报项目应提供以下材料:
(一)达到可行性研究报告深度的项目申请报告或具有资质的投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含项目建设必要性、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进度安排、资金来源、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目前进度等);
(二)有权投资主管部门的项目批复、核准或备案文件;
(三)国土资源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审批意见;
(四)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规划审批意见;
(五)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
(六)有权投资主管部门的项目能评批复;
(七)项目单位法人营业执照、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前一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和其它相关财务资料(复印件);
(八)其他所需资料。
第五章 项目审批
第十三条 市发改委受理申请后,会同市财政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筛选。在完成申报项目材料的形式审查后,对初选合格的项目,组织专家组以评审或评议方式,对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市场前景、风险性、投资概算等方面进行审查,并提出咨询意见。
第十四条 市发改委、财政局依据专家组的咨询意见,经综合平衡后,提出引导资金的扶持项目及额度安排,由市发改委、财政局联合下达扶持项目的资金安排计划。
第六章 项目和资金管理
第十五条 凡使用引导资金的项目,均纳入市发改委服务业重点项目考核,按有关要求进行管理。各县(区)发改
委或有关主管部门要协助做好引导资金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不得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不得转移、侵占或者挪用投资补助和贷款贴息资金。
第十六条 使用引导资金的项目单位应按要求通过县(区)发改委或有关主管部门分别向市发改委、市财政局报告项目建设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重大事项。
第十七条 投资项目不能按计划完成建设目标的,项目单位应及时报告情况,说明原因,提出调整建议。市发改委、财政局可视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第十八条 县(区)发改委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引导资金项目的跟踪管理,对引导资金使用效果每年要进行分析总结,并将有关情况报市发改委和财政局。市发改委、财政局负责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必要时可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评价。
第十九条 市发改委、财政局每年组织力量对引导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形成引导资金的实施评估报告,作为下引导资金安排的参考依据。
第二十条 引导资金由市财政局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于当年尚未安排的引导资金,结转下一继续安排。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和财务制度,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经费,加强经费管理和核算。引导资金、配套资金与自筹资金等实行统一预算管理和核算。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引导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弄虚作假、挤占挪用或移作它用。一旦发现将采取通报批评、停止并追回拨款、终止项目、取消申报资格等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项目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市发改委、财政局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核减、收回或停止拨付资金,并可视情节轻重提请或移交有关机关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行政或法律责任:
(一)提供虚假情况,骗取引导资金的;
(二)转移、侵占或者挪用引导资金的;
(三)擅自改变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的,特别是引导资金重点扶持内容的;
(四)无正当理由未及时建设实施或竣工完成的;
(五)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第二十四条 申报单位指令或授意项目单位提供虚假情况、骗取引导资金的,一经查实,市发改委三年之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申报单位对项目单位的资金申请报告审查不严、造成引导资金损失的,视情节轻重,在一定时期内不再受理其报送的资金申请报告。
第二十五条 有关中介机构在评估过程中弄虚作假或提出的评估意见严重失实的,市发改委、财政局可以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其承担引导资金咨询评估和审计任务资格的处罚。
第二十六条 市发改委、财政局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
(二)违反规定的程序和原则批准资金申请报告的;
(三)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市发改委、财政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