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镇公路塌方修复通车报告
x政字[2011]xx号
xxx镇人民政府
关于xxx镇xx公路连接线塌方修复申请资金的报
告
xxx农村公路管理局:
xxx镇xx公路位于xxx镇西南部,海拔205米,属于高寒山区。该公路服务于5个村,共有1188户,人口4580人,耕地面积5237亩。该路段从xx村至xx村全程23公里。今年来受“8.1”-“8.5”暴雨洪水灾害,造成xx连接17处塌方、垮方(其中:大塌垮方6处;小塌垮方11处)。据统计塌方共计1200延米长,约1800余方。
目前已造成5个村、1188户人生产生活困难,故特向贵局报告,请求拨款修复,是修复工程早日完成,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特此报告!
二0一一年八月八日
主题词: xx公路 修复 报告 xxx镇人民政府 2011年8月8日印发
共印10份
第二篇:公路塌方事故报告
关于XX高速公路某路段塌方事故报告
XX市建设委员会:
2002年X月X日,XX高速公路XX路段发生塌方事故,造成轻伤的人数XX人,现将事故发生伤亡情况作如下报告:
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是桥面上分散有XX名工人,已经浇筑了200立方的混泥土而且违章施工,按照施工程序应分两次浇筑的混泥土却一次性浇筑,所以事故原因是桥面负荷过大造成。
事故发生后的基本情况,有X名消防员,X名工地工人,X公安民警到现场进行了紧张抢救,抢救时间持续X小时。
市政总公司第一分公司
2002年X月X日
第三篇:修复公路请示(精选)
县交通局局长:
为了进一步改善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建设美丽乡村,提高生活质量,经实地勘查摸底,**乡部分乡村道路由于修建时间较长以及重型车辆行驶等原因导致路基下陷,路面坑洼不平,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交通出行,急需修复改造和新建,主要路段为:**—**6.1公里,**村(美丽乡村)主村—移民小区及环村公路4公里,**—常家1.3公里,**村、**村、**村重点损毁路段1.5公里,共计12.9公里。恳请县局给予列入修复改造和新建计划。
第四篇:公路通车主持稿
廉石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仪式
主持词
时间:2010年1月17日 上午11:00
地点:廉石公路恒兴珊瑚饲料厂路段
主持人:李启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金牛辞旧岁,啸虎迎新春。希望满怀的2010年已经向我们走来,处处一片新景象。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一件大喜事,这就是廉石公路改建工程竣工通车仪式。
首先,让我们对廉石公路的顺利通车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百忙之中来到现场的各级领导和嘉宾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廉石(廉江到石角)公路是两广主要交通要道之一,改造工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民众的热烈关注。廉石线路面大修工程全长34.24公里,路面为水泥混凝土结构,路面宽9米;从2009年10月10日起施工,至2010年1月1日路面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下面我荣幸的为大家介绍来到现场的领导和嘉宾朋友,他们是:
1、中共湛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耀光同志
2、湛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潘那生同志
3、湛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中丙同志
4、湛江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志辉同志
5、湛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麦教猛同志
6、原湛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安光同志
共 4 页 第 1 页
7、湛江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光同志
8、湛江市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德应同志
9、湛江市公路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陈华真同志
10、湛江市公路管理局党委副局长李志正同志
11、湛江市公路管理局党委副局长张振林同志
12、湛江市公路管理局纪委书记廖陆同志
13、湛江市公路管理局总工程师董剑同志
14、湛江市公路管理局副调研员冯滨同志
15、原市公路管理局副局长、现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曹 栋同志
16、中共廉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 顺同志;
17、中共廉江市委副书记、市长何 鑫同志;
18、廉江市政协主席郑炎章同志; 等四套班子领导、廉江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原廉江市人大、政协老领导以及市直有关单位、各镇、街道主要领导、社会各界嘉宾和新闻媒体记者的朋友们。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出席今天典礼的领导和嘉宾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今天的议程共有五项——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有请湛江市公路局局长 郭德应讲话!掌声欢迎!谢谢郭局长的讲话!廉石线在改造过程中,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克服了不少困难,保证廉石线的按时按质完时,改造后的廉石线是廉江一条高标准的公路,这不仅是一项政治工程,更是一项民心工程。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有请廉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智讲话!掌声欢迎!
感谢陈智书记的讲话!廉石线大修工程路面主体工程的完工,是我市公路
建设的一大喜事,对加快我市经济发展、共建美好家园将起到积极的鼓舞作用!
下面进行第三项议程:有请湛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中丙讲话!掌声欢迎!
感谢王中丙常委的讲话!廉石公路改造工程,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民众的热烈关注下、在施工单位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下,今天终于竣工通车了!
下面进行第四项议程:有请领导为“廉石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 剪彩!有请:
1.中共湛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耀光同志
2.湛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潘那生同志
3.湛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中丙同志
4.湛江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志辉同志
5.湛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麦教猛同志
6.原湛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安光同志
7.湛江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光同志
8.湛江公路局局长郭德应同志
9.中共廉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 顺同志;
10.中共廉江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鑫同志;
请以上领导为廉石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剪彩!
下面进行第五项议程:有请中共湛江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耀光同志宣布:“廉石公路改造工程正式通车”
谢谢以上领导!
在缤纷的礼花中,在轰鸣的车辆中,廉石公路竣工通车仪式圆满结束!再次感谢上级公路部门、施工单位和为廉石线大修工程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你们辛苦了!最后祝愿现场的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事业兴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第五篇:公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
论公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
摘 要:文章根据处理某隧道坍方的工程实践,论述了公路软弱围岩段隧道施工应尽早封闭成环、重视监控量测工作、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对同类围岩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隧道塌方;软弱围岩;处理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设计净空断面为14.0 m×5.0 m,曲墙复合式衬砌结构。按新奥法施工,进出口段采用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型钢支撑或超前锚杆、钢格栅拱架成洞。
隧道特点:①隧道地处丘陵地貌,山坡坡度约为10°~30°,植被较发育。中部山脊走向接近南北向,未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②隧道岩层走向与隧道轴线大角度相交,间有断裂及向斜构造分布,岩层层理、裂隙发育较全,易产生坍塌和掉块。③隧道进出口段处见风化凹槽,地层岩性为砂土状及碎块状强风化熔结凝灰岩层,厚度大、地层渗透系数大,属强过水通道,水量丰富。洞室埋深浅,大部分处于埋深小于40 m的浅埋地段。侧壁易失稳,拱部无支护时易产生坍塌。④隧道地下水主要风化层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及地下水侧向补给,水量贫乏,但隧道中部的构造断裂带位于小山谷旁,富水性较好。勘察期间对钻孔进行稳定水位恢复观测,未见涌水等地下水发育迹象,但隧道大部分穿行于粉砂岩、泥岩区,层理裂隙发育,且本隧道发育有多条断裂带,为潜在的良好透水带。2 塌方产生原因 2.1 地质因素
隧道工程属地下工程,地质情况千变万化,施工过程中受各种不可预见的地质现象及地质构造的影响巨大。公路隧道工程受多变的地质条件影响,如遇到地下水、岩溶、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岩爆、瓦斯、偏压浅埋、膨胀土等条件,使施工难度大,安全性差;而且公路隧道开挖跨度大,单洞三车道隧道开挖跨度达16 m,形状扁平,且防水要求高,加之受勘查水平及其他很多相关因素的制约,这些无疑加大了公路隧道的施工难度和塌方事故产生。
此隧道中地层岩性为砂土状及碎块状强风化熔结凝灰岩层,厚度大、地层渗透系数大,属强过水通道,水量丰富。水渗入围岩使软化系数大的岩石强度降低,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减小,导致塌方。洞室埋深浅,大部分处于埋深小于40 m的浅埋地段。塌方处地表人工采土开挖范围较大,未采取防护措施。2.2 设计因素
公路隧道工程设计方法当前主要有工程类比法、理论计算法及现场监控法等,这些方法又以工程类比法运用得最为广泛。在设计过程中若对围岩判断不准或情况不明,从而设计的支护类型与实际要求不相适应,也是导致施工中产生松驰坍塌等异常现象的原因,而且设计中的地质勘查周密详尽与否也是造成施工塌方事故产生的诱发甚至主导因素。2.3 施工因素 施工中的不规范施工也是导致塌方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公路隧道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及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加之一些建设环节的操作不规范,有的施工企业及人员对新奥法原理缺乏深入学习、认识、研究和应用,导致不规范施工现象较为普遍。2.4 认识因素
不可否认的是,“不塌方、不赚钱”的观念目前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些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甚至期盼着塌方,从而增加工程量或者设计变更以带来更大的施工利润。另一方面,“地质工作是设计人员的任务,而不是施工人员的事”这一传统观念致使减弱甚至忽略了施工过程中的地质勘测及预报工作,从而也加大了施工塌方事故产生的可能性。隧道塌方处理方法
塌方事故发生后,及时对塌方体进行处理,对塌方体表面喷一层20 cm厚的c25早强混凝土并挂网将塌方体封闭,然后进行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加固、稳定围岩。针对现场塌方的实际情况,对受塌方影响的初期衬砌裂缝地段进行加固,并及时施作二次衬砌,对塌方体进行加固处理,对地表进行封闭。3.1 开裂、侵限段落的加固处理
塌方事故直接影响初期支护拱体长达7 m~19 m,拱顶初期支护下沉变形较大,出现多条较大裂缝。为了防止塌方范围继续扩大,以及防止前端的初期衬砌支护下沉变形加大,对初期衬砌裂缝地段采取了如下加固措施:
(1)对桩号初期衬砌裂缝地段的初期支护,拱部增设径向φ50 mm×5 mm小导管,呈梅花型布臵,间距为100 cm×100 cm。施工后及时注浆以加固围岩,防止洞室周围围岩塑性区进一步扩展。通过监控量测结果可以看出小导管注浆后围岩变形减少,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先对每榀型钢拱脚底部每侧各施打向下为45°的两根3.5 m长注浆小导管锁脚,然后用工字钢做临时支撑,工字钢(或槽钢)做底梁。待钢支撑施工完毕后,设水平横向支撑形成环,工字钢用φ25钢筋纵向连接,环向间距为100 cm。工字钢按70 cm间距安装,加设楔形砼垫于喷射混凝土与型钢之间塞缝。
(3)未塌方段由于受到塌方体的影响,紧邻塌方体10 m范围内的周壁围岩发生较大变形,严重侵占了二次衬砌规定的5 cm~10 cm,最薄处只有40 cm。为了确保二衬尺寸,对侵限地段已经施工完毕的工字钢支撑进行了抽换。抽换采取间隔抽换,型钢更换后,对侵入二衬范围的喷射砼进行凿除,满足设计初支厚度后进行重新补喷,然后再进行二衬的正常施工。3.2 塌方整治总体方案
塌方体围岩结构属v级围岩,塌方体厚度为8 m~17 m,高度为36 m,塌方空腔较大。在处理、加固好未塌方段后,在做好隧道地表排水和保证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按照下列方案和工艺过程进行塌方体处理。3.2.1 加强对塌方体的监控量测 对洞周塌方范围进行定时、定位的观测,随时掌握塌方体动向,并将现场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便对围岩稳定进行分析,修正和完善抢险方案。
3.2.2 洞内塌方影响段处理
(1)对塌方体表面喷一层20 cm厚的c25早强混凝土并挂网将塌方体封闭,保持塌方体稳定。应在塌方体下部打入φ50 mm×5 mm钢花管,以利塌方体内排水工作。
(2)在塌方影响段内采用φ89 mm×6 mm 超前注浆钢花管,环向、纵向间距分别为50 cm、100 cm,扇形布臵,外插角为15°、30°、45°,长度为18 m。
(3)待塌方体注浆固结强度及超前支护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对塌方段进行开挖。严格采用双侧壁导坑,必要时加上下台阶法进行掘进,逐段清理塌方体并开挖到设计轮廓线后,随即喷射5 cm混凝土,架设22 a工字钢支撑(间距为50 cm)。并用注浆小导管锁脚(每处施做两根3.5 m长,φ50 mm×5 mm小导管),必要时可施工临时仰拱(现浇20 cm厚c20砼),钢支撑架设后应立即复喷到位。
(4)初期支护采用φ50 mm×5 mm小导管(长为5 m,外插角为60°),小导管纵、环向间距皆为1 m和挂网喷c25砼(厚30 cm),22 a工字钢支撑(间距为50 cm)。
(5)二次衬砌比原设计有较大加强,厚度按60 cm,混凝土标号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钢筋直径采用φ25 mm,间距为10 cm。(6)注浆:为了保证水泥浆液在土体中一定范围内扩散,注浆材料采用c30细粒水泥浆,注浆压力为3.0 mpa。施工时注浆量根据现场试验进行确定。注浆时先拱墙、后拱部,并采用隔孔注浆方式。注浆结束标准,注浆压力逐步升高,达到设计终压并继续注浆15 min以上,注浆量一般为20 l/min~30 l/min。
(7)初期支护完成后,仰拱紧跟施作,尽快形成初支闭合环,并要求二衬衬砌紧跟,使塌方体变形小并保证塌方体稳定。侧壁临时支护拆卸前必须对注浆过的围岩钻孔取芯,检测注浆效果,若注浆效果达不到要求,须重新补注加固。3.2.3洞顶地表处理
(1)修筑洞顶塌陷坑周边的截排水沟,以阻止地表水继续向塌方区汇集。
(2)在山体周边表面裂缝填灌c20水泥浆(上边大裂缝可用黏土填筑,表面再用水泥砂浆隔水),回填地表凹陷处并进行夯实,在其上喷一层厚20 cm的c20早强混凝土将塌方体封闭,保持地表塌方体的稳定。塌方处理的施工要求
(1)监控量测要求,先期监控频率每班监控1次,待变形基本控制住后可改为每天1次,及时向设计代表和总监办汇报监控结果。(2)遇到突发事件,立即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安全,采用3班工作制,安全员应随时注意观察围岩变化。若有突变,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同时要加快处理速度,以尽量减少裂缝发展。5 结论
在处理此隧道的塌方中,我们遇到了困难,进行了反思,总结得到以下几点经验:(1)加强在隧道施工实践中对新奥法原理的理解和实施,“设计、施工、量测、设计”是新奥法的根本所在,属动态信息管理。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按规定进行量测、科学分析、信息及时反馈,指导工程施工。尤其在?、?级的围岩施工中,该项工作显得更为重要。(2)在?、?级软弱围岩含水地段开挖施工中,应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紧支护,勤量测”的指导方针。实践证明,及时支护并初喷4 cm厚砼封闭的施工工序至关重要,可避免隧道开挖后围岩暴露过久产生风化作用而降低其强度和稳定性,使支护和围岩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工作,降低塌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公路软弱围岩段隧道施工必须早封闭成环及紧跟二次衬砌,使其与初期衬砌共同参与受力。避免初期支护被压垮,导致隧道塌方。(4)隧道塌方后,必须迅速、及时地处理现场,科学合理的制定塌方处理方案。塌方事故发生后,各方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应迅速到达塌方地点,详细勘察塌穴尺寸及塌穴稳定情况,研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检查塌方对初期支护的损坏情况和影响区域,分析塌方的主要原因和可能继续发展的趋势。在现场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处理的步骤、方法及预防对策。(5)隧道塌方后,应先待塌方体相对稳定后,对塌方体表面进行喷混凝土封闭,防止塌方体滑移,然后再加固未塌方地段,防止塌方范围扩大,最后向塌方体注浆加固为后序开挖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