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玛沁县藏文中学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一、组织领导机制
成立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对学校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加强学校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创建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落实任务。
二、宣传教育机制
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学校寄宿制管理的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重点突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和现阶段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做到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到位。
三、目标考核机制
学校自上而下签订目标考核责任书,并进一步分解、细化各项指标,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纳入年终考核计划,明确考核程序和时限。
四、强化督察机制
建立和完善督查责任制,督查通报制,使督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五、完善奖惩机制
对完成年初目标考核情况较好的科室予以奖励,对没有完成和完成情况不达标的科室予以通报,并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六、矛盾纠纷排查机制
建立健全与学生、学生家长、社会人员之间的矛盾排查,充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认真开展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维护学校稳定。
七、经费保障机制
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开支管理上来,保证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玛沁县藏文中学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共和县民族团结工作长效机制
共和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长效机制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根据《共和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规划》的安排部署,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使各阶段工作环环紧扣,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建设工作继续推进。现根据县政府办公室工作实际,制定《加强组织领导机制》等八项民族团结进步长效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机制。全体干部职工要进一步提高对创建工作重要性、长期性的认识,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要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并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经常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部署工作,全面落实创建工作措施,建立完善防范和处理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机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经常抓,主管部门具体抓,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的领导机制。我办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创建规划》和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和具体业务工作,分认真制定好实施意见,落实创建任务。建立健全创建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工作经费,确保创建工作规范有序地正常运转。
二、开展宣传教育机制。要把强化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作为开展创建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的要求,切实加大宣传力度,突出抓好思想教育,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社会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不断夯实创建的群众基础。要通过开展理论研讨、知识竞赛及宣传月、宣传周等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自治条例》,提高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形成各民族平等相待、团结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社会环境,在全县范围内营造“加强团结、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矛盾纠纷排查机制。要建立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对本地区、本部门的矛盾纠纷要坚持每季度排查一次。同时要把定期排查调处和经常性排查调处结合起来,既要针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实际问题,集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又要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形成制度,长期坚持下去。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台帐和“零报告”制度。排查工作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如实建立工作台帐,对排查出的问题不夸大、不缩小、不隐瞒,如实上报,不得瞒报、迟报、漏报。经过排查没有发现问题的,也要记录在案,并向上级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建立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凡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事件,务必于2小时内向县委、县政府和县综治委、县创建领导小组报告原因
和处理情况,以后每天报告一次或随时报告,直到矛盾全部化解。
四、搞好协同议事机制。建立联系会议制度,要定期不定期地分析研究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突出问题,协调处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要做到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要坚持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矛盾纠纷比较集中的要根据需要及时召开。每次会议必须形成会议纪要,写清排查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注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会议纪要报告同级党委、政府和综治办、创建办。
五、解决突出问题机制。解决突出问题,是确保创建取得实效、深入推进的关键。要坚持把解决突出问题贯穿于我办创建的全过程,在创建中发现问题,在创建中解决问题,要有针对性地拟定计划,落实措施,实行分类指导,着力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建格局,不断增强创建实效,提高创建整体水平。
六、树立典型示范机制。要坚持把抓先进、树典型作为推动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面发展的有效措施来抓,在巩固现有典型、扩大宣传力度的基础上,认真调研,多渠道挖掘和树立典型,打造特色,培育亮点,使先进典型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模范。
七、督促检查机制。要对我办的创建工作开展经常性督查,重点督促检查创建工作各项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深入、全面、准确地了解和反映真实情况,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分析存在问题,帮助各地区、各部门找准薄弱环节,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提出改进措施,限期予以整改,切实把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八、考核奖惩机制。按照“逐级负责、责任到人、年终兑现、奖优罚劣”的原则,制定创建工作的各项考核标准,将创建任务量化细化到目标考核指标之中,按百分比进行综合考核,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年中有检查督促,年终有总结评比。
第三篇: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发言材料
区城乡建设局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区委统战部:
近年来,区城乡建设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紧紧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以创建活动为载体、以维护民族团结为基础、以共同进步和发展为目标,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结合我局具体工作,现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城北区共有行政村38个,有回族、藏族、撒拉族等诸多少数民族。依托省、市重点项目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共实施23个村的新村建设工作,共建设安置房15019套,其中已安置入住11160套,即将安置入住679套。新村建设项目均有多民族集资入住。
2008年以来,对辖区各民族困难群众累计分配公共租赁住房5600余户,其中对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分配400余户,“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900余户,累计发放金额350余万元。
二、具体做法
(一)从制度机制层面保障少数民族群众权益。
一是平等对待各少数民族,确保少数民族居住小区安置房建设工程如期交付、按期入住。保障各民族群众平等享有安置各项权利在安置工作方面,先后制定出台《西宁市城北区新村安置房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城北区新村安置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集体土地拆迁项目各项流程,健全财务资金管理、审批等相关制度,建立拆迁资金申请、核拨、使用、结算联批联审管理制度,完善项目拆迁资金档案管理;明确房屋征收工作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流程,确保拆迁工作经费专款专用和合理支出;二是建立少数民族居住新村安置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存在的问题形成各部门联动机制;召开联席会议梳理存在的问题,召开座谈会推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安置项目,打开瓶颈解决问题;三是在房屋征收工作中,为更好解决少数民族居住地群众的房屋拆迁工作,区城乡建设局特成立临时纪检组,把征地拆迁一线作为监督执纪的主战场,加强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房屋拆迁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防控,由临时纪检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聘请其他评估公司对少数民族征收拆迁户实行复核,同时重点检查项目工作程序、补偿标准、丈量评估表、安置房源、补偿结果是否进行“信息五公开”,确保项目推进。成立房屋征拆项目工作组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四是组织工作人员到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征拆项目开展自查活动,就项目开展流程、操作、资金发放开展是否存在违规违法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形成问题清单,全面进行整改,从源头进行预防和杜绝腐败行为发生;五是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和“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涉及少数民族居住地的重大问题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均通过会议集体研究讨论决定。
(二)突出民族特色、照顾困难少数民族户。
一是在安置工作中,石头磊二期安置小区基本为回族入住,为突出少数民族特色,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小区内配套清真寺等,充分考虑和照顾少数民族群众;二是在房屋征收工作中,充分利用公租房,切实解决被征收少数民族户实际困难。房屋征收项目存在部分被征收少数民族户家庭条件较为困难,原房屋产权面积较小,但以1:1.2产权调换后可安置相对较大的房屋,改善居住环境。为保障被征收少数民族户权益,避免实施房屋征收后被征收少数民族户过渡难情况发生,针对家庭困难且选择货币补偿的少数民族被征收户,提供公租房解决其住房问题。三是依法依规维护少数民族同胞的合法权益,解决困难群体的所急所想,促进社会稳定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区城乡建设局将继续对辖区各民族住房困难群体进行保障,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好基础。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继续深入贯彻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和市委当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利用微博、微信,集中学习将民族团结理论政策方针落到实处,继续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水平。
(二)持续提高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意识,在具体工作中涉及少数民族群众,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群众的习俗,营造民族团结氛围,使各民族群众通过我局的安置、征收、公租房等的具体工作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体会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城北区城乡建设局
2021年7月8日
第四篇: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名词解释
(一展板)
尼勒克县84字民族团结乡(村)规民约
“互学习提素质、互尊重睦邻里”,“遇喜事要祝贺、遇丧事要慰问”,“逢节日要走动、多交流要交心”,“有意见不吵架、有矛盾不动手”,“性平和不极端、心善良不作恶”,“知风俗明事理、讲大局能包容”,“有纠纷找司法、有困难要帮助”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进”活动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进乡(镇)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大工程”
一、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程;
二、民族团结“细胞工程”;
三、现代文化引领工程;
四、发展富民工程;
五、民心满意工程;
六、平安塔城建设工程;
七、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第五篇: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管理机制
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管理机制
今年,喀拉玛盖镇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干部职工和睦共处、团结协作、建立起良好合作关系,促我镇快速发展。
一是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全镇干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平时有监督,年终有考核,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全体干部职工思想教育的范畴。
二是以四个认同教育为抓点,让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要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
三是以“双语”教育为契机,解决全局不同民族交流的障碍,推动民族团结工作顺利进行。并将“双语”学习成绩作为年终干部考核中评优、选先的一项重要依据,鼓励和督促干部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四是把民族团结宣传工作融入宣教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民族团结工作取得实效创造条件。在实际工作当中,要求时常学习关于民族团结的内容,在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和春节、肉孜节、古尔邦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通过各种不同的演绎形式,宣传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知识,讴歌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出现的好人好事等。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局营造一股“人人都知道民族团结的意义、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典范、人人都同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人和事作斗争”的良好氛围,为我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是深化“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载体,延伸民族团结教育链。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深入到群众中,详细了解农牧民群众所需、所想、所求,及时反馈,及时解决,通过理顺情绪、消除隔阂、增进共识、加强团结,把各族群众更紧密地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政治鉴别力。同时,把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与“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运行相结合,充分发挥爱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工作内容,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六是在各民族间广泛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团结友爱活动。干部与其他民族农民群众交朋友,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创造,真心实意地和农民群众交知心朋友;要负责人带领班子一班人定期到所联系的村开展调研活动,了解乡村社情、民情、敌情,帮助所联系村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发展困难、化解群众矛盾、革除陈旧观念、引领群众科技致富,勤劳致富,把农牧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行动中来。尤其是在农忙季节,组织干部职工扑下身子,帮农忙、解民忧,干一些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结对子、手拉手”团结友爱活动,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七是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将民族团结工作作为作为年终考核评优内容,与业务、党建工作同检查、同考核、同部署、同表彰,做到民族团结工作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