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暂行
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暂行)
为加强我校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的管理,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中期审查及答辩等具体工作,特制定本办法。请各培养单位及博士研究生遵照执行。
第一部分 学位论文开题
一、开题时间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应于每年4月和11月完成,具体时间见每学期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通知。
二、开题资格
1、在籍并完成历次注册的博士研究生,缴清应缴学费。
2、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完成必修环节中文献综述及科研报告且考核通过。
三、开题答辩程序
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各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将具备开题资格的研究生名单于3月和9月(具体时间见当年通知)报研究生院学位办,由研究生院学位办进行资格审查。逾期不填报者,本学期不能进行开题。
1、开题准备
开题前,由研究生秘书统一领取开题答辩所需材料:(1)《黑龙江大学 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2)《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表决票》
申请开题的博士研究生按要求准备文字材料,并于答辩前一周上交导师指导小组审核。
2、开题答辩委员会
开题答辩委员会应由具有教授或相应职称的熟悉论文内容的专家5-7人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应占多数。指导教师不可作为自己研究生答辩委员会的委员。委员会设主席1人,秘书1人。
3、开题答辩
(1)开题答辩内容
A.论文选题的来源与依据,研究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B.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前沿水平;
C.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计划解决哪些主要问题,可能达到的水平及创新之处;
D.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论证;论文的工作时间安排,包括每一阶段预期完成的工作及论文最后完成时间等;
E.论文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F.论文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G.工作量、实验设备及经费的预算; H.参考文献论述(包括一定的外文资料)。(2)开题答辩会程序
除有保密要求外,论文开题答辩应公开举行,采取即席答辩制,答辩委员会秘书做详细记录,程序如下:
A.开题答辩之前,各培养单位负责张贴通知,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和教师参加,并组织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旁听;
B.研究生做关于论文开题的公开陈述与答辩,时间不少于40分钟。建议申请人使用PPT文档;
C.开题答辩委员会委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导师不能为自己的博士生表决),并将审查情况填写在《黑龙江大学 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上,并由全体委员签字确认;
D.通过开题答辩者,填写《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E.开题报告审查结果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于每年4月和11月将《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黑龙江大学 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各一份)及表决票报送研究生院学位办。
第二部分 学位论文中期审查
一、审查时间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审查应于开题后1年左右进行,原则上每年10月份,具体审查时间由学科自定,见研究生院通知。
二、审查内容
1、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完成论文全部工作的比例。
2、已取得的科研成果,附已发表的文章复印件及其它成果复印件。
3、根据国内外研究最新发展及研究进展情况,对论文中哪些研究内容作了必要调整和变动。
4、下一步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存在问题、建议及需要说明的情况。
三、中期审查程序
1、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各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将申请中期审查研究生名单报研究生院学位办,由研究生院学位办进行资格审查。逾期不填报者,不能进行中期审查。
2、由各培养单位组织领导、博士研究生指导组组长负责组成中期
审查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应为教授或相应职称的熟悉论文内容的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占多数。
3、研究生将所填写的《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期审查表》提交给审查小组,并按要求向小组汇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及目前遇到的问题或困难等。
4、中期审查小组进行评议后给出书面审查评语,由研究生秘书统一将审查表报研究生院学位办。
5、中期审查合格的学生,根据审查小组意见,继续进行论文研究与写作工作。中期审查不合格的学生,根据审查小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延期半年再次进行审查。
第三部分 学位论文答辩
一、答辩时间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应于每年6月和12月完成,具体时间见每学期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通知。
二、答辩资格
1、在籍并完成历次注册的博士研究生,缴清应缴学费。
2、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并完成所有必修环节.3、人文社科类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当导师为第一作者时,研究生可为第二作者,且论文选题须为导师课题并在发表论文中应予以标注)身份,以黑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CSSCI收录期刊和北大版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在CSSCI收录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不少于1篇);硕博连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相同要求的学术论文3篇;
理工类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且导师为通讯联系人,以黑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CIⅢ区收录期刊上发表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硕博连读的博士研究生须在SCIⅢ区收录期刊上发表相同要求的学术论文3篇;
4、提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全部课程成绩达到85分以上(含85分);
②在学期间曾主持并完成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或主持并完成2项省、部级项目;或获得1项国家级科研或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
③申请提前毕业的文科类博士研究生发表相同要求的学术论文4篇,且其中2篇应发表在黑龙江大学认定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上;申请提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须在SCIⅢ区及以上收录期刊上发表相同要求的学术论文4篇,且其中2篇要在国外发表。
三、答辩程序
1、答辩申请
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各培养单位应于每学期初将具备答辩资格的研究生名单及学术论文复印件一同报研究生院学位办进行资格审查。审查不合格或逾期不申请者,不能进行答辩。
2、预答辩
预答辩的时间为正式答辩前2个月,具体时间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定。预答辩前5个月,申请人将学位论文初稿送交指导教师审阅。预答辩程序如下:
①预答辩委员会组成
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在申请人通过资格审查后两周内,由所在学科组织5—7名相关专业、具有教授或相应职称的熟悉论文内容的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占多数)组成预答辩委员会,设主席1人,秘书1人。申请人导师不可作为预答辩委员会委员;
②预答辩委员会秘书介绍申请人简况; ③申请人简介论文主要内容,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申请人答辩(时间不少于60分钟);
④预答辩委员会就论文可否提交正式答辩及修改、补充的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形成预答辩意见,填写在《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情况表》。
3、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所有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在隐名送审之前必须通过学术不端检测,未通过者,不予送审。具体参见《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办法(试行)》。
4、隐名送审
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的学位论文,由校学位办进行隐名送审。校学位办为学位申请人聘请论文评阅人(3人)进行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姓名对申请人保密,论文评阅书直接寄回校学位办,其中有1人不同意进行答辩的,即视为未通过隐名送审。未通过隐名送审的学位论文,须至少延期半年,才能重新申请答辩。通过隐名送审的学位论文,在答辩两周前,由研究生秘书到研究生院学位办领取准备以下答辩材料:
①黑龙江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资格审查表――1份 ②黑龙江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审批表――2份 ③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记录――1份 ④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书――5份 ⑤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2份 ⑥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师评语――1份
⑦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意见汇总表――1份 ⑧报送博士学位论文简况表――2份
⑨“全国研究生学位授予报盘系统”在校博士生基本情况简表――
1份
⑩《学位论文答辩表决票》、《学位论文答辩评分参考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表决票》若干份
(1)论文评阅
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在相应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有显著成绩的,具有教授或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外单位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应占多数。
论文评阅人应根据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写出详细评语。内容应包括:
① 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② 论文整体状况;
③ 论文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了哪些创造性成果;
④ 反映出作者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水平,科研能力的强弱; ⑤ 论文是否达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的水平;
⑥ 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修改或提高的建议。
5、答辩会程序(1)答辩委员会
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名教授或具有相应职称的熟悉论文内容的专家组成,博士生导师应占多数,其中2—3人应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至少1个月送交答辩委员会委员审阅。答辩委员会设主席1人。指导教师不可作为自己研究生答辩委员会的委员。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一般由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
(2)答辩会会序
除有保密要求外,论文答辩公开举行。举行答辩前应先张贴通知,并请相关专业教师、科研人员、博士生、硕士生旁听。论文答辩原则上应采取即席答辩制,答辩委员会秘书做详细记录,具体会序如下: ① 由学位办工作人员或学位办委托答辩委员会秘书宣布论文答辩资格审查情况及答辩委员会组成;
② 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
③ 由答辩委员会秘书介绍学位申请人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简历、学习成绩、在学期间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情况等);
④ 申请人报告论文主要内容及申请人答辩(时间不少于60分钟); ⑤答辩委员会召开内部会议:
A.宣读对同行专家评议书的汇总意见,B.宣读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C.评议学位论文水平及答辩情况,D.答辩委员会决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为通过,E.做出答辩委员会决议;
⑥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表决结果并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
答辩会结束后,应至少拍三张照片作为资料留存:答辩时的场景、答辩人与导师的合影、答辩人与全体答辩委员会委员的合影(答辩人应在主席的旁边)。答辩会议要有录音。答辩会结束后,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整理材料并转交研究生秘书。
6、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所有通过答辩的学位论文在提交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以前都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未通过者,不予进行审议。
7、报送答辩材料
各单位研究生秘书应于学位论文答辩完成后一周内将领取的全部答辩材料(第三部分第三条4中所列)、六份学位论文及其电子文稿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审核。
第四部分 学位授予
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
1、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学位申请人的全部材料进行审核,以无记名投票表方式进行表决,对全体委员超过半数以上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做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
2、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将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材料报送研究生院审查。
二、学位评定委员会学部分委会审议
1、研究生院将通过审查的申请人名单及相关材料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学部分委会。
2、学位评定委员会学部分委会举行会议,对全体委员超过半数以上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做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
三、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1、研究生院将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学部分委会审议的申请人名单及相关材料报学位评定委员会。
2、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会议,校学位办介绍全校学位申请的总体情况,提交申请人的相关材料,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指定人员在会上介绍学位申请人的情况,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审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对全体委员超过半数以上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做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四、授予学位公示
授予博士学位名单在校内张榜公示或上网公示,3个月之内无异议者,由研究生院学位办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
二〇一七年十月十五日
第二篇: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暂行)
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暂行)
为加强我校博士学位论文相关工作的管理,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中期审查及答辩等具体工作,特制定本办法。请各培养单位及博士研究生遵照执行。
第一部分 学位论文开题
一、开题时间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应于每年4月和11月完成,具体时间见每学期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答辩通知。
二、开题资格
1、在籍并完成历次注册的博士研究生,缴清应缴学费。
2、已修满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主干课程,成绩合格。
三、开题答辩程序
各培养单位研究生秘书应于3月和9月(具体时间见当年通知)将《学位论文开题答辩计划表》(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专区”下载)报研究生学院学位办,由研究生学院学位办进行资格审查。逾期不填报者,本学期不能进行开题。
1、开题准备
开题前,由研究生秘书统一领取开题答辩所需材料:(1)《黑龙江大学 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2)《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答辩表决票》
申请开题的博士研究生自行在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专区”下载《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按要求准备文字材料,并于答辩前一周上交导师指导小组审核。
2、开题答辩委员会
开题答辩委员会应由具有教授或相应职称的熟悉论文内容的专家5-7人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应占多数。指导教师不可作为自己研究生答辩委员会的委员。委员会设主席1人,秘书1人。
3、开题答辩
(1)开题答辩内容
A.论文选题的来源与依据,研究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B.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前沿水平;
C.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计划解决哪些主要问题,可能达到的水平及创新之处;
D.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可行性论证;论文的工作时间安排,包括每一阶段预期完成的工作及论文最后完成时间等;
E.论文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F.论文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G.工作量、实验设备及经费的预算; H.参考文献论述(包括一定的外文资料)。(2)开题答辩会程序
除有保密要求外,论文开题答辩应公开举行,采取即席答辩制,答辩委员会秘书做详细记录,程序如下:
A.开题答辩之前,各培养单位负责张贴通知,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和教师参加,并组织本学科及相近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旁听;
B.研究生做关于论文开题的公开陈述与答辩,时间不少于40分钟。建议申请人使用PPT文档;
C.开题答辩委员会委员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导师不能为自己的博士生表决),并将审查情况填写在《黑龙江大学 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上,并由全体委员签字确认;
D.通过开题答辩者,填写《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请于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专区”下载);
E.开题报告审查结果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于每年4月和11月将《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黑龙江大学 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审核表》(各一份)及表决票报送研究生学院学位办。
第二部分 学位论文中期审查
一、审查时间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审查应于开题后1年左右进行,具体时间见研究生学院通知。
二、审查内容
1、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完成论文全部工作的比例。
2、已取得的科研成果,附已发表的文章复印件及其它成果复印件。
3、根据国内外研究最新发展及研究进展情况,对论文中哪些研究内容作了必要调整和变动。
4、下一步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和预期成果,存在问题、建议及需要说明的情况。
三、中期审查程序
1、由各培养单位组织领导、博士研究生指导组组长负责组成中期审查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应为教授或相应职称的熟悉论文内容的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占多数。
2、研究生将所填写的《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期审查表》提交给审查小组,并按要求向小组汇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及目前遇到的问题或困难等。
3、中期审查小组进行评议后给出书面审查评语,由研究生秘书统一将审查表报研究生学院学位办。
4、中期审查合格的学生,根据审查小组意见,继续进行论文研究与写作工作。中期审查不合格的学生,根据审查小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延期半年再次进行审查。
第三部分 学位论文答辩
一、答辩时间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应于每年6月和12月完成,具体时间见每学期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通知。
二、答辩资格
1、在籍并完成历次注册的博士研究生,缴清应缴学费。
2、已修满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并取得29学分。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所修学分应不少于39学分,其中学位课及必修环节学分应不少于31学分。(2012级开始执行)
3、文科博士研究生以独立作者身份,并以黑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上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或其它被黑龙江大学认定为高水平论文(校发2010年120号文件);理工科博士研究生以黑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并以第一作者身份且导师为通讯联系人在SCI或EI检索的学术刊物上发表2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会议论文除外)。
4、提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须满足以下条件: ①全部课程成绩达到85分以上(含85分);
②在学期间曾主持并完成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或主持并完成2项省、部级项目;或获得1项国家级科研或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
③文科博士研究生以独立作者身份,并以黑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发表4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2篇须在被黑龙江大学认定的高水平论文学术刊物(校发2010年120号文件)上发表;理工科博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且导师为通讯作者,并以黑龙江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CI或EI检索的学术刊物上发表4篇(其中2篇要在国外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三、答辩程序
1、答辩申请
各培养单位应于每学期初将《学位论文答辩计划表》(研究生学院
网站“下载专区”下载)及学术论文原件及复印件一同报研究生学院学位办进行资格审查。审查不合格或逾期不申请者,不能进行答辩。
2、预答辩
预答辩的时间为正式答辩前2个月,具体时间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确定。预答辩前5个月,申请人将学位论文初稿送交指导教师审阅。预答辩程序如下:
①预答辩委员会组成
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在申请人通过资格审查后两周内,由所在学科组织5—7名相关专业、具有教授或相应职称的熟悉论文内容的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占多数)组成预答辩委员会,设主席1人,秘书1人。申请人导师不可作为预答辩委员会委员;
②预答辩委员会秘书介绍申请人简况; ③申请人简介论文主要内容,答辩委员会委员提问,申请人答辩(时间不少于60分钟);
④预答辩委员会就论文可否提交正式答辩及修改、补充的问题进行广泛讨论,形成预答辩意见,填写在《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情况表》(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专区”下载)中。
3、学术不端行为检测
所有通过预答辩的学位论文在隐名送审和同行评议之前必须通过学术不端检测,未通过者,不予送审。具体参见《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办法(试行)》(研究生学院网站“学位工作”栏目)。
4、隐名送审
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的学位论文,由校学位办与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联合进行隐名送审。校学位办为学位申请人聘请论文评阅人(2人)进行论文评阅。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为学位申请人聘请同行评议人(3人)进行同行评议,并将所聘专家名单报研究生学院学位办。论文评阅书和同行评议书可在研究生学院网站“下载专区”下载。论文评阅人姓名和同行评议专家姓名对申请人保密,论文评阅书和同行专家评议书均直接寄回校学位办,其中有1人不同意进行答辩的,即视为未通过隐名送审。未通过隐名送审的学位论文,须至少延期半年,才能重新申请答辩。通过隐名送审的学位论文,在答辩两周前,由研究生秘书到研究生学院学位办领取准备以下答辩材料:
①黑龙江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资格审查表――1份 ②黑龙江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审批表――2份 ③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记录――1份 ④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书――5份
⑤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2份 ⑥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师评语――1份
⑦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意见汇总表――1份 ⑧报送博士学位论文简况表――2份
⑨“全国研究生学位授予报盘系统”在校博士生基本情况简表――1份
⑩《学位论文答辩表决票》、《学位论文答辩评分参考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表决票》若干份
(1)论文评阅
论文评阅人应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在相应学科领域学术造诣较深,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中有显著成绩的,具有教授或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外单位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应占多数。
论文评阅人应根据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对论文进行评阅,写出详细评语。内容应包括:
① 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② 论文整体状况;
③ 论文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了哪些创造性成果;
④ 反映出作者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水平,科研能力的强弱; ⑤ 论文是否达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的水平;
⑥ 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修改或提高的建议。(2)同行专家评议
同行评议专家必须是责任心强,学风正派,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省外专家,其中博士生导师占多数。
论文寄送的范围:
① 该学科所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的成员; ② 同类学科或相关专业的博士生导师; ③ 在该研究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和学者; ④ 同类学科的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的专家; ⑤ 该学科方面的主要刊物编辑部的专家; ⑥ 其他有关专家、学者。博士学位论文评议内容:
① 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如何; ② 文献综述情况;
③ 论文的研究方法是否得当,论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正确; ④ 论文能否反映出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⑤ 论文是否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⑥ 论文是否做出了创造性成果;
⑦ 论文存在的问题,修改与补充的建议;
⑧ 论文可否提交答辩,是否达到所申请学位的学术水平。
5、答辩会程序(1)答辩委员会
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名教授或具有相应职称的熟悉论文内容的专家组成,博士生导师应占多数,其中2—3人应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博士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至少1个月送交答辩委员会委员审阅。答辩委员会设主席1人。指导教师不可作为自己研究生答辩委员会的委员。答辩委员会设秘书1人,一般由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
(2)答辩会会序
除有保密要求外,论文答辩公开举行。举行答辩前应先张贴通知,并请相关专业教师、科研人员、博士生、硕士生旁听。论文答辩原则上应采取即席答辩制,答辩委员会秘书做详细记录,具体会序如下: ① 由学位办工作人员或学位办委托答辩委员会秘书宣布论文答辩资格审查情况及答辩委员会组成;
② 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会;
③ 由答辩委员会秘书介绍学位申请人基本情况(包括个人简历、学习成绩、在学期间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情况等);
④ 申请人报告论文主要内容及申请人答辩(时间不少于60分钟); ⑤答辩委员会召开内部会议:
A.宣读对同行专家评议书的汇总意见,B.宣读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C.评议学位论文水平及答辩情况,D.答辩委员会决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为通过,E.做出答辩委员会决议;
⑥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表决结果并宣读答辩委员会决议。
答辩会结束后,应至少拍三张照片作为资料留存:答辩时的场景、答辩人与导师的合影、答辩人与全体答辩委员会委员的合影(答辩人应在主席的旁边)。答辩会议要有录音。答辩会结束后,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整理材料并转交研究生秘书。
6、报送答辩材料
各单位研究生秘书应于学位论文答辩完成后一周内将领取的全部答辩材料(第三部分第三条4中所列)、六份学位论文及其电子文稿交研究生学院学位办审核。
第四部分 学位授予
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
1、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对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博士学位申请人的全部材料进行审核,以无记名投票表方式进行表决,对全体委员超过半数以上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做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
2、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将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申请人的材料报送研究生学院审查。
二、学位评定委员会学部分委会审议
1、研究生学院将通过审查的申请人名单及相关材料报学位评定委员会学部分委会。
2、学位评定委员会学部分委会举行会议,对全体委员超过半数以上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做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
三、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1、研究生学院将通过学位评定委员会学部分委会审议的申请人名单及相关材料报学位评定委员会。
2、学位评定委员会举行会议,校学位办介绍全校学位申请的总体情况,提交申请人的相关材料,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指定人员在会上介绍学位申请人的情况,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对申请人情况进行审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对全体委员超过半数以上同意授予博士学位的申请人,做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四、授予学位公示
授予博士学位名单在校内张榜公示或上网公示,3个月之内无异议者,由研究生学院学位办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学院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五日
第三篇: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
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建立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有效监督机制,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过程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我校各学科所有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均适用本办法(含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博士学位者)。
第二条 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学位办)统一办理。
第三条 学校统一实行“双盲”评审,即送审的学位论文及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均隐去导师和博士生的姓名。
第四条 博士学位论文送审
送审的学位论文应在答辩前2个月送交校学位办,并按有关规定格式打印装订。其程序如下:
(一)博士生通过学位课程考试和综合考试,成绩合格,已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所有环节;学位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核认可。
(二)博士生提出学位论文送审申请,填写《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并按要求填写《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中的相关内容,指导教师签署送审意见,二级培养单位审查通过。
(三)博士生将《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申请表》1份、《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5份及学位论文5份送交校学位办。
第五条 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专家为相关专业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原则上为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由校学位办委托外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聘请。
第六条 专家将论文评阅书直接返回校学位办。全部意见返回后,评阅结果由学位办书面通知相关二级培养单位。全部同行专家认为论文达到博士学位水平要求,方可申请答辩。
第七条 专家评阅意见的处理。
(一)只要有一位同行专家认为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则不能申请答辩,由博士生在一年内修改或补充论文,半年后再行送审。如期未能作出修改或第二次评审仍未通过的,取消博士生的答辩及学位申请资格。
如确属学术争议,由博士生本人针对不同意见写出书面报告,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学位办将组织专家会审,论证通过后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答辩事宜。
(二)博士学位论文重在创新,凡专家认为创新性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即《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对学位论文的评分”中第三项评分不及格),学位论文一律按未达到博士学位水平处理。
第八条 返回评阅意见的专家姓名,根据需要可对博士生及其指导教师保密。博士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需要保密的研究成果,应在论文撰写时适当处理。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要求专家返回的,应在学位论文封面注明“回收”字样。
第九条 在学校统一双盲评审的同时,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另外自行聘请评阅人进行评阅。原则如下:
(一)需自行聘请评阅人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制定相应的学位论文评审办法,并报校学位办备案。
(二)正式聘请的学位论文评阅人不超过5人,一般应为相关专业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原则上为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评阅人的基本情况在向学校申请双盲评审时报学位办备案。
(三)采用与双盲评审一致的《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
(四)在执行本办法第六、七条的基础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双盲评审结果及自行聘请的学位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审查博士生答辩资格。
(五)自行聘请的学位论文评阅人的评阅意见必须如实归入博士生学位申请材料。
第十条 学位论文双盲评审费从第三学下发的博士生业务费中扣除。
第十一条 博士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不得干扰学位论文评审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有违反,将严肃处理,直至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第十二条 此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校学位办负责解释。
第四篇: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
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
中大研字〔2009〕10号
(2009年1月5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通过)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为进一步规范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制度,建立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有效监督机制,配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程,结合博士学位论文评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我校所有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博士学位申请人员均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 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学位办)统一办理。
第三条 所有博士学位论文均实行“双盲”评审,即送审的学位论文及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均隐去导师和博士生的姓名,评审专家姓名对导师和博士生保密。
第四条 博士学位论文送审流程
(一)博士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和所有环节,成绩合格;发表学术论文满足要求;学位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核认可。
(二)博士生将送审论文按规定格式打印装订,认真填写《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资格审批表》和《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中的相关内容,指导教师和二级培养单位签署送审意见后连同已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原件
提交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办公室和学位管理办公室审核。
(三)博士生将《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送审资格审批表》1份、《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3份、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复印件3份及学位论文3份在答辩前2个月送交校学位办。
(四)学位办将所有送审论文寄送外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委托他们聘请相关专业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原则上为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审专家。
第五条 专家将论文评阅书直接返回校学位办。全部意见返回后,评阅结果由学位办书面通知相关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全部同行专家认为论文达到博士学位水平要求,且同意答辩时,由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答辩。
第六条 专家评阅意见的处理:
(一)若有一位同行专家认为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则不能申请答辩。由博士生在一年内修改或补充论文,填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重审申请表》,半年后重新送审。重审前须将修改后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重审申请表》、原专家的评审意见等材料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逾期未能作出修改或第二次评审仍未通过的,取消博士生本次学位申请资格。如确属学术争议,由博士生本人写出申诉报告,指导老师签署意见,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审查通过后,学位办将另送两位专家评审,两位专家均认为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方可申请答辩。否则,半年后重新送审。
(二)有专家认为基本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但需对论文进行较大修改后方可答辩的,暂不能申请答辩。博士生必须根据专家意见修改论文并填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表》,由导师审查后,提交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作出重新送审或同意答辩的决定,报校学位办备案。
(三)博士学位论文重在创新。凡专家认为创新性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即《博士学位论文专家评阅书》“对学位论文的评分”中第三项评分不及格),学位论文一律按未达到博士学位水平处理。
第七条台湾博士生和留学生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由各培养单位自行组织。送审前必须按第四条要求完成博士学位论文送审的资格审批手续,评审结果须报校学位办备案。
第八条涉密学位论文在送审时,根据中大党密字〔2008〕5号文件的相关规定进行。
第九条 论文送审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材料必须和其他学位材料一并归档。
第十条 返回评阅意见的专家姓名,原则上对博士生及其指导教师保密。博士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需要保密的研究成果,应在论文撰写时作适当处理。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要求专家返回的,应在学位论文封面注明“回收”字样。
第十一条博士生及其他相关人员不得干扰学位论文评审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有违反,将严肃处理,直至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第十二条此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校学位办负责解释。原《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中大研字〔2003〕30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河海研〔2011〕49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博士研究生应具有的学术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博士研究生必须达到下列学术水平,才能授予博士学位: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第三条
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论文的选题和成果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经济建设有较重要意义。
(二)论文立论正确、分析严谨,反映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研究成果达到下列水平之一:
1、在从事的研究课题领域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和对已有现象及规律的新解释和新证明;
2、熟悉本学科方向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改进和发展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3、从事国际上某一个新研究方向的研究,国内尚无人系统研究,能将新的研究方向系统化,有自己新的理论框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4、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前人未曾解决过的科学技术或工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得到专家认可,并通过实施;
5、提出具有较高科学水平的新工艺方法,在生产中获得重大经济效益;对从事课题的设计与实验方法、实验技术上有较重大的创造。
(四)论文注重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五)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
第二章
论文工作
第四条
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所选定的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课题要求,广泛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要求:
(一)文献阅读量应不少于80篇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0%。文献阅读应在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及交叉领域范围内进行。部分文献应该精读,并在文献综述报告和学位论文中加注引用。
(二)文献综述报告是在文献阅读和论文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撰写的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综合研究报告,是博士研究生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基础。文献综述报告力求文字简练,内容充实,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
(三)文献综述报告内容应能全面反映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并从中归纳出具体规律性的结论,引出博士生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并预示本研究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用以正确引导博士学位论文。
(四)文献综述报告需在一定范围内研讨或发表。
(五)文献综述报告最迟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结束前进行,文献综述报告书面材料须经导师审核后交学院存档备查。
第五条
论文选题、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
(一)论文选题
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应强调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应以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实际问题、高新技术、国家基础和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背景。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和学术调研等前期工作,确定研究的主攻方向。论文选题应掌握以下原则:
1、选题属于科学技术上新的研究方向,理论上居于学科前沿,国内外研究成果不多,预期在基础性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具有科学价值;
2、选题属于国家建设急需解决的基础理论或工程实际问题;或属于科学技术攻关中的关键问题,并预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提出具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新工艺、新方法,并预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3、选题属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解决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研究水平能达到国内领先。
(二)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
1、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的目的
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通过开题报告会向与会专家汇报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对所选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工作思路和计划、预期目标等,以求通过专家论证,确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论文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审核环节。
2、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课题来源;
(2)本课题的特点、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3)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及目前研究动态;(4)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
(5)论文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技术、预期创新点及可行性分析;(6)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7)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8)进度计划及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3、论文开题报告时间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直博生应在第六学期前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至少一年后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研究生开题前一般应进行查新。
4、论文开题报告评审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以学术报告形式在校内张榜公开进行。报告会需聘请本研究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审议(一般为五人,其中副高职称的不超过两人),报告会由导师主持。与会专家应对选题、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论文的工作计划等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开题报告通过后应形成书面材料,经导师和与会专家审查后交研究生院备案。
经专家组评审认为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工作计划不合适的,需重做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改变,如论文选题有重大变化的,需重做开题报告。
5、涉密论文的开题报告
对于涉密的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论文开题前对论文涉密与否进行审批。博士研究生本人在开题报告会前提出保密申请,并依据学位论文涉及的科研项目情况,拟定密级及保密期限。保密申请经导师、学院审核,报学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提交研究生院备案,作为涉密论文开题、评阅、答辩及归档的依据。
经审批已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方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开题报告会。开题评审组专家应是具备涉密资格的教授(或相当职称),其建议名单由导师提出,经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交研究生院备案。
未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保密审批的学位论文,原则上不得再提出学位论文保密申请。特殊情况最迟可在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前提出保密申请,并补办相应的保密程序。
第六条 论文中期检查
博士论文工作进行到中期,由博士研究生向专家评审组作论文中期报告,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提出下一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并写成书面报告交与会专家审议。要在校内公开举行学术报告会,报告会需聘请本研究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对中期报告进行审议(一般为五人,其中副高职称的不超过两人),报告会由导师主持。与会专家应对报告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论文中期报告通过后应形成书面材料,经导师和与会专家审查后交研究生院备案。
经审批已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其中期检查的评审专家应是具备涉密资格的教授(或相当职称),其建议名单由导师提出,经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交研究生院备案。
第七条
科学研究和科研工作能力培养
科学研究是博士论文工作的主体部分,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地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某一部分工作,或作为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者,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中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根据论文工作计划,进行科学实验、理论分析和计算,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实验手段,在研究中培养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取得重要成果。在进行论文工作的同时培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深入细致、勇于探索的科研作风和精神。
第八条
学术论文
研究成果应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表述,学术论文的写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在学期间,申请博士学位者应以第一作者(如第一作者为导师,第二作者为研究生的论文至多认定一篇),且第一署名单位为河海大学,公开发表一定数量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一)申请理学、工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SCI收录;
(二)申请法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SCI或SSCI或AHCI收录;
2、有2篇学术论文被SCI或EI收录(其中至少1篇为外文文章);
3、有3篇学术论文发表在CSSCI 检索源期刊上。
(三)其他等同条件如下:
1、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有个人证书),可免除论文发表的要求;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前5位)、二等奖(排名前3位)、三等奖(排名前2位)、或发明专利授权(每项专利须由全体专利发明人授权,仅限一名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使用),等同于发表相同数量的SCI或EI论文。
2、成果均应以“河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发表论文未达到以上标准者不得申请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必须持有已刊登本人论文的刊物,或论文尚未刊登但已同意录用的期刊证明,方可申请答辩。持期刊录用证明者在授予学位之前必须提交刊登本人论文的出版刊物。
第九条
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现,论文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或见解,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论文撰写应实事求是,严禁抄袭和剽窃。
学位论文应以汉语撰写(外籍学生经批准可用外文撰写),字数为8-10万字。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数据可靠、推理严谨、表述准确、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学位论文在送审时,不必正式印刷。博士研究生按评阅人意见修改并通过论文答辩后,根据答辩委员会意见修改学位论文,并印刷归档。
第三章
论文审查
第十条 论文预审
博士论文的预审工作是在完成所有预定的论文工作内容并撰写学位论文初稿之后,论文正式送审之前进行的一项审查过程,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博士学位论文初稿完成后,至少应比预计答辩时间提前三个月提交审查申请。论文预审必须包括导师初审、论文预答辩和形式审查三个环节。
(一)导师初审。导师应按要求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对博士研究生作出学术评价,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前沿性和开创性,博士研究生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及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学术成果的真实性、论文是否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等等。
(二)论文预答辩。经导师审核认为论文符合要求的,由导师聘请至少5名本研究领域的教授(或相当职称)参加,并进行审议,论文预答辩由导师主持,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
评审组应根据论文的实际水平和答辩情况、博士生科研工作能力,并结合论文开题报告所定目标及论文中期检查报告等情况,按照博士论文应达到的水平和标准对论文进行审议,作出是否同意答辩或修改后答辩的决定,并提出论文修改的具体意见。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生应根据专家所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
通过预答辩者,应比预计答辩时间提前60天将符合盲审要求的相关材料送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涉密论文的相关材料应在预定论文答辩前100天送交学位办。
(三)论文形式审查。论文正式送审前,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专家对论文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时间一般为10个工作日。未通过形式审查的学位论文,需要修改后重新申请论文送审。
第十一条
论文评阅
(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均需进行论文评阅。评阅意见未返回之前,申请者不得进行论文答辩。
(二)论文评阅过程实行匿名制,即对论文评阅专家隐匿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姓名等相关信息,对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隐匿论文评阅专家姓名等相关信息。
(三)博士学位论文评阅采用通讯评阅方式进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论文送审工作。
(四)研究生院根据申请者学位论文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聘请不少于3名具有博士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校外专家(非利益相关者)作为论文评阅人。研究生及其导师可以提出其学位论文评阅需回避的院校或专家,最多可提出1所院校或2名专家。对经审批已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由导师或学院提出论文评阅专家建议名单(不少于6人),经校保密委员会审核后由研究生院送审。
(五)论文评阅时间一般不少于30个工作日。涉密论文的评阅时间一般不少于60个工作日。
(六)论文评阅人对申请者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结论表述分为:“达到,同意组织答辩”、“总体达到,略作修改后组织答辩”、“基本达到,需重大修改后再送审”、“尚未达到,不同意组织答辩”。
评阅意见收齐后,若评阅专家返回的评阅结论为“同意组织答辩”、“略作修改后组织答辩”,通知答辩秘书对评阅意见综合整理,供答辩委员会参考。博士生则应根据专家意见认真修改论文后,经导师审核通过可申请答辩。
第十二条
论文复审
(一)若专家返回意见中有“重大修改”或“不同意”,则该论文属有“异议”。针对评阅中可能出现的异议情况,作如下处理规定:
1、若评阅意见中有一份出现异议,则申请人需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并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时间3个月),修改完成后可填写《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复评申请表》申请复评,复评通过后方可申请答辩。
2、若评阅意见中同时出现两份及以上异议(其中至多有一份为“不同意”),则申请人应根据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充分修改(修改时间6个月),修改完成后可填写《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复评申请表》申请复评,复评通过后方可申请答辩。
3、若评阅意见中有两份及以上为“不同意”,则申请人应对论文作全面修改(修改时间不少于一年),修改完成后可填写《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复评申请表》申请复评,复评通过后方可申请答辩。
(二)若评阅意见中仅出现一份异议,且申请人对此有异议,经导师同意,可提出申诉。具体程序如下:申请人应书面提出明确的申诉理由,并填写《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异议申诉表》,经导师签署意见后,提交所在院(系)分管负责人。由院(系)组织本学科3位及以上专家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并经学位分委员会同意后,申请人方可在不修改(或略作修改)论文的情况下,由研究生院学位办另送3位及以上专家复评。复评无异议后可申请答辩。
特殊情况由学院提出申请。
(三)若第一次复评后,专家的总体评阅意见仍有“重大修改”,但无“不同意”,论文必须进行6个月的修改,论文修改后经导师同意可提交第二次复评;若第一次复评结果仍有“不同意”或第二次复评结果仍有异议,本次申请无效。
复评结果无法按时回来,经学院审查论文已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研究生院另送2位校外专家评审。
(四)原则上进行复评的专家应为原提出异议的专家,进入申诉程序的情况除外。
(五)“本次申请无效”是指学位申请人将从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开始。第十三条
论文答辩
若评阅人对论文无反对意见或重大异议,博士生可向研究生院提出答辩申请并确定答辩日期,答辩一般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日公开举行,国家法定节日及寒暑假期间不安排答辩。论文答辩应作为学术活动,由学院和导师组织教师及研究生参加。
经学校保密委员会批准的涉密学位论文可以不公开的方式答辩。
(一)答辩委员会组成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人或七人组成,其中校内外专家各不少于2名。校外专家所在单位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答辩委员会成员由本学科和相近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教授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2、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3、答辩委员会由七人组成时,校外专家、校内专家非博导各不超过1名,博士生本人导师或副导师可有1人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由五人组成时,非博导专家不得超过1名,博士生本人导师或副导师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4、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名,应由本学科具有讲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职称的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或科研人员担任,办理论文答辩具体事项。
5、答辩委员会建议名单在论文预答辩时由导师与预答辩小组成员协商提出五人或七人建议名单,报学院负责人审核,正式名单由研究生院审批确定。
(二)论文应提前送达答辩委员审阅。
(三)答辩委员会职责和答辩程序
见附件《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及秘书职责》和《河海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四)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对是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是否建议授予学位进行不记名投票表决。
答辩委员会决议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为通过。
答辩委员会对是否推荐为优秀论文进行不记名投票表决。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推荐为优秀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推荐为优秀论文的,方可参加校级、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
(五)论文经答辩和投票未获通过,但答辩委员会认为可以进一步修改论文后再答辩的,可作出在二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并应向研究生院提交决议的书面材料。如果答辩委员会未作出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决议,则本次申请无效。
(六)答辩委员会认为申请人的论文虽未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而申请人又尚未获得该学科硕士学位的,可以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报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第十四条
学位论文定稿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作者应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和评阅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后定稿,论文经导师审核签字后方可交付正式印刷。
第十五条
特别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最早可从第六学期申请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