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制度下零星采购的财务腐败

时间:2019-05-14 11:3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府采购制度下零星采购的财务腐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府采购制度下零星采购的财务腐败》。

第一篇:政府采购制度下零星采购的财务腐败

【摘 要】近年来,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体系进一步完善、管理与操作日趋规范,政府采购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显著发挥。但在零星物品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操作运行等方面却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 问题,这使得零星采购成为财务腐败的一个重要源头。为此,加强政府零星采购的控制,对于预防财务腐败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 政府采购; 财务腐败; 零星采购

政府采购的初衷是为了增加政府采购环节的透明度,规范采购行为,抑制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从而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但是现实生活中,一提到政府采购,大多数人会立刻想到,为了签订大宗商品、劳务的采购合同而进行的行贿受贿、徇私舞弊等腐败行为。无疑,大宗采购是政府采购财务腐败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是 影响 最严重而且扩展速度、涉及金额最令人担忧的形式。但是,在整个的政府采购支出中,还有一类不可小觑的支出——零星采购支出(根据不同的管理层级、管理权限与管理范围,数额可以界定在低于1万或20万),更是 目前 导致财政资金浪费、采购成本居高、采购效率低下、腐败案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政府零星采购具有单项金额小,日常发生频率高,与那些动辄上百万、千万的大型项目相比较,相对的腐败额度要小得多,因此在采购的申请、审批、购买、监管等环节都存在着弱化甚至简化的现象。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正是这样的原因,零星政府采购产生的诱惑更强烈,提供腐败的机会要更多,相对的采购风险更低,但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却更广泛。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总体性缺陷

政府采购制度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的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国家,至今已有200多年 历史,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公共财政支出制度,也是被作为抑制腐败的有效途径,因此有“阳光采购”之称。美国于1761年就颁布了《政府采购法》,英国政府也于1782年设立了专门负责政府采购文具公用局。我国政府从1996年开始试行政府采购制度,并通过了《政府采购法》。

但是,从现实上说,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是在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尚未完全建立的前提下开始逐步形成的,作为政府采购客体的要素市场发育并不充分,市场的信号机制不灵敏,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体系,各种规章制度及机制还不能满足国际化、现代 化竞争的需要,这成为政府采购国际化、现代化的极大障碍。从 理论 上说,政府采购之所以具有防腐功能,原因首先在于采购主体分权制衡,天然存在互相监督制约的机制;其次在于公开信息,公平竞争,无法暗箱操作;最后在于严格按程序运作,按标准衡量取舍,从而保证了公平公正。以上三方面应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互相衔制,互相弥补,可以说缺一不可。但我国目前政府采购的制度设计,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境界。

(一)机构设置没有实现分权制衡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绝大多数由财政部门主管,按照不同的地域划分,各级政府都有各自的政府采购部门。这种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政府采购的管理,符合国务院机构改革关于一项行政事务宜由一个主管部门管理的精神,避免了多部门重复管理。但是,各种矛盾和问题都集中在财政部门,不利于政府采购制度的顺利开展。既有权力过于集中之嫌,又使拥有直接采购权力的范围扩大,直接分布在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由于政府采购的主要采购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这类单位的经费由政府财政部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数额并不是铁板一块,按照单位编制和日常工作任务拨给的固定经费之外,一些临时性经费支出,都要向财政申请,这类申请给不给、给多少,财政部门有很大的制约力。因此,很少有行政事业单位愿意对财政部门的意见提出异议。在这种情况下,财政部门又出任采购主管部门,既然是主管,很难说不在管理中越位,把宏观管理变成具体指导甚至越俎代庖,而经费的大头在财政手里攥着的采购单位,岂能为一件区区之采购而因小失大。从这一点上看,采购者与管理者权力失衡,形不成制约。

同时,财政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在招标中介机构及评标专家的选择确定,投标供货商准入资格核准,招投标会的时间安排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是决定权。某种程度上说,财政部门对参与采购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制约力或影响力,对招标采购的全过程也都有一定的操纵力。由此可见,采购权力并没有实现分散制衡,而只是发生了转移,甚至是在转移后更加集中。而集中的权力,最便于暗箱操作,弄虚作假。

另外,按照目前政府采购制度的要求,管理机构与执行机构分别设立。这本来是一个分权制衡的设计,但在实际中,相当一些地方把执行机构也设在了财政部门麾下,有的就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成为一体,使设计上已经存在的集权缺陷被进一步扩大。

(二)有法不依得不到有效遏制

有人把目前政府采购中出现种种问题的责任归咎于法规不健全。但笔者认为,当前影响政府采购按预定方向前进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法规不健全。国家财政部自1999年以来先后颁布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政府采购合同监督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政府采购法》也已经于2003年1月1日执行。这些办法和 法律 已经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对涉及的政府采购行为进行了约束。但实际上,目前的政府招标采购主要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一些领导干部或者具体经办政府采购的人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往往不能被及时制止,有时还被视为有魄力的表现。一些领导干部如果仅仅是有法不依,通常受不到惩处,只有造成了重大后果,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有法不依才会被当成问题。恰恰是这样的管理现状,导致政府采购的软肋更集中在了政府零星采购中。受政府工作效率及人员数的影响,很多监查部门将20万以下的政府采购项目不作为检查监管的重点,直接将其摈弃于监控之外。

(三)监督力量薄弱,投诉举证困难

对政府采购的监督,主要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监督,即政府参与采购各方的互相监督。二是外部监督,即司法机关、新闻媒体和群众的监督。这两种监督中,内部监督因为工作关联性很强,应当最容易发现问题和遏制违规行为。财政部门依据资金管理职能,应当是一个最为有力的资金监督部门,但财政部门如果担任主管部门,则很可能会直接参与一些采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的现象,使监督力量受到削弱。尤其是对于采购金额不大的项目,无论是采购方还是政府方,都不愿意因为“小小”价差问题而破坏 企业 与政府采购部门之间良好的关系,从而使零星采购更是游离于监督之外。

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上的制约力,一定程度上还会削弱采购单位对管理部门的监督。笔者曾了解过某单位的一次玻璃幕墙采购。该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并请安全、消防、环保等部门共同论证了采用某国产品牌较为合适,但财政部门有关人员却参与到具体招标中,坚持让购买一种进口品牌,并且指定了厂家。单位考虑到以后与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关系,只好违心改变多方论证的计划。可以想见,大部分采购单位恐怕不会为了一项采购与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发生冲突,个别采购单位出于对以后工作经费方面的考虑,还很可能借这样的机会取悦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以后申请其他经费铺平道路。

二、政府零星采购财务腐败的防范

(一)强化政府管理

信息经济学认为,由于存在不完全信息和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参与者的信息差别,出现信息拥有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情况是不可避免,需要作为管理者的政府来弥补市场的缺失。政府采购部门是政府采购的独家执行者并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如果不强化管理必然会为财务腐败创造机会。因此,强化政府采购的管理,一方面要在体制上构建管理、执行、监督机构互不隶属、没有其他制约关系的分权格局,以使各个部门、机构地位平等,互相之间敢于开展监督,从而确保制约有力,监督到位,避免一权独大。另一方面,可以在机构设置上单独设置零星采购办,由专人负责,以达到积沙成塔的节约目的。

第二篇:零星采购管理办法[范文]

北京中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万州分公司零星采购管理办法

一、目的规范北京中恒地产万州分公司零星采购管理与操作、控制零星采购风险、提升零星采购质量与效率。

二、原则

效率优先原则、透明规范公正原则、保密原则、可追溯原则、及时性原则

三、适用范围

不适用《北京中恒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万州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中所有的设备、材料、工程、服务的采购,适用于金额低于5万的设备、材料、工程、服务的采购。

四、零星采购提出时间节点的要求

需求部门采购需求在10000元以内的,提前半个月提出需求报相关领导审批后提交至预算合约部,预算合约部根据需求部门的时间要求,按时保质的完成采购工作。采购需求超出10000元要提前一个月提出需求报相关领导审批后提交至预算合约部,预算合约部根据需求部门的时间要求,按时保质的完成采购工作。(殊的设备、材料、工程、服务可适当提前)

五、零星采购方式的选择

零星采购方式分为邀请比价和直接委托两种 邀请比价适用条件: 采购产品技术成熟,具有良好可比性,满足采购需求的供应商资源充足,通过充分竞争可获得理想价格

直接委托适用条件:

●采购金额小于5000的设备、材料、工程、服务等

●因政府垄断、技术垄断、市场垄断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为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的

●据上次采购时间不足半年、且价格波动不大,前期合作供应商同意参考原合同价继续执行的

●项目现场出现的零星工程,总承包单位具有施工优势或同意参考其合同价承接相关工程的

●过质保期的维修或改造工程宜由原施工单位施工的

●已交付项目的零星土建或安装工程,由总承包单位同意参考近期总承包价承建的

●采购项目较特殊,某供应商具有显著技术和服务优势的 ●重要紧急维修或改造工程

●设计相关研究阶段材料部品做样

六、入围单位的来源及选择

5.1采购需求部门有零星采购需求时,适用于邀请比价的由需求部门负责选择邀请比价的供应商1~2家,其余有预算部选择邀请或有其他公司中层及以上领导推荐,预算部收到推荐单位后进行资格审查,保留三家以上,入围单位报相关领导审批。

5.2零星采购入围供应商尽量从合作过的供应商当中选,新厂商由采购需求部门组织两个或以上部门人员对其资质进行审查,其中预算部必须要参与

5.3适用直接委托采购方式的事项,在零星采购合同办理之前采购需求部门报预算部,由预算部确认厂商及价格后书面说明原因并报相关领导审批。

七、比选办法及合作单位确认的原则与标准

6.1邀请比价的单位报价必须密封盖章,报价由预算部组织招标小组相关人员当面开封,并在开标记录表页共同签字确认(推荐供应商当事人必须回避),如因其他原因不能参与开标的,可委托其他部门人员代与参与,但必须签字确认,如招标小组人员对厂商报价有疑义,预算部可组织二次报价。

6.2与直接委托项目的厂商如需议价由预算部组织招标小组相关人员一起参与,并做谈判记录表,参与人员会签后报相关领导审批。

6.3合作单位确认的原则与标准:

●邀请比价项目:合理低价选择合作单位;有技术、质量、方案或服务优势,作为优先选择合作单位;除特殊项目外,均应以合理低价选择合作单位。需求部门及预算部门应合理选择邀请供应商,做到“入围即合理”

●直接委托项目:报价合理或经约谈价格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八、合同的审批与签订

确认合作单位后,由预算部办理采购合同的审批与签订,合同审批时要附合同文本,完整的合同清单,邀请比价的入围单位确认表,开标记录表,直接委托的书面说明

九、本管理办法由公司预算部负责解释、修订和补充。

十、本管理办法自签发之日起实施

预算合约部

2011.9.9

第三篇:零星采购管理办法

零星采购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使公司零星采购作业有所遵循,且符合内控之要求,以合理之价格,适时提供适质、适量物品配合各单位生产、生活之需求,特订定本管理办法.2、适用范围

2.1、本准则称之采购,意即指生产用原材料之外之各种采购.2.2、适用单位 : 凡公司内各部门、课室等相关单位均适用之.2.3、管理范围: 包含采购、验收及请、付款项目.3、参考文件

<文具管理办法>

4、定义

5、权责

5.1、采购单位:负责物品采购作业.5.2、需求单位:负责物品的验收作业

5.3、行政仓库 : 负责一般类物品以及资产类列管部分物品 点收,入库、发放.5.4、权责主管: 负责单据之核决并监督实物的使用状况。5.5、IQC: 负责检测有需要第三方判定的物品及材料。

6、作业程序

6.1、提出请购需求及主管核准.6.1.1、使用单位当有需求时, 开出请购单申请,依核决权限签核,6.1.2、机器设备配件请购时,需维修人员确认并注明配件型号,以便采购作业;

6.1.3、物品使用单位如有需求固定资产/工程类时应在购买后,需求单位填妥固定资产请购单,并依核决权限核决,并备册入帐.6.2.、订购(询价、比价及议价)

6.2.1.、采购经办人收到经主管核决后请购单时,应对请购数据进行确认,确认有误者退回原请购

部门.6.2.2、采购经办人接到请购单据后,应根据以往采购之价格,依申购需求之缓急,参照目前市场行

情,及上次采购记录等数据,以电话、传真或其他方式进行询比议价(合约性采购除外).6.2.3.、经市场询价,除特殊订制件或原厂销售、指定品以外,应向三家或以上厂商进行询比义

价之程序.6.2.4、针对独家制造、代理、经销之品牌,或经指定之品牌、惯用之品牌、同一系统/ 系列之

品牌,并无其它足以替代者,必须坚持争取最有利最合理之价格.6.2.5、一般庶务性用品之采购,原则上以统购方式办理,集中定量或制定合约优惠价格, 定期(一

年)作整体价格检讨,常用性及量大之庶务用品应依市场行情作采购招标,以取得最合理的价格.但应注意产品的质量,不得因单价降低而降低货品质量及数量.6.3、交货

6.3.1、订购单签发后,采购经办人应主动跟催.遇需求紧迫之物品,须事先与厂商明确约定交期.为

预防厂商不当之延误,应于订购单或采购合约中订定罚则

6.3.2、针对未提前告知,或严重之延误,得按合约规定扣款或解约.任何交期有异常状况, 采购经

办人应主动通知申购单位,并采取补救措施.6.4、.验收:

6.4.1、固定资产类:应开出固定资产验收单并送相关单位验收单, 验收人员包括申购部门、使

用保管人/部门主管、维修部门、采购部门、财管部门、会计部门等.6.4.2、一般类: 应由总务仓仓管员点收,(需求单位确认验收)仓库管理员做电子帐且于入库表内填

入验收记录.6.4.3、验收方法:数量之清点, 厂牌、规格、尺寸、材料(材质)、外规、功能、环境质量等项目之

测定.6.4.4、验收期限: 应于接收后10个工作日内办理验收.验收时,若发现质量无法达到原要求标准,或

无法达原需求规范者,应 立即通知采购单位,不得无故拖延,因而影响处理时效及公司权益.6.5、入库:

6.5.1、外购物资到达后,根据品名、规格、数量、单价,将实物点验入库后,并根据点验结果如

实填制“入库规格单”,送货人须就货物与入库单的相应项目与仓管员核对,确认无误后

在“入库单”上签名,做到货、单相符,仓管员凭 “入库单”的存根登记仓库实物账; 6.5.2、对于物资验收入库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数量、质量、规格、品种等不相符的现象,仓管员

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并视其程度报告采购部门及相关责任单位处理。6.6、出库:

6.6.1、物品的领用,发放,须先进先出,计划供给的原则下进行,发放时一对帐、二签字、三记

帐、四盘点的程序;

6.6.2、公司总务仓库物品一律凭各部门主管签核的联络单领取,仓管员根据“签核单”办理出库

登记,领料人当场签名核对无误后领走;

6.6.3、生产车间领用文具、工具等设备配件物资时,仓管员凭生产部门负责人签发的联络单发放,仓管员和领料人均须在领料单上签名,出库登记作为实物对账的依据。

6.6.4、仓管员严格按照物品用单核准数量发放,严禁先领后补单或凭白条领用,并按月分部门整

理,核对领用单;

6.6.5、非消耗品(如计算器、订书机、电话机等)领用时需以旧换新;

6.6.6、对于一切手续不全的提货、领料事项,仓管员有权拒绝发货;

6.7、付款作业.6.7.1、采购经办人应先填具[支付申请单] ,并将发票附在支付申请单上.依核决权限核决后,检付请

款附件送会计部门, 按订购单注明之条件办理付款.6.7.2、凡因特殊原因延误付款之采购案,倘若延误之责任,系因本公司作业疏忽者, 会计部门请根据

[支付申请单]备注栏加注之补充说明(建议付款日期),以特案办理(无须坚持每月指定日付款

之规定).6.8、采购作业时间要求

6.8.1、考虑到需求单位对相关物品采购时交不了解.拟对采购作业时间规则定义为:一般件7天;

6.8.2、因生产之需求特殊件考虑需寻求供应之厂商,交期为7~20天;

6.8.3、急件1~3天,确保不影响生产进度;

7、零星采购作业流程图:

第四篇:零星采购管理制度

零星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一、需求物资申请审批流程

1、由需求人填写《物资申购单》本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报公司分管核准后提交采购部安排采购。

2、临时急用物资可电话申请分管领导同意后进行采购,回厂后及时补办申购手续。

3、食堂采购除食用物资外的其它物资同样执行此流程。

二、采购员询报价制度

1、采购物资价格在50元下时,最少询价两家以上。

2、采购物资价格在50元以上时,最少询价三家以上。

3、采购员填写询价单,并在财务报销时一同附在报销单据上。

4、采购员必须建立供应商台帐,对供应商进行必要的登记,以便日后的查询及管理。

三、验收入库

1、所有物资采购后经检验员检验合格,仓管清点数量无误并签字后才能入库。

2、采购物资必须办理入库后才可领用。

3、食堂采购食材同样需有专人点收手续。

四、相关单据的管理

1、采购物资原则上要尽量开据正式发票。

2、食堂采购要填写日采购明细单。

3、报销票据上货物名称、数量、金额要清淅,注明供应商地址,带公章及有效联系电话,食堂采购单上要注明卖家的联系电话。

五、财务审核及监管

1、采购借款应于完成采购当天还款报销,超过两天以上的不予以报销,未结清前一次借款的不得给予新的借款。

2、财务部负责对报销单据进行审核,不符要求的不予以报销。

3、财务部承担采购价格的审计职责,负责对采购价格的审查审核,每月对采购物资的价格审核不少于总采购单量的10%,具体方式可采用现场询问或电话咨询。审核情况每月汇总后报分管领导及总经理。

本制度自2014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

山东联创重工有限公司

2014年4月

第五篇:政府采购验收制度

对于加强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环节管控,在财政部2016年11月25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6]205号)中强调了5点,既然能强调,也就是存在问题最多的方面。《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需求和履约验收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提到:

三、严格规范开展履约验收

(五)采购人应当依法组织履约验收工作。采购人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自行组织项目验收或者委托采购代理机构验收。采购人委托采购代理机构进行履约验收的,应当对验收结果进行书面确认。

(六)完整细化编制验收方案。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制定验收方案,明确履约验收的时间、方式、程序等内容。技术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货物类项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出厂检验、到货检验、安装调试检验、配套服务检验等多重验收环节;服务类项目,可根据项目特点对服务期内的服务实施情况进行分期考核,结合考核情况和服务效果进行验收;工程类项目应当按照行业管理部门规定的标准、方法和内容进行验收。

(七)完善验收方式。对于采购人和使用人分离的采购项目,应当邀请实际使用人参与验收。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可以邀请参加本项目的其他供应商或第三方专业机构及专家参与验收,相关验收意见作为验收书的参考资料。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项目,验收时应当邀请服务对象参与并出具意见,验收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告。

(八)严格按照采购合同开展履约验收。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成立验收小组,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对供应商履约情况进行验收。验收时,应当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对每一项技术、服务、安全标准的履约情况进行确认。验收结束后,应当出具验收书,列明各项标准的验收情况及项目总体评价,由验收双方共同签署。验收结果应当与采购合同约定的资金支付及履约保证金返还条件挂钩。履约验收的各项资料应当存档备查。

(九)严格落实履约验收责任。验收合格的项目,采购人应当根据采购合同的约定及时向供应商支付采购资金、退还履约保证金。验收不合格的项目,采购人应当依法及时处理。采购合同的履行、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等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供应商在履约过程中有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的违法违规情形的,采购人应当及时报告本级财政部门。

政府采购项目验收是指在政府采购合同执行过程中或执行完毕,采购人对政府采购合同执行的阶段性结果或最终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估的活动。

政府采购项目验收阶段划分因项目的不同而稍有差异,但按其实施的整个过程均可分为验收准备阶段、验收实施阶段和验收报告的形成阶段。验收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熟悉与采购活动有关的各种资料,包括采购项目名称、采购预算、项目编号、受理时间、采购方式、采购结果、合同签订时间、合同金额、合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结果、验收申请的递交时间、采购单位对申请验收所持的意见等事项。待条件成熟时,根据采购资料编制项目验收实施方案。方案的编制要规范、科学、可行,拟定的验收专家应符合项目要求,验收小组组成人员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验收实施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组织验收小组召开项目验收预备会,就项目基本情况、验收时间、验收程序、验收小组组成人员及各自在验收活动中的职责分工作明确规定。验收预备会结束后,现场踏堪检查,逐项按照政府采购合同、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和项目说明书等进行实地验收,对项目验收中存在的问题作好记录,并提出改正意见。验收报告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召开项目验收评定会,汇总验收意见,评定验收结论。在验收评定会上,验收小组各成员就自己所负责的验收事项作汇报,分别交换验收意见。验收意见包括项目的成功点、存在的问题、修改意见等。然后根据验收小组各成员就项目验收的总体评价确定验收的格次,即:优良、合格、不合格,并形成书面报告,即验收报告。验收报告应标明项目名称、项目预算、项目编号,采购单位及供应商的名称、经办人、联系方式、合同编号、合同金额、合同追加或减少金额、开工日期、完工日期、验收日期,项目简介、采购实施情况、存在问题、要求与建议、验收结论,验收小组成员签字、采购单位、供应商、集中采购机构确认意见等内容。

基本程序

编辑

(一)由专业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来进行,政府采购合同的质量验收,原则上应当由第三方负责,即国家认可的专业质量检测机构负责,或者由采购人、代理机构会同专业机构共同负责,但采购金额较小或货物技术参数、规格型号较为简单明确的除外。直接参与该项政府采购的主要责任人不得作为验收主要负责人。(二)验收结束后,验收小组或者行业质量检测机构要做验收记录,并分别在验收证明书和结算证明书上签字。

(三)供应商、采购机构或采购人认为有必要,可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履约程度进行核验,并作为交付或验收的依据。采购人应按照约定,组织验收人员对政府采购合同的履约结果进行验收,以确认货物、工程或服务符合合同的要求。(四)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验收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属于分散采购方式的,由各采购人按照合同约定自行验收;属于集中采购方式的,由采购人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验收;对有特殊要求的采购项目,政府采购中心可以组织技术专家进行抽查复验。

(五)验收过程应当制作验收备忘录,参与人员应当分别签署验收意见。(六)验收结果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应当通知供应商限期达到合同约定的要求。给采购机构或采购人造成损失的,供应商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七)验收结果与采购合同约定不完全符合,如不影响安全,且比原采购合同货物部分提高了使用要求和功能的或属技术更新换代产品的,在价款不变的前提下,采购人可以验收接受;如不影响安全、不降低使用要求和功能,而且要改变确有困难的,经协商一致并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减价验收接受。

只有非重要部分不符合合同要求,而其他部分可以先行使用的,且采购人确有先使用的必要,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可就先使用部分验收,并支付部分价款。

(八)验收时间的约定:

1、货物类。对供应商提供的国家标准产品或技术要求不高且品牌、型号规格明确的,采购机构或采购人应做到随到随验收。

对技术要求较高的或非标产品,采购机构或采购人应在供应商提交货物之日起7日内组织验收工作。

2、工程类。属于独立的工程(包括设备安装调试)项目,在供应商提交竣工报告之日起15日内,采购机构或采购人应组织验收工作,书面形式通知供应商。属于基本建设配套工程项目,且需要与基本建设工程整体验收的,则按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规定执行。

(九)阶段性验收约定。按采购合同约定的付款条件和付款期限进行分阶段验收,并出具阶段验收报告。最后一次付款,如有质保金的,采购人对供应商提供的货物或服务无质量方面异议的,政府采购中心将依据采购合同及有效凭证办理资金结算手续。否则,采购人还需出具验收报告。

(十)验收结束后,验收主要负责人应当在采购验收书上签署验收小组的验收意见。属于集中采购项目的验收意见,应填制《政府采购项目验收单》一式三份,采购人、供应商、政府采购中心各执一份。《政府采购项目验收单》是财政部门支(拨)价款的必要文件。

验收问题

编辑

由于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人力、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政府采购项目验收大部分依赖采购人实施验收,使得政府采购验收环节在政府采购现行的操作程序中几乎被置于供应商和用户双方共有的真空地带。政府采购验收问题成为当前政府采购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纵观采购验收过程中的种种现象,我们可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重招标、轻验收”。

“重招标、轻验收”的现象在政府采购操作环节中普遍存在。政府采购一采了之,对于后期的执行阶段,就单纯依靠采供双方按照合同进行。另外,验收组织不认真,敷衍了事,验收走过场,手续不具备或不完备。程序简化不认真对照招标文件和合同要求。质量检测手段或检测方法不高。

职责不明确。

招标公司通常将大笔的采购业务承揽到手后,只负责代理招标工作。没有中立的第三者对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接收、查验制度。收取代理费用之后,也就不再管政府采购合同标的物是否严格按采购合同交付。而采购人大部分也不委托政府采购中心进行验收,在完成了政府采购合同签订之后,基本上也就不管采购合同履行情况。因此,采购人与采购代理机构之间在验收问题上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在现实中普遍存在。

对验收存在抵触情绪或者根本不验收。

还有一些单位对政府采购不理解,有的还有抵触情绪。当建议供应商没有中标后,对其他中标人吹毛求疵消极验收,验收不及时,不能按时付款,或者干脆不验收、严重挫伤了供应商的积极性,加大了寻租现象和行为的发生。

程序不规范。

有些采购单位验收人员与供应商相互串通,双方达成默契,验收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降低产品质量与配置,随意增补采购金额,甚至恶意篡改中标合同内容,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活动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损害了广大潜在投标人的正当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过程不公开。

验收过程不公开,具体验收人与使用者相互脱节,缺乏群众监督,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矛头直接指向了政府采购中心,严重影响了政府采购的形象和声誉。

验收结果缺少科学性。

例如,对于一些大型设备的验收,验收小组往往因为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所以验收人员在验收时往往仅对产品外观、规格型号等进行验收,而对最重要的产品质量却忽略不计了,影响了验收结果的准确性。另外,有些政府采购环节中的验收方案往往过于简单,欠缺科学性,不能完全满足验收的需要。

政府采购项目验收过程存在问题的原因[1] 制度建设有待一步完善。一是缺乏法律制约机制。在《政府采购法》中,验收主体未明确界定,验收程序标准不明确,未区分“运动员”和“裁判员”之间的关系,未制定采购人员和验收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相互制衡制度。采购人或采购机构验收不够超脱和公正,难免出现漏洞。

二是监督控制制度不健全。各行政监督部门监管存在难点,监督手段不硬。就法律上看,各行政监督部门主要是依靠《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来履行监督,但在工作实践中缺乏实施细则,各行政监督部门对政府采购市场的管理,特别是规范采购人行为缺乏有效手段。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主要停留在开标阶段,而对政府采购的结果验收并未引起高度重视。在政府采购机构中,对内设采购机构、验收人、监督职能部门的职责明确不够,导致在政府采购实施中,验收、监督管理缺失。

供应商应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供应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有些供应商抓住采购人多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所谓的“公家”的特点,利用验收人员不懂技术、责任心不高、采购代理机构不参与验收监督等因素,心存侥幸、采取以次冲好、变更内部设备、私改中标品牌与配置等等形式,肆意破坏政府采购工作,欺骗采购人,不择手段地追逐最大利润,频繁用“糖衣炮弹”出击,并与当事人做幕后交易,损害国家利益,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市场秩序,严重损害了政府与采购人的利益。二是合同履约能力较差。在当前政府采购活动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供应商不信守承诺、欺诈隐瞒的现象不仅常见,而且愈演愈烈。不少供应商素质差,表现为履约意识不强,施工经验不足,技术力量薄弱,质量观念淡漠。有的供应商为谋取中标,往往采取以最好承诺和低于成本的价格投标,中标后为挽回损失,在施工中不择手段偷工减料或偷梁换柱。

三是行为错位,不信守合同。一些供应商自以为取得了采购人采购项目的执行权,就万事OK了。在履行政府采购合同过程中,不按照事前承诺的办事,不力求以优质产品或服务履行采购义务,而采取弄虚作假、欺诈隐瞒、以劣抵优、以次充好等手段。热衷于找关系,跑公关,有的还与采购人或其他供应商沆瀣一气,将采购项目分包转包,致使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低劣、工期延误以及各种安全问题或经济纠纷。不但给企业本身声誉造成恶劣的影响,而且给采购单位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从而扰乱了政府采购市场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采购机构应进一步健全。

由于人员力量限制,采购业务繁忙,无暇顾及验收,加上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方面的限制,采购人未主动委托验收,采购代理机构在人员和时间都如此紧张、且用户不曾明确委托的情况下,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回避,造成了政府采购对验收环节的失控。

采购人法律意识应当进一步提高。

一是采购人缺乏专业知识,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政府采购有依赖思想,在验收知识方面处于劣势。

二是合谋权力设租寻租。借政府采购之名,行寻租之实,这种现象在一定时期仍然存在。由于我国正处于大量公有制企业向私有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殊的经济转轨时期,政府采购活动中的寻租现象更是难以避免、防不胜防。

验收意见

编辑

1、明确采购验收环节的地位。

《政府采购法》第41条规定:“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组织对供应商履约的验收。大型或者复杂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邀请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参加验收工作。验收方成员应当在验收书上签字,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政府采购履约验收是法定的不可缺少的。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应当通过加大对《政府采购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进一步明确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的法定地位,将其纳入政府采购的必备程序。要出台具体规定,明确验收相关人员职责。集中采购机构经办采购人员及验收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暗箱操作。要加强采购人验收的技能培训,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抽查,检验采购人的验收质量。采购人也应建立政府采购验收档案,增加验收工作的系统性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采购合同监督管理制度,采购合同、采购经办、采购验收实行相互分离,相互制约,明确政府采购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职责,防止验收、监督缺位,验收标准方法应当在标书中事前说明。

2、坚持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相结合。

对单位组织政府采购项目验收要有程序制约,并实行政府采购项目公示、群众监督制度,公布验收结果。采购人不仅要在组织验收时派出职工代表参加,而且要从项目设计、信息发布、招标程序以及实施过程中,让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有权参与监督、行使发言权。发现问题要及时向采购管理机构反映,私自与供应商协商改变中标、成交结果,造成损失的自行负责,财政部门一经发现将拒付相关货款,并将供应商履约情况列入考核。无正当理由拖延或拒绝接收、验收和付款等违反合同约定的,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3、完善未中标供应商监督机制。

邀请未中标供应商参与验收,一方面可以验证政府采购的公正严谨,另一方面也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的有效手段。因为供应商具体参加了该项目的投标活动,对项目招标过程、施工程序、配置的细微差别有着更为详细的了解,特别是利用供应商的专业知识、行业的通晓更能发挥其有效的监督作用,这也是对验收环节更好的监督。如果验收达到预期效果,能让供应商对招标的公正性心悦诚服,同时对参与今后投标又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4、建立健全供应商考核登记制度。

针对不同程度的不诚信行为,制定不同的处罚措施,在验收环节中发现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违反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移交工商、质量监督等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建立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政府采购的市场信用体系。一是建立供应商资格准入制度。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要以满足采购人的合理需求为前提,对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进行采购市场准入资格审查,尤其是对供应商的遵纪守法、商业信誉、履约业绩、依法纳税能力等基本条件进行重点审查,采购代理机构将合格的供应商列入供应商库。对履约过程中有不良行为的供应商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确保“讲信誉、守承诺、质量好、服务优”的供应商在同等条件下进入采购市场,享受无差别、无歧视待遇开展公平的采购市场竞争,避免采购人在采购过程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净化采购市场,以保证政府采购的效率和质量,维护好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二是建立健全供应商诚信档案。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要对所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的遵纪守法情况、履行合同情况、投诉情况等诚信状况进行详细的登记备案,便于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加强监管。要不断地对供应商的诚信等级、廉政水平、服务态度、供货质量、完成时限、资质水平、企业规模、财务状况等进行考核,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不断吸纳新鲜血液,剔除不合格者,保持供应商群体的朝气与活力。

三是建立供应商履约质量担保制度。建立供应商履约保证金制度是保护采购人利益的基本措施之一,它可以用经济手段来制约供应商,督促供应商按约履行义务。依照《政府采购法》、《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政府采购合同中要明确双方约定履约保证金的缴纳的标准、支付方式与返还方式,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采购人和中标、成交供应商履约情况的跟踪监督,促使其诚信守约,确保政府采购产品好、质量高、服务优,维护政府采购的社会信誉和良好形象。

5、成立专业性的验收组织。

以规范公共采购合同的验收行为,要求必须具有公正的第三方验收程序规则,要求主要验收人员不得为原先的采购人员,以避免出现串谋等违规违纪行为。这种方法将更为超脱公正。然而,我国《政府采购法》规定,验收可以由采购人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进行,也可以由采购人自己进行,法律没有规定验收过程中利害关系人必须回避。政府采购监督有审计、纪检、监察等各种监督机构参与,但都不够全面,他们的监督也都局限在招标环节,不能对政府采购项目验收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可以设想成立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委员会,下设专职专业验收机构,应当由以下人员组成: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人员、质量检测机构人员、供应商代表、政府采购管理部门代表,另外如有必要还可以邀请纪检部门代表参加验收。我们应当根据不同验收标的成立不同的验收小组,对技术验收环节所需要的技术人员的选择要“量体裁衣”,避免验收环节“真空”隐患。

6、加强合同条款违约责任的追究。

由于验收是政府采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且是对整个采购行为最后把关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上发生差错,必然会给整个采购行为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所以,必须建立起严格的纪律约束,规范验收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一是验收结果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应当通知供应商限期达到合同约定的要求。同时验收结果报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给采购人造成损失的,供应商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是验收结果与采购合同约定不完全符合,但又不影响安全、不降低使用要求和功能,而且要改变确有困难的,经协商一致并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可协商减价接受。三是验收结束后,每名验收人员都要在最后的验收文件上签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对于验收人员的渎职失职行为根据其错误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处罚。对那些与不法供应商沆瀣一气、收受贿赂造成国家、单位重大损失的,按照有关法规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7、以人为本,提高采购人员综合素质。

搞好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环节关键在人,因此,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坚持人为本,提高和优化采购从业人员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思想觉悟,深刻认识到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严格准入制度。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公开招考和严格考试方可确定其准入的资格,采购单位要挑选责任心强,能坚持原则,业务能力强、使项目质量监督掌握规范准确,督促执行规范得力、脚踏实地工作的人员来完成政府采购相关业务工作。三是严格培训和奖惩。不断加强政府采购人员职业道德、业务技能、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实行考核上岗制度,提高采购队伍整体素质。同时辅之以严明的纪律和公正的赏罚,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坚决杜绝政府采购中权利寻租产生的根源。

下载政府采购制度下零星采购的财务腐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府采购制度下零星采购的财务腐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府采购中心制度汇总

    目录 1、工作人员守则 2、服务承诺 3、主任工作职责 4、副主任工作职责 5、政府采购业务运行规程 6、招标采购运作程序 7、竞争性谈判采购运行程序 8、询价采购运行程序 9、......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府采购,规范政府采购工作。健全政府采购监督约束机制,提高采购透明度。实现政府采购“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逐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政......

    浅析我国政府采购制度

    浅析我国政府采购制度 一、前言近年来,政府采购范围方面基本采取“由点到面,分步实施”的模式;政府采购的组织机构相继建立,但各地区做法不一;地方政府采购制度建设逐步加强,规范......

    建立政府采购制度

    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也称政府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公开招标为主要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行政......

    采购财务交接制度

    采购部与财务部交接、支付暂行制度一、 二、 采购部每月于10号及25号分别制订付款计划,经联席会议批准后,由财务部负责跟进实施; 财务部负责供应商的对账盖章工作。采购部在收......

    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 一、政府采购的范围、特点和方式 (一)政府采购范围和管理 (1)政府采购范围 1)采购主体。包括: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2)采购资金。采购人全部或部分使用财......

    浅谈政府采购

    浅谈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在采购商品和服务时一直采用分散采购的办法,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造成了财政资金......

    政府采购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强化政府财政职能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函及作用 政府采购也称政府统一采购或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的需要,或为公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