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蜂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11:2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蜂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蜂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第一篇:2011年蜂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2016年度蜂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一、国际蜂业生产与贸易概况

目前全世界约有蜂群量约为5000万群。欧洲养蜂历史悠久,蜂群保有量大,约占全世界蜂量的40%以上,蜂群密度大,但蜂蜜单群产量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养蜂历史较短,但养蜂机械化水平较高;非洲除埃及和南非外,大多仍沿袭旧法饲养。

全世界蜂蜜总产量现已达200万吨。主要的蜂蜜出口国为中国、阿根廷和墨西哥。主要蜂蜜进口国是德国、美国、日本和意大利;俄罗斯和土耳其生产的蜂蜜仅能满足本国需求,出口量极少。

阿根廷作为世界第三大蜂蜜生产国和第二大蜂蜜出口国,是南美洲蜂业最发达的国家,目前饲养蜜蜂220万群,年产蜂蜜8万吨左右,美国为阿根廷主要蜂蜜进口国。墨西哥现有蜂群230万群左右,年产蜂蜜在6万吨左右,有近1/2的蜂蜜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国为德国、英国、美国。美国现有蜜蜂约250万群,年产蜂蜜9万吨,而美国年消费蜂蜜约16万吨,美国既是世界第二大蜂蜜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纵观2016年世界蜂业生产状况,各国对蜂产品的生产质量越加严格,贸易额度逐年增加。在做好自身要求时,也在积极的获取外部支持。

二、国内蜂业生产与贸易概况

我国现有蜂群850万群,蜂农约30万人,国内蜂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已经达到2000多个,其中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超过100个,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约20个,我国蜂蜜年产量约50万吨,蜂王浆产量2000吨左右,蜂花粉产量5000吨左右,蜂胶产量约350吨左右,蜂蜡年产量4000吨左右。年产值约150亿元。

三、国际蜂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一)对蜂业科技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强调蜜蜂对于生态系统的作用

1.2003年美国斥资750万美元,于2004年完成蜜蜂基因组序列的测序工作。并于2005年5月发布于NCBI等三大数据库。使蜜蜂成为继果蝇、蚊子后第三个完成基因测序的昆虫。

2.近年来,美国等国家发生的“蜜蜂突然消失症”事件,造成授粉昆虫数量严重不足,给美国等国家农作物造成极大损失。为此,美国、欧盟等国家动员全部蜜蜂研究机构划拨巨款研究这一事件,为保证农作物的丰收而加紧努力工作。

(二)围绕蜂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一系列的科研活动 1.为保证蜂产品质量,达到不使用或减少使用药物的目的,国外通常对蜜蜂进行定向培育,以抵抗主要病敌害的侵染。如德国进行的抗螨蜂种的选育等。

2.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蜜蜂遗传改良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美国及欧洲的科学家对蜜蜂

主要经济性状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的研究,数量性状有效基因的定位与利用技术的开发,已使蜜蜂育种进入真正的基因选育,品质育种同抗病育种一样已成为当前蜜蜂育工作的重点。

3.蜂药的使用通常是使用无毒或低毒,无残留的纯天然菊酯类药物。严格控制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

4.发达国家如德国建有蜂产品分析研究所,专门从事蜂产品质量与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并针对不同蜂产品,提出相应的理化指标,作为该项产品的质量标准,以保证其食用的安全性。

四、国内蜂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1.蜂病防治及药物应用新规的出台为我国养蜂业在抗生素残留方面开展了新的天地。使蜂农对相应蜂病预防与治疗有章可寻,也使我国蜂产品质量有很大幅度的提高。

2.新品种、新品系的培育:例如中蜂抗囊状幼虫病蜂种国414号的培育,蜂胶高产系的培育,新疆伊犁黑蜂的保存与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应的成果。

3.蜂机具的研发在我国开展的如火如荼,例如苏松坤等研究的王浆采集器,使王浆的采收突破了机械化生产的难关。采胶器、便携式蜂箱、运蜂车等一大批蜂机具得到研发和创新。

4.分子水平的研究:在各地养蜂者的共同努力下,对全国各地蜂种的基因进行采集并建立了数据库。并对蜜蜂的各项基因及DNA进行不同程度的测定与研究。

5.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真正发挥蜜蜂天然授粉昆虫的作用,近年来在全国开展了大量授粉研发工作。并推广熊蜂、壁蜂等优良授粉蜂种。

6.规模化养蜂也是近两年内我国养蜂科研的新课题。针对我国国内养蜂技术落后,蜂场规模小的现状,国家蜂产业体系派专人到养蜂户进行现场调研,了解制约我国规模化养蜂发展的因素,为如何解决这些困难而不断的努力。

兴城综合试验站

2016年12月13日

第二篇: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_合作协议

课题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之间的联合协议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参加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参加单位)就共 同申请并承担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对盲蝽象、稻飞虱具有杀虫活性的 Bt 基因克隆与 功能研究”达成如下协议:

⒈ 依托单位方的权利和义务:把握课题研究总体内容和目标,组织与协作单位间课题进展的定期交流与讨论,负责课题汇报和结题报告。按照共同申请课题“对盲蝽象、稻飞虱 具有杀虫活性的 Bt 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任务分工完成研究工作。

⒉ 参加单位方的权利和义务:协助依托单位方组织课题进展的定期交流与讨论,协助依托单

位方准备课题的汇报和结题报告。按照共同申请课题“对盲蝽象、稻飞虱具有杀虫活 性的 Bt 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任务分工完成研究工作。

⒊ 风险责任的承担:课题执行过程中确因现有水平和条件下难以克服的技术困难,导致研究

终止,已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由各方自行承担。

⒋ 科研经费的分配比例:依托单位方和协作单位方共同申报的“对盲蝽象、稻飞虱具有杀虫

活性的 Bt 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项目如获专项资助,原则上根据研究工作分工和任务指标 及实际贡献大小进行分配。

⒌ 协议期限:本协议于项目执行期限间有效,如合作研究时间长于项目执行期限,则本协议

有效期延长至合作研究结束时。

依托单位: 参加单位: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签署日期: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签署日期:

课题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之间的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方案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参加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参加单位)共同 申请并承担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课题“对盲蝽象、稻飞虱具有杀虫活性的 Bt 基因克隆与功 能研究”,就知识产权和利益共享方案达成如下协议:

1.本项目完成后,如有可能申报成果,由双方共同申报。

2.项目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果按照《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和管理。主持单位 或参与单位自主研发取得相应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归属专利权人。

3.知识产权及有关成果:对于合作产生的研究成果,发表文章时需联合署名,申请专利时需联 合申请、共同拥有专利所有权,作者和单位排名由研究贡献的大小决定。依托单位和参加单位各 方可就独立负责内容的研究成果单独发表文章并申请专利。

4.甲方和乙方应积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果转让和转化过程中涉及的知识产权及相应权益等 问题,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研究 成果知识产权管理的若干规定》和科技部《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 干意见》执行。

甲方: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乙方: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第三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作汇报(2011年11月7日修改)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工 作 汇 报(2011年11月7日)

一、基本情况

(一)概况

我所是1956年经国务院科技规划委批准筹建,1958年9月正式成立挂牌,是我国惟一的国家级茶叶专业科研机构。2001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我所加挂‚浙江省茶叶研究院‛。

50多年来,在部、院和浙江省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已初步形成学科设置较齐全、技术力量较强、条件基本完善的全国茶叶科技创新中心和信息中心,研究领域涵盖茶叶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形成了茶树种质资源、遗传育种、茶树营养、病虫害防治、农残控制、茶叶化学、茶叶加工与新产品开发、天然产物提取与应用等优势学科。取得科研成果300多项,其中获奖成果97项,含: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星火奖1项,部省级奖60项。曾三次获得国家科委、农业部、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及农业部‚百强研究所‛称号。依托我所建设以下科技创新平台:

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中心、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农业部茶树生物学及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茶叶加工分中心、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茶叶学会(国家一级学会)挂靠我所。我所是茶产业创新战略

技术;开展国家茶叶工程技术中心、部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工作;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4)茶叶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与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合一)。开展茶叶等农产品质量委托检测和有关部门下达的产品质量抽检工作;承担有关茶叶产品质量标准、检测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承担检测技术及有关的研究工作。

(5)茶叶质量认证发展研究中心(与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合一)。开展茶叶质量及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工作;对颁证企业有机标志的使用和产品质量进行跟踪管理;承担与有机农产品相关的研究开发工作。

(6)茶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开展茶业经济和信息研究工作;承担《中国茶叶》杂志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开展期刊广告业务和茶叶技术资料服务;负责所网站和茶叶综合性网站《中国茶叶网》的建设、日常维护及图书馆管理。

(7)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开展茶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工作;承担茶叶等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

(8)茶叶试验场(与杭州龙冠实业有限公司合一)。配合有关研究部门开展科学试验和中试工作;开展龙冠公司生产经营工作。

(9)茶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与劳动部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合一)。承担茶业职业技能的培训考核工作;承担中国茶叶学会的日常工作;承担所与其他学会、协会、研究会的联络工作;承担《茶叶科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和发行。

组织和领导下,联盟秘书处组织有关专家对入选的8个首批预备项目进行了整合,完成编写了《茶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可行性报告,并于2010月11月13日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联盟完成了‚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起草工作,联盟成员也积极参与国家、部门、省级及本地市的茶叶产业发展或科技发展规划等的编制工作。此外,联盟还通过组织专家支撑产业服务,开展科技下乡、技术培训,举办技术研讨会等形式,开展技术研讨,做好茶业科研技术储备。

二是牵头组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2008年,我所牵头组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全国32家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的57位专家成为体系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站长,加上他们的团队成员,共有20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体系工作。

(二)围绕茶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组织开展科技攻关

1、承担项目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所继续抓住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机遇,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拓宽项目来源渠道。项目争取获得较好的成绩,2006-2010年我所争取到各类项目112项,包括国家‚863‛计划专题课题2项,国家科技计划计划课题10项(主持1项,参加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0项,省部重点项目20项,项目合同总经费达到1.2多亿元,其中留所经费7600余万元,约为我所‚十五‛项目总经费的2.5倍。茶叶行业国家及部委项目绝大多数由我所主持(我所主持的科技部、农业部茶叶行业重点项目合同总经

国际标准《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for tea(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TG/238/1]》,制定《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等项目技术规范。收集国内外种质资源400余份,完成1309份资源的标准化整理,构建了我国茶树核心种质,建立200余份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子指纹图谱,实现2900余份资源的信息和实物共享,这些工作作为成果的部分内容分别于2009年、2010年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提出了茶树高效施肥技术。明确了田间状态下不同年龄茶树对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的吸收和累积规律,在对不同茶园生产模式对肥料需求的多年调查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绿茶养分最佳调控管理技术,利用GIS技术建立了以浙江省淳安县县域为单位的茶园土壤养分信息系统,并整合茶树养分管理技术和土壤诊断指标,建成茶园土壤养分优化调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1套,通过推广示范,示范区施肥综合经济效益每亩提高300元以上。

——研制出一批茶园生物农药。研制茶园害虫拒食剂,在防治适期施用对茶尺蠖的田间防效可达70%以上,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均可达68-95%;开发出假眼小绿叶蝉的行为调控剂,防治效果可达60-90%,在浙江、安徽、重庆、四川、河南、湖北等多个省市已推广4000余亩,为进一步利用信息素调控田间害虫为害提供了新思路。开发出茶毛虫病毒Bt制剂,已完成了登记所需的全部试验,已上报农药登记管理部门。生物农药推广应用达到15万亩次。

——提出了一批茶叶加工新工艺、新设备。研究提出扁形、试制出γ-氨基丁酸茶超微茶粉,GABA含量≥2mg/g,颗粒度≥200目。提出γ-氨基丁酸速溶茶的加工工艺,试制出感官品质优良的γ-氨基丁酸速溶茶,GABA含量最高可达1.7%,香气高纯、滋味醇厚。开发出一种口感醇和、苦涩味低的醇味茶产品,受到饮料企业欢迎。研制出高茶黄素的速溶红茶产品,茶黄素含量≧4%,色泽鲜艳红亮,获得企业认可。

——提出茶叶深加工产品提取新技术,实现产品规模化生产。建成一条年产25吨高香冷溶速溶茶中试生产线,提出一套较为完善的高香冷溶速溶茶关键加工技术,批量产品可溶于4℃冰水,时间≤30sec;产品水分含量≤3%;产品感官风味接近原茶,产品已出口到美国、韩国。提出了整套鲜茶固体饮料加工关键技术,研制出鲜茶固体饮料产品,建成1条年产20吨的鲜茶固体饮料中试生产线。筛选得到高茶氨酸合成工程菌1个,通过构建茶氨酸生物合成工程菌并优化了合成茶氨酸条件,建立了生物合成茶氨酸的工艺技术路线;初步确立了填充床反应器固定化基因工程菌连续制备茶氨酸的工艺,小试固定化合成茶氨酸的浓度达到25.04g/L。完成了茶氨酸提取制备技术的工业化生产试验和工艺参数优化,得到茶氨酸含量>40%和>60%两种工业化产品,已明确茶氨酸改善睡眠和增强免疫的功能及人体推荐剂量,初步完成茶氨酸保健食品的试制、毒理试验和功能性评价等工作。完成了茶黄素提取制备技术的工业化生产试验和工艺参数优化,制备出四种主要茶黄素单体成分,研制出茶黄素片剂和茶黄素软胶囊两种食品。

——研究提出茶叶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明确了茶叶中铅的主要来源,研制成功茶园土壤降铅改良剂1个,降铅效果达20%

立了多条名优绿茶在制品不落地、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示范线,速溶茶技术已在6家茶饮料企业示范应用。

2、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

根据浙江省委省府部署,我所积极响应省委省府的号召,认真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2006-2010年每年派出10名科技特派员,赴磐安、泰顺、松阳、遂昌、缙云、常山、三门等地的欠发达乡镇,对当地进行茶叶科技服务。作为浙江省实施法人(团队)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单位之一,与浙江松阳、磐安、缙云、淳安等地结对,服务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特派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针对当地茶叶生产现状和发展目标,协助当地搞好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积极为当地政府献计献策,帮助茶农解决在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开展技术培训、科技示范,帮助茶农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促进当地发展茶叶生产、推动茶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当地政府和茶农的好评。先后3次荣获‚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人荣获‚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由我所牵头的科技特派员茶产业创业链被认定为‚国家首批科技特派员创业链‛。

3、做好科技培训工作

根据茶产业发展需求,我所明确推广技术,落实责任专家,年均派出科技人员1000多人次深入我国茶区,帮助茶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推广示范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茶园田间生产管理技术、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茶园无害化施肥技术、新品种繁育技术、茶叶连续化加工技术等技术。年均举办培训班50多期,受训人数4000多人次,有力

二是积极支援地震灾区茶园恢复生产。‚5.12‛大地震使当地茶园遭受了严重损失,我所及时派出专家赴震灾区指导灾后茶叶生产恢复,并免除四川青川、北川、旺苍用于灾后重建的技术服务费。按照浙江省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的工作部署,我所用两年时间完成当地三年的灾后恢复茶叶生产任务,茶园面貌焕然一新,茶农收入由震灾前的2000元/亩提高到现在的3000元/亩,得到当地政府和茶农的高度评价。

(三)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1、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升

2008年初组建了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创新团队、茶树绿色栽培技术研究创新团队、茶叶加工工程创新团队、茶叶质量安全与检验创新团队等4个创新团队。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创新团队的能力,一是对团队的人才队伍进行了充实、优化,二是在科研项目安排、人员配备和职称评审上给予倾斜,三在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上给予重点保障。

2、科技平台建设成绩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所科技平台建设成绩显著。2007年11月,科技部批准依托我所组建‚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年来共投入建设经费3943.8万元,其中科技部拨款500万元,浙江省配套1072万元,自筹2371.8万元。‚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通过验收,平台总经费1000万元,进一步了改善科研条件,推动了技术成果的熟化进程。同时,我所不断完善平台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模式,积极整合资源,建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平台的科技协作优势。依托我

平,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形成一支以院士领衔,2-3名具有能够把握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的战略科学家、10-15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40名左右具有竞争力的科研中坚力量;重点培养和建设4个科技创新团队,1-2个成为院重点科技创新团队。

3、科研平台条件建设。围绕重点学科建设,优化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国家综合茶叶试验基地建设,完成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争取新建1个茶叶综合试验基地、3个区域试验基地、1-2个部级重点野外科学观测台站、1-2个院重点实验室,建成茶树有害生物和天敌资源标本室、种质资源标本室等。进一步完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二)“十二五”期间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所的主要重点任务如下:

1、争取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突破。加强茶树种质资源创新技术和新品种培育技术研究,选育出一批适宜于不同生产需求的茶树新品种;围绕‚节本、增效、安全、低碳‛目标,加强茶园高效、精准、省力化、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茶树有害生物监测和预警、无害化防治技术取得突破,提出从源头开始、全程监控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拓展茶叶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目标,开展茶产品(深)加工新技术和(深)加工装备、制造技术研究。

2、继续加强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开展茶树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挖掘茶树抗虫、抗病、抗寒、抗旱等优良抗逆基因;

人和科研骨干到国外考察、学习和合作研究。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6、建设现代院所管理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构建惩防体系,建立适应茶叶科技自主创新要求的现代研究所管理制度、学术管理制度和分类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构建完善现代院所管理制度体系,积极营造自主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氛围,把我所建设成为‚科研一流、人才一流、条件一流、成果一流‛的茶叶科技创新中心。

第四篇:观摩会技术培训-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据统计,2012年全所全年组织举办现场展示会、观摩会、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活动23次,直接和间接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631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2.12万份,推广新技术9项;签订合作协议4个,建立和完善各类科技示范基地2个。

(一)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情况

1、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治情况

为遏制了重点外来入侵有害物种在农田的蔓延趋势,按照农业部要求,研究所邀请了12名行业专家赴湖北咸阳、吉林白城等地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与当地农业部门组织开展了2次农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现场灭除活动,数千人对近千亩水葫芦、水花生及刺萼龙葵进行了集中灭除,为在全国开展农业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治做了示范,随后各省市积极配合,组织实施相关铲除防治活动,通过人工拔除、机械铲除、替代控制和化学药剂防治等多种方式灭除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有力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了保障。

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30人次,赴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发生重灾区开展危险性外来入侵调研,举办了“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治与农业生产研讨会”,培训防治骨干人员累计140余人。编写了《七种外来入侵植物的识别与防治》宣传手册以及其他外来入侵生物的相关海报、张贴画、明白纸等宣传材料,发放明白纸8万张,防治技术手册4万册,建立起农田防治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技术体系,减少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防灾减灾技术推广情况

针对东北地区2011年入秋后降水偏少可能导致东北春季干旱情况,农业减灾研究室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农业部、气象局冬春季短期气候预测和春旱形势研判会商,认真撰写相关分析报告,提供给东北、华北等地防御农业干旱作参考;针对黄淮海部分地区出现小麦“假旺长”的农情信息,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就小麦“假旺长”灾情、成灾原因进行评估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控旺措施提供给了有关主管部门采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为扎实开展农业抗灾减灾工作,研究所研发开通了中国农业防灾减灾网站,为决策层、技术支撑层和终端用户层提供了一个便捷快速平台;组织专家修订了农业部《重大农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编写了10期包括东北春旱、水稻寒露风、水稻高温热害、水稻赤霉病、内蒙古暴雨洪涝,北京地区暴雨以及全国上半年灾情评估与建议等农业防灾减灾信息简报,这些工作为高效、快捷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农业部建立未来农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提供了参考。

(三)农业科技信息进农家工作情况 针对东北、西部、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四个小麦生态类型区,构建了小麦苗情监控物联网,为所在区域小麦苗情诊断、防灾减灾决策管理提供实时准确信息;针对果园的霜冻灾害,研发了集远程监测、调控方法与相应技术一体的成熟产品,建立起北方果树霜冻灾害监测与调控系统,在宁夏进行了示范推广。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实时动态监控数据与专家经验和农艺管理知识融合,能够动态识别分析与判断处理农作物灾情信息,支撑了小麦苗情诊断、果树管理等农业生产工作。

(二)开展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服务情况

为提高插秧效率、缩短劳动时间、削减施肥量,在湖南岳阳、宁夏灵武市召开了6期侧条施肥机插秧育苗技术培训会,培训了技术推广人员及示范农户、现场农户350余人;在北京举办“水体与土壤污染防止修复技术”培训会,培训宁夏、湖南环保部门及茶园的技术人员30余人;在北京顺义进行蔬菜机械化起垄局部施肥技术的示范工作,培训基层农业技术员50人次。

针对农业干旱问题,结合玉米机械化播种局部施肥技术,在内蒙古赤峰进行了抗旱种衣剂发示范和推广工作,玉米推广应用面积5000亩以上,亩平均增产60公斤以上,深受农民欢迎。借助“国家农业科技展示园”等平台,重点展示、示范了植物工厂技术、无土栽培技术、设施农业节能环控技术等技术,接待来自河南新乡、广东江门、四川成都、山东东营、安徽淮南、湖北十堰、山西晋城等全国各地农业企业和涉农政府部门领导、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培训、指导技术人员100多人次。

组织参加了农业部“科学技术十年成就展”及“2012年部属农业科研院校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科技对接专项活动”,宣传展示了由研究所研发的农业环境监控物联网系统及植物工厂、设施高效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等技术,发放技术资料100余份。

(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情况

1、新产品推广情况

针对农村饮用水末端取水微生物污染问题,在广东惠州和福建宁德农村推广应用了集消毒、过滤一体化的小型农村净水设备4套,解决了当地农村7000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使应用地饮用水水质常规指标达到了国标(GB5749-2006),为村镇饮用水安全供水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针对养殖业饲料转化率低等问题,选择零污染Ⅱ号口服益生菌在福建、长沙推广应用。此菌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残留、成本低,可提高生猪对饲料吸收率,增强猪的抗病能力,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出栏时间平均提前12天左右,减低成本3%。在推广地推广应用46吨,累计饲养生猪31万头,新增产值310万元。

2、新技术转化推广情况

“植物LED光源节能高效生产关键技术”是一种利用专用LED光源灯具装置,通过对补光生产环境内环境参数的优化,实现植物的节能高效生产,显著降低植物生产能耗、大幅度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新技术。2012年,研究所在北京、江苏、辽宁、山东等地重点示范推广了500余套,示范温室面积10多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效益275万元。

(四)开展与地方政府合作情况

1、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合作对接情况

与山东东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书》,根据中国农科院现有技术优势和东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技术需求,共同开展湿地农业环境长期定位监测、盐碱地改良和资源化利用、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估、农业减灾技术、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试验示范工作。经过协商,约定先期开展相关技术示范合作,具体包括都市型设施园艺技术(立体无土栽培、蔬菜树式栽培等)、植物工厂(种苗工厂、LED节能补光生产技术)等。

2、与地方政府开展合作情况 与山东省广饶县稻庄镇人民政府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开展3500平方米温室草莓立体无土栽培技术的示范,技术合作经费12万元。与天津市武清区农经委签订了农业部批准的武清“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整体建设规划编制协议,合同经费15万元。

3、承担地方科技项目的执行情况

承担西藏自治区科技厅“‘一江两河’地区粮饲复种及宜草荒地资源调查与潜力评估”课题,为确定宜草荒地及粮饲复种资源分布、草地与粮饲复种用地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控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4、科技示范县建设工作情况

宁夏灵武县是自治区的科技示范县之一。研究所依托“农田减氮控磷清洁化生产集成技术体系”和“规模化养殖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安全利用集成技术体系”课题为技术支撑,在宁夏灵武县课题示范区内建立了农田退水污染控制技术集成示范区,进行了推广示范,该示范区8.65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3平方公里。从经济效益方面分析,农田减氮控磷集成技术亩节本55元,对示范面积1.75平方公里(2625亩计,减氮控磷技术与养殖废弃物安全利用技术同时示范)进行抽样分析,节本增效14.44万元;养殖固体废弃物安全利用集成技术亩节本70元,示范面积1.75平方公里(2625亩计),节本增效18.37万元,合计32.81万元。为了促进区域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依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与河南省新乡县人民政府科技合作框架协议》,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县人民政府三方签订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综合试验基地土地租赁合同补充协议》,租赁土地600亩,推动了农业科学试验的开展及示范推广。

5、合作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点情况

为落实东营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签订的《关于合作推进黄河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协议》,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与垦利县人民政府签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合作协议书》,重点建设“一站三区”,即黄河三角洲农业环境科学观测试验站、滩涂湿地农业固碳科技示范区、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综合示范区、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共同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五)开展科技援疆、援藏工作情况

1、科技援疆工作情况

为了防治农用残留地膜污染,研究所同新疆石河子农业科技开发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了全生物降解地膜系列产品的试验示范,建立了一个50亩的生物降解地膜示范基地,建立了规范的可生物降解地膜评价体系,遴选出具有较好适应新疆棉区的可生物降解地膜2种,培训当地技术人员10人。

与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签订合作协议,就中国农科院环发所设施园艺CO2气肥固碳减排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合作,合同经费108万元,合作期3年。目前已做好温室试验区的栽培布局设计及入门展示厅的布局设计,第一年合同经费54万元已到位。

2、科技援藏工作情况

为落实院党组确定的援藏系列工作部署,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大对西藏农牧科学院的支持力度,研究所与西藏农牧科学院签订合作共建备忘录,合作共建西藏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并捐助价值百万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双方将在人才培养、条件建设、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将为西藏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牧业生产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

研究所气候变化研究室与西藏那曲地区草原站等地方有关部门合作,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及其服务价值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国家科技支撑专题“藏北高寒草地生物多样性的放牧调控技术和示范研究”以及西藏自治区“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金牦牛科技工程”项目“牦牛夏季放牧管理试验与示范”课题等研究工作,继续参与那曲地区高寒草原生态园区建设,继续开展增温增水(OTC)控制实验、布置土壤呼吸动态连续观测系统和继续运行涡度相关与能量平衡系统,获得大量的观测数据,为进一步合作共建野外台站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了工作基础。在人才培养方面,那曲地区草原站1名专家入选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2012年4月,在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鉴定了1项成果“藏北高寒草地退化遥感监测技术及其应用”,被推荐并参评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

第五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章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快研究所科技事业发展,促进学术民主,加强学术指导,充分发挥专家在科技决策中的咨询和参谋作用,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所学术委员会)。

第二条所学术委员会是所长实施学术领导的所级最高学术评议、评审和咨询机构。

第三条所学术委员会的工作职责是:

1.审议研究所科技发展规划,评审和论证重大科技项目,讨论学科建设、科研机构设置与研究方向调整等重大问题;

2.评价和推荐所科研成果;

3.对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等进行评价、建议与推荐;

4.对涉及学术问题的重要事项进行论证和咨询,评议和裁定相关的学术道德问题;

5.审议由所长建议提交的有关国际合作与交流、院加工中心活动、全国科研协作以及其他事项,和其他按国家或中国农业科学院规定应当审议的事项。

第四条所学术委员会开展学术审议工作应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维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学术声誉,发扬学术民主,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学术创新,开展国际合作,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第二章组织

第五条所学术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以及各学科代表组成。所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由所长兼任;副主任委员1~2人,由主任委员提名,所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选举产生;秘书1人,由主任委员指定,负责所学术委员会日常事务管理。

第六条所学术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作为专门的日常办事机构,挂靠所科研处。

第三章委员

第七条 学术委员由19~21名高级技术职称人员组成,包括必选专家、民主推荐选举的所内专家和所外专家三部分:

1.必选专家。包括所长、分管科研业务的副所长、科研处处长(兼所学术委员会秘书)。

2.民主推荐选举的所内专家。所内学术委员会成员由全所科技人员酝酿,经所有关室(组)民主推荐,提出差额选举委员候选人名单;召开全所科技人员大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委员建议名单。

3.所外专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内或院外同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所外专家人数不少于委员总人数的1/3。所外委员由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提名产生。

第八条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形成报院审批的所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

第九条委员的基本条件是:

1.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农产品加工科研事业,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遵守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

2.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乐于奉献。

3.对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趋势具有较强的宏观把握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4.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5.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周岁(两院院士除外),身体健康。

第十条所内的退休人员一般不再担任委员。

第十一条委员的权利、义务和职责是:

1.在所学术委员会内部任职中,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决议所学术委员会重大事项时,有表决权和建议权。

2.参加所学术委员会活动,承担并完成交办的任务。

3.为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平台建设、人才与团队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培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工作提出咨询建议。

4.维护研究所的形象和声誉,在学风建设、学术活动和科研工作中起楷模作用。

5.对所学术委员会会议上讨论的问题及过程履行保密的义务和责任,由于泄密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承担相关责任。

第十二条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每届任期五年,委员可以连任。原则上连任不超过三届,连任人数不少于上届委员总数的1/3,并注意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年龄等的平衡。学术委员会换届时,所内、外委员产生程序同“第七条”。

第十三条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担任委员:

1.本人书面申请辞去委员职务,并经委员会讨论通过的。

2.在任期间退休或离开工作岗位一年以上,即自行解聘委员资格。

3.工作调离且不方便继续担任工作的。

4.连续三次无故不出席委员会会议,或连续两年不能参加委员会会议的。

5.违反本章程有关规定的。

6.因其他原因不能或不宜再继续担任委员职务的。

由所学术委员会提出解聘、调整和增补委员建议方案,报院学术委员会批复。

第四章议事规程

第十四条所学术委员会一般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由主任委员主持,或由主任委员委托的副主任委员主持;全体会议休会期间,主任委员可以根据需要临时召开所学术委员会会议。所学术委员会召开的各类表决性会议,出席委员应达到2/3以上时方能举行。

4第十五条所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决议重要事项时,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决议。所学术委员会表决的议案,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做出决定,须达到投票人数的2/3通过方为有效。学术评议事宜可根据情况采用“记名”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在学术上,注意听取和保留少数委员的意见。第十六条工作纪律

1.因特殊原因不能出席所学术委员会有关会议时,事先向所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请假。

2.提交所学术委员会讨论的议案,主任委员可指定一名或几名委员提出初审意见后再交全体会议审议。

3.所学术委员会做出的决定,在异议期内如有人提出复议,先由所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征得半数以上委员的同意,可召集全体委员进行复议。经复议通过的决定不得再行复议。

4.在讨论、评定、审议与委员或其直系亲属有关的事项时,实行委员回避制度。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所学术委员会在业务上接受院学术委员会的归口管理和指导。

第十八条修改本章程须由主任委员提议,修改方案经广泛征求意见、学术委员会审议表决和所长办公会审定后发布实施。第十九条本章程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条本章程由所学术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5

下载2011年蜂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蜂产业技术发展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