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号文[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11:1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5-4-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号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5-4-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号文》。

第一篇:5-4-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号文

国家能源局印发《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光伏电站项目管理,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有序健康发展,8月29日,国家能源局以国能新能[2013]329号文,印发了《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有关单位遵照执行。其全文如下:

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光伏电站项目管理,保障光伏电站和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电力监管条例》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作为公共电源建设及运行管理的光伏电站项目。

第三条 光伏电站项目管理包括规划指导和规模管理、项目备案管理、电网接入与运行、产业监测与市场监督等环节的行政管理、技术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

第四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地区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委托国家太阳能发电技术归口管理单位承担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章 规划指导和规模管理

第五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自责编制全国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根据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在论证各地区太阳能资源、光伏电站技术经济性、电力需求、电网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全国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布局和各省(区、市)年度开发规模。

第六条 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以及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下达的本地区年度指导性规模指标和开发布局意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就近接入、当地消纳”的原则,编制本地区光伏电站建设年度实施方案建议。

第七条 各省(区、市)光伏电站建设年度实施方案建议包括建设规模、项目布局、电网接入、电力消纳评价和建设计划等内容。各省(区、市)应在每年12月末总结本地区光伏电站建成投产及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向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报送第一年度的光伏电站建设实施方案建议。第八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结合各地区报送的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情况、年度实施方案建议,确认需要国家资金补贴的光伏电站的年度实施方案,下达各省(区、市)光伏电站建设年度实施方案。

第九条 各地区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指导性规模指标,扣除上年度已办理手续但未投产结转项目的规模后,作为本地区本年度新增备案项目的规模上限。

第十条 各地区年度实施方案的完成情况,作为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确定下一年度该地区年度指导性规模的重要依据。对已发生明显弃光限电问题且未及时解决的地区,停止下达该地区年度新增指导性规模指标及年度实施方案。对建设实施情况差的地区,相应核减下年度该地区指导性规模指标。

第三章 项目备案管理

第十一条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前应做好规划选址、资源测评、建设条件论证、市场需求分析等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 光伏电站项目开展太阳能资源测评,应收集项目场址或具有场址代表性的连续一年以上实测太阳能辐射数据和有关太阳能资源评估成果。

第十三条 项目单位应重点落实光伏电站项目的电力送出条件和消纳市场,按照“就近接入、当地消纳”的原则开展项目电力消纳分析,避免出现不经济的光伏电站电力远距离输送和弃光限电。

第十四条 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对光伏电站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备案项目应符合国家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和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下达的本地区年度指导性规模指标和年度实施方案,已落实接入电网条件。

第十五条 光伏电站完成项目备案后,应抓紧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在办理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相关建设手续后及时开工建设,并与电网企业做好配套电力送出工程的衔接。

第十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备案项目纳入可再生能源资金补贴目录。未纳入补贴目录的光伏电站项目不得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补贴。

第十七条 为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提高国家补贴资金使用效益,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地方采取招标等竞争性方式选择项目投资企业,并确定项目的国家补贴额度。以招标等竞争性方式组织建设的光伏电站项目规模不计入本地区年度指导性规模指标。

第四章 电网接入与运行

第十八条 光伏电站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应与光伏电站建设协调进行。光伏电站项目单位负责投资建设项目场址内集电线路和升压站工程,电网企业负责投资建设项目场址外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做好协调工作。

第十九条 电网企业应根据全国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各地区光伏电站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统筹开展光伏电站配套电网规划和建设,根据需要采用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提高电网接纳光伏发电的能力。

第二十条 光伏电站项目接网意见由省级电网企业出具,分散接入低压电网且规模小于6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的接网意见由地市级或县级电网企业出具。

第二十一条 电网企业应按照积极服务、简捷高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光伏电站项目接网审核和服务程序。项目单位提出接入系统设计报告评审申请后,电网企业原则上应在6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或对于不具备接入条件的项目说明原因。电网企业应提高光伏电站配套电网工程相关工作的效率,做到配套电力送出工程与光伏电站项目同步建设,同时投运。

第二十二条 光伏电站项目应符合国家有关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技术标准,涉网设备必须通过检测论证。经国家认可的检测认证机构检测合格的设备,电网企业不得要求进行重复检测。

第二十三条 电网企业应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在项目单位提交并网调试申请后45个工作日内,配合开展光伏电站涉网设备和电力送出工程的并网调试、竣工验收,与项目单位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和购售电合同。双方签订的并网调度协议和购售电合同必须符合《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全额保障性收购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电网企业应采取系统性技术措施,完善光伏电站并网运行的调度技术体系,按照法律规定和有关管理规定保障光伏电站安全高效并网运行,全额保障性收购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第二十五条 光伏电站项目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光伏电站并网安全工作,会同电网企业积极整改项目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保证光伏电站安全和电力系统可靠运行。

第五章 产业监测与市场监督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按照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有关要求,加强光伏电站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及运行监管,将建设和运行的实际情况作为制定产业政策,调整各地区年度建设规模和布局的依据。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和需求,及时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

第二十七条 项目主体工程和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完工后,项目单位应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并将竣工验收报告报送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抄送国家太阳能发电技术归口管理单位。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适时组织有资质的咨询机构,根据相关技术规定对通过竣工验收并投产运行1年以上的重点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后评价,作为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的重要依据,项目单位应按照评价报告对项目设施和运行管理进行必要的改进。

第二十九条 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规范本地区光伏电站开发市场秩序管理,严格控制开展前期工作项目规模,保持本地区光伏电站有序发展。

第三十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加强对光伏电站运行监管,项目单位应加强光伏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积极配合电网企业的并网运行调度管理,电网企业应加强优化调度,保障光伏电站安全高效运行和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依托国家太阳能发电技术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可再生能源项目信息系统,对各地区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运行情况进行监测。项目单位应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光伏电站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并向国家太阳能发电技术归口管理单位报送相关信息。

第三十二条 光伏电站建设、调试和运行过程中,如发生人员伤亡、重大设备损坏及事故,项目单位应按规定及时向所在地能源监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如发现关键设备批量质量问题,项目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向项目所在地能源主管部门报告,地方能源主管部门视情况上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

第六章 违规责任

第三十三条 项目单位不得自行变更光伏电站项目备案文件的重要事项,包括项目投资主体、项目场址、建设规模等主要边界条件。

第三十四条 电网企业未按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法律规定和有关管理规定完成收购光伏电站发电量,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责令电网企业限期纠正。按照《可再生能源法》 第二十九条规定电网企业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能源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项 管)

关键词: 能源局,光伏电站

第二篇: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光伏电站项目管理,保障光伏电站和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电力监管条例》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作为公共电源建设及运行管理的光伏电站项目。

第三条光伏电站项目管理包括规划指导和规模管理、项目备案管理、电网接入与运行、产业监测与市场监督等环节的行政管理、技术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管。

第四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在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地区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监督管理工作。委托国家太阳能发电技术归口管理单位承担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指导和规模管理

第五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自责编制全国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根据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在论证各地区太阳能资源、光伏电站技术经济性、电力需求、电网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全国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布局和各省(区、市)开发规模。

第六条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以及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下达的本地区指导性规模指标和开发布局意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就近接入、当地消纳”的原则,编制本地区光伏电站建设实施方案建议。

第七条各省(区、市)光伏电站建设实施方案建议包括建设规模、项目布局、电网接入、电力消纳评价和建设计划等内容。各省(区、市)应在每年12月末总结本地区光伏电站建成投产及运行情况的基础上,向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报送第一的光伏电站建设实施方案建议。

第八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全国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结合各地区报送的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行情况、实施方案建议,确认需要国家资金补贴的光伏电站的实施方案,下达各省(区、市)光伏电站建设实施方案。

第九条

各地区按照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下达的指导性规模指标,扣除上已办理手续但未投产结转项目的规模后,作为本地区本新增备案项目的规模上限。

第十条 各地区实施方案的完成情况,作为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确定下一该地区指导性规模的重要依据。对已发生明显弃光限电问题且未及时解决的地区,停止下达该地区新增指导性规模指标及实施方案。对建设实施情况差的地区,相应核减下该地区指导性规模指标。

第三章 项目备案管理

第十一条

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前应做好规划选址、资源测评、建设条件论证、市场需求分析等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

光伏电站项目开展太阳能资源测评,应收集项目场址或具有场址代表性的连续一年以上实测太阳能辐射数据和有关太阳能资源评估成果。

第十三条

项目单位应重点落实光伏电站项目的电力送出条件和消纳市场,按照“就近接入、当地消纳”的原则开展项目电力消纳分析,避免出现不经济的光伏电站电力远距离输送和弃光限电。

第十四条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对光伏电站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备案项目应符合国家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和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下达的本地区指导性规模指标和实施方案,已落实接入电网条件。

第十五条光伏电站完成项目备案后,应抓紧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在办理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相关建设手续后及时开工建设,并与电网企业做好配套电力送出工程的衔接。

第十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备案项目纳入可再生能源资金补贴目录。未纳入补贴目录的光伏电站项目不得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补贴。

第十七条为促进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提高国家补贴资金使用效益,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地方采取招标等竞争性方式选择项目投资企业,并确定项目的国家补贴额度。以招标等竞争性方式组织建设的光伏电站项目规模不计入本地区指导性规模指标。

第四章

电网接入与运行

第十八条光伏电站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应与光伏电站建设协调进行。光伏电站项目单位负责投资建设项目场址内集电线路和升压站工程,电网企业负责投资建设项目场址外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做好协调工作。

第十九条

电网企业应根据全国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各地区光伏电站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统筹开展光伏电站配套电网规划和建设,根据需要采用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提高电网接纳光伏发电的能力。

第二十条 光伏电站项目接网意见由省级电网企业出具,分散接入低压电网且规模小于6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的接网意见由地市级或县级电网企业出具。

第二十一条

电网企业应按照积极服务、简捷高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光伏电站项目接网审核和服务程序。项目单位提出接入系统设计报告评审申请后,电网企业原则上应在60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或对于不具备接入条件的项目说明原因。电网企业应提高光伏电站配套电网工程相关工作的效率,做到配套电力送出工程与光伏电站项目同步建设,同时投运。

第二十二条 光伏电站项目应符合国家有关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技术标准,涉网设备必须通过检测论证。经国家认可的检测认证机构检测合格的设备,电网企业不得要求进行重复检测。

第二十三条

电网企业应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在项目单位提交并网调试申请后45个工作日内,配合开展光伏电站涉网设备和电力送出工程的并网调试、竣工验收,与项目单位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和购售电合同。双方签订的并网调度协议和购售电合同必须符合《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全额保障性收购的规定。

第二十四条

电网企业应采取系统性技术措施,完善光伏电站并网运行的调度技术体系,按照法律规定和有关管理规定保障光伏电站安全高效并网运行,全额保障性收购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第二十五条

光伏电站项目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光伏电站并网安全工作,会同电网企业积极整改项目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保证光伏电站安全和电力系统可靠运行。

第五章 产业监测与市场监督

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按照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有关要求,加强光伏电站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及运行监管,将建设和运行的实际情况作为制定产业政策,调整各地区建设规模和布局的依据。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和需求,及时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

第二十七条 项目主体工程和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完工后,项目单位应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并将竣工验收报告报送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抄送国家太阳能发电技术归口管理单位。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适时组织有资质的咨询机构,根据相关技术规定对通过竣工验收并投产运行1年以上的重点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后评价,作为完善行业规范和标准的重要依据,项目单位应按照评价报告对项目设施和运行管理进行必要的改进。

第二十九条 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应规范本地区光伏电站开发市场秩序管理,严格控制开展前期工作项目规模,保持本地区光伏电站有序发展。

第三十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负责加强对光伏电站运行监管,项目单位应加强光伏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积极配合电网企业的并网运行调度管理,电网企业应加强优化调度,保障光伏电站安全高效运行和发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依托国家太阳能发电技术归口管理部门建立可再生能源项目信息系统,对各地区光伏电站项目建设、运行情况进行监测。项目单位应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光伏电站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并向国家太阳能发电技术归口管理单位报送相关信息。

第三十二条 光伏电站建设、调试和运行过程中,如发生人员伤亡、重大设备损坏及事故,项目单位应按规定及时向所在地能源监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如发现关键设备批量质量问题,项目单位应在第一时间向项目所在地能源主管部门报告,地方能源主管部门视情况上报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

第六章违规责任

第三十三条项目单位不得自行变更光伏电站项目备案文件的重要事项,包括项目投资主体、项目场址、建设规模等主要边界条件。

第三十四条

电网企业未按全额保障性收购的法律规定和有关管理规定完成收购光伏电站发电量,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和监管机构责令电网企业限期纠正。按照《可再生能源法》 第二十九条规定电网企业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章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能源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完善光伏发电项目用地管理促进我省光

伏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各设区市国土资源局、省直管试点县(市)国土资源局,厅相关处室:

为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我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赣府厅字〔2013〕121号),促进我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现就完善光伏发电项目用地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是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重点支持的产业,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光伏产业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破解难题,毫不动摇地推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完善土地支持措施

光伏发电项目占用耕地的,依法办理用地报批手续后,可以划拨方式供地;光伏发电项目中的控制室、机房等永久性建筑占用土地的,依法办理用地报批手续后,可以划拨方式供地。

光伏发电项目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占用未利用地的,光伏发电企业可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租赁使用;占用非耕地的其他农用地,也可由公司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租赁使用,以降低工程的前期投入成本。依法租赁使用集体经济组织土地的,租赁协议须向当地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三、切实加强用地引导和监管

各地要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尽量利用荒山荒坡、滩涂等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的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劣质耕地,避免滥占优质耕地。

各地要督促光伏发电企业按照租赁协议约定使用土地,不得改变土地用途,禁止擅自或变相用于非农建设。对擅自改变为建设用地的,要予以及时制止、责令限期纠正和整改;对于逾期未纠正和整改的,要依法处理,恢复土地原状。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

2014年8月27日

第三篇:晋能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屋顶光伏电站安全管理规定5.8

屋顶光伏电站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屋顶光伏电站安全生产管理,防范事故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光伏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NB/T 32036-2017》、《 光伏发电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设计规范 NB/T 32040-2017 》、《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技术规范GB51101-2016》、《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795-2012)、《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DLT 596-2005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光伏发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规范》(国能安全〔2015〕127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433号)、《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光伏发电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设计规范》(NB/T 32040-2017)、《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保护》(GB 16895.21-200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 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7号修订)、《太阳光伏电源系统安装工程设计规范》(CECS 84-1996)、《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2012)等国家法律法规、行业相有关标准规范,以及晋能集团、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屋顶光伏电站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安全及应急管理工作。

第三条 屋顶光伏电站运营单位是电站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主体,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全面履行屋顶光伏电站系统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第二章 安全要求

第四条 屋顶光伏电站程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和标准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

第五条 在屋顶上安装光伏发电设备设施应满足屋顶载荷要求,经专业的具备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的机构出具承载合格评估报告,载荷能力评估时要考虑光伏组件设备及设施,考虑积雪,人员正常维护检查以及大风等全部荷载因素,同时还应满足《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光伏发电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设计规范》(NB/T 32040-2017)、《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2012)、《太阳能发电站支架基础技术规范GB51101-2016》、《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保护》(GB 16895.21-2004)等国家和行业标准中的有关规定;装设光伏组件的屋顶应在醒目处明确标注荷载能力,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等相关规范定期进行沉降及变形测量。

第六条 屋顶光伏电站系统的设计和防火间距应符合《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相关规定。

第七条 屋顶光伏电站系统的防雷接地设施设计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及《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保护》(GB 16895.21-2004)及的有关规定。

第八条 屋顶光伏电站系统消防及安全设施设计应执行《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火力发电站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2015))的有关规定。

第九条 屋顶光伏电站工程设计完毕后,应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图纸会审,会审时应对设计图纸的规范性、安全合规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第十条 屋顶光伏电站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禁止施工单位将工程项目转包、违法分包和挂靠资质等行为。

第十一条 设施设备与管材、管件的提供厂商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进场设备和材料规格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进场设备和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及必要的检验报告, 发电项目采用的光伏电池组件、逆变器等设备应通过符合国家规定的认证认可机构的检测认证,符合相关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第十二条 屋顶光伏电站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交底记录资料和履行签字手续。屋顶光伏电站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必须进行针对工程建设特点的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建立培训台帐。

第十三条 屋顶光伏电站监理单位必须按照《光伏发电工程建设监理规范》(NB/T 32042-2018)及相关国家、行业建立规范履行职责,按照《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795-2012)等相关规范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安全方案,并组织相关施工单位审核下发执行。

第十四条 施工必须按设计文件进行,如发现施工图有误或屋顶光伏电站设施的设置不能满足《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光伏发电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设计规范》(NB/T 32040-2017)等相关规范时,施工单位不得自行更改,应及时向光伏电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变更设计要求。修改设计或材料代用应经原设计部门同意。

第十五条 承担屋顶光伏电站设备焊接、登高作业、电气安装、调试等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合格证书,且在证书的有效期及合格范围内从事特种工作。上述所有人员必须经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组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再次上岗。

第十六条 工程竣工验收应以批准的设计文件、《光伏发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NB/T 32036-2017)、《光伏发电工程安全预评价规程规定》(NB/T 32039-2017)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施工承包合同、工程施工许可文件和本规定为依据。工程竣工验收应由建设单位主持,组织勘察、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对工程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各部门签署验收纪要。建设单位及时将竣工资料、文件归档,然后办理工程移交手续。验收不合格应提出书面意见和整改内容,签发整改通知限期完成。整改完成后重新验收。整改书面意见、整改内容和整改通知编入竣工资料文件中,按照山西能源监管办要求需要进行电力工程质检的按照要求进行质检验收取得验收合格证。

第十七条 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应与工程建设过程同步,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做好整理和移交工作。整体工程竣工资料包括工程依据文件、交工技术文件和检验合格记录等,具体可参照《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 》(NB/T 32037-2017)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屋顶光伏电站必须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36号,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7号修订)、《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光伏发电工程安全预评价规程规定》(NB/T 32039-2017)、《光伏发电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设计规范》(NB/T 32040-2017)、《光伏发电工程安全验收评价规程》(NB/T 32038-2017)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即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安全设施验收必须形成报告备查。

第三章 运行维护

第十九条 屋顶光伏电站运营单位应根据本电站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屋顶光伏电站运行、维护规程,安全规程、巡回检查、交接班管理、设备定期试验等规定,并严格落实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屋顶登高检查作业的安全管理。

第二十条 运行维护人员巡检屋顶光伏电站系统区域,必须穿工作服,使用合格照明用具、绝缘工器具和劳保防护用品。未经批准严禁外来人员及机动车辆进入电站生产区域。

第二十一条 屋顶光伏电站光伏组件及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防雷装置,防雷装置每年雷雨季节前应进行次监测,接地电阻应满足要求,按照定期设备预防性试验要求定期对接地装置外观检查和开挖检查,离人行道路小于3米的或人员活动易靠近接地引线的危险区域,应设置“雷雨天气,禁止靠近”的安全警示标志,建筑物裸露的接地引下线应使用绝缘套管封闭并设置“雷雨天气,禁止靠近”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二条 进入屋顶光伏电站屋顶检查、维护作业,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进入屋顶检修作业前应先办理工作票,履行工作许可制度,确定安全措施到位后方可进入;

(二)进行维护检修,应采取防坠落措施,使用绝缘工器具、安全绳等防护用品;

(三)禁止雷雨天屋顶检查作业。

第二十三条 屋顶光伏电站须满足接受电力监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监管,执行上级调度部门命令,还需满足:

(一)发电应满足有关发电、供电质量要求,运行管理应满足有关技术、管理规定和规程规范要求。

(二)电站接受能源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包括原始数据在内的运行记录,有义务在电网企业的指导下配合或参与运行维护,保障项目安全可靠运行。

(三)光伏电站值长及运行值班人员按照《电网调度规程》规定,接受并服从电力调度机构的调度命令,认真执行下达的操作命令,及时向上级调度部门汇报(严重威胁设备和人身安全命的情况除外)。

第四章 安全及应急管理

第二十四条 屋顶光伏电站发电企业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配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屋顶光伏电站系统的安全运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二十五条 屋顶光伏电站发电企业应当和电网调度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签订有关并网协议、购售电合同等事项,并指定专职人进行配合与协调。

第二十六条 屋顶光伏电站发电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预控体系建设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管理台账,积极开展隐患排查、统计、分析、上报、治理和管控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第二十七条 屋顶光伏电站发电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安全培训合格;专业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和作业人员应经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合格后上岗;每年应组织开展有关电气安全知识、防护技能及应急措施的安全培训;根据作业性质对外来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交底。

第二十八条 屋顶光伏电站发电企业应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和国家能源局《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4〕508号)等相关要求,开展以下工作:

(一)建立光伏电站着火、高空坠落、触电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二)每年制定应急预案培训演练计划,定期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工作;

(三)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完好可用;

(四)每年至少组织进行一次紧急救护法培训,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及触电急救应急处置演练。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屋顶光伏电站企业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家、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规定。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清洁能源安监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管理的通知(国能新能[2011]156号)

国能新能[2011]156号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水电建设管理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国电、华电、华能、大唐、中电投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水能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水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水电资源,是增加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构建稳定、经济、清洁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选择;也是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水电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受管理制度不健全和地方与企业盲目追求进度等影响,一些工程出现明显的质量问题;受工作责任不落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移民安置方案频繁调整、安置工作进度滞后等情况时有发生。目前,我国正处在水电建设高峰时期,任务艰巨,为加强建设管理,促进我国水电健康发展,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水电工程前期设计工作

水电工程前期设计工作包括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主要任务是查明工程建设条件,确定工程建设方案和移民安置方案。科学的建设方案和合理的移民安置方案是保障工程安全和妥善安置移民的基础。

(一)科学制定工程建设方案。设计单位要加强重大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要专题研究涉及工程质量的重大问题;合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工程安全质量的关系;根据我国水电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统筹考虑工程开发任务、工程建设条件、移民安置和环境保护等要求,提出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方案。

(二)合理拟定移民安置方案。设计单位要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集镇规划等有效衔接,充分听取移民群众和地方政府意见,尊重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拟定科学可行的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移民安置规划报告设计深度要全面达到枢纽工程同等深度要求,并适度超前。

(三)切实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作为行业技术管理单位,要坚持技术管理机构的独立公正性,保持技术管理的科学有效性和权威性;要充分发挥工程咨询的重要指导作用,提高前期设计工作质量;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设计审查,并对审查结论负责;要对大坝防震抗震、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报告、工程建设方案等重要技术问题加强指导、严格审查,对工作内容和深度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不予安排审查。

二、高度重视水电工程建设质量

质量是工程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是工程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前提。水电工程涉及公共安全和利益,关系到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工程建设质量,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一)落实建设质量管理主体责任。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负总责。建设单位要组建专门质量管理机构,配备足够的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检查体系;负责全面履行项目策划、技术质量、建设实施、安全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责任;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保证合理设计周期和施工工期;依法公开公平公正开展招标工作,以投标单位的业绩和能力为主要评判标准,确定的中标价格应该符合国家规定;严格设计变更管理,重大设计变更要经原审查单位审查同意;积极探索建立第三方检测制度,对重要部位和隐蔽工程,如基础灌浆,要进行第三方检测;自觉接受相关行业、政府部门的监督,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要及时上报,认真组织开展验收工作。

(二)强化勘察设计质量责任。勘察设计单位对设计产品质量负责。勘察设计单位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加强设计产品校审制度建设和执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要合理配置技术力量,充分发挥整体设计水平;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现场技术服务,根据现场地质等条件的变化优化设计,重大设计变更要充分论证。

(三)发挥好建设监理的作用。监理单位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认真开展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对工程建设质量负监理责任。要加强监理队伍建设,提高监理人员素质,配备与承担业务相适应的监理力量。以工程质量控制为核心,坚持事前检查、过程控制和成果检测,对重要部位和隐蔽工程,要落实即时跟班监督检查制度。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监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四)切实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的实施主体,施工质量直接决定工程建设质量。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内部质检机构,不断改进质量控制措施;要合理配置施工力量,禁止转包工程,不得违法分包;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杜绝野蛮施工、违章作业、偷工减料;对重要部位和隐蔽工程要制定专门的质量保障和监督检查措施,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

(五)发挥工程质量监督作用。工程质量监督制度是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行业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管的重要手段。国家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设立“水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承担政府对水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级能源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履行相应质量监督职责。“水电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要尽快建立适应市场、权责明确、监督有力的水电建设质量监督体系,发挥质量监督作用。

(六)认真落实工程安全鉴定和验收制度。水电工程验收是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安全鉴定是验收工作的依据和前提,经验收合格,水电工程方可交付使用。建设单位要组织安排好安全鉴定和各项验收准备工作,各有关单位要据实提供工程安全鉴定和验收材料,严禁提供虚假资料。安全鉴定单位要深入现场检查,不断改进安全鉴定的方法和手段;建立安全鉴定机构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制度,对安全鉴定成果质量低劣以及在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失误的,将视情提出警告或取消其资格。验收单位要制定和完善相关验收管理办法,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验收程序。

三、认真做好移民安置工作

作为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安置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不断创新思路,落实责任,认真做好事关移民利益的各项工作。

(一)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工作责任。省级政府全面负责移民安置工作,要加强对市(州)、县(市)政府移民工作的领导,整合地方各类资源,统筹做好移民安置和库区建设工作;统一制定本省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实施办法、移民生产安置方式及相应补偿补助标准等重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要维护移民安置规划的严肃性,省级政府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及其移民主管部门审核并经国家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应当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确需调整的,应按规定重新报批,涉及重大变更的,应该报原核准机关核准。市(州)、县(市)政府负责做好本行政区的水电移民工作,研究制订落实移民政策的具体措施,按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组织实施移民安置工作,负责组织移民工程建设。

(二)加强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地方政府要切实抓好移民安置实施工作,将各项移民政策落实到位。要高度重视移民政策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宣传册等形式,让广大移民群众知晓和理解移民政策;要针对移民搬迁建房相对集中的情况,运用经济和价格等调控手段,合理控制安置区建材供应量与价格,保持库区和安置区良好的经济秩序。要采取各种措施,有效推进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推广建立干部与移民对口帮扶制度以及干部包村包户机制;积极探索和试点推广移民工程项目由项目法人、主体设计单位等有社会责任的企业代建和总承包等多种形式,鼓励相关企业尽可能利用当地人工和材料,以加快移民搬迁进度,确保移民工作顺利实施。

(三)建设单位要积极参与移民安置工作。建设单位要根据项目特点和能力,积极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移民脱贫致富。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沟通,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移民安置工作,根据移民工作进展及时足额支付移民工作费用;根据地方各级政府要求,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移民工程建设工作。

(四)加强设计管理和综合监理工作。主体设计单位要全面负责移民安置规划设计及移民工程勘测设计等工作;要合理组织规划设计队伍,加强管理,确保质量;要加强移民安置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勘察工作,确保移民安置区选址安全合理。

综合监理单位要保持独立性,加强能力建设和现场工作管理,强化对移民工作进度、移民补偿补助资金兑付、移民工程招投标及资金运用情况、移民安置生产生活水平恢复、移民安置区社会功能恢复和专项设施的配套建设等的监督,充分发挥综合监理作用。

(五)加强移民安置工作技术管理和政策研究。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在做好移民前期规划设计工作技术咨询和审查工作基础上,要会同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移民安置实施阶段规划设计的技术指导,不断总结移民工作经验,加强移民政策研究,完善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技术标准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移民工作的要求。

(六)加强移民干部培训和移民生产技能培训。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移民干部培训,确保移民干部全面掌握移民政策,提高移民工作水平;重视移民工作方式方法,建立移民干部与移民群众的有效联系制度,融洽移民干部、群众的关系。要结合地区特点,利用库区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为移民创造就业机会;要重视农村移民生产技能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让移民学到一技之长,安心就业,勤劳致富。

(七)建立移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移民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移民参与、诉求表达、争议协商、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等机制,提高处置移民突发群体性事件的能力,遇突发事件要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平息事态,按规定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各有关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按照上述要求,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尽其责,切实提高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统筹做好移民安置工作,促进我国水电建设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确保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的水电发展目标。

国家能源局 二○一一年五月十七日

第五篇: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秩序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关于规范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秩序的通知

国能新能[2014]477号

发布时间:2014-10-29 来源:国家能源局

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派出机构,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2013年7月国务院出台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和电网企业等积极制定配套政策措施,调动了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对光伏发电项目明确由省级或以下地方政府部门按备案方式管理,项目备案等管理环节的效率显著提高,为光伏发电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下,我国光伏应用在全国多个领域以多种方式全面发展,形成了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企业与个人积极投资建设的良好局面,我国光伏产业进入到了产品制造与市场应用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但是,在光伏发电市场快速扩大的情况下,在项目投资开发环节也出现了资源配置不公正、管理不规范和不同程度的投机获利现象,给光伏电站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为加强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杜绝投资开发中的投机行为,保持光伏电站建设规范有序进行,现将有关管理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光伏电站的规划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要组织具备建设光伏电站条件的地区,系统开展光伏电站建设条件调查评价和规划工作,统筹考虑太阳能资源、土地用途、电网接入及市场消纳等条件,合理规划光伏电站开发布局和建设时序,优先安排结合扶贫开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设施农业、渔业养殖等建设的具有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光伏电站项目。

二、完善光伏电站项目资源配置方式。各省级及以下地方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光伏电站项目的性质、规模和特定要求等,设立相应的项目建设标准等要求并向社会公布,鼓励采取招标等竞争性方式配置项目资源和选择项目投资主体。对明显缺乏相应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企业,不应配置与其能力不相适宜的光伏电站项目。

三、健全光伏电站项目备案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光伏电站项目备案管理办法,下放到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能源主管部门进行备案管理的,应提出规范的备案管理要求。项目备案文件应明确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主体、建设场址及外部建设条件等要素,针对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周期短的特点,对备案文件的有效期限以及撤销、变更的条件和流程应作明确规定。在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且未按规定申请延期的,项目备案文件到期后自动失效。

四、制止光伏电站投资开发中的投机行为。申请光伏电站项目备案的企业应以自己为主(作为控股方)投资开发为目的,能够按照规划和计划及时开展项目建设。对于不以自己为主投资开发为目的、而是以倒卖项目备案文件或非法转让牟取不当利益为目的的企业,各级能源主管部门应规定其在一定期限内不能作为投资主体开发光伏电站项目。在光伏电站前期工作中企业间正常的技术服务和商业合作应依法合规进行。出于正当理由进行项目合作开发和转让项目资产,不能将政府备案文件及相关权益有偿转让。已办理备案手续的项目的投资主体在项目投产之前,未经备案机关同意,不得擅自将项目转让给其他投资主体。项目实施中,投资主体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建设地点、建设内容等发生改变,应向项目备案机关提出申请,重新办理备案手续。

五、禁止各种地方保护和增加企业负担的行为。各级地方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在配置光伏电站资源时,应制定公开公平公正的规则,不得以各种理由限制本地区之外的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不得对企业提出强行采购本地区光伏电池板等产品的要求。在配置光伏电站资源和项目备案环节,不得向企业收取国家法律法规之外的任何费用,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企业摊派与项目建设无关的任何费用,实行招标等竞争性方式配置光伏电站资源的,不得以资源使用费等作为竞争条件。

六、严肃处理光伏电站开发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光伏电站资源配置、项目备案和建设过程的管理,结合派出机构通报的监管信息,对不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光伏电站资源配置和违规收费行为以及企业的投机行为要及时制止纠正。要加强光伏电站项目备案管理,对更换投资主体后重新备案和变更备案的项目,要严格审核把关,确认不存在将备案文件有偿转让的问题。对于通过转让项目备案文件及相关权益牟取非法利益的企业,按照“谁备案、谁负责、谁处理”的原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主管部门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七、加强光伏电站计划执行管理。国家能源局于第四季度组织编制下光伏电站建设指导规模,在国家能源局下达光伏电站指导规模后,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应在一个月内,确定纳入规模的光伏电站项目,明确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容量和投资主体,并将相关项目信息报送国家能源局。各省(区、市)及市县能源主管部门要督促协调项目抓紧落实电网接入、土地使用等建设条件,项目单位要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报送项目备案机关并定期报送进展情况,原则上应在备案当年开工建设并在年内建成投产。年初确定的项目在9月底仍不能完成备案的,省级及以下能源主管部门可用其他等容量的项目替代该项目,被替代的项目在备案有效期内开工建设可纳入下的建设规模。

八、加强对光伏电站项目的监管。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要加强对光伏电站项目资源配置、项目备案、工程建设、电网接入、并网运行、全额上网、电价执行和电费结算的全过程闭环监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主管部门应及时向国家能源局报告光伏电站建设计划执行、项目备案和建设进度等信息,并抄送派出机构。派出机构应定期对光伏电站开工及建设进度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向国家能源局报告有关情况,并抄送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主管部门。派出机构发现光伏电站资源配置和项目转让中的非法行为,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主管部门通报监管信息,并向国家能源局报告。

国家能源局

2014年10月28日

下载5-4-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号文[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5-4-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号文[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