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春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
长春市体育经营活动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规范体育经营活动,维护消费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体育经营活动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体育经营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体育活动为内容和手段进行经营的活动,包括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培训、体育训练、体育信息咨询、体育中介服务、体育场所经营和以体育经营活动为内容的其他活动。本条例所称体育活动,是指由市体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市人民政府的认定予以公布的体育运动项目。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及其相关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均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市、县(市)、区体育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体育经营活动的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从事健康有益的体育经营活动。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支持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培养体育运动人才服务。
第六条 经营体育活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必要的资金;
(二)符合治安、消防、卫生、环保条件的适宜场所;
(三)符合技术标准的体育场地、体育设备和体育器材;
(四)具备体育专业知识,通过岗位培训的从业人员;
(五)符合法律、法规及国家其他有关规定。
第七条 体育经营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拟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向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体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十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批准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办理手续;对不予批准的,应当向申请人说明理由。使用运动射击枪支从事射击项目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向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前,由市公安机关审核并报请省公安机关批准。申请人获得批准后,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第八条 申办体育经营活动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拟任法定代表人和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合法证件;
(三)经营活动实施方案;
(四)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证明及管理人员资料;
(五)体育活动场所和体育设施、设备、器材、资金等必要的有关资料。
有下列情况的,还应当提供相关材料:
(一)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经营活动的,应当提交公安机关批准文件。
(二)从事体育培训活动的,应当提交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
(三)从事具有危险性的体育经营活动,应当提供可行性报告和市级以上相关部门批准的资格材料。
第九条
经营者按照规定办理年度检验手续。变更名称、场所、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的,必须经体育行政部门审核。
第十条
从事国际性、全国性和跨市、区的经营性体育竞赛、体育表演活动应当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向体育行政部门交纳保证金。保证金的用途、标准、管理和退还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十一条 教师、指导员、救护员和体育信息咨询、体育中介服务等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有市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经体育行政部门审核合格后,可以从事体育经营活动。
第十二条 发布体育经营活动广告,应当经体育行政部门进行专业审查后,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
第十三条 从事体育竞赛、体育表演活动使用名称、徽标、吉祥物的,应当经体育行政部门核准后,到其他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四条 体育经营活动应当健康文明,禁止从事具有淫秽、伪科学内容和其他有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活动。体育经营活动中禁止贿赂、诈骗、组织赌博行为。
第十五条 经营者必须保证体育设施、器材的安全、正常使用,对可能危及消费者安全的事宜,应当作出说明、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按要求配备体育专业技术人员防止危害的发生。经营者在体育经营活动场所接纳消费者不得超出其人员容量的限制。
第十六条 体育、演出等场所的经营者不得接纳和从事未经体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体育经营活动。
第十七条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并享有下列权利:
(一)自主选择活动项目;
(二)要求经营者按照承诺提供服务;
(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
(四)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八条 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体育经营活动场所、设施、设备。
第十九条 体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对体育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并不得少于两人。
第二十条 体育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利用职权收受、索取财物或者变相索取财物;
(二)对符合条件的体育活动申请不依法予以办理;
(三)对不符合条件的体育经营活动申请予以办理;
(四)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不依法查处。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七条规定,未经批准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由体育行政部门责令其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体育行政部门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决定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责任者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未按规定办理年度检验、变更手续的,由体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其停业,并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在体育经营活动中取消对可能危及消费者安全事宜的说明和警示标志;未按要求配备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的,由体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体育、演出等场所的经营者接纳未经体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体育经营活动的,责令其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贵州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
贵州省体育经营活动管理办法
(本篇法规被2004年6月29日发布的《贵州省人民政府修改、废止部分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改
1.将第六条修改为:“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从业条件和标准,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后,报同级体育主管部门备案”.2.将第八条修改为:“凡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应当向体育主管部门提交下列备案材料:
(一)申请报告书,对具备的各项条件作出说明,并附有关证明文件;
(二)有关合同、协议书的副本”.3.将第九条修改为:“以本省名义和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应当向省体育主管部门备案。以本地、州、市名义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应当向地、州、市体育主管部门备案。以本县名义和个人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应当向县级体育主管部门备案”.4.将第十条修改为:“举办一次性体育经营活动按下列规定备案:
(一)在本行政区域举办的,报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备案;
(二)跨省内行政区域举办的,报上一级体育主管部门备案;
(三)国际性、全国性和跨省举办的,按规定报省体育主管部门或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备案”.5.删除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六条。
6.将第十二条修改为:“经营者不得擅自变更经营项目、内容和场所等事项。需要变更的,经原登记注册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手续后,应当向体育主管部门备案”.7.将第十七条修改为:“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体育设施、器材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由体育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至5000元的罚款”.)
第一条 为加强体育经营活动管理,促进体育经营活动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贵州省体育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体育经营活动,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体育健身、竞技等项目为内容的活动。
体育健身、竞技等项目包括:经国际体育组织认定的体育运动项目;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省人民政府认可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第三条 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的体育经营活动。
第四条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必须有益健康。
禁止利用体育经营活动进行危害公民身心健康以及危害社会治安的活动。
第五条 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展体育经营活动。
对在体育经营活动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或体育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六条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的从业条件和标准,向当地体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后到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方可进行体育经营活动。
第七条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符合安全、卫生、环保和体育活动要求的经营场所;
(二)有必要的资金和符合标准的体育器材和设备;
(三)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体育专业技术人员;
(四)国家和省体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凡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应向体育主管部门报送下列材料:
(一)申请报告书,对具备的各项条件作出说明,并附有关证明文件;
(二)有关合同、协议书的副本。
设立体育俱乐部、体育活动中心等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还必须提交组织章程。
申请从事射击、登山、攀岩、探险、漂流、武术、拳击、热气球、航空运动、水下运动和自然水域游泳等涉及人身安全的体育健身、竞技等经营活动,还必须提交可行性报告。
第九条 从事体育经营活动按下列规定实行分级管理:
(一)省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省体育经营活动的从业条件和审核程序,并审核以本省名义和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体育经营活动;
(二)地、州、市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审核以本地、州、市名义从事的体育经营活动;
(三)县级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审核以本县名义和个人从事的体育经营活动。
第十条 举办一次性体育经营活动按下列规定报批:
(一)在本行政区域举办的,报当地体育主管部门批准;
(二)跨省内行政区域举办的,报上一级体育主管部门批准;
(三)国际性、全国性和跨省举办的,按规定报省体育主管部门或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 体育主管部门对从事体育经营活动和举办一次性体育经营活动的申请应进行审核,在接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复;对不符合条件的,给予答复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经营者不得擅自变更经营的项目、内容和场所等事项。需要变更的,须报原审核、登记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三条 在体育经营活动中,从事教练、培训和救护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体育主管部门培训或其委托的专门培训并取得县级以上体育主管部门发给的资格证书。
第十四条 经营者应当遵守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利用体育场馆、设施开展体育经营活动,属国家投资建设的,其价格由主办单位报同级物价、财政部门审批;属非国家投资建设的,其价格由主办单位报当地物价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未经体育主管部门审核,擅自进行体育经营活动的,由体育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可处以500至5000元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30000元。
提供场所给未经体育主管部门审核的单位和个人开展体育经营活动的,由体育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500至2000元的罚款。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体育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至5000元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体育主管部门撤消原审核文书并通知同级登记部门:
(一)聘用未取得体育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教练、技术指导、救护工作的;
(二)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体育设施、器材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
(三)擅自变更体育经营活动的项目、内容、场地等事项的;
(四)伪造、涂改、租借、转让体育经营活动审核文书的。
第十八条 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条 在本办法施行之前已获批准开展体育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本办法施行之日起60日内补办有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税务外出经营活动管理证明
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XX地 税外证〔2006〕XX 号
本表一式三份,主管税务机关、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及纳税人各一份。
使用说明
一、本表依据《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设置。
二、适用范围:纳税人需要临时到外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使用。
三、填表说明:
(一)经营方式:填批发零售、工业加工、修理修配、建筑安装、服务、其他。
(二)劳务地点:填劳务实际发生的地点。
(三)本表由纳税人在外出经营前向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领取并填写有关内容;到达外出经营地在开始经营前向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外出经营活动结束后,经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签章,由纳税人持本表返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办理有关事项。
四、本表一式三份,主管税务机关、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及纳税人各一份。
注释:
一、文书设立的法律依据。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持税务登记证副本和所在地税务机关填开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向营业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接受税务管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本条明确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办理和使用。需要办理和使用本文书的纳税人是指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所谓外出经营是指纳税人到原来办理税务登记的税务机关管辖范围以外的县(市)经营,既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跨县(市)经营,也包括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外出经营。所谓临时经营是指纳税人从事的是临时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纳税人是到外县(市)设立分支机构,则应当办理税务登记,而不是《外出经营税收活动管理证明》。《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进一步明确为: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应当在外出生产经营以前,持税务登记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外管证》)。
二、文书的概念、功能和用法
《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以下简称《外管证》),是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办理的文书。具有证明纳税人的外出经营活动已经原税务登记机关认可的功能,也是纳税人向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报验时必须提供的材料。
《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对《外管证》的发放和使用作出了进一步明确的规定。
1.《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税务机关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核发《外管证》,《外管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天。即《外管证》要按照一地一证的原则发放和使用,如果纳税人外出经营是到多个不同的县(市)的,则需要办理多份《外管证》。《外管证》在不同的外出经营地不具有通用性。而且《外管证》是有期限的,一般为30日,最长不超过180天。
2.《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注明地进行生产经营前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验登记,并提交下列证件、资料:
(一)税务登记证件副本;
(二)《外管证》。
纳税人在《外管证》注明地销售货物的,除提交以上证件、资料外,应如实填写《外出经营货物报验单》,申报查验货物。
这一规定明确了《外管证》同税务登记证件副本一起,是外出经营的纳税人向经营地税务机关报验时必须使用的证明材料。而且到外出经营地销售货物的,只使用《外管证》和税务登记证
件副本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外出经营货物报验单》,供申报和经营地税务机关查验货物。
3.《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纳税人应当在《外管证》有效期届满后10日内,持《外管证》回原税务登记地税务机关办理《外管证》缴销手续。
这一规定明确了《外管证》有效期满,应如何办理相关手续。期限是有效期满10日内,缴销机关是原税务登记机关。
三、制作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外管证》中登记注册类型项目的填写,应根据办理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类型填写税务登记或者临时税务登记。
2.要把《外管证》作为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外出经营活动报验登记是税务登记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纳税人外出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制度,包括了《外管证》的管理以及报验登记、外出经营货物报验、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税款的清算等。不能孤立地看待《外管证》,而是要把《外管证》的管理和使用同报验登记的各项措施结合起来。
3.注意报验登记与临时税务登记的区别和联系。报验登记与临时税务登记是不同的。报验登记是对本来已经办理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的外出经营活动进行税收管理的一项制度,临时税务登记是税务登记的一种方式。二者又是有联系的,对于没有凭《外管证》向外出经营地税务机关办理报验登记的纳税人,经营地税务机关可以对其按临时经营进行管理,可以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外管证》的有效期最长不超过180日,对长期外出经营的纳税人,经营地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办理税务登记或者临时税务登记。
第四篇:关于关于长春市土地储备管理办
【法规名称】长春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全文)
【发布单位】长春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长春市人民政府令第10号
【发布日期】2010-07-22
【生效日期】2010-09-01
【正文】
长春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长春市人民政府令第10号)
《长春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业经2010年7月22日市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崔杰
二0一0年七月二十二日
长春市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调控,规范土地市场运行,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土地储备,是指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实现调控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目标,依法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储存以备供应土地的行为。
第三条 本市市区范围内国有建设用地的储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土地储备的管理工作。
市土地储备机构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委托,负责本市土地储备的具体工作。
市发展和改革、财政、建设、规划、房地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土地储备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财政、规划等相关部门,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市场供需状况,编制土地储备计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第六条 土地储备计划包括:
(一)储备土地规模;
(二)储备土地前期开发规模;
(三)储备土地供应规模;
(四)储备土地临时利用计划;
(五)计划末储备土地规模。
第七条 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施土地储备计划,应当编制收储项目实施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依据。
第八条 下列土地可以纳入市人民政府土地储备范围:
(一)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
(二)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
(三)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储备的土地;
(四)已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的土地;
(五)其他依法取得的土地。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有土地,可以由市人民政府依法收回:
(一)公益事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使用的土地;
(二)因城市规划调整,实施旧城区改造需要调整使用的土地;
(三)闲置满二年的土地;
(四)单位搬迁、解散、撤销、破产需要收回的土地;
(五)其他需要收回的土地。
第十条 依法收回的国有土地,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手续后,市土地储备机构根据需要纳入土地储备。
第十一条 行使优先购买权取得的土地,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市土地储备机构依据市人民政府优先购买权的决定, 按照申报土地转让价格及相关付款条件,向原土地使用权人支付土地价款;
(二)原土地使用权人应当在收到土地价款15日内,依法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注销登记手续;逾期不申请的,由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市国土资源、市房地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注销登记手续。
第十二条 已经确定由市土地储备机构统一储备的土地,原土地使用权人应当保持土地及地上建(构)筑物的现状,不得再行变动;市建设、规划、房地、工商等部门不得为其变动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 有偿收回国有土地纳入土地储备的,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市土地储备机构对列入土地储备范围内的土地、建(构)筑物和其他附着物权属、土地面积、四至界限、土地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审核,明确土地权属;
(二)市土地储备机构向市规划主管部门征询规划用地性质,申请规划条件;
(三)市土地储备机构与原土地使用权人协商,委托具有土地和房屋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对拟储备土地和房屋进行测算和评估,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四)市土地储备机构拟定土地储备方案,经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五)储备方案经批准后,市土地储备机构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使用权收回合同;
(六)市土地储备机构按照土地使用权收回合同,向原土地使用权人支付费用;
(七)经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审核后,依法办理土地登记手续,纳入土地储备。
第十四条 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土地储备,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一)土地储备申请书;
(二)土地使用权人为法人的,提供营业执照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土地使用权人为自然人的,提供个人身份证明;
(三)土地使用权证明;
(四)房屋权属证书;
(五)其他应当提交的证明材料。
第十五条 市土地储备机构与原土地使用权人签订土地使用权收回合同后,应当持土地使用权收回合同和市政府土地储备批复文件到市国土资源、房地主管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注销和变更(转移)登记手续。
第十六条 土地使用权收回合同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被收回土地使用权人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土地位置、四至范围、等级、面积、用途及地上建(构)筑物状况及房地产权属情况;
(二)土地收回补偿方式和实施办法;
(三)交付土地的期限和方式;
(四)双方的权利义务;
(五)违约责任;
(六)纠纷的处理;
(七)其他有关事宜。
第十七条 已经纳入储备的土地,需要向原土地使用权人补偿的,由市土地储备机构按照下列标准给予补偿:
(一)划拨土地使用权与地上房屋按照重置价格统一计算,给予补偿;
(二)出让土地使用权,按照剩余年限评估地价给予补偿;
(三)土地上的建(构)筑物,按照房屋征收补偿的法律、法规规定给予补偿;
(四)经批准搬迁、改制的企业用地,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五)依法实施优先购买权的土地,按照申报土地转让价格给予补偿;
(六)用途相同土地以置换方式进行储备的,按照市场评估价格结算差价。
第十八条 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市土地储备机构与原土地使用权人达不成协议的,可以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申请依法对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土地、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实施征收。
第十九条 对纳入储备的土地,经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市土地储备机构有权对储备土地进行前期开发、保护、管理、出租、临时利用及为储备土地实施前期开发进行融资等活动。
第二十条 市土地储备机构应当对列入土地储备计划的项目用地编制土地储备开发实施方案。
土地储备开发实施方案包括土地储备前期开发地块的范围、土地面积、控规条件、地上物状况、土地储备前期开发成本、土地收益、开发计划、实施方式等。
第二十一条 市土地储备机构应当按照土地储备开发实施方案,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确定评估、拆除、施工等单位进行土地储备前期开发。
第二十二条 土地储备开发费用包括:
(一)征收、收回补偿费用;
(二)土地前期开发费用;
(三)其他有关费用。
第二十三条 建设用地应当优先从已纳入储备的土地中选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 纳入土地储备的经营性建设用地,应当由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采取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以划拨方式使用已储备土地的,土地使用人应当向市土地储备机构支付土地储备、开发、管理等成本费用。
第二十五条 土地储备资金收支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市财政部门通过列基金预算支出将土地出让成本拨付给土地储备机构。
第二十六条 土地储备资金主要来源为:
(一)市财政部门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的征收、收回补偿费用、土地开发费用等储备土地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
(二)国有土地收益基金;
(三)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四)其他资金;
(五)上述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第二十七条 土地储备资金专项用于征收、优先购买、收回土地以及储备土地供应前的前期开发等土地储备开支。
第二十八条 应当依法收回的土地,土地使用权人不服从收回、擅自转让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并依法进行处罚。
第二十九条 在土地储备过程中,被收回土地的原土地使用权人未完整提供储备所需资料或者提供虚假资料,给市土地储备机构造成损失的,由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责令其重新提供完整真实资料,并对所造成的损失负责赔偿。
第三十条 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市土地储备机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 各县(市)土地储备工作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0年9月1日起施行。2001年9月25日颁布施行的《长春市土地收购储备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你好哦啊,
第五篇:长春市集中供热管理暂行规定
【发布单位】80705
【发布文号】长府发[1992]89号 【发布日期】1992-12-04 【生效日期】1992-12-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长春市集中供热管理暂行规定
(1992年12月4日长府发〔1992〕89号)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集中供热管理,保证供热质量,更好地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凡在我市城区内与市热力公司(以下称供热单位)集中供热相关的热源单位、供热单位以及用热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第三条 对集中供热管网、检查井、管架等供热设施,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损坏、拆除或改建。
供热设施如需移动或改建,应在动工五日前报供热单位批准,并由供热单位负责施工或监督施工。
第四条 第四条 热源单位厂区外供热主干管至用热单位供热阀井止的供热设施由供热单位管理。
第五条 第五条 热源单位应严格履行供热协议,并按供热计划和规定的供热参数供热。
第六条 第六条 供热单位应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按时供热,并保证规定的室内温度。
第七条 第七条 用热单位用热设施的设计、安装、施工应当符合集中供热标准,不符合集中供热标准,供热单位可以停止供热。
第八条 第八条 用热单位要按有关规定一次交清集中供热集资款(管网配套费)。
第九条 第九条 用热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要防止内网设施漏水;
(二)不得在内网接装水咀或其他放水设施;
(三)不得在内网上擅自改动供热设施或增加供热面积;
(四)不得随意调节进户阀门;
(五)不得改变用热用途;
(六)用热单位必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内网管理、巡查和维护;
(七)接受供热单位工作人员的巡视和检查。
第十条 第十条 供热费按以下规定核收:
(一)供热费按用热面积核收。室内净高不足4米的,按房屋实际建筑面积计算用热面积;室内净高4米以上(含4米)的,每超过2米,按房屋实际建筑面积增加一次计算用热面积。
(二)用热单位或个人应在每年十一月一日前,交足供热费。
(三)供热费具体标准,由市公用局会同市物价局核定。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用热单位银行帐户变更,到供热单位办理变更手续。单位承担供热费的职工个人用户,在职工调出单位后不办理变更手续的,其供热费由原单位承担。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新建住宅小区已竣工接管供热的,其空闲房屋的供热费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按下列规定处理:
(一)违反本规定第三条者,除限期恢复原状外,并可视情节对单位追缴500--2000元的补偿费;对个人追缴50--200元的补偿费。
(二)违反本规定第八条者,除限期拆除并修复设施外,并按如下规定追缴补偿费:
1、每增加一片暖气片,追缴140元;
2、每增加一平方米用热面积,追缴35元;
3、私自排放供热循环水的:暖气片放风,每天10元;管径Φ15毫米的,每天15元;管径Φ15-20毫米的,每天50元;管径Φ32毫米的,每天100元;管径Φ40毫米以上的,每天200元。
(三)逾期不交纳供热费的,按日加收3‰的滞纳金,超过供暖期仍不交纳的,停止下个供暖期的供暖。
(四)擅自动用控制阀门等供热设施,造成供热运行故障,责令赔偿实际损失。
(五)室内不采取防寒保温措施,使热量流失的,责令限期改正,对情节严重的,每平方米用热面积加收1元补偿费。
(六)供热单位违反本规定第六条,除责令限期恢复正常供热外,并由主管机关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七)热源单位除不可抗力外,违反本规定第五条影响供热的,要依法承担经济责任。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对用热单位的各种违章处理款项,供热单位可以委托银行收取。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市公用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