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
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河海研〔2011〕50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硕士研究生应具有的学术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五条规定,硕士研究生必须达到下列学术水平,才能授予硕士学位: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第三条
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学位论文所研究的课题应在学术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做的结论或建议应有新的见解。
(二)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注重理论分析,论文能体现硕士研究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术作风。
(三)论文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用于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
第二章
论文工作
第四条
文献阅读
文献阅读是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位论文选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较广泛地阅读中文和外文文献并撰写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篇幅不少于3000字。硕士研究生阅读本专业文献的篇数不少于30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40%。指导教师应重视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工作,加强对文献阅读的指导与考核。
文献阅读综述报告书面材料须经指导教师审核后交学院存档备查。第五条
论文选题、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一)论文选题
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应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前开始准备,论文选题前应系统地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国内外有关研究情况,对文献资料作出分析和评述。选题应遵循如下原则:
1、对本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趋势、新成就应有较全面了解,选题应当是本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的课题。
2、选题应与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和学科专长相结合。选题时应充分考虑已具备的条件,充分估计现有物质条件、研究经费和工作周期等因素,并尽量和指导教师正在从事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委托培养或与工程单位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的选题应尽可能结合委托单位或工程单位的实际课题。
3、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既要有先进性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出研究成果。
(二)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后应制订论文工作计划,并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三学期作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在培养学院进行,由导师主持并邀请同行专家参加(不少于三人)。
1、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论文的选题依据,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2)课题在理论或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价值以及可能达到的水平;(3)本人对此课题开展研究的设想,拟解决哪些重点问题;(4)工作计划,技术路线,实验方案,预期结果;(5)预计研究的工作量、进度安排。
2、专家经认真讨论,作出是否通过开题报告的决议。
3、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如未通过者,可在1-2个月内补做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改变,如论文选题有重大变化的,需重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书面材料经导师和与会专家审查后交学院存档备查。
(三)涉密论文开题报告
对于涉密的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论文开题前对论文涉密与否进行审批。硕士研究生本人在开题报告会前提出保密申请,并依据学位论文涉及的科研项目情况,拟定密级及保密期限。保密申请经指导教师、学院审核,报学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提交研究生院备案,作为涉密论文开题、评阅、答辩及归档的依据。
经审批已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方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开题报告会。开题评审组专家应是具备涉密资格的同行专家,其建议名单由指导教师提出,经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交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
未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保密审批的学位论文,原则上不得再提出学位论文保密申请。特殊情况最迟可在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前提出保密申请,并补办相应的保密程序。
第六条
论文中期检查
硕士论文工作进行到中期,由硕士研究生向指导教师和有关专家作论文中期报告,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应在校内公开举行学术报告会,报告会由指导教师聘请本研究领域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参加(不少于三人),并进行审议,报告会由指导教师主持。与会专家应对报告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论文中期报告通过后应形成书面材料,经指导教师和与会专家审查后交学院备案。
经审批已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其中期检查报告会的评审专家应是具备涉密资格的同行专家。其建议名单由指导教师提出,经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交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
第七条
科学研究和科研工作能力培养
科学研究是硕士论文工作的主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脚踏实地、深入细致、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实验、理论分析和计算,运用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实验手段解决科研工作中的关键问题,取得重要成果。第八条
学术论文
硕士研究生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必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一)以河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中情所统计源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及以上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学术论文。所发表的论文原则上以研究生本人为第一作者(如为第二作者,则第一作者必须是指导教师)。
(二)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及以上(有个人证书)或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每项专利须由全体发明人授权,仅限一名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使用),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同数量的论文。成果均应以“河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允许以刊物录用证明为依据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但必须以正式发表的论文作为授予学位的依据。
第九条
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现,论文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研究成果,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论文撰写应实事求是,严禁抄袭和剽窃。
学位论文应用汉语撰写,字数为5万字左右。论文应立论正确、数据可靠、推理严谨、层次分明、文字简练、说明透彻。论文格式按《河海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规定》执行。
学位论文在送审评阅时,不必正式印刷。按评阅人意见修改并通过论文答辩后,根据答辩委员会意见修改学位论文,并印刷归档。
第三章
论文审查
第十条
论文预审
硕士学位论文的预审工作是在完成所有预定的论文工作内容和学位论文初稿撰写之后、论文正式评阅之前进行的一项审查过程,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内容,提高论文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论文预审必须经过导师初审和论文预答辩两个环节。
(一)导师初审。导师应按要求对硕士生提交的论文初稿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作出评价。导师初审包括两个方面:
1、学术水平审查。内容包括论文所反映的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及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学术成果的真实性、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等等。
2、论文形式审查。形式审查的内容为《河海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规定》中规定的内容。
(二)论文预答辩。经指导教师初审认为论文符合要求后,由导师组织所在学科的专家组成评审组(不少于三人),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论文预答辩。
评审组应根据论文的实际水平和答辩情况,以及硕士研究生科研工作的能力,并结合论文开题报告所定目标等情况,根据硕士论文应达到的水平和标准对论文进行审议,作出是否同意答辩或修改后答辩的决定。通过预答辩的硕士生应根据预答辩中所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通过预答辩者,应比预计答辩时间至少提前一个月,向所在学院提交答辩申请。涉密论文应至少提前两个月提出申请。
经审批已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其论文预答辩专家应是具备涉密资格的同行专家。其建议名单由指导教师提出,经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交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一条
硕士学位论文评阅
(一)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在举行答辩前,应聘请2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具有高级职称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评阅,其中校外(不包括委培及定向培养单位)专家1名。本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可不聘请校外评阅人。论文评阅人由指导教师提出建议名单,学院负责审核批准,指导教师不担任论文评阅人。
(二)评阅人的姓名和评审意见,均对硕士生本人保密。论文寄(送)和意见返回、传递由答辩秘书负责,评阅意见收齐后由答辩秘书综合整理,供答辩委员会参考。评阅人提出的问题可在答辩前一天通知硕士生本人。
(三)论文评阅时间不得少于7天。涉密论文的评阅时间一般不少于40个工作日。
(四)经审批已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论文评阅专家建议名单由指导教师提出,经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交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
第十二条
论文复审
若有1名评阅人认为论文未达到硕士学位学术水平,或提出论文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时,另由学院增聘专家进行复审。有2名评阅人认为论文未达到硕士学位学术水平,不能组织答辩。
初审和论文评阅认为论文存在较严重问题,需要进行较大修改的,应根据具体意见进行认真修改后重新申请答辩;认为论文未达到硕士论文水平的,论文应重做,半年后重新申请答辩。
第十三条
论文答辩
(一)评阅人对论文无反对意见或重大异议,方可向学院提出答辩申请并确定答辩日期,答辩时间一般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日公开举行,国家法定节日及寒暑假期间不安排答辩。
(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三人或五人组成,其成员由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或硕士生指导教师组成。校内评阅人应为答辩委员会成员。论文答辩应聘请校外专家参加,本校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可不聘请校外专家。主席由本一级学科同行专家中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具体名单在论文预答辩时由指导教师与预答辩小组成员协商提出建议,学院审定。论文应在答辩前送达答辩委员。
答辩委员会由五人组成时,硕士生本人指导教师或协助指导教师可有1人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由三人组成时,硕士生本人指导教师或协助指导教师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三)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名,应由本学科具有讲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或科研人员担任,办理论文答辩具体事项。
(四)答辩委员会职责和答辩程序
见附件《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及秘书职责》和《河海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五)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对是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是否建议授予学位进行不记名投票表决,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为通过。
答辩委员会对是否推荐为优秀论文进行不记名投票表决。经全体委员半数以上同意推荐为优秀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推荐为优秀论文的,方可参加校级、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
(六)论文经答辩和投票未通过,但答辩委员会认为可以进一步修改论文时,应经不记名投票,过半数委员通过,可作出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如果答辩委员会未作出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决议,则本次申请无效。
(七)经审批已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论文答辩专家建议名单由指导教师提出,经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交学院和研究生院备案。
第四章
其它
第十四条
学位论文定稿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作者应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和评阅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修改后的论文由指导教师签字审查后方可定稿,交付印刷。
第十五条
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最早可从第五学期申请答辩。
第二篇:河海大学货币资金管理办法
河海大学货币资金管理办法
2015年10月30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学校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相关法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货币资金是指学校拥有的以货币资金形态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和其他货币资金。
第三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实施负责,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
第二章 岗位分工及授权审批
第四条 按照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的原则,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设置现金出纳、银行出纳、支出复核等岗位。
出纳岗位负责保管库存现金、银行POS机卡及支付密码、网银加密狗及账户密码、银行支票及其他有编号的银行结算凭证、收付款专用章、保险柜钥匙及密码等,负责办理货币资金的收付结算业务。
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等,审核无误的予以填制记账凭证。
(四)办理支付。出纳人员应当根据审核无误的支付申请及记账凭证,办理货币资金支付手续,开具的银行结算票据需交由支出复核人员进行复核。
第九条 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或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第三章 现金的管理
第十条 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限额以下的可以使用现金结算,超过限额的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校内职工工资、校内个人劳务报酬、学生奖助学金和助研津贴等通过银行转账批量代发。
第十一条 各单位取得的货币资金收入必须及时入账,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以收抵支。
第十二条 出纳必须以会计审核签章后的记账凭证为依据,严格按照程序办理现金收付款业务,当面点清数额并注意防伪。现金业务办理完毕,应在记账凭证上加盖“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章,同时加盖个人名章。
第十三条 加强现金库存限额管理,超过库存限额的现金应及时存入银行。不得白条抵库,不得擅自挪用,不准浮存账外现金。
第十九条 出纳人员办理银行业务时,必须以记账凭证为依据开具支付票据,支付票据的收款人名称应与发票名称一致,不得无故变更;收到转账支票等银行收款票据时,及时登记备查,同时应认真审核,发现涂改、内容不清等应拒收,确认无误后的银行票据应及时送开户银行办理。银行业务办理完毕,应在记账凭证上加盖“转账收讫”或“转账付讫”章,附业务回单,并登记银行日记账,同时加盖个人名章。
第二十条 签发限额支票必须在支票上注明限额标准及出票日期。限额支票领用人应在二十日之内将支票存根交回进行账务处理,并对其所使用支票的相关信息负责,逾期不办理的将按借款逾期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一条 出纳人员应按月及时核对银行账,由专人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及时清理未达账项。超过两个月的未达账要督促有关单位和人员尽快处理并入账。
第二十二条 对账单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实行双签制度。“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后,交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签字,并报经分管校领导审签后归档。
第二十三条 银行出纳人员进行工作交接,应在交接清册上注明交接空白票据种类、编号,印鉴的名称,承兑汇票的份数及明细,由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三方签字后分别保管。
第二十四条 学校的大额定期存款、国库券等有价证券应登记备查簿,详细记录存款(购买)日期、金额、利率、期限、资
第三十一条 银行印章实行专人分别管理,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财务专用章应当由现金出纳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负责保管印章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不得随意使用印章,按规定使用印鉴章的应做好登记。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学校建立对货币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货币资金业务进行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
第三十三条 货币资金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库存现金与账面余额是否一致,有无白条抵库、私自挪用现金等情况。
(二)支付款项印章是否由专人分别保管,是否存在办理付款业务所需的全部印章交由一人保管的现象。
(三)票据的购买、领用、保管手续是否健全,票据保管是否存在漏洞。
(四)其他涉及货币资金安全的事项。
第三十四条 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第三十五条 因经办人员工作过错造成学校货币资金损失的,经办人员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学校控股或参股的企业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篇: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
河海研〔2011〕49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博士研究生应具有的学术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博士研究生必须达到下列学术水平,才能授予博士学位:
(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第三条
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论文的选题和成果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经济建设有较重要意义。
(二)论文立论正确、分析严谨,反映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研究成果达到下列水平之一:
1、在从事的研究课题领域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和对已有现象及规律的新解释和新证明;
2、熟悉本学科方向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改进和发展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3、从事国际上某一个新研究方向的研究,国内尚无人系统研究,能将新的研究方向系统化,有自己新的理论框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
4、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前人未曾解决过的科学技术或工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得到专家认可,并通过实施;
5、提出具有较高科学水平的新工艺方法,在生产中获得重大经济效益;对从事课题的设计与实验方法、实验技术上有较重大的创造。
(四)论文注重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五)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
第二章
论文工作
第四条
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
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所选定的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课题要求,广泛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要求:
(一)文献阅读量应不少于80篇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0%。文献阅读应在本学科的前沿问题及交叉领域范围内进行。部分文献应该精读,并在文献综述报告和学位论文中加注引用。
(二)文献综述报告是在文献阅读和论文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撰写的与学位论文密切相关的综合研究报告,是博士研究生进行创造性研究工作的基础。文献综述报告力求文字简练,内容充实,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
(三)文献综述报告内容应能全面反映该研究方向的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并从中归纳出具体规律性的结论,引出博士生自己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并预示本研究的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用以正确引导博士学位论文。
(四)文献综述报告需在一定范围内研讨或发表。
(五)文献综述报告最迟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结束前进行,文献综述报告书面材料须经导师审核后交学院存档备查。
第五条
论文选题、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
(一)论文选题
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应强调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应以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实际问题、高新技术、国家基础和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为背景。论文选题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和学术调研等前期工作,确定研究的主攻方向。论文选题应掌握以下原则:
1、选题属于科学技术上新的研究方向,理论上居于学科前沿,国内外研究成果不多,预期在基础性研究方面获得重要成果,具有科学价值;
2、选题属于国家建设急需解决的基础理论或工程实际问题;或属于科学技术攻关中的关键问题,并预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提出具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新工艺、新方法,并预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3、选题属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解决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研究水平能达到国内领先。
(二)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
1、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的目的
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是研究生通过开题报告会向与会专家汇报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对所选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工作思路和计划、预期目标等,以求通过专家论证,确定论文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论文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审核环节。
2、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课题来源;
(2)本课题的特点、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3)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及目前研究动态;(4)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
(5)论文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技术、预期创新点及可行性分析;(6)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7)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8)进度计划及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3、论文开题报告时间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直博生应在第六学期前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工作阶段,至少一年后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研究生开题前一般应进行查新。
4、论文开题报告评审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以学术报告形式在校内张榜公开进行。报告会需聘请本研究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审议(一般为五人,其中副高职称的不超过两人),报告会由导师主持。与会专家应对选题、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论文的工作计划等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开题报告通过后应形成书面材料,经导师和与会专家审查后交研究生院备案。
经专家组评审认为论文选题、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工作计划不合适的,需重做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随意改变,如论文选题有重大变化的,需重做开题报告。
5、涉密论文的开题报告
对于涉密的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论文开题前对论文涉密与否进行审批。博士研究生本人在开题报告会前提出保密申请,并依据学位论文涉及的科研项目情况,拟定密级及保密期限。保密申请经导师、学院审核,报学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提交研究生院备案,作为涉密论文开题、评阅、答辩及归档的依据。
经审批已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方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开题报告会。开题评审组专家应是具备涉密资格的教授(或相当职称),其建议名单由导师提出,经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交研究生院备案。
未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保密审批的学位论文,原则上不得再提出学位论文保密申请。特殊情况最迟可在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前提出保密申请,并补办相应的保密程序。
第六条 论文中期检查
博士论文工作进行到中期,由博士研究生向专家评审组作论文中期报告,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提出下一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并写成书面报告交与会专家审议。要在校内公开举行学术报告会,报告会需聘请本研究领域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对中期报告进行审议(一般为五人,其中副高职称的不超过两人),报告会由导师主持。与会专家应对报告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论文中期报告通过后应形成书面材料,经导师和与会专家审查后交研究生院备案。
经审批已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其中期检查的评审专家应是具备涉密资格的教授(或相当职称),其建议名单由导师提出,经校保密委员会批准后交研究生院备案。
第七条
科学研究和科研工作能力培养
科学研究是博士论文工作的主体部分,博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地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某一部分工作,或作为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者,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中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根据论文工作计划,进行科学实验、理论分析和计算,创造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和先进的实验手段,在研究中培养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取得重要成果。在进行论文工作的同时培养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深入细致、勇于探索的科研作风和精神。
第八条
学术论文
研究成果应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表述,学术论文的写作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在学期间,申请博士学位者应以第一作者(如第一作者为导师,第二作者为研究生的论文至多认定一篇),且第一署名单位为河海大学,公开发表一定数量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一)申请理学、工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SCI收录;
(二)申请法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SCI或SSCI或AHCI收录;
2、有2篇学术论文被SCI或EI收录(其中至少1篇为外文文章);
3、有3篇学术论文发表在CSSCI 检索源期刊上。
(三)其他等同条件如下:
1、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有个人证书),可免除论文发表的要求;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前5位)、二等奖(排名前3位)、三等奖(排名前2位)、或发明专利授权(每项专利须由全体专利发明人授权,仅限一名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使用),等同于发表相同数量的SCI或EI论文。
2、成果均应以“河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发表论文未达到以上标准者不得申请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必须持有已刊登本人论文的刊物,或论文尚未刊登但已同意录用的期刊证明,方可申请答辩。持期刊录用证明者在授予学位之前必须提交刊登本人论文的出版刊物。
第九条
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现,论文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的发明、理论或见解,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论文撰写应实事求是,严禁抄袭和剽窃。
学位论文应以汉语撰写(外籍学生经批准可用外文撰写),字数为8-10万字。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数据可靠、推理严谨、表述准确、层次分明、文字简练。
学位论文在送审时,不必正式印刷。博士研究生按评阅人意见修改并通过论文答辩后,根据答辩委员会意见修改学位论文,并印刷归档。
第三章
论文审查
第十条 论文预审
博士论文的预审工作是在完成所有预定的论文工作内容并撰写学位论文初稿之后,论文正式送审之前进行的一项审查过程,对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博士学位论文初稿完成后,至少应比预计答辩时间提前三个月提交审查申请。论文预审必须包括导师初审、论文预答辩和形式审查三个环节。
(一)导师初审。导师应按要求进行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对博士研究生作出学术评价,内容包括论文选题的前沿性和开创性,博士研究生的理论基础、专门知识及科学研究能力,以及学术成果的真实性、论文是否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等等。
(二)论文预答辩。经导师审核认为论文符合要求的,由导师聘请至少5名本研究领域的教授(或相当职称)参加,并进行审议,论文预答辩由导师主持,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
评审组应根据论文的实际水平和答辩情况、博士生科研工作能力,并结合论文开题报告所定目标及论文中期检查报告等情况,按照博士论文应达到的水平和标准对论文进行审议,作出是否同意答辩或修改后答辩的决定,并提出论文修改的具体意见。通过预答辩的博士生应根据专家所提出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
通过预答辩者,应比预计答辩时间提前60天将符合盲审要求的相关材料送交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涉密论文的相关材料应在预定论文答辩前100天送交学位办。
(三)论文形式审查。论文正式送审前,研究生院组织有关专家对论文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时间一般为10个工作日。未通过形式审查的学位论文,需要修改后重新申请论文送审。
第十一条
论文评阅
(一)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均需进行论文评阅。评阅意见未返回之前,申请者不得进行论文答辩。
(二)论文评阅过程实行匿名制,即对论文评阅专家隐匿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姓名等相关信息,对论文作者及其指导教师隐匿论文评阅专家姓名等相关信息。
(三)博士学位论文评阅采用通讯评阅方式进行,由研究生院负责论文送审工作。
(四)研究生院根据申请者学位论文的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聘请不少于3名具有博士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校外专家(非利益相关者)作为论文评阅人。研究生及其导师可以提出其学位论文评阅需回避的院校或专家,最多可提出1所院校或2名专家。对经审批已确定密级的学位论文,由导师或学院提出论文评阅专家建议名单(不少于6人),经校保密委员会审核后由研究生院送审。
(五)论文评阅时间一般不少于30个工作日。涉密论文的评阅时间一般不少于60个工作日。
(六)论文评阅人对申请者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结论表述分为:“达到,同意组织答辩”、“总体达到,略作修改后组织答辩”、“基本达到,需重大修改后再送审”、“尚未达到,不同意组织答辩”。
评阅意见收齐后,若评阅专家返回的评阅结论为“同意组织答辩”、“略作修改后组织答辩”,通知答辩秘书对评阅意见综合整理,供答辩委员会参考。博士生则应根据专家意见认真修改论文后,经导师审核通过可申请答辩。
第十二条
论文复审
(一)若专家返回意见中有“重大修改”或“不同意”,则该论文属有“异议”。针对评阅中可能出现的异议情况,作如下处理规定:
1、若评阅意见中有一份出现异议,则申请人需延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并根据专家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时间3个月),修改完成后可填写《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复评申请表》申请复评,复评通过后方可申请答辩。
2、若评阅意见中同时出现两份及以上异议(其中至多有一份为“不同意”),则申请人应根据专家意见对论文进行充分修改(修改时间6个月),修改完成后可填写《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复评申请表》申请复评,复评通过后方可申请答辩。
3、若评阅意见中有两份及以上为“不同意”,则申请人应对论文作全面修改(修改时间不少于一年),修改完成后可填写《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复评申请表》申请复评,复评通过后方可申请答辩。
(二)若评阅意见中仅出现一份异议,且申请人对此有异议,经导师同意,可提出申诉。具体程序如下:申请人应书面提出明确的申诉理由,并填写《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异议申诉表》,经导师签署意见后,提交所在院(系)分管负责人。由院(系)组织本学科3位及以上专家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并经学位分委员会同意后,申请人方可在不修改(或略作修改)论文的情况下,由研究生院学位办另送3位及以上专家复评。复评无异议后可申请答辩。
特殊情况由学院提出申请。
(三)若第一次复评后,专家的总体评阅意见仍有“重大修改”,但无“不同意”,论文必须进行6个月的修改,论文修改后经导师同意可提交第二次复评;若第一次复评结果仍有“不同意”或第二次复评结果仍有异议,本次申请无效。
复评结果无法按时回来,经学院审查论文已达到博士学位论文水平,研究生院另送2位校外专家评审。
(四)原则上进行复评的专家应为原提出异议的专家,进入申诉程序的情况除外。
(五)“本次申请无效”是指学位申请人将从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开始。第十三条
论文答辩
若评阅人对论文无反对意见或重大异议,博士生可向研究生院提出答辩申请并确定答辩日期,答辩一般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日公开举行,国家法定节日及寒暑假期间不安排答辩。论文答辩应作为学术活动,由学院和导师组织教师及研究生参加。
经学校保密委员会批准的涉密学位论文可以不公开的方式答辩。
(一)答辩委员会组成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人或七人组成,其中校内外专家各不少于2名。校外专家所在单位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答辩委员会成员由本学科和相近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教授级职称的专家组成。
2、答辩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3、答辩委员会由七人组成时,校外专家、校内专家非博导各不超过1名,博士生本人导师或副导师可有1人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由五人组成时,非博导专家不得超过1名,博士生本人导师或副导师不得担任答辩委员会委员。
4、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名,应由本学科具有讲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职称的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或科研人员担任,办理论文答辩具体事项。
5、答辩委员会建议名单在论文预答辩时由导师与预答辩小组成员协商提出五人或七人建议名单,报学院负责人审核,正式名单由研究生院审批确定。
(二)论文应提前送达答辩委员审阅。
(三)答辩委员会职责和答辩程序
见附件《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及秘书职责》和《河海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程序》。
(四)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对是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是否建议授予学位进行不记名投票表决。
答辩委员会决议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或以上同意为通过。
答辩委员会对是否推荐为优秀论文进行不记名投票表决。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推荐为优秀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推荐为优秀论文的,方可参加校级、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
(五)论文经答辩和投票未获通过,但答辩委员会认为可以进一步修改论文后再答辩的,可作出在二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并应向研究生院提交决议的书面材料。如果答辩委员会未作出修改论文、重新答辩的决议,则本次申请无效。
(六)答辩委员会认为申请人的论文虽未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而申请人又尚未获得该学科硕士学位的,可以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报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
第十四条
学位论文定稿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作者应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和评阅意见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后定稿,论文经导师审核签字后方可交付正式印刷。
第十五条
特别优秀的博士研究生最早可从第六学期申请答辩。
第四篇: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根据《河海大学学生奖励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以下简称奖学金)包含如下奖项:学业优秀奖学金、精神文明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艺术体育优秀奖学金。
以上奖学金可以兼得。
第三条
评审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工作重心在学院(系),主管部门可直接奖励为学校争得荣誉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
第四条 学校核定各院优秀学生奖学金总额并下拔给学院。学院评定奖学金时,应全面核算,不得突破总额。
第五条 学校原则上只规定优秀学生奖学金申报的基本条件。
各学院应根据第二、三章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奖学金具体评定细则。各院(系)评定细则应经学生工作处审核,方可以文件形式颁布执行。
第六条 学生工作处主要负责:⒈审核奖学金评定细则和赋分体系;⒉审核奖学金额度是否超标;⒊评选程序是否符合规定;⒋汇总并进行全校公示;⒌受理学生关于奖学金评选的申诉;⒍发放奖学金。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七条 在奖项评选学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参加奖学金评选:
1、未办理学籍注册手续者。
2、受到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者。
3、必修课程(含限选课)有不及格者。
第八条
申请河海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的同学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正确的政治立场。
2、自觉遵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
管理制度,品行端正,举止文明。
3、学习勤奋,团结同学,乐于奉献,自觉维护集体利益,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公益活动。
4、一、二年级体育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三、四年级要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良好以上。
第九条 学业优秀奖学金
1、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学年平均绩点(必修课和限选课)在年级专业排名前30%(以下排名均指必修课和限选课的学年平均绩点排名)。
2、参加学科竞赛或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较好名次或成绩优良者。
3、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较宽,一门或多门主干课程成绩排名领先,获任课教师推荐者。
第十条 精神文明奖学金
1、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勇于同不良行为和坏人坏事作斗争,受到社会或学校表彰者。
2、积极组织、参加集体活动、公益活动,为学校、院系赢得荣誉者。
3、积极组织或参加理论小组、双学小组的学习活动,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者。
4、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建设,表现突出,获得校级(含校级)以上党团组织表彰者。
5、积极参加学生社区文明创建活动,受到学校表彰奖励者。
6、模范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乐于奉献,在集体中起到表率作用者。第十一条 科技创新奖学金
1、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者。
2、积极从事发明创造,并取得国家专利者。
3、参加校级(含校级)以上科技竞赛,并获得名次者。
4、积极参加校内外科技学术活动,教学改革活动,成绩突出并得到相关领域或主办单位认可者。
第十二条 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
1、在社会实践中,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获校级(含校级)以上奖励;被国内外公开发表刊物采用;被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采用,产生良好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者。
2、担任党团组织干部,能较好地发挥党、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绩显著者。
3、担任班级、年级干部,以身作则,工作积极主动,热心为同学服务,在增强班级凝聚力,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者。
4、担任校院两级学生组织负责人或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积极组织参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成绩显著者。
5、担任学生社区干部,模范发挥“三自作用”,成绩显著者。第十三条 艺术体育优秀奖学金
1、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演出,表现优秀,为学校赢得荣誉者。
2、参加校级运动会,获个人冠亚军、团体比赛冠亚军者。
3、积极参加学校文艺演出,表现优秀,并获主办单位奖励者。
4、积极参与院(系)文体活动,为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做出较大贡献者。
第三章 奖学金标准和比例
第十四条 优秀学生奖学金标准和评定比例
1、学业优秀奖学金奖励金额为人民币1000元。获奖学生人数不超过学生所在专业人数的20%。
2、精神文明奖学金奖励金额为人民币500元。获奖学生人数不超过学生所在专业人数的20%。
3、科技创新奖学金奖励金额为人民币400元。获奖学生人数不超过学生所在专业人数的5%。
4、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奖励金额为人民币400元。获奖学生人数不超过学生所在专业人数的5%。
5、艺术体育优秀奖学金奖励金额为人民币400元。获奖学生人数不超过学生所在专业人数的5%。
各院(系)应按照本院情况,明确评选要求,并赋予获奖学生相应分值,此分值,既是奖学金评定依据,又是“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的评定依据。
第十五条 科技创新奖学金或艺术体育优秀奖学金获奖人数不足额者,学院可在不突破奖学金总额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其他奖学金评选人数,但不能降低相应奖学金的评选要求,也不能增减奖励金额。
第四章 评定程序
第十六条 奖学金评选实行公开申报和组织推荐的原则。
第十七条
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工作在每学年初进行,每学年评选一次。毕业班学生的奖学金按学期评定,第一学期奖学金在第二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评定,第二学期的奖学金由学校掌握,集中用于表彰优秀毕业生和开展文明离校等活动。
学院(系)奖学金评定小组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向全体学生公布奖学金评选细则及程序,并动员、组织学生开展申报工作。
第十八条 评选开始后的三周内学院(系)按评选要求完成审核、汇总工作,并将初评结果在院(系)范围内公示三天。公示无异议后,将名单和有关材料按要求报送学生工作处审核。
第十九条 学生对奖学金申报资格审核或评选结果有异议者,应在学院和学校公示期间内向本院(系)奖学金评审小组提出书面申诉。院(系)奖学金评审小组应在接到申诉后的三天内向学生做出书面答复。
学生如对院(系)奖学金评审小组答复仍有异议,可在收到院(系)奖学金评审小组答复后的三日内向“河海大学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诉。办公室应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后的三日内征求各方面意见并提出处理建议,经评审委员会批准后,将处理结果由学生所在院(系)通知学生本人。此处理意见为最终处理意见。
学生在上述规定日期后提出的申诉,院(系)奖学金评审小组和“河海大学学生奖励评审委员会”办公室可以不予受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不适用于专项奖学金。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文件
河海研〔2011〕47号
关于印发《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学院(系):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外出管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研究生人身、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特制订《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
二〇一一年九月一日
附件
河海大学研究生外出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研究生外出管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研究生人身、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日制脱产研究生。
(二)本办法规定的外出是指研究生就读期间离开学校超过24小时以上(不含寒暑假、节假日)。
(三)外出事由分为因公和因私两类,因学校、院系或导师安排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科研课题、社会实践等外出的,属因公外出;因个人或家庭原因外出的,属因私外出。
(四)按外出目的地分为出国(境)和国内外出两类。
二、出国(境)管理
(一)出国(境)进行合作研究
1、研究生出国(境)进行合作研究,应当有合作单位正式邀请函,研究内容应与学位论文研究的内容(或主要内容与方向)一致。
2、研究生在国(境)外合作研究的时间一般为半年以内,确因研究工作需要不得超过一年。
(二)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
研究生出国(境)参加学术会议,应当有正式会议邀请函,会议主题应与学位论文研究的内容(或主要内容与方向)
一致。
(三)出国(境)联合培养
1、申报与国(境)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应提交双方院(系、所)一级及以上(含指导教师)签署并经我校研究生院和国际合作处批准的正式联合培养协议(原件)。
2、联合培养研究生在国(境)外科研工作内容必须与学位论文研究的内容、方向一致,且学位论文答辩必须在我校进行。
3、联合培养起始时间应安排在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并取得规定学分之后,其时限一般为一年至一年半,且不得延长。
(四)自费出国(境)留学
1、在校研究生申请办理自费出国(境)留学,获批准后按退(停)学处理;毕业研究生申请自费出国(境)留学,经批准后不纳入就业计划。已纳入就业计划并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派遣的毕业研究生,学校不受理出国(境)留学申请。
2、自费出国(境)留学研究生如因护照、签证等原因未能出国(境),停学一年内可以向学校申请复学。
3、经批准办理退(停)学手续的研究生应办妥各项离校手续。手续办完后其档案、户口转回入学前家庭所在地或受托管单位(须有受托管单位同意接收函)。
(五)因私出国(境)
1、为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读研究生因私出国(境)只能安排在寒暑假或国家法定假日期间。应届毕业研究
生最后一个学期不予办理。
2、因突发事件需出国(境)的研究生,可申请特批。
三、国内外出管理
(一)研究生在读期间因学校、院系或导师安排在国内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科研课题、社会实践的,属因公外出,须提供会议通知、邀请函或协议书等有效文件,说明外出时间期限、地点、内容、安全和学习进度等。
(二)研究生因私外出一般应安排在寒暑假或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因突发事件必须外出者可申请特批。
四、外出审批权限
(一)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外出时间不足一个月的须履行学生申请、导师审批、学院备案程序;外出时间超过一个月的须履行学生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学校备案程序;外出时间超过一个学期的须履行学生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核、学校审批程序。一学期内因私外出时间累计超过一个月以上者,另须办理休学手续,有学校批准后休学。各学院(系)负责根据学科特点制订具体请销假管理办法。
(二)研究生如需出国(境),不论出国(境)时间长短均由研究生院审批。须履行学生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核、学校审批程序。
五、外出安全管理
(一)学院(系)应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研究生外出审批、管理等各项工作,加强安全教育,提高研
究生自我防范的能力。因公外出的研究生由派出单位或导师为其购买外出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二)研究生导师应加强所指导研究生外出审核与把关,同时应在研究生外出前对其进行安全和纪律教育。研究生外出期间应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研究生未履行请假手续而擅自外出者,按照《河海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发生事故的责任由研究生本人承担。研究生外出期间发生任何违法乱纪行为,除依法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外,学校根据有关规定给予校纪处分。
六、其他
(一)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二)在研究生培养基地学习的研究生须执行相关管理规定。
(三)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