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
【发布单位】82602
【发布文号】宁政发[1996]4号 【发布日期】1996-01-05 【生效日期】1996-01-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
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
(宁政发〔1996〕4号1996年1月5日)
各行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宁夏回族自治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办法》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监督管理,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饮用天然矿泉水(以下简称矿泉水)资源,维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矿泉水资源勘查评价、技术鉴定和开发利用的单位及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第三条 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全区矿泉水资源的勘查、技术鉴定、开发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勘查评价
第四条 第四条 矿泉水的勘查评价,应当由具有勘查资质的单位向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登记,领取勘查许可证。
勘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矿泉水标准和有关勘查规定进行勘查工作,并编写勘查评价报告。
第五条 第五条 矿泉水水样的采集、保存、送检查、检测项目及方法,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矿泉水检验方法进行。
第六条 第六条 矿泉水水质的检验,应当由自治区级卫生监督监测机构或者国家指定的测试单位承担。
第三章 评审鉴定
第七条 第七条 自治区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矿泉水技术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鉴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委员会由自治区地质矿产、卫生行政、轻工业等主管部门的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
技术鉴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矿泉水进行技术鉴定,监督矿泉水的开发,负责矿泉水水质、水量环境影响的年度审理和矿泉水水源地的三年复评工作。
技术鉴定委员会的年度审理和监督等日常工作,由其下设的办公室负责。办公室设在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第八条 第八条 矿泉水资源勘查单位凭矿泉水勘查评价报告,向技术鉴定委员会办理申报手续,经其鉴定通知后,颁布自治区级矿泉水技术鉴定证书;如认为必要时,也可以申报国家级技术鉴定证书。
矿泉水勘查评价报告中矿泉水储量,由自治区或者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批。
第四章 开发利用
第九条 第九条 矿泉水开发单位应当持矿泉水勘查评价报告、自治区级或者国家级技术鉴定证书、自治区或者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的储量审批决议书、建厂可行性报告和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书等文件,向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矿泉水开采许可证,向自治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向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严禁无证开采、超量开采、易地开采矿泉水资源和假冒、伪造矿泉水及其产品的行为。
第十条 第十条 已开发的矿泉水水源地,开发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矿泉水勘探的要求,建立卫生防护带。在卫生防护带内,禁止堆放废渣,铺设污水管道,使用农药,排放工业、生活废水,修建渗水厕所、渗水坑以及各种破坏矿泉水水源地和水文地质条件的活动。
第五章 质量监控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矿泉水水源地开采后,开发单位必须建立矿泉水动态监测系统,建立监测档案。开发单位应当对矿泉水每半月进行一次水量、水位和水温动态监测,定期将监测结果报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自治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自治区对已开发和准备开发的矿泉水实行年审制度。由自治区技术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每年对矿泉水水源、水质、水量、环境影响进行质量监控和审理;经审理合格的,由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发给年度审理合格证书,然后由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在自治区级报刊上公告。
未取得年度审理合格证书的,不得继续生产以矿泉水命名的产品。矿泉水水源的水质及卫生状况,每年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内组织,进行两次监督监测。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对已开发的矿泉水水源地,开发单位应当根据开发后的动态监测结果,每三年编写出相应的监测报告,向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复评,经技术鉴定委员会审查通知后,发给复评合格证书,在自治区级报刊上公告。
申请三年复评的,当年不再单独进行矿泉水年度审理工作。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在已有的矿泉水水源地开采范围内,需要扩大开采量或者更新、更换矿泉水井(泉)时,应当重新进行勘查,并将勘查评价报告提交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评审鉴定,取得新的技术鉴定证书。
第六章 罚则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自治区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未办理矿泉水勘查登记手续,擅自勘查矿泉水的,予以警告,并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二)未办理矿泉水开采许可证,擅自开采矿泉水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违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
(三)因开发利用矿泉水而产生严重环境地质问题的,责令采取治理措施;造成矿泉水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可处以矿泉水资源损失价值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矿泉水开采许可证;
(四)开发单位未按规定进行矿泉水动态监测和水质检验,不按期报送检验结果,或者不按期办理年度审理及三年复评的,责令限期改正和补办手续。
(五)未按规定设置水源地卫生防护带,或者未按规定在防护地界设置固定标志的,责令限期设置。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在矿泉水监督管理过程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当事人对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地质矿产厅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统一征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82802
【发布文号】宁政发[1997]120号 【发布日期】1997-12-03 【生效日期】1997-12-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
统一征地管理办法》的通知
(宁政发[1997]120号1997年12月3日)
各行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宁夏回族自治区统一征地管理办法》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统一征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征(包括划拨,下同)地管理,及时为各项建设事业提供土地,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以下分别简称《实施条例》、《实施办法》)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统一征地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经济文化、国防建设以及兴办社会公共事业需用土地时,由代表国家行使土地管理职能的部门依法将集体所有的土地有偿转为国有或将有关单位正在使用的国有土地及国有储备土地予以调拨的国家行政管理行为。
征用土地应当对被征地单位进行合理补偿。被征地单位应当服从国家需要,不得阻挠征地工作。
第三条 第三条 凡从事统一征地工作的单位及征地、被征地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主管统一征地管理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所设的土地统征机构负责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统一征地的具体事务工作。
第五条 第五条 征用土地应当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征地工作的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计划、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以及发展经济与稳定农业基础的关系。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原则上不得征用。确需征用的,应当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规定办理。
第六条 第六条 任何用地单位或个人均不得直接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商征地和议定征地费用标准。
用地单位或个人申请用地不得弄虚作假、化整为零。
第二章 征地方式
第七条 第七条 统一征地具体事务工作由统征机构采用承包方式进行。
第八条 第八条 统一征地方式主要包括:
(一)全包方式。即承包工作、费用和时间的方式,统征机构负责征地全过程工作,征地费用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经测算后由用地单位交付统征机构,由统征机构与被征地单位和有关单位结算,按照约定的期限,向用地单位提供土地。
(二)半包方式。即承包工作和时间,不包费用的方式。统征机构负责征地全过程工作,征地费用由统征机构按实际发生额计算,由用地单位直接向被征地单位及有关单位和个人支付,统征机构按照约定的期限将所征土地交付用地单位使用。
(三)单包方式。即承包工作,不承包费用和时间的方式。统征机构负责征地全过程工作,包括对拟征土地进行勘丈,对土地权属、地类、四至界限、地上地下附着物、产量、产值、人口、劳动力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对有关征地工作进行组织和协调,协助用地单位与被征地单位制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协助用地单位办理有关征地文件的呈报手续等。其征地费用由用地单位直接向被征地单位及有关单位和个人支付。征地过程不受时间限制。
第九条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统征机构,按照下列规定,负责统一征地事务工作:
(一)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和国家建设征用耕地(包括耕地和非耕地)的项目,由建设用地单位委托自治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的统征机构负责征地事务。
(二)一般建设项目占用非耕地的,由建设用地单位根据用地数量委托有该项用地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所属土地管理部门的统征机构负责征地事务。
征地数量较大的项目,负责统一征地事务的统征机构可与土地所在地统征机构签订征地分包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征地事务工作。
第十条 第十条 统征机构与用地单位应当通过自愿协商,确定应当采用的征地方式。
第三章 征地程序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统一征地工作程序:
(一)建设单位在向政府或主管部门申请建设项目立项时,应当根据拟征土地数量向有该项用地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土地管理部门参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论证;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预审。
(二)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经政府或主管部门批准后,用地单位应当根据建设项目所需土地数量,向有该项用地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正式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包括:用地申请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主管部门按基本建设程序批准的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涉及环境保护、消防安全、水土保持等的,还需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书面审查意见。
(三)土地管理部门对有关文件材料进行初审并核定用地面积,勘测定界。
(四)统征机构会同被征地单位对拟征土地的权属、地类、面积、利用现状以及地面建筑物、附着物,被征地单位的人口、劳动力、耕地面积、产量、产值等情况调查核定,拟定征地方案。
(五)用地单位与统征机构签订委托征地协议,并预付征地费用。
(六)统征机构调查核定被征地单位的人口、劳动力、产量、产值,清点登记建筑物、构筑物、附着物,并与被征地单位商定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以下简称征地协议)。
(七)征地协议和委托征地协议经同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定后,由统征机构按法定程序,代用地单位办理征地审批手续,开展征地的前期工作。
(八)征用土地经有该项用地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统征机构实施征地协议,支付有关费用,组织附着物拆迁,落实劳动力安置。
(九)统征机构将征地的有关资料移交土地管理部门,协助土地管理部门依法给建设用地单位划拨土地。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征地协议的内容包括土地位置、面积、地类、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剩余劳动力安置人数和安置办法、征地费用总额、支付时间、方式及违约责任等。
征地协议签订后,被征地单位不得再提出额外要求,阻挠施工。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委托征地协议内容包括土地用途、征地位置、四至、面积、地类、征地总费用、支付时间、方式及违约责任。
委托征地协议自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用地之日起生效。
第四章 征地费用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用地单位与统征机构在签订委托征地协议后七日内,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征地费用,向统征机构预付50%的费用;其余费用应当于征用土地被批准之日起七日内向统征机构结算付清。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用地单位支付的征地费用统征机构按照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原则使用。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征地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地面附着物补偿费等。
凡征地过程中涉及下列情形之一的,征地费用除前款费用外,还应包括相应费用:
(一)房屋拆迁安置过程中的拆迁补偿费和拆迁安置补助费;
(二)土地复垦过程中的土地复垦费;
(三)占用耕地的耕地占用税;
(四)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的耕地造地费;
(五)占用城市郊区商品菜地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六)采取全包方式的不可预见费,由负责征地单位与用地单位协商处理。费用幅度可以按征地总费用的3%--6%掌握。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因统一征地造成被征地单位的多余劳动力的就业和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安置问题,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安置办法》的规定办理,其中安置补助费用不得与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费用重复收费。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统征机构收取征地费用时,应当使用自治区财政厅监制的收费票据,资金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或财政预算管理。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统征机构按照下列规定使用征地费用:
(一)土地被偿费、青苗补偿费、地面附着物补偿费、拆迁补助费、拆迁安置补助费由统征机构按征地协议拨付被征地单位;其中属于补偿给个人的费用,由被征地单位负责付给个人;
(二)安置补助费由统征机构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安置办法》的规定拨付;
(三)耕地占用税、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占用基本农田造地费由统征机构按有关规定上缴政府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按规定上解和使用;
(四)统一征地的各种补偿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的节余部分,由土地管理部门和统征机构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具体使用办法由自治区财政部门会同土地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属于被征地单位的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只能用于发展生产、多余劳动力的就业和不能就业人员的生活补助。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对征地费用的使用进行监督。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统征机构应当依据自治区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凭物价部门核发的收费许可证收取有关费用,不得擅自增加上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依据《实施条例》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一)用地单位私自与被征地单位协商征地或议定征地费用标准的;
(二)用地单位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办理征地手续的;
(三)被征地单位不按照征地协议约定,如期交出被征用土地,影响施工建设的。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用地单位未按照委托征地协议的约定,支付征地费用的,统征机构有权解除协议,并可请求违约赔偿;统征机构未按照委托征地协议的约定,完成征地任务的,应当返还征地费用,用地单位可以请求违约赔偿。但因不可抗力、政府行为或被征地单位的行为造成征地迟延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统征机构擅自增加征地费用项目和提高征地费用标准的,由财政物价或审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对拒绝、阻挠土地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起诉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兴办乡(镇)村集体企业、公益事业及私营企业、个人需使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和国有土地的,按本办法办理。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
【发布单位】82802
【发布文号】宁政发[1995]50号 【发布日期】1995-06-09 【生效日期】1995-06-0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
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
(宁政发[1995]50号一九九五年六月九日)
各行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建设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工程建设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工程,是指地震设防要求高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设防标准的重大工程,特殊工程和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等。
第三条 第三条 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进行的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 第四条 自治区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各行署、市、县(区)地震工作办公室,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 第五条 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包括:
(一)对工程建设场地地震进行概率的或者确定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
(二)地震烈度复核;
(三)地震小区划;
(四)工程场地设施地震动参数确定;
(五)地震地质和断层活动性评价等。
第六条 第六条 国家或自治区确认的重大工程,必须进行概率的或确定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确定、地震地质和断层活动性评价等。
第七条 第七条 位于烈度VII以上(含VII)地区,由国家或者自治区审批的大型工程、特殊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工程,必须进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第八条 第八条 位于烈度VII以上(含VII)地区的重点设防城镇、经济开发区、大型工矿企业和重要生命线工程,应当进行地震小区划。
第九条 第九条 位于烈度VII以上(含VII)烈度分界线附近地区,或者地震研究程度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地区的新建工程项目中的主要工程,应当进行烈度的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第十条 第十条 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标准,按照国家地震局发布的下列技术规范执行:
(一)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
(二)重大工程场地的工程地震工作大纲;
(三)地震小区划工作大纲;
(四)浅层地震勘探工作规范。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承担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持有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许可证书》(以下简称《许可证书》),个人必须持有国家地震局颁发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上岗证书》(以下简称《上岗证书》)。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许可证书》设甲级、乙级和单项三种。
持有甲级证书的单位,可承接全国范围内各种规模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开发区建设项目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持有乙级证书的单位,可承接自治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开发区建设项目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持有单项证书的单位,可承接单项证书规定业务范围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上岗证书》设甲级、乙级两种。
持有甲级证书的个人,可作为各种规模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开发区建设项目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项目技术负责人。
持有乙级证书的个人,可作为自治区内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开发区建设项目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项目技术负责人。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持有《许可证书》的单位和《上岗证书》的个人,必须在所持证书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单位和个人申领《许可证书》和《上岗证书》的条件和程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自治区设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定委员会”)。评定委员会由自治区计委、经委、财政厅、城乡建设厅、地震局、建设银行、地矿局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系我区地震安全性评定工作的高层技术组织。
评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项目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报告进行审定,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评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其下设的秘书组负责。秘书组设在自治区地震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视其重要程度,分别由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或者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审定。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计划部门、设计部门和建设单位,必须把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计划部门在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审批中,必须把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作为评估论证和审批的主要内容之一。
计划部门与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把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所需投资与主体工程一起安排。
设计部门必须依据评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按照工程抗震的具体要求进行工程设计。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依照本规定进行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建设单位收取技术咨询服务费。收费范围、标准及办法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违反本规定,未进行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工程建设项目,以及经国家地震烈度评定委员会或者自治区评定委员会评定未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工程建设项目,计划部门不得审批立项,设计部门不予设计,建设银行不予拨款。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条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评价工作已经结束的,其评价结果无效,同时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并处以500元至3000元罚款。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承担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由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评价工作已经结束的,其评价结果无效,同时没收其全部非法所得,并处以500元至3000元罚款,还可以视情节轻重,吊扣或者吊销其《许可证书》或《上岗证书》。
吊销《许可证书》或者《上岗证书》,必须报发证的国家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自治区地震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加油站油品质量计量管理
【发布单位】82802
【发布文号】宁政发[1996]115号 【发布日期】1996-11-08 【生效日期】1996-1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
加油站油品质量计量管理办法》的通知
(宁政发〔1996〕115号1996年11月8日)
各行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加油站油品质量计量管理办法》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宁夏回族自治区加油站油品质量计量管理办法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加油站油品的质量和计量管理,保证油品质量和计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维护用户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经营加油站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第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的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加油站进行质量保证资格的审查和计量验收。
第四条 第四条 加油站质量保证资格审查和计量的内容包括:
(一)销售油品应当有供方出具的质量合格证或油品质量检测合格的证明。
(二)贮油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三)配备计量检测设施。
(四)计量器具须强制检定。
(五)计量员须经培训考核,持有《计量员合格证》。
(六)相应的计量管理制度。
第五条 第五条 加油站经技术监督部门审查验收取得《计量合格证》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证件后,方可向当地市、县人民政府成品油经营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持经营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第六条 第六条 加油站应具有以下管理制度:
(一)进油登记制度;
(二)贮油罐维护保养制度;
(三)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四)计量器具技术档案制度。
第七条 第七条 加油站对其配备的计量加油机、台秤、油罐应依法向市县人民政府技术监督部门申请强制检定。计量加油机的检定周期为半年,台秤的检定周期为一年。油罐实行使用前首次检定。对使用中发行明显变形的油罐必须经重新检定后方可使用;未经检定或检定不合格以及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一律不得使用。
第八条 第八条 加油站的同一贮油罐只能装同一品号的成品油,专罐专用,不得混装。因成品油品号改变或需要换装其他油品时,必须对贮油罐进行彻底清洗,防止发生油品质量事故。
第九条 第九条 销售油品不得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不得销售不合格油品。
第十条 第十条 销售油品时,应在加油机或售油处的明显位置挂牌,明示所售油品的名称、规格、品号、生产厂名和质量合格证。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加油站销售成品油必须使用 法定计量单位,汽油、柴油用容积单位“升”表示,润滑油用重量单位“千克”表示。
结算应以加油机显示的计量数字(含尾数)为准,不得四舍五入。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加油站的付油人员须经县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培训、考核,取得《计量员合格证》后上岗。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加油站的经销人员在销售油品时应做到计量准确,不得伪造数据,不得破坏加油机的准确度。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加油站经销人员不得擅自拆除加油机计量器铅封。加油机发生故障需要拆卸修理的应向当地技术监督部门申报备案,修理后及时申请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加油站油品质量的统一监督检查和定期监督检查由自治区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监督抽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由县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负责。
统一监督检查、定期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所需的检验费用,按照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掺杂使假,以次充好,销售不合格油品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十四条规定,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拒绝或者阻拦监督检查,妨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技术监督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关于救灾款使用
【发布单位】82802
【发布文号】宁政发[2001]38号 【发布日期】2001-04-20 【生效日期】2001-04-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
民政厅、财政厅关于救灾款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
(宁政发〔2001〕38号2001年4月20日)
固原行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
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关于救灾款使用管理的规定》,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救灾款使用管理的规定
(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 2001年3月)
为了加强救灾款的使用管理工作,提高我区救灾工作水平,现对救灾款的使用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一、救灾款的使用范围
(一)解决灾民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
(二)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灾民。
(三)灾民倒房恢复重建。
(四)加工储运救灾物资。
二、二、救灾款坚持专款专用、重新使用的原则
(一)救灾款发放使用的重点是重灾区和重灾户,特别是保障自救能力较差灾民的基本生活。不准将救灾款用于非灾地区和非灾群众。
(二)救灾款的使用必须全面统筹、合理安排、及时分配。不得平均分配;不得截留、挪用、挤占、拖欠救灾资金。
(三)救灾款不得实行有偿使用,不得提取周转金,不得用于解决牲畜的饲草饲料和饮水困难等畜牧业生产支出;不得用于购买籽种和肥料等农业生产性支出;不得用于交通等非自然灾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医疗补助;不得用于扶贫支出;不得用于优抚对象和残疾人事业经费支出;不得擅自扩大使用范围。
三、三、救灾款(物)的发放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纳入村务公开;坚持民主评议、三级审核、登记造册、张榜公布;不准私分、贪污和优亲厚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四、四、救灾工作分级管理,救灾资金分级负责
(一)各市、县(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地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预算,逐年加大地方救灾资金投入的力度,与自治区划拨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及自治区财政安排的救灾资金统筹配套使用;不准虚列或挪用救灾资金;对于不按要求列支地方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的地方,自治区将不予划拨或减少特大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
(二)建立救灾储备金制度,中央补助给我区的特大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的救灾款未支出部分转入储备金结转下年使用,不准平调、挪用。
(三)发生灾害后,按照灾害等级分级负责,即:一般性自然灾害由各市、县(区)自行解决;对于中、大和特大自然灾害,自治区视灾害程度帮助解决。
五、五、各市、县(区)向自治区申请救灾款必须严格执行民政部《灾情统计、核定、报告暂行办法》(民救发〔1997〕8号),报灾必须及时、准确、实事求是,不准夸大、虚报、瞒报。
六、六、建立救灾款使用情况报告制度
各市、县(区)民政部门要按照自治区下拨救灾资金的使用期限按时向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上报使用情况及结果,否则视为资金没有安排使用,如再发生特大、大、中自然灾害要求自治区补助时,自治区将不予补助或在考虑应补助数额时扣除已下拨未安排的部分。
七、七、救灾救济款纳入财政救灾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封闭运行
各市、县(区)对自治区下拨的救灾资金和当地财政安排的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一并纳入财政救灾专户,专账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每年要对救灾款专户管理和地方自然灾害救济专业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八、八、各市、县(区)民政、财政部门对下拨到基层的救灾款的使用情况要进行跟踪检查;监察、审计部门也要对救灾款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并将检查审计结果报告同级人民政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抄送自治区民政厅、财政厅。
九、九、在救灾款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和主要负责人的政纪直至刑事责任。
十、十、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