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玉萍_公益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__文档
公益组织政策的调整与社会管理创新
周玉萍①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通过对公益组织的主要政策的研究发现,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情况依旧十分突出,一些地方登记政策的微调并并未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进一步的调整政策,达到放宽进口,政府购买服务,简化管理程序,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才能推动公益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管理;发展;服务;公益组织
在“政府—社会”这样的二元社会结构下,政府直接面对社会,遇到了许多社会问题,所以,政府倡导社会管理创新,尝试通过社会组织的发展,来形成“政府—社会组织—社会”这样的三元协调机制。在这个环节中,社会组织的大量存在成为非常关键的一环,而公益组织是社会组织的主要部分。许多地方公益组织登记管理政策已经启动调整,但是这些调整还远远达不到促进公益组织发展的程度。在国家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之下,只有加大对公益组织相关政策的调整,才能使大量的公益组织成立并发展起来,形成竞争的态势,为政府的转型创造条件。
一、公益组织政策调整状况
公益组织的主要政策有:(1)《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共分7章40条,1998年9月25日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1998年10月25日朱镕基总理以第250号国务院令发布施行。(2)《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共分6章32条,1998年9月25日国务院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1998年10月25日朱镕基总理以251号国务院令发布施行。(3)《基金会管理条例》,共分7章48条,2004年2月11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3月8日温家宝总理以第400号国务院令发布施行。另外,还有2001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办法》,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 ① 周玉萍(1964——),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教授,.030024.检查办法》等。
这些条例法规构成了对公益组织管理的主要政策。现在在登记管理上,北京、深圳等地已经放开了业务主管单位的限制。2011年初,北京已经率先规定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和社会服务类四大类公益组织可向民政部门直接申请登记。广东省也明确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除特别规定、特殊领域外,将公益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无须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后再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这就闯开了一个突破口,意味着公益组织的成立相对比较容易了。但北京、深圳之外的多数地方业务主管单位的限制尚且没有放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益组织的开办。除此以外,公益组织的开办还需要很多门槛,比如会员数量的限制、资金的限制、登记注册方式繁杂的约束等。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公益组织的发展。已经到了政策不调整,公益组织无法发展的境地。
二、公益组织登记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
对比国外的公益组织成立过程,以美国为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向所在州递交成立申请。申请中应包括三个备用名称,有效的身份证明,董事会的组成(许多州要求至少要有三个董事,也有的州仅要求一个董事组织者);组织的章程(最好要有符合免税的条文)等。
第二步,缴纳年费,并成立公司。需要说明的是成立一个公益组织(国外称为非营利组织)和成立一个营利公司过程很相似,提交需要的材料后,只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取回相应的登记注册证明,不需要验资,也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
另外,美国有些州还有更加优惠的政策,比如特拉华州:第一,登记费用便宜,小规模的NGO注册费为89美元,年费75美元;第二,允许董事会成员只有1个人,可以注册个人NGO。因此许多公益组织都选择在特拉华州注册。两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国外公益组织的创办不仅手续简单,费用低廉,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既不需要50个会员单位,也不需要一笔注册资金,更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批。任何人只要愿意从事社会福利事业,就可以办公司,一个人可以,多个人也可以。而在中国,不仅注册费用高,手续复杂,而且业务主管单位的规定“就像一堵“高墙”,导致“事实上已经成立的公益组织,要么到 2 工商部门注册为经济组织,要么以‘黑组织’的状态勉强维持。”[1]。所以,政策方面的调整已经成为促进公益组织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只有对公益组织的创立尽可能多地提供服务,包括放开限制,简化登记手续,才能促使人们快速地成立公益组织,凝聚力量,为社会服务。
参照国外登记注册方式,建议中国在公益组织登记注册时,进行政策调整: 第一,实行缴纳小额注册费用的方式,取消高额的注册资金限制,放宽进口,让致力于公益的人员能够顺利开办公司,凝聚人力。
第二,实行快捷通道的方法,一个工作日提交申请,三个工作日内通过审核,核准名称,公章,用房证明,董事会人员名单,提交备案表格,颁发准予证书。第三,实行低额年费制度,每年缴纳5、6百元的年费即可,不能比美国的年费还高。同时严卡违规者,注册登记后即由税务部门核准是否具有免税资格,如果收入超过一定的额度则必须纳税。公益组织的公益金收入可以提取10%的管理费,但公司高管的收入必须在当地平均工资的水平之内。
这样,放宽进口,扶持鼓励,同时严格控制免税资格的获得,才能促使公益组织健康发展。
三、公益组织服务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强调和重视,公益组织迅速发展。2009年末,公益组织的总数为431069个,其中社会团体238747,基金会1843,民办非企业190479。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活动上影响力在增大。比如,母亲水窖项目,关爱西部孩子爱心公益活动,雅诗兰黛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永业慈孝基金,美克美家“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影响都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的公益组织发展过程中,许多公益组织都有政府背景。比如,有一些公益组织的领导职务由政府部门的退休领导担任,例如,在我国行业协会较多的上海市,由政府任命的协会领导就占全市协会领导数的60%[2]。有一些公益组织,如各地的社工服务社,热线、志愿者协会等,看似学校或者个人兴办的,其实是有政府项目支持的。这些公益组织虽然没有实现完全独立自治,但他们活跃在各个领域,可以说是在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号召下,培育出来的公益组织。
政府进行管理创新培育社会组织是一种方式,但不是一种可持续的长期方式。3 以后对于公益组织的发展尚且需要公益服务资金的支持。而像上海那样政府出台购买服务政策,纳入政府预算之中,则是推动公益组织长期发展的最根本的政策支持。公益组织竞买政府出资的社会服务项目,依靠优质的服务生存,也是主要的生存方式,但现在政府招标的社会服务项目不多,公益组织的服务仍旧是基于自身宗旨在各自服务领域开展的。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对失学儿童的救济;中华慈善总会开展对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的救助;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帮助等。所有这些项目均来自于募集的资金,而不是政府出资。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项目始于2000年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率先向“金色港湾老年公寓”购买价值30万元的养老服务[3]。此后,各地市纷纷开始探索,出台了购买服务项目,比如北京的社区老人服务卡,深圳的NGO孵化等,目前购买的项目已经涉及慈善救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领域。
2010年,北京市财政拨款上亿元,购买扶贫救助、扶老助残、医疗卫生、促进就业等十大领域的300多个公益服务项目。2007年开始,上海每年从福彩公益金提取7000万元资助公益组织发展,仅浦东新区近三年来投入的扶持资金高达1.2亿元。深圳建立公益福彩金购买服务“种子基金”3500万元,目前已资助75个公益项目。深圳市2010年机构改革中从17个委办局削减出政府工作事项87项,其中69项委托转移给公益组织承接,并规定,今后凡是可由公益组织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就不再设立事业单位。为扩大公益组织参与管理服务的渠道,深圳去年从公益组织专职工作人员中新增党代表4位、人大代表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达221人,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总数的24%。[4] 政府向公益组织购买服务,促进服务社会化可以说已经启动,但仅仅限于大城市,中小城市都没有发展。针对这个问题,2012年3月9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即公布了《中央财政支持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拟资助150 个左右西部地区公益组织改善服务条件,拟资助50 个左右规模较大、职能重要的全国性公益组织和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功能的公益组织承接政府委托的社会服务;拟资助50 个左右符合条件的公益组织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社会服务,拟资助50 个左右符合条件的公益组织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社会服务,拟培训10000 名左右的公益组织负责人、业务工作人员。[5]这样 4 可以以示范的作用把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推向全国各地。
建议各地市同样能够出台相应的购买服务政策,通过购买服务让公益组织发展,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力量,尤其是面向社区的大量公益服务项目,建立长期连续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才能使已经成长起来的公益组织,能够发挥作用,进一步成长起来。
四、公益组织管理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
公益组织成立后,由三个管理部门来管理,一个是当地民政部的社团管理局,负责公益组织的年检,信息汇总和检查;一个是税务局,负责公益组织的纳税;一个是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业务指导。三个部门各有各的事情。以某心理咨询室为例,既有社团管理局的登记任务,又有逐月缴纳的税费8-9项,还有业务主管单位派下来的公益活动,所有管理部门的重点都在“管”上,而不在服务上。从国外的管理来看,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部门是财政部国税局(IRS)和联邦选举委员会。国税局的管理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或免税。凡年收入超过25000美元的组织都要做税表,国税局会公开这些税表,一般人也可以在国税局网站上查到;年收入超过5000元而不足25000元的组织则需要提交免税申请,国税局印出免税机构名单,予以公示;年收入少于5000元以下的教会、寺庙和慈善组织不需要填写免税申请。一个是调查非营利组织高管的“过高薪酬”。调查过程中,会与其它类似组织领导者的薪水比较,排除有人利用NGO作弊或利用慈善机构的名义逃税。联邦选举委员会负责管理非营利组织的政治活动,如果慈善机构直接向恐怖组织提供资金帮助,则为非法。
由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可见是否符合免税资格是管理的重点,符合就需要纳税,不符合则给予免税待遇,促进其成长,同时严格控制利用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如果一个非营利组织从事商业活动,而这个活动与其宗旨无直接联系,那么商业活动中的获利就要纳税。假如一个非营利组织获得超过25000元的营利收入,那么它就失去了免税资格。国外的公益组织在这种既严格又周到的管理之下,只有更好地吸纳捐款,以自己组织的宗旨为旗帜,开展慈善活动才能生存下去。
中国的社团管理机构很多,表面上看,公益组织管理体制很严密,实际上存在着空挡。首先,管理者的高薪不在任何部门管理范围之内,这样就有一些公益 5 组织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做着营利的事情。“郭美美事件”中的“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就是这样一个机构,还有一些行业协会,以征收会费发财,公益组织乱象迭出。其次,小微型公益组织没有免税的优惠,难以得到扶持而衰亡。第三,缺;乏服务性管理。管理部门仅仅在收费或者派活,很少给予帮助。这是十分不利于公益组织发展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学习国外管理经验,税务部门既管纳税也管免税;社团管理局能够配合税务部门工作,防止不良社会现象的出现;逐步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限制,这样才能够保障公益组织正常活动,并得到社会力量的扶持。
五、公益组织评估政策与社会管理创新
国际上很多国家建立了官方或民间的中介性或学术性评估机构,对公益组织进行评估,并形成了对公益组织公示的机制,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重要信息。评估的组织者可以是被评估的公益组织自身或是相关公益组织联盟,也可以是政府管理部门,还可以是与被评估组织无关的独立的公益组织或者是营利的公司。评估的组织者不一定是评估的具体实施者,例如政府委托给第三方进行评估,公益组织自身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在评估实施过程中,一般都会组成评估小组,小组人员包括了公益组织管理者、政府官员、财务或法律专业人士等多方代表。评估程序一般包括公益组织材料申报和自我评估、评估小组现场评估、评估小组综合评估结果、反馈结果和讨论、对外公布结果等。评估内容根据评估目的不同,关注点会有所侧重,但通常会对财务信息比较关注。评估结果或者应用于政府购买服务时对公益组织的工作绩效的了解,或者应用于捐赠者选择公益组织时的信息参考。其结果是评估良好的组织能够得到奖励(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评估差的组织得到惩罚。通过评估引导公益组织发展,或者是给稍差一些的公益组织提供学习的参考,从整体上促进公益组织的发展是其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出现了公益组织的自我评估,也就是公益组织的自我监督。例如,慈善导航员网(www.xiexiebang.com/mjj/201203/201203***.pdf
发表于《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专刊 2012.04 P70-72
第二篇:周玉萍_社会组织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__文档
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思考①
周玉萍②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24)
摘要:社会组织的创办、发展、管理、服务与评估都与社会管理创新有着直接的关系。放宽进口,政府购买服务,简化管理程序,评估结果引导都成为社会组织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只有从这些环节着手,才能真正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管理;发展;服务;社会组织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向“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转变,大量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将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由社会组织来承担。因此,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是完成政府改革的重要条件。观察当前中国的情况,在创办、管理、服务、评估社会组织方面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要真正实现行政管理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一、社会组织的创办与社会管理创新
据调研,现在在中国创办一个社会组织需要经过如下程序: 第一步,到当地政务大厅民政部门递交申请表,由民政部门审核。第二步,在准许开办的情况下,联系业务主管单位由业务主管单位出具同意为该组织业务主管单位的正式文件。比如教育方面的社会组织需要联系当地教育部门,环境保护方面的方面的社会组织,需要联系环保部门。业务主管单位是在没有利益的情况下承担管理责任的,所以十分不情愿。这就成为登记中最难走的一步,不少社会组织就此沦为草根组织,不去办注册登记。
第三步,会计事务所验资,拿到验资报告。并且拿到办公地点的用房证明。第四步,填写相应表格。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申请表、民非业务主管单 ①② 本文为山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1-2012重点课题结题成果。
周玉萍(1964——),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科系教授,.030024.位批文、民非法人章程、社会组织办公用房证明、办公用房勘察表、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名单,社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人员名单等。第五步,备齐所有手续,到民政部门办理登记。
手续繁琐,有些环节甚至需要有人帮忙。一些热心公益人士看到这种情况,就此打消念头。对比国外的社会组织成立过程,以美国为例,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向所在州递交成立申请。申请中应包括三个备用名称,有效的身份证明,董事会的组成(许多州要求至少要有三个董事,也有的州仅要求一个董事组织者);组织的章程(最好要有符合免税的条文)等。
第二步,缴纳年费,并成立公司。需要说明的是成立一个社会组织(国外称为非营利组织)和成立一个营利公司过程很相似,提交需要的材料后,只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可以取回相应的登记注册证明,不需要验资,也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
另外,美国有些州还有更加优惠的政策,比如特拉华州:第一,登记费用便宜,小规模的NGO注册费为89美元,年费75美元;第二,允许董事会成员只有1个人,可以注册个人NGO。因此许多社会组织都选择在特拉华州注册。两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国外社会组织的创办不仅手续简单,费用低廉,而且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既不需要50个会员单位,也不需要一笔注册资金,更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任何人只要愿意从事社会福利事业,就可以办公司,一个人也可以。而在中国,不仅手续复杂,注册费用高,而且业务主管单位的规定“就像一堵“高墙”,导致“事实上已经成立的社会组织,要么到工商部门注册为经济组织,要么以‘黑组织’的状态勉强维持。”[1]。面对这个困难,2011年初,北京已经率先规定工商经济类、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和社会服务类四大类社会组织可向民政部门直接申请登记,广东省也明确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除特别规定、特殊领域外,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无须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后再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这就闯开了一个突破口,意味着社会组织的成立相对比较容易了。但是多数地方在业务主管单位方面尚且没有放开,所以,政策方面的调整,包括会员单位的减少,注册费用的降低,就成为促进社会组织成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放开限制,简化登记手续。才能促使人们快速地成立社会组织,凝聚力量,为社会服务。
二、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
近年来,由于国家的强调和重视,社会组织迅速发展。2009年末,社会组织的总数为431069个,其中社会团体238747,基金会1843,民办非企业190479。而2008年全国的总数是38,6916个。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活动上影响力在增大。比如,母亲水窖项目,关爱西部孩子爱心公益活动,雅诗兰黛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永业慈孝基金,美克美家“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影响都很大。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的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许多社会组织都有政府背景。比如,有一些社会组织的领导职务由政府部门的退休领导担任,例如,在我国行业协会较多的上海市,由政府任命的协会领导就占全市协会领导数的60%[2]。有一些社会组织,如各地的社工服务社,热线、志愿者协会等,看似学校或者个人兴办的,其实是有政府项目支持的。这些社会组织虽然没有实现完全独立自治,但他们活跃在各个领域,正在成为完全独立自治的社会组织。它们可以说是在政府创新社会管理的号召下,培育出来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发展中也存在着必须克服的问题,首先,有一些社会组织是在民政系统内部诞生的,如救助站的社会工作室,福利院的社会工作室,某社区的社会工作室等,这些组织办公地点就在相应的单位内部,董事长也由内部职工出任,政府购买服务的钱打入这些社会组织账户内,实际上是打入了原有的民政部门下属单位内,只不过博取了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绩。这些组织尽管也是个人注册的非营利组织,但基本上是原有政府部门的下属,没有任何开展活动的动力。即使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也是重名声而轻实际。这类社会组织的存在实际上挤压了真正的社会组织的活动空间,占据了大量资源,效率又不高。应该严格禁止这类组织的诞生。其次,社会组织的发展中,我们发现面向社区进行服务的社会组织数量相对较少,说明社区的社会服务职能还不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重心还没有下移到社区。面对这种状况,政府需要出台相应政策,将社会服务的责任放在社区里面,同时,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机制,由政府各部门提出购买服务的事项及要求,纳入部门预算,由同级财政支付。这样才可以使已经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成长壮大起来,将大量停留在企业、或者行政单位内部的社会服务职能从单位剥离出来,纳入社区。
社会组织的发展本身就需要政府社会管理思维的创新,怎样既扶持社会组织的 3 发展,既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责任,既要懂得扶持,又要懂得适时放手,这确实是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考虑清楚的问题。
三、社会组织的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组织成立后,由三个管理部门来管理,一个是当地民政部的社团管理局,负责社会组织的年检,信息汇总和检查;一个是税务局,负责社会组织的纳税;一个是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业务指导。三个部门各有各的事情。以某心理咨询室为例,既有社团管理局的登记任务,又有逐月缴纳的税费8-9项,还有业务主管单位派下来的公益活动,所有管理部门的重点都在“管”上,而不在服务上。从国外的管理来看,美国非营利组织的管理部门是财政部国税局(IRS)和联邦选举委员会。国税局的管理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负责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或免税。凡年收入超过25000美元的组织都要做税表,国税局会公开这些税表,一般人也可以在国税局网站上查到;年收入超过5000元而不足25000元的组织则需要提交免税申请,国税局印出免税机构名单,予以公示;年收入少于5000元以下的教会、寺庙和慈善组织不需要填写免税申请。一个是调查非营利组织高管的“过高薪酬”。调查过程中,会与其它类似组织领导者的薪水比较,排除有人利用NGO作弊或利用慈善机构的名义逃税。联邦选举委员会负责管理非营利组织的政治活动,如果慈善机构直接向恐怖组织提供资金帮助,则为非法。
由美国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可见是否符合免税资格是管理的重点,符合就需要纳税,不符合则给予免税待遇,促进其成长,同时严格控制利用非营利组织营利行为。如果一个非营利组织从事商业活动,而这个活动与其宗旨无直接联系,那么商业活动中的获利就要纳税。假如一个非营利组织获得超过25000元的营利收入,那么它就失去了免税资格。国外的社会组织在这种既严格又周到的管理之下,只有更好地吸纳捐款,以自己组织的宗旨为旗帜,开展慈善活动才能生存下去。
中国的社团管理机构很多,表面上看,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很严密,实际上存在着空挡。首先,管理者的高薪不在任何部门管理范围之内,这样就有一些社会组织打着非营利的旗号,做着营利的事情。“郭美美事件”中的“商业系统红十字会”就是这样一个机构,还有一些行业协会,以征收会费发财,社会组织乱象 4 迭出。其次,小微型社会组织没有免税的优惠,难以得到扶持而衰亡。第三,缺;乏服务性管理。管理部门仅仅在收费或者派活,很少给予帮助。这是十分不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学习国外管理经验,税务部门既管纳税也管免税;社团管理局能够配合税务部门工作,防止不良社会现象的出现;逐步取消业务主管单位的限制,这样才能够保障社会组织正常活动,并得到社会力量的扶持。
四、社会组织的服务与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组织竞买政府出资的社会服务项目,依靠优质的服务生存,本是主要的生存方式,但现在政府招标的社会服务项目不多,社会组织的服务仍旧是基于自身宗旨在各自服务领域开展的。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对失学儿童的救济;中华慈善总会开展对孤寡残疾等弱势群体的救助;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对贫困地区群众的帮助等。所有这些项目均来自于募集的资金,而不是政府出资。政府出资购买服务项目始于2000年上海市卢湾区民政局率先向“金色港湾老年公寓”购买价值30万元的养老服务[3]。此后,各地市纷纷开始探索,出台了购买服务项目,比如北京的社区老人服务卡,深圳的NGO孵化等,目前购买的项目已经涉及慈善救助、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领域。
2010年,北京市财政拨款上亿元,购买扶贫救助、扶老助残、医疗卫生、促进就业等十大领域的300多个公益服务项目。2007年开始,上海每年从福彩公益金提取7000万元资助社会组织发展,仅浦东新区近三年来投入的扶持资金高达1.2亿元。深圳建立公益福彩金购买服务“种子基金”3500万元,目前已资助75个公益项目。深圳市2010年机构改革中从17个委办局削减出政府工作事项87项,其中69项委托转移给社会组织承接,并规定,今后凡是可由社会组织承接的社会服务项目,就不再设立事业单位。为扩大社会组织参与管理服务的渠道,深圳去年从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中新增党代表4位、人大代表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已达221人,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总数的24%。[4] 总的来说,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促进服务社会化这个问题已经形成了共识。2000年以来,政府在逐渐加大购买服务的力度。2012年3月9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即公布了《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方 5 案》,明确:拟资助150 个左右西部地区社会组织改善服务条件,拟资助50 个左右规模较大、职能重要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和具有较强区域辐射功能的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委托的社会服务;拟资助50 个左右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社会服务,拟资助50 个左右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针对特殊群体开展困难救助、心理辅导、综合性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社会服务,拟培训10000 名左右的社会组织负责人、业务工作人员。[5]可以说这是政府大规模的购买社会服务的一项尝试。伴随着这些项目的实施,一批社会组织将成长起来,成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力量。
伴随政府购买服务的增加,我国的社会组织有了迅猛发展,活跃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影响和效益。但这些服务尚且处于试点的状态,只覆盖一些领域,面向社区的社会工作体系尚未建立,大量的社会问题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状态。所以,建立长期连续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使已经成长起来的社会组织,能够发展起来,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五、社会组织评估与社会管理创新
对社会组织的评估可以促使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国际上很多国家建立了官方或民间的中介性或学术性评估机构,对社会组织进行评估,并形成了对社会组织公示的机制,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重要信息。
评估的组织者可以是被评估的社会组织自身或是相关社会组织联盟,也可以是政府管理部门,还可以是与被评估组织无关的独立的社会组织或者是营利的公司。评估的组织者不一定是评估的具体实施者,例如政府委托给第三方进行评估,社会组织自身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在评估实施过程中,一般都会组成评估小组,小组人员包括了社会组织管理者、政府官员、财务或法律专业人士等多方代表。评估程序一般包括社会组织材料申报和自我评估、评估小组现场评估、评估小组综合评估结果、反馈结果和讨论、对外公布结果等。评估内容根据评估目的不同,关注点会有所侧重,但通常会对财务信息比较关注。评估结果或者应用于政府购买服务时对社会组织的工作绩效的了解,或者应用于捐赠者选择社会组织时的信息参考。其结果是评估良好的组织能够得到奖励(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评估差的组织得到惩罚。通过评估引导社会组织发展,或者是给稍差一些 6 的社会组织提供学习的参考,从整体上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其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出现了社会组织的自我评估,也就是社会组织的自我监督。例如,慈善导航员网(www.xiexiebang.com/mjj/201203/201203***.pdf
发表于《社会福利》2012.09 P53-56 7
第三篇: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必须回答并创新探索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繁荣,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有的社会管理方式和结构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诸多现实问题。面对这样的社会新形势,在全国、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背景下,我市各县(区市)从实际出发,积极寻求凝聚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引线针”,以网格化建设为载体,对„„
(秘书乐园温馨提示:本文只显示了开头和结尾部分,全文去掉空格共14928字)
„„管理服务向末端延伸,通过增设网格长的“会签”制,来提升网格长的知情权和影响力,持续提高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和排查化解社会矛盾能力,为实现“加快老区崛起,再造两个**”目标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第四篇:创新社会组织发展 锦江样本示范全国
创新社会组织发展 锦江样本示范全国民政部相关领导要求总结锦江创新社会组织发展经验并全国推广
锦江区基层治理机制改革的大旗一路高扬——从街道体制改革,到推行社区治理新机制,一路走来,敢为人先的锦江区得到褒扬不断:为基层治理机制改革提供了样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探索„„
按照锦江区改革者的设计,今年初,锦江区将基层治理机制改革的触角深入到社会组织。三月过去,锦江区基层治理机制改革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锦江创新社会组织发展为全国社会组织发展创造了经验;全国而言,锦江区率先系统、有序地推进基层治理机制改革„„
本月2日,锦江区召开社会组织发展阶段总结会,区委书记周思源这样进行了自我总结:改革已经破局,成效初显,但距既定目标还任重道远。
就在上月末,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贾晓九莅临成都,对锦江区的社会组织创新改革进行专题调研。其后,贾晓九这样叮嘱省民政厅:积极介入锦江区社会组织创新改革,总结经验,全国推广。
放宽准入条件
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
推行“登记备案双轨制”——对尚未达到登记条件,但是社会发展又迫切需要的社会组织实行放宽准入、降低门槛的备案制度,具备相应条件后,实行登记管理
4月29日,锦江区科学技术协会和莲新街道办一道,在莲花社区成立旨在普及青少年和社区居民科技知识的“跳跳虫壁挂科技馆”,同时“伴生”了一家新的社会组织“锦江区中讯科普文化艺术中心”;
5月14日,锦江区水井坊社区内,“牵手互助中心”、“与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志愿者协会”、“文体协会”3家社会组织同时举行揭牌仪式;
5月28日,交子社区里,“交子文化”社区研究协会、交子社区公益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等五个社会组织一起挂牌成立;
春熙路街办与双桂路街办引入“企业孵化器”理念,专门成立相关孵化组织,孵化、培育社会组织发展,创造出了“民管民,非管非”的新模式„„
来自锦江区民政局的一份材料显示,今年以来,该区备案社会组织已经达到170家。新的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不断揭牌成立,是今年来锦江区社区里最活跃的场景,锦江区民政局局长贺建红说:“平均计算,几乎每个星期诞生一个”。“美国平均200人就有一个社会组织,英国每100人就有一个社会组织,锦江区呢?大概每400人才有一个社会组织,这个数字只是全国的平均水平。”区委书记周思源认为社会组织发展首先在数量上还要有新突破,没有量变何有质变?
“社会组织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就要顺势而为,主动有为,引导、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按照这一思路,年初,锦江区尝试突破政策瓶颈,探索实施“孵化”计划:社会组织只需在街道办备案成功即可开展活动。对公益服务、社会事务、文化体育、慈善救济、社区维权五大类社会组织推行“登记备案双轨制”。贺建红说,“登记备案双轨制”是对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社团登记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的一种突破,目的是为了一方面强化并鼓励社会组织依法登记注册,另一方面对尚未达到登记条件,但是社会发展又迫切需要且主要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实行放宽准入、降低门槛的备案制度,是为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一项重要举措。对需备案的社会组织,应向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经社区居委会初审后,由街道办事处审核并备案。放开公共领域
政府购买服务扶持社会组织发展
事关民生的公益性专项资金,要全部从政府直接操作转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通过公开竞标,让社会组织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这里隔几天就有一场大型文艺晚会,演员表演也不错,群众的娱乐文化生活丰富多了。”一个接着一个的文艺晚会让莲新街办辖区的居民心情大为舒畅。“办一场晚会以前是我们急,花钱又费劲,现在向社会组织购买了,社会组织积极性高涨,街办省了钱又轻松。”莲新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宇光说。从今年开始,莲新街办将以前由街办操办的社区文化活动全部外包给了辖区的三家艺术团。“一年的外包费用是6万元,一年办4场大型演出,20场中型演出。现在,举办文化活动前一周,由承办的艺术团给街办报方案,审查通过,再当当裁判就可以了。”魏宇光算了一笔账,以前街办自己操办,一年要一个科室的人员专门负责,费用也比外包用得多,文艺活动的效果还未必好。而来自锦江区民政局的报告显示,今年,该区已经在区级各部门及试点街道实
施了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45项,涉及金额1663万元。
“政府提供服务时,因缺乏竞争压力,可能导致资金使用的低效和机构人员的膨胀,政府购买服务是一种公共选择的结果。”深谙其道的区委书记周思源对当前该区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力度显然还不满意,在社会组织发展阶段总结会上,他要求:“政府对自身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一些社会事务,都要采取公共财政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给社会组织去做。”
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单靠政府这一个“供应商”,越来越应接不暇,甚至力不从心。
社会学专家认为,“政府应从越位的地方退出来,社会组织才能进去;而政府购买服务是转变职能的重要一着。”锦江区已经为“放开”公共领域制定了“刚性规定”。目标是,事关民生的公益性专项资金,要全部从政府直接操作转向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通过公开竞标,让社会组织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改变社会组织“自生自灭”的窘境,让这些社会组织“长势”十足。
以需求为导向
实现服务与需求“多对多”
社会组织的成立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切实满足社区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牵手互助中心”、“与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志愿者协会”、“文体协会”、“交子文化”社区研究协会、交子社区公益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短短半个月时间,水井坊街道辖区10多家社会组织破土而出。
并没有列入锦江区社会组织发展试点的水井坊街道,却已经连续成立了10多家社会组织,缘何?水井坊街道党工委书记朱烈用事例作答:“前两年,我连续参与了染坊街拆迁、水井坊的改造工作,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社会组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在政府与市场间建立第三方,它将起到一个连接与缓冲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水井坊街道的社会组织发展已经引起了各方的关注。2日晚,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宣教处副处长赖永明一行受公司领导的委托,前往水井坊社区,商讨共同成立相关社会组织,提升打造水井坊的品牌与知名度。双方你情我愿,一拍即合,“我们有成立社会组织的需求,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有提升品牌的需要,共同点是水井坊窖遗址在水井坊社区。有了企业支持,将解决社
会组织自立的问题。”朱烈说。
“经济职能被剥离后,到底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我们一度很迷惑。”有街道办负责人承认当初的困惑。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社区治理服务日益“多元化”,让两年前开始的“职能归位”改革打开了局面。
水井坊社区几个社会组织揭牌之后,迅速开展活动。“牵手互助中心”下设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参与社区的残疾人就业培训,已有辅导老师2名,会员12人,其中8名残疾人。“与孩子一起成长·家长志愿者协会”通过网上注册的会员家庭数达60余个,活动人数达200多人。“文体协会”吸纳2个合唱团、乒乓球队、武术队、舞蹈队、时装表演队、老年英语培训班等,登记注册会员总人数达到312人。
莲新街道的“跳跳虫壁挂科技馆”不断迎来学生和社区居民,壁挂的科普演示寓教于乐,“中讯科普中心”的讲解增添了社区居民更大兴趣。
双桂路街道成功“孵化”“晋哥聊天桌”,多次开展社情民意收集和民间调解。“社区信息调查统计服务队”配合社区公共服务站,承接了辖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调查。
“文化演艺协会”、“罗大姐调解队”„„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锦江区成立的社会组织“切实满足社区居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逐渐实现了公共服务与社会需求的“多对多”,有效地满足了社会多元需要,同时也转变了政府的职能。
培育与监管并重
连续两次评估不合格将被撤销备案
把“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监督管理”作为保障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4月15日,我市首次社会组织工作评估(试点)会在锦江区莲新街道办举行。对于被评估的对象、新兴社会组织——心连艺术团而言,这无疑是其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迈不过这道坎,它将面临被解散的危险,而过了这关,前路更加坦荡。
评估内容包括“是否设有独立银行账户、入会率不低于20%、会费收缴率不低于60%”等数十项。当天的评估结果在心连艺术团团长杨世丽的意料之中:分数折合成百分制,高达98分。从而,艺术团也得到了一份购买服务协议:艺术团与莲新街道办签订了2万元的购买服务协议,在未来1年内艺术团将为社区居民
提供各种文化艺术演出服务。
莲新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宇光说,测评采用“双向双轨制”方式,即日常监管工作实行倒扣分制;对定期评估工作实行累加分制,同时通过将资料审查与实地检查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并行推进。考评人员包括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社区两委人员、政府职能部门人员等,为保证考评的有效性,考评人员的考评内容也不一致,“比方说,社会组织服务对象考评内容就主要是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社区两委人员就要考评其硬件建设、制度建设等等。” 魏宇光说,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结果将作为优先培育和发展、落实相关政府扶持、推行可进可退运作模式的参考依据。“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我们会向政府推荐评估结果成绩较好的社会组织,而评估结果不达标的社会组织将从街道的社会组织备案名单中退出。”
对社会组织的评估与监管是社会组织发展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培育社会组织的目的,就是要为民所用,服务于民,为政府分忧。”在实际工作中,锦江区双桂街道建立了委派监事制度,由街道向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派出一名监事,加强指导监督;龙舟路街道建立政府主管部门、社区自治组织、社会组织联合体相结合的监管制度„„
在2日召开的锦江区社会组织发展阶段总结会上,锦江区已经抛出了《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社会组织评估办法》两个文件的征求意见稿,社会组织的评估与兼顾将在锦江区逐渐统一与完善。冯立 严斌 文/图
第五篇: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习题
第一章
判断:
1、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2年是现代社会管理体制趋于解体、传统社会管理体制奠定基础的阶段(错,现代与传统反了)
2、当前我国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没有紧近感,也不要长期努力(错)
单选:
1、在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从早期的(古典自由主义)到凯恩斯
主义、再到新古典主义的过程,政府在社会管理中进行了几次重大的调整,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序和平稳,比较有序地解决了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社会公平、公正、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
2、社会建设的动员机制是建立协调各阶层利益的机制,充分动员(民众)参与社会建设。多选:
1、十四届四中全会把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同时明确提出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大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
2、在法国,地方政府通过组织咨询市民的活动,以(公共商议、公共调研)等方式直接听取市民的意见,尤其是在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上,法国地方政府总是通过开展公众调查和民意测验等办法解决问题。
第二章:
1、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列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专题,这一论述和报告中对社会建设的全面部署,标志着党的社会建设理论正式形成。(正确)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旗帜。(正确)
3、党的十六大以来,形成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C社会建设)理论。
4、科学发展、(A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我们做到(ABCD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深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6、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社会管理中应急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从(ABCD要完善应急管理领导体制、要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要加强应急管理法律和预案体系建设、要加强全民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几方面加强社会管理应急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