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实施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
报账制实施办法》的通知
粤财农[2005]117号
各市、县(区)、自治县财政局,省直农口有关单位:
近年来,省财政厅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中央、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改革,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开拓创新,克服困难,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进改革顺利进行。为进一步加强我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省财政厅制定了《广东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现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是从源头上防范截留、挤占、挪用、骗取财政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的一项重大措施。各级财政部门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充分认识报账制管理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报账制管理工作全面推进。
二、鉴于目前我省财政管理和改革任务较重、财政部门人员不足等实际情况,省属项目由省级财政部门委托项目行
业行政主管部门报账;地级以上市市属项目原则上由地级以上市财政部门报账,确有困难的,可委托项目同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报账。委托报账的,财政部门应与所委托的单位签订委托协议,明确双方责任,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县(市、区)属及镇、村项目由县(市、区)财政部门报账,不得委托其他部门或乡镇财政所报账,镇、村项目可委托乡镇财政部门承担报账辅助工作(如实地核查、凭证初审等)。
三、各地级以上市财政局根据本《办法》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尽快制定或修订完善本地区报账制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市本级及所辖县(市、区)报账制管理的具体规定和操作规程,并于2005年9月30日前报省财政厅备案。
四、2004年7月1日起至本《办法》印发前,凡省财政厅在下达中央或省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文件中要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或财政报账制管理但各地没有按规定执行的,各地必须予以纠正,该补办手续的应予补办,并于今年9月30日前整改完毕;本《办法》印发后,各地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严格实行报账制管理。
五、省财政厅将于第四季度组织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对违反本通知第四条规定的市县财政部门,视情节严重程度,分别给予该地区财政部门通报批评、缓拨该地区同类中央及省级补助资金、扣减该地区省级财政支农资金补助指标、暂停该地区中央及省级财政支农项目申
报资格等处罚。
六、自2005年第四季度起,请各地级以上市财政局、省直农口有关单位于每季度终了后10个工作日内及每年1月31日前将季度报账资金进度报表(详见附表)和年度报账制管理工作总结报送省财政厅(农业处)。
附件: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情况统计表
广东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实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根据财政部《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报账制是指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单位(项目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支出进度,凭合法有效支出凭证向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款申请,经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确认,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再拨付资金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 除下列资金外,凡有中央和省财政补助的支农项目财政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
(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
(二)中央或省级财政部门制订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另有资金拨付规定的;
(三)省级财政部门下达资金文件中另有资金拨付规定的。
第四条 资金按项目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由同级或上级财政部门实施报账。
(一)省属项目由省级财政部门报账;
(二)地级以上市市属项目由地级以上市财政部门报账;
(三)县(市、区)属及镇、村项目由县(市、区)财政部门报账。
第二章 报账管理职责
第五条 项目单位、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分别承担相应职责。
(一)项目单位主要负责:
1、报账资金会计核算;
2、向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项目实施情况;
3、向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真实、合法、有效、完整的项目支出原始凭证及有关报账资料。
(二)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
1、核实项目实施情况;
2、审核项目单位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报账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完整性。重点审核:
(1)原始凭证所反映的支出是否真实、准确;
(2)原始凭证所反映的支出内容与项目资金规定用途是否一致;
(3)会计凭证是否符合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报账资料是否有效、齐全;
3、向同级财政部门出具审核意见。
(三)财政部门主要负责:
1、报账手续是否合规、完备;
2、对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报账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完整性进行复核;
3、及时、足额拨付资金。
第三章 报账程序
第六条 财政部门收到上级财政部门下达资金通知10个工作日内,属下级项目的,将上级及本级财政应安排的项目资金下达给下级财政部门;属本级项目的,将上级及本级财政应安排的项目资金指标下达给本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七条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资金指标10个工作日内转下达给项目单位;项目单位根据文件批准的建设内容、资金额等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包括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计
划),经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批。项目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实际进度办理报账。
第八条 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单位资金使用计划,可预拨部分项目启动资金,但不得超过该项目财政资金的30%。
第九条 项目单位根据项目进度向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资金请拨申请、项目支出原始凭证和报账有关资料,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出具审核意见后,送交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对不合格的请款申请,退回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不予报账;经审核合格的报账申请,财政部门在项目支出原始凭证上加盖审核盖销印记,原始凭证复印件作辅助账凭证,原件退回项目单位记账。报账资金于审核完毕5个工作日内拨付给项目单位。
第十条 项目完成后的报账结余资金,项目同级财政部门可调剂用于同类项目支出。报账资金结余及使用情况每年年终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四章 项目调整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项目同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在15天内提出调整项目申请,逐级报省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一)项目单位收到同级财政部门下达资金指标通知60天内,未组织实施项目并经项目同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实确实无法实施的;
(二)项目同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现以虚假项目申请资金,经核实取消项目的;
(三)项目上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调整的。
第十二条 调整项目申请经省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原项目资金转作新项目资金;逾期不提出调整项目申请或调整项目申请未获批准的,原项目资金按来源渠道逐级缴回各级财政。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报账资金项目的检查监督,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实施审计;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强化项目实施的检查监督。
第十四条 报账管理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一经查实,依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2004年第427号令)及有关规定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同时,省级财政部门按违规程度,给予下列处罚:
(一)向市县政府通报违纪违规事实;典型事件向媒体曝光;
(二)暂停项目单位一至三年中央及省级财政支农资金
申报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申报资格;
(三)相应减少违纪违规地区本年度及下一年度省级财政支农资金补助额度。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应按照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逐步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
第十六条 未列入本办法适用范围的市、县(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二篇:广东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实施办法
广东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实施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根据财政部《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报账制是指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使用单位(项目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支出进度,凭合法有效支出凭证向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用款申请,经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确认,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再拨付资金的管理制度。
第三条 除下列资金外,凡有中央和省财政补助的支农项目财政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
(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
(二)中央或省级财政部门制订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另有资金拨付规定的;
(三)省级财政部门下达资金文件中另有资金拨付规定的。
第四条 资金按项目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由同级或上级财政部门实施报账。
(一)省属项目由省级财政部门报账;
(二)地级以上市市属项目由地级以上市财政部门报账;
(三)县(市、区)属及镇、村项目由县(市、区)财政部门报账。
第二章 报账管理职责
第五条 项目单位、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分别承担相应职责。
(一)项目单位主要负责:
1、报账资金会计核算;
2、向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项目实施情况;
3、向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真实、合法、有效、完整的项目支出原始凭证及有关报账资料。
(二)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
1、核实项目实施情况;
2、审核项目单位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报账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完整性。重点审核:
(1)原始凭证所反映的支出是否真实、准确;
(2)原始凭证所反映的支出内容与项目资金规定用途是否一致;
(3)会计凭证是否符合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报账资料是否有效、齐全;
3、向同级财政部门出具审核意见。
(三)财政部门主要负责:
1、报账手续是否合规、完备;
2、对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报账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完整性进行复核;
3、及时、足额拨付资金。
第三章 报账程序
第六条 财政部门收到上级财政部门下达资金通知10个工作日内,属下级项目的,将上级及本级财政应安排的项目资金下达给下级财政部门;属本级项目的,将上级及本级财政应安排的项目资金指标下达给本级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七条 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资金指标10个工作日内转下达给项目单位;项目单位根据文件批准的建设内容、资金额等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包括项目实施方案和资金使用计划),经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审批。项目单位根据批准的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实际进度办理报账。
第八条 财政部门根据项目单位资金使用计划,可预拨部分项目启动资金,但不得超过该项目财政资金的30%。
第九条 项目单位根据项目进度向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资金请拨申请、项目支出原始凭证和报账有关资料,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出具审核意见后,送交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对不合格的请款申请,退回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不予报账;经审核合格的报账申请,财政部门在项目支出原始凭证上加盖审核盖销印记,原始凭证复印件作辅助账凭证,原件退回项目单位记账。报账资金于审核完毕5个工作日内拨付给项目单位。
第十条 项目完成后的报账结余资金,项目同级财政部门可调剂用于同类项目支出。报账资金结余及使用情况每年年终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四章 项目调整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由项目同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在15天内提出调整项目申请,逐级报省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一)项目单位收到同级财政部门下达资金指标通知60天内,未组织实施项目并经项目同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实确实无法实施的;
(二)项目同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现以虚假项目申请资金,经核实取消项目的;
(三)项目上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调整的。
第十二条 调整项目申请经省级财政、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原项目资金转作新项目资金;逾期不提出调整项目申请或调整项目申请未获批准的,原项目资金按来源渠道逐级缴回各级财政。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报账资金项目的检查监督,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实施审计;项目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强化项目实施的检查监督。
第十四条 报账管理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一经查实,依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2004年第427号令)及有关规定处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同时,省级财政部门按违规程度,给予下列处罚:
(一)向市县政府通报违纪违规事实;典型事件向媒体曝光;
(二)暂停项目单位一至三年中央及省级财政支农资金申报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申报资格;
(三)相应减少违纪违规地区本及下一省级财政支农资金补助额度。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五条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应按照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统一部署,逐步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
第十六条 未列入本办法适用范围的市、县(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篇:6、云南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云南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监管,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的通知》和《云南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结合丽江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是指各级政府预算内安排的农业、林业、水利、扶贫、气象等专项资金。
第三条
凡分配、管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部门和单位,必须承担监管责任。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督管理的通知》规定的各级政府、各级农口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落实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责任。
第四条
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和公告公示制度,对本部门预算中各项支农专项资金安排和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
各县(区)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对部门提出的资金分配方案进行严格审核,按照批准的预算及时下达拨付资金,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对重点项目开展绩效评价。必要时,上级财政部门可以将其负责的财政监督检查事项委托下级财政部门或中介机构进行。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管工作由农业、预算、国库、监督检查、绩效评价、投资评审等部门共同配合完成,各部门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监督、制约。
第五条
凡使用财政支农资金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加强项目管理,完成项目目标。要积极配合审计、财政、行业主管等部门开展审计、检查。
第六条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采取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两种方式进行监督。
第七条
日常监督主要通过报表统计分析、信息化监管等形式实现。主要监督各部门、单位专项资金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及决算情况、非税收入管理情况,贯彻执行财税政策、财经法规情况,专项资金拨付情况。信息化管理主要由基层各农口主管部门将有关指标录入“数字乡村”信息平台,逐级进行数据收集、整理、汇总,形成项目检查、考核报告,通过数字乡村信息网络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
专项检查主要通过抽查、交叉检查、联合检查、委托检查等多种形式实现。主要检查各部门和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重点项目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和效益情况,资金量大、覆盖面广的支农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群众举报的违反财经法规事项。
第九条 农口部门每年必须组织一次系统内的垂直专项检查,检查的专项资金量不低于当年上级和本级投入资金总量的50%,对上级财政资金一次预算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的专项资金,要开展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报告报省财政厅。财政部门根据各农口部门的检查结果进行抽查,抽查面不低于20%。
第十条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实行绩效考评制度。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每年选择部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由财政部门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包括: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加强管理的制度措施及落实情况。考核结果作为安排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 财政支农资金监管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市级财政、农口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项检查,必须在检查完毕后20 个工作日内,向市财政局提交书面检查报告(包括汇总报告和分县(区)的检查报告)。由市财政局将各部门的检查结果和财政部门的抽查结果一并上报市政府。对查出的问题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做出相应的处理、处罚。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一、村基本情况
×××××××××××××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推进太原市“菜篮子” 目标工程建设,建强东庄营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将财政支农专项资金20万元用于温室大棚的更新建设。补助款用于温室大棚建设及建材购置:一是温室建设需雇用挖掘机等机械进行土方挖掘堆砌墙体、平改坡工程等,该项使用资金12万元;二是购置温室钢架、防露滴塑料薄膜、PC阳光板、耐力板、卷帘机等温室所需建材,该项所用资金8万元。
我村支农惠农工作在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周密安排部署,加强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以日光节能温室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平台,整合农业产业化的项目资金。按照晋源区温室产业发展规划,坚持集中连片打建和零星打建相结合,新建和改建相结合,结构调整和提质增效综合技术相结合,扩大温室农业规模和精品菜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一步提高温室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东庄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目前已投资1500余万元,建成温室150栋,其中有60栋已经产出效益。在新农村建设上真正实现农民不出门就能有工作,农民不投资就能有股份,农民不入股就
能有红利,带领农民走上新农村小康生活水平。
设施农业的快速兴起,日光温室的建设,使我村温室产业向高科技、现代化方向迈进了新的一步,并形成了特色鲜明、效益突出和具有典型示范带动的新型产业化集群,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〇一一年十二月
二
第五篇: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工作总结
2008年是实行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的第一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我市农业持续发展、农民稳定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1-10月份以来,通过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在支农资金监督管理上作了一定的工作,现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8年5月,我市支农专项资金首次实行报账制管理,各级财政部门预算安排的具有专门用途、适合项目管理的各类支农专项资金全部实行报账制。采取的措施:
1、资金实行专人专户管理核算。实行专户管理、专人专账核算、并与项目管理,政府采购相结合,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做到专项、专款专用。1—10月份财政支农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支农资金专户累计拨入资金30笔,金额共计9,924,780元,累计发生支出16笔,支出金额3,419,138.40元。预付项目资金共18笔,金额共计212万元。
2、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资金原则上不直接下达到项目单位,必须由项目单位或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项目支出进度,凭合法有效的支出凭证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用款申请和审核确认,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启动项目实施和竣工报账的管理制度。
3、确定专人全程监督检查。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财政部门确定专人负责支农专项立项、实施和验收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二、存在的问题
1、套取专项资金现象仍然存在。团结水库水毁工程项目,项目实施单位在项目实施中未向项目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就自行进行施工,项目完工后才向项目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提出项目验收。由于此项工程属隐蔽工程,工程完工后无施工记录,也不能通过现场测量估计,最终不能进行项目验收报账。
2、支农资金项目监督检查全面铺开难度大。由于受财力、物力的制约,我市财力相对较弱,目前还处于保障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状况,没有足够的财力用于其他方面的投入。而支农项目的监督检查是一项专业的,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虽然成立了支农资金报账监管中心,有专人负责,但是支农项目的监督检查是经常下乡进行,因局机关人多车少,交通工具都是通过统一调配使用,而项目监督检查的出行就不一定有保障,无形当中加大了项目监督检查的难度。涉农部门对支农资金实行报账制的认识不足,很多部门认为支农资金全部进支农资金专户,削弱了他们的权力,而增强的财政部门的权力,在项目监督检查中配合不极积,没有及时进行项目验收,人为造成项目期限延长。支农资金的监督管理目前进行的时间还比较短,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签,我们还需要在改革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管理机制。
三、对策及措施
1、政绩评比与支农项目情况统一评价。把支农项目的实施情况与领导的政绩相结合,作为政绩考核一项评价指标。对于支农项目实施较好的给予表彰奖励,而项目实施情况不好的,有违规、违纪行为的给予通报批评。
2、加大对支农项目监督管理的投入。加大队伍建设,对干部队伍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政策水平。
3、增加透明度,实行项目责任制。把握时机进行项目公示制的扩行,项目与责任人相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