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安 徽省 建 设 厅 文 件 建管〔2006〕385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市建委:
为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管理,规范参与检测活动各方行为,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徽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141号令),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定了《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已经省政府法制办前置审查,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附件: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徽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以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简称质量检测活动),包括检测机构和非检测机构的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检测机构的质量检测活动是指:对工程成品、半成品质量性能的抽样检测(鉴定),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取样检测(鉴定)。
非检测机构的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包括:
1、企业试验活动:指建筑业企业试验室依据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对本企业施工的入场原材料、设备、半成品的质量参数进行验证性试验以及对其施工或生产的工程半成品、成品进行检测的活动;
2、监理单位的试验活动:指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在平行检验时利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在施工单位自行检验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的检测活动。
第四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审批,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及检测试验能力评估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各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承担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 检测机构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应取得相应的资质。
第二章 检测机构资质管理
第六条 检测机构资质按其检测能力和业务范围,分为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专项检测机构资质。
检测机构相应类别的资质标准和业务范围见附件一、二。第七条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一式三份;
(二)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三)资质标准规定的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社会保险合同、岗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社保合同、相关检测技术培训情况登记表》
(五)检测机构的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
(六)上述材料的电子文档(证书证件提供扫描版,其他材料提供WORD 或 EXCEL格式)。第八条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扩项应提交上述第七条中
(一)、(六)项资料,扩项涉及资质类别增加、要求人员条件提高的,还应提供
(三)、(四)、(五)中涉及增加的有关材料。第九条 资质审查分为资料审查、实地查验及专家评审。
省政务中心建设厅窗口受理检测机构资质申请材料,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内容。对审查符合条件的检测机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时间完成资质审批工作,颁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
第十条 《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副本中列出批准的具体检测项目。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
第十一条 检测机构应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0日前提出资质延期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发证机关复查合格后,资质证书有效期延期3年;逾期未申请复查的单位,资质证书自行作废。检测机构在资质有效期内发生下列行为之一的,不予延期。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转包检测业务的;
(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
(四)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鉴定)报告的;
(五)未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或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或致使事故损失扩大的。
第十二条 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应当在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技术负责人除外)后30日内,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报送有关变更证明资料,办理变更手续;破产、撤销、歇业的,应当在30日内将资质证书交回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注销。
第十三条 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审批机构应当依法办理检测机构的资质注销手续:
(一)资质有效期届满,未重新核定资质的;
(二)检测机构破产、撤销、歇业的;
(三)检测机构取得资质后发生合并、分立的。
第十四条 检测机构取得资质后可以在异地设立检测试验室(简称试验室)。试验室开展的检测业务不能超出母体机构的资质范围,母体机构对试验室的质量行为负责,并负有管理试验室职责。
试验室的仪器设备、试验环境、在岗人员(职称、社保合同、持证上岗等)条件应符合检测机构资质标准。见证取样检测能力应不低于母体机构资质中的4项,持证检测人员数不少于6人。
检测机构在异地设立试验室,应填写《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增设试验室申请表》,提供对试验室负责人的任命文件、对试验场地、仪器设备拥有产权(或3年以上使用权)的证明、管理试验室的制度和保证检测质量的措施等材料。经审查符合条件的试验室,资质管理部门应在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副本的“检测机构变更栏”给予登记并公布。
试验室使用母体机构资质图章对外出具检测报告,检测资料管理纳入母体机构管理体系;试验室只能以母体机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承接检测业务。
试验室的不良质量行为记入母体机构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用手册》。试验室撤消,母体机构应在30日内向资质审批部门报告注销。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出借、转让资质证书,不得非法扣押、没收资质证书。
检测机构遗失资质证书,应当在有效的公众媒体上声明作废,并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补办。
第三章 检测行为规范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应在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检测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无证或超越许可范围承揽资质管理范围内的业务。
检测活动必须执行国家、行业和本省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检测(鉴定)报告应当真实、准确。
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检测质量。
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应参加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批准的能力验证活动,能力验证不合格的项目应在限期内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者,资质管理部门对其检测能力进行重新核定。第十九条 检测试验人员应当持证上岗。检测机构技术、质量负责人还要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3年以上质量检测工作经历。
检测试验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检测机构,不得挂靠检测。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推荐或监制建设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检测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有隶属关系;检测机构承揽属于与自身有隶属关系或利害关系的建设、管理、设计、材供、施工、监理单位的检测项目时,其检测结果不具有公正效力。
第二十一条 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委托应当有利于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国家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有关当事方协商确定。
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委托检测内容、执行标准、责任义务以及争议裁决等。
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及时形成检测(鉴定)报告,检测(鉴定)报告应包含下述基本信息:
(一)委托单位,委托日期,检测日期,检测类别,材料(产品)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执行标准,主要检测仪器,检测结果、结论意见,检测、审核、批准人;
(二)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还应当注明见证人姓名及单位;
(三)专项报告和工程鉴定报告还应包括工程概况、取样方式及部位、检测内容、评定结果及其它相关记录和技术资料;
(四)检测(鉴定)报告应有检测人、审核人签名,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封面要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资质图章,多页检测报告应在侧面骑缝处加盖检测专用章。检测(鉴定)报告不符合上述规定以及内容不全的,不得作为工程质量评定(处理)的依据。第二十三条 工程质量检测试样的取样应当执行国家、本省有关标准和规定,符合当事人的约定。取样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检测取样知识,取样人员与取样方案应获得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同意。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试样的真实性负责。第二十四条 见证取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见证人由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具有监理岗位证书或具备检测试验知识并经该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同意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拟定见证人,并将见证人单位、姓名等基本情况书面告知所委托的检测机构。
第二十五条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完整的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当按年度统一连续编号归档,不得随意抽撤、涂改。
检测机构及其试验室必须单独建立不合格试验项目台账,真实记录不合格检测对象的信息,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检查。出现不合格项目应及时向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影响结构安全的应在24小时内报告。
第二十六条 实行检测信息季度上报制度。各检测机构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将上季度所承担的工程检测项目的基本情况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向注册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报送。检测机构按年度向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送《检测机构基本情况一览表》,承担工程质量鉴定的检测机构还应按季度报送《检测鉴定中发现的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情况登记表》。检测机构及其试验室应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建立信息联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等管理部门不得利用掌握的检测信息影响检测机构的经营活动。第二十七条 检测机构不得转包检测业务。转包是指检测机构将其承包的检测项目部分或者全部转包给其他检测机构的行为。对于检测项目中的个别参数,属于检测设备昂贵或使用率低或本机构设备临时出现故障需要由其他检测机构进行该项目参数检测的,按分包检测对待。分包方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力。检测项目需要分包时,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委托方同意。
检测机构应保留所有分包资料,对分包检测结果负责,同分包任务的承检机构一起向委托单位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第二十九条 检测结果利害关系人对检测结果有争议的,应委托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检测机构(也可委托各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复检结果由提出复检方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的,可申请省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协会组织论证。
第三十条 外省检测机构入皖开展检测业务,应到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检测机构备案应提交的材料有:《检测机构入皖检测备案申请表》、资质证书副本和《信用手册》(或所在地资质审批部门出具的信用证明)、入皖检测配备的仪器设备清单、入皖检测人员岗位证书。从事见证取样材料检测的,应当在检测业务所在地建立符合要求的试验室。
本省检测机构跨市承接检测业务,应向工程所在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第三十一条 检测机构承担建设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和工程质量检测争议复检,应获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授权。
第三十二条 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协会可以依据国家、本省有关规定和规则对检测机构、建筑业企业、监理单位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估,检测试验能力评估实行自愿申请原则。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辖区内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信用档案,及时纠正违反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检测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 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制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人员培训考核大纲,安排能力验证活动,监督指导检测行业协会的检测试验能力评估活动和业务培训活动。第三十五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检查措施:
(一)进入检测活动的工作场地(包括施工现场)进行抽查;
(二)就有关监督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三)要求检测机构或委托方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需要时可对有关试样的检测资料进行抽样取证;
(四)对有证据表明弄虚作假、管理混乱或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对有关试样、技术资料、设备予以先行登记保存;
(五)查验能力比对试验结果以验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六)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和检测规范要求的检测行为时,责令改正。
第三十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检测机构的守法情况,对其实施差别化管理。同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一年内到同一单位的试验室检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二次,对守法者可减为一次,对违法者可增为3个月一次。监督检查不得干预检测机构的正常检测活动。
第三十七条 检测机构、检测业务委托方以及检测活动的相关当事人违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和本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有关规定责令整改,依法处罚责任者,并记不良行为记录。第三十八条 检测机构有下列不良行为之一的,由行为发生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或省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记不良行为记录:
(一)使用过期资质证书、能力评估证书从事检测的,或超出允许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未按本规定履行报告义务的;
(三)承接与自身有隶属关系或利害关系单位的检测业务而未申明的;
(四)拒绝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经批准的能力验证活动的;
(五)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严重扰乱检测市场秩序的;
(六)检测人员无证上岗,或故意使用同时受聘在两家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的;
(七)检测仪器未按规定检定的;
(八)有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十九条 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半年内不受理其资质扩项申请,被记两次不良记录的从第二次记录时起停止其承接能力评估范围内检测业务三个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检测机构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标准的,可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可报请资质审批部门变更其许可范围或撤销其资质证书。
非检测机构在质量检测试验活动中有违规行为的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记不良记录。
第四十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地址和电子邮件信箱。经核查情况属实的依据管理权限对检测机构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超出权限的上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于30日内将处理意见答复投诉人。
第四十一条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及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有关单位正常的检测活动。
第四十二条 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协会开展检测能力评估、组织检测能力比对试验以及培训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接受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管理和监督。检测行业协会在上述活动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四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检测机构资质审批、监督管理活动中出现违规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由安徽省建设厅负责解释。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附件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 附件二:质量检测的业务内容
附件三:《检测机构入皖检测备案申请表》、《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用手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设立试验室申请表》(从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技术网下载中心下载,网址:www.xiexiebang.com)附件一: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资质分为见证取样检测、专项检测两类。申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的单位,必须满足相应资质标准的要求,并依据实际检测能力对照《安徽省工程建设检测项目参数表》(以下简称《参数表》)选择所开展检测项目的具体检测参数。《参数表》备注栏标有“▲”的,是必备检测参数。
一、见证取样检测机构、专项检测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一)独立法人单位;
(二)专项检测机构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见证取样检测机构注册资本不少于80万元人民币;
(三)有质量检测、施工、监理或设计经历,并按规定获得相应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边远区(县)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少于6人;
(四)有符合开展检测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作场所;其中,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必须具备见证取样检测业务内容中6项以上检测能力,除满足基本条件外,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不得少于3名;边远区(县)可不少于2人。
三、专项检测机构必须具备专项检测业务内容中的一类或几类项目检测的能力,除满足基本条件外,还需满足下列条件:
(一)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工程桩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二)主体结构工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结构工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三)钢结构工程检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钢结构连接检测、钢网架结构变形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四)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建筑幕墙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
(五)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工作2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3名。
(六)建筑节能检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建筑节能检测相关工作2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3名。附件二:
质量检测业务内容
一、见证取样检测
(一)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测;
(二)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
(三)砂、石常规检验;
(四)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和试块强度检验;
(五)砌墙砖、空心砌块、加气砼砌块检验;
(六)简易土工试验;
(七)混凝土掺加剂检验;
(八)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检验;
(九)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检验;
(十)防水材料常规项目检验;
(十一)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的检测。
二、专项检测
(一)地基基础工程检测
1、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
2、桩的承载力检测;
3、桩身完整性检测;
4、锚杆锁定力检测;
(二)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
1、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现场检测;
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
4、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三)建筑幕墙工程检测
1、建筑幕墙的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形性能、层间变位性能检测;
2、硅酮结构胶相容性检测;
3、硅酮结构胶剥离粘结性检测。
(四)钢结构工程检测
1、钢结构焊接质量无损检测;
2、钢结构防腐及防火涂装检测;
3、钢结构节点、机械连接用坚固标准件及高强螺栓力学性能检测;
4、钢网架结构的变形检测;
5、钢材、钢铸件力学性能检测。
(五)室内环境质量检测
1、土壤氡浓度检测;
2、室内空气中氡、甲醛、苯、氨及TVOC浓度检测;
3、室内装饰材料有害物质浓度检测。
(六)建筑节能检测
1、建筑外门、外窗的“三性”及传热系数检测;
2、建筑构件热阻或传热系数检测;
3、建筑材料导热系数检测;
4、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与抗风压检测;
5、建筑节能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的其他检测项目。
第二篇: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甘建设[2005]402号
各市、州建设局(建委),省级有关厅(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督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根据《甘肃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经省建设厅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印发,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各地接到通知后,请认真组织学习,并按《规定》的要求,做好新资质申请的准备工作。
二、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只授予在本省境内经工商注册,依法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独立法人营业执照》,从事建筑、市政、公路、水利、铁道、电力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检测机构。
三、检测机构的资质申请,按其隶属关系上报。各市(州)所属检测机构由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申报,统一汇总后上报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各厅、局(总公司)所属、中央在甘、省属及无隶属关系的检测机构直接上报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
四、检测机构须如实填报《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使用计算机打印,一式三份(原表上报,不装订),并报送软盘。
《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可从http://www.xiexiebang.com网站直接下载,也可向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领取,附件申请材料按本《规定》第九条
(二)—
(七)的内容顺序装订,统一使用A4(210×297)型纸,一式一份。
五、检测机构的资质申报、审查和审批时间:
受理时间为2006年3月1日—4月1日,实地查验时间为2006年4月6日—5月7日,评审和审批时间为2006年5月8日—6月8日。
六、原建筑业试验室、具有对外试验权的试验室、具有试验检测单位资格的试验室、桩基检测单位和室内环境检测单位的资质有效期,均延期到2006年12月31日,届时原资质失效停用。
附件:《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二OO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
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监督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为,根据《甘肃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申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以下简称质量检测),是指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项目的抽样检测,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对结构可靠性鉴定检测,对工程质量事故鉴定检测,对工程质量纠纷及投诉鉴定检测。
本规定所称检测机构是指接受委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实施有偿服务并能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技术鉴证类中介机构。
第三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检测机构资质审批,对全省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承担检测监督管理和资质审批中的具体工作。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同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承担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
检测机构依据资质标准规定申请相应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资质证书,方可在其资质许可的范围内从事相应的质量检测。
第二章 资质管理
第五条 检测机构资质按其检测能力和业务范围,分为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专项检测机构资质和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检测机构资质。
检测机构相应类别的资质等级标准和业务范围见附件一、二。
第六条 建筑业企业内设建筑业试验室是企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组成部分,不纳入检测机构的资质管理,其出具的试验报告不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
第七条 申请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应同时取得建筑工程见证取样检测甲级资质、岩土工程、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专项检测甲级资质及其它相关资质。取得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可接受委托,对工程结构现状以及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等进行可靠性鉴定。
第八条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前,应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取得独立法人营业执照,并应在30日内到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办理资质申请手续。第九条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升级及增加检测类别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一式三份(见附件三);
(二)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三)工商注册章程、验资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四)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五)检测机构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的任职文件、职称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六)资质标准规定的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岗位证书、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凭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七)检测机构的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
第十条 资质审查分为资料审查、实地查验及专家评审。
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受理检测机构提出的资质申请材料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出具受理或不予受理通知单,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内容,对资料审查符合条件的检测机构,分批进行实地查验及专家评审工作,符合资质审批条件后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一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6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批工作,在公众媒体上公示审批结果,公示时间为10个工作日,符合条件的将发文公告审批结果,在《甘肃省工程建设信息网》上公布,颁发相应类别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和检测资质专用章。公示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期限之内。
第十二条 《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伪造、出借、转让资质证书,不得非法扣押、没收资质证书。
第十四条 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应当在工商部门变更手续后30日内,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报送有关变更证明资料,办理变更手续;破产、撤销、歇业的,应当在30日内将资质证书交回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注销。
第十五条 检测机构应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资质延续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检测资质管理部门按现行资质标准复查合格后,换发新证;逾期未申请复查的单位,资质证书自行作废。
检测机构或人员遗失资质证书或上岗证书,应当在法定有效的公众媒体上声明作废,并于15日后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补办。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审批机构应当依法办理检测机构的资质注销手续:
(一)资质有效期届满,未重新核定资质的;
(二)检测机构破产、歇业的;
(三)资质证书被依法撤回、吊销的。
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从业人员必须取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检测岗位证书和资格专用章后,方可从事检测工作,签署检测报告。
检测人员的上岗资格实行动态管理和复检制度,经查实有不良行为和未参加专业继续教育培训的,不得继续从事检测工作,由发证机关收回检测上岗证书和资格专用章。上岗证书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届满3个月前应向发证机关提出证书延续申请,经资格管理部门复查合格后,换发新的岗位证书和资格专业章。
第三章 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应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无证或超越资质标准范围承揽业务。第十九条 检测机构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和本省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开展检测工作,出具的检测报告必须科学、公正,检测数据和结论应当真实、准确,检测机构对检测数据和结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推荐或监制建设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所检测项目相关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有隶属关系;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中的质量检测业务,均由相关单位委托进行,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项目的抽样检测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检测由使用单位委托,质量事故鉴定检测由责任单位委托,质量纠纷及投诉鉴定检测由举证方委托,进入司法程序的鉴定检测由法院代为委托。
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签订书面合同,委托方对委托试件及事实的真实性负责,不得伪造、篡改检测报告,不得明示、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第二十二条 检测结果利害关系人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的,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复检结果由提出复检方报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情况,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情况,在24小时内书面报告监督该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
第二十四条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检测机构,接受委托后应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询问有关人员、确定鉴定目的、范围和内容,制定方案后方可进行现场检测。必要时进行结构验算,分析检测数据,出具鉴定报告。
第二十五条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完整的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当按统一连续编号归档,不得随意抽撤、涂改。检测机构应当单独建立检测不合格项目台帐。
第二十六条 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检测报告采用全省统一编制的取样单、记录单、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表格格式,使用先进的、全省统一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对检测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二)对实行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加盖“见证取样送检”专用章;
(三)地基基础检测、主体结构检测、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钢结构工程检测、建筑幕墙工程检测、建筑节能检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的报告应包括工程概况、检测依据、检测方法、取样方式及部位、检测内容、评定结果及其它相关记录和技术资料;
(四)检测报告应有检测、审核、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技术负责人签名并加盖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章(CMA章);多页检测报告应在侧面骑缝处加盖检测专用章。
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符合上述规定以及内容不全的,不得作为工程质量评定依据。
第二十七条 检测机构跨地区承接检测业务时,应向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检测机构和委托方应当按省有关规定收取、支付检测费用,不得任意抬价和压价,无收费标准的项目可以按照合同约定收费。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检测机构的人员设备配置、技术资料归档、检测质量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测机构或检测人员的违规行为,记入不良质量行为档案,并通过公众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
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不定期对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第三十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检查措施:
(一)进入检测机构的工作场地和施工现场进行抽查;
(二)要求检测机构或委托方提供相关的资料;
(三)就有关监督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四)组织进行比对试验以验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五)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要求的检测行为时,限期责令改正。
第三十一条 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检测机构达不到资质标准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达不到资质标准的,上报资质管理部门撤回其资质。
第三十二条
检测机构有下列不良行为之一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停业整顿:
(一)检测仪器未按计量规定定期检定的;
(二)转包检测业务或接受挂靠从事检测业务的;
(三)发现有危及工程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安全的问题时,未及时向工程所在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的;
(四)检测技术档案管理混乱,检测资料不具有可追溯性的。
检测机构有下列不良行为之一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降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一)违反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质量安全事故的;
(二)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和鉴定结论的;
(三)超越资质范围承担检测活动的;
(四)涂改、出借、转让、出卖资质证书的;
(五)不按规定收费,扰乱检测市场秩序的。
检测机构的责任人员有上述所列行为的,由发证机关吊销上岗证书,五年内不得重新考取本行业上岗证;检测机构在申请增加检测类别及升级之前一年内有上述所列行为的,检测资质管理部门不予受理。
第三十三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投诉和处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地址和电子邮件信箱,受理社会对检测机构的投诉。对经核查情况属实的依据规定权限对检测机构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超出权限的上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于60日内将处理意见答复投诉人。
第三十四条
各地不得设置规定限制和排斥外地检测机构到本地区从事质量检测。第三十五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检测机构和委托方以及相关责任人员违反本规定,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的罚则进行处罚。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由甘肃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管理规定及办法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
附件一: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质量检测业务范围 附件二: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等级标准 附件三:甘肃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
第三篇: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市建委(建设局):
现将《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以下简称质量检测),是指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涉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结构安全及主要功能项目进行抽样检测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见证取样检测。
第三条 山东省建筑工程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建管局)负责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和检测机构资质审批。
设区的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审批和备案的具体工作,对检测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条 检测机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介机构。检测机构从事本规定附件一规定的质量检测业务,应当依据本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检测机构资质按照其承担的检测业务内容分为专项检测机构资质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检测机构资质标准由附件二规定。
检测机构未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不得承担本办法附件一规定的质量检测业务。从事本办法附件一规定范围之外的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单位,应向所在地设区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未经备案的,其所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竣工技术资料。
第五条 省外注册的检测机构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承揽工程质量检测项目的,应到省建管局进行备案,未经备案的不得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承担检测业务。
第二章 资质申请与审批
第六条 申请资质的检测机构应当向省建管局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一式三份;
(二)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三)股东组成、验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四)与所申请检测资质范围相对应的计量认证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五)主要检测仪器、设备清单、计量检定合格证书、固定办公场所证明;
(六)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培训合格证明、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凭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七)检测机构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证书与工商营业执照中的单位名称必须完全一致。检测机构提交的复印件必须加盖单位公章。
技术人员培训的专业范围应涵盖检测机构申请资质的项目,符合开展检测工作的实际需要。《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采用建设部统一制定的式样。资质申请单位可在建设部网站下载。第七条 检测机构申请专项检测资质可以是附件一所列四个专项中的多项或某一项,其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申请见证取样检测资质注册资本不得少于80万元人民币;检测机构同时申请专项检测资质和见证取样检测资质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80万元人民币。第八条 检测机构申请检测资质,应当向其所在地设区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报本办法所规定的申请材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受申请材料后,应当根据附件
一、附件二规定的标准对申请材料进行核实,核实结果在《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内签署意见。
省建管局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后,向申请人出具书面凭证;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法定形式,核实结果符合标准,予以受理。
资质申请受理后,资质受理部门应当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并做出书面决定。对符合资质标准的,自做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颁发《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并报建设部备案;对不符合资质标准的,应当做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并告之申请人。
第九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应当注明检测业务范围,分为正本和副本,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资质证书由省建管局统一制作、编号、颁发。
第十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检测机构应当在资质证书有效期满30个工作日前向省建管局申请办理延期手续。资质证书有效期满没有申请办理延期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资质,其资质自动失效。
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没有下列行为的,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时,经省建管局同意,不再审查,资质证书有效期延期3年,由原审批部门在其资质证书副本上加盖延期专用章。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原审批部门不予延期,到期后,资质证书自行作废,且一年内不得申请资质: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转包检测业务的;
(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
(四)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或致使事故损失扩大的;
(五)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
第十一条 检测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第三章 责任与义务
第十二条 检测机构及法定代表人对申请资质的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依批准资质范围开展检测业务,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开展检测工作,出具真实、准确、齐全、有效的检测报告,对检测报告和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负责。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第十四条 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应当在3个月内到原审批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检测机构改制、分立、合并的,应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申请和审批程序重新核定检测资质。检测机构解散的,应当在一个月内将资质证书交回原发证机关予以注销。
第十五条 本办法《附件一》规定的质量检测业务,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建设单位应依据技术标准和检测机构的资质范围、诚信建设、服务水平、检测业绩、质量责任赔偿能力等条件委托质量检测业务,承担委托责任。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当签订书面合同。
单位工程的专项检测业务,可以多项业务委托一家检测机构,或一项业务委托一家检测机构;建设单位不得将一个检测类别中的检测项目拆分再委托给其他检测机构。单位工程的见证取样检测业务应委托一家见证取样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不得转包检测业务。
第十六条 质量检测试样的取样应当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有关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试样的真实性负责。
见证人员应由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的监理单位具备建筑施工试验知识的人员担任,并应由建设单位或该工程的监理单位书面通知检测机构。
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中应当注明见证人单位及姓名,加盖见证取样专用章。见证人和取样人对试样的真实性、代表性负责。
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检测试样留置制度。规范、标准明确要求需留置的试样,应按规定的程序、环境、数量、时间和要求留置;规范、标准无明确要求的,非破坏性检测且可重复检验的试样,应在样品检测或试验后留置3天;破坏性试样,应在样品检测或试验后留置2天。留置试样应有准确标识。
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应当单独建立检测结果不合格项目台帐,每月上报工程所在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以及涉及结构安全检测结果的不合格情况,在24小时内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检测机构应建立检测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混凝土、水泥、钢筋力学性能试验等应逐步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并与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联网。
第十九条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按统一编号,编号应当连续,不得随意抽撤、涂改。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专用章后方可生效。检测专用章由省建管局统一编号、制定、颁发。检测报告经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归档。
第二十一条 检测机构根据业务需要在异地设立固定分支机构或开展检测活动的,应对其检测工作质量和检测行为负责。分支机构必须在当地进行工商注册取得营业执照和所开展检测项目的计量认证证书。分支机构的检测仪器设备、场所环境和人员等应与所承担的业务相适应。设置分支机构应向注册地的设区的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异地开展检测活动的,检测机构应先向检测项目所在地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备案后方可开展检测业务。未经备案的检测机构,其所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竣工技术资料。
第二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不得篡改或者伪造检测报告。
第二十三条 检测机构应对从事检测活动的技术负责人和检测报告签发人员、审核人员、操作人员进行相关检测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相关法律、法规;专业基础;技术标准;计量认证等知识。培训方式应结合实际工作,注重实效,采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业务培训和检测机构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省建管局组织对检测人员的培训结果进行必要的考核,考核合格后颁发《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管理手册》,方可从事相应的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
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推荐或者监制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第二十四条 检测机构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 检测结果利害关系人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的,由双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无法复检或对复检结果有争议的,应通过仲裁或司法程序解决。复检结果或争议解决的结果由提出复检方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 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 省建管局制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手册》、《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管理手册》,对本省检测机构和人员从业行为进行日常监督。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本地区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不良行为记录,不良行为记录应将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及违反强制性标准等情况记入《工程质量检测人员管理手册》和《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手册》,作为审批检测机构资质延期和备案管理的重要依据。第二十七条 省建管局应组织检测机构进行试验能力验证和比对活动。试验能力验证和比对不合格的检测机构应进行二次验证,仍不合格的,应暂停该项目的检测工作。第二十八条 检测机构取得检测机构资质后,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标准的,省建管局根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以撤回相应的资质证书。第二十九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主要检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符合本办法规定的资质标准;
(二)是否超出资质范围从事质量检测活动;
(三)是否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行为;
(四)是否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检测报告是否真实;
(五)检测机构是否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
(六)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计量认证要求;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条 建设主管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检测机构或者委托方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检测机构的工作场地(包括施工现场)进行抽查;
(三)组织进行比对试验以验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四)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要求的检测行为时,责令改正。第三十一条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为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对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做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有关试样和检测资料。
第三十二条 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从事检测工作,检测人员实行管理手册制度。检测人员有下列行为应记入管理手册,情节严重或拒不纠正错误的,收回管理手册,检测人员不得继续进行检测工作:
(一)超越从业资格项目范围从事检测工作;
(二)不按国家、省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和严重违反操作规程;
(三)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四)未按要求参加专业教育培训;
(五)其他违反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按规定权限进行处理,并及时报告资质审批机关。
第三十四条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号码、通讯地址和电子邮件信箱。
检测机构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规定进行检测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建设主管部门投诉。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相应的资质,擅自承担本办法规定的检测业务的,其检测报告无效,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人民币以上3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检测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的,省建管局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1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第三十七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由省建设主管部门撤销其资质证书,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证书;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处以1万元人民币以上3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检测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并处1万元人民币以上3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涂改、倒卖、出租、出借、转让资质证书的;
(三)使用不符合条件的检测人员的;
(四)未按规定上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检测不合格事项的;
(五)未按规定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盖章的;
(六)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测的;
(七)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的;
(八)转包检测业务的。
第三十九条 检测机构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县级以上建设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委托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人民币以上3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一)委托未取得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
(二)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篡改或伪造检测报告的;
(三)弄虚作假送检试样的。
第四十一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给予检测机构罚款处罚的,对检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款数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在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颁发资质证书的;
(二)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颁发资质证书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未在法定期限内颁发资质证书的;
(四)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好处的;
(五)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第四十三条 检测机构和委托方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支付检测费用。没有收费标准的项目由双方协商收取费用。不得恶意压价,降低检测标准和服务水准。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原有管理规定及办法与本规定不一致的,按本规定执行。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一、质量检测的业务内容
二、检测机构资质标准
附件一 质量检测的业务内容
一、专项检测
(一)地基基础工程检测
1、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
2、桩的承载力检测;
3、桩身完整性检测;
4、锚杆锁定力检测。
(二)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
1、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现场检测;
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4、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三)建筑幕墙工程检测
1、建筑幕墙的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形性能、层间变位性能检测;
2、硅酮结构胶相容性检测。
3、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
(四)钢结构工程检测
1、钢结构焊接质量无损检测;
2、钢结构防腐及防火涂装检测;
3、钢结构节点、机械连接用紧固标准件及高强度螺栓力学性能检测;
4、钢网架结构的变形检测。
二、见证取样检测
1、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
2、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
3、砂、石常规检验;
4、混凝土、砂浆强度检验;
5、简易土工试验;
6、混凝土掺加剂检验;
7、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检验;
8、沥青、沥青混合料检验。
附件二 检测机构资质标准
一、专项检测机构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一)专项检测机构的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见证取样检测机构不少于80万元人民币;
(二)所申请检测资质对应的项目应通过计量认证;
(三)有质量检测、施工、监理或设计经历,并接受了相关检测技术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边远的县(区)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少于6人;
(四)有符合开展检测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作场所;其中,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专项检测机构除应满足基本条件外,还需满足下列条件:
(一)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工程桩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二)主体结构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结构工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三)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建筑幕墙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
(四)钢结构工程检测类
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钢结构机械连接检测、钢网架结构变形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三、见证取样检测机构除应满足基本条件外,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3名;边远的县(区)可不少于2人。
第四篇: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
皖建管〔2006〕385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徽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建设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以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简称质量检测活动),包括检测机构和非检测机构的工程质量检测活动。
检测机构的质量检测活动是指:对工程成品、半成品质量性能的抽样检测(鉴定),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取样检测(鉴定)。
非检测机构的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包括:
1、企业试验活动:指建筑业企业试验室依据企业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对本企业施工的入场原材料、设备、半成品的质量参数进行验证性试验以及对其施工或生产的工程半成品、成品进行检测的活动;
2、监理单位的试验活动:指工程项目监理机构在平行检验时利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在施工单位自行检验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的检测活动。
第四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审批,对全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及检测试验能力评估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各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各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承担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
检测机构从事工程质量检测活动应取得相应的资质。
第二章
检测机构资质管理
第六条
检测机构资质按其检测能力和业务范围,分为见证取样检测机构资质、专项检测机构资质。
检测机构相应类别的资质标准和业务范围见附件一、二。第七条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一式三份;
(二)工商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
(三)资质标准规定的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身份证、社会保险合同、岗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技术人员的职称证书、社保合同、相关检测技术培训情况登记表》
(五)检测机构的管理制度及质量控制措施;
(六)上述材料的电子文档(证书证件提供扫描版,其他材料提供WORD 或 EXCEL格式)。
第八条
检测机构申请资质扩项应提交上述第七条中
(一)、(六)项资料,扩项涉及资质类别增加、要求人员条件提高的,还应提供
(三)、(四)、(五)中涉及增加的有关材料。
第九条
资质审查分为资料审查、实地查验及专家评审。省政务中心建设厅窗口受理检测机构资质申请材料,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内容。对审查符合条件的检测机构,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时间完成资质审批工作,颁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证书》(以下简称资质证书)。第十条
《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副本中列出批准的具体检测项目。资质证书有效期为3年。
第十一条
检测机构应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0日前提出资质延期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经发证机关复查合格后,资质证书有效期延期3年;逾期未申请复查的单位,资质证书自行作废。检测机构在资质有效期内发生下列行为之一的,不予延期。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转包检测业务的;
(三)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的;
(四)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鉴定)报告的;
(五)未按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或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或致使事故损失扩大的。
第十二条
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应当在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技术负责人除外)后30日内,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变更申请,报送有关变更证明资料,办理变更手续;破产、撤销、歇业的,应当在30日内将资质证书交回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注销。第十三条
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资质审批机构应当依法办理检测机构的资质注销手续:
(一)资质有效期届满,未重新核定资质的;
(二)检测机构破产、撤销、歇业的;
(三)检测机构取得资质后发生合并、分立的。
第十四条
检测机构取得资质后可以在异地设立检测试验室(简称试验室)。试验室开展的检测业务不能超出母体机构的资质范围,母体机构对试验室的质量行为负责,并负有管理试验室职责。
试验室的仪器设备、试验环境、在岗人员(职称、社保合同、持证上岗等)条件应符合检测机构资质标准。见证取样检测能力应不低于母体机构资质中的4项,持证检测人员数不少于6人。
检测机构在异地设立试验室,应填写《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增设试验室申请表》,提供对试验室负责人的任命文件、对试验场地、仪器设备拥有产权(或3年以上使用权)的证明、管理试验室的制度和保证检测质量的措施等材料。
经审查符合条件的试验室,资质管理部门应在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副本的“检测机构变更栏”给予登记并公布。
试验室使用母体机构资质图章对外出具检测报告,检测资料管理纳入母体机构管理体系;试验室只能以母体机构名义对外签订合同、承接检测业务。
试验室的不良质量行为记入母体机构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用手册》。试验室撤消,母体机构应在30日内向资质审批部门报告注销。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出借、转让资质证书,不得非法扣押、没收资质证书。
检测机构遗失资质证书,应当在有效的公众媒体上声明作废,并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向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补办。
第三章
检测行为规范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应在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检测范围内开展业务,不得无证或超越许可范围承揽资质管理范围内的业务。
检测活动必须执行国家、行业和本省颁布的有关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检测(鉴定)报告应当真实、准确。
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检测质量。
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应参加经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批准的能力验证活动,能力验证不合格的项目应在限期内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者,资质管理部门对其检测能力进行重新核定。
第十九条
检测试验人员应当持证上岗。检测机构技术、质量负责人还要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3年以上质量检测工作经历。
检测试验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个检测机构,不得挂靠检测。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不得推荐或监制建设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检测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有隶属关系;检测机构承揽属于与自身有隶属关系或利害关系的建设、管理、设计、材供、施工、监理单位的检测项目时,其检测结果不具有公正效力。
第二十一条
工程质量检测业务的委托应当有利于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国家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有关当事方协商确定。
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签订书面合同,合同内容包括委托检测内容、执行标准、责任义务以及争议裁决等。
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及时形成检测(鉴定)报告,检测(鉴定)报告应包含下述基本信息:
(一)委托单位,委托日期,检测日期,检测类别,材料(产品)名称,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执行标准,主要检测仪器,检测结果、结论意见,检测、审核、批准人;
(二)见证取样检测的检测报告还应当注明见证人姓名及单位;
(三)专项报告和工程鉴定报告还应包括工程概况、取样方式及部位、检测内容、评定结果及其它相关记录和技术资料;
(四)检测(鉴定)报告应有检测人、审核人签名,授权签字人签发,报告封面要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检测专用章)、资质图章,多页检测报告应在侧面骑缝处加盖检测专用章。
检测(鉴定)报告不符合上述规定以及内容不全的,不得作为工程质量评定(处理)的依据。
第二十三条
工程质量检测试样的取样应当执行国家、本省有关标准和规定,符合当事人的约定。取样人员应当具备相关的检测取样知识,取样人员与取样方案应获得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同意。提供质量检测试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对试样的真实性负责。
第二十四条
见证取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见证人由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具有监理岗位证书或具备检测试验知识并经该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同意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前,拟定见证人,并将见证人单位、姓名等基本情况书面告知所委托的检测机构。
第二十五条
检测机构应当建立完整的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检测合同、委托单、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应当按统一连续编号归档,不得随意抽撤、涂改。检测机构及其试验室必须单独建立不合格试验项目台账,真实记录不合格检测对象的信息,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检查。出现不合格项目应及时向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影响结构安全的应在24小时内报告。第二十六条
实行检测信息季度上报制度。各检测机构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将上季度所承担的工程检测项目的基本情况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向注册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报送。
检测机构按向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送《检测机构基本情况一览表》,承担工程质量鉴定的检测机构还应按季度报送《检测鉴定中发现的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情况登记表》。
检测机构及其试验室应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建立信息联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等管理部门不得利用掌握的检测信息影响检测机构的经营活动。
第二十七条
检测机构不得转包检测业务。转包是指检测机构将其承包的检测项目部分或者全部转包给其他检测机构的行为。对于检测项目中的个别参数,属于检测设备昂贵或使用率低或本机构设备临时出现故障需要由其他检测机构进行该项目参数检测的,按分包检测对待。分包方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力。检测项目需要分包时,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委托方同意。
检测机构应保留所有分包资料,对分包检测结果负责,同分包任务的承检机构一起向委托单位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及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第二十九条
检测结果利害关系人对检测结果有争议的,应委托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检测机构(也可委托各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复检结果由提出复检方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的,可申请省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协会组织论证。
第三十条
外省检测机构入皖开展检测业务,应到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接受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检测机构备案应提交的材料有:《检测机构入皖检测备案申请表》、资质证书副本和《信用手册》(或所在地资质审批部门出具的信用证明)、入皖检测配备的仪器设备清单、入皖检测人员岗位证书。从事见证取样材料检测的,应当在检测业务所在地建立符合要求的试验室。
本省检测机构跨市承接检测业务,应向工程所在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
第三十一条
检测机构承担建设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重大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和工程质量检测争议复检,应获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授权。
第三十二条
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协会可以依据国家、本省有关规定和规则对检测机构、建筑业企业、监理单位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估,检测试验能力评估实行自愿申请原则。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检测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辖区内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信用档案,及时纠正违反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检测管理有关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四条
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制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人员培训考核大纲,安排能力验证活动,监督指导检测行业协会的检测试验能力评估活动和业务培训活动。
第三十五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检查措施:
(一)进入检测活动的工作场地(包括施工现场)进行抽查;
(二)就有关监督检查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三)要求检测机构或委托方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资料,需要时可对有关试样的检测资料进行抽样取证;
(四)对有证据表明弄虚作假、管理混乱或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对有关试样、技术资料、设备予以先行登记保存;
(五)查验能力比对试验结果以验证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六)发现有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和检测规范要求的检测行为时,责令改正。
第三十六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检测机构的守法情况,对其实施差别化管理。同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一年内到同一单位的试验室检查次数原则上不超过二次,对守法者可减为一次,对违法者可增为3个月一次。
监督检查不得干预检测机构的正常检测活动。
第三十七条
检测机构、检测业务委托方以及检测活动的相关当事人违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和本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依据有关规定责令整改,依法处罚责任者,并记不良行为记录。
第三十八条
检测机构有下列不良行为之一的,由行为发生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或省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记不良行为记录:
(一)使用过期资质证书、能力评估证书从事检测的,或超出允许范围从事检测活动的;
(二)未按本规定履行报告义务的;
(三)承接与自身有隶属关系或利害关系单位的检测业务而未申明的;
(四)拒绝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经批准的能力验证活动的;
(五)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严重扰乱检测市场秩序的;
(六)检测人员无证上岗,或故意使用同时受聘在两家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的;
(七)检测仪器未按规定检定的;
(八)有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的。
第三十九条
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内有不良行为记录的半年内不受理其资质扩项申请,被记两次不良记录的从第二次记录时起停止其承接能力评估范围内检测业务三个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检测机构不再符合相应资质标准的,可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可报请资质审批部门变更其许可范围或撤销其资质证书。
非检测机构在质量检测试验活动中有违规行为的依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记不良记录。
第四十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和处理制度,公开投诉电话、地址和电子邮件信箱。经核查情况属实的依据管理权限对检测机构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超出权限的上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并于30日内将处理意见答复投诉人。
第四十一条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单位及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有关单位正常的检测活动。
第四十二条
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协会开展检测能力评估、组织检测能力比对试验以及培训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接受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检测行业协会在上述活动中有违规违纪行为的,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四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检测机构资质审批、监督管理活动中出现违规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由安徽省建设厅负责解释。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附件一: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 附件二:质量检测的业务内容 附件三:《检测机构入皖检测备案申请表》、《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信用手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设立试验室申请表》(从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技术网下载中心下载,网址:www.xiexiebang.com)附件一: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标准
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资质分为见证取样检测、专项检测两类。申报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的单位,必须满足相应资质标准的要求,并依据实际检测能力对照《安徽省工程建设检测项目参数表》(以下简称《参数表》)选择所开展检测项目的具体检测参数。《参数表》备注栏标有“▲”的,是必备检测参数。
一、见证取样检测机构、专项检测机构应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一)独立法人单位;
(二)专项检测机构注册资本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见证取样检测机构注册资本不少于80万元人民币;
(三)有质量检测、施工、监理或设计经历,并按规定获得相应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边远区(县)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少于6人;
(四)有符合开展检测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工作场所;其中,使用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有健全的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见证取样检测机构必须具备见证取样检测业务内容中6项以上检测能力,除满足基本条件外,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不得少于3名;边远区(县)可不少于2人。
三、专项检测机构必须具备专项检测业务内容中的一类或几类项目检测的能力,除满足基本条件外,还需满足下列条件:
(一)地基基础工程检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工程桩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二)主体结构工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结构工程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三)钢结构工程检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钢结构连接检测、钢网架结构变形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其中1人应当具备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资格。
(四)建筑幕墙工程检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建筑幕墙检测工作3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4名。
(五)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工作2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3名。
(六)建筑节能检测类
获得培训合格登记的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建筑节能检测相关工作2年以上并具有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不得少于3名。附件二:
质量检测业务内容
一、见证取样检测
(一)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测;
(二)钢筋(含焊接与机械连接)力学性能检验;
(三)砂、石常规检验;
(四)混凝土、砂浆配合比和试块强度检验;
(五)砌墙砖、空心砌块、加气砼砌块检验;
(六)简易土工试验;
(七)混凝土掺加剂检验;
(八)预应力钢绞线、锚夹具检验;
(九)沥青和沥青混合料检验;
(十)防水材料常规项目检验;
(十一)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的检测。
二、专项检测
(一)地基基础工程检测
1、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
2、桩的承载力检测;
3、桩身完整性检测;
4、锚杆锁定力检测;
(二)主体结构工程现场检测
1、混凝土、砂浆、砌体强度现场检测;
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3、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测;
4、后置埋件的力学性能检测;
(三)建筑幕墙工程检测
1、建筑幕墙的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形性能、层间变位性能检测;
2、硅酮结构胶相容性检测;
3、硅酮结构胶剥离粘结性检测。
(四)钢结构工程检测
1、钢结构焊接质量无损检测;
2、钢结构防腐及防火涂装检测;
3、钢结构节点、机械连接用坚固标准件及高强螺栓力学性能检测;
4、钢网架结构的变形检测;
5、钢材、钢铸件力学性能检测。
(五)室内环境质量检测
1、土壤氡浓度检测;
2、室内空气中氡、甲醛、苯、氨及TVOC浓度检测;
3、室内装饰材料有害物质浓度检测。
(六)建筑节能检测
1、建筑外门、外窗的“三性”及传热系数检测;
2、建筑构件热阻或传热系数检测;
3、建筑材料导热系数检测;
4、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与抗风压检测;
5、建筑节能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的其他检测项目。
第五篇:关于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规定
关于加强我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的若干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我省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管理,保证检测和鉴定工作科学公正、结论客观准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徽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从事工程质量检测及鉴定工作和对工程质量检测及鉴定工作实施管理,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指的工程质量检测及鉴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对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工程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设备、预拌砼、构配件的质量检测,对上述工程实体的质量检测及鉴定;
(二)对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
(三)对电力、煤炭、石化、冶金等行业各类属于施工质量验收范围的、建设工程的材料、实体等检测与鉴定;属于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要求的、涉及结构安全项目的各类检测。
其他(待补充)
第四条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 从业管理
第五条 检测机构是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证书,为社会提供工程质量检测技术服务的技术鉴证类中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
从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无独立法人资格的建筑施工企业、市政施工企业、预制构件厂、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等建筑业企业内设的试验室,监理公司的检测部门等(以下称企业试验室)不属本办法所指的检测机构。
第六条
检测机构的设立按照“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总量与检测市场容量相匹配”的原则进行。每年由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管理协会(下称行业协会)收集汇总上年社会各类建设工程投资总量、已有检测机构检测产值总量和检测机构地域分布情况信息,作为本检测机构增加扩容控制的参考依据,由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按行政许可程序批准增设新的检测机构。
第七条
企业试验室是企业的一个部门或分支,其设立与取消属企业内部行为,由企业根据内部检测工作需要决定,不受检测市场容量控制。
第八条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企业试验室对有计量检定要求的仪器设备必须按规定的标准周期进行计量检定。
第九条 鼓励检测机构和企业试验室参照《实验室认可准则》(CNACL201—99)要求建立质量体系,积极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试验,以保证检测工作的准确可靠性。
第十条 检测机构根据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进行资质分类:(待推敲)
一、建设工程材料见证取样检测类
(一)建筑材料:
1、水泥、砂石、轻集料、掺和料、砌墙砖和砌块;
2、钢筋、钢筋接头(焊接与连接);
3、普通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砌筑砂浆;
4、防水材料;
5、道路用材料;
6、沥青类材料。
(二)回填土检测;
(三)外饰面砖粘结强度;
(四)混凝土预制构件,装饰、装修材料。
二、建设工程专项检测类
(一)室内环境质量的检测;
(二)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风压变形性能、平面内变形性能和幕墙材料质量的检测;
(三)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装置的检测;
(四)钢结构工程质量(焊接、制作、安装、涂装、高强度螺栓连接)检测及结构安全性的评定。
三、建设工程可靠性检测类
(一)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结构安全性检测及评定;
(二)地基基础—基桩动测(高应变承载力、低应变完整性、声波透射法)、静载检测、复合地基检测、抽芯验桩、基础沉降的检测及评定。
其他类别和各类别检测机构应具备的条件按建设部文件执行。
企业试验室可依据检测能力参照上述检测机构类别进行分类评估。
第十一条
根据检测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状况、检测能力、质保体系等对检测机构资质进行核准。
资质申报核准的程序是:检测机构提出申请,经所在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报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颁发《检测机构资质证书》和检测报告专用章。批准的检测类别、检测能力和业务范围登记在资质证书副本中,同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检测机构的资质审查工作由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
企业试验室检测能力评估工作由行业协会负责。由试验室所在的企业依据自愿原则向行业协会提出申请,协会根据其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检测能力给予审核评估,并颁发相应的《企业试验室检测能力认可证书》。
第十二条
检测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限为三年。期满前三个月内检测机构向资质管理部门提交书面换证申请,逾期未提出申请者做自动放弃处理。资质管理部门接到换证申请后对检测机构应具备的能力和条件进行复查核准,结合资信情况、不良记录和违纪情况给出同意换证、延期换证、和不予换证的审核结论。出现本规定第三十六条所列行为的不予换证。
换证审核和资质增项审核可同时进行。检测机构资质增项手续同资质申报程序,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每半年受理一次,除提供增项申请和能力证明材料外,应提交3份模拟或试运行检测报告。
检测机构试运行增项项目超过半年不办理增项申报的视为超范围检测。
第十三条
检测机构变更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的,应当在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后,30日内到资质审批部门办理变更手续;检测机构设立分支机构时,应向其分支机构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检测机构解散和关闭,应向辖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由发证部门收回资质证书和证章,并在媒体上公布。
第十四条
对检测机构和企业试验室的检测人员实行上岗证书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对质量检测从业人员有资格要求的从其要求,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检测人员应当具备行业检测协会要求的能力认可条件。
行业检测协会应根据检测岗位类别分类制定检测人员能力认可条件,负责岗前培训和岗位继续教育。
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考核,具备能力认可条件的检测人员由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颁发检测人员上岗证书。上岗证书的格式、内容由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统一制定。上岗证书每三年复查一次。有关检测人员的岗位和管理,执行《安徽省建设工程检测试验人员管理办法》。
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检测机构或企业试验室,检测人员岗位变动,应按规定办理变动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中根据《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 规定从事监督检测工作的检测人员及监理单位根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从事平行检验的检测人员均应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
第三章 行业自律
第十六条
检测机构必须遵守《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公约》,以“科学规范、诚实信用”为基本原则,自觉服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管,接受行业协会的指导管理,严格自律检测行为,保证出具的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准确真实。
第十七条
检测机构必须按资质类别、资质证书许可的业务范围、职责和权限开展检测业务,不得超越资质类别规定的业务范围和权限承揽检测业务。
检测机构不得出租、出借资质证书和证章,不得允许其他单位使用自己的证书和证章。第十八条
检测机构可承担本行政区域内见证取样送样检测、社会委托检测、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检测任务;承担企业委托的建筑材料基本检测任务的检测机构不得同时承担该企业的见证取样检测工作;企业试验室属于企业质保体系的的组成部分,负责本企业施工或生产过程的质量自控和自检,不应承担本企业以外的检测业务。
第十九条 工程质量检测业务应当由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委托方应选定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检测业务,并签定委托检测协议,明确对检测结果发生争议时的处理办法。当检测机构与委托人或委托人的相对方有隶属关系或利害关系时,检测机构应当回避。
提倡将工程质量检测委托机制融入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中,建立逐步实行由保险公司或风险管理单位委托的机制。
第二十条
检测机构必须严格执行现行有效的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并在检测报告中注明所采用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检测数量和检测工作的深度要满足竣工验收规范要求。
第二十一条
检测机构在本行政区域(市、县)内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无须办理备案手续。本省检测机构跨地区、跨行业承接检测任务,须到工程所在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办理备案手续。备案应提供检测机构资质证书、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及附表,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检测人员上岗证等材料。
外省检测机构进入本省开展检测业务工作前,应携带国家认可的单位资质和个人资格证书到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并接受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检测机构应按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统一报告格式出具检测报告,其检测报告内容、数据及结论必须准确可靠,须出具鉴定意见的应明确,并由电脑打印,不得涂改。检测报告必须具有试验员、校核人及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工程质量检测报告专用章。
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测报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二十三条
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实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和监督抽检制度。检测机构提供的未经有见证取样送检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竣工验收资料。
监督抽检系指检测机构受质量监督部门委托在负责实施该项目质量监督员的见证下,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或工程实体等,按照规定的比率进行取样送检或实施检测的行为。
单位工程中的同一检测项目,采用同一种检测方法时,应当委托同一检测机构承担。检测机构在受理委托检测时,应对试样有见证取样或监督抽检的有效性进行确认,经确认后的检测项目,其检测报告应加盖“有见证检验”或“监督抽检”印章。检测机构必须将送样方填写的委托单与同一委托试验的其他原始资料、试验报告存档,按专业分类建台帐,统一编号,相互衔接,原始资料不准随意涂改,资料不准抽撤,遇不合格项目时有义务向当地工程质量监督站报告。
第二十四条
实行检测信息季度上报制度。各检测机构于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0日前将上季度所承担的工程检测项目的基本情况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向各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上报,各市汇总后报省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管理协会。
各级检测机构必须单独建立不合格试验项目台账,真实记录每批不合格检测对象的各类信息,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检查。出现不合格项目应及时向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报告,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应在24小时内报告。
检测机构有权拒绝来自社会各方影响检测公正性的干扰行为,有义务记录建设工程五方质量责任主体中任何一方的不良质量行为,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五条
委托检测方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数据有异议时,可提请双方认可的检测机构复检或按委托检测协议有关条款处理;对复检结果仍有异议的,可按仲裁程序办理。
应发挥行业协会在调解处理检测争议方面的技术权威作用。
第二十六条
检测机构禁止挂靠、转包检测业务。检测项目需要分包时,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委托方同意,分包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分包的检测项目限于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
(二)分包方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力完成分包任务。
(三)发包方应保留所有分包资料。检测机构对分包检测结果负责,同分包任务的承检机构一起向委托单位承担连带法律责任。第二十七条
各检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检测水平。检测收费应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检测收费标准,不得恶意压价、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秩序;对于尚无收费标准的检测项目可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二十八条
检测机构自身要加强新技术新标准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检测人员业务素质;行业协会每年应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各专业检测人员上岗取证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开展检测机构间能力比对活动,解决那些在行业自律管理范围内能够解决的检测行为规范问题。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公布经审查批准的检测机构名称和检测项目范围,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检测机构进行监督。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由当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
检测机构不得与行政机关、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机构的业务开展和检测人员状况实行动态管理;
(二)定期和不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机构的工作质量进行随机抽查;
(三)对检测机构执行有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和监督抽查制度进行监督检查;
(四)建立信息管理网络,并接受和处理社会对检测机构的投诉,适时向社会公布检测机构的市场行为和资信情况。
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同时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检测工作委托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检测工作委托环节中的下述违规行为:
(一)建设单位将检测业务委托给无资质的检测机构,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
(二)建设单位明示或暗示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不按照规范规定的数量、方法进行检测的;
(三)干预和影响检测机构公正检测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一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抽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的检测机构提供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二)进入检测机构的检测工作场地进行检查;
(三)发现不符合国家有关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的检测行为时,责令改正。
第三十二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涉及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相关检测内容,应当重点监督检查,必要时进行比对试验,验证其检测能力。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定期检查检测机构的不合格项目台账,采用飞行检查等手段掌握检测工作的真实情况。
第三十三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辖区内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信用档案。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信用档案,主要包括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业绩、检测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及其它不良行为记录等。对检测人员无上岗证进行检测,以及检测机构不执行检测信息季度上报制度,逾期不报或隐瞒实际情况的,作为不良诚信行为记入其信用档案,并定期向社会公布检测机构的诚信情况。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检测机构的不良行为进行记录,上报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在媒体上公布。
第三十四条
检测机构的质量检测行为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检测工作的行为,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检举、投诉、控告。
第三十五条
检测机构在资质证书有效期三年内被记三次C级以上不良记录的,停止使用资质证书半年;被记两次C级以上不良记录者从第二次记录时起停止使用资质证书3个月。
第三十六条
检测机构有下列行为的,由其承接任务所在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或造成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按行政处罚程序责令停业整顿,报请资质审批部门作停止证书使用、吊销资质证书处理:
(一)无证检测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担检测业务的;
(二)伪造、涂改、毁换检测报告的;
(三)在检测工作中弄虚作假或提供假检测报告的;
(四)与委托人的相对方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
(五)违反国家和省有关工程质量检测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进行检测的。
有前款行为的检测机构的责任人员,发证部门应吊销已颁发的检测岗位上岗证书。
第三十七条
被吊销检测岗位上岗证书的人员,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本行业岗位上岗证书;被吊销资质证书的检测机构,资质审批部门三年内不再受理其资质申请。
第三十八条
建设、施工、监理各责任主体单位在检测工作相关环节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徽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由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