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农机合作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探讨(推荐5篇)

时间:2019-05-14 12:0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区农机合作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区农机合作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探讨》。

第一篇:我区农机合作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探讨

我区农机合作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探讨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阶段,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应用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的支撑引领作用越来越突出。以跨区作业为代表的社会化服务深入发展,以农机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对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一、我区农机合作组织现状

在2007年7月施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感召和指引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效用逐步显现。

(一)提高了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了农机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我区现有农机大户156户,农机协会4个,农机合作社20个,入社农民178户,从业人员576人,入社农机具578台。从组织形式上看,合作社内部有三种形式的合作。一是农机具合作。农机户成员之间可以互相配套、借用。二是作业合作。农机户相互帮助寻找作业项目,或独户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开展共同作业。三是社内服务业,包括提供政策、信息、市场、作业项目、作业结算、合同等项活动,同时组织农机修理、农机供油、配件供应等实业。

(二)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成为促进农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农机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田作业机械有机整合,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标准化及订单式、保姆式服务,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连片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益和作业收益。机械保护性耕作可在保证稳产增产的前提下,比传统耕作减少4道以上工序,实现了“少一份耕耘,多一份收获”。例如,2009年度,大王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了省农机办《小麦玉米免耕直播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共完成百亩示范方面积250亩、核心区面积1440亩,每亩至少节约机械成本80元,增产增收75元,带动示范面积1.56万亩。若全区粮食种植面积以20万亩计算,如果实现规模生产,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1600余万元,增加直接收入1500万元,减少农业从业人员15万余人,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并且机收、机种同时进行,可使两作接茬的收、种环节的时间缩短10-15天,将三夏变为两夏,减少套种,实现平作,既简化农艺又节本增效。通过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等措施,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可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可节约肥料20%,每公顷可节约用水600m ³,减少风蚀60%,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三)推动了农村人才资源有效整合,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发展农机合作组织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造就高素质职业农民的过程。合作组织把分散在各个农业产业链条上的农村人才较好的加以集聚、整合,在闯市场、搞经营的实践中开拓视野,提升了经济管理能力。可以说,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以农机手为代表的职业农民。随着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将涌现出更多的农机作业能手,维修能手、经营能手,催生更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造就更多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可以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从事非农产业,增长技能本领,拓展增收空间,缩小城乡工农差距。

二、我区发展农机合作组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农机合作组织发展迅猛,规模有所壮大,功能有所强化,但由于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成立时间短,缺乏生产经营经验,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还不够鲜明突出。在总体上仍处在探索、起步阶段,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氛围不浓厚。对发展农机合作组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普遍不够,在如何规划、发展、规范等具体问题上需要进一步明晰;有不少人对合作社的理解往往等同于改革开放前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对农机大户、农机协会在合作组织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搞不清其与合作社的关系。

(二)机制不健全,运作不规范。不少合作组织缺少规范的管理制度,没有形成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有的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公开透明,容易造成社员间的相互不信任,影响团结,甚至可能造成解体;有的重盈利、轻服务,负责人把有利的信息资源优先占有、独自享用;多数合作社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不具备农机库棚,不少农机具在农闲季节上了农民房顶。

(三)农业生产和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紧密,农机利用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农机装备结构不够合理,小麦免耕播种机、田园管理机等新型、特色农业机械少,尤其是适应我区大棚瓜果、葡萄、蔬菜类经济作物的机械几乎空白。农民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得许多农业机械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特别是深耕犁和免耕播种机在绝大数地块根本不能使用。

三、加快发展我区农机合作组织建设的建议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是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部开展的“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中,把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提升列为重点,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发展”。建议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认真贯彻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益为目标,以创新完善农机合作社管理运行机制,科学配置农机资源,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提高农机作业组织化程度为出发点,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培育亮点”的总体思路,规范提高已有农机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创办新的农机合作组织,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主体,为我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体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合作经济基本知识,宣传农机合作组织的成效和作用,使更多的基层干部和群众了解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规则和职能,营造发展农机合作组织的良好舆论氛围。首先应明确农机合作社是农机私有制的联合,不应该在财产上“归大堆”,搞那种含糊的财产集体所有制,更不宜搞资金入股,这不但没有法律依据,还有民间集资之嫌。没有强有力的、有经济头脑的、道德水准高的经营管理者,不宜轻易涉足土地入股。农机合作社主要职能就是为成员“开好自己的机器,耕好他人的田地”的作业运作。其次,办协会式的农机合作社并无不妥。2009年末,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指出,支持鼓励农机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办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很清楚,农机合作社只是农机化合作组织的一个类型,不是唯一的。并不是有了合作社,就不要农机协会了。而且在目前,应该倡导首先办好协会式的农机合作社,没有必要盲目的升格、升级。第三,农机大户仍然是农机化的组织基础。农机大户是在改革开放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自然发展起来的。合作社是农机大户在新时期向高一级经营发展的联合,是农民自主经营农机的选择过程,应该是一种自然的归宿,不应作为行政业绩,人为的拔苗助长。《农民专业合社法》中强调,合作社是农民“互助性经济组织”。这种“互助性”应该体现在各自保留自己的财产所有权,农民自己经营管理自己的财产。因此,合作社的发展并不是消灭农机大户,不是农机私有制的消失,而只是农机户在工作和关系上的合作。农机合作社应该支持农机大户在社内的独立性,而不是均贫富来削弱农机大户。农机大户的发展,也就是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这两者是互相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二)完善政策,创造环境。合作组织在起步阶段,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扶持引导。要树立支持和促进农机合作组织就是支持和服务农民的观念,把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组织摆上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抓规划。要在深入调查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现状、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情况以及农民对农机作业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科学编制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规划。在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快土地重组,积极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实行土地“全程托管”、“承包经营”、“预约经营”,以利于农机服务的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把政府调控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意图通过合作组织网络加以贯彻,使我区各产业发展更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向,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到位、有序发展。二是抓扶持。通过区财政扶持、协调金融信贷部门支持、争取国家和省市扶持奖励资金。农机化建设项目和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尽量安排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承担。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办公场所等建设用地优先安排。三是抓示范。对现有部分运作较好的合作组织,如廿里铺阳光农机合作社、南张大王农机合作社等,要重点扶持,规范运作,发挥其引导带动作用。

(三)科学管理,规范运营。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建设、依法经营、诚信服务。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引进现代企业制度理念,推行作业合同规范化文本,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营。一是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发展机制。通过完善《章程》,建立健全管理结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提高合作社的管理水平。二是规范服务内容,实行产业化经营。通过规范,使农机合作社为家庭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通过合同订单作业、代耕代种作业,达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作业、集约化经营的目的,促进土地有偿流转,实现规模作业效益。三是规范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明晰社员与社员、社员与合作社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利益分配,建立健全合作社账簿。建立财务定期公开制度,接受社员的监督,确保社员对合作社的控制权。四是规范盈余分配,密切经济利益联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盈余分配制度,逐步实行盈余返还,从经济上兑现合作社的办社原则和目的。

(四)培育主体,发展服务。围绕提升农机化整体运行效益,积极引导开展社会化作业服务。支持农机销售网络和维修网络发展,方便农民选机、购机、修机。健全农机质量投诉网络,督促企业履行质量承诺和售后服务承诺。规范农机作业服务、维修服务、中介服务、机具租赁服务、旧农机具交易市场。支持鼓励农机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创办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协会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专业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合理规划、因势利导,努力将农机合作社培养为延伸农机公共服务的载体和引领农机化发展的龙头,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农机服务组织数量大幅度增加,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农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培训、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定期进行走访、座谈、调研,及时了解发展经营情况,总结推广经验,把握发展方向,解决存在问题,促进农机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第二篇:发展农机合作组织促进农机推广工作

发展农机合作组织促进农机推广工作

摘 要:随着国家和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机大户及合作社相继组建发展起来,作为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较快,成为农业机械化作业的主力军,成为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他们在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社会化、产业化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科技先行军和致富带头人的作用。农机合作组织建设,推动了农机产业化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加快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农机合作组织;重要作用;存在问题;措施

农机合作组织的创建,就是为了团结广大的农民、农机使用者、农机大户和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为其维护和实现自身的利益以达到共同利益作保障,其组织原则就是自愿、互惠和互利,属于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之一。

一、农机合作组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1.提高了农民整体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组织成立农机合作社,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会大大提高,这样会使农产品的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而实行农机合作社,就使农民的生产水平达到同一个水平,便于统一组织调配,有利于推动农民整体进入市场,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2.推动了农机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在以往的农业生产中,农民一般都是自主经营,自主准备生产器械,这样就使农机的结合程度并不是很高,农机利用率大幅降低,从而影响了农机的生产经营机制的发展。而通过农机合作社的建立,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统一管理,制定出科学的农机生产机制,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3.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随着农机合作社的建立,改变了以前农民小户经营的模式,开始了集体经营的机械化模式,这就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机合作组织将分散的农田作业机械有机整合,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标准化及订单式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4.推动了农村人才资源有效整合。在过去农村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农业是需要大量劳动力作为支撑的。但是在实行农机合作社以后,通过加大机械的使用,可以进一步减少对人力劳动的使用,这样就使一批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开始投入其他生产领域,所以有利于促进农村人才资源有效整合。

二、制约农机合作组织发展的瓶颈问题

1.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措施不力。尽管党中央、国务院对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生产经营体制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仍有部分地区对此不够重视。

2.规模偏小。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普遍实力弱,服务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开拓市场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较弱,作业项目单一,农闲时间长,影响了自我发展的能力,农民组织化程度很低。

3.管理不规范。缺乏规范管理和正确引导,运行不够规范,发展水平不高。发展的盲目性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连接农机户紧密程度不够,运行机制较为松散。

4.法人地位不明确。这种情况在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中普遍存在,注册登记不规范,独立性不够。一些农机合作社凝聚力不强,缺乏现代化管理人才,管理粗放,随意性强,开拓能力不足。

5.扶持力度不够。国家为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制定一系列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但因各地发展水平、重视程度等差异较大,许多财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作业组织发展壮大困难。

6.指导不力。乡镇农机管理职能弱化,对农机作业组织的引导及对农民教育培训不力,不能完全满足农机服务体制创新发展的需要。

7.参与者素质不高。一些农机大户、农机经营者素质不高,接受新知识、新服务方式的能力有限,小农思想、小富则安的心态浓重,规模化经营观念滞后。

三、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措施

夯实措施,进一步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1.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认识以加快其发展。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建过程中,农机推广部门要积极介入,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制定合作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制度,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在机制健全、管理科学的基础上;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购置农业机械,使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性资产更加优化合理;积极为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信息、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服务,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2.确保农机部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进行正确引导。政府农机部门要把培育和引导其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深入基层的领导必须给予正确引导,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机合作社,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

3.加强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政策倾斜来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加强有关文件精神的宣传力度,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政策、资金和管理方面对合作社给予更大扶持,特别是农机补贴资金应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采用优先安排专项农机补贴资金、加大信贷额度等方式。

4.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组织结构。对大部分农村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新鲜事物,在我国既没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地域差异性的影响非常大,各地农业政府部门应根据单个合作社的自身特点,在经营、管理、盈余分配与发展方面建立起规范的制度。

5.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强化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努力提高政策法律法规水平,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综合管理水平。强化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驾驶操作水平、维修保养水平、故障排除能力及安全生产意识。每年要制定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培训计划,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以适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当前,我国进入了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规范,我们要深刻认识、认真贯彻中央政策精神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原则,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夯实各项措施,大力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效益更加明显,社会化服务程度显著提高,服务农户数量、作业面积、农机合作社生产总值大大提高。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农机农艺融合,实现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J],中国农民合作社,2009(03):11-13.[2]彭显林,徐学昌,关于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实践与探讨[J],湖北农机化,谷城县农业机械化办公室,2009(06):52-53.

第三篇:当前我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现状与思考

当前我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现状与思考

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是新时期加快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基本途径。建立农村合作服务组织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解决一家一户农民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农民机手向自我发展、自主管理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加快了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农机大户、农机户、农机专业户挂靠乡镇农机站,组建农机协会、农机作业专业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今后我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经验。

淄川区地处淄博市的中部,区域内既有平原、丘陵,也有山地,发展大农机并不具备多大优势。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譬如购置农机补贴之类的亲农、惠农政策,农机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农机事业的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也应运而生,突出的标志是各乡镇、村、农机个体户陆续成立了农机协会、农机作业公司,这些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又上了一个新水平,由过去单一的集体组织向多样化的农机手自发组织发展农机协会、农机作业公司为当地三夏、三秋大忙季节,特别是农作物的机收、机播提供了便利。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跨区作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节能增效、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情况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本人最近对本区有关乡镇进行了调研,发现我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总体上的发展是好的,是健康的,但是面上发展也不平衡,目前全区除淄川区农机局本身成立的农机协会、淄博淄川海涛农机专业合作社、淄博淄川龙海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外,其余十二家农机协会均未到民政部门或工商部门注册,属不规范协会;农机联合作业公司规模也小,在工作开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面就我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当前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谈谈个人的看法和想法。

一、农机协会的发展现状

1、协会现状。我区现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15个,有会员450名,拥有大型拖拉机56台,中型拖拉机98台,小型拖拉机1200台,小麦联收机60台,其中自走式小麦联收机23台,背负式小麦联收机37台,玉米联收机22台,固定资产2360万元,全区每年新增收入1730万元。

2、协会组织。淄川区农机协会是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原则组建的,是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合作组织,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实现“单干”,农户经营向联合经营跨越,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3、组织原则。以农民自愿为前提,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协会人员享受协会章程规定的权利,履行规定的义务,维护协会的合法权益。坚持“民办、民营、民收益”的原则,坚持以机手为主,给广大机手充分的自主权。

4、组织管理。由会员民主推荐产生会员代表,定期召开协会代表大会,讨论近期农机经营、农机信息情况。为加强内部管理,协会制定了责任制、管理制度、农机作业服务制度、协会财务制度和机具维修保养制度。协会为会员提供政策宣传、信息传递、安全教育、技术培训、机具维修、纠纷调解等方面的服务。在运营方式上实行单机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在经营上除搞好本地区的作业外,还积极开拓跨区作业市场,大力开展有偿服务。提高综合效益,积极在协会内部进行困难救助活动,采取捐款、付费作业等形式帮助困难机手、贫困户。

5、效益情况。协会不断开拓作业市场,定期向机手提供作业市场信息情况,让机手及时了解本地区、跨区作业的市场信息,从而进行有序合理的调配,为机手节约了时间,较好的解决了机手盲目作业和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农机协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淄川区农机协会自2001年3月成立以来,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总的来看,在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将农机手与作业市场连结起来,提高机具利用率,增加农机手收入。通过协会,把本地区、乡镇、村拥有的农机组织起来,开展跨区机收、机耕作业,开辟作业市场,实现规模化生产,通过协会寻找作业市场、协调关系、调解矛盾,为机手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从作业规模和作业市场上,为机手增收创造了条件。如区农机局协会每年定期组织本辖区内的部分机手到潍坊、滨州、东营及本市的高青、桓台一带跨区作业,单机年收入1.5万元。

2、农机化合理的延伸和补充,弥补了当前基层农机管理的薄弱,加快了农机化各项工作的开展。各乡镇依靠农机协会在秸秆综合利用,保护性耕作,新机具推广等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通过农机协会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扶弱救困工作,提高了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

3、联系政府部门和农民的桥梁,有效拉动农机消费市场,协助农机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向农机主管部门传达农机手的真实想法和意图,使农机手能够获知真实的市场信息及政策精神,由此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决策。政府的“购机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农民投资农业机械的热情,农民自筹资金购买联合收割机成为农村一个新的消费热。如去年以来,全区共购买各种农业机械800台,购机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最大限度的用足、用活、用好了上级的优惠政策。

4、提高农民的协作意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机协会为农民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技术上互帮互学,利益上互助互患,信息上争相传播,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保护,争取平等权利的意识,以避免其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如机手所购买的农业机械有质量问题,农机协会主动出面与生产厂家联系,及时对问题机械进行维修或更换,保证机手的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虽然农机协会在全区农机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1、农机协会的经费始终是困扰农机协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经费不解决,协会不能正常运转,无法为会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2、随着我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片土地被征用,推广大型农业机械受到了制约。

3、农机作业市场开拓不广,作业项目单一,农机闲置时间较长,农业机械不能充分得到利用。

4、组织较松散,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5、农机协会不规范,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注册,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认可,因而在政策和资金上得不到支持。

6、政府扶持的力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大。

三、对农机协会发展的一些建议

紧紧围绕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宗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总体为基础,为农业生产提供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保障的农机经营体制,优化农机资源配置,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将农业机械化从“自购自用、自我服务”为主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为“专业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市场经营模式,走农机服务的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之路。

1、坚持建协会的基本原则。各级政府在了解农机协会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始终维护“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基本原则,坚持自愿、互利互惠、民主管理,只有维护会员的利益,才有凝聚力和活力,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2、建立市场信息机制,做好为农服务意识。加大建立市场信息机制,掌握好本区内的机械分布情况,引导机械富余乡镇到机械欠缺乡镇服务,有机户为无机户服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做好收集外地区机械动力情况,机手、机种时间,合理调配本协会的机械,进行跨区作业,增强农户收入,减少机械的闲置率。

3、加大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力度。在农机协会的发展过程中,依靠农民自发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各级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各级政府要在农机具的购置、维修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资金保证。

4、典型带动,以点带面,逐步实施。在成立农机服务组织后,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突出重点,对于已有的农机协会组织和条件成熟拟成立农机协会的乡镇要重点靠、重点抓,总结成功经验,面上推开,对于商家镇张海涛似的农机大户,要鼓励他们积极创办农机联合作业服务公司,做大做强农机产业,使其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5、要积极探索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在现有的农机协会和农机联合作业公司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和实践农机服务合作社。

第四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理性的选择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理性的选择

彭成林石林

(新宁县农业机械管理局,湖南邵阳422700)

新宁县地处湘西南,辖18个乡镇、475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县域面积28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9.2万亩。全县地貌以山区、丘陵为主,发展农机化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农户对农机化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特别是2005年以来,连续5年的农机购置补贴以及“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和“省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农业机械化及农机作业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到2009年底,全县农业机械拥有量达13.55万台,农机总动力达39.5万千瓦,水稻生产机耕水平达75%、机收水平达35%,农机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5268人(其中县乡农机管理员94人),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2.3亿元。

一、基本情况

几年来,新宁县农机局认真贯彻落实“产业兴农”的战略思想,大力发展农机大户,使个体农机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农业机械绝大部分属个人所有,农机户主要从事农田作业、农产品运销、农产品加工、农机销售、农机修理等项目的经营。经调查摸底,经营总资产5万元以上、年作业毛收入2万元以上、年纯收入1万元以上的全县共1422户,其中646户从事农田作业,占45.4%;从事农产品运销、矿产资源运输的542户,占38.1%;从事农机修理的138户,占9.7%;从事农机销售46户,占3.2%;农产品加工50户,占3.5%。全县农机专业户发展虽快,但经营性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目前,主要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有机插秧服务队、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服务队、粮食生产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正在筹建中的农机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以飞跃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万塘乡赤塔村粮食生产合作社的机械化服务较有特色。

飞跃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是新宁县首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由飞仙桥乡农机站牵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利用技术、场地、设备优势,吸引当地的15位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带农业机械入股。目前已拥有插秧机5台、联合收割机8台、大中型拖拉机6台、旋耕机2台、耕整机24台,总资产64.75万元。合作社主要功能是组织农机具开展机耕、机插、机械化植保、机收及其他农机作业服务,同时推行订单作业、承包服务和跨区作业,采取统一管理、统一作业、统一结算的方法营运。

赤塔粮食生产合作社吸收村内农技员、农机手、种粮大户等为社员,按照“一租三统”的方法进行运作,即将外出务工者及老弱病残者的耕地按等级以每亩每年50千斤至85千斤稻谷租赁下来;统一进购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统一技术指导,并实施优质稻生产基地试点,为村里实施订单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统一机耕作业,农田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农户可自主选择运行模式,即农户可将承包田全年出租给合作社经营;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生产全程或部分环节机械化服务,并交纳相应的服务费。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还解决了季节性粮田抛荒问题,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稳定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从调研情况来看,当前新宁县农机作业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是数量不多且带动力不大。全县以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机作业协会等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数量仅5家,难以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不足。

二是服务领域不够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大都由清一色的农机大户组成,主体结构单一,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专业的管理人员、专职的信息人员以及其他后勤保障方面的人员;合作社大都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服务内容,且以从事单一的机耕、机收服务居多,机插、机烘等各个作业环节的服务明显不足。三是运作机制有待完善。对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许多农机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设置、工商登记、民主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农机户中缺乏更多的“带头人”,使一些农民有愿望发展而无人领头。

四是扶持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场库棚建设用地短缺,集公益性、服务性、经营性于一体的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等维修服务组织建设滞后;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但地方农机服务组织在享受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用电用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仍未能得到落实,或难以执行到位。

三、发展思考

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挖掘农业潜力,形成规模效益,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从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积累了经验,更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笔者认为今后几年的工作应坚持做到:指导思想上要依法促进,发展规划中要突出特色,具体工作中要优化服务。

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要依法促进。当前,农机化事业面临大好发展形势,连续

7个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2007年国务院第498号令发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尤其是2010年7月5日《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特别强调“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和社会化服务。创新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示范农机合作社,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农机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抗旱排涝服务队伍建设。鼓励发展农机专业大户和联户合作,探索发展农机作业公司,促进农机服务主体多元化。培育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等市场,扶持引导农机大户及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继续抓好农机跨区作业,加强组织引导,推动农机跨区作业由小麦向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延伸,由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等环节拓展。加强机耕道路建设,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保障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排灌及抗旱用油”。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供了保障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我们要积极行动,抢抓政策机遇,依法促进农机作业组织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是在发展规划中要突出特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应以做大做强、培特培优为目标,围绕各乡镇农业产业的现状,利用区域产业化、“一村一品”特色优势,帮助和指导组建一大批特色明显的专业合作社,鼓励其做大做强、培特培优。以粮食、烤烟、脐橙、中药材等优势产业为目标,在“专业化”上做文章,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上抓突破,构建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根据农民的合作要求和市场需求,结合实际确定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运作模式,突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联合与合作。拉长精深加工产业链条,从初级产品生产销售向深加工发

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注重创品牌,开发“名、特、优、新”农产品,以此扩大知名度和销售渠道。鼓励现有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或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充分发挥优势合作社在组织管理、技术培训、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带动其他合作社实现共同发展。

三是在具体工作中要优化服务。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事关现代农业发展、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事关产业兴农战略的实施。新宁县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农民购买农机特别是价值较高的大中型机具仅为自家服务是不现实的,更重要的是要开展社会化服务,以提高机手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经济服务组织,鼓励区域间农民机手联合起来,优化农机资源配置,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小农户经营,规模化服务”。因此,农机部门一定要大力扶持和引导。一要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和其它工作制度,做到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二要抓好培训服务,培养一大批集农机与农艺专业知识集一身的骨干、中坚力量,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又富有奉献精神,能够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合作社理事长和服务人才。三要加强作业市场监管,维护农机作业服务市场价格的稳定。四要搞好典型示范,及时总结经验并予以推广,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开展学习交流等方式,以典型带动和推进面上工作。五要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扶持,对示范性、规范化、骨干型、品牌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奖励,加快发展速度。坚持边发展、边规范,在发展中逐步规范,在规范中促进发展,力争做到组建一个,规范一个,发展一个,壮大一个。

作者简介:彭成林,新宁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石林,新宁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助理工程师。

第五篇: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及发展思路

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及发展思路

无为县农机推广站 史奇

摘要:在针对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情况全面调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总结了做法和先进经验,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于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前景设想。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工作可以有效地将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在更大范围内更快地得到推广应用。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无为县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融入新芜湖,推进新发展”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县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质量提升、结构改善的关键阶段。作为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布局的重要手段,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的有力措施,履行政府职责的必然要求,农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本文在全面调研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发展思路以及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等进行了探讨,以便有效地推动全县农业经济的发展。1 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情况现状

到2013年底,无为县农机总动力达68.24万千瓦,拖拉机总量达2.22万台,其中农田作业大中型拖拉机1119台;联合收割机1056台;水稻插秧机472台。

全县农机从业人员达4.6万人,纯收入10万元以上农机大户已达333个,无为县现有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35个,人员1864人。农机专业合作社34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家,“奇瑞重工杯”百佳农机合作社2家)。

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为主的新型农机化组织的出现和以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和农机维修、配件供应、信息服务、投诉监督等为支撑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大大提升了全县农机化水平,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农机化服务组织,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社领头人、农机大户,他们承担着各项农机新技术、农机新机具推广应用的试验示范,通过他们提供的农机作业服务,使得农机新技术在当地得到示范、辐射和快速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不断加快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机共同利用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2.1强化组织领导,工作落实到位 坚持把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

手,摆上重要位臵,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扶持和服务。结合实际制订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建设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制订资金保障、示范推广、人员培训和指导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按照“因地制宜,自愿民主”的原则,做好统筹规划、试点建设、建章立制、督导管理,达到稳步推进、规范发展的目的;组织技术培训、完善工作职责、帮助办理有关申报手续、解决群众疑难;组织专业人员搞好建章立制,制定农机作业质量、安全生产和服务标准化建设。

2.2实行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1)实行政策倾斜。在实施农机购臵补贴时,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倾斜,支持发展先进成套农机装备。(2)强化资金扶持。实行“以奖代补”的方式,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鼓励、支持农民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2009年、2010年县财政分别对新建的农机合作社予以5000、4000元的奖励,用于农机库棚建设、示范推广新型机械、维修设备等补助。(3)争取信贷优惠。积极协调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优先提供小额贷款或优惠贷款,简化放贷程序,放宽贷款担保限制,延长还款期限,几年来帮助合作社成员、农机大户解决贷款200多万元。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集体入股、银行贷款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2.3加强指导服务,搞好典型示范 积极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组织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的人才培养列为农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培训规划,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达到“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五化”标准,示范带动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跨越式发展。

2.4严格建设标准,加强规范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要求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必须有机库、维修车间和办公室,配齐办公设施和常用维修设备与工具。设立机械台帐和维修记录,建立与健全作业合同、作业档案,并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促进合作社科学运作。合作社成立后,按照企业运作模式成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订出行之有效的合作社章程、安全生产、机务管理、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使农机合作社在运作中有章可循。同时还把合作社成员技术培训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每年农闲时期都聘请有关机械生产厂家技术人员或农机化学校老师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机械操

作技术、基本维修知识、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确保农机安全生产。还制定了机械操作规范和作业标准,要求机手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作业标准进行作业,切实维护服务对象的利益。3 农机社会化服务发挥的作用

农机合作社、合作组织、农机大户队伍的不断壮大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增收节支。通过他们将分散的机械组织起来,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3.1 实行“订单作业” 与周围村庄、农户签定农田作业服务合同,按合同或订单为农户进行统耕、统收等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致富新途径。实施订单作业,即可有效提高和稳定农机服务组织的作业量,提高经营效益,又可保证作业质量,维持良好的服务信誉。

3.2实行“一条龙”服务 蜀山农机专业合作社、福泉农机专业合作社、高忠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机专业合作社已逐步摸索出水稻生产从“耕整→育秧→插秧→收割”机械化服务的一整套成功经验,取得良好效果。

3.3 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拓宽农民致富路 围绕春耕、三夏、三秋等农业生产重点季节,合作社精心安排,大力组织跨区作业,全力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为广大农机手提供作业信息、技术指导等服务,及时协调处理农机生产作业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机旋耕、机插秧也逐步实现“走出去、引进来”跨区作业行列,极大地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和机手作业收入。据了解,加入合作社的农机户,每台机械比过去年平均增收5000多元。

3.4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农机户发家致富作坚强后盾 农机户参加农机合作社后,机械的安户挂牌、检验年审、加入保险、维修保养、作业联系、合同签订等,都由合作社专人统一组织,作业市场及一系列后勤保障由合作社统一负责,扩大了作业区域,延长了作业时间,从而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作业收入。同时种粮的农户从中也得到了实惠,有些农机合作社,将非农机户吸纳为合作社成员后,享受合作社一系列优惠待遇,农机作业只收成本费,省工、省力又省钱。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

4.1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无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发展还刚刚起步,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

4.1.1投入明显不足,职能发挥不够 目前,各级政府对《农

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贯彻落实不到位,许多政策措施停留在书面上,各种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农机推广经费及办公经费不足,以至于无法实现引进、示范、试验、推广、培训等公益性职能,使得农机推广体系的职能不能充分发挥。县农机推广站办公条件简陋,装备水平差,服务手段落后。

4.1.2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化程度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无为县从事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人员以农机大户为主,这些人员大部分是农村里俗称有经济头脑的“能人”,但是他们往往文化水平偏低,在生产活动中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缺乏先进的新型农机信息输入渠道,更缺乏持久发展农机服务事业的恒心,投资农机往往是应一时之需,购买机具也往往一哄而上,这样就出现了农机的重复购臵,不能形成规范合理的农机配臵。

4.1.3扶持力度不够影响带动作用小 大部分农机合作社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实力较弱,发展资金短缺。目前.各级在财政、信贷、用地及库房建设等方面还没有比较系统、明确的优惠政策.严重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部分地区的农机合作社发展数量少.难以满足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不足。4.2 发展思路

4.2.1加大投入,增强服务能力 增加农机推广系统投入资金在农业投入中的比重,从而确保农机推广机构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要加大投入,尽快完善服务设施。适当增加培训经费用于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打造一支专业化、现代化的农机推广队伍。

落实有关税费减免、信贷优惠、购机补贴、作业补助等扶持政策,对新办的经营性服务组织或者实体机构,在其创始阶段就要减免其税费;而对有一定创收能力的农机服务组织,应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增加他们的经济积累。4.2.2结合实际需求,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实际需求,紧紧抓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及时引进和推广适用、新型的农机化技术及机具,并通过农机推广部门的试验、示范、推广,使农民逐渐对其接受,达到较好的推广效果。

4.2.3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 积极发展农村中介服务业,通过发挥农机中介服务组织的各项作用,促进农机服务多元化发展;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引导其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健康发展轨道,提高自我发展和服务的能力。

4.2.4 抓典型,树榜样 每年选出发展较好的农机服务组织,通过组织观摩、经验交流、新闻报道等形式进行经验宣传推

广。加强对各类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的培育和支持力度。其中农机大户是农村科技带头人,经营理念新,是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的重要载体,要大力扶持他们,并通过他们带动全县农机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史奇,男,1980年11月,无为县农机推广站,工程师,长期从事一线农机管理、推广工作。

下载我区农机合作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探讨(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区农机合作组织的现状及发展探讨(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近几年来,我区不少地方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我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

    近几年来,我区不少地方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

    我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范文合集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近几年来,我区不少地方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我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

    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建议近几年来,我区不少地方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滕州市农机合作组织调研报告

    滕州市农机合作组织调研报告 农机合作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农机经营体制的创新,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农机合作社的组......

    潍坊市农机维修现状及发展策略思考

    潍坊市农机维修现状及发展策略思考 国家连续七年实行的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各种配套农业机......

    沂源县农机维修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

    沂源县农机维修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近几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机作业市场的蓬勃兴起,以及国家购机补贴惠农政策的实施,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

    浅析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精选合集)

    浅析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何扬长避短,健康发展成为厄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从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