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太仓市关于促进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及高层次人才待遇办法
太委办[2010] 49号
各镇党委、政府,太仓港经济开发区港区、新区党委和管委会,科教新城工委和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市各人民团体,各直属单位,健雄学院: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太仓市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太仓市委办公室 太仓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8月11日
太仓市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姑苏人才计划”,实施太仓“522”人才工程的意见》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适用对象为: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人才计划”、苏州市“姑苏人才计划”人才;
(三)娄东英才奖、太仓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获得者;
(四)“522人才工程”资助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紧缺人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重点人才,教育名家、高校学科建设领军人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卫生领军人才、重点人才,旅游领军人才、重点人才;
(五)本《办法》特指的其他享受对象。
第二章 生活待遇 第三条 居留和出入境
(一)外籍人才及其随迁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尚未获得《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但需多次临时出入境的,为其办理1—5年有效期的多次往返签证,本人愿意的,提供签证到期提醒服务。
(二)外籍人才可通过互联网预约签证业务,预约后可到市公安出入境“一号窗口”优先办理。
(三)持外国长期居留证件(绿卡)回国的人才,无论其国内户口是否注销或是否为本地户口,均不影响其办理出入境证件。
(四)引进人才凭通行证或护照、在太居住和工作证明,可申领境外驾驶证换发国内驾驶证。市车管部门设立专门窗口,当场受理、当天考试,并开通多种语言考试系统,考试合格的一周内送达。通过外企协会或台商协会团体申请的,优先办理。
第四条 落户
(一)具有中国国籍的引进人才,可不受出国前户籍所在地的限制,落户太仓,由公安机关简化程序,优先办理。
(二)愿意放弃外国国籍而申请加入或恢复中国国籍的,优先为其本人及随归、随迁的配偶和子女办理加入中国国籍并落户太仓手续,取消原“在太仓工作满一年,有固定住所”等前置条件。
第五条 医疗
(一)享受医疗照顾待遇。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为引进人才的定点医疗保健机构,为引进人才就医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二)配备专家顾问。卫生系统为引进人才配备健康咨询专家顾问,制定个性化保健方案,提供健康咨询、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服务。第六条 社保
(一)引进的外籍人才及其配偶、子女,凡与本市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在本市创业的,在国家相关规定出台前,可按照本市《关于外国人、华侨和台港澳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参加本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险费,并享受相应待遇。
(二)按照规定建立企业年金的用人单位,可对引进人才作重点倾斜,提高其企业年金单位缴费额度;尚未建立企业年金的用人单位,可对本单位的引进人才单独拟定、报备、实施年金方案。同时,用人单位也可以为其办理商业补充保险。
(三)事业单位引进距法定退休年龄十年内(男50周岁以上、女45周岁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可列入事业单位编制,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四)引进人才达到退休年龄时,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由用人单位一次性补缴不足年限。
(五)医疗保险倾斜待遇按照太政办[2008]93号、太人社规字[2010]4号文件规定执行。
第七条 住房
引进人才可享受太仓市的相关优惠政策,优先入住本市人才公寓,外籍引进人才可参照本市居民购房政策,购买自用商品住房一套。
(一)住房公积金
1、引进人才(含外籍)可按规定在本市缴存和使用住房公积金。已达法定退休年龄的,缴存期限可延长至解除劳动合同为止。离开本市时,按规定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转移或提取手续。用人单位可按引进人才的实际工资总额作为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不受本市缴存封顶额的限制。
2、引进人才购买自住住房并贷款的,在还贷期间可每年两次提取(或委托按月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全部余额偿还贷款;未贷款的,自购房之日起三年内也可每年两次提取(或委托按月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全部余额;租赁自住住房的,可每年两次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全部余额支付租金。引进人才的直系亲属也可同时享受上述政策。
3、引进人才自缴存住房公积金当月起,即具备申请公积金贷款条件。贷款最高额度可放宽到本市现行最高限额的四倍,贷款房源不受房型的限制。
4、引进人才购买自住住房并贷款的,可利用本市廉租房补充资金实施贷款担保服务费减免,实行先付后退办法。
5、为引进人才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建立专门数据库,发放公积金服务联系卡,在服务大厅享受绿色通道待遇,并实施全程跟踪服务。
(二)安家补贴。
新引进的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紧缺人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重点人才,教育名家、高校学科建设领军人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卫生领军人才、重点人才,旅游领军人才、重点人才,凡本人专业与岗位相符,落户太仓,创办企业或与所在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享受购房安家补贴。具体标准: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太仓购房的,给予250万元安家补贴,两年内分两次等额拨付;未购房的,政府提供不少于100m2的人才公寓,免5年租金;
2、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在太仓购房的,给予100万元安家补贴,两年内分两次等额拨付;未购房的,政府提供不少于100m2的人才公寓,免5年租金;
3、省“双创人才计划”、苏州市“姑苏人才计划”人才,在太仓购房的,给予50万元安家补贴,两年内分两次等额拨付;未购房的,政府提供不少于100m2的人才公寓,免3年租金;
4、太仓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教育名家、卫生领军人才和旅游领军人才,在太仓购房的,给予30万元安家补贴,两年内分两次等额拨付;未购房的,政府提供不少于100m2的人才公寓,免3年租金;
5、太仓市文化产业重点人才、高校学科建设领军人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和卫生重点人才、旅游重点人才,在太仓购房的,给予15万元安家补贴,两年内分两次等额拨付;未购房的,政府提供不少于100m2的人才公寓,免3年租金;
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紧缺人才,在太仓购房的,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安家补贴,两年内分两次等额拨付。
第八条 税收
(一)引进人才取得的由中央财政给予的一次性补助,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符合规定的外籍专家,在太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外籍、港澳台同胞以及符合规定的华侨引进人才,在太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应纳税所得额在减除2000元的基础上,再减除2800元附加减除费用。
(四)外籍引进人才以非现金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暂免征个人所得税。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以及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出差补贴、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暂免征个人所得税。
第九条 通关
(一)回国定居或来太工作连续一年以上的高层次留学人才,首次进境时,可以携带合理数量的安家自用物品,海关予以免税验放。可以申请从境外运进自用机动车辆一辆,海关予以免证征税验放。可以进境合理数量的科研、教学物品,由其所在单位按规定向海关申请办理有关手续。
(二)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太创办的企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投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因生产需要进口必要的自用设备和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及配套件、备件,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可申请办理减免税手续。
第十条 家属就业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的配偶、子女可调入符合专业岗位要求的本市事业单位工作,列为正式编制人员。
(二)省“双创人才计划”、苏州市“姑苏人才计划”人才、太仓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教育名家、卫生领军人才和旅游领军人才的配偶、子女优先推荐就业。报名参加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笔试加分10%。第十一条 子女入学
(一)引进人才子女接受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育,由教育部门就地安排入学。义务教育段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待遇。
(二)引进人才子女接受高中教育,减免学杂费;就读在太高校,在政策范围内优先录取。
(三)引进人才子女办理转学手续,教育行政部门优先受理,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第十二条 薪酬补贴
(一)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现有的紧缺人才,凡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本人专业与岗位相符,已落户太仓,并与所在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5年内享受政府薪酬补贴,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3万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2万元。
(二)经认定为太仓市技能突出人才和重点人才,并与所在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5年内享受政府薪酬补贴,技能突出人才每人每年1.5万元,技能重点人才每人每年0.5万元。
(三)旅游领军人才和重点人才5年内享受政府薪酬补贴,旅游领军人才每人每年补贴4万元,旅游重点人才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
(四)太仓籍“985”工程高校应届毕业生,在本市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工作,本人专业与岗位相符,并与所在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5年内给予每人每月800元政府生活补贴。第十三条 高层次人才还可以享受下列生活待遇:
(一)免费办理太仓旅游年卡,凭卡免费参观太仓各旅游景点;
(二)免费游览太仓市向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三)免费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在太仓市图书馆及各分馆借阅图书和查阅资料;
(四)其他新增服务。
第十四条 国家、省、苏州市对引进人才的其他待遇规定,从其规定。
第三章 日常管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的适用对象以国家、省、苏州市和太仓市相关部门正式发文为依据,本《办法》特指的其他享受对象由市人才办和市各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太仓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核认定。
第十六条 太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发娄东英才服务卡,具体负责服务卡办理和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待遇的申请受理、协调服务和跟踪落实,引进人才凭卡享受本办法规定的生活待遇。
第十七条 持有《太仓市海外人才居住证》,且符合本办法规定的高层次人才,可签注太仓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章,并享受本办法规定的生活待遇。
第十八条 太仓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建立高层次人才数据库,供相关单位对照核查。服务卡遗失的,持卡人应及时办理挂失手续,并向市人才办或市有关部门提出补办申请。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注销其娄东英才服务卡,不再享受本办法规定的生活待遇:
(一)因违法犯罪受到处罚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二)在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和科技项目,以及从事科 学研究中,存在弄虚作假的;
(三)因个人原因或工作变动不在太仓工作的;
(四)其他应当予以注销的情形。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太仓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部门解释,各职能部门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涉及的相关经费由市、镇(区)财政分级承担,其中市级财政承担80%,镇(区)财政承担20%。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6年11月07日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特制定以下政策。
一、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准入机制
第一条 制定和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指导目录》,明确鼓励、允许、限制和禁止投资的项目,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鼓励非公有资本及海外资本进入文化创意产业。
第二条 完善和全面执行《北京市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和《北京市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实施办法》规定的各项政策,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创意企业。
第三条 落实《关于深化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市场主体地位,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第四条 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创意人员,利用一切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各类经营主体,凡符合条件的,均可享受本政策。
二、支持创意研发,鼓励自主创新
第五条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新办文化创意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自获利起2年内免征,2年后减按15%税率征收。
第六条 对单位和个人在本市从事文化创意产业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
第七条 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第八条 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的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该类仪器和设备,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不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第九条 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创意单位,设立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中心。对符合条件的,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究开发项目和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
三、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创意环境
第十条 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研究制定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鼓励知识产权评价机构发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
第十一条 建立版权资源信息中心和版权国际交易中心,构建版权授权体系。鼓励中外著作权人参与本市文化创意活动。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支持现代著作权保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利。
第十二条 鼓励文化创意产业自主创新形成的成果及时申请、注册相关权利。文化创意企业申请专利的费用,可从市专利申请资助资金中给予支持。本市设立数字著作权登记中心,鼓励文化创意企业登记著作权,对属于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作品的著作权登记,政府给予资助。
第十三条 保护和推广本市文化创意产业著名商标。制定文化创意产业商标管理办法,定期编制和发布全市文化创意产业著名商标名录。
四、加大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第十四条 自2006年起,市政府每年安排5亿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财政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予以扶持。
第十五条 市政府设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资金规模5亿元,分三年投入。
第十六条 政府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支持和引导担保机构为本市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创意企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试点。
第十七条 为文化创意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改制上市。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文化创意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
五、拉动市场需求,促进内外贸易
第十八条 扩大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范围。凡纳入本市预算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采购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时,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
第十九条 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按照国家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对在境外提供文化劳务取得的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二十条 市政府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业绩突出的企业予以奖励。市政府在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中,对企业在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出口过程中所发生的境外市场推广费用,经核定后给予支持。引导商业银行对有效益、有还贷能力的文化创意自主创新产品或服务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优先安排、重点支持。
第二十一条 培育辐射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产业营销网络体系。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实施收购国际营销渠道和传媒等战略性境外投资项目,市政府给予资金配套或贴息补助,并支持企业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的股本贷款以及金融机构的其他优惠贷款。
第二十二条 改善文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统筹规划,支持和引导经营性文化设施的建设。鼓励经营性文化设施打破分割,发展电影院线和剧院院线。发展书报刊、影视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艺术品、演出剧目的现代市场营销系统。
六、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
第二十三条 本市认定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公共设施工程,市政府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第二十四条 本市认定一批重点文化创意企业。鼓励重点文化创意企业承担本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经认定的涉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全局性、可持续性的重大项目,市政府在“财政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予以支持。
第二十五条 鼓励国际著名文化创意、制作、经纪、营销机构,利用其人才、技术、资金和营销渠道,与本市有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合作,开展文化创意活动,生产制作科技含量高、资金密集型的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展国际营销。通过提高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扩大优秀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第二十六条 鼓励盘活存量房地资源,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可利用的传统四合院区域、传统商业街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存量房地资源转型兴办文化创意产业,凡符合国家规定、属于本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布局优化的,经认定,原产权单位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保持不变,政府可暂不对划拨土地的经营行为征收土地收益。
第二十七条 在本市设立的具有一定规模和重大经济效益的文化创意企业总部,对其境外管理服务、研究开发、投资和资产处置所获得收益的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财政资金予以支持;在规划新城内选址建设的,政府在土地供应方面予以优先支持。
七、实施人才兴业,强化智力支撑
第二十八条 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与文化创意企业联合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培训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经营管理、营销经纪人才。
第二十九条 鼓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文化创意人才的国际交流。教育部门对文化创意人才海外培训、海外专家和大学生来京研习予以资助。人事部门对文化创意企业引进外国专家、留学人员或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给予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的支持。
第三十条 对于文化创意企业聘用海内外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可参照《北京市吸引高级人才奖励管理规定》予以奖励。上述人才中的京外人才,可按照我市相关政策申请办理调京或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第三十一条 市政府设立文化创意奖,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所得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文化创意企业以股权、期权等形式给予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奖励,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给予优惠。
八、完善统筹机制,加强组织协调
第三十二条 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进机制。成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
第三十三条 本市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重点文化创意企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实行认定制度,经认定后,享受本文件规定的有关优惠政策。
第三十四条 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制度及统计指标体系,及时准确地跟踪监测和分析研究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第三十五条 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及时清理现有有关文件,对与本文件规定不一致的进行修订或废止,要依据本文件要求制定必要的实施细则。各区县人民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本文件引用的《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中的有关财税政策,待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实施细则后执行。
第三篇:怀柔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怀柔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市十次党代会和区三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高本
区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北京市相关政策,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政策。
第二条 本政策所指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商务服务业、会展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业、现代物流服务
业、金融保险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
第三条 本政策中文化创意产业是指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关于印发〈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的通知》(京统发﹝2006﹞154号)中确定的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及其他辅助服务等行业。
第四条 根据本区区域经济特点,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重点支持区域商务会展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业和物流服务业。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重点支持电影、电视制作和发行,文化商务服务,文艺创作、表演及演出场所,文化艺术代理以及旅游、休闲娱乐服务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认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可享
受本政策。
第五条 设立怀柔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助、政府采购服务、奖励、资助等方式,扶持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区财政自2008年开始,每年安排2亿元专项引导资金。其中:商务会展服务业和物流服务业每年安排6000万元;科技研发服务业每年安排6000万元;文化创意产业每年安排6000万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每年安排2000万元。
第六条 成立怀柔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下设怀柔区商务会展服务业和物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促进科技研发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分别由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分设在区商务局、区科技研发服务中心和区文委,具体负责各相应行业内企业和项目的认定,协调政策执行中的具体问题。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具体负责职责范围内的政策执行。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的使用等具体配套政策
意见,由相应行业领导小组另行制定。
第七条 申请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支持的企业和项目,企业应处于创立初期,项目应未完成。申请的程序为:先向相应行业领导小组提出申请,由各行业领导小组提出审核意见
后,报怀柔区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审批。
第八条 加快建立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重大项目储备制度。对符合政府投资支持条件的生产
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
第九条 发挥本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鼓励各类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金融机构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生产性服务和文化创意企业予以担保和信贷支持。
第十条 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生产性服务
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项目的注册、登记、审批等提供方便快捷的审批服务。
第十一条 设立生产性服务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鼓励和支持中介机构进入平台,为生产性服务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主体注册和商标注册服务、申请专利服务、工商税收服务、产业政策
和法律咨询服务等。
第十二条 科学合理划分功能区,抓紧研究制定全区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
高端服务功能区、专业服务集聚区和特色街区。
第十三条 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用地支持。国土分局、规划分局对生产性服务企业
和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用地重点考虑,并在土地利用计划和供地计划中优先安排项目用地。
第十四条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采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多层次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保障体系。对区外引进、聘用的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在户籍办理、子女入学、入托方面提供支持保障。鼓励和支持区属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院
及社会培训机构培养生产性服务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所需专业人才。
第十五条 设立怀柔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特别贡献奖和怀柔区文化创意人才特别贡献奖,每两年评选一
次,表彰对怀柔区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第十六条 加快建立各类生产性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行业协会,推动生产性服务和文化创意企业实现
自我协调、自我约束的良性竞争机制,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全行业的健康发展。
第十七条 怀柔区生产性服务企业和文化创意企业除享受本政策支持外,企业正式运营或项目完成后,符合条件的仍可享受《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关于完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关财政政策的通知》(怀政发﹝2005﹞2号)、《怀柔区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财政政策》(怀政发﹝2005﹞41号印发)、《怀柔区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使用科技及中小企业担保资金管理办法》(怀政发﹝2006﹞28号印发)中的相关政策。
以上政策不重复享受。
第十八条 本政策由区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遇国家及北京市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本政策亦同时进行调整。
第四篇: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规定(试行)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委、办、局,驻区机构,街道,直属企事业单位及相关企业: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规定(试行)》已经管委会研究同意试行,现将文件印发给你们,请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6月4日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规定(试行)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落实《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打响“创意经开”品牌,加速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结合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登记、生产经营,国、地税关系均在区内,且被纳入《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单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的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行业协会等,其他行业企业涉及文化创意经营的项目可酌情享受。
第三条
文化创意部分营业收入占营业总收入50%以上的企业可认定为文化创意企业。申请进入《名录》的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行业协会等需符合《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行业目录》(附件1),涉及其他未列明行业的文化创意企业申请进入《名录》将采取“一事一议”的原则予以确认。
第四条 扶持政策
(一)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以及用地类文化创意企业,实行“一企一策”。
(二)原在区外注册登记或生产经营,现迁入区内的文化创意企业,属具有龙头带动效应的,实行“一企一策”;属中小微型的,执行中小微型文化创意企业政策。
(三)中小微型文化创意企业:
1.自成立之日起,连续稳定经营6个月以上(含)的,可一次性享受2~10万元入区奖励;
2.自成立之日起,连续稳定经营12个月以上(含),租房面积不超过300平米部分最高可享受每月每平米20元补贴;每年可申请享受2万元交通补贴;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营业税形成地方财政收入可用部分100%用于扶持企业发展。上述政策可连续享受3年。
3.对确系生产经营需要购买的专业设备,按购进设备价款的10%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
4.确因项目经营需要向银行借贷资金的,每个项目可申请一次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50%的贴息补贴,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单个项目贴息金额累计最高不超过10万元;对通过区内担保公司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给予担保费100%的担保补贴,最高不超过10万元。同一项目贴息补贴与担保补贴不得同时享受。
(四)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建设,自成立之日起3年内,孵化器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营业税形成地方财政收入可用部分100%用于扶持孵化器发展。支持孵化器为入驻的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工商注册、代理记账等企业运作的基本代办服务,为微型企业提供服务的,每12个月每家企业给予3000元补贴;为小型企业提供服务的,每12个月每家企业给予5000元补贴。每年设立100万元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建设专项扶持资金,对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各类平台项目建设给予适当的经费扶持。
(五)支持文化创意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对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运转良好的文化创意企业行业协会,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每年给予5~10万元经费补贴。为协会内小微型企业提供成立、运作基本服务的,参照第(四)款执行。
(六)支持文化创意单位在区内举办以文化传播为目的、非营利性的展览,对宣传推广范围较广,对经开区文化品牌形象有有益提升作用的展览的策展单位,每届展览给予场地租赁及宣传推广费用2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七)文化创意企业申报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获得国家、省市补贴的,给予1:1配套补贴。
(八)对获得国际性、国家级、省市级重大奖项的工业设计、动漫游戏、艺术创作等原创作品,给予2~20万元奖励。
(九)鼓励金融资本与文化创意项目相结合,引导设立“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基金”,重点参与区内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和文化创意企业发展,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塑造区域品牌形象。
(十)组织制定和实施“创意人才创业计划”,经认定入选“计划”的文化创意人才携项目、技术到区内设立企业的,给予一定启动资金扶持,并在租房补贴、生活保障等方面享受特殊优惠政策,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十一)区内原有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贸易促进、上市奖励、鼓励区内企业互相采购产品等扶持性政策文化创意企业同等享受。
第五条 文化创意企业申请进入《名录》需提交如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单位名录申请表》(附件2);
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国、地税税务登记副本复印件;
4.承诺书(附件3)。
文化创意企业行业协会申请进入《名录》需提交如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单位名录申请表》(附件2);
2.《社团法人登记证书》副本复印件;
3.《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4.协会章程;
5.会员名册;
6.承诺书(附件3)。
经认定的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自动进入《名录》,认定及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办公室(以下简称:文创办)在接收材料并实地勘验后提出初审意见,报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
第六条 扶持资金申报要求
(一)入区奖励
新入区文化创意企业申请入区奖励需提交以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企业入区奖励申请表》(附件4); 2.最近6个月以上(含)的完税证明; 3.承诺书(附件3)。
(二)租房补贴
新入区文化创意企业申请租房补贴需提交以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企业租房补贴申请表》(附件5); 2.最近12个月以上(含)的完税证明;
3.租房协议及付款凭证(发票)复印件,并查验原件; 4.承诺书(附件3)。
(三)交通补贴
新入区文化创意企业申请交通补贴需提交以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企业交通补贴申请表》(附件6); 2.最近12个月以上(含)的完税证明; 3.承诺书(附件3)。
(四)专业设备采购补贴
文化创意企业申请专业设备采购补贴需提交以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企业专业设备采购补贴申请表》(附件7); 2.设备采购合同及付款凭证(发票)复印件,并查验原件; 3.承诺书(附件3)。
(五)贷款贴息(担保)补贴
文化创意企业申请贷款贴息(担保)补贴需提交以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企业贷款贴息(担保)补贴申请表》(附件8); 2.贷款资金使用情况报告;
3.贷款合同及相应票据、利息支付清单复印件,并查验原件。申请担保补贴的还需提供担保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国、地税税务登记副本复印件,并查验原件; 4.其他需提交的材料; 5.承诺书(附件3)。
(六)孵化器代办服务补贴
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申请代办服务补贴需提交以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代办服务补贴申请表》(附件9); 2.代办服务协议复印件,并查验原件; 3.其他需提交的材料; 4.承诺书(附件3)。
(七)孵化器平台项目建设专项扶持资金
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申请平台项目建设专项扶持资金需提交以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企业孵化器平台项目建设专项扶持资金申请表》(附件10);
2.平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3.平台项目投资建设情况报告及相应证明材料; 4.其他需提交的材料; 5.承诺书(附件3)。
(八)行业协会经费补贴
文化创意企业行业协会申请经费补贴需提交以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企业行业协会经费补贴申请表》(附件11); 2.行业协会上一工作情况报告; 3.其他需提交的材料; 4.承诺书(附件3)。
(九)策展补贴
文化创意单位申请策展补贴需提交以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单位策展补贴申请表》(附件12); 2.展览策划方案及执行情况报告;
3.场地租赁协议及付款凭证(发票)复印件,并查验原件; 4.宣传推广协议及付款凭证(发票)复印件,并查验原件; 5.其他需提交的材料; 6.承诺书(附件3)。
(十)知识产权配套补贴
文化创意企业申请知识产权配套补贴需提交以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企业知识产权配套补贴申请表》(附件13); 2.国家、省市给予补贴的证明文件; 3.其他需提交的材料; 4.承诺书(附件3)。
(十一)原创作品奖励
文化创意企业申请原创作品奖励需提交以下材料:
1.《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企业原创作品奖励申请表》(附件14); 2.原创作品获奖证明文件; 3.其他需提交的材料; 4.承诺书(附件3)。
(十二)其他扶持性政策
文化创意企业申请本规定之外的区内其他扶持性政策,需按具体政策要求向政策主管部门提交相应申报材料。
第七条 扶持资金申报时间及程序
文创办在每年3月份前组织上一达到条件的文化创意企业进行申报。
文创办对企业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会同监察审计局、财政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工商分局等相关涉及部门对申报企业进行审核(需组织专家评审的,由文创办牵头组织专家评审,形成评审意见),并根据会审意见和企业申报情况,结合当年扶持资金规模,择优形成资金扶持方案报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定后,上报管委会批准实施。第八条 扶持资金监督管理
企业要严格按有关规定管理使用扶持资金,专款专用,并接受审计监督。对于弄虚作假骗取、截留、挪用扶持资金的,管委会除全额收回扶持资金外,企业将退出《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单位名录》,3年内不再享受任何扶持政策,情节严重的还将追究申报单位及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
第九条 本规定由文创办负责解释。第十条 本规定自2014年6月1日起实施。
第五篇:2012青岛《关于促进全市广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促进全市广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青岛政务网发布日期:2012-05-09来源:青岛市工商局广告具有怎样的产业地位,出台《实施意见》的意义是什么?
广告具有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从经济层面看,广告是引导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是企业塑造品牌形象、开拓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工具;是提升品牌影响力、加速民族品牌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效途径。有关统计表明,广告营业额与国民经济发展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广告营业额每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94个百分点。广告业对传媒业的带动作用最大,目前大部分媒体的广告收入占其总收入的95%以上;对房地产、汽车、家电、通讯产品、日用品、食品、药品的带动作用也比较大。
从社会层面看,广告作为传播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塑造人文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广告从业者充分运用自身规律和社会功能,宣传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关注民生,反映诉求,有效沟通,已经成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广告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科技进步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文化质量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广告业,对于加强我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作用。
《实施意见》的出台,就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广告特有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在推动广告产业自身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服务于青岛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于青岛的经济建设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于青岛的社会建设特别是“和谐青岛”的发展。这就是《实施意见》出台的意义所在。目前我市广告产业发展处于什么水平,与有关城市比较,差距在哪里?截至2011年底,我市广告经营单位已经发展到4572户,从业人员2.6万人,年实现广告经营额19.9亿元。从广告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经营额三项指标看,我市在省内城市中居第一,最具说明性的广告经营额一项,居全省第二的济南是14.6亿元。在计划单列市中,我市的广告经营额略低于宁波。该市2010的数字是23亿元。但要与副省级城市比,差距很大。如南京2010的广告经营额为120亿,我市广告经营额只有南京的1/6。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广告产业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知名广告企业和高端广告人才在此聚集。其中北京2010年规模以上广告行业的经营额是740亿。从国际视野看,2010年我国广告业从业人数达148万人,经营单位24.3万个,全年广告经营额2340.5亿元。这些数告诉我们,我市广告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推动我市广告产业加快发展,有哪些条件和机遇。
推动我市广告产业加快发展的条件和机遇,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为广告产业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市场条件。“十二五”时期,仍然是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的阶段,生产发展,改善民生,提振消费信心,都有赖于广告业的支撑。二是国家层面的重视,为广告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促进广告业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发
布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第一次把“广告创意、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列为鼓励类,这为广告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最权威、最有力的政策依据。三是省、市两级对广告产业的定位,为广告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省政府的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广告产业作为十大文化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支持发展。而青岛市政府出台的文件,又进一步明确:“将广告产业的发展纳入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之中,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上的定位,无疑为全市广告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而良好的平台。四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广告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青岛正在按照市委关于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的要求,抓紧实施蓝色经济区战略,力求实现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必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生产发展,广告先行,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广告产业在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特别是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中,正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实施意见》作为推动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告产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有哪些特点?
《实施意见》最大的特点是刚才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一个纳入”,即“将广告产业发展纳入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扶持的行业”。这是归纳起来的提法。分开来讲就是将广告产业发展纳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之中,纳入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之中,广告产业既是前两个产业的内容之一,又是这两个产业的推动力量,目的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部署,把三个产业融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升,融合发展,服务于青岛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
《实施意见》的具体特点有三点:一是在介绍我市广告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介绍了广告业的行业定位、重要作用,阐明了促进全市广告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明确了我市促进广告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三是明确了提出了促进广告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内容,特别是税费、市场准入、土地、融资、园区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借鉴了我市扶持服务业、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并吸收借鉴了其他先进省市的做法,具有时代性和突破性,是扶持我市广告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实施意见》中提出的我市广告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实施意见》提出通过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促进广告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使广告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力争全市广告经营额增长率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到2015年,全市广告经营额翻一番,从现在的20亿元到40亿元。争取在五到十年内,使我市广告产业经营规模、服务质量和辐射效应位居全省第一、处于全国同类城市领先水平。为了实现广告产业发展的目标,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突出抓好以下六项主要任务:
第一,优化广告产业布局。通过引导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新增两到三家广告企业集团或股份制广告公司,逐步形成以大型广告集团或股份制企业为先导,以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广告企业为基础的广告行业格局。力争到“十二五”末,在广告企业总量不断扩张的基础上,再培育三到四家一级资质广告企业、十家二级资质广告企业、二三十家三级资质广告企业。
第二,调整广告产业结构。重点是促进广告产业实现“四个转变”,即引导全市广告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由粗放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由布
局分散向产业集聚转变,由国内市场定位向国际化视野转变,大力培育前瞻意识高、适应市场变化快、引导消费能力强的市场主体,进一步优化广告产业体系。第三,培育新兴广告产业业态。运用现代科技加快对传统广告产业的升级和改造,不断增强广告策划、设计、制作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支持网络广告、移动电视、楼宇视频、手机广告、LED显示屏等新兴广告媒介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鼓励环保型广告材料的广泛运用,培育一批创意独特、科技含量高的新兴广告企业。
第四,打造广告创意产业集群。鼓励市级和各区依托动漫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市内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促进广告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向广告创意产业园区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充分放大广告创意产业集聚扩散辐射效能。
第五,拓展广告会展效应。以市场运作形式,组织举办青岛广告产业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四新”交易会。动员企业和媒体积极参与国家、省级组织的与广告有关的节会,支持有潜力的企业和媒体在中国国际广告节作品比赛中参赛夺奖,提高自身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第六,构建广告产业公共服务管理体系。从产业政策扶持、行业调查统计、违法行为预警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服务发展、促进市场规范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实施意见》主要提出了哪些促进广告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实施意见》提出了十五项促进广告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扶持广告产业发展。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和文化产业振兴的有关部署,实行“三个列入、一项纳入”,即,将广告产业发展列入青岛市“十二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列入青岛市“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列入青岛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重点扶持的行业。重点支持广告创意设计、广告会展、人才培训、公益广告项目及新兴广告企业或园区(基地),以重点项目、龙头企业和园区(基地)建设带动全市广告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培育大型广告企业集团。通过政府推动、企业自主发展模式,引导广告公司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尽快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先进技术、主业突出、核心创新能力强且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广告企业集团;鼓励拥有著名品牌的大型企业通过广告公司为其提供全面专业化服务,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重点扶持青岛和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广告企业发展。
(三)发挥产业集聚效能,扶持广告园区(基地)建设。本着“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引导园区(基地)主办者以“园中园”的形式,打造包含文化创意、广告影视音乐、广告会展、多媒体广告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园区。鼓励创意产业园区整合广告资源,发挥扩散效能。重点扶持规划建设中的青岛广告文化产业园、创意100产业园、中联U谷2.5产业园和青岛市大学生“一中心、多基地”的创业孵化体系,创新管理体制,优化服务机制,吸引更多国内和国际知名品牌广告企业入驻园区,搭建平台,整合资源,联动发展。
(四)促进广告资源优化配置,建设大型综合性广告媒体。鼓励有条件的媒体进行跨行业、跨地区、跨媒体和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促进广告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经营。支持组建青岛广电影视传媒集团、青岛报业传媒集团、青岛网络传媒集团和半岛传媒股份公司,创新经营模式,调整广告结构,做强其所属综合性广告业务,带动全市广告媒体发展并向省内、国内辐射。
(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广告企业纳入市政府设立的文化产业或投资基金扶持范围,享受有关扶持待遇。对列入国家、省级和市级重点园区(基地)的广告产业项目,财政给予一定奖励或补贴。对涉及重点广告产业园区(基地)拆迁、改造、建设等发生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予以减免。对入驻重点园区(基地)、预期经营时间在10年以上的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按有关规定给予补贴。
(六)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除国家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广告经营单位发生的社会公益性捐赠支出,符合条件的,不超过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广告经营单位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符合条件的,不超过企业年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以后结转扣除。广告企业以股权、期权等形式给予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奖励,符合条件的,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给予优惠。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广告经营企业销售其自主创作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动漫作品、广告原创作品,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现即征即退政策。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的广告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广告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从事广告代理业务的,以其全部收入减去支付给其他广告公司或广告发布者(包括媒体、载体)的广告发布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
(七)放宽市场准入管理。凡是来我市投资创办广告企业的,注册资本均可按法定最低注册标准执行,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一般性广告公司注册资本可降低到3万元。组建广告企业集团,控股子公司由5个放宽至3个,母公司注册资本放宽至1000万元,母子公司合计注册资本放宽至2000万元。允许以公司股权出资设立新的公司,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出资设立广告企业的,其比例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的70%。放宽企业名称核准条件,积极支持广告企业使用冠省行政区划和免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允许企业在名称中使用“文化传播”、“广告创意制作”、“广告传媒”、“广告产业”等字词;注册资本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广告改制企业在企业名称中可不使用字号;实行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试运营业制度,成立满2年以上广告公司可申办《固定形式印刷品登记证》。
(八)清理收费项目,拓宽广告产业发展投融资渠道。凡未列入国家和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取;对广告经营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是收费标准有上、下限幅度规定的,一律按下限额度收取。支持广告企业用市场运作方式筹措发展资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中长期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债券。鼓励重点园区(基地)、重点龙头企业通过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将拟上市广告企业纳入全市上市企业资源后备库,享受“青岛市企业上市专项扶持资金”等政策扶持。引导广告企业实施股权质押、债权质押、动产抵押、商标专用权质押、专利权质押贷款,为广告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九)在用地政策上对广告产业予以支持和倾斜。广告企业建设项目要尽量利用存量土地,确需新占用土地的,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对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可利用的传统四合院区域、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兴办广告产业的,可暂时不变更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
(十)提高中小广告企业市场竞争力。在市场准入、信用担保、金融服务、人
才培训、信息服务等方面,对资质好、经营行为规范的中小型广告企业进行扶持。引导广告经营单位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青岛市著名商标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及广告资质等级认证。对获得驰名商标和省、市著名商标的广告企业,参照市政府《关于建立新创工业知名品牌奖励制度的通知》的规定予以奖励。
(十一)支持户外广告业务升级。鼓励广告企业加强广告科技研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运用广告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水平。鼓励开发新的广告发布形式,运用新的广告载体,降低广告投放成本。政府有关部门要抓紧建立健全全市户外广告网上审批系统,逐步实现户外广告网上审批,提高工作效率;对已批准设立合法有效的户外广告设施,因城市拆迁等因素予以拆除的,要按实际损失给予补偿。
(十二)落实创意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具备设计、制作、策划、营销能力的广告企业积极参与“创意青岛”计划,将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列入创意产业“十佳”“百优”企业培育名单,加以重点扶持。鼓励各类产业园区对广告创意企业实行贴息贴租。
(十三)促进公益广告发展。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和利用各类资源,构建积极参与公益广告的良性机制;落实和实施公益广告减免税费政策,鼓励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公益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和刊播;支持公益广告作品评优工作,采取鼓励措施,提高公益广告的刊播比例,扩大公益广告的社会影响力。(十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广告创意人才。支持青岛大学办好广告业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和广告人才职业水平考试培训基地。支持青岛创意100等园区(基地)和青岛和力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等广告企业与高等院校对接,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广告实践基地;结合广告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国际广告高端人才。在青岛文化创意产业“十百千”工程(到2015年,培育文化创意产业10大精英,100名杰出贡献人物和1000名业务骨干)中,争取广告类复合型人才占有一席之地。
(十五)加强广告市场监督管理。充分发挥现有广告监督管理体制、机制的作用,以规范广告市场秩序为目标,努力形成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的合力。摈弃把管理与服务对立起来的思想,把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全市广告产业健康发展。
今后我市将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实施意见》?
广告产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有关方面一定要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一是要把加快发展广告产业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做到政府领导、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切实为广告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各级各有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更要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工商机关作为指导广告产业发展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相应工作协调制度,研究、制订并落实好全省广告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解决阻碍广告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是要广泛开辟宣传途径,积极宣传促进广告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介宣传本地广告产业发展优势及广告产业发展中的先进典型,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广告产业发展,共同推进我市广告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