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0到201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振义,男,1924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等职,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作为一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临床表现最为凶险的一种白血病类型,缓解率低、死亡率高。传统化疗在杀死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会加剧出血,导致早期死亡。王振义依据诱导分化学说,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提出治疗APL的诱导分化疗法,证明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可以将恶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为良性细胞,引起国内外医学界高度关注,并得到国际同行广泛证实。
在此基础上,王振义不断优化治疗方案,发现联合应用维甲酸和氧化砷治疗APL,可使五年生存率上升至95%,从而使APL成为第一种可治愈的成人白血病。国际血液学界将此方案誉为“上海方案”。在临床治疗获得成功的同时,王振义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APL是一种针对致癌蛋白分子的“靶向治疗”方法。维甲酸的应用开拓了人类治疗肿瘤的新思路与新途径;“上海方案”是诱导分化学说的具体体现,是“靶向治疗”的成功范例。
1988年,王振义在国际学术期刊《血液》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迄今已被他引1713次,成为全球引证率最高和最具影响的论文之一。1994年,王振义获得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评委会称他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此外,他还获得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世界奖、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塞曼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首届何梁何利奖等。
王振义院士医德高尚,至今工作在医、教、研第一线。他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血液学专业人才。
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十周年庆典晚会将于近期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家麟,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谢家麟,速器物理学家。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原籍河北武清。194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5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在美期间,曾领导研制成功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1955年回国后,于60年代初领导完成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功率速调管和电子回旋加速器等科研目。80年代领导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设计、研制和建造。90年代初领导建成北京自由电子激光。
半个多世纪以来,谢家麟的名字始终和一系列粒子加速器连在一起。他曾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量电子束治疗肿瘤的医用加速器、中国第一台高能电子直线加速器、中国第一台对撞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亚洲第一台产生远红外自由电子激光的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以及新型电子直线加速器等多项站在世界前沿的项目。其中,两项是世界首创,三项填补了国内重要空白。
1951年谢家麟获得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后归国受阻,重返美国时写了这样一首小诗:峭壁夹江一怒流,小舟浮水似奔牛。黄河横渡混相似,故国山河入梦游。
1952年,谢家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微波与高能物理实验室曾领命进行医用加速器的研制,研制一种特殊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用它产生的高能量的电子束流,打入人体内部杀死那里的肿瘤细胞,治疗癌症。
1955年,谢家麟回国。面对“一穷二白”的科研条件,他是在极端落后的条件下,研制世界上最先进的前沿科技装置。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建造一台可向高能发展的电子直线加速器。
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世界高能加速器的一次革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难度非常大。由谢家麟带领的团队,最终克服了一个个难关。1988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实现对撞,被视为中国科技发展史中的一个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里程碑。
当被问及走过91年,有没有什么最值得自己自豪的事情时,谢家麟院士笑道:“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谢家麟曾写过一本名为《没有终点的旅程》的自传。在该书开篇的自序中,他这样写道:“在人生旅途到站之前,觉得有责任把自己的足迹记录下来,这些可以作为他们人生道路的参考,或许可以增添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年龄高的科技工作者,从科技发展前途出发,要主动让路给青年工作者,让他们来挑大梁,当好他们的顾问。”
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22年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获美国匡溪艺术学院硕士学位。19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研究成果曾获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和建设部的优秀设计奖、亚洲建协建筑设计金牌奖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专著《广义建筑学》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曾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建协建筑教育奖。
1948年夏,吴良镛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在著名建筑师沙里宁的指导下,探究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1950年,吴良镛回国,执教清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与城乡规划之路,并创建了人居环境科学。
1987年,他正式提出“广义建筑学”的概念,并在1989年9月出版的同名专著里,将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概念走向“聚落”的概念。
1993年,他领衔公开提出“人居环境学”的设想。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上,他负责起草了《北京宪章》……
他厌烦“打造××名城”的说法他以北京王府井大街北口为例。中国美术馆的形态是“立正”,路口东北侧的民航信息大厦的形态是“稍息”,这两幢建筑都是坐北朝南,可是路口东南角的华侨大厦却是坐东朝西,来了个“向左转”,把美术馆和民航大楼撇在一旁,显得很不礼貌。,质问“城市能像一个金属器皿任人随心所欲地打造吗?”
吴良镛认为,人居环境科学要关注民生;要珍惜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
曾任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现为基金委特邀顾问、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的师昌绪,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师昌绪(1920.11.15-)。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河北省徐水县人。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8-1955年留学美国,获欧特丹大学冶金博士,而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1955-1985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领导研制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并得到推广应用。曾获国家级奖10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国际实用材料创新奖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北京、上海,这两个地方任你选。”1955年6月,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严济慈,对刚从美国回来的师昌绪说。结果,这位35岁的洋博士选择了沈阳,因为中科院金属所在沈阳。到金属所后,他被指定为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由物理冶金理论研究,转向炼钢、轧钢工艺开发。两年之后,师昌绪又服从国家需要,转任金属所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带领一支小分队常驻抚顺钢厂,研制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材料——高温合金。师昌绪带领科研人员奋力攻关,很快开发出代替镍基合金GH33的铁基高温合金GH135,用这种新材料制作的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涡轮盘,装备了大量飞机。
为能造空心叶片装备新型战斗机,由师昌绪挂帅,从金属所的相关研究室挑选了“一百单八将”,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他们采纳了容科“设计——材料——制造一体化”的建议,与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厂等合力攻关。在当时的条件下,要在100毫米的叶片上均匀做出粗细不等、最小直径只有0.8毫米的9个小孔,谈何容易!他们攻克了型芯定位、造型、浇注、脱芯,以及断芯无损检测等一道道难关,于1965年研制出中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叶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能研制这种叶片的国家。
“我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好管闲事”。师先生笑称。凡是对国家有益的,对别人有益的,他都不避利害,乐于去管。师先生就是这样,以事业为重,以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重,从不考虑自己的位子、自己的利益。师先生说:“我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就在于能团结大家。”
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现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的谷超豪,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谷超豪,男,1926年5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前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超豪是著名的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上世纪50年代后期,谷超豪敏锐地注意到与高速飞行器设计相关的数学理论研究既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数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他将主要精力转向偏微分方程的研究,为解决超音速空气动力学中的若干重要数学问题做出了先驱性的工作,所提出的方法和技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
在混合型方程研究中,他首先发展了K.O.弗里得里斯所提出的正对称方程组的高阶可微分解的理论,并将其应用于多个自变数的混合型方程,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新现象,深刻地揭示了混合型方程的本质,把多元混合型方程的理论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杨振宁和R.米尔斯提出的规范场理论是物理学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成果。1974年,谷超豪在与杨振宁合作时,他最早得到经典规范场初始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对经典规范场的数学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谷超豪又给出了所有可能的球对称的规范场的表示;首次将纤维丛上的和乐群的理论应用于闭环路位相因子的研究,揭示了规范场的数学本质,并应邀在著名数学物理杂志《物理报告》上发表专辑。刻划规范场及基本粒子的-模型是闵科夫斯基空间到黎曼流形的调和映照。1980年,谷超豪用独特的微分几何的技巧,证明了1+1维调和映照整体解的存在性。揭示了:若1+1维-模型在某一时刻没有奇性,则在过去和未来均不会有奇性。他的这一突破性的工作引发了众多国际顶尖数学家的关注和后续研究,形成被国际学术界称为“波映照”的研究方向。
谷超豪发表数学论文130篇(其中独立发表100篇),在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合作出版专著两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和何梁何利基金科技成就奖。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国际数学家联盟主席帕利斯教授把谷超豪列为培育中国现代数学之树的极少数数学家之一。
谷超豪一贯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教书育人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几十年来,他为我国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其中有3位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的孙家栋,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孙家栋,男,1929年4月出生,辽宁省复县人。1958年毕业于前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历任七机部五院(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七机部总工程师,航天部副部长,航空航天部副部长。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他是我国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1985年获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他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我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
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和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总体设计,领导卫星研制和发射的技术管理工作,在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拥有相关技术的国家。
他担任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风云二号静止气象卫星、中巴资源卫星等3个我国第二代应用卫星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负责3个工程大系统的总体设计、技术决策和技术协调,主持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问题,3个卫星航天工程均取得圆满成功。
他担任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代和二代工程总设计师,作了多项重要决策,主持解决多项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北斗导航一代系统实现了三颗卫星组网应用。目前,北斗导航二代系统正在部署中。
他是我国月球探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提出了2020年前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三个阶段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国月球探测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路线图。他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提出了工程研制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工程目标和工程总体方案,对工程各大系统的技术途径作出重要决策,主持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问题。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在一年工作寿命内实现了全部工程目标与科学目标,并实现可控撞月。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获得圆满成功。
孙家栋50年来倾注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的辉煌,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继续活跃在我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他为人正直,顾全大局,并十分重视人才培养,通过航天工程实践,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航天科技人才。
现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教授、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忠诚,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忠诚,男,1925年12月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在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他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他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总结出一套不同脑干肿瘤采取不同手术入路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要点对打开医学界的“禁区”——脑干肿瘤手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迄今已施行手术1100余例,手术死亡率低于1.0%,手术质量和数量居世界领先。
他率先提出了“大型血管母细胞瘤术后可产生正常灌注压突破”的观点,利用术前供瘤血管栓塞、术中亚低温等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正常灌注突破现象”的发生,使手术死亡率降至4.3%,并极大降低了手术致残率,而该项手术死亡率国际综合组报道高达24%。
20世纪50年代,王忠诚为提高神经外科诊疗水平,在缺少资料及设备的情况下研究脑血管造影术,忍受了大剂量放射线照射,6次肺炎,身体受到严重摧残,积累了2500余份病例,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使当时的神经外科诊断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70年代,他率先在国内开展并推广颅脑显微手术,第一次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完全切除垂体腺瘤并保留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80年代,他摘除了直径为9cm的巨大动脉瘤,至今为世界罕见。
他带领他的团队建立了神经外科手术新方法,解决了神经外科领域众多世界性难题,极大地提高了脑干肿瘤、脊髓内肿瘤、丘脑肿瘤、颅底中线肿瘤等疑难脑病疗效,让患者术后基本享有正常人的生活质量,把我国神经外科整体水平带入世界先进行列。
从医60年来,他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荣获66项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级奖项8项、部市级奖项30项。1997年荣获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0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最高奖“白求恩奖章”,2001年荣获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合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奖章”。2006年在“亚大颅底神经外科大会”上,荣获“领导促进颅底外科贡献奖”。
中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徐光宪,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徐光宪,男,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北京大学教授。徐光宪院士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他曾任第4届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第22届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和名誉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二届化学科学部主任。
稀土元素在诸多功能材料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主角,被美、日等国列为本世纪的战略元素。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稀土科学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小平同志指出:“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百分之八十,其地位可与中东的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一定要把稀土的事情办好,把我国的稀土优势发挥出来。”
徐光宪院士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彻底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为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迫使国外稀土垄断企业纷纷减产和停产。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家,他撰写了《物质结构》和《量子化学—基本原理和从头计算法》等重要教材。其中《物质结构》自1959出版以来,已修订再版印刷了20余万册,迄今依然是化学领域的重要教学参考书,教育和培养了我国几代化学工作者。该书1988年荣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是化学领域唯一获此殊荣的教材。
几十年来,徐光宪院士已发表期刊论文560余篇,论文被他人正面引用2200余次。他不仅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人,还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徐光宪院士曾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87年)和三等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和三等奖(1991年)、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4年)和科技成就奖(2005年),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徐光宪院士知识渊博。他热爱祖国、奉献科学、服务人民,至今仍活跃于科研和教育第一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的闵恩泽,荣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闵恩泽,男,1924年2月出生,闵恩泽院士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六十年代初,他参加并指导完成了移动床催化裂化小球硅铝催化剂,流化床催化裂化微球硅铝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和固定床烯烃叠合磷酸硅藻土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
七十年代,他指导开发成功的Y-7型低成本半合成分子筛催化剂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开发成功了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重要活性组分超稳Y型分子筛、稀土Y型分子筛,以及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多套工业装置推广应用,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
八十年代以来,他从战略高度出发,重视基础研究,亲自组织指导了多项催化新材料,新反应工程和新反应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工作,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的先行者。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一些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他指导开发成功的ZRP分子筛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支撑了“重油裂解制取低碳烯烃新工艺(DCC)”的成功开发,满足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油品升级换代的需要。
他主持的“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广泛开展,“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在国际上首次得到工业应用,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二十多年来,闵恩泽院士在国内外共申请发明专利205件,已授权140件(国外授权32件);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33篇,其中SCI收录78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及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闵恩泽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并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荣获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征镒,男,1916年6月出生,吴征镒院士是著名植物学家,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权威学者。
《中国植物志》是表征我国高等植物特征与分布最完整的著作,是三代植物学家集体工作的结晶,吴征镒院士在其中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做出了特殊贡献。
吴征镒院士参加并领导中国植物资源考察,开展植物系统分类研究,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1766个,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他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现有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摸清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提出“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新观点。
吴征镒院士在植物区系地理学方面,科学地划分了中国植物属和科的分布区类型并阐明了其历史来源,形成了独创性的区系地理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提出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完成中国植物区系区划,为资源保护和国土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修改了世界陆地植物分区系统,为植物区系区划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征镒院士参加并领导了中国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建国之初,他负责橡胶宜林地的考察,与其他科学家共同解决了我国橡胶种植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使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紧缺得到缓解。推动了我国植物资源的寻找、开发利用以及引种驯化等工作。他提出的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质资源库”的建议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施行,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吴征镒院士编著了《中国植物志》(包括英文版)、《云南植物志》和《中国植被》等专著20余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SCI收录75篇(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6项、国际奖1项及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吴征镒院士治学严谨,所培养的一大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如今已是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目前,吴征镒院士仍然工作在科研第一线,2007年1月还出任《中华大典-生物典》主编,近年来仍在发表重要学术论著。
吴征镒院士知识渊博,是国际知名的植物学家,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基础性、开拓性、前瞻性的重要贡献。
曾任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等职的李振声,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李振声,男,1931年2月出生于山东省。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陕西省西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
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院士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五十年代初,我国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严重减产。为了寻找新抗源,李振声带领课题组开展了以长穗偃麦草为主的远缘杂交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育成了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小麦品种。其中仅小偃6号就累计推广达1.5亿亩,增产80亿斤,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有40余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
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为了有目的、快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他用远缘杂交获得的“小偃蓝粒”育成了以种子蓝色为遗传标记的蓝粒单体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这项原创性成果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李振声院士还是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农业发展战略专家。1987年提出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在中国科学院率先组织实施了 “农业黄淮海战役”,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1995年,他提出新增粮食1000亿斤的潜力与对策,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在1999-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连续5年减产时,他又及时提出了争取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李振声院士热爱祖国,品德高尚,毕生奉献于小麦远缘杂交遗传与育种研究,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叶笃正,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如下:
1.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2.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群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
3.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六月和十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我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我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
4.创立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大气环流中究竟是气压场还是风场为主导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天气预报的关键之一。这个独创的理论完善了大气运动各分量的相互作用过程的物理解释,在天气预报业务上有重要的应用。
5.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叶笃正积极组织并领导我国开始气候变化的研究。他积极参加全球变化科学组织(IGBP)的创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贡献了一系列科学思想,他通过模拟计算后指出,大范围的灌溉对气候和水文的影响时间可长达3-6个月,从而证明了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可能性(被称为“陆面记忆”)。
6.对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叶笃正院士热爱祖国,热爱气象科学事业,孜孜不倦,努力进取,敢于创新,作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他在气象学和全球变化科学上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并得到高度评价。他培养的几代气象工作者,分别成为各个时期中国气象科研和业务发展的骨干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脏外科学家,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位的吴孟超,荣获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孟超,男,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在我国医学界,吴孟超和他的老师、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教授的师生关系是人所共知的榜样。
84岁的吴孟超每个星期都打电话问候老师和师母。其实,裘法祖教授仅比吴孟超年长8岁,但每一次与裘教授见面,吴孟超都是亲自为老师开车门,并小心搀扶着老师。吴孟超对老师如此尊敬,对学生更是情深意切,宽厚慈爱。吴孟超教授培养出来的78名硕士生、56名博士生和博士后,绝大多数成为目前我国肝脏外科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吴孟超总说,他希望学生们能更有出息,因为只有学生超过了老师,才是一个老师的成功。
吴孟超有个特殊的本领:只要是他主刀手术的病人,无论什么时候再找到他,他都能想起当年手术的情况。因为,他心里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
吴孟超常说,病人没有高低贵贱,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几十年来,冬天查房时,吴孟超总是先把手在口袋里捂热,然后再去接触病人的身体。每次为病人做完检查之后,他都会顺手为他们把衣服拉好、把被角掖好,并弯腰把鞋子放到他们最容易穿的地方。
84岁的吴孟超说,他每次走进手术室,都会产生莫名的兴奋。1月7日,吴孟超进京领奖的前一天。上午9时,神采奕奕的吴孟超准时走进手术室。
助手已打开患者的腹腔,一个巨大的肝癌正等他切除。吴孟超从1956年进肝胆外科以来,用手术刀为13600多个病人切除癌肿,创造了世界医学界的无数个奇迹。
他熟练地将手伸进患者的腹腔,探摸患者的肝脏,确定癌肿的位置。仅在倾刻间,他已用手将肿瘤从肝脏分离,接下来,就是切除肿块。而这种分离,一般的医生用器械还要十几分钟。15分钟后,癌肿被顺利切除。
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他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并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吴孟超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永志,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永志 男,中共党员,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Moscow Aviation Institute)导弹设计专业,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
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先后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曾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第二代液体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固体战略火箭和地地战术火箭总设计师和研制总指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型号总指挥,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火箭系列总设计师,1992年11月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中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科学技术上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他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参加了中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际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为增大射程,提高实用性能,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20世纪80年代,他是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为中国实现火箭技术更新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他主持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研制时间仅为18个月,首次发射取得成功,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实现了巨大突破。1992年以来,他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工作呕心沥血,为2003年10月16日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是工程的技术总负责人,既能充分发扬技术民主,又较好地把握了大局,将一大批热爱祖国、技术过硬的科技人才团结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了一支优秀的航天科技群体。他是这一群体的杰出代表。王永志院士热爱祖国,将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老一辈专家的悉心培养下,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航天技术专家。
他热爱祖国,奉献于地球科学事业,在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努力进取,团结奋进,做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他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成为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的骨干。他领导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化科学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及国际第四纪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心之一。他的工作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立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的刘东生,荣获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刘东生(1917年11月24日-2008年3月6日),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三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原国务院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原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国际杰出第四纪地质环境学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荣誉博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
刘东生1946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小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刘东生早期所进行的鱼化石的研究和后来进行的第四纪地质学、环境地质学以及青藏科学考察等项科研工作既具有继承性,也具有独创性。他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其主要科学成就有如下几方面: 刘东生早年便开始从事古脊椎动物的研究工作,在鱼类化石研究方面有独到的见解。1946年,他对南京五通系中鱼化石,甘肃玉门下惠回铺系中的一个新种古鱼——鳕鱼,湖南临沣的鲈形鱼类,四川歌乐山哺乳动物群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有着“黄土之父”美誉的刘东生1954年开始从事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先后于1964年、1965年、1966年著述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黄土的物质成份与结构”等获国家科委科技成果二等奖,70年代又继续开始黄土的科研工作,即结合生产实践又带动了第四纪发展,结合新技术,新方法对黄土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研究,从古气候角度出发,建立了国际上公认的洛川坡头黄土标准刻面,为试图解决黄土与深海沉积对比做出了关于海陆地层及古气候对比的工作。继而完成“黄土与环境”1985年(中英文献)专著。获中国科学院一等奖,国家科委二等奖。
刘东生院士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近60年从事地学研究中,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的金怡濂,荣获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金怡濂,男,汉族,1929年9月出生于天津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6-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2000年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金怡濂院士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技术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刻苦攻关,予以实现,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20世纪70年代初,他主持了双机并行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在我国大型计算机系统中采用双机并行处理技术并获成功。8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基于通用CPU芯片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实现了我国巨型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的发展。90年代,他担任国家重点工程--“神威”巨型计算机系统总设计师,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10亿次跨越到每秒3000亿次以上,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历史性突破。随后,他继续担任新一代巨型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提出多项创新思想,为系统关键技术指标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再次实现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跨越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神威”计算机先后安装在北京高性能计算机应用中心和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为气象气候、石油物探、生命科学、航空航天、材料工程、环境科学和基础科学等领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高端计算工具,取得了显著效益,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金怡濂院士热爱祖国,品格高尚。长期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我国计算机事业,并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目前仍工作在超级计算机研制的第一线。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曾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教授、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正(香港)董事局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的王选,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王选,男,1937年2月出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后一直从事计算机领域的教育和研究工作。自1975年开始,他组织并进行了汉字激光照排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1984年后被聘任为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1992、1994年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任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院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选院士是著名的计算机应用专家,主要致力干文字、图形、图象的计算机处理研究。
1975年开始主持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以后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究开发,跨越当时日本的光机式二代机和欧美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机阶段,开创性地研制当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针对汉字印刷的特点和难点,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出相应的专用芯片,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参数)描述笔划特性的方法,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相应发明专利。这些成果的产业化和应用,取消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的发展。同时,他又相继提出并领导研制了大屏幕中文报纸编排系统、彩色中文激光照排系统、远程传版技术和新闻采编流程管理系统等。这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得到迅速的推广应用,使中国报业技术和应用水平处于世界最前列。2006年2月13日去世。
王选1986年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毕升奖;1990年获陈嘉庚奖;1991年获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 1993、1995、1999和2000年还分别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及首都楷模、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光荣称号。
王选院士热爱祖国,热爱科技事业、积极培养人才。多年来,他始终站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积极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和促进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先后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的黄昆,荣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黄昆,男,1919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Bristol)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1951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任博士后研究员,1951—197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77-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1983年至今,任名誉所长。他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0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1987-1991年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2005年7月6日去世。
黄昆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是晶格动力学的奠基人,声子物理学科的开拓者。上世纪80年代以后,黄昆大力推动我国的超晶格研究,为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分子束外延技术的封锁禁运,促进我国超晶格材料生长和研究、器件研制以及光电器件产业化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
黄昆是我国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学科的开创者,也是位杰出的教育家。他长期致力于凝聚态物理科学研究和教育,以勤奋严谨、严于律己和诲人不倦而著称,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物理学家和半导体技术专家。
黄昆在科学上的成就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也得到祖国和人民的承认。1955年,年仅36岁的黄昆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当时所有委员中最年轻的一名。之后,他还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藉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黄昆先生还被选为我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以后分别连任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政协常委。
半个世纪以来,他不仅对固体物理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还对高等学校中普通物理、固体物理不口半导体物理的教学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黄昆院士热爱祖国,热爱科技事业。近年来,他与合作者对半导体超晶格的电子态和声子模开展了系统的富有成效的研究。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超晶格的电子态和声子模开展了系统的富有成效的研究。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荣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生于上海,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85-1987),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1992-1994),全国政协委员、常委(1979-1998)。
他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研究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在拓扑学的示性类、示嵌类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是拓扑学中的奠基性工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他的“吴方法”在国际机器证明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广泛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前国际流行的主要符号计算软件都实现了吴文俊教授的算法。
吴文俊的研究工作涉及代数拓扑学、代数几何、博奕论、数学史、数学机械化等众多学术领域,他对拓扑学的某些领域做出了奠基性贡献。他引进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他导出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便在拓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70年代后期,他又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他取得的科研成果不仅对数学研究影响深远,还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得到应用。他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他的成就缩短了中国现代数学与国际上的差距。
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56)、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79)、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1990)、陈嘉庚数理科学奖(1993)、首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1994)、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1997)、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0)、第三届邵逸夫数学奖(2006)。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荣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1971年调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国家“ 863 ”计划“ 863—101—01”, 专题责任专家。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1964年率先研究水稻杂种优 势利用。1975 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不仅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也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总设计师和学术带头人。1986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在他的指导下,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基本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不久前,他主持研究的超级杂交稻也获得成功。
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袁隆平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多项国际奖,2006年4月25日,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袁隆平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1997年,他在国际“超级稻”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实验田取得良好效果,亩产近800公斤,且米质类粳稻,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解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难题奠定了基础。
在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76年至1999年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35亿多亩,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近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3亿亩左右,约占水稻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近60%,年增稻谷可养活6000万人口,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袁隆平院士热爱祖国、品德高尚,他的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获得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发明特等奖。并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项国际奖励。袁隆平虽已年届70岁,仍然一如既往地活跃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从不间断地进行着研究、实验与应用。
第二篇:中国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范文
2008国家科技奖励大会1月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设立于2000年,每年评审一次,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颁发证书和奖金。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至今,中国已有14位科学家获得这项奖金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科技大奖。
本刊按当届与往届顺序依次推出14位获奖科学家事迹简介。
王忠诚
1925年12月生于山东烟台,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忠诚为建立发展我国神经外科事业作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他率先提出了“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对打开医学界的“禁区”—脑干肿瘤手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迄今已施行手术1100余例,手术死亡率低于1.0%。在此基础上,他又悉心研究脊髓结构及功能,得出“脊髓对于慢性的肿瘤压迫也同样具有可塑性”的结论,他带领团队已施行髓内肿瘤手术2500余例,无一例死亡和手术致残,手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他提出的“脊髓缺血预适应”的观点,对防止脊髓内肿瘤术后瘫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王忠诚创建并扩建了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天坛医院,使之成为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基地。近年来,他先后主持成立了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并任学院院长。
王忠诚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他仍然工作在医疗、教学和科研一线,为患者、为学生、为医学事业奋斗拼搏。
徐光宪
1920年11月生于浙江绍兴,1951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后任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他曾任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等。
徐光宪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上个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彻底改变了稀土分离工艺从研制到应用的试验放大模式,实现了设计参数到工业生产的“一步放大”,引导了我国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的全面革新,使我国实现了从稀土资源大国到生产和应用大国的飞跃,为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迫使国外稀土垄断企业纷纷减产和停产,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影响十分深远。
2000年首次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大奖的两位科学家是袁隆平和吴文俊。
袁隆平
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1930年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米神”等。1953年,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2005年并入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吴文俊
1919年5月生于上海,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现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85~1987),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1992~1994),全国政协委员、常委(1979~1998)。
他在拓扑学、自动推理、机器证明、代数几何、中国数学史、对策论等研究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在拓扑学的示性类、示嵌类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是拓扑学中的奠基性工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他的“吴方法”在国际机器证明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有广泛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前国际流行的主要符号计算软件都实现了吴文俊教授的算法。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黄昆和王选。
黄昆
黄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先驱,中国半导体技术奠基人。
黄昆1919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的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47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47年他在研究稀固溶体理论中提出,固体中的杂质缺陷会导致X光漫散射,其强度集中在普通X光衍射斑点附近,20年后确认了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黄散射”。“黄散射”成为直接有效地研究晶体微观缺陷的手段。1950年他与里斯首次提出多声子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国际上称此理论为黄-里斯理论。该理论是研究固体杂质缺陷光谱和半导体载流子复合的奠基性工作。同年,黄昆综合介质的电磁理论和晶格动力学理论对极性晶体提出了一对唯象方程,它被称为“黄方程”,这一方程是处理极性晶体光学振动的基础。1951年他从黄方程出发又推导出晶体中的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荡模式。他所预见的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动模式于1963年被证实,命名为极化激元。现在极化激元成为分析固体光学性质的基础,国际上称黄昆的工作是极化激元领域的里程碑。1978年他证明了无辐射跃迁的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在理论上完全等价,澄清和统一了20年来国际上关于无辐射跃迁理论的争论问题。继而,他又提出了无辐射跃迁中声子统计规律性的理论。黄昆在固体物理学理论领域、特别是在晶格动力学方面作出的开拓性研究,使他于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又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为我国半导体研究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
2005年7月6日,黄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王选
王选(1937-2006),籍贯江苏无锡,生长于上海,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方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和技术负责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1992年,王选又研制成功世界首套中文彩色照排系统。先后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金牌、中国专利发明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特等奖等众多奖项。1987年和199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和1995年两度列入国家十大科技成就,是国内唯一四度获国家级奖励的项目。他本人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并多次获全国及北京市劳模、先进工作者、首都楷模等称号,1987年获得中国印刷业最高荣誉奖—毕升奖及森泽信夫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06年2月13日,王选在北京病逝,享年69岁。
2002年,获得这一奖项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
金怡濂
1929年9月出生于天津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56年至1958年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进修电子计算机技术,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4年至2000年为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和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主任。现任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金怡濂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刻苦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金怡濂作为技术骨干、运控部分技术负责人,相继参加了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和多种通用机、专用机的研制。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基于通用CPU芯片的大规模并行处理计算机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实现了我国巨型计算机向大规模并行处理方向的发展。90年代,他担任国家重点工程—“神威”计算机系统总设计师,使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峰值运算速度从每秒10亿次跨越到每秒3000亿次以上,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历史性突破。随后,他继续担任新一代“神威”超级计算机系统的总设计师,提出多项创新思想,为系统关键技术指标进入国际领先行列,再次实现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跨越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2003年,刘东生和王永志荣膺这项大奖。
刘东生 1917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刘东生1946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主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专家小组组长,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主席,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主任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主席等学术职务。
刘东生院士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他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他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他发表的文章被SCI论文引用2800多次,2002年获国际“泰勒环境成就奖”。同时,他的研究成果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植被重建以及东部沙地治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他热爱祖国,奉献于地球科学事业,在学术生涯中,孜孜不倦,努力进取,团结奋进,做出了重大的科学贡献。他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已经成为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的骨干。他领导建立了多学科交叉的现代化科学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及国际第四纪环境科学的研究中心之一。他的工作推动了地球环境科学的发展,使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立于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
王永志 1932年11月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
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先后担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总体设计室主任、总体设计部副主任、主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院长。曾任洲际火箭副总设计师、第二代液体战略火箭总设计师、固体战略火箭和地地战术火箭总设计师和研制总指挥、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等型号总指挥、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副主任、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地地火箭系列总设计师,1992年11月起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长达十四年之久。
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中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吴孟超和叶笃正摘取该奖。
吴孟超
1922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曾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12次担任“国际肝炎肝癌会议”等重要学术会议的主席或共同主席。
吴孟超院士的主要科技成就:
一是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建立了“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的肝脏止血技术;通过临床和肝脏生化研究发现了“正常和肝硬化肝脏术后生化代谢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纠正肝癌术后常见的致命性生化代谢紊乱的新策略;为进一步扩大肝脏外科手术适应症,提高肝脏外科治疗水平,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以上述工作为基础,创立了独具特色的肝脏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中国肝脏外科的学科体系,并使之逐步发展、壮大。
二是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率先提出“二期手术”的概念和“肝癌复发再手术”的观点,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针对中国肝癌合并肝硬化多,术后极易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特点,提出肝癌的局部根治性治疗策略,使肝癌外科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有机统一。上述研究使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由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16.0%,上升到80年代的30.6%和90年代以来的48.6%,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
三是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领导的学科规模从一个“三人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肝胆外科研究所,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肝胆疾病诊疗中心和科研基地;设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奖励为中国肝胆外科事业作出卓著贡献的杰出人才和创新性研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通过他和同行们的共同努力,推动了国内外肝脏外科的发展,多数肝癌外科治疗的理论和技术原创于中国,使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诊治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
年逾八旬的吴孟超院士,为了中国的肝脏外科事业,至今仍奋斗在临床、教学、科研第一线。
叶笃正
安徽安庆市人,1916年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
叶笃正院士的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一是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叶笃正首先发现围绕青藏高原的南支急流、北支急流及它们汇合成为北半球最强大的急流,严重地影响着东亚天气和气候;他与国外气候学家Flohn各自指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大气的一个巨大热源,叶笃正还首先指出青藏高原冬季是冷源;他同时还深入地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及其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他的研究工作,国际上才接受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概念,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是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提出了大气平面Rossby波的能量频散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西风环流中的能量可按远大于风速的速度向下游(或上游)传播,为现代大气长波的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对阻塞高压天气系统的生成、维持和移动给出一种动力学解释。这个理论31年后才由B.Hoskins的“大圆理论”所推广,成为对遥相关和遥响应的理论解释。
三是创立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叶笃正与陶诗言等发现东亚和北美环流在过渡季节(6月和10月)有急剧变化的现象,这一发现对中国天气预报有重要意义。他们还发现阻塞形势的建立和崩溃常伴随着大范围环流形势的强烈转变,它的长期维持则带来大范围气候反常现象,从而证明了阻塞高压在持续异常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和理论成为研究东亚气象学问题的重要文献,奠定了中国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
四是对中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叶笃正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水平起到重要作用,有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如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在业务天气预报中俗称为“上游效应”;阻塞高压形成和维持的理论,一直是业务上对持续异常天气预报的重要理论基础;青藏高原气象学理论,在中国气象业务中不仅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基础之一,更是气候预报的主要基础;大气运动的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的尺度理论至今仍是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此外,他积极参与和指导建立中国气象业务系统,为中国气象局的“气象中心”、“气候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建立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2006年,这一奖项授予中科院院士李振声。
李振声
1931年2月25日出生,山东淄博人。遗传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1988年累计推广面积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解决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育成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研究员,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2007年,闵恩泽和吴征镒获奖。
闵恩泽
1924年2月出生,教授级高工。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
闵恩泽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他主持的“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广泛开展,“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在国际上首次得到工业应用,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多年来,闵恩泽院士在国内外共申请发明专利205件,已授权140件(国外授权32件);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33篇,其中SCI收录78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及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闵恩泽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并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吴征镒
1916年6月出生,研究员。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
吴征镒是著名植物学家,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70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著名学者。
《中国植物志》是表征我国高等植物特征与分布最完整的著作,是三代植物学家集体工作的结晶,吴征镒院士在其中发挥了最为关键的作用,作出了特殊贡献。
吴征镒参加并领导中国植物资源考察,开展植物系统分类研究,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1766个,是中国植物学家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他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现有植物的种类和分布问题,摸清了中国植物资源的基本家底。提出“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新观点。
吴征镒治学严谨,所培养的一大批优秀的年轻科学家,如今已是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目前,吴征镒院士仍然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吴征镒知识渊博,是国际知名的植物学家,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作出了基础性、开拓性、前瞻性的重要贡献。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在历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最高科学技术奖向来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2004年这一奖项首次出现空缺。这引起了很多议论和猜测,空缺的原因是什么呢?最高奖的评审程序是:先由推荐小组推荐候选人,然后由最高奖评审委员会的约20名评审委员进行两轮投票,必须有2/3的评委同意才能获得通过。获奖名单最后还要报送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同样要获得2/3以上的选票方能最终当选。2004总共推选了6名候选人,他们在最高奖评审委员会就未能得到2/3以上的选票,评审程序到这一步就中止了。科技评奖的程序是严格的,没有评出来就是没有评出来,再遗憾也要遵守规则和程序。因为参加最高奖评选的候选人大多是德高望重、年事已高的科学家,为了减少科学家在评审上花费的精力,2004年的最高奖评审程序做了一些微调,往年入围最后一轮又未能获奖的科学家2004年可以跳过初评,直接进入最后一轮。没想到这个本意很好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票结果。有5名候选人进入了最后一轮,这造成了投票的分散,以致最终未能产生最高奖得主。
第三篇: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
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
2.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著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
一、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吴良镛荣获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83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其中,“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第四篇:中国201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简介
中国201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简介
1、王小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信号处理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
2、郑哲敏,爆炸力学、应用力学和振动专家。原籍浙江鄞县,生于山东济南。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1949年和1952年分别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3年当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早期从事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振动及地震工程力学研究。1960年开始从事爆炸加工、地下核爆炸、穿破甲、材料动态力学性质、爆炸处理水下软基等方面的研究。开展爆炸成形模型律、成形机理、模具强度、爆炸成形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爆炸载荷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工作,同时解决了成形参数与工艺问题,开辟了力学与工艺相结合的“工艺力学”新方向,在爆炸力学的理论和应用方面作出贡献。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第五篇: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1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吴良镛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2011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62项;授予8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请回答:(1)为什么说1979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2)“有一位 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3)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4)歌词中的“老人”1992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内容吗?它有何影响?
(5)歌曲歌颂了“老人”的丰功伟绩,你能说一说这位“老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了哪些贡献吗?答:1)“春天”是指:改革开放的春天,也就是改革的开始的意思2)“老人”指的是:邓小平同志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3)“画了一个圈”是指:划出四个特区4)“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南方谈话 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5)这歌是歌颂邓小平同志的他的贡献有:在“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在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邓小平做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一是正确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二是成功地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在中国经济改革不算长的编年史上,有两个年份值得中国人铭记:1979年和1992年。一首《春天的故事》记录了1979年的那段往事,此后的二十几年足以证明中国得到了多么惊人的回报1979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92年国务院出台了“股份公司管理条例”和“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条例”,开始有了现代企业的游戏规则 3.核心措施:1.改革开放政策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确立 3.一国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