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简介(范文)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是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普通高等学校,正厅级建制,成立于1985年,前身是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2003年正式改制为普通高等学校,同时保留了承担科技干部培训的重要功能,形成了高等教育和干部培训“双轮驱动”的办学特色。
2008年5月,根据形势变化和发展需要,在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的共同支持下,经省政府批准,学院由省科技厅整建制划转省教育厅管理。
回顾发展历程,学院牢牢把握了规模发展与内涵建设两个重要的历史性机遇。
上世纪末,为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条件,不断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学院前任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作出了建设新校区的战略决策。2001年,学院与珠海市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及时启动珠海校区建设。全体教职员工在资金有限、人员缺乏的艰苦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和风险,从2002年开始通过引资、贷款等方式分期建设珠海校区并陆续投入使用。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和实践创新,学院从广州校区原有的弹丸之地一举发展成为拥有珠海和广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最大、在校生规模最大的省属高职院校,为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作出了巨大贡献。2008年12月,学院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标志着学院成功完成了战略发展第一阶段的任务。
2009年在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发展经验的同时,新一届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根据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形势,及时、果断对发展战略重点作出调整,明确学院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从规模发展为主转为内涵建设为核心,并确定创建省示范和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的战略目标。2010年,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并在同年被评为“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受到省政府表彰,至此,学院获得了更多的办学资源与进一步发展的办学空间。
学院发展至今,现有珠海和广州两个校区,珠海校区是学院的主校区以及学院的办公主体和办学主体,广州校区则利用地理位置优势继续开展干部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
学院以“厚德、高能、求实、创新”为校训,秉承“工学融合,践行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培养社会真欢迎一线高端人才”的办学理念。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543人,占地面积2012亩,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开设专业(含专业方向)42个,专兼职教师1000余人。设有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广州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和广东省人才研究所等3个科研机构。
学院是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认定的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广东省科技管理干部继续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技人才基地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
学院近三年学生获得各级各类比赛大奖210项,其中,国家级大赛奖86项,当中不乏耀眼金奖,如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1年全国大学生全程电子商务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011年安博――微软校园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冠、亚军、“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中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首届中国(深圳)国际职业教育展“发明杯”大赛金奖、“张江杯”工业设计/视觉设计大赛金奖等,学生工业设计作品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原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黄华华同志的亲笔题词。近年来,每年近8000人的新生均以98%的比例从第一志愿考生录取,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7.5%以上。
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厅领导多次莅临学院检查指导工作,肯定学院对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国家骨干校申报的成功,在给学院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全体师生员工已经清醒认识到学院在专业建设、办学条件、内部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及微观层面上与国家骨干校建设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学院将努力做好各方面艰苦细致的工作,确保高标准完成国家骨干校的建设任务。
第二篇: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证明
我院九七届毕业生阮华民毕业证填写出生年月为1975年8月,因抄写错误,经查核实,该生的出生年月应为1978年6月。特此证明。
2012年12月20日
第三篇: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18年自主招生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18年自主招生 社会体育专业《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
(面向中职毕业生)
一、考试目的
社会体育专业理论科目考试大纲是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类、旅游类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升入我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入学考试而制定的。科目考试旨在考察学生中职阶段掌握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各运动项目技能的情况,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学习社会体育专业提供依据。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指导思想是:紧密结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类、旅游类等相关专业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全面考察学生对体育学、保健与健康等基础课程和田径、篮球、羽毛球等专项课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为学生今后学习社会体育专业知识、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奠定基础。
命题的原则是:试题编制以专业综合理论考试大纲为依据,与大纲要求一致,不超纲,试题类型多样化,知识范围覆盖广,重点考察学生对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的掌握。
三、考试内容
(一)体育基本知识
1.了解体育的形式(如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娱乐体育等); 2.熟悉运动会(如奥运会、亚运会等)基本知识; 3.健身的基础知识(如健身的原则、全民健身等)。
(二)健康与保健知识
1.了解体育卫生知识(如女生体育卫生等);
2.熟悉影响健康的因素(如体育锻炼、吸烟、酗酒等); 3.熟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项目;
4.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如擦伤、扭伤、脱臼等的预防与处理)。
(三)运动竞赛规则 1.掌握田径竞赛规则;
2.掌握三大球(篮球、排球和足球)的竞赛规则;
3.学会运用这些运动规则进行锻炼指导和竞赛指导。
(四)运动项目基本知识
1.了解跑、跳、投、球类、游泳等运动项目的特点; 2.掌握跑、跳、投、球类、游泳等项目的技术动作及要领。
四、试题类型
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五、考试方法及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闭卷、笔试。2.记分方式:满分150分。3.考试时间:90分钟。
六、教材或参考书目
1.《体育与健康》(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孙克成、张妍编,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08出版。
2.《中职生体育与健康(基础模块)》胡德刚、迟小鹏、辛守刚、郑安微、贾秦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07出版。
第四篇:大学生毕业感言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毕业感言
毕业感言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之间我就要离开我们生活了三年的广科,突然让我想起了08年退伍的那一天,眼泪不自觉的满了眼眶。那年我19岁,下定决心进入了部队,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我终于从懵懵懂懂的少年成为了一名铁骨增增的合格的中国人名解放军。走在外面听到小孩子说“谢谢解放军叔叔”的时候,心里是多么的高兴,同时责任是那么的重大。
经历了07年的雪灾,08年的“5.12”特大地震,抗震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后,我最后做了艰难地决定,退下了那身绿色的军装。那时候我泪流满面,想着国旗行最后一个军礼,离开了流血流汗最后流泪的地方。
09年,我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知道何去何从。后来我选择了广科,我想这将是我人生道路的新起点,但是对于我这个老来者来说能信吗?经过三年的努力,今天收获了,然而我们又要站在离别的路口。是否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每次的散为何都热泪满眶,因为我爱上了这片土地。或许聚是一种缘,散是一种份,有聚有散才叫人生吧!
三年来,我们的广科给了我们太多,它像一位母亲教育着每一个孩子,然而孩子一个个的长大一个个的离开了,也许她心也不舍,但是当她收到发回来的喜报的时候,然而是那么的高兴啊!
这三年,她让我从浓雾看到了曙光,从零得到了成长,感谢广科感谢我们伟大的母亲,感谢那些辛勤的园丁们,明天的阳关更加灿烂,明天广科的花朵必将更加美丽。
BIESSE Network Admin :李全2012.05.14
第五篇: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述职报告
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李业明同志述职报告
(2011年10月26日)
我于2006年12月开始担任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09年5月任党委书记。我深知,这既是组织上和同志们对我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肯定,又是对我工作能力的一次新的考验。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带头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做到勤学习、多思考,坚持讲团结、顾大局,树正气、倡廉洁,坚持以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大局和维护广大师生切身利益为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现将我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评议。
一、勤学习、多调研,不断提高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多读书、勤学习,多调研、勤思考。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认真执行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民主生活会等学习制度,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高职教育新理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工作。作为“班长”,我认真组织党委中心组、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等学习活动的实施,积极探索党委中心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我一直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也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谈学习体会,围绕构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干部等内容作了专题讲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经常到教学一线听课、讲课、与师生交流、组织和参加科研,深入部门访谈,从理论和实践上向同事学习、向师生学习,努力探索和掌握高职教育的办学规律,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转变工作方式,积极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二)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注重发挥班子整体合力。坚持和带头执行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不断完善党委会议事规程,坚持重大问题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自觉维护班子团结,主动与班子成员交流思想、交换意见、消除误解;认真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合作、协调配合,领好班子、带好队伍,共同推进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迎难而上,办成大事。我初任院长,便面临学校“评建”的关口。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和要求,学校存在较大的差距,面临缺人才、缺资金等重大困难。而且,2007年初,老师、学生们因不满当时的饭堂管理、宿舍管理、冷热水供应不正常等状况,加上珠海电信禁止学生宿舍使用路由器等原因,引发了“路由器”事件,师生3000多条意见如雪片般在校园网的BBS上爆发。我知难而进,依靠全体师生、中层干部、领导班子,分别召开教工、学生座谈会,深入调查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想方设法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平息**。我一边加强学习,尽快掌握评建指标体系,面对担任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这一新的工作,面对学校资金困难,我和有关部门共商、做好管财、用财、理财的文章,并通过抓发展、拓财源,较好地解决了学校资金困难的局面,并大大减少了学校负债。一边加强调研,摸清情况,加强对评建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评建力量,集中全力抓评建。经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战,2008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了“评估”。
2009年初,在省教育厅罗伟其厅长的关心、支持和鼓励下,学校党委行政抓住机遇,又果断作出将“评估整改与争创示范同时推进”的重要决策。我们认真总结评建工作的成果、经验、特色和存在问题,2 同时想方设法、集中力量和资源积极推进国家骨干院校的申报工作。经过全校上下的艰苦努力,2010年11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正式批准我校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被省教育厅确立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学校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抓党建、讲政治,为学校科学发展夯实基础
(一)积极营造“为干事者呼”的干事创业氛围。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为干事者呼”、“我为评建做什么”、“我为示建作贡献”等主题的思想大讨论,想方设法树正气,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二)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本人担任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和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统筹规划和指导活动的开展。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确立“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示范校建设”为活动的主要载体,重视梳理影响学校科学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完成整改项目36项,切实解决了一些制约学校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教工测评满意率为99.2%。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强调坚持“与高职特色、骨干校建设”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南粤校园党旗红”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系列活动,激发师生立足学校共谋发展的热情和信心,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学校党委坚持把党建工作与评建工作、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工作结合起来,把党总支(支部)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并以此检验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性,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努力在全校营造 3 风正、心齐、劲足的局面。学校各级党组织认真执行组织发展工作方针,重点把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发展对象,学校现有党总支、直属党支部23个,党员2755人,其中教职工党员592人,学生党员2131人,占学生总数的9.92%。
(四)注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党风建设引领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广泛开展“课前课后五分钟”教书育人活动,充分发挥“两课”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逐步配齐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构建起学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三位一体”的运行体系。重视并支持做好思政课评估工作,2009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估。
(五)认真组织党代会的筹备工作。在学校进入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大好形势下,按省委组织部、省委教育工委的指示,学校筹备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学校党委成立了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我和同志们一起制定筹备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积极有序地推进并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六)积极稳妥进行机构设置改革。为了建立和完善适应学校高职教育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适应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创建工作,学校成立了机构设置改革领导小组,积极稳妥地开展机构设置和改革工作,调整设立了党委办(党委宣传部合署)、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合署)、纪检监察审计处、人事处、校企合作办、广州学院等中层机构,其它部门的设置、调整也在安排实施中,更好地满足学校发展建设的需要。
(七)积极探索人事制度改革,树选人用人清风和正气。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群众公认”的原则,积极探索公开民主推荐选拔中层干部工作。通过公开民主推荐人选、演讲答辩和教职工对竞聘人员的德、能、勤、绩、廉和人岗相适度做民主测评、民主推荐以及组织考察、党委讨论、公示等环节,组织开展了对计算机学院、经管学院、校办、示建办等部门的中层干部选任工作,选拔任用了6名副处级干部、8名正处级干部,为学校的科学发展探索选人用人的新路子,大大推动了学校选拔任用干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制度化进程。
(八)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坚持把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学校的重要任务,着力构建学习型党组织。采取中层干部培训班、专家专题辅导报告会、辅导员培训班、新教师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以及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班、考察学习、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训覆盖面广,成效明显,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
(九)妥善应对突发事件。我坚持把讲政治、保稳定、促和谐作为第一责任,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及时妥善处理发生的突发事件,维护了学校的和谐稳定。我对工作、对同志高度负责,在学生、老师遇到意外事故时,高度重视并负责任地妥善应对,及时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遭遇重大交通事故的师生,珍惜生命,想方设法把损失降到最低,依法依规切实维护学校和师生的切身利益。
三、讲团结、顾大局,大力推进学校科学发展
(一)顺利完成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学校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通过了“评估”,成 5 为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明确确立了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二)加强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开展了以优势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建设,基本形成了8个专业群,建成5个省级示范性专业;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和教材改革,学校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校级精品课程46门,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4项;根据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趋势,新增了商务日语等7个新专业,进一步满足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营造人才进步、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坚持事业吸引人,干事创业的“舞台”锻炼人、培养人。通过“内培外引”等措施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近五年来,学校共引进238名专任教师,现有专任教师550人;新晋升教授13人,副教授46人,使副高以上职称人数增加到194人;聘请兼职教师360多名,主要参与实践课教学;逐步探寻和完善教师到企业锻炼以及与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科技开发工作的运行与激励机制,“双师型”教师达255人,50多人参加企业顶岗实践。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逐渐适应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此外,实施了“名师工程”、“千百十工程”,截至2011年共评选出18位教学名师和22位教坛新秀以及6名校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5名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树立了教师标兵,模范效果明显。
(四)发挥学校优势,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鼓励和支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社会服务。我亲自牵头促成“广东科技人才基地”落户学校,使我校成为广东省第一家建有该基地的高校。学校还进一 6 步完善了科研奖励机制,在良好氛围的推动下,近五年来,学校共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18项,获准立项176项,到账科研经费1114.1万元;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以上的科研项目 8 项,组织申报专利22项,21 项科研成果实现了技术转让。
(五)重视招生和就业质量。我十分重视招生和就业工作,在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的同时,要求注重拓宽招生渠道,近五年来,招生工作“进口畅”,学校招生规模大、生源质量好,新生报到率达90%以上,第一志愿上线率达190%以上,87%以上的普高文理类录取新生分数线达本科B线,录取新生数量、质量和报到率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为广东毛入学率的提高作出了贡献。就业工作“出口旺”,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毕业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率仍保持在97%以上,高于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六)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与珠海市委市政府、金湾区委区政府的联系与沟通,争取更多社会资源支持学校发展。比如,在我校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时,争取珠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专门出台了《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龙头,加快发展珠海高等职业教育》(珠府〔2010〕91号文),明确指出“加快发展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龙头的珠海高等职业教育”等措施,为我校成功申报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提供了政策保障;近三年珠海市政府都按时足额安排特区补贴资金给学校,同意我校建设教工单身公寓等。
争取珠海建行的大力支持,成功置换出1.6亿元银行贷款,为学校节约了300多万元贷款利息;完成2000万元的省财政贴息贷款的还款工作,减轻了学校负债;积极争取到图书数字化建设专项项目经费,为及时完成图书馆、4-7栋实训楼、四栋教工单身公寓、23-25 7 栋学生宿舍和第六饭堂建设工程创造了条件。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组织联系珠三角知名企业和品牌企业与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并争取到价值1300多万元的企业捐赠实训设备,争取企业投资,改善学校的实训实习条件。
(七)坚持以人为本,为师生办实事做好事。目前我校的办学规模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是比较大的。两个校区,8个二级学院,两个教学部,17个职能部门和教辅部门,21500多名在校生,1000多名教工。面对越来越繁重的领导责任,我认识到,要想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以及广大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靠在办公室和会议室里“坐而论道”是不够的。于是,我以开展调研、座谈会、听课、上课等多种方式经常深入一线,在调研中了解师生的期盼、掌握校情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想方设法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收入水平,尤其是提高人事代理、合同制教工的待遇;学校为全体教工办理了住房公积金,增发节日补贴、计生奖、餐费补助等;新建了200多套教师公寓投入使用,解决了部分青年教工的住房困难问题;制定了《教职工医保方案》,并在积极想办法解决教职工医保点与工作地不一致带来的困难;在物价不断上涨的形势下,积极采取措施保持食堂饭菜价格、质量、数量“三不变”;对遭遇特殊经济困难需要援助的老师和学生,出钱出力,帮助师生渡过难关。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树正气、倡廉洁
(一)自省自重,廉洁自律。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的理想信念坚定,牢记党的宗旨,养成了遵守党纪、政纪的自觉性、严肃性。坚持廉洁自律,自觉接受党委、纪委和群众的监督,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以及中纪委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等 8 规定,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以权谋私、不损公肥己,没有违反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
2009年5月,我从院长转任书记职务后,马上提出申请,按规定对我任院长期间进行离任审计,由省委组织部、省审计厅委托省教育厅组织对我任院长期间(2006.12-2009.5)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审计结果报告》对我校在扩大招生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以及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宋海副省长还作了批示,给予充分肯定。这些成绩是我任院长期间取得的,更是学校党政领导班子集体领导的结果,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工作的结果。
(二)加强审计监督力度。我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我始终把审计工作放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学校大局利益和师生切身利益的高度上来认识。我到学校工作后,特别加强校内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组织配备了审计专业人员,把审计工作从基建工程覆盖到财务、后勤的财务收支,以及设备、家具、图书等物资招投标项目的过程监督,从制度保障和源头上加强了学校的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为学校“省下能省的钱,花该花的明白钱”。近五年来,共完成学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7项,学校二级部门财务收支审计4项;完成基建审计9项,送审金额近3亿元,审减2000多万元;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按照省教育厅的工作部署,开展了治理“小金库”自查自纠专项治理活动。
(三)推行民主管理。定期召开教代会,广泛征求教职工对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审议通过了《学校工作报告》、《2009年岗位工资和生活补助分配方案》等,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管理、9 民主监督职能;定期召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向他们及时通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献策。
回顾近五年来的工作,我深切感到:自己在思想理论、业务能力、领导水平等方面得到了新的锻炼和提高,特别是在高职教育的工作岗位上逐步进入角色,较好地履行了院长、党委书记的职责,与学校广大师生一起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在学校党建、行政、教学、学生、财资、后勤等各个方面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借此机会,向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向全体中层干部和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从我自身来说,德行待修,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进一步改进。一是高职教育的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高职教育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二是工作方式方法上还有待改进,我是与人为善、对同志热心的人,但对工作、对中层干部要求比较严格,在任院长时,当个别中层干部在工作上出现与期望值差距太大的时候,有时会不客气地给予严厉的批评。今后我会更充分认识知识分子工作的特点,加强自身修养,做到注意工作方法,做到心平气和,以德立己,精心营造以和为贵、和谐向上、干事创业的幸福校园。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