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
宜昌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
设置和管理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为贯彻国家对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完善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促进我市民办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经县市区及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培训学校。
第三条县市区及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是培训机构的合法管理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分级审批、分级管理的原则,规划、指导、服务、协调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
第四条 培训机构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确实保障培训者的合法权益,保证教育质量;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接受政府的管理、监督、检查、评估和审计。
二、设置条件
第五条申请举办培训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举办者资质。申请举办培训机构的单位(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无不良诚信记录;申请举办培训机构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犯罪记录,热心教育事业,有教育培训管理经验。
(二)决策机构。培训机构应当设立董事会、理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组成人数应为不少于3人的单数,以下统称董事会),其中应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学经历的人担任董事。
(三)专职负责人。拟任培训机构负责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5周岁,身体健康,能专职主持日常工作,具有教师资格证、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与所办培训机构类型相应的学识水平与管理能力。培训机构负责人由培训机构董事会聘任,并报审批机关核准。
(四)教职工。具有与培训规模相适应的专职、兼职教职工队伍。专职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具备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至少1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财务人员。有1名专职保安人员。
(五)培训场所。建筑总面积应不少于500平方米,教学用房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生均教室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场地具有良好的照明和通风条件,符合环保、安全、消防、卫生的有关规定。不得使用简易建筑、居民住宅、危房、地下室、五层以上建筑和其它不适于教育培训活动的房屋作为校舍。不得租赁或借用中小学校校舍、场地进行办学。
(六)培训条件。配备能满足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需要的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生活及安全保障设施。
(七)制度建设。有完善的章程、管理制度、计划或方案。
(八)相关要求。培训机构应当在法律允许和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培训活动。
1、培训机构不得聘任在职教师和无相应学段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任教,不得非法聘用兼职外教。并要在显现处常年设立专兼职教师公示牌。
2、学生参加培训须本人提交书面申请,家长不得包办代替。培训机构应将学生个人申请存档备查。
3、培训机构不得以“衔接班”等名义组织学生对部颁中小学文化课程提前上新课。
4、培训机构不得以非法手段获取家长和学生信息,招揽生源。
5、小学生每节课不超过40分钟,中学生每节课不超过45分钟;凡培训时间超过2节课的,中途必须安排眼保健操和学生活动时间。
6、培训机构不得利用所聘教师在原公办学校获得的资源进行宣传。
三、设置申请
第六条对培训机构实行属地审批,属地管理。由举办者向培训场所所在地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第七条申请举办培训机构须报送以下材料:
(一)申办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举办者、机构名称、地址、培养目标、层次、内容、形式、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举办者为单位的应加盖单位公章,举办者为公民个人的应由本人签字。
(二)举办者资格证明。社会组织的举办者应提交其法人资格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个人举办者应提交本人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公安机关出具的无刑事记录和不良行为的证明材料。联合举办的,须提交《联合举办协议》,其中应注明各方出资的方式和数额、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相应的法律责任),以及联合办学的规则和程序等。
属捐赠性质的资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捐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以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三)拟任专职负责人的资格证明。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公安机关出具的无刑事记录和不良行为的证明材料。
(四)场地证明。自有场地需提交相应的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原件及复印件;租赁场地应提交出租方的房产证的原件和复印件、租赁协议(租赁期不少于3年)、房屋安全等级鉴定书、教学用途消防安全验收证明。
(五)机构章程。应包含下列主要事项:
1、机构的名称、地址;
2、培训宗旨、类型、层次、内容、形式等;
3、机构资产的数额、来源、性质等;
4、决策机构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期、议事规则等;
5、机构的法定代表人;
6、举办者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
7、机构自行终止的事由;
8、机构章程修改程序;
9、机构自律条款等。
(七)拟聘教师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职称、专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八)拟聘财会人员会计证、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九)教学计划。包括培训目标、课程、期限、安排、使用教材、考核方式等。
(十)审批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设置审批
第八条审批机关收到举办者报送的申请后,按如下程序操作:
(一)受理申请
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依法作出是否受理申请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1、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在10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需要补交的全部内容。
2、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的;或者申请人按审批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申请材料的,审批机关应当受理,并在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天内,以书面形式作出是否筹设的决定,并送达申请人。
(二)审核批准
审批机关受理申请后,应当在规定的审批期限内,组织专家对举办者提供的申请材料以及实际培训条件和教育培训能力,进行审核评议或评估论证,出具《审核评议意见》。
审批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规定以及《审核评议意见》,作出“批准筹设”或“不予批准设立”的审批决定,并将审批决定以书面形式在规定期限内送达申请人;作出不予批准设立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批准筹设的培训机构,由审批机关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筹)》正本和副本。
(三)备案公告
审批机关作出批准筹设决定后,应及时将批准筹设批准书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将批准筹设的机构名称、地址、负责人、类型(内容)等主要信息,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告。
第九条 培训机构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筹)》后,应当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到同级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法人登记;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到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刻制印章、组织机构代码、收费备案、税务登记等手续后,方能开展培训活动。
第十条 培训机构只能使用一个名称,并由四个部分组合而成。即:行政区划名(培训机构所在地的市、县市区+字号(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领域(教育培训内容)+机构类别(学校、中心)。机构的名称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其字号不得与本市区域内已经批准设立的培训机构名称相同或相似,不得冠以“国际”、“中国”、“全国”、“中华”、“全省”等字样。
第十一条 筹设期为1-3年。筹设期内,符合条件的正式批准设立。超过三年的,举办者应当重新申报。
五、变更与终止
第十二条培训机构变更有关内容,应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变更法定代表人。须进行离任财务审计,经决策机构同意后,报审批机关核准。需提交如下材料:
1、申请报告;
2、拟任新法定代表人的基本情况及资格证明;
3、原法定代表人离任财务审计报告;
4、决策机构的决议;
5、变更登记表。
(二)变更机构名称、培训范围需提交书面申请、可行性报告和变更登记表。若扩大范围,需提供师资、设备、教学大纲等相关资质证明材料。
(三)变更地址。由决策机构提出,报审批机关核准。需提交如下材料:
1、变更报告;
2、符合本规定第七条第四项“办学场地证明”的材料;
3、变更登记表。
对变更地址的,审批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实地考察。
以上三项变更事项不可同时进行。如培训机构在一年内连续变更三项内容中任何两项,都应按新的机构审批。
第十三条凡有变更项目的培训机构,应向审批机关提供原办学许可证(正、副本)换领新证或由审批机关在副本上填写变更记录。涉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内容,应及时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 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终止办学。
(一)根据培训机构章程规定要求终止,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他法律、法规,被吊销办学许可证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的。
六、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培训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载明的项目和内容亮证办学,超出审批机关核准范围的教育活动属于违规行为;不得以联合办学名义,出租出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不得委托(授权)不具备培训资质的机构或个人招生和办班,复印件不得作为对外进行培训活动的有效证件;遗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举办者必须先通过当地主流媒体(报刊)刊登遗失公告,15个工作日内持遗失公告和申请报告等材料到原审批机关补办。
第十六条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须经审批机关备案后方可宣传。招生广告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广告法》的有关规定,内容真实,不得夸大其词、虚假承诺;培训机构名称不得缩写、简称;不得将经批准的招生广告转让或委托给其他机构或个人。招生广告备案需提交《招生广告备案表》和广告样稿,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备案表格。
第十七条 培训机构应公示其收费项目和标准,逐项收取,使用规范的专用票据。培训期限在一年以内(不含一年)的,可按学习期限收取费用;在一年以上的,应按学期或学年收取费用。不得跨学年度提前收费。
第十八条培训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按照经审批机关批准的办学类型和办学内容,制订培训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课程。构建有效的质量监控和信息反馈机制,加强师资队伍管理,组织各类师资培训,确保教学质量。安全工作有专人负责,有各项应急预案。
第十九条县市区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建立年检和定期督导检查制度,向社会公示年检结果。
七、违规处理
第二十条 培训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审批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
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第五条第八款培训要求不改的;
(二)擅自分立、合并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
(三)擅自改变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名称、层次、类别和举办者的;
(四)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骗取钱财的;
(五)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骗取办学许可证的;
(六)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的;
(七)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培训经费的;
(八)管理混乱,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九)恶意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
第二十一条社会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举办培训机构的,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责令其立即停止培训行为;对符合培训条件的,可以申请补办办学许可证;若不补办或不符合办学条件,经告知仍不停止的,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工商、公安、消防等部门依法取缔。
八、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原《宜昌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和管理办法》同时废止。新申报设立的培训机构均按此办法审批和管理;在本办法实施前审批设立的培训机构,凡相关条件未达到本办法的设置标准的,均应通过年检、评估、督导等机制,促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宜昌市教育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章程
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章程
[说明:该文本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章程示范文本,XXXX为填入内容,()为选择或提示内容。各教育机构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填写有关内容。]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教育机构的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教育机构的名称为:靖远县加合舞蹈培训学校有限责任公司(无锡市民政局核准名称)。
第三条 本教育机构的性质:由XXXXX(公司、个人)自愿举办的非学历教育机构,属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教育组织。
本教育机构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
第四条 本教育机构的办学宗旨是:XXXXXX;办学层次:非学历;办学形式:业余授课;招生对象:XXXXX。
第五条 本教育机构的办学审批机关是:无锡市教育局; 登记管理机关是:无锡市民政局;业务主管单位是:无锡市教育局。
第六条 本教育机构办学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报经无锡市教育局批准,领取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并经无锡市民政局进行法人登记后开展教育活动。
第七条 本教育机构的注册地址:XXXXXX(租赁/自有),邮编:XXX。
第八条 本章程中的各项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准。
第二章 举办者、开办资金和办学范围 第九条 本教育机构的举办者:XXXXXX公司,属于国家机构以外的公司(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公司、社会团体组织或个人)。
举办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本教育机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二)推荐董事;
(三)查阅本教育机构董事会会议记录和财务会计报告。第十条 本教育机构开办资金:人民币XXX万元;出资者:XXXXXX公司;出资形式:货币(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出资比例:100%(实物及其他折价额,不得超过注册出资最低额的40%)。
第十一条 本教育机构的业务范围:XXXXX
第三章 组织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本教育机构依法设立董事会,其成员为XX人。董事会是本教育机构的决策机构。
第十三条 决策机构的产生方式、人数、任期:首届董事会由举办者依照规定条件推荐组成,以后决策机构的人员调整由原董事会全体人员讨论决定。董事会在其成员中设董事长1名。董事由举办者、职工代表推选产生。董事任期届满可连选连任。决策机构成员名单报审批机关备案,每届任期叁年。
第十四条 董事会行使下列事项的决定权:
(一)修改本教育机构章程;
(二)制定发展规划和办学活动计划;
(三)审核本教育机构财务预算、决算方案;
(四)决定增加开办资金的方案;
(五)决定本教育机构的分立、合并或终止;
(六)聘任或者解聘本教育机构办学负责人;
(七)罢免、增补董事;
(八)决定内部机构的设置;
(九)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决定教职工的编制定额和工资标准。
第十五条 董事会每年召开XX次会议。经1/3以上组成人员提议,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第十六条 召开董事会会议,应于会议召开10日前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等一并通知全体董事。董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书面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董事会,委托书必须载明授权范围。
第十七条 董事会会议应由1/2以上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会议实行1人1票制。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
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全体董事的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一)聘任、解聘本教育机构办学负责人;
(二)修改本教育机构章程;
(三)制定发展规划;
(四)审核预算、决算;
(五)决定本教育机构的分立、合并或终止。第十八条 董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会议的董事审阅、签名。董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本教育机构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董事可免除责任。董事会记录由董事长指定的人员存档保管。
第十九条 董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
(二)检查董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三)法律、法规和本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第二十条 本教育机构的办学负责人,由董事会依照任职条件,进行聘任、解聘或变更,并报审批机关核准。
第二十一条 办学负责人依法独立行使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的权力,行使的职权:
(一)执行董事会的决定;
(二)实施发展规划,拟订工作计划、财务预算和各项规章制度;
(三)提出本教育机构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聘任和解聘工作人员,实施奖惩;
(四)组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活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五)负责本教育机构日常管理工作;
(六)董事会授予符合法律法规的其他权力。第二十二条 本教育机构内设机构及职责参照同级同类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进行设置和规定。
第二十三条 本教育机构设立监事会,成员3人。监事任期与董事任期相同,任期届满,可以连选连任。第二十四条 监事在举办者、本教育机构管理人员或业务主管部门推荐的人员中产生或更换。
本教育机构董事、办学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第二十五条 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本教育机构财务;
(二)对本教育机构董事、办学负责人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三)当本教育机构董事、办学负责人的行为损害本教育机构的利益时,要求其予以纠正;
第二十六条 监事列席董事会会议。
第四章 教学管理
第二十七条 本教育机构按照审批机关批准办学内容,招收学生、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开设相应课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制订相应教学管理制度。经审批机关备案后发布招生简章(广告)。
第二十八条 本教育机构依法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学籍管理制度,提供教育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对受教育者实施管理。
第二十九条 本教育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和任职条件聘任教师,并制订相应的教师管理、考核的制度。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五章 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条 本教育机构的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担任。本教育机构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依法进行财务审计。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本教育机构的法定代表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正在被执行刑事强制措施的;
(三)正在被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通缉的;
(四)因犯罪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3年,或者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的;
(五)担任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自该单位被撤销登记之日起未逾3年的;
(六)非中国内地居民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
第六章 资产和财务管理
第三十二条 本教育机构设立的资产来源:
举办者出资总额:由无锡致远计算机教育有限公司出资XXX万元;出资形式:货币(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出资比例:100%(实物及其他折价额,不得超过注册出资最低额的40%)。
第三十三条 本教育机构设立注册资金:XXX万元 第三十四条 本教育机构的经费来源:举办者出资投入资金;接受政府资助;在核准的办学范围内开展教学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利息收入;社会捐赠;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五条 本教育机构执行物价部门备案的项目和收费标准收取教育费用。
第三十六条 本教育机构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本教育机构教育教学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办学资金专项专用,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抽逃或者挪用。办学盈余按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三十七条 本教育机构依法从净资产增加额中,按不低于净资产增加额25%的比例提取发展基金,用于学校的建设、维护和教学设备的添置、更新等。
第三十八条 本教育机构依法建立资产管理制度。教育机构存续期间,资产享有法人财产权,由教育机构依法实施管理和使用,不得抵押,不得转让或用于校外投资。第三十九条 本教育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规定的《民办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设立专门帐户,设置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保证会计、出纳分工负责,财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会计人员必须具有专业资格。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每个会计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进行财务审计,审计情况报审批机关备案。
第四十条
本教育机构资产的使用和财务管理接受审批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四十一条 本教育机构自觉接受办学审批机关、登记管理机关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检查和督导。
第七章 章程的修改
第四十二条 本教育机构章程的修改,须经董事会讨论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审批机关审查同意,自审批机关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八章 变更与终止
第四十三条 本教育机构变更名称、层次、类别等办学项目,由董事会通过后报审批机关批准。如进行分立、合并,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由董事会报审批机关批准
第四十四条 本教育机构变更举办者、法定代表人,在进行财务清算后,由董事会通过后报审批机关核准。第四十五条 本教育机构在下列情况下自愿终止办学,在董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由学校报审批机关批准。按照国家的规定由审批机关及有关单位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进行财务、财产清算和结算,清偿债务,处理一切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本教育机构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一)不完成章程规定宗旨的;
(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开展活动的;
(三)发生分立、合并的;
(四)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自愿解散的。第四十六条 本教育机构被吊销办学许可证终止办学,接受审批机关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四十七条 本教育机构经办学审批机关审查同意,登记管理机关发出注销登记证明文件后,即为终止。终止的教育机构向办学审批机关交回办学许可证,向登记管理机关交回学校印章。
第四十八条 本教育机构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办学审批机关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以出资额为限返还出资人,剩余部分转入无锡市民办教育发展基金。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经200X年XX月XX日董事会表决通过。第五十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董事会。
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自审批机关审查同意和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董事会全体成员签名:
第三篇:市民办非学历教育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民办非学历教育办学行为,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民办非学历教育(以下称非学历教育),是指除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财政性资金,开展学历教育以外的执教活动(含学前教育和家教)。
本办法所称非学历教育机构,是指除国家机构
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开展非学历教育而依法成立的教育机构。
第三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非学历教育机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学历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非学历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第五条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非学历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非学历教育的具体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非学历教育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第七条非学历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第八条申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所开办的专业应当与其业务职能相一致。
第九条申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个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
(二)常期居住在本市;
(三)具有与所开办专业相应层次、相同学科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申办英语教育的,应具备普通高校本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大学外语六级以上资格);
(四)非国家公职人员。
第十条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和独立帐户;
(二)有必要的办学场所、教学设备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有具备任职资格的财会人员和相应的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制度;
(四)聘任的教师符合专业设置要求,具有国家规定任教资格。
第十一条申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
(二)举办者个人的身份证、学历证书(属法人举办的应提交法人资格证明),聘任教学人员的退(离)休教师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证书等资格证明文件,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举办者还需出具心理学、教育学和普通话合格证书;
(三)教育机构章程、可行性论证报告和发展规划,教学、学籍和财务等管理制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拟使用教材;
(四)管理人员(含财会人员)名单及其资格证明;
(五)办学场所和资金的有关证明;
(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及非学历教育机构布局,按照非学历教育机构的设立条件、设置标准等,审查申办报告,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并发放《非学历教育办学许可证》。
非学历教育机构场所的范围、设施标准和教学要求等,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十三条学前教育机构和家教以及县、灯塔市行政区域内的非学历教育机构(不含外语、计算机类)由所在地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报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其他非学历教育机构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
第十四条非学历教育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应当到所在地民政部门依法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并刻制公章。
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名称应当确切表示其性质、类别、层次和所在行政区域。
第十五条非学历教育机构聘任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应当签订聘任合同。聘任本市各类院校和幼儿园(所)的在职人员,须征得其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同意,被聘人员须辞去公职。
第十六条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执行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使用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教材。外语教育必须采用中小学校课本以外、经国家教育科研机构鉴定的教材。
第十七条非学历教育机构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由开展非学历教育的组织和个人自行提出,按管理权限,报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物价部门核准,领取《收费许可证》。
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按照物价部门核准和备案的收费项目及标准收费。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当公示。
第十八条非学历教育机构招生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制作、设置、刊登、播放、张贴、散发招生简章和广告,应当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否则不得发布。
(二)招生应当主要面向所在地区,确需跨地区招生的,应当经原核准机关审核后,报所涉及地区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核准。不得直接到中小学校招生。
(三)外省和本省外市非学历教育
机构到本市招生的,应当持辽宁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文件,报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办学许可证》和《收费许可证》实行年检制度,年检结果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非学历教育机构存续期间,可以依法使用、管理其资产,但不得转让或用于担保;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其资产。
非学历教育机构收取的费用应当主要用于教育教学
活动和改善办学条件,不得用于分配或校外投资。
第二十一条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在每个会计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并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会计事务所对其财务会计状况进行审计后,连同审计报告一并报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非学历教育机构不得设立分支机构和校外办学点,不得将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委托或者承包给其他组织和个人实施。
第二十三条非学历教育机构的名称、校址、办学范围、法定代表人或举办者的变更,应当向原核准机关提出书面申请,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四条非学历教育机构解散或停办必须妥善安置在校学生,并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财产清算。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内,要向准予登记的民政部门依法办理注销登记。
第二十五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对核准停办的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予以公告,并通知其交回《办学许可证》、收费许可证和单位印章。
第二十六条对成绩显著的非学历教育机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表彰。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从事非学历教育活动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非法招生办学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二)未经批准随意变更办学地址的,取消其办学资格,吊销《办学许可证》。
(三)擅自设立分支机构和校外办学点的,责令其限期撤销,并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办学许可证》。
第二十八条非学历教育机构违反价格管理规定的,由物价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九条非学历教育机构未经审查批准乱发招生广告,或者虽经审查批准但不按照批准内容招生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办学许可证》。
广告经营单位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违反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规定的,由民政部门予以处罚。
第三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2006年8月1日施行。
第四篇:市民办非学历教育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民办非学历教育办学行为,促进民办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民办非学历教育(以下称非学历教育),是指除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财政性资金,开展学历教育以外的执教活动(含学前教育和家教)。
本办法所称非学历教育机构,是指除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开展非学历教育而依法成立的教育机构。
第三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非学历教育机构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非学历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非学历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第五条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非学历教育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
县(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辖区内非学历教育的具体管理工作。
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非学历教育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第七条非学历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第八条申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所开办的专业应当与其业务职能相一致。
第九条申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个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身体健康;
(二)常期居住在本市;
(三)具有与所开办专业相应层次、相同学科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申办英语教育的,应具备普通高校本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大学外语六级以上资格);
(四)非国家公职人员。
第十条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和独立帐户;
(二)有必要的办学场所、教学设备及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有具备任职资格的财会人员和相应的财务、会计、资产管理制度;
(四)聘任的教师符合专业设置要求,具有国家规定任教资格。
第十一条申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办报告;
(二)举办者个人的身份证、学历证书(属法人举办的应提交法人资格证明),聘任教学人员的退(离)休教师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证书等资格证明文件,非师范专业毕业生举办者还需出具心理学、教育学和普通话合格证书;
(三)教育机构章程、可行性论证报告和发展规划,教学、学籍和财务等管理制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拟使用教材;
(四)管理人员(含财会人员)名单及其资格证明;
(五)办学场所和资金的有关证明;
(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二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及非学历教育机构布局,按照非学历教育机构的设立条件、设置标准等,审查申办报告,对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并发放《非学历教育办学许可证》。
非学历教育机构场所的范围、设施标准和教学要求等,由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
第五篇: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办法
附件1:
乐 山 市 市 中 区
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办法》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教育现状及发展规划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区行政区域内举办的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审批和管理,适用本办法(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本办法所称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是指:我区行政区域内,经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审批和管理,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不具备颁发学历证书资格,主要开展文化教育类、艺术培训类的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
由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和境外教育培训机构与国内教育培训机构在我区域内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贯彻国家对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依法规范和完善我区培训机构的管理,促进我区民办非学历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条 乐山市市中区教育局(以下简称“教育局”)对区域内的培训机构负责规划、审批、管理、督查和评估等工作。市中区民政局(以下简称“民政局”),负责培训机构的法人登记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设置培训机构应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我区人口、教育资源、教育需求和学校布局的需要设置,并符合本行政区域事业发展规划的实际需求。
第六条 培训机构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培训机构应严格按照办学许可证核定的办学范围开展培训活动,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监督、检查、评估和审计。
第二章 机构设立
第七条 培训机构的设立,由市中区教育局负责审批,报乐山市教育局备案。
第八条 举办者申请设立培训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举办者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应是国家机构以外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或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个人,在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申办。申请举办培训机构的单位(社会组织)应当具有法人资格,总资产不少于200万元,净资产不少于100万元,资产负债率低于40%。申请举办培训机构的个人,应当具有政治权利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犯罪记录,热心教育事业,有教育管理经验,个人总资产不少于10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不少于50万元。
(二)拟任培训机构负责人年龄不超过70周岁,身体健康,能专职主持日常工作,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的相关教育教学管理经历,具有与所办培训机构类型相应的学识水平、专业技术职务和教育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个人不得同时兼任2个及以上培训机构负责人。培训机构负责人由培训机构董事会聘任,并报审批机关核准。
(三)配备具有任职资格的专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有与开办专业和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专职任课教师不少于3人,且不得少于教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任课教师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有2名以上具有相应任职资格的专职行政管理人员,有2名以上具有财会任职资格的专(兼)职财务人员。有1名以上专职保安人员。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应为非公职人员,且需经其所在单位同意并备案。
(四)有明确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方案。有与培训内容相对应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并在教育局备案后组织实施。培训机构不得举办与军事、警察、政治、宗教等有关的特殊性质教育培训,不得从事迷信、赌博、传销等宣传及培训活动。
(五)有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办学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学校董事会(理事会)或其他形式的决策机构(以下统称“校董会”)及其章程,符合法律法规的各项规章制度;校董会组成人数应为不少于5人的单数,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或者理事应当具有5年以上的教育教学经历。有完善的行政、教学、财务、学生管理机构;有完善的办学章程;有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
(六)具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且足够满足教学需要、无安全隐患的办学场地和教学用房。房屋产权清楚,租用期或使用期限不低于3年,不得租赁简易建筑物、危房、不适合办学的居民住宅及其他不适宜开展教学活动的房屋、场地作为校舍。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且在校生人均面积不低于8-10平方米,其中教学面积不少于80%;办学场地应随在校生规模的上升而扩大,其他办学条件须相应提高。
(七)有完善的办学章程、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或方案。
(八)配足能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要的设施设备以及必要的生活与安全保障设施。具有与其办学层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教学仪器、实验实习设备、适用图书以及必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其中固定资产、设施、设备投入资金不少于30万元人民币。
(九)举办经费由举办者自筹,具有必备的开办流动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建立独立的财务、财产管理制度。其中开办流动资金不少于20万元人民币,并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银行资信证明。
第九条 申请筹设培训机构的举办者应提交下列真实材料:
(一)申请筹设培训机构,由举办者向审批机关提出书面申办报告。申办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培训机构名称、举办者(校董会、法人)、校长、办学地址、办学内容、培养目标、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条件(设施、设备)、教育教学管理与师资队伍、学校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招生对象及范围、学校章程(应当包括学校名称、注册地址、办学地址、办学宗旨、办学条件、办学层次、办学类别、办学形式、办学内容、招生对象与规模等;学校资产数额、资金来源和性质;校董会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职期限和议事规则;学校法定代表人;投资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回报方式和数量或比例;学校自行终止办学的事由条款和善后处理规则;学校章程修改规则和程序)以及《乐山市市中区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申报表》(详见附件2)一式两份。
(二)举办者资质证明材料。单位(社会组织)举办者应提交法人证书、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的原件及复印件。个人举办者应提交本人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以及户口所在地公安部门出具的无犯罪记录的证明。拟任培训机构负责人的资格证明材料及档案关系所在单位意见,职称证书或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半年内的有效健康证明。
(三)办学资金证明。拟办培训机构的资产来源与产权证明,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及相关证明材料,其中流动资金的比例不少于30%。捐赠性质的资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姓名、捐赠资产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等相关证明材料。
(四)集体申办的应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资质证书;两个及以上举办者联合筹设培训机构,须提交经公证处公证的《联合办学协议》,其中应载明各方出资的方式和数额、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相应的法律责任),变更联合办学规则和程序等。联合筹设者身份证、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和街道办事处的证明材料。
第十条 申请正式设立的要求
(一)在筹设期内完成筹设后,举办者可向审批机关提交下列申请材料,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1、审批机关的同意筹设批准文件。
2、筹设情况评估报告(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教育评估机构出具)。
3、申请者提出正式设立培训机构的书面申请,并填写签章的《乐山市市中区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申报表》一式两份(详见附件2)。
4、举办者的资格证明文件。单位(社会组织)举办者应提交法人证书、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的原件及复印件。个人举办者应提交本人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以及半年内的有效健康证明。
5、校董会首届成员构成情况,首届会议决议(载明时间、地点、参加人、决议内容,包括通过学校办学章程的决议、选举董事长和任命校长的决议、全体成员签字)、董事长(理事长)及董事(理事)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学历证明以及半年内的有效健康证明。
6、民办培训机构章程。
7、学校办学场地证明。自有办学场地需提交相应的房屋和土地产权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举办者租赁办学场地应提交出租方的房地产产权证明的复印件(需加盖产权单位公章)、租赁协议(租赁协议应写明校舍总面积和租赁期限);申请者须提供办学场所使用校舍资源的配备情况,以及由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部门提供的治安消防、建筑合格证等相关证明材料。
8、拟任学校负责人(校长)的身份证、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原件及其复印件,以及从事教育和学校管理工作经历的有关证明材料以及半年内的有效健康证明,并填报《乐山市市中区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拟任校长个人基本情况统计表》(详见附件3)。
9、拟聘请的专(兼)职教师的身份证、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专业技术职称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以及半年内的有效健康证明,并填报《乐山市市中区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聘请专(兼)职教师花名册》(详见附件4)。
10、拟聘请学校财会人员的身份证、从业资格等证明文件原件、复印件以及半年内的有效健康证明。
11、申请开设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材。教学计划中应写明教学目标、开设课程、学习期限、教学安排、使用教材、考核方式等。
12、必要的教学设备设施购置证明及办学资产清单(详见附件5)。
13、联合出资举办培训机构的应提交经过公证的联合办学协议,并写明出资数额、比例、方式和各自权利、义务,争议调解解决方式等。
(二)不申请筹设,已经具备办学条件,达到本办法规定相应设置标准和要求的,举办者可向教育局提出直接正式设立培训机构的书面申请,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举办者需向教育局提交上述第十条第一款所列材料1、2以外所规定的申请材料。
第三章 评议审批
第十一条 审批程序
(一)申办人到市中区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向教育局提交办学申请和申办材料。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教育局应在2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申请材料收到之日起即视为受理。
(三)教育局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依法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四)教育局接受申办者的办学申请后,在30个工作日内,对符合办学基本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申办者,根据我区教育现状和发展规划、教育结构布局和教育需求、设置条件进行审批。申请筹设或正式设立的,由区教育局教育股会同有关业务股室组织初审,再组织市中区学校设置评定委员会以及区公安消防等相关人员对举办者提供的办学申请材料以及实际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进行审核评议或评估论证,并形成审核报告报教育局局长办公会,作出“批准设立”或“不予批准设立”的审批决定。同意筹设的,由教育局发给筹设批准书,筹设期不得超过三年,筹设期间,达到设置标准的可申请正式设立;筹设期满,仍达不到设置标准的,举办者应当重新申请;不同意筹设的,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同意正式设立的,下达准予办学批文,发给《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不同意正式设立的,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
(五)教育局作出批准设立决定后,及时将批准设立决定书报送乐山市教育局备案。将批准设立的培训机构名称、办学地址、办学条件、办学层次、办学类别、办学形式、办学内容、招生对象与规模等信息,通过政府网站等媒体向社会公告。第十二条 培训机构取得《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后,应当依据《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到民政局申请办理法人登记。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到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法人与税务登记等手续完成后,方能开展办学活动。
第十三条 培训机构只能使用一个名称,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反映学校类别、层次和所在行政区域。登记使用的外文名称应当与核准登记的中文名称涵义一致。名称一般应为“乐山市市中区XX培训(补习、辅导)学校(班)”,办学地点在乡镇的应在登记使用的名称中写上乡镇名称。培训机构不得冠以“中国”、“全国”、“中华”、“国际”等字样,不得有损于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与本市区域内已经批准设立的教育机构名称相同或相似,不得与终止或停用不满三年的教育机构名称相同或相似,不得带有中外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政党、社团组织、军队编号的名称,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和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不得带有可能造成误解误导的文字、内容或简称。
第十四条 申请设立培训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教育局不予批准。
(一)举办者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或举办者自身不具备出资条件,以他人名义提出办学申请。
(二)向学生、学生家长筹集资金举办培训机构或者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举办培训机构。
(三)未达到相关规定的办学条件。
(四)培训机构章程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经告知仍不改正。
(五)校董会人员构成不符合法定要求或者培训机构负责人、教师、财会人员等不具备法定资格,经告知仍不改正。第十五条 根据教育工作的特点,每年分上半年、下半年两次集中审批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上半年建议申请人在4月20日—4月30日报送申请及相关材料,下半年建议申请人在10月20日—10月30日报送申请及相关材料。所有材料均应先交市中区政务服务中心。
第十六条 收费依据、标准及联系方式
(一)不收取任何费用。
(二)联系电话:2134316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培训机构应按照审批机关核准的章程和《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载明的机构名称、办学地址、办学类别和层次、办学项目和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内部管理,依法开展办学活动,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第十八条 培训机构领取《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后,须到民政局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到区发改局办理收费备案,到区地税局办理税务登记,到银行开设帐号。并将刻制印章的式样、开户银行及帐号报教育局备案。培训机构的《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和《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应当放置在培训机构主要办学场所(如招生点、收费点、报名点等)的显著位置,做到亮证办学。培训机构开展办学活动所使用的名称须同审批机关核准的名称一致。
第十九条 培训机构不得以联合办学或授权办班等名义,出卖、出租、出借或共同使用《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不得委托或授权不具备办学资质资格的机构、单位、个人办学或办班。
第二十条 培训机构遗失《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举办者应通过媒体进行公告声明,公告期(不少于1个月)满后持媒体公告向审批机关申请补办。公告和补办期间不得招生。
第二十一条 培训机构聘用的教师应当具备相应任职资格,不得聘任公办中小学、职业学校的在职教职工从事教育教学活动。聘任其他单位在职人员的,须经所在单位书面同意。聘请外籍教师应具备有关部门的准入和资格认定手续。
培训机构应遵照《教师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与被聘任的教职工签订聘任合同,购买相应的保险,建立教职工的人事及业务档案,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二条 招生简章和广告实行备案制。培训机构发布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内容应当合法、真实、准确,应报区教育局审核备案,发布的内容应与审批备案的内容相一致。
第二十三条 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实行一点一证,应在办学许可证核准的办学地点办学,不得将招生和教育教学任务委托、租借或承包给其他单位、中介机构和个人实施。不得擅自设立分支机构。凡需变更办学地址或在批准的办学地点增设教学点的,应重新办理审批、登记手续。
第二十四条 培训机构应加强安全管理,提供符合标准的教育、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应急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切实加强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二十五条 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学生注册登记制度和学生学业成绩档案。
第二十六条 培训机构应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将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收取的费用以及办学资产积累等分别登记建账,并存入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培训机构存续期间,举办者投入的所有资产及其收益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举办者不得抽逃资金或挪用办学经费,不得非法转移资产,并接受审批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七条 培训机构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办法,应当按有关规定报区教育局和区发改局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公示后不得擅自变更。培训机构应以学期为单位收取学费,不足1学期的教育培训应以教育培训周期为单位收取学费。在交费时应将有关退费办法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公示,并与学生及家长签订退费协议,退费时依照协议处理。
第二十八条 培训机构应于每一结束后,向区教育局报告办学基本情况。报告内容包括:
(一)财务审计报告。包括:办学资金是否到位、有无转移、抽逃、挪用现象;财务收支及管理、纳税、票据使用情况;合理回报数额、留存发展基金是否达到净资产增加额的25%等情况。
(二)由法人签署的学校依法办学情况的书面报告。
(三)填报《市中区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考核登记表》。
(四)房产或房屋租赁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及卫生、消防、公安部门的证明文件。
(五)举办者资质证明(法人证书、营业执照及校长、董事长(理事长)身份证明)复印件。
第二十九条 区教育局将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民办培训机构进行指导、检查、督导、评估,加强对民办培训机构的管理监督。加强与财政、税务、物价、审计、工商、劳动保障、卫生、消防、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开展管理工作。
第三十条 批准筹设的培训机构,在筹设期间不得招生。
第五章 变更与终止
第三十一条 民办培训机构变更名称、层次、类别应报审批机关批准。变更举办者应报审批机关核准。
第三十二条 培训机构合并,应当进行财产清查和财务结算,并由合并后的民办培训机构妥善安置原在校学生。不得因合并造成社会不稳定或产生安全隐患。
第三十三条 培训机构因故无法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举办者或校董事会根据章程规定要求停办的,应当依法进行财产审计和清算,在妥善安置在校学生后,区教育局可予以解散或停办。
第三十四条 培训机构终止时,应由区教育局收回《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销毁印章,并办理注销登记。
第六章 违规处理
第三十五条 培训机构有发布虚假招生广告及以下违规办学行为的,由教育局责令限期整改,并视情节给予警告、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
(一)擅自分立、合并培训机构;擅自变更培训机构名称、办学层次和举办者;
(二)非法颁发或者伪造学历证书、结业证书、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三)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骗取办学许可证;
(四)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
(五)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
(六)管理混乱导致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产生恶劣社会影响:
1、校董会未依法履行职责;
2、办学条件明显不能满足教育教学要求、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未及时采取措施;
3、校舍或者其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措施;
4、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财务、资产管理混乱;
5、侵犯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产生恶劣社会影响;
6、违反国家规定聘任、解聘教师。
第三十六条 未取得办学许可证非法办学的,由区政府会同教育、监察、公安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予以取缔。
第三十七条 培训机构存在违规办学行为的,由教育局依法处罚。对拒不执行行政处罚的,由处罚机关申请区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2年9月10日起施行,由乐山市市中区教育局负责解释。2009年6月22日印发的《乐山市市中区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设置管理规定(试行)》同时废止。